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为什么趋于下降

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为什么趋于下降
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为什么趋于下降

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为什么趋于下降?

——基于二元经济模型的观察与解释

姜磊郭玉清

2012-3-8 11:01:05 来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第1期摘要:新古典经济学的要素分配理论以劳动力是稀缺资源作为其前提假设,与我国二元经济条件下的现实情况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在分析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时解释力不足。文章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力稀缺要素假定,基于劳动力无限供给假定的二元经济模型和中国数据表现出的异质性特征,建立了一个分析二元经济中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并运用该理论框架解释了中国劳动收入份额趋降的原因,提出促进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提高人力资本禀赋、审慎干预劳动市场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二元经济模型,无限劳动供给,就业压力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GDP总量和人均GDP得到快速增长,但劳动收入份额却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1993年至2007年间,全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1993年的50.7%缓慢攀升到1996年的最高点54%,然后一路下滑到2007年的39.7%,特别是2002年后,劳动报酬比例加速下降,短短6年内劳动报酬比例降低了11.2个百分点,降幅达22%。白重恩等(2009)指出,2004年经济普查以后,我国变更了劳动收入的统计口径,将2004年以前属于劳动收入的个体企业所有者收入变成了资本收入,可能导致劳动收入份额的降幅在某种程度上被高估。但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前后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都保持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说明即便考虑统计口径的变化,“我国近年来劳动收入份额持续趋降”这一判断仍然是准确的。

对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当前的研究大多是基于新古典要素收入分配理论,认为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稀缺的,这比较符合发达国家的经济现实,但与我国相比则迥异斐然。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体,虽然熟练劳动力同发达国家近似,也是稀缺的,但非熟练劳动力(特别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并不稀缺,甚至存在无限供给的异质性特征。因此在分析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趋降的原因时,简单套用新古典要素收入分配理论是否合理值得商榷,其内生出的结论能否反映问题实质也需要进一步讨论。基于上述考虑,本文试图运用刘易斯一拉尼斯一费景汉二元经济模型修正新古典要素收入分配理论关于劳动是稀缺的假定,进而分析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具体影响因素。

二、劳动收入分配理论的演进与评价

分配理论在古典经济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李嘉图甚至把分配问题说成是政治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在古典经济学盛行的时代,英国正处在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劳动具有无限供给特征,因此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普遍假定在维持生存的工资水平上存在着无限劳动供给,工资是由社会习惯决定的,其在数量上等于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就是著名的古典经济学的“生存工资”假说。在这样的假设前提下,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将快于工资上涨速度,从而使劳动收入份额逐渐下降。

19世纪后期,英国已经基本完成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变为稀缺性的生产要素,要素收入分配理论也发生潜移默化的变更。克拉克于19世纪末在生产要素论、边际效用论的基础上,结合劳动生产率递减规律,提出解决分配问题的边际生产率论。他认为,在其他生产要素数量不变的

情况下,任一要素每增加一单位所带来的产品增量将是递减的,最后增加的一单位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即边际生产率)最低,由它来决定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克拉克运用这套理论解释工人工资和资本利息,地租被视为利息的一种特殊形态。马歇尔在克拉克理论的基础上,从均衡价格论出发,把提供生产要素视若提供商品,提供生产要素而获得的“报酬”被视为一种让渡价格,价格既取决于边际生产率之类的需求方面的因素,也取决于供给成本之类的供给方面的因素。这样马歇尔便用生产要素价格论取代收入分配理论,成就了新古典要素收入分配理论。由此可见,西方分配理论的演变与其所处的经济现实紧密相连,不同理论背后所暗含的假设与理论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新古典要素收入分配理论以劳动力的稀缺性作为假设前提,这与英国等发达国家完成经济现代化之后的现实情况相吻合,从而对发达国家的要素分配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发展中国家往往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以新古典理论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要素收入分配问题不可避免地将有失偏颇。因此,我们有必要放弃稀缺劳动假设,代之以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回归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无限供给的理论前提并以之修正新古典要素分配理论,不仅对我们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是至关重要的,对研究发达国家的要素分配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涵义。

三、基于二元经济模型的劳动收入分配理论

费景汉和拉尼斯(1961)改进并扩展了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构建出一个逻辑严谨、表述清晰的理论体系。基本思路是将欠发达经济区分为传统和现代两个部门,这种二元经济的显著特征是:传统的农业部门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工业部门只需支付略高于农村维持生计水平的工资,就会面对一条具有无限弹性

的劳动供给曲线,在农业剩余劳动力消失之前,工业工资水平将维持不变,或仅出现缓慢的攀升。

图1描述了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整个过程。横轴代表现代部门的劳动力供给数量,纵轴代表劳动的边际产出和实际工资,K代表资本存量,图中

K3>K2>K1。劳动供给曲线由水平部分的WG和上升部分的GS和SS'组成,根据劳动供给曲线斜率的差异,可以把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过程划分成三个阶段。在阶段I,传统部门存在剩余劳动力,工资率保持基本稳定,劳动供给曲线呈水平状;在阶段Ⅱ,传统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消失,但仍存在隐蔽性失业,工资率随隐蔽性失业率的下降而缓慢攀升,劳动供给曲线开始向上抬升;在阶段Ⅲ,传统部门中的隐蔽失业也消失了,劳动供给曲线的斜率随工资率的提高而骤然增大。由此,G点和S点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关键转折点。在G点之前,单位面积的农业产出不变,其后产出因劳动力流失而下降,出现粮食短缺,农产品价格上升,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也随之提高,因此G点被称为粮食短缺点或刘易斯拐点。到达S点后,传统部门的工资水平和现代部门一样由劳动边际产出决定,这意味着传统农业转化为商业化农业,因此S点又被称为农业商业化点。当资本

存量为K1时,劳动需求曲线由其边际产出曲线代表,即图1中的D1(K1)。现代部门的企业为了寻求利润最大化,将会把资本应用到现行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出点。如果OW为现行工资,现代部门雇用的劳动力数量将为L1,从而现代部门的总产出D1OL1F将在工资WOL2G和企业家利润WD1F之间分配,劳动收入份额即WOL1F同D1OL1的比率。同样,当资本存量上升为K2时,劳动收入份额为WOL2C 同D2OL2G的比率。由此可见,在G点之前,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劳动收入份额发生逐步递减的变化。在G点之后,劳动供给曲线不再是一条水平线,其斜率转为正向,劳动收入份额也具有了缓慢提高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在达到S点后迅速加强。

