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2年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第1册学案:专题5 第1单元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

1.发展历程:

2.编排原则:

(1)横行:电子层数相同,每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2)纵列: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每个纵列称为一个族(第Ⅷ族除外)。3.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即横行):

7个横行,7个周期。

(2)族:18个纵列,16个族,分为主族、副族、VⅢ族和0族。4.常见族的别称:

族别名

第ⅠA族(除氢外) 碱金属元素

第ⅦA族卤族元素

0族稀有气体元素

1.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七主七副一八一零族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七个主族七个副族一个第八族一个零族。

2.周期的序数、主族序数分别等于什么?

提示:周期的序数等于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主族序数等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3.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3、5、7、9、11、13、17纵列分别表示哪些族?

提示:第1列是ⅠA,第3、5、7列分别是ⅢB、ⅤB、ⅦB,第9列是Ⅷ,第11列为ⅠB,第13、17列分别表示ⅢA、ⅦA。

二、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2.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

(2)碱金属元素的原子随核电荷数逐渐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

半径逐渐增大。

3.与水反应:

碱金属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社会生产、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等部门,对时间的要求就高得多。它们要求时间要准到千分之一秒,甚至百万分之一秒。为了适应这些高精度的要求,人们制造出了一系列精密的计时器具,铯钟就是其中的一种。铯钟又叫“铯原子钟”。

铯属于第6周期的碱金属元素,推测金属铯与水反应的现象,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并判断CsOH的碱性强弱。

提示:金属铯与水能剧烈反应,甚至发生剧烈的爆炸,反应的方程式为2Cs+2H2O===2CsOH+H2↑,CsOH属于强碱。

三、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氟(F)、氯(Cl)、溴(Br)、碘(I)、砹(At)。

2.卤素的存在: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得到1个电子,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卤素单质。

3.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的用途:

在牙膏中添加氟化钠可降低患蛀牙的概率,具有强氧化性的氯气可用于自来水和泳池杀菌消毒,碘酒在医疗中用于伤口的消毒等。

4.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将氯水加入NaBr溶液中,反应方程式为Cl2+2NaBr===2NaCl+Br2;

(2)将氯水加入KI溶液中,反应方程式为Cl2+2KI===2KCl+I2;

(3) 将溴水加入KI溶液中,反应方程式为Br2+2KI===2KBr+I2。

则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Br2>I2。

砹,原子序数85,是一种人工放射性元素,化学符号源于希腊文“astator”,原意是“改变”。1940年美国科学家科森得到了砹。砹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根据卤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砹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

(2)与H2化合能力:At2________I2

(3)预测砹单质的氧化性比碘单质的氧化性______(填“弱”或“强”)。

(4)砹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________个电子。

提示:(1)第七周期ⅦA族(2)<(3)弱(4)7

元素周期表

1.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7个横行,7个周期)

短周期长周期

序号 1 2 3 4 5 6 7 元素种数 2 8 8 18 18 32 32

0族元素

原子序数

2 10 18 36 54 86 118

(2)族

族主族(A) 副族(B) Ⅷ0 族数7 7 1 1

列序号 1 2 13 14 15 16 17 3 4 5 6 7 11 12 8、9、

10

18

族序号Ⅰ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Ⅷ0

2.等量关系式:

(1)周期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序数=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8-|最低负价|。

1.(思维升华)在元素周期表中,根据所学知识,以铝为例,你能从元素所在的单元格中获得该元素的哪些信息?并写出相应内容所代表的信息。(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提示:能获得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2.(情境应用)在元素周期表中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哪一族?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族是哪一族?(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提示:ⅢBⅣA

【典例】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一部分,若B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则这五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

A.5x+10B.5x

C.5x+14 D.5x+16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熟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差值。

【解析】选A。分析如下:

【方法导引】

原子序数的奇偶关系

(1)原子序数是奇数的主族元素,其所在主族序数必为奇数。

(2)原子序数是偶数的主族元素,其所在主族序数必为偶数。

(3)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的关系

①位于过渡元素左侧的主族元素,即ⅠA族、ⅡA族元素,同主族、

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上一周期元素的种数。

②位于过渡元素右侧的主族元素,即ⅢA族~ⅦA族元素,同主族、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下一周期元素的种数。例如,氯和溴的原子序数之差为35-17=18(溴所在第4周期所含元素的种数)。

(4)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上阳下”: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如a X(n+1)+、b Y n+、c Z(n+1)-、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为:

d M n-

……c Z d M

b Y a X ……

则它们的原子序数关系为a>b>d>c。

(1)若A、B、C、D、E五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30,则元素A是__________。

(2)若D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周期序数的2倍,则元素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磷或P(2)Al(OH)3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给元素设计并建造了个新家——元素周期表,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被分在了同一个楼层上(同周期),具有相似性质的一个家族(同族)的元素分在了同一个单元。你瞧,元素们正在忙忙碌碌、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家呢!

