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语文古诗词考点精讲精练知识梳理之描绘画面(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考点精讲精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考点07 知识梳理之描写画面

一.(2022·广西柳州·八年级期中)古诗词鉴赏,完成问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描绘出来。

2.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1.远远望去,夕阳笼罩下,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2.尾联运用典故,直抒胸臆,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详解】1.本题考查诗句画面的描绘。

解答此题需结合诗句赏析。“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意思是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结合全诗的内容,从“薄暮”“落晖”等词可想象到,这是一个秋高气爽的黄昏,诗人居高远望,看到夕阳笼罩下得树木、山景笼罩着一层金光。本题加上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即可。

2.本题考查诗人的思想感情。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意思是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借用典故“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因此可知,尾联借典故直抒胸臆,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二.(2022·甘肃武威·八年级期末)古诗词鉴赏。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颔联所描绘的画面。

3.尾联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这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赞美守军将士的高昂士气。

2.号角声在秋天的天空中回荡,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3.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爱国热情。

【解析】1.本题考查诗句赏析。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意思是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城欲摧”是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金鳞”把阳关照射下的铠甲比作鱼鳞,渲染了守军将士的高昂士气,暗含赞美之情。

2.本题考查画面描绘。根据诗句意思,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即可。

颔联“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意思是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示例:号角连天,秋风阵阵,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3.本题考查思想感情。

尾联“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意思是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诗人引用燕昭王筑黄金台典故,写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爱国热情。

三.(2021·山东济南·九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宿洞霄宫①

宋·林逋②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解】①洞霄宫:故址在今浙江省余杭县西南大涤洞,被道家认作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洞霄宫。②林逋,北宋诗人。此诗写于其归隐西湖孤山后。

1.从表现手法

....的角度,赏析颔联“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一句的妙处。

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颈联“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的画面。

【答案】1.那碧绿的山涧,泉水奔流,带来了片片红叶;青葱的树林上空,朵朵白云萦绕飘荡。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红叶随水漂流是动景,天上白云点点是静景,一动一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中秋色的动人,表达了作者的喜爱、愉悦、闲适之情。

2.示例一:在树林清凉的树阴中,一只飞鸟不知从何处飞来落下,落日照着山林,到处是秋蝉的歌声。

示例二:一只飞鸟不知从何处飞来,扑腾腾地冲进了树阴;夕阳西下,满山的知了,不停地鸣唱。

【解析】1.考查诗句赏析。颔联意为:那碧绿的山涧,泉水奔流,带来了片片红叶;青葱的树林上空,朵朵白云萦绕飘荡。“碧涧流红叶”为动景。“青林点白云”为静景。水流红叶,林上白云,作者抓住秋天山中的两个细节,动静结合,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山中秋景的动人。联系作者感情可知,表现了作者对山中秋色的喜爱、愉悦与闲适之情。

2.考查描绘诗中画面。开放类试题,尊重原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即可。如:树木茂密,洒下片片清凉,一只小鸟像是飞累了,从远处飞来,落在树上。夕阳西下,给山林染上一层金色,满山的知了鸣声不停,喧闹无比。

四.(2022·湖北孝感·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各题

【甲】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两首诗构思精巧。《次北固山下》首联写“客路”“行舟”,尾联写“___________”“__________”,首尾呼应;《峨眉山月歌》连用五个地名,__________、__________、清溪、三峡、渝州,精巧地点出行程,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2.【甲【乙】两诗中都有写江流之景的画面,请分别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其中的美景。

【答案】1.乡书归雁峨眉山平羌江

2.【甲】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水涌涨起来,两岸相距更显宽阔,风正好吹在高高悬挂着的船帆之上。【乙】诗:“影入平羌江水流。”皎洁的月影倒映在澄澈的平羌江水面上,月影在船头荡漾,船儿也跟着江水缓缓流动。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提炼。理解诗句的意思,根据提示提炼作答。

