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基础物理学上册14-15单元课后答案

新编基础物理学上册14-15单元课后答案
新编基础物理学上册14-15单元课后答案

第十四章

14-1.如题图14-1所示,一束平行光线以入射角θ射入折射率为n ,置于空气中的透明圆柱棒的端面.试求光线在圆柱棒内发生全反射时,折射率n 应满足的条件. 分析:一次折射,一次反射;利用端面折射角与内侧面入射角互余

及全反射条件即可求解。

解:设光线在圆柱棒端面的折射角为γ,在内侧面的入射角为'θ,

根据折射定律,有'

sin 'cos sin sin 2

22θθγθn n n n -===

光线在界面上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为1

'sin ≥θn

∴发生全反射时,n 必须满足θ2

sin 1+≥n

14-2.远处有一物点发出的平行光束,投射到一个空气中的实心玻璃球上.设玻璃的折射率为50.1=n ,球的半径为cm r 4=.求像的位置.

分析:利用逐步成像法,对玻璃球的前后两个球面逐一成像,即可求得最后像的位置.用高斯成像公式时,应注意两个球面的顶点位置是不同的.cm r r cm r r 4,421-=-===.

解:

cm cm r n n f 12)415.15

.1(1'11=?-=-=

cm cm f n f 8)5.112('111-=-=-=

cm f p p p f p f 12'',,1''1111

111==∞==+ 或用

-∞====-=-1111

1

11111,1,5.1','''p n n n r n n p n p n

cm p p 12',4

15.11'5.111=-=∞--

对玻璃球前表面所成的像,对后表面而言是物,所以

cm cm r p p 4)812(2'212=-=+=

cm cm r n f 8)]4(5

.111

[11'22=-?-=-=

cm cm nf f 12)85.1('22-=?-=-=

cm cm f p f p p p f p f 2)12

484('',1''222222222=+?=-==+ 或用

1',5.1,'''222

2

22222===-=-n n n r n n p n p n

题图14-1

cm p p 2',45.1145.1'122=--=-

像在球的右侧,离球的右边2cm 处.

14-3.如题图14-3所示的一凹球面镜,曲率半径为40cm ,一小物体放在离镜面顶点10cm 处.试作图表示像的位置、虚实和正倒,并计算出像的位置和垂轴放大率.

分析:利用凹面镜的半径可确定焦距,以知物距,由球面镜的物像公式和横向放大率公式可求解。

解:像的位置如图所示,为正立、放大的虚像. 2

)1(10120''20'1'11202

1

=-?-?====+-==

pn n p cm

p f p p cm R f β

14-4.高为0h 的物体,在焦距0'>f 的薄透镜左侧,置于f p <<0的位置。试用作图法表示像的位置,实、虚,放大还是缩小,正立还是倒立.并用文字指明.

分析:0'>f ,利用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平行主光轴的入射光线折射后过像方焦点画图。

解:成像光线如题14-4解图所示,所成之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14-5.高为0h 的物体,在焦距

0'

放置在f p >的位置,试用作图法表示像的位置,实、虚,放大还是缩小,正立还是倒立。并用文字指明.

分析:0'

主光轴的入射光线折射后的反向延长线过像方焦点。 解:成像光线如题14-5解图所示.所成之像是:缩小、

正立的虚像.

14-6.一竖立玻璃板的折射率为1.5,厚度为10cm ,观察者在玻璃板后10cm 处,沿板的法线方向观察置于同一法线上10cm 处的一个小物体时,它距离观察者有多远?

分析:两次平面折射。

解:由平面折射公式,利用逐步成像法,即可求得物体的像.

根据cm

p n n cm p cm p n n cm p p n

n p 67.16'.50.1,1',25)1510(.

15',1,50.1',10,'

'22221111-=∴==-=--=-=∴==-==

距观察者距离 cm cm L 67.26)67.1610(=+=

14-7.为下列情况选择光焦度合适的眼镜. (1)一位远视者的近点为80.0cm; (2 ) 一位近视者的远点为60.0cm .

(1)分析:远视眼应配凸透镜眼镜,配上眼镜后,相当于物体在离明视距离(cm p 25-=)处,而所成虚像在近点处(cm p 80'-=).

解:由透镜成像公式

'1

1'1f p p =

- 可得 '

1

251801f =

--- 解得镜片焦距cm f 36.36'=,其光焦度为

D f 75.2m

3636.01'1===

φ 应配眼镜度数为27510075.2=?度.

(2)分析:近视者应配凹透镜眼镜,配上眼镜后,从无穷远处()-∞=p 物体发出的光看似从远点处发出,即虚像成在远点处(cm p 60'-=).

解:由透镜成像公式 '

1

1'1f p p =

- 可得 '

1

1601f =∞---

解得镜片焦距cm f 60'-=,其光焦度为

D f 67.1m

60.01

'1-=-==

φ 应配眼镜度数为16710067.1=?度.

14-8.一双凸薄透镜的两表面半径均为50mm ,透镜材料折射率n =1.5,求该透镜位于空气中的焦距为多少?

分析:将已知条件代入薄透镜在空气中的焦距公式。 解 位于空气中时,

)11)(1(12

1r r n f --='

50

1

)501501)(

15.1(=

---= 即

)

mm (50=-='f f

14-9.一玻璃棒(n=1.5),长50cm ,两端面为半球面,半径分别为5cm 和10cm ,一小物高0.1厘米,垂直位于左端球面顶点之

前20厘米处的轴线上.

求:(1)小物经玻璃棒成像在何处? (2)整个玻璃棒的横向放大率为多少?

分析:光线经过凸球面折射,再经过凹球面折射,利用球面折射成像公式逐次成像

求像的位置。整个横向放大率为每次横向放大率的乘积。注意每次成像的顶点位置不同。

解:小物经第一个球面折射成像。

由球面折射成像公式

r

n

n p n p n -=

-''' 有5

15.1201'5.11-=--p

得 cm p 30'1=

横向放大率:1)

20(5.130

1''1111-=-??==

p n p n β 再经第二个球面折射成像

由 cm d p p 205030'12-=-=-= 有 10

5.11205.1'12--=--p

得 cm p 40'2-= 即小物经玻璃棒成像于距第二个球面顶点处水平向左40cm 处

横向放大率:3)

20(1)

40(5.1''22222=-?-?==

p n p n β

(2)整个玻璃棒的横向放大率 321-==βββ

题14-14解图

第十五章

15-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的间距为0.6mm ,照亮狭缝s 的光源是汞弧灯加上绿色滤光片.在2.5m 远处的屏幕上出现干涉条纹,测得相邻两明条纹中心的距离为2.27mm .试计算入射光的波长,如果所用仪器只能测量mm x 5≥?的距离,则对此双缝的间距d 有何要求?

分析:由明纹位置公式求解。

解:在屏幕上取坐标轴Ox ,坐标原点位于关于双缝的对称中心。屏幕上第k 级明纹中心的距坐标原点距离:

λd

D

k x ±=

可知 d

D d

D k d

D k x x x k k λλλ=-+=-=?+)1(1

代入已知数据,得 nm d D

x

545=?=

λ 对于所用仪器只能测量mm x 5≥?的距离时 mm x

D d 27.0=?≤λ

15-2.在杨氏双缝实验中,设两缝之间的距离为0.2mm .在距双缝1m 远的屏上观察干涉条纹,若入射光是波长为400nm 至760nm 的白光,问屏上离零级明纹20mm 处,哪些波长的光最大限度地加强?(1nm =10-9m )

分析:由双缝干涉屏上明纹位置公式,求K 取整数时对应的可见光的波长。

解:已知:d =0.2mm ,D =1m ,x =20mm

依公式: λk d D

x =

∴ D

dx

k =λ=4×10-3 mm =4000nm

故 k =10 1=400nm k =9 λ2=444.4nm k =8 λ3=500nm k =7 λ4=571.4nm k =6 λ5=666.7nm

这五种波长的光在所给观察点最大限度地加强.

15-3.如图15-3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若3/1212λ=-=-r r P S P S ,求P 点的强度I 与干涉加强时最大强度I max 的比值.