结合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的实线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请在图中用实线补全元素周期表的边界。

(2)表中所列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___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主族元素的有______;g元素位于______周期______族;i元素位于第______周期______族。

【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第一周期有2种元素,第二、三周期均有8种元素,分列于第1、2、13~18列,第四、五、六、七周期为长周期,包括1~18列。由此可画出周期表的边界。

(2)画出周期表的边界,对照周期表,很容易找出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答案:(1)

(2)a、b、c、d、e、f、g

a、b、c、d、e、f三0四ⅡB

碱金属元素

碱金属元素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用R表示碱金属元素)

(2)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

②与O2的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更加复杂,如Li与O2反应只能生成Li2O,Na与O2反应还可以生成Na2O2,而K与O2反应能够生成KO2等。

③与H2O的反应越来越剧烈,如K与H2O反应可能会发生轻微爆炸,Rb与Cs遇水发生剧烈爆炸。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

即碱性:LiOH

1.(思维升华)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重要的元素。试推测Fr的原子半径比铯大还是小?FrOH是强碱还是弱碱?钫能否与

水反应?

提示:Fr的原子半径比铯大;FrOH是强碱;钫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2.(情境应用)烟花的颜色是由于不同金属灼烧,发生焰色反应颜色不同造成的。碱金属灼烧时火焰呈现特殊颜色。

(1)Li在空气中加热时的产物是什么?

提示:Li2O。

(2)碳酸铯受热能分解吗?

提示:碱金属的碳酸盐很稳定,受热难分解。

(3)根据钠、钾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测氯化铯和碳酸铯能溶于水吗?

提示:能。碱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具有相似性,依据NaCl(KCl)、Na2CO3(K2CO3)易溶于水推测CsCl、Cs2CO3也是易溶于水的。

【典例】下列各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B.还原性:K>Na>Li,故Na可以从LiCl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锂C.熔、沸点:Li>Na>K

D.碱性:LiOH<NaOH<KOH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两点:

(1)Na、K都是很活泼的金属,易与H2O反应。

(2)碱金属单质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解析】选B。锂的活泼性比钠弱,与水反应不如钠剧烈,A正确;Na 不能置换出LiCl溶液中的Li,而是先与H2O反应,B错误;碱金属元素从Li到Cs,熔、沸点逐渐降低,C正确;碱性:LiOH<NaOH<KOH,D 正确。

【母题追问】

(1)锂、钠、钾、铷、铯各1 g分别与足量的水反应,其中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______。

提示:铯。碱金属元素从Li到Cs金属性依次增强,故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Cs。

(2)锂、钠、钾、铷、铯各1 g分别与足量的水反应,相同条件下,放出氢气的体积最大的是______。

提示:锂。等质量的碱金属与足量的水反应,摩尔质量越小与水反应放出H2越多,锂放出H2最多。

钾与水剧烈反应,甚至在冰上也能着火,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反应时放出的热量能使金属钾熔化,并引起钾和氢气燃烧。

(1)钾失火,应采取什么方法灭火?

提示:用沙土、石棉等覆盖。

(2)钾燃烧时为什么看到的是黄色火焰而不是紫色火焰?

提示:生产生活中常见物质中大多数含有钠元素,其焰色反应为黄色,黄色能掩盖紫色。

卤族元素

卤素元素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用X 代表卤族元素):

单质X 2⎩⎪⎨⎪⎧与氢气反应:X 2+H 2===2HX 与水反应⎪⎪⎪如X 2+H 2O===HX +HXO X 为Cl 、Br 、I ,例外:2F 2+2H 2O===4HF +O 2

化合物→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除氟外)都为强酸。

(2)递变性(X 表示卤族元素)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卤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①

②与H 2反应越来越难,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即:稳定性:HF >HCl >HBr >HI ;还原性:HF <HCl <HBr <HI 。 ③卤素单质与变价金属(如Fe)反应时,F 2、Cl 2、Br 2生成高价卤化物(如FeX 3),而I 2只能生成低价卤化物(如FeI 2)。

④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即酸性:HClO 4>HBrO 4>HIO 4,HClO 4是已知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酸。

