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纺织业的变迁轨迹

高阳纺织业的变迁轨迹
高阳纺织业的变迁轨迹

高阳纺织业的变迁轨迹:1880—2005*

赵志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00102)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2期

内容提要:通过对档案文献资料的爬梳整理,并结合前人的研究和田野调查,本文首次对1880年代至今百余年来高阳纺织业的变迁历程给出了连续性的描述。

关键词:高阳农村纺织家庭工业

作为农村家庭工业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高阳纺织业从1930年代开始就受到了经济学界的广泛而持续的重视,①1980年代前后又有一些学者结合前人的研究或田野调查对高阳纺织业的历史沿革做出了一些实证研究。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档案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村庄调查,本文试图进一步推进对高阳纺织业发展史的研究,给出一个高阳纺织业百年历史的清晰脉络。对于高阳纺织业长期变迁中所隐含的理论意义,将另辟专文进行探讨。

高阳县传统的农村家庭纺织业在20 世纪初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开始吸收现代工业的成果。其后,更多的农民家庭被整合进入了以高阳县城为核心的纺织区域,由此逐渐形成了包括清苑、蠡县、安新、任邱等县在内的高阳织布区,该织布区因巨大的产能而成为华北地区土布织造中心之一。高阳纺织业的蓬勃发展因为1930年代初期的“大危机”暂时受到抑制,又因为日本侵华战争而受到了毁灭性地打击。1945年以后,家庭纺织生产复兴,其后被纳入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的轨道。19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高阳县的家庭纺织生产再次兴盛起来,1990年代末期以后,高阳县成为了全国性的纺织中心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高阳纺织业的实地调查主要在2005年9—10月间进行,调查人员有林刚、纪

辛和赵志龙,该项研究系林刚研究员主持下的农村家庭经济研究的子部分。调查得到了高阳县人民政府及下属的发展改革局、档案馆和地方志办公室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林刚先生并对本文的行文提出了诸多中肯的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①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吴知:《乡村织布工业的一个研究——河北高阳、蠡县、清苑、安新、任邱的调查》,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该书建基于细密的田野调查 (主要在1933年进行),对高阳纺织业做出了精彩的横切面分析,是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集体协作的结晶,也是学术界研究1933年以前高阳纺织业的主要实证基础。方显廷:《华北乡村织布工业与商人雇主制度》,《政治经济学报》第3卷第4期(1935年7月),第4卷第1期(1935年10月)。方文着力于分析高阳纺织业特殊的工业组织制度,与此相关的代表性论文还有厉风《五十年来商业资本在河北乡村棉织工业中之发展进程》,《中国农村》第1卷第3期 (1934年l2月)。高阳纺织业也是研究中国近代经济转型的一个经常被提及的例子,代表性论文有:Chi-ming Hou,Economic Dualism:The Case of China,1840—1937,Jounal of Economic History,Vol.23,No.3,September 1963,PP.277—297;Kang Chao,The Growth of a Modern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and the Competition with Handicrafts,in Dwight H.Perkins eds.,China’s Modern Econom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PP.167—201;史建云:《论近代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兴衰问题》,《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3期。此外,严中平的《中国棉纺织史稿》(科学出版社1963年版)以及赵冈、陈钟毅的《中国棉业史》(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77年版)都述及了高阳纺织业在中国棉纺织业工业化过程中强韧的生命力问题。

②主要的研究成果有:张国辉、周叔莲、朱家桢、袁代绪:《河北省高阳县手工织布业调查材料》,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55年4月。该调查共有三部分,分别是《河北省高阳县手工织布业发展概述》、《河北省高阳县赵官佐村农业与手工织布业结合的互助合作组织形式》和《河北省高阳县私营印、染、布三业解放后的恢复与变化》。河北大学地方史研究室、政协高阳县委员会编著:《高阳织布业简史》,河北省文史资料第19辑,河北文史书店1987年发行,该书以丰富的个例资料充实了吴知等的研究,并把研究下限延展到了1949年。丁世洵:《一九三四至一九四九年的高阳布业》,《南开学报》1981年第l期,是文的主要目标就是接续高阳纺织业1933—1949年的发展情况。刘

佛丁、陈争平:《高阳织布业的历史和现状》,《河北学刊》1984年第6期,该文把研究下限拉到了 1984年。此外, Linda Ann Grove没有发表的博士论文主要研究高阳地区的政治与社会变迁,也以大量的篇幅讨论了高阳的乡村纺织业,Linda Ann Grove,Rural Society in Revolution:The GaoYang District,1910—1947.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Ph.D.,1975.

一、家庭生产的发展与区域纺织中心的建立:1880—1937

高阳传统家庭纺织业历史悠久。19、20世纪之交,随着机纺棉纱(机纱)和新型织机进入农民家庭,家庭手工织布的生产效率有了很大提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迅速增长的布匹市场需求促进了农村纺织业的繁荣,而一个以高阳县城为中心,涵盖周围的清苑、蠡县、安新、任邱等县在内的纺织区域也逐渐形成,我们称之为高阳织布区。在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前,高阳织布区经历了20年左右的繁荣时期,并形成了三次产业发展的高潮。

高阳棉纺织业的产生和本地种植棉花有直接关系。到17世纪初期时,棉纺织品已经是高阳本地的一种主要贸易商品,而且有了多种多样的产品类型变化。天启四年(1624)的高阳地方志记载,“货之品:布、绢、线、网巾、布帨、线带、小盐、碱、硝、梨膏蜜。”①早期的农民家庭纺织通常是纺织结合,农民把自种的棉花去籽、弹花,用单锭纺车纺成纱线,再用木制投梭机织成布匹。大约从19世纪70、80年代开始,河北织布家庭开始大量使用机纱进行纺织生产。机纱的广泛使用带动了对传统织机的更新,大约在1907年以后,铁轮机首先在高阳县西南部的村庄推广开来。铁轮机又叫铁木机,系铁木合制的机器,其主要传动部件是铁制机件,安装在木制机架上,通过织工的双脚踩动踏板驱动,生产效率比传统织机有很大提高。20世纪初期,高阳县的农村纺织业已经开始了较快发展,这特别反映在纱布商号的迅速发展上。高阳本地的早期市场上,除了布行以外,并没有其他的布线专营机构,而随着机纱需求的增长和布匹市场的扩大,各种专营纱布生意的商号开始增多。蚨丰号布线庄就是高阳商号转型发展的典型例子,它建立于1902年,起初主要经营洋杂货和布匹绸缎,1906年开始经营棉纱买卖(包括手纺纱和机纱),在1912年改为专营棉布和纱线业务的布线庄,以后规模日渐增大,终于执

高阳布线业之牛耳。②

19 世纪晚期,除了高阳县城以外,高阳县境周围还有3个布线交易的中心集市,它们是清苑县的大庄镇,蠡县的莘桥镇和任邱的青塔镇。③高阳的布线商人也在向这些布线中心集市拓展经营区域,而一战的爆发给这种扩张造成了良好契机。随着布匹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大,布线庄等商号通过“撒机制”方法得以大量收购布匹。典型的撒机制是指这样一种形式:织户从商人处领取棉纱,按照一定规格织好布匹并交回到商人那里,然后领取“工资”——加工费,撒机制又被称为“织手工”或“织茬子”。相应地,织户自己购买原料、自主生产和销售的方式被称为“织卖货”。通过撒机制的方法,高阳县城的纱布商号不仅扩大了对农村织布家庭的控制,也进一步加强了对周围的大庄、莘桥、青塔等集市的渗透,这些集市的布匹开始大量地向高阳县城流动,于是逐渐形成了以高阳县城为核心的织布区域。1915— 1920年间,高阳、蠡县、安新、清苑和任邱各县的织机数量都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5县的织机数量合计,以1915年为基期,在6年的时间里,1920年的织机总量(21904台)比1915年(5726台)增长了382.5%,1916—192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78.8%,从而形成了高阳织布区的第一次发展高潮。④吴知估计,这一时期高阳织布区每年要消耗10万包棉纱,年产布400余万匹。⑤一战结束后的1920年代,高阳布业的产品种类一改以往以白布为主的特点,而有两个突出变化,其一是条格布和染色布(色布)生产的迅速扩大;其二是以人造丝(麻丝)为原料的麻布生产开始兴盛起来。产品种类的多样化使高阳织布区得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天启《高阳县志》卷4《食货志》。