分析:已知光程差,求出相位差.利用频率相同、振动方

向相同的两列波叠加的合振幅公式求出P 点合振幅。杨氏双缝

干涉最大合振幅为2A 。

解:设S 1、S 2分别在P 点引起振动的振幅为A ,干涉加强时,合振幅为2A ,所以 2max 4A I ∝

因为 λ3

112=-r r

所以S 2到P 点的光束比S 1到P 点的光束相位落后

()3

π23π2π

212=?=-=?λλλ?r r P 点合振动振幅的平方为:

22223

π

2cos

2A A A A =++ ∵ I ∝A 2 ∴ I /I max =A 2/4A 2=1/4

15-4.用图所示的瑞得干涉仪可以测定气体在各种温度和压力下的折射率,干涉仪的光路原理与杨氏双缝类似.单色平行光入射于双缝后,经

两个长为l 的相同的玻璃管,再由透镜会聚于观察屏上.测量时,可先将两管抽成真空,然后将待测气体徐徐导入一管中,在观察屏上关于两管的对称位置处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即可求出待测气体的折射率.某次测量,在将气体徐徐导入下管的过程中,观察到有98条干

涉条纹移动,所用的黄光波长为589.3nm (真空中),cm l 20=,求该气体的折射率.

分析:当气体慢慢导入管内,由于两束相干光的光程差改变了,从而引起干涉条纹发生移动.

解:气体导入一管过程中,光程差从零变为:λδk l nl =-=,有98条干涉条纹移动即可k=98.

S

S

题图15-4

所以,00029.19811=+=+=l

l

k n λλ

15-5.在图所示的洛埃德镜实验装置中,距平面镜垂距为1mm 的狭缝光源0s 发出波长

为680nm 的红光.求平面反射镜在右边缘M

的观察屏上第一条明条纹中心的距离.已知

cm MN 30=,光源至平面镜一端N 的距离为20cm .

分析:洛埃德镜可看作双缝干涉,光源S 0和虚光源S 0′是相干光源.但是洛埃德镜的

反射光有半波损失,故屏上的干涉条纹与双缝干涉条纹互补,即屏上的明暗位置互换.

解:cm D mm d 50,2==

由明纹条件:λλλθδk D x d d =+=+=2

2sin

代入1=k ,mm d

D x 21105.82-?==λ

15-6.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单色光源S 0到两缝S 1和S 2的距离分别为1l 和2l ,并且λ321=-l l ,λ为入射光的波长,双缝之间

的距离为d ,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D (D >>d ),如图15-6.求: (1) 零级明纹到屏幕中央O 点的距离. (2) 相邻明条纹间的距离.

解:(1) 如图,设P 0为零级明纹中心 则 D O P d r r /012≈-

又 0)()(1122=+-+r l r l

∴ λ32112=-=-l l

r r ∴

d D d r r D O P /3/)(120λ=-=

(2) 在屏上距O 点为x 处, 光程差

λδ3)/(-≈D dx 明纹条件 λδk ±= (k =1,2,....)

d D k x k /)3(λλ+±= 在此处令k =0,即为(1)的结果.相邻明条纹间距=-+k k x x 1d D /λ

15-7.在Si 的平表面上氧化了一层厚度均匀的SiO 2薄膜.为了测量薄膜厚度,将它的一部分磨成劈形(示意图中的AB 段,平面图).现用波长为600nm 的平行光垂直照射,观察反射光形成的等厚干涉条纹.在图中AB 段共有8条暗纹,且B 处恰好是一条暗纹,求薄膜的厚度.(Si 折射率为3.42,SiO 2折射率为1.50)

分析:上下表面反射都有相位突变π,计算光程差时不必考虑附加的半波长.

解:设膜厚为e , A 处为明纹, B 处为暗纹,2ne =2

λ

(2k +1),(k =0,1,2,…),

第8个暗纹对应上式k =7,()n

k e 412λ+=

=1.5×10-3mm

O

15-8.在折射率n =1.50的玻璃上,镀上n '=1.35的透明介质薄膜.入射光波垂直于介质膜表面照射,观察反射光的

干涉,发现对λ1=600nm 的光波干涉相消,对λ2=700nm 的光波干涉相长.且在600nm 到700nm 之间没有别的波长的光是最大限度相消或相长的情形.求所镀介质膜的厚

度.(1nm=10-9m ).

分析:上、下表面反射均为由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故不计附加光程差.光程差为ne 2=δ.

解:当光垂直入射时,i =0.

对λ1(干涉相消): ()1122

1

2λ+='k e n ①

对λ2(干涉相长): 22λk e n =' ②

由① ②解得: ()

32121

=-=λλλk

将k 、λ2、n '代入②式得

n k e '

=22

λ=7.78×10-4mm

15-9.白光垂直照射在空气中厚度为m μ40.0的玻璃片上,玻璃的折射率为 1.50.试问在可见光范围内,哪些波长的光在反射中增强?哪些波长的光在透射中增强?

分析:当光垂直入射到玻璃片时,由于玻璃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因此,反射光在玻璃表面上存在半波损失.所以,反射光干涉时光程差2

2λδ+=ne ,透射光干涉时光程

差ne 2=δ.

解:玻璃片上下表面的反射光加强时,

应满足 3,2,1,22==+

k k en λλ

即 1

24-=k ne

λ

在可见光范围内,只能取3=k (其它值均在可见光范围外), 代入上式,得 nm 480=λ 玻璃片上下表面的透射光加强时, 应满足 3,2,1,0,2==k k en λ 或,反射光应满足干涉减弱条件(与透射光互补)

即 3,2,1,0,

2)

12(22=+=+

k k en λ

λ

都有:k

ne

2=λ

2=k 时,nm ne

600221==λ

3=k 时,nm ne

4003

22==λ

15-10.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折射率为n 2的劈形膜上,如图所示,图中 n 1<n 2<n 3,观察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

(1) 从劈形膜顶部O 开始向右数起,第五条暗纹中心所对应的薄膜厚度e 5是多少?

(2) 相邻的二明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之差是多少? 分析:因为 n 1<n 2<n 3 ,劈形膜上下表面都有半波损失,所以

二反射光之间没有附加相位差,光程差为2n 2e .

解:第五条暗纹中心对应的薄膜厚度为e 5, 2n 2e 5 =(2k +1)λ/2 k = 4

()522241/49/4e n n λλ=?+= 明纹的条件是 2n 2e k

=

相邻二明纹所对应的膜厚度之差e =e k+1-e k =λ/(2n 2) .

15-11.如图所示,1G 是用来检验加工件质量的标准件.2G 是待测的加工件。它们的端面都经过磨平抛光处理.将1G 和2G 放置在平台上,用一光学平板玻璃T 盖住.设垂直入射的波长nm 3.589=λ,1G 与2G 相隔cm d 5.0=,T 与

1G 以及T 与2G 间的干涉条纹的间隔都是0.5mm .求1G 与2

G 的高度差h ?.

分析:出现干涉条纹,说明两物体不等高;干涉条纹间隔相等,说明两物体的端面平行,此干涉为劈尖干涉.

解:设劈尖角为α,相邻两干涉条纹间隔为l ,空气劈相邻两明(暗)干涉条纹的间距为:2

sin λα=l

两物体端面的高度差为:ααsin tan d d h ≈=? 得

m

l

d h 61095.22-?==

15-12.当用波长为λ1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牛顿环装置时,测得中央暗斑外第1和第4暗

环半径之差为1l ,而用未知单色光垂直照射时,测得第1和第4暗环半径之差为2l ,求未知单色光的波长λ2.

分析:用牛顿环暗环半径公式 λkR r k =,计算。

解:根据题意可得 11114λλλR R R l =

-=

22224λλλR R R l =-=

212

212//l l =λλ

2112

22/l l λλ=

*15-13.如题图所示,曲率半径为1R 和2R 的两个平凸透镜对靠在一起,中间形成一个空气薄层.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此空气层,测得反射光中第k 级的暗环直径为D . (1)说明此暗环的空气层厚度e 应满足:

)

11(8

12

12R R D e += (2)已知.48.2,20,589,1.241cm D k nm m R ====λ求2R .

分析:本题是等厚干涉问题,关键是要确定各处空气膜的厚度e .对于上面是平凸透镜,下面是平板玻璃的一般牛顿环装置,在某处空气厚度为1

2

12R r

e =

;现用平凸透镜代替平板玻璃,该处空气膜的厚度要增加2

2

22R r e =。

解法一:某处空气膜的厚度为???

?

??+=+=+=212221*********R R D R r R r e e e

题图15-11

解法二:作与两凸透镜公切的水平面,用1e 表示第k 级暗环到切平面的距离,用r 表示此暗环半径。则可利用牛顿环的关系式表示:)(2212112e e R e R r -==

2

21

1

21

2,2R r e e R r e =

-= 有:)11(8

1)11(2

12

1

22

1

2R R D R R r e +=+=

(2)又2

)

12(2

2λλ

+=+k e

得 2

λk e =

由(1)可得: 1

2

2

181R D

e R -=

代入数据,有 0351.01

.24110

48.210589801814

291

22

=-???=-=--R D

e R

得 m R 5.282

=

15-14.用迈克耳孙干涉仪可测量单色光的波长。当2M 移动距离mm d

3220.0=时,测得

某单色的干涉条纹移过1204=N 条,求该单色光的波长.