1.(思维升华)试比较F 、Cl 、Br 、I 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据此,能否

判断F、Cl、Br、I非金属性的强弱?(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提示:能。稳定性HF>HCl>HBr>HI;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即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F>Cl>Br>I。

2.(教材开发)氯气能从NaBr溶液中置换出Br2,F2比Cl2活泼,F2能否从NaBr溶液中置换出Br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提示:不能;F2能与NaBr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HF和O2,不能从NaBr 溶液中置换出Br2。

3.(情境应用)1826年,法国的一位青年波拉德把海藻烧成灰,用热水浸取,再往里通氯气,这时,就得到紫黑色的固体——碘晶体。他发现在提取后的母液底部,总沉着一层深褐色的液体,这液体具有刺鼻的臭味。详细地进行研究后证明,这深褐色的液体,是一种人们还未发现的新元素。

(1)写出波拉德获得溴、碘单质的离子方程式。(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提示:Cl2+2Br-===Br2+2Cl-,Cl2+2I-===I2+2Cl-。

(2)比较Cl-、Br-、I-的还原性强弱,并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提示:Cl-、Br-、I-的还原性:Cl-<Br-<I-。按Cl-、Br-、I-顺序,离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离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小,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故Cl-、Br-、I-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典例】下列对卤素的说法不符合递变规律的是()

A.F2、Cl2、Br2、I2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

C.F-、Cl-、Br-、I-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D.卤素单质按F2、Cl2、Br2、I2的顺序颜色变浅,密度增大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两点:

(1)卤族元素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卤族元素在性质上的特殊性。

【解析】选D。从F→I,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卤素单质按F2、Cl2、Br2、I2的顺序颜色变深,密度也增大。

(1)按HF、HCl、HBr、HI的酸性如何变化?

提示:按HF、HCl、HBr、HI的酸性逐渐增强。

(2)碘单质有什么特殊性质?

提示:淀粉遇碘变蓝。

氟是一种反应性能极高的元素,被称为“化学界顽童”。但氟一旦与其他元素结合,就会成为耐热、难以被药品和溶剂侵蚀的具有“高度安全性能”的化合物。

(1)卤素单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哪种单质?

提示:F2。

(2)F在化合物中有无正价?

提示:F在化合物中只显示-1价,无正价。

三言两语话重点

(1)元素周期表结构:七个周期、18个纵列。

(2)必记的性质:

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②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③同主族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1.可能存在的第119号未知元素,属于第ⅠA族元素,有人称为“类钫”。根据周期表中同族元素的相似性,下列有关“类钫”的预测中错误的是()

A.“类钫”原子半径大于铯

B.“类钫”与O2加热反应只能生成一种氧化物

C.“类钫”在化合物中显+1价

D.“类钫”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剧烈

【解析】选B。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A正确;“类钫”与O2反应的产物比O2与钠反应的产物更加复杂,B错误;“类钫”位于第ⅠA 族,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1价,C正确;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和水反应的激烈程度增加,D 正确。

2.下列原子序数所代表的元素中,全部属于主族元素的一组是() A.22、26、11B.13、15、35

C.29、34、16 D.18、12、14

【解析】选B。A项中22、26号元素和C项中的29号元素均为过渡元素;D项中的18号元素为0族元素。

3.下列各图若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代表原子序数),其中合理的是()

【解析】选D。原子序数为2,元素属于0族,在最右纵列;A、B错误;原子序数为3,元素属于ⅠA族,在最左纵列,C错误。

4.下列有关卤族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酸性:HFO4>HClO4

B.最外层电子数:Br>I

C.密度:Cl2>Br2

D.热稳定性:HBr>HI

【解析】选D。氟元素无正价,无最高价含氧酸,A错误;卤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B错误;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卤族元素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C错误,D正确。

【补偿训练】

(教材二次开发·教材习题改编)如图表示碱金属的某些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变化关系,则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A.还原性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熔点D.原子半径

【解析】选C。由图可知,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碱金属的性质呈增大趋势,而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降低。

5.元素周期表中有多个分区,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五个分区示意图。

请根据此图示,完成下列几个思考问题:

(1)d区和ds区属于过渡元素区,全部属于副族元素,这种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d区和ds区属于过渡元素区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并非均是副族元素,其中还含有Ⅷ族。

(2)s区和p区均属于主族元素区的说法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p区中最后一个纵列是0族元素,不是主族元素。(3)“s区全部都是金属元素”对吗?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s区中有H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4)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吗?

