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_(1)

综合自然地理学

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人地关系

1、综合自然地理学: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进行综合、系统研究的学科。着重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间的物质能量关系,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变过程、地域分异和类型特征。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整体性、综合性、相关性、尺度性、动态性、多样性。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

(2)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

(4)人类与整个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3、自然地理环境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智慧圈共同组成的。

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1)是太阳辐射能转换的场所。(2)是三相圈层的耦合界面(3)是自组织协调发展体系(4)是高强度的物质流、能量信息交换的复杂系统(5)多尺度分异显著(6)属于耗散结构(7)是人类的发生场所

P10德国的洪堡和李特尔被誉为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地理学之父——埃拉托色尼

P2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1)更高层次的综合和集成(2)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3)“3S”成为重要技术手段(4)应用研究领域不断扩展

P23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意义:(1)区域科学的研究;(2) 环境问题的研究;(3)土地利用的研究;(4)地理预测的研究;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系统的基本属性: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

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经历的阶段:

(1)自然综合体——内在联系的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

(2)自然地理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3)耗散结构理论——非平衡有序开放系统的整体性;

3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任何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发生非平衡相变,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是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即地理耗散结构。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表明,同时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不断有负熵流(太阳辐射)输入并持续从无序向有序状态转化。因此自然地理环境无疑是一种耗散结构。

4、自然地理环境包括:物质、能量、自然地理要素。物质组成成分指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智慧圈;能量组成包括太阳辐射能、地球内能(地热,重力)、潮汐能;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5、自然地理环境中的能量转换:

(1)太阳辐射能在无机界的转化:地表垂直方向热力梯度;高低纬间热量交换;海陆间热量交换;(2)太阳辐射能在有机界的转化:第一能量流,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第二能量流,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土壤动物;第三能量流,矿化过程。

6、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

(1)大气循环:行星风系;季风环流;局地环流(2)水分循环(3)地质循环:风化剥蚀

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构造作用。(4)生物循环(5)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硫循环。

7、化学元素迁移方式:水迁移、大气迁移、生物迁移

8、地表化学元素集散的实践意义:土地利用、食物安全、公共健康、矿产勘察、环境修复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指其各组成要素部分之间的空间排列组合格局,包括分层结构、渗透结构、地域结构或水平结构。

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的特征:(1)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2)相互渗透性;(3)水平方向上的地域性结构特征。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

1、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方向性:(1)岩石圈发展的方向性,地壳演化的大地构造、地貌、风化壳的发育以及土壤的形成都具有方向性(2)大气圈发展的方向性,经历了原是大气、二氧化碳大气到现代氮氧大气的方向。(3)水圈发展的方向性,水圈中水体总量逐渐增大;海水性质由酸性到弱碱性变化;海水含盐浓度逐渐增大。(4)生物圈发展的方向性:生命起源、生物进化都具有方向性。

2、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节律性

节律性:是指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也称周期性。包括周期性节律、旋回性节律、阶段性节律

(1)周期性节律:昼夜节律,季节节律

(2)旋回性节律:地质旋回,气候旋回

(3)阶段性节律,生物生长节律,生物进化节律

3、发展的稳定性

反馈:指系统的输出信息反过来又影响系统输入的现象。有正反馈和负反馈。当正反馈占优势时,自我调节作用强于自我增强作用,系统保持稳定状态;当负反馈占优势时,自我增强作用超过自我调节作用,系统发生自组织演化,最终达到一种新的稳定状态。

4、自然地理环境时间演化的基本特点:(1)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2)从自然地理系统到生态系统,再到人类生态系统(3)物质能量依次在三大耗散结构中流通。

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地理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地理规律包括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组合规律。

1. 地域分异的概念:地理环境整体及各组成成分的特征,按照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称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导致这种分异的原因,即地域分异因素;制约或者支配这种分异的规律,则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2地域分异因素:

(1)地带性因素:太阳能沿纬度方向分布不均及与此相应的许多自然现象沿维度方向有规律的更替。(2)非地带性因素:由于地球内能作用而产生的海陆分布、大地构造和地貌差异等导致偏离纬线方向的地域分异。

3.地域分异的尺度:(1)全球性地域分异;(2)全海洋和全大陆地域分异;(3)区域性地域分异;(4)中尺度地域分异;(5)小尺度地域分异。

(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间,具有从属关系。大尺度分异构成较小尺度分异的背景,小尺度分异则是大尺度分异的基础。)

4.全球的地域分异表现形式:海陆分布、热力分布、海陆起伏和大陆外形格局

5 .大陆的纬度地带性分异分为纬度地带性和经度省性

(1)纬度地带性指自然地理环境组成成分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按纬线方向延伸按纬度方向有有规律的变化。

(2)经度省性:又称为干湿度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整个自然综合体,

从沿海向内陆按经度方向发生有规律的更替。

纬度地带性分异的特点是同类自然景观和自然地理成分沿纬线方向即东西方向呈带状分布,超过一定幅度后即被另一类景观及其组成成分取代。全球各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从赤道到极地可分为: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等热量带。(地带性的起因是由于地球呈球形,太阳高度角不用导致太阳辐射沿纬度呈不均匀分布。)地带性表现为景观及其组成成分的性质沿纬度方向有规律变化,并且形成一系列东西延伸的区域单位。大陆地带性划分的标志是土壤和植被,大洋的地带性划分的标志是大洋生物群。

6、海洋的纬度地带性分异:是指大洋表层沿纬线延伸的自然带。主要是太阳辐射、气温、风向、降水等的地带性分异引起的大洋水温度、洋流、盐度和含氧量差异,以及海洋生物的区别等,最终导致大洋表层性质按纬度方向有规律变化。

7.区域性分异规律包括区域性大地构造-地貌分异引起的景观分异、省性分异和带段性分异。省性分异和带段性分异是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8.中尺度地域分异包括高原、山地和平原内部的地貌地势分异引起的区域分异、地方气候差别引起的区域分异和垂直带性分异三种类型。

垂直带性:指自然地理综合体及其组成成分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而随山势高度发生带状更替的规律。

垂直带性的划分通常以植被和土壤为主导标志。垂直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构造隆起和山地地势,直接原因是山地气候条件随高度发生的垂直变化。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是发生垂直带性分异的两个前提。

山麓所在的水平地带是垂直带的基带,基带以上各垂直带按一定顺序排列,就构成了垂直带谱

高山冰雪带是衡量垂直带发育完备的标志。

显域性:地表各水平分布的自然地带和亚地带在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相互作用下所具有的明显的自然地理综合特征的现象。

小尺度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由于局部地势起伏、地貌部位、小气候、岩性、土质、地表水和潜水的排水条件差别等形成的自然景观分异,只在小范围内发生作用,也可视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地方性:指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共同作用的基础上,自然地理环境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小范围的地域分异规律性。

包括:1、地貌部位引起的分异。2、小气候变化引起的分异。

3、岩性、地表组成物质和排水条件引起的地域分异。

4、人类活动引起的分异。

地方性分异规律有系列性、微域性及坡向性三种规律。

纬度地带性与非纬度地带性分异常常互相影响,使得低海拨区的自然地带很难被截然划分为纯粹的纬度地带或非纬度地带。对于这类兼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特征的自然地带,人们习惯以水平地带相称。

