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自然地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一、概念题

1、环境——是相对主体而言的。那些围绕着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

2、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3、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4、外圈(或大气圈)——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集聚在地球周围所形成的包层,自上而下分为散逸层(扩散层)、电离层(暖层)、中间层(高空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6、地球表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交错重叠、互相渗透的复杂综合体。

7、不连续面——地震学家把对地球深处地震波传波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

8、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物质系统。其组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以及在能量支配下物质运动所构成的各种动态体系,即自然地理要素。

9、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0、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1、区域自然地理学——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

二、填空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提出的。许多自然地理学家对这个新物质体系,曾使用不同术语来表达。如:地理壳、地理圈;景观壳、景观圈;表成地圈、生命发生圈、地球表层、自然地理面等。

2、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概括为四大类:固态的岩石、液态的水、气态的空气和活质有机体。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组成成分。这四类物质成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普遍存在于自然地理环境中,并各以自己为主体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四个基本地圈:对流圈、水圈、沉积岩石圈、生物圈。

3、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包括地貌、气候、水文、植物、动物和土壤,是自然地理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概念。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四种基本组成成分在能量的支配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自然地理动态的物质体系。它们既是物质的,又是动态的。如果说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强调物质实体的一面,则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更强调物质的运动方面。

4、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特点。相应于这三个方面,自然地理学可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和区域自然地理学。

三、简答题

(一)简述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中“环境”含义的差别。

答:在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中因研究的主体不同,主要矛盾不同,各自“环境”的含义也各有差别:

1、环境学领域的“环境”主要研究人体与环境的矛盾,是以人体为主体的污染环境。

2、生态环境主要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矛盾,以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主体的“环境”。

3、地理环境主要研究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矛盾,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环境”。

(二)简述地理环境中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含义。

答:地理环境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自然环境是由地表各种自然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地理环境。

经济环境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由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成的地理环境,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

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构成的地理环境部分,及社会上人们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三)简述自然环境中天然环境、人为环境含义的差别。

答:自然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那些只受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原生自然环境。

人为环境是指那些自然条件经受人类宣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次生自然环境。

(四)为什么说人为环境和天然环境同属于自然环境?

答:因为人为环境的成因及其形式,主要取决于人类干预的方式和强度。然而它自身的演变和作用过程,则仍受制于自然规律。如水库、运河的水量和流速等水情要素,与天然湖泊、河流一样,仍受制于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人为环境和天然环境一样,同属于自然环境。

(五)简述自然地理环境。

答:自然地理环境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提出的。是指在海陆表面附近的四个地圈不仅是紧密地接触,而且是多方面地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比较地球其他圈层具有独特地理意义的物质体系,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许多自然地理学家对这个新物质体系,曾使用不同术语来表达。如:地理壳、地理圈;景观壳、景观圈;表成地圈、生命发生圈、地球表层、自然地理面(牛文元)等。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是一种具有一定过渡区间的渐变界限。

(六)简述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关系。

答: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包括地貌、气候、水文、植物、动物和土壤,是自然地理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概念。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四种基本组成成分在以太阳能和地球内能为主的各种环境能量的支配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自然地理动态的物质体系。它们既是物质的,又是动态的。如果说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强调物质实体的一面,则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更强调物质的运动方面。

自然地理环境每一组成要素都按着自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着(独立性),而且,各个要素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自然地理环境组成为一个特殊的物质体系(整体性、区域性)。

(七)简述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自然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1、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部门自然地理学)。

2、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彼此间的本质联系和作用效应(综合自然地理学)。

3、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从整体上阐明它的变化规律,预测其演替趋势(综合自然地理学)。

4、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划分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确定其特征及开发利用方向(区域自然地理学)。

5、参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评价以及自然灾害防治的研究(区域自然地理学)。

6、协调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的关系,探求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途径(区域自然地理学)。

四、论述题

(一)论述有关自然地理环境边界的观点。

1、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的一个复合圈层,它镶嵌于地球的表层,以自己的表面朝向宇宙空间,正像一个包着固体地球的“壳”,因此,有些自然地理学家把它称作“地理壳”、“景观壳”,这种名称,突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外形和空间位置。

2、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是一种具有一定过渡区间的渐变界限。如它的两个边缘圈层——大气圈和岩石圈的厚度很大,而两者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性随高度或深度的不同又具有渐变的性质,因此.要确定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位置,即确定它的范围和边界,是一个棘手的科学课题。也正因为如此,有关自然地理环境边界的观点较多,下面仅介绍几种主要观点:

(1)原苏联地理学者把自然地理环境的界限划定在一个巨大的空间范围。一种观点认为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在“外部联系显著减弱之处”;另一种观点认为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在“内在联系显著减弱之处”。

(2)以我国自然地理学者牛文元为代表,把自然地理环境的界限划定在较小的空间范围。根据所研究问题的特点以及讨论时的方便,把自然地理环境限于一个较薄的空间内,视之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取名“自然地理面”。

(3)我国自然地理学者,北京大学陈传康教授认为自然地理学所研究的范围界限不应作硬性规定,硬性规定一个厚度未必都符合客观实际,而应视研究问题的性质有相应的变化。通常随研究范围的不同,牵涉的厚度也不同:研究小范围的问题,所涉及的厚度就应薄;研究大范围的问题,厚度就应大;全球性的向题,才可能涉及到所谓地理壳的厚度。