(1)《次北固山下》中,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意思是行走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绿水间,描写的对象有“客路”“行舟”;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意思是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洛阳,描写的对象有“乡书”“归雁”。

(2)《峨眉山月歌》的大意是: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能看到你了。出现的五处地名分别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既写出了诗人的行程,也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开阔的

图景。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首先确定两首诗歌中描写江流之景的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句中帆船的小景与江水的大景相互映衬,写出了江面开阔的景象,两句诗意思是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白帆高高扬起;

(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诗人秋夜行船之事,诗句意思是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上。

根据诗句的意思,加入合理的想象描绘即可。

五.(2022·山东济南·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①,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②犹眠。

【注释】①宿雨:夜雨,昨夜下的雨。宿,夜晚。②山客:隐居山庄的人。

1.下面关于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趣。

B.“桃红”“柳绿”“花落”“莺啼”,诗人抓住了春天的特征,勾画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C.诗歌一、二句描绘了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

D.诗歌最后一句,以莺啼声衬托“山客”居住环境的嘈杂与内心的不安。

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的画面。

【答案】1.D

2.红红的桃花花瓣上还凝结着昨夜的雨珠,碧绿的柳丝还萦绕在早晨若有若无的烟雾中。

【分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D.“莺啼山客犹眠”的意思是: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睡。这里是以动衬静,以莺啼声衬托“山客”居住环境的幽静与内心的闲适。

故选D。

2.本题考查描绘诗句画面。

要了解诗句意思,展开想象,生动形象地描述。前两句诗的意思: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在勾勒景物基础上,进而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据此进行描绘即可。

示例: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

六.(2022·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

明·李珣

烟漠漠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②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注释】①漠漠:烟雾迷蒙的样子。②鹧鸪:一种鸟。

1.下列对本词理解与分析有误

..的一项是()

A.词中烟、雨、落花、鹧鸪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

B.这首词的上片描绘出江南水乡烟雨茫茫的景象。

C.下片写远客乘舟靠近荒野的渡口,表现即将回到故乡的喜悦之情。

D.全词借景抒情,渲染了游子在江南暮春烟雨中的思乡之情。

2.展开联想与想象

.......,用生动语言描绘“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画面。

【答案】1.C

2.示例:烟雾迷蒙,风雨凄迷,岸边的花儿在风雨中凋零,鹧鸪声声哀啼,鸣声悲切,在凄风苦雨中久久回荡。

【解析】1.C.“即将回到故乡的喜悦之情”有误。“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意思是:远方的来客乘着一叶扁舟靠近荒野渡口。这种地方最容易引发阵阵乡愁。看江上潮水已退水面平静,时间已到暮春时候。写出了作者思乡而不得归乡,更突出强化了思乡之情。故选C。

2.本题考查描绘画面。在理解词的意思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语言描绘画面即可。“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意思是:烟雾苍茫,风雨凄迷。岸边的花儿已凋谢,只听得鹧鸪声声啼。扣住诗句中的意象“烟、雨、落花、鹧鸪”等,要抓住这些意象的特点,如“漠漠”“凄凄”“花零落”“啼”等分析,可知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示例:暮春时节的渡口,望向江面,只见烟雾迷蒙,风雨凄迷。微凉中,看见岸边的花儿已经凋谢,落在地上的花瓣被雨点打湿。耳畔边传来鹧鸪声声哀啼,鸣声悲切。

七.(2022·山东济南·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池上

宋·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①。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①檐楹:指房屋。檐,房檐。楹,房屋前面的柱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B.前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池塘的静态之美。

C.后两句“忽起”“垂杨舞”“万点声”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动态之美。

D.本诗动静结合,表达了诗人雨后静观自然的悠然自得之情。

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的画面。

【答案】1.A

2.示例:东风忽然吹起,下垂的柳条袅娜起舞,柳枝上的水珠洒向池中的荷叶,发出一片清脆悦耳的声音。

【解析】1.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不是“五言律诗”。故选A。

2.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之能呈现出“画面”效果。诗句“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的意思是:东风忽然吹起,下垂的柳条袅娜起舞,柳枝上的水珠洒向池中的荷叶,发出一片清脆悦耳的声音。作答时,要抓住“东风”“垂杨”“荷”等意象,展开合