水平地带性的分布图式可分为三类

⑴某些大平原或低山丘陵区,无论是大陆内部和边缘的大平原,纬度地带性表现明显。

⑵干湿度分异占优势的地方,水平地带延伸方向严重偏离纬线方向。

⑶当海陆分界线与纬线斜交,而热量分异和干湿度分异同时起作用时,水平地带延伸方

向与纬线斜交。

三维地带性——三维地带性是地域分异理论的最新概括。(以喜马拉雅山系为例)

自南向北的变化,划分为三个带:

(1繁茂季风森林的“外喜马拉雅带”;(2在冬季强降雪影响下具有中等湿润针叶林的“内喜马拉雅带”;(3仅有高海拔草原的干旱的“西藏喜马拉雅带”。

高原地带性分异:

关于高原地带性新的理解:

1、高原地带性同低海拔水平地带性的本质差别在于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热量背景。高原地带具有偏向极地的热量特征。(如位于亚热带的青藏高原的植物区系本质上属于温带性质)

2、高原地带乃是高原边缘山系某个上部垂直带,因为地貌形态由山地转变为高原面、宽广山间盆地或谷地极大扩展后的一种平面表现形式。因此,地貌形态由山地转变为高原是形成高原地带性的前提。

3、扩展了的垂直带,由于在地面上占据比较广阔的面积,因而表现为水平地带,并成为高原内部山地进一步发生垂直分异的基础,即高原内部山地垂直带的基带。

4、除低海拔平原区的纬度地带和干湿度地带之外,任何处于垂直带谱自下而上第二带及其以上的带,只要扩展成为水平地带,即可视为高原地带。

5、在广大的高原上,打着垂直带烙印的高原地带,必然发生水平方向上的分异。

6、高原地带的展布表现为自高原边缘向内部辐合,是高原地带性的重要特征之一。马克耶夫的理想大陆自然地带更替的特点归结为下列几点:

(1)地带谱在南北半球基本对称。

(2)环球分布的自然地带只限于极地高纬和赤道带,其他纬度则出现所谓干湿度地带性的变化,即从沿岸森林经草原到内陆荒漠的经度变化。

(3)除寒洋流经过的地方外,大陆两岸基本上分布着各种森林地带,并向极地过渡到草甸冻原地带。这种更替方式属于海洋性地带谱。

(4)大陆内部则分布大陆性地带谱,即自荒漠地带开始,经草原、泰加林和冻原地带过渡到极地冰雪长寒地带。泰加林是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森林,因此在西岸发生尖灭,东岸则变窄。

(5)在寒暖洋流发生分歧的沿岸,出现特殊的地中海地带。这是一种特殊的海洋性地带,具有冬湿夏干的地中海气候,以及与之相应的常绿灌丛和夏季落叶的灌木混交林与典型褐土。

水平地带和垂直带的关系:

1、共同点:各个纬度自然地带与相应垂直带之间具有明显相似之处,因为两者具有温度递降这一共同成因。

2、差异:水热对比关系的变化不完全一致。

光的强度和组成也有很大差别。

垂直带的地貌、气候均很复杂,并使土壤和生物群落特征,甚至冰川特征出现水平地带所没有的性质。

3、基带的特点把垂直带与水平地带联系起来。

垂直带与水平地带两者的关系可以分为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情况来分析,只有在海洋性情况下,垂直带才可能基本上重复水平自然地带系统。而在中纬度特殊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垂直带谱,基带从草原或荒漠开始,向上由于降水增加,局部转变为森林带。

4、不可比性: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降水低值区是垂直带所没有的。这就形成了水平地带与垂直地带的不可比性。而山地垂直带中,决不出现森林苔原地带和苔原地带。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1、实际观察到的自然地带,总是以热量分带为基础的纬度地带性与以干湿度分带为基础的非纬度地带的综合表现,即水平地带(自然界中的现实状态)。

2、任何地带性区域中都可以发现由非地带性分异形成的次级自然区域,任何非地带性

区域中都可以发现由地带性分异形成的次级自然区域。

3、地理环境各成分的特征及整体景观特征都同时是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

4、残积处境中形成与该地地带性水热条件相符合的土壤和植被。被称为地带性(或显

域)土壤和植被。河湖岸及地势低处形成不符合当地水热条件,与显域植被、土壤不同的草甸、盐生植被、沼泽植被及相应土壤,即隐域植被和土壤。隐域处境表面看来是非地带性的,但不同水平地带的隐域植被和土壤仍各不相同,表明隐域植被和土壤也受地带性分异规律制约。

5、隐域植被和土壤主要是由相对高度变化而造成的。垂直带性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隐域

现象,垂直带谱可以反映水平地带性。

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意义:

1、为自然地理区划提供理论依据。

2、为农业布局提供支撑。

3、因地制宜配置土地资

4、排水良好的残积处境和排水不好的水上处境交替出现的区域,旱涝年份农业收成的

互补作用显得极为重要。

5、在牧业地区,处境的镶嵌结合有利于倒场放牧。

地域组合规律:低级自然单位组合成高级自然单位的客观规律。包括局部水平的组合性,地带水平的组合性和区域水平的组合性。

第五章综合自然区划

一、自然区划:以空间地理规律为指导,根据区域发展的统一性、区域空间的完整性和区域综合自然特征的一致性,逐级划分或合并自然地域单位,并按这些地域单位的从属关系建立一定的等级系统,这就是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简称自然区划。自然区划本质上是一种方法论。自然区划的必要条件:具有统一的发生学联系、具有完整毗连的空间和具有相对一致的整体特征。

二、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基本特点:1、区划中所划分的区域单位,由于其组成部门之间存在着空间联系而保持一致性和空间上的不分割性。

2、区划对象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对象和现象,但必须是能够形成有规律的地域组合的“地域现象”。

3、区划是一种独特的系统方法,可以根据区域地理位置的共同性和它们之间所有规律的地域联系合并在一起。

4、区划可以是自上而下的划分,也可以是自下而上的合并。

5、任何区划对象都可以既按区域的原则,又按照类型的原则来加以系统化。

三、区划原则:1.一般性原则(1)发生统一性原则;(2).相对一致性原则;(3)区域共轭性原则

2、基本原则(1)综合性原则;(2).主导因素原则;

四、自然区划的方法:1.古地理方法;2.类型制图法;3.顺序划分法;4.部门区划叠置法5地理相关分析法;6、主导标志法。

顺序划分法即“自上而下”的区划法。这种方法先着眼于地域分异的普遍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按区域的相对一致性和区域共轭性划分出最高级区域单位,然后逐级向下划分低级的单位。

五、P105区划原则和方法的关系:

发生统一性原则古地理法

相对一致性原则类型制图法

空间连续性原则顺序划分法

综合性原则部门区划叠置法和地理相关分析法

主导因素原则主导标志法

六、综合自然区划的界限:1、界限的性质:(1)过渡性和模糊性(2)异质性和多样性(3)等级性和尺度性(4)脆弱性和动态性

2、界限的类型:(1)较明显界限(2较模糊界限(3)镶嵌装界限

1、双列系统:按照地带性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拟定的两列综合自然区划单位等级系统---地带性区划单位和非地带性区划单位。

(1)地带性区划单位:自然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自然次亚地带

自然带选取的主要标志是综合性气候特征及其指标(如地面热量平衡、最热月与最冷月平均气温、活动积温等),还有土壤和植被为参考指标。

自然地带用气候标志。自然亚地带是以显域性植被亚型和土壤亚型为主要标志。

自然次亚地带主要以局部土壤标志和植被标志作依据。

(2)非地带性区划单位: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2、单列系统:区划单位自上而下(高级到低级)依次为带段-国-地带段-省-州-次亚地带段-区(景观)