分析: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条臂上的反射镜2M 移动2

λ

,则在该臂上的光程将改变一个

波长λ,由此将引起一条条纹的移动。

解:由2

λN d =得nm N d 9.5342==λ

15-15.某种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在单缝上,单缝宽a =0.15mm .缝后放一个焦距f = 400 mm 的凸透镜,在透镜的焦平面上,测得中央明条纹两侧第三级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8.0mm ,求入射光的波长.

分析:由单缝衍射暗纹条件及暗纹到中心的距离可求波长。 解:设第三级暗纹在?3方向上,则有

a sin ?3=3λ此暗纹到中心的距离为 x 3=f tg ?3

因为?3很小,可认为tg ?3≈sin ?3,所以 x 3≈3f λ/a .

两侧第三级暗纹的距离是 2x 3=6λf /a =8.0mm ∴ λ=(2x 3)a /6f =500nm

15-16.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如果缝宽a 与入射光波长λ的比值分别为(1)1,(2)10,(3)100,试分别计算中央明条纹边缘的衍射角.再讨论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分析:用单缝衍射中央主极大的半角宽度sin ?=λ/a 讨论。 解: (1) a/λ=1,sin ?=λ/a =1, ? =90°

(2)a/λ=10,sin ?=λ/a =0.1 ? =5?44′(3) a/λ=100,sin ?=λ/a =0.01 ? =34′

这说明,比值λ/a 越小的时候,衍射角越小,中央明纹越窄(其它明纹也相应地变为更靠近中心点),衍射效应越来越不明显.(λ/a )→0的极限情形即几何光学的情形:光沿直线传播.

15-17.在复色光照射下的单缝衍射图样中,其中某一波长的第3级明纹位置恰与波长nm 600=λ的单色光的第2级明纹位置重合,求这光波的波长.

分析:夫琅禾费衍射的明纹公式为2

)12(sin λθ+=k a ,由题意0λ的第三级明纹与波长

nm 600=λ的单色光的第二级明纹应有相同的衍射角?。

解:设未知波长为0λ 由单缝衍射明纹条件:2

)12(sin λ?+=k a

可有:2)132(sin 0λ?+?=a 和2

)122(sin λ?+?=a 可得nm 6.428750==λλ

15-18.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某个光栅上,该光束有两种波长的光,λ1=440 nm ,λ2=660

nm(1nm=10-9

m).实验发现,两种波长的谱线(不计中央明纹)第二次重合于衍射角?=60°的方向上.求此光栅的光栅常数d .

分析:光栅衍射主极大公式即光栅方程λ?k d =sin ,两种波长的谱线重叠时,具有相同的衍射角?。

解:由光栅衍射主极大公式得 111sin λ?k d = 222sin λ?k d =

2

12122112132660440sin sin k k k k k k =??==λλ??

当两谱线重合时有?1=?2,即 6

94

62

32

1===k k .两谱线第二次重合即是 4

62

1=k k ,

k 1=6, k 2=4

由光栅公式可知d sin60°=6λ1

60

sin 61λ=

d =3.05×10-3

mm 15-19.波长600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一光栅上,第二级主极大在20.0sin =θ处,第四级缺级,试问:

(1)光栅上相邻两缝的间距)(b a +有多大?(2)光栅上狭缝可能的最小宽度a 有多大?

(3)按上述选定的a 、b 值,试问在光屏上可能观察到的全部级数是多少? 分析:(1)将已知条件代入光栅方程λθk b a =+sin )(可求出光栅常数即光栅上相邻两

缝的间距;(2)用缺级公式'

k k

a b a =+,1'=k ,可求出光栅上狭缝可能的最小宽度a ;

(3)以o 90为限先确定干涉条纹的级数,等于o 90时对应的级次看不见,扣除缺级,最后算出条纹数。

解:(1)由光栅方程λθk b a =+sin )( (k=2) 得 cm k b a 4106sin )(-?==+θ

λ

(2)根据缺级条件,有

'k k

a b a =+ 取1'=k ,得 cm b a a 4105.14

-?=+= (3)由光栅方程 ,2,1,0,sin )(±±==+k k b a λθ 令1sin =θ,解得:

10=+=

λ

b

a k

即9,7,6,5,3,2,1,0±±±±±±±=k 时出现主极大,8,4±±缺级,10±级主极大在0

90=θ处,实际不可见,光屏上可观察到的全部主极大谱线数有15条.

15-20.汽车的两盏前灯相距 1.2m ,试问汽车离人多远的地方,眼睛才可能分辩这两盏灯?假设夜间人眼瞳孔直径为5.0mm ,车灯发光波长为nm 0.550=λ.

分析:两个物体能否分辨,取决于仪器的最小分辨角d

λθ22.1=

解:设l 为两灯距离,s 为人车之间距离,恰可分辨时,两车灯对瞳孔的最小分辨角为 s

l ≈θ

由瑞利准则 s

l d R ===λθθ22.1

得 m ld s 31094.822.1?==λ

15-21.已知天空中两颗星相对于一望远镜的角距离为rad 6

1084.4-?,由它们发出的光波波长nm 0.550=λ。望远镜物镜的口径至少要多大,才能分辨出这两颗星?

分析:物镜的口径对两颗星的张角等于分辨极限角时,则能分辨出这两颗星。 解:由 d

R λθ22.1=

得 cm d R

9.1322.1==θλ

15-22.一直径为2mm 的氦氖激光束射向月球表面,其波长为632.8nm .月球和地面的距离为km 51084.3?.试求:(1)在月球上得到的光斑的直径有多大?(2)如果这束激光经扩束器扩展成直径2m 的光束,在月球表面得到的光斑的直径将为多大?在激光测距仪中,通常都采用激光扩束器,这是为什么?

分析:由瑞利判据讨论。 解:(1)设在月球上的爱里斑直径为D ,激光束直径为d ,地球至月球距离为L 。由瑞利准则 R L R D θ22==

m d

L 51096.2222.1?==λ

(2)若将激光束的直径扩为'd ,则月球表面爱里斑的直径为: m d L D 296'

222.1'==λ

可见, 1000

''D D d

d D ==

所以,使用激光扩束器可减小光束的发散,使光能集中,方向性更好,从而提高测距精度.

15-23.如果图中入射X 射线束不是单色的,而是含有由0.095nm 到0.130nm 这一波带中的各种波长。晶体的晶格常量nm a 275.00=,问:与图中所示的晶面族相联系的

衍射的X 射线束是否会产生?

分析:由布拉格公式,把波带端的波长代入,求出k 的取值范围。当k 取整数时,求出的λ在波带中即可产生X 射线衍射。

解:由布拉格公式 ,3,2,1,sin 2==k k d λθ

级次k 的取值范围在 1

2sin 2sin 2λθλθd k d <<

即 09.499.2<

k 只能取整数,所以,3=k 时,nm d 13.03

sin 2==θλ

4=k 时,nm d 097.04

sin 2'==θ

λ 可产生衍射。

15-24. 将三个偏振片叠放在一起,第二个与第三个的偏振化方向分别与第一个的偏振化方向成45?和90?角.

(1) 强度为I 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到这一堆偏振片上,试求经每一个偏振片后的光强和偏振状态.

(2) 如果将第二个偏振片抽走,情况又如何?

分析:强度为1I 的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变为光强为2

0I

的线偏振光,线偏振光通过偏

振片的强度取决于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与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的夹角,根据马吕斯定律可进行求解。

解:(1) 自然光通过第一偏振片后,其强度 I 1=I 0/2

通过第二偏振片后,I 2=I 1cos 245?=I 0/ 4 通过第三偏振片后,I 3=I 2cos 245?=I 0/8

通过每一偏振片后的光皆为线偏振光,其光振动方向与刚通过的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平行.

(2) 若抽去第2片,因为第3片与第1片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所以此时I 3=0,

I 1仍不变.

15-25.如果起偏振器和检偏器的偏振化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

· · · · · · · · · · · ·

0题图15-23

(1)假定偏振器是理想的,则非偏振光通过起偏振器和检偏器后,其出射光强与原来光强之比是多少?

(2)如果起偏振器和检偏器分别吸收了10%的可通过光线,则出射光强与原来光强之比是多少?

分析:与15-24同。

解:非偏振光即自然光,设光强为0I

(1)通过理想的起偏振器的光强为 012

1I I =

通过理想的检偏器后的透射光强为 a I a I I 2021cos 2

1cos ==

所以 375.0cos 2

120

==a I I

(2)0I 通过可吸收光的起偏振器后,光强为 0'1101121I I ??

?

?

