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一)理解上的错误

1、对数字的误解:学生对数字意义的误解。例如:将数字9理解为60或90,从而错误计算结果。

2、对操作的误解:学生对计算操作之间的关系有误解。例如:学生采用错误的算式,从而错误计算结果。

3、对算法的误解:学生对数学算法的概念、应用规律等有误解,产生计算错误。

(二)细节上的错误

1、计算中出现符号编写错误:算式出现运算符号或括号等编写错误,引起计算错误。

2、未注意进位时出现的错误:发生进位时,未进行正确的标记,从而发生计算错误。

3、计算结果的改变:学生在计算中将运算结果改变,从而引发计算错误。

二.解决策略

(一)结合形象说法

1、用形象比喻和生活实例说明概念。通过具象实例、生动形象的比喻,来理解概念、规律、算法等。

2、运用多种方法训练计算技能。灵活掌握各种计算方式,培养大数目计算的能力,

正确完成进位等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够准确判断算式的真假。

(二)注重练习素质

1、训练独立计算能力:帮助学生克服依赖操作的情况,形成自己的计算能力,关注

学生的发现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化反思:在上机训练、小组训练、巩固练习等方面,教师应该强调学生在计算

中要反复思考,避免符号或数字编写过程中的错误。

(三)引导探究法学习

1、与学生探讨计算中遇到的难题:引导学生因式分解、二分法、比较大小等方法推

导出数学规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激发技能和智力能力。

2、解决工程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

会更有动力坚持完成计算任务,对计算结果要求也更加严格。

总之,帮助小学生解决计算中的错误,我们需要培养学生认识数学、掌握技能和思维探究能力,特别是注重反思拓展能力的练习,正确的认识数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准确的解决计算中的错误问题。

小学生计算失误原因分析及提升计算能力的策略

小学生计算失误原因分析及提升计算能力的策略 一、小学生计算失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视觉迁移引起的感知错误 小学生在计算时,首先是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数、符号或数与符号组成的算式,即看题,读题,审题。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糙的;不具体,不精细、不准确;感知事物的能力不仔细、不全面;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感觉上的、表面的现象,不去仔细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特征。因而头脑中留下的印象缺乏整体性。而且小学生感知的目的性较低,他们一般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感知任务,即使对于教师提出的任务也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扰,集中感知事物。再加上学生在看、读、审、算以及抄写过程中急于求成,计算试题没有情节并且外观形式简单、单调,不易引起学生兴趣,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同时,学生在计算时往往只感知数据、符号的本身而较少考虑其意义,这时,遇到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还没有看清楚就动笔算。特别是中段学生,其思维特征是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极易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产生混淆,因而经常出现抄错数据、抄错运算符号的错误;还有忘记进位、退位,漏写、漏抄、出现运算顺序错误。如把10.78抄成0.78,把3看成2,把3×3看成3+3或者3÷3,把×写成+;把十看成÷,把96看成69,把109看成169等等;把“0”写成“6”,将“23”写成“32”;把“+”写成“×”等。在很多时候,脱式计算中上一行的数字到下一行就写

错了,或者将不同的数字写成同一个数字。有时抄题时,抄了这一题的前半部,下题的后半部,首尾不符。 另外,小学生的感知还伴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容易感知新奇的、感兴趣的“强刺激”,而忽略“弱刺激”,造成感知错误。例如,填空:5+45()5+54,有学生就会填写等号,原因是加法交换律的“强刺激”,掩盖了54和45不同的“弱刺激”。还有一些运算顺序以及简便运算方法的错误,也是由于感知上的笼统、粗糙所造成。尤其在特殊数据的刺激下,被假象所迷惑,以为能够进行简便计算如: 20×5÷20×5=100÷100=1 ;41/5-41/5×1/3=0×1/3=0 ; 6÷6/7-6/7÷6=0 25+4×9=100×9=900;326+216+484=326+484+216=800+216=1016;686+391-209=686+(391+209)=686+600=1286等; 2、注意力发展不完善,注意稳定性不高。 小学生的注意力既不易集中又不善于分配,有意注意总是让位于无意注意,并且注意到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在观察试题中抽象的数字及运算符号时,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对事物的观察缺乏整体性,而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暂。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还不善于有意识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他们的有意注意转移能力比较差。同时注意稳定性较差,面对单调乏味的符号容易疲劳;注意的范围比较狭窄,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顾此失彼。常表现为,思维与书写不同步,注意力不是集中在“笔尖上”,而是一方面手中在抄写,另

