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收入份额分歧与解读

劳动收入份额分歧与解读
劳动收入份额分歧与解读

劳动收入份额分歧与解读

争论之焦点:劳动收入份额是稳定的吗?

“卡尔多程式化事实”被提出后不久,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1959年一篇关于收入分配的文章中否定了关于劳动份额稳定性的假说。擅长于经验统计的库兹涅茨选取1938年和战后两个时期,把一些国家按照人均收入的高低划分为不同的组别。不论是1938年粗略的划分还是战后更为细致的划分,统计数据均显示:“具有较高人均收入的国家中雇员报酬占总收入的份额较高,而在欠发达国家中则较低”。[4]同样的方法用于分析美国各州的收入分配情况,即把美国各州按照人均收入的高低划分组别并对1919-1955年这段时期中的部分年份进行考察,也得出上述相同的结论,就是那些具有较高人均收入的州往往雇员报酬的份额也较高,反之亦然。由此,库兹涅茨认为“个人收入中雇员报酬的份额与人均收入正相关”。[4]13在库兹涅茨的研究中,人均收入被用来表示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库兹涅茨的结论可以被理解为劳动份额的变动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报酬的份额将呈上升趋势。库兹涅茨用截面数据考察劳动报酬份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试图以此推断出劳动报酬份额的长期变动趋势。如果说这种做法得出的劳动份额不稳定性的假说是通过间接的途径,那么后来更多的学者采

取了直接的办法,即直接考察不同国家劳动份额的时间序列。Young研究了美国1959-2000年的劳动份额的波动,发现劳动份额的变动具有反周期的特征。而Buchele和Christiansen基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计数据,指出劳动份额具有下降的趋势。Ruiz通过对美国和西班牙的经验检验证明劳动份额的稳定性是不存在的。来自欧洲的数据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观点。Giammarioli等人以20世纪60至90年代欧盟11个主要国家为样本,分行业计算它们各自的劳动份额以及总的劳动份额,再进行平均化以表示欧盟劳动份额的平均水平。结果显示,欧盟经济体的劳动份额由20世纪60年代的70%下降到90年代的64%。因此,“过去四十年中主要欧盟国家劳动份额的演进表明的首要一点就是,由标准增长理论所预言的稳定性似乎是不存在的”。[5]类似地,欧盟前15个成员国1970-2004的数据也表明“在过去的30年中许多欧洲国家的劳动份额都下降了”。[6]而Guscina运用OECD18个国家的数据向我们描绘了劳动份额波动的情形,“在经历了20世纪60、70年代稳步上升之后,工业化国家中劳动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在近几十年中是下降的”,[7]这种波动并非具有周期性的特征。Kr覿mer指出,“劳动份额的变动在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特点。美国与增长的程式化事实最为接近,具有相对稳定的劳动份额。在英国劳动份额经历了相当大的短期波动,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下降显著。

在欧洲大陆总的情况是在过去的20、30年中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德国和法国的劳动份额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达到高峰,而其他国家如奥地利和荷兰高峰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一些国家中,下降是相对温和的,而另一些国家则表现出稳步的甚至是强烈的下降”。[8]Morel指出加拿大的劳动份额在1998-2004下降了三个百分点,劳动份额的波动具有明显的反周期特征。Takeuchi以日本为例也对劳动份额稳定性假说提出质疑。他分析了日本劳动份额的波动情况,认为劳动份额的波动是“有助于解释各种宏观经济活动和微观层面上厂商获利能力的重要基础”。[9]无论以横截面数据还是以时间序列为视角,上述对不同国家的经验研究表明不同国家中劳动收入所占份额并不具有稳定性,“卡尔多程式化事实”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在大量经验证据表明劳动份额不稳定的同时,另一些学者另辟蹊径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Gollin 认为劳动份额计算方法上存在着缺陷,致使计算结果显示劳动份额不稳定。“通常对劳动份额的‘简化的’计算———即用雇员报酬占GDP比例———这是个明显的并且重要的错误它没有计算个体经营和其他经营者的劳动收入。劳动力的数据表明这个错误在贫困国家尤为突出,这些国家的小企业和个体经济中劳动力比例较大。”[10]Gollin通过对数据和计算方法的修正重新计算了劳动份额,结果表明劳动份额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中都是基本稳定的。Zuleta和Young通过

构建两部门的“具有引致创新的非均衡增长模型”说明“虽然各个行业的劳动份额彼此独立地波动,但总的劳动份额却呈水平趋势”。[11]Young把稳定定义为均衡,并指出相对于单个行业中劳动份额变动的非均衡特征而言,总的劳动份额变动具有均衡的特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总的劳动份额就是稳定的。劳动份额是稳定的吗?自卡尔多程式化事实被提出以后,人们关于稳定性问题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无论是总的劳动份额还是行业的劳动份额均表现出波动特征。究竟是卡尔多程式化事实是虚假的?还是后人的观测不够长期?最近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Xie运用1950-2004年12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劳动份额与人均真实GDP之间呈三次方的倒N字型关系”,[12]即在工业化阶段,劳动份额是下降的;在后工业化阶段,劳动份额上升;在金融化阶段,劳动份额又转而下降。而卡尔多程式化事实所表明的劳动份额的稳定性仅仅是这些变化中的一部分。Xie的发现对稳定性的研究有了新的启示。稳定性问题关注的是劳动份额的长期变动趋势,但无论怎样,其实质是关于其演进路径的研究。

争论之实质:劳动份额是如何演进的?

劳动份额随经济发展所呈现出的变动是怎样的?是随机的摆动还是具有内在规律?对与稳定性相关的劳动份额

长期趋势的关注最终引导人们转向了劳动份额演进的研究。然而,基于不同的视角,学者们发现了劳动份额演进的不同特征,并据此得出了差异化的演进路径。递减特征劳动份额随时间而表现出递减变动是大部分学者对于近几十年来美国和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共识。劳动份额具有下降特征的演进路径。尽管学者们对此有普遍的认同,他们给出的解释却大相径庭。首先,基于技术进步的视角。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劳动要素变得愈发昂贵而催生了资本扩张型技术进步,生产中资本要素广泛取代劳动要素,当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弹性大于1时,劳动的相对份额便趋于下降。其次,全球化的影响。尽管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的流动性在全球化过程中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幅度并不相同。与劳动相比,资本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并据此拥有更强的谈判力量。因此,全球化会弱化劳动的相对份额。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若把经济分解成不同的行业,那么各行业内劳动份额及该行业在总产出中的比重将是影响总劳动份额的两大因素。假设某个行业内的劳动份额上升,但该行业在总产出中的比重下降,那么它们对总劳动份额的影响将会因相互抵消而减弱。在工业化过程中,在行业内部劳动份额不变的前提下,由产业升级所带来的对总的劳动份额的冲击将使其趋于下降。第四,制度的因素。制度的因素涵盖较为广泛,一般理解为调整成本、谈判力量、工会

