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后的肿瘤内科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

修改后的肿瘤内科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

第一篇:修改后的肿瘤内科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

抗肿瘤药物在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的某些正常器官细胞同样有毒害作用,因此熟悉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预防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

(一)骨髓抑制

绝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对造血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骨髓抑制毒性较明显的药物如:长春瑞滨、拓扑替康、多西他赛、紫杉醇、吉西他滨、顺铂、卡铂、环磷酰胺等。

(二)消化道反应

临床主要表现:恶心、呕吐、厌食、急性胃炎、腹泻、便秘等,严重时出现胃肠道出血、肠梗阻、肠坏死,还有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致吐机制较为复杂,致吐作用也程度不同。至吐作用较明显的如:顺铂、环磷酰胺、阿霉素、卡铂、亚硝脲类等。

(三)神经系统反应

临床主要表现:外围神经包括肢体麻木和感觉异常、可逆性末梢神经炎、深腱反应消失、下肢无力。中枢神经包括短暂语言障碍、意识混乱、昏睡。植物神经包括小肠麻痹引起的便秘、腹胀。听神经包括耳鸣、耳聋、头晕等。引起神经系统毒性的药物如:紫杉醇、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奥沙利铂等,且神经毒性多与药物剂量相关。

(四)心血管系统

临床主要表现:心电图改变、心律失常,非特异性ST-T段异常,少数患者可出现延迟性进行性心肌病变。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反应较为突出,呈剂量累积性。

(五)呼吸系统

临床主要表现:肺毒性包括间质性肺炎、肺水肿、肺纤维化、急性呼吸衰竭等。主要药物有博来霉素、卡莫司汀、丝裂霉素、吉非替尼等。

(六)泌尿系统

临床主要表现:肾损害包括肾功能异常,血清肌酐升高或蛋白尿,甚至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代表药物为顺铂。

(七)变态反应

一般变态反应临床主要表现:皮疹、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低血压、过敏性休克等。引起

变态反应的常见药物有:左旋门冬酰胺酶、平阳霉素、博来霉素、紫杉醇、蒽环类药物等。

(八)局部组织刺激反应

给药部位静脉炎。静脉注射时漏出血管外造成疼痛,引起局部皮肤组织溃疡,甚至坏死。常见外渗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损害药物有:蒽环类、长春碱类、氟尿嘧啶、紫杉醇等。

(九)其他脱发(常见,通常为可逆性),低钠(镁、钾)血症、高钙血症,刺激性结膜炎、视神经病、视网膜色素沉着、致盲,性腺功能失常,还可导致白血病、肾癌、膀胱癌。

二、应用抗肿瘤药物注意事项

(一)治疗前所有患者必须有明确的诊断,一般应当有病理或细胞学诊断。

(二)患者需要一般状况良好,评分和肝肾功能正常才能耐受抗肿瘤治疗。

(三)确定抗肿瘤治疗后应定出具体计划,选用合适的药物、配伍、剂量、给药途径、方法和疗程。治疗中必须密切观察有无过敏、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等,并给予适当的对症处理。

(四)疗程结束后应当长期随访,观察可能的远期不良反应。

(五)在治疗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应当立即停药,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三、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对策

(一)外渗

抗肿瘤药物在输注时局部渗漏可能引起组织反应或坏死,严重者可发生栓塞性静脉炎。如果发生药液外渗或栓塞性静脉炎,应立即停

止输液,限动肢体,回抽外渗药物,拔针,外渗部位避免施压;局部使用解毒剂并冷热敷等。一般而言,静脉炎的处理防胜于治。在使用强刺激性药物时,应将药物稀释到一定浓度,滴注时调节好滴速,不宜过快。选择深静脉或中央静脉置管对预防栓塞性静脉炎有很大帮助。

(二)过敏反应

应用易发生过敏的抗肿瘤药物前,可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苯海拉明、西咪替丁等药物,输液期间严密观察,并对症处理等。

(三)发热

已知能引起发热化疗药物有:博来霉素、多柔比星、吉西他滨等。大多数细胞因子和单克隆抗体也可引起发热反应。发热反应一般不需特别处理。可能系敏感个体直接释放致热源所致,或

与疾病相关的发热,如淋巴瘤患者在使用博来霉素过程中发热的现象,因此在淋巴瘤患者中使用博来霉素,应在用药前以低剂量(1㎎)做皮肤试验,严密观察体温、血压。如果有过敏反应发生,应及时补液,使用退热剂及激素处理,可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四)造血系统反应

大多数的细胞毒药物都有骨髓抑制反应。皮质激素在某种程度上有骨髓保护作用。对于骨髓抑制的救治措施有:粒细胞减少可选用利血生、鲨肝醇等口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支持;避免损伤性、侵入性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粒细胞严重低下的患者应实行隔离。如体温超过38℃并持续存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低于1.0×109/L,即应根据经验联合应用有效的广谱抗生素。如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应考虑其他少见致病菌或真菌的感染。

(五)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也是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可表现为黏膜炎、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甚至出现血性腹泻。食欲不振为化疗最初反应,出现于化疗后1-2天,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孕酮类药物有助于改善食欲。

1.恶心和呕吐:目前用于止吐的药物有:①5-羟色胺3型(5-HT3)受体拮抗剂;②甲氧氯普胺;③地塞米松;④氯丙嗪等。目前常单用

5-HT3受体拮抗剂或联合地塞米松,可加用镇静药物如地西泮、异丙嗪等。

2.黏膜炎:在癌症治疗过程中,40%的标准化疗患者和60%的骨髓移植患者可有口腔黏膜炎。发生口腔炎后的处理为:①持续而彻底的口腔护理;②合理调整进食,应进相当于室温的高营养流汁或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在进食前15-30分钟用抗组胺药物或表面麻醉剂如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止痛;③加强支持治疗,纠正水盐电解质失衡。

3.腹泻:如果出现化疗后的腹泻,处理原则:①进低纤维素、高蛋白食物,补充足够液体;②避免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③多休息;

④止泻药;⑤必要时静脉补充液体和电解质;⑥腹泻次数1日超过5次以上或有血性腹泻者应停用有关化疗药物。伊立替康引起的延迟性腹泻是指伊立替康化疗结束24小时后出现的腹泻,中位发生于5-7天,但整个化疗间歇期都有可能发生。一旦发生延迟性腹泻立即给予洛哌丁胺(易蒙停)2片并补充大量液体,继之每2小时1片,直至末次稀便后继续服12小时,最多不超过48小时以免引起麻痹性肠梗阻。值得注意的是不应预防性使用洛哌丁胺。如按上述治疗腹泻仍持续超过48小时,则应开始预防性口服广谱抗生素,并给

予胃肠外支持治疗,同时改用其他抗腹泻治疗,如生长抑素八肽。

4.便秘:使用有神经毒性的化疗药物有可能导致便秘,对高龄患者有必要减量使用。处理:①膳食富含纤维,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充分摄入液体;②缓泻剂软化大便③控制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的次数;④必要时通过腹部X光片了解肠道情况。

(六)皮肤反应

常见的皮肤反应有脱发、荨麻疹、红斑浮肿、色素沉着症、皮疹等。脱发以蒽环类和植物类药物最为明显,一般发生在首剂化疗后2-3周,在停化疗后6-8周可逐渐长出。应预先向患者说明可能出现的反应,减轻患者恐慌。吉非替尼、西妥昔单抗等可引起甲沟炎。手足综合征以卡培他滨最为明显。应预先向患者说明可能出现的反应,减轻患者恐慌。有文献报道塞米昔布(西乐葆)和维生素B6有一定的预防

作用。

(七)心脏毒性

心脏毒性以蒽环类抗癌药最为常见,其中阿霉素的心脏毒性最为严重。对于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或纵膈接受过放疗的患者,蒽环类药物需要慎用,累积剂量应低于最高剂量标准。对于可能导致心脏毒性的药物,应根据说明,严格把握用药指征,控制用药累积剂量,联合化疗应注意避免心脏毒性药物合用,并应监测心电图、心功能,联合应用右丙亚胺等药物也有一定意义。

(八)肺毒性

约有10%接受化疗的患者出现肺损伤,绝大部分出现在治疗结束后2个月,最常见的表现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和肺纤维化。抗癌药物的肺损伤起病快慢不一,需密切观察化疗患者的临床表观改变,注意区别肺转移与肺部感染,及时发现和治疗抗肿瘤药物的肺毒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九)肝毒性

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肝脏毒性多为急性损害,表现为中毒性肝炎和胆汁淤积,严重者可致肝硬化。有肝功不全者应慎用或减量使用抗肿瘤药物,尤其是有肝损害的药物。化疗期间予保肝支持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肝脏损伤。

