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错误、计算方法错误、书

写不规范、粗心大意等。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原因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理解错误是小学生计算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当孩子对问题的内容没有正确理解时,

就很容易出现计算错误。题目中使用了陌生的词汇或概念,或者问题本身的语言表达不清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提醒孩子多读题,理解题意。可以鼓励孩子阅读题目多次,将

问题转化为自己熟悉的语言表达,确保理解正确。

计算方法错误也是小学生计算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孩子可能会忘记一些计算规则或

公式,导致计算结果不正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和练习,发现孩子常犯的错误,并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和指导。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计算技巧和规则

的小贴士,帮助他们记住正确的计算方法。

书写不规范也会导致小学生计算错误。孩子可能会将数字写错或者漏写,导致最终结

果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家长和老师可以提醒孩子要注意书写规范,将数字写清楚,

并排列整齐。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书写练习,提高书写速度和准确性。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有很多,但是通过指导和纠正,这些错误可以得到纠正和改善。家长和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并及时纠正他们的计算错误,帮助他们提

高计算水平。孩子自己也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于思考和总结经验,以避免重复犯错。

小学生计算出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出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新课程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错误仍然困扰着教师和学生。 一、学生计算出错原因: 1.心理方面原因:(1)知觉不精细。学生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急于求成,因而所感知的表象往往是模糊的,以致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如:把+误作÷,把3写成8,把36写成63,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2)短时记忆出错。一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力发展较差,直接造成计算错误。如退位减法:34-19=25,前一位退1当10,可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法时,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减的错误较多。(3)强信息干扰。强信息在大脑中留下的深刻印象,在遇到与强信息类似的新信息时,原有的强信息痕迹便被激活,干扰正常思维活动,造成计算错误。如,125×8是一个强信息,当学生计算125×8÷125×8时,部分学生会不假思索地算成125×8÷125×8=1000÷1000=1。(4)思维定势影响。思维定势是思维的一种惯性,思维定势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不良的思维定势表现在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如 2.3时=2时30分,把时与分之间的进率60看做100,于是发生错误。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原因:(1)基础知识不扎实。有些学生对20以内加减法不熟练,表内乘法易出现二六十八、六九四十五等错误。在混合运算中对一些常用数据如25×4、125×8等不熟练,简便算法不能为己所用。这些都有可能使学生计算出错。(2)算理不理解。不理解隐含在计算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只会简单模仿是学生犯错误的重要原因。如多位数乘法中,面对每次乘得的积的对位问题,有的学生只是记住了“阶梯状”的对位形式,可是一旦遇到了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错误率就会大大增加,因为学生的认知停留在形式模仿上,而不是算理的理解上。(3)技能未形成。新课程提倡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有的教师因未能很好地理解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出现了算用颠倒现象。学生基本算理还未理解,教师就急着进行大量生活应用。还有的教师一味追求算法多样化,大量时间花在探究算法上,不注重算法提炼,最终学生连基本的方法都不会,更不用说能熟练、灵活地进行计算。 3.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1)学习习惯不好,态度不够端正。有些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书写潦草,字迹连自己都看不清楚,这些都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和不认真的学习态度造成的。(2)信心不足,意志不够坚强。有些学生受计算繁琐易错的影响,每当遇到大数目的计算问题时,就缺乏计算的信心和继续坚持计算的意志,在心理上产生烦躁、厌倦、

小学生计算出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出错原因分析及对策培养小学生正确、快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但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做计算题差错多,准确率低,小学生的计算错误仅仅是因为粗心大意吗?他们计算出错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的教学对策应加强针对性,根据不同的“病因”,开出不同的“处方”。 一、注意力发展不完善 小学生的注意力既不易集中又不善于分配,有意注意总是让位于无意注意,并且注意到的范围也比较狭窄。他们在观察试题中抽象的数字,运算符号时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对事物的观察缺乏整体性,而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暂,因此常发生抄错数字,写错符号以及漏写数字等所谓的粗心错误。例如有的学生在列竖式时计算及结果是正确的,可写到横式上时却抄错了。 二、概念、法则不清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只有概念明确才能判断正确,运算推理才合乎逻辑,概念不清便会引起计算错误。 三、感知不准确 小学生的感知特点是比较笼统,模糊,往往只注意到算式的某一部分,感知的印象缺乏整体特征,再加上感知本身的选择性,很容易出现感知错误,有的学生把35看作是53,把“+”看成“÷”。