我们可以在这个理论框架下研究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因素。根据前面的分析,劳动收入份额取决于劳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位置及形状。假定产品价格不变,与特定资本存量相对应的劳动需求曲线(即劳动边际产出曲线)由劳动生产率决定,而劳动生产率取决于劳均资本存量、人力资本禀赋、技术创新能力等因素。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禀赋和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薄弱,但资本积累能够直接提高劳动边际产出,使劳动需求曲线右移(如从图1中的实线D1F移动到实线D2G);另一方面工人和管理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学习效应提升劳动生产率,外资的流入也可以通过技术扩散效应、演示一模仿效应、竞争效应、产业链关联效应、人员培训效应等途径提高东道国的劳动生产率,这将在改进劳动生产率的过程中间接提高劳动需求曲线(如从图中的实线D2G提高到虚线D2'G),这都将使资本收入份额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则取决于二元经济中存在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处于隐蔽失业状态的劳动力,如果不考虑工会谈判、罢工、政府政策等对劳动市场价格可能带来的扭曲,二元经济的就业压力主要决定了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和位置。工会谈判和罢工使劳动者在劳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垄断能力,有助于提高劳动供给曲线,使要素收入分配偏向劳动

者,但其代价是一部分工人将会失业,这将增加就业压力,延缓刘易斯拐点的到来。由此,二元经济中的劳动收入份额取决于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禀赋、技术创新能力、就业压力等多种影响劳动供求的因素,它们既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又有促进吸收剩余劳动力和隐蔽失业劳动力以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如果我们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效应称为劳动生产率效应,把吸收剩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的效应称为就业效应,劳动收入份额究竟提高还是下降,取决于劳动生产率效应和就业效应之间的力量对比。以技术创新能力为例,如果创新出的技术具有节约资本或多用劳动的倾向,这种劳动密集型的技术进步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反之,如果创新出的技术具有用资本替代劳动的倾向,这种资本密集型的技术进步将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并且将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使要素分配有利于资本。

在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不同阶段,劳动收入份额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在阶段I,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现代部门工资水平保持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资本所有者将获得全部新增产出,使劳动收入份额趋于下降。在阶段Ⅱ和阶段Ⅲ,劳动供给曲线斜率为正,现代部门工资水平逐步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取决于劳动需求和工资水平的增长速度。如果工资增长快于劳动需求增长,劳动收入份额将上升;反之,劳动收入份额仍将下降。在封闭经济中,资本边际收益会随资本积累过程而递减,导致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减缓;另一方面,随着就业压力的减小,段阶Ⅱ和阶段Ⅲ的工资增长依次加快,从而阶段Ⅱ的劳动收入份额一般高于阶段I,阶段Ⅲ的劳动收入份额又高于阶段Ⅱ,劳动收入份额整体上经历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动路径(李稻葵等,2009),拐点将出现在C点之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劳动收入份额取决于对外开放的就业效应和劳动生产率效应之间的力量对比,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劳动收入份额仍然先降后升;反之则取决于劳动需求增长与工资增长之间的速度比较。

以上分析没有考虑政府行为,但现实中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都采取了扭曲要素价格的赶超战略(林毅夫,1994)。在赶超思维的影响下,资源被大量集中到重工业部门,农业、轻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则被忽视,这降低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的转移速度,难以有效改善二元经济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赶超战略在片面强调赶超型产业资本积累速度的同时,还造成严重的重复低效建设问题,延长了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时间,延缓了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不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长期提高。当然,我们也不认同发展中国家政府硬性干预劳动市场以便提高劳动者工资、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主张,如果不注重维护劳动市场的正常发展环境,而是片面移植发达国家所实施的政策,其结果可能是适得其反的(速水佑次郎,2003)。我们认为,为有效提高二元经济的劳动收入份额,需采取能最大限度地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和促进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的发展战略,这是一种典型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四、中国劳动收入份额趋降的机理阐释

历经30余年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目前我国仍然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即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与城市的现代工业部门并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化程度依然有较大差距。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2010年我国农村人口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0.3%,“三农”问题是经济发展中需解决的重大难题。传统部门以自给自足型农业为主体,资本非常稀缺,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基础设施有待改善,土地和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投入。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化生产模式决定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仍滞留在农村,农业人均收入维持在较低水平,适用于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仍未全面覆盖到农村。从技术方面看,我国农业主要采用相对落后的劳动密集型耕作技术,农业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低下,人力资本禀赋不高,这都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图2描绘了我国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和平均劳动报酬的变动情况,可见传统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者报酬都比较低,二者之间差距很小,协同变化趋势明显,劳动收入份额相对稳定。这说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并非来源于传统部门,而是由现代部门引起的。现代部门的变动趋势与传统部门截然相反,尽管受城乡分割政策特别是户籍制度的限制,中国劳动力在城乡之间难以完全自由流动,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和隐蔽失业的劳动力仍然给现代部门带来了沉重的就业压力,导致其收入水平增长缓慢,劳动供给曲线斜率较小。另一方面,现代部门的平均资本存量、人力资本禀赋和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高,进而大大提高了现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由图2可见,现代部门的平均劳动报酬虽然比同时期传统部门的平均劳动报酬高出很多,但平均劳动报酬曲线与劳动生产率曲线的“喇叭口”不断扩大,2000年后分化趋势更加突出,从而在供求关系作用下使现代部门的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

但近年来,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进入现代部门,其数量大幅缩小,进一步转移的空间取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能否有效提升以便继续释放农业富余人员。

自2003年开始,我国部分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现象,劳动力供给结构已经从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供给平衡乃至短缺转变,决定这一转变的“刘易斯拐点”可能在2010年前后到来(蔡防,2007)。这意味着按照其观点,我国将进入拉尼斯和费景汉模型中的阶段Ⅱ,即随着劳动供给曲线的斜率逐步增大,劳动收入份额将迎来从趋降到趋升的“U”型曲线最低点。