(十)泌尿系统反应

大剂量抗肿瘤药物使用后肿瘤细胞短期内崩解,大量尿酸沉积,可影响排泄而导致肾功能损害。顺铂是最易引起肾脏损害的药物,顺铂用量较大时,要采用水化、利尿措施以保护肾功能,与还原性谷胱甘肽等保护剂合用,可减轻肾损害。

(十一)神经系统反应

长春碱类药物对周围神经有较明显的毒副作用,可引起末梢神经炎,肠麻痹是其严重的不良反应。有效的治疗方案包括胆碱能受体激动剂,禁食和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大剂量复合B族维生素,中医药,针灸,导泻灌肠等。

第二篇: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范文

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

一、指导思想

抗肿瘤药物在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的某些正常器官细胞同样有毒害作用,主要是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和生殖细胞等。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提高肿瘤患患者生存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人员职责

护士职责:

(一)主动发现患者化疗中和化疗后的不良反应。

(二)认真倾听患者的不适主诉。

(三)对患者进行安慰和解释。

(四)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的不适主诉。

(五)将患者不良反应及医生处理情况记录在患者护理记录中。

医生职责:

(一)主动发现患者不良反应。

(二)对护士汇报的情况认真核实。

(三)对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处理记录在病程中。

(四)死亡或严重不良反应在24小时内向药学部作出书面汇报,并按医院不良

反应处理程序处置。

三、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

(一)骨髓抑制

绝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对造血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骨髓抑制毒性较明显的药物有氮芥、甲氨蝶呤、丝裂霉素、替尼泊苷、长春瑞滨、拓扑替康、多西他赛、紫杉醇、吉西他滨、顺铂、卡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诺维本、开普拓等。

(二)消化道反应

临床主要表现:恶心、呕吐、厌食、急性胃炎、腹泻、便秘等,严重时出现胃肠道出血、肠梗阻、肠坏死,还有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致吐机制较为复杂,致吐作用也程度不同。明显致吐的药物(致吐率

90-100%):顺铂、氮芥等。较强致吐(致吐率60-90%):环磷酰胺、阿霉素、卡铂、亚硝脲类等。中度致吐(致吐率30-60%):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甲氨蝶呤、表阿霉素、丝裂霉素、长春地辛等。弱致吐(致吐率6-30%):博来霉素、长春新碱等。

(三)神经系统反应

临床主要表现:外围神经包括肢体麻木和感觉异常、可逆性末梢神经炎、深腱反应消失、下肢无力。中枢神经包括短暂语言障碍、意识混乱、昏睡、罕见惊厥和意识丧失。植物神经包括小肠麻痹引起的便秘、腹胀。听神经包括耳鸣、耳聋、头晕,严重者有高频听力丧失。引起神经系统毒性的药物有:紫杉醇、异环磷酰胺、丙卡巴肼、长春新碱、奥沙利铂等,且神经毒性多与药物剂量相关。

(四)心血管系统

临床主要表现:心电图改变、心律失常,非特异性ST-T段异常,少数患者可出现延迟性进行性心肌病变。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反应较为突出,呈剂量累积性,如阿霉素积累量超过600㎎/㎡时,心肌病发生率可达15%以上,目前推荐阿霉素的累积剂量不得超过500㎎/㎡。

(五)呼吸系统

临床主要表现:肺毒性包括间质性肺炎、肺水肿、肺纤维化、急性呼吸衰竭等。急性型可发生在治疗期间的任何剂量之间,初期发生干咳,X线检查阴性,几天到几周X线片显示快递进行性改变,血氧值降低而需要给氧。急性肺毒性作用不可逆。慢性型主要与剂量有关,开始时患者出现干咳但不发热,当X线片显示进行弥漫性浸润改变时,应进行肺活检并停止治疗。主要药物有博来霉素、卡莫司汀、丝裂霉素、甲氨蝶呤、吉非替尼等。

(六)泌尿系统

临床主要表现:肾损害包括肾功能异常,血清肌酐升高或蛋白尿,甚至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化学性膀胱炎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膀胱纤维化。代表药物为顺铂。

(七)变态反应

一般变态反应临床主要表现:皮疹、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低

血压、过敏性休克等。引起变态反应的常见药物有:左旋门冬酰胺酶、平阳霉素、博来霉素、紫杉醇、蒽环类药物、鬼臼毒类药物等。

(八)局部组织刺激反应

给药部位静脉炎。静脉注射时漏出血管外造成疼痛,引起局部皮肤组织溃疡,甚至坏死。常见外渗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损害药物有:胺苯丫啶、蒽环类、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长春碱类、鬼臼乙叉苷、氟尿嘧啶、紫杉醇、米托蒽醌、卡莫西汀、达卡巴嗪等。

(九)其他

脱发(常见,通常为可逆性),低钠(镁、钾)血症、高钙血症,刺激性结膜炎、视神经病、视网膜色素沉着、致盲,性腺功能失常,还可导致白血病、肾癌、膀胱癌。

四、应用抗肿瘤药物注意事项

(一)治疗前所有患者必须有明确的诊断,一般应当有病理或细胞学诊断。多数抗肿瘤药物有一定毒性,所以不能作“诊断性治疗”或安慰剂,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二)患者需要一般状况良好(Karnofsky记分在50-60以上,WHO记分为0-1),记分和肝肾功能正常才能耐受抗肿瘤治疗。凡有以下情况者应当谨慎考虑药物和剂量:年老体弱、以往接受多程化疗或(及)放疗、肝肾功能异常、明显贫血、白细胞或(及)血小板减少、营养不良、肿瘤导致多发骨转移、肾上腺功能不全、有发热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心肌病变、过敏体质、有出血倾向、食管或胃肠有穿孔倾向者。已有明显恶液质的患者,除非所换是敏感肿瘤,由于不能耐受抗肿瘤治疗的不良反应,一般应当不用化疗和生物治疗。

(三)确定抗肿瘤治疗后应定出具体计划,选用合适的药物、配伍、剂量、给药途径、方法和疗程。按体表面积计算给药剂量较为可靠,不可长期用药或提高剂量。治疗中必须密切观察有无过敏、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等,并给予适当的对症处理。

(四)疗程结束后应当长期随访,观察可能的远期不良反应。

(五)在治疗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当立即停药,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呕吐频繁、影响进食或电解质平衡;腹泻超过每日5次或出血性腹泻;

任何3度以上的不良反应;心肌损伤;中毒性肝炎;中毒性肾炎;化学系肺炎或肺纤维化;穿孔、出血、栓塞、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五、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对策

(一)外渗

抗肿瘤药物在输注过程中漏入或浸润到皮下会发生局部反应,包括局部渗漏引起组织反应或坏死,严重者可发生栓塞性静脉炎。这与抗肿瘤药物的组织刺激性有关。引起强刺激性的药物有:更生霉素、多柔比星、柔红霉素、丝裂霉素、氮芥、光辉霉素、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长春瑞宾等。如果发生药液外渗或栓塞性静脉炎,应立即停止输液,限动肢体,回抽外渗药物,拔针,外渗部位避免施压;局部使用解毒剂;按不同药物局部用冷敷或热敷;局部用中药或硫酸镁等。一般而言,静脉炎的处理防胜于治。在使用强刺激性药物时,应将药物稀释到一定浓度,滴注时调节好滴速,不宜过快。选择深静脉或中央静脉置管对预防栓塞性静脉炎有很大帮助。

(二)过敏反应

较易发生过敏反应的细胞毒药物有紫杉醇、多西他赛、依托泊苷、替尼泊苷、博来霉素、多柔比星、左旋门冬酰胺酶、顺铂、奥沙利铂等。分子靶向药物中,其中带有非全人源成分的单克隆抗体,如利妥昔单抗、西妥昔单抗等都可能导致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可分为局部和全身:局部过敏反应表现为沿静脉出现的风团、荨麻疹或红斑,常见于多柔比星和表柔比星;在用药开始后15分钟内出现的症状或体征应视为全身性过敏反应,可表现为颜面发红、荨麻疹、低血压、紫绀等。患者可诉有瘙痒、胸闷、言语困难、恶心、失听、眩晕、寒战、腹痛、排便感及焦虑等。应用易发生过敏的抗肿瘤药物前,可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等药物,输液期间严密观察,并根据过敏反应分级情况,对症应用肾上腺素、沙丁胺醇、甲强龙等。

(三)发热

已知能引起发热化疗药物有:博来霉素、更生霉素、多柔比星、吉西他滨、氮芥、光辉霉素、氮烯咪胺、左旋门冬酰胺酶、高剂量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等。大多数细胞因子和单克隆抗体也可引起发热反

应。发热反应一般不需特别处理。有博来霉素引起的过高热,系罕见敏感个体直接释放致热源所致,也有与疾病相关的发热,如淋巴瘤患者在使用博来霉素过程中发热的现象,因此在淋巴瘤患者中使用博来霉素,应在用药前以低剂量(1㎎)做皮肤试验,严密观察体温、血压。如果有过敏反应发生,应及时补液,使用退热剂及激素处理,可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四)造血系统反应