1、景观的定义:景观是省在发生上最一致的区域,是地表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方面最一致的地域地段,具有自己特有的形态单位与量的对比关系,并以此对比关系与相邻景观区别。

2、景观:是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最一致的区域,是综合自然区划的下限单位。景观是地表一个独特的区域单位,它不仅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而且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①是地带性区划单位和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的结合部;②是综合自然区划单位与土地分级单位的结合部。因此景观既不同于土地分级单位,又与其它区划单位有所区别。

3、景观的特征:⑴景观具有最一致的地带性和非地带属性;⑵景观分布区与各部门自然地理区域下限单位的界线是相吻合的,即景观的界线与气候区、地貌区、土壤区、植被区等相应下限单位的界线是相吻合的;⑶景观保存有全部高级区划单位的典型特征;⑷相对于土地分级单位而言,景观的个体特征和非重复性都比较明显;⑸相对于土地分级单位而言,景观具有较长的年龄和较大的稳定性。

4、景观同一性:是划分景观的主要依据,包括(1)发生同一性;(2)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同一性;(3)组成成分同一性;(4)结构同一性;

1、地带性对山地分异的影响:(1)地带位置决定垂直带数量(2)地带性因素对山地水平分异的影响在于沿纬线延伸的山体,往往加强纬度地带性因素的作用,使山体成为两个地带的重要分界线。

2、经度省性对山地分异的影响: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

3、山势特征对山地垂直带结构的影响:低山、中山、高山

4、非地带性单位类型:平原、高原、切割高原、山间盆地、斜降山原和斜降山系、高大的山地和高原面上的山地

自然区划调查和报告编写方法1、室内准备阶段;2、野外考察阶段;3、室内总结阶段

1、土地: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岩石、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全部自然地理

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以及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作用的后果。

土壤:发育于地球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的介质,是地球陆地表面的脆弱薄层。

3.土地科学——是全面研究土地的自然特征、土地生产潜力和利用现状、土地规划和管理方法及措施的一门科学。

4.土地科学的研究内容:⑴土地类型学:⑵土地资源学⑶土地利用学:⑷土地规划管理学;

⑸土地信息学;

5、土地的性质:(1)自然综合性(2)空间尺度性(3)动态演替性(4)利用价值性(5)社会经济性(6)永续利用性

6、土地的功能:(1)生产性功能(2)承载性功能(3)原料性功能(4)观赏性功能(5)储蓄和增值性功能

二、土地分级

1、土地类型学包括土地分级、分类和分等。

土地分级指土地地段的个体研究,即采用地域系统研究方法划分不同级别的具体土地地段,或逐级合并为更高一级的土地单位。

2、土地分级的基本单位:相、限区、地方

相(立地):最低级的土地单位,是在同一地貌面上,具有相同的岩性、土质、地下水和排水条件,并具有一种小气候、一个土壤变种和一个植被群从的自然特征最一致的土地地段。相的界限:(1)明显边界(2)锯齿状边界(3)镶嵌边界(4)补缀边界(5)断片边界

限区:是中级土地分级单位,是由一些相有规律组合形成的。是地方和相的过渡单位。分为环节、简单限区和复杂限区。

地方:是一些在地理上和发生上有联系的限区有规律组合而成的高级土地单位。

3、相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可归纳为如下四点:

(1)、它是最低级的、最简单的地域个体单位,是综合自然地理学地域划分的下限;(2)、相内部各自然地理组成成分自身具有最一致的性质,即相当于各成分的最小基本单位;(3)、相是综合自然特征最一致的土地范围,故其范围内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和限制性亦相同;(4)、与其他土地分级单位相比,相存在的历史最短,抵御外部影响,特别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能力小,维持稳定性的能力最小。

相的鉴定:

(1)地貌的最小单位——地貌面(前提)

(2)岩性、土质、土壤(变种)、植被(群从)的最小单位。

(3)水文和气候的最小单位(参考标志)

气候的最小单位是:小气候

相的形态要素:(1)点要素:如植株、植丛等(2)线要素:如细沟、风成波浪等(3)面要素:如小群丛,大片基岩、田块等

在相和限区之间有两种过渡单位——环节和相组、相系列

4、土地分级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土地分级单位具有多级别性,土地分级单位是依据地域组合规律,基于相邻低级土地单位之间物质能量的联系,从相-限区-地方,“自下而上”的结果。

地域分级单位:土地分级单位和自然区划单位合称地域分级单位

三、土地分类

1、概念: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按质的共同性或相似性做不同程度的抽象概念与归并。

2、土地分类系统:种、科、属

基本分级单位的分类(1)相的分类:原生相:指天然条件下形成的相。

衍生相:指人类活动或灾害影响使原生相的某些成分发生变化,而主导成分没有改变,

在外部影响停止后,又表现出力图恢复原生相的趋势。

人源相:又称文化相,指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原生相的岩源基础发生改变,以致使综合自然特征与原生相差别悬殊。

分类系统的方法: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络法。

3、土地类型的命名:三名法,采用当地习用名称、用地名来命名土地类型。

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分类系统把全国土地类型分为土地纲、土地类和土地型

四、土地类型调查与制图

1、土地类型调查与制图的意义:(1)有利于阐明组成土地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有助于揭示这些低级系统如何逐步构成高一级系统,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化对地表自然地理分异规律的认识。(2)土地类型调查与制图是土地评价的前提(3)土地类型调查与制图也是进行作物布局、宜林地选择和牧地规划等的一项基础工作

2、土地类型图的编绘:转绘—接边—图例系统的设计、清绘、面积量算、着色

3、土地类型图系列制图:指不同比例尺的成套同种地图和同一比例尺的成套地图的编制,可相互对比和引证,有利于进一步揭示制图对象的属性,深化制图内容。

五、土地分等

土地分等即土地评价,根据具体的生产目的对土地评价土地的适宜性和生产潜力进行评价分级。其特点是将土地资源特点与土地利用需要加以对照的一种评价研究。

土地分等的对象:即土地评价单元,分为土地类型单位、土壤类型单位、土地利用现状地块和网格单元。

土地分等的目的:(1)土地资源调查的重要组成(2)土地利用规划的依据(3)土地利用管理的依据(4)土地税费征收的依据

土地分等的要求:阐明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阐明土地的潜力;阐明土地的适宜性;阐明土地的利用效率

土地分等的原理:多样性原理、综合性原理、限制性原理、系统性原理、相对性原理、可比性原理

土地分等的原则:(1)针对性原则,土地分等要针对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来进行,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质量的要求各异,土地适宜性或土地等级的高低是对每种用途要求比较而言的。(2)“三比较”原则:比较土地利用的需求和土地质量;比较土地的投入和产出效益;比较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3)区域性原则,土地评价是一项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研究工作,必须因地制宜地考虑当地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不同的区域,其评价要素,如气候、地貌、土壤等,都不相同。不同的区域,土地评价有不同的评价依据,选取不同的评价指标,建立不同的土地利用种类,这些都是建立在该区域土地特征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比较的基础上。(4)可持续性原则,土地评价必须以土地的可持续性利用为前提。

对土地资源的评价工作应回答下列问题:(外加内容)