3、就全球尺度的自然地理环境而言,目前大多数自然地理工作者基本接受了A.Г.伊萨钦科(1953)的划法:地理壳的上限在对流层顶,下限在沉积岩圈的底界(约在地面以下5-6km)。因为对流层和水圈参与着太阳能引起的地理壳的积极的物质循环,沉积岩则是由所有三个无机圈层和有机体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从对流层到沉积岩石圈的范围也是生命有机体可能生存的区间,在这一区间之外,自然地理环境的内部联系就显著减弱了。而在具体研究中,陈传康的观点是值得重视的。

(二)举例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在组成上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因而明显地区别于其他地球圈层。这种特殊性一般可概括为四个基本特征:

1、地球的外能和内能作用显著。以太阳辐射为代表的地球外能,除部分被高空大气吸

收和被云反射回太空外,其余都投射到地球表层,并在这里发生多方面的转化与传输,成为自然地理环境中各种过程的主要能源(举例)。而以地热和重力为代表的地球内能也进入地球表层,它的作用多以间接的方式和途径反映出来(举例)。内外两种能量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相互叠加、共同作用,支配了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功能、结构及动态发展(举例)。

2、气体、固体和液体三相物质并存。自然地理环境中三相物质并存,而又以同心圈层分离形成一定界面:

(1)陆地表面——固态圈层和气态圈层的界面;

(2)海洋表面——液态圈层与气态圈层的界面;

(3)海洋底部——液态圈层与固态圈层的界面;

(4)海洋和陆地边缘部分——特殊的气、液、固三态圈层的界面。

在上述界面之向,三相物质既相互分离,又相互接触渗透,发生着多种形式的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的过程(举例)。

3、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无生命物质与生命体相互转化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过程。这种转化过程维持了地表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永恒发展。生命的存在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典型的特征。

4、人类聚居的场所。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诞生、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是人类集中活动的空间。虽然人造卫星和星际航行事业的发展,使人类的环境超出地球表层的范围,人可以进入高空和宇宙空间,但是现代航天技术没有从本质上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从根本上说,自然地理环境始终是人类各种活动的基本空间(就此观点发表意见)。

(三)举例论述自然地理学的分科特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特点。相应于这三个方面,自然地理学可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和区域自然地理学(见下表)。

自然地理学分科特点一览表

第二部分

一、名词解释

1、顺地貌——原有的褶曲构造未经破坏或轻微破坏时,构造形态与地貌形态基本上是一致的

2、河床——河床是河谷中最低的常年载有流水的部分。

3、河漫滩——河漫滩是高出河床的平坦谷底,但洪水期可淹没,故又称为洪水河床。大型河漫滩也称为河岸冲积平原。

4、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又称岩溶)地貌是由喀斯特作用而成的一种奇文现象,总称为喀斯特。

5、分水岭——在一个水系范围的集水区域称为流域,每个流域之间的分水高地称为分水岭。

6、荒漠——是指气候干旱,地表缺水,植物稀少及岩石裸露或沙砾覆盖地面的自然地理景观。

7、磨蚀作用——是冰川中所挟带的岩块,以巨大的动压力研磨冰床基岩的一种作用。

8、融冻扰动——尚未冻结而含水的融土,在上部季节冻土及下部永冻层的挟逼下,发生塑性变形,造成各种褶曲,称为融冻扰动。

9、断层海岸——断层构造线与海岸线平行,断层直接通过海岸带,岸线挺直,海崖峻峭,水下岸坡急陡。

10、海蚀作用——波浪、潮汐及沿岸流等对海岸带的破坏作用,总称为海蚀作用

11、台地——台地是高出当地平原的高地。相对高度小于l00m的称为低台地,大于l00m的称为高台地。

12、崩塌——是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坠落的现象。它广泛出现于山坡、河湖岸及海岸上,是一种突发性的灾害。

13、水土流失——是当流水对土壤、风化壳或碎屑堆积物的侵蚀量(值)超过允许侵蚀量(值)时,称为水土流失。

14、沙漠化——是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过程。

二、填空题

1、影响地貌的主要因素有营力因素、构造因素、岩石因素和时间因素。

2、外力地貌可分为重力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风成地貌、冰川地貌和海岸地貌等。

3、构造地貌是以内力作用为主导而成的地貌。按其规模从大到小,可分为三级:第一级为全球构造地貌;第二级为大地构造地貌;第三级为地质构造地貌。

4、营力是地貌形成的动力,它又分为内营力和外营力二种。

5、平原的构造成因有二类:第一是堆积平原,第二是侵蚀平原。

6、大陆边缘在地貌上由陆向洋分成三个部分,即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

7、火山按形态成因分为锥状火山、盾状火山二大类。

8、外营力主要是由地外太阳能所引起,它产生岩石风化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冰川作用、海洋作用、生物作用等。