提示:不一定,第2、3周期相差1;第4、5周期相差11;第6,7周期相差25。

【补偿训练】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表中元素________的非金属性最强;元素__________的金属性最强;元素__________的单质在室温下呈液态(填写元素符号)。

(2)表中元素③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

(3)表中元素⑥、⑦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

(4)表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

提示:(1)F K Br(2)

(3)HCl HBr(4)HClO4

新教材2022年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第1册学案:专题5 第1单元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 1.发展历程: 2.编排原则: (1)横行:电子层数相同,每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2)纵列: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每个纵列称为一个族(第Ⅷ族除外)。3.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即横行): 7个横行,7个周期。 (2)族:18个纵列,16个族,分为主族、副族、VⅢ族和0族。4.常见族的别称:

族别名 第ⅠA族(除氢外) 碱金属元素 第ⅦA族卤族元素 0族稀有气体元素 1.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七主七副一八一零族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七个主族七个副族一个第八族一个零族。 2.周期的序数、主族序数分别等于什么? 提示:周期的序数等于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主族序数等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3.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3、5、7、9、11、13、17纵列分别表示哪些族? 提示:第1列是ⅠA,第3、5、7列分别是ⅢB、ⅤB、ⅦB,第9列是Ⅷ,第11列为ⅠB,第13、17列分别表示ⅢA、ⅦA。 二、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2.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 (2)碱金属元素的原子随核电荷数逐渐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

半径逐渐增大。 3.与水反应: 碱金属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社会生产、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等部门,对时间的要求就高得多。它们要求时间要准到千分之一秒,甚至百万分之一秒。为了适应这些高精度的要求,人们制造出了一系列精密的计时器具,铯钟就是其中的一种。铯钟又叫“铯原子钟”。 铯属于第6周期的碱金属元素,推测金属铯与水反应的现象,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并判断CsOH的碱性强弱。 提示:金属铯与水能剧烈反应,甚至发生剧烈的爆炸,反应的方程式为2Cs+2H2O===2CsOH+H2↑,CsOH属于强碱。 三、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氟(F)、氯(Cl)、溴(Br)、碘(I)、砹(At)。 2.卤素的存在: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得到1个电子,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卤素单质。 3.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的用途: 在牙膏中添加氟化钠可降低患蛀牙的概率,具有强氧化性的氯气可用于自来水和泳池杀菌消毒,碘酒在医疗中用于伤口的消毒等。 4.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将氯水加入NaBr溶液中,反应方程式为Cl2+2NaBr===2NaCl+Br2; (2)将氯水加入KI溶液中,反应方程式为Cl2+2KI===2KCl+I2;

2020-2021学年化学新教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教学案:专题5 专题复习课 Word版含解析

课题任务:探究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规律 情境创设素养解读元素周期律,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 (即原子核外电子数或核电荷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 1.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

的规律。周期律的发现是化学系统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律,也是无机化学的基础。各种元素形成有周期性规律的体现,成为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则是元素周期律的表现形式。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对元素的一种很好的自然分类。我们可以利用元素的性质、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它的原子结构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来指导我们对化学的学习研究。 了解同周期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会元素周期律(表)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及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是高中化学的重要任务。探析 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勤于实践,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2.素养目标 通过该探究课题的学习,认识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内容,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认识化学对创造物质世界的

巨大贡献,增强社会责 任感。 探究过程素养评价【探究一】实验探究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 规律 某同学为了探究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设计了如 图所示实验装置。 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所选物质要既能证明同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又能证明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所给试剂(供选择): 稀盐酸、稀硝酸(易挥发)、稀硫酸、NaOH、 Mg(OH)2、Al(OH)3、CaCO3、Na2SiO3溶液、Ca(ClO)2溶液。 查阅资料: (1)较强酸与较弱酸的盐反应生成较弱和较强酸盐。 (2)H2SiO3是一种白色胶状沉淀。 (3)硝酸易挥发出HNO3气体。 请你帮他完成实验的探究过程。 1.实验目的的确立 由信息“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所选物质要既能证明同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又能证明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可知,实验目的:探究同周期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2.探究实验设计思路分析 宏观辨识——水平1:能从物质的类别入手,结合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确立实验目的,选择所用试剂。 科学探究——水平2:能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简单实验,客观记录实验现象,并作出解释。 科学探究——水平3:能根据假设提出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基于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交流。 科学探究——水平4:能对实验中异常现象提出质疑和新的实验设想,并进一步付诸实施。