及雇主联盟等。当经济和技术上的因素不能完全解释劳动份额下降的演进路径时,社会和制度的因素即被考虑进来。工会谈判力量的削弱及其影响力的下降也被认为是导致劳动份额递减的部分原因。反周期特征在大多数学者认为劳动份额具有下降的演进趋势的同时,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这仅仅是短期的现象,从长期来看,劳动份额的演进路径并不具有单调性,而是具有反周期的特征。Young通过建立包含偏向型技术进步的RBC模型,表明由于有利于劳动的偏向型技术进步会使产出下降,而不利于劳动的偏向性技术进步会使产出上升。因此,劳动份额往往具有反周期的特征。而“Gomme 和Greenwood以及Boldrin和Horvath在解释反周期的劳动份额时引入了以劳动合同形式存在的收入损失保险。其机理在于,由于保险的存在,劳动份额会在衰退的时期更高而在扩张的时期更低。”[13]此外,劳动市场自身的特征在解释劳动份额演进路径时也受到了特别的关注。Kessing和Giammarioli等人的研究强调劳动市场上调整成本的作用。由于雇主在经济扩张时雇佣员工时会承担调整成本,这使得雇主在经济繁荣期更不情愿对所使用的劳动进行调整,故工资的波动不及产出波动剧烈,于是造成劳动报酬的份额在经济繁荣时下降,在经济衰退时上升的反周期特征。在经验研究方面,Morel用加拿大1976-2001年劳动收入份额的数据证明了其反周期性。U型特征还有一小部分学者根据库兹涅茨

表示个人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倒U曲线”,提出劳动收入份额随经济发展的U型演进路径。李稻葵等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基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建立劳动力转移模型,以此说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在不同部门间的转移是有摩擦的,摩擦力大于资本的运动所面临的阻力,因而劳动力转移速度低于资本转移速度。这一结果一定是劳动力获得的回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低于其边际产出,而资本恰恰相反。所以劳动收入份额在经济发展初期一定是下降的。”[14]待到劳动力转移完毕,情况则出现逆转,劳动收入随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因此,劳动收入份额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U型曲线的关系。进一步地,基于跨国间的数据分析,李稻葵等提出U型曲线的转折点将出现在人均6000美元。劳动份额演进的U型特征还体现在劳动份额与FDI 之间的关系上。Decreuse和Maarek的研究证明FDI通过技术租金效应和工资竞争效应两个途径对劳动份额产生影响。在金融开放的早期,技术租金效应占主导,国外厂商凭借技术优势压低劳动份额;而在金融开放的后期,工资竞争效应趋于主导,国外厂商之间的相互竞争会抬高劳动份额。总体上看,伴随着金融的不断开放,劳动份额与FDI之间呈现U 型曲线的关系。倒N字型特征关于劳动份额随经济发展的演进路径研究的最新进展来自Xie。Xie沿着经济转型的思路,把经济发展中结构的转型由Kuznets所区分的两次———从

农业向工业的转型和从工业向服务业的转型扩展到三次,即延伸到由服务业向金融和房地产业的转型。经济发展由初级到高级会依次经历这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使得劳动份额呈现不同的特征,尤其是发生结构转型的时期,劳动份额的演进趋势会随之变化,最终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三次方的倒N字型演进路径。Xie使用123个国家1950-2004的综合面板数据验证了他的结论,这一结论由于考察时期之长、考察范围之广,具有很强的一般性,不仅涵盖了基于二元经济的劳动份额的U型演进路径,而且卡尔多程式化事实所显示的劳动份额的稳定性也只是其中的一个特例而已。

对争论的剖析

劳动收入的份额在长期中具有稳定性,20世纪前半期人们对这一论断深信不疑,尤其是其作为卡尔多程式化事实被提出以后,更是成为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然而,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份额的波动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并掀起了关于劳动份额稳定性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部分学者通过调整统计口径和测度劳动份额的方法得出劳动份额稳定的结论。与此相反,大部分的研究表明劳动份额并不稳定,并从不同的视角找出了不同的波动特征和规律。分析发现,所使用数据的时空特征、所考察时期的长短差异以及所关注因素的不同侧重是引致

争论的深层原因。它们反映了不同研究方法在统计数据运用和分析范式选择上的巨大差异。时间与空间在探索劳动份额的变动趋势和演进路径过程中,基于空间的横截面数据和基于时间的时序数据是通常被采用的两种数据来源。基于空间的横截面数据往往较为充足,易于获得,但由此得出的劳动份额的演进路径只是对其长期变动趋势的近似和模拟。而根据时间序列得出的劳动份额演进规律虽然是其长期趋势的真实描述,但数据较为缺乏,难于获得。库兹涅茨就曾经感叹,由于反映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长期数据极为缺乏,所以要想得到分配份额随时间变动的长期趋势是非常困难的。在具体的研究中,两种不同的数据来源对于劳动份额稳定性的判断影响重大。卡尔多程式化事实和库兹涅茨的研究就是典型的例子。卡尔多通过对美国的时间序列数据考察得出劳动份额在长期中是稳定的,并将其作为“程式化事实”。而库兹涅茨选取的是跨国的横截面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劳动份额并不稳定,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两者对于劳动份额稳定性的判断依赖于所用数据的时空特征。Gollin也曾指出,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得出的劳动份额一般是稳定的,而运用跨部门数据得出的劳动份额则不稳定,“通常的计算表明按照国际间跨国数据计算的国民收入中的劳动份额从到不等”。[10]458短期与长期劳动份额稳定性以及动态演进趋势的争论还取决于所考察时期的长短。争论所涉及的文献中所

