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

简答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

简答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包括:

1、宣传教育:学校要发挥宣传的作用,在课堂上开展关于道德观念、道德行为、道德标准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

2、身教:学校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体现良好的师德,以身作则,影响学生的道德修养。

3、惩戒教育:学校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行为和不同状况,采取不同的惩戒措施,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4、社会实践教育:学校要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教育,让学生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去,实践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内容、模式

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内容、模式 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 1、校内正视途径,涉及教学、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及课外活动,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班主任工作等 2、校内非正视途径,涉及学生友谊团体、校园文化氛围等 3、校外正式途径,涉及校外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文化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等 4、校外正式途径,涉及邻里,非正式社会、文化团体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可以说,我国德育是一种涵盖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德育”。然而,品德的发展,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政治觉悟的提高,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其过程机制相差甚大,不能以一样的手段、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样的原则,来实施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纪律与法制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的方面有:在学校教育目标中,德育是主导,是灵魂。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长期德育实践而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这个定义包含着理论指导、活动的结构与程序、实施原则、操作要领等诸因素统一结合构成的德育活动形式。 同公办学校比(尤其是民办学校)在德育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在德育内容方面,要求过高,过于抽象,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2)在德育方法方面,以灌输和说教为主要方法。(3)在德育形式方面,大多采用集中统一和单调划一管理及育人模式。 德育工作指出了方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做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我们德育工作指出了方向,我们把创新民办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探索列为校本重点课题。

高校德育教育的几种途径

高校德育教育的几种途径 德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对一个即将走向社会的准大学生至关重要。 《中国德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德育工作综合性月刊。内容分为新闻篇、理论篇、实践篇、科研篇、专题篇、资料篇6个单元。读者对象为大、中、小学书记、校长、政教主任、团队干部、班主任、各科老师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干部。 一、高校管理、服务的德育渗透功能不可小觑 高等学校的所有的管理岗位包括后勤部门都与学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与教学管理直接相关的部门和后勤管理部门的教职员工,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表现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岗敬业的态度、热情周到的服务、耐心细致的咨询,会向学生们传递正能量,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爱校如家的情怀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相反,倦怠的工作作风和焦躁的工作情绪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为此,要强化学校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各部门的德育渗透功能,强化教职员工的育人意识,明确自身不仅是管理者,更是德育工作者,牢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宗旨,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严谨的敬业态度为学生树立榜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二、春雨谈心活动是高校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学生进入大学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新环境的不适应、授课方式的改变、人际交往不适、独立生活能力不强、新目标的缺失和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迷茫,都会给同学们带来或多或少的思想变化。尤其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一般性心理问题和因为竞争压力所产生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也随之增多。但所有问题的产生,一定会有其主客观原因。解决这些问题,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其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春雨谈心”活动。春雨谈心运用了心理学的谈话技巧,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落脚点,帮助他们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探讨解决问题和改变现状的方案。 通过开展耐心细致的春雨谈心,针对个性问题具体分析、细心疏导,将积极健康的认知方法传授给他们,挖掘其自身的潜能,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德育教育功能。实践表明,高校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的春雨谈心活动是解决学生学业、人际交往、就业择业、情绪情感等多方困惑和问题的最基本而有效的手段。 三、有效的载体建设,是提升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 德育的渗透性教育方式,注定要通过依附一定的载体方可实现。高校的德育渗透工作要通过发动广大师生,创新性地根据德育教育目标设计、策划相关主题活动或教育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得到熏陶和感染,并内化到自身的行为之中。这是一项细致、复杂、艰巨且永无止境的工程,需要广大德育工作者们创新思维、精心设计、共同努力。 (一)大学文化的德育渗透功能 大学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因素。其中,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主要指校园中主导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校风、学风、作风等。“入则增长知识和才干,出则服务祖国和社会”“与柏拉图为友,与亚