小学生计算出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出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新课程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错误仍然困扰着教师和学生。 一、学生计算出错原因: 1.心理方面原因:(1)知觉不精细。学生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急于求成,因而所感知的表象往往是模糊的,以致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如:把+误作÷,把3写成8,把36写成63,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2)短时记忆出错。一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力发展较差,直接造成计算错误。如退位减法:34-19=25,前一位退1当10,可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法时,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减的错误较多。(3)强信息干扰。强信息在大脑中留下的深刻印象,在遇到与强信息类似的新信息时,原有的强信息痕迹便被激活,干扰正常思维活动,造成计算错误。如,125×8是一个强信息,当学生计算125×8÷125×8时,部分学生会不假思索地算成125×8÷125×8=1000÷1000=1。(4)思维定势影响。思维定势是思维的一种惯性,思维定势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不良的思维定势表现在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如 2.3时=2时30分,把时与分之间的进率60看做100,于是发生错误。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原因:(1)基础知识不扎实。有些学生对20以内加减法不熟练,表内乘法易出现二六十八、六九四十五等错误。在混合运算中对一些常用数据如25×4、125×8等不熟练,简便算法不能为己所用。这些都有可能使学生计算出错。(2)算理不理解。不理解隐含在计算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只会简单模仿是学生犯错误的重要原因。如多位数乘法中,面对每次乘得的积的对位问题,有的学生只是记住了“阶梯状”的对位形式,可是一旦遇到了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错误率就会大大增加,因为学生的认知停留在形式模仿上,而不是算理的理解上。(3)技能未形成。新课程提倡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有的教师因未能很好地理解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出现了算用颠倒现象。学生基本算理还未理解,教师就急着进行大量生活应用。还有的教师一味追求算法多样化,大量时间花在探究算法上,不注重算法提炼,最终学生连基本的方法都不会,更不用说能熟练、灵活地进行计算。 3.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1)学习习惯不好,态度不够端正。有些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书写潦草,字迹连自己都看不清楚,这些都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和不认真的学习态度造成的。(2)信心不足,意志不够坚强。有些学生受计算繁琐易错的影响,每当遇到大数目的计算问题时,就缺乏计算的信心和继续坚持计算的意志,在心理上产生烦躁、厌倦、

小学生计算出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出错原因分析及对策培养小学生正确、快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但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做计算题差错多,准确率低,小学生的计算错误仅仅是因为粗心大意吗?他们计算出错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的教学对策应加强针对性,根据不同的“病因”,开出不同的“处方”。 一、注意力发展不完善 小学生的注意力既不易集中又不善于分配,有意注意总是让位于无意注意,并且注意到的范围也比较狭窄。他们在观察试题中抽象的数字,运算符号时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对事物的观察缺乏整体性,而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暂,因此常发生抄错数字,写错符号以及漏写数字等所谓的粗心错误。例如有的学生在列竖式时计算及结果是正确的,可写到横式上时却抄错了。 二、概念、法则不清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只有概念明确才能判断正确,运算推理才合乎逻辑,概念不清便会引起计算错误。 三、感知不准确 小学生的感知特点是比较笼统,模糊,往往只注意到算式的某一部分,感知的印象缺乏整体特征,再加上感知本身的选择性,很容易出现感知错误,有的学生把35看作是53,把“+”看成“÷”。

