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安全事故案例

油田安全事故案例

篇一:两起安全事故案例

两起安全事故案例

20-10-21

十七年前(1988年7月6日),在北海的派帕阿尔法石油平台上泄露出来的天然气冷凝液发生爆炸。爆炸使通讯中心瘫痪,紧接着出现火球和油田大火。大火损坏了来自其他钻井平台输送天然气到派帕阿尔法平台的气管。大量的气体释放出来,引发了吞噬整个钻井平台的更大的爆炸和火灾。165名工人和2名救援人员丧生。钻井平台被彻底毁坏。

事故发生的过程:派帕阿尔法平台钻取石油,并处理来自其他平台的天然气。一支维修队正在对气体处理单元中的一只泵进行维修。作为工作的一部分,他们把泵的出口管上的安全阀取下来,但是没有用正规的盲板来封住开口,他们在那个班上没有完成维修任务,于是告诉当班值班长那个泵不能使用,不幸的是,这个消息没有传递到下一班的运行人员。

当主要的运行泵出现问题时,操作人员启动了处在维修状态的泵,天然气的冷凝液立即从安全阀所在的位置的开口处逃逸出来,爆炸和大火发生了,破坏了防火墙和控制室,大火的热量使得来自其他钻井平台的气体输送管道破裂一一导致了更大的火灾和损失。因为在白天早些时候有潜水者在海里,消防泵放置于“手动” 位置,在紧急情况期

间,没有人启动消防泵,人员居住区的紧急疏散通道也被烟和火所阻挡。

如何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

1、交班时,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就哪些设备已经退出运行及其原因,要通报接班人员。交班本是这类交接工作的有效的工具和载体!

2、不要在维修和安全程序上走捷径。完成所有的许可证,确认接班人员知道这些要求并理解其重要性。

3、知道你的工作单元施加给其他单元什么危害,以及其他单元施加到你

的单元上的影响。知道在有问题的情况下,关闭什么。

4、要尽快把自动火灾保护系统恢复到工作状态。当系统因为维修或测试而退出运行状态时,要特别小心,要尽快将其返回到运行状态!

5、对所有类型的紧急情况和危害位置,要知道其疏散路线。案例2:当你在做安全检查时,确认你工作在正确的设备上晚班被指派了一件工作,就是要清理一搅拌混合容器。值班长要求主操去完成“锁定”。主操在电机控制中心对启动器进行了锁定和挂牌,并且通过按下启动按钮确认了电机没有启动,他在容器附近的启停开关盒上加了锁并挂上了“危险不要操作”的警示牌。然后值班长签发了限制空间进入许可证,两个工人随后进入了容器,在中班的时间里清理容器。接下来的白班需要重新签发限制空间进入许可证。当他们实验启停开关盒上的启动按钮时,这个搅拌器启动起来了!这个搅拌器居然没有被锁定!

事故发生过程:或许比你想象的要简单些。锁定会自行打开吗?不是。锁定搞错了对象。当启动器的标签标识与搅拌器一致的情况下,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而且,为什么第一次试验启动按钮时,搅拌器没有启动?

让我们来解释。几个月前,搅拌器的电机更换为一个更大的电机。这个更大的电机需要一个更大的电机启动器和重新接线。由于考虑到工厂也许某一天还会需要这个“老”系统,于是这个系统就没有被取消。而是在容器旁边安装了一个新的启停盒,事实上就在老的启停盒旁边。老启停盒在容器旁的立柱外侧部分,而新的启停盒在同一个立柱的内侧部分。当主操人员锁定和实验系统时,也实际上实验了已被解除的“老系统”。而新系统任然有电!

如何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

1、执行书面规定的安全程序,不要走捷径,不要把你的职责转派给其他人员。

2、保持与你的工厂的变化同步。了解有什么样的变化以及这些改变可能如何影响你的工作。

3、使用变更管理程序来保证所有停用设备都

得到标识而不致于与现用设备混淆。

4、一旦存在不确定的情况,考虑将电线头断开。

5、要进行检查,尤其涉及到安全事宜时,要再确认。

记住你的安全取决于他人以及你自己的个人行动上。不要把你的生命赌注压在其他人的言语上,你自己要确认安全检查的情况。

篇二:油库安全事故案例剖析20(20精华)

油库安全事故

案例剖析

刖言

油库是接卸、储存、供应石油及成品的基地。加油站是石化销售系统面向社会,直接为用户服务、零售成品油的场所。石油及成品油(以下简称油料)具有易燃爆、易挥发、易渗漏、易于积聚静荷的特性。油库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保证油库安全生产、经营。

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漏洞造成的。为了提高油库安全管理水平,有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是应该看到目前有些油库安全管理的还不够牢固,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事故隐患依然存在,安全事故还时有发生。为了加强油库安全教育和管理编写了《油库安全事故案例剖析》。油库事故可分为火灾爆炸事故、跑(漏、冒)油事故、油品变质事故、设备损坏事故、人身伤亡事故等五类。本书共搜集到100多起在油库发生的典型案例。本案例剖析基本是按照事故经过、事故原因、事故教训的顺序开展,力求做到案例叙述简明扼要、符合事实;原因分析清晰透彻、客观具体;教训总结切中要害、发人深省。在编排安全事故案例时,一般都是按事故的类型进行,而本书则是按照事故发生场所或发生的直接原因进行。通过对搜集到的多起安全事故整理、分析之后,我们认为这种编排针对性更强,安全教育效果更好。希望广大油库工作人员,进一步加深对油库事故发生特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从中吸取事故血的教训,增强落实规章制度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油库安全管理水平。

本书公分四章、第一章由陆朝荣编写,第二章由张永国编写,第三章由黄永平、胡利明编写,第四章由刘新建编写,最后由陆朝荣、张永国统稿定稿。

第一章收发、输转作业中的事故分析

收发油料是油库(加油站)最经常基本的业务工作,经常发生油库安全事故。据统计在油库(加油站)发生的事故中,发油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64。在收油过程中,油库主要是通过铁路(码头)装卸油系统接卸铁路油罐车、油船运输的油料,加油站主要是通过自流方式接卸汽车运送的油料。在发油过程中,油库主要是通过铁路(码头)装卸油系统给铁路油罐车、油船发油,或通过零发油系统给汽车油罐车加油;加油站则是主要通过加油枪加注油料。在油库中,由于油料管理的需要,经常会进行油料输转作业(倒罐作业)。由于油料自身特点,在收发、输转油料过程中,易发生油料溢出、油蒸气逸散和静电积聚等问题;同时在收发、输转油料作业中,参加人员多、启用设备多,安全管理比较复杂。作业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轻则造成跑(冒、漏)油、混油或损坏设备,如果处理不及时,则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第一节擅离职守引发的安全事故分析

油罐作业要对输油状况进行监视,防止瘪罐、溢油。

--- 《石油库管理制度》

接卸油品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现场有专人监护,防止发生跑、冒、混油事故。

——《加油站管理制度》

【案例1】输转作业中睡觉看电视,溢油引起着火爆炸

一、事故概况

201年9月1日凌晨,辽宁省沈阳市某油库发生了一起油罐连锁爆炸事故,储油总量为320m3的8个油罐先后爆炸起火。

这是一个1万平方米的大型储油库。库内分东西两个储油区。东边是内有14 个立式储油罐的储油区,其中南北依次排列的8个溶剂各为400m3的储罐,就是这

8个油罐发生了爆炸事故。西边是另一储油区,储油为6620m3。离着火油库21m 远、从东至西排列着5个溶剂各为1000m3的立式储油罐,北边还有溶剂60m3的卧式储油罐27个。东边墙外,有4个溶剂各为100m3的立式储油罐。南边6~7m远的铁路上,停放着2列载有1100m3的22节正准备卸油的油罐车;东北侧260m处是一