五、结语

城市工业部门沉重的就业压力严重降低了我国劳动力在谈判中的地位,从而造成其收入增长缓慢,这是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根本原因。因此,针对我国现今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情况,应当从根本抓起,尽快吸纳我国大量存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这要求我国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资本、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政府支持。同时纠正我国要素市场存在的扭曲情况,破除行政性垄断,防止政府采取依靠批准资本、资源密集型的大项目来争取社会投资,集中有限的资源,大力发展高投入、高产出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来造政绩的现象。

同时应当加强对非熟练劳动力的教育投入,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从而增加全社会的熟练劳动力供给,缓解非熟练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这样既可以提高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增加他们的劳动收入,而且有利于我国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升级,从长远来讲也是十分有利的。

在增加劳动收入份额的政策中,最低工资、工会、《劳动合同法》等保护劳动者权益政策的实施要慎重。这是因为,这些政策会改变要素市场的价格,增加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会导致企业改变要素投入比例和偏技术进步。我国劳动收入

份额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当前发展阶段沉重的就业压力,因此不宜实行一刀切的保护劳动者权益政策。我国不同地区的就业压力差别很大,就业压力较小的地区可以适度采取各种保护劳动权益的政策,就业压力较大的地区可以采取一些弹性较大的保护劳动者权益政策,比如工会和工资协商机制等。过度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实施的结果却极有可能增加失业率,增加就业压力,延缓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反而不利于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

参考文献:

白重恩、钱震杰、武康平,2008:“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决定因素研究”,《经济研究》,2008,8.

白重恩、武康平,2009:“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经济研究》,2009,3.

蔡昉,“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2007,3.

[美]费景汉、拉尼斯,2004:《增长和发展:演进的观点》,洪银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姜磊,2008:“我国劳动分配比例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8,4.

罗长远、张军,2009a:“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管理世界》,2009,5.

——2009b:“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9,4.

罗长远,2008:“卡尔多特征事实再思考——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分析”,《世界经济》,2008,11.

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2009:“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经济研究》,2009,1.

赵俊康,2006:“我国劳资分配比例分析”,《统计研究》,2006,12.

Bruno Decreuse,Paul Maarek,2007.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Labor Shar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Aix-Marseilles.

Daniel Ortegay, Francisco Rodr Guezz,2001.“ Openness and Factor Shares.”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Maryland.

Florence Jaumotte,Irina Tytell,2007. “How Has the Globalization of Labor Affected the Labor Income Share in Advanced Countries?” Working Paper,IMF.

Harrison,A. E. ,2002. “Has Globalization Eroded Labor's Share7 Some Cross-country Evidence.” Working Paper, UC Berkeley and NBER.

Mezzetti Claudio, Dinopoulos Elias, 1991.“ Domestic Unionization and Import Competi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31(3):71-100.

论提高劳动收入分配比重的现实路径

Forum 学术论坛 254 2012年11月 https://www.360docs.net/doc/0614397850.html, 论提高劳动收入分配比重的现实路径①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雪峰 张皓瑜 摘 要:劳动收入分配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直接关系到劳动者收入状况和初次分配是否公平。当前,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是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直接原因,长期发展下去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分析劳动收入比重偏低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提高劳动收入的比重是有效破解收入差距难题的现实选择。关键词:劳动收入 分配比重 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1(c)-254-0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民收入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堪称世界奇迹,然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却远未达到,收入差距持续拉大,这种现象已不仅仅局限于城乡之间,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凸显。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呈连年下降趋势,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探究其中原因,不难发现收入分配不合理特别是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是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提高劳动收入分配比重无疑是有效化解收入差距难题,进一步理顺收入分配格局、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和关键路径。 1 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 社会收入分配也可以称之为居民收入分配,它与生产或经济要素(功能)收入分配不同,一般包括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两种分配形式。其中,初次分配通常就是我们所讲的国民总收入即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这一分配主要由政府通过国家权力以税金形式所得收入,企业通过净营业盈余形式所得收入,居民通过生产要素提供所得收入三部分组成。初次分配的形成主要依托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一般采取不干预态度,主要利用税收渠道和法律法规进行间接调控。初次分配是一种基础性的分配,一般发生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生产领域,主要按照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出所做的贡献进行分配,经过这一分配后形成的收入通常被称为“原始收入”,这一分配形式体现的是基础性分配关系。二次分配则是在初次分配之后进行分配的一种形式,国家出于社会公平角度的考虑而采取的一种分配方式,主要由离退休金、价格补贴、政府抚恤金和社会保障收入等内容构成。在我国,居民的总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报酬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收入和转移收入,其中劳动报酬收入一直都是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占总收入的80%以上。 劳动报酬收入是整个收入分配格局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劳动报酬通常是指在初次分配领域中实现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用人单位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劳动工资,一般由薪金、奖金、津贴等组成。在国家经济总量大幅度提升、国家税收随之增长的过程中,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的博弈直接影响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 居民收入的构成主要包括劳动工资和财产收入,其中劳动工资收入占90%左右的份额。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劳动报酬在我国居民收入当中占据主导地位,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直接反映着劳动者的收入状况。因此,初次分配是否公平的重要衡量指标也就是看劳动报酬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状况,劳动报酬所占比重越高,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就越公平。 劳动报酬这一经济学范畴的研究在马克思、马歇尔、凯恩斯和萨缪尔森等人的分配理论中早已涉及,它属于生产要素功能性分配和初次分配的研究范畴。在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土地和资本三部分,其中劳动要素收入是工资,而利润、地租和利息则属于非劳动要素的收入。生产要素功能性收入分配主要是用来反映和解决在全部国民收入中各种生产要素所占份额的“合理”比例关系及有关变化规律的宏观经济问题。 2 我国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现状及其研究价值 劳动收入在我国分配格局中所占的比重主要是从要素分配份额的视角来研究收入分配问题。国民收入经过一次分配后形成劳动者报酬、资本所得和政府直接征取的税赋三大组成部分。劳动收入占比通常是指劳动者所获报酬在国内生产总值(即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现阶段,我国劳动者的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偏低,而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据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劳动者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与国际平均水平有相当大的现实差距。劳动收入比重偏低的现实已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且劳动收入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阶段 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雪峰(1978-),男,辽宁黑山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 思主义学院讲师,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经济思想研究; 张皓瑜(1980-),女,辽宁抚顺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 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分析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分析 1、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中国经济从改革开始至今一直处在转型之中,30多年来中国收入差距的不断过分拉大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总体来看,贫富差距呈现过大趋势。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最富裕的20%人口与最贫困的20%人口所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之比为10.7。据此看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而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联合调查,中国大陆的基尼系数已高达0.53或0.54左右。据调查,近年来富人收入来源呈多样化,增殖速度加快,而穷人收入来源逐步萎缩,呈递减趋势,形成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马太效应。 2、分析收入差距的原因 2.1经济发展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历史原因造成的差距,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造成了一定生产力水平下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首先,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采取的是先沿海后内