四、负迁移的干扰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薄弱,感知试题时,总是受到容易计算部分,能简便计算,比较熟悉部分等强刺激的作用,以致于把运算的法则,定律等知识忽略掉而造成干扰,对于相似的知识点往往难以区分。 五、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 思维定势既有着积极的作用,又有着消极的影响。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则主要依赖感性经验的传递,受思维定势影响较大。在计算方面,则会看不到题目的变化与独立性,仍旧以旧经验去解决问题。例如:教学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后,学生习惯了用“凑十法”进行计算,而见到不同的“8-6”之类的题目,往往会不假思索得到“14”。 六、不良的学习习惯,态度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条件。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认真的书写习惯,审题习惯,检查习惯,检验习惯。由于学生的这些习惯没有完全养成,所以容易造成错误。 二、避免计算出错的措施 1、重视学生有意注意的培养 教师要求学生在计算时,从审题、计算到书写,一气呵成,中途不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应加强意志的锻炼,教育学生树立责任感,自信心,力争算一题,对一题,还可以选择好作业典型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小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时常常会出现错误,这些错误有时很无意,有时却非常明显, 常常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担忧。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相应的应对措 施。 一、基本概念掌握不牢 小学数学的基础概念非常重要,如果这些基础概念掌握不牢,就会导致计算出现错误。例如,小学生在计算加、减、乘、除等运算时,如果不理解加减乘除的概念或者不懂得数 学符号的使用,就会导致计算错误。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孩子重新巩固基 础知识,让他们理解概念,掌握符号的使用,避免错误的发生。 二、粗心大意 小学生常常因为太过粗心大意而导致计算错误。例如,漏掉小数点、忘记进位、计算 符号写错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加练习,尤其是注意细节和复核 自己的答案,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帮助他们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三、不理解问题 小学生在计算数学题时,有时候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或者没有弄清题目所要求的是 什么,就会导致计算错误。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家长应该让孩子多读题,理解题意,让 孩子学会先想再做,慢慢地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四、紧张焦虑 有些小学生在面对数学计算时会感到紧张焦虑,这种情况下,经常导致计算错误。在 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孩子缓解紧张焦虑,让孩子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 完成数学题目,在有难度的题目上要鼓励孩子,指导他们如何分析与解决问题,慢慢地提 高孩子的自信心和信心。 五、拒绝接受纠正 有些小学生在计算错误的时候因为不愿意接受别人的纠正,反而不断强调自己的错误 是正确的,甚至争论不休,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家长应该及时与孩子沟通,教育孩子讲道理,使孩子懂得认错,并愿意接受批评与纠正。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计算错误,这是因为他们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理解不深刻,逻辑思维不成熟,以及粗心大意等原因导致的。下面我将从这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理解不深刻 小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数学的时候,对于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刻,容易发生混淆或误解。他们常常会混淆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导致计算错误,或者对于乘法和除法的运算顺序没有正确理解,同样会导致计算错误。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要加强对于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的讲解和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同时鼓励学生多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 二、逻辑思维不成熟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他们常常只会按部就班地运用运算规则,缺乏灵活运用的能力。这样的话,当遇到一些复杂或者稍微变化的计算题目时,就容易出现错误。 应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法进行培养。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让学生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灵活运用运算规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和家长也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思考和练习,不仅要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粗心大意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粗心大意的问题,比如读错题目,漏写数字,忘记运算符号等。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计算的重视程度不够,过于急于求解结果,没有仔细检查计算过程。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强调细节的重要性,在进行计算练习时要求学生仔细核对每一步骤的正确性。教师还可以进行一些错题分析,让学生从错误中汲取教训,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细心程度。 家长也要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细心和耐心的品质。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有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理解不深刻,逻辑思维不成熟,以及粗心大意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强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的讲

小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及措施

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尽管师生付出了很多心血,进行了大量的训练,但是学生在平日的练习与考试中,还是避免不了计算差错多,准确率低等问题,以至老师对计算的错误很困惑,也干扰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 1、感知上的原因 小学生的感知特点之一是粗略而不精确,有时很容易产生错觉。学生进行运算,首先是通过感觉器官,感知数、符号或数和符号组成的算式,即看题,读题,审题。有些同学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精细,因而获得的表象就模糊,感知的错觉使得到的信息失真,从而出现错误。如常把一个数字或运算符号写成与它相似的另一个符号,例如计算“0.25×6.2×0.4”学生把“0.4”写成“4”,有时把“÷”写成“+”等;有时一个数没看完就写,砍掉了“尾巴”,如把“3500”抄成“350”;又如计算1.25×(0.8×8)因没看清小括号里“0.8”与“8”之间用乘号连接,误认为是用加号连接,无意中把题目变成了1.25×(0.8+8),结果用乘法分配律,错算成1.25×0.8+1.25×8等等。 2、注意上的原因 在计算中,由于小学生不善于分配和转移自己的注意或注意的稳定性差,造成的错误较为普遍。在看题,读题,算题后,由于要把题目得数或符号抄写到作业本或试卷上,这时又会出现视觉迁移导致的感知错误。即算题与知觉记忆中信息邻近或相似,便会自学倾向后者。 如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时,有些学生只注意试商而未顾及观察余数是否比除数小。又如,连续做了几道小数除以整数后,竟把除数是小数的也做成除数是整数,没有把除数是小数化成整数。还有明明在做减法,突然听到有同学说了声“加”后,于是错将减法做成加法;在竖式中已算出了答案,但在横式中忘记写了;有的学生在草稿本上计算出结果,忘了抄在试卷上了。 3、思维上的原因 在计算中,常有用习惯的思维方法,去解答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从而出现错误。例如在计算时、分换算时,需要找进率“60”,而有的学生受长度、面积单位的影响,不去考虑所化的是什么单位,而用习惯性进率“10或100”去做,于是就产生了错误,如36分=0.36时。

