外伤性脾破裂的观察与急救

外伤性脾破裂的观察与急救

1临床表现

1.1出血量大而速度快的很快就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伤情十分危急;出血量少而慢者症状轻微,除左上腹轻度疼痛外无其他明显体征,不易诊断。随时间的推移,出血量越来越多,才出现休克前期的表现,继而发生休克。由于血液对腹膜的刺激而有腹痛,衩起在左上腹,慢慢涉及全腹,但仍以左上腹最为明显,同时有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有时因血液刺激左侧膈肌而有左肩牵涉痛,深呼吸时这种牵涉痛加重。

2急救处理

2.1为迅速确诊提供依据脾破裂病情急,变化快,且多合并复合伤,特别是合并骨盆及胸腰椎骨折时早期易漏诊。因此病人一到医院应稳、准、快地用担架车将病人接入抢救室,通过向病人及陪送人员询问,了解致伤原因及部位,判断有无合并伤并注意病人的神志,有无烦躁不安、精神恍惚、嗜睡、昏迷等。然后观察病人的体位及外表软组织损伤情况,并检查有无腹肌紧张及腹膜刺激征。与此同时迅速测量生命体征做好记录。当脾破裂后,早期有脉搏细弱、率快、呼吸浅快、脉压差小、血压下降趋势。此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做腹腔穿刺,及早明确诊断。

2.2迅速补充血容量及时建立畅通的静脉通道是抢救措施的重要环节。应迅速用静脉留置针穿刺作为扩容、输血、输液另一路用9 号输液

针穿刺,以备抢救时推注或滴注各种药物时用。

2.3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取平卧位,检查有无呼吸道梗阻和呼吸功能障碍,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和异物,保持气管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同时氧气吸入。

2.4对合并伤患者的护理对合并脑外伤病人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变化,是否伴有头痛、呕吐、脑脊液外漏等临床表现,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早采取措施是抢救病人生命的关键。对合并四肢骨折病人,应简单清创包扎减少感染,并重点观察有无神经血管损伤,暂时给予夹板外固定。

2.4留置导尿管,观察单位时间内尿量及输液量的情况,如尿量接近30ml/ h,说明休克已有好转;如尿量过多,应减慢输液速度;如尿量持续过少,必须警惕发生肾功能衰竭;少尿时注意高血钾症,多尿时注意低血钾症。快速输液时注意有无咳嗽及血性泡沫样痰,警惕肺水肿及心力衰竭的出现。

2.5对合并骨折患者,应协助医生做好制动紧急处理。

3观察与护理

3.1严密观察病情,争取抢救时间

3.1.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对休克患者15〜30min监测一次,对于左肩牵涉性疼痛患者可能由于内出血刺激膈肌引起的,必须严格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3.1.2休克代偿期的观察。由于病人微血管痉挛,表现为面色苍白、脉细弱,口唇及四肢末梢发绀,皮肤湿冷,表情淡漠,有时烦躁不安,脉压差小,收缩压仍在正常范围内,此期易被认为血压正常,造成

处理不当,使病人进入休克状态而增加抢救难度,故应加强护理。

3.1.3肝破裂与脾破裂的鉴别观察。腹部挫伤、肝脾包膜下出血,继而导致被膜破裂大出血,要求细心观察腹部情况。根据损伤的部位及腹腔肿块的部位、大小、疼痛发展情况,有利于鉴别肝脾破裂。病人都有左上腹、左腰部出现症状先兆,应考虑脾破裂的可能。当病人头晕、乏力、脉速、左上腹突发剧痛,应及时报告医生,否则将延误抢救。

3.1.4腹痛的观察。腹痛进行性加剧,腹围大,出现移动性浊音及腹膜刺激征,则提示可能有腹腔脏器破裂和出血。

3.1.5协助做腹腔穿刺,腹穿对腹内脏器损伤的诊断尤为重

要,若抽出不凝鲜血2〜20ml,提示内出血与实质脏器破裂。若伤后未能抽出腹腔内血液,也不能排除脾破裂的可能,更应继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复试穿提高阳性率,以免延误治疗。

3.1.6实验室检验结果的观察,尤其是对RBC和H b的变化

进行连续性动态观察。如果男性RBC氐于320万/mm3女性低于280万/ mm3, H b低于9.0/L,而且有继续下降的趋势,说明腹腔内有出血,有脾破裂的可能。

3.2 术前准备

3.2.1心理护理由于导致脾破裂的原因均是意外,病人无

思想准备,故应解除病人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树立治病的信心,使病人在最佳心理状态下配合手术。

3.2.2常规备皮,做好青霉素等皮试,按医嘱术前插胃管,留置

尿管及术前用药。

3.3 术后观察及护理

3.3.1 切口疼痛的观察与护理麻醉醒后24h 内切口疼痛最剧烈,48h后明显减轻。凡是增加张力的动作,如咳嗽、翻身等都会加剧疼痛,除痛苦外,严重的会影响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必须有效地解除; 若血压正常,术后6h 取半卧位,减轻腹壁张力腹带固定,保护切口; 遵医嘱运用止痛剂。

3.3.2膈下感染的观察及护理膈下感染是脾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造成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故术后应加强对膈下感染的观察和护理,以降低病死率。

