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工程学复习题

细胞工程学习题

1.诱导试管苗生根时,培养基的调整应

A.加大盐的浓度B.加活性炭

C.加大分裂素的浓度D.加大生长素的浓度

2.以下实验中可能获得三倍体植株的是

A.小麦的茎尖培养B.番茄花药培养

C.玉米胚乳培养D.玉米花粉培养

3.动物体各种类型的细胞中,具有最高全能性的细胞是

A.体细胞B.生殖细胞C.受精卵D.干细胞

4.以下哪个是植物离体培养常用的主要糖类

A.葡萄糖B.果糖C.麦芽糖D.蔗糖

5.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主要适用于

A.草本植物B.木本植物C.单子叶植物D.双子叶植物

6.原生质体纯化步骤大致有如下几步:

①将收集到的滤液离心,转速以将原生质体沉淀而碎片等仍悬浮在上清液中为准,一般以500r/min离心15min。用吸管慎重地吸去上清液。

②将离心下来的原生质体重新悬浮在洗液中(除不含酶外,其他成分和酶液一样),再次离心,去上清液,如此重复三次。

③将原生质体混合液经筛孔大小为40~100um的滤网过滤,以除去未消化的细胞团块和筛管、导管等杂质,收集滤液。

④用培养基清洗一次,最后用培养基将原生质调到一定密度进展培养。一般原生质体的培养密度为104~106/ml。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①④

7.常用的细胞融合剂是

A.刀豆球蛋白B.聚乙二醇〔PEG〕C.细胞松弛素B D.脂质体

8.利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HAT培养基用来进展

A.细胞融合B.杂交瘤选择C.检测抗体D.动物免疫

9.以下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B.受精过程

C.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D.单克隆抗体的产生

10.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

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是

A.经过免疫的B细胞B.没经过免疫的T细胞

C.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D.没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二填空题

1、在植物组织培养基中,添加_____细胞分裂素_____ 能促进合成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促进芽的形成

2、在植物组织培养基中,添加_____肌醇_____ 能促进糖类物质的转化,也能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以及胚状体的形成

3、生长素是由__色氨酸_____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形成,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主要是用来刺激细胞的分裂和诱导根的分化,吲哚乙酸〔IAA〕、2、4-二氯苯养乙酸〔2、4-D〕、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等为类生长素。

4、细胞分裂素大多是__嘌呤_____的衍生物,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主要是用来______

5、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配比低有利于_芽_______的形成

6人工种子的构造: ______体细胞胚、人工种皮、人工胚乳__,在人工种子制作中,细胞培养初期参加细胞分裂抑制剂5-氨基尿嘧啶是为了满足_胚状体同步发育_______的要求

7植物次级代产物在培养系统中的积累会目标产物的合成具有反响抑制,可以采用流加培养________和两相培养_________工艺技术抑制

8 1923年法国科学家卡雷儿设计培养动物细胞的__卡式瓶_____,培养鸡心组织获得成功

三、名词解释

1.细胞工程细胞工程是指主要以细胞为对象,应用生命科学理论,借助工程学原理与技术,有目的地利用或改造生物遗传性状,以获得特定的细胞、组织产品或新型物种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2.细胞工程包含哪几方面的容

植物快速繁殖②新物种培育③细胞工程生物制品④细胞疗法与组织修复

3.什么是植物组织培养,什么是植物细胞培养,为什么植物组织培养能够实现植物的大规模繁殖

植物组织培养是将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外植体材料无菌条件下培养在人工培养基上,在适当条件下诱发长成完整植株的一种技术。

植物细胞培养是在离体条件下,将别离的植物细胞通过继代培养增殖,获得大量细胞群体的一种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目的,就是获得新的个体;植物细胞培养目的,就是获得大量的细胞。〕

①不受季节、地域、气候和有害生物影响,培养条件可控②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具有较稳定的次级代产物的合成能力

③分化程度高,可产生高度分化的细胞合成的次级代产物,例如根、叶中合成的代产物

④激素自养型,本钱低;生长速度快。注:外植体切割可以形成很多植株

4外植体

外植体主要指用于离体培养的植物或组织切段。一般来说,来源于生长活泼或生长潜力大的植物组织或器官的外植体更有利于诱导分化形成再生植株

5、器官发生途径与体细胞胚途径

器官发生途径: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在激素的调控作用下,愈伤组织分化形成形态与功能不同的细胞,继而形成不同的器官,发育成完整的植株。(成熟细胞→愈伤组织→出根出芽→完整植株。植物的器官发生指在离体培养的组织或细胞团〔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不定根、不定芽等器官的过程。)

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愈伤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单个细胞培养形成体细胞胚,体细胞胚促进胚胎发育形成再生植株。(成熟细胞→分生细胞→胚状体→完整植株。指体细胞在离体培养过程中经过了胚胎发育过程。)

6.玻璃化现象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会出现一些半透明状的畸形试管植物,这类植物体被称为“玻璃苗〞,

这种现象称为玻璃化现象,又称过度水化现象。

7、采用体外受精技术获得试管动物时,为什么要对精子进展体外获能技术处理

精子获能是指精子获得穿透卵子透明带能力的过程。雄性精液中含有“去能因子〞〔多是:糖蛋白〕,附在精子外表,是顶体酶的抑制剂,抑制了精子的受精能力。去能因子的去除,使精子顶体酶活性恢复,具有受精能力。主要依靠宫颈、子宫及输卵管液中的β淀粉酶、胰蛋白酶、β葡糖苷酶及唾液酸酶,水解糖蛋白等“去能因子〞。

※增强精子活力,使精子具有在体外与卵子结合的能力〔精子获能〕并能发生顶体反响。精子获能在生育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获能不仅增强了精子活力,而且关键是去除了精子外表的覆盖物,暴露出精子膜和卵子的结合位点,使精子具有发生顶体反响的能力。当精子遇上卵子时,精子头部的“顶体〞脱落,顶体酶释放,使卵子的放射冠和透明带溶解,精子进入卵细胞到达受精的目的。

8、超排卵技术

超数排卵:雌性动物用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处理后,从输卵管中冲取成熟卵子,可直接与获能精子受精。〔人工地使动物的激素水平到达阀值,诱发卵的成熟与排放〕

※为了获得足够的卵母细胞需要采用超数排卵技术。诱导家畜超数排卵需注射外源激素,其目的就是人工地使动物的激素水平到达阈值,从而诱发卵的成熟与排放。

9、在动物细胞核移植实验中为什么要对供核细胞进展饥饿培养

供核细胞可以是动物原代细胞或传代细胞。别离制备单个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得到正常二倍体体细胞系,然后进展1~5天的缺血饥饿培养,诱使细胞处于“静止〞状态〔一般进入G0期〕。GO期细胞从生长方面看处于静止状态,在适宜刺激下,能被触发,从静止状态进入增殖状态。为核移植效率提供保证。

※因为体外培养得到正常二倍体体细胞系,通常采用处于G0期细胞作为核移植的供体细胞。在5~10d将培养液中的血清浓度从10%逐渐减少到0.5%〔即血清饥饿法〕,造成营养缺乏,才能诱导细胞脱离正常周期而进入G0期,所以需对供核细胞进展饥饿培养。G0期细胞处于静止状态,在适宜的刺激下,细胞能被触发,从静止状态进入到增殖状态。

10、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的原理,为什么要对融合细胞筛选

(PEG的促融合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它可能引起细胞膜中磷脂的酰键及极性基团发生构造重排。)

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的原理:

①PEG分子具有轻微的负极性,可以与具有正极性基团的水分子、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形成氢键,在相邻的原生质体间起到分子桥的作用,使原生质体接触。当PEG分子被洗脱时,膜电荷发生紊乱而重新分配。此时,一种原生质体上带正电的基团可能与另外一个原生质体中带负电的基团相连,导致原生质体融合。②除了PEG的这种分子桥作用外,它可以改变膜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增加类脂膜的流动性,使原生质体的核、细胞器发生融合成为可能,从而促进细胞融合。

对融合细胞筛选的原因:细胞融合是一个随机的物理过程,经融合后细胞将以多种形式出现,需要通过培养和筛选,除去不需要的细胞,别离出需要的杂种细胞,从而解决融合细胞的选择问题。

11.为什么动物的多倍体比植物的多倍体少

植物:〔1〕大多数植物是雌雄同体或雌雄同花的,它们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可能同时发生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不减半,这种配子通过自体受精而自然形成了多倍体。

〔2〕植物的繁殖比较容易,如果多倍体植物不能形成种子,它还能依靠营养器官的无性繁殖来产生后代,因此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植物多倍体有可能被保存下来。

动物:〔1〕高等动物的远源杂交能力很弱,这样难以形成杂种个体。

〔2〕多倍体动物高度不育,染色体异常通常会造成胚胎死亡,因此很难得到多倍体的子代个体。

7.为什么在植物细胞培养中,要采取看护培养技术处理单个细胞

因为初步得到的植物单细胞体外培养时增殖比较困难,需要设计特殊的培养方式提高培养效率。看护培养是用一块活泼生长的愈伤组织来看护单个细胞,使其持续分裂和增殖。这块愈伤组织被称为看护组织。目的使单细胞恢复活力。具体方法:将单个细胞接种于滤纸上,再置于愈伤组织之上培养。优点是:简便、成功率高。〔缺点是不能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

8、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有哪些优点,通过植物细胞培养获取植物次级代产物,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提高次级代产物产量

①可以增加细胞与培养液的接触,促进营养的吸收。②保证良好的混合状态,从而获得良好的气体传递效果。③可以到达较高的细胞浓度,容易放大培养。提高次级代产物产量的方法:

为了提高次级代产物产量,首先要选育优良的细胞株,培养时保证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符合细胞生长和代的需要。通过添加次级代产物的前体物质、诱导子等物质进展调控。还可以通过添加外表活性剂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

9动物细胞贴附生长的过程?什么是微载体培养动物细胞,有什么优点,在此过程中如何接种

动物细胞贴附生长的过程:

①游离期:接种的细胞在培养液中呈悬浮态。由于细胞质的回缩,各种形状的细胞开场变圆。

②吸附期:多数细胞可在24h贴壁,血清中有促进细胞贴壁的糖蛋白,这些带正电荷糖蛋白的促贴壁因子先吸附于载体外表,悬浮细胞再在吸附有促贴壁因子的载体上附着。③繁殖期:悬浮细胞贴壁后经过一段停滞后开场分裂。随着细胞数量的增多,细胞间开场接触并连接成片。出现接触性抑制。

④退化期:细胞长满培养瓶壁,随着营养物的消耗和代物的积累,密度抑制现象出现,细胞开场退化。如不及时传代培养,细胞会从瓶壁上脱落死亡。微载体培养动物细胞

微载体培养动物细胞的优点:贴壁,悬浮

①模拟了体三维生长环境,减轻了接触抑制,可以多层生长。

②很好地解决了生物反响器的空间分布问题,单位体积培养液的细胞产率高;培养系统占地面积和空间小;劳动强度小;放大容易,使大规模培养动物细胞成为可能。

③把悬浮培养和贴壁培养融合在一起,兼有两者的优点;可以稍加改造利用传统生物反响器。

④接种与收获方便;可循环、连续收获与培养,培养基利用率较高。接种方法:

球传球接种技术:将贴满细胞的微载体与新鲜微载体混合,实现细胞因随机碰撞而实现转移贴附在新载体外表的技术。〔保证培养基和微载体处于稳定的pH与温度水平,

接种对数生长期细胞。不同的微载体所用浓度是不同的,常使用2~3g/L的微载体含量。搅动速度以50~70r/min为好。〕

10单克隆抗体技术中为什么要采用HAT培养基,如何获取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

①:因为HAT培养基中的氨基蝶呤可阻断细胞正常途径合成DNA,融合使用的瘤细胞一般是HGPRT和TK缺陷型,也不能采用补救途径合成DNA。两条途径被阻断后,瘤细胞〔未融合的与自身融合的〕因不能正常合成DNA而死亡。融合细胞具有亲代双方的遗传性能,具有来自于淋巴细胞的HGPRT与TK,可采用补救途径合成DNA,因此可在HAT 培养中存活于繁殖,继而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获得单克隆抗体。②制备人源单克隆抗体的方法如下:A人-鼠杂交瘤单克隆抗体:用小鼠骨髓瘤细胞和来源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结细胞、脾细胞进展融合。

B人-人杂交瘤单克隆抗体:可通过建立人骨髓瘤或其他人细胞系与人淋巴细胞融合来制备人单克隆抗体

C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制备人单克隆抗体:SCID小鼠是由CB-17纯系小鼠16号染色体突变,使动物T、B淋巴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联合免疫缺陷。免疫缺陷使动物可承受人体组织或器官移植,形成人-鼠嵌合体小鼠。将人免疫干细胞移植到SCID小鼠体,SCID小鼠实际上获得了人的免疫系统。这种小鼠可用任何抗原免疫,从激活的淋巴细胞中富集抗原特异性人源性B淋巴细胞,通过细胞融合制备抗体。D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是通过PCR技术获得抗体基因或抗体基因片段,与适当载体重组后引入不同表达系统所产生的抗体。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获得完全人源化抗体。

四.简答题

1.简述毛状根培养获取次级代产物?

①毛状根是由发根农杆菌含有的Ri质粒引起的。将发根农杆菌含有的Ri质粒中的T-DNA片段整合到植物细胞的DNA上诱导出毛状根,从而建立起毛状根培养系统,从毛状根中提取次生代产物。

②Ri质粒上vir区具有很高的保守性。在通常状态下vir区的基因处于抑制状态,当发根农杆菌感染寄主植物时,受损伤的植物细胞合成的低分子苯酚化合物乙酰丁香酮使vir区处于抑制状态的基因被激活,产生一系列限制性核酸切酶,在酶的切割作用下产生T-DNA 链,T-DNA进入植物细胞核,整合进植物细胞的基因组。T-DNA上有生长素合成基因tms1和tms2,指导IAA(吲哚乙酸〕的合成,在不需要添加外源生长激素的条件下,T-DNA在植物细胞中得到转录与翻译,刺激植物细胞形成毛状根,然后从毛状根中提取次生代产物。

2在转基因生物反响器构建中,请分析一种目标蛋白高效表达的策略

外源基因在宿主的大量扩增是目的蛋白高效表达的保证。氨甲蝶呤〔MTX〕是动物细胞关键代酶二氢叶酸复原酶〔DHFR〕的抑制剂,经过氨甲蝶呤处理后大多数细胞死亡,存活下来的细胞中dhrf基因得以扩增,提高二氢叶酸复原酶的表达水平,抵消氨甲蝶呤的抑制作用,与该基因相邻的染色体片段同样扩增。