理的想象,描绘雨后池塘生机盎然的春景图作答即可。答案是多元的。

八.(2021·陕西宝鸡·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问题。

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夜满林星月白”所展现的画面。

2.同样表现雨的猛烈,本诗和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

【答案】1.整整一夜,星月交辉,清光满林。

2.写法:侧面描写本诗通过雨后湍急的溪流从侧面衬托山雨的猛烈,李诗通过池塘涨满了水从侧面衬托山雨的大。

作用:翁诗寓情于景,通过写山中一霎雨过的奇异景象,抒写了诗人对山雨奇景的惊异之情;李诗借凄凉的秋夜雨景抒写客愁旅况(或离人的愁思,对妻子的相思,自己的孤寂凄凉)。

【分析】1.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诗歌内容描述画面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描绘第一句的画面特点要抓住“满林”“星月”这两种景物特点,及表示时间的“一夜”及表现星月特点的“白”,展开想象描绘。这两句所呈现的画面为:整个夜里,林子里充满静谧,墨蓝的苍穹中闪烁着疏朗的星光,烘托出异常皎洁光亮的月华。

2.本题考查比较阅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没有直接写雨大,而是通过“涨秋池(涨满秋池)”来表现雨大,这是侧面描写。根据《山雨》句子“平明忽见溪流急(天亮时出门,忽然见到溪水流得分外地湍急)”可知,本诗则通过写雨后湍急的溪流写雨大,这也是侧面描写。但两者表现的感情不同,根据《夜雨寄北》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可知,李诗主要表现了离人的愁思,对妻子的思念和自己的孤寂凄凉,而本诗根据诗句“知是他山落雨来(我知道别的山曾经下过大雨,水宛转流到这个地方)”可知,抒写了诗人对雨后山景的惊异之情。

诗歌鉴赏之描述画面-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考试易错题 易错点18诗歌鉴赏之描述画面 【典例分析】例:【2021•广西贵港•中考真题】 请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画面。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宛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答案】示例: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详解】本题考查画面的描述。从全诗来看,这两句是颈联,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社” 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到宋代还很盛行。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描绘时,箫鼓应理解为吹箫打鼓;古风,应理 解为古代风气。其余的,以文言翻译的方式对待,即可。 例.【2021•广东广州•中考真题]考查对诗文画面的理解。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描绘画面时要抓住“山” “水” “柳” “花,,“小路” “村落”几个意象,展开合理的想像,描绘诗人街在山野村落间的情形作答。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若能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告诉人们:人们在困境中不要悲观失望,要乐观地去面对,就会有新的转机出现。据此理解概括分析作答。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古诗词赏析》专题考点精讲精练(含答案)

《天静沙·秋思》 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 ..的一项是() A “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 “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 “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春望》 从“国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与唐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赤壁》 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 ..的一项。() A 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 “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C 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

D 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过零丁洋》 下面分析不当 ..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诗人通过科举考试后,宋朝大地到处燃起了抗元的星火。 B 颔联比喻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 C 颈联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了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D 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山坡羊·潼关怀古》 对这首曲理解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己亥杂诗》