②《高阳织布业简史》,第67—68页。

③吴知:《乡村织布工业的一个研究》,第12页;厉风:《五十年来商业资本在河北乡村棉织手工业中之发展进程》,高阳县档案馆提供的手抄本,第11页。

④织机数量统计见吴知《乡村织布工业的一个研究》,第18页,增长率为笔者计算。

2006-8-10 10:48 回复

221.219.0.* 3楼

⑤吴知:《乡村织布工业的一个研究》,第17页。

进一步发展,经历了笫二次发展高潮。到1929 年时,高阳织布区共有织布机29224台,其中平面织布机(铁轮机)24900台,提花机4324台。①据河北省政府1928年的统计,高阳织布区年产布 5498035匹,占河北省布匹总产量23981805匹的近23%。②以此而论,把高阳织布区称为华北土布生产的中心地区之一,当不为过。

从1930 年开始,高阳织布区织机数量的持续增长态势发生逆转,处于开工状态的织机数量开始逐年减少。1930年,高阳织布区尚有织机26557台,而到1933年 4月时,开工的织机只有7305台,仅仅略高于1915年时的织机数量。③高阳织布业自20世纪初快速发展以来第一次遭遇沉重的打击:1932年时高阳织布区的布匹产量大约是100余万匹,这已经远低于1929年时的水平。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对高阳织布业的全面调查是在1933年结束的,所以并没有涉及到高阳织布业的未来命运。然而根据后来的研究,高阳布业从1934年开始再次呈现上升势头,到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之前,又经历了第三个发展高潮,④表现为以下特征:第一,织机数量和布匹产量的增加。到“七七事变”前夕,高阳织布区有织机近3万台,其中提花机5000台。1935—1936年,高阳每年生产近400万匹布,这已经接近历史的峰值水平。第二,生产区域和市场区域进一步扩大。肃宁、河间的部分地区也被纳入了高阳织布区的范围,而高阳布线商号的分店遍布除东三省、新疆和西藏以外的全国各省,产品还远销到香港、仰光、新加坡等地区。第三,生产技术升级。高阳的色布和麻布印花生产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发展,特别是机器染色整理工厂的现代化带动了染整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⑤高阳布业发展的过程也是布线庄等布业机构的核心领导地位逐渐确立的过程:l912年时高阳织布区内织卖货和织手工的

机数分别占65.5%和34.5%,其后平面织机中织卖货的织机比例持续下降,到1915时降到50%以下 (47.61%),到1933年5月时只占织机总数的10.94%,而织手工的机数比例高达89.O6%。⑥

二、农村纺织业的衰落和复苏:1937—1949

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中断了高阳纺织业长达30年的工业化进程,摧毁了高阳纺织业的整体系统,对高阳纺织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家庭生产得以恢复发展,同时,解放区内公营的布业产销机构也迅速发展起来。

1937 年12月16日,日本军队侵占了高阳县城。⑦“七七事变”以后,高阳的布线庄、染厂等纷纷停业,纺织业资本外移,流向了天津、北平、保定等大中城市。由于布线庄等在原料购买、生产组织、产品运销等方面都发挥着中心作用,所以这些商号的停业也导致广大织户无法进行正常生产。日商北泽商店在1939年秋天进入高阳,于1941年开始进行撒机生产,但很快被东洋棉花会社(东棉洋行)取代。东棉洋行通过新民会织业分会来控制织户:想领取棉纱的织户,必须加入新民会织业分会,并出具有连带责任保证人署名的保证书。到1942年5月,东棉洋行一共控制了293户织户(1088人)和517台织布机。东棉洋行控制下的织布家庭的生产组织形式与从前差别不大,但是高阳布的品牌却在市场上完全消失了——织好的布运到天津的染厂整理,然后改成其他的商标出售。1941年5月一 1942年4月,东棉洋行共分发32支棉纱815包零32块(每包40块),⑧按1包棉纱生产40匹布计算,一年时间共产布3万多匹。据估计,1941— 1943年东棉洋行一共生产了20万匹布,前后共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吴知:《乡村织布工业的一个研究》,第18页。

②方显廷:《华北乡村织布工业与商人雇主制度》,第7—8页。

③吴知:《乡村织布工业的一个研究》,第18页。

④高阳布业再次兴盛的原因分析,参见丁世洵《一九三四至一九四九年的高阳布业》,第25—27页。

⑤高阳县地方志办公室提供:《高阳织布工业简史》。

2006-8-10 10:48 回复

221.219.0.* 4楼

⑥吴知:《从一般工业制度的演进观察高阳的织布工业》,《政治经济学报》第3卷第1期,1934年10月,第63页,第二表。

⑦高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高阳县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⑧大岛正、桦山幸雄:《事变前后的高阳织布业》,油印中译本,第34页。高阳县档案馆提供。

了700多台机子。总之,规模宏大的家庭纺织生产是大大萎缩了,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高阳县投入生产的织机共有约1800台。①

抗战胜利后,高阳布业的生产和流通体系开始重建,而农村纺织生产也逐渐兴旺起来。到1948年11月时,高阳、蠡县、任邱、安新、清苑5县有织布机 11715台,共有141786户、186057人进行纺织生产,其中织布户12558户,纺线户129228户。②纺线户庞大数量的存在说明本地的机纱供给不足,因此布匹生产对手纺纱有很大需求。这一时

期高阳布匹出品的主要特点,是以条格布产销量最大,其次分别为白布、色布和印花布。其中印花布生产的发展是前所未有的:1933年高阳县仅有2家印花厂,但1948年却有31家。在布业的市场组织方面,农家以织卖货者为多,织手工较少。因为原来的布线庄基本没有建立起来,现有的私营布商普遍资金少,无力从事撒机收布生产,公营布店虽然有所发展并组织了一定的撒机生产,但又不能在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在布匹的销售方面,布贩是把高阳布匹运销至外地的主力军,他们主要用自行车(每个车子带10—15匹布)把布匹销售到河北各地,同时也会从其他地区收购白布在高阳加工。③这一时期布业经营机构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公营布店的逐渐成长。公营布店既在市场上销售棉纱、收购布匹,也组织撒机生产,而公、私布店在高阳市场上的力量对比,也是各有优劣。在贩运机纱上,公营布店占有明显优势,但是在布匹收购上,私营布店又表现出更强的灵活性。1949年,高阳县共销售了 379019块机纱,其中公、私布店分别占总销量的64.9%和35.1%;共销售布匹371000匹,公、私布店分别占总销量的44.3%和55. 7%。另外,公营布店经销的布匹主要来自撒机生产(106562匹,占公营布店布匹经销总量的64.9%),④以1台织机1年生产100匹布计算,那么为公营布店织手工的织机约有1000台左右,占当时高阳县织布机总量的约1/4。

三、家庭纺织生产的国有化:1949—1980

1949 年以后,高阳纺织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在高阳纺织业上的表现,并不是兴建大型工厂,而是强调对农民家庭生产的组织,继续扩大进行以往的撒机生产。1953—1954年,对棉花、棉纱和布匹经销的政府管制中断了私营布商在纺织业上的经营,之后,高阳纺织业逐渐进入政府主导的国营经济阶段,而农村家庭纺织业也转型为合作社生产,进而又转变为生产队副业,家庭生产暂时中断。

1949 年后高阳的家庭纺织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过程:1949年高阳县有织机4428台,其后持续增长,到1954年时已经翻了1倍,为8797台;布匹产量也从 l949年的22万余匹增加到1954年的120余万匹。⑤仅从织机数量判断,这一时期高阳县纺织业的规模已经接近于1933年前鼎盛时期的水平。公、私布店在高阳市场上的合作与竞争态势仍然继续:

公营布店(以高阳花纱布公司为主)继续扩大撒机生产范围,私营布店则通过集市等渠道销售棉纱并购买布匹,也为公营布店代销布匹,广大农村织户仍然是双方扩大经营实力的生产基础。公私经济间的竞争在1953年时达到了高潮。该年1—7月,花纱布公司由于种种原因,几乎放弃了在市场上收购布匹,这就给私营布庄等的占领市场造成了有利的外部环境,特别是该年2月份,私商收购了所有的上市布匹。从8月开始,国营经济开始采取措施,之后私商占据优势的局面被逐渐改变。国营经济通过多种措施来改变公私对比的格局,其中政府管制的执行对私商的退出市场发挥了关键作用:1953 年10月23日,高阳及相邻各县同时执行了棉纱配额供给并禁止市场交易的措施,10月26日又发布了取消私营布商的政令,由此基本阻断了私商的经营活动。 1954年9月15日,高阳县实施棉布统购统销政策,这标志着以往市场主导型的棉布生产中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张国辉等:《河北省高阳县手工织布业发展概述》,第9页。

②《高阳县纺织业的调查研究》,1948年11月16日,高阳县档案馆提供。

③《高阳县纺织业的调查研究》,1948年11月16日。

④高阳县档案馆提供:《高阳县工商科工作总结》,1949年。

⑤张国辉等:《河北省高阳县手工织布业发展概述》,第17页。

1949 年后高阳县从事撒机生产后来居上的机构是高阳县棉织生产基层社(简称棉织社),它肇始于1951年,在1953年合作社运动开始后成为组织织户合作生产的主要机构。1953年4月,高阳区棉织专业联合社(简称棉织联社)筹委会成立,是高阳及其周边8个县(高阳、清苑、安新、蠡县、博野、任丘、河间、肃宁) 布业生产合作的领导机构,而棉织社成为了棉织联社的下级组织。同年,高阳县的棉织社增加到14个,有织机2055台,又在1954年9月发展到27个基层社,织机4110台。①至此,高阳县已有半数织机被吸收到了合作社系统之内。1956年左右,高阳县进入合作社的织机有5500台左右,

另外尚有没有进入棉织基层社的3000多台织机,也都以成立生产小组的形式,被纳入了高阳县工商联社的管理之中。总体而言,织卖货的织户已经不复存在。同时,即使是棉织社这样的生产部门也没有独立进入市场的能力:花纱布公司(商业部门)与棉织社(工业部门)之间是包销与加工关系,后者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由前者决定并由前者负责销售。②也就是说,织手工的生产形式继续存在,但是它的组织基础已经由以往的商业企业(国营或私营)对个体农户转变成了商业企业(国营)对工业企业 (集体合作社)。

1958 年大跃进开始后,高阳县成立了县工业局,目标是建立国营工业经济。在原来的棉织社基础上,高阳县建立了如红旗丝织厂等国营企业。高阳县的织布业被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由县工业局领导下的国营工厂,有织机360多台;而大部分转为给高阳县百货公司棉布供应站进行加工生产的生产队副业,有织机8000多台。但农村的织布生产很快因为大炼钢铁而遭受了重大损失——铁木机上的铁件被拆下来炼铁,木架则用于烧火。大炼钢铁结束后,农村的织布机仅剩余3000余台。③1960年代,高阳农村的织布机数量进一步减少。1966年,高阳县农村共有织机2400台,仍然是给县百货公司加工生产。1979年,高阳县大布加工站(纺织站)取代百货公司继续进行撒机生产,而农村中从事生产的织机更减少到700余台。这些织机仍然是原来的铁木机,但是在大多数铁轮机上加装了电动机,以电动代替了传统的人力驱动。而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市场需要,但大工厂不生产的床单、褥面、蚊帐布、次白布等。

四、家庭生产的复兴与纺织中心的重建:l980—2005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的活跃,高阳农村的家庭纺织生产再次兴盛,成为推动高阳县纺织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以1992年纺织品专业市场和2001年纺织商贸城的相继建立为标志,高阳县再次确立了自己的纺织品生产中心的地位。

1981 年4月,高阳县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3年3月,全县1652个生产小队中已有1646个实现了“分田到户”,原有的生产队制度解体。④随着市场的开放,高阳县的家庭纺织生产被迅速激活。1982年,在讨论“六五”期间农村多种经营规划时,

高阳县政府对农村织机数量的估计是,在1981年 2000台的基础上,1982年计划发展到2100多台,1985年发展到2800台。⑤然而实际发生的情况是,高阳县的织机数量在以年均千余台的速度递增,到1984年6月时,已经增加到6000台,带动了4万多劳动力从事纺织生产,该年上半年生产各种布约4000万米,产值1400万元,占高阳县工副业产值的30.7%,收人420万元,占工副业收入的20%。⑥快速发展的纺织生产甚至造成了生产和生活用电的紧张,高阳县政府为此筹划兴建一座11万千伏的变电站来满足当地的用电需求。①

1980 年代中后期,高阳县纺织业的产品种类由以往的布匹为主逐渐转变为“三巾”(毛巾、枕巾、浴巾)为主。目前,高阳县的180个自然村里有98个纺织专业村,成为纺织专业村的标准,就是该村总计有100台以上的织机。②据统计,截止2004年年底,高阳县共有三巾织机2.6万余台,三巾企业3053家,其中拥有10台以上织机的企业1253家,③这意味着有近60%的企业织机数量少于10台。也就是说,大量的织机仍然为农民家庭的小规模生产所掌握。而目前农户的纺织业生产,主要是以自营(自购原料、自家组织生产、自家联系买主)形式为主,很少再见到以往商业资本介入控制的撒机现象。

地方专业集散市场的形成显然适应了统购统销体制解体后农村纺织生产对生产原料和产品市场的迫切需求。1983 年,李果庄村开始形成了纱布批发市场,逢农历三、五、八、十日的集期交易,交易者有来自本县和邻近的安新、蠡县、清苑、任邱等县的织布户,还有来自北京、天津、山东、内蒙、陕西、东北等地的客商。④李果庄村还发展起了纺织机械的专业市场,农村家庭使用的织机等设备基本都来自于该市场。1980年代末期,高阳县城西南角的县毛巾厂周围又形成了非常活跃的路边产品市场。1992年,高阳县建成了纺织品专业市场,能容纳144间门店,该市场的领导地位在2001 年被新建成的高阳纺织商贸城取代,后者的门店数在2001年是673间,到2005年时已经增加到了1200间。纺织商贸城是高阳县纺织品集散的主要渠道之一,其各个“门店”都和生产单位间有着多样的产销联系,一般而言,纺织品就是通过各个门店销往各地市场。据高阳县发展改革局提供的数据,2005年,高阳的三巾总产量为35亿吨,占全国总产量(110万吨)的32%。另据高阳纺织商贸城管委会的数据,高阳县2004年的三巾总产量为32亿条,占全国总产量的38%。统计数据的不一致可能和统计15径的差异有直接关系,但无论怎样,高阳县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三巾生产中心。2005年1月我们在义乌进行市场调查时,

发现那里的中低档三巾产品几乎全部来自高阳,“高阳制造”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高阳县人民政府:《关于自筹建设十一万变电站的请示》,1985年12月1日。高阳县档案馆。

②资料来源:高阳纺织商贸城管委会,2005年10月5日。纺织专业村的统计应该被看作是累计的结果,一般没有顾及到村庄经济的变化状况。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虽然有的村庄还是名义上的纺织专业村,但从事纺织生产的农民家庭已经极少,更多的农民是在村外的纺织等企业中就业。