四、负迁移的干扰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薄弱,感知试题时,总是受到容易计算部分,能简便计算,比较熟悉部分等强刺激的作用,以致于把运算的法则,定律等知识忽略掉而造成干扰,对于相似的知识点往往难以区分。 五、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 思维定势既有着积极的作用,又有着消极的影响。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则主要依赖感性经验的传递,受思维定势影响较大。在计算方面,则会看不到题目的变化与独立性,仍旧以旧经验去解决问题。例如:教学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后,学生习惯了用“凑十法”进行计算,而见到不同的“8-6”之类的题目,往往会不假思索得到“14”。 六、不良的学习习惯,态度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条件。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认真的书写习惯,审题习惯,检查习惯,检验习惯。由于学生的这些习惯没有完全养成,所以容易造成错误。 二、避免计算出错的措施 1、重视学生有意注意的培养 教师要求学生在计算时,从审题、计算到书写,一气呵成,中途不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应加强意志的锻炼,教育学生树立责任感,自信心,力争算一题,对一题,还可以选择好作业典型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小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时常常会出现错误,这些错误有时很无意,有时却非常明显, 常常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担忧。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相应的应对措 施。 一、基本概念掌握不牢 小学数学的基础概念非常重要,如果这些基础概念掌握不牢,就会导致计算出现错误。例如,小学生在计算加、减、乘、除等运算时,如果不理解加减乘除的概念或者不懂得数 学符号的使用,就会导致计算错误。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孩子重新巩固基 础知识,让他们理解概念,掌握符号的使用,避免错误的发生。 二、粗心大意 小学生常常因为太过粗心大意而导致计算错误。例如,漏掉小数点、忘记进位、计算 符号写错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加练习,尤其是注意细节和复核 自己的答案,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帮助他们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三、不理解问题 小学生在计算数学题时,有时候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或者没有弄清题目所要求的是 什么,就会导致计算错误。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家长应该让孩子多读题,理解题意,让 孩子学会先想再做,慢慢地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四、紧张焦虑 有些小学生在面对数学计算时会感到紧张焦虑,这种情况下,经常导致计算错误。在 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孩子缓解紧张焦虑,让孩子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 完成数学题目,在有难度的题目上要鼓励孩子,指导他们如何分析与解决问题,慢慢地提 高孩子的自信心和信心。 五、拒绝接受纠正 有些小学生在计算错误的时候因为不愿意接受别人的纠正,反而不断强调自己的错误 是正确的,甚至争论不休,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家长应该及时与孩子沟通,教育孩子讲道理,使孩子懂得认错,并愿意接受批评与纠正。

小学生计算错误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小学生计算错误成因分析及对策研 究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经常会遇到一些计算错误。这些错误可能是因为粗心大意,也可能是因为不理解或不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挖掘计算错误的成因,并寻找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一、小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 1.不理解基本概念 许多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缺乏充分理解,往往无法准确地理解数学运算符号的含义。例如,不理解“加”和“减”的概念,可 能会将两个数相减得到一个错误的结果。这需要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加强概念讲解,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观察能力不足 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较低,同时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如果在计算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可能会出现错误,例如列错了式子、数字写反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学生视听的训练,提高学生专注力。 3.没有熟练掌握基本技能 数学的计算需要基本技能的支持,如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如果小学生没有充分掌握基本技能,计算时容易出错。

4.不做好临时注意力的调节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有分心或暂停的现象。比如,当解题过程中出现难点或不确定的部分,他们可能会停下来,试图记住公式或规则,从而打乱自己的计算节奏,导致计算错误。 二、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对策 1.过于强调速度而忽略计算的正确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往往会注重学生的计算速度,从而忽略了计算的正确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老师在作业过程中可以适当减少时间限制,让学生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以慢而稳的速度完成计算。 2.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小学生的基本技能是数学计算成功的关键之一。因此,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例如加减乘除口诀的记忆和习得,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思维。 3.重视概念教育的培养 小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是在计算过程中的关键之一。因此,学校和家庭要注重概念教育、详细解释数学运算符号的含义,并且讲解过程中注重图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提高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数学是一门需要精确性和严谨性的学科,小学阶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的关键阶段。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经常会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这可能来源于各种原因。下面我将从认知水平、疏忽、粗心和解题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一、认知水平不正常 有些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可能与年龄相比存在一些延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以及算术运算规则,导致出现计算错误。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对具体概念的掌握不够扎实,或者没有掌握相应的算术运算规则。 对策: 1. 针对性选择教材,注重基础概念的讲解和理解; 2. 对于易犯错误的知识点,多进行讲解、演示和练习; 3. 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多与老师、同学讨论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认知上的疑惑。 二、疏忽或粗心导致计算错误 小学生天性好动活泼,容易出现疏忽或粗心现象,尤其是在进行数学计算的过程中。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在计算时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没有检查等。 1. 培养小学生的集中注意力能力,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和游戏等方式锻炼; 2. 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检查计算结果、核对计算步骤等; 3. 教育学生培养细心的习惯,养成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的习惯。 三、解题方法不合理 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可能由于解题方法不合理而导致错误。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选择了错误的解题方法,或者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点。 1. 教育学生合理选择解题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3. 提供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可能包括认知水平不正常、疏忽和粗心、以及解题方法不合理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如选择教材、注重基础概念的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的错误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但不管是哪种原因,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和指导。以下是常见的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一、粗心、马虎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因为粗心或马虎造成一些低级错误,例如错写数字、错位相减、漏算等。对此,家长和老师应该注意提醒孩子在计算时要认真细心,不要草率出手。 二、基础不扎实 小学生的数学能力需要有一个扎实的基础。如果基础不扎实,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就会遇到困难。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注重孩子的基础训练,帮助孩子加强口算能力和运算符号的掌握。 三、概念理解不透彻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概念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概念理解不透彻,那么就会影响到后续的学习和计算。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注重概念的讲解,帮助孩子充分理解和掌握各种数学概念。 四、缺乏兴趣 如果孩子对数学没有兴趣,那么他就难以全身心地去学习和计算。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尽力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可以通过趣味数学游戏、实物演示、数学竞赛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热情。 五、注意力不集中 有些小学生在计算时容易分心,导致出现错误。这时候,家长和老师应该及时提醒孩子注意力集中,尤其是做较难的计算题时,要保持冷静,不要心急,细心认真。 六、思维惯性 有些小学生在计算时可能存在思维惯性,即依据经验和惯性思维来计算,而忽略了某些特殊的细节或情况,导致计算错误。家长和老师应该教育孩子在计算时要从实际出发,不要死板地按照经验和惯性思维来计算。 综上所述,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家长和老师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错误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帮助孩子提高计算水平。