最新中考语文古诗词考点精讲精练知识梳理之描绘画面(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考点精讲精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考点07 知识梳理之描写画面 一.(2022·广西柳州·八年级期中)古诗词鉴赏,完成问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描绘出来。 2.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1.远远望去,夕阳笼罩下,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2.尾联运用典故,直抒胸臆,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详解】1.本题考查诗句画面的描绘。 解答此题需结合诗句赏析。“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意思是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结合全诗的内容,从“薄暮”“落晖”等词可想象到,这是一个秋高气爽的黄昏,诗人居高远望,看到夕阳笼罩下得树木、山景笼罩着一层金光。本题加上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即可。 2.本题考查诗人的思想感情。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意思是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借用典故“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因此可知,尾联借典故直抒胸臆,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二.(2022·甘肃武威·八年级期末)古诗词鉴赏。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颔联所描绘的画面。 3.尾联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这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赞美守军将士的高昂士气。 2.号角声在秋天的天空中回荡,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3.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爱国热情。 【解析】1.本题考查诗句赏析。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意思是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城欲摧”是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金鳞”把阳关照射下的铠甲比作鱼鳞,渲染了守军将士的高昂士气,暗含赞美之情。 2.本题考查画面描绘。根据诗句意思,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即可。 颔联“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意思是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示例:号角连天,秋风阵阵,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3.本题考查思想感情。 尾联“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意思是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诗人引用燕昭王筑黄金台典故,写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爱国热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描绘诗歌画面(解析版)

04、古代诗歌四首——群文阅读 描绘诗歌画面 诗歌需要通过意象创造出一种特定的意境来表情达意,而意境往往具有鲜明的画面感。如《天净沙·秋思》中,作者选取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等一组典型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对天涯游子的羁旅之悲起到了很好的烘托渲染作用。 【考点解读】 描绘诗歌画面﹐是指抓住诗中主要景物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情景。这是中考古诗词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 1.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句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技法点拨】 描绘诗歌画面,一般的思路是: 第一步:找出诗中描写的所有景物。 第二步:根据景物的修饰语把握景物的特征。如由“枯藤”中的“枯”,可知藤的特点是干枯。 第三步:运用联想和想象将诗中景物连缀成画面。 注意事项: 1.描述时,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切忌单纯地翻译诗句。 2.要忠实于原诗,不能脱离原诗的情境或主题。 3.在忠于原诗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4.描述时要体现诗人的思想情感。 【真题演练】 (一)绝句二首•其二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本诗作于作者漂泊西南寓居杜甫草堂之时,时值暮春。 01.下列对诗歌内容和手法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B A.杜甫有“诗圣”美誉,创现实主义高峰,与李白合称“李杜”。 B.本诗“又”字写出了“春光易逝,无所作为”的心酸无奈。 C.本诗一、二句运用衬托手法,写出了清新亮丽怡人的风光。 D.本诗“借乐景抒哀情”,借融融春光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解答】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ACD.正确;B.有误,“又”字表达了作者漂泊的感伤。 02.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写的画面。 示例:微风徐来,碧波荡漾,在碧波的映衬下,水鸟显得更加洁白,它们正在欢快地徜佯;青山上的草木繁茂、青翠欲滴,山花怒放,在阳光映照下火红一片。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句画面的能力。句意为: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根据句意可描绘为:微风徐来,碧波荡漾,在碧波的映衬下,水鸟显得更加洁白,它们正在欢快地徜佯;青山上的草木繁茂、青翠欲滴,山花怒放,在阳光映照下火红一片。 【参考译文】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二) 边城思 [南北朝]何逊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0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展现的画面。 示例:早春时节,鹅黄色的柳芽微微冒出,还未伸展腰身;水色泛起绿意,水色绿而已,苔衣尚未长成。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考点》精讲精练(含答案)

课题:八上诗词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背诵默写诗词句句;理解诗词大意。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能理解诗歌思想感情,赏析名句。 学习难点: 感悟作者在诗词中抒发的情感;体会它们不同的韵律特点,品味诗词的意境。学习重点; 默写六首古诗词;理解诗词大意,积累诗词名句。 一、课前热身,自主学习,基础练习,默写填空 二、小组合作,复习巩固,诗词鉴赏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传递了什么样的情感?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说说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观?再从中任选一个词进行赏析。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5.(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西湖早春图,如春水初涨、莺争暖 树、、、草没马蹄,抒发了作者对西湖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2分) (2)诗歌讲究炼字,请品味颈联中“乱”“浅”的妙处。(2分)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答: 2.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答: 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 答: 4.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蕴含的哲理。 答: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2.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2分)13.简要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2分) 1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2分)