元素周期律(2)(教案)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第1节元素周期律 本节课是化学必修2本单元是本节课学习内容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5第一单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周期律”的教学内容。在化学必修1专题1第三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学习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从而认识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通过学习“元素周期律是原子结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加深对元素性质的理解。 1.结合有关数据,运用实验探究等方法认识元素周期律,即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周期律 1.幻灯片 2.化学实验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多媒体展示】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提问】由于目前我们已经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为了研究方便,人们习惯上对元素进行编号。由于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是不会变化的,所以人们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编号,这种编号称为原子序数。根据原子序数的规定方法,该序数与原子组成的哪些粒子数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提问】请同学分别完成学案表格,根据表格思考讨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现能有什么规律?观看图片,教材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为3~10、11~18的元素,最外电子层填充的电子数都随着核电荷数的逆增,依次从1道增到8,呈现周期性变化

外电子排布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 变化的必然结果。 板书设计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二、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原子、离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 (1)一般情况下,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半径逐渐越小; (2)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三、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规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最高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 最低价=最外层电子数-8 四、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五、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本节课主要以学生根据事实总结规律为主,教师适当给予指导。通过一系列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快乐。当然,这里面更主要的是一种科学思维、思想的形成:根据大量客观事实,研究其中隐含的规律,得出科学结论。在上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化合价总结时,学生只注意了正、负化合价由低到高,而忽视了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教师指导。由于课上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及作图所用时间较长,使本节课时间有些紧张。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5第二课时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化学综合质量检测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课时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下列对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7个横行代表7个周期,18个纵行代表18个族 B.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C.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 2.(双选)若把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副族、主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改为18列,如碱金属元素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此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第9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B.只有第2列元素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C.第16列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 D.在整个18列元素中,第3列的元素种类最多 知识点二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1995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兰州首次合成了镤元素的一种同位素镤­239,并测知其原子核内有148个中子。现有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比镤­239少54个质子和100个中子,则A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三周期ⅠA族 B.第三周期ⅡA族 C.第五周期ⅠA族 D.第四周期ⅦA族 知识点三由周期表的结构推断元素 4.如图为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A、B、C、D、E五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85个电子,E 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则B元素是()

A.P B.Si C.Cl D.S 知识点四碱金属的递变规律 5.碱金属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其根本原因是() A.碱金属单质的密度小,熔、沸点低 B.碱金属在室温下易被氧化 C.碱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都只有1个,容易失去 D.碱金属原子的核电荷数比较小 6.如图表示碱金属的某些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变化关系,则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A.还原性 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熔点 D.原子半径 知识点五卤素的递变规律 7.A、B、C、D四个集气瓶中分别装有Cl2、H2、HCl、HBr中的一种气体,若A、D两气体混合见光爆炸,A、B两瓶气体混合瓶壁出现暗红色小液滴,则C瓶装的气体是()A.HBr B.HCl C.Cl2D.H2 8.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其单质不能与其他非金属单质化合 B.卤素单质越活泼,其熔、沸点就越高 C.卤素各单质都能与水剧烈反应 D.卤素的单质都能与氢气反应,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随单质氧化性的增强而增强知识点六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9.对于可能存在的第119号元素,有人称之为“类钫”。根据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势,判断下列有关“类钫”的预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类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八周期,在化合物中显+1 价

【精品教案】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51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2)

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第2节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本节课学习内容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5中《元素周期表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学会使用周期表是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因此首先要认识周期表的结构,再探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元素化学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元素周期表学生并不陌生,从初中开始,学生就把周期表作为一个学习的工具在使用。本次周期表的学习,要更加全面、系统地来学习,要引导学生运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来推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1.知道周期与族的概念,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知道同主族、同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 3.了解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分布。 4.认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的结构、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5.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意义与应用。 1.同主族、同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 2.认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的结构、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1.教学录像、幻灯片 2.化学史话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提问】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律,知道 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化合价、性质都呈周期 性变化,请同学们将1~18号元素排列在一张表格中,这张表格必须体现出周期律内容,要能体现出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展示】元素周期表 思考:由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分析 编排的原则学生画出表格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5测评(A)含答案