?-=

通过有吸收的检偏器后,光强为 211'(1)cos 10I I a =-a I 220cos )1011(21-=

得 304.0cos )10

11(21220=-=a I I

15-26.一光束由强度相同的自然光和线偏振光混合而成.此光束垂直入射到几个叠在一起的偏振片上.

(1) 欲使最后出射光振动方向垂直于原来入射光中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并且入射光中两种成分的光的出射光强相等,至少需要几个偏振片?它们的偏振化方向应如何放置?

(2) 这种情况下最后出射光强与入射光强的比值是多少?

分析:强度为0I 的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变为强度为I 0 /2的线偏振光,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的强度可由马吕斯定律求出,最后出射光振动方向垂直于原来入射光中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最后通过的那块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必须垂直于入射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

解:设入射光中两种成分的强度都是I 0,总强度为2I 0.

(1) 通过第一个偏振片后,原自然光变为线偏振光,强度为I 0 /2,原线偏振光部分强度变为I 0 cos 2α,其中α为入射线偏振光振动方向与偏振片偏振化方向P 1的夹角.以上两部分透射光的振动方向都与P 1一致.如果二者相等,则以后不论再穿过几个偏振片,都维持强度相等(如果二者强度不相等,则以后出射强度也不相等).因此,必须有

I 0/2=I 0cos 2α,得α=45?.

为了满足线偏振部分振动方向在出射后“转过”90?,只要最后一个偏振片偏振化方向与入射线偏振光方向夹角为90?就行了.

综上所述,只要两个偏振片就行了(只有一个偏振片不可能将振动方向“转过”90?).

如图,E

表示入射光中线偏振部分的振动方向. P 1、P 2分别是第一、第二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

(2) 出射强度I 2=(1/2)I 0cos 245?+I 0cos 445?

=I 0[(1/4)+(1/4)]=I 0/2

比值 I 2/(2I 0)=1/4

15-27.水的折射率为1.33,玻璃的折射率为1.50.当光由水中射向玻璃而反射时,起偏振角为多少?当光由玻璃射向水面而反射时,起偏振角又为多少?

分析:由布儒斯特定律求解。 解:由布儒斯特定律

设玻璃折射率为2n ,水的折射率为1n 当光从水中射向玻璃反射时:'2648arctan 1

21

?==n n α

当光从玻璃射向水中反射时:'3441arctan 2

12

?==n n α

15-28.测得不透明釉质(珐琅)的起偏振角为?=0.58b

i ,它的折射率为多少?

分析:由布儒斯特定律求解。

解:由布儒斯特定律,60.1tan ==n i b

15-29.如图所示,三种透明介质Ⅰ、Ⅱ、Ⅲ的折射率分别为1 1.00n =,2 1.43n =和3n 。Ⅰ、Ⅱ和Ⅱ、Ⅲ的界面互相平行.一束自然光由介质Ⅰ射入,若在两界面上的反射光都是线偏振光,则(1)入射角i 是多大?(2)折射率n 3是多大? 分析:由布儒斯特定律可知:自然光只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

时,反射光才是线偏振光。

解: (1) 由布儒斯特定律 43.1tan 1

2==n n i

所以 ?=03.55i

(2) 令在介质Ⅱ中的折射角为r ,则

i r -=

2

π

此r 在数值上等于介质Ⅱ、Ⅲ界面上的入射角, 由布儒斯特定律

2

3

tan n n r =

得 00.1cot tan 12

1

2

223=====n n n n i n r n n 15-30.一束平行的自然光从空气中垂直入射到石英上,石英(正晶体)的光轴在纸面内,方向如图15-29所示,试用惠更斯作图法示意地画出折射线的方向,并标明o 光和e 光及其光矢量振动方向.

分析:正晶体沿光轴方向o 光e 光传播速度相等,其它方向e o V V >。

解:用惠更斯作图法作图:

15-31.用方解石制作对钠黄光(波长λ = 589.3×10-9 m )适用的四分之一波片. (1)请指出应如何选取该波片的光轴方向;

(2)对于钠黄光,方解石的主折射率分别为n o = 1.658、n e = 1.486,求此四分之一波片的最小厚度d..

分析:波

晶片的的光轴应与晶体表面平行,

4

λ

片后,o 光e 光光程差为 Ⅲ

n 3

题图15-29

题15-30解图

()()

214

o e n n d k λδ=-=+。

解:(1)制作方解石晶片时,应使晶体光轴与晶片表面平行.

(2) /4[()]o e d n n λ=-= 710565.8-?m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 版

第一部分:基本实验基础1.(直、圆)游标尺、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答:P46 2.物理天平 1.感量与天平灵敏度关系。天平感量或灵敏度与负载的关系。 答:感量的倒数称为天平的灵敏度。负载越大,灵敏度越低。 2.物理天平在称衡中,为什么要把横梁放下后才可以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答:保护天平的刀口。 3.检流计 1.哪些用途?使用时的注意点?如何使检流计很快停止振荡? 答:用途:用于判别电路中两点是否相等或检查电路中有无微弱电流通过。 注意事项:要加限流保护电阻要保护检流计,随时准备松开按键。 很快停止振荡:短路检流计。 4.电表 量程如何选取?量程与内阻大小关系?

答:先估计待测量的大小,选稍大量程试测,再选用合适的量程。 电流表:量程越大,内阻越小。 电压表:内阻=量程×每伏欧姆数 5.万用表 不同欧姆档测同一只二极管正向电阻时,读测值差异的原因? 答:不同欧姆档,内阻不同,输出电压随负载不同而不同。 二极管是非线性器件,不同欧姆档测,加在二极管上电压不同,读测值有很大差异。 6.信号发生器 功率输出与电压输出的区别? 答:功率输出:能带负载,比如可以给扬声器加信号而发声音。 电压输出:实现电压输出,接上的负载电阻一般要大于50Ω。 比如不可以从此输出口给扬声器加信号,即带不动负载。7.光学元件 光学表面有灰尘,可否用手帕擦试?

8.箱式电桥 倍率的选择方法。 答:尽量使读数的有效数字位数最大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倍率。 9.逐差法 什么是逐差法,其优点? 答:把测量数据分成两组,每组相应的数据分别相减,然后取差值的平均值。 优点:每个数据都起作用,体现多次测量的优点。 10.杨氏模量实验 1.为何各长度量用不同的量具测? 答:遵守误差均分原理。 2.测钢丝直径时,为何在钢丝上、中、下三部位的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测一次直径,而不是在同一部位采样数据? 答:钢丝不可能处处均匀。 3.钢丝长度是杨氏模量仪上下两个螺丝夹之间的长度还是上端螺丝夹到挂砝码的砝码钩之间的长度?

大学基础物理学答案(习岗)第4章

第四章 静电场 本章提要 1. 库仑定律 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满足库仑定律,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1212 002204q q q q k r r πε==F r r 其中 922910(N m /C )k =?? 122-1 -2 018.8510(C N m ) 4k επ -= =?? ? 2. 电场强度 ? 电场强度表示单位正电荷在静电场中所受的电场力。其定义式为 q = F E 其中,0q 为静止电荷。 ? 在点电荷q 的电场中,电场强度为 02 04q r πε= E r 3. 电场强度的计算 ? 点电荷系的电场 N 2101 4i i i i q r πε== ∑r 0E ? 电荷连续分布的带电体系的电场 2 01d 4q q r πε=?r E 0 其中的积分遍及q 电荷分布的空间。 4. 高斯定理

? 电通量 电场强度通量简称电通量。在电场强度为E 的某点附近取一个面元,规定S ?=?S n ,θ为E 与n 之间的夹角,通过S ?的电通量定义为 e cos E S θ?ψ=?=?E S 通过电场中某闭合曲面S 的电通量为 d e s ψ=??E S ? 高斯定理 在真空中,通过电场中任意封闭曲面的电通量等于该封闭曲面内的所有电荷电量的代数和除以0ε。即 i 0 1 d s q = ∑?? E S 内 ε 使用高斯定理可以方便地计算具有对称性的电场分布。 5. 电势 ? 电势能 电荷q 0在电场中某点a 所具有的电势能等于将q 0从该点移到无穷远处时电场力所作的功。即 0 d a a a W A q ∞ ∞==?E l ? 电势 电势是描述电场能的属性的物理量。电场中某点a 的电势定义为 0 d a a a U W q ∞ ==?E l ? 电势的计算 (1) 已知电场强度的分布,可通过电势的定义做场强的积分来计算电 势。 (2)若不知道电场强度的分布,可通过下述的求和或积分来计算电势: 点电荷系产生的电场中的电势为 N 104i a i i q U r πε==∑ 电荷连续分布的带电体系电场中的电势为 0d 4a q q U r πε=? 6.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静电场的电场强度沿任意闭合路径的线积分为零,即 d l E l ?=?0 7. 静电场对导体的作用