考察的时期从十几年到几十年不等。重要的是,如果将它们区分为短期和长期,我们会发现考察时期的长短对劳动份额演进规律的判断具有直接的影响。在短期,劳动份额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上的技术关系,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要素替代和技术进步成为劳动份额的重要影响因素。当然,劳动市场的特征也对劳动份额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在长期,除了生产上的技术关系以外,新的因素如经济的转型、结构的调整、制度的变迁、全球化的影响等等都会产生效力,对劳动份额演进趋势的研究有了多元化的视角。长期中,由于劳动份额影响的因素增多,作用机制复杂,对劳动份额演进趋势的研究空间也更为广阔。同时,劳动份额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呈现出新的演进趋势和特征,导致学者们对于劳动份额动态趋势和演进路径的判断出现差异化,这是引起争论的又一原因。最近,在Arpaia等的研究中又演化出了“中期”的概念,其特征介于短期和长期之间。随着时期划分的不断细化,对于劳动份额动态的考察将更为具体,这会令学者们对于劳动份额稳定性及演进路径的判断更为精细,但同时由此而引发的争论也将更为激烈。技术与制度在关于劳动份额演进的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劳动份额的诸多影响因素,Giovannoni把不同理论和模型中影响功能性分配的主要因素做了大致的总结,如表1所示。不同的学术派别在不同的范式下研究自然具有差别化的视角,他们所强调和关注的影响

因素自然互不相同,这也是对劳动份额演进路径的研究得出不同结论的重要原因。有两类值得特别的关注,一类体现新古典生产技术关系的视角,“强调‘技术关系’在经济变量决定中的最终作用”。[16]相对生产率、资本-劳动替代、偏向型技术进步等因素都属于这一类;而另一类反映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及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关于历史、制度等社会关系的视角,如资本积累、投资率、谈判力量等。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视角在剖析和探索劳动份额变动的原因和规律时存在明显差异。前者把劳动收入在总产出中比重的变动与生产技术相联系,抽象掉社会、历史、习俗等一切生产体系之外的因素,局部地观察由于生产过程中因要素替代而产生的要素收入变动及其与总产出之间的相对变化趋势。与之相对,后者则把视野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关系转向更为宏观的社会关系,挖掘资本主义经济中制度的、社会的、历史的变化特征,以此解释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规律。这两者是在研究劳动收入份额动态趋势和演进路径中使用最多,也最为突出的两个分析视角。它们反映了新古典和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及后凯恩斯理论在研究范式上的巨大差异,“涉及到经济学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方法论问题”。[17]由此,关于劳动份额稳定性及其演进趋势的争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分析范式的矛盾和冲突。

由卡尔多程式化事实所提出的劳动份额的稳定性一直

被奉为经济学中的信条,然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劳动收入份额的波动使人们重新关注和思考这一问题,进而引发了关于劳动份额稳定性的大争论。争论以劳动份额是否稳定为起点,进一步深入到劳动份额的动态趋势和演进路径。基于不同的分析视角,学者们对于劳动份额演变趋势和路径给出了不同的判断和阐释,其多样化和差异性令人惊讶。通过对争论的进一步剖析,我们发现所使用数据的时空特征、所考察时期的长短差异以及所关注因素的不同侧重是在这一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细分,劳动收入的形式日趋多样,对于劳动收入的统计变得更加复杂,统计方法和统计口径在判断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的过程中显得至关重要。此外,就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的影响因素而言,争论中始终交织着两种理论视角,即表明生产的技术关系视角和表明制度的社会关系视角,这集中体现了新古典与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后凯恩斯主义研究范式的对立与冲突。

本文作者:曹静工作单位:南开大学

劳动报酬分配方案(试行)

附件: 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劳动报酬分配方案(试行) 为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结合公司经济效益及同行业收入水平,按照有利于调动一线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调动年轻人的积极性,有利于鼓励机关工作人员到项目一线工作,进一步强化效益导向,加大效益工资在职工收入中的比重的原则,就公司现行的劳动报酬分配方案进行修订。 一、适用范围 各单位原则上执行本方案。从事特殊行业的个别单位,可根据各自特点按照程序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本单位的劳动报酬分配方案,报公司批准后方可执行。 二、分配制度 (一)年薪制:适用于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的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分子公司董事长、书记、经理。 (二)岗效工资(月薪)制:适用于管理人员(含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无法实行劳动定额考核的技术工人。 (三)劳动定额考核分配制:适用于一线生产工人及临时性用工,其中一线生产工人必须用劳动定额考核计取报酬。 (四)协商工资制:适用于特殊人才或临时性用工。 (五)临时工资(月薪)制:适用于新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及技术工人(试用期满后按岗效工资确定)。

三、工资结构 (一)年薪制工资结构 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年薪结构按照集团公司《所属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分子公司董事长、书记、经理年薪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特别奖励和注册执业资格津贴构成。 (二)岗效工资结构 岗效工资由基础工资、岗位工资、月基础奖励、年效益工资、工龄津贴、注册职业资格津贴及施工现场外施补贴构成。 (三)临时工资结构 由基础工资、岗位工资、月基础奖励、年效益工资及施工现场外施补贴构成。 (四)劳动定额考核分配结构见劳动定额考核管理办法。 四、工资分配标准 (一)年薪制标准 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年薪标准由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考核确定。 分子公司董事长、书记、经理年薪标准依据公司内部年度承包责任书及考核办法确定。 (二)岗效工资标准 1.基础工资标准 基础工资统一按600元核定。 2.岗位工资标准 岗位工资的起点工资为1100元,最高工资为5000元。其中管理人员起点为2100 元,最高为5000元,其他人员起点1100

我国收入两极分化的原因分析

湖南商学院学年论文 题目我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的原因分析学生姓名丁柏华 学号090110084 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专业班级经济0902 指导教师尹向飞 职称副教授

我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的原因分析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得出我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城乡差距拉大导致居民收入持续拉大;非均衡的发展战略拉大了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垄断行业的高利润,导致行业间的收入不均衡;国家的制度不够完善,导致收入分配失衡;市场的自发倾向。根据这些结论,相应的提出了加大西部的支持力度,打破垄断,注重市场公平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居民收入、两极分化、基尼系数 Our country income polarizing reason analysis [Content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method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 income that Chinese residents of polarization reason has the following points. The gap widening income gap to continue;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strategy widen the gap between the area of the income gap; The highly profitable monopoly industry, leading to the income disparities between industries; The national system are not perfect, lead to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imbalance; The market of the spontaneous tendency. According to these conclusions, corresponding proposed increasing the western support, and break the monopoly, pay attention to fair market and policy Suggestions. [Keywords] household income, polarization, the coefficient