在细胞毒药物中,除了博来霉素、门冬酰胺酶和长春新碱等少数药物有轻微的骨髓抑制作用外,几乎所有的细胞毒药物都有骨髓抑制反应。干扰素和三苯氧胺也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但多不严重。皮质激素在某种程度上有骨髓保护作用。现在也发现少数靶向药物,如索拉菲尼也可有轻至中度的骨髓抑制作用。抗肿瘤药物引起骨髓抑制的程度与患者个体骨髓贮备能力关系密切。对于骨髓抑制的救治措施有:粒细胞减少可选用利血生、鲨肝醇等口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支持;避免损伤性、侵入性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粒细胞严重低下的患者应实行隔离。如体温超过38℃并持续存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低于1.0×109/L,即应根据经验联合应用有效的广谱抗生素。如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应考虑其他少见致病菌或真菌的感染。血小板低于20×109/L以下有发生自发性出血可能,必要时

可输注单采血小板,酌情皮下注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1L-11)或血小板生长因子(TPO)。

(五)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也是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可表现为黏膜炎、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甚至出现血性腹泻。食欲不振为化疗最初反应,出现于化疗后1-2天,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孕酮类药物有助于改善食欲。

1.恶心和呕吐较易引起恶心呕吐的化疗药物有环己亚硝脲、甲基苄肼等药物或静脉滴注氮芥、顺铂、氮烯咪胺、多柔比星、链脲霉素等。目前用于止吐的药物有:①5-羟色胺3型(5-HT3)受体拮抗剂;

②甲氧氯普胺;③地塞米松;④氯丙嗪等。目前常单用5-HT3受体拮

抗剂或联合地塞米松,可加用镇静药物如地西泮、异丙嗪等。

2.黏膜炎在癌症治疗过程中,40%的标准化疗患者和60%的骨髓移植患者可有口腔黏膜炎。直接口腔毒性一般发生于化疗后5-7天。以抗代谢与抗生素类药物多见,往往首先见于颊粘膜和口唇交接处,对酸性刺激敏感为早期线索,有龋齿和牙周病者多较严重,反应常与剂量有关并呈累积性。体质衰弱和有免疫抑制的患者易继发真菌感染。在给予可能引起口腔炎的药物时,事先宜对患者介绍有关口腔卫生及护理的常识。发生口腔炎后的处理为:①持续而彻底的口腔护理,经常特别是进食后用复方硼砂液、3%重碳酸钠或3%双氧水漱口。出现霉菌感染多伴有白斑或白膜,应以制霉菌素液漱口或用含制霉菌素的口腔涂剂局部涂布。口腔溃疡还可选用中成药如冰硼散、珍珠散或锡类散涂布;②合理调整进食,应进相当于室温的高营养流汁或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在进食前15-30分钟用抗组胺药物或表面麻醉剂如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止痛;③加强支持治疗,纠正水盐电解质失衡。

3.腹泻化疗药物引起的腹泻最常见于抗代谢药,如氟尿嘧啶、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等。较常引起腹泻的有更生霉素、羟基脲、柔红霉素、伊立替康、亚硝脲类、紫杉醇、吉非替尼、索拉菲尼等。干扰素和白介素-2也可引起腹泻。如果出现化疗后的腹泻,处理原则:①进低纤维素、高蛋白食物,补充足够液体;②避免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③多休息;④止泻药;⑤必要时静脉补充液体和电解质;⑥腹泻次数1日超过5次以上或有血性腹泻者应停用有关化疗药物。伊立替康引起的延迟性腹泻是指伊立替康化疗结束24小时后出现的腹泻,中位发生于5-7天,但整个化疗间歇期都有可能发生。一旦发生延迟性腹泻立即给予洛哌丁胺(易蒙停)2片并补充大量液体,继之每2小时1片,直至末次稀便后继续服12小时,最多不超过48小时以免引起麻痹性肠梗阻。值得注意的是不应预防性使用洛哌丁胺。如按上述治疗腹泻仍持续超过48小时,则应开始预防性口服广谱抗生素,并给予胃肠外支持治疗,同时改用其他抗腹泻治疗,如生长抑素八肽。

4.便秘使用有神经毒性的化疗药物有可能导致便秘,这些药物包

括长春花生物碱(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长春酰胺、长春瑞滨)、依托泊苷和顺铂。其他如多西他赛、米托蒽醌等也有报告。长春花生物碱尤以长春新碱最为突出,偶可发生麻痹性肠梗阻。对高龄患者有必要减量使用。处理:①膳食富含纤维,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充分摄入液体;②缓泻剂软化大便③控制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的次数;④必要时通过腹部X光片了解肠道情况。

(六)皮肤反应

常见的皮肤反应有脱发、荨麻疹、红斑浮肿、色素沉着症、皮疹等。脱发以

蒽环类和植物类药物最为明显,一般发生在首剂化疗后2-3周,在停化疗后6-8周可逐渐长出。应预先向患者说明可能出现的反应,减轻患者恐慌。吉非替尼、西妥昔单抗等可引起甲沟炎。手足综合征以卡培他滨和索拉菲尼最为明显,脂质体阿霉素也有报道。应预先向患者说明可能出现的反应,减轻患者恐慌。有文献报道塞米昔布(西乐葆)和维生素B6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七)心脏毒性

心脏毒性以蒽环类抗癌药最为常见,其中阿霉素的心脏毒性最为严重。阿霉素的心脏毒性通常分为两类急性毒性型,在用药后数小时至数天发生,可逆性的,停药后数天至2个月内可以恢复正常,但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心包炎。延迟型发生于用药1-6个月后,主要表现为难逆转的心肌病变或心衰,大多发生于使用总量超过400㎎/㎡的患者。曲妥珠单抗(赫赛汀)所致的心脏毒性往往开始表现为舒张性左心室功能不全,而后发展成为收缩性左心室功能不全,大多都是轻微的、非特异性的,发生Ⅲ-Ⅳ度心功能不全者较少。表阿霉素的心脏毒性较阿霉素低,发生心脏毒性的累积剂量为900㎎/㎡。对于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或纵膈接受过放疗的患者,蒽环类药物需要慎用,累积剂量应低于上述标准。对于可能导致心脏毒性的药物,应根据说明,严格把握用药指征,控制用药累积剂量,联合化疗应注意避免心脏毒性药物合用,并应监测心电图、心功能,联合应用右丙亚胺等药物也有一定意义。

(八)肺毒性

约有10%接受化疗的患者出现肺损伤,绝大部分出现在治疗结束后2个月,最常见的表现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和肺纤维化。最常见的药物是博来霉素和亚硝脲胺、丝裂霉素等。抗癌药物的肺损伤起病快慢不一,需密切观察化疗患者的临床表观改变,注意区别肺转移与肺部感染,及时发现和治疗抗肿瘤药物的肺毒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九)肝毒性

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肝脏毒性多为急性损害,表现为中毒性肝炎和胆汁淤积,严重者可致肝硬化。有肝功不全者应慎用或减量使用抗肿瘤药物,尤其是有肝损害的药物。化疗期间予保肝支持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肝脏损伤。利妥昔单抗(美罗华)在乙肝病毒阳性患者中引起乙肝病毒激活,导致重症肝炎的报道屡有所见,因此在应用该药前应检测患者乙肝病毒DNA,DNA阳性者应慎用,或同时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

(十)泌尿系统反应

大剂量抗肿瘤药物使用后肿瘤细胞短期内崩解,大量尿酸沉积,可影响排泄而导致肾功能损害。顺铂是最易引起肾脏损害的药物,每次用药前需监测肾功能水平,当肌酐清除率小于60mL/min时应给予减量25%,小于30mL/min时停止用药。顺铂用量较大时,要采用水化、利尿措施以保护肾功能,与还原性谷胱甘肽等保护剂合用,可减轻肾损害。环磷酰胺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贝伐单抗(阿互斯汀)可引起蛋白尿,严重时可引起肾病综合征。

(十一)神经系统反应

长春碱类药物对周围神经有较明显的毒副作用,可引起末梢神经炎,肠麻痹是其严重的不良反应。有效的治疗方案包括胆碱能受体激动剂,禁食和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大剂量复合B族维生素,中医药,针灸,导泻灌肠等。异环磷酰胺和氟尿嘧啶可出现小脑共济失调。顺铂可引起耳鸣和高频听力减退,发生率高达11%,严重者可致耳聋。草酸铂可引起急性外周感觉

神经异常,偶见可逆性的急性咽喉感觉障碍。其可逆性的慢性外周神经病毒主要表现为肢体感觉迟钝和(或)感觉异常,在累积剂量达到850mg/m2以上时尤为明显,发生率为82%,在治疗过程中,应当叮嘱患者勿进冷食、冷饮及勿接触冷水或其他冷的物品。在以后的疗程中,将静脉输入的时间由2小时延长至6小时可以防止症状复发。