小学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小学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一)说服教育,晓之以理说服教育是教师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最基本的方法,这种方法学生容易接受。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能够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在谈话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方式和方法,要放下架子,和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耐心和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语言要生动、具有启发性,态度要和蔼、亲切,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在交流沟通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学生沟通交流是说服教育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谈话是双向互动的,教师可以回答学生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回答教师的问题,体现了民主和开放,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谈话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要有说服力和启发性,真正走进学生心中。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谈话,因材施教,做好工作后及时向学生提出要求,使每一次谈话都有实质性的进展。做好谈话要渗透到日常工作中,不能只是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才找学生谈话。谈话的时候,教师要明确谈话的内容;采用恰当的谈话方式,要让学生愿意和教师沟通,愿意和教师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否则教师做再多的工作也是徒劳的。(二)潜移默化,陶冶情操陶冶情操是通过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 染和熏陶,这和说服教育相比,是一种暗示的德育教育方式。

情感陶冶可以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信任等,也可以通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的榜样,进而影响学生,熏陶学生。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使环境成为一种具有亲和力的道德影响源。这样,通过多种情感陶冶,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环境中,产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学校通过打造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把学校的办学思想、培养目标、三风建设上墙;注重更新学校文化长廊、文化橱窗和黑板报,让学校的每一个地方、一砖一瓦都发挥德育的作用。 (三)示范引领,树立榜样教师可利用别人的好思想和好品德的榜样示范作用,影响学生和教育学生。榜样示范相对于教材中的知识更吸引学生,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比较受学生的欢迎,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模仿。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希望找到心中的偶像和榜样,进而去模仿和学习。因此,榜样示范的教育作用更大。教师运用榜样示范教育学生,要选好教育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实际。比如,通过学生了解革命英雄人物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和发扬他们的崇高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身边的好人好事,可以是学校的、班级中的,也可以是学生的朋友。这些人物和事件所表现的好品德、好行为,学生都不陌生。因此,他们更容易接受和模仿。这些更具有说服力,具有更高的德育教育意义。

做好小学德育工作的六个途径

做好小学德育工作的六个途径 〔关键词〕德育;途径;师表形象;课堂教学;班级管理; 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7―0032―01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这些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做好小学德育工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一、从师表形象入手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小学阶段,学生阅历少,知识储备还不够丰富,对德育内容的认识几乎是一片空白。教师在向学生讲授诸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社会公德、准则、礼仪等德育内容的同时,尤其要重视自身的表现。因为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要使学生尚未定型的道德情感受到积极的影响和感染,教师就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从而引导学生借鉴和模仿榜样的行为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这也应验了德育中“磨破嘴皮子,不如做出个样子”这一观点。

二、从课堂教学入手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教师要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把德育内容的渗透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小学各科教学中,涉及到爱国、爱家、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德育内容,可以说是由少到多、由浅入深,无处不在。只要教师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尽力渗透,通过教师讲解、学生体会、社会实践及观看相关视频等,就会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三、从班级管理入手 学生的知、情、意、行主要是在班级这一很小的集体组织中形成和发展的。作为班主任,既不能把天真烂漫的学生铸造成统一的“标准件”,又不能限制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应当身体力行去培养良好的班风,让学生明确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使他们在明辨是非的同时,不断增强自制能力。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有周全的计划,明确的目标,得力的措施,完善的机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已具备的能力,设计、组织好各种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自我管理,让他们相互监督、互帮互学,使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提高自我组织管理的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四、从开展活动入手

