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湘夫人》教案

屈原《湘夫人》教案

篇一:《湘夫人》优秀

《湘夫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充分的“知人论世”掌握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建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3.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建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长恨歌》未完部分,要求学生明确《长恨歌》主题,并谈谈本人欣赏的语句。接着学习同样抒写爱情的《湘夫人》。

二、知人论世:

(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出色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创始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

屈原的作品,按照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征询》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在语言方式上,屈原作品打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过失落,灵敏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崎岖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方式都有宏大的制造性。

(2)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立的一种具有浓重地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越人歌》)。“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

(3)湘水神的传说,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确实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跟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三、以意逆志。

(一)教师范读课文,强调字音。

(二)学生结合课后注释,逐段疏通课文。

(三)教师逐段讲解评析。

整体感知:

1.师征询:诗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几个?抒情主人公是谁?

生答:湘君和湘夫人,这首诗标题尽管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

2.师征询:诗歌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生答:讲的是湘君和湘夫人的神恋故事,是由一次约会在时间上的误差而引出的悲剧。3.师征询: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生答:幽怨哀婉

进入文本

1、解读第一段,

(1)齐读:

(2)请生翻译:湘夫人将要降临北洲上,放眼远眺呵使我分外惆怅。秋风阵阵,柔弱细长,洞庭波涌,落叶飘扬。登上长满白薠的高地放眼望。我与佳人约会,在黄昏张设落账。鸟儿啊为何聚拢在水草边?鱼网啊为何挂到树枝上?

(3)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一段写湘君约会湘夫人,他带着忠诚的期盼,久久彷徨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

(4)与湘夫人约会的湘君见到了什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

赏析名句的妙处?

——运用了融情入景的艺术手法。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此二句纯用白描,表现了一种宽敞而雄壮,凄凉、冷落的景象,衬托了人物的惆怅、幽怨之情,这种环境气氛贯穿全诗,为全诗定了感情的基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5)第一段中“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是什么意思?在表现情景关系上有什么特点?——“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比兴手法,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水神看到的是一幅惊奇的场景:鸟儿聚拢在水草上,鱼网那么被挂在树上。这是比喻湘夫人终于没来,种种费心都不过是瞎张罗。表现男主人公的伤心和失落。

——这里是因情造景,意味寓意。

2、解读第二段

(1)齐读:

(2)请生翻译:沅水有白芷,澧水有幽兰,思念湘夫人啊无法讲。心思恍惚,望眼欲穿,只见那洞庭水慢慢流淌。

(3)第二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湘君在期约难遇后的跟随行为和心理活动

(4)“沅有芷兮澧有兰”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比兴。沅芷,澧兰都是最好的香草比喻本人所恋慕的人。以水边泽畔的香草兴起对伊人的默默思念,又以流水的慢慢而流暗示远望中光阴的流逝,

(串:第二段在第一段的根底上,进一步深化湘君的渴望之情。以水边泽畔的香草兴起对伊人的默默思念,又以流水的慢慢而流暗示远望中光阴的流逝,是先秦诗歌典型的艺术手法,其好处在于人物相感、情景合一,具有特别强的感染力。)

3.解读第三段:

(1)齐读:

(2)请同学翻译(译文):

野麋寻食,为何来到庭院? 蛟龙游戏,为何来到浅滩? 清晨我骑马在江边奔驰,晚上我渡大江西岸旁。听说佳人呼唤我,我将快速奔驰与你同往。把我们的房屋建造在水中,又将荷花叶子苫在房顶上;用荪草饰墙,紫贝饰坛,撒布香椒,充满整个中堂;桂树作栋,兰树作椽,

辛夷楣门,白芷铺房;编结薜荔作帷帐,分开蕙草做隔扇已安放;雪白的美玉做镇席,散放石兰传播芬芳;荷叶做的屋顶呵,加盖芷草,再把杜衡缠绕在房屋四方。集合各种香草充满庭院,放置各种香草播满门廊。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为迎接湘夫人众神如流云一样。(3)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

——第三段是湘君梦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的情景。

(4)作者在文中第本段罗列了哪些香草植物?其作用是什么?