①外源基因与dhrf基因拼接构建重组分子,转化源DHFR缺陷型的细胞系。

②dhrf缺陷型细胞一局部会接纳dhrf,另一局部不会接纳dhfr,接纳dhrf的细胞外源基因表达水平低。

③在不含核苷的培养基上进展筛选,只有含dhrf基因的细胞才能增殖,进而筛选得到接纳了dhrf的细胞。

④筛选得到的细胞,进而培养成一个克隆株。

⑤将其接种到含有0.05μmol/L氨甲蝶呤的培养基上进展筛选,大局部细胞死亡,少数细胞存活。

⑥培养一段时间后进展扩增,转移至0.25μmol/LMTX培养基中,MTX浓度提高,使得dhrf 大量扩增,外源基因也大量扩增,再转移至含0.25μmol/LMTX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扩增。外源基因在细胞中高效表达。

根据成体干细胞外表标记物设计特异性结合物,荧光标记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就可以别离获得干细胞。

①获得细胞外表标记物的抗体,与荧光标记物相结合。

②根据抗体抗原特异性相结合原理,带有外表标记物的细胞能与结合有荧光标记物的抗体结合,没有外表标记物的细胞不能与荧光物质相结合。

③荧光活化细胞进展分选:标记的细胞经小孔通过电场,经过激光的照射,荧光标记细

胞带负电,未标记细胞带正电,根据在电场中的偏移不一样,别离出所需的细胞

3.一个成功的悬浮细胞培养体系应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生物反响器的设计原那么是尽量模拟培养物在生物体的生长环境。①采用对细胞无害和耐蚀材料制作,能耐受蒸汽灭菌。

②构造严密,壁光滑无死角,部附件尽量减少,严格保证无菌环境。③能提供均匀、理想的混合状态,保证良好的传质、传热效果。

④能准确地控制温度、酸碱度、溶氧度和CO2浓度等条件,有消泡装置,有可靠的参数检测和控制表仪并能与计算机联机。

⑤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培养液的连续添加、样品的采样和观察。⑥尽量节省能源消耗。

细胞工程学复习题

细胞工程学习题 1.诱导试管苗生根时,培养基的调整应 A.加大盐的浓度B.加活性炭 C.加大分裂素的浓度D.加大生长素的浓度 2.下列实验中可能获得三倍体植株的是 A.小麦的茎尖培养B.番茄花药培养 C.玉米胚乳培养D.玉米花粉培养 3.动物体内各种类型的细胞中,具有最高全能性的细胞是 A.体细胞B.生殖细胞C.受精卵D.干细胞 4.下列哪个是植物离体培养常用的主要糖类 A.葡萄糖B.果糖C.麦芽糖D.蔗糖 5.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主要适用于 A.草本植物B.木本植物C.单子叶植物D.双子叶植物 6.原生质体纯化步骤大致有如下几步: ①将收集到的滤液离心,转速以将原生质体沉淀而碎片等仍悬浮在上清液中为准,一般以500r/min离心15min。用吸管谨慎地吸去上清液。

②将离心下来的原生质体重新悬浮在洗液中(除不含酶外,其他成分和酶液相同),再次离心,去上清液,如此重复三次。 ③将原生质体混合液经筛孔大小为40~100um的滤网过滤,以除去未消化的细胞团块和筛管、导管等杂质,收集滤液。 ④用培养基清洗一次,最后用培养基将原生质调到一定密度进行培养。一般原生质体的培养密度为104~106/ml。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 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 7.常用的细胞融合剂是 A.刀豆球蛋白B.聚乙二醇(PEG)C.细胞松弛素B D.脂质体 8.利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HAT培养基用来进行 A.细胞融合B.杂交瘤选择C.检测抗体D.动物免疫 9.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B.受精过程 C.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D.单克隆抗体的产生 10.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 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是 A.经过免疫的B细胞B.没经过免疫的T细胞

细胞工程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细胞工程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工程:是指主要以细胞为对象,应用生命科学理论,借助工程学原理与技术,有目的地利用或改造生物遗 传性状,以获得特定的细胞、组织产品或新型物种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2]细胞融合:是指使用人工方法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形成一个细胞的技术。 [3]细胞重组:从活细胞中将细胞器及其组分分离出来,再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将不同来源的细胞器及其组分重新组 合,使之重新装配成为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或细胞器的一种实验技术 [4]细胞培养:泛指所有体外培养,其含义是指从动物活体体内取出组织,于模拟体内生理环境等特定的体内条件 下,进行孵育培养,使之生存并生长 [5]细胞全能性:指分化细胞保留全部的核基因组,具有生物个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具有发育成 完整个体的潜能。 [6]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包括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化。 [7]细胞核移植:是一种利用显微操作技术将一种动物的细胞核移入同种或异种动物的去核成熟卵细胞内的技术。 主要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 [8]细胞悬浮培养:是将细胞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并保持良好的分散状态的培养方式 [9]细胞系:由原代培养经传代培养纯化,获得的以一种细胞为主的、能在体外长期生存的不均一的细胞群体。第 一次传代培养后的细胞即称之为细胞系 [10]细胞株:是指从一个经过生物学鉴定的细胞系用单细胞分离培养或通过筛选的方法,由单细胞增殖形成的 细胞群,称细胞株 [11]细胞凋亡:也叫程序性细胞死亡是机体维持环境稳定、有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性死亡 [12]细胞团培养:细胞培养时,本身代谢就慢或者脆弱,细胞密度太低或者太高都会导致细胞的凋亡,死亡的 细胞裂解物包裹未凋亡的细胞形成絮状物,这些絮状物在显微镜下看就是细胞聚集。 [13]体细胞核移植:体细胞核移植又称体细胞克隆,原理即细胞核的全能性,是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常用技术 手段 [14]冠瘿组织:是由根癌农杆菌感染引起的植物肿瘤组织,它能在无外加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15]细胞平板培养:将琼脂或明胶等凝胶状固体培养基制成平面状,然后在此平面上培养微生物或多细胞生物 的细胞、组织或器官 [16]抗体酶:又称催化抗体,是一类具有催化能力的免疫球蛋白,即通过一系列化学与生物技术方法制备出的 具有催化活性的抗体,它既具有相应的免疫活性,又能像酶那样催化某种化学反应 [17]植物细胞质工程:植物体的细胞中,含有该植物所有的遗传信息。在合适的条件下,一个细胞可以独立 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利用细胞的这种全能性,通过组培来繁殖名贵花卉、消灭果树上的病毒,以及通过对细胞核物质的重新组合,进行植物遗传改造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植物细胞工程 [18]愈伤组织:指脱分化后的植物细胞经过细胞分裂,产生无组织结构、无明显极性的松散的细胞团。 [19]试管婴儿:是指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在体外受精,培养发育成早期胚胎,再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出生的婴儿, 也就是采用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培育的婴儿。 [20]发根农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能侵染大多数的双子叶植物、少数单子叶植物及个别的裸子植物,诱 发被感染植物的受伤部位长出毛状根。 [21]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 胎分割移植、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 [22]两相培养:在培养体系中加入水溶性或脂溶性的有机物或者具有吸附作用的多聚化合物,使培养体系形成 上、下两相;细胞在水相中生长,合成的次生代谢物质分泌出来后转移至有机相中 [23]HAT选择系统:细胞融合前必须做骨髓瘤细胞对HAT选择培养基敏感性试验,不敏感的细胞不能用于细胞 融合。HAT选择培养基成分:次黄嘌呤(H)、氨基蝶呤(A)和胸腺嘧啶核苷(T),取三者第一个字母称为HAT培养基。 [24]转基因技术:通过人工方式将外源基因整合到生物体基因组内,并使该转基因生物能稳定地将此基因遗 传给后代的技术。 [25]吸附固定法:通过物理吸附、离子吸附(依靠静电引力固着在带有异电荷的载体上)使细胞固定在载体上 [26]微囊化:是利用天然的或者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壁材料将细胞包裹成微米级的微小球囊,形成的微囊膜是 亲水半透膜,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以及代谢产物可以通过微囊膜进行交换 [27]初级代谢产物是通过初级代谢产生的维持细胞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等。在不 同种类的细胞中,初级代谢产物的种类基本相同。初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任何一种产物的合成发生障碍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甚至导致死亡。