9、陆地上的流水有三种形式:片状流水、沟谷流水和河流流水。

10、搬运方式有四种:推移、跃移、悬移和溶解质搬运。

11、河漫滩类型有三种:河曲型河漫滩、汊道型河漫滩、堰堤型河漫滩。

12、在河谷中常见的假阶地有四种:构造阶地、冲积锥、洪积扇阶地、滑坡阶地、泥流堆积阶地。

13、三角洲类型按其生成的主要作用力可分为三类:河流型、波浪型和潮汐型。

14、喀斯特作用的因素:气候因素、生物因素、岩石因素。

15、风蚀作用包括风的吹蚀和磨蚀。

16、风沙搬运的形式,依风力、颗粒大小和质量不同,有下列三种形式,即悬移、跃移和蠕移。

17、沙丘的移动受到风向、风速、沙丘高度、沙的含水量和植被等多种因素影响。

18、沙丘的移动方式:①前进式;②往复前进式;

19、黄土地貌可分为三大类:即沟谷地貌、沟间地貌和潜蚀地貌。

20、冰蚀作用方式有挖蚀和磨蚀二种。

21、海岸又称为海岸带,其范围从陆向海由三个部分组成:后滨、前滨、近滨。

22、海蚀作用的方式有:冲蚀、磨蚀和溶蚀等。

23、海蚀地貌有:海蚀洞(穴)、海蚀拱桥、海蚀崖、海蚀平台和海蚀柱。

24、泥沙横向运动后所形成的地貌有:海岸平衡剖面、海滩、下水沙坝和离岸坝。

25、海滩又可分为砾石海滩、沙质海滩和淤泥质海滩。

26、泥沙流有三个要素:容量、强度、饱和度。

27、泥沙纵向运动形成的地貌:湾顶滩、沙咀、拦湾坝、连岛坝。

28、珊瑚礁地貌类型有:岸礁、堡礁、环礁三种

29、以海岸地貌形态成因及组成物质为指标,分出四种海岸类型:即山地海岸、平原海岸、台地海岸、生物海岸。

30、山地按高度可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等4种。

31、海底地貌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裾、深海平原等。

32、滑坡是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作整体缓慢下滑的现象

33、滑动面是由岩层层面、片理面、节理面、断层面、堆积层的分界面及地下水含水层的顶、底面等构成。

34、泥石流运动时水和固体稠成一个整体,大石块在泥浆中呈悬浮状态,作等速运动,液固两相无垂直交换,属层流性质,故又称层流性泥石流。

35、在沟谷中发生的泥石流地貌,可分为上、中、下游三区。其中的上、中游为侵蚀区,下游为堆积区。

36、水土流失是一种高频率低能的灾害性现象,被列为世界第一号环境问题。

37、防治沙漠化的措施有工程防治、化学固沙、植物治沙。

三、简答题:

1、简述新生代褶皱山地有哪些特征?

(1) 是现代世界上规模最大、地势最高的山地;

(2) 山体构造复杂,褶皱和断裂都十分强烈山体褶皱多为倒转褶皱、平卧褶皱和大型的逆掩断层推覆体;

(3) 山地新构造运动活跃,上升速度快。

2、裂谷不论在构造和沉积上都有哪些独特之处?

(1) 裂谷区地壳运动强烈,断裂升降或水平活动均十分明显;

(2) 裂谷构造复杂,沉积层厚度大而且夹有火山熔岩,裂谷构造一般呈复式地堑或次级的地堑地垒系;

(3) 裂谷区地热值高。

3、大陆架的主要地貌特点哪些?

(!) 是一片向海缓倾的浅海海底平原(平坦面),但它分级下降,又称为水下阶地。

(2) 大陆架上有许多大致垂直于海岸的溺谷,如我国沿海、欧洲北海南部、北冰洋四周等都有溺谷存在。

(3) 在大陆架的外缘往往分布着高起的堤脊,称为陆架边缘堤。

4、单面山按其形态与构造的关系可分为哪三种?

(1)多重性单面山(复合单面山),即在一个大型单面山内存在多级的小单面山。

(2)弧形外向单面山,主要分布于构造盆地外围,单斜崖向外倾,如巴黎盆地外侧的单面山。

(3)弧形内向单面山,主要分布在穹窿构造的内侧,单斜崖向内倾,单斜脊向外倾。

5、简述三角洲形成条件

(1) 河流动力减弱;

(2) 泥沙来源丰富;

(3) 海洋动力较弱;

(4) 口外海滨区水浅。

6、阶地有哪几种类型?

按阶地的组成物质可将阶地分为4类:

(1) 侵蚀阶地;

(2) 堆积阶地;

(3) 基座阶地;

(4) 埋藏阶地。

7、简述纵向沙丘的成因。

纵向沙丘的成因有多种:1) 由草丛沙堆发展而成;2) 由新月形沙丘演变而成;3) 由大气卷轴涡流(水平轴)的作用所成;4) 由地形控制而成。

8、黄土的有哪些特性?