小学生计算错误成因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错误成因及对策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始终,学习时间最长,分量也最重。培养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水平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石。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计算水平尤为重要。 一、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归因 (一)计算错误心理方面的原因 导致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家长和学生将计算错误笼统地归为“粗心大意”这个“粗心”大多是感知情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原因造成的。 1、计算心理不够重视,感知比较粗略。 绝大部分学生对计算题都是十分轻视的,在他们看来,计算只不过是算数,是最不用动脑筋的数学题。首先是思想上的不重视,从而导致了他们在计算方面的不认真,又因为他们的年龄特点,感知比较粗略,就更容易出错,我在平日的练习测试中发现,题目中明明是写着56,学生在下一步计算中居然抄写成65,明明是加法,学生就列成了减法, 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与此类似的忧郁感知的粗略而导致的错误并不在少数。 2、思维定势的干扰。 定势是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能够决定同类后继活动的某种趋势。积极的思维定势能够促动知识的迁移,消极的定势则能够防碍知识的迁移。在数学计算中,尤其是四则混合运算题目,学生就很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例如,128+350÷70,因为前面所学的加减混合运算时一般是从左往右算,在这种思维定势的干扰之下,学生就很容易忽略掉350÷70(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这个运算顺序)。 3、短时记忆比较弱。 人们所记忆的目的不但仅是在于储存,在必要的时候也需要即时的提取。短时记忆一般是保存信息的时间在1分钟左右,这1分钟的保存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还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的短时记忆还是比较弱,所以他们常会因为记忆时提取失误而出错。例如,学生在计算125×4时,就很容易忘记每一位满几该向前一位进几,从而导致算错了数。 4.强信息干扰。 强信息在大脑中留下的深刻印象,在遇到与强信息类似的新信息时原有的强信息痕迹便被激活,干扰正常思维活动,造成计算错误。如,125×8是一个强信息,当学生计算125×8÷125×8式题,部分学生会不假思索地算125×8÷125×8=1000÷1000=1,“凑整”因素对学生产生了强烈刺激,使他们在计算时忽略了运算顺序、计算法则,导致计算出错。 (二)计算错误知识方面的原因 除了心理方面原因,知识方面的欠缺也是导致计算失误的一大原因。 1、口算不熟,基础知识不扎实。 笔算出错的一个重要原因往往是因为口算不熟练,乘法口诀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简单,而且错误率也是比较小的,但是一百以内的加减法却是学生特别容易出错的一个方面,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有很多种,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掌握不牢固 小学生在学习计算过程中,可能由于对一些基础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对某些公式、规则记忆不清楚,导致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如加减法概念模糊,乘法口诀没有掌握牢固等。 二、计算过程不规范 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如果计算过程不规范,可能导致计算错误。如小数点不对齐、漏写漏算、搞错进位和借位等,都会造成计算错误。 三、粗心大意 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可能因为粗心大意导致错误。如读错题目,将题目中的数据搞混,或者漏看题目中的条件等。 四、注意力不集中 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注意力,导致计算错误。如对计算过程中的细节没有仔细注意,或者心思不集中,思维跳跃,容易出错。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夯实基础知识 在学习计算过程中,要注重夯实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一些基础的加减法、乘法口诀等,要反复巩固,做到熟练掌握。 二、培养规范的计算习惯 在进行计算时,要养成规范的计算习惯。如保持竖式的排列、小数点的对齐、进位和借位的正确运用等。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培养规范的计算习惯。 三、提高注意力和细心程度 在进行计算时,要提高注意力和细心程度。可以通过培养专注力、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做题时,可以慢慢思考,将问题理清楚再下手,做到心无旁骛。 四、加强练习

