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教育的几种途径

高校德育教育的几种途径

德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对一个即将走向社会的准大学生至关重要。

《中国德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德育工作综合性月刊。内容分为新闻篇、理论篇、实践篇、科研篇、专题篇、资料篇6个单元。读者对象为大、中、小学书记、校长、政教主任、团队干部、班主任、各科老师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干部。

一、高校管理、服务的德育渗透功能不可小觑

高等学校的所有的管理岗位包括后勤部门都与学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与教学管理直接相关的部门和后勤管理部门的教职员工,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表现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岗敬业的态度、热情周到的服务、耐心细致的咨询,会向学生们传递正能量,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爱校如家的情怀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相反,倦怠的工作作风和焦躁的工作情绪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为此,要强化学校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各部门的德育渗透功能,强化教职员工的育人意识,明确自身不仅是管理者,更是德育工作者,牢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宗旨,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严谨的敬业态度为学生树立榜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二、春雨谈心活动是高校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学生进入大学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新环境的不适应、授课方式的改变、人际交往不适、独立生活能力不强、新目标的缺失和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迷茫,都会给同学们带来或多或少的思想变化。尤其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一般性心理问题和因为竞争压力所产生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也随之增多。但所有问题的产生,一定会有其主客观原因。解决这些问题,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其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春雨谈心”活动。春雨谈心运用了心理学的谈话技巧,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落脚点,帮助他们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探讨解决问题和改变现状的方案。

通过开展耐心细致的春雨谈心,针对个性问题具体分析、细心疏导,将积极健康的认知方法传授给他们,挖掘其自身的潜能,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德育教育功能。实践表明,高校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的春雨谈心活动是解决学生学业、人际交往、就业择业、情绪情感等多方困惑和问题的最基本而有效的手段。

三、有效的载体建设,是提升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

德育的渗透性教育方式,注定要通过依附一定的载体方可实现。高校的德育渗透工作要通过发动广大师生,创新性地根据德育教育目标设计、策划相关主题活动或教育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得到熏陶和感染,并内化到自身的行为之中。这是一项细致、复杂、艰巨且永无止境的工程,需要广大德育工作者们创新思维、精心设计、共同努力。

(一)大学文化的德育渗透功能

大学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因素。其中,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主要指校园中主导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校风、学风、作风等。“入则增长知识和才干,出则服务祖国和社会”“与柏拉图为友,与亚

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哈佛大学看重的是培养的学生是否有为国家服务的品德。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既体现了所有大学都应该具有的一般精神,同时体现了自身理工科的特点。

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既体现了大学的一般精神,又很好地体现了重点培养教师的特殊性。这些校园文化一旦被师生认可并形成共识,便会对他们的行为和理想起到不可估量的引导作用,体现出一定的规范作用,从而成为学校师生的认知和行为标准。同时它又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只是在学校期间,甚至于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校园文化活动对德育渗透的潜移默化影响

高校校园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有针对性地、有计划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活动之中,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学术类型的报告或讲座,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创新潜能和求知欲望;各类学科竞赛、发明创造等科技类创新活动,会培养学生们缜密的思维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各类参与性体育活动,增强了大学生的体能并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征文、影评、作品欣赏等活动,培养了大学生文学修养并陶冶了情操;演讲、辩论等活动,培养了大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拓展知识体系;社会调查、各类参观等实践类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人生阅历,还能够促使他们走出校园,亲身体验,有助于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奉献社会的良好品质和道德风尚;

志愿服务类活动,是学生们的自主行动,没有任何报酬且具有一定的利他性,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提供了很好的体验平台,对于社会的和谐进步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近几年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多,例如:各类文体赛事、三进社区、敬老院、儿童村等志愿服务活动,学生们在奉献中收获快乐,促进良好的道德形成。

(三)重视环境的隐性德育渗透功能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道德自觉的培育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因而,要着力建设高校育人环境,从校园的建筑布局到满足广大学生活动的场馆设施;从校园的花草树木到景观设计,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例如,“上善若水”“求实创新”等校园内各种文化石;某些高校的院士墙;美国耶鲁大学校园那座独立战争时牺牲英雄的雕塑,这些蕴涵道德追求的校园景观,对人们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激发人们产生某种道德追求,并内化于心,去约束或规范自己的行为。