细胞工程学习题资料

(?题号前有问号题表示需斟酌!)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工程学(cytotechnology或cell engineering):是以生物细胞、组织或器官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学原理,按照预定目标,改变生物性状,生产生物产品,为人类生产或生活服务的科学。 2、转基因动植物(transgenic animal and plant):指用细胞工程结合基因工程的方法将人们需要的目的基因导入受体动植物基因组中,使外源基因与其基因整合在一起,并随细胞分裂而增殖,在动植物体内表达,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3、原生质培养(protoplast culture):指将微生物或植物细胞游离成原生质体,在适宜培养条件下,依据细胞全能性使其再生细胞壁,并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完整个体的技术。 4、植物胚胎培养(embryo culture):指使胚或具胚器官(如子房、胚珠等)在离体无菌条件下发育成正常植株的技术。 5、克隆动物(cloned animal):是动物的无性繁殖,指不经两性结合,个体不断增值、复制出外形、性能和基因型一致的个体。 6、细胞周期(cell cycle):从细胞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 7、端粒(telomere):端粒是由富含鸟嘌呤核苷酸的短的串联重复序列组成,伸展到染色体3’端,染色体复制一次,端粒重复序列的长度就缩短一些;端粒酶:具有合成端粒重复序列、补偿正常的端粒序列丢失的功能的酶。 ?8、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或cytodifferentiation):是胚胎细胞分裂后未定型的细胞,在形态和生化组成上向专一性或特异性方向分化,或由原来较简单具有可塑状态向异样化稳定状态进行分化的过程。/ 指的是在多细胞生物中,一个干细胞在分裂的时候,其子细胞的基因表达受到调控,变成不同细胞类型的过程。 9、细胞去分化(dedifferentiation):是指已分化的细胞失去其分化特征,回复到分化组织状态。 10、干细胞(stem cells, SC):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self-renewing)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 11、细胞系的转化:指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发生与原代细胞形态、核型、增殖或者其他特性的可遗传的变化。 12、细胞融合(cell fusion):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一个细胞的技术。 13、细胞系(cell line):原代培养物经首次传代成功后即成细胞系。 14、细胞决定(cell determination):细胞在发生形态和功能的分化之前,就已经受到约束,而具有向着特定方向分化的趋势,之一时期称为细胞决定。 15、愈伤组织:去分化的细胞,往往经过细胞分裂形成一团无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松散的薄壁细胞团,称为愈伤组织。 16、植冰:在液氮中冷却后的镊子或者棉签夹住塑料细管上端,使抗冻液迅速通过-6℃左右的冰点,强制性的使细胞外液结成冰晶,叫做植冰。 17、性别控制:指通过人为干预或操作,使动物按照人们的设计繁殖出所需性别后代的技术。 二、符号题 GH(Growth hormone)/生长激素;酵母提取液/YE(yeast extract);编程性细胞死亡/PCD (programmed cell death);多能干细胞/PSC(pluripotent stem cell);白血病抑制因子/LIF(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二甲基亚砜/DMSO(dimethyl sulphoxide);细胞松弛素B/CB(cytochalasin B);前列腺素/PG(prostaglandin);促卵泡素/FSH(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促黄体素/luteinazing hormone;牛血清蛋白/BSA(bovine serum albumin);体外成熟/IVM(in vitro maturation);体外受精/IVF(in vitro fertilization);表皮生长因子

暨南大学动物细胞工程复习题(含答案)

1.体外培养的细胞按生长方式可分为哪二种? 按细胞在体外生长的形态特征,可分为哪几种常见类型? ⑴按生长方式分为二型: 粘附型细胞:附着在某一固相支持物表面才能生长的细胞。 悬浮型细胞:不必附着于固相支持物表面,而在悬浮状态下即可生长的细胞。(绝大多数有机体细胞属粘附型细胞。) ⑵可分四型:(1)上皮型细胞 (2)成纤维型细胞 (3)游走型细胞 (4)多形型细胞 2.简述体外培养细胞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的分期及每代贴附生长细胞的生长过程 ⑴通常,体外培养细胞的全部生命期大致可被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①原代培养期:也称初代培养,是指从机体中取出细胞接种培养到第一次传代之前的这一阶段。此期的细胞呈现出活跃移动的特点,可见细胞分裂,但不旺盛。处于原代培养阶段的细胞与体内原组织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上有很大的相似性。细胞群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细胞间的相互依存性强,在软琼脂培养基培养时细胞集落形成率很低。 ②.传代期:通常是培养细胞全生命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原代培养的细胞经传代后常被称做细胞系。一般情况下,正常体细胞在传代10-50次左右后,细胞分裂的能力就会逐渐减弱,甚至完全丧失,细胞便进入衰退期。 ③衰退期:处于衰退期的培养细胞,增殖速率已经变得很慢或不再增殖,直至最后衰退死亡。 以上特点,主要是针对体外培养的机体正常细胞,对于体外发生转化的细胞和肿瘤细胞而言,永生性或恶型性的获得使得这类细胞获得持久性的增殖能力,这样的细胞群体常被称为无限细胞系或连续细胞系。 ⑵每代贴附生长细胞的生长过程:①游离期:细胞接种后在培养液中呈悬浮状态,也称悬浮期。此时细胞质回缩,胞体呈圆球形。时间:10分钟一4小时②贴壁期:细胞附着于底物上,游离期结束。底物:玻璃、塑料、胶原、其它细胞等③潜伏期:此时细胞有生长活动,而无细胞分裂。细胞株潜伏期一般为6~24小时。④对数生长期:细胞数随时间变化成倍增长,活力最佳,最适合进行实验研究。⑤停止期(平台期):细胞长满瓶壁后,细胞虽有活力但不再分裂 机制:接触抑制、密度限制

细胞工程习题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复习题 一、微载体与生物反应器结合在实现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方面有怎样的优势? 微载体(Microcarrier):是直径60-250μm的适用于贴避依赖型细胞生长的微粒。一般是由天然葡聚糖或者各种合成的聚合物组成。微载体与生物反应器结合在实现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方面有以下优势: 1.模拟了体内三维生长环境,减轻了接触抑制,可以多层生长,摆脱了传统的培养瓶(管)培养限制。 2.很好地解决了生物反应器的空间分布问题,单位体积培养液的细胞产率高;培养系统占地面积和空间小;劳动强度小;放大容易,使大规模培养动物细胞成为可能。 3.把悬浮培养和贴壁培养融合在一起,兼有两者的优点;可以稍加改造利用传统生物反应器。 4.接种与收获方便;可循环、连续收获与培养,培养基利用率较高。 二、分析讨论动物细胞生物制药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 动物细胞生物制药的优点: 1、多半可分泌到细胞外,提取纯化方便; 2、蛋白质经糖基化修饰后与天然产物更一致,适合于临床应用。 动物细胞生物制药存在的问题: 1、细胞密度低,产物浓度低; 2、大规模、长时间培养过程中分泌产物能力易丢失,或产物活性易降低; 3、动物细胞培养基、培养设备以及培养用微载体很昂贵。因此大多仅能在小规模范围内研究,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4、目前对细胞代谢和生长动力学的研究比较欠缺; 5、在线监测水平技术不完善,限制了优良培养系统的开发。 三、举例说明动物细胞培养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用微载体培养Vero细胞制备狂犬疫苗》 方法: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培养Vero细胞,待细胞在微载体上长成单层后,用狂犬病毒aG株感染细胞。培养5d后,打开灌流收获病毒液,每天取样测定病毒滴度。经灭活后制备成试验疫苗,进行效力试验。 以上,3结果:3次培养,细胞密度均达到1X106/mL以上,病毒滴度都在106LD 50 批试验疫苗的效价分别达到5.88、6.49和5.98IU/mL。 结论:在生物反应罐中用微载体培养Vero细胞制备狂犬疫苗工艺合理,所获免疫原形良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苏州大学本科生细胞工程选修课复习题