(1) 黄土是一种灰黄色或棕黄色的土状堆积物,颗粒细小,质地均一;

(2) 结构疏松,透水性较强;

(3) 黄土成分中,碳酸钙的含量较高;

(4) 黄土无层理,但垂直节理发育。

9、述红树林生长环境

(1) 它要求适宜的水温:25℃~28℃为适宜水温,最冷月平均温度>20℃;

(2) 它要求生长在淤泥质海滩:这种底质含有高水分、高盐分、大量硫化氢、钙质以及缺氧环境,植物残体处于半分解状态,有利于红树林的生存。淤泥质海滩富含有机质,利于红树林生长;

(3) 要求处于低能环境:如河口、海湾、潟湖等无波浪作用或作用微弱的环境,这种环境有利于红树林种子幼苗的生长。

10、简述珊瑚生长的环境条件。

(1)要求生长在暖水中:最适宜水温为25℃~30℃,下限为18℃,上限为36℃。

(2)要求有充足的光照:珊瑚主要与虫黄藻共生,才能生长良好。虫黄藻是一种植物,它要进行光合作用,就需要有充足的光照条件。

(3)有适当的盐度:珊瑚可在27‰~40‰的盐度中生长,最适宜盐度是36‰。

(4)要求水体运动更新:不断扰动或运动的水体含有较多的溶解氧和饵料,有利于珊瑚的生长。

(5)要有适宜的附着基底:一般坚实的基底,利于珊瑚的固着生长。泥沙质底质容易被波浪和水流掀动,不利于珊瑚的固着。

(6)要有较高的透明度:清晰透明的海水利于珊瑚生长,相反,浑浊的水体,由于含有大量的悬浮物质(泥沙),不利于珊瑚的呼吸与生长,甚至会令其窒息死亡。

11、崩塌的防治有那几种?

(1) 在崩塌可能发生的危险区,要作详细的调查和预防措施。

(2) 对正在发展中的崩塌,一般以避绕为主,或以隧道通过。

(3) 对表层不稳定的岩土体,可采用清挖、锚固、网包及拦挡等加固工程。

(4) 开采地下水前要认真勘察,合理布井和建井,严格控制抽水降深和排水强度。

(5) 对已出现的喀斯特塌陷洼地,应按不同情况和要求,采用填、堵、跨越、灌浆、围封和加盖等工程。

12、简述滑坡形成的主要条件

(1) 具有产生滑坡的斜坡坡度不须太大,在岩石上的约30°-40°,在松散堆积层上的只须20°以上即可。

(2) 岩(土)体内存在滑动面这些滑动面是由岩层层面、片理面、节理面、断层面、堆积层的分界面及地下水含水层的顶、底面等构成。

(3) 地下含水量大地下水可使岩(土)体重量增加,加大滑动力,减小抗滑力,导致滑坡的产生。所以滑坡概率最多出现在雨后和冰雪融化季节,因为此时地下水量最大。

13. 水土流失有那些危害危害?

水土流失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破坏土地,减少耕地面积

(2) 土地肥力降低,生产力下降

(3) 水库、湖泊和河床淤浅,水利工程效益降低或消失

(4) 生态环境恶化,人民生活贫困

四、论述题

1、试述冰川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冰蚀地貌的影响大陆冰川作用的中心区,冰蚀强烈,地面岩石裸露或半裸露,现代风化层很薄,加上寒冷的气候,对动植物生长与繁殖极为不利。但冰蚀湖盆区,却有利于水上航运的发展,如北美洲的五大湖区是沿岸许多城市的交通枢纽。又如北欧的冰蚀湖,往往有水道相通,或开凿运河后使湖泊相连,成了水道网的一部分。不少湖盆内还堆积了厚层的泥炭层,可作为工业燃料开采。

山岳冰川的冰斗湖、U谷中的冰蚀湖盆等,由于水头落差大而可建立水电站,如阿尔卑斯山的一些水电站。山岳冰川的冰川谷又是优良的天然水库库址,那里的水质好,流量稳定,成

为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如我国天山上的天池,祁连山酒泉以南的观山海子等。同时水库周围环境优美,是旅游胜地。高纬地区的峡湾,湾宽水深,极有利于交通,也是一些重要港口和城市所在地,如挪威首都奥斯陆就是建立在峡湾顶上的。

(2) 冰碛地貌的影响更新世的大陆冰川的冰碛地貌面积大,分布广,如今欧洲的英、荷、德、波、俄等国广大地区都是冰碛地貌地区,其中欧洲大平原实质上就是由各种冰碛丘陵及冰水平原组成。土地的组成物质较粗,以沙砾为主,透水性强,丘陵只适宜于林业、果园或牧地,丘间平地或冰水平原,才是农业所在地。在丘陵中,终碛垄和蛇形丘又常常成为公路或铁路的天然路基。例如由圣彼得堡到赫尔辛基的铁路就是建立在终碛垄之上的。又如在中欧,串通威悉河、易北河、奥得河、维斯瓦河的东西走向的运河,也是以终碛垄之间的低地作为修筑运河的地形基础的。

2、试述生物海岸的生态环境、效益与保护。

红树林海岸及珊瑚礁海岸不但是一种特殊的海岸类型,而且在生态环境、科研和应用上都有重大意义。

(1) 科研意义:珊瑚礁是海洋的生物礁,礁顶位置在低潮面附近,它的位置与年龄可作为地壳(或海面)升降运动的有力证据。

珊瑚礁的生态效益与经济价值:

①珊瑚礁(岸礁)有削弱波能及保护海岸的作用,岸礁部位相当于水下岸坡的上部,波浪进入岸边之前,必须通过岸礁带,这样波浪就逐步消能,海岸便得到保护。

②珊瑚岛是海洋中的绿洲,这里生物繁盛,不仅有茂盛的植物,而且带来繁多的鸟类,以及由鸟粪堆积而成的磷矿

③珊瑚岛还有着美丽的海洋风光,不论水上或水下都可成为良好的旅游资源

④水下珊瑚礁区,是海洋生物最活跃的生长与繁殖场地

⑤地质时代的化石珊瑚礁,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是良好的储油层。

⑥珊瑚体本身具有较大艺术欣赏价值,可作为装饰品和艺术陈列品。某些种属可以人药,礁体还可烧制石灰,成为建筑材料。

⑦珊瑚礁岛屿具有重要的国防及军事意义。

(2)红树林海岸环境与效益

1)红树林具有防风、防浪及护岸促淤作用:红树林是海岸的绿色屏障,因它根系发达,树冠茂密,故不但有防风、防浪,保护海岸的作用,而且还有减弱潮流,促进淤积和加速海岸扩展的作用。又因它的促淤作用较强,所以使河流的人海泥沙量减少,使河口航道及港口比较通畅。

2) 生态环境好,生物产量高:红树林海岸生态环境良好,不但可调节海岸带气候,而且成为生物的聚集地。

3) 红树林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3)生物海岸资源的破坏与保护

1) 珊瑚礁岸礁被挖掘:被挖掘的岸礁主要用来烧制石灰及建筑原料。岸礁破坏后,海水加深,波浪作用增强,海岸迅速后退。

2) 红树林被大量砍代:据1994年统计,我国现有红树林(海岸)面积约230km2。过去数十年来曾经遭受大量砍伐。

3)生物入侵导致珊瑚、红树林破坏:肆虐上海崇明岛的可怕入侵生物——互米花草,因其具有固沙促淤作用,20年前从美国引进,由于缺少天敌,互米花草目前已成为整个崇明海

滩的绝对霸主,导致鱼类、贝类因缺乏食物大量死亡,水产养殖业遭受致命创伤。

4) 加强生物海岸的管理、保护和研究:为了保护好珊瑚礁及红树林海岸的生态环境,首先应加强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

5) 加强生物海岸的管理、保护和研究:为了保护好珊瑚礁及红树林海岸的生态环境,首先应加强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

3、影响海岸地貌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1)波浪作用:对海岸地貌发生作用的是浅水波,它在变形过程中,一方面对海底及岸边发生侵蚀或堆积;另一方面因波浪折射而造成海湾处波浪能量的辐散,产生堆积;而在岬角处因波浪能量的辐聚而发生侵蚀

(2)潮汐作用:潮汐对海岸的作用有三方面:一是影响海岸带的作用范围及作用强度。二是影响海岸带地貌类型的发育,三是潮流流速影响海岸带的侵蚀与堆积。

(3)沿岸流作用:沿岸流是与海岸平行的水流,它在风浪推动下沿海岸一定方向流动,而且有一定速度,可侵蚀晦岸或造成堆积。

(4)风力作用:风吹过海面时,把能量传递给海水,产生波浪以及海岸的增水或减水,从而造成海岸的侵蚀或堆积。因此不同的风向、风力强度和吹程.对海岸地貌的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风的吹扬作用,还成为海岸风沙地貌发育的主要动力。

(5)河流作用:河流每年直接输入海洋的泥沙有17000亿吨,另外还有大量的溶解质。这些泥沙大部分堆积在海岸带,它不仅直接堆出三角洲平原,而且还为其他海岸堆积地貌的发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6)生物作用:海岸带生物繁茂,生物的生长和遗体堆积,对生物海岸地貌的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如贝壳堆积可形成贝壳堤海岸:红树林生长成为红树林海岸;珊瑚礁堆积成为珊瑚礁海岸等。

(7)海平面变动和地壳运动的影响:海平面变动或地壳运动均影响着海岸带的范围、轮廓、侵蚀与堆积。

(8)岩石及地质构造的影响:岩石和构造会影响海岸的侵蚀速度和形态。如软弱岩石和构造破碎带易被侵蚀,造成海湾及低平的海岸;坚硬岩石的海岸则难以侵蚀,多成为岬角和高陡的海岸。构造线与海岸线交角不同时,会造成不同的海岸类型。

4、泥石流有那几种类型?如何防治泥石流?

(1) 类型:

1) 粘性泥石流

2) 稀性泥石流

(2) 防治:

治理泥石流可从生物和工程二方面着手,从长期和根本上看,应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

生物措施主要在可能发生泥石流的范围内外做好护林造林工作,这样既可改善生态环境,又可保持水土,减少固体物质的积累。对已经发生的泥石流区,也能把地表堆积物稳定下来。工程措施,当生物措施尚未生效时,局部和短期内仍须使用工程措施。具体可从以下方面来做:

(1) 蓄水工程

(2) 谷坊及拦沙坝工程

(3) 排导沟工程

(4) 停淤场工程

把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在我国四川、云南和北京等地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简述水土流失原因?