——本段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作品在这里一口气罗列了荷、荪、椒、桂、兰、辛夷、药、薜荔、蕙、石兰、芷、杜衡等十多种植物,来尽力表现相会处的华美艳丽。其目的,那么全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衬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的执著、深挚的爱情,以及期待共同生活的美妙愿望,同时也衬托了湘夫人的高洁、美妙的形象。

(5)第三段中也描写了反常之景,是哪几句?有何作用?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这里是因情造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麋食中庭和蛟滞水边又是两个反常现象,与前文对鸟和网的描写同样属于带有隐喻性的比兴,再次强调爱而不见的事愿相违。也有把这种理解为他在急迫的求觅中,忽然产生了听到佳人呼唤、并与她一起乘车而去的幻觉。因而作品有了以下最富想像力和浪漫色彩的一笔。

串:(我们学习《离骚》明白,屈原诗歌有个重要的特点,确实是喜欢用香草美人的意象,试找出诗中出现的香草意象?生答:白薠白芷兰草辛夷薜荔杜衡杜假设石兰……)4、解读第四段:

(1)齐读:

(2)请同学翻译(译文):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假设,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小姐。时机啊不可多得,我姑且逍遥,舒闲自由。(3)第四段写了什么内容?

——第四段表现湘君因与湘夫人相约不逢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行为和心境。

(4)为什么男主人公要把衣袖抛入水中? 这衣袖是谁赠送的?

——明确:湘君久等湘夫人不能,内心无望,便向江中抛弃了湘夫人赠送的礼物。

(5)“搴汀洲兮杜假设,将以遗兮远者”,为什么最后要采香草送给小姐?

——明确:湘君向江中抛弃了对方的赠礼,但外表的决绝却无法抑制内心的相恋。他最终同样恢复了平静,打算在耐心的等待和期盼中,走完相恋相思这段好事多磨的心理历程。他在汀洲上采来芳香的杜假设,预备把它赠送给远来的湘夫人。表现了他对爱情坚贞

不渝,对理想执着追求。

5、主题探究:

本诗以男女水神等候对方为线索,表现了他们因思而不见而在不断的彷徨迷惘中产生的深长的幽思之情,但仍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主题!诗歌反响了当时人民的真实感情和美妙愿望,也渗透了诗人屈原执着追求理想的情愫。(详细见)

6.总结:写法借鉴

(1)情景交融——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

(2)因情造景——鸟萃兮苹中,

香草美人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罾何为兮木上。

篇二:《湘夫人》赏析教案

《湘夫人》

屈原

目的要求:初步理解屈原,理解楚辞和楚文化的特点。感受此表现的凄美意境。掌握屈赋香草美人以譬君子的比兴特征。

一、作家作品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屈原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正是中国立即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那么秦帝,纵那么楚王。”屈缘故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场面。但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锐利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前30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同时以“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完全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拘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接着施行投诚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本人的政治理想。

作品有《离骚》、《天征询》、《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征询》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征询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征询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疑心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根底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制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屈原坚持“美政”理想,确实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确实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确实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不断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发奋图强,做个中兴之

篇三:《湘夫人》公开课教案

第1页(本章共6页)

第2页(本章共6页)

第3页(本章共6页)

第4页(本章共6页)

第5页(本章共6页)

《湘夫人》教案完美版

《湘夫人》教案 教学课题:湘夫人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屈原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了解《湘夫人》本事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2、技能与情感目标: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基本词汇;思想艺术分析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知人论世 (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 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香草是身上的饰品,用来修饰美人,突出美人形象,有时香草也是一种独立的象征,象征忠贞贤良之士,就跟“红领巾”感觉差不多。美人用来比喻君王,或者是屈原自喻。他把自己比成美人,才貌双全就是得不到君王赏识,其实就是个怨妇。 流放背景 (2)楚辞,本义,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注释里说“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地方色彩。” 与《诗经》四言诗不同,它采用参差不齐的形式,有大量“兮”字,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想象奇特瑰丽,语言铺陈华美,极富浪漫色彩”。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世人称“楚辞体”或“骚体”,并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 屈原的作品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离骚》《九章》等在流放生活中写的政治抒怀诗;一类是以《九歌》(共十一篇,《湘君》、《湘夫人》、《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等)为代表的祭歌和反映诗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天问》。 (3)湘水神的传说: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帝尧之女娥皇、女英为舜二妃,舜巡视南方,二妃追至洞庭,听说舜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遂自投湘水而死。湘水连接洞庭与苍梧,故以舜为湘君,二妃为湘夫人,均为湘水之神。

屈原《湘夫人》教案

屈原《湘夫人》教案 篇一:《湘夫人》优秀 《湘夫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充分的“知人论世”掌握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建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3.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建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长恨歌》未完部分,要求学生明确《长恨歌》主题,并谈谈本人欣赏的语句。接着学习同样抒写爱情的《湘夫人》。 二、知人论世: (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出色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创始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 屈原的作品,按照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征询》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在语言方式上,屈原作品打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过失落,灵敏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崎岖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方式都有宏大的制造性。 (2)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立的一种具有浓重地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越人歌》)。“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 (3)湘水神的传说,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确实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跟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三、以意逆志。 (一)教师范读课文,强调字音。 (二)学生结合课后注释,逐段疏通课文。 (三)教师逐段讲解评析。 整体感知: 1.师征询:诗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几个?抒情主人公是谁? 生答:湘君和湘夫人,这首诗标题尽管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