古诗鉴赏-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高频考点专项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古诗鉴赏 ➢基本训练 一、(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有同学一直将“洪波涌起”错误地背诵为“波浪涌起”。请你给这位同学简单讲解原句描绘的景象与“波浪涌起”的不同。 2.《经典咏流传》准备为本诗配乐。请你推荐下面的一种 ..乐器给栏目组,并说说理由。 笛子古筝唢呐编钟二胡 【答案】1.原句比“波浪涌起”更能突出大海的波澜壮阔。或;原句描绘的是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而“波浪涌起”描绘的是海水起伏涌动的景象。 2.[示例一]我推荐古筝。古筝之声古朴、刚劲、悠扬,与本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相符,有助于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情壮志。 [示例二]我推荐编钟。编钟之声庄重、洪亮、悠远,符合本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有助于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情壮志。 二、(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次”有“依次”“停留”“接连”等意思,标题中的“次”指停留、停宿。 B.首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劳。 C.颔联描写了船行江上、一帆风顺、平野开阔、春潮渐退的壮观景象。 D.颈联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理趣,以及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2.杜甫的《春望》和本诗都提到了“书”的意象,请分析其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案】1.B 2.《春望》表达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情感;《次北固山下》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解析】1.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诗句赏析。 B.有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意思是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绿水之间。本句运用对偶,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交代前行之路,起笔清新,寓情于景,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故选B。 2.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主旨。 《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战火持续了好几个月仍不停息,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儿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书该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书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乐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表达了诗人因战事使消息隔断,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意思是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古诗鉴赏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古诗鉴赏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6 古诗鉴赏 (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平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首句紧承题目,摹写“梅”“雪”争春之趣态。 B.次句写诗人怕得罪“梅”或“雪”,故意回避。 C.诗歌第3句说“雪”在色彩洁白方面略胜一筹。 D.最后一句表明梅花的芳香比“雪”是有优势的。 2.下列对这首诗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物诗,看似咏物,实则寄托着人的情志。 B.这首诗朗朗上口,节奏明快,语言通俗而富含哲理。 C.全诗用夸张手法写梅争雪斗,让人感到非常有情趣。 D.诗歌启示我们,生活中雪和梅各有亮点、相映成趣。 【答案】 1.B 2.C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文鉴赏。 B.首句“梅雪争春未肯降”意思是: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次句“骚人阁笔费平章”,写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各有特点;而不是“诗人怕得罪‘梅’或‘雪’,故意回避”; 故选B。 2.本题考查诗歌鉴赏。 C.首句“梅雪争春未肯降”意思是: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采用 拟人 ..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生动活泼

地表现出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意思是:梅花须逊让 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运用对比 ..的手法展现雪之洁白,梅之清香;“全 诗用夸张 ..手法写梅争雪斗”表述有误; 故选C。 3.(2023·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① [北宋]王安石 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②。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③计,一到扶桑④恨未能。 【注释】①本诗是王安石依其弟平甫原诗的韵脚而作。金山,地名。①西兴:地名。①桴(fú):小筏子。①扶桑:传说中的神树,长在东方日出处。 请描绘诗中画线句展现的景象。 【答案】月光照进松林,林间斑驳的光影好似片片碎金;大风吹动江水,朵朵奔涌的浪花犹如白雪纷纷扬扬。 【详解】本题考查描绘诗句画面。解答此题要结合诗句的意思。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意思是松林中斑驳的月光,像是片片碎金;江间白浪腾涌,犹如积雪崩落。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优美、流畅、通顺的语言描绘即可。 示例:皎洁的月光映照松林,林间光影斑驳好似片片碎金;大风吹拂满面,浪花奔涌犹如纷纷白雪。 (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①,惟解②漫天作雪飞。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注释】①才思:才气,才情。①解:懂得,知道。 4.诗中“知”“斗”二字用得极妙,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第九讲 描绘画面题-2023-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解读+真题回放+闯关检测(解析版)