大学物理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1-4 在离水面高h 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船在离岸S 处,如题1-4图所示.当人以0v (m ·1-s )的速率收绳时,试求船运动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大小. 图1-4 解: 设人到船之间绳的长度为l ,此时绳与水面成θ角,由图可知 2 22s h l += 将上式对时间t 求导,得 t s s t l l d d 2d d 2= 题1-4图 根据速度的定义,并注意到l ,s 就是随t 减少的, ∴ t s v v t l v d d ,d d 0-==-=船绳 即 θ cos d d d d 00v v s l t l s l t s v ==-=-=船 或 s v s h s lv v 02/1220)(+==船 将船v 再对t 求导,即得船的加速度 1-6 已知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 a =4+3t 2s m -?,开始运动时,x =5 m,v =0,

求该质点在t =10s 时的速度与位置. 解:∵ t t v a 34d d +== 分离变量,得 t t v d )34(d += 积分,得 122 34c t t v ++= 由题知,0=t ,00=v ,∴01=c 故 22 34t t v += 又因为 22 34d d t t t x v +== 分离变量, t t t x d )2 34(d 2+= 积分得 2322 12c t t x ++= 由题知 0=t ,50=x ,∴52=c 故 52 1232++=t t x 所以s 10=t 时 m 7055102 1102s m 190102310432101 210=+?+?=?=?+?=-x v 1-10 以初速度0v =201s m -?抛出一小球,抛出方向与水平面成幔 60°的夹角, 求:(1)球轨道最高点的曲率半径1R ;(2)落地处的曲率半径2R .

大学物理课后练习习题答案详解.docx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1、( 习题: 一质点在 xOy 平面内运动,运动函数为 x = 2t, y = 4 t 2 8 。( 1)求质点的轨道方程; ( 2)求 t = 1 s 和 t = 2 s 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解:( 1)由 x=2t 得, y=4t 2 -8 ( 2)质点的位置 : r r 由 v d r / dt 则速度: r r 由 a d v / d t 则加速度: 则当 t=1s 时,有 r r 可得: y=x 2-8 r 即轨道曲线 r r (4t 2 r 2ti 8) j r r r v 2i 8tj r r a 8 j r r r r r r r 2i 4 j , v 2i 8 j , a 8 j 当 t=2s 时,有 r r r r r r r r r 4i 8 j , v 2i 16j , a 8 j 2、(习题): 质点沿 x 在轴正向运动,加速度 a kv , k 为常数.设从原点出发时速度为 v 0 ,求运动方程 x x(t) . 解: dv kv v 1 t kdt v v 0 e kt dt dv v 0 v dx v 0e k t x dx t kt dt x v 0 (1 e kt ) dt v 0 e k 3、一质点沿 x 轴运动,其加速度为 a 4 t (SI) ,已知 t 0 时,质点位于 x 10 m 处,初速度 v 0 .试求其位置和时间的关系式. 解: a d v /d t 4 t d v 4 t d t v t 4t d t v 2 t 2 dv d x 2 x t 2 3 2 x t d t x 2 t v /d t t /3+10 (SI) x 0 4、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在高度 h 处以初速度 v 0 水平抛出,求: ( 1)小球的运动方程; ( 2)小球在落地之前的轨迹方程; v v ( 3)落地前瞬时小球的 dr , dv , dv . dt dt dt 解:( 1) x v 0 t 式( 1) y 1 gt 2 式( 2) v v 1 2 v h r (t ) v 0t i (h - gt ) j 2 2 ( 2)联立式( 1)、式( 2)得 y h 2 gx 2 2v 0 v v v v v v ( 3) dr 2h dr v 0i - gt j 而落地所用时间t 所以 v 0i - 2gh j dt g dt v v dv g 2 t g 2gh dv v 2 2 2 ( gt ) 2 dt g j v x v y v 0 dt 2 2 1 2 ( gt ) ] 2 2gh) [v 0 ( v 0 1 2

大学物理实验答案.doc

实验7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 ★1、本实验所用分光计测量角度的精度是多少?仪器为什么设两个游标?如何测量望远镜转过的角度? 本实验所用分光计测量角度的精度是:1'。为了消除因刻度盘和游标盘不共轴所引起的偏心误差,所以仪器设两个游标。望远镜从位置Ⅰ到位置Ⅱ所转过的角度为2 )_()('1'212?????+-= ,注:如越过刻度零点,则必须按式)(120360??--来计算望远镜的转角。 ★2、假设望远镜光轴已垂直于仪器转轴,而平面镜反射面和仪器转轴成一角度β,则反射的小十字像和平面镜转过1800后反射的小十字像的位置应是怎样的?此时应如何调节?试画出光路图。 反射的小十字像和平面镜转过180o 后反射的小十字像的位置是一上一下,此时应该载物台下螺钉,直到两镜面反射的十字像等高,才表明载物台已调好。光路图如下: ★3、对分光计的调节要求是什么?如何判断调节达到要求?怎样才能调节好? 调节要求:①望远镜、平行光管的光轴均垂直于仪器中心转轴;②望远镜对平行光聚焦(即望远调焦于无穷远);③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④待测光学元件光学面与中心转轴平行。 判断调节达到要求的标志是:①望远镜对平行光聚焦的判定标志;②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转轴垂直的判定标志;③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的判定标志;④平行光管光轴与望远镜光轴共线并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的判定标志。 调节方法:①先进行目测粗调;②进行精细调节:分别用自准直法和各半调节法进行调节。 4、在分光计调节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事项? ①当轻轻推动分光计的可转动部件时,当无法转动时,切记不能强制使其转动,应分析原因后再进行调节。旋转各旋钮时动作应轻缓。②严禁用手触摸棱镜、平面镜和望远镜、平行光管上各透镜的光学表面,严防棱镜和平面镜磕碰或跌落。③转动望远镜时,要握住支臂转动望远镜,切忌握住目镜和目镜调节手轮转动望远镜。④望远镜调节好后不能再动其仰角螺钉。 5、测棱镜顶角还可以使用自准法,当入射光的平行度较差时,用哪种方法测顶角误差较小? ?2 1=A 的成立条件是入射光是平行的,当入射光的平行度较差时,此公式已不再适用,应用自准直法测三棱镜的顶角,用公式?-=1800 A 来计算,误差较小。

2017年秋季西南大学《大学物理基础》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波长λ=5000?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a=0.25mm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屏幕,用以观测衍射条纹。今测的屏幕上中央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d=12mm,则凸透镜的焦距f为 1.2m 2. 1m 3.0.5m 4.0.2m 2、 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若已知光在某时刻的阵面为S,则S的前方某点P的光强度决定于波阵面S上所有面积元发出的子波各自传到P点的 1.振动振幅之和 2.光强之和 3.振动振幅之和的平方 4.振动的相干叠加 3、

在玻璃(折射率n3 =1.60)表面镀一层MgF2 (折射率n2=1.38)薄膜作为增透膜,为了使波长为5000?的光从空气(n1=1.00)正入射时尽可能少反射,MgF2薄膜的最少厚度应是() 1.1250? 2.1810? 3.2500? 4.906? 4、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入涉光的波长为λ,用玻璃纸遮住双缝中的一个缝,若玻璃纸中光程比相同厚度的空气的光程大2.5λ,则屏上原来的明纹处() 1.仍为明条纹 2.变为暗条纹 3.既非明纹也非暗纹 4.无法确定是明纹,还是暗纹 5、 以下不是几何光学的基本实验定律的是() 1.光在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定律 2.光通过两种介质分界面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3.发射的光的强弱满足基尔霍夫定律

4.光的独立传播定律 6、 对于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温度的高低反映了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 ②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③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 ④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1.①、②、④ 2.①、②、③ 3.②、③、④ 4.①、③、④ 7、 有两个容器,一个盛氢气,另一个盛氧气。如果这两种气体分子的方 均根速率相等,则表明()Array 1.氧气的温度比氢气高 2.氢气的温度比氧气高 3.两种气体的温度相同 4.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 8、