3.3.3体温的观察重点是“脾热”与“膈下脓肿”的鉴别

观察。脾切除病人产生“脾热”通常称术后吸收热,多在38C

以上,持续10〜15天,患者自觉良好,不需特殊治疗。膈下脓肿患者的体温较“脾热”高,持续时间长,多伴畏寒,胃部饱胀不适,肋部胀痛,呃逆不止,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大都增高,超声波检查有液平段,穿刺可抽出脓液。

3.3.4腹腔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管,防止扭曲、牵拉、滑脱; 密切观察引流液颜色及量,若有较多新鲜血液流出,每小时>100ml,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倾向,并有发生吻合口裂漏的可能,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上行感染,引流袋不能高于切口部位。

3.3.5更换引流袋的护理更换引流袋应注意无菌操作,防止逆行

感染。香烟引流条一般24〜48小时拔除,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一般为5〜6天。观察引流管切口渗血渗液情况,注意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净。

3.3.6观察切口渗血渗液情况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防止脱落。

3..3.7 腹胀的护理有效的胃肠减压是减少术后腹胀的重要措施: 根据年龄选择适宜的胃管,使尖端达到胃体部,并妥善固定,向患者说明持续胃肠减压的目的、意义,使其配合,严禁自行拔除胃管; 根据引流液的情况,随时调整胃管深度和方向,保持通畅,准确记录胃液量及性质; 肠蠕动恢复,腹胀减轻或消失,方可拔除胃管。勿进甜食及易产气饮食。

3..3.8 教病人进行有效咳嗽,预防肺部感染说明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意义,防止膈下积血积液,有利于引流,预防肠粘连,若病人病情允许,手术次日协助床上活动, 3 天后协助床边活动,再逐渐增加活动量。

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围手术期急救护理体会

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围手术期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围手术期急救护理方式方法,总结其护理体会,为后续发生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抢救护理奠定坚实理论基础。方法:对我科2011年02月-2014年03月21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围手术期急救护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通过我们与临床医师准确、及时的密切配合均抢救成功,围手术期术无1例出现相关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在及时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在急救中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患者赢得生命、恢复健康的重要保障。 标签:外伤性脾破裂;围手术期;急救护理体会 近十多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腾飞,交通业、建筑业均迅猛发展。然而,有一些人的安全防范意识观念滞后,自我保护不力,对安全存在一种侥幸心理,甚至麻痹的思想,而导致各种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如腹部闭合性损伤事故逐年增多,肝破裂、脾破裂、腹腔空腔脏器的破裂等。特别是脾破裂占腹腔实质性器官损伤20%-40%[1]。一旦发生应立即启动脾破裂应急预案,必须遵循“黄金一小时”的原则,以抢救生命、降低致残[2]。在整个围手术期护理中,护理急救配合将扮演重要的角色,2011年02月-2014年03月我科成功抢救21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现将我们有关护理急救与配合的情况汇报如下。旨在于与同道一起交流学习,为后续发生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抢救护理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脾破裂患者,为我科2011年02月-2014年03月救治,男性16例,女性5例。年龄在16-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12岁。交通车祸伤17例、建筑坠落伤2例、挤压伤2例。22例患者从受伤到就诊最快10min、最慢24h。就诊时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血性休克表现和腹痛腹胀,体检提示左上腹部有明显的压痛,脉搏细速大于100次/min,患者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出冷汗、尿量减少、神志模糊、烦躁不安,严重者可有神志不清,收缩压低于60mmHg。腹部影像学检查提示脾肾间隙、盆腔、肝周及脾周见广泛的积液,脾的形态异常。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外周Hb低于60g/L。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一旦明确诊断为脾破裂立即通知手术室,准备行急诊手术。 2 护理 2.1 术前急救护理配合门诊急诊护士应立即配合医生进行处置患者,置患者去枕平卧位,迅速进行“三管齐下”[3]:即迅速开通多条静脉通路,快速输血补液,以最快的速度、最短时间提升患者的血压,以保持各重要脏器的组织血液灌流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合理吸氧,维持正常的血氧饱和度,以改善缺氧对机体的危害;导尿,监测尿量的变化来判断休克的程度和休克好转的信号指示。同时,

脾破裂的急救措施

脾破裂的急救措施 脾破裂是指脾脏因为外力或疾病等原因导致破裂,引起腹腔出血和其他严重危害。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如果发生破裂,需要及时采取紧急措施。本文将介绍脾破裂的急救措施。 一、胸腔内出血的表现 脾破裂时会引起腹腔出血,此外还会出现以下的症状: 1.休克 2.皮肤苍白、冷汗 3.心跳加速、呼吸急促 4.体温下降 5.恶心、呕吐、腹痛 6.血压下降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处理。 二、血源控制 1.初步控制出血 如果病人出现了大量出血,可以先通过压迫伤口的方法进行初步控制。出血部位通常位于左上腹部,也可能向胸腔内出血,此时可用包扎法控制出血。 2.低位位压 如果血量较多,包扎法无法控制出血,可以采取低位位压的方法。低位位压是指放置于破裂脾脏右侧腋下、右腰下或右锁骨下角处的压迫松弛绷带,以压迫肝脏门静脉造成的回流血增多,从而减少脾脏灌注以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 三、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和稳定 1.呼吸道管理 在出血紧急治疗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道,保证呼吸道通畅和稳定,以保证氧气的供应,及时解决呼吸困难。 2.科学加固 对于患者的安危来说,加固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固定患者的位置,让患者保持舒适的姿势,避免伤口剧烈晃动引起破裂更大或出血量加剧。