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一旦转化为个人的情感需要,就能成为每一位大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道德教育既是一个道德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道德主体实践内化的过程。因而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与未来。

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增强渗透性,将德育渗透寓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赋予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生活、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强化道德认知,然后经过自我反省、自我总结、自我批评、自我改造等方式,主动将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人道德,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并在推进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高校德育教育的几种途径

高校德育教育的几种途径 德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对一个即将走向社会的准大学生至关重要。 《中国德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德育工作综合性月刊。内容分为新闻篇、理论篇、实践篇、科研篇、专题篇、资料篇6个单元。读者对象为大、中、小学书记、校长、政教主任、团队干部、班主任、各科老师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干部。 一、高校管理、服务的德育渗透功能不可小觑 高等学校的所有的管理岗位包括后勤部门都与学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与教学管理直接相关的部门和后勤管理部门的教职员工,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表现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岗敬业的态度、热情周到的服务、耐心细致的咨询,会向学生们传递正能量,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爱校如家的情怀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相反,倦怠的工作作风和焦躁的工作情绪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为此,要强化学校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各部门的德育渗透功能,强化教职员工的育人意识,明确自身不仅是管理者,更是德育工作者,牢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宗旨,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严谨的敬业态度为学生树立榜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二、春雨谈心活动是高校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学生进入大学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新环境的不适应、授课方式的改变、人际交往不适、独立生活能力不强、新目标的缺失和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迷茫,都会给同学们带来或多或少的思想变化。尤其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一般性心理问题和因为竞争压力所产生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也随之增多。但所有问题的产生,一定会有其主客观原因。解决这些问题,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其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春雨谈心”活动。春雨谈心运用了心理学的谈话技巧,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落脚点,帮助他们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探讨解决问题和改变现状的方案。 通过开展耐心细致的春雨谈心,针对个性问题具体分析、细心疏导,将积极健康的认知方法传授给他们,挖掘其自身的潜能,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德育教育功能。实践表明,高校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的春雨谈心活动是解决学生学业、人际交往、就业择业、情绪情感等多方困惑和问题的最基本而有效的手段。 三、有效的载体建设,是提升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 德育的渗透性教育方式,注定要通过依附一定的载体方可实现。高校的德育渗透工作要通过发动广大师生,创新性地根据德育教育目标设计、策划相关主题活动或教育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得到熏陶和感染,并内化到自身的行为之中。这是一项细致、复杂、艰巨且永无止境的工程,需要广大德育工作者们创新思维、精心设计、共同努力。 (一)大学文化的德育渗透功能 大学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因素。其中,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主要指校园中主导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校风、学风、作风等。“入则增长知识和才干,出则服务祖国和社会”“与柏拉图为友,与亚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1. 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明确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详细描述:在德育教育中,首要的任务是要教育学生明确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 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组织讨论、阅读优秀的道德故事等方法,培养学生对于正义、公平、诚信等基本道德的认识和追求。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 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和他人有着重要的影响。 详细描述: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社区、参加公益活动、 志愿服务等,通过亲身经历,让学生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学校也要注重营造良好的班级和校园氛围,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团结互助、关心他人 的习惯和意识。 3. 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奖惩机制: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和奖惩措施,激励学生遵 守规则,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详细描述:学校可以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包括学生守则、校规校纪等,明确规定学 生在校园内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还要建立起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于遵守规则的学生给予 表扬和奖励,对于违反规则的学生进行批评和惩罚,以此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 推行学生自治:鼓励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责 任感。 详细描述:学校可以设立学生议事会、班干部选举等机制,让学生参与学校重要事务 的决策和管理,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参与学校事务的过程,学生可以学会 权衡利弊、思考问题,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5. 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和伦理讨论:通过课堂教学和组织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道 德思考和伦理讨论,培养他们理性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细描述:学校可以组织课堂讨论、道德辩论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具有道德、伦理意义的问题,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价值观去思考和分析问题。通过这些活动,学生 可以培养出理性的思维和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思考和伦理意识。 6. 注重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关系,共同关心学生的德育教育,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