(1)土地自然生产潜力有多大,目前达到的水平。

(2)土地的适宜性,即经营什么能得到最好的经济效果。

(3)土地有哪些限制因素影响潜力的发挥。

(4)目前的土地利用是否合理,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不利后果。

(5)改变环境条件或改良经营品种以提高经济效益的可能性。

土地分等的方法:(1)定性评价(2)定量方法: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回归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多元分析法;模糊数学方法;(3)两段法和平行法

土地潜力:也称“土地利用能力”,指土地在用于农林牧业生产或其它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土地潜力评价:也称“土地潜力分类”,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性质(土壤、气候和地形等)及其对各种土地利用的影响,就土地的潜在能力对其作出等级划分。

USDA土地潜力评价系统:该系统以长期种植农作物或生长饲料作物不会导致土地退化为前提,根据土地对作物生长的自然限制性因素的强弱程度,将土地分为若干等级。

该系统包括三个等级单位:潜力级、潜力亚级、潜力单元。

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判断土地对不同利用方式是否适宜及适宜程度如何,从而做出等级评定。土地潜力评价是针对各种土地利用,而土地适宜性评价则是针对某种土地利用。FAO:联合国粮农组织

土地质量:是指土地的状况或条件,包括与人类需求有关的土壤、水及生物特性。它关系到以生产、保护及环境管理为目的的土地的条件与能力。

土地质量指标:是一种量度或由变量产生的数值。它能判断与人类需求有关的土地状况及其变化,以及与这种状况相联系的人类活动。

土地结构:是指各种土地类型在某一区域中的组合方式、比例和彼此间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分布格局,包括质的对比关系和量的对比关系。

土地类型:指某个区域包含哪些土地类型,它们各占多少面积比例

数量结构统计指标:多度、频度、面积比、重要值、复杂度、区位指数。

土地类型的一定时演替:指在一定时段内,一种土地类型向另一种土地类型转化的过程。按照演替性质分为时间演替和空间演替;按照演替原因分为自然演替和人为演替;按照演替方向分为正向演替和逆向演替;按照演替过程分为节律性演替和非节律性演替。

土地生态设计:指在研究土地类型结构和演替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从促进土地向正向演替的角度出发,建立由人工调控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复合的土地生态系统,并在其运转过程中使自然结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相互促进,从而可合理地不断的从土地取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目的的长期改造、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的一切人类活动。

土地覆被——地球陆地表面和近地面层的自然状态,是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LUCC: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外加)土地覆被变化表现: ①生物多样性、土壤质量、地表径流和侵蚀沉积及实际和潜在的土地第一性生产力等方面。

②作为地圈与大气圈的界面,土地覆被及其变化是地圈、生物圈和大气圈中多数物质循

环和能量转换过程(包括温室气体的释放和水循环)的源和汇。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关系:

土地利用是土地覆被变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土地覆被的变化反过来又作用于土地利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地球表面的过程,二是各种地表过程。无论是在全球的尺度还是国家或者区域的尺度上,土地利用的变化在不断地导致土地覆被的加速变化。土地覆被处于土地利用及其驱动力组成的系统关系中。驱动力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不同的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对土地覆被的影响则通过土地覆被的渐变、转换或维护表现出来。土地覆被变化又通过环境影响反馈回路影响到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另一方面,土地覆被变化的影响经过积累作用可以达到全球规模,继而加速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的结果又反馈回由土地覆被构成的自然系统,并且最终通过环境影响回路对驱动力发生作用。

土地覆被的性质主要取决于自然因素,但目前的土地覆被状况则主要是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和整治活动造成的。

生态足迹(生态空间占用):任何已知人口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土地的总面积。

生态包袱:是人类获得有用物质和生产产品而动用的没有直接进入交易和生产过程的物料,

在MFA中由称为隐藏流。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_(1)

综合自然地理学 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人地关系 1、综合自然地理学: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进行综合、系统研究的学科。着重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间的物质能量关系,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变过程、地域分异和类型特征。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整体性、综合性、相关性、尺度性、动态性、多样性。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 (2)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 (4)人类与整个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3、自然地理环境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智慧圈共同组成的。 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1)是太阳辐射能转换的场所。(2)是三相圈层的耦合界面(3)是自组织协调发展体系(4)是高强度的物质流、能量信息交换的复杂系统(5)多尺度分异显著(6)属于耗散结构(7)是人类的发生场所 P10德国的洪堡和李特尔被誉为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地理学之父——埃拉托色尼 P2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1)更高层次的综合和集成(2)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3)“3S”成为重要技术手段(4)应用研究领域不断扩展 P23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意义:(1)区域科学的研究;(2) 环境问题的研究;(3)土地利用的研究;(4)地理预测的研究;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系统的基本属性: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 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经历的阶段: (1)自然综合体——内在联系的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 (2)自然地理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3)耗散结构理论——非平衡有序开放系统的整体性; 3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任何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发生非平衡相变,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是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即地理耗散结构。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表明,同时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不断有负熵流(太阳辐射)输入并持续从无序向有序状态转化。因此自然地理环境无疑是一种耗散结构。 4、自然地理环境包括:物质、能量、自然地理要素。物质组成成分指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智慧圈;能量组成包括太阳辐射能、地球内能(地热,重力)、潮汐能;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5、自然地理环境中的能量转换: (1)太阳辐射能在无机界的转化:地表垂直方向热力梯度;高低纬间热量交换;海陆间热量交换;(2)太阳辐射能在有机界的转化:第一能量流,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第二能量流,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土壤动物;第三能量流,矿化过程。 6、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 (1)大气循环:行星风系;季风环流;局地环流(2)水分循环(3)地质循环:风化剥蚀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一)地带性土壤 1.热带森林土壤—砖红壤 2.热带草原土壤—燥红土 3.亚热带森林土壤—红、黄壤 4.温带森林土壤—棕壤 5.温带湿草原土壤—湿草原土 6.温带典型草原土壤—黑钙土 7.温带干草原土壤—栗钙土 8.荒漠土壤—荒漠土 9.寒带森林土壤—灰化土 10.苔原土壤—冰沼土 土壤退化的主要类型 显型退化:退化过程可导致明显的退化结果。 隐型退化:有些退化过程虽然已经开始或已经进行较长时间,但尚未导致明显的退化结果。 生物多样性: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纷繁多样性和它们的遗传及变异,即某一区域内遗传基因的品系、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 生态因子:把对生物的生命活动起直接作用的环境元素叫做生态因子。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一个序列,组成一个整体,就像一条链锁一样,这种链锁关系就称为食物链。 营养级:生物在食物链上所处的位置,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就称为一个营养级。 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往往不是单一的,营养级常 常是错综复杂的。一种消费者同时取食多种食物,而同一食物又被多种消费者取食,于是形成食物链之间交错纵横,彼此相连,构成一种网状结构,这就是食物网。 生物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物种种群的集合。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全部生物和非生物成分之间,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具有能量转换、物质循环和代谢功能的生态学单位。 生态系统的组成:非生物组分(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组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态系统结构:空间结构.物种结构.营养结构 林德曼效应:十分之一定律,即每个营养级的能量大约有1/10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生态系统功能: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综合自然地理复习