《大学物理(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P21 1.8 一质点在xOy 平面上运动,运动方程为:x =3t +5, y = 2 1t 2 +3t -4. 式中t 以 s 计,x ,y 以m 计。⑴以时间t 为变量,写出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⑵求出t =1 s 时刻和t =2s 时刻的位置矢量,计算这1秒内质点的位移;⑶ 计算t =0 s 时刻到t =4s 时刻内的平均速度;⑷求出质点速度矢量表示式,计算t =4 s 时质点的速度;(5)计算t =0s 到t =4s 内质点的平均加速度;(6)求出质点加速度矢量的表示式,计算t =4s 时质点的加速度(请把位置矢量、位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都表示成直角坐标系中的矢量式)。 解:(1)j t t i t r )432 1()53(2-+++=m ⑵ 1=t s,2=t s 时,j i r 5.081-= m ;2114r i j =+m ∴ 213 4.5r r r i j ?=-=+m ⑶0t =s 时,054r i j =-;4t =s 时,41716r i j =+ ∴ 140122035m s 404 r r r i j i j t --?+= ===+??-v ⑷ 1d 3(3)m s d r i t j t -==++?v ,则:437i j =+v 1s m -? (5) 0t =s 时,033i j =+v ;4t =s 时,437i j =+v 24041 m s 44 j a j t --?= ===??v v v (6) 2d 1 m s d a j t -==?v 这说明该点只有y 方向的加速度,且为恒量。 1.9 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和位置的关系为2 26a x =+,a 的单位为m/s 2, x 的单位为m 。质点在x =0处,速度为10m/s,试求质点在任何坐标处的速度值。 解:由d d d d d d d d x a t x t x ===v v v v 得:2 d d (26)d a x x x ==+v v 两边积分 210 d (26)d x x x =+? ?v v v 得:2322 250x x =++v ∴ 1m s -=?v 1.11 一质点沿半径为1 m 的圆周运动,运动方程为θ=2+33t ,式中θ以弧度计,t 以秒计,求:⑴ t =2 s 时,质点的切向和法向加速度;⑵当加速度 的方向和半径成45°角时,其角位移是多少? 解: t t t t 18d d ,9d d 2==== ωβθω ⑴ s 2=t 时,2 s m 362181-?=??==βτR a 2 222s m 1296)29(1-?=??==ωR a n ⑵ 当加速度方向与半径成ο45角时,有:tan 451n a a τ?== 即:βωR R =2 ,亦即t t 18)9(2 2=,解得:9 23= t 则角位移为:32 2323 2.67rad 9 t θ=+=+? = 1.13 一质点在半径为0.4m 的圆形轨道上自静止开始作匀角加速度转动,其角加速度为α=0.2 rad/s 2,求t =2s 时边缘上各点的速度、法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合加速度。 解:s 2=t 时,4.022.0=?== t αω 1s rad -? 则0.40.40.16R ω==?=v 1s m -? 064.0)4.0(4.022=?==ωR a n 2 s m -? 0.4 0.20.0a R τα==?=2s m -? 22222 s m 102.0)08.0()064.0(-?=+=+= τa a a n 与切向夹角arctan()0.06443n a a τ?==≈?

大学物理实验答案完整版

大学物理实验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实验一 物体密度的测定 【预习题】 1.简述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答:(1)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游标卡尺是一种利用游标提高精度的长度测量仪器,它由主尺和游标组成。设主 尺上的刻度间距为y ,游标上的刻度间距为x ,x 比y 略小一点。一般游标上的n 个刻度间距等于主尺上(n -1)个刻度间距,即y n nx )1(-=。由此可知,游标上的刻度间距与主尺上刻度间距相差n 1,这就是游标的精度。 教材P33图1-2所示的游标卡尺精度为 mm 501,即主尺上49mm 与游标上50格同长,如教材图1-3所示。这样,游标上50格比主尺上50格(50mm )少一格(1mm ),即游标上每格长度比主尺每格少1÷50 = 0.02(mm), 所以该游标卡尺的精度为0.02mm 。 使用游标卡尺时应注意:①一手拿待测物体,一手持主尺,将物体轻轻卡住,才 可读数。②注意保护量爪不被磨损,决不允许被量物体在量爪中挪动。③游标卡尺的外量爪用来测量厚度或外径,内量爪用来测量内径,深度尺用来测量槽或筒的深度,紧固螺丝用来固定读数。 (2)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它是把测微螺杆的角位移转变为直线位移来测量微小长 度的长度测量仪器。螺旋测微器主要由固定套筒、测量轴、活动套筒(即微分筒)组成。

如教材P24图1-4所示,固定套管D上套有一个活动套筒C(微分筒),两者由高精度螺纹紧密咬合,活动套筒与测量轴A相联,转动活动套筒可带动测量轴伸出与缩进,活动套筒转动一周( 360),测量轴伸出或缩进1个螺距。因此,可根据活动套筒转动的角度求得测量轴移动的距离。对于螺距是0.5mm螺旋测微器,活动套筒C的周界被等分为50格,故活动套筒转动1 格,测量轴相应地移动0.5/50=0.01mm,再加上估读,其测量精度可达到0.001 mm。 使用螺旋测微器时应注意:①测量轴向砧台靠近快夹住待测物时,必须使用棘轮而不能直接转动活动套筒,听到“咯、咯”即表示已经夹住待测物体,棘轮在空转,这时应停止转动棘轮,进行读数,不要将被测物拉出,以免磨损砧台和测量轴。②应作零点校正。 2.为什么胶片长度可只测量一次? 答:单次测量时大体有三种情况:(1)仪器精度较低,偶然误差很小,多次测量读数相同,不必多次测量。(2)对测量的准确程度要求不高,只测一次就够了。(3)因测量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多次重复测量。本实验由对胶片长度的测量属于情况(1),所以只测量1次。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第1章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习 题 一 选择题 1-1 对质点的运动,有以下几种表述,正确的是[ ] (A)在直线运动中,质点的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相同 (B)在某一过程中平均加速度不为零,则平均速度也不可能为零 (C)若某质点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可不断变化 (D)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不断减小,则速度也不断减小 解析: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速度变化的物理量,两者没有确定的对应关系,故答案选C 。 1-2 某质点的运动方程为)(12323m t t x +-=,则该质点作[ ] (A)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ox 轴正向 (B)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ox 轴负向 (C)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ox 轴正向 (D)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ox 轴负向 解析:229dx v t dt = =-,18dv a t dt ==-,故答案选D 。 1-3 一质点在平面上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时速度为v ,瞬时速率为v ,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为v ,平均速度为v ,他们之间的关系必定有[ ] (A)v =v ,v =v (B)v ≠v ,v =v (C)v ≠v ,v ≠v (D)v =v ,v ≠v 解析:瞬时速度的大小即瞬时速率,故v =v ;平均速率s v t ?=?,而平均速度t ??r v = ,故v ≠v 。答案选D 。 1-4 质点作圆周运动时,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方向一定指向切向,所以法向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B)法向分速度为零,所以法向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C)必有加速度,但法向加速度可以为零 (D)法向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解析:质点作圆周运动时,2 n t v dv a a dt ρ =+=+ n t n t a e e e e ,所以法向加速度一定不为零,答案选D 。 1-5 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 2dv kv t dt =-,式中,k 为大于零的常量。当0t =时,初速为0v ,则速率v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为[ ] (A)2012v kt v =+ (B)2011 2kt v v =+ (C)2012v kt v =-+ (D)2011 2kt v v =-+ 解析:由于2dv kv t dt =-,所以 02 0()v t v dv kv t dt =-? ? ,得到20 11 2kt v v =+,故答案选B 。 二 填空题 1-6 已知质点位置矢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为2=4t +( 2t+3)r i j ,则从0t =到1t s =时的位移为 ,1t s =时的加速度为 。 解析:45342=-=+-=+1010r r r i j j i j ,228d d dt dt = ==111v r a i 1-7 一质点以初速0v 和抛射角0θ作斜抛运动,则到达最高处的速度大小为 ,切向加速度大小为 ,法向加速度大小为 ,合加速度大小为 。 解析:以初速0v 、抛射角0θ作斜抛的运动方程: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1、(习题1.1):一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运动函数为2 x =2t,y =4t 8-。(1)求质点的轨道方程;(2)求t =1 s t =2 s 和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解:(1)由x=2t 得, y=4t 2-8 可得: y=x 2 -8 即轨道曲线 (2)质点的位置 : 2 2(48)r ti t j =+- 由d /d v r t =则速度: 28v i tj =+ 由d /d a v t =则加速度: 8a j = 则当t=1s 时,有 24,28,8r i j v i j a j =-=+= 当t=2s 时,有 48,216,8r i j v i j a j =+=+= 2、(习题1.2): 质点沿x 在轴正向运动,加速度kv a -=,k 为常数.设从原点出发时速 度为0v ,求运动方程)(t x x =. 解: kv dt dv -= ??-=t v v kdt dv v 001 t k e v v -=0 t k e v dt dx -=0 dt e v dx t k t x -?? =0 00 )1(0 t k e k v x --= 3、一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为a = 4t (SI),已知t = 0时,质点位于x 0=10 m 处,初速度v 0 = 0.试求其位置和时间的关系式. 解: =a d v /d t 4=t d v 4=t d t ? ?=v v 0 d 4d t t t v 2=t 2 v d =x /d t 2=t 2 t t x t x x d 2d 0 20 ?? = x 2= t 3 /3+10 (SI) 4、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高度h 处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求: (1)小球的运动方程; (2)小球在落地之前的轨迹方程; (3)落地前瞬时小球的 d d r t ,d d v t ,t v d d . 解:(1) t v x 0= 式(1) 2gt 21h y -= 式(2) 201 ()(h -)2 r t v t i gt j =+ (2)联立式(1)、式(2)得 2 2 v 2gx h y -= (3) 0d -gt d r v i j t = 而落地所用时间 g h 2t = 所以 0d -2g h d r v i j t = d d v g j t =- 2 202y 2x )gt (v v v v -+=+= 21 20 212202)2(2])([gh v gh g gt v t g dt dv +=+=