③数据来源:高阳县发展改革局。

④高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高阳县志》,第317、368—369页。

我国人口重心_就业重心与经济重心空间演变轨迹分析_廉晓梅

2007年第3期 人口学刊 No.3,2007 (总第163期) POPULATI O N JO URNAL (Tot.No.163) 我国人口重心、就业重心与经济 重心空间演变轨迹分析 廉晓梅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近20年来我国人口重心、就业重心、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轨迹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东部沿海地区不断集聚生产的同时,没有更有效地吸纳中西部地区的人口,从而造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生产与人口、就业分布高度失衡。目前,建立完善的分享机制、进一步促进西部落后地区的人口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流动、建立健全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人口重心;就业重心;经济重心;演变轨迹 【中图分类号】C9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29X(2007)03-0023-06 【收稿日期】2006-11-05 【基金项目】该项成果得到“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廉晓梅(1971-),女,吉林辽源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一、文献综述与本文的研究方法 “重心”原本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是指物体内各点所受重力产生合力的作用点。应用于经济活动中,是指在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前后左右各个方向上的力量对比能够维持均衡。1874年,美国学者弗沃尔克把“重心”的方法引入到人口问题研究之中,分析了美国西部开发和阳光地带崛起所引起的美国人口分布变化情况。台湾学者黄金树(1988)关于中国大陆经济重心与空间发展状况的研究、[1]樊杰和W陶普曼(1996)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工业重心变动的研究、[2]周民良(2000)关于我国经济重心演变与区域差距形成原因的研究、[3]乔家君等(2005)关于近50年来中国经济重心移动路径的研究、[4]冯宗宪等(2006)关于1978-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的研究[5]等,都是中国经济重心及相关问题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关中国“人口重心”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李义俊(1983)关于我国的人口重心及其移动轨迹(1912-1978年)的研究、[6]张善余(1991)关于我国人口重心分布情况的研究、[7]刘德钦等(2002)应用人口重心对我国人口分布的空间的研究[8]以及温军(1994)、郑连斌(1995)、袁祖亮(1998)分别运用“重心”的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肃、内蒙古、河南人口重心移动。[9][10][11]总之,有关我国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程度的进展,但也仍然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领域。例如,目前还缺少关于“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就业重心”演变轨迹比较分析的研究成果,甚至还没有关于我国“就业重心”空间演变轨迹的分析。 区域重心的分析方法主要是确定区域重心空间区位及不同年份区域重心空间区域的移动距离与移动方向。在社会经济问题研究中,通常用以下方法确定区域重心。假设某一个区域由n个次一级区域i构成,那么该区域某种属性的“重心”通常采用如下的计算方法来表示:

古代解题目录演变之轨迹

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古文献与古代目录息息相关,无论政府藏书、私人藏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官修目录、私家目录,或是史志目录。通常情况下,古代目录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部类之后有序,书名之下有解题;有序而无解题;序及解题皆无,只记书名[1]346。特别是以书名之下有解题即解题目录著录价值和意义最为突出。“优于西洋目录者,仅恃解题一宗。”解题是目录学中常用的一个术语,也称叙录、提要。不同于一般的目录摘要,不仅记录书名、卷数、作者、成书时间,更重要的是叙述了学术渊源,介绍了书的内容,有的还作出简要的评价。此外,还著录了版本类别、款式、版刻特点、得书经过等内容。最早以解题命名的提要式书目是《直斋书录解题》,二十二卷,南宋陈振孙撰。 一、解题目录的起源和沿革 解题这一形式,在我国古代出现很早,它起源于书的传叙[2]123。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很早就有简单叙述作品的主题旨意所在,“言其作意”的传叙。淮南王刘安奉诏所作的《离骚传叙》,可看作是一种目录解题的雏形。 解题首创于西汉时期著名的目录学家刘向。解题被刘向称为叙录,以后根据解题的内容及体裁的演变,呈现出性质一致,但称谓不同如“提要”、“题跋”、“读书记”等。西汉末,刘向奉诏整理图籍,他在整理校勘书籍之后,给所校的每部书都写一篇叙录,阐述校勘经过,简述作者生平,叙述书籍的学术源流和价值。即“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然后分门别类加以汇编,成为《别录》一书。该著录方式首创古代目录学史上解题体式的先例,对于中国目录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惜刘向的《别录》没有流传到后世,但从现存的《列子》、《孙卿书》、《晏子春秋》等书的叙录,尚可略窥《别录》中各书叙录的概貌。 自解题目录创立之后,历经发展、短暂停顿、成熟、鼎盛的过程[3]35-37。魏晋南北朝期时期,刘宋王俭撰《七志》和梁朝阮孝绪撰《七录》作有解题。隋朝时期,解题目录呈现了短暂停顿,目录“但记书名而已。”唐代元行冲等撰《群书四录》和毋煚修撰《古今书录》均有详细的解题目录。其中《古今书录》四十卷,每部皆有小序,每书皆注撰人名氏,有解释、论述。宋代解题目录走向成熟。例如国家藏书目录《祟文总目》,由王尧臣、欧阳修等修撰,该书66卷,分4部45小类,著录图书300669卷,每类有序,每书有提要。史志目录如历朝的《国史·艺文志》,私人藏书目录如《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均存在提要;元明时期官修目录不景气,明代仅编撰一部重要目录《文渊阁书目》,只录书名、册数,编者亦不能尽列。清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出现了古代最宏大的官修目录即《四库全书总目》,目录学编撰实践活动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参与《四库全书总目》编撰的馆臣们,被严格要求对誊录入库的3400余种图书和抄存卷目的6700余种图书全部撰写出精练的提要,汇集起来,编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简称《四库总目》)一书。该 书属于一部规模庞大的解题书目。它不同于正史中作为史书的组成部分的艺文志,而与《别录》、《祟文总目》、《直斋书录解题》等一样,属于书目的单行本。所以,它在各部类的序论、解题、作者介绍、版本源流等领域,不同于史志目录备受篇幅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尽量较多地叙述和评论。 二、解题目录内容 刘向创立解题的先例,对后代古籍目录影响极大,后世出现的目录解题虽在内容取材、撰写方法上有所变动或改进,但总的来说出入不多。因此,以刘向《别录》中的叙录,来分析古籍目录中解题这一体式所包括的内容。解题的内容大体包括六个部分:(1)说明书籍的流传情况。刘向校书是在广采异本的基础上,进行校勘、删定的。叙录中记述了当时见到的《列子》有五种传本,如“秘中书”、“太常书”、“太史书”、“向书”、“参书”。叙录曰:“孝景皇帝时,贵黄老之术,此书颇行于世,及后遗落,散在民间,未有传者。”这一段话,是对《列子》一书流传情况总的说明。(2)介绍书籍的文字增删与篇帙分合。叙录中介绍了书籍文字的情况,如有的本子“字误,以尽为进,以贤为形”。同时也介绍了各种本子篇帙的不同,有六篇、五篇、四篇不等,于是删除重复的十二篇,《列子》十二篇,《列子》一书定著为八篇。(3)叙述作者的生平和时代。《列子目录》叙述作者的情况:“列子者,郑人也。与郑缪公同时,盖有道者也。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号曰道家。”这段话内容虽不多,但对作者的名氏、出生地、时代、学行都作了简要的交待,读者可借此了解作者的时代与学术背景。(4)探究学术源流。《列子》叙录曰:“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持身接物,务崇不竞,合于《六经》。”是对《列子》一书学术源流的探讨,指出列子及其著作是师承黄帝一派学术的。并对道家的学术要旨作了简明的评介,使解题的内容也起到“辨章学术”的作用。(5)分析书籍的内容。《列子》叙录从对《穆王》、《汤问》、《力命》、《杨朱》等四篇文章的内容分析入手,指出前两篇内容“迂诞恢诡,非君子之言”,而《力命》、《杨朱》二篇,又其义相悖,“不似一家之书”等问题。(6)对书籍的评价。叙录指出《列子》中某些篇章的不足后,对全书作了一个总的评价,认为“然各有所明,亦有可观者。”《别录》的解题内容中,常有“皆可观”、“亦有可观者”或“可常置旁御览”等评价和建议,对读者而言,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价值[4]56。 三、解题形式的流变 自刘向的《别录》叙录之后,许多目录书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宋代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时,将这一内容结构称为“解题”;清代官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把这部分内容称为“提要”。千余年来,随着古籍目录书的增多和发展进步,解题的编写也有所发展变化。由于取材内容和撰写方法的不同,解题体式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1.叙录体。叙录体是解题目录最早,也是数量最多的类型,基本上 古代解题目录演变之轨迹□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张小兵 摘要关键词解题目录又称叙录、提要。在分析解题目录起源和沿革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解题目录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派别,指出解题目录对诠释传统学术史上的某些问题将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解题目录目录学演变 历史考证LISHIKAOZHENG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产生与百家争鸣;两汉时期的百家的罢黜与儒术的独尊;宋明时期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明清时期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发展四个重要的阶段。从这四个时期的内容上看,以一贯之的都与儒学有关,于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秦朝受到打击、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进一步发展、明清衰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 一、“百家争鸣”思想的形成、主要成果及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 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高阳县毛纺织品贸易的发展现状