德育教育四条途径

德育教育四条途径 李玉琢 几日来,一个班级动员会的片段始终萦绕在脑海中:讲台上老师充满激情地动员学生报名参加学校的运动会,而台下的学生却左顾右盼,没有对运动会表现出应有的兴趣,甚至听到有的学生嘟囔:“有参加运动会的时间不如干点别的。”我不由地感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竟然是如此的空虚!德育工作是多么的重要! 不由得记起了清朝学者康有为的话“重精神,贵德育”。即学校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修为和品德教育。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谈一下德育培养的一些有效途径。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育中,主张“师道尊严”,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至高无上,总是那么严肃,无法靠近,更不要说是交流和沟通了,在这种观念的延续下,现在的学生对待老师的态度仍是远避之而嫌不及。“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传统观念,无形之中还在疏远着师生关系,影响了教学效果。 现在的学生,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知识也变的异常丰富,使学生思想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沟通,在这种形式下,我们教师应该学会主动走进学生的心里,和他们作朋友。对他们犯错的处理,也不能严厉批评一番了事,而要了解经过后,从他们的角度分析、处理问题,使他们不再躲避我们,把我们当成知心朋友,这样才能为以后的教育打下基础。

“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才能实现双赢,才能使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二、行为影响——德育的关键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学校的品德教育仅仅是依靠每周一节的思想品德课来完成,在当时还算充裕,毕竟学生的思想单纯些。然而在科学发展的今天,要培养好头脑比我们都复杂的学生,仅靠无趣的理论说教是行不通的。 那么在学校该如何进行德育呢?其实古训中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行正为范,见贤思齐”。古时的“孟母三迁”也给我们提供一个德育的范例,利用环境、学校教育等因素有效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在学校教育当中,我认为最能影响学生品德铸就的不是德育课程而是教师的行为。教师专心致志地教书,一丝不苟地备课,诲人不倦地施教,百问不烦地解疑,求真务实的学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高尚的品格,才是真正影响学生品德的教材,进行德育的活教材。 开学初,我带领初一的学生到操场除草,除草对于这些在家里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小公主来说是件苦差事,我费尽口舌告诉孩子们,除草是我们班开学后接受的第一项任务,要高效率地完成,但孩子们像没听到似的继续在那里“玩草”,看到这种情景,我蹲下身子独自一人到草最多的地方开始拔草,孩子们看到我身后一个一个的小草堆,像是被施了魔法似的开始卖力拔草。有一个长的较高的孩子(后来成了我班的班长)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您别拔了,您的衣服都湿透了,剩下的草我们保证拔干净”。

论述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论述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1. 价值观教育原则:德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德育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人文关怀为基础,通过教学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途径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善良友好的品质。 2. 榜样引领原则: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好榜样,通过自身的行为言传身教,激发学生对美好德行的追求。学校可以通过展示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让学生产生向上的动力。 3. 课程融合原则:德育应该与学科教育相融合,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学校可以修订课程,增加与道德、品德相关的内容,使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 4. 个性化关怀原则:德育应该注重发现和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 5. 参与性原则:德育活动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6. 情感教育原则:德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绪、表达情感。学校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情感交流活动等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7. 习惯养成原则:德育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行为规范。学校可以通过制定校规校纪、定期组织班级会议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8. 家校合作原则:德育需要学校和家庭的紧密合作。学校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分享学生的德育成长情况,共同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9. 自主性原则:德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学校可以通过学生会、社团等组织的设置,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和管理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自我约束能力。 10. 追求卓越原则:德育教育应该追求卓越,不断提高德育水平。学校可以不断改进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积极引进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

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 德育方法是指通过特定的方式和手段来进行德育活动的方式。其中,教育者的榜样作用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德育方法。教育者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以正确的行为和态度影响学生。另外,培养学生自律意识也是一种有效的德育方法。学生应学会自我约束,自觉遵守学校和社会的规范和法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德育方法还包括爱心教育、思想教育、纪律教育等等。通过爱心教育,学生能够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同情心和善良的品质。思想教育则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纪律教育则能够让学生明确纪律的重要性,并学会自觉遵守规则。 德育途径是指进行德育活动的具体途径和方式。学校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是学生人生的重要阶段,学校里的德育活动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品德发展。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召开德育讲座、组织义工活动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塑造学生的品德。家庭是进行德育的另一重要途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如诚实、守信、尊敬长辈等。家庭可以通过家庭教育、亲子活动等方式来进行德育。社会也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社会是学生接触到多种多样的人和事物的地方,通过社会的熏陶和影响,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社会可以通过组织义工活动、开展公益活动等方式来进行德育。