四、输血 出现了明显的休克症状,加上过多失血,可能需要输血。 在这个时候,有一个重要的注意事项是,要保证血氧饱和度不低于96%。因为低于这一值,会导致氧气缺乏,并加重脾脏的损伤。 如何判断输血数量是否达到目标量? 平均动脉压(MAP)是一个较好的指标。如果MAP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出血 已经控制,血流动力学状态恢复正常,输血量可以减少,如果出现MAP持续下降,说明仍有较大的失血量,应增加输血量。 五、手术治疗 如果出血量过大,控制不住,需要紧急手术。 腹腔镜手术是目前脾切除手术的主要方法,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一种比较优秀的手术方案。如果身体情况允许,预计术后康复效果好。 六、总结 脾破裂后,要采取一系列的紧急措施控制出血,保证呼吸道通畅和稳定,加固 患者的位移以及适当输血等,如果必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是,如果能尽早发现病情,即尽早就医,做到预防为主,更好一些。

脾破裂的急救处理原则

脾破裂的急救处理原则 脾破裂是指脾脏组织发生破裂,引起腹腔内出血,是一种常见危及 生命的急症。在急救中,快速、准确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从 分类、原因、症状、诊断和处理等方面介绍脾破裂的急救处理原则。一、脾破裂的分类 按照病因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脾破裂。创伤性脾破裂是由外力直接 打击腹部引起的,如交通事故、跌落、运动等。非创伤性脾破裂则是 由病理因素引起的,如肿瘤、炎症等。 二、脾破裂的原因 脾脏位于人体左上腹部,血液循环中的血液经脾脏时必须通过窄小的 血管,如果血管出现阻塞、堵塞或受到外力冲击,就会发生脾破裂而 引起内出血。 三、脾破裂的症状 脾破裂后,病人呈现强烈的腹痛,伴有恶心、呕吐,严重的还会出现 晕厥、冷汗等症状。此外,病人脾区、肋下有明显压痛和肋下触诊痛,如果出现乏力、黄疸、发热等,就可能发生并发症,需要立即进行手 术治疗。

四、脾破裂的诊断 针对脾破裂病人,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病史询问、身体检查、血液生化检查、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检查。其中,超 声是检查脾破裂最简便快速的方法,有助于明确病变的部位、大小、 形态,并筛查是否有其他腹腔脏器损伤。 五、脾破裂的处理原则 对于脾破裂的病人,在急救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处 理方案,以尽快止血。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保持患者安静,减轻腹痛:脾破裂后患者的疼痛一般较为剧烈,此时应保持患者平静,减轻疼痛,以避免情况恶化。 2.输液支持,维持体液平衡:脾破裂引起的内出血会导致体内液体丢失,因此需要注射盐水、葡萄糖等液体,以维持患者的血容量和血压平衡。 3.停止口服药物:脾破裂后,药物的代谢和消化都会受到影响,可以加剧腹腔出血和大出血的风险。 4.手术治疗:对病情严重的脾破裂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切断破裂血管,修补脾脏组织,避免血流失过多,加快病人康复。 总之,对于脾破裂的处理,要在症状、诊断和处理等方面做好全面的

肝脾破裂抢救预案及流程

肝脾破裂抢救预案及流程 定义: 肝脏体积大、质地脆、缺乏弹性,加上周围韧带的固定限制其退让余地,故虽受胸廓和膈肌保护,仍可在肋骨无损伤的情况下发生肝损伤。肝脏破裂的显著特点是胆汁漏人腹腔,故除有严重的出血性休克外,会引起胆汁性腹膜炎并继发感染。肝脏损伤可因范围、深度、是否涉及Glisson系统内大的管道、是否伴有邻近重要器官及大血管损伤而有不同的表现,在处理原则上也有很大不同。按致伤原因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类;按病理形态可分为包膜下血肿、真性破裂和肝中央破裂。 脾是腹部内脏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占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20%一10%。有慢性病理病变(如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等)的脾更易破裂。按病因可分为:外伤性、自发性和医源性脾破裂;按病理解剖可分为:中央型破裂(脾实质深部破裂)、被膜下破裂(脾实质周边部分破裂)和真性破裂(破裂累及被膜)。前两种因被膜完整出血量受到限制,故临床上并无明显内出血征象而不易发现,形成的血肿最终可被吸收。但有些血肿(特别是被膜下血肿)可发生真性破裂。 临床表现:

主要是腹腔内出血和腹膜刺激症状,具体取决于其病理类型和范围,可表现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心率加快、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呕血、黑便等休克改变。 诊断要点 ①外伤史上腹部钝伤害,特别是下胸肋骨骨折。 ②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腹腔内出血和腹膜刺激症状,如胆汁漏较多,腹膜刺激征更明显。 ③彩超定位及腹腔穿刺对闭合性肝外伤的诊断准确率约为 70 -90%,并可反复进行,如能抽出不凝血,即为阳性;说明有腹腔内出血的可能。 ④实验室检查动态观察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血清谷丙转氨酶变化。 ⑤B超及CT检查。B超对肝脾破裂和腹腔内积血积液的诊断有较确定的价值。 ⑥X线、磁共振成像(MRI)、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等特殊搜检,必要时采用。 治疗方案及原则: 抢救肝脾破裂根本原则是:加强苏醒;立刻手术止血;如为脾破裂行脾切除或修补或