论提高劳动收入分配比重的现实路径

Forum 学术论坛 254 2012年11月 https://www.360docs.net/doc/d51849919.html, 论提高劳动收入分配比重的现实路径①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雪峰 张皓瑜 摘 要:劳动收入分配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直接关系到劳动者收入状况和初次分配是否公平。当前,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是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直接原因,长期发展下去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分析劳动收入比重偏低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提高劳动收入的比重是有效破解收入差距难题的现实选择。关键词:劳动收入 分配比重 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1(c)-254-0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民收入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堪称世界奇迹,然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却远未达到,收入差距持续拉大,这种现象已不仅仅局限于城乡之间,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凸显。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呈连年下降趋势,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探究其中原因,不难发现收入分配不合理特别是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是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提高劳动收入分配比重无疑是有效化解收入差距难题,进一步理顺收入分配格局、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和关键路径。 1 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 社会收入分配也可以称之为居民收入分配,它与生产或经济要素(功能)收入分配不同,一般包括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两种分配形式。其中,初次分配通常就是我们所讲的国民总收入即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这一分配主要由政府通过国家权力以税金形式所得收入,企业通过净营业盈余形式所得收入,居民通过生产要素提供所得收入三部分组成。初次分配的形成主要依托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一般采取不干预态度,主要利用税收渠道和法律法规进行间接调控。初次分配是一种基础性的分配,一般发生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生产领域,主要按照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出所做的贡献进行分配,经过这一分配后形成的收入通常被称为“原始收入”,这一分配形式体现的是基础性分配关系。二次分配则是在初次分配之后进行分配的一种形式,国家出于社会公平角度的考虑而采取的一种分配方式,主要由离退休金、价格补贴、政府抚恤金和社会保障收入等内容构成。在我国,居民的总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报酬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收入和转移收入,其中劳动报酬收入一直都是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占总收入的80%以上。 劳动报酬收入是整个收入分配格局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劳动报酬通常是指在初次分配领域中实现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用人单位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劳动工资,一般由薪金、奖金、津贴等组成。在国家经济总量大幅度提升、国家税收随之增长的过程中,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的博弈直接影响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 居民收入的构成主要包括劳动工资和财产收入,其中劳动工资收入占90%左右的份额。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劳动报酬在我国居民收入当中占据主导地位,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直接反映着劳动者的收入状况。因此,初次分配是否公平的重要衡量指标也就是看劳动报酬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状况,劳动报酬所占比重越高,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就越公平。 劳动报酬这一经济学范畴的研究在马克思、马歇尔、凯恩斯和萨缪尔森等人的分配理论中早已涉及,它属于生产要素功能性分配和初次分配的研究范畴。在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土地和资本三部分,其中劳动要素收入是工资,而利润、地租和利息则属于非劳动要素的收入。生产要素功能性收入分配主要是用来反映和解决在全部国民收入中各种生产要素所占份额的“合理”比例关系及有关变化规律的宏观经济问题。 2 我国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现状及其研究价值 劳动收入在我国分配格局中所占的比重主要是从要素分配份额的视角来研究收入分配问题。国民收入经过一次分配后形成劳动者报酬、资本所得和政府直接征取的税赋三大组成部分。劳动收入占比通常是指劳动者所获报酬在国内生产总值(即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现阶段,我国劳动者的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偏低,而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据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劳动者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与国际平均水平有相当大的现实差距。劳动收入比重偏低的现实已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且劳动收入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阶段 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雪峰(1978-),男,辽宁黑山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 思主义学院讲师,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经济思想研究; 张皓瑜(1980-),女,辽宁抚顺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 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社会学家郑行生认为:“和谐社会就是双赢互利的社会,也就是构成我们社会的各方、参与我们社会发展的各方都能双赢互利,而不是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得益。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得益,则是与和谐社会背道而驰的,是不可能达到社会和谐的”。【1】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分配原则的异化 目前,这个收入分配中的差距过大、贫富悬殊严重不公平的主要根源是在GDP分配中劳动者收入偏低,资本所有者的回报偏高的分配格局造成的。中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已经出现重大失衡,劳动者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这事造成中国目前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社会关系紧张、利用冲突加剧的根本原因。遏制分配不公平、纠正社会不公平现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社会伦理问题,而且是危及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以及国际证券合法性稳定的政治问题。所以说,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社会公正也是硬道理【2】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科学合理的最低工资制度 一个国家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取决于劳动分配率和每个小时劳动成本(包括工资和福利)。劳动者分配率是指一国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越高,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就越公平。【4】因此,提高劳动报酬的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科学合理的最低工资制度是实现初次分配公平的重要途径。 1、最低工资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最低工资制度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的制度。中国的最低工资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随着企业分配自主权的扩大,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逐渐突出,部分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采取了压低劳动者的工资降低人工成本的手段,使部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收到损害,尤其是沿海地区不断发生个体或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侵害职工劳动报酬权益的现象,使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的生活产生生存危机。在劳动者群体中,技术含量低的简单劳动者、农村转移劳动力、再就业劳动力、新生劳动力、妇女劳动者等都是劳动关系中的弱势群体。【5】 在这个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的个格局下,政府、法律不维护他们的合理权利,不规定一个保护价,放入劳动力价格听从市场的摆布,劳动者的劳动就会越来越不值钱以致基本生活难以保障,劲儿会影响社会稳定。[6] 为了保障劳动者取得合法劳动报酬的权益,1989年广东省珠海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率先试行了最低工资制度。东莞元劳动部于1993奶奶发布了《企业最低工资规定》(劳部发[1993]333号),对最低工资的内涵、确定调整的办法、管理制度、监督机制和相应的法律责任等做了详细规定。这是中国最低工资制度方面的第一个规章,后经过反复调研、征求各方的意见,修改后的《最低工资规定》(劳动保障部21号令)于2003年12月30日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7次部务会议通过,并于2004年3月1日开始实施。

劳动收入与消费结构

劳动收入与消费结构 摘要:从中美两国1994年至2006年劳动收入及消费相关数据出发,可分析出劳动收入影响消费结构的内在机制。劳动收入影响收入分配,收入分配影响消费总量进而影响消费结构,社会保障和消费信贷对该机制存在影响但相对有限。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恶化了收入分配以至不利于居民消费总量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优化。所以,当前工作要注意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收入。 关键词:劳动收入;收入分配;劳动产权;消费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5981(2009)01-0056-0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主要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如何实现“转变”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本文将从劳动收入与收入分配方面对提升国内消费总量、优化消费结构作出一定探索。 一、中美劳动收入比较