物理实验习题答案(第二版教材)(1)

第一章复习提要 1.什么是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2。什么是基本量与导出量? (教材P10)物理学中独立定义的单位叫做基本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叫做基本量。由基本单位导出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对应的物理量叫做导出量。 2.哪些物理量为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基本单位、符号、定义是什么?(教材P10)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质量、时间、电流强度、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等七个物理量为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分别为“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和“坎德拉”,它们的单位符号分别为“m”、“kg”、“s”、“A”、“K”、“mol”和“cd”,它们的单位定位分别详见教材P10表1-1 。 3.物理实验中有哪些常用的长度测量器具?(教材P11) 物理实验中,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有:钢直尺、钢卷尺、游标卡尺、千分尺、千分表、测微目镜、读数显微镜、电涡流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电感传感器、光栅传感器、激光干涉仪等。 4.物理实验中有哪些常用的质量测量工具?(教材P11) 物理实验中,质量测量最常用的仪器有电子秤、弹簧秤、物理天平、分析天平等。 5.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时间测量工具有哪些?(教材P12) 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时间测量仪器有:秒表(停表),指针式机械表、数字显示式电子表、数字毫秒计等。 6.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温度测量工具有哪些?(教材P12) 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温度测量仪器有水银温度计、热电偶和光测温度计等。 7.物理实验中有哪些常用的电流测量仪表?(教材P12) 物理实验中电流测量常用仪器有安培表、检流计、表头、灵敏电流计、万用电表、钳表等。 9.(1)力学、热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2)力学实验的基本功有哪些? (1)略(教材P13)。(2)仪器的零位校准,水平和铅直调整等调节是力学实验的基本功,务必熟练掌握。 10.(1)电磁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2)电磁学实验的基本功是什么? (1)略(教材P13)。(2)回路法接线是电磁学实验的基本功,务必熟练掌握。11.(1)光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2)光学实验的基本功有哪些? (1)略(教材P14)。(2)“等高共轴”的调节、成像清晰位置的判断、消视差的调节是光学实验的基本功,务必熟练掌握。 12.常用的物理实验测量方法有哪几种?(教材P14-17) 常用的物理实验测量方法有比较法、转换法、放大法、模拟法、补偿法、干涉法和衍射法等。 13.物理实验中应掌握哪些基本调节技术?(教材P18-20) 物理实验中应掌握的基本调节技术有:仪器初态与安全位置的调节、回路接线法、跃接法、零位(零点)调整、水平、铅直调整、等高共轴调整、调焦、消视差调整、逐次逼近调整、空程误差消除的调节、先定性后定量原则等。 14.计算机和计算器在物理实验中有哪些基本应用?(教材P20-21) 计算器的基本应用: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图形的简单处理等。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实验数据处理、模拟与仿真实验、实时测量、利用物理实验课程网站进行物理实验的辅助教学和教学管理等。 15. 指出几种利用机械放大作用来提高测量仪器分辨率的测量工具。

大学基础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_含思考题(1)

大学基础物理课后答案 主编:习岗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思考题: <1-4> 解:在上液面下取A 点,设该点压强为A p ,在下液面内取B 点,设该点压强为B p 。对上液面应用拉普拉斯公式,得 A A R p p γ20= - 对下液面使用拉普拉斯公式,得 B B 02R p p γ= - 又因为 gh p p ρ+=A B 将三式联立求解可得 ??? ? ??-= B A 112R R g h ργ <1-5> 答:根据对毛细现象的物理分析可知,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有关,毛细水上升的高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低,毛细水上升的高度越高。在白天,由于日照的原因,土壤表面的温度较高,土壤表面的水分一方面蒸发加快,另一方面土壤颗粒之间的毛细水会因温度升高而下降,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土壤表层变得干燥。相反,在夜间,土壤表面的温度较低,而土壤深层的温度变化不大,使得土壤颗粒间的毛细水上升;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水汽也会因为温度下降而凝结,从而使得清晨时土壤表层变得较为湿润。 <1-6> 答:连续性原理是根据质量守恒原理推出的,连续性原理要求流体的流动是定常流动,并且不可压缩。伯努利方程是根据功能原理推出的,它的使用条件是不考虑流体的黏滞性和可压缩性,同时,还要求流动是定常流动。如果流体具有黏滞性,伯努利方程不能使用,需要加以修正。 <1-8> 答:泊肃叶公式适用于圆形管道中的定常流动,并且流体具有黏滞性。斯托克斯公式适用于球形物体在黏滞流体中运动速度不太大的情况。 练习题: <1-6> 解:设以水坝底部作为高度起点,水坝任一点至底部的距离为h 。在h 基础上取微元d h ,与之对应的水坝侧面面积元d S (图中阴影面积)应为坡长d m 与坝长l 的乘积。 练习题1-6用图 d h d F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1、(习题 1.1):一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运动函数为2 x =2t,y =4t 8-。(1)求质点的轨道方程;(2)求t =1 s t =2 s 和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解:(1)由x=2t 得, y=4t 2-8 可得: y=x 2 -8 即轨道曲线 (2)质点的位置 : 2 2(48)r ti t j =+- 由d /d v r t =则速度: 28v i tj =+ 由d /d a v t =则加速度: 8a j = 则当t=1s 时,有 24,28,8r i j v i j a j =-=+= 当t=2s 时,有 48,216,8r i j v i j a j =+=+= 2、(习题1.2): 质点沿x 在轴正向运动,加速度kv a -=,k 为常数.设从原点出发时 速度为0v ,求运动方程)(t x x =. 解: kv dt dv -= ??-=t v v kdt dv v 001 t k e v v -=0 t k e v dt dx -=0 dt e v dx t k t x -??=000 )1(0t k e k v x --= 3、一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为a = 4t (SI),已知t = 0时,质点位于x 0=10 m 处,初速 度v 0 = 0.试求其位置和时间的关系式. 解: =a d v /d t 4=t d v 4=t d t ? ?=v v 0 d 4d t t t v 2=t 2 v d =x /d t 2=t 2 t t x t x x d 2d 0 20 ?? = x 2= t 3 /3+10 (SI) 4、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高度h 处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求: (1)小球的运动方程; (2)小球在落地之前的轨迹方程; (3)落地前瞬时小球的 d d r t ,d d v t ,t v d d . 解:(1) t v x 0= 式(1) 2gt 21h y -= 式(2) 201 ()(h -)2 r t v t i gt j =+ (2)联立式(1)、式(2)得 2 2 v 2gx h y -= (3) 0d -gt d r v i j t = 而落地所用时间 g h 2t = 所以 0d -2gh d r v i j t = d d v g j t =- 2 202y 2x )gt (v v v v -+=+= 21 20 212202)2(2])([gh v gh g gt v t g dt dv +=+=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及答案分解

1 / 9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及答案 一、《天平量筒法》 例题 :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石块,欲测量它的密度,所需哪些器材并写出实验步骤,并表示出测量的结果。 分 析: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密度大于水的物质的密度,可用排水法测体积。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滴管、线、水、石块 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1 (3)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放在盛有水的量筒中, (排水法)测出总体积V 2; 实验结论: 二、《助沉法》 例题 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蜡块,欲测量它的密度,所需哪些器材并写出实验步骤,并表示出测量的结果。 分 析: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密度小于水的物质的密度,可用助沉法测体积。 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滴管、线、水、蜡块、铁块。 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 ;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如图甲将蜡块和铁块 用细线拴好,先将测铁块没入水中,测出水 和石块的体积V 1 (3)再将蜡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助沉法)测出 水、石块、蜡块的体积总体积V 2; 实验结论: 注意:物质的密度比水小,放在量筒的水中漂浮,不能直接用量筒测出体积。例题中采用的方法是助沉法中的沉锤法,还可以用针压法,即用一根很细的针,将物体压入量筒的水中,忽略细针在水中占据的体积,则可用排水法直接测出物体的体积了。 四、《弹簧测力计法》也可称(双提法)-----测固体密度 【例题】张小清同学捡到一块不知名的金属块,将它放到水中可以沉没,现在,小清同学想测出它的密度,但身边只有一支弹簧秤、一个烧杯及足量的水,请你帮她想一想,替她设计一个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过程,写出实验步骤 分析与解: 这是一道典型的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的试题。阿基米德原理的重要应用就是已知浮力求体积。它的基本思路就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利用水的密度已知,求得物体的体积,即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值。 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器材:一支弹簧秤、一个烧杯及足量的水、金属块、线。 实验步骤: (1)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1 2v v m -=V m =ρV m =ρ1 2v v m -=V m =ρ