脾破裂的术前急救护理

脾破裂的术前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急救护理措施与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给予急救与完善的术前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总结术前及术后护理工作重点。结果:经有效的急救与术前术后护理后,治愈率提高,所有患者康复出院并无并发症。结论:外伤性脾破裂离不开医护人员争分夺秒的积极抢救,离不开完善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得到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的临床效果。 标签:外伤性脾破裂;急救;术前护理;要点分析 脾破裂是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常见病,占腹部外伤手术的首位,加强脾真性破裂出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脾非真性破裂的病情观察,是提高救治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6月到2013年12月之间收录的6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8例。其中年龄在8-74岁之间。致伤整个病因主要有:车祸伤、高空坠落伤、压伤、滑倒、砸伤以及锐器伤等等。其中单纯性脾破裂有19例,其余的都伴有其他伤,其中创伤性出血性休克的占有46例。对于68例全部行脾切除手术,除其中2例因为多器官损伤和失血过多致多器官的功能衰竭而死亡之外,其余的均经过临床治愈出院。 1.2 护理方法 主要是采取回顾性的方法进行总结术前急救的护理的要点,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2.1 入院时护理 对于入院的外伤性脾破裂与伴有创伤性出血性休克的患者一般给予抗体克处理。并及时的给予氧气吸入,从而改善患者的组织缺氧状况,并需要注意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1.2.2 休克护理 对于患者出现休克,需要注意输血和患者的体位护理,具体的操作要点如下。 1.2.2.1 输血护理

外伤性脾破裂的观察与急救

外伤性脾破裂的观察与急救 1临床表现 1.1出血量大而速度快的很快就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伤情十分危急;出血量少而慢者症状轻微,除左上腹轻度疼痛外无其他明显体征,不易诊断。随时间的推移,出血量越来越多,才出现休克前期的表现,继而发生休克。由于血液对腹膜的刺激而有腹痛,衩起在左上腹,慢慢涉及全腹,但仍以左上腹最为明显,同时有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有时因血液刺激左侧膈肌而有左肩牵涉痛,深呼吸时这种牵涉痛加重。 2急救处理 2.1为迅速确诊提供依据脾破裂病情急,变化快,且多合并复合伤,特别是合并骨盆及胸腰椎骨折时早期易漏诊。因此病人一到医院应稳、准、快地用担架车将病人接入抢救室,通过向病人及陪送人员询问,了解致伤原因及部位,判断有无合并伤并注意病人的神志,有无烦躁不安、精神恍惚、嗜睡、昏迷等。然后观察病人的体位及外表软组织损伤情况,并检查有无腹肌紧张及腹膜刺激征。与此同时迅速测量生命体征做好记录。当脾破裂后,早期有脉搏细弱、率快、呼吸浅快、脉压差小、血压下降趋势。此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做腹腔穿刺,及早明确诊断。 2.2迅速补充血容量及时建立畅通的静脉通道是抢救措施的重要环节。应迅速用静脉留置针穿刺作为扩容、输血、输液另一路用9 号输液

针穿刺,以备抢救时推注或滴注各种药物时用。 2.3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取平卧位,检查有无呼吸道梗阻和呼吸功能障碍,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和异物,保持气管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同时氧气吸入。 2.4对合并伤患者的护理对合并脑外伤病人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变化,是否伴有头痛、呕吐、脑脊液外漏等临床表现,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早采取措施是抢救病人生命的关键。对合并四肢骨折病人,应简单清创包扎减少感染,并重点观察有无神经血管损伤,暂时给予夹板外固定。 2.4留置导尿管,观察单位时间内尿量及输液量的情况,如尿量接近30ml/ h,说明休克已有好转;如尿量过多,应减慢输液速度;如尿量持续过少,必须警惕发生肾功能衰竭;少尿时注意高血钾症,多尿时注意低血钾症。快速输液时注意有无咳嗽及血性泡沫样痰,警惕肺水肿及心力衰竭的出现。 2.5对合并骨折患者,应协助医生做好制动紧急处理。 3观察与护理 3.1严密观察病情,争取抢救时间 3.1.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对休克患者15〜30min监测一次,对于左肩牵涉性疼痛患者可能由于内出血刺激膈肌引起的,必须严格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3.1.2休克代偿期的观察。由于病人微血管痉挛,表现为面色苍白、脉细弱,口唇及四肢末梢发绀,皮肤湿冷,表情淡漠,有时烦躁不安,脉压差小,收缩压仍在正常范围内,此期易被认为血压正常,造成

外伤性脾破裂的观察与护理

外伤性脾破裂的观察与护理 外伤性脾破裂的观察与护理 【关键词】脾破裂观察护理 外伤性脾破裂是常见内脏损伤之一,现将抢救、观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外伤性脾破裂病人32例,年龄3岁—70岁。造成脾破裂的原因有车祸、高处坠落、砸伤、局部击伤,15例手术治疗,其余保守治疗。 2 急救与处理 (1)平卧,氧气吸入量2—4L/min,保持呼吸道通畅。 (2)立即监理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 (3)休克病人,必须留置尿管,以观察单位时间内的尿量。 3 观察与护理 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瞳孔变化,休克患者15—30分钟一次;休克代偿期应严密观察腹痛性质,脾破裂患者腹痛进行性加剧,左腹或全腹肿胀性疼痛,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免活动引起大出血,突然休克。 4 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患者突然受伤住院,心理压力特别重,除疼痛外,更重要的是担心手术安全与效果,手术后有无后遗症等,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心理。这时,我们要向患者解释:这个手术大夫技术精湛、服务质量高,经常做这类型的手术。以此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信心,取得患者在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2)腹部常规皮肤准备、配血、留置胃管、尿管。 5 熟手观察与护理 (1)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每30分钟至1小时1次,便于了解术后病情变化。 (2)疼痛是机体对侵袭的防御反应,早期表现切口疼痛,适当根