(1) 自然因素

(1) 土壤性质土壤性质包括土壤的渗透性、抗蚀性和抗冲性。如果土壤的渗透性强,抗蚀、抗冲性能好,则雨水渗透较多,地面径流会大量减少,冲刷作用减弱。如果土壤胶结性能好,则抵抗雨滴和径流冲刷破坏能力也会加强。相反,如果土壤结构松散,抗冲抗蚀性能弱,则会产生较强的侵蚀。

(2) 气候因素雨水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当降雨量超过土壤人渗量时,即产生地表径流与土壤冲刷。降雨量及降雨强度越大,对地面的打击和冲刷作用也越强,水土流失也越加严重。

(3) 植被因素植被具有保护地面、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具体表现在:①枝叶截留降雨,避免雨滴对地面的直接打击;②枯枝落叶、根茎和草被等都可阻滞地表径流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对地面的冲刷;③植被的腐殖质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雨水的人渗能力,减少地表径流和增加土粒胶结力,加强抗冲性与抗蚀性;④削弱风速,防止风蚀作用。所以植被覆盖度越大,土壤侵蚀越轻。

(3) 地形因素地形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地形高度的影响,水土流失多发生在地形不高的低丘陵及台地地区,因为这里风化壳厚,有利于冲沟和崩岗的发展。②坡度的影响,土壤侵蚀和重力崩塌与地形坡度成正比。

2.社会因素

(1) 人口增长快,人口压力大,导致对植被的严重破坏。

(2) 森林管理不善,遭受人为的严重破坏。

(3) 不合理的开荒和垦殖。

(4) 建设工程过后,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

1.地貌学: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简答

2.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地貌学的研究内容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特征、地貌成因、地貌的演变过程、地貌的内部结构和地貌的空间分布规律。

论述

3.地貌学在自然地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地貌学是介于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由于地貌学的这一特性,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地貌学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如美国的地貌学是被归入地质学的范畴;而在西欧,地貌学则被视为自然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实际上,地质学视地貌为地质作用的历史产物,通过地貌去认识地质,故较突出地貌成因的分析与发育历史的重建;而自然地理学,视地貌为一项自然环境要素,注重人类活动受地貌的影响以及对它的利用与改造,故侧重人地关系的研究。在我国,地貌学在地理学界和地质学界都受到一定的重视,也可以说,我国的地貌学是随着地理科学和地质科学的发展成长起来的。

4.研究地貌学的意义有哪些?

地貌是地理环境中的一个基本因素,人类在生产斗争中必然要接触到有关地貌的问题。因此,地貌学在经济建设和改造自然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一)矿产的普查与勘探

在稀有元素和贵重金属的砂矿普查和勘探方面,地貌学是比较重要的方法;在基岩矿床的普查和勘探方面,利用地貌学方法,可以根据砂矿的沉积来追溯原生矿床,也可以根据基岩上覆盖的松散堆积物的研究和松散堆积物下伏的古地貌的研究以发现基岩矿床分布的界限。我国地貌和第四纪研究人员,利用河流、三角洲及湖泊沉积的特征和规律,对比含油层系,鉴别其乘积环境,开展岩相、古地理和古地貌的研究工作,已有效地为勘探和开发油田方面服务。

(二)道路工程

我国冰川、沙漠、泥石流以及岩溶的研究,为西北、西南的铁道工程提出了积极的建议。例如近年来所展开的中巴公路沿线近代冰川进退规律的研究、东北及青藏高原冻土的埋藏与分布状况的研究、西南泥石流动态的研究、西北沙漠边缘沙丘活动的研究、西南高原上铁路隧道及深部岩溶的研究等,均为有关工程建设方面提供了与价值的科学资料。

(三)河道和港口整治

近年来我国地貌科研人员为河道及港口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的治理、三门峡水库兴建与渭河下游纵剖面的调整、长江中下游的裁弯取直和分汊河道的整治。我国北方及南方港口(例如上海港、天津新港等)的地貌研究,对拦门沙的形成、淤泥质海滩的发育,已取得大量科学资料。

(四)农业生产

在土壤改良、水土保持及风林带的建设和荒地的调查与规划方面,解放以来,已做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河北平原的古河道研究,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取得了重要成果,将来可为南水北调准备地下水库,对我国农业发展将具有重大意义。

流水地貌

名词解释

5.层流:层流的水质点有一定的轨迹,与邻近的质点作平行运动,彼此互不混乱。这种流动仅在水库及高含沙量的浑水中或坡面薄层缓流中可能存在。而在沟槽中很少发生。由于层流没有垂直于水量方向的向上分力作用,所以一般不能卷起泥沙。

6.紊流:紊流的水质点是呈不规则的运动。并且互相干扰,在水层与水层之间夹杂了大小不一的旋涡运动。旋涡的产生,是由于上下各水层流速不同,分界面上形成相对运动,这种分界面极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微弱的波动;这种波动逐渐发展,最后在交界面上形成一系列的旋涡

7.横向环流:水流的运动受到河槽边界的限制,因此,水流的平均方向,决定于槽线的方向。槽线的曲折和断面形态的改变,会使水流内部形成一种规模较大的旋转运动。在弯曲河道中,从凸岸由水面流向凹岸的表层流和从凹岸由河底流向凸岸的底流构成一个连续的螺旋形向前移动的水流,称为横向环流。横向环流的形成主要是由弯道离心力和地球偏转力的影响所产生的。