专题5测评(A)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作出决定:把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号取消,由左到右按原顺序编为18列,如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列都有非金属元素 B.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第14列元素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C.从上到下第1列元素的单质熔点逐渐升高,而第17列元素的单质熔点逐渐降低 D.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答案:B 解析:第2列至第12列只有金属元素,A项错误。第3列除了Sc、Y之外,还包括镧系元素、锕系元素,一共32种元素,数目远远大于其他列,C元素是有机化合物的主体元素,故第14列元素的化合物种类最多,B项正确。从上到下第1列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第17列元素的单质熔点逐渐升高,C项错误。He元素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D项错误。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CaH 2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A 项正确;Mg 2+的结构示意图为,B 项错误;HCl 的形成过程为H×+·Cl ······ H ·×Cl ····· ·,C 项错误;CO 2的结构式为O C O,D 项错误。 3.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价 B.ⅦA 族的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Li 、Na 、K 、Rb 、Cs 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D.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ⅣA 族 答案:B 解析: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为P,其最高化合价为+5价,A 项错误;ⅦA 族的元素是同周期中最靠右的主族元素,同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不考虑稀有气体元素)逐渐增强,B 项正确;Li 、Na 、K 、Rb 、Cs 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C 项错误;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为S,处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ⅥA 族,D 项错误。 4.甲~庚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己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有强脱水性,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丙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25 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庚<己<戊 C.常温下,甲和乙的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 D.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可形成共价晶体 答案:D 解析:根据己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有强脱水性可知,己为S 元素,结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位置,可得出庚为F 、戊为As 、丁为Si 、丙为B;由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说明甲为Mg 、乙为Ca 。丙(5B)与戊(33As) 的原子序数相差28,A 项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因非金属性:庚(F)>己(S)>戊(As),则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庚(HF)>己(H 2S)>戊(AsH 3),B 项错

新教材2022年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第1册学案:阶段素养提升课 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阶段素养提升课专题5 以“元素周期律”为例说明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经过长期研究,花了很大的精力,寻求化学元素间的规律,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从此,人们从对无数个别的零星事实作无规律的罗列中摆脱出来,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一)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据日媒2016年6月8日报道,第113号新元素由日本理化学研究

所发现一事获得国际认可,因此获得了命名权。日媒指出,这是日本首次发现新元素,也是亚洲首次。 (1)请说出第113号新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在元素周期表的第几纵列? 提示:第七周期ⅢA族。在元素周期表的第13纵列。 (2)该元素的单质能否用作半导体材料? 提示:该元素是金属,具有较强的金属性,不能作半导体材料?(3)该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是多少? 提示:+3。 (4)113号元素的单质形成的晶体属于哪种类型的晶体? 提示:金属晶体。 (二)以“位—构—性”三者关系为依托的推断题 2.A、B、D、E、F、G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元素。A和B能形成B2A和B2A2两种化合物,B、D、G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两两之间都能反应,D、F、G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15。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D的单质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①B2A2的电子式为________。 ②B2A2与CO2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F和G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F________(填“>”“=”或“<”)G,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同周期主族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5)E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元素A、G的氢化物,沸点A________(填“>”“=”或“<”)G,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6)元素B、E分别与元素G形成的晶体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和B能形成B2A和B2A2两种化合物,则A、B可能为:H、O或O、Na,因B、D、G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两两之间都能反应,推出A、B、D、E、F、G分别为O、Na、Al、Si、P、Cl元素。 (1) Na属于第三周期第ⅠA族,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

高中化学专题5 第1单元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学案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能从物质变化的实验事实和有关数据中 提取证据。 2.能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视角进行分析、 比较,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3.能依据原子结构特征分析元素性质的递 变规律,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出现与演变 2.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与结构 (1)编排原则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3)常见族的别称

族别名 ⅠA族(除氢外) 碱金属元素 ⅦA族卤族元素 0族稀有气体元素 3.碱金属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元素Li、Na、K、Rb、Cs(原子序数增大) 相同点除铯外,其余都呈银白色,硬度小,延展性好,密度比较小,熔点也比较低,导电、导热性强 (2)碱金属与水反应的现象 碱金属Li Na K Rb Cs 与水反应的现象反应较为缓和,锂 浮在水面,并以稳 定、适中的速度释 放出气体 反应迅速并放 热,钠融化成 小球 反应迅速,伴 有燃烧,轻微 爆炸 剧烈反 应,发生 爆炸 剧烈反应, 发生剧烈爆 炸 结论:从上表可知,ⅠA族元素金属性强弱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强。 4.卤族元素 (1)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用途:牙膏中添加氟化钠可降低患蛀牙的概率,具有强氧化性的氯气可用于自来水和泳池杀菌消毒,碘酒在医疗中用于伤口的消毒等。 (2)卤素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填化学方程式 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接近 无色,下层呈橙红色 Cl2+2NaBr=== 2NaCl+Br2 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接近 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Cl2+2KI=== 2KCl+I2 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接近 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Br2+2KI=== 2KBr+I2