小学生计算错误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小学生计算错误成因分析及对策研 究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经常会遇到一些计算错误。这些错误可能是因为粗心大意,也可能是因为不理解或不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挖掘计算错误的成因,并寻找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一、小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 1.不理解基本概念 许多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缺乏充分理解,往往无法准确地理解数学运算符号的含义。例如,不理解“加”和“减”的概念,可 能会将两个数相减得到一个错误的结果。这需要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加强概念讲解,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观察能力不足 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较低,同时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如果在计算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可能会出现错误,例如列错了式子、数字写反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学生视听的训练,提高学生专注力。 3.没有熟练掌握基本技能 数学的计算需要基本技能的支持,如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如果小学生没有充分掌握基本技能,计算时容易出错。

4.不做好临时注意力的调节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有分心或暂停的现象。比如,当解题过程中出现难点或不确定的部分,他们可能会停下来,试图记住公式或规则,从而打乱自己的计算节奏,导致计算错误。 二、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对策 1.过于强调速度而忽略计算的正确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往往会注重学生的计算速度,从而忽略了计算的正确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老师在作业过程中可以适当减少时间限制,让学生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以慢而稳的速度完成计算。 2.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小学生的基本技能是数学计算成功的关键之一。因此,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例如加减乘除口诀的记忆和习得,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思维。 3.重视概念教育的培养 小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是在计算过程中的关键之一。因此,学校和家庭要注重概念教育、详细解释数学运算符号的含义,并且讲解过程中注重图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提高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的错误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但不管是哪种原因,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和指导。以下是常见的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一、粗心、马虎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因为粗心或马虎造成一些低级错误,例如错写数字、错位相减、漏算等。对此,家长和老师应该注意提醒孩子在计算时要认真细心,不要草率出手。 二、基础不扎实 小学生的数学能力需要有一个扎实的基础。如果基础不扎实,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就会遇到困难。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注重孩子的基础训练,帮助孩子加强口算能力和运算符号的掌握。 三、概念理解不透彻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概念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概念理解不透彻,那么就会影响到后续的学习和计算。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注重概念的讲解,帮助孩子充分理解和掌握各种数学概念。 四、缺乏兴趣 如果孩子对数学没有兴趣,那么他就难以全身心地去学习和计算。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尽力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可以通过趣味数学游戏、实物演示、数学竞赛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热情。 五、注意力不集中 有些小学生在计算时容易分心,导致出现错误。这时候,家长和老师应该及时提醒孩子注意力集中,尤其是做较难的计算题时,要保持冷静,不要心急,细心认真。 六、思维惯性 有些小学生在计算时可能存在思维惯性,即依据经验和惯性思维来计算,而忽略了某些特殊的细节或情况,导致计算错误。家长和老师应该教育孩子在计算时要从实际出发,不要死板地按照经验和惯性思维来计算。 综上所述,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家长和老师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错误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帮助孩子提高计算水平。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数学是一门需要精确性和严谨性的学科,小学阶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的关键阶段。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经常会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这可能来源于各种原因。下面我将从认知水平、疏忽、粗心和解题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一、认知水平不正常 有些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可能与年龄相比存在一些延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以及算术运算规则,导致出现计算错误。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对具体概念的掌握不够扎实,或者没有掌握相应的算术运算规则。 对策: 1. 针对性选择教材,注重基础概念的讲解和理解; 2. 对于易犯错误的知识点,多进行讲解、演示和练习; 3. 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多与老师、同学讨论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认知上的疑惑。 二、疏忽或粗心导致计算错误 小学生天性好动活泼,容易出现疏忽或粗心现象,尤其是在进行数学计算的过程中。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在计算时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没有检查等。 1. 培养小学生的集中注意力能力,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和游戏等方式锻炼; 2. 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检查计算结果、核对计算步骤等; 3. 教育学生培养细心的习惯,养成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的习惯。 三、解题方法不合理 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可能由于解题方法不合理而导致错误。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选择了错误的解题方法,或者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点。 1. 教育学生合理选择解题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3. 提供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可能包括认知水平不正常、疏忽和粗心、以及解题方法不合理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如选择教材、注重基础概念的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计算时常常会犯错误,特别是在加减乘除时。这些错误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数学概念和记忆公式,也可能是因为专注力不集中或心理压力过大。 一、概念不清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很容易混淆各种概念,比如数字与字母、小数与分数、正数与负数等等。这就导致了他们在计算时出现错误。 对策: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 小学生要理解数学概念,需要反复思考和练习。老师可以通过教具、游戏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加深概念的理解。此外,家长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计算,比如计算购物清单的总价等。 二、公式记忆不牢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需要掌握大量的公式,如果记忆不牢就会出现错误。 对策:反复练习 反复练习是记忆公式的最佳方式。老师可以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他们能够熟练地记住并应用这些公式。家长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帮助孩子复习公式。 三、计算流程错误 小学生在计算时,流程会出现问题。比如,在加法中,会漏掉一个数字,或是在乘法中,会忘记进位。这些都会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 多做计算题可以提高计算经验,并帮助学生熟悉计算过程。家长可以在家里准备练习题,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四、专注力不集中 小学生的专注力比较短暂,容易分心,这会导致在计算时出现错误。 对策:注意力训练 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数学思考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此外,一些游戏和活动也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 五、心理压力过大 一些学生在计算时会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出现错误。