第九讲描绘画面题 考点阐述 画面描绘类题目,考查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多以简答题形式呈现,偶有填空出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的画面”“诗中‘……’一句让人回味无穷,请合理想象,描绘这一情景”等是常见的题目表述。 常见题型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2.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所蕴含的诗人情感作答。 精题回放 例1例1(2022·江苏扬州)运用想象,描绘“窗外芭蕉窗里灯”(万俟咏《长相思·雨》)的画面。 例2(2022·北京)“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 【解题方略】 解答此类题,要抓住诗歌的描写对象,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发挥想象,丰富诗句的内容,用优美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 例1,描写对象是芭蕉和灯盏,诗人客居异乡,在雨夜,独坐室内,隔窗听雨打芭蕉的声音,孤灯照着离人,难以人眠。如果就句写句,只能读到窗外的芭蕉和室内的一盏灯,毫无诗趣。结合全词,增加其人、其境,发挥想象,画面丰富,美感自得。诗句扩展不离诗句,但又不能囿于诗句,以诗句为支撑,补充人物所处情境,非常必要。 例2的画面想象,要求依据诗歌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这样的命题,别出心裁,颇具新意。试题检测对全诗的整体把握,但仍旧是画面描述,还要用自己的语言,考查赏析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语言概括组织能力,一石三鸟。描绘画面,对大家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描述能力都有要求。解答这类题目,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是前提。但仅仅解释诗句是不够的,可以运用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描绘画面,使语言生动形象起来。 【参考答案】例1:示例:诗人躺在床上难以入睡,听着窗外雨打芭蕉的声响,又望着窗内那一盏孤灯,灯光摇曳,诗人也不禁顾影自怜。例2:示例:在南山下的几间草屋中隐居,悠闲地漫步在庭院中的菊花丛里,随意地采摘几朵。偶然间抬起头来,看那夕阳西下,雾气在山峰间缭绕,让人心旷神怡,鸟儿结伴回到巢穴,使人备感温馨。 解答画面描述题,要注意以下四步: 第一步,在整体感知诗意、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所要描绘画面范围的意象(要找全)。如例1,要求描绘颔联的画面,例2要求描述上阕画线句子的画面。其中,例1颔联的意象有潮、江、岸、风、帆;例2的意象是小园、桃花、李花、菜花等。

专题10 古诗词阅读之表现手法-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10 古诗词阅读之表现手法 ★[考点概述] 古代诗歌十分讲究艺术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赏析的重要内容。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运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课标》对古诗词的学习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一项就是了解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考生在答题时存在表达技巧辨识不准、脱离诗句架空分析、技巧与作用张冠李戴等问题。 鉴赏表达技巧命题方式通常有: 1、请分析颔联的艺术特色。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尾联。 3、首联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4、本诗的题为《咏牡丹》,却从松菊写起,有何妙处? …… ★[考点梳理] 中考常考的表现手法 0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02借景抒情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03托物言志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墓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0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05动静结合 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如: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06以动衬静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静态。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 07乐景写哀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如:青雀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

古诗鉴赏阅读(解析版)-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 古诗鉴赏阅读(解析版) 一、知识点汇总 1.词句理解。指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这是我们欣赏诗歌的基础。这类考题难度不大,但比较切合初中生的年龄及认知实际。需要强调的是,对词语、句子的理解,不能就词、就句作孤立的分析,而应联系全句、全诗来体会。 2.意境描绘。所谓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境界。意境包括景(境)和情(意)两个方面。比如分析“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我们首先要描绘出它的画面:诗人站在岸边,目送着友人的船只渐渐远去,一直到天的尽头;眼前只有一江春水向东流去。其次,分析其中蕴涵的诗人的感情:依依惜别之情。 3.主旨把握。“主旨”,即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需要注意的是,这属于“整体把握”类题,答题时一定要着眼于全诗,看清楚全诗的内容,进而体会诗人的感情,切忌断章取义。 4.名句赏析。古诗中的名句,有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的抒情真挚,感人肺腑;有的写景自然,怡人耳目。阅读这些名句,对加深我们的文学修养,陶冶我们的性情,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都有重要意义。赏析古诗中的名句,关键要分析透彻该名句“名”在哪里,是思想深刻,还是感情浓郁,抑或写景生动?