陆,先东部后中西部的阶梯式发展战略,在开放的时间、程度和优惠条件的差别,使得先开放、先改革、先搞活的东部地区得到优先发展,这样东西部经济发展速度更加失衡,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其次,我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建国后为了改变一穷二自的落后面貌,我国实行了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抉择。在国家财力匮乏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国家通过“剪刀差”低价收购农产品,使农民承担了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的重任。同时还采取了严格的户籍制度,把农民禁锢子农村和农业。城乡在资金、技术等发展上的失衡,政策上的差异,造成城乡发展机会和条件的不平等。这种二元经济结构至今还没有根本改变,这是造成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另外,研究表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教育资源集中在经济发达、资金充裕的地方,而教育资源的分布状况和教育水平的状况与居民收入差距相关。个人收入与个人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政治身份等有关系,其中受教育水平对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的作用越来越 重要。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65.4%的水平,小学文化程度42.8%,15岁以上文盲率为8.35%,分别高于城市23.8%和4%的水平。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的群体构成,城市人口主要由接受了高中及以上

关于中国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及对策

关于中国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及对策 关于中国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及对策 一、摘要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改革深入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但是同时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也拉大了。为确保社会稳定与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必要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五个统筹”、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与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在确保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切实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本文将以社会调查实践和调查问卷分析及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从多个方面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状况及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各方面成因、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不利影响及解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措施,来探讨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在收入分配政策上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如何体现公平正义。二、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不利影响;对策;三、正文 1、实践目的及范围: 本次实践的目的在于了解中国当前城乡收入差距中的一些

突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中的多项进行研究和调查,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合理与可行的建议,进而深入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周边环境。其意义是提高我们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培养一种社会责任感。虽然范围和数量有限,但其具有代表性,因为调查对象来自全国各地,且各自情况差异较大。 实践地点:云南警官学院 实践对象:在校师生 2、实践内容 经过分析,结合各方因素,我将调查对象定位于我校在校师生,并对他们进行随机调查。事先根据本组成员的了解和访问,先提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问题制作成问卷调查表,将调查表随机发放并回收,如果被调查对象是学生,要求其以家庭平均状况为标准填写问卷。对于问卷上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得到一系列结果,而且得到了一些好的建议以及解决办法。撰写实践报告时,我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和调查问卷,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实践报告的格式及主要内容。 3、实践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如下图),中国目前城镇居民人口有66557万,占人口总数的49.68%;农村居民人口有67415万,占人口总数的50.32%。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我

提高劳动报酬在首次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财富大量增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有很大提高。但是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许多问题也需要正视,经济结构扭曲,社会关系紧张,近年还出现了许多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其中绝大多数与收入分配问题相关。 “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强调了扩大内需的必要性,而扩大内需就要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现在不到40%,在全世界算相当低的。因此,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也有一些不同看法:一是有人提出我国劳动报酬占比不低,收入分配和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当前我们讨论收入分配改革的大前提基本不存在;二是一些人认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府只能在二次分配上做文章,初次分配应交给市场配置,那么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就近乎一个“伪命题”;三是一些人认为工资水平只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密切相关,与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扯不上边,在中国推行集体谈判是“奢谈”,那么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就应当永远停留在原始积累阶段,仅仅是单个工人对个别雇主的契约关系。 对收入分配问题有不同意见很正常,有争论是好事,有助于我们把研究引向深入。我也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中国目前的劳动报酬占比高了还是低了?根据省际收入法GDP构成数据,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 2000年为 51.4%,2007

年为39.74%,下降了11.66个百分点。劳动报酬中,工资总额占GDP 的比重从1980年的17%逐年下降到近年来的11%。而在2007年,美国劳动报酬占比为55.81%,英国为54.5%,瑞士为62.4%,德国为48.8%,南非为68.25%。 我赞同不能仅仅把劳动报酬的占比作为研究收入分配的重点。因为劳动报酬里面还包括垄断行业职工的收入,包括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相对高收入者的收入。从普通劳动者的角度看分配,与1990年代初期比,还要考虑工资的结构性变化,我认为实际上20多年来,企业普通职工的实际收入占GDP的比重是大幅度下降了。 第二,解决收入分配是不是只能在二次分配上做文章?今年3月我在全国政协大会上发言,讲到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经济学家问我,你一直主张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怎么今天忽然提出来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是市场决定的。不错,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一般情况下不干预初次分配,但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还处在转型过程中,不能把一次分配市场化程度估计得太高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并不完善,而培育健全的市场,政府是有责任的。解决初次分配存在的问题,政府至少在四个方面要负责。 一是农民工工资在初次分配中被过分压低。从事同样的工作,城市职工比农民工工资高一倍甚至两倍。2008年广州、深圳、杭州、南京、东莞、上海、无锡、苏州、宁波等长三角、珠三角九个城市,出口加工企业中农民工平均工资与当地城市职工平均工资相比,很少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综述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整体上看,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奠定了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坚实基础。但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必然导致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势在必行。 Abstract:Three decade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r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has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Overall,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rural residents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problem is basically solved the food and clothing,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well-off society forward. But should also clearly see that urban-rural income gap is widening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status quo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polarization, and affect social stability. Therefore, narrowing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imperative.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不利影响;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在收入分配领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快速扩大,严重影响经济健康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