对策:鼓励和帮助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学生正确的鼓励和帮助,让他们感到支持和自信。另外,也可以通过一些减压活动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比如体育运动、音乐欣赏等。 总之,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计算时,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家长和老师应该认真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帮助他们提高数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更加顺利。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有很多种,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掌握不牢固 小学生在学习计算过程中,可能由于对一些基础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对某些公式、规则记忆不清楚,导致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如加减法概念模糊,乘法口诀没有掌握牢固等。 二、计算过程不规范 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如果计算过程不规范,可能导致计算错误。如小数点不对齐、漏写漏算、搞错进位和借位等,都会造成计算错误。 三、粗心大意 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可能因为粗心大意导致错误。如读错题目,将题目中的数据搞混,或者漏看题目中的条件等。 四、注意力不集中 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注意力,导致计算错误。如对计算过程中的细节没有仔细注意,或者心思不集中,思维跳跃,容易出错。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夯实基础知识 在学习计算过程中,要注重夯实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一些基础的加减法、乘法口诀等,要反复巩固,做到熟练掌握。 二、培养规范的计算习惯 在进行计算时,要养成规范的计算习惯。如保持竖式的排列、小数点的对齐、进位和借位的正确运用等。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培养规范的计算习惯。 三、提高注意力和细心程度 在进行计算时,要提高注意力和细心程度。可以通过培养专注力、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做题时,可以慢慢思考,将问题理清楚再下手,做到心无旁骛。 四、加强练习

练习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可以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加强对计算过程的理解和掌握。在做题的过程中,要仔细审题,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条件,不要出现因为粗心大意而导致的错误。 五、借助工具辅助 可以借助计算器等工具来辅助计算,特别是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运算,可以使用计算器进行验证和核对,避免出现错误。 六、多种方式呈现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式不同,可以尝试采用多种方式呈现知识,如图示、故事、简单实例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针对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可以通过夯实基础知识、培养规范的计算习惯、提高注意力和细心程度、加强练习、借助工具辅助和多种方式呈现的对策来提高计算能力,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计算。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计算错误,这不仅会影响他们学习的效率,还会给他们的学习成绩造成不小的影响。对于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解决。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和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策略,帮助小学生改正计算错误,提高数学成绩。 一、认知因素 1.1 对计算概念的理解不清晰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将计算概念与具体的数字混淆的情况。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由于对进位和借位的理解不清晰,容易在计算时出现错误。对于算式中的符号、单位等也容易产生混淆,导致计算错误的出现。 解决策略: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拓展教学、引入教具等,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可以通过多种例题进行反复训练,帮助学生梳理数学概念,并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数学认知模式。 1.2 对计算规则的掌握不熟练 小学生在掌握数学计算规则的过程中,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往往会在加减乘除等基本计算规则上出现错误。容易出现错位相加、错用运算法则等情况。 解决策略: 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学生的典型错误,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数学计算规则。可以通过例题演练和仿真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和规则掌握能力。 1.3 对题目理解的偏差 小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时,由于对题目的理解存在偏差,往往会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将加法题理解成减法题、将和乘法题理解成除法题等。 解决策略: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目,并澄清题目中的要求,避免出现偏差的理解。可以通过多种练习题的训练,提高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能力。 二、心理因素