据医嘱给予止痛药。引肠蠕动引起疼痛则给予催眠剂。 (3)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其质、量、色,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避免过于抬高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 (4)膈下感染是脾切除术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造成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脾切除发热一般为吸收热,持续10—15天,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患者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多伴畏寒,患者自觉不适,白细胞增高,穿刺有脓液,可能发生膈疡,及时发现并通知医师处理,避免病情发展。 6 体会 脾破裂绝大部分由外伤所致,病情变化较大,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严格交接班,促使护士积极主动巡视病房,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护理措施到位,并做好各项护理记录,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器材。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执行医嘱要准确无误,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脾破裂患者的临床护理

脾破裂患者的临床护理 1.1 护理病史 1.1.1 主观资料 询问患者: (1)问明受伤的原因,外力的性质、力量大小、方向,受伤时的体位等。 (2)受伤后全身或局部反应。 (3)受伤后做过哪些急救处理。 1.1.2 主要表现 (1)腹痛:以左上腹为主逐渐延及下腹,为持续性痛。部分患者伴有左肩部疼痛。 (2)休克:患者如出血量大可迅速发生休克症状,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皮肤湿冷、面色苍白等。 1.2 护理体检 1.2.1 全身检查:一般情况,血压、脉搏和呼吸变化,并注意有无休克或急性内出血等。 1.2.2 局部检查:腹部检查有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左上腹脾区浊音界扩大。内出血的病人,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2 护理措施 2.1 治疗原则 2.1.1 手术治疗:脾破裂一经确诊,且出血明显者,应首选手术治疗。因脾组织脆弱,破裂后不易止血,通常采用脾切除术。为防止脾切除术后免疫功能低下,有人主张采取部分脾切除 或脾修补术。 2.1.2 防治休克:为患者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防治休克并注意维持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2.1.3 抗感染治疗:注射广谱抗生素以预防腹腔感染。 2.2 护理要点 2.2.1 保守治疗护理 (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血压、脉搏、中心静脉压、周围静脉充盈度及每小时尿量、血色 素变化的情况。 (2)抗休克治疗:给出血患者补血补液,抗休克治疗;若无休克征象,脉搏低于100次/min,血压收缩压高于13.3kPa者。不必过多输血、补液,以免血容量骤增,血压回升过快引起脾 破裂口再次出血。 (3)卧床休息:非手术治疗者,绝对卧床休息2周。 2.2.2 术前护理

(1)术前准备:对脾破裂及消化道大出血者,需行紧急手术,应迅速备皮,抽血测血钾、钠、氯、血色素、血型及做交叉配血试验,做抗生素过敏试验,建立两条静脉输液通路,按医嘱 用药并进行抗休克治疗。备好急救器材及止血药,检查好双囊三腔管以备急用。 (2)病情观察:对脾破裂及消化道大出血者,每15分钟测量患者血压、脉搏1次,并注意患 者有无休克症状,检查有无复合伤,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师联系进行处理。 (3)观察出血情况:对脾肿大者,观察其有无呕血、便血及其性质和量。对脾功能亢进者,检 查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现象。 (4)饮食护理:给予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维生素软食。对肝硬化脾肿大者,禁食粗硬、 带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5)肠道准备:肝硬化脾肿大者,术前1日做肠道准备,行清洁灌肠,控制血氨产生,以预防 肝昏迷。 (6)心理护理:对急症手术者,应给予安慰解释和鼓励。对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病程较长者, 向其讲清手术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密切配合治疗。 2.2.3 术后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患者术后每15~30分钟测量血压、脉搏、呼吸1次,至神志清醒病情相 对稳定后,改为2小时测量1次,12小时后改为4小时测量脉搏、呼吸1次,体温每4小时 测量1次。 (2)观察有无内出血:观察患者腹腔引流液的性质及量。如引流出新鲜血液每小时大于100ml,持续4小时,或患者出现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偏低,尿量减少等,证明有内出血及休 克先兆,应立即与医师联系,进行处理。按医嘱快速静脉补液,应用止血药,输新鲜全血和 血浆等。经上述处理,出血症状未见改善,应积极做好手术准备。 (3)观察有无膈下感染:患者术后1~2周出现弛张热,伴头痛疲倦,食欲减退,左肋间饱满 或左上腹压痛,左腰背部压痛等,应考虑为膈下感染,按医嘱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4)观察有无脾静脉血栓:脾切除后,结扎了脾静脉,血流缓慢,加上血小板急剧增多,易形 成脾静脉血栓。因此,应观察患者有无高热、腹痛、腹水、血便、黄疸等门静脉栓塞表现, 同时患者血小板计数如大于500×109/L,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时进行处理。采用水杨酸制剂,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治疗,注意观察用药后疗效。 (5)脾热护理:部分脾切除患者,体温持续在38~40℃之间2~3周,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不高,称之为“脾热”。对“脾热”患者,按高热护理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并补充水和电解质,以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6)腹腔引流管护理:脾切除后,脾窝处,一般置乳胶管引流腹腔积血,避免膈下感染。术后 应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其受压压、扭曲及阻塞,要求每1~2小时挤压引流管1次,以保 证引流通畅。 (7)饮食护理:患者常蠕动恢复后,给予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以 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对肝脏功能较差者,给予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饮食 及保肝药物,以防肝脏功能继续受损。 参考文献 [1]戴朝六,许永庆;脾外伤分级与外科治疗的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年12期. [2]唐小珍;倪红梅;外伤性脾破裂围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6期.