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

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3 ———基于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视角 黄先海 徐 圣 内容提要:本文引入希克斯要素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思想推导了劳动收入比重变化率的分解公式,发现劳动收入比重的变化率取决于三个因素:乘数效应大小、资本深化的速度及劳动(或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的大小。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最小二乘法估算了我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出弹性,并对这两类部门1990—2006年劳动收入比重变化进行分解。研究发现:资本深化能提高劳动收入比重,但大于0小于1的乘数效应缩小了其对劳动收入比重的正向拉动作用,而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则是两类部门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为了稳定劳动收入比重,应该在看到资本深化长期效果有限的同时,关注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的作用,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关键词:劳动收入比重 人均工资 生产率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一、引 言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却出现了劳动力收入比重下降的情况。图1显示了1978年至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劳动收入占本行业增加值比重的变化趋势情况。①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行业的劳动收入比重均显示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第一产业劳动收入比重从1978年至2006年下降了59158%,工业部门下降了48138%,建筑业部门下降了5918%,第三产业下降了34186%。由此可见,劳动收入比重下降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比较普遍的现象。 关于劳动收入比重变化的研究国外最早的文献可见于S olow(1958),他认为技术进步在要素收入比重的变动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Dam odar(1969)利用美国1949—1964年的数据测算了制造业部门的劳动收入比重与制造业部门内细分产业的劳动收入比重,均发现了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趋势。近几年国外对劳动收入比重的研究有所升温,Andrew(2004)研究了劳动收入比重波动与偏向型技术进步(biased technical change)以及商业周期三者的联系,并提到经济增长六大典型事实之一就是相对稳定的要素收入比重。由此可见研究劳动收入比重对研究经济增长的阶段也是有重要意义的。Hernando(2008)建立了一个要素节约型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模型,研究发现资本充裕的国家更倾向于使用资本密集型的技术并且可再生的要素收入比重将随着产出的增加而增加。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且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早在20世纪80年代,戴园晨、黎汉明(1988)提出了“工资侵蚀利润”的命题,但是杨瑞龙等(1998)对此命题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工资 3 黄先海,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邮政编码:310027,电子信箱:hxhhz@1261com;徐圣,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得到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NCET2C720746)的资助。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专家对本文提出的建设性修改意见,当然文责自负。 ① 严格意义上来说劳动收入还应包括除了工资以外的一切补偿性收入,但是由于数据的可得性问题(要获得所有的补偿性收入数据几乎是不可能的),并且考虑到我国工资收入占了劳动收入的绝大部分的实际状况,因此本文用工资收入来近似劳动收入,不再特别区分劳动收入与工资收入。

中国居民家庭收入结构、金融资产配置与消费

中国居民家庭收入结构、金融资产配置与消费 中国居民家庭收入结构、金融资产配置与消费 ( ) 中国居民家庭收入结构、金融资产配置与消费 Mai;(,2015 (Vo1(29。No(3) 支出增加 n]。资产的变化与消费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 性乜 ,而且 不可预期的资产变动冲击会使得家庭持久收 入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在生命 周期内的消费与储蓄行 为 b]。国内学者主要从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两个方面研 究 了资产价格对消费的影响,如田青 (201 1)认为收入与 习惯是决定居民 消费的主要因素,资产的增加对消费有 正向的促进作用 。然而,易宪容 (2009)提出了高 房价对扩大内需已经产生了挤出效应 ,资产价格的 过度上 涨会使其对消费的作用降低。 b5E2RGbCAP Paiella 等 (2009)指出消费对不同类型资产变 动的反应也是不同 的,通过将家庭资产进行分类, 国内学者分别研究了不同类型资产变动对家 庭消费 的影响 。解垩 (2012)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 调查的微观数据, 分析了住房资产和金融资产对消 费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资产的消费弹性远 低于住 房资产的消费弹性,而且老年家庭、城镇家庭住房 p1EanqFDPw 的消费弹性分别高于年轻家庭和农村家庭 ]。与他 们的研究结果大致相 同,张五六和赵昕东 (2012) 也认为金融资产对消费支出存在较弱的抑制作 用, 而实物资产虽然长期看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有限,但 是短期内有较强的 促进作用随]。 DXDiTa9E3d Modigliani 和 Brumberg(1954)的生命周期假说 认为,消费者在其整 个生命周期中规划其收人与财 产,财产带来的收人作为影响消费的可变因 素 。消 费者通过积累或消耗其财富来平滑生命期内的消费, 当前消费线性 地依赖于当前收人生命期内的平均收入 预期和当前的资产持有量。将家庭收 入划分为劳动收 人和财产收入,得到如下所示的家庭消费函数: RTCrpUDGiT C=aWR+fYL 其中,WR 为财产性收人 ;YL 为劳动收入 ; 参数 a、f 分别表示财产 收入和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 倾向。国内外学者主要从资产价格 (房地产价格 与 股票价格)的角度研究其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而关 于财产性收入对消费影 响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将根 据以上理论模型,并在测算财产性收人与非财产 性 收入的基础上 ,实证分析我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是 否对消费形成了促进 作用。5PCzVD7HxA 二、中国居民收入结构及其与消费的关系 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占 GDP 的比例较低 ,通

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为什么趋于下降

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为什么趋于下降? ——基于二元经济模型的观察与解释 姜磊郭玉清 2012-3-8 11:01:05 来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第1期摘要:新古典经济学的要素分配理论以劳动力是稀缺资源作为其前提假设,与我国二元经济条件下的现实情况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在分析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时解释力不足。文章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力稀缺要素假定,基于劳动力无限供给假定的二元经济模型和中国数据表现出的异质性特征,建立了一个分析二元经济中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并运用该理论框架解释了中国劳动收入份额趋降的原因,提出促进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提高人力资本禀赋、审慎干预劳动市场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二元经济模型,无限劳动供给,就业压力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GDP总量和人均GDP得到快速增长,但劳动收入份额却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1993年至2007年间,全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1993年的50.7%缓慢攀升到1996年的最高点54%,然后一路下滑到2007年的39.7%,特别是2002年后,劳动报酬比例加速下降,短短6年内劳动报酬比例降低了11.2个百分点,降幅达22%。白重恩等(2009)指出,2004年经济普查以后,我国变更了劳动收入的统计口径,将2004年以前属于劳动收入的个体企业所有者收入变成了资本收入,可能导致劳动收入份额的降幅在某种程度上被高估。但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前后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都保持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说明即便考虑统计口径的变化,“我国近年来劳动收入份额持续趋降”这一判断仍然是准确的。