小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朱馨玉 来源:《山西教育·教学》 2018年第8期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以计算为基础的,任何一项数学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计算,学不好计算 肯定也学不好数学。因为在数学学习中,绝大多数的知识都与计算有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总是要想办法让学生的计算做到又快又准确。在很多教师、家长甚至是学生自己看来,计算出 错是因为粗心造成的。但是真的只是粗心吗?这背后的影响因素在我看来并不是这么简单。 一、计算出错的原因分析 1.心理原因。 我认为,计算出错与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情绪等很多因素有关系。 第一,观察出现偏差。计算时,小学生的观察通常不够细致,他们在计算中又常常过分追 求速度,因此他们观察到的东西有时是不对的,很容易把题目看错。经常会看错的是数字和符号。常见的错误主要有:把“+”抄成“-”,把“3”抄成“5”,把“48”抄成“84”,上 下串行等。 第二,注意力不够集中。相关研究表明:小学生如果同时把自己的注意力分配到两个或者 两个以上对象时,往往会顾了这头忘了那头,从而造成计算的错误。比如,我上过的一堂一年 级数学课上,学习“十几减几”的计算时,前后有三个学生都把“12-7”算成3,因为他们在 计算时只注意到要先把12分成10和2,再算10-7=3,但是忘记还要算3+2=5。 第三,学生的记忆力不强。小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会接触到口算、笔算和估算。无论是 哪一种运算,都对学生的短时记忆有要求。常见的错误是:在做进位加法的计算时,有时会忘 记向前一位进1。特别是在进行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计算时,错误率尤其高。 第四,学生的情绪很容易波动。小学生在计算时,总是希望自己很快得到答案。因此,在 遇到数据比较大或者运算比较复杂的算式时,很容易产生排斥感。这时往往做不到认真审题, 也不能合理选择算法,出错的可能性就加大。 2.学习习惯方面的原因。 由于有些学生对学习习惯不够重视,再加上教师平时不是特别注意去培养他们的计算习惯,从而导致有的学生因书写潦草而出错。比如说:把“0”写得像“6”,把“6”写得像“0”, 把“7”写得像“1”等。 3.数学知识方面的原因。 第一,主要是数学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比如,我们在计算 20以内的减法时,为了提高 学生的运算速度,通常会教给他们相加算减的方法。但是,有些学生20以内的加法没有熟练掌握,就特别容易出错。 第二,没有把算理弄懂。弄清算理是计算的关键。而有些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不会追 根究底,只是学着简单模仿,这样就很容易出错。比如,在计算多位数乘法时,对于每次乘积 应该和哪一位对齐的问题,有的学生只记住了教师说的“像台阶一样”,但是没有弄清楚为什

小学数学错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最新教育文档

小学数学错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出现错题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在每天的学习中,总会有部分学生犯错,原因有很多,由于教师所用的策略、教学方法的不同,学生学习效果也不同。另外有学生的年龄决定的思维特点,也有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导致的后果,只要找出真正的原因,才能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地避免错误。 我们仔细分析了学生的作业,发现错误以计算、解决问题为主。 下面我们从两方面谈谈错误的症结以及解决措施: 1.计算方面错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1.1计算审题不认真。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低中年级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学大纲中特别提出要使学生能"正确、迅速、灵活、合理"的进行计算。 学生在计算方面出错主要有这几类。 (1)抄错题目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比如:把96×5= 误写成69×5 还有时把" ×"误写成"+"。 (2)乘法口诀犯迷糊,心里想的和写出来的不一致。 (3)书写错误。有些学生书写不规范比如:把6出头太短写成和0差不多,再往下计算时自己也弄不清了就按照0计算了。 (4)竖式计算错误率高。该进位的不进位,该添0的不添0,有的还会出现多添0。比如:"208×2"学生算是二八十六不会进位,中间的0还会忘乘。(5)概念不清。比如:等边三角形是不是锐角三角形,这时能不清了会疑问等边的怎么又会是锐角三角形了。 (6)算理不清。如去括号、加括号法则不能达到灵活应用,导致下一步的计算错误。比如:148-(79-52)错做成:148-79-52。