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的有效性取决于教育者的选择和运用。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德育方法和途径。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参与到德育活动中来,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出更加全面的品德和道德素养。此外,教育者还应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活动,使德育更加针对性和有效性。 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是培养学生品德和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通过正确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和途径,教育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学生。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提供良好的道德引导。

学校德育实施的几种途径

学校德育实施的几种途径 【摘要】国家贯彻“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己经有几十年了,可见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可是纵观目前各校德育,工作处境有些尴尬,德育效果难以体现。想想看,有多少学生毕业后,真正能够做到铭记学校教育的实在是屈指可数。这种现状折射出学校德育的不力,真正的德育是直指心灵,影响其终身的。那么,怎样实施有效德育呢,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学校德育;环境;活动;情感;骨干 一、环境德育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条件。环境德育就是利用各种环境对学生进行的品德教育。包扌舌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这里主要讲学校环境。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通过学校环境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尤为重要,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决定着学校德育效果。学校德育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如德育基地,业余党校,运动场地等。精神环境如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校风教风等。学校层面,主要是营造良好的育人大环境,形成积极健康的育人氛围,打造文明温馨、人文书香的校园。一是不断完善育人设施,做到用硬件说话,用设施育人。二是不断完善育人制度,包括治校方略、教育理念、德育目标等。学校要有三年的宏观、整体的总目标,学生毕业后不仅仅智育方而有收获,还要有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品行。每个年级、每个学段应有详细、具体的德育子目标。三是加大管理力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式管理,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文化熏陶学生。充

分利用广播台、校报、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正而的舆论教育;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展岀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通过营造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生趣盎然的校园绿化对学生进行美好情操的熏陶。班级层而,要打造健康活泼、文明和谐、团结奋进的班集体。一是要精心管理教寝室, 教室物品摆放整齐、窗明几净,寝室整洁有序、舒适温馨。二是发挥学生的作用,和学生一起确定班训、选好班歌,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班规,形成浓郁的书香气息。三是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展板,晋级榜, 教室的文化标语、学校文化长廊,孕育高雅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职员工层面,要净化自己的办公环境,通过端庄的仪表、得体的语言、严谨的教风、渊傅的知识、优雅的举止、高尚的情趣来影响学生。 二、活动德育 活动德育,顾名思义,就是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的道德品质教育。要想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良好发展,真正做到言行一致,仅仅靠宣讲规章制度、环境感染、文化熏陶显然是不够的,活动德育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因为在活动中能让学生明是非、识美丑、辨善恶;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活动德育有学校层而的和班级层而的,包括•常规的和专题的。不管是哪个层面、哪种模式,活动德育方案的设计、制定、实施、到最后的总结应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流程。活动德育实施要考虑四个指标:一是发展个性特征,促进身心和谐;二是培养团队精神,有团结协作的态度;三是深化自我意识,提升主体价值;四是培养自我实现的能力。每个活动的德育目标应该明确清晰。如学校组织的常规德育活动:拔河比赛、接力赛、运动会、元