5.技巧分析。这种题型用来考查对诗歌写作特点的理解。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 答题的一般步骤为:(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3)分析该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6.品味炼字。古人作诗作词讲究炼字,著名的如“推敲”的故事、“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等。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 这种试题的答题思路:(1)指出该诗句中最生动传神的字;(2)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7.见解阐述。诗无达诂。有些诗作,不同的读者,往往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见解阐述类考题,一般会给出对诗作的两种不同理解,然后要求你就此说出自己的看法。解答见解阐述类题目,我们首先要旗帜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其次,要条理清晰地表述理由。第二点尤为重要,因为现在不少开放性题目的“评分标准”里都有“言之成理即可”之类的话,换言之,观点、意见可以不同,可以各抒己见,但一定要持之有据。 二、习题演练 (2022·湖北十堰)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中考古诗鉴赏常见——描绘画面(对点练习)-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鉴赏精讲精练(全国通用)

古诗鉴赏常见题型——描绘画面 练习题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田舍①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②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③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④稻云黄。 【注释】①田舍:农家。②筑圃:修筑打谷场。③菁:水草。④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1.全诗洋溢着一种“”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作答)(2分) 2.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2分) 【参考答案】 1.“乐”或“乐哉”(2分)“忙”(1分)(评分标准:2分。答“乐”或“乐哉”,得2分。若答“忙”字,得1分。) 2.示例: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玩耍(或:在厚厚的落叶堆里酣然入睡),夕阳西下,一群群鸟雀在稻田上空飞翔,喳喳喳地叫得正欢。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颔联以景喻人,诗人以“蓬”“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C.颈联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尾联写作者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达了作者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满。 2.《而庵说唐诗》评价本诗时说:“‘大漠’‘长河’联,独绝千古。”请仔细品读颈联,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 (1)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该联的画面。(2分) (2)请从语言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赏析其“独特”之处。(4分) 【参考答案】 1.D

描绘诗词画面(解析版)-2022年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常见考点分类训练

考点02 描绘诗词画面 【考点分析】 描绘诗词画面,主要考察学生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课标》对古诗文阅读提出了要求:感知古诗文中的艺术形象,理解古诗文的思想感情,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古诗词画面描写题,既考查了考生对诗歌的艺术形象、思想感情等综合欣赏能力,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便于考生有创意地表达,因而这类题一直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由于古诗词的语言具有形象性和概括性,对诗词的理解又需要整体把握,因而,考生在答题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简单翻译、缺少生动、另起炉灶、表达平乏。 描绘诗词画面题目形式通常有: 1. ……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请描绘……句所展现的画面。 3.诗歌中……句描绘了哪几幅图画? 4. 诗歌……句描写的景物有……,展现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技巧点拨】 古诗词描写画面题,要学会从所描写的景色入手,调动自己的想象去欣赏、品味,并融入情感、生动描述,这样就能扣住题目、准确答题。下面以《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为例,谈谈如何进行古诗词画面描写。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题目。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问题: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具体答题可按照以下三步: 第一步:找全景物,抓住特征。 词的下片以轻云小雨,天气的突变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发现为内容,表现夜行乡间的轻松和饶有兴趣。情真、景真,笔调轻快。下片的景物还有:稀星、远山、曲径、小溪等。 第二步:合理想像,融入情感。 读诗,还要借助想像将诗句中所描绘画面全部展现出来,也就是既要有诗句中所提到的景物,也要写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九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鉴赏》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九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鉴赏》精讲精练(含答案) 九年级(上)课内古诗词赏析精讲精练 (二十四)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价值万钱。胸中郁闷呵,我放下酒杯搁下筷子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茫茫的风雪早已封山。像吕尚垂钓溪边,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岔路这么多,我如今身处何方?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内容分析】1.“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这组《行 路难》诗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2.“停”“投”“拔”“顾”表现出来的内心的苦闷和抑郁。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苦,以乐景写哀情,强化了哀的程度。 【主题思想】全诗抒发了诗人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抑郁苦闷心情和诗人对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表现了诗人昂扬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__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苦闷、抑郁的情绪。__ 2.诗人在写行路难时,用“__冰塞川__”“__雪满山__”(各限填三个字)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3.名句赏析。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__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__运用吕尚、伊尹的典故,表明诗人对自己从政仍有所期待。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__运用典故,表明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精神。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信念。__ (二十五)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内容分析】1.“凄凉地”和“弃置身”写出了诗人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诗人无限心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两句诗运用典故(闻笛赋、烂柯人),写自己归