高阳县毛纺织品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 关键词:高阳县、毛纺织品贸易,市场细分化 引言: 正文: 高阳毛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高阳汉初置县,历史悠久,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尤其是纺织历史源远流长,民间的纺织始于明末,盛于民国初期,有着超过400年的纺织历史,是华北乃至我国著名的纺织之乡。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高阳根据以往的纺织历史传统优势以及人力和区位优势,充分相应国家政策幷利用国家的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纺织业。尤其是在最近的几年,高阳县政府把纺织业作为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优先发展。棉织品等大多数产品的原料采购、织造、印染加工、销售等环节,均可在高阳完成,纺织业逐步发展成为毛纺、棉织、毛毯等三大主导行业,纺、织、印染、供销、服务门类齐全的工商业体系。。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欧洲、东南亚、拉美、非洲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1997年高阳被省政府认定为纺织强县,200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纺织特色县。投资3.5亿元的纺织商贸城占地525亩,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建有商住楼87栋,门店1282套,商贸大厅面积达12164平方米。 1.1高阳毛纺织品贸易的发展过程: 初步发展期:高阳曾经是保定地区数一数二的穷县,但是这十几年由于纺织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94年左右棉花价格的大幅上扬,棉纺织业兴起,在以三利为首的毛纺织业基础上兴起棉纺织业。 高速发展期: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对国外先进纺织技术还有机械的引进,高阳县的毛纺织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政策的进一步倾斜支持,毛纺织业成了最大受益者。在全国来看7年内纺织行业上岗人数估计增加23%;在未来5年里,中国纺织工业总产值将每年以6。5%的平均速度增长;到2005年,纺织纤维年加工总量将达到1425万吨,人均年消费量将达到7.8公斤左右;纺织服装年出口创汇将达到650亿美元;行业科技进步对产值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达到60%以上。1999年纺织工业出口顺差320亿美元,占全国外贸顺差的70%。据2000年数字统计,纺织业产业工人1300万,占全国产业工人13%,固定资产占全国的11.4%;而江苏省纺织工业出口创汇达74亿美元,占顺差净值16亿美元的94%。全国近13亿人口,其衣用和装饰用纺织品离不开纺织工业。 发展低速期: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贸易危机,高阳县以出口为主的毛纺织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甚至在危机影响最严重的时候民间小纺织厂的开工率不到五成。加之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工人工资的提高,以及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毛纺织业环境污染监管的不断加强,高阳县的毛纺织业受到了非常沉重的打击。很多不知名的合伙毛纺企业在危机中倒闭,甚至连三利、宏润这样的知名企业也都在当时谋求转型来应对。高阳县毛纺织业进入了低迷期。 发展转型期:随着经济危机影响的逐步消散,毛纺织业也逐步回暖。面对仓库中的积压商品很多企业不再只注重外贸,而是更多的参与内销市场,将出口的一些相对高端的毛纺织品内销,国内市场上的商品不断推陈出新,激活了国内市场的购买欲望也促进了毛纺织业的内销转型发展。同时还有一些之前的小型合伙人企业利用当时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引进新机器为一些大厂商做贴牌生产,促进了高阳毛纺织业的品牌化发展,也通过这种方式挽救了很多濒临破产的小企业。另外还有一些有实力的厂商如三利、宏润等他们在保持毛纺织品生产、贸易的优势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产业链生产模式,在原材料、职工培训、技术创新、销售网络上同时发展,并且增加品牌宣传,真正做大毛纺。同时也将庞大数量的资金投入发地

高阳纺织业的变迁轨迹

高阳纺织业的变迁轨迹:1880—2005* 赵志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00102)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2期 内容提要:通过对档案文献资料的爬梳整理,并结合前人的研究和田野调查,本文首次对1880年代至今百余年来高阳纺织业的变迁历程给出了连续性的描述。 关键词:高阳农村纺织家庭工业 作为农村家庭工业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高阳纺织业从1930年代开始就受到了经济学界的广泛而持续的重视,①1980年代前后又有一些学者结合前人的研究或田野调查对高阳纺织业的历史沿革做出了一些实证研究。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档案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村庄调查,本文试图进一步推进对高阳纺织业发展史的研究,给出一个高阳纺织业百年历史的清晰脉络。对于高阳纺织业长期变迁中所隐含的理论意义,将另辟专文进行探讨。 高阳县传统的农村家庭纺织业在20 世纪初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开始吸收现代工业的成果。其后,更多的农民家庭被整合进入了以高阳县城为核心的纺织区域,由此逐渐形成了包括清苑、蠡县、安新、任邱等县在内的高阳织布区,该织布区因巨大的产能而成为华北地区土布织造中心之一。高阳纺织业的蓬勃发展因为1930年代初期的“大危机”暂时受到抑制,又因为日本侵华战争而受到了毁灭性地打击。1945年以后,家庭纺织生产复兴,其后被纳入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的轨道。19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高阳县的家庭纺织生产再次兴盛起来,1990年代末期以后,高阳县成为了全国性的纺织中心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高阳纺织业的实地调查主要在2005年9—10月间进行,调查人员有林刚、纪

首饰简史(中)

薛涛 人称“扫眉才子”的便是唐代的薛涛,她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

朝四大女诗人。薛涛的经历也和古代众多奇女子一样坎坷,她经历了入乐籍,脱乐籍,终身未嫁,是唐代最著名的“女校书”。薛涛做有《牡丹》诗: 去年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牋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这首《牡丹》出自薛涛之手,此诗将牡丹拟人化,用倾诉衷肠的口吻描述,新颖别致,亲切感人,有醉人的艺术魅力。历史中关于薛涛的感情生活也有记载,尤其是她与元稹的一段不了了之的情感。寄情于诗,知她者,唯有牡丹。 唐代时期,牡丹栽培开始繁盛,而牡丹花也有“花之仙”的美称,各种牡丹花图样、纹样的饰品也层出不穷。下图为唐代银质的牡丹花钗。

唐代已远逝于历史深处,但牡丹雍容华贵的美学精神,则一直流传了下来。今人做的牡丹花图案的饰品也遍及首饰的各个门类,如下图。

太平公主 在太平公主面前,现在的富二代、官二代恐怕都弱爆了吧,这个女人,爸

妈兄弟侄子统统是皇帝,别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怕是集万千富贵一身,且看图中的太平公主,雍容华贵,一身华服,周身的牡丹图案以及头上的牡丹头饰更是将她衬托得仿佛置身牡丹花丛。不光太平公主周身牡丹,就连屏风上所画也是牡丹,可见牡丹在唐代是很受推崇的。 为什么牡丹在唐朝那么受欢迎呢?很简单,唐人以丰腴美。相对于芍药菊花等骨感美女,牡丹体态雍容富丽,正如周敦颐老先生所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开得胖乎乎的,正合当时崇尚丰满健美的审美观念,受到狂热的赞扬是理所当然的了。其实,牡丹有很多种类,色彩也很丰富,每一种颜色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比如白牡丹,在高贵中兼有清丽脱俗之感,现代首饰设计中,银质饰品就有白牡丹的特点,而牡丹也常被用作饰品设计的创意元素,如下图中项链所示。