综合自然地理复习 一、名词解释 1.地理节律: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随时间的演化而表现出的周期性规律称为地理节律。2.整体性:整个物质世界是一个开放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双列系统:分别按照地域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所拟定的两种并列的等级系统。 4.地质循环:在自然地理系统中,岩石圈的内部以及与其环境之间所存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称为地质循环。 5.节律性:把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称之为节律性,或周期性。 6.水平地带性:由赤道向两极,从沿海向内陆沿水平方向呈带状的地域分异,是纬度地带性与干湿度地带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的统称。7.综合自然区划双列系统:双列等级系统是把各级地带性单位和非地带性单位并列的等级系统,其理论基础是以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为两种互不从属的规律作为前提,双列系统中的地带性单位是以表现地带性规律为主的单位,非地带性单位则是以表现非地带性规律为主的单位。 8.土地评价:土地评价是根据具体的生产目的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及生产性能进行评定的过程。 9.开放性:系统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10.耦合性:自然地理系统中任何一种组分同时要受到多种层次节律的作用,这种节律在地理事物上得到巧妙的耦合,使地理事物不断向前进化。 11.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随纬度的变化而发生的水平地带性分异。12.单列系统:综合反映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综合自然区划单位的统一的综合自然区划单位等级系统。 13.土地:土地包括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基础地质、水文和植物,还包括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当前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就目前和未来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 14.自然地理系统: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的大气、水、岩石、生物以及其他派生的自然物质共同组成的整体,这样的物质整体,与外界环境保持着不断的物质能量交换,使其内部维持着有序的结构和稳定的功能,是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体系,这个特殊的物质体系,我们称之为自然地理系统。 15.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一定方向发生水平分化的现象叫地域分异。支配这种分化现象的客观规律称为地域分异规律。16.主导标志法:这是贯彻主导因素原则经常运用的方法。区划时,通过综合分析选取某种反映地域分异主要因素的自然标志或指标,作为划定区界的依据。 17.土地潜力评价:通过对土地自然要素(土壤、气候、地形等)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的评价,揭示土地生物生产力的高低和土地的潜在生产能力。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提纲

1、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球表层的大气、水、岩石、生物以及其他派生的自然物质共同组成的整体——自然综合体 2、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的大气、水、岩石、生物以及其他派生的自然物质共同组成的整体 3、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成分概括为四大类,即固态的岩石、液态的水、气态的空气和活质有机体 4、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包括地貌、气候、水文、植物、动物、土壤,它们既是物质的,又是动态的。 试述它们之间的关系: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成分在以太阳能和地球内能为主的各种环境能量的作用下,形成了各种自然地理组成要素。每一组成要素都按着自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着,但是,其中没有一个要素是孤立的。换言之,没有一个要素不受其他要素的影响和给予其他要素以影响,因此,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自然地理环境组成为一个特殊的物质体系 5、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①地球的外能和内能作用显著②气体、固体和液体三相物质并存③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④人类聚居的场所 6、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一般特性 ①分层性:对流层、水圈、沉积岩石圈、生物圈(分层性是自然地理环境最普遍的结构特性) ②交织性:大气层中包含水分、固体物质、生物体;水体包含溶解气体、矿物质、悬浮泥沙生物体;岩石圈包含空气、水、多种生物。以上分层结构的共同点:不是单一成分,而是和其他成分处于彼此叠合、相互渗透之中 ③集中性④综合性⑤差异性⑥多级性 7、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是指在时间上稳定的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的分布格局。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包括组成结构和地域结构。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格局;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结构指自然地理环境各不同自然综合体之间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格局。 8、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结构指维持着空间结构的自然综合体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模式 9、系统:一般定义为相互关联的元素的集。系统是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 10、系统的基本分类 ①功能类型:a孤立系统b封闭系统c开放系统 ②结构类型:a形态系统b级联系统c过程-响应系统d控制系统 ③其他分类:钱学森把系统分为a小系统b大系统c简单巨系统d复杂巨系统 11、辐射平衡:一定区域辐射能的输入与输出的差额称为辐射平衡 12、海洋潮汐、大气潮汐、固体潮汐的概念:在引潮力的作用下,地球发生潮汐变形。这种周期性的变形出现在海洋的叫海洋潮汐,出现在大气层的叫大气潮汐,出现在陆地上的叫固体潮汐 区别:①海洋潮汐的影响:a海洋潮汐对地球自转具有阻碍作用b海洋潮汐对生物的演化具有促进作用c海洋潮汐具有巨大的能量②大气潮汐的潮差大,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不如海洋潮汐明显,但对天气现象有重要影响③固体潮汐使得地球的重心发生周期性摆动,地表各处的重力差异忽大忽小,破坏了地壳运动的平衡 13、陨石物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增加地球质量②造成陨石坑和环形山③造成陨震④形成新的矿床⑤造成沧海桑田变化 14、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影响(举例论述) 地球自转的影响 ①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从而引起自然地理环境的昼夜节律性变化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整理

综合自然地理复习资料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界的关系。 二、地理环境可以分为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天然环境:指那些只受到人类间接影响而自然面貌未发生根本变化的地理环境,例如极地,高山,大荒漠,热带雨林,某些大沼泽,自然保护区及大洋中非主要航线通过的海域等。 人为环境:指那些在人类影响下自然面貌已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包括农村和城市的“农业景观”和“城市景观”。 三、自然地理系统(自然综合体):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可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三个发展阶段: ①自然综合体学说阶段:(特点:从自然地理要素具有相互联系来认识整体性) ②地理系统学说阶段:(特点:从地理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其整体性) ③耗散结构理论阶段:(特点:从地理环境是一个非平衡有序开放系统的角度认识其整体性) 五、耗散结构:任何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与外界物质,能量变换发生非平衡相变,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化,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 地理耗散结构的特点:(1)开放的系统(2)远离平衡状态(3)各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作用及反馈作用(4)不断有负熵流(太阳辐射)输入并持续从无序向有序状态转化。 六、节律性:指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震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 七、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成分:以气体物质为主的大气圈,以液态水为主的水圈,以固体岩石为主的岩石圈,以生物有机体为主的生物圈。 八、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基础: (1)太阳辐射是自然地理环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它推动大气循环、水循环、生命活动及所有自然地理过程的持续发展。 (2)地球的内能,主要是一种核转变能,与太阳能一起构成主要的能源。 (3)宇宙射线,其能量仅有到达地标的太阳辐射能的一亿分之一。 (4)由构造作用转化而来的势能及其在固体物质位移中转化而来的动能。 (5)由太阳辐射能通过蒸发作用转化而成的势能及其在降水,河流,洋流作用及空气流动情况下转变成的机械能,其中陆地水能约29.3×1010kj,风能则约为水能的一半。九、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空间结构、功能结构和时间结构。 空间结构又包括:分层结构、渗透结构、地域结构(或水平结构) 十、1、地域分异:地理环境整体及各组成成分的特征,按照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称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2、地域分异的尺度: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热量带和气候带引起的,气候带,海盆,平原等) (2)全海洋和全大陆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陆地上大的构造单元)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要点(一)