个加油站,有溶剂均为10m3地下汽油、柴油储罐4个;300m处有一个50m3液化气储油罐1个;东南侧960m处加油站内,有溶剂25m3的汽、柴油罐4个;950m 处是另一个油库,储存柴油总量为11000m3。

凌晨4时30分,该油库在倒罐作业过程中4名作业人员全部不再作业现场,或看电视或睡觉,造成油料外溢,大量挥发性气体沿地表一直扩散到160m外的车库内。司机贸然发动汽车,形成点火源,发生着火爆炸。8座400m3地面罐及1000m3库房被烧毁,死亡6人,重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万元。

二、事故原因

(1)油料倒罐作业过程中,4名作业人员全部擅离职守,造成油罐大量溢油。

(2)外溢的油料蒸发形成的油气沿地表扩散到车库,汽车发动形成点火源,引起火灾,并引发建在室内的油罐相继着火爆炸。

三、事故教训

(1)该库管理涣散,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倒罐作业组织不严密,分工不明确,作业过程中无领导值班或检查。4名作业人员根本没有把油料倒罐作业安全放在心上,既没有仔细检查液面上升情况,又不坚守岗位,导致溢油事故的发生。

(2)根调查该库员工大部分未经培训,直接上岗,缺乏最基本的安全和消防常识,对油料易燃易爆特性和跑油等事故可能产生的危害和知之甚少。在溢油发生后,作业人员不会报警,不会采取措施控制现场和保护自己。如果此时能够处理得当,罐壁阀门,避免点火源出现,着火爆炸事故完全可以避免。因此,必须落实所有新入库职工(包括学徒工、外单位调入职工、合同工、代培人员和大专院校实习学生等)必须经入库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方可进入生产岗位和学习这一规定。

(3)该库设计不符合《石油库设计规范》要求,工艺不合理,无配套消防设施。8个油罐建在库房内,形成封闭式空间,极易造成油气的大量积聚,形成安全隐患。就在事故发生前3个月,当地消防部门在列行的消防安全大检查中,对其下达了停业整顿通知书,并罚单位和法人罚金。但该公司置若罔闻,未做任何整改,依旧作业,致使发生着火爆炸后,没有任何办法控制火情,错过了火灾初

期灭火的最佳时机。

【案例2】油罐车装油无人看管,冒油引发火灾

一、事故概况

某年4月24日下午4点,一辆十轮油罐车到某石油站油库提汽油。业务员开单制定管理人员灌油。管理员打开流量表阀门后让司机代为看管,本人擅离开了岗位。司机看流量表的指针离制定数尚差1000多公升,便到离灌油间20多米的公路上去吸烟聊天。汽油冒出油罐,百一个小女孩发现,立即呼喊。司机等人到现场关闭了阀门。大量汽油已流到车上和地上。司机进入驾驶室启动发动机,踩油门时排气管“放炮”冒火星,将溢油点燃。霎时,烟火冲天。烧毁十轮汽油罐车1辆、汽油4.5t、90m2灌油间1栋。扑救中20多人受伤,其中3人重伤。

篇三:安全事故案例总结

安全事故案例总结

大庆油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道路管理公司

第三工程处第一项目部

二0 一二年七月

安全事故案例总结

安全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的生命线,效益的前提,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作为一名路管的员工我们更应该加强安全技术的培训学习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通过事故案例的观看分析和点,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事故虽然都有这各自不同的特点,但共性问题比较突出,这都是我们应该接受的教训和引以为戒的地方。具体内容表现在:

205年油建二公司的管线挤压事件:由于施工安全经验缺乏,信息沟通不畅通没发现另一端还有员工在操作,指挥挖沟机拖拽管挤压沟下的员工。

20年化建公司的窒息事件:由于进入阻火器水封罐作业前,在未做气体采样检测分析的情况下,现场人员进入罐内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导致氮气窒息导致死亡。

20年路桥车辆伤害事故:由于民工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在驾驶员不知道的情况下冒险躲到车下避雨。在车辆起步时,将在车下避雨的外雇工碾压

死亡。

207年油建电线杆挤压事故:由于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双脚站在不稳固的电线杆上解钢丝绳。电线杆受重力作用沿斜坡滚动,导致死亡。

2021年安装公司闪爆亡人事故:错误排空与动火作业管线相连的1#回收水罐,致使罐内产生混合爆炸气体聚集空间,遇电焊高温引发闪爆事故。

2021年管道公司窒息亡人事故:由于在管道内有人作业的情况下,安装内对口器,堵塞管口,管道内空气流通受阻,导致窒息死亡。

2021年物体打击事件:由于管材受前一天下雨影响没有能够卸在打好管枕的原地点,而是直接卸在路边未平整的坡地,使得管材滑落,连续撞击,导致死亡。

2021年建材火灾事故:由于在厂生产安全管理部门未知情的情况下,就擅自组织管线检修。使得导热油管线疏通后,冒出的导热油遇空气产生自燃,引起浇涂包覆岗上的沥青发生了燃烧。

2021年工程公司管沟塌方事故:由于管沟未按施工措施中要求的1:0.75系数放坡,也未采取其它防塌措施。使得管沟塌方导致两人死亡。

2021年管道公司管沟塌方事故:由于管沟塌方的西侧放坡不够。施工方案坡比为1:0.67,现场实测坡比仅达到1:0.33,没有达到施工方案中的技术要求。使得管沟塌方导致两人死亡。

造成以上现象首先是安全生产责任制、业务保安责任制落不到实处,安全生产管理和现场生产管理脱节,开工前安全会议质量差,安排工作有空洞,对工作面出现的问题了解不深入,没有针对工作隐患采取有力的措施。责任心弱,导致一些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有些管理制度落实后没有认真进行学习,重大安全隐患处里没有积极采取主要干部指导处里的方法,没有及时根据现场的变化,调整生产部署和处理措施。

其次是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涣散,劳动组织不合理。随着生产的推进,各种安全隐患会不断地出现,这就要求现场管理人员根据生产进程,及时调整生产布置和劳动组织,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保证安全生产。但在实际工作中,指挥的管理干部常常过度重视生产进度,对出现的隐患认识不足,巡查不到位,重大隐患处里没有盯在现场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当工作面多头处理重大隐患时,没有

进行切合实际的劳动组织,管理人员没有合理的分工负责,合理分工负责的员工没有高度重视,不安规章行事,各行其是,导致人员繁杂,后路不畅,一旦发生事故险情,人员撤之不及,造成恶劣的后果。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认真贯彻落实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执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并将安全生产工作放在自己的职业价值中去。