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 德育方法是指通过特定的方式和手段来进行德育活动的方式。其中,教育者的榜样作用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德育方法。教育者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以正确的行为和态度影响学生。另外,培养学生自律意识也是一种有效的德育方法。学生应学会自我约束,自觉遵守学校和社会的规范和法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德育方法还包括爱心教育、思想教育、纪律教育等等。通过爱心教育,学生能够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同情心和善良的品质。思想教育则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纪律教育则能够让学生明确纪律的重要性,并学会自觉遵守规则。 德育途径是指进行德育活动的具体途径和方式。学校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是学生人生的重要阶段,学校里的德育活动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品德发展。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召开德育讲座、组织义工活动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塑造学生的品德。家庭是进行德育的另一重要途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如诚实、守信、尊敬长辈等。家庭可以通过家庭教育、亲子活动等方式来进行德育。社会也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社会是学生接触到多种多样的人和事物的地方,通过社会的熏陶和影响,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社会可以通过组织义工活动、开展公益活动等方式来进行德育。

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的有效性取决于教育者的选择和运用。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德育方法和途径。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参与到德育活动中来,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出更加全面的品德和道德素养。此外,教育者还应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活动,使德育更加针对性和有效性。 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是培养学生品德和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通过正确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和途径,教育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学生。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提供良好的道德引导。

浅谈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浅谈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引言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成为有道德感、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社会人。德育教育在教育的全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究竟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个人经验和教育理论,浅谈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二、德育教育的途径 1.教师的榜样作用 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他们言传身教的行为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教学方式上都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以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影响学生,引导他们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 2.课堂教学 课堂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考一些道德问题,让他们从课堂中学到道德知识。例如,在语文课上讲述一些富有哲理或有启发性的故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道德的重要性。 3.游戏与团队活动

通过游戏与团队活动,学生可以在合作、竞争中培养团队精神和道德品质。例如,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团队活动,学生可以团结合作,克服困难,培养奉献精神和责任感。 4.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积极、和谐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教师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如开展班级活动、组织班会、进行班级评比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德育教育的方法 1.鼓励表扬 在德育教育中,鼓励表扬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应当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给予肯定和赞扬,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适当的批评,让他们认识到错误并能够改正。 2.一对一沟通 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情况、关心他们的成长。在沟通过程中,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困惑,并给予积极的建议和指导。 3.开展德育活动

学校德育教育的途径

学校德育教育的途径 实施德育主要通过各科教学、校级班级工作和各种教育活支、少先队教育、家长工作和校外工作等途径,诸途径均应以本《纲要》为指导,在校长的领导下,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 一、各科教学 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 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直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以指导他们的行为。任课教师要以思想品德教学大纲和数材为依据,联系学生实际,在讲道理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行为要求。 其它各科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任课教师要在全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意志、品格,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要根据各科数学大纲中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数材中的教育因素,按各科自身的数学特点,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参透思想教育。例如: 语文教学要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将语言文字的训练、句段篇章的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利用课文内容中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使学生经常地受到多方面的教育。数学教学最易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并要通过数学训练,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史地教学最易于具体、形象、生功地进行热爱祖国的敌育,要通过教学,教育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自然教学要在讲授自然常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相信科学的精神和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及能力。音乐、美术数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治学生的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情趣。 体育教学要在体育技巧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以及朝气蓬勃、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精神。并通过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

学校德育实施的几种途径

学校德育实施的几种途径 【摘要】国家贯彻“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己经有几十年了,可见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可是纵观目前各校德育,工作处境有些尴尬,德育效果难以体现。想想看,有多少学生毕业后,真正能够做到铭记学校教育的实在是屈指可数。这种现状折射出学校德育的不力,真正的德育是直指心灵,影响其终身的。那么,怎样实施有效德育呢,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学校德育;环境;活动;情感;骨干 一、环境德育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条件。环境德育就是利用各种环境对学生进行的品德教育。包扌舌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这里主要讲学校环境。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通过学校环境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尤为重要,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决定着学校德育效果。学校德育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如德育基地,业余党校,运动场地等。精神环境如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校风教风等。学校层面,主要是营造良好的育人大环境,形成积极健康的育人氛围,打造文明温馨、人文书香的校园。一是不断完善育人设施,做到用硬件说话,用设施育人。二是不断完善育人制度,包括治校方略、教育理念、德育目标等。学校要有三年的宏观、整体的总目标,学生毕业后不仅仅智育方而有收获,还要有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品行。每个年级、每个学段应有详细、具体的德育子目标。三是加大管理力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式管理,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文化熏陶学生。充