练习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可以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加强对计算过程的理解和掌握。在做题的过程中,要仔细审题,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条件,不要出现因为粗心大意而导致的错误。 五、借助工具辅助 可以借助计算器等工具来辅助计算,特别是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运算,可以使用计算器进行验证和核对,避免出现错误。 六、多种方式呈现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式不同,可以尝试采用多种方式呈现知识,如图示、故事、简单实例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针对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可以通过夯实基础知识、培养规范的计算习惯、提高注意力和细心程度、加强练习、借助工具辅助和多种方式呈现的对策来提高计算能力,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计算。

小学数学错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最新教育文档

小学数学错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出现错题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在每天的学习中,总会有部分学生犯错,原因有很多,由于教师所用的策略、教学方法的不同,学生学习效果也不同。另外有学生的年龄决定的思维特点,也有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导致的后果,只要找出真正的原因,才能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地避免错误。 我们仔细分析了学生的作业,发现错误以计算、解决问题为主。 下面我们从两方面谈谈错误的症结以及解决措施: 1.计算方面错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1.1计算审题不认真。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低中年级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学大纲中特别提出要使学生能"正确、迅速、灵活、合理"的进行计算。 学生在计算方面出错主要有这几类。 (1)抄错题目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比如:把96×5= 误写成69×5 还有时把" ×"误写成"+"。 (2)乘法口诀犯迷糊,心里想的和写出来的不一致。 (3)书写错误。有些学生书写不规范比如:把6出头太短写成和0差不多,再往下计算时自己也弄不清了就按照0计算了。 (4)竖式计算错误率高。该进位的不进位,该添0的不添0,有的还会出现多添0。比如:"208×2"学生算是二八十六不会进位,中间的0还会忘乘。(5)概念不清。比如:等边三角形是不是锐角三角形,这时能不清了会疑问等边的怎么又会是锐角三角形了。 (6)算理不清。如去括号、加括号法则不能达到灵活应用,导致下一步的计算错误。比如:148-(79-52)错做成:148-79-52。

(7)思维定势。消极的思维定势具有习惯性,成见性,会严重干扰和抑制学习的顺利进行。如在"25÷5,36÷4,56÷8"等题后夹一道"20+4",很多学生往往错算成"20÷4"。 (8)心里素质差。这一类的学生心理脆弱,平时练习准确率很高,但一到正规考试心里发慌,遇到熟悉、简单的题目还能稳定的做。当遇到数据较大、外形复杂或陌生的特征时,心里着急心慌不定引起心手不一慌乱出错。 1.2探索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策略。 计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懂理,就是让孩子懂得计算的算理;会算就是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熟练就是反复练习进行强化,使学生能够算的又对又快提高速度和准确率;灵活就是使学生遇到问题会具体分析和思考,合理的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够达到灵活地解决问题。我想用以下几种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1)培养计算的兴趣。计算枯燥乏味、单调,学生很容易厌倦。这时需要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单一的练习模式。例如:做游戏比赛、抢答、同学之间互出题互检查、闯关卡等多种形式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得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这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规范书写。计算过程中的书写错误,随意书写和杂乱的笔迹,是学生出现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规范书写,才能保证他们看清运算的符号和数字,从而提高做题的正确率,这样就避免了好多不认真导致的错误。 (3)培养认真的良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今后的升学显得非常重要,很多错误是由于学生不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要求学生要做到"三看",一要看清运算的数字,二要看清运算符号,三要手脑并用,眼看着、手写着、脑想着,做到旁骛所思,心无所想,三者合一。具体的要养成认真审题、正确计算、自主检查、深入反思,更要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 (4)在教学中,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对学生容易忽略的环节,做出必要的突出调,最大限度的减少错误生成的诱因。并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题,加强对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其矫正方法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其矫正方法 数学是一门需要精确性和逻辑性的学科,但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会犯一些计算错误。这些错误可能是由于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理解不深入或者粗心大意所致。下面将分析一些常见的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矫正方法。 一、进位和退位错误 进位和退位是小学数学中经常涉及到的概念。进位是指在计算加法或乘法时,某一位的结果超过10(或100、1000),需要向前一位进位;退位则相反,指的是某一位的数字不够减,需要向前一位借位。 但由于小学生对于进位和退位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出现进退位错误的情况。对于计算37+48,有的学生可能会将个位数7和8相加得到15,进而直接写下5,而没有向前进位1,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矫正方法: 1. 强调进位和退位的概念,让学生明确进位和退位的原因和作用,帮助他们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必要性。 2. 提供大量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多进行进退位的计算,加深他们的理解和熟练度。 3. 提醒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进退位,可以画出计算的步骤,帮助他们逐步进行进退位的操作。 二、竖式计算错误 竖式计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常见的计算方法,但在长时间的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这些错误可能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好竖式计算的步骤和技巧,或者在计算过程中粗心大意所致。 矫正方法: 1. 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步骤和技巧,包括竖式对齐、从右向左依次计算、进位和退位等。 2. 每次进行竖式计算时,仔细检查每一步的计算结果,确保计算过程的准确性。 3. 给予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让他们通过反复练习,提高竖式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三、易混淆数字和运算符号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会混淆一些数字和运算符号,例如把加号和减号混淆、把乘号和除号混淆等。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于这些符号的概念没有很好地理解,或者在书写过程中粗心大意所致。 矫正方法: 1. 强调数字和运算符号的意义和区别,让学生明确记住每个符号的作用。 2. 多给学生提供一些混淆符号的练习题目,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于符号的理解和记忆。 3. 在课堂上和作业中注重符号的书写规范,教育学生要认真书写,减少粗心大意导致的错误。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包括对概念理解不深入、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等。针对这些错误,老师和家长应该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矫正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计算准确性和技巧。通过适当的指导和练习,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