油田安全事故案例

油田安全事故案例 篇一:两起安全事故案例 两起安全事故案例 20-10-21 十七年前(1988年7月6日),在北海的派帕阿尔法石油平台上泄露出来的天然气冷凝液发生爆炸。爆炸使通讯中心瘫痪,紧接着出现火球和油田大火。大火损坏了来自其他钻井平台输送天然气到派帕阿尔法平台的气管。大量的气体释放出来,引发了吞噬整个钻井平台的更大的爆炸和火灾。165名工人和2名救援人员丧生。钻井平台被彻底毁坏。 事故发生的过程:派帕阿尔法平台钻取石油,并处理来自其他平台的天然气。一支维修队正在对气体处理单元中的一只泵进行维修。作为工作的一部分,他们把泵的出口管上的安全阀取下来,但是没有用正规的盲板来封住开口,他们在那个班上没有完成维修任务,于是告诉当班值班长那个泵不能使用,不幸的是,这个消息没有传递到下一班的运行人员。 当主要的运行泵出现问题时,操作人员启动了处在维修状态的泵,天然气的冷凝液立即从安全阀所在的位置的开口处逃逸出来,爆炸和大火发生了,破坏了防火墙和控制室,大火的热量使得来自其他钻井平台的气体输送管道破裂一一导致了更大的火灾和损失。因为在白天早些时候有潜水者在海里,消防泵放置于“手动” 位置,在紧急情况期 间,没有人启动消防泵,人员居住区的紧急疏散通道也被烟和火所阻挡。 如何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 1、交班时,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就哪些设备已经退出运行及其原因,要通报接班人员。交班本是这类交接工作的有效的工具和载体! 2、不要在维修和安全程序上走捷径。完成所有的许可证,确认接班人员知道这些要求并理解其重要性。 3、知道你的工作单元施加给其他单元什么危害,以及其他单元施加到你

的单元上的影响。知道在有问题的情况下,关闭什么。 4、要尽快把自动火灾保护系统恢复到工作状态。当系统因为维修或测试而退出运行状态时,要特别小心,要尽快将其返回到运行状态! 5、对所有类型的紧急情况和危害位置,要知道其疏散路线。案例2:当你在做安全检查时,确认你工作在正确的设备上晚班被指派了一件工作,就是要清理一搅拌混合容器。值班长要求主操去完成“锁定”。主操在电机控制中心对启动器进行了锁定和挂牌,并且通过按下启动按钮确认了电机没有启动,他在容器附近的启停开关盒上加了锁并挂上了“危险不要操作”的警示牌。然后值班长签发了限制空间进入许可证,两个工人随后进入了容器,在中班的时间里清理容器。接下来的白班需要重新签发限制空间进入许可证。当他们实验启停开关盒上的启动按钮时,这个搅拌器启动起来了!这个搅拌器居然没有被锁定! 事故发生过程:或许比你想象的要简单些。锁定会自行打开吗?不是。锁定搞错了对象。当启动器的标签标识与搅拌器一致的情况下,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而且,为什么第一次试验启动按钮时,搅拌器没有启动? 让我们来解释。几个月前,搅拌器的电机更换为一个更大的电机。这个更大的电机需要一个更大的电机启动器和重新接线。由于考虑到工厂也许某一天还会需要这个“老”系统,于是这个系统就没有被取消。而是在容器旁边安装了一个新的启停盒,事实上就在老的启停盒旁边。老启停盒在容器旁的立柱外侧部分,而新的启停盒在同一个立柱的内侧部分。当主操人员锁定和实验系统时,也实际上实验了已被解除的“老系统”。而新系统任然有电! 如何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 1、执行书面规定的安全程序,不要走捷径,不要把你的职责转派给其他人员。 2、保持与你的工厂的变化同步。了解有什么样的变化以及这些改变可能如何影响你的工作。 3、使用变更管理程序来保证所有停用设备都 得到标识而不致于与现用设备混淆。 4、一旦存在不确定的情况,考虑将电线头断开。

案例17 中原某采油厂9.15抽油机伤害事故(采油)

案例17 中原油田某采油厂“9.15”抽油机伤害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4年9月15日9点58分,某采油厂采油二区小班工人干××(劳务合同工)在对文54井抽油机巡回检查时,不慎被抽油机基础南侧井台上的庄稼绊倒,碰到正在旋转的抽油机平衡块上,平衡块将干××头部和胸部击伤。在邻井文52井加盘根的大班工人王××、邓××等听到一声呼叫,立即跑到文54井井场,发现干××倒在文54井抽油机南侧,随即将伤者送往采油厂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干××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在巡井时不慎被井场边的庄稼绊倒,碰到正在旋转的抽油机平衡块上,被平衡块击伤头部和胸部。 2、间接原因 1)井场环境差。农民种植的高梁等农作物直接种到抽油机基础旁边,农作物占据了采油工巡回检查的路线,井场存在安全隐患。 2)没有按规定处理好工农关系。井场周围一定范围内属于油田已征用的土地,有关部门没有处理好工农关系,致使当地农民占用了井场面积,给井场安全带来隐患。 3)安全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井场无巡回检查路线,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二是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足,员工安全意识普遍较差;三是井场没有严格的管理制或管理制度不落实。 三、防范措施

事故发生后,油田事故调查组于当天下午在事故现场召开了由采油一厂有关领导、机关科室长、各三级单位行政正职参加的事故现场会。9月16日下午,油田又召开了由主管安全生产的刘一江副经理主持事故分析会,油田各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安全主管领导和安全科长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技术安全监督处肖永庆处长主持,技术安全监督处徐海珍副处长通报了事故情况,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采油一厂厂长李振志做了检查;分公司刘一江副经理对防范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提出具体措施。 1.立即开展井场规格化专项治理活动。要求各单位积极与地方政府协商,组织工农、保卫、采油生产单位,对非法占用油田生产施工现场和井场的行为进行治理,对井场农作物进行清理,画出井场界,挑出边沟,规范采油工巡回检查路线,完善安全警示标志,尽快消除各类不安全因素。 2.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将针对此次事故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3.检查并消除出故隐患。严格按照HSE管理的有关要求,对工作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评价,对油田名类施工现场存在的不规范现象进行规范整改,减少或消除一切事故隐患。 4.加大安全教育培训的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搞好职工的安全技能培训,增强职工的自我防范能力。 四、处理决定 根据集团公司及中原油田的有关规定,决定对有关责任人员做出

全球石油业风险事故案例

全球石油业风险事故案例 一、北海石油平台爆炸事故 1988年7月6日,Piper Alpha石油公司的石油生产平台在北海发生大爆炸。当时平台上共有229人,最终167人死亡,62人受伤,保险理赔高达13亿英镑。这是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石油灾难。 由于派珀·阿尔法钻井平台上的机械技术先进,几乎不存在漏油的可能,最先起火的区域装有耐火性极好的防火板。专家们在分析事故原因时,惊讶地发现:事故起因源于一个接一个的小小疏忽。 一个已拆下安全阀的泵被当作备用泵起动,液化石油气从堵板处泄漏,引起爆炸。这只是一次小型爆炸,平台上的工作模块防火墙可以隔离大火。 但是,能够承受住高温的工作模块防火墙却不能经住爆炸的冲击力,碎片撞断了一根天然气管道,引发了第二次爆炸,大火的高温熔断了输送管道,导致原油泄露。 燃烧的原油淌进网格式潜水平台,本来事故到此可以缩小,着火的原油由此流进大海。却不料工作人员觉得网格平台硌脚,在上面大面积铺设了一层厚厚的脚垫,漏下的原油堆积在脚垫上,着火的原油不能流进大海,上窜的火苗炙烤另一根高压天然气输出管,引起更大的爆炸和火势,灭顶之灾发生了。 那么,最开始的问题泵是如何被当作安全泵起动的呢?原来发生事故当晚,问题泵已拆下安全阀,办理了出口管道安全阀工作票。但这张安全阀工作票是放在柜子中的,当班的人员只找到泵体维修票,并不知道安全阀已拆,于是下令起动了问题泵。