苏州大学本科生细胞工程选修课复习题 名词解释: 1、组织培养指从体内取出组织,在体外模拟体内生理条件,在无菌、适当温度和一定营养条件下,使之生存和生长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方法。 2、细胞培养是指将组织取出后,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 3、器官培养:将部分或整体器官在不损伤正常组织结构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即仍保持组织的三维结构,并模仿在各种状态下的器官功能。 4、细胞系:由原代培养产生的能进行无限次传代培养的细胞群即成细胞系。 5、细胞株:从原代培养或细胞系获得的具有特定性质或标志,并在随后培养期间始终保持具有其特性的细胞。 6、细胞克隆:把单个细胞从群体内分离出来单独培养,使之重新繁衍成一个新的细胞群体的培养技术 7、原代培养:直接从机体取下细胞、组织和器官后立即进行培养。 8、传代培养:指从原代培养的细胞继续转接培养 9、贴壁型生长细胞:靠贴附才能生长的细胞. 10、悬浮型生长细胞:呈悬浮状态生长的细胞. 11、接触抑制:当培养细胞分裂增殖相互间密切接触时,细胞停止活动的现象为接触抑制。 12、限定性细胞系 13、核质体:在得到胞质体的同时,离心收集排除的有完整细胞核,带有少量细胞质并围有完 整细胞膜的结构便是核质体。 14、胞质体:除去细胞核后由细胞膜包裹的结构. 15、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分为间期与分裂期两个阶段。 16、杂交瘤:一种通过融合而形成的杂交细胞,是由正常细胞和具有某种缺陷的肿瘤细胞杂交而获得。 17.基因导入:把已知基因转移到真核细胞,并且整合到基因组中得到稳定表达的技术。 18、诱导分化 19、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 20、细胞转化:某一基因型的细胞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来自另一基因型的细胞的DNA而使它的基因型和表型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 21、细胞生长曲线:为了准确描述细胞传代整个过程中细胞数目的动态变化,以存活细胞数(万/mL)对培养时间(h或d)作图,即得生长曲线。 22、基础培养基:含有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可供大多数细菌生长。 23、完全培养基:这是一种在基本培养基内加入一些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碱基之类的天然物质,即加入生长因子而制成的各种营养基,可用来满足微生物的各种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生长需要常用的一种培养基. 24、免疫荧光染色法:将已知抗体或抗原标记荧光素,用此特异性试剂,侵染含有相应抗原或抗体的组织细胞标本,借助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于抗原或抗体的存在部位呈现荧光,从而可以定位标本内的抗原或抗体。

细胞工程原理与技术复习题

1902年,Haberlandt(哈博兰特)提出植物细胞全能性。 1934年,Gautberet(高特里特)培养三毛柳、黑杨的形成层,成功得到愈伤组织。 1947年,White(怀特)发明了第一个人工合成培养基。 1937年,Nabecourt(诺比考特)是胡萝卜根组织经培养获得愈伤组织并继代培养了几十年。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每个完整植物的体细胞或性细胞都拥有该植物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全套遗传基因,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细胞都可发育成一个与母体一样的植株,这种能力称之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外植体(Explant):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的用于离体培养的材料。 愈伤组织(Callus):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分生能力的一团不规则细胞,多在植物体切面上产生。特点:多细胞起源的,具有异质性,遗传稳定性差,易发生变异。 分化(Differentiation):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从而在个体发育中形成各类组织和器官完成整个生活周期。 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已分化好的细胞在人工诱导条件下,恢复分生能力,回复到分生组织状态的过程。 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脱分化后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再经过与原来相同的分化过程,重新形成各类组织和器官的过程。 细胞(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两种异源原生质体在诱导剂诱发下相互接触,从而发生膜融合,胞质融合和核融合并形成杂种细胞,进一步发育成杂种植株的过程。 细胞培养(Cell culture):用能保持较好分散性的植物细胞或很小的细胞团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 器官培养(Organ culture):对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以及各部原基的培养。 胚胎培养(Embryo culture):以胚珠、幼胚、成熟胚为材料的离体培养。 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植物各部分组织的离体培养,使之形成愈伤组织称之为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Protoplast culture):借助某些方法,除去植物细胞的胞壁,培养裸露的原生质体,使其在特定的培养基上重新形成细胞壁并继续分裂、分化形成植株的方法。 种质保存(Germplasm conservation):利用天然或人工创造适宜环境来保存种质资源,使个体中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保存其完整性、有较高的活力并能通过繁殖将其遗传特性传递下去。接种:在无菌环境下,将切好的外植体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称接种。 器官发生:离体培养的组织、细胞在诱导条件下经分裂和增殖再分化形成根和芽等器官的过程。发生途径:腋芽萌发、不定芽发生、胚状体发生。 胚状体: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起源于一个非合子细胞,经过胚胎发生和胚胎发育过程形成的胚状结构。胚状体的含义:离体培养的产物,区别于无融合生殖;起源于非合子胚,区别于合子胚;其发育过程同合子胚,区别于分化的芽。 极性:是指在细胞发育的初期其内含物的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形成胚性细胞后具有发育成芽端和根端的潜在能力。 生理隔离:体细胞胚与母体组织或外植体的维管束系统无直接联系,而处于较独立的状态。植物离体快速无性繁殖:利用离体培养技术,将来自优良植株的茎间、腋芽、叶片、鳞片等器官、组织和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在短期内就可快速获得大量遗传性一致的植株个体。 指示植物:有些植物对病毒极敏感,一旦感染病毒就会在其叶片乃至全株上表现特有的病斑,这种植物被称之指示植物。 生物鉴定法:利用病毒在其他植物上产生的枯斑作为鉴别病毒种类的方法。 合子胚:由受精卵形成合子后,经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和子叶形胚,形成结构完整的种子。 非合子胚:由受精卵以外的细胞形成的胚。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8讲细胞工程作业含答案

第18讲细胞工程 一、选择题 1.(2022·山东青岛二模)草莓是无性繁殖的作物,它感染的病毒很容易传播给后代。病毒在草莓体内逐年积累,会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如图是育种工作者选育高品质草莓的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方法一:草莓甲无病毒苗 方法二:SMYELV CP草莓细胞抗病毒草莓 注:SMYELV CP是草莓轻型黄边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 A.方法一中选择甲作为组织培养材料的原因是该部位细胞的分生能 力强 B.需要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5%的次氯酸钠溶液对 甲进行消毒 C.A、C 两个培育过程一般都不需要光照但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D.需要通过病毒接种的方式来判断两种选育方法的效果 解析:方法一中选择甲作为组织培养材料的原因主要是该部位带病毒 少或不带病毒;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5%的次氯酸钠溶液对甲进行消毒,保证植物组织培养的成功;A、C 两个培育过程中都有需要光照的环节,因为叶绿体的合成 需要光照;无病毒苗应根据植株性状检测,不需要接种病毒,抗病毒苗 需要通过病毒接种的方式来判断选育方法的效果。