综合自然地理学 名词解释: 环境:是相对主题而言的,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每一具体事物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不断地运动着,都要与周围事物发生复杂的联系。那些围绕着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P1 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是指在时间上稳定的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的分布格局(结合方式)P31 系统论:包括一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理论、协同学等新型理论和方法的综合性理论体系。P33 系统:一般定义为互相关联的元素的集。P34 过程-响应系统:至少应有一个形态系统与一个级联系系统相耦合,可以显示出从“形态”到“过程”、从“结构”到“功能”、从“空间”到“时间”的特性。P36 辐射平衡:一定区域辐射能的输入与输出的差额。重力:地心吸引力和地球自转惯性离心力的合力。P51 大气循环:以大气环流形式进行的,包括行星风系(环流)、季风环流和局地环流三种不同尺度的模式。P56 水分循环:一是通过水分本身的相变,即从液态或固态转化成气态,随空气的运动输送到远方,在适当的条件下,再由气态转化成液态或固态返回地表;一是液态水在热力梯度或势能梯度的作用下,通过洋流或陆地上河川径流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大规模传输。P58 地质循环:地球物质的形成和破坏及相关过程。(百度) 生物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P60 辐射干燥指数:辐射干燥指数=R/Lr 其中R-年辐射平衡;L-蒸发潜; r-年降水总量。P66 节律性:自然地理过程(及其现象)随时间重复出现的变化规律,简称节律性或节奏性、韵律性。P76 地域分异: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方向有规律地发生分 化所引起的差异。P89 地带性:地球作为一个行星所具有的形状和运动特性,以及它在宇宙中的位置,致使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而引起的地域分异。P90 非地带性:由于地球内能作用而产生的海陆分布、地势起伏、构造活动等区域性分异。P91 垂直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地势高度发生垂直更替的规律。地方性:是指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共同作用的基础上,自然地理环境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小范围的地域分异规律性。109 土地: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的自然综合体,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全部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人类活动对它们作用的后果。P115 土地分级:是指土地个体地段的划分和合并,即采用地域系统研究法区分出一些综合自然特征一致性和内部复杂性的程度有差别、级别不同和大小不等的个体土地地段。P115 土地分类:是指对土地单位的类型划分。P119 土地适宜性: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土地类型对某种经济利用的适宜程度。P125 土地限制性:是指某种或某些不利因素对土地适宜性和生产潜力的抑制程度。P126 生态效益:是指在某种生产利用条件下土地生态系统的质量。P126 区划:区域的划分,根据不同的区域对象分为行政区划、经济区划和自然区划几类。P135 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P 景观发生同一性:是指每一个景观都是作为统一的整体发展的,它具有自己的起源、年龄和历史。P145 人种:是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P154 技术圈:是人类用以改造环境的各种技术的总和,是人类出于自身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人工技术环境。P163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P168 环境建设:是指人类在与自然合作的基础上,既按照社会经济规律合理组织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又遵循自然规律设计和营建人工与自然协调的人类生态系统;在生产发展的同时建设一个人类与自然界互利共生的、更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自然环境。P180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1自然地理环境:从系统论角度看,这个综合体与外界保持不断的物质、能量交换,内部具有有序结构和稳定功能。 2自然地理环境特点:1地球上两种能源(太阳能和地球内能)互相作用,特别是太阳能辐射集中分布,同时起着重要的作用的场所。2地球表层同时存在着物质“三相”和三相圈层的交界面。3地球表层具有本身自我发展的形成物 4各圈层相互渗透,进行着物质交换,能量交换和循环。5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场所自然地理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人类活动及其影响最为集中的空间。 3自然地理学学科划分:部分自然地理学(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地植物学、动物地理学等)与综合自然地理学。 4在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思想萌芽较早,主要表现在几部著作 在我国综自的萌芽较早,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部著作 ①《禹贡》(《尚书》中之一篇)公元前五世纪左右 a.在《禹贡》中将全国划分为九州 b.隐含着综合自然地理学中的地域分异思想 ②《周礼》——世界上最早关于土地类型划分的著作 ③《管子·地员篇》 a.它是一部最早最完全的划分土地类型的代表著作之一。 b.“三等质”思想,成为有关土地评价的代表著作。 5洪堡(亚历山大·洪堡)(德) a.创立了自然地理学 b.注重因果关系分析,创立了比较地理学,发现了一系列自然地理规律 c.创造性地运用了对比法和地理相关法,坚持自然界是统一的思想 6李希霍芬 ①地理学必须限于研究地球表层 ②把世界当作一个整体研究,然后考察地球表面细小的片段 ③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区域是自然要素的集合体,对它们必须进行全面描述 ④注重因果关系的研究,区域地理不限于单纯描述地理事物现象,还要寻找其发生规律 7俄国道库恰耶夫 ①提出了自然综合体的概念, 创立了自然地带学说 ②自然地带研究具有明显的生产性 ③把无机界、有机界的关系分析得较为透彻 8地球系统演化的四个阶段:天文阶段、地文阶段、生文阶段、人文时代 9地球系统演化过程的四个特征 1方向性低级→高级,简单→复杂无机环境→生物环境→人类环境 2非线性地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的演变过程具有自组织、突变、混沌等一切非线性动力学的特征。 3节律性时间循环现象\周期性节律\旋回性节律 4稳定性地球系统过程的自我调节能力、抗干扰能力。 10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 1、分层结构(1)圈层空间分布上呈现分层结构(2)各圈层内部呈现的分层结构 2、渗透结构 3、地域结构/水平结构 11什么是时间结构(季节性节律)? 任何一个事物同时具有时间、空间的特性,时间结构也就是地理事物发展演化的时间序列结

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

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 滴血雄鹰 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 2.地球表层的六大特征:(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球表层,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球表层进行(2)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同时存在着气体、液体、固体三相物质和三个圈层的界面(3)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本身发展的形成物,例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地貌形态、沉积岩和粘土矿物等(4)互相渗透的各圈层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化学物质循环、地质循环等(5)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既是一个整体,又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其各部分的特征特别显著,在极小的距离内都可能发生变化(6)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场所,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的范围已远远超出海陆表面,达到地球高空甚至宇宙空间,但地球表层仍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环境。 3.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分异规律的科学。 4.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地理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与功能,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域综合体(自然区划),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以及人与整体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学科。 5.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的发展/过程:自然综合体学说阶段、地理系统学说阶段、耗散结构阶段 (1)自然综合体(杨勤业): 是自然地理各种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规律地结合而成的,具有内部相对一致性的整体; 分为不同的等级,大至整个地理壳,小如一个土地类。这些不同等级的单位,有区域的,也有类型的。它们彼此联系,当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时,必然引起其它要素的变化,并不断发展和演变。等级愈高,内部相对一致性愈小;反之,内部相对一致性愈大。通常较高级别的区域性自然综合体也称区域自然综合体。自然综合体直接或间接受到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除了终年积雪的高山、极地及人类无法生存的荒漠,现在地球上已难找到完全不受人类影响的自然综合体。 (2)系统论: 系统论是20世纪2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创立的。系统:由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具一定的结构的功能的整体。系统是物质存在的普遍方式和属性。整个物质世界,大至宇宙天体,小至分子、原子、核子,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并处于整体系统的联系之中。 1)系统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 –系统理论认为,整体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是指系统是由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统一的结构、功能和效应,而系统内单独有各组成部分是不具备的统一的结构、功能和效应的。 –“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大于部分之合”。 –具有整体结构:各要素按一定的规律、有序的组合在一起。 –具有一定的功能。 有序性:–各组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是有规律的、有序的;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1、简述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地球表层系统及其要素 2、简述地理学的科学体系 答:三分法(地理学分科):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三层次(综合层次):部门地理学、综合地理学、统一地理学 三重性(研究性质):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三时段(时间性质):过去地理学、现代地理学、未来地理学 横断面(横断科学):地理哲学、方法论等横断科学(地图学、3R 、测量学等) 3、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答: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2)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1)属于自然地理学 (2)位于第二层次综合层次(第一综合层次) (3)包含理论、应用和区域三重属性 4、地球表层是指那个范围?有何特征? 答: 1)地球表层是指岩石圈底部到大气圈对流层顶的空间范围2)特征:(1)内外能的叠加区 (2)三相物质共存并相互转换 (3)有表层体(新生体)的生产(4)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并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与循环(5)人类生产与发展的场所 5、