最终的原因不是科技故障,而是简单的一纸文书!许可证制度的不完善最终导致了悲剧。如果把维修单据放在一起,问题泵就不会起动爆炸;如果防火墙能挡住爆炸,原油就不会泄露;如果原油泄漏时没有被脚垫阻挡起火,高压管道就不会爆炸。悲剧是环环相扣的,只要有一个环节不成立,灾难就不会发生。 二、墨西哥湾漏油事故 2010年4月20日,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市东南约80公里处海域的“深水地平线”(Deepwater Horizon)钻井平台于夜间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造成11名工作人员死亡,大约在36小时后沉入墨西哥湾。 平台底部的管道从24日开始不断朝外漏油,估计每天向墨西哥湾泄漏5000桶石油(约合79.5万升),一些较薄的油膜已于5月4日漂到路易斯安那州的海岸,但大片的厚重的油膜还没有靠近海岸。目前已经确定有三处漏油点,浮油面积迅速扩散,漏油量不断加大,堵漏作业成效甚微。按现在原油泄漏的态势,当前这起事故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原油污染海洋灾难。 三、伦敦油库爆炸 2005年12月11日,伦敦北郊“邦斯菲尔德油库”爆炸事件尽管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但却酿成了欧洲和平年代最严重的生态灾难,对伦敦乃至英伦全境的生态环境、交通能源业、商务保险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四、“埃克森-瓦尔迪兹”号触礁事故

大港油田“”物体打击事故案例分析

大港油田“3.25”物体打击事故案例分析2007年3月25日9:35左右,大港油田集团第一钻井工程公司40538队,在官34-10井进行钻机拆卸起重作业时,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一、事故经过 2007年3月25日上午,大港油田集团第一钻井工程公司40538队,在官34-10井进行钻机拆卸作业,大约9:30分,大港运输公司港狮分公司吊车司机桂恒金,操作车牌号为冀J-13117的轮式起重 机进行钻台右前角梯子吊卸下放过程中,与放臵在地面上的另一梯 子护栏刮碰,钢丝绳套从梯子吊装耳板上脱出,梯子迅速砸下,将 站在现场进行辅助作业的钻工梅仁虎砸伤,当场死亡。 大港运输港狮分公司吊车司机桂恒金在吊装过程中速度过快且 边扒杆边放绳,造成被吊梯子底端与地面事前放臵的梯子护栏刮碰,承重钢丝绳失去受力载荷,绳套从梯子吊装耳板中脱出,致使被吊 装梯子迅速坠落,钻工梅仁虎来不及躲闪,被梯子砸伤,当场死 亡。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1、在作业前的班前会上,没有具体明确指挥人员,吊车司机在 无现场指挥的情况下进行吊装作业。 2、吊装摆放物件的顺序不合理,没有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摆放,且现场面积狭窄,给吊装摆放作业带来困难。 3、事前放臵在地面的梯子、液压大钳阻挡吊车操作人员的视线,在未采取措施进行吊装作业时,造成被吊装梯子与事前放臵在地面 上的梯子护栏发生碰撞。 (二)间接原因

1、钻井队未对进入现场作业的吊车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没 有对吊车操作人员的资质证件进行审验,致使吊车操作人员在资质 证件已超过复验有效期的情况下,仍然进入现场进行吊装作业。 2、施工作业前,钻井队没有按要求对吊装现场存在的危害因素 进行全面排查、识别,对吊装物件摆放位臵不当、吊装现场面积狭 窄等可能造成的伤害认识不足,且作业摆放程序不当。 3、第一钻井工程公司对钻井队的司索、指挥人员配备不足,40538钻井队只有4名人员经过培训取证,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且没有明确指挥人员。 4、大港运输公司没有按照年初签订的施工服务合同安全协议要求,指派现场协调人员进行现场作业的整体协调,对现场4台吊车 作业无人协调管理。 5、大港运输公司对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不到位,吊车操作人员资 格证超过有效期未进行复验。

钻井事故案例100

钻井事故案例100 钻井事故是指在进行钻井作业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下面列举了10个钻井事故案例: 1. 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号钻井平台事故:2010年,墨西哥湾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钻井事故,地平线号钻井平台在进行钻井作业时发生爆炸,导致11名工人死亡,数百万桶石油泄漏进入海洋,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2. 摩洛哥钻井事故:2014年,摩洛哥一口钻井井口发生爆炸,导致16名工人死亡。事故原因是由于操作不当引发了井口压力失控,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3. 美国德克萨斯州钻井事故:2005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口钻井井口发生爆炸,导致15名工人死亡。事故发生原因是由于井口出现了气体泄漏,引发了爆炸事故。 4. 中国河北临城县钻井事故:2017年,中国河北临城县一家油田发生钻井事故,导致3名工人死亡。事故原因是由于井口设备故障,引发了井口爆炸。 5. 印度尼西亚钻井事故:2012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一口钻井井口发生火灾,导致10名工人死亡。事故原因是由于井口设

备故障,引发了火灾事故。 6. 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钻井事故:2018年,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一口钻井井口发生爆炸,导致5名工人死亡。事故原因是由于操作不当引发了井口压力失控,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7. 澳大利亚钻井事故:2016年,澳大利亚一口钻井井口发生事故,导致8名工人死亡。事故原因是由于钻井过程中发生了井底突然喷发,导致工人被困。 8. 挪威北海钻井平台事故:1980年,挪威北海钻井平台发生事故,导致123名工人死亡。事故原因是由于平台上的一个水平锚链断裂,导致整个平台倾覆。 9. 巴西钻井事故:2011年,巴西一家石油公司的钻井平台发生事故,导致9名工人死亡。事故原因是由于操作不当引发了井口压力失控,导致事故发生。 10. 英国北海钻井事故:1988年,英国北海一口钻井井口发生爆炸,导致167名工人死亡。事故原因是由于钻井液泄漏引发了爆炸事故。 这些钻井事故案例表明,钻井作业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风险和安全隐患,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安全管理,以确保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2023年油田安全案例剖析

2023年油田安全案例剖析 【原创版】 目录 一、引言 二、2023 年油田安全案例概述 1.案例一:钻井平台倾覆事故 2.案例二:油气管道泄漏事故 3.案例三:油田火灾事故 三、案例分析 1.案例一:钻井平台倾覆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 2.案例二:油气管道泄漏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 3.案例三:油田火灾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 四、总结 五、建议 正文 一、引言 石油行业是高风险行业,油田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以 2023 年油田安全案例为例,剖析案例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建议,以期提高油田安全管理水平,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二、2023 年油田安全案例概述 1.案例一:钻井平台倾覆事故 2023 年 1 月,某油田公司在进行钻井作业时,钻井平台突然倾覆,导致多名工作人员落水。经过搜救,失踪人员全部被找回,但仍有一人不幸遇难。事故原因主要是钻井平台承重结构存在设计缺陷,同时作业过程中存在超载现象。 2.案例二:油气管道泄漏事故 2023 年 3 月,某油田公司的一条油气管道发生泄漏,泄漏的石油和天然气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为管道老化,加之日常维护不到位,导致管道破裂。 3.案例三:油田火灾事故 2023 年 5 月,某油田公司在进行井口作业时,突发火灾事故,导致一名工作人员受伤。事故原因为井口周围的天然气泄漏,遇到明火引发火灾。 三、案例分析 1.案例一:钻井平台倾覆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 事故原因:钻井平台承重结构存在设计缺陷;作业过程中存在超载现象。 防范措施:加强钻井平台设计审查,确保设计符合安全标准;严格控制钻井平台上的作业载荷,防止超载现象发生。 2.案例二:油气管道泄漏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 事故原因:管道老化;日常维护不到位。 防范措施:定期对油气管道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加强管道日常维护,确保管道安全运行。 3.案例三:油田火灾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 事故原因:井口周围的天然气泄漏,遇到明火引发火灾。 防范措施:加强井口作业安全管理,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作业环境安全;对井口周围的天然气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泄漏,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某油田钻井工程公司物体打击事故案例分析