8.艾里定律:推移质的重量与水流速度的六次方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艾里定律。

9.河床:河谷中枯水期水流所占据的谷底部分称为河床。

10.侵蚀基准面:河流下切到接近某一水平面以后,逐渐失去侵蚀能力,不能侵蚀到该面以下,这种水平面称为河流侵蚀基准面。侵蚀基准面又可分为终极侵蚀基准面和局部(地方)侵蚀基准面。控制河流下切侵蚀的最低基面称为终极侵蚀基准面

11.溯源侵蚀:所谓溯源侵蚀,是指河流或沟谷底坡度变陡之处,因水流冲刷作用加剧,受冲刷的部位随着物质的蚀离,而不断向上游方向移动的现象。侵蚀基准面变化是引起溯源侵蚀的最主要原因。

12.壶穴:是基岩河床中被水流冲磨的深穴。壶穴分布在山区石质河床基岩节理充分发育或构造破碎带。

13.岩槛:是河床底部坚硬岩石处,与下游河床形成一个不连续的陡坡,常形成瀑布或跌水,并构成上游河段的地方性侵蚀基准面。

14.裂点:河谷纵剖面上的坡度转折点。

15.裁弯取直:河漫滩或冲积平原上,河流凹岸的侵蚀与凸岸的堆积持续进行,可形成自由摆动的河曲。自由河曲两相邻凹岸间的曲流颈因河流侵蚀而变窄,最终可被洪水冲决,这就是曲流的裁弯取直。

16.牛扼湖:当弯曲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下两个反方向河弯按某个固定点,呈S形向两侧扩张,河曲颈部越来越窄,形成狭窄的曲流颈,洪水时,水流冲溃河曲颈部后引起自然裁弯取直,河弯裁直后,废弃的旧曲流逐渐淤塞衰亡,形成牛轭湖。

17.河漫滩:河流洪水期淹没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称为河漫滩。河流中下游的河漫滩宽度往往比河床大十几倍到几十倍,极宽广的河漫滩也称为泛滥平原或冲积平原。

18.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突然爆发,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泥石流中泥沙石块的体积含量一般都超过15%,最高达80%,容重在1.3t/m3以上,最高达2.3t/m3。

19.洪积扇:干旱、半干旱等地区暂时性洪流在出山口形成的扇状堆积地貌。

20.河流阶地:由于河流下切侵蚀,河床不断加深,原先的河漫滩地面超出一般洪水期水面,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的地貌,称为河流阶地。

21.侵蚀阶地:由基岩构成,其上很少有河流冲积物覆盖。也叫基岩阶地。侵蚀阶地多发育在山区河谷中,这里水流速度大,侵蚀作用强,所以沉积物很薄,有时甚至在河床中出露基岩。

22.堆积阶地:阶地全由河流冲积物组成。在河流中下游最为常见。它的形成过程,首先是

河流侧向侵蚀,展宽谷底,同时发生大量堆积,形成宽阔的河漫滩,然后河流强烈下切侵蚀,形成阶地。一般河流下切侵蚀的深度不超过冲积层的厚度,因此,整个阶地全由松散的冲积物组成

23.基座阶地:阶地面由两种物质组成,上部为河流的冲积物,下部是基岩或其他类型的沉积物。主要是由于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河流下切侵蚀深度超过了原来冲积物的厚度,切至基岩内部而成。

24.埋藏阶地:若阶地形成以后,由于地壳下降或侵蚀基准面上升,引起河流大量堆积,使阶地被堆积物所覆盖,埋藏于地下,形成埋藏阶地。

25.河口区:河流入海或湖的地段是河流与海洋或湖泊相互作用的区域,称为河口区。

26.河口三角洲:通常把河口区由沙岛、沙洲、沙嘴等发展而成的冲积平原叫做河口三角洲。

27.水系:水系是指一条干流及其所属各级支流共同组成的河流系统。水系的形式就是这种组合的形式,受一定地质构造和自然环境的控制,在平面上表现为有规律的排列。水系格局又反映了一定的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性质。因此,通过水系排列形式的分析,能够推测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

28.分水岭:分水岭是指河流之间、把相邻流域分隔开来的高地。在自然界,分水岭可以是山地、丘陵、高地等。

29.河流袭夺:分水岭迁移的结果,侵蚀能力强的河流夺取了侵蚀能力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水系的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30.风口:在袭夺弯和断头河之间的局部河段,因断绝了水源,成为新的分水高地,但仍保持着原来的河谷形态,称为风口。

31.断头河:河流发生袭夺后,抢水的河流叫袭夺河,被袭夺的河流上段称为被夺河,发生袭夺的地方,河流流向极不自然,往往有明显的转折,称为袭夺弯。被夺河在袭夺弯以下的河段,称为断头河

简答

32.坡面水流的侵蚀有哪两种作用?每种作用有什么特点?