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域分异规律 3)自然区划理论 4)土地科学 5)人类活动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6、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7、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的形成 答: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8、自然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整体性思想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答: 1)自然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是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性质。 2)整体性思想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为:自然综合体学说、地理系统学说、耗散结构理论 9、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 答:地质基础是构造岩石,其次是地貌、生物、土壤、大气和水 10、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和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流通过程 答: 1)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占%,地球内能占%,引力能占% 2) 应用层次研究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综 合 自 然 区 划 景观类型研究 11、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的主要物质循环

大一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大一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一、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环境 二、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大气、水、岩石、生物及其他派生的自然物质共同组成的整体。(耗散结构) 三、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 1、广义的地球表层:上:自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至岩石圈沉积层底部 2、狭义的地球表层:指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的交接面上限:离地面不超过100m(相当于对流层近地面摩擦层下部—地面边界层)下限:为太阳辐射能可到达的深度 3、五大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和地貌 四、自然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综合性、区域性、环境性、系统性。 五、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 六、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三分支、三层次、三重性和三阶段) 1、从研究对象看,地理学可以分为:①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自然地理学; ②研究经济地理环境的经济地理学;③研究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的人文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属于自然地理学。

2、从研究层次看,地理学可分为:①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综合地理学(一级综合);②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③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组成要素的部门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属于一级综合。 3、从研究领域看,地理学可分为:①理论性的理论地理学研究;②应用性的应用地理学研究;③区域性的区域地理学研究。综合自然地理学具三重性。 4、从研究阶段分为三阶段: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时间地理学(现代过程的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属于时间地理学。 第二章 一、系统的定义: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元素集合,每一个系统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组成。 二、系统分类 1、按系统尺度、规模和范围分:宇宙系统、宏观系统、微观系统 2、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 3、按人与自然的关系分:自然系统、人造系统、自然与人文的复合系统 三、 系统主要特征: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稳定性、变异性

综合自然地理主要复习内容

《综合自然地理学》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1、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在掌握了各部门自然地理学——地貌学、气象气候学、水文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及土壤地理学等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2、地域分异——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方向有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地理环境整体及各组成成分的特征,按照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称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3、节律性——我们把自然地理过程及其现象随时间重复出现的变化规律称为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简称节律性或节奏性、韵律性。(是指由于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亦称周期性。) 4、地域分异规律——支配地域分异的客观规律也称是地域分异规律。 5、地带性——纬度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组成成分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按纬线方向延伸而按纬度方向有规律的变化。在自然地理学中很早就称之为地带性规律,所以地带性就是指纬度地带性。 6、土地分级——是指土地地段的个体研究,即采用地域系统研究方法划分不同级别的具体土地地段,或逐级合并为更高一级的土地单位。 7、综合自然区划——以地域分异规律为指导,根据区域发展的统一性、区域空间的完整性和区域综合自然特征的一致性,逐渐划分或合并自然地域单位,并按这些地域单位的从属关系建立一定形式的地域等级系统的研究方法,通常简称为自然区划。 8、垂直带性分异——垂直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地势高度发生垂直更替的现象。(气温随着地现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以及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降水量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使土壤、植被、水文特征等相应发生垂直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垂直带性或垂直分异。) 9、垂直带谱——山地所有垂直带的总体叫做垂直带谱。 10、基带——垂直带底部的第一带称为基带。 11、地理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开放系统,其应用于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研究中,则认为地理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它通过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与能量,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即地理耗散结构。 12、地域组合规律——地域组合是根据不同低级自然单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间联系,合并成高级自然单位的现象。反映这种低级自然单位组合成高级自然单位的客观规律,称为地域组合规律。 13、干湿度地带性——经度省性,又称为干湿度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和整个自然综合体,从沿海向内陆按经度方向发生有规律的更替。 14、相——是最低级的土地单位,是在同一地貌面上,具有相同的岩性、土质、地下水和排水条件,并具有一种小气候,一个土地变种和一个植被群丛的自然特征最一致的土地地段。 15、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或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或组合格局。其包括空间结构、功能结构和时间结构三个方面。 16、自然区划——是一种专门区域系统研究方法,通过这种系统方法,可根据自然条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地域加以划分或合并,得出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R(是以地域分异规律为指导,根据区域发展的统一性、区域空间的完整性和区域综合自然特征的一致性,逐级划分或合并自然地域单位,并按这些地域单位的从属关系建立一定形式的地域等级系统的研究方法。) 17、景观——景观狭义理解是指个体的区域单位,相当于区划等级系统中最低一级的自然地理区。 18、土地——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多种自然因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及基础地质、水文和植物,还包含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当前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就目前和未来对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 19、土地科学——是全面研究土地的自然特征、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评价原理和方法、土地规划和管理方法及措施的一门科学。

综合自然地理复习资料

绪论 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 2. 简言之:综合自然地理是一门整体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科学。 地理科学体系: 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社会文化地理学即狭义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部门地理,一级综合和二级综合地理三个组织水平 三重性:即分为理论,应用理论,区域实践研究等三个程序 三时段: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时间地理学(指现代过程的地理研究) 第一章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想,实际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一,自然综合体学说阶段,其特点是从自然地理要素具有相互联系来认识整体体系,二,地理系统学说阶段,特点是从地理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其整体性,三,耗散结构理论阶段,特点是从地理环境是一个非平衡有序的开放系统的角度认识其整体性。 意义: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有助于人类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要素组成: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圈层组成: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太阳能是引起地带性分异的基础,地球内能是引起非地带性分异的基础。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转换(四个循环): 一,大气循环,二,水循环,三,地质循环,四,生物循环 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 1、分层结构:源于地球的重力密度的分层结构,如大气、水圈、土壤等的分层。 2、渗透结构:生物圈并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如植物根系深入土壤,枝叶却在大气圈层中。 3、地域结构或水平结构:是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结果,如热量带、自然带和自然地带等。 第二章 一、地域分异的定义: 地理环境整体及各组成成分的特征,按照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称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导致这种分异原因,即地域分异因素;制约或者支配这种分异的规律,则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二、地域分异因素: 1、地带性因素——太阳辐射 ·地带性分异:太阳能沿纬度方向分布不均及与此相应的许多自然现象沿纬度方向有规律的更替。 2、非地带性因素——地球内能 ·非地带性分异:由于地球内能作用而产生的海陆分布、大地构造和地貌差异等导致偏离纬线方向的地域分异。 三、地域分异的尺度: 1.大尺度地域分异: (1)全球性地域分异 ·地带性分异——热量带(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 ·非地带性分异——海陆分异、海陆起伏 (2)全海洋和全大陆地域分异 ·地带性分异——自然带、地带