对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当前的研究大多是基于新古典要素收入分配理论,认为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稀缺的,这比较符合发达国家的经济现实,但与我国相比则迥异斐然。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体,虽然熟练劳动力同发达国家近似,也是稀缺的,但非熟练劳动力(特别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并不稀缺,甚至存在无限供给的异质性特征。因此在分析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趋降的原因时,简单套用新古典要素收入分配理论是否合理值得商榷,其内生出的结论能否反映问题实质也需要进一步讨论。基于上述考虑,本文试图运用刘易斯一拉尼斯一费景汉二元经济模型修正新古典要素收入分配理论关于劳动是稀缺的假定,进而分析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具体影响因素。 二、劳动收入分配理论的演进与评价 分配理论在古典经济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李嘉图甚至把分配问题说成是政治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在古典经济学盛行的时代,英国正处在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劳动具有无限供给特征,因此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普遍假定在维持生存的工资水平上存在着无限劳动供给,工资是由社会习惯决定的,其在数量上等于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就是著名的古典经济学的“生存工资”假说。在这样的假设前提下,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将快于工资上涨速度,从而使劳动收入份额逐渐下降。 19世纪后期,英国已经基本完成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变为稀缺性的生产要素,要素收入分配理论也发生潜移默化的变更。克拉克于19世纪末在生产要素论、边际效用论的基础上,结合劳动生产率递减规律,提出解决分配问题的边际生产率论。他认为,在其他生产要素数量不变的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与对策-张存刚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都偏低;分配关系不合理,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大;分配行为不规范,分配秩序比较混乱。”体制性弊端是形成现有收入分配格局的根本原因,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劳资集体谈判制度缺失,劳动力价值被严重低估;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也导致分配不公。劳动报酬占比下降是公有制的比重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下降、政府和工会未能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客观结果。要明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关键词】居民收入、差距、表现、原因、对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完善,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不仅关系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且关系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效率提高和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对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进一步明确了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方向和政策措施。 一、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都偏低;分配关系不合理,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大;分配行为不规范,分配秩序比较混乱。”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主要表现为:第一,我国劳动者报酬占比连续下降,全国总工会及很多学者均对此进行了统计和测算,虽然各测算结果之间存在差别,但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第二,与世界重要经济体相比,初次分配中我国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占比明显偏低,而企业盈余占比则明显高于这些国家;第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劳动报酬份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普遍经历了一个上升过程,并且一百多年来,他们的劳动报酬份额一直在不断提高,而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①据《人民日报》报道,从1993—2007年,居民部门的劳动者报酬由49.49%降至39.74%,降幅9.75个百分点。又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1997年到2007年的10年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降幅13.66个百分点。再据《新京报》报道,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1983年的最高峰值56.5%降至2005年的36.7%,22年间,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下降近20个百分点。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1978—2005年,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则上升了20个百分点。劳动报酬占比是一个相对量,而劳动报酬是一个绝对量。劳动报酬高不等于劳动报酬占比高。与劳动报酬相比,劳动报酬占比更能反映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经济社会地位,劳动报酬占比越低,劳动者的经济社会地位越低。②

关于中国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调查报告

Yunnan Police Officer Academy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报告题目:关于中国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及 对策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 专业:法学 班级:11级法学专业3区队2班 学号:4110932 姓名:王红强 任课老师:______ 2013年4月2号

一、摘要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改革深入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但是同时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也拉大了。为确保社会稳定与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必要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五个统筹”、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与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在确保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切实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本文将以社会调查实践和调查问卷分析及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从多个方面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状况及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各方面成因、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不利影响及解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措施,来探讨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在收入分配政策上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如何体现公平正义。 二、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不利影响;对策; 三、正文 1、实践目的及范围: 本次实践的目的在于了解中国当前城乡收入差距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中的多项进行研究和调查,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合理与可行的建议,进而深入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周边环境。其意义是提高我们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培养一种社会责任感。虽然范 围和数量有限,但其具有代表性,因为调查对象来自全国各地,且各自情况差异较大。

劳动收入与消费结构

劳动收入与消费结构 摘要:从中美两国1994年至2006年劳动收入及消费相关数据出发,可分析出劳动收入影响消费结构的内在机制。劳动收入影响收入分配,收入分配影响消费总量进而影响消费结构,社会保障和消费信贷对该机制存在影响但相对有限。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恶化了收入分配以至不利于居民消费总量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优化。所以,当前工作要注意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收入。 关键词:劳动收入;收入分配;劳动产权;消费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5981(2009)01-0056-0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主要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如何实现“转变”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本文将从劳动收入与收入分配方面对提升国内消费总量、优化消费结构作出一定探索。 一、中美劳动收入比较

劳动收入即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生产过程所取 得的收益。Lubker(2007)将劳动收入占比定义为“工人的劳动报酬(total compensation)占国内生产总值或者国民总收入的比重”[1]。Gomme和Rupert(2004)运用收入法的国民收入恒等式,对劳动收入占比进行了说明。劳动收入占比=劳动者报酬/总增加值;总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公司利润+租金收入(rental income)+(间接税-补贴)+净利息收入+折旧+自营收入(proprietors’income)。其中,劳动者报酬代表劳动收入;公司利润、租金收入、间接税净额、净利息收入和折旧代表资本收入;自营收入是“非公司制经营的所有者”(owners of unincorporated business)取得的收入,则既包含了劳动收入,也包含了资本收入[2]。 相应地,对自营收入的不同处理也就形成了度量劳动收入占比的不同方法。Johnson(1954)指出,自营收入的2/3属于劳动收入,剩下的1/3属于资本收入;Gollin(2002)认为,自营收入可以全部归于劳动收入[3]458-475;Bernanke 和Gurkaynak(2001)针对一些国家的统计资料中只有加总的“营业盈余”,而未区分“公司营业盈余”与“非公司营业盈余”的具体情况,将劳动收入占比定义为公司员工劳动报酬与扣除了净间接税和自营收入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即“劳动收入占比=公司员工劳动报酬/(GDP-净间接税-自营收入)”[4];Gollin(2002)也指出,劳动收入占比在统计上