湖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

湖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选修教材)教案实录高中语 [导读] 高考语文该怎么复习,高考语文复习要点有哪些?那些为高考语文苦恼不堪的考生,老师将帮您辅导高中语文,为您解答高中语文的疑难问题,并为您解读历年各省高考语文试卷,同时为您分析高考作文题目,要想高考语文拿高分,快来巧顾吧。 很多同学写不好高考作文,却不知该怎么练习?每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更是层出不穷,怎样写出高考满分作文?下面,专家就为您详细点评高考作文,您想看看历年的高考满分作文究竟是如何写出来的吗?快来看看下文吧,顺便了解一下历年的高考作文真题。 《湘夫人》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游沙湖》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学设计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湖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选修教材)教案实录 《湘夫人》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常德市津市一中满浩英 【教学设想】 《湘夫人》瑰丽飘渺,浪漫神秘,她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魅惑力,引得后世人猜测纷纷。在第一课时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本课时准备由"我是谁"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想象探讨,牵一发而动全身,从不同层面解读诗歌,以期打开学生视野,感悟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的】 1.通过涵咏诗句,充分认识诗歌思想意旨的丰富性,情感表现的艺术性。 2.通过不同视角的抉择、探究,懂得诗歌解读的多重性。 3.民俗文化的拓展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兴趣。 【课程预设】 第二课时一、导入《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赞美屈原的文字"金相玉式,艳溢缁毫"。意思是说--"如金似玉的好文章,它的艳丽文采至今还在纸上笔下蹦跳。"(幻灯展示)刘勰距离屈原大约八百多年,他感受到屈原文字的生命力,并且预言屈原"衣被词人,非一代也"。那么距离屈原时代2000多年的今天,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屈原文字的鲜活吗?二、诵读涵咏 1.教师配乐诵读,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自由朗诵,感受诗歌丰富意蕴。 三、主题探究

湘夫人教案5则

《湘夫人教案》 湘夫人教案(一): 教学目的: 1、熟读文章,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其主旨。 2、分析诗中环境描述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 3、透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熟读文章,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其主旨。 教学难点: 1、分析诗中环境描述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 2、透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第一节 一、导入: 湖南岳阳的君山上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竹子,名叫斑竹,大家明白它的来历? 传说湘君(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娥皇、女英(尧帝的二 个女儿)听到丈夫的死讯后追随到沅、湘,因丧夫而落下的悲哀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 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这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这一传说人物有关的诗歌《湘夫人》。 二、作者简介: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他开创了诗歌从群众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用心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 的统一大业,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民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遭 到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 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自沉汨 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湘夫人》教案

《湘夫人》教案 备课人:刘秋英 教学目标: 1.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掌握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3.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背诵课文 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完成并学习《名师一号》的“基础预练”“赏析探究”部分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知人论世 2、熟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文章内容

一、导入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所创造出来的楚辞体对后人的影响巨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湘夫人》,来体会屈原的文学风格。学习课文之前,我们有必要走近作者了解文章写作背景,以做到“知人论世”。 二、知人论世(作为预习检查,提问让学生说) 1、走近作者(详见《名师一号》P8) 老师应把握以下几点: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美政”就是屈原理想中的完美政治,它包括诗人的一切政治主张,如振兴楚国、统一天下、以民为本、施行德政,斥逐奸佞、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依法治国等等,它是屈原毕生的追求,也是诗人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体现。他的人格理想和影响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 (2) 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 (3) 以其卓越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鼓舞并感召后世志士仁人,培养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