小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2019年文档

xx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数学教学中计算存在于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近二十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高段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发现我的学生在计算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1、算理不明确 有的同学对算理不太明确,如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商的变化规律,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与通分等概念。平时计算时靠死记方法,遇到题型稍有变化就不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讲清算理掌握法则,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我在教学分数加法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表示2个,表示3个,它们的分数单位都是,2个加上3个就是5个,5个就是。通过拼一拼、数一数、算一算来感知、体验、理解并掌握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在分析推理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掌握数学的算理。 2、口算、心算能力差 有的同学基础较差,不敢大胆口算,再简单的题目都要笔算,导致做题的速度较慢,还有的少数同学是反应能力较差,导致口算、心算的能力都较差。 3、对数的感觉比较模糊,不能灵活使用简便算法 有的同学在做计算题时数感较差,很明显的两个数,找不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受,还要适当训练学生机械记忆的能力。当然对运算定律也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通过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灵活使用简便算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学习习惯不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现在的孩子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的习惯很不理想。针对这些情况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书写规范性直接影响计算的速度的正确性。熟练书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 (1)0-9十个阿拉伯数字的规范书写 要求学生对阿拉伯数字的书写要规范,特别是1和7,5和6,3和8。对乱涂乱画的同学每天工整地写一篇阿拉伯数字,慢慢地就改变了乱写的习惯。 (2)规范列竖式 在列竖式计算时,教师要强调加减法中的对位,乘法中积的定位,除法中商的定位要规范。 (3)规范打草稿 现在的孩子列演草的习惯非常糟糕,演草本上总是东一题,西一题,这里挤那里插,错了要检查时自己才列的演草在哪里根本就找不到。因此我要求我的学生必须规范列演草,演草本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有顺序地列,而且必须是一笔一画地书写,老师检查时要能够清楚地看到他的演草,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计算少出错,还可以防止有的同学抄别人的作业。长期坚持这样做,同学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也提高了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1)看准题。我要求学生在做作业时要认真看题,看清数字和运算符号。 (2)想方法。看清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弄清题目的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3)仔细算。明白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然后才动手解题。 3、培养学生自觉检查并验算,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题目做完之后,要养成检查的习惯,分析错因,总结不足。首先检查题目中的数字是否抄错;其次检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还要学会用看个位和估算的方法来验算。有些学生认为检查可有可无,教师要对学生讲清检

二年级学生计算错误成因及其对策

1.落位错误:这是由于学生对整数的位值没有掌握造成的。比如,在 个位数和十位数相加时,可能会将个位数和十位数的数字相加,忽略了位 值的变化。对策是通过反复练习加法和减法,加深对位值的理解。 2.进位错误:进位是加法中常见的概念,学生在进行进位计算时容易 出错。例如,在计算89+15时,学生可能会错误地计算出104而不是104、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分段教学,先教学生一位数的加法,然后再教 两位数的加法,并着重讲解进位的概念。 3.忽略运算符: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有时会看漏或忽略加号、减号等运 算符,导致结果出错。对策是让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多进行审 题训练,提醒他们要注意运算符的存在。 4.运算符位置错误:学生在多步计算中,有时会将运算符的位置放错,导致错误的结果。例如,在计算12-6+3时,学生可能会将3加到12上, 而不是减去6、对策是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熟悉运算符位置的规律,提高操作准确性。 5.数字概念错误:学生在计算中可能会出现数字概念混淆的情况。例如,在计算12-6时,学生可能会错误地计算出16而不是6、对策是通过 使用具体的教具、图形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概念。 6.记忆错误:学生有时在计算中记忆错误,忘记运算规则或运算结果。这可能是因为学生没有进行足够的练习或没有进行有效的复习造成的。要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口算、抄写等方式,加深学 生对计算规则的记忆。