2.(2022·辽宁丹东二模)利用相关工程技术可以获得抗黑腐病杂种黑芥—花椰菜植株。已知野生黑芥(2n=16)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而花椰菜(2n=18)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技术人员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花椰菜原生质体融合,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将杂种植株栽培在含有黑腐病菌的环境中,可筛选出高抗性杂种植株 B.经过②操作后,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叶绿体存在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C.融合成功的杂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相同 D.此项技术可以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缘杂交育种 解析:由于技术人员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再利用此根细胞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花椰菜根细胞原生质体融合,所以融合成功的杂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一定相同。

2022-2023年生物技术期末复习-细胞工程原理(生物技术)考试强化训练卷名师押题版3套带答案1

2022-2023年生物技术期末复习-细胞工程原理(生物技术)考试强化训练卷名师押题版3套带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第一套 一.综合考核题库(共30题) 1.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A、产生新的细胞壁 B、细胞膜发生融合 C、细胞质发生融合 D、细胞核发生融合 正确答案:A 2.常用的动物细胞转染方法有磷酸钙转染法、()、DETE-葡聚糖转染法。 正确答案:脂质体转染法 3.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速度,目前最好采用的方法() A、动物细胞培养 B、胚胎移植 C、动物细胞融合 D、核移植 正确答案:B 4.下列不是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细胞株需满足条件的是() A、分散性好 B、均一性好 C、生长速度快 D、能不断产生新的变异性状 正确答案:D 5.细胞生长量的测定一般方法不包括() A、细胞计数 B、细胞鲜重或干重 C、细胞凋亡率 D、有丝分裂指数 正确答案:C 6.贴附培养细胞体外生长特点:贴附、接触抑制、( ) 正确答案:密度抑制 7.对试管婴儿、试管苗、克隆羊三者的生物学原理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 B、都是细胞工程的技术范围 C、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D、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 正确答案:B 8.对外植体而言,分化水平较低的()和处于分裂时期的分生组织细胞较易诱导出愈伤组织。 A、茎尖 B、根细胞 C、薄壁细胞 D、成熟细胞 正确答案:A 9.为了在体外获得大量的干扰素,下列哪种实验设计,可最大量获得干扰素 () A、用小鼠的效应B细胞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 B、用小鼠的效应B细胞与小鼠的骨髓细胞进行细胞融合 C、用小鼠的效应T细胞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工程学案(多项选择版)

考点2细胞工程 植物组织培养是植物细胞工程的基础,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医药工业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重要技术,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产生相同遗传背景的动物,为模型动物的培养提供了支持;胚胎工程技术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等。 (对照课本回顾主干知识) 重要概念1植物细胞工程包括组织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等技术 的获得途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获得脱毒苗,通常需要对外植体进行茎尖组织培养 B.通常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对外植体进行消毒 C.通过液体培养基来大量培养高产细胞系,可以实现对辣椒素的工业化生产 D.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根还是芽,需要通过平衡生长调节剂的配比进行调控 答案 B 解析外植体消毒所用酒精的体积分数为70%,B错误。 [例2]下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及组织培养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在过程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过程④、⑤说明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C.若原生质体A、B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则理论上杂种植株为四倍体 D.过程①需要将细胞A、B置于低渗溶液中,过程②通常用聚乙二醇处理答案 D 解析过程①需要将植物细胞A、B置于等渗溶液中,不能放在低渗溶液中,防止去除细胞壁后,原生质体吸水涨破。 [例3](多选)紫草宁具有抗菌、消炎等效果,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出愈伤组织,从愈伤组织的细胞中提取紫草宁,大大加快了紫草宁的生产进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紫草离体的叶片灭菌后可作外植体 B.愈伤组织通过减数分裂进行细胞增殖 C.破碎愈伤组织细胞能提高紫草宁的提取率 D.愈伤组织生产紫草宁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ABD 解析紫草离体的叶片消毒后可作外植体,A错误;愈伤组织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其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B错误;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然具有产生完整生物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愈伤组织生产紫草宁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 [练]用一片兰花叶子,可以培养很多兰花。所涉及的主要生物学原理和技术是什么? 答案原理:植物细胞全能性;技术:植物组织培养。 重要概念2动物细胞工程包括细胞培养、核移植、细胞融合和干细胞的应用等技术 现其培养的原代神经元生长缓慢,其原因不可能的是() A.实验材料取自小鼠胚胎的脑组织 B.为了防止污染将培养瓶瓶口密封 C.血清经过高温处理后加入培养基 D.所使用的培养基呈弱酸性 答案 A 解析来自小鼠胚胎的脑组织原代神经元细胞分化程度低,生长较快;将培养瓶密封会导致神经元细胞缺氧而生长缓慢;高温会使血清含有的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失活,而使神经元细胞生长缓慢;多数动物细胞生存的适宜pH为7.2~7.4,弱酸性的环境会导致神经元细胞生长缓慢,故A项不是导致培养的原代神经元生长缓慢的原因。

细胞工程学相关考试题及答案

细胞工程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工程(cytotechnolog或cellengineering它是以生物细胞、组织或器官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学原理,按照预定目标,改变生物性状,生产生物产品,为人类生产或生活服务的科学。 或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按照人们的设计蓝图,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及进行大规模的细胞和组织培养.通过细胞工程可以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培养有价值的植株,并可以产生新的物种或品系。 2、看护培养(nursing culture用一块活跃生长的愈伤组织来促进培养细胞持续分裂增殖的方法. 3、细胞杂交(cell hybridizatio指用人工方法把不同类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成一个细胞的技术. 4、外植体〔explant〕: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的用于离体培养的植物组织、器官等材料. 5、人工种子:是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或不定芽包裹在含有养分和保护功能的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中所形成的能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6、花药培养(anther culture):将成熟或未成熟的花药从母体植株上取下,放在无菌的条件下,使其进一步生长、发育成单倍体细胞或植株的技术。(指离体培养花粉和花药,使小孢子改变原有的配子体发育途径,转向孢子体发育途径,形成花粉胚或花粉愈伤组织,最后形成花粉植株,并从中鉴定出单倍体植株,使之二倍化的细胞工程技术。 7、条件培养基(conditioned medium):培养过程中,有些细胞可能会分泌活性物质到培养液中,这种培养过某种细胞以后,含有细胞分泌物的培养液称为条件培养基。 8、植物脱毒:由人工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将植物体组织器官病原体消除,以使这些组织器官生成完整植株。 9、原代细胞系:指从机体中取出而直接培养的细胞,从一代到十代的细胞培养是原代培养,形成的整个系统叫原代细胞系。 10、体细胞杂交: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不经过有性过程,两种体细胞原生质体相互融合产生杂种的方法。 11、胚胎培养:是指胚或具胚器官(如子房、胚珠等)在离体无菌条件下发育成幼苗的技术。 12、互补选择:是指利用两个亲本具有不同的遗传和生理特征,在特定培养条件下,具有发生互补作用的杂种细胞才能生长的选择方法。 13、悬浮培养(suspension culture ):是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是将单个游离细胞或小细胞团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增殖的技术。 14、植板率:植板率是能长出细胞团的单细胞在接种单细胞中所占的比例。 15、玻璃化冻存:是指液体转变为非晶态(玻璃态)的固化过程。 16、接触抑制(contact inhibition):当细胞在基质上分裂增殖,逐渐汇合成片即每个细胞与其周围的细胞相互接触时,细胞就停止增殖,即细胞密度不再增加,这一现象称之为接触抑制或密度依赖抑制现象。 17、非对称融合(aymmetric fusion ):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某亲本的核或细胞质失活后再进行融合。 18、对称融合(symmetric fusion):两个完整的细胞原生质体融合. 19、胞质体:不含细胞核而仅含有部分细胞质的原生质体。 20、体细胞胚:离体培养下没有经过受精过程,但经过了胚胎发育过程所形成的胚的类似物(不管培养的细胞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 21、永久细胞系:大多数细胞系在有限的代数内以不变的形式增殖,当超过有限世代后,在体外永久存活下来发育成永久细胞系或称连续细胞系。 22、有限细胞系:经继代培养后细胞系即使培养条件均能满足细胞繁殖生长,它们也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生存,经过运动世代后细胞将逐渐死亡。