分利用广播台、校报、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正而的舆论教育;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展岀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通过营造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生趣盎然的校园绿化对学生进行美好情操的熏陶。班级层而,要打造健康活泼、文明和谐、团结奋进的班集体。一是要精心管理教寝室, 教室物品摆放整齐、窗明几净,寝室整洁有序、舒适温馨。二是发挥学生的作用,和学生一起确定班训、选好班歌,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班规,形成浓郁的书香气息。三是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展板,晋级榜, 教室的文化标语、学校文化长廊,孕育高雅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职员工层面,要净化自己的办公环境,通过端庄的仪表、得体的语言、严谨的教风、渊傅的知识、优雅的举止、高尚的情趣来影响学生。 二、活动德育 活动德育,顾名思义,就是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的道德品质教育。要想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良好发展,真正做到言行一致,仅仅靠宣讲规章制度、环境感染、文化熏陶显然是不够的,活动德育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因为在活动中能让学生明是非、识美丑、辨善恶;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活动德育有学校层而的和班级层而的,包括•常规的和专题的。不管是哪个层面、哪种模式,活动德育方案的设计、制定、实施、到最后的总结应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流程。活动德育实施要考虑四个指标:一是发展个性特征,促进身心和谐;二是培养团队精神,有团结协作的态度;三是深化自我意识,提升主体价值;四是培养自我实现的能力。每个活动的德育目标应该明确清晰。如学校组织的常规德育活动:拔河比赛、接力赛、运动会、元

德育基本途径

德育基本途径 德育的基本途径是德育课教学;其他课程教学;实训、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指导;班主任工作和学校管理、服务工作;党团组织、学生会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家庭与社会。 1、德育课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 2、其他课程教学 文化课教学应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专业课教学应结合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与创业精神教育。学校应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增强职业意识,提高职业能力。 3、实训、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 实训、实习既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其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教育和促进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实习过程中,

教师应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相关岗位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及其养成训练。 4、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指导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各学校要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和他们在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咨询、辅导和援助,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5、班主任工作和学校管理、服务工作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肩负班级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重要职责。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和专业特点,遵循德育规律,组织建设好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培养好的班风学风;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密切联系家长,充分利用家长、用人单位、行业及社区等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 6、党团组织、学生会工作

论高中德育分层教育的实施途径

论高中德育分层教育的实施途径 高中德育分层教育是指根据学生的德育水平和需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德育教 育和管理的一种教育模式。实施高中德育分层教育有以下几种途径: 制定德育分层教育的目标和标准。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德育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制定适合高中生德育分层教育的目标和标准。这些目标和标准应该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 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 建立德育分层教育的组织体系。学校可以设置德育导师,由德育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 德育分层教育的指导和管理。德育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德育水平,分组进行德育教育活动,并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和反馈。学校还可以成立德育委员会,负责制定德育分层教育的 规划和政策,监督和评估德育分层教育的实施情况。 建立德育分层教育的评估体系。学校可以制定一套科学、全面的德育评估体系,对学 生的德育水平进行评估和分类。评估可以包括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德育发展情况和需求。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德育分层,制定个性化的德育教育计划和措施。 开展德育分层教育的活动和项目。学校可以组织一系列适合不同德育层次学生的德育 活动和项目。对于德育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组织一些德育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 其领导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德育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团队 合作等活动,帮助他们改善自我形象和人际关系。学校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设德育选修课程或社团活动,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高中德育分层教育的实施途径包括制定目标和标准、建立组织体系、建立评估体系以 及开展活动和项目。这些途径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进行德育分层教育,促进学生德育的全 面发展。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能力和责任意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 德育教育服务。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途径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途径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三个方面。如何通过这三个方面的结 合来实现德育的目标呢?以下是一些途径。 学校德育途径: 1.开设德育课程。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需要的德育课程,并在 该领域寻求专业指导。 2.定期召开班级会议。班级会议是学校德育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它是帮助班级管理的 重要方式。在会议上,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并对班级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 3.组织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可以教育他们关心他人和走出自我。 1.父母做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父母做好榜样,那么孩子也会不自 觉地学习。 2.家长约束与指导。家长应该扮演好孩子的引导者,让孩子明白正确与错误的区别, 在帮助孩子理解错误之后,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家庭学习计划。家庭应该制定每日的学习计划,并监督孩子完成任务。在计划间隙,家长可以与孩子交流思想,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沟通。 1.利用媒体。媒体是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在媒体的引导下,可以让人们 理解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模拟生活场景。把生活场景作为教育学习的实验场,可以让学生发现错误和认识社 会规则,从而引导学生更好的发展。 3.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路径,它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真 正的面貌,从而更好的理解社会规则和精神文化。 综上所述,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组成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三个方面。通过合理的德 育途径,可以使孩子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更好的实践。因此,在德育中,学校、家庭和 社会必须密切合作,发挥各自的功能,共同促进学生德育的全面发展。