中考语文古诗阅读鉴赏知识梳理(3)——古诗常考题型及解题思路

中考语文古诗鉴赏知识梳理(三) 第一部分:知识梳理 诗歌常考题型及解题思路 一、画面描绘题 1.常见提问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X句诗呈现的景象。 (2)XX句诗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2.答题思路: (1)找出描写的意象,找名词,找全。 (2)找出事物的修饰语,找形容词,找准。 (3)连词成句,描述景物。 (4)展开联想,丰富句子。 二、环境描写作用分析题 1.常见提问方式: (1)结合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2)XX句描写XX景物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答题思路: (1)分析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时,首先要简单描绘所写的画面。(2)分析环境/景物描写的具体作用: ①交代诗歌写作的背景(天气、季节、战争等) 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 ③烘托人物/诗人XX心情 (3)揣摩诗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示例: 南乡子 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烟、雨、落花、鹧鸪组合在一起,除了点明暮春时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作答。(2分) 词中写岸边烟雨朦胧,花瓣伴着雨滴飘落水中,鹧鸪几声啼叫,(答题点1:描绘画面) 寥寥几笔就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氛围,(答题点2:分析作用) 借景抒情,为下文渲染了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做铺垫。(答题点3:分析情感) 三、赏析题 1.常见提问方式: (1)XX句中“X”字好在哪里? (2)XX句中运用了叠词“XX”“XX”,请简要分析其效果。 (3)XX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4)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答题思路: (1)首先点明诗句运用的特殊手法(如果赏析的是某个字,且该字未运用特殊手法,则解释该字的意思); (2)分析手法是如何运用的(例:如果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则分析将XXX比作XXX);(3)分析该手法写出了事物/景物什么样的特点; (4)揣摩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注】赏析的点多种多样,有字的意思丰富,有词性活用,有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还有语言特色等,如果题目未点明具体赏析哪一点,要多角度考虑。 【补充】 1.诗歌中常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拟物、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双关、通感、借 代、反复、用典 2.诗歌中常用表现手法: ①情与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爱景衬乐情;以景结情) ②静与动(以静衬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③虚与实(化虚为实、虚实结合) ④古与今(借古讽今、怀古伤今) ⑤衬托 ⑥想象

主题七山水田园-【易失分点】2020年中考语文课标古诗词曲分主题专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陶渊明《饮酒(其五)》(八上) 陆游《游山西村》(七下) 易失分点解读】 易失分点“避雷”】 【注意事项】 常见意象与意境: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1.①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②意境特点:恬淡宁谧、清新优美、宁静和谐、明丽绚烂、富有生活气息。 ③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2.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五柳、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 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淡雅清幽、豁达、淡泊闲适、清冷荒僻。 ③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3.注意积累常见意象与寓意。例如: (1)菊花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 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2)竹 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苏轼 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 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 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3)五柳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4)东篱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5)三径。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常见思想感情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厌弃官场,归隐田园,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或怀才不遇的苦闷。)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向往自由、宁静的田园生活。)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 禅意的寄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