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德育的途径和方法是由德育的任务、内容等方面因素决定的。由于小学德育的任务、内容是多方面的,因此,进行小学德育就有多种途径和方法。 (一)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 小学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各门文化课教学、班主任工作、校会和班会、少先队活动、各种课外校外活动等。以下介绍几个最主要的方面。 1.思想品德课 这是向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直接和专门德育的一门课程,是我们学校教育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小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在一些地方,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已经组合进了社会课,但是它的任务仍然是使小学生初步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思想品德课有着其他途径所不能代替的独特作用.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不能讲成中学或大学的政治课,要结合小 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小学生容易懂的语言,结合具体实例讲清道理;也可以让学生讨论某些现象和行为,明辨是非,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念。 要上好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应注意下列几点。 (1)目的要求要切合学生实际.这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前提之一。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确定教学目的之前,先从调查研究入手,分析本年级、本班学生的情况和特点,然后依据《小学德育纲要》的精神,确定学年的教学计划和每个单元、每一堂课的具体目的和要求。 (2)每堂课的课题要小一些,灵活一些。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应当通过一个个小而具体的概念逐步积累、形成,从认识无数小道理达到认识大道理。教学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如果课题太大,内涵太深,教师不容易讲透彻,学生的印象不深刻,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课题既要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要便于记忆、理解和在实践中应用。 (3)教学要点要简单明了,要有针对性,讲究实效.教学要点是为了达到一堂课的教育目标所必须讲清的几个最主要命题,它是教师的教学提纲,也是学生领会某个道理的要领。教师讲课时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最主要的、最本质的东西上去。 (4)材料要生动形象,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相结合。思想品德课上运用的材料,是帮助学生形成道德认识、启发道德实践的基础。因此,要重视选材。材料要立意深刻,有感染力,紧扣中心。材料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学生生活中的;可以是故事、童话、寓言,也可以选用一些诗歌、图画以及谚语、格言等. (5)坚持启发式教学。能否发挥学生道德学习的主体性是小学德育是否成功的关键.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教育自己的机制。 2.其他各科教学 学校以教学为主,学生在学校大部分时间是上文化课。因此通过思想品德课之外的其他各科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最经常的、最基本的途径. 教学本身具有教育性。小学各科教材都是根据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编写的,它具有丰富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小学各科教学是为学生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打基础的。同

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德育的途径和方法是由德育的任务、内容等方面因素决定的。由于德育的任务、内容是多方面的,因此,进行德育就有多种途径和方法。 (一)德育实施的途径 1、教学 教学不仅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德育最经常、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通过教学实施德育是其他途径所无法比拟的。 2、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品德是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发展的。学校德育要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课外、校外活动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校会是指全校性学生集会,是对全校学生集体进行教育的一种途径。它有定期的和不定期的。如开学典礼、国庆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以及校庆日等。 班会是一个班学生的集会。有一周一次或隔周一次的固定性班会,也有不定期的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是围绕一个明确主题举行的班会。 周会每周举行一次,主要用来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和时事政策教育。晨会每天早晨举行,时间短,能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及时进行教育。 学生的时事政策学习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时事政策教育的一种形式,也是联系实际及时而经常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6、班主任工作 做好班级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内容,因此,班主任工作是其他德育途径所不能代替的。 (二)德育实施的方法 1、说理教育法 这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使学生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德育方法。其方式主要有讲解(报告)、谈话、参观(访问、调查)、讨论、阅读指导等。在运用此法时,说理教育应具有目的性、针对性、感染性、真实性、民主性。 2、榜样示范法 这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榜样能把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表现得更直接、更亲切、更典型,因而能给人以极大的影响、感染和激励,教育、带动和鼓舞人们前进;运用榜样示范法符合青少年学生爱好学习,善于模仿,崇拜英雄,追求上进的特点,也符合人的由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特别是少年儿童,他们的思维是具体的,榜样具有具体形象性。因此,用榜样教育学生易为他们接受理解。正因为榜样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所以历代统治阶级及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和宣传他们的榜样。

德育的六个方法

德育的六个方法 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的教育方式,是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为了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六个方法: 方法一: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是德育的首要任务。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真实的道德故事、引导学生分析道德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道德的关注和思考。同时,学校也可以开设道德伦理课程,让学生学习相关的道德知识,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 方法二: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规范 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规范是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德育目标,并明确规定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同时,学校还应与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 方法三:开展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情感能力和情商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感,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提高情绪管理和冲突解决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指导。