(十二)出凝血障碍及处理

光辉霉素和左旋门冬酰胺酶最易引起出凝血障碍、贝伐单抗可引起出血和伤口愈合延迟,吉非替尼可引起鼻出血,伊马替尼可致肿瘤瘤体出血,调整用药周期并减少药物剂量,小分子靶向药物引起的凝血障碍发生率可大为降低。对于可能出血的患者,必要时补充血小板治疗。

(十三)远期反应

较为常见的有生长迟缓、不育、免疫抑制、肝纤维化、神经损害和第二个原发恶性肿瘤。化疗对性腺的影响可能是长时间的,甚至可能导致生殖能力的完全丧失。应用烷化剂类药物白消安、苯丁酸氮芥及环磷酰胺常发生闭经,甲基苄肼和长春花碱也有同样作用。甲氨蝶呤用于白血病维持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与肿瘤无关的骨折、骨质疏松和骨骼疼痛。第二个原发性肿瘤在有效治疗后发生率可达6%-15%,可发生于治疗后12个月至20年,高峰见于3-9年。化疗与放疗综合可使第二个原发恶性肿瘤发生率升高。

第三篇:肿瘤化疗药物渗漏的预防和处理

肿瘤化疗药物渗漏的预防和处理

化疗药物渗漏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漏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中。这些药物一旦漏入皮下组织,则会造成皮下组织的损伤,严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和溃烂,不但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也可能延误治疗,影响病人预后,所以,在实践中我们特别要注意预防药物的渗漏。化疗药物渗漏的原因

1.1 血管因素长期静脉注射致使血管脆性增加。肥胖的患者、高龄患者由于血管可视性较差、血管弹性和血流速度较低,容易发生化

疗药物的血管外渗漏。

1.2 药物因素与药物的pH值、药物的渗透压、药物的浓度有关。如阿霉素、柔红霉素、长春新碱、氮芥等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1.3 操作因素各种穿刺的损伤是导致药物漏出的主要原因。如针尖刺破血管或针尖未能完全进入血管,或固定不当引起针尖滚动、滑脱、针尖刺痛等。

1.4 放射线的影响经放射治疗过的区域,血管弹性、密度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用药后有时发生渗漏。渗漏的预防

由于化疗药物渗漏后危害严重,在输注化疗药物前必须做好预防。使用腐蚀性化疗药物时,要特别注重预防,避免外渗。

2.1 正确选择注射部位(1)应选择前臂最容易穿刺的大静脉,切勿在靠近肌腱、韧带、关节等处静脉注药,以防造成局部损伤。(2)穿刺部位应由远而近,提高血管的利用率。要多部位、左右交替使用静脉,让受损静脉有一个恢复过程。(3)如果外周静脉选取有困难,或药物腐蚀性太强可行深静脉插管给药。

2.2 严格把好注射关(1)负责化疗输注的护士应掌握各类化疗药物的特性,有高度的责任心。穿刺技术熟练,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尽量避免反复穿刺。(2)注药前应告知病人,加药时如果有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即使没有外渗的征象,也应立即停止药物注入,按抗癌药外渗予以处理。(3)在化疗药注入前要对将使用的血管有正确判断(血管部位、回血情况、静脉是否通畅)。确保安全时方可注入化疗药物。(4)强刺激药物给药过程中,护士必须密切监护直至药物输入体内,一旦发生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输液,按化疗外渗处理。

2.3 化疗时有效保护静脉(1)切忌直接用化疗药物穿刺,失败时造成周围组织损伤。(2)应先注入生理盐水,确认有回血,无渗漏后再注入化疗药。(3)注射后用等渗液冲洗。使输液管中的残余药液全部输入,并冲洗停留在静脉血管壁的药物。达到保护静脉血管的目的。

2.4 依据药物特性调节输液速度化疗药物与血管壁接触时间延长,发生静脉炎的几率就会相应增加,当疗效与输液速度无关时,应尽快

输入[1]。

2.5 严格药物配制稀释化疗药物要严格按照医嘱配制,浓度不易太高,液量不易太多。多瓶化疗药物输注,每瓶间用生理盐水冲洗静脉。

2.6 密切观察输液过程某些药物一旦渗漏能引起严重组织坏死,如在输入长春碱类药物时,应安排一名护士观察输液的全过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7 正确拔针快速注入生理盐水后,顺血管走向拔针,再迅速压迫3min.抬高该肢体,防止针孔渗血渗药液刺激局部。同时嘱病人活动肢体,可做肢体按摩,减少药物停留局部时间。发生渗漏的处理

3.1 停止输液一旦发现药液渗漏,应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针头,接一注射器进行抽吸,尽量吸出局部外渗的残液。

3.2 使用相应的解毒剂长春碱类用透明质酸酶,氮芥、更新霉素用10%硫代硫酸钠,阿霉素用碳酸氢钠,丝裂霉素用二甲基亚砜等。

3.3 冰敷可局部加冰袋冷敷,达到镇痛、减慢吸收的作用,使漏出的药物局限化,避免出现组织坏死范围扩大。

3.4 药物湿敷如局部肿胀明显,应给予硫酸镁湿敷,可起到消除肿胀的作用。

3.5 封闭疗法常用普鲁卡因、利多卡因,有扩张血管的作用,高渗液体阳离子溶液配合酚妥拉明局封。

3.6 外科处理有感染迹象或已有感染者应行清创换药处理。在关节、大血管和肌腱附近渗漏发生炎性反应后必要时应行外科清创术[2]。

【参考文献】陈慧。化疗药物渗漏的预防和处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20):1904.张惠兰,陈荣秀。肿瘤护理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79-280.

第四篇:化疗药物文档

一、表柔比星

输注方法: 1、5%葡萄糖溶解,静脉滴注。

2、注药前需要有双人核对血管,确认在静脉后才能给药。

3、以减少药物外渗的危险。并有记录,禁止护生执行静滴或静推。

4、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5、首选中心静脉给药,次选留置针,禁止钢针注射。

6、给药后给予足够的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冲洗。

7、持续化疗泵给药时不要延长输入时间,避免增加药物的毒性。

注意事项:

⌝⌝⌝⌝⌝⌝⌝⌝⌝⌝⌝⌝⌝⌝

应用中护士应床边看护,检查输液管和静脉通畅性。用药后有一定量的药经肾排泄,尿液可能呈淡粉色。严重的脱发,约见于70%-80%的病人。无需特殊处理,停药后会再生。

心脏毒性与累积量成正比。用药后常见心率异常、心动过速,多为一过性。

不能与肝素溶液混合,否则可形成沉淀。不能长期与碱性溶液接触

不宜与地塞米松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同时滴注(外渗后不能用地塞米松局部封闭)

氨茶碱与本品接触可使溶液变成紫蓝色与头孢菌素类药物可引致沉淀

给药期间,同用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辅酶Q10有可能减轻表柔比星的心脏毒性,并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二、奥沙利铂

输注方法: 1、5%葡萄糖液250-500ml稀释,稀释后的溶液应尽快滴注,2小时内。

2、用药后0~3天避免寒冷——吃、吸、摸

不吃冰或过凉食品、不呼吸冷空气(冬天戴口罩)、不接触金属制品(冬天戴手套)等,注意保暖是预防神经毒性的关键。

3、偶有喉痉挛,遇冷激发。

4、留置针刺激感明显,PICC可缓解症状。

注意事项:

⌝⌝⌝⌝⌝⌝⌝⌝⌝⌝⌝⌝⌝⌝⌝

神经系统毒性为剂量限制性毒性,为可蓄积的、可逆的周围神

经毒性,停药后症状逐渐缓解。主要表现为感觉迟钝和∕或感觉异常,遇冷加重,用药期间应当注意保暖。

不能用生理盐水或其他含氯的化合物溶解和稀释,禁止与碱性药物配伍。

在配制液体和输注时应当避免接触铝制品,否则会产生黑色沉淀和气体。本品不能静脉推注。

药物外渗可引起轻度局部反应。

与氟尿嘧啶同时使用时,最好间隔1小时。如奥沙利(2h)—亚叶酸钙(2h)—氟尿嘧啶(4-6h)序贯使用。

严重神经毒性可导致肠梗阻,出现不能缓解的腹痛,可考虑此并发症的可能。

与伊立替康合用可导致胆碱能综合征的机会增多,可用阿托品预防。

三、长春瑞滨

输注方法:

1、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首选中心静脉给药,次之选择腕和肘之间的静脉,易固定、粗、直。多家省级医院规定必须从中心静脉输注。

2、使用留置针。

3、注药前需要有双人核对血管才能给药,并有记录。

4、使用生理盐水50-100ml稀释,并在短时间内静脉输入10 分钟,护士床旁看护。

5、给药前静推、给药后快速静滴2.5~5mg地塞米松,给予充分的冲洗静脉,以减少药物对静脉的刺激。

注意事项:

⌝⌝⌝⌝⌝⌝⌝⌝⌝⌝⌝

静脉注药外渗可引起局部刺激、灼痛,局部组织坏死、蜂窝织

炎,静脉炎发生率相对较高。

避免任何意外的眼球污染。在一定压力下,药液喷射至眼球时,

可产生严重的刺激性,甚至角膜溃疡,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进行冲洗。

有痛风病史、胆道阻塞、感染、白细胞减少、尿酸盐性肾结石病史者慎用。

对于有高凝倾向的病人,应注意观察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征象。

不能做肌肉、皮下或鞘内注射。

静脉炎发生率很高,深静脉置管给药是理智的选择。

四、紫杉醇

输注方法: 1、5%葡萄糖500ml溶解稀释,使用聚乙烯类输液器,禁用PVC(普通)。

2、输注时间3小时,用药期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3、首次使用紫杉醇时应有医生在场,给予持续心电监测,出现过敏反应时遵医嘱实施治疗措施。

4、首次使用或过敏体质患者,先配制5%葡萄糖100ml加入一支紫杉醇输入(30mg/支)。第二个疗程可一次使用。

注意事项:

1、了解过敏史,酒精过敏者禁用。

2、心血管毒性:可有低血压和无症状的短时间心动过缓。

3、神经毒性:多数为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轻度麻木及感觉异常,可发生以闪光暗点为特征的视神经障碍。

4、可出现关节肌肉疼痛。

五、氟尿嘧啶

输注方法:

1、与其他化疗药联用时,氟脲嘧啶总是放最后输注,点滴4~6小时

或24小时持续泵注,半衰期30~60分钟。

2、从外周静脉输注后,早期引起静脉发红、疼痛,后期色素沉着,静脉弹性下降。

3、持续泵注时尽量从中心静脉输入。

注意:使用5-FU化疗泵患者,输注亚叶酸钙时,需关闭化疗泵,

现用现配。

4、亚叶酸钙与氟脲嘧啶合用时,是氟脲嘧啶的增敏剂,在氟脲嘧啶

前,输注2小时,必须减少氟脲嘧啶剂量,增效减毒。

例如: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脲嘧啶。

5、甲硝唑明显降低本药疗效,毒副作用增加;长春瑞宾加重本药毒

性;别嘌醇减轻本药的骨髓抑制作用;西咪替丁阻止本药代谢,使毒性增加,不宜同用。

六、多西他赛

输注方法:

1、应用所提供的溶媒溶解,然后以生理盐水或 5%葡萄25oml稀释。

2、滴注时间为1小时。

3、避免药物外渗,建议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或留置针。

注意事项:

1、过敏反应:轻度过敏反应表现为瘙痒、潮红、红斑、药物热、寒战等,严重过敏反应表现为低血压、支气管痉挛、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

2、体液潴留: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体重增加,少数患者可出现鞘膜腔积液。激素的使用除预防过敏外,还有减少水钠潴留的作用,因此,不能随意将激素减量。

3、没有发生药物外渗时也可出现注射局部反应。

4、其他:肌肉关节痛、指甲改变等。

5、皮肤反应:主要见于手足,也可发生于臂、面及胸部,表现为红斑、皮疹,有时伴瘙痒。

6、与顺铂联合时,先用多西他赛后用顺铂,以免降低多西他赛的消除率,使多西他赛的毒性增加。与蒽环类药物(阿霉素类)联合使用时,先予蒽环类药物后给予多西他赛。

七、吉西他滨

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

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 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处理在肿瘤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由于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间缺少根本性的代谢差异,导致所有的抗肿瘤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都可能对正常组织造成损害,尤其对增殖旺盛的细胞如骨髓、肠上皮、生殖细胞等具有抑制杀伤作用,若不及时处理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延缓或中断抗肿瘤治疗,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密切观察、及时处理极为重要。 WHO推荐的化疗药物副反应的分度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见表1。 通常将化疗的毒副反应分为两大类,即近期反应和远期反应,或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近期反应: 一、静脉炎和坏死 (一)有刺激性的化疗药物 在静脉用药的过程中,如有药物外渗(或漏出),可引起疼痛性、化学性静脉炎甚至坏死。最具刺激性和导致皮肤坏死的抗肿瘤药物如下:氮芥(BCNU)、卡氮芥、柔红霉素(DRB)、阿霉素(ADM)、丝裂霉素C(MMC)、ACTD、长春花碱(VLB)、VCR、长春酰胺(VDS)、鬼臼噻吩甙(VM26)、鬼臼乙叉甙(VP16)。

(二)预防 1.溶液的配制严格按要求进行。 2.静脉穿刺部位避开关节和肌腱。 3.保证用药静脉通畅;注射药物前、后均以生理盐水冲洗。 4.观察用药部位有无发红及肿胀现象。 5.询问患者有无烧灼或疼痛感。 (三)治疗 尽管采用了十分仔细的操作,药物外渗仍时有发生。治疗的目的是限制药物扩散和减少永久性组织损伤。具体措施如下。 1.对于保留在静脉中的输液针,应立即拔出,更换部位。 2.局部应用热敷或冷敷。 3.注射拮抗剂或解毒剂,见表2。 4.给予镇痛药和(或)抗炎药。 5.对坏死形成者,将坏死组织切除,越早切除越好。 二、过敏反应 (一)发生率 许多细胞毒类药物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变态反应。 1.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可致严重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6%~43%,过敏反应随剂量增加而增强。单药发生高于联合用药,静脉用药高于肌内注射。过敏反应多出现在接受治疗的2周至数周内。

肿瘤科化疗反应应急预案

肿瘤科化疗反应应急预案 【肿瘤科化疗反应应急预案】 一、背景介绍 肿瘤科化疗反应是指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为了及时应对和处理这些 不良反应,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针对肿瘤科化 疗反应的应急预案进行论述。 二、化疗反应的分类和严重程度 化疗反应可分为低度反应、中度反应和高度反应三个级别。低度反 应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度反应则包括口腔炎、白细胞减少等,高度反应则可能导致心肌损害、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三、肿瘤科化疗反应应急预案的制定 1. 建立应急处理队伍:成立由肿瘤科医生、护士和药师组成的应急 处理队伍,以确保快速准确地应对不良反应。 2. 确定化疗反应的评估指标:制定严格的化疗反应评估标准,以确 定反应的严重程度和应急处理的优先级。 3. 建立紧急联系机制:建立患者与医院之间的紧急联系机制,确保 患者能够及时求助和获得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4. 提供相应教育培训: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关于化疗反应的教育培训,包括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的方法与技巧等。 四、肿瘤科化疗反应应急处理流程 1. 低度反应的处理流程: a. 建立患者观察档案: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化疗药物信息以及 观察记录等。 b. 动态观察和评估: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生 命体征,及时评估反应的程度。 c. 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给予相应的止 吐药物、去呕药物等,缓解症状。 d. 提供心理支持: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心理疏导,稳定患者的情绪,减轻其焦虑和不适感。 2. 中度反应的处理流程: a. 防止感染:对于化疗导致的口腔炎等中度反应,重点是防止继 发感染的发生。采取口腔护理措施、降低口腔菌群等,保持口腔清洁。 b. 补充免疫药物:针对中度反应所造成的白细胞减少等情况,可 以适量补充免疫药物,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c. 加强营养支持:合理搭配膳食,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加强营 养支持,有助于缓解不良反应。 3. 高度反应的处理流程: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1.抗肿瘤药物过敏反应抢救预案:参照《药物过敏反应抢救预案》进行处理。 2.心跳骤停抢救预案 (1)立即实行捶击复律,从20-25cm 高处向胸骨中下1/3段交界处捶击1-2次(患者意识存在或心动过速频率极快者不宜应用)。 (2)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患者头后仰,另一手抬起颏部,使下颌尖、耳垂与地垂直。 (3)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1)将耳贴近患者口鼻,同时观察胸廓起伏,时间3-5秒。 2)在无气管内插管条件时,实施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进行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与辅助呼吸的频率为30: 2。 3)气管内插管,实施人工气囊挤压或人工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4)实施胸外按压,每分钟100次。 5)一旦复苏成功后,应立即送加强监护病房连续密切监测至少48-72 小时。 6)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包括降温、脱水、防治抽搐、高压氧治疗等。 7)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按照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原则处理。 8)防治继发感染。 9)继续维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能。 10)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IVO 白细胞/粒细胞下降抢救预案。 (1)IVO 白细胞/粒细胞下降时,注意观察有无发热、咳嗽、咳痰症状,有无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症状,有无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有无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水疱等症状;注意观察有无咽部红肿、肺部啰音、腹部压痛、腹肌紧张、肾区叩痛等体征;注意观察胸部X 线片的改变;注意观察体温的变化;注意观察血常规指标变化,每天一次或隔日一类 别:护理风险预案 审 核 者: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 序 号:29 修订日期:2019-10 页 数:1/3 部 门:护理部 核 准 人:XXX 生效日期:2020-01 修订次数:2 适用对象:护理人员