某油田钻井工程公司物体打击事故案例分析 2004年9月17日22时59分左右,某油田钻井工程公司第二钻井公司50648钻井队在进行下套管作业中,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造成1人死亡。 一、事故经过 2004年钻井工程公司通过议标的方式获取某油田公司官69-46井的施工权,官69-46井位于河北省沧县王官屯乡何官屯村东。承钻该井的50648队于7月22日搬迁,7月28日开钻。 该井于9月10日完钻,完钻井深3368米,2004年9月17日10时30分起钻完,之后作下套管准备工作,至13时15分开始下油层套管(?139.7mm)作业。下套管前由对队长谢某主持召开了特殊作业安全会,并对班组人员进行了分工,即当班人员分成两组,由司钻孙某和副司钻李某各带一组,大班、队部人员插入到两个小组当中,轮流下套管。司钻一组由孙某操作刹把,副司钻一组由副队长董某操作刹把。 当副司钻一组下套管作业进行到22时35分左右时,开始向套管内灌泥浆(套管下深1859.04m,入井套管189根)。这时,副队长葛某、技术员刘某、司钻孙某、大班司钻赵某等6人上钻台接替副司钻一组人员。副司钻李某走到钻台前端左侧小绞车处与操作小绞车的钻台大班赵某闲聊了几句,便走下钻台。此时,已灌满泥浆,时间在22时50分左右,钻台人员继续下套管作业,由司钻孙某操作刹把,技术员刘某和井架工张某负责井口操作,副队长葛某和钻工康某负责卸护丝和小鼠洞操作。在游车将第190根套管提出小鼠洞后,赵某操作小绞车将第191根套管放入小鼠洞内。此时因游

车摆动较大,井口操作人员感觉第190根套管越来越倾斜,这时就听到有人喊了一声“吊卡开了”,葛某急忙抬头看,发现第190根套管向钻台坡道口方向倒下,随即喊了一声“快跑”,井口操作人员马上向钻台两侧躲开。第190根套管在倾倒的过程中,先砸在左侧钻台盒的钻杆立柱上,又砸在坡道左边防护链桩的左侧,在侧向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套管改变了下落方向,以左侧防护链桩和钻台护栏端面为支点,迅速滑向钻台左侧的梯子,在向前滑落的过程中,套管的前端冲击到梯子的外侧挡板,在梯子挡板的作用下,套管又改变方向,顺着钻台梯子向下滑落,直至套管的母扣戳在地面。套管落地后,大班司钻赵某发现李某仰面躺在梯子转角平台处,就一边喊人一边跑下梯子。听到喊声,副队长葛某也马上跑到梯子转角平台,看到李某鼻子冒血,就和职工一起把李某抬下梯子,用车送往该油田南部医院急救,23时08分到达医院后,开始抢救,因急性颅脑损伤严重,抢救30分钟后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1、通过调查,调查组认为由于该钻机使用的天车与游车大绳为顺穿型,在游车提放与刹车时摆动较大,导致套管对扣过程中吊卡活门与正入小鼠洞的油层套管的吊绳发生碰挂,致使吊卡活门打开,套管失去控制后倾倒。倾倒过程中变向后冲向钻台梯子,套管在横向移动的过程中,碰到了正在扶梯上往下行走的副司钻李某的头部,致其颅脑损伤。这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在调查中也发现,该井队下套管所使用的吊卡为老式吊卡,在油田已经使用多年,其吊卡活门手柄与吊卡垂直且呈“U”型状态,使用过程中在被碰挂的情况下容易被打开,特别是在套管对扣过程中吊卡与套管接箍分开的状态下。这也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同时也是主要原因。

中石油七起事故案例统计

中石油七起事故案例统计 一、中原工程“2.1”物体打击事故 2018年2月1日20:53,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塔里木分公司70811钻井队承钻的中古15-7X井在处理卡钻故障过程中,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造成一名员工死亡。 (一)事故经过: 2月1日,70811钻井队按照中原塔里木分公司制定的处理卡钻技术方案要求,在1400KN-2100KN之间活动钻具并起出了一个单根。20:53,当活动起出第二个单根约5米时,钻具自325.96米发生断裂,悬重由2022.4KN 降至87.7KN,悬吊系统发生剧烈摆动,水龙带摆动中撞击右侧气动绞车钢丝绳;钢丝绳突然受力而摆动上行,吊钩端上部U型绳卡挂住站在死绳固定器旁的钟X右下颌,将其掀翻并摔至转盘右侧距井口1.4米处,在送往医院途中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井内钻具在上部突然断裂后引发的一系列破坏作用是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1)风险识别和管控不到位。钻井队对卡钻故障处理过程中的“断钻具”风险后果严重性认识不足,防范措施明显不到位。事发时,钻台上作业人员多达8人,说明当班人员风险及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有3人身处危险区域浑然不觉;当班干部及骨干没有采取警告并强制撤离措施,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管理原因。 (2)专业安全管理不到位。处理卡钻故障方案安全措施不具体,监督执

行不严格。 (3)“三基”工作存在薄弱环节。日常培训不到位,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岗位风险识别能力、操作技能、制度执行力亟待加强。 3.下步措施: (1)狠抓“三基”工作。强化日常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干部员工的风险和自我保护意识;狠反“三违”和“低、老、坏”现象,切实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2)狠抓风险管控。严格工作安全分析,严格作业许可制度执行。 (3)狠抓专业安全管理。严格钻具和工具管理,防止不合格钻具和工具入井;严格工艺参数,避免满负荷作业,杜绝超载作业;严格安全措施,任何工程技术措施实施必须充分考虑人身安全。 二、长庆油田公司“2.3”地表塌陷坠落事件初步情况 2018年2月3日下午18时30分左右,长庆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郝坨梁作业区柳108井区柳36-50井组1名员工和1名业务外包公司人员意外跌落到增压站内暗洞中,经抢救无效死亡。 一、事故原因初步分析 员工史瑞琴吃过晚饭后,从站内餐厅至值班室途中路过注水井时旁时,意外踏破地表,跌入暗洞内,站长李纪在观察或救助过程中,暗洞边缘再次坍塌,掉入暗洞内,二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暗洞成因初步分析 经初步勘查现场发现,暗洞位于井场中部,处于井场内地势较低部位,距注水井约2米左右,地表表层塌陷,塌陷洞口长约80cm,宽约60cm,呈不规则椭圆型,暗洞为长约5米,宽约4米,深约3米,呈不规则斜坡状,洞内无明显油污、积水等。塌陷前地表无明显痕迹。 暗洞内有注水管线1条,集油管线2条;注水管线事故后经试压无泄漏,只发现一条集油管线刺漏,在地表形成直径约2cm斜圆孔,孔口向上,一侧