屈原 九歌 湘夫人1

屈原九歌湘夫人 题解关键词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后期楚国人;楚王同姓贵族,曾任左徒、三闾大夫;楚怀王、顷襄王时两度被流放,最终自投汨罗江而死;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其作品想像奇丽,辞藻华美,影响深远。现存屈原的作品均见于西汉刘向辑录的《楚辞》。 内容提示 《楚辞·九章·湘夫人》同《诗经·蒹葭》和《诗经·汉广》一样,都是表现在水一方的意境。所不同的是:《诗经》产生于黄河流域,大都是民歌,表现着现实精神;《楚辞》产生于长江流域,多是屈原个人创作,散发着浪漫气息。 《湘夫人》通篇笼罩在凄美的氛围中。开头几句是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诗薮》)。通常认为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他们彼此深深地眷恋,却不知什么原因,总是爱而无因,见而不得,只能互相幻 想着对方,无望地追寻、失望。在他们之间,永恒 地隔着迷惘的水域。这首诗就细腻地表现了湘君对 湘夫人由企盼,到幻觉,到失望的凄楚情感历程。 而境界是非常唯美的,那些来自水中的香花香 草满溢着纸卷,杜若、辛夷、荷、芷……让读者环 绕在香氛和灵异构成的神秘奇异的世界里。《湘夫 人》就是这样浸透在满怀的香气里。湘君和湘夫人 的形象,也因此显示出高洁优美来。这就是楚辞常 用的香草美人以譬君子的笔法。 《湘夫人》,和《九歌》中的其他作品一起, 向读者展示一个神秘美丽的世界。 纪念屈原作品选录 贾谊《吊屈原赋》 施蛰存《吊屈原》 余光中《水仙操----吊屈原》 注释

[1]选自《楚辞章句》,为《九歌》中的一篇。《九歌》是屈原十一篇作品的总称。“九”是泛指,非实数,《九歌》本是古乐章名。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间,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札,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也有人认为是屈原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此篇与《九歌》中另一篇《湘君》为姊妹篇。关于湘夫人和湘君为谁,多有争论。二人为湘水之神,则无疑。此篇写湘君企待湘夫人而不至,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 [2]帝子:指湘夫人。舜妃为帝尧之女,故称帝子。 [3]眇眇:望而不见的徉子。愁予:使我忧愁。 [4]袅袅:柔弱不绝的样子。 [5]波:生波。下:落。 [6]薠:水草名,生湖泽间。聘望:纵目而望。 [7]佳人,指湘夫人。期:期约。张:陈设。 [8]萃:集。鸟本当集在木上,反说在水草中。 [9]罾:鱼网。罾原当在水中,反说在木上,比喻所愿不得,失其应处之所。 [10]沅:即沅水,在今湖南省。醴:同“澧”,即澧水,在今湖南省,流入洞庭湖。茝:白芷,一种香草。 [11]公子:指湘夫人。古代贵族称公族,贵族子女不分姓别,都可称“公子”。 [12]荒忽:不分明的样子。 [13]潺湲:水流的样子。 [14]麋:兽名,似鹿。 [15]水裔:水边。此名意谓蛟本当在深渊而在水边。比喻所处失常。 [16]皋:水边高地。 [17]澨(shì):水边。 [18]腾驾:驾着马车奔腾飞驰。偕逝:同往。 [19]葺:覆盖。盖:指屋顶。 [20]荪壁:用荪草饰壁。荪:一种香草。紫:紫贝。坛:中庭。 [21]椒:一种香木。 [22]栋:屋栋,屋脊柱。橑:屋椽。 [23]辛夷:木名,初春升花。楣:门上横梁。药:白芷。 [24]罔:通“网”,作结解。薜荔;一种香草,缘木而生。帷:帷帐。 [25]擗:析开。蕙:一种香草。櫋(mián)櫋:檐际木。 [26]镇:镇压坐席之物。 [27]疏:分疏,分陈。石兰:一种香草。 [28]缭:束缚。杜衡:一种香草。 [29]合:合聚。百草:指众芳草。实:充实。 [30]馨:能够远闻的香。庑(wǔ):廊 [31]九嶷:山名,传说中舜的葬地,在湘水南。这里指九嶷山神。缤:盛多的样子。

《湘夫人》教案分析

《湘夫人》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注意几个意思为“水边”的字,积累文言词语,并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 3.情感目标:把握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同时更深层地理解屈原寄予本文的凄凉之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 1、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 3、通过屈原的生平理解他的诗词中透露出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把握景物描写中反映水神的情绪。 2、: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大家知道“斑竹”(板书)是怎么来的吗?我们今天还称之为湘妃竹?(展示斑竹的图片) …… 师:是的,斑竹就源自于这个神话故事。传说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屈原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写作了一首诗歌《湘夫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湘夫人》。(板书题目,作者) 二、作家简介 师:我们说知人论世,在本文也不例外,对于屈原,我们已经在学习《离骚》时已熟知,这样一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同时也可以称得上是我们的老乡,你还