7.粗心大意:学生在计算中可能会因为粗心大意而出错,例如将减号写成加号、将数字写错等。对策是提醒学生注意细节,进行多次验算,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错误类型和原因,并针对性地采取对策。通过及时的反馈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多提供练习机会和适当的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作者:陈延纲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3年第11期 江苏扬州市解放桥小学(225003)陈延纲 数与运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不少教师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断下降,计算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我们必须深入剖析并正确引导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才能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计算错误,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1.感知不明确,注意力发展不完善 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糙、不具体的。在计算过程中,他们往往只注意数学算式的某一部分,而对整个算式的感知缺乏整体性,不能看出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再加上感知本身的选择性,很容易造成感知错误。另外,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尚未发展成熟,他们在看题、读题、审题、做题的过程中急于求成,不能把注意合理地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习环节中,往往顾此失彼、丢三落四、漏洞百出。如,有的学生把“3”写成“8”,把“62”看做“26”,把“+”看成“÷”。又如,在初学用竖式计算整数除法时,有些学生只注意试商而未顾及观察余数是否比除数小从而造成商的位数增多的错误。另外,有些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明明在做加法,突然听到同学说声“减”,就错将加法做成减法,从而造成计算错误。 2.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 小学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如概念、公式、法则等),学生只有牢固、熟练地掌握好,并正确、灵活地运用到计算当中,才能提高计算的速度及正确率。但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并没做到这一点。 例如,很多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如表内乘法口诀不熟练、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定律没有掌握好、分数与小数互相转化不熟练、简便算法不能熟练应用等),导致不能正确、灵活地解题。还有部分学生对数学计算中的基本原理没有理解透彻,只会简单模仿,不能灵活运用。如:对于四则运算,有的学生只知道要这样算,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算,在计算过程中知识性的差错就比较多。另外,有些教师忽视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教学上出现了“算用颠倒”现象,急于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一味追求算法的多样化,不注重算法的提炼和总结,最终导致学生不能熟练地计算,更不能灵活地应用,错误百出。 3.受思维定式的负面影响,造成计算错误 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习惯用同一种方式和方法理解、思考和记忆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变得单一化,逐渐形成思维上的“定式”。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旧方法、旧法则干扰新方法、新法则,用习惯的方法解答性质发生变化的新问题,干扰学生学习、接受新知识。在计算方面则明显表现为看不到数学题目的细微变化与独立性,仍旧用旧经验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如计算:468-289+111=468-400=68,错误原因是学生受到能够简便计算、容易计算部分、比较熟悉部分等强刺激的作用而造成干扰。又如计算:4.9+0.1-4.9+0.1=5-5=0,错误