钻井及井下作业井喷事故典型案例

钻井及井下作业井喷事 故典型案例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一、钻井过程中发生的井喷事故 案例1.双观21井井喷事故 1.基本情况 双观21井是河南油田双江区块的一口观察井,位于河南省桐柏县江河村,设计井深2550m,实际井深2468.25m,井别为直井,井口未安装防喷器。该井由河南石油会战指挥部32135钻井队承担钻探任务,于1979年7月23日18:40一开,表层设计下深80m,实际表层套管下深74.11m。7月27日0:05二开。 2.事故发生及处理经过 1979年10月17日0:00钻至井深2449.43m循环开始起钻,7:35起钻完,起钻时连续灌钻井液,7:35~14:00,换钻头后进行下钻作业,因钻头水眼堵塞,不能开泵,14:00~16:30处理憋泵,16:30~17:10起出钻杆4个立柱(钻头位置在井深2339.67m)。17:10~17:15开泵憋通水眼,17:15~17:45发现钻井液池液面上升,且有大量原油、气泡从井口外溢,当班司钻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全队职工奔赴井场抢险,当班司钻迅速将方钻杆提至转盘面以上,钻杆座在转盘上,用大钳钳头压在刹把上,进行刹车。17:55发生井喷,喷高3~4m,喷出物为原油、天然气和钻井液,当时东北风3~4级,司钻立即通知机房司机和司助紧急停车,司机立即停1#、2#、3#柴油机,在停运3#柴油机时,因柴油机空气滤清器吸入的天然气进入燃烧室引起飞车,随即发

生爆炸着火。18:00大火蔓延到钻台、机房、钻井液池、1#、2#泵. 18:00~18:40先后有4台消防车和4台水泥车赶到井场参加灭火,19:30井场灭火结束。10月18日利用水泥车打入~1.27g/cm3的加重钻井液184m3进行循环,没有发现溢流。22日换好各种设备,井下钻具被卡,10月27日,泡油活动解卡,使用~1.20g/cm3的钻井液循环,恢复正常钻进,钻至井深2468.25m完钻。本次井喷共损失时间近11天,烧毁的设备有B2-300型柴油机5台、自动压风机1台、井口工具、水龙带烧毁以及井架和绞车部分部件;当班司钻、司机和司助烧伤。直接经济损失40多万元。 3.事故原因分析 1)井喷及井喷失控原因 ⑴当时钻井液密度为1.12g/cm3,而本井该井段设计钻井液密度为~1.27g/cm3, 低于设计密度,井底钻井液柱静止时间长达约10h没循环,地层流体不断侵入井筒,是造成井喷的直接原因。 ⑵井口未装防喷器,发生溢流无法控制,造成敞喷,是造成井喷失控的主要原因。 ⑶思想麻痹,岗位责任制不落实,对井喷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自始至终没能认识到该井会发生井喷失控着火,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观原因。 ⑷缺乏井控工作经验和相关技术知识,不能针对险情提出有效的井控措施。井队干部和岗位工人技术素质差,工作标准低,在处理水眼堵

油田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油田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分析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油田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摘要:人(de)生命是最宝贵(de).我们(de)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de)生命为代价.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关键是要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de)方针,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 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 安全生产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de)前提、基础和保障.以人为本首先要 以人(de)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和谐社会首先要关爱生命.要把 安全生产纳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总体战略布局,纳入经济社会发 展规划,明确安全发展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关键词:油田安全事故原因解决措施 1.1事故地震勘探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简介 1988年10月30日早晨,某物探公司268地震队,民工余某从充电房领取两 块充好电(de)爆炸机电池放在1015号汽车(de)驾驶室内(其中一块电源接头无安全盖),接着又带到炸药、雷管库领取炸药876kg,电雷管216发.将炸药全部 装在车厢内,散雷管放进帆布工具包带入驾驶室.驾驶室内右边为民工余某、左边为司机吴某、中间为爆炸工张某,车箱上面坐有15名施工人员.当汽车行至 距离县城关6km处,由于汽车颠簸,致使雷管脚线接触到座位下(de)爆炸机电极,导致216发雷管全部爆炸,当场将余某炸死,将吴某、张某两人炸伤.

2023年油田安全案例剖析

2023年油田安全案例剖析 随着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油田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众多事故中,涉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操作规程违规、设备维护不当、危险识别不足、应急响应迟缓、员工安全培训缺失、安全检查走过场、高风险作业监管不力、事故报告与处理不当以及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等方面。 一、操作规程违规 案例:某油田工人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管线破裂,大量原油泄漏。 剖析:操作规程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任何违反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此类事故表明,部分员工对规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加强培训和监督。 二、设备维护不当 案例:某油田泵站设备长期未进行维护,导致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剖析:设备的定期维护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这起事故反映了维护制度的不完善和员工对设备性能掌握不够,应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培训。 三、危险识别不足 案例:某油田在作业过程中,未识别出地层中的有毒气体,导致人员中毒。 剖析:有效的危险识别是避免事故的关键。需增强员工对各种风险的认知能力,建立科学的识别和评估机制。 四、应急响应迟缓

案例:某油田发生火灾后,由于应急预案启动不及时,导致火势扩大。 剖析:应急响应的速度直接关系到事故的损失程度。应加强应急预案的实战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响应。 五、员工安全培训缺失 案例:新员工未经充分的安全培训就上岗操作,结果发生意外。 剖析:安全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应完善培训体系,确保所有员工都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培训。 六、安全检查走过场 案例:某油田的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未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剖析:安全检查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应加强对检查工作的监管力度,确保每次检查都能到位。

油田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

油田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1、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的内容介绍 注册安全工程师教材包括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安抄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和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四个科目。《安全生产法百及相关法律知识》涵盖了与安全生产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主要介绍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方法和主要内容;《安全生产技术》主要介绍综合性度及矿山、建筑和危险化学品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涵盖了知安全生产实际工作中有关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道定、安全教育培训、事故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处理和安全生产统计分析等内容。 2、车间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一、1、某重型机器厂二金工车间起重工陈某负责为各种加工机床上料。2005年6月3日10时,陈某指挥吊车准备吊运半成品的机车大轴为一台机床上料。 2、陈某采用铜丝绳单根穿扣捆绑法吊大轴,将铜丝绳熟练地套上后,未仔细将绳扣对准轴中心便指挥起吊。大轴吊起后陈某为使吊件平衡用手压住轻的一头并跟车行进。 3、当快到要上料的机床时,陈某喊车工李某,因机声嘈杂,李某并未听见。这时吊轴经过机床尾,机床尾后侧的工具台案挡道。陈某未及时绕过,扶轴头的手脱离,偏重的大轴突然砸向机床面。正在给机床导轨注油的李某躲闪不及,左手被砸在床面,造成手背手指多处粉碎性骨折。 事故原因 单根绳吊大轴,即使拴位在中心,吊运行进中也会因摇摆而一头偏低,但吊位高便不碍事。陈某每天多次吊轴,拴绳经常不在中心,便不以为然,麻痹大意。有时因运料位置较近,便吊住不高,直接用手扶吊件随行。这次送料本来拴位偏离很多,扶吊件行进中未考虑到这台案阻路,快到位时与车工配合不当,又未及时指挥吊车,造成突然脱手,吊件失重,轴头砸伤人及砸坏设备的事故。 防范措施 1、吊重型大轴最好采用两点拴位法。单绳拴法必须拴正中心并高吊行进,以免碰物。到位后慢慢放下并人工配合扶轴上卡盘。严禁手扶吊物同时跟吊车行进。 2、给重型机床上料前起重工和机床工应互打招呼,作好准备,吊运中应协调配合,严格遵守起重搬运安全规定。 1986年9月10日下午,某水泥厂包装工进行倒料工作,开机后,库不下料,于是手持钢管,站立在螺旋输送机上敲打库底。库下料后,准备下来,不料因脚穿泡沫拖鞋,行动不便,重心失稳,乱了方寸的左脚恰好踩进螺旋输送机上部10cm宽的缝隙内,正在运行的机器将其脚和腿绞了进去。立即停车并反转盘车,才将其腿脚退出,导致左腿高位截肢。 原因(2) 1.包装工未按规定穿着防护用品,而是穿着泡沫拖鞋,在凹凸不平的机器上行走,失足踩进机器缝隙,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螺旋输送机10cm宽的缝隙上部没有盖板或防护罩等安全设施,是导致该事故的重要原因。