细胞工程复习题

细胞工程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1分)1.酶工程: 2.继代培养 3.人工种子: 4.单倍体培养: 5.微细胞: 6.胚胎工程: 7.克隆: 8.蛋白质工程: 9.外植体: 10.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 11.组织工程: 12.雌核发育: 13.胚胎融合: 14.转基因动物: 15.生物化学工程: 16.愈伤组织: 17.看护培养: 18.细胞固定化: 19.染色体工程 20.细胞重组: 21.基因工程技术: 二、简答题 1.细胞工程的重要应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2.何为植物细胞两相培养技术?建立植物细胞的两相培养系统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3.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有哪些特点? 4.动物器官培养技术中,传统的器官培养方法主要有哪些? 5.什么是细胞核移植技术?以鱼类细胞核移植为例,其技术要点有哪些方面?6.植物组织培养与植物细胞培养有什么区别? 7.何为细胞悬浮培养?怎样做到悬浮培养细胞的同步化? 8.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培养生产的生物制品主要有哪些种类? 9.什么是试管动物?试管动物技术主要包括哪几个主要技术环节? 10.何为体细胞克隆技术?多莉羊是怎样培育出的? 11.芦荟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中,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得到完整的植株? 12.人工种子利用有何优势? 13.用于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生物反应器应具备哪些基本要求?

14.何为胚胎移植?主要包括哪些关键技术? 15.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三、论述题 1.请阐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主要包括哪些环节?各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哪些? 3.请阐述原生质的分离,纯化和活力鉴定的技术过程? 四、计算题 μ和ppm浓度各是什1.有一培养基的IAA浓度是1.5/ mg L,问其/ mol L 么?(分子量175.18) 2.培养基的配方是 2.0/0.5/ +++水解酪蛋白 MS BA mg L NAA mg L 500mg/L+3%蔗糖+0.7%琼脂粉。MS母液的浓度分别是:大量元素10倍,微量元素100倍,铁盐100倍,有机物100倍;BA母液浓度0.5mg/ml,NAA母液浓度0.1mg/ml。要配制800ml该培养基,需要吸取各种母液各多少ml?分别称取蔗糖、琼脂粉各多少克? 3.要配制1mol/L的NaOH100ml, 要称取98%的固体NaOH多少克? 要配制1mol/L的HCl1000 ml,要量取浓HCl多少ml?(NaOH分子量40,HCl分子量36.45,浓HCl含量38%,比重1.18) 五、填空题 1.生物工程操作的对象是什么?这是与化学工程等其他工程类学科最明显的不同?

大学细胞工程试题及答案

细胞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一分,共25分〕 1.实验室的物理防护是由隔离的设备、实验室的设计、实验实施等三个方面组成,根据其密 封程度的不同,分为P1、P2、P3、P4四个生物平安等级。典型的P4实验室由更衣区、过滤区、缓冲区、消毒区、核心区组成。 2.细胞系是原代培养经初步纯化获得的以一种细胞为主的、能在体外长期生存的不均一细胞 群体。 3.细胞株是指从一个经过生物学鉴定的细胞系用单细胞别离培养或通过筛选的方法,由单细 胞增殖形成的细胞群。 4.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干细胞的增殖特性为缓慢性和自稳性。 5.培养细胞的生长特点为贴附、接触抑制和密度抑制。 6.植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基于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7.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为分批培养法、连续培养法和半连续培养。 8.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材料的消毒过程中,消毒的根本原那么是既要杀死附着其上的微生物 又不损伤材料。 9.细胞生长测定的一般方法为:细胞计数、测定细胞密实体积、细胞鲜重或干重。 10.体外培养的细胞根据其生长方式主要分为贴附型细胞和非贴附型细胞。 11.人工种子的组分包括胚状体、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 12.细胞融合主要经过了两原生质体或细胞互相靠近、细胞桥形成、胞质渗透、细胞核融合几 个步骤。其中细胞桥形成是最关键的一步。 13.花粉单倍体植株的鉴定方法有形态鉴定、细胞学鉴定、杂交鉴定、分子标记鉴定。 14.胚胎工程主要是对哺乳类动物的胚胎进展某种人为的工程技术操作,然后让它继续发育,

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成体动物。 15.人工诱导单倍体形成的方法包括:远缘杂交、延迟授粉、核置换、射线照射、花药培养等。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人参皂甙粉是人参中重要的药用成分,以前只能从人参中提取产量极低,因而价格昂贵。 目前人参皂甙粉可以通过以下哪项技术迅速大量获取〔B〕 A.基因工程B.植物组织培养 C.植物体细胞杂交D.发酵工程 2.以下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C〕 A.通过动物细胞培养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 B.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以使细胞分散 C.细胞癌变都发生于原代培养过程中 D.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10代以内的,以保持其正常核型 3. 尽管各种合成培养基给动物细胞培养带来极大方便,但许多实验说明,单纯使用合成培养 基细胞的贴壁增殖效果常常不理想。因此,在使用时通常仍然需要参加一定量的 (C) A.平衡盐溶液 B. 琼脂糖 C. 动物血清 D. 甘露醇 4.制备人工种子的关键是控制(A) A.胚状体的同步发育 B.人工种皮的同步发育 C.胚状体的单独发育 D.人工种皮的单独发育 5.细胞融合中使用〔C〕方法可以在显微镜下直接定向诱导细胞融合。 A.仙台病毒法 B.PEG诱导 C.电融合诱导法 D.高Ca+和pH诱导法

细胞工程复习题

《细胞工程》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是(B) A.结果是相同的 B.杂种细胞的形成过程基本相同 C.操作过程中酶的作用相同 D.诱导融合的手段相同 2。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 诱导融合后,要用特定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在 这种培养基上不能存活增殖的细胞是( C ) ①淋巴细胞 ②小鼠骨髓瘤细胞 ③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④小鼠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⑤杂交瘤细胞 A.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 3.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有( D )