劳动收入份额分歧与解读.pdf

争论之焦点:劳动收入份额是稳定的吗? “卡尔多程式化事实”被提出后不久,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1959年一篇关于收入分配的文章中否定了关于劳动份额稳定性的假说。擅长于经验统计的库兹涅茨选取1938年和战后两个时期,把一些国家按照人均收入的高低划分为不同的组别。不论是1938年粗略的划分还是战后更为细致的划分,统计数据均显示:“具有较高人均收入的国家中雇员报酬占总收入的份额较高,而在欠发达国家中(雇员报酬的份额)则较低”。[4]同样的方法用于分析美国各州的收入分配情况,即把美国各州按照人均收入的高低划分组别并对1919-1955年这段时期中的部分年份进行考察,也得出上述相同的结论,就是那些具有较高人均收入的州往往雇员报酬的份额也较高,反之亦然。由此,库兹涅茨认为“个人收入中雇员报酬的份额与人均收入正相关”。[4]13在库兹涅茨的研究中,人均收入被用来表示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库兹涅茨的结论可以被理解为劳动份额的变动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报酬的份额将呈上升趋势。库兹涅茨用截面数据考察劳动报酬份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试图以此推断出劳动报酬份额的长期变动趋势。如果说这种做法得出的劳动份额不稳定性的假说是通过间接的途径,那么后来更多的学者采取了直接的办法,即直接考察不同国家劳动份额的时间序列。Young(2004)研究了美国1959-2000年的劳动份额的波动,发现劳动份额的变动具有反周期的特征。而Buchele和Christiansen(2007)基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计数据,指出劳动份额具有下降的趋势。Ruiz(2005)通过对美国和西班牙的经验检验证明劳动份额的稳定性是不存在的。来自欧洲的数据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观点。Giammarioli等人(2002)以20世纪60至90年代欧盟11个主要国家为样本,分行业计算它们各自的劳动份额以及总的劳动份额,再进行平均化以表示欧盟劳动份额的平均水平。结果显示,欧盟经济体的劳动份额由20世纪60年代的70%下降到90年代的64%。因此,“过去四十年中主要欧盟国家劳动份额的演进表明的首要一点就是,由标准增长理论所预言的稳定性似乎是不存在的”。[5]类似地,欧盟前15个成员国1970-2004的数据也表明“在过去的30年中许多欧洲国家的劳动份额都下降了”。[6]而Guscina(2006)运用OECD18个国家的数据向我们描绘了劳动份额波动的情形,“在经历了20世纪60、70年代稳步上升之后,工业化国家中劳动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在近几十年中是下降的”,[7]这种波动并非具有周期性的特征。Krmer(2008)指出,“劳动份额的变动在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特点。美国(的情况)与增长的程式化事实最为接近,具有(与其他国家相比)相对稳定的劳动份额。在英国劳动份额经历了相当大的短期波动,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下降显著。在欧洲大陆总的情况是在过去的20、30年中(劳动份额)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德国和法国的劳动份额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达到高峰,而其他国家如奥地利和荷兰高峰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一些国家中,(劳动份额的)下降是相对温和的(如法国),而另一些国家(的劳动份额)则表现出稳步的甚至是强烈的下降(如奥地利)”。[8]Morel(2005)指出加拿大的劳动份额在1998-2004下降了三个百分点,劳动份额的波动具有明显的反周期特征。Takeuchi(2005)以日本为例也对劳动份额稳定性假说提出质疑。他分析了日本劳动份额的波动情况,认为劳动份额的波动是“有助于解释各种宏观经济活动和微观层面上厂商获利能力的重要基础”。[9]无论以横截面数据还是以时间序列为视角,上述对不同国家的经验研究表明不同国家中劳动收入所占份额并不具有稳定性,“卡尔多程式化事实”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在大量经验证据表明劳动份额不稳定的同时,另一些学者另辟蹊径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Gollin(2002)认为劳动份额计算方法上存在着缺陷,致使计算结果显示劳动份额不稳定。“通常对劳动份额的‘简化的’计算———即用雇员报酬占GDP比例———这是个明显的并且重要的错误(因为)它没有计算个体经营和其他经营者的劳动收入。劳动力的数据表明这个错误在贫困国家尤为突出,这些国家的小企业和个体经济中劳动力比例较大。”[10]Gollin通过对数据和计算方法的修正重新计算了劳动份额,结果表明劳动份额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中都是基本稳定的。Zuleta和Young(2007)通过构建两部门的“具有引致创新的非均衡增长模型”说明“虽然各个行业的劳动份额彼此独立地波动,但总的劳动份额却呈水平趋势”。[11]Young(2006)把稳定定义为均衡,并指出相对于单个行业中劳动份额变动的非均衡特征而言,总的劳动份额变动具有均衡的特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总的劳动份额就是稳定的。劳动份额是稳定的吗?自卡尔多程式化事实被提出以后,人们关于稳定性问题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无论是总的劳动份额还是行业的劳动份额均表现出波动特征。究竟是卡尔多程式化事实是虚假的?还是后人的观测不够长期?最近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Xie(2011)运用1950-2004年12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劳动份额与人均真实GDP之间呈三次方的倒N字型关系”,[12]即在工业化(由农业向工业转型)阶段,劳动份额是下降的;在后工业化(由工业向服务业转型)阶段,劳动份额上升;在金融化(金融和房地产部门兴起)阶段,劳动份额又转而下降。而卡尔多程式化事实所表明的劳动份额的稳定性仅仅是这些变化中的一部分。Xie的发现对稳定性的研究有了新的启示。稳定性问题关注的是劳动份额的长期变动趋势,但无论怎样,其实质是关于其演进路径的研究。 争论之实质:劳动份额是如何演进的? 劳动份额随经济发展所呈现出的变动是怎样的?是随机的摆动还是具有内在规律?对与稳定性相关的劳动份额长期趋势的关注最终引导人们转向了劳动份额演进的研究。然而,基于不同的视角,学者们发现了劳动份额演进的不同特征,并据此得出了差异化的演进路径。(一)递减特征劳动份额随时间而表现出递减变动是大部分学者对于近几十年来美国和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共识。劳动份额具有下降特征的演进路径。尽管学者们对此有普遍的认同,他们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分析(统计学角度)