石油工程事故案例

石油天然气工程事故案例 第一节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一、起重伤害事故 (一)某钻井队“12.16”吊装套铣筒起重伤害事故 1、事故经过: 1997年12月16日,某油田某井,某钻井队工程一班准备进行下套铣筒作业,凌晨零点许,黄某带领一班四名职工准备下套铣筒(筒长10m),一班四名职工在钻台上(其中司钻周某在司钻操作台),黄某在场地拴绞车小钩绳,当吊套铣筒于半空时(前头超出钻台三米)钢丝绳突然开扣,这时,套铣筒前头压到钻台上,后头弹起,正弹到站在跑道前端低头观察套铣筒下部的黄某的面部及上额部。凌晨 1:30,井队人员将黄某送至油田职工医院,诊断为前额骨、鼻骨、口腔上牙骨发生骨折。 2、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吊套铣筒的吊装绳套拴法不正确,当套铣筒上提时,小钩绳开扣。 (2)间接原因: ①黄某作为井队兼职安全员,不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违章指挥。 ②黄某安全意识淡薄,个人防护能力不足,风险分析不到位,在被吊物下危险区域停留。 3、安全知识点: (1)《中国石化起重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2)根据起重作业“十不吊”规定:吊索和附件捆绑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起重机械运行时,禁止人员上下,不准从事检修工作。禁止在轨道上或走台上行走;钻具提升时,禁止人员在其下面走动或停留。 (3)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增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严格按《作业安全规程》组织现场作业。加强现场作业的协调,指挥手势要标准,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现象。 (5)制作规范统一的吊索并进行定期检测。 (二)某钻井队“4.10”吊拆喇叭口起重伤害事故 1.事故经过:

1998年4月10日,某钻井公司某钻井队队员在完井拆喇叭口作业时,司钻李某用钢丝绳直接将喇叭口缠上后便发出指挥信号,这时站在钻台上的安全员朱某用手势指挥内钳工赵某操作气葫芦上提,由于钢丝绳套拴的位置太靠下,喇叭口倾斜,上端打在司钻李某头部,导致其抢救无效死亡。 2.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起吊喇叭口时,由于绳套拴挂在喇叭口位置下端,导致喇叭口吊起后突然倾倒。 (2)间接原因: ①司钻李某安全意识淡薄、个人防护能力差,风险分析不到位,未站到安全位置就指挥起吊。 ②指挥人员朱某在接到信号后,未对吊装区域内的安全状态及安全措施进行现场确认就直接指挥起吊。 3.安全知识点: 《中国石化起重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3.2.3~3.2.4:起重作业前应对吊装区域内的安全状态及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确认。 (2)3.4.2:当起重臂、吊钩或吊物下面有人,或吊物上有人、浮置物时不得进行起重操作。 (3)3.4.5:吊物捆绑、吊装不牢或不平衡可能造成滑动,吊物棱角处于钢丝绳、吊索或吊带之间未加衬垫时,不得进行起重操作。 (4)3.5.8 :起重作业期间,人员与吊物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5)喇叭口拆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①钻台人员将气动绞车吊钩沿转盘通孔下放至钻台下,钻台下人员将吊钩拉至喇叭口处。 ②场地人员将吊装绳套以双股环套式,在喇叭口上端本体处勒紧并挂入气动绞车吊钩。 ③场地人员再将另一吊装绳套以双股环套式,在喇叭口下端本体处勒紧,并在绳套绳扣上挂好滑轮,打开滑轮锁孔。 ④场地人员将挂在场地绷绳坑绳扣上的气动绞车绳拉至喇叭口处。放入滑轮槽内,关闭滑轮锁孔。 ⑤钻台下人员爬至防喷器上方,分别站在两侧,将保险带挂在井架底座上端两侧高空防坠落器上。 ⑥用专用扳手和榔头(或使用气动扳手),将连接螺栓卸松,自上而下取出螺栓,交给场

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盘点

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盘点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因为人为疏忽、设备故障、环境变 化等原因,导致的意外事件。这些事故不仅给企业和个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潜在威胁。下面是几起典型的生 产安全事故案例: 1.南京爆炸事故 时间:2024年7月28日 地点:南京化工厂 经过:该化工厂存放有大量危险化学品,由于企业管理不善,未采取 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导致危险品泄露。最终,化学品泄漏引发爆炸,造成1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近千户房屋受损。 原因:企业未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危险品管理,存在严重违规操作。 教训:企业应加强对危险品的储存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培训,保障员工和周边居民的安全。 2.大庆油田爆炸事故 时间:2003年11月13日 地点:中国大庆油田 经过:由于操作失误和设备故障,油田中的天然气管道发生爆炸,导 致近10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原因:油田的管理层对安全生产重视不足,未能及时修复设备故障和 采取措施避免操作失误。

教训:企业应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建立健全的安全监测和报警 机制,并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3.上海外滩火灾事故 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地点:上海黄浦江外滩 经过:由于多层违法擅自加建,导致一幢大楼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并对周边建筑物造成严重威胁。火灾共造成58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原因:建筑物的违法擅自加建导致消防通道受阻,没有符合安全规范 的逃生通道和设备。 教训: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建筑物施工和管理的监管力度,对违法擅自 加建进行惩处,并加强对消防设施的检查和维护。 4.东南航空失事事故 时间:2004年8月24日 地点: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经过:东南航空的一架MD82客机在起飞阶段失速坠毁,造成20人死亡、9人重伤。事后调查发现,飞机机身结构有严重缺陷,并未得到及时 修复。 原因:航空公司在飞机维护和检修过程中疏忽大意,未能发现和修复 机身结构的缺陷。 教训:航空公司应加强对飞机的维护和检修,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确保飞机的安全性。

某油田压缩机事故案例

某油田压缩机事故案例 一、事故经过: 2005年1月18日9:05,某油田某输气作业区增压站的Z265-4#压缩机组的压缩Ⅰ缸靠曲轴端进气阀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发生异响。该站站长经请示作业区调度室同意后,安排当班员工进行停机检修作业。10:30左右完成检修,经置换空气、验漏后,在进行空载启机时,发现该阀阀盖处有少许泄漏,随即停机并再次维修;10:40左右,完成检修,经置换空气、验漏后,再次进行空载启机。在机组空载运行过程中,发生超速飞车现象,操作员工采取了操作规程要求的全部紧急控制措施,均未能控制住飞车势态,直至飞轮破碎解体。 据幸存当班员工反应,当压缩机超速后,操作人员立即采取了紧急控制措施,包括启动仪表盘手动停车按钮、手动关闭燃气电磁切断阀,直至关闭燃料气进气球阀等均不能人为控制压缩机组停机,本班的其他两名员工闻讯赶到现场后,经过两次重复以上操作仍不能制止飞车状况。员工被迫逃生时,飞轮解体碎块飞出,碎块击中其中一名员工,导致其当场死亡,并损坏部分设备设施,酿成事故。 二、事故现场勘察情况 (一)、事故机组勘察情况 1、压缩机飞轮 1)根据设计,飞轮自重1.1T,直径1.423m。