了解多少,谁能为我们大家说说?可以从他的生平、作品、理想等方面来谈谈。(点名同学来回答) 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杰出的政治家,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名平,字原。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那天恰巧是五月初五,也就是我们今天的端午节。(师:我们所熟知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于屈原) 2、屈原的作品有《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本篇选自《楚辞·九歌》。“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歌。《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讽谏。——王逸《九歌序》。写的是神界的爱情生活,但处处流溢着人间的现实情味——人间众多痴男怨女的投影。 《九歌》的主题与歌颂对象(略讲): A、“天神”: 《东皇太一》(天上最尊贵的神)——迎神曲 《云中君》(云神) 《东君》(日神) 《大司命》(主寿) 《少司命》(主嗣) B、“地祇”:

屈原《九歌·湘夫人》诗词鉴赏

屈原《九歌·湘夫人》诗词鉴赏 九歌·湘夫人 先秦: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一作:渺渺)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译文 湘君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 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 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桁椽,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 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 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像云一样。 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 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 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注释 九歌:屈原十一篇作品的总称。“九”是泛指,非实数,《九歌》本是古乐章名。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杯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札,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已之冤结,托之以风谏。”也有人认为是屈原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关于湘夫人和湘君为谁,多有争论。二人为湘水之神,则无疑。 帝子:指湘夫人。舜妃为帝尧之女,故称帝子。 眇眇(miǎo):望而不见的徉子。愁予:使我忧愁。 袅袅(niǎo):绵长不绝的样子。 波:生波。下:落。 薠(fán):一种近水生的秋草。骋望:纵目而望。 佳:佳人,指湘夫人。期:期约。张:陈设。 萃:集。鸟本当集在木上,反说在水草中。

中学高二语文《湘夫人》教案 人教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语文《湘夫人》教案人教版一、教学要求 1.了解屈原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 2.了解《湘夫人》本事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3.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 二、学习要点 1.学习基本词汇 2.串讲课文 3.思想艺术分析 三、学习内容提示 •湘夫人降临在北洲之上, •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萧瑟的秋风啊,徐徐地吹拂着, •洞庭湖扬起微波啊,落叶飘零。 •站在长满白薠的地方啊,纵目远望, •我与佳人相约啊,今晚张设罗帐。 •鸟雀啊,为何聚集在水草之处? •鱼网啊,为何挂结在高高的树梢之上? •麋鹿为何来到庭院觅食? •蛟龙又为何在水边游荡? •清晨,我策马驰骋在江边高地, •傍晚,却又渡过西面的水湾。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我来相聚, •我将飞快的驾车啊,与她同行远去 •构筑宫室啊,在那绿水之中, •修盖屋顶啊,用那翠绿的荷叶。 •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 •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桂木作栋梁啊,兰木为房椽, •辛夷装饰门楣啊,白芷装饰卧房。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 •剖开蕙草做的幔帐啊,也已支张。 •用白玉,做成镇席的宝器, •散栽石兰啊,让其四处撒播芳香。 •再把白芷覆盖在荷叶屋顶, •又把杜衡缠绕在屋顶四方。 •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 •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九嶷山的众神啊,纷纷出来迎接湘夫人, •神灵们一齐降临啊,如云彩满天。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颂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在这里我们仍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了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林庚《说“木叶”》 以意逆志(四3) •这首诗的开头四句,写湘君眺望洞庭,仿佛湘夫人飘然而降,但又倏忽不见,心中充满愁思。以景物衬托情思,以幻境刻画痴情人的心理,尤其动人。第三、四句写沅湘秋景,清丽如画。开头四句渲染的环境气氛与人物心理交融在一起,这凄凉、冷落的景色,正衬托出人物的怅惘、幽怨之情。这种环境气氛贯穿全诗,为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佳句赏析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首先,它点明季节; 其次写景如画,仿佛一幅秋风图,湘湖洞庭秋景如在目前,作者妙在以可见之水波、木叶,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写风而有画意; 再次,它寄寓了自己身后的情感,这种情感跟那种忧愁的情绪和寥落的自然景观是完全吻合的。 这是早期以景写情范式的绝佳典型: 秋风、落叶成就失落、惆怅之情 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以意逆志(四2) •诗中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这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的执著、深挚的爱情,共同过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写得越铺张,越细致,就越能表现湘君对湘夫人的如海深情。 •同意。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者,他有崇高的理想。为实现理想,他苦苦追求,尽管饱受打击,还是坚持不懈,九死而未悔。他的忧愤深广,富于悲剧精神。这一切,都体现在《湘夫人》中。这首诗写到湘君为追求理想和爱情,是多么执著,多么痴情,一再遭到挫折却决不退缩。但在失望远多于希望的情况下,又透露出不可抵制的哀怨、惆怅、焦虑之情。这一切,不正折射出屈原的身世悲剧吗? 文题解说 •《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是屈原根据楚国沅、湘一带的民间祭歌为素材,再加工创作而成的两篇抒情诗。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配偶神。湘君是湘水神,湘夫人是帝女,居于洞庭之山。因为湘水与洞庭湖相距甚近,所以民间传说这两个神有恋爱关系。 •二诗的具体内容是描写神灵在爱情生活中的遭遇与追求,并且通过一种祭礼仪式表现出来,然而作者却是把人间的恋爱生活寄托在神灵的形象上。古代的祈神赛会活动,正是人们借以交往、娱乐的好机会,更是青年男女寻求伴侣和发展爱情的大好时机。作为祭歌的“二湘”,名为娱神,实为娱人。诗中抒写男女相恋之情,主要通过一次赴约—失约的过程表现出来。 •《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四,诗题虽为“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