劳动收入即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生产过程所取 得的收益。Lubker(2007)将劳动收入占比定义为“工人的劳动报酬(total compensation)占国内生产总值或者国民总收入的比重”[1]。Gomme和Rupert(2004)运用收入法的国民收入恒等式,对劳动收入占比进行了说明。劳动收入占比=劳动者报酬/总增加值;总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公司利润+租金收入(rental income)+(间接税-补贴)+净利息收入+折旧+自营收入(proprietors’income)。其中,劳动者报酬代表劳动收入;公司利润、租金收入、间接税净额、净利息收入和折旧代表资本收入;自营收入是“非公司制经营的所有者”(owners of unincorporated business)取得的收入,则既包含了劳动收入,也包含了资本收入[2]。 相应地,对自营收入的不同处理也就形成了度量劳动收入占比的不同方法。Johnson(1954)指出,自营收入的2/3属于劳动收入,剩下的1/3属于资本收入;Gollin(2002)认为,自营收入可以全部归于劳动收入[3]458-475;Bernanke 和Gurkaynak(2001)针对一些国家的统计资料中只有加总的“营业盈余”,而未区分“公司营业盈余”与“非公司营业盈余”的具体情况,将劳动收入占比定义为公司员工劳动报酬与扣除了净间接税和自营收入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即“劳动收入占比=公司员工劳动报酬/(GDP-净间接税-自营收入)”[4];Gollin(2002)也指出,劳动收入占比在统计上

提高劳动报酬在首次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财富大量增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有很大提高。但是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许多问题也需要正视,经济结构扭曲,社会关系紧张,近年还出现了许多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其中绝大多数与收入分配问题相关。 “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强调了扩大内需的必要性,而扩大内需就要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现在不到40%,在全世界算相当低的。因此,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也有一些不同看法:一是有人提出我国劳动报酬占比不低,收入分配和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当前我们讨论收入分配改革的大前提基本不存在;二是一些人认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府只能在二次分配上做文章,初次分配应交给市场配置,那么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就近乎一个“伪命题”;三是一些人认为工资水平只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密切相关,与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扯不上边,在中国推行集体谈判是“奢谈”,那么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就应当永远停留在原始积累阶段,仅仅是单个工人对个别雇主的契约关系。 对收入分配问题有不同意见很正常,有争论是好事,有助于我们把研究引向深入。我也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中国目前的劳动报酬占比高了还是低了?根据省际收入法GDP构成数据,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 2000年为 51.4%,2007

年为39.74%,下降了11.66个百分点。劳动报酬中,工资总额占GDP 的比重从1980年的17%逐年下降到近年来的11%。而在2007年,美国劳动报酬占比为55.81%,英国为54.5%,瑞士为62.4%,德国为48.8%,南非为68.25%。 我赞同不能仅仅把劳动报酬的占比作为研究收入分配的重点。因为劳动报酬里面还包括垄断行业职工的收入,包括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相对高收入者的收入。从普通劳动者的角度看分配,与1990年代初期比,还要考虑工资的结构性变化,我认为实际上20多年来,企业普通职工的实际收入占GDP的比重是大幅度下降了。 第二,解决收入分配是不是只能在二次分配上做文章?今年3月我在全国政协大会上发言,讲到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经济学家问我,你一直主张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怎么今天忽然提出来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是市场决定的。不错,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一般情况下不干预初次分配,但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还处在转型过程中,不能把一次分配市场化程度估计得太高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并不完善,而培育健全的市场,政府是有责任的。解决初次分配存在的问题,政府至少在四个方面要负责。 一是农民工工资在初次分配中被过分压低。从事同样的工作,城市职工比农民工工资高一倍甚至两倍。2008年广州、深圳、杭州、南京、东莞、上海、无锡、苏州、宁波等长三角、珠三角九个城市,出口加工企业中农民工平均工资与当地城市职工平均工资相比,很少

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

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3 ———基于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视角 黄先海 徐 圣 内容提要:本文引入希克斯要素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思想推导了劳动收入比重变化率的分解公式,发现劳动收入比重的变化率取决于三个因素:乘数效应大小、资本深化的速度及劳动(或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的大小。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最小二乘法估算了我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出弹性,并对这两类部门1990—2006年劳动收入比重变化进行分解。研究发现:资本深化能提高劳动收入比重,但大于0小于1的乘数效应缩小了其对劳动收入比重的正向拉动作用,而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则是两类部门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为了稳定劳动收入比重,应该在看到资本深化长期效果有限的同时,关注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的作用,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关键词:劳动收入比重 人均工资 生产率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一、引 言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却出现了劳动力收入比重下降的情况。图1显示了1978年至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劳动收入占本行业增加值比重的变化趋势情况。①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行业的劳动收入比重均显示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第一产业劳动收入比重从1978年至2006年下降了59158%,工业部门下降了48138%,建筑业部门下降了5918%,第三产业下降了34186%。由此可见,劳动收入比重下降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比较普遍的现象。 关于劳动收入比重变化的研究国外最早的文献可见于S olow(1958),他认为技术进步在要素收入比重的变动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Dam odar(1969)利用美国1949—1964年的数据测算了制造业部门的劳动收入比重与制造业部门内细分产业的劳动收入比重,均发现了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趋势。近几年国外对劳动收入比重的研究有所升温,Andrew(2004)研究了劳动收入比重波动与偏向型技术进步(biased technical change)以及商业周期三者的联系,并提到经济增长六大典型事实之一就是相对稳定的要素收入比重。由此可见研究劳动收入比重对研究经济增长的阶段也是有重要意义的。Hernando(2008)建立了一个要素节约型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模型,研究发现资本充裕的国家更倾向于使用资本密集型的技术并且可再生的要素收入比重将随着产出的增加而增加。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且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早在20世纪80年代,戴园晨、黎汉明(1988)提出了“工资侵蚀利润”的命题,但是杨瑞龙等(1998)对此命题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工资 3 黄先海,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邮政编码:310027,电子信箱:hxhhz@1261com;徐圣,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得到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NCET2C720746)的资助。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专家对本文提出的建设性修改意见,当然文责自负。 ① 严格意义上来说劳动收入还应包括除了工资以外的一切补偿性收入,但是由于数据的可得性问题(要获得所有的补偿性收入数据几乎是不可能的),并且考虑到我国工资收入占了劳动收入的绝大部分的实际状况,因此本文用工资收入来近似劳动收入,不再特别区分劳动收入与工资收入。