中国服装详细演变历史

中国服装演变历史 原始社会服饰起源 原始人的衣服 材料:兽皮 装饰:兽齿、鱼骨、石珠、海贝 旧石器时代 采用兽皮、植物等天然材料, 发明了原始的缝纫工具——骨针 新石器时代 创造了纺纱织布的工具,利用植物纤维编织成衣料,为制作成型的服装创造了条件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我国古代服饰制度的建立时期,也对后代有深远影响。 华夏族服饰的特点是上衣下裳。下身穿的裳实际是裙,而 不是裤。 右衽窄袖 周代始创深衣制 上衣下裳分开剪裁再在腰部缝合的长袍,称深衣制袍服。 根据衣襟的曲直,有曲裾袍喝直裾袍之分。通常作为礼服 穿着。 春秋 战国 春秋 战国 时期 中国 印花 技术 发明

于战国。 战国楚简上出现 了“绮”字。尔 后各朝都有织 造,规格和花样 愈益丰富。锦绮,向被视作高级织品,不少朝代对 服用对象作了限制。 春秋战国时期有菱花织锦、深棕地红黄菱纹锦、朱 条间花对龙对凤纹等。 战国曲裾深衣 直裾单衣 出现上衣下裳缝制在一起的袍(深衣:1后 领下凹,前为三角交领。2两袖平直宽袖口短袖 筒。3长垂袖,袖摆宽大。)纹样以:菱形,方棋 纹,几何,草龙草凤纹为主,礼服用色以:青, 赤,黄,白,黑为正色(象征高贵)。平民服装 以浅色系为间色。秦以玄(黑)色为主正色,并 制做了冕(政物礼服)。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的衫裙魏晋时期 的妇女服装,都以宽博为主,其特点为:对襟, 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 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 系扎。当时妇女的下裳,除间色裙外,还有其它 裙式。本图为宽袖对襟女衫、长裙穿戴展示图及 穿对襟子衫、花纹长裙的妇女(北朝陶俑)魏晋南北盛行蜡染印花绵布。 帔 始于晋朝,形似围巾,披在颈肩部,交于领前自然垂下 裤褶 北方各民族多游牧民族,善骑射,常年涉水草,故以衣裤为主,即上身着褶,下身着裤。史称“裤褶服”。 其服式如汉族长袄,对襟或左衽,腰间系革带,也被汉族军队所用,在裤管处膝盖下紧紧系扎,史称“缚裤”,方便利落。男女皆服,可作日常服用。 隋唐时期 出现了衮冕(短于深衣式的冕)。黄色成为皇家专用色。多穿着宴服的演变团(圆)领袍 衫,领袖襟处略有装饰,左右开叉,文官衣长,武官略短,平常戴软帽或扎头巾脑后两飘带。女子主要披帛(纱),多穿低胸裙套半臂衫饰飘带,并配

我国农作物重心演变轨迹与地理集聚趋势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814633833.html, 我国农作物重心演变轨迹与地理集聚趋势分析 作者:苏姗王玉贵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13期 [摘要]基于 2001~2015年我国农作物种植面积及4类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运用重心移动法、空间基尼系数法和莫兰指数法,并借助ArcGIS、GeoDa软件对我国农作物地理集聚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作物重心在2007年出现明显拐点,在此之前重心一直向北偏西移动,2007年以后开始逐年向西南方向移动,主要在河南境内移动,同时,集聚程 度逐年增大;粮食油料也分别在2006年、2007年出现拐点,但总体趋势还是偏向西南,而其余两种农作物重心都快速向西南移动;4类农作物基尼系数均大于0.4,说明都存在集聚现 象,并且具体阐述了4类主要农作物的集聚趋势。 [关键词]农作物;重心轨迹;空间自相关;基尼系数;集聚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不仅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种植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空间分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农业的空间布局。因此,种植业的地理空间分布研究是制定科学的农业政策的前提和基础,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我国种植业逐渐向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在空间分布上也呈现明显的集聚现象。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展了一系列对农业集聚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效。其中,李二玲分析了中国大豆种植的地理集聚格局、演化路径及其机制;肖卫东运用空间统计方法探讨了中国省域种植业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进一步探索了种植业的地理集聚特征和变化趋势。 这些研究对于农作物具体的分布转移涉及不多,本文通过收集全国省域2001~2015年的种植业播种面积数据,借助莫兰指数与区位基尼系数两指标相结合来测度农业地理集聚程度,并利用农作物重心轨迹反映出各类农作物分布及其演变的基本态势。因此,了解农作物分布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发展趋势,分析农作物变动规律及原因,为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与产业布局调整的时空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1 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地和高原面积广大,气温降水的组合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同时也形成了我国农业种类的多样性。虽然我国农作物种植种类较多,但粮食、油料、蔬菜、糖类的种植比重最大,占我国农作物种植的90%之多,这也是本文选择该数据的依据。为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本文中种植业播种面积基础数据,均来自《2001~2015

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及演变轨迹

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及演变轨迹 摘要:民族精神的内涵,一般具有横向和纵向的两个维度的二维体系,“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一个横向的概括。 关键词:民族精神;渊源;演变轨迹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固有的、稳定的、持久的、优秀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凝聚、调节、推动、教化功能的一种活的精神力量。其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想、价值目标及价值观念。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关于文化、精神、文化精神及民族精神涵义的理论界定 民族精神是由中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是民族文化中的核心与精华,文化就是某一群体所共同拥有、传承和遵循的一整套价值-符号体系,它包括共同的知识、情感、伦理和信仰以及他们的物质表现形态。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观念和心理的方面;另一个是体现、传达这些精神、观念、心理的物质载体、媒介和符号的方面。[1] 而精神这个范畴,通常认为包含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广义的,隶属哲学范畴,认为“精神”归属于非物质世界,包括由人们大脑活动而产生的诸如意识、思维、观念和一般的心理状态等现象,常常和意识通用。它作为物质的最高产物,被物质所决定,同时对物质又有较大的能动作用。另一种为狭义的解释:“精神”体现人类的意识、观念和心态的本质,是一种植于各种意识现象的深处,同时呈稳定状态的东西。我们研究民族精神,正足以对“精神”的狭义解释为立足点。 有些学者又进一步探讨了文化精神的概念,指出文化精神即高度内化了的文化意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2]有的学者则指出所谓“文化精神”则是指某一实体(民族、国家)在其文化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带有主流性、主导性的文化主旨及其精神特质。[3] 民族精神的内涵首先是由人类学家阐释的,本尼迪克特将民族精神与文化模式联合起来,认为:“在文化内部赋予这种多样化性格的,是每一文化的主旋律,使文化具有一定模式的,也是该文化的主旋律,即民族精神。”[4]把民族精神看

中国首饰发展简史上

《首饰简史》 娥皇女英 那么,在上古神话时期,娥皇女英,甚至精卫、嫦娥、女娲们到底戴什么

首饰呢?唯有兽骨、木和碎陶片。 尧帝的两个女儿,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同嫁舜帝为妻。后来舜死于南巡途中,二女哭着去找,泪染青竹,竹上生斑(潇湘竹、湘妃竹,也就是南方的斑竹,原来是她们二位哭出来的物种);伤心欲绝,跳了湘江,化为神,人称湘君、湘妃或湘夫人。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潇湘神》描述了上古第一幕伤情: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作为上古传奇悲情姐妹花,老爸和老公都是最高领导人,娥皇女英的出身和归宿尊荣无比,世无其俩。她们的衣饰,自然也代表了时代潮流。但毕竟那是原始社会,茹毛饮血之后,骨头用来做饰品。一般女子披头散发,唯有殷实人家才能将头发束起来。束发品普遍有三种:笄、巾帻和冠帽。其中能称为首饰的,只有笄。那时制作笄,材料主要是骨、木、石、蚌、竹、玉等,从式样来说,有棒形、柳叶形、长方形、椭圆形等,笄首装饰不同的图案、花纹,甚至兽首,但总体以简单质朴为主。无关审美,只因工艺所限。 笄后来演变为簪和钗,进而发展出步摇与华胜。及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出嫁了。随着时代发展,头饰渐渐弱化,即便结婚这等隆重之事,也几乎只盘发、绾髻,不再花钿满头了,这多少令人惋惜。但也不意味着发簪在今天就一定会消亡,如下图这支,古朴而又时尚,难保不会开启新的潮流。