小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及措施

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尽管师生付出了很多心血,进行了大量的训练,但是学生在平日的练习与考试中,还是避免不了计算差错多,准确率低等问题,以至老师对计算的错误很困惑,也干扰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 1、感知上的原因 小学生的感知特点之一是粗略而不精确,有时很容易产生错觉。学生进行运算,首先是通过感觉器官,感知数、符号或数和符号组成的算式,即看题,读题,审题。有些同学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精细,因而获得的表象就模糊,感知的错觉使得到的信息失真,从而出现错误。如常把一个数字或运算符号写成与它相似的另一个符号,例如计算“0.25×6.2×0.4”学生把“0.4”写成“4”,有时把“÷”写成“+”等;有时一个数没看完就写,砍掉了“尾巴”,如把“3500”抄成“350”;又如计算1.25×(0.8×8)因没看清小括号里“0.8”与“8”之间用乘号连接,误认为是用加号连接,无意中把题目变成了1.25×(0.8+8),结果用乘法分配律,错算成1.25×0.8+1.25×8等等。 2、注意上的原因 在计算中,由于小学生不善于分配和转移自己的注意或注意的稳定性差,造成的错误较为普遍。在看题,读题,算题后,由于要把题目得数或符号抄写到作业本或试卷上,这时又会出现视觉迁移导致的感知错误。即算题与知觉记忆中信息邻近或相似,便会自学倾向后者。 如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时,有些学生只注意试商而未顾及观察余数是否比除数小。又如,连续做了几道小数除以整数后,竟把除数是小数的也做成除数是整数,没有把除数是小数化成整数。还有明明在做减法,突然听到有同学说了声“加”后,于是错将减法做成加法;在竖式中已算出了答案,但在横式中忘记写了;有的学生在草稿本上计算出结果,忘了抄在试卷上了。 3、思维上的原因 在计算中,常有用习惯的思维方法,去解答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从而出现错误。例如在计算时、分换算时,需要找进率“60”,而有的学生受长度、面积单位的影响,不去考虑所化的是什么单位,而用习惯性进率“10或100”去做,于是就产生了错误,如36分=0.36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数学计算的正确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多年来,许多 小学生进入中高年级阶段后,计算的正确率大大下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大量的错例 分析可知,计算法则未掌握的仅占一小部分,而大多数是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及其导致的 不良计算习惯所致。 一、存在的问题 原因之一:粗心——缺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如题目看错抄错,“28”可能 抄成“82”,“+”可能抄成“-”,书写潦草,6与0,5与3,4与9,写得模凌两可,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进位忘记加上,退位忘记减去,计算不论数的大小,能口算的全部口算,有的虽有竖 式草稿,但写得乱七八糟,有些学生一次练习或测验下来,连一张草稿纸都没有,而是直接 写在桌面上,垫板上,更有甚者写在手心手背上等等,思想上不重视,必然导致计算上的差错。 原因之二:缺少计算后必须检验的学习习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过于自信,计算从 不检验,还有一些学生只想作业尽快完成,根本就不想检验,更有甚者明明知道自己没有把 握全部计算正确,就依赖与家长代为检查,或等老师批改后,有错再检查订正。由于上述这 些不正确的心态,许多学生就养成了计算后不检验的不良习惯。 二、改进的措施 1.强化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计算正确率的认识 每当学生发现自己计算错误后,往往以“粗心”为理由而原谅自己。为了使学生有正确的 学习态度,我在测验后的试卷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两点:(1)统计出由于计算错误而失去 的分数。(2)找出错误所在并分析错误原因。通过统计及对出错原因的分析,学生发现几 乎都不是计算方法错误,而是由于不认真审题,字迹潦草,不检验等一些不良习惯所造成。 我还把一些计算正确率较高的学生作业、草稿本、试卷给同学们传阅,结合班会课安排他们 介绍学习经验,树立榜样意识,使一些计算正确率不很高的学生思想上有所震动,改变了认 为“粗心”是错误主要原因的错误看法,从而在思想意识上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正确的认识。 2.强化口算训练,认真观察数据特征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四则计算的熟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口算的制约。在计算过程中,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数据观察不仔细,进行计算时就会发生错误。因此,在口算 训练时,学生不仅要认真观察数据的特征,还要根据已学过的运算定律、运算法则,在理解 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简便快捷的方法去求得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这方面的指导,不仅引导学生观察数据要准确无误,而且还要在观察过程中确定哪些数据可以凑整,使 计算简便,提高计算速度。对于一些能互化的常用分数和小数,让学生熟练掌握。 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数据特征时,为了防止学生观察中出现的粗心、片面,教师除了要 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学会对题目进行整体性的观察,了解每一个数和全题,防止学生急于求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外,还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通过练习,引导学生 认真仔细观察、积极主动思考,同时还能起到强化运算顺序训练的作用。 3.狠抓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计算习惯主要有:验算的习惯,使用草稿的习惯和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习惯等等。验算是计算程序之一,是培养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一环,但在教学中往往被师生所 冷落。因此,我在教学中凡遇到计算都要强调和坚持验算。一方面让学生从教师对验算的重 视中,建立起验算重要性的意识;另一方面也给学生验算是计算过程的组成部分的直观形象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计算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数学课程标准 对计算教学的要求是:使学生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同时新课程的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的错误,却是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在批改作业时都会发现,有很多学生并不是不会做计算题,而是会做而做不对。比如,我发现学生计算错了,我想了解学生错的原因,我便让学生再做一遍,学生又做对了。计算错误屡见不鲜,也不是只在差生中出现。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但我认为主要是知识、心理和不良习惯造成的。 一.知识方面的原因.任何数的计算总是与其相应的知识密切联系的.如果学生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口算不熟、笔算不准,计算时必定会产生错误.主要表现在: (1)概念不清,算理不明。数学知识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正确掌握了与四则运算的有关概念,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例如,笔算加法计算法则是由“数位"、“个位"、“相加”、“满十"、“前一位"、“进一”等数学概念组成,如果学生没有弄清楚这些概念,就无法依据计算法则进行笔算.又如,计算2600÷400=26÷4=6……2,余数算成了2,反映了学生的数值概念比较模糊,在应用“商不变的性质”计算时,对余数相应要发生变化的道理缺乏理解。再如,做小数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必须相同数位对齐后再进行加或减,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才能正确做加减运算.学生练习时出现6.9+1=7,5.4—4=5等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自如地正确运用计算法则。 (2)口算不熟,笔算不准.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表内乘法和除法是进行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任何一道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都可以归结为若干基本的口算。基本的口算不熟练,计算时只要有一步口算错误,就会导致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计算时常常会犯错误,特别是在加减乘除时。这些错误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数学概念和记忆公式,也可能是因为专注力不集中或心理压力过大。 一、概念不清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很容易混淆各种概念,比如数字与字母、小数与分数、正数与负数等等。这就导致了他们在计算时出现错误。 对策: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 小学生要理解数学概念,需要反复思考和练习。老师可以通过教具、游戏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加深概念的理解。此外,家长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计算,比如计算购物清单的总价等。 二、公式记忆不牢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需要掌握大量的公式,如果记忆不牢就会出现错误。 对策:反复练习 反复练习是记忆公式的最佳方式。老师可以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他们能够熟练地记住并应用这些公式。家长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帮助孩子复习公式。 三、计算流程错误 小学生在计算时,流程会出现问题。比如,在加法中,会漏掉一个数字,或是在乘法中,会忘记进位。这些都会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 多做计算题可以提高计算经验,并帮助学生熟悉计算过程。家长可以在家里准备练习题,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四、专注力不集中 小学生的专注力比较短暂,容易分心,这会导致在计算时出现错误。 对策:注意力训练 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数学思考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此外,一些游戏和活动也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 五、心理压力过大 一些学生在计算时会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出现错误。