屈原《湘夫人》鉴赏《湘夫人》译文及赏析

屈原《湘夫人》鉴赏《湘夫人》译文及赏析 《湘夫人》是由屈原所创作的,这首诗还有着明暗对应的双层结构方式。主人公情感的表现,有明有暗,明暗结合。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湘夫人》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湘夫人》 先秦:屈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一作:渺渺)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湘夫人》译文 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 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 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 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桁椽,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 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 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像云一样。 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 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 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湘夫人》注释 九歌:屈原十一篇作品的总称。“九”是泛指,非实数,《九歌》本是古乐章名。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杯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札,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已之冤结,托之以风谏。”也有人认为是屈原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关于湘夫人和湘君为谁,多有争论。二人为湘水之神,则无疑。 帝子:指湘夫人。舜妃为帝尧之女,故称帝子。 眇眇(miǎo):望而不见的样子。 愁予:使我忧愁。 袅袅(niǎo):绵长不绝的样子。

《湘夫人》古诗词鉴赏

《湘夫人》古诗词鉴赏 《湘夫人》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祇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诗歌明暗对应,相辅相成,构成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萃兮苹中? 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 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匊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薜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翻译: 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 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 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 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 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 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桁椽,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 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 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象云一样。 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 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 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鉴赏 《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湘水是楚国境内所独有的最大河流。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祗反映

艺术特色湘夫人

艺术特色 (一)、通过现实景物、假想景物和幻想境界的描写,多方面地渲染感情。 借景抒情,这是中国古代诗歌最重要的抒情手段。但同样是借景抒情,《湘夫人》却有自己不同寻常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多它不仅借助现实之景来抒情,还借助假想之景和幻想境界来抒情,从而构成了多种形式的情境交融境界。具体说来,有下面三个地方值得特别注意: 1.“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是一个感情与现实景物相互交融的艺术境界。 ①·首先,此句紧承上句,用的是抒情“点染”法。上句直书“愁”字,点明这一小节的感情基调,下句写景,借秋景来渲染、扩散、深化这一愁情。上点下染,情景浑然交融。 ②·其次,秋风、水波、落叶,取景典型,寓意油然暗生:秋风习习,似觉凉意透心;水波荡漾,如同“心波”起伏,落叶纷纷,犹若心境步步下沉。景与情谐,虽无半个情字,却处处愁情横溢。 ③·再次,秋风荡水波,水波飘落叶,秋风扫落叶,落叶随水波,四景关联一体,境界自然天 成,更有无限情意流淌在字里行间。 2.“鸟何”、“罾何”、“麋何”、“蛟何”四句,不是现实景象,而是由现实景象与自身处境的对比所生发出来的假想景象。透过这一假想景象,我们可以体会到当时湘君的心情懊丧到了何种程度。这是将强烈感情蕴含在假想景象之中的典型实例。 3.第五小节所极力铺陈的修房盖屋、彩饰门面的景象,纯粹是虚幻的。香草玉树,五彩缤纷,工笔细描,想象丰富,极尽夸耀之能事。明写美物、美事,暗写美人、美意,包蕴着无限向往的真情和难以遏止的追求力量,是一个将感情融汇在幻象之中的典型境界。 寓情于景而情更浓。以上几处,显然都是诗中感情最浓烈、最动人的地方。 (二)、诗中感情流程的起转升降,十分合乎特定情景中的人物心理活动规律。 本诗是以感情的起伏跌宕为线索的,但这起伏跌宕之所以合理、成功,则是由于它的起转升 降合乎了心理活动的规律。这是一条比感情线索更深入一层的心理活动线索。大体说来,有如下 几个环节写得相当微妙: 1.“帝子降兮北渚”,起笔就写湘君心中猜想的情景,一下子就进入了心理活动的描述,简捷而深邃。湘君刚到约会地点,不见湘夫人,首先想到对方等待自己之苦,为对方等不到自己而忧愁,这一心理活动特点,突现出他对湘夫人爱恋的深挚。