2)经现场查验,4#压缩机飞轮碎块共12块(其中一块编号45#遗失),除编号为23#的碎块以外,余下11块碎块的落点都分别处于飞轮径向水平方向,距离飞轮轴线约150m的不等距离范围内。飞轮护罩被飞轮碎块撞击损坏,飞离机体约3米。飞轮斜下端靠近中体的机组底撬边缘有金属切削痕迹。因此,分析编号23 #的飞轮碎块在沿飞轮切线飞出后撞击机组底撬,改变运动方向,偏离了飞轮径向水平方向。 现场查验分析,飞轮解体轨迹是飞轮在高速旋转过程中沿飞轮切线方向。 3)飞轮碎块断面描述 现场11块飞轮碎块(编号45#遗失)的断面查验,发现21#碎块边缘有直径6-11mm深5mm的渣孔一处,22#碎块和27#碎块有靠近轴孔边缘30mm处有芯部疏松各一处,43#碎块轮辐边缘有直径5-20mm的渣孔两个。 以上11块飞轮碎块的断面查验,未见陈旧裂纹和其它致命缺陷。经与皮带轮断面晶粒比较,该飞轮碎块断面晶粒较粗大。 4)飞轮碎块复原情况 现场飞轮碎块组合复原分析,飞轮6根轮辐均从薄弱截面处断裂,飞轮轮毂从飞轮键槽两锐角处断裂。 2、曲轴飞轮轴颈 经现场查验,曲轴飞轮轴颈在键槽附近有烧伤痕迹,在键槽边缘过烧发兰,并有新鲜氧化层;其键槽有塑形变形且略呈倾斜喇叭口状;说明轴颈与轮毂有相对位移,键槽部位承受过巨大应力作用。

俄罗斯某石油管道工程事故分析-HSE案例

俄罗斯项目“10.3”物体打击事故 一、事故单位简介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原油管道工程从西伯利亚东部的泰舍特通往太平洋港口纳霍德卡,全长4000公里,管径为1220毫米。管道三公司承担2396-2443段47km的管线施工任务,其中管穿越公路1处,长度24米;穿越大型河流(英格拉河)1处,长度470米;阴保站3座;岸边阀室2座;线路截断阀室3座;清管站1座。 管道三公司第四工程处承担了该项目施工任务。该工程处现有员工78人,其中71人参与俄罗斯远东—太平洋管道的施工建设。 二、事故经过俄罗斯项目“10.3”物体打击事故 一、事故单位简介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原油管道工程从西伯利亚东部的泰舍特通往太平洋港口纳霍德卡,全长4000公里,管径为1220毫米。管道三公司承担2396-2443段47km的管线施工任务,其中管穿越公路1处,长度24米;穿越大型河流(英格拉河)1处,长度470米;阴保站3座;岸边阀室2座;线路截断阀室3座;清管站1座。 管道三公司第四工程处承担了该项目施工任务。该工程处现有员工78人,其中71人参与俄罗斯远东—太平洋管道的施工建设。 二、事故经过

10月3日上午9点05分(北京时间),三公司挖掘机手王震在清理作业带时,用斗铲钩住中一棵砍伐后的树木根部,从坡下钩到坡上(该树长8.7米,树根的直径为270 mm,树梢直径为120 mm)。这时,树梢突然弹出,刚好击中赶到现场来通知他转场的朱XX面部,后送涅留恩格里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三、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1、挖掘机操作手正专注作业,没有看到来通知他的朱XX。 2、伐倒树木的树杈插入泥土和灌木中,因受外力,突然弹出伤人。 (二)间接原因 朱XX往从坡底往坡上走,看不到作业现场。 (三)管理原因 1、对林区作业带扫线的风险识别不够。 2、单机作业,现场没有监护人员。 3、缺乏林区伐木和清扫作业带的经验。 四、事故处理 (一) 对俄罗斯项目部和责任人的处罚 1、给予俄罗斯项目部通报批评。 2、责令该项目经理向局做出深刻检查,由局长对其进行告诫谈话,同时在全局进行通报批评,并按规定给予10.88万元的经济处罚。 3、给予俄罗斯项目QHSE经理关雪涛1000美元的罚款。

2021年中油技服亡人事故案例学习

2021年中油技服亡人事故案例学习 它是中国石油泵业公司使用最广泛的设备。自2000年以来,已有多起由抽油机造成的伤害。据统计,中石油发生事故17起,死亡17人,其中吉林油田公司发生事故7起,死亡7人(企业内事故5起,死亡5人,企业外事故2起,死亡2人),其他油田发生事故10起,死亡7人。平均每年有近两起死亡事件。 一、曲柄保护设施不完善造成的事故 抽油机上未安装摇把防护栏或安装的摇把防护栏不符合安全要求,造成10起事故,10人死亡。典型案例如下: (1)吉林油田公司范围内的事故 1.2001年4月3日,吉林油田英台采油厂采油队第五维修班长孙谋带领一名工人到S5-1平台S7-1井读取抽油机和电机铭牌参数。抽完后刹车停,曲柄停在右上方。由于抽油机刹车不到位,摇把突然掉落,砸中班长孙谋的后背,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2.2005年3月7日,吉林油田干安采油厂采油五队职工李某在不停泵的情况下将旧皮带送至基础座,返回时被抽油机曲柄击中头部,身体夹在配重与基础座之间,导致李死亡。 3.2000年5月31日,吉林油田新民采油厂第十采油队职工范国珍因精神原因误入正在运行的抽油机平衡块,被下放抽油机的曲柄平衡块吊死。

4.2004年1月7日,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山友乡三家子村农民马良在新民采油厂采油三厂27井组44-9井捡拾零星原油时,被抽油机曲柄击中右后脑,当场死亡。 5.2004年11月23日,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新民乡河西村人程磊在新民采油厂采油七队62#组+43-015井附近放羊。他在井的基础座下捡起旧皮带,运转的曲柄击中了他的头部,导致他死亡。 (2)其他油田的事故 1.2000年8月24日,新疆油田第二采油厂第三作业区作业二队一班在8914井进行标准化现场作业时,滑动摇把击中高背部并挤压在抽油机底座下,导致高骨骼、胸骨严重脱落而死亡。 2.2001年9月18日,大庆油田某采油厂采油一矿一队采油人员在清理La5-2688油井时,未停泵。向下的摇把打在了产油人的背上,产油人被夹在平衡重和地基的缝隙中,脸朝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3.2003年5月6日,大港油田公司南区第一站正在清理关66井油污,但未采取停泵措施。下降的摇把击中万的左肩,后被带入平衡重和减速器底座中间,造成其左胸和腿部严重挤压,经抢救无效死亡。 4.2004年5月12日,大庆油田第四采油矿405采油队抽油机在不停泵的情况下进入防护围栏,导致其被抽油机的配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