对策:鼓励和帮助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学生正确的鼓励和帮助,让他们感到支持和自信。另外,也可以通过一些减压活动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比如体育运动、音乐欣赏等。 总之,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计算时,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家长和老师应该认真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帮助他们提高数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更加顺利。

小学数学答题错误原因及解决方法

小学数学答题错误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主要原因 (一)心理原因 1、视觉性错觉 视觉的感受器是眼,眼与视神经、大脑皮层的有机联系就形成了视觉。小学阶段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糙、不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头脑中留下的印象缺乏整体性。应用题理解题意时往往一晃而过,仅看一次,不肯多看多读。砍头去尾,张冠李戴,“拿起半截就开跑”的现象非常突出。如把“多多少米”看成“多少米”、把“可以少用几小时”看成“可以用几小时”,错误经常发生。计算时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容易产生感知失真,造成差错。如一些学生常把“ + ”看作“X”,把“・”看作是“+”,把“56”写成“65”,把“109” 当成“169” 等等。 2、干扰性错误 干扰发生的心理原因,是当人的感觉器官受到某一强刺激的持续作用时,神经中枢就产生相当稳定的、集中的兴奋,形成优势兴奋中心,由于优势原则的影响,在解题时,常常形成干扰而造成错误。具体表现如下: (1)定势性干扰 学生受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产生的错误很多,是我们重点关注解决的问题之一。解题者对似曾相识的问题情境类化后沿用他认为适合该类问题的解决程序,或不作具体分析,而以一般化的规则、定理、原理解题,这种由过去经验、习惯引起的刻板的解题行为称作定势。定势是影响问题解决的常见心理因素,正确的定势可以加快解题速度,往往解题者依靠正确的定势能采用最简捷的途径使问题得到解决,而不良甚至错误的定势却容易导致学生在问题解决方法选择上的不当乃至错误。定势的消极影响来源有以下两种:一是学生没有掌握丰富的典型题型,不能做到“见多识广”,故对似曾相识的问题犯以偏概全、盲目解题的错误;二是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观察、分析问题的敏锐性不够,对问题疏于思考,解题思路呆板,不能将过去已有的知识经验重新组合运用到新情景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其解题错误。 如教学混合运算后,做如下练习:3X9+4X264^8+30^651-36^6+12,结果有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第三题的计算顺序是先算51-36,再算6+12。显然学生受到第一、二题的定势影响,不知不觉地把思维纳入了第一、二题的解法惯性轨道,而导致第三题解答出错。 (2)经验性干扰 主要包括强信息干扰和思维迁移的影响。强信息干扰一一小学生的视、听知觉是有选择性的,所接受信息的强弱程度影响他们的思考。强化了的信息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同数相减得0,0和1在计算中的特性,25X4=100, 125X8=1000 等等。这种强信息首先映入眼帘,容易掩盖其它信息。如口算15 — 15 + 3,学生并非不懂得“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而是被“同数相减等于0”这一强信息所干扰,一些学生首先想到15 — 15=0,而忽视了运算顺序,错误地口算成15 — 15 + 3=0。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积极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