(7)思维定势。消极的思维定势具有习惯性,成见性,会严重干扰和抑制学习的顺利进行。如在"25÷5,36÷4,56÷8"等题后夹一道"20+4",很多学生往往错算成"20÷4"。 (8)心里素质差。这一类的学生心理脆弱,平时练习准确率很高,但一到正规考试心里发慌,遇到熟悉、简单的题目还能稳定的做。当遇到数据较大、外形复杂或陌生的特征时,心里着急心慌不定引起心手不一慌乱出错。 1.2探索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策略。 计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懂理,就是让孩子懂得计算的算理;会算就是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熟练就是反复练习进行强化,使学生能够算的又对又快提高速度和准确率;灵活就是使学生遇到问题会具体分析和思考,合理的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够达到灵活地解决问题。我想用以下几种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1)培养计算的兴趣。计算枯燥乏味、单调,学生很容易厌倦。这时需要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单一的练习模式。例如:做游戏比赛、抢答、同学之间互出题互检查、闯关卡等多种形式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得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这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规范书写。计算过程中的书写错误,随意书写和杂乱的笔迹,是学生出现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规范书写,才能保证他们看清运算的符号和数字,从而提高做题的正确率,这样就避免了好多不认真导致的错误。 (3)培养认真的良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今后的升学显得非常重要,很多错误是由于学生不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要求学生要做到"三看",一要看清运算的数字,二要看清运算符号,三要手脑并用,眼看着、手写着、脑想着,做到旁骛所思,心无所想,三者合一。具体的要养成认真审题、正确计算、自主检查、深入反思,更要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 (4)在教学中,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对学生容易忽略的环节,做出必要的突出调,最大限度的减少错误生成的诱因。并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题,加强对