修改后的肿瘤内科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

修改后的肿瘤内科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 第一篇:修改后的肿瘤内科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 抗肿瘤药物在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的某些正常器官细胞同样有毒害作用,因此熟悉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预防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 (一)骨髓抑制 绝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对造血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骨髓抑制毒性较明显的药物如:长春瑞滨、拓扑替康、多西他赛、紫杉醇、吉西他滨、顺铂、卡铂、环磷酰胺等。 (二)消化道反应 临床主要表现:恶心、呕吐、厌食、急性胃炎、腹泻、便秘等,严重时出现胃肠道出血、肠梗阻、肠坏死,还有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致吐机制较为复杂,致吐作用也程度不同。至吐作用较明显的如:顺铂、环磷酰胺、阿霉素、卡铂、亚硝脲类等。 (三)神经系统反应 临床主要表现:外围神经包括肢体麻木和感觉异常、可逆性末梢神经炎、深腱反应消失、下肢无力。中枢神经包括短暂语言障碍、意识混乱、昏睡。植物神经包括小肠麻痹引起的便秘、腹胀。听神经包括耳鸣、耳聋、头晕等。引起神经系统毒性的药物如:紫杉醇、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奥沙利铂等,且神经毒性多与药物剂量相关。 (四)心血管系统 临床主要表现:心电图改变、心律失常,非特异性ST-T段异常,少数患者可出现延迟性进行性心肌病变。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反应较为突出,呈剂量累积性。 (五)呼吸系统 临床主要表现:肺毒性包括间质性肺炎、肺水肿、肺纤维化、急性呼吸衰竭等。主要药物有博来霉素、卡莫司汀、丝裂霉素、吉非替尼等。

(六)泌尿系统 临床主要表现:肾损害包括肾功能异常,血清肌酐升高或蛋白尿,甚至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代表药物为顺铂。 (七)变态反应 一般变态反应临床主要表现:皮疹、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低血压、过敏性休克等。引起 变态反应的常见药物有:左旋门冬酰胺酶、平阳霉素、博来霉素、紫杉醇、蒽环类药物等。 (八)局部组织刺激反应 给药部位静脉炎。静脉注射时漏出血管外造成疼痛,引起局部皮肤组织溃疡,甚至坏死。常见外渗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损害药物有:蒽环类、长春碱类、氟尿嘧啶、紫杉醇等。 (九)其他脱发(常见,通常为可逆性),低钠(镁、钾)血症、高钙血症,刺激性结膜炎、视神经病、视网膜色素沉着、致盲,性腺功能失常,还可导致白血病、肾癌、膀胱癌。 二、应用抗肿瘤药物注意事项 (一)治疗前所有患者必须有明确的诊断,一般应当有病理或细胞学诊断。 (二)患者需要一般状况良好,评分和肝肾功能正常才能耐受抗肿瘤治疗。 (三)确定抗肿瘤治疗后应定出具体计划,选用合适的药物、配伍、剂量、给药途径、方法和疗程。治疗中必须密切观察有无过敏、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等,并给予适当的对症处理。 (四)疗程结束后应当长期随访,观察可能的远期不良反应。 (五)在治疗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应当立即停药,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三、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对策 (一)外渗 抗肿瘤药物在输注时局部渗漏可能引起组织反应或坏死,严重者可发生栓塞性静脉炎。如果发生药液外渗或栓塞性静脉炎,应立即停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应急预案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除了影响机体正常的增殖细胞外,还会引起一些特殊的毒性。为了一旦发生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能得到迅速、有序、妥善的处理,最大限度降低损害程度,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消化道反应 1、消化道反应是化疗药物最常见的毒性反应,分为五级 2、处理措施 胃肠道反应0级:不需任何的处理。 胃肠道反应Ⅰ级:①甲氧氯普胺10mg im tid;②5-HT3受体拮抗剂;(用药前半小时)托烷司琼5mg iv qd;③地塞米松5mg iv bid;④口腔黏膜炎可漱口水漱口、青霉素800万u ivdrip qd 至口腔炎消失;⑤腹泻可应用诺氟沙星0.2 tid或咯派丁胺1粒qd或蒙脱石散剂3 tid至腹泻停止并适当补液及补充电解质。胃肠道反应Ⅱ级:①甲氧氯普胺10mg po tid或者甲氧氯普胺10mg im tid; ②5-HT3受体拮抗剂;(用药前半小时)托烷司琼5mg iv qd; ③地塞米松5mg iv bid; ④配合镇静剂:地西泮10mg qd或异丙嗪25mg im qd; ⑤口腔黏膜炎青霉素800万u ivdrip qd至口腔炎消失; ⑦腹泻可应用咯派丁胺1粒 qd或蒙脱石散剂3 tid至腹止。 同时,纠正水电酸碱平衡,大量输液和补充电解质、维生素,每日液体量保证在2500ml以上,并复查肝功、电解质,必要时停药。 胃肠道反应Ⅲ、Ⅳ级:①5-HT3受体拮抗剂;(用药前半小时)托烷司琼5mg iv qd;②地塞米松5mg iv bid;③配合镇静剂:地西泮10mg qd或异丙嗪25mg im qd;④口腔黏膜炎可用青霉素800万u ivdrip qd至口腔炎消失;⑤腹泻可应用咯派丁胺1粒qd腹泻停止。同时,纠正水电酸碱平衡,大量输液和补充电解质、维生素,每日液体量保证在2500ml以上,并复查肝功、电

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

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 演练目的:通过这次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演练,让全体护士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积极应对,很好处理好类似的问题。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张明芳 组员:肿瘤科全体护士 演练人员: 演练场景假设:8床女李芳甲状腺癌根治术后6月,现将进行化疗化疗药物为0.9%NS+紫杉醇静脉滴注进行化疗,在化疗开始1小时时,因为患者起床上厕所,不慎化疗药物外渗,由于没及时发现,外渗的量约15 ml。 地点:护士站 处理医嘱,配置化疗药物。 床旁 评估患者:对这次化疗的心理接受情况,血管情况(血管尽量选择前臂肌肉较厚、弹性较好、较粗、较直的血管)。 如果化疗药物是第一组输液的话,穿刺用光盐水进行,穿刺成功后再输注化疗药物。 告知患者:李芳,现在你输注的药物是化疗药物,在输液单上我们已经帮你用红色※号在输注的过程中我们会加强观察(开始5分钟观察一次,半小时后没问题的话没30分钟巡视一次),同时你自己也小心,若果有什么问题要及时拉

铃告诉我们。 1小时后由于患者起床上厕所,不小心扯到输液管,当时也没在意,巡视病房发现输液渗漏。 护士:马上关闭输液,评估渗漏的量,测量红肿的范围。询问患者有什么特殊不适。 患者(着急):输液针头上方手臂疼痛,觉得有点胀,化疗药物外渗会不会引起组织的坏死。 护士:你先别担心,我们会针对你的情况进行处理的,我们科长期有化疗病人,我们处理类似情况也比较有经验,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你外渗的量也不是很多,大约10ML左右,你稍等一会,我马上来为你进行处理。 护士:会护士长将情况向医生进行汇报,报告护士长。 处理如下: 1..紫杉醇外渗后立即停止输液,抬高患肢,改善局部循环,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2.环形封闭:紫杉醇外渗后利用利多卡因0.1g、地塞米松5mg 进行局部环形封闭。封闭前要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发生。同时注射药物时应随时抽回血,防止注射到血管内。进针深度要适宜,约针头长度的2/3。环形封闭面积应大于药液外渗面积。 3.冰敷:封闭后给予冰块进行冷敷24-48h,冰块外应裹一层毛巾避免局部冻伤。冰敷面积应大于环形封闭面积。冰敷药