西施 身姿绰约、容貌姣好、素手纤纤......多美好的词语都不足以形容这样一

个如水的女子,她的美,或许只有她的名字可以概括——西施。是的,图中这个溪边浣纱的女子就是四大美女之首西施,那时她还只是一名乡村浣纱女,唯一特别处就是有沉鱼之貌。 这样一个纤细柔弱的女子,你能想像得出她日后为越国复国立下了旷世之功吗?吴、越江山已成旧事,而西施的容颜却一直美在世人心底。 真正的美能超脱时空岁月,恰如女人的首饰。且看西施头上的梳篦,在今天看来也是那么精巧、美观。 梳篦是梳理头发的用具,也可插在头发上作装饰。春秋战国时期,梳篦以竖长方形造型为主,但梳背雕镂日趋精美,梳齿也日益细密。这只造型别致的骨质梳篦,由梳背与梳齿两部分组成,梳背雕刻头相背、身相连的动物形象,梳背下端与梳齿上端均有钻孔,可能由榫卯方式连接,梳齿雕刻细密,工艺精湛。 动物形象历来是中国首饰设计常用的元素,但植物形象就更加普遍,如下图中的这把用作头饰的梳子,背上可不分明是一朵“花”么!

中国批发市场总汇

广州 广州白马服装批发市场站南路16号,主要批发中高档服装,广州最大批发市场广州天马服装批发市场环市西路168号,主要批发中高档服装 广州十三行服装批发街十三行路,主要批发各类服装和童装,广州十三行的货 广州万佳服装批发广场先烈东路143号,主要批发牛仔服装、西裤、运动服装和时尚内衣 广州步步高批发市场 广州新大地批发市场 广州流花批发市场 广州中澳皮具城主要产品:皮具类批发(注)地址在解放北路1107号 广州中港皮具商贸城主要产品:皮具类批发(注)地址三元里大道1121号 广州欧陆鞋业城主要产品:各种各类型中高档鞋业批发,地址是广州站西路24号 广州国际鞋业广场主要产品:鞋业批发(注)地址在环市西路103号 广州梓元岗皮具箱包专业街市主要产品:皮具箱包地址:解放北路梓元岗 广州亿森皮具城主要产品:皮具制品(注)地址:解放北路1389号 广州泰康城广场主要产品:饰品批发地址:泰康路111号广州西郊大厦主要产品:饰品批发(注)地址:站前路2号1389号 广州大道南新华南鞋城是全国最大的布鞋市场。皮鞋也是广东省价格最低的 九龙鞋城 广州康乐牛仔城 广州的漏了一个最大的批发市场,也是最便宜的市场 广州沙河批发市场--天河区先烈东路 北京

北京天乐服装批发市场 北京京温服装批发市场 北京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 北京天意服装批发市场北京天意也不错啊,我的货基本上都是那里的 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这个大 上海 上海七浦路服装批发市场七浦路,批发各类服装和小商品 上海兴旺服装批发市场 上海丽影服装批发市场 上海城隍庙福佑路小饰品批发市场轻纺、国际鞋城、曹安,这三都在一起! 杭州 杭州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杭海路31-59号,批发各类服装 杭州环北小商品批发市场 杭州钱江小商品批发市场 杭州东站小商品批发市场 南京 金桥市场 银桥市场 环北市场 金榜大市场 江宁义乌小商品城是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一个批发商城,名字叫做"义乌小商品城",浙江的朋友不要弄错了。 国际小商品城 虹桥批发市场

广东经济发展演变轨迹

广东经济发展演变轨迹 建国以来,广东经济从弱到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从多角度展现广东解放以来经济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分析其增长格局与机理,并探讨广东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一、广东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1、经济增长轨迹 广东改革开放前经济低平台运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快速,GDP总量从1989年起位于全国之首,2001年首次超越东南亚经济总量最大的印度尼西亚。在广东58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年均9.7%增长,计划时期(1950-1978)年均增长为6.0%,低于全国(1953-1978)6.1%的水平,经济快起快落,经济增长最高时为15.1%,最低时为-22.0%,各年平均落差有6.6个百分点,波动半距达18.6%,波动剧烈,波动系数为8.2%。改革开放至2005年,(1979-2005)GDP年均增长达13.7%,高于全国4.1个百分点,各年平均落差为3.8个百分点,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奇迹。 改革开放27年来,广东以政策性倾斜启动经济,以对外开放拓展成长空间,以体制改革作为根本保障,通过市场与投资双重拉动,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实现了经济起飞,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可比价格计算2005年的GDP相当于1978年的32.3倍,27年翻了5番,平均不到6年翻1番,1979年到2005年这27年间,除4个年份为一位数增长外,其余23年,均为二位数增长,其中1990-2005连续16年达二位数增长,1979-2005年经济年均增长为13.7%,这一数字远高于新加坡1970年至1978年间8.4%的年均增速,高于韩国1966年至1976年10.8%的年均增速,高于日本1960年至1970年10.5%的年均增速。新、韩、日是上世纪后50年经济增速最高的几个国家,而广东不仅在平均增速方面明显高于上述国家起飞期的平均增速,且高速增长持续的时间已经两倍于这些国家。经济总量上,在1989年超过江苏成为全国第一至今仍稳固继续排在榜首, 在东南亚中于2000年超过泰国,于2001年首次超过东南亚经济总量最大的印度尼西亚。

明代首饰发展史讲解

明代首饰 社会背景: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强盛的时代,文化发展的总势趋于保守。其金银器制作一改唐宋以来或丰满富丽、生机勃勃;或清秀典雅,意趣恬淡风格,而越来越趋于华丽、浓艳,宫廷气息愈来愈浓厚。那器形的雍容华贵,宝石镶嵌的色彩斑斓,特别是那满目皆是的龙凤图案,象征着不可企及的高贵与权势。由于君主制的原因各地藩王及藩王家族墓,开国功臣墓,所出金银首饰其实都以宫样为主。从元人手中接过封建社会接力棒的明代,其金银首饰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一改宋元金银首饰的草根本色,雍容华贵,宫廷气十足。明代金银首饰在名称上有了细致的分别,大大小小的簪钗各有其名,且由于髻(金丝发罩)的出现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组合关系,而首饰的插戴之满,是明代女子的妆束风格。 对宝石的热情,元代已经开始了——新朝统治者带来对所谓“回回石头”的喜爱,此风遂盛。郑和携归珠宝,或者可以说是推波助澜。湖北钟祥明梁庄王墓出土的金镶宝簪钗不妨作为一证。而《明史》卷八二《食货六》说到嘉靖中期以后,“太仓之银,颇取入承运库,办

金宝珍珠,于是猫儿睛,祖母绿,石绿,撤孛尼石,红剌石,北河洗石,金刚钻,朱蓝石,紫英石,甘黄玉,无所不购。穆宗承之,购珠宝益急”;万历中,“帝日黩货,开采之议大兴,费以鉅万计,珠宝价增旧二十倍”;成书于万历年间的《五杂组》卷一二列举当日为世人所重的各种宝石,而曰“皆镶嵌首饰之用”,定陵以及大抵同时的藩王墓葬所出头面多以珠宝为饰,金银首饰的镶玉嵌宝,正是到了明代才大为兴盛。蒲松龄《七言杂文》咏银匠中的“簪顶牢箝石榴子”,“金镶蝴蝶闹纷纭”,便都是具体式样的描绘。宋元金银首饰多出自民间工匠之手,可明内廷设专为皇家打造首饰等金银器物的银作局关于题材,大致可以说,宋元多选择清新活泼的自然景物,明代则更倾向于把花草禽鸟组织为各种祥瑞图案。而以纹样中各个物事的谐音构成吉祥之意,也正是在明代才开始广为流行。佛教艺术以及佛教人物中的妆束和器具也是明代首饰取材的一个来源,除挑心、掩鬓外,还有佛手簪、禅杖簪等,式样细巧别致,是从世俗化了的神佛世界中生长出来的装饰趣味。而这些都可以说是以所谓“宫样”引导时代潮流。 而宫样的雍容华贵,在明代始终是为人们所钦羡、所追仿的。工艺特点: 1、雍容华贵,宫廷气十足。。 2、民间首饰追求求善,求真,求美和迎祥祈福的心理。