小学生计算错误成因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错误成因及对策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始终,学习时间最长,分量也最重。培养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水平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石。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计算水平尤为重要。 一、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归因 (一)计算错误心理方面的原因 导致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家长和学生将计算错误笼统地归为“粗心大意”这个“粗心”大多是感知情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原因造成的。 1、计算心理不够重视,感知比较粗略。 绝大部分学生对计算题都是十分轻视的,在他们看来,计算只不过是算数,是最不用动脑筋的数学题。首先是思想上的不重视,从而导致了他们在计算方面的不认真,又因为他们的年龄特点,感知比较粗略,就更容易出错,我在平日的练习测试中发现,题目中明明是写着56,学生在下一步计算中居然抄写成65,明明是加法,学生就列成了减法, 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与此类似的忧郁感知的粗略而导致的错误并不在少数。 2、思维定势的干扰。 定势是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能够决定同类后继活动的某种趋势。积极的思维定势能够促动知识的迁移,消极的定势则能够防碍知识的迁移。在数学计算中,尤其是四则混合运算题目,学生就很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例如,128+350÷70,因为前面所学的加减混合运算时一般是从左往右算,在这种思维定势的干扰之下,学生就很容易忽略掉350÷70(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这个运算顺序)。 3、短时记忆比较弱。 人们所记忆的目的不但仅是在于储存,在必要的时候也需要即时的提取。短时记忆一般是保存信息的时间在1分钟左右,这1分钟的保存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还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的短时记忆还是比较弱,所以他们常会因为记忆时提取失误而出错。例如,学生在计算125×4时,就很容易忘记每一位满几该向前一位进几,从而导致算错了数。 4.强信息干扰。 强信息在大脑中留下的深刻印象,在遇到与强信息类似的新信息时原有的强信息痕迹便被激活,干扰正常思维活动,造成计算错误。如,125×8是一个强信息,当学生计算125×8÷125×8式题,部分学生会不假思索地算125×8÷125×8=1000÷1000=1,“凑整”因素对学生产生了强烈刺激,使他们在计算时忽略了运算顺序、计算法则,导致计算出错。 (二)计算错误知识方面的原因 除了心理方面原因,知识方面的欠缺也是导致计算失误的一大原因。 1、口算不熟,基础知识不扎实。 笔算出错的一个重要原因往往是因为口算不熟练,乘法口诀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简单,而且错误率也是比较小的,但是一百以内的加减法却是学生特别容易出错的一个方面,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经常会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这些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原 因: 1. 粗心大意 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做题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犯一些低级的错误,比如 写错数字、计算符号等等。 应对措施:老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进行一些反复训练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以及进行简 单的独立思考等训练。同时,老师也可以采用小提示的方法,例如在考试时,可以告诉学 生多检查一遍计算结果。 2. 计算能力差 小学生的数算能力还比较薄弱,比如分数加减乘除、小数计算等都需要较高的数学技 能才能够学好。如果起点较低,或者没有接受过很好的基础培训,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 应对措施: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例如针对加 减乘除运算,可进行逐步梳理的熟练训练;对于小数计算等高难度内容,进行渐进式训练,逐渐提高难度。 3. 概念不清 小学生学习数学时,有时可能因为概念不清,导致出现一些计算错误。举个例子,对 于数列,如果不清楚数列的定义和应用,就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应对措施:老师需要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意义,这样可以通过图形和实例进行举例,以此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概念。此外,老师可以针对常见的概念进行定期检测,这样 学生在学习中也能够重视概念的学习。 4. 死记硬背 有些小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可能会将数学公式和规律过于死记硬背,没有理解公式 的应用场景和实际含义,这样在计算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少错误。 应对措施:老师需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公式的意义,以及公式的实际应用场景和原理。 通过教授底层的知识,帮助学生从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层面去掌握数学规律。 总的来说,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计算错误,主要缘于其应用能力和概念掌握存在 问题。正确的应对方式有:提高注意力和思维技能,强化计算能力,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 公式的实际应用场景。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正在学习基础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方法。由于他们的智力和认知水平正在发展中,因此经常会出现计算错误。以下是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常见原因及应对措施。 1. 粗心大意:由于年龄较小,小学生往往容易因为粗心大意而犯错误。他们可能没有耐心仔细阅读题目,或者在计算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细节。 应对措施:教师可以通过提醒学生在做题之前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要求。可以鼓励他们在计算过程中使用括号或其他记号来帮助区分不同的运算步骤。 2. 缺乏基本概念:小学生可能对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还不够理解,导致在计算中出现错误。他们可能不理解运算符的含义,或者对数字的排序和比较不熟悉。 应对措施: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基本概念。可以使用具体的实物或图形来说明抽象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3. 记忆错误:小学生可能会犯下记忆错误,忘记一些算术事实或规则。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计算中出现错误。 应对措施: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反复练习,并使用记忆技巧来帮助他们记住重要的数学事实。可以使用卡片、游戏或其他互动方式来加深记忆。 4. 不熟悉计算方法:小学生可能还没有掌握或理解正确的计算方法,导致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应对措施:教师应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示范、演示、练习和实际应用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5. 紧张或压力:有时,小学生在考试或作业中感到紧张或有压力,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计算中出现错误。 应对措施:教师应该创造一个轻松和积极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减轻压力。可以鼓励学生从容应对考试,提供额外的练习机会和反馈,以帮助他们提高信心和计算技巧。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有许多,包括粗心大意、缺乏基本概念、记忆错误、不熟悉计算方法以及紧张或压力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提醒学生细心阅读题目,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鼓励反复练习记忆,教授正确的计算方法,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水平。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项重要任务。新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我们不难看到数与计算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也在悄然发生巨大的变革。变得重视数学概念的形成,变得强调理解算理和合理运用计算方法,变得强化口算能力和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 同时,我们也发现,现在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很低,特别是进入高段后,小数、分数的出现,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更是大不如前,老师们习惯于把错误归咎为学生“粗心马虎”所致,其实不然,孩子在计算中出现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心理方面原因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我们常说学生“粗心”,其实“粗心”大多是由学生感知、注意、思维、记忆,情感等因素造成的。 1.感知不正确。 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并且外显形式简单,这样更容易造成小学生感知粗略、笼统、不够具体,再加上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又急于求成,因而所感知的表象是模糊的,致使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如,把“+”误作“-”,把“3”写成“5”,把

“56”写成“65”,把236× 103抄成236×13,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注意不集中。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尚未发展成熟,不善于分配注意是小学生注意的特征之一,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丢三落四,造成计算错误。如计算四则混合运算不是抄错数据,就是忘记将暂时不参加运算的部分抄下来,漏一部分计算导致错误。 3.短时记忆出错。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储存、积累和更新都要依赖于记忆,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或估算都需要良好的短时记忆力作保证。一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力发展较差,直接造成计算错误。如退位减法,前一位退1,可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法时,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减的错误较多。 4.强信息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