德育教育四条途径

德育教育四条途径 李玉琢 几日来,一个班级动员会的片段始终萦绕在脑海中:讲台上老师充满激情地动员学生报名参加学校的运动会,而台下的学生却左顾右盼,没有对运动会表现出应有的兴趣,甚至听到有的学生嘟囔:“有参加运动会的时间不如干点别的。”我不由地感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竟然是如此的空虚!德育工作是多么的重要! 不由得记起了清朝学者康有为的话“重精神,贵德育”。即学校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修为和品德教育。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谈一下德育培养的一些有效途径。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育中,主张“师道尊严”,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至高无上,总是那么严肃,无法靠近,更不要说是交流和沟通了,在这种观念的延续下,现在的学生对待老师的态度仍是远避之而嫌不及。“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传统观念,无形之中还在疏远着师生关系,影响了教学效果。 现在的学生,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知识也变的异常丰富,使学生思想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沟通,在这种形式下,我们教师应该学会主动走进学生的心里,和他们作朋友。对他们犯错的处理,也不能严厉批评一番了事,而要了解经过后,从他们的角度分析、处理问题,使他们不再躲避我们,把我们当成知心朋友,这样才能为以后的教育打下基础。

“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才能实现双赢,才能使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二、行为影响——德育的关键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学校的品德教育仅仅是依靠每周一节的思想品德课来完成,在当时还算充裕,毕竟学生的思想单纯些。然而在科学发展的今天,要培养好头脑比我们都复杂的学生,仅靠无趣的理论说教是行不通的。 那么在学校该如何进行德育呢?其实古训中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行正为范,见贤思齐”。古时的“孟母三迁”也给我们提供一个德育的范例,利用环境、学校教育等因素有效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在学校教育当中,我认为最能影响学生品德铸就的不是德育课程而是教师的行为。教师专心致志地教书,一丝不苟地备课,诲人不倦地施教,百问不烦地解疑,求真务实的学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高尚的品格,才是真正影响学生品德的教材,进行德育的活教材。 开学初,我带领初一的学生到操场除草,除草对于这些在家里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小公主来说是件苦差事,我费尽口舌告诉孩子们,除草是我们班开学后接受的第一项任务,要高效率地完成,但孩子们像没听到似的继续在那里“玩草”,看到这种情景,我蹲下身子独自一人到草最多的地方开始拔草,孩子们看到我身后一个一个的小草堆,像是被施了魔法似的开始卖力拔草。有一个长的较高的孩子(后来成了我班的班长)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您别拔了,您的衣服都湿透了,剩下的草我们保证拔干净”。

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途径

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途径德育教育一直被视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 好品德和道德修养。良好的品德是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基石,因此学 校和教师应采取适当的途径来推动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本文将探讨 几个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途径。 首先,树立榜样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关键之一。教师作为学生的 导师和引路人,应以身作则,展示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在课堂上言传身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正直、尊重和公平。 此外,学校也应聘请或邀请那些道德操守高尚、品德优良的人士来进 行讲座或演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其次,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校园文化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 要途径之一。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 余生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态度。此外,学校应鼓励学 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从而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 第三,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家 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品行和行 为习惯。因此,家长应注重与孩子的交流,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挫折和 困难,培养孩子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同时,家庭应为孩子提供宽 松而稳定的成长环境,以促进他们良好品德的养成。 第四,学校和社会的合作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学校 可以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一系列德育教育活动,如参观纪念馆、社

会实践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他们的社会 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来校开展讲座,分享各自的成功经验和人生智慧,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向往和追求。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通 过树立榜样、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家庭教育以及学校与社会的合作,我们可以有效地推动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这些途径的综合应用将为 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他们成为有道德修养、高尚品质 的社会栋梁之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