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为什么趋于下降

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为什么趋于下降? ——基于二元经济模型的观察与解释 姜磊郭玉清 2012-3-8 11:01:05 来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第1期摘要:新古典经济学的要素分配理论以劳动力是稀缺资源作为其前提假设,与我国二元经济条件下的现实情况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在分析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时解释力不足。文章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力稀缺要素假定,基于劳动力无限供给假定的二元经济模型和中国数据表现出的异质性特征,建立了一个分析二元经济中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并运用该理论框架解释了中国劳动收入份额趋降的原因,提出促进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提高人力资本禀赋、审慎干预劳动市场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二元经济模型,无限劳动供给,就业压力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GDP总量和人均GDP得到快速增长,但劳动收入份额却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1993年至2007年间,全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1993年的50.7%缓慢攀升到1996年的最高点54%,然后一路下滑到2007年的39.7%,特别是2002年后,劳动报酬比例加速下降,短短6年内劳动报酬比例降低了11.2个百分点,降幅达22%。白重恩等(2009)指出,2004年经济普查以后,我国变更了劳动收入的统计口径,将2004年以前属于劳动收入的个体企业所有者收入变成了资本收入,可能导致劳动收入份额的降幅在某种程度上被高估。但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前后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都保持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说明即便考虑统计口径的变化,“我国近年来劳动收入份额持续趋降”这一判断仍然是准确的。

对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当前的研究大多是基于新古典要素收入分配理论,认为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稀缺的,这比较符合发达国家的经济现实,但与我国相比则迥异斐然。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体,虽然熟练劳动力同发达国家近似,也是稀缺的,但非熟练劳动力(特别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并不稀缺,甚至存在无限供给的异质性特征。因此在分析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趋降的原因时,简单套用新古典要素收入分配理论是否合理值得商榷,其内生出的结论能否反映问题实质也需要进一步讨论。基于上述考虑,本文试图运用刘易斯一拉尼斯一费景汉二元经济模型修正新古典要素收入分配理论关于劳动是稀缺的假定,进而分析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具体影响因素。 二、劳动收入分配理论的演进与评价 分配理论在古典经济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李嘉图甚至把分配问题说成是政治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在古典经济学盛行的时代,英国正处在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劳动具有无限供给特征,因此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普遍假定在维持生存的工资水平上存在着无限劳动供给,工资是由社会习惯决定的,其在数量上等于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就是著名的古典经济学的“生存工资”假说。在这样的假设前提下,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将快于工资上涨速度,从而使劳动收入份额逐渐下降。 19世纪后期,英国已经基本完成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变为稀缺性的生产要素,要素收入分配理论也发生潜移默化的变更。克拉克于19世纪末在生产要素论、边际效用论的基础上,结合劳动生产率递减规律,提出解决分配问题的边际生产率论。他认为,在其他生产要素数量不变的

各行业收入状况分析

各个行业收入—两极分化 一项对1978年~2006年所有行业收入的研究表明,自2002年以后,行业间的收入分配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 数据显示,1978年,国家统计局划分的16个大行业中,工资收入最高的“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与最低的“社会服务业”人均工资之比仅为2.17倍;2006年,全国大行业中工资收入最高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最低的“农业”人均工资之比高达4.69倍,全国这一比值最大的省份已经接近6倍。 对数据的分析发现,以1993年为界,中国各行业的收入分配在此前后出现了明显不同的特点。 在1978年到1992年间,行业工资分布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十几个大行业的实际平均工资始终呈现出“单峰”分布的格局,行业收入分配没有发生两极分化;另一方面,在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行业工资收入的集中程度显著提高,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反而有一定的缩小。 具体到各个行业来看,“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建筑业”三个大行业在1979~1982年间稳居行业平均工资排名前三位,这三个行业的工资增长率也位居前列。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这些行业工资增速的相对位次发生了下降;原先工资水平较低的“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等行业实现了工资水平的加速上涨。 而前述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工资增长率12%~13%,但其增长率排名仅为倒数第六、倒数第三和倒数第二;1979年工资排名居倒数第一、倒数第四和倒数第三位的“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和“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实现了16%、24%和15%的名义工资年均增长,增长率分居第三、第一和第二位。 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从1997年起,行业工资收入差距拉大。

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趋势及成因(刘小鲁)

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趋势及成因 刘小鲁 摘要:本文从产业和所有制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劳动收入占比变化趋势的成因。研究表明,从产业结构角度来看,造成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以及第二产业内部劳动收入占比趋势由递增向递减的转变。而从所有制因素来看,我国劳动收入占比下降是国有企业以资本替代劳动,以及非国有经济内部劳动工资增长缓慢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劳动收入占比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 一、引言 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尽管我国的经济总量始终维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劳动收入占比却逐渐由改革初期的递增趋势转变为持续递减。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的实际工资虽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增长速度却显著地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在1995年至2006年之间,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由最初的61%下降至2006年的47%。这一水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劳动收入占比,而且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 在分析我国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原因的过程中,许多学者注意到了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例如,白重恩、钱震杰和武康平(2008)在解释我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决定因素时强调了国有部门改制引起的劳动市场环境变化对劳动收入占比的负面影响。罗长远和张军(2009)也指出,1990年代中期之后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退出使得传统体制下的“工资侵蚀利润”现象被扭转,而资本相对于劳动逐渐具有更强的谈判能力。这些研究均表明,民营化过程倾向于降低劳动收入占比。 然而,1990年代中后期,国有企业的劳动收入占比也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从1996年至2007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劳动报酬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下降了18%。这说明,我国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并不仅仅是国有企业比重下降所产生的直接后果。 本文从产业和所有制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劳动收入占比趋势的成因。研究表明,从产业结构角度来看,造成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以及第二产业内部劳动收入占比趋势由递增向递减的转变。而从所有制结构角度来看,劳动收入占比下降趋势在国有和非国有经济部门均存在,但原因各不相同。受资本要素价格低估和银行信贷配给的影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要素使用偏向上存在较大差异。国有企业能够以极低的价格使用资本要素,从而存在着强烈的以资本替代劳动的要素使用倾向。因此,尽管国有企业人均劳动报酬上升更快,但劳动总收入占增加值的比重却呈现下降趋势。而民营企业在获取银行信贷上面临较强的约束,从而在资本要素使用上不得不面临更高的民间信贷利率。这使得民营企业更多地倾向于使用廉价劳动要素来维持较高的资本收益率。因此,民营企业的资本-劳动比虽然未出现显著的上升,但由于劳动工资增长相对缓慢,其劳动收入占比也呈现出递减趋势。 二、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本特征 (一)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整体状况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劳动收入占比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改革初期至20世纪90