护理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心得

护理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心得 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器官,脾脏是腹部脏器中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发生率 几乎占各种腹部损伤的40%左右。它被与其包膜相连的诸韧带固定在左上腹的后方,尽管有 下胸壁、腹壁和膈肌的保护,但外伤暴力很容易使其破裂引起内出血。以真性破裂多见,约 占85%。根据不同的病因,脾破裂分成两大类:①外伤性破裂,占绝大多数,都有明确的 外伤史,裂伤部位以脾脏的外侧凸面为多,也可在内侧脾门处,主要取决于暴力作用的方向 和部位;②自发性破裂,极少见,且主要发生在病理性肿大(门静脉高压症、血吸虫病、淋 巴瘤等)的脾脏;如仔细追询病史,多数仍有一定的诱因,如剧烈咳嗽、打喷嚏或突然改变体 位等。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了解病人腹部损伤的时间、地点以及致伤源、伤情、就诊前的急救措施、受伤至就 诊之间的病情变化,如果病人神志不清,应询问目击人员。病人一般有上腹火器伤、锐器伤 或交通事故、工伤等外伤史或病理性(门静脉高压症、血吸虫病、淋巴瘤等)的脾脏肿大病史。 2.临床表现脾破裂的临床表现以内出血及腹膜刺激征为特征,并常与出血量和出血速度密切 相关。出血量大而速度快的很快就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伤情十分危急;出血量少而慢者症 状轻微,除左上腹轻度疼痛外,无其他明显体征,不易诊断。随着时间的推移,出血量越来 越大,才出现休克前期的表现,继而发生休克。由于血液对腹膜的刺激而有腹痛,起始在左 上腹,慢慢涉及全腹,但仍以左上腹最为明显,同时有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 3.诊断及辅助检查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主要依赖:①损伤病史或病理性脾脏肿大病史。② 临床有内出血的表现。③腹腔诊断性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等。④对诊断确有困难、伤情允 许的病例,采用腹腔灌洗、B型超声、核素扫描、CT或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等帮助明确诊断。B型超声是一种常用检查,可明确脾脏破裂程度。⑤实验室检查发现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 细胞比容进行性降低,提示有内出血。 4.治疗原则随着对脾功能认识的深化,在坚持“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第二”的原则下,尽量 保留脾的原则已被绝大多数外科医生接受。彻底查明伤情后尽可能保留脾脏,方法有生物胶 黏合止血、物理凝固止血、单纯缝合修补、部分脾切除等,必要时行全脾切除术。 5.心理、社会因素导致脾破裂的原因均是意外,病人痛苦大、病情重,且在创伤、失血之后,处于紧张状态,病人常有恐惧、急躁、焦虑,甚至绝望,又担心手术能否成功,对手术产生 恐惧心理。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严密观察监护伤员病情变化:把病人的脉率、血压、神志、氧饱和度(SaO2)及腹部体征作 为常规监测项目,建立治疗时的数据,为动态监测病人生命体征提供依据。 (2)补充血容量: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快速输入平衡盐液及血浆或代用品,扩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改善休克状态。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氧,改善因失血而导致的机体缺氧状态,改善有效通气量,并注 意清除口腔中异物、假牙,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4)密切观察病人尿量变化:怀疑脾破裂病员应常规留置导尿管,观察单位时间的尿量,如尿 量>30ml/h,说明病员休克已纠正或处于代偿期。如尿量<30ml/h甚至无尿,则提示病人已 进入休克或肾功能衰竭期。

实质性脏器脾破裂的急救措施

实质性脏器脾破裂的急救措施 脾脏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储血、造血、清除衰老红细胞和进行免疫应答功能。 脾位于左季肋区,胃底和膈之间,第9-11肋的深面,正常在左肋弓下触及不到脾脏,脾由脾胃韧带、脾肾韧带、膈脾韧带和脾结肠韧带,支持固定;脾为暗红色、质软而脆。成人长约12cm,宽约7cm,厚度约3-4cm,重约150g。 腹部外伤的分类和原因 1、开放性损伤:刀,枪,撞等锐性损伤引起。 常见受累器官:肝、小肠、胃、结肠及血管等。 2、闭合性损伤:坠落、碰撞、冲击、挤压和拳打 脚踢等钝性引起。常见受累器官:脾、肾、小肠、肝及肠系膜等。

腹部外伤的临床表现 1、依受伤轻重及器官性质不同而异,从无症状到休克,甚至濒死状态。 2、实质脏器表现:如肝、脾、胰、肾脏大血管损伤,主要表现为腹腔内或腹膜后出血,多表现为出血性休克。腹膜刺激征不明显,体征最明显的部位在脏器损伤位置,移动性浊音是腹腔内出血的有力证据,但是,需要有足够大的出血量。肾脏损伤会出现血尿;肩背部放射痛提示膈肌受损,提示肝脾破裂;但是如果肝破裂伴有胆囊受损,胰腺受损常出现严重腹膜刺激征。 3、空腔脏器表现:主要是胃肠道、胆道、膀胱等破裂;多表现腹膜炎症状及体征。 4、脾破裂是腹腔脏器中最容易受损的器官,临床中常见的脾破裂属于真性脾破裂,需要在短时间内