屈原《九歌·湘夫人》原文与赏析

屈原《九歌·湘夫人》原文与赏析 九歌·湘夫人 —香草美人的奇幻世界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苹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苹兮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为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以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屈原《九歌·湘夫人》 除了屈原,再无任何人的笔下能出现如此具有浪漫情怀的奇幻世界,芷若木兰绽放,杜若芳香萦绕,透过云梦泽上的水雾,浮现的是一个又一个神秘迷离的传说。 在神话世界里,每一条江河都有属于自己的水神,比如东海海神

叫海若,黄河水伯是冯夷,洛水女神为宓妃,就连《西游记》中的通天河也有个叫灵感大王的妖怪镇守着。 湘夫人是守护湘水的女神。湘水即湘江,在今湖南省境内。林黛玉号潇湘妃子,“潇湘”指的就是湘水和它上游最大的支流潇水。《山海经·中山经》记载:“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铁,其木多柤、梨、橘、櫾,其草多葌、蘪芜、芍药、芎藭,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 古代流传下来的关于湘水女神的说法很多,除屈原笔下的湘夫人之外,也有说她的名字叫湘灵。《楚辞·远游》中“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写的就是湘水女神、东海海神和黄河水伯。苏轼《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中“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一句,将他听到的乐曲比喻成出自湘水女神湘灵之手的仙乐,可见湘灵这一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 不过最普遍的版本就是“娥皇女英”的传说。有人认为,《九歌·湘君》中所写的湘君和本篇中的湘夫人指的就是舜和他的两个妃子。这一观点跟很多文献记载的事件、地域吻合,因而流传也最为广泛。 传说舜南巡的时候死于苍梧,娥皇、女英为寻他而溺死湘水,她们的眼泪洒在竹子上,化成了湘妃竹。今湖南岳阳的君山岛上有座湘妃祠,所供奉的就是娥皇、女英。我有幸在君山斑竹园见过湘妃竹,青竹之上,黑点斑斑,虽明知那只是竹子的品种,我还是固执地相信了“泪洒青竹”的神话。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是愿意相信美的,不管是真是假,哪怕只是为了成全自己心中的一个臆想。 屈原称湘夫人为“帝子”,即帝王的女儿,恰好娥皇、女英又都是尧帝之女,这使得“湘夫人就是舜帝二妃”的说法可信度增加了不少。 最初把湘夫人和娥皇女英融合在一起的是《史记·秦始皇本纪》,在那之前并没有这一说法。娥皇、女英出现的时代比屈原早多了,按理说如果二者有关联,诗中不可能不涉及吧?但是从《湘夫人》和《湘君》两首诗的内容来看,似乎并没有任何提到她们的迹象。

湘夫人导学案附答案

《湘夫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以鉴赏屈原诗歌为范例,让学生掌握“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从而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积累 1、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中期楚国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哥白尼、莎士比亚、但丁)他对内主张举贤任能,改革时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强盛起来。但遭到保守势力的陷害和打击,曾两次被放逐。在第二次被放逐的20年间,他最终修订完成了长期以来收集并整理的民间乐歌《九歌》。《九歌》是一组想象力十分丰富、文辞非常优美的抒情诗歌,带有浓厚的楚国民间文学色彩,反映了当地巫风盛行的情况。包括《国殇》、《湘君》等十一首诗歌。《湘夫人》就是《九歌》中的一篇。 《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都是祭祀湘江水神的乐歌。古代楚国沅湘一带,有祭祀男妇水神之俗;后以舜为湘君,以舜二妃为湘夫人。以舜帝与二妃的传说为题材,写出了“湘君”与“湘夫人”的深深爱恋和苦苦相思。传说尧帝将帝位禅让给舜,并且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许与舜为妃。后来舜帝南巡安抚少数民族,死于苍梧,葬在九疑山。二妃因牵挂、思念舜帝,便南下潇湘千里寻夫。当她们得知丈夫已死,伤心的泪水洒落在竹丛中,竹叶为之尽斑(后世称之为斑竹,又称湘妃竹)。随后二妃也投水而死,化为湘水女神。 《湘夫人》是以巫师扮演的湘君的口吻,抒发追念湘夫人的情怀,发生在湘夫人久等湘君不至而北出湘浦、转道洞庭之时。因此当晚到的湘君抵达约会地北渚时,自然难以见到他的心上人了。作品由此落笔,与《湘君》的情节紧密配合。 屈原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离骚》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2、屈原精彩语言辑录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苟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帝子降兮北诸,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东君》)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2021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湘夫人》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1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湘夫人》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 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诵全诗,疏通诗歌大意。 2、通过分析意象和景物特点,把握作品情感。 3、通过不同视角的抉择、探究,懂得诗歌解读的多重性。 4、通过学生自读,教师答疑的方式理解文本,以师生对话,合作探究的方式解读情感、理解主旨,学习执着追求人生目标,虽屡遭打击也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意象和景物特点,把握作品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自读,教师答疑的方式理解文本,以师生对话,合作探究的方式解读情感、理解主旨,学习执着追求人生目标,虽屡遭打击也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导入课文 一、作者介绍: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表现力。1953年,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二、文体介绍: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三、背景追踪: 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屈原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写作了一首诗歌《湘夫人》。 四、介绍《湘君》《湘夫人》 湘水配偶神的祭歌 通常认为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他们彼此深深地眷恋,却不知什么原因,总是爱而无因,见而不得,只能互相幻想着对方,无望地追寻、失望。在他们之间,永恒地隔着迷惘的水域。 《湘君》的姊妹篇。 由扮演湘君的男巫独唱。 道出湘君并没有爽约,只是阴差阳错,未能与湘夫人会面。等待中想着与湘夫人未来的美好生活,设想用世上最芳洁的植物营造新房,让所有的神灵都前来分享他们的幸福。希望变成了泡影失望之余,他也气愤地抛弃了湘夫人所赠的礼物,又摘下了杜若香