劳动收入份额分歧与解读.pdf

争论之焦点:劳动收入份额是稳定的吗? “卡尔多程式化事实”被提出后不久,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1959年一篇关于收入分配的文章中否定了关于劳动份额稳定性的假说。擅长于经验统计的库兹涅茨选取1938年和战后两个时期,把一些国家按照人均收入的高低划分为不同的组别。不论是1938年粗略的划分还是战后更为细致的划分,统计数据均显示:“具有较高人均收入的国家中雇员报酬占总收入的份额较高,而在欠发达国家中(雇员报酬的份额)则较低”。[4]同样的方法用于分析美国各州的收入分配情况,即把美国各州按照人均收入的高低划分组别并对1919-1955年这段时期中的部分年份进行考察,也得出上述相同的结论,就是那些具有较高人均收入的州往往雇员报酬的份额也较高,反之亦然。由此,库兹涅茨认为“个人收入中雇员报酬的份额与人均收入正相关”。[4]13在库兹涅茨的研究中,人均收入被用来表示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库兹涅茨的结论可以被理解为劳动份额的变动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报酬的份额将呈上升趋势。库兹涅茨用截面数据考察劳动报酬份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试图以此推断出劳动报酬份额的长期变动趋势。如果说这种做法得出的劳动份额不稳定性的假说是通过间接的途径,那么后来更多的学者采取了直接的办法,即直接考察不同国家劳动份额的时间序列。Young(2004)研究了美国1959-2000年的劳动份额的波动,发现劳动份额的变动具有反周期的特征。而Buchele和Christiansen(2007)基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计数据,指出劳动份额具有下降的趋势。Ruiz(2005)通过对美国和西班牙的经验检验证明劳动份额的稳定性是不存在的。来自欧洲的数据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观点。Giammarioli等人(2002)以20世纪60至90年代欧盟11个主要国家为样本,分行业计算它们各自的劳动份额以及总的劳动份额,再进行平均化以表示欧盟劳动份额的平均水平。结果显示,欧盟经济体的劳动份额由20世纪60年代的70%下降到90年代的64%。因此,“过去四十年中主要欧盟国家劳动份额的演进表明的首要一点就是,由标准增长理论所预言的稳定性似乎是不存在的”。[5]类似地,欧盟前15个成员国1970-2004的数据也表明“在过去的30年中许多欧洲国家的劳动份额都下降了”。[6]而Guscina(2006)运用OECD18个国家的数据向我们描绘了劳动份额波动的情形,“在经历了20世纪60、70年代稳步上升之后,工业化国家中劳动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在近几十年中是下降的”,[7]这种波动并非具有周期性的特征。Krmer(2008)指出,“劳动份额的变动在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特点。美国(的情况)与增长的程式化事实最为接近,具有(与其他国家相比)相对稳定的劳动份额。在英国劳动份额经历了相当大的短期波动,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下降显著。在欧洲大陆总的情况是在过去的20、30年中(劳动份额)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德国和法国的劳动份额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达到高峰,而其他国家如奥地利和荷兰高峰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一些国家中,(劳动份额的)下降是相对温和的(如法国),而另一些国家(的劳动份额)则表现出稳步的甚至是强烈的下降(如奥地利)”。[8]Morel(2005)指出加拿大的劳动份额在1998-2004下降了三个百分点,劳动份额的波动具有明显的反周期特征。Takeuchi(2005)以日本为例也对劳动份额稳定性假说提出质疑。他分析了日本劳动份额的波动情况,认为劳动份额的波动是“有助于解释各种宏观经济活动和微观层面上厂商获利能力的重要基础”。[9]无论以横截面数据还是以时间序列为视角,上述对不同国家的经验研究表明不同国家中劳动收入所占份额并不具有稳定性,“卡尔多程式化事实”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在大量经验证据表明劳动份额不稳定的同时,另一些学者另辟蹊径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Gollin(2002)认为劳动份额计算方法上存在着缺陷,致使计算结果显示劳动份额不稳定。“通常对劳动份额的‘简化的’计算———即用雇员报酬占GDP比例———这是个明显的并且重要的错误(因为)它没有计算个体经营和其他经营者的劳动收入。劳动力的数据表明这个错误在贫困国家尤为突出,这些国家的小企业和个体经济中劳动力比例较大。”[10]Gollin通过对数据和计算方法的修正重新计算了劳动份额,结果表明劳动份额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中都是基本稳定的。Zuleta和Young(2007)通过构建两部门的“具有引致创新的非均衡增长模型”说明“虽然各个行业的劳动份额彼此独立地波动,但总的劳动份额却呈水平趋势”。[11]Young(2006)把稳定定义为均衡,并指出相对于单个行业中劳动份额变动的非均衡特征而言,总的劳动份额变动具有均衡的特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总的劳动份额就是稳定的。劳动份额是稳定的吗?自卡尔多程式化事实被提出以后,人们关于稳定性问题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无论是总的劳动份额还是行业的劳动份额均表现出波动特征。究竟是卡尔多程式化事实是虚假的?还是后人的观测不够长期?最近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Xie(2011)运用1950-2004年12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劳动份额与人均真实GDP之间呈三次方的倒N字型关系”,[12]即在工业化(由农业向工业转型)阶段,劳动份额是下降的;在后工业化(由工业向服务业转型)阶段,劳动份额上升;在金融化(金融和房地产部门兴起)阶段,劳动份额又转而下降。而卡尔多程式化事实所表明的劳动份额的稳定性仅仅是这些变化中的一部分。Xie的发现对稳定性的研究有了新的启示。稳定性问题关注的是劳动份额的长期变动趋势,但无论怎样,其实质是关于其演进路径的研究。 争论之实质:劳动份额是如何演进的? 劳动份额随经济发展所呈现出的变动是怎样的?是随机的摆动还是具有内在规律?对与稳定性相关的劳动份额长期趋势的关注最终引导人们转向了劳动份额演进的研究。然而,基于不同的视角,学者们发现了劳动份额演进的不同特征,并据此得出了差异化的演进路径。(一)递减特征劳动份额随时间而表现出递减变动是大部分学者对于近几十年来美国和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共识。劳动份额具有下降特征的演进路径。尽管学者们对此有普遍的认同,他们