新学案导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导学案专题5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导学案

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化合物—⎣⎢⎢⎢⎡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产生自由 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包括酸、碱、盐和活泼 金属氧化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产 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包括非金属氧化物、某些非金属氢化物、绝大多数有机物等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而导电,二者具备其一即可,如MgO 、Al 2O 3只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HCl 、H 2SO 4 只在水溶液中能导电。 (3)必须是自身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如SO 2、NH 3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它们与H 2O 的反应产物H 2SO 3、NH 3·H 2O 发生了电离,而不是SO 2、NH 3本身电离,故SO 2、NH 3不是电解质。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实验探究] ①同浓度醋酸和盐酸的电离程度 实验步骤:在两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浓度均为1 mol·L -1 的盐酸和醋酸,在两个气 球中分别加入经砂纸打磨过的长度相同的镁条,然后将气球套在锥形瓶口,同时将气球中的镁条送入锥形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中3②同浓度的NaOH 溶液与氨水的电离程度 实验步骤:取pH 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各1 mL 于锥形瓶中,分别用酚酞作为指示剂,用盐酸中和至完全反应。 实验现象:两溶液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氨水>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结论:NaOH 和NH 3·H 2O 的电离程度不同,pH 相同的NaOH 溶液的浓度小于氨水的浓度,说明NH 3·H 2O 只是部分电离。 (2)基本概念 (3)常见的强、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 ⎧ 强酸(6种):HCl 、H 2SO 4、HNO 3、HBr 、HI 、HClO 4强碱(4种):NaOH 、KOH 、Ca (OH )2、Ba (OH )2 绝大多数盐(包括BaSO 4、CaCO 3等难溶性盐) 弱电解质⎩⎪⎨⎪⎧ 弱酸:HClO 、H 2 S 、H 2 SO 3 、H 2 CO 3 、H 3 PO 4 、 CH 3 COOH 、H 2 SiO 3 、HF 弱碱:NH 3 ·H 2 O 、Fe (OH )2 、Mg (OH )2 、Al (OH ) 3 极少数的盐[如(CH 3 COO )2 Pb 等]、水 强电解质的溶液导电性一定强于弱电解质的溶液吗? 答案 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与电解质的强弱并无必然联系。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而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大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电解质的溶解度的大小,二是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大小。因此,某些强电解质由于溶解度很小,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可能也很小,其导电能力就弱;也可能因为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很小使得离子浓度也很小,其导电能力就弱。所以,不能说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只有在温度、浓度、电解质的离子配比等均相同的前提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才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1.关于强弱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的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 答案 C

新教材2022年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第1册学案:专题5 第2单元 第1课时 离子键共价键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第1课时离子键共价键 一、离子键 1.化学键: (1)概念: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分类:离子键和共价键。 (3)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提醒:并不是任何物质中都含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中就不存在化学键。 2.离子键: (1)NaCl的形成示意图 钠原子和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7,均不稳定。

通过如图所示的得失电子后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分别形成Na+和Cl -,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氯化钠。 (2)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①成键粒子:阳离子、阴离子。 ②成键本质:相互作用即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 ③成键元素:一般是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 ④成键原因:原子间相互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体系的总能量降低。3.离子化合物: (1)概念: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常见类型 ①强碱,如NaOH、KOH等。 ②绝大多数盐,如NaCl、K2SO4等。 ③活泼金属氧化物,如K2O、Na2O、MgO等。 (3)性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离子键一般比较牢固,破坏它需要很高的能量,所以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一般较高,常温下为固体。 ②离子化合物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形成自由移动

的阴、阳离子,能够导电。 4.电子式: (1)概念: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2)电子式的书写: ①原子 Na原子:Na·,Mg原子:,S原子:·。 ②阳离子 钠离子:Na+,镁离子:Mg2+。 ③阴离子 氯离子:,硫离子:。 ④离子化合物 氯化钠:,硫化钾:。 1.Na2O、MgCl2的电子式如何表示? 提示:Na+[··O·· ··· · ]2-Na+、[··Cl·· ·· · × ]-Mg2+[·×Cl·· ·· · · ]-。 2.(情境思考)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氯化钠受热熔化时,离子键是否被破坏?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5章末课时学案含答案