《湘夫人》屈原

《湘夫人》屈原 《湘夫人》屈原 《湘夫人》屈原1 《湘夫人》 先秦:屈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一作:渺渺)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湘夫人》译文 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 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 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 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桁椽,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 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 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像云一样。 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 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 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湘夫人》注释 九歌:屈原十一篇作品的总称。“九”是泛指,非实数,《九歌》本是古乐章名。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杯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札,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已之冤结,托之以风谏。”也有人认为是屈原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关于湘夫人和湘君为谁,多有争论。二人为湘水之神,则无疑。 帝子:指湘夫人。舜妃为帝尧之女,故称帝子。 眇眇(miǎo):望而不见的样子。 愁予:使我忧愁。 袅袅(niǎo):绵长不绝的样子。 波:生波。下:落。

《湘夫人》优秀教学设计

《湘夫人》优秀教学设计 《湘夫人》优秀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湘夫人》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湘夫人》优秀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语,并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能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 情感目标:把握湘君的追求精神,能辩证地看待其追求的方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字词落实与文章背诵。 2、难点:比兴的写法及辩证的思考。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学过屈原的《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名句已经成了屈原的旗帜,在这一旗帜的指引下,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 (二)、学生自读课文,梳理字词,理清文章思路。 A、字词质疑解疑 B、内容梳理 文章主要写湘君的一系列行为,从这一角度来看文章的内容: ⑴望 ⑵迎 ⑶怨 ⑷等

C、对文本作其它的常规分析 方式上,先由学生探讨交流,再明确: ①形象分析:对理想爱情生活的执着追求。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写得越铺张,越细致,就越能表现湘君对湘夫人的深情。 ②写法分析: 1、融情入景,以景染情。"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写景如画,仿佛一幅秋风图,湘湖洞庭秋景如在目前,作者妙在以可见之水波、木叶,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写风而有画意,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经久不衰的名句,秋风、落叶也就成了表达失落、惆怅之情的最敏感且最富表现力的词汇,同时也成为最能唤起人们悲愁情感的自然景观。 2、比兴。"鸟何萃兮频中,罾何为兮木上",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水神看到的是一幅奇怪的场景:鸟儿聚集在水草上,鱼网则被挂在树上。这是比喻湘夫人终于没来,种种费心都不过是瞎张罗。表现男主人公的伤心和失落。"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麋鹿为什么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自身的尴尬处境。 3、铺叙。如果说第一段是通过情节来描写,第二段则是通过行动来描写。这里面的情绪是暗隐其间,仅仅是个背景。这一段中没有直接写自己是如何地失望和难过,而是用建筑速度之,料之精美,装饰之考究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思念和爱慕,用筑室这种行动来表达对湘夫人的迎接。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写得越铺张,越细致,就越能表现湘君对湘夫人的深情。 ③、主旨情感的探讨:对爱情坚贞不渝,对理想执着追求。 (三)拓展与思考: 1、作者刻画这一形象,除表达对湘君的赞美之情外,还有别的用意没有?见教材思考题第四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