A.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B.所用的技术手段完全相同 C.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D.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4.单克隆抗体是指( C ) A.单个骨髓瘤细胞增殖产生的抗体 B.单个B淋巴细胞增殖产生的抗体 C.单个杂交瘤细胞增殖产生的抗体 D.单个抗体通过克隆化,产生大量抗体 5.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一种B淋巴细胞融合,可使融合的细胞经培养产生单克隆抗体,其依据是(多选) (AC ) A.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 B.B淋巴细胞只有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才能产生抗体 C.骨髓瘤细胞可以无限增殖,但不能产生抗体 D.骨髓瘤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 6.要想获得大量的单克隆抗体就必须用单个的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细胞群.其原因是( D ) A.在体外培养条件下B淋巴细胞可以无限增殖 B.在动物体内B淋巴细胞可产生多达百万种以上的抗体 C.每一个B淋巴细胞都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D.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7。关于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 A、可以制成诊断盒.用于疾病的珍断 B、可以与药物结合,用于病变细胞的定向治疗 C、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 D、可以在生物体内生产,不能体外生产 8。以下不属于生长素的是(D) A IAA B NAA C 2,4— D D 6—BA 9.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D) A细胞质 B线粒体 C内质网 D叶绿体 10。拥有接触抑制的是(B) A原核细胞 B动物细胞 C植物细胞 D真核细胞 11。产生自胸腺的淋巴细胞是(A) A T淋巴细胞 B B淋巴细胞 C C淋 巴细胞 D G淋巴细胞

细胞工程期末复习

细胞工程期末复习(川农) (选择题1*20,判断1*10,名词解释2*5,简答4*5,论述10*2,方案设计20*1) 一、细胞工程简介 1.细胞工程的定义与特点 细胞工程:是指以细胞为对象,应用生命科学理论,借助工程学原理与技术,有目的地利用或改造生物遗传形状,以获得特定的细胞、组织产品或新型物种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特点:综合性、应用性、前沿性、争议性。 2.细胞工程的发展历程与应用 发展历程:探索→诞生(20世纪70年代)→快速发展三个阶段 应用:①动植物人工繁殖技术;②新品种培育技术;③生物制品生产技术;④细胞疗法与组织工程。 二、植物人工繁殖 知识点;组织培养再生植物人工种子 重要问题:1. 激素在细胞分化中的调节作用 2. 植物经组织培养的再生途径 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是将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外植体材料无菌条件下培养在人工培养基上,在适当条件下诱发长成完整植株的一种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①周期短,便于人工控制培养条件。繁殖速度快,经济效益高;②占用空间小,不受地区、季节限制。③繁殖珍稀、濒危苗木和突变体,是优良品种培育的有效途径④利于保持原来品种的特性。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①快速繁殖②种苗脱毒③突变育种④基因工程育种⑤远缘杂交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①生物条件: 外植体:主要指用于离体培养的植物或组织切段。 ②物理条件:无菌环境,组织培养室 ③培养基 A.无机盐(25mmol/L左右) [大量元素(浓度大于0.5mM):主要有氮、硫、磷、钾、钙、镁。氮、硫、磷是蛋白质、氨基酸、核酸和酶的主要成分。] [微量元素(浓度低于0.5mM):主要包括铁、锰、铜、锌、氯、硼、钼等。这些微量元素对于蛋白或酶的生物活性十分重要,并参与生物过程的调节] B.有机物:糖类(作为碳源和维持渗透压,蔗糖使用浓度在2%—3%)、氨基酸(有机氮源)、维生素(对植物生长、分化等有促进作用)、醇类(对糖类的相互转化有促进作用)等。 C.调节物质 植物激素:是植物自然状态下产生的、对生长发育有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能影响生长和分化。 生长素:主要用来刺激细胞分裂和诱导根的分化。 细胞分裂素:主要是诱导芽的分化促进侧芽萌发生长、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 D.培养基及分类:富盐平衡培养基(MS)、中盐培养基、低盐培养基(生根)、高硝态氮培养基。 E.植物组织培养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见p84) a.玻璃化问题:植物组织培养中,常会出现一些半透明状的畸形试管植物,这类植物体被称为“玻璃苗”。(玻璃苗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异常,因此分化能力低,难以增殖成芽,也难以生根成苗,移栽大田更难成活)【6-BA、琼脂、蔗糖(3%-4%)、光强】 b.褐变问题(分为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酶促褐变是由多酚氧化酶催化多酚类化合物,使其发生氧化形成棕褐色的醌类物质和水;醌类物质经过非酶促聚合,形成黑褐色物质(羟醌与黑色素等),引起褐变的发生。 c.微生物污染(外部污染菌和内源菌):外部污染菌:主要培养基灭菌不彻底以及操作人员操作不慎造成。内源菌:外植体带菌引起的污染与外植体的种类、取材季节、部位、预处理及消毒方法等密切相关。应该严格按照无菌操作,

习题及答案_细胞工程(新乡医学院)

选择题 1.___在1975年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了杂交瘤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开创了快速准确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时代。 A.美国学者博格 B.英国学者米尔斯坦 C.美国学者帕尔默特 D.德国学者布林斯 2.过滤除菌适用对象___。 A.玻璃器皿 B.塑料器皿 C.金属器皿 D.易被高温破坏的材料如抗生素、糖、激素等试剂 3.常用动物细胞消化液有___。 A.磷酸酶 B.胰蛋白酶或胶原酶溶液 C.脂酶 D.淀粉酶 4.无菌操作一般要求在酒精灯火焰前___范围内进行。 A. 20cm B. 30cm C. 40cm D. 50cm 5.细胞的冻存密度一般为___。 A. 1~5×105个/ml B. 1~5×106个/ml C. 1~5×107个/ml D. 1~5×108个/ml 6.细胞的复苏时,事先将水浴锅打开调温至___℃ A .25 B. 35 C. 37 D. 40 7.PEG介导融合时,原生质体的密度应在___左右。 A. 104个/ml B. 105个/ml C. 106个/ml D. 107个/ml 8.骨髓瘤细胞选择不能考虑的条件___. A. 分泌瘤蛋白 B. 体外能无限繁殖和连续移植继代培养者 C. BALB/C小鼠 D. HPRT-或TK-的亲本 9.杂交瘤细胞一般使用___培养基进行筛选。 A. DMEM B. M199 C. 1640 D. HA T 10.检出分泌特异抗体细胞后,应该即时进行克隆化筛选,以免非必需细胞过分生长。应用最多的克隆筛选方法为___ A.滴定法 B.免疫法 C.有限稀释法 D.无限稀释法 11.当顶体反应后,精子穿过透明带进入卵周隙,然后以___与卵质膜相融合。 A.水平面 B.赤道面 C.腹部 D.尾部 12.在体外进行精卵结合时,精子必须: A.数量多 B.活力大 C.获能 D.亲和力好 13.手术移植向子宫内移植多在___期,成功率较高,在小鼠和大鼠,可达到70%-80%。 A.卵裂 B.桑椹胚 C.囊胚 D.原肠胚 14.为减少冷冻、解冻对胚胎的损伤,冻存时需___。 A.胚胎消化分散 B.缓慢解冻 C.快速冻结 B.加入冷冻保护剂 15.显微注射DNA,多利用___在相差显微镜下进行操作。 A.移液枪 B.移液管 C.显微操作仪 D.毛细管 16.1992年,世界首例转基因小鼠就是通过___法获得的。 A.病毒载体 B.电脉冲 C.基因枪 D.脂质体 17.分批培养时当培养容器中营养物耗尽时,细胞的分裂和生长___。 A.增加 B.维持平衡 C.停止 D.不确定 18.1957年,___等人采用胰蛋白酶消化处理和应用液体培养基的方法,获得了单层细胞培养。 A.杜尔贝科(Dulbecco) B.波米拉(Pomerat) C.厄尔(Earle) D.卡瑞尔(Carrel) 19.从组织中分离的原代培养物经___次传代培养成功后即成细胞系。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20.过滤除菌是将溶液通过无菌的___孔径的滤膜从而将污染物滤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