2023年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响处置预案 肿瘤的化学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肿瘤细胞与正常组织细胞间缺少根本性的代谢差异,化疗中使用的多数抗肿瘤药在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 会对机体的某些正常细胞、组织和器官造成损害,并且可能限制药物的用量、阻碍疗效的发挥。依据抗肿瘤药所致的不良反响发生的时间不同,临床将其分为:①马上反响:局部刺激、恶心、呕吐、发热、过敏。②近期反响:骨髓抑制、脱发、口腔炎、腹泻、脏器功能损伤。③远期反响:诱发肿瘤、免疫功能抑制、不孕等。 因此,对常用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响应加以重视,现依据抗肿瘤药物所致不良反响发生的组织、系统的不同,总结如下: 1.消化系统不良反响及防治 胃肠道毒性作用消灭的时间、程度与患者体质有关,大多数患者在用药后3〜4 小时消灭。 一\恶心、呕吐 化疗药物引起的最常见的早期毒性。顺伯是迄今为止致吐作用最强的化疗药物。 防治:5-HT受体拮抗剂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托烷司琼等疗效较好;甲氧3 氯普胺、苯海拉明、地塞米松、西咪替丁等联合应用于止吐;对使用培美曲塞化疗所致的呕吐产生了条件反射,可用苯二氮卓类冷静药止吐,同时应防止水、电解质失调。可以赐予胃粘膜保护药物,泮托拉噗钠等。中药生脉注射液可减轻恶心、呕吐反响。 二、黏膜炎 化疗药物会影响增殖活泼的黏膜组织,引起口腔炎、唇损害、舌炎、食管炎和口腔溃疡。常见于甲氨蝶吟、氟尿喀咤、卡倍他滨、依托泊甘、培美曲塞、放线菌素Do 防治:做好口腔护理;加强养分,多饮水;不吃对口腔黏膜有刺激的食物;可以每日用生理盐水或益口含漱液漱口。削减溃疡发生率,溃疡处可用口腔溃疡膜、锡类散等治疗,也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及亚叶酸钙溶液漱口。必要时应用抗感染、抗真菌药物。 三、腹痛 多见于长春碱类、去氧氟尿甘、阿糖胞昔、替尼泊甘、利妥昔单抗等。 防治:严格把握给药速度。可对症处理,赐予雷尼替丁、奥美拉理等。 四、腹泻 简洁引起腹泻的药物有氟尿喀咤及其衍生物、羟基服、阿糖胞甘、甲氨蝶吟、依托泊甘等。伊立替康可致延迟性腹泻,奥沙利伯为神经性腹泻。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伊马替尼也可致腹泻。 防治:化疗时或化疗后消灭腹泻要化验粪便查明腹泻缘由,并依据腹泻轻重选用参苓白术散、十六角蒙脱石散、洛哌丁胺等;避开吃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食物,进低纤维素、高蛋白食物;静脉补充分够的液体、维生素及电解质。伊立替康所 致的延迟性腹泻可用半夏泻心汤预防,大剂量洛哌丁胺治疗。奥曲肽削减肠蠕动,削减分泌,增加电解质的吸取,因而能削减大便量。 五、便秘 长春碱类、多西他赛、米托慈醍、5—HT受体拮抗剂等较常见,长春碱类还可3 发生麻痹性肠梗阻。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应急处理预案和程序文件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应急处理预案和程序文 件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一、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一)应急预案 1、应严格适应症,出现不良反应停药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处理。 2、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3、患者在注射或输液时发生反应,如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寒战、面色苍白、皮疹、发热等,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4、出现休克者,行抗休克治疗 5、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6、及时报告药剂科、护理部。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和药物进行封存。 (二)处理程序 停药→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处理→就地抢救→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药物→送检

临床治疗中一旦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原则上应立即停药,值班医生应立即报告护士长和科主任。停药期间,应对患者进行观察,并采取简单的治疗方法。遵医嘱,如果情况严重,立即抢救。如果怀疑药品质量,应联系药剂科。药剂师和医务人员将共同封存相关药品。如发生输液反应,应将拆下的输液器密封,用无菌毛巾包裹,标明时间,冷藏备查。 临床科室发现不良反应,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时报告给药剂科不良word整理版 反应监督员,并将未填齐项目填写完整。若不良反应症状仍未愈,药学人员将负责继续检测事件发展,并负责与病人沟通进行情况进展登记。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时限不良反应发生后各部门需在一周内上报至药剂科,药剂科不良反应监测员及时到科室调查,并将发生情况按月向区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报。严重不良反应,科室及时上报给药剂科,药品监测员在一周内在线报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死亡病例最快速度及时上报。 如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立即停药,积极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向科主任报告详细情况,在规定期限内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并分别向医务处和药剂科报告情况。药剂科组织相关人员对病历进行讨论,调查不良

肿瘤科病人的化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肿瘤科病人的化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肿瘤化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但化疗带来的副作用和并发症也 是让人不容忽视的。本文将探讨肿瘤科病人在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1. 恶心和呕吐 恶心和呕吐是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化疗药物对消化系统 产生刺激,导致病人感到恶心,并可能引发呕吐反应。处理措施包括:- 服用抗恶心药物,如顺铂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 饮食调整,少量多餐,避免油腻食物和臭味大的食物。 - 心理支持,通过放松训练和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症状。 2. 脱发 脱发是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对患者的外貌和心理状态造成一 定的困扰。处理方法包括: - 佩戴透气舒适的帽子或假发,保持头皮清洁。 - 避免使用电吹风、卷发棒等对头发造成热伤害的工具。 - 在化疗前咨询医生是否可以使用局部使用的米诺地尔或米诺地尔 动态类似物。 3. 免疫系统抑制

化疗药物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病人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处理 方法包括: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人群拥挤的场所。 - 保持营养均衡,摄取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 根据医生建议接种相应的疫苗,如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4. 神经毒性 某些化疗药物可引起神经系统毒性,导致感觉异常、神经痛等症状。处理方法包括: - 咨询医生并按照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如羟考酮和卡马西平。 - 采用物理疗法,如热敷和按摩,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大量饮酒和吸烟。 5. 消化道反应 化疗药物对消化道产生不良反应,如口腔溃疡、食欲不振等。处理 方法包括: - 细致口腔护理,如漱口,使用温盐水清洗口腔;避免食用辛辣、 硬质食物。 - 进食小而频繁的膳食,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 使用胃肠道保护药物,如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

化疗药物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沈欢)

肿瘤化学治疗药物常见不良反应 处置预案 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除了影响机体正常的增殖细胞外,还会引起一些特殊的毒性。为了一旦发生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能得到迅速、有序、妥善的处理,最大限度降低损害程度,特制定本处置预案。 一、药物外渗处理预案 1、停止输液; 2、限动肢体; 3、回抽外渗药物; 4、拔针; 5、外渗部位避免施压; 6、有指征时按不同药物,局部使用解毒剂; 7、按不同药物,局部冷敷或热敷; 8、抬高肢体; 9、报告记录;10、局部用中药/硫酸镁; 二、过敏反应处理预案 1、局部过敏反应: ①表现:沿静脉出现的风团、荨麻疹或红斑,常见于多柔比星和表柔比星; ②处置:使用氢化可的松或生理盐水后消退,仍可继续使用,当宜慢速。 2、全身过敏反应:在用药开始后15分钟内出现的症状或体征应视为全身性过敏反应。 ①表现:颜面发红、荨麻疹、低血压、紫绀等。患者可诉有瘙痒、胸闷、言语困难、恶心、失听、眩晕、寒战、

腹痛、排便感及焦虑等。 ②处置:立即停止输注该药,平卧,保暖,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就地抗过敏处理,如:抗组胺、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喉头水肿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维持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心跳呼吸骤停者,立即心肺复苏。观察与记录。 三、消化道反应处理预案 1、食欲不振:孕酮类药物有助于改善食欲,如甲地孕酮; 2、恶心、呕吐: ①少食多餐,流食,控制食物温度; ②药物止吐:常用药物有:5-HT3受体拮抗剂,NK-1(P 物质)受体拮抗剂(如阿瑞匹坦)、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皮质类固醇、苯二氮卓类、大麻类、抗胆碱能药物和抗组胺药物。轻中度可给予单药,中重度应联合给予不同作用方式的药物。 3、黏膜炎: ①合理进食:高营养流食,忌烟酒、刺激性食物; ②口腔护理:进食前漱口:洗必泰或地塞米松10mg、庆大霉素16万U的生理盐水漱口,10-15ml/次,保留0.5-1min;进食后漱口:复方硼砂溶液、3%碳酸氢钠或3%双氧水含漱; ③疑有真菌感染:5%碳酸氢钠或制霉菌素漱口; ④口腔溃疡:冰硼散、珍珠散或锡类散涂布;

2023经典化疗药物方案不良反应的有效预处理(全文)