专题5 章末 微专题一元素周期表综合应用 [微训练一]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之差为2的两种元素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 B.D-核外有36个电子,则元素D位于第四周期第ⅦA族 C.位于同一主族相邻的甲、乙两种元素,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为x+4 D.位于同一周期的甲、乙两种元素,甲位于第ⅠA族,原子序数为x,乙位于第ⅢA 族,则乙原子序数可能为x+19 2.元素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的原子序数比B的原子序数大1 B.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的元素,与C位于同一周期 C.B的原子与D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的元素,与B位于同一主族 3.短周期元素X、Y、Z、Q、W、R的原子序数与其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R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用于漂白、消毒 B.Q元素形成的可溶性盐的溶液不可能显酸性 C.X、Y、Z、W、R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W>Z>Y>X D.Y、Z和W三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间不能两两相互反应 4.主族元素Q、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不超过20,Q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R、X、Y均在同一周期,R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Z 与R为同一主族,X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所得产物能使品红褪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的顺序:r(R)>r(X)>r(Y)>r(Z) B.Q元素在自然界中只存在一种单质 C.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 D.元素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5.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⑤>②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⑤>②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⑥>⑤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③=⑥ 7.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下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1~36号元素),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专题5第一单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高一上学期必修一课后练习能力提升(苏教版2019) 练习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为纪念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元素周期表年”。硅是第14号元素,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C .SiO 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 D .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2.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 A .合金 B .半导体材料 C .催化剂 D .农药 3.W 、X 、Y 、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 、X 同周期,Z 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0,化合物2ZW 中,每含1molZ 原子则含4molZ W 键;离子化合物26Y ZX 在农药工业中用于制造杀虫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 、Z 、W 、X 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 .X 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 的弱 C .W 分别与X 、Y 形成的化合物中W 的价态相同 D .W 和Y 形成的化合物一定 是碱性氧化物 4.X 、Y 、Z 、M 、W 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M 的原子序数是Y 的2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Z 的气态氢化物比W 更稳定 B .X 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 C .简单离子半径:M < W D .M 为第ⅥA 族元素 5.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硅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 B .氯气可用于制取漂白粉 C .铁制容器常温下可用于盛装浓硫酸 D .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6.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如图)的性质具有相似性,这种规律被称为“对角线规则”。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已知硅酸钠溶液显碱性) A .钠与水反应比Li 与水反应更剧烈 B .Li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Li 2O 2 C .Be(OH)2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溶液 D .硼酸钠溶液显碱性 7.下列有关说法或各组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12C 、13C 、14C 是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 ②H 2S 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③NaHSO 4在熔融状态下不仅破坏了离子键,还破坏了共价键 ④沸点:NH 3>AsH 3>PH 3 ⑤离子还原性:S 2->Cl ->Br ->I - ⑥酸性:HClO 4>HBrO 4>HIO 4 ⑦金属性:Pb>Sn>Si ⑧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 2S A .2 B .3 C .4 D .5 8.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 A .氢化物稳定性:CH 4>H 2S B .酸性:H 2SO 4<HClO 4 C .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N—H 键>C—H 键 D .碱性:NaOH >Al(OH)3 9.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且反应时都有气体生成的是 A .3Al(OH) B .23Al O C .Al D .2NaAlO 10.我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的新物质,其结构如图所示,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教案教学设计

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1.1元素周期律 (1) 1.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7) 2.1离子键 (12) 2.2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 (16) 3.1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 (21) 3.2晶体非晶体 (24) 1.1元素周期律 本专题是中学习了专题二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从具体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进入物质的微观世界,从原子、分子、离子层次探究物质性质、变化的规律及其本质原因。探究微观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众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物质的微粒观,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决定于它的结构,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使学生认识化学理论对化学初中的指导意义,认识科学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贡献,感悟科学发现和发展的艰辛,激发学生研究化学科学的热情。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用原子或物质结构解释元素或相关物质的性质,其实质是能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典型物质的结构(电子式、结构式等)、典型物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化物)性质的变化规律等,通过知识的类比迁移,推断、比较、解释元素及相关物质的性质。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依据原子结构特征分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认识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其本质原因。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认识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分析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视角进行分析、比较,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悟科学发现和发展的艰辛,激发学生研究化学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新教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1 - 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 - 1 - 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 9 -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 17 - 第1课时离子键........................................................................................................ - 17 - 第2课时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 - 24 - 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 32 - 微专题6“位—构—性”在元素推断题中的应用 .............................................................. - 39 - 第一单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 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1.能从物质变化的实验事实和有关数据中提 取证据。 2.能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视角进行分析、比 较,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3.能依据原子结构特征分析元素性质的递变 规律,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一、原子序数及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1.原子序数 化学家按照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依次编号,这种编号叫作原子序数。元素的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 2.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