进行紧急处置,否则有可能因低血容量性休克而死亡。 脾破裂的分类及分级 脾破裂的按病理解剖学分 1、中央性破裂(破在脾实质深部) 2、被膜下破裂(破在脾实质周边部分) 3、真性破裂(破损累及被膜) 脾破裂的Ⅳ级分级法 我国制定的IV级分法(天津2000年) Ⅰ级:脾被膜下破裂或被膜及实质轻度损伤,裂伤长度≤5.0cm,深度≤1.0cm; Ⅱ级:脾裂伤总长度> 5.0cm ,深度>1.0cm ,但脾门为累及,或脾段血管受累; Ⅲ级:脾破裂伤及脾门部或脾部分离断,或脾叶血管受损; Ⅳ级:脾广泛破裂,或脾蒂,脾动静脉主干受损。

护理学毕业论文外伤性脾破裂手术的疗效察看与护理

外伤性脾破裂手术的疗效察看与护理 外伤性脾破裂是临床中常见的比较严重的疾病,如果病 情十分严重,临床上多会选择行脾脏切除术,术后较多并发症。 1 病例资料 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的29例患者资料来自普外科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患者中的。男性2O例,女性9例,在20~55岁,平均(33.2±5.3)岁。其中,高空坠落伤18例,车 祸伤7例,挤压伤4例。确诊后,给于全身麻醉,在腹腔镜检测 下根据病情行脾脏切除术。 2 术后护理措施 2.1基础护理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如体温、血压、脉搏、心率、血气分析等生命体征监测,每隔1小时记录一次生命体征。记录患者基本情况。 记录患者脸色,精神状态,头面,躯干,四肢的基本状况,密切记录术后引流液色、性、质、量。做好术后特殊体位护理。脾破裂行脾切除手术后患者在12h内应取平卧位,之后病情 稳定的患者取采用半卧位,防止褥疮;为预防脾切除术后膈下脓肿 的发生,下肢骨折患者应取保持膈下位置抬高的高半坐卧位;为减 少瘀血,应给予血栓栓塞患者抬高患肢处理。 2.2围导管护理应妥善固定各种导管并留置一定剩余导管。管道护理中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要确保通道畅通,为预防感染 消毒操作时换药应遵守无菌操作;第二点,在静脉插管处,用碘伏 溶液消毒2次/d,并更换无菌贴膜以预防毒血症;第三点,用碘伏 棉球擦洗尿道口2次/d,术后留置导尿管3d;第四应注意负压引流

管内有无凝血块形成,确保畅通。同时管道都有增加感染的机会,应在病情允许时及早拔掉。 2. 3对症护理在对症护理方面。护理人员应每日检查有 无感染;预防压骶尾部疮对于下肢骨折患者也是护理的一部分。若 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遵医嘱处理,并做好 配合二次外科手术准备。 2.4预防并发症①内出血。内出血病情危急,处理不及时可并发休克而危及生命,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24h内,出血发生 率为1%~3%.处理方法:快速建立一条通道遵医嘱输注止血药物,并且建立第二条条通道给予输血扩容,补充血容量。对于血压仍 持续下降的患者,应及时通知相关医疗人员做好二次止血手术的 准备。②胰漏。胰漏确诊方法靠负压引流瓶内白色引流液做淀粉 酶检查来确诊,术后胰漏发生率为1%~4%. 处理方法:必须要禁 食以胃肠减压,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支持和水电解质平衡的维持。同时预防感染也是必须的。③静脉血栓。脾破裂切除术后血 液粘稠度明显升高,血小板在2周后达到高峰,高血液粘稠度症 是导致深静脉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应 记录患者下肢皮温、皮色等其他情况,临床抗凝治疗多给予阿司 匹林肠溶片;必要时给予溶栓治疗。同时下床活动对于有血栓形成 先兆者是十分重要的预防,护理人员应重视。④感染。感染主要 发生在有腹部切口、隔下等,护理人员应严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同时注意对感染并发症的对症护理。 2.5心理护理与饮食护理肠外营养是术后三天内患者营养补充的最好方法,肠外营养静脉输入高热量高蛋白营养物,之后 逐步应用肠内营养,应给与胃肠功能恢复较好的患者低糖低脂流 质清淡饮食,暴饮暴食增加胃肠压力,应避免。期间,大量的饮 水可以不同程度的减轻血粘度。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脾破裂护理常规