2023经典化疗药物方案不良反应的有效预处理(全文) 化疗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在肿瘤的治疗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让很多患者“谈化色变”,为了减少这些不良反应某些化疗药物在使用前需要预处理,本文对临床常用化疗药的预处理药物及相应机制做简要概述。 五种经典化疗药物方案不良反应的有效预处理 01、紫杉醇 不良反应机制:紫杉醇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42%,其中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7%-7.7%,严重者导致死亡。 紫杉醇的过敏发生机制与紫杉醇注射液配制溶剂有关,紫杉醇为亲脂性化合物,目前临床所使用的紫杉醇注射液是用聚氧乙基代蓖麻油-无水乙醇(50∶50)配制而成。聚氧乙基代蓖麻油为变应原,进入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Ig E,并黏附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引起细胞稳定性下降,渗透性增加,细胞内颗粒脱出,释放出生物活性介质,其中组胺为主要介质,可作用于心血管、平滑肌和外分泌腺,使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1]。 预处理药物:紫杉醇的预处理主要有三大类药物,包括: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20mg 口服紫杉醇前12h及化疗前6h); •H1受体拮抗剂(苯海拉明50mg 静注紫杉醇前30-60min); •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300mg 静注紫杉醇前30-60min)。 02、多西他赛 不良反应机制:多西他赛是在紫杉醇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改造而得到的,与紫杉醇均属紫衫烷类药物。紫杉烷类药物的水溶性较低,因此需要在其注射剂中添加某些有机溶剂增加溶解性。多西他赛的助溶剂是聚山梨酯,可发生过敏反应,多在用药开始10 min出现,症状轻微可不需停止治疗,一旦血压下降、支气管痉挛或全身皮疹/红斑,需立即停止静脉滴注。 此外,多西他赛会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促使蛋白质从血浆渗出至组织间隙,有效滤过压增加,液体滤过增强并滞留于组织间隙,导致水肿形成[2] 。 预处理药物:糖皮质激素类(地塞米松16mg 多西他赛滴注一天前服用,每天16mg ≥3天),以预防过敏反应和体液潴留。 03、伊立替康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为做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的预防和处理工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指导思想:遵循《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可能发生的抗肿瘤药物的不良事件作尽可能充分的防范和处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原则 1.1研究、领会《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医务人员保障受试者生命安全的意识和诊疗水平。 1.2加强抗肿瘤药物的日常监测,一旦发现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措施。 1.3使用抗肿瘤药物前要检查确认各种救治设施运行良好、急救药品齐全、人员在位。 2.法制原则 2.1抗肿瘤药物使用必须严格按照相关临床应用指南和药品说明书、遵循《赫尔辛基宣言》,遵守药品管理相关法规。

2.2使用抗肿瘤药物的医务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获得合法的执业证书。对于无执业资格使用抗肿瘤药物的的科室和个人,依法追究责任。 2.3在抗肿瘤药物使用中,加强对抗肿瘤药物的管理。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原则。 3.责任制原则 医务部对医疗卫生资源统一指挥调度,医院药事管理与XXX负责监督《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的执行使用抗肿瘤药物的相关专业科室负责实施抗肿瘤药物使用中发生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4.科学规范原则 加强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和研究,制订规范的防控措施与操作流程,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及时正确处置严重的、危及生命的药品不良反应。强化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保证应急处理能力。 (三)药品不良反应相干定义 1.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DrugReaction,缩写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经常使用法用量下呈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完整版

药品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完整版 1、在发现用药错误后,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报告医生。 2、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3、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治疗过程。 4、及时报告药学部、护理部和相关部门。 5、保留药物并送检,以便进一步分析原因和采取措施。 二、处理流程 停止使用药物报告医生评估患者病情采取治疗措施记录生命体征和治疗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药物送检 药品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应急预案 1.严格遵守药品适应症,如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向医生报告,遵循医嘱处理。 2.对于一般过敏反应,如情况好转,可继续观察并记录。

3.如果患者在注射或输注时出现反应,如心悸、胸闷、呼 吸困难、寒战、面色苍白、皮疹、发热等,应立即进行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如果出现休克,应进行抗休克治疗。 5.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6.及时向药学部、护理部报告。 7.如果患者家属有异议,应立即按照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 和药物进行封存。 二、处理流程 停止使用药物,报告医生并遵循医嘱处理;进行就地抢救;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记录抢救过程;及时向药学部、护理部和相关部门报告;保留药物并送检,以便进一步分析原因和采取措施。 用药错误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应急预案

1.发现用药错误后,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向医生报告。 2.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3.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治疗过程。 4.及时向药学部、护理部和相关部门报告。 5.保留药物并送检,以便进一步分析原因和采取措施。 二、处理流程 停止使用药物;报告医生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治疗过程;及时向药学部、护理部和相关部门报告;保留药物并送检,以便进一步分析原因和采取措施。

肿瘤科化疗反应急救演练完整版

肿瘤科化疗反应急救演练完整版 引言 肿瘤科化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肿瘤的方法之一,然而,化疗可能引发严重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甚至出现急性紧急情况。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化疗反应的识别和处理能力,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进行肿瘤科化疗反应急救演练显得极为重要。 目的 本次化疗反应急救演练的目的是: 1. 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医护人员了解并熟悉化疗反应的急救处理流程; 2. 提高医护人员的危机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3. 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确保在发生化疗反应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 演练内容 1. 演练场景设置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化疗反应类型进行模拟演练。可以 涵盖以下几种情况: - 严重的过敏反应; - 血液系统副作用(如白细胞计数明显下降); - 呼吸系统副作用(如呼吸困难、气道堵塞); - 消化系统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 - 心血管系统副作用(如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2. 呼叫急救模拟 在演练过程中,演员扮演化疗患者,模拟不同化疗反应的症状,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急救处理。在不同的时间点,可以演示 呼叫急救的不同方式和步骤,包括紧急呼叫分级、通知相关部门和 安排患者转院等。 3. 急救处理演练 针对不同的化疗反应情况,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演练。包括但 不限于:保护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采取过敏接触、紧急使用急救 药物、协助患者转入急救室等。

4. 团队协作和沟通 团队成员之间需要密切合作,及时传递信息和指示,以确保急 救工作的高效进行。可以采用无线对讲机等工具来实现实时沟通。 演练结束后,进行团队讨论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结语 化疗反应急救演练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定期组织演练,可以不断完善化疗反应急救流程,提高医护人 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安全、高质量的 护理服务。

药物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

药物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 1. 简介 药物不良反应指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的生理或心理反应。为了及时应对药物不良反应,制定一份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 2. 应急预案 - 分析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首先,评估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以确定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根据不同程度的反应,分为轻微、中度和 严重不良反应。可以提供相关的参考标准和分类。分析不良反应的 严重程度: 首先,评估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以确定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根据不同程度的反应,分为轻微、中度和严重不良反应。可以 提供相关的参考标准和分类。 - 记录不良反应信息: 当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反应的具体症状和出现的时间,以及使用的药物和剂量。这些信息对于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是必不

可少的。记录不良反应信息: 当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反应的具体症状和出现的时间,以及使用的药物和剂量。这些信息对于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 与医生或药剂师咨询: 在出现不良反应后,与医生或药剂师咨询是关键步骤。他们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提供适当的建议和指导。与他们共享药物的不良反应信息,以便他们能够给出正确的建议。与医生或药剂师咨询: 在出现不良反应后,与医生或药剂师咨询是关键步骤。他们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提供适当的建议和指导。与他们共享药物的不良反应信息,以便他们能够给出正确的建议。 - 采取紧急措施: 对于严重不良反应,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以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这可能包括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寻求紧急医疗帮助,或根据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进行其他适当的应对措施。采取紧急措施: 对于严重不良反应,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以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这可能包括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寻求紧急医疗帮助,或根据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进行其他适当的应对措施。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一、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一)应急预案 1、应严格适应症,出现不良反应停药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处理。 2、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3、患者在注射或输液时发生反应,如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寒战、面色苍白、皮疹、发热等,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4、出现休克者,行抗休克治疗。 5、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6、及时报告药剂科、护理部。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和药物进行封存。 (二)处理程序 停药→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处理→就地抢救→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药物→送检 临床治疗中一旦发现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原则上应立即停药,并立即值班医生,同时报告护士长、科主任,停药期间应观察患者,采取简易的处置方法。根据医嘱进行处理,情况严重者立即抢救。如怀疑药品质量问题,应与药剂科联系,由药学人员、医护人员共同进行相关药物的封存工作。如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将撤下的输液器形成密闭状态,并用无菌治疗巾包裹,标明时间,冷藏备检。

临床科室发现不良反应,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时报告给药剂科不良反应监督员,并将未填齐项目填写完整。若不良反应症状仍未愈,药学人员将负责继续检测事件发展,并负责与病人沟通进行情况进展登记。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时限不良反应发生后各部门需在一周内上报至药剂科,药剂科不良反应监测员及时到科室调查,并将发生情况按月向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报。严重不良反应,科室及时上报给药剂科,药品监测员在一周内在线报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死亡病例最快速度及时上报。 出现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给予积极治疗,尽最大可能降低对患者的不利影响,向科室主任报告详细情况,按规定时限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并将情况分别报告医务科及药剂科。药剂科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病历讨论,究其不良反应与可疑药品的相关性,若与药品相关,分析是药品质量、多种药物相互作用,还是由于患者自身等原因造成,整理总结后通报全院。药学人员有义务对医师及患者进行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传达和用药安全知识的宣传。 若因一种药物,同剂型、同批号在一周内连续出现3例或以上不良反应,药剂科应立即通知各疗区停用该批号药品,并在临床重点监测已用该药品患者的情况,通知生产厂家,告知其情况,共同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若为药品质量原因,药剂科将上报药事管理委员会,提请处理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