我国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区域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可能危及社会和政治稳定,阻碍国民经济健康顺利发展;过大的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可能会加剧落后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经济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如果持续扩大的收入差距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将有可能激化民族矛盾,危及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本文分析了我国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和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测度方法和指标选取 (一)绝对差距 1.极差(R):反映总体中指标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离差,用以说明指标值的变动范围和幅度,其值越大,说明收入的绝对差距越大。 2.标准差(S):反映指标值与其算术平均值的偏离程度,其值越大,说明收入的绝对差距越大。 计算公式为: nS i x/)(2 (二)相对差距 1.变异系数 将标准差计算公式中的收入水平进行标准化处理,就得到变异系数。分组和不分组的情况下计算公式分别为: 1

2()/uwi Vxn 2()/wii Vpx V是变异系数或加权变异系数,V越大,表示收入差别越大。V UW表示不加权变异系数,V W表示加权变异系数。 2.泰尔指数 1967年泰尔(Theil)根据统计信息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测度指标,用收入的对数值与等值分配的对数测度它们之间的差别,并用收入比重加权。一般主要使用下列分解公式: Nii yLOGNI11)0( GggggGggg vpLOGpIpI11)0()0( 其中,p g是第g组的人口比重,v g是第g组的收入比重。 二、现状分析 (一)东中西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1、绝对差距逐步扩大 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是348元,东部372元,中部317元,西部346元;东部比全国高24元,是1.07倍,比中部高55元,是1.17倍,比西部高26元,是1.07倍。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是13786元,东部16974元,中部11634元,西部11309元;东部比全国高3188元,是1.23倍,比中部高5340元,是1.46倍,比西部高5665元,是1.50倍。无论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值还是相对倍数都是呈逐步扩大趋势。 2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1. 居民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分析主要是考察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娱乐、居住和其他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关系。一个国家的居民消费结构与其收入水平、人口结构、自然资源、风俗文化、教育水平甚至社会制度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这其中,收入水平对消费结构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般来说,收入水平越低,食品等生活必需品所占比重越高,而娱乐等高档消费或奢侈品所占比重越低;收入水平越高,则刚好相反。 分析消费结构问题通常有下列两种方法: (1)利用各类消费品支出占消费品总支出的比重关系来说明问题; (2)通过估计各类消费品支出的收入弹性来考察居民对各类消费品“想要消费”的程度,利用各类消费品支出的收入弹性结构来进行分析。 在本案例中,我们主要采取第二种方法。 2.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1954年英国计量经济学家Stone 首先提出线性支出系统(LES )用以描述消费者对各种消费品的需求规律,随后美国经济学家Luch 于1973年对其进行了扩展,并最终形成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xten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 ELES)。目前,ELES 是经济学界研究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工具之一。 该系统假定某一时期人们对各种商品(服务)的需求量取决于人们的收入和各种商品的价格,而且人们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分为基本需求和超过基本需求之外的需求两部分,并且认为基本需求与收入水平无关,居民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将剩余收入按照某种边际消费倾向安排各种非基本消费支出。扩展线性支出系统的模型为 ),X P -(Y X P V i i i i i i ∑+=β i=1,2,3,…n (1) 式(1)中P i 为第i 种商品的价格,V i 为消费者对第i 种商品的消费支出,Y 表示居民实际收入,X i 为消费者对第i 种商品的基本需求量,P i X i 是对第i 种商品的基本需求支出,i β表示满足基本消费需求后剩下的收入)X P -(Y i i ∑对第i 种商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或投向需求系数,它应该满足0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之谜:市场力量和制度成因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之谜:市场力量和制度成因从统计数据上看,中国基尼系数已超过0.4的警戒线。收入差距扩大一方面直接影响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另一方面对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增长有着重大影响,而且关涉社会稳定等政治问题。现实中的收入差距扩大显示出明显的不公平特征。虽然古语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然而仔细推敲之下,“不患不均而患不公”可能更符合当下中国的现实。由于对分配过程是否公平的关注以及劳动收入份额与收入不平等的高度相关性,本文采用收入分配两条研究进路中的功能分配视角,即要素收入在总产出中的份额。中国劳动收入份额自九十年代以来的持续下降引起较多关注。另一方面,经济理论中被广泛接受的“卡尔多事实”的第五条是劳动收入份额在长期中稳定不变。如何来解释这一与理论不符的“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之谜”就是本文所要做的工作。本文从市场因素和制度因素两个方面来解释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之谜。由于劳动收入份额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等于劳动产出弹性,因此将影响劳动产出弹性的因素作为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市场力量,而使得劳动产出弹性变化的因素就是技术进步偏向。本文将劳动产出弹性视作劳动收入份额的理论值和公平值,将它与劳动收入份额的现实数值相比较,两者偏离的部分可看做由其他制度性因素所导致。然后寻找两者偏离的制度性因素,本文聚焦于三个主要因素:价格加成、融资约束、谈判能力。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部分:第三章根据宏观和微观数据,确认了总体劳动收入份额呈下降趋势的基本事实。国际比较发现由于统计方法的差异,住户部门

的劳动收入份额被严重高估了从而使得中国总体劳动收入份额也被高估了。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劳动收入份额水平与国际数据相比较低。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价格和数量分解发现资本回报率较高,劳动收入份额的波动更多地来自于要素相对价格之比,而非要素相对数量之比。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产业分解说明产业内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是总体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主因,而产业结构的变迁是次要的原因。第四章讨论技术偏向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市场基本力量是影响生产函数的技术变化和投入要素数量的变化。从生产要素(资本、技能劳动、非技能劳动)的需求面和供给面出发,来分析生产要素的定价问题,以及由要素价格和要素数量形成的劳动收入份额和工资不平等问题。影响要素需求的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同要素的替代或互补关系(用替代弹性来刻画)和技术性质的变化(用技术偏向来刻画)。影响要素供给的是要素相对稀缺性(技能与非技能劳动供给之比、资本劳动比)。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互相作用得到的均衡价格就是工资率和资本回报率,从而可以得到劳动收入份额和工资不平等(技能溢价)。替代弹性、技术偏向、要素稀缺性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劳动收入份额和/或工资不平等的变化。本文实证表明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的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资本与劳动之间替代弹性小于1,技术进步对于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为负。第五章将市场完全竞争和生产规模报酬不变时的劳动收入份额(即劳动产出弹性)视作公平的劳动收入份额。利用工业企业数据估算出劳动产出弹性,将其与劳动收入份额的现实数据相比较,发现实际劳动份额小于劳动产出弹性,并且两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