脾破裂护理常规 一、目的 为规范诊疗护理操作及疾病护理常规,切实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二、范围 全科护理人员 三、定义 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器官,是腹部脏器中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脾破裂是最常见的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常造成大出血。单纯脾破裂的死亡率为10%,多发脾破裂死亡率达15%-25%。按损伤原因分为创伤性、医源性和自发性。根据病理解剖脾破裂可分为中央型破裂(破裂处位于脾实质深部)、被膜下破裂(破裂处在脾实质周边部)和真性破裂(破损累及被膜)3种。 四、内容 (一)【护理评估】 1.术前评估: (1)健康史:了解患者腹部损伤的时间、地点以及致伤源、伤情、就诊前的急救措施、受伤至就诊之间的病情变化,如果患者神志不清,应询问目击人员。患者一般有上腹火器伤、锐器伤或交通事故、工伤等外伤史或病理性(门静脉高压症、血吸虫病、淋巴瘤等)的脾脏肿大病史。 (2)身体状况:①腹部情况:评估患者腹壁有无伤口及其部位、大小、自腹壁伤口有无脏器脱出;有无腹部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其程度和范围;腹部有无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是否缩小或消失;肠蠕动是否减弱或消失,直肠指诊有无阳性发现。②全身情况: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数、血压不稳等休克的早期征象;有无很快出现体温升高、脉搏增快等全身中毒症状;是否合并胸部、颅脑、四肢及其他部位损伤。 (3)心理一社会状况:评估患者及家属对突发的腹部损伤以及伤口出血、内脏脱出这些视觉刺激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预后的担心程度;评估经济承受能力和对本次损伤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 2.术后评估 导致脾破裂的原因均是意外,患者痛苦大、病情重,且在创伤、失血之后,处于紧张状态,患者常有恐惧、急躁、焦虑,甚至绝望,又担心手术能否成功,对手术产生恐惧心理。

脾破裂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脾破裂术后的观察及护理LT

流沟通,并给予关心;耐心地向患者阐述脾破裂的相关知识、讲解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脾脏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有助于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易于治疗效果的提高。 2.3 术前准备 遵照医生嘱咐向患者做好血常规检查、药物皮试、配血、血凝四项和腹部常规皮肤准备等,尽量做好术前准备,缩短急诊停留时间,为患者的及时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 3 术后护理 3.1 卧位及饮食护理 患者手术后可提供氧气吸入(1~3L/ min),根据麻醉情况的差异对患者取不同体位:全麻但未清醒的患者应取平卧位,头部并偏向一侧;麻醉清醒的患者待血压稳定后再取半卧位[2];为避免患者术后出现肠粘连,应鼓励、协助患者多进行翻身、咳痰、适宜的下床活动。患者接受手术的当日应禁饮食,口腔护理每天2次;待患者肛门排气、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正常后可接受流食,随时间可慢慢过度至半流食、软食、普通饮食。 3.2 生命体征的监测 腹腔内再出血是保脾手术后最易出现的并发症,

因此术后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首先检查监护仪是否连接正确,之后对患者的血压、脉搏、意识、瞳孔变化等各项指标进行严密监测;当监护仪显示的数据与患者病情不相符合时,要及时监患者脉搏、血压进行对照,以避免错误信息对治疗带来误导;对于出现血压降低、脉搏变快的患者,应考虑腹腔内出血、伴有其他器脏合并伤的可能性,同时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术后1-2周内出现低热(<38. 5℃)属于正常现象,称之为脾切除热[3],但若温度高于38. 5℃、存在中毒症状,应考虑膈下脓肿的可能性;若患者出现轻度流感症状、并伴随头疼、高烧、神志不清等症状,应考虑出现急性爆发感染的可能性。 3.3 管道及引流护理 脾切除手术后的致死性的并发症为腹腔内出血,出现概率1% ~3%[4],因此为避免腹腔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应为患者放置多种引流管;如在患者脾窝处多放置引流管、胃肠减压管、腹腔引流管等助于腹腔内残血的彻底引流;同时为保持引流畅通、避免引流管扭曲滑脱应定期挤压、固定引流管;观察并记录不同引流液的用量、性状、颜色;对术后伤口进行定期检查,观察有无红肿、出血现象,及时更换敷料以避免伤口感染的发生,以上操作均应严格按照无菌原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 理 【关键词】脾破裂 脾脏是腹部脏器中最容易受损的器官,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病情危重,通常采用手术治疗切除破裂的脾脏,但随着免疫学和临床医学的深入研究,对脾脏的功能有了更新的认识,使传统的治疗方法(脾切除术)受到冲击,保留脾脏越来越受到重视。我科2000年2月~2005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63例,其中24例采取了非手术治疗,20例保脾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24例,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16~60岁,平均31岁。致伤原因:车祸17例,高处坠落伤5例,打架斗殴2例,伴左胫腓骨骨折1例,肋骨骨折8例,伴肾挫伤2例。 诊断依据(1)明确的外伤史,尤其是左上腹部及左季肋区受伤;(2)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的血性液体;(3)生命体征变化;(4)B超或CT检查确诊脾破裂。 非手术治疗指征(1)入院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或经输液输

血800~1000ml后稳定;(2)B超、CT证实脾脏包膜内裂伤及小血肿,腹腔无或少量积液;(3)休克患者经积极抗休克治疗短期内纠正无再次休克发生;(4)无合并严重的多脏器损伤;(5)无血液系统疾病。 治疗方法一般绝对卧床2周,禁食2~3天,腹胀者胃肠减压,保持大小便通畅。补液扩容,血红蛋白<80g/L或红细胞压积<者输血,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应用止血药、抗生素及镇静剂;严密监护,定期进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及时处理合并伤等。 结果采用非手术治疗期间,4例病情不稳定中转手术,其中1例因排便用力,3例因过早离床活动,表现为保守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血红蛋白下降,腹痛加剧,B超及CT检查均提示脾脏裂口增大,腹腔积液明显增多。 2 临床观察与护理 快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及时补充液体和药物,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若血压偏低(<90/60mmHg)可建立两条输液通道,静脉通道要选择上肢的贵要静脉或头静脉,使用18GA以下的BD留置针,或选择中心静脉置管,可以加快输液速度和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并做好输血准备。每天补液量2500~3000ml,给予止血合剂,同时给予有效的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