中国茶业重心的变迁过程

中国茶业重心的变迁过程 巴蜀产茶,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或更早,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 三国时,孙吴据有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中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 的发展,而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西晋时长江中游 茶业的发展,还可从西晋时期《荆州土记》得到佐证。其载曰“武 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显发展,巴蜀独冠 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 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中后期,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中原和西北少 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发展 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 得到了格外发展。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 度提高,就是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湖州紫笋和常 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就是集中体现。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已经 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江南茶叶生产,集一时之盛。当时史料 记载,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 十之七八。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 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由《茶经》和唐代其它 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 河南等十四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中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 成为茶业的重心。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唐

高阳纺织商贸城简介

高阳纺织商贸城简介 高阳县位于冀中腹地,京、津、石三角中心地带,北依华北明珠白洋淀,东临华北油田,辖3镇6乡,180个行政村,总面积496平方公里,总人口32.28万。 高阳是著名的“纺织之乡”,纺织业始于明末,兴于晚清,盛于民初,腾飞于改革开放。目前,全县拥有各类织机4万多台,从业人员近16万。形成了棉纺、棉织、毛纺、毛织四大支柱产业,纺、织、印、染、整门类齐全的纺织工业体系。全县年产巾被35亿条,占全国总产量的38.8%;年产手编绒线2.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4.7%;年产毛毯3000万条,占全国总产量的26%,是全国最大的毛毯生产基地。高阳县先后被评为“纺织强县”、“纺织特色县”、“中国毛毯之乡”、“中国纺织基地县”、“中国毛巾〃毛毯名城”。 高阳纺织商贸城于2001年5月9日正式开业运营,占地525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几年来,市场交易日趋活跃,运行态势良好,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市场主营毛巾、浴巾、毛巾被、餐巾、毛线、毛毯等上百个品种,上万个花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俄罗斯、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市场交易额达到40.5亿元,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毛巾批发专业市场。 商贸城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市场规模大。建有固定门店1282套和1.2万平方米的棚区,可容纳固定商户1200余家和

1468个临进商户。二是基础设施全。市场道路四通八达,水、电、暖、消防、闭路监控、有线电视、大型电子显示屏、计算机网络等一应俱全。三是服务质量优。市场实行统一管理、封闭运行、税费集中征收的管理原则。在管理体制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办事效率高。市场保安坚持二十四小时巡逻,严厉打击欺生排外、欺行霸市行为,为商户创造优良、安全的经营环境。四是市场环境美。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家居别墅化,风格园林化,集商贸、旅游、休闲家居为一体。 市场的繁荣促进了全县纺织业的迅猛发展,全县织机实现了更新换代,剑杆织机、进口织机大量引进,电脑提花、电脑绣花产品应运而生,“三巾”类产品由中低档向中高档转换。涌现出“三利”、“永亮”、“瑞春”等一批毛巾知名品牌。同时,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些知名纺织企业入驻市场,“江苏红豆”、“杭州西湖”、“山东云海”等20余家纺织企业的加盟,为市场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中国传统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总体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和儒家思想形成;汉代经董仲舒改造后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时期融合儒释道而形成理学(新儒学);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地继承,儒学新发展。 百家争鸣 一、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相互争辩、相互辩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补充】阴阳家(阴阳五行,解释天地运行)齐国的邹衍 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白马非马) 纵横家:著名的有苏秦(主张“合纵”,即六国团结抗秦)、张仪(主张“连横”,即瓦解六国的团结,使之分别奉事秦国)。这两类策士统称“纵横家”。 杂家:战国至秦汉间杂揉各学派思想的一部分学者,代表著作为《吕氏春秋》、《淮南子》 农家:战国时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 二、百家争鸣的文化背景 【材料】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辉煌,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它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一统的观念形态。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从而为道术“天下裂”提供了前提条件。 ---------随着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 正是如上种种条件的聚合,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创造了一种千载难逢的契机。气象恢弘盛大的诸子“百家争鸣”,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中国文化概论》 背景归纳: 三、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一)儒家学派: 1、孔子: (1)政治思想: A、“仁”的思想——核心①含义: ②方法: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先生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 ③“仁”的表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B、“礼”的思想: ①含义: 狭义:周礼 (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广义:总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②礼的实践方法: a、于社会: 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 b、于个人: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探究】孔子之政治思想------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德”、“礼”? (2)、哲学思想:重人事轻鬼神(如何理解?) (3)教育思想: ①教学行动: ②教育对象: ③教学方法: ④教学目标: (4)整理文献: 【探究】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中国古代饰品鉴赏大全

【独具匠心,流光潋滟;巧夺天工,美仑美奂】中国古代饰品鉴赏大全 第一章:簪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笄:是古人用来簪发和连冠用的饰物,后世称为“簪”。《说文》:“笄,簪也”。在古代,女子插“笄”,被视为标志成年的人生大事,还需要举行仪式,称为“笄礼”。簪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簪的材料以骨为主,汉代开始出现象牙簪,玉簪,还在簪头上镶嵌绿松石。唐宋元时期的簪则大量用金,银,玉等贵重材料制作。银簪的制作工艺有錾花,镂花及盘花等。盘花是用细银丝编结而成。簪头的雕刻有植物形,动物形,几何形,器物形等,造型多样,其图案多具有吉祥寓意。另外簪头造型做扁平一字型的成为扁方,原为满族妇女用的大簪,也是簪的一种。 一、簪篇 簪的用途有二: 一为安发, 二为固冠。 簪在古代是男女通用的,杜甫有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皇帝在节日里赐给大臣的礼物通常是——簪。古代时规定罪犯不许带簪,就是贵为后妃如有过失,也要退簪。因为簪还象征着尊严。 华夏男子用簪的历史400年前在血泊中戛然而止, 亡国之人何谈尊严? 第二章 现在只有从白云观道士的装扮上感受到曾经的华夏衣冠了。 唐·金玉呈祥 簪:簪是笄的发展,在头部盛加纹饰,可用金、玉、牙、玳瑁等制作,常常作成凤凰、孔雀的形状。 擿:簪中的一种,将头部做成可以搔头的簪子称为擿zhi4。

玉搔头:玉簪的别名“玉搔头”,有一则香艳的故事。传说汉武帝宠爱乐师李延年的妹妹,有一日他顺手从李夫人头上拔下玉簪来搔头,竟惹得其他妃嫔宫女纷纷购买玉簪,一时玉价飞涨。簪子发展到明朝,已经花样百出,不仅样式翻新,质料也层出不穷。 1、金簪 商·金筓 黄金 规格:长27.7厘米,头宽2.9厘米重108.7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藏。 此金筓截面为钝三角形,头部较宽,从头至尾逐渐缩小,尾部有长约4毫米的榫状小钉。全身光洁、朴素无纹,造型极为简单、质朴。相对于隋唐以至明清之后所出的各种龙、凤、松、竹、梅、宝石等金簪钗,显得那么简单稚嫩,朴素无华。由此我们能推断出:商代金筓更注重于实用功能,其装饰性稍弱,工艺水平还比较落后,尚停留在简单模仿的初步阶段。 金筓头部约5厘米处有一明显断纹,全身也有许多细小的凹陷,并不是十分光滑。但色泽仍较为明艳。 明·云凤纹金簪 永乐十四年 长15.3cm金簪以金丝垒成卷草纹样衬底,其上用金丝做成立体的如意云纹,一只凤凰翱翔其间。凤凰与云纹皆用细如发丝的金丝垒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