方法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责任,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方法五:注重德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 德育与学科教育应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有关道德与学科的交叉讨论、引导学生将道德观念运用于学科学习等方式,将德育的内容融入到学科教育中,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得到道德修养的培养。 方法六:建立德育评价机制 建立德育评价机制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的关键。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德育评价标准,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和品德发展进行评价,通过奖励和表彰的方式,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德育的六个方法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学校和教师应积极运用这些方法,全面推进德育工作,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只有通过德育的努力,我们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新一代人才。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 中学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塑造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任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和社会可以采取多种途径来进行德育工作。 课堂教育是中学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授相关的道德知识和伦理原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例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领悟到美与善的力量;在历史课上,可以通过讲解历史事件中的道德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行为准则。 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中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通过制定校规校纪、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学校还可以开展道德讲堂、德育讲座等活动,让学生了解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 家庭教育也是中学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父母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参与公益活动,让孩子从小学会关爱他人;父母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社会教育也是中学德育的重要途径。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可以与社会资源合作,开展德育活动。例如,学校可以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来校园进行讲座,让学生听取成功人士的故事和经验,激发他们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会机构、企业等,让他们了解不同职业的道德要求和社会责任。 个体辅导也是中学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德育需求也各不相同。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个体辅导,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德育指导。例如,学校可以设立心理辅导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学校还可以开展德育训练班,帮助学生解决具体的道德困惑和问题。 中学德育的途径是多样的,包括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个体辅导等。通过这些途径的有机结合,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道德高尚、具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简述德育的基本方法

简述德育的基本方法 一、前言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本文将从概念、目标、原则等方面简述德育的基本方法。 二、概念 德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一种长期而系统的过程,涉及到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社会环境 的影响。 三、目标 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包括尊重人权、关心社会公共利益、珍视自然环境等。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应该通过规范化管理和有意识地引导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勤奋努力等。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学校应该通过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和鼓励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来培养他 们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包括自我肯定、自信心、创新意识等。 四、原则 1. 以学生为中心 德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掘和满足学生的需求。 2. 教与学相结合 德育应该把教学活动和道德教育相结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 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 个性化发展 德育应该注重个性化发展,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具体的 教育方案。

4. 周密计划 德育应该建立周密的计划,包括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的规划。 五、方法 1. 基于实践活动的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组织 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 2. 基于情感体验的方法 通过情感体验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组织文艺演出、讲 座等活动。 3. 基于案例分析的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来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并从中领悟正确的行为准则。例如组织道德讲座、道德故事等活动。 4. 基于互动交流的方法

简述德育的基本过程

简述德育的基本过程 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教育过程。它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成为有德行、有责任感的公民。德育的基本过程包括培养价值观、提高道德意识、塑造良好品质和行为规范的四个阶段。 培养价值观是德育的关键环节。价值观是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是判断行为是好是坏、是美是丑的准则。学校应当通过教育活动,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例如,学校可以通过讲授伦理道德课程、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现实和重要价值,培养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提高道德意识是德育的重要环节。道德意识是个体对于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的认识和理解。学校应当通过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认识到道德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例如,学校可以通过讨论道德案例、开展道德讲座等方式,让学生思考和分析不同道德情境下的应对方式,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选择能力。 塑造良好品质是德育的关键环节。良好品质是指个体具备的积极、健康的个性特点和行为习惯。学校应当通过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勤奋好学等良好品质。例如,学校可以通

过开展班级活动、设立榜样模范等方式,激励学生向优秀品质看齐,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行为习惯。 规范行为是德育的重要环节。行为规范是对于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应当遵守的标准和要求。学校应当通过教育活动,引导学生遵守社会公德、校规校纪等行为规范,培养他们自觉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制定校规校纪、开展规范行为教育等方式,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边界,培养他们遵循规则和秩序的能力。 德育的基本过程包括培养价值观、提高道德意识、塑造良好品质和规范行为的四个阶段。学校应当通过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德育工作,全面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格,使他们成为有德行、有责任感的公民。这不仅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具有积极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