北航基础物理实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9级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不确定度在可修正的系统误差修正以后,将余下的全部误差按产生原因及计算方法不同分为两类,其中 B 属于A类分量。 A、由测量仪器产生的的误差分析 B、同一条件下的多次测量值按统计方法计算的误差分量 C、由环境产生的误差分析 D、由测量条件产生的误差分量 2、下列说法中 C 是正确的。 A、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可以相互转化 B、当测量条件改变后,系统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不随之变化 C、随机误差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测量发现 D、一组测量数据中,出现异常的值即为粗大误差 5、已知(),下列公式中 B 是正确的。 A、 B、 C、 D、 7、用千分尺(精度0、01mm)测某金属片厚度d的结果为 i1234567 1.516 1.519 1.514 1.522 1.523 1.513 1.517

则测量结果应表述为d u(d)= A A、(1.5180.003)mm B、(1.5180.004)mm C、(1.5180.001)mm D、 (1.5180.002)mm 8.tg45°1′有 B 位有效数字 A、 6 B、5 C、 4 D、 3 9、对y=a+bx的线性函数,利用图解法求b时,正确的求解方法是 C 。 A、 b=tg(为所作直线与坐标横轴的夹角实测值) B、 b=(、为任选两个测点的坐标值之差) C、 b=(、为在所作直线上任选两个分得较远的点的坐标值之差) D、 b=(x、y为所作直线上任选一点的坐标) 10、用量程为500mV的5级电压表测电压,下列测量记录中哪个是正确的? D A、250.43mV B、250.4mV C、250mV D、0.25V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已被确切掌握了其大小和符号的系统误差成为可定系统误差。 12、已知某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9.794,甲、乙、丙三人测量的结果分别为:9.7950.024,9.8110.004,9.7910.006,试比较他们测量的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甲测量的精密度低,正确度高;乙测量的正确度最低;

大学物理学 第三版 课后习题答案

1-4 在离水面高h 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船在离岸S 处,如题1-4图所示.当人以 0v (m ·1-s )的速率收绳时,试求船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图1-4 解: 设人到船之间绳的长度为l ,此时绳与水面成θ角,由图可知 222s h l += 将上式对时间t 求导,得 t s s t l l d d 2d d 2= 题1-4图 根据速度的定义,并注意到l ,s 是随t 减少的, ∴ t s v v t l v d d ,d d 0-==- =船绳 即 θ cos d d d d 00v v s l t l s l t s v ==-=- =船 或 s v s h s lv v 0 2/1220)(+==船 将船v 再对t 求导,即得船的加速度 1-6 已知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 a =4+3t 2s m -?,开始运动时,x =5 m , v =0, 求该质点在t =10s 时的速度和位置. 解:∵ t t v a 34d d +==

分离变量,得 t t v d )34(d += 积分,得 122 34c t t v ++= 由题知,0=t ,00=v ,∴01=c 故 22 34t t v += 又因为 22 34d d t t t x v +== 分离变量, t t t x d )2 3 4(d 2+= 积分得 2322 12c t t x ++= 由题知 0=t ,50=x ,∴52=c 故 52 1232++=t t x 所以s 10=t 时 1-10 以初速度0v =201s m -?抛出一小球,抛出方向与水平面成幔60°的夹角, 求:(1)球轨道最高点的曲率半径1R ;(2)落地处的曲率半径2R . (提示:利用曲率半径与法向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解:设小球所作抛物线轨道如题1-10图所示. 题1-10图 (1)在最高点, 又∵ 1 2 11 ρv a n =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

第一部分:基本实验基础 1.(直、圆)游标尺、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答:P46 2.物理天平 1.感量与天平灵敏度关系。天平感量或灵敏度与负载的关系。 答:感量的倒数称为天平的灵敏度。负载越大,灵敏度越低。 2.物理天平在称衡中,为什么要把横梁放下后才可以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答:保护天平的刀口。 3.检流计 1.哪些用途?使用时的注意点?如何使检流计很快停止振荡? 答:用途:用于判别电路中两点是否相等或检查电路中有无微弱电流通过。 注意事项:要加限流保护电阻要保护检流计,随时准备松开按键。 很快停止振荡:短路检流计。 4.电表 量程如何选取?量程与内阻大小关系? 答:先估计待测量的大小,选稍大量程试测,再选用合适的量程。 电流表:量程越大,内阻越小。 电压表:内阻=量程×每伏欧姆数 5.万用表 不同欧姆档测同一只二极管正向电阻时,读测值差异的原因? 答:不同欧姆档,内阻不同,输出电压随负载不同而不同。 二极管是非线性器件,不同欧姆档测,加在二极管上电压不同,读测值有很大差异。 6.信号发生器 功率输出与电压输出的区别? 答:功率输出:能带负载,比如可以给扬声器加信号而发声音。 电压输出:实现电压输出,接上的负载电阻一般要大于50Ω。 比如不可以从此输出口给扬声器加信号,即带不动负载。 7.光学元件 光学表面有灰尘,可否用手帕擦试? 答:不可以 8.箱式电桥 倍率的选择方法。 答:尽量使读数的有效数字位数最大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倍率。 9.逐差法 什么是逐差法,其优点? 答:把测量数据分成两组,每组相应的数据分别相减,然后取差值的平均值。 优点:每个数据都起作用,体现多次测量的优点。 10.杨氏模量实验 1.为何各长度量用不同的量具测?

大学基础物理学答案(习岗)第6章

第六章 稳恒磁场 本章提要 1. 磁感应强度 描述磁场力的属性的物理量是磁感应强度,常用B 来表示。其定义式为 qv F B max = 在SI 制中,B 的单位为特斯拉(T )。B 另一个单位为高斯(G),两者的换算关系为 1T=104G 2. 毕奥—萨伐尔定律 (1) 毕奥—萨伐尔定律 ? 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微分形式 电流元I d l 在真空中任一点P 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d B 的大小与电流元的大小成正比,与电流元I d l 和r 的夹角的正弦成正比,与电流元到P 点的距离的平方 成反比。d B 的方向垂直于I d l 和r 所组成的平面,指向与矢积I d l ×0r 的方向相同,即 00 2d d 4I r l r B m p ′= 其中, 7-20410N A m p -=醋,称真空磁导率。 ? 毕奥—萨伐尔定律的积分形式 00 2 d d 4l l I r μπ?==?? l r B B (2)几种典型的磁场分布 ? 无限长直电流的磁场分布 02I B r m p = ? 载流长直螺线管内的磁场分布 0B nI m = ? 运动电荷的磁场分布 00 2 4q r v r B m p ′= 3. 磁高斯定理

? 磁通量 穿过磁场中某一面积S 的磁通量定义为 d B S m s Φ= 蝌 ? 磁高斯定理 通过空间中任意封闭曲面的磁通量必为零,即 d 0S B S =蝌 g ò 4. 安培环路定理 在真空中的稳恒磁场内,磁感应强度B 的环流等于穿过积分回路的所有传导电流强度代数和的0μ倍,即 0in d L I B r m ??ò ? 5. 安培力与洛仑兹力 (1)安培力 载流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宏观力称安培力。安培力服从安培定律。 ? 安培定律的微分形式 放在磁场中任一点处的电流元d I l 所受到的磁场作用力d F 的大小与电流元d I l 的大小和该点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成正比,还与电流元d I l 的方向和B 的方向之间的夹角θ的正弦成正比,d F 的方向为d I ?l B 所确定的方向。即 d d I =?F l B ? 安培定律的积分形式 对于任意载流导线,若将其视为由无数个电流元组成的,则其在磁场中所受的作用力为 d F l B l I =?? (2)洛仑兹力 一个定向运动的电荷在磁场中所受的力即洛仑兹力,其满足的基本规律为 q =?f υB 洛仑兹力的几个重要应用: ? 质谱仪 ? 霍耳效应 6. 磁介质 (1) 磁介质及分类 能在磁场作用下发生变化,并且能够反过来影响磁场的介质称磁介质。一般用磁介质中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与真空中的磁感应强度0B 的大小之比来描述磁介质被磁化后对原来外磁场的影响,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