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自然界——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耦合组成的整体。 第一章绪论 1.1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地球表层。 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天然环境+人为环境=自然综合体=景观 研究范围:上界——以对流层的高度为限;下界——岩石圈上部; 范围:对流层、沉积岩石圈、水圈及生物圈 特征: (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球表层,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球表层进行。 (2)同时存在气、固、液三相物质和三相圈层的界面。 (3)具有本身自我发展的形成物,通常称为表成体。 (4)互相渗透的各圈层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5)存在复杂的内部分异,其各部分的特征差别显著。 (6)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场所。 1.2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和特点 学科地位: 自然地理学有三个层次: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综合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社会经济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各个部门的部门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位于第二层次,是该层次的基本组成部分。(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 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即研究其组成、结构、时空运动和地理分布规律。 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把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着重研究其整体的各组成要素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区域自然地理学: 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对区域的部门情况和区域的综合情况进行研究。 学科特点: (1)整体性——把地球表层不同等级秩序的自然地理单位视为统一的整体,各种现象和过程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堆砌,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整体性强弱取决于组分间结构的完备性和功能的协调性。) (2)综合性——把综合体各部门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系统地考察,找出其共同性与规律性。

综合自然地理复习资料

综合自然地理 一、名词解释(4分*6=24) 1自然综合体:地表一切自然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都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各种尺度有大小,等级有高低,内部复杂程度有差异的统一体。 2、自然地理系统:是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即综合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 3、生态关系: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生物与它们的环境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协同发展、依存的关系。 4、生态系统:在地表自然界中,生物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物质系统,包括整个生物群落及其所在的环境的物理化学因素。 5、地域分异规律:是制约或者支配地域分异的规律。是存在于地域分异中的客观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地域分异规律包括基本地域分异规律和派生地域分异规律。 6、垂直带:在高大的山地或高原地区,由于垂直分异,自下而上就可形成一系列的自然地带,即垂直带。 划分垂直带是以植被和土壤为主导标志,并参照热量条件和水分状况的对比关系。 7、复式景观:在地表某些土地类型单位或组合型景观按一定的方式在小尺度范围内经常重复出现,就形成了复式景观。 8、自然区划:按照区域的内部差异,把自然特征不相似的部分划为不同的自然区,并确定其界线,进而对各自然区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按其区域从属关系,建立一定的等级系统。 9、自然带:是地表热力带性分异的空间结构,是沿纬线延伸的大尺度自然综合体,在它的内部具有相对一致的太阳辐射净值,以及与之有关的自然地理过程。 10、景观:是自然省在发生上的独立部分,是地表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特征上最一致的地段,具有自己特有形态单位的质和量的对比关系,充分反映了地方自然条件的特点和自然资源的多样性,是完整的土地利用单位,是区划的下限单位。 11、土地分级: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土地单位的地理划分或合并,即根据土地单位的相似性和共轭性逐级进行单位的划分或合并,并且建立有序的土地单位分级系统。 12、土地:地球表层的陆地(包括内陆水域、沿海滩涂),由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组成的,还包括人类活动长期的影响,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二、填空(1分*25=25) 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科学理论基础:地理系统学说 3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整体性、综合性、相关性 4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环境因素:内部环境(宇宙因素、行星因素、地圈因素)、外部环境 5、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分层结构、渗透结构、地域结构或水平结构 6、地域分异因素: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 7、全球性地域分异:热量带、气候带、海陆分异、海陆起伏 8、划分五带的具体标志:有无直射的太阳光线、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 9理想大陆水平地带有27个水平地带 10两类自然区划:认识性\建设性 11、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系统的基本层次:自然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 12、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系统的基本层次: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亚地区 13、土地分类的逻辑原则:完全集合原则、相对一致原则、有序原则、 14、人地观:地理环境决定论、二元论、或然论(人地相关论)、和谐论 15、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思想经历三个阶段:自然综合体学说阶段、地理系统学说阶段、耗散结构理论 16、地理表面系统的两大能量来源:内能、外能 17、每一个被划定的区域的特点:发生的共同性、地理结构的统一性、空间上的完整性。 18,195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方案-28个自然地带。 19.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地块、地段、地方

综合自然地理复习笔记

综合自然地理复习笔记 一、名词解释 1、自然地理环境就是由地球表层的大气、水、岩石、生物以及其它派生的自然物质所组成的整体,也称为自然综合体。 2、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按照特定方式结合而成的、具有待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3、自然地理系统是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通过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4、耗散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的,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就是耗散结构。 5、地带性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特征在地带性因素作用下随纬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6、地域分异把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成的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一定方向发生分化,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称为地域分异。 7、纬度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纬度方向延伸,按纬度方向有规律更替,而产生的南北分化现象。 8、干湿度地带性是指由于海陆分布引起的气候干湿度不同,使得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从沿海到内陆沿经度方向延伸,按经度方向发生有规律更替的性质,也叫经度地带性、经度省性。 9、综合自然区划是以自然地理综合体为划分对象,根据自然综合体为划分对象,根据自然综合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逐级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其相似程度和差异度排列成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 10、自然区划就是按照区域的内部差异,把自然特征存在差异的部分划分为不同的自然区,并确定其界限,进而对各自然区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按其区域从属关系建立一定的等级系统的地域系统研究方法。 11、报酬递减率当对土地的投入增加一定水平时,单位投入所获得的报酬随投入增加而发生递减的现象称为土地报酬递减律。 12、土地是由地球陆地一定高度和深度范围内的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全部自然地理要素与人类劳动成果相结合而形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13、土地单位把土地分级中反映土地范围大小、能够揭示土地特点与组合关系的单位称为土地分级单位,简称土地单位。 14、土地科学就是全面研究土地的自然特征、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评价原理和方法、土地规划和管理方法及措施的一门科学。 15、地方是由地段有规律组合而成的高级土地单位,是内部结构复杂,各个地段有规律地彼此交替重复出现或呈复域分布或是地段遭受切割而复杂化的地域。地方的制图比列尺为1׃20万~1׃100万。 16、地块是最低级的土地单位,是在同一地貌面上,具有相同的岩性、土质、地下水和排水条件,并具有一种小气候、一个土壤变种、一个植被群丛的自然特征最一致的土地地段。 17、土地结构是指在一个区域内,各种土地类型在质和量上的对比关系,以及它们组合而成的一定的格局。质的对比关系是指有哪些种类的土地类型及其组合关系。量的对比关系是指各种土地类型所占的面积比列。

综合自然地理学 复习题(一)

综合自然地理学练习题(一)one 一、填空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 )两者的总和。 2、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3、三分法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 (社会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三个学科。 4、纬度地带性因素和(非纬度地带性因素)是地域分异的两大因素。 5、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6、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②(半理论阶段),③纯理论阶段。 7、(地表自然界地域分异规律的学说)是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 8、目前通用的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9、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10、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11、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12、地块可区分为三种类型:①原生地块,②(衍生地块)③人为地块 13、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14、地理环境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 )。 15、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 16、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17、布迪科的辐射干燥指数(A)计算公式为(A=R/(L*r))。 18、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称为(节律性) 19、纬度地带性分异的特点是(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 20、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是发生垂直带分异的两个前提。 21、《中国综合自然区划》采用单列系统,即自然大区、热量带与亚带、自然地区与亚地区、(自然地带)、(自然省)、自然州和自然县。 22、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带-地带-亚地带-次亚地带)。 23、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24、地块的形态结构主要有三种①均匀分布,②镶嵌分布,③(斑点状分布)。 25、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 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行。 26、西方学者认为土地系统可以区分为三种:①简单土地系统,②(复杂土地系统), ③(复合土地系统) 37、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非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28、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29、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30、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31、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32、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 ②(半理论阶段),③( 纯理论阶段 )。 33、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