中国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偏低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中国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偏低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直接决定了劳 动人民的收入状况和消费状况,为了更好的协调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就需要不断提升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当前我国这一方面的比重偏低,集中反映了现阶段人民收入水平偏低,本文分析了劳动报酬在GDP比重偏低的表现,并分析了劳动报酬所占比例偏低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提高对策。 关键词:劳动报酬;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偏低;成因及对策 一、劳动报酬占GDP比重偏低的表现 (一)劳动分配率比较低 劳动分配率比例较低,根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重小幅增长出现在1993年之后,但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劳动报酬占据比重开始逐渐降低,在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其比值降到了40%左右。在2011年统 计数据呈现了一定的比例回升,但是随着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劳动分配率依然低于21世纪初期的水平。劳动分配比较低 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工资水平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较低。 (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持续走低

居民收入反映了我国人民的富裕程度,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形成了以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共存的分配机制,但是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分配比重逐年上升,居民所占比重则呈现下降趋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1992年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国民收入分配比重分别为19%和12%,到了2008年之后,其比重上升到21%和22%,但是居民收入份额比重则由69%下降到57%,下降幅度明显。 (三)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降低 从改革开放在现阶段,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99%左右,但是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则低于这一数值,这表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较低,同时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低于城市居民。从20世纪90年代的情况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更为缓慢。1991年到2010年的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率为58%,低于GDP增长率47个百分点,低于人均GDP增长率38个百分点。 二、劳动报酬占GDP比重偏低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浪潮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竞争环境更加开放,必须要借助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密集型的劳动型产业。在这样的政策指引下,很多企业都忽视了参与技术竞争,也无力进行技术革新,其

当前中国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分析及其调整策略

当前中国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分析及其调整策略 贫富分化---中国不能承受之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减轻贫困和贫富差距上取得的成果归功于快速发展策略,但城乡贫富差距、地区贫富差距和贫困仍然是中国所面临的严峻问题。这不但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政治学理论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小组成员主要从政治学角度具体分析、讨论形成社会两极分化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由贫富差距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引起的社会两极分化问题的一些对策,以期健全公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 首先,对于什么是贫富分化,我们小组都有一个共同的了解和认识,就是: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 其次,对于中国当前贫富差距现状及其表现,我们小组结合网上所所查的资料和所学的政治经济学有关的知识,我们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最近,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

了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 (二)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 (三)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据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1999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0732元人民币,西部地区为4302元;到2005 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2200元,西部地区为8970元。6年间,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由6430 元扩大到13230 元,增加了1倍多。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 的17%;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其中江苏省为21500亿元,山东省为22000亿元,广东省为25000亿元。从这一组数据不难发现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的明显。 最后,我们对于我们的主题----当前中国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分析及其调整策略,展开了讨论。 讨论记录如下:

中国贫富两极分化的成因

二、中国贫富两极分化的成因 为消解贫富两极分化.首先要找到贫富两极分化的根源。促成贫富两极分化的因素很多,市场经济的引入是其产生的外部环境,社会管理则是其产生的内在因素。从制度的角度来说.收入分配制度是导致贫富两极分化的直接诱因。新制度主义者们认为,形塑人的行为的是制度制度影响人的动机、目的和行为策略,因而在不同个体的行为交互作用下构筑了一定的政治结果。贫富两极分化正是在拉大收入差距的分配制度的激励下促成的结果。而这一分配制度是由国人赶超发达国家的心态促成的。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经济、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距甚远。国人正是深切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才产生赶超发达国家的急切心理。改革开放的实质是以新的激励制度激发国人劳动的热情,以此推进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备受社会诟病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自然成为改革的首选目标。平均主义被指是促使个人懒惰的分配制度,它不利于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当然更不利于中国赶超发达国家。既然收 入差距太小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那么,把收入差距拉大必将激励劳动者为获取更多收入而奋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之所以得以正式确立并固化。是因为拉大收人差距的分配制度实质上是凸显精英功能的制度.强调精英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平均主义分配制度是过度照顾普通民众利益的制度,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是利益向精英倾斜的制度。既然这一制度维护的是精英阶层的利益,精英阶层自然而然会反过来维持这一制度,并通过国家政策使之固化。固化后的分配制度若要实现变迁,将遭遇路径依赖的陷阱。 合理拉开收入差距确实能激励有能力和勤奋的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致富.而对能力较差和懒惰的个人形成压力。迫使其提高能力且改变懒惰的习性。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成功。当政府认识到 收入差距拉大与国家经济发展成正相关关系时,政府将这一激励制度固化并逐步形成路径依赖。新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激励效应使为数不少的决策者逐渐产生“收入差距越大,激励效应越强”的观点。于是,普通劳动者与雇主或高管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加之精英阶层联合垄断经济资源和组织资源,下层民众无法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从中分得更多的资源。中国劳动者工资收入总额在GDP中的比重长期在12%一17%的低水平徘徊.发达国家所占比一般是54%一65%。在1980年至2005年期间.这一比重还从17.1%下降至11%(章辉美等,20“)。劳动者收入所占比重在下降,而政府和企业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在上升。这一收入分配格局使得劳动者无法充分分享改革成果,极易激发社会冲突,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也将下降。不仅如此,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固化,居民收入流动性在降低①,收入差距在高(李实,2011),进而形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趋势。贫困阶层,甚至连他们的下一代都失去致富的希望,因而产生对富裕阶层的仇视心理。他们尤其仇视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致富的官员、投机商人等群体。贫困阶层中的一些激进分子甚至通过制造突发事件以发泄其对社会的不满。贫富两极分化由此形成。 中国政府已经开始觉察到贫富两极分化现象的存在,在意识到其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后,着手进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但成效甚微。改革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就意味着精英阶层主动削减自己的既得利益,增加贫困阶层的利益。从经济人的本性来说,精英阶层不会自觉自愿地损害自己的利益,因此,他们将极力维持现存的分配制度.继续垄断经济资源和组织资源。导致贫富两极分化的直接原因是拉开收入差距的分配制度,深层原因则是分配制度的制定模式。因为精英制定的制度必定维护精英的利益。没有劳动者参制定的制度很可能损害劳动者的利益。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主要是由精英制定的.劳动者在制度制定过程中的话语权并不大。精英通过制定制度、政策将本阶层的收入不断推高,而劳动者阶层的收人则不断压低。如此,贫富两极分化最终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