坡面流水侵蚀作用包括雨滴冲击和坡面侵蚀作用是坡面流水侵蚀的两种主要作用。

雨滴冲击作用特点:雨滴降落的最大速度达7~9m/s,对地面产生巨大的冲击力。据测定,雨滴降落能使粒径小于0.5mm的土粒离开原来位置被击溅到60cm以上的高度,水平距离可超过1.5m。斜坡上的土粒受到雨水冲击以后,向坡下的距离和数量大于向上坡击溅的距离和数量,在斜坡上,约有60%~70%的土粒向下坡移动,只有25%~40%向上坡移动。

坡面径流侵蚀特点:坡面侵蚀力大小与地形、土壤、植被有关。坡长、坡度和坡形控制着坡面流水冲刷速度和冲刷量。水流挟沙能力并不是随着坡长的增加而增加。一般在山坡顶端,地面比较平坦,同时雨水汇成的流量比较小,水流没有足够的冲刷能力,坡面的泥沙不会外移,这一地区称为不冲刷带。坡面的中段坡度一般比较陡,冲刷强度最大,为冲刷带。接近坡脚段,坡度转缓,出现淤积,称淤积带。20度到40度之间坡面侵蚀强度最大。33.河流的搬运作用有哪些类型?每种类型有什么特点?

河流水流搬运的方式有四种:推移、跃移、悬移和溶解质搬运。

1)推移:泥沙颗粒沿河床底滚动、滑动称为推移。

2)跃移:床底泥沙呈跳跃式向前搬运。

3)悬移:水流中携带细小的泥沙以悬浮状态进行搬运,称为悬移。

4)溶解质搬运:河流除以推移及悬移形式搬运泥沙外,还带走溶解于水中的溶解质。

34.局部侵蚀基准面和终级侵蚀基准面有什么区别?

侵蚀基准面又可分为终极侵蚀基准面和局部(地方)侵蚀基准面。控制河流下切侵蚀的最低基面称为终极侵蚀基准面。这个面一般为海平面。但很多河流下游水面到达海平面高度

时,仍有一定的侵蚀能力,如长江武汉以东的下游河段,有些地方河床低于海平面几十米甚至近百米。局部侵蚀基准面是指河流流经地方坚硬岩坎,湖泊洼地及主支流汇口处等。他们往往控制着上游河段或支流的下切作用。他们在河流的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5.冲积河床的平面形态有哪些?

根据河床平面形态和河床演变规律,可以将冲积性河流的河床划分为顺直微弯、弯曲、分叉及游荡型等四种河床类型。

1)顺直微弯型河床

平水期,深槽、浅滩交替出现,两侧边滩犬牙交错。洪水期,水流淹没交错分布的边滩,河流顺直奔流,并推动交错的边滩缓慢向下游移动。

2)弯曲型河床

弯曲型河床的演变主要表现在横向变形上,特点是凹岸不断后退,凸岸不断淤长,从而产生河曲蠕移。弯曲型河床多分布于河谷宽广、坡降平缓、河岸较低,并由二元结构组成的谷底,这里曲流摆荡有足够回旋余地。

3)分汊型(江心洲型)河床

河床宽窄相间,窄段为单一河床,宽段由一个或几个江心洲间隔成两股或多股汊道。

4)散乱型(游荡型)河床

河床宽浅,水流散乱,无固定主槽,沙滩众多,河汊密布。

如黄河下游就是这类河床。

36.河漫滩的形成条件是什么?什么是河漫滩的二元结构?

河漫滩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河床侧向移动和洪枯水位变化。河谷的发育是从年轻的V形谷开始的,谷底几乎全为河床所占据,只有在河弯凸岸形成雏形边滩。随着侧向侵蚀的发展,河谷不断展宽,凸岸边滩不断展宽、加高、增长,面积也越来越大,于是便形成了雏形河漫滩。雏形河漫滩形成以后,洪水时由于河漫滩水深比河床处浅,使河漫滩上流速减小,平水期和枯水期植物在滩面上生长,更加降低了洪水时滩面上的流速,引起悬移质在河漫滩上沉积下来,使河漫滩上覆盖了一层粘性土,即河漫滩相沉积物,其下部为河床相沙砾层,所以河漫滩物质组成具有二元结构。

37.洪积扇组成物质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从扇顶到扇缘可以分为哪几个相带?

洪积扇组成物质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从扇顶到扇缘,可分为三个项带:

1)扇顶相:位于洪积扇顶部。通常表现为舌状叠覆的砾石堆积体。砾石粒径粗大,砾石间常有砂、粘土充填。堆积层厚度大,分选差,透水性强。由于洪积扇上沟槽很不稳定,水流多次改道、摆动,因而小型的切沟、充填构造发育,在砾石层或砂层中,常夹有砂质透镜体或砾石透镜体。

2)扇中相:位于洪积扇中部。组成物质较扇顶为细,主要由砾石、砂和粉沙组成。扁平的砾石呈叠瓦状向上游倾斜。砂层中常见交互层理。砂质透镜体或砾石透镜体分布很普遍。

3)扇缘相:位于洪积扇边缘部分。组成物质较细,由亚沙土、亚粘土组成,有时夹有砂质或细砾石透镜体,具有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地下水往往在该带溢出地面,局部地段产生地表水滞水和沼泽化等现象。

38.洪积扇的变形有哪些形式?

洪积扇的变形与新构造运动密切相关。洪积扇形成以后,如果山体不断抬升,山前平原相对下降,在已经形成的洪积扇上,往往有新洪积扇形成,而且部分地覆盖在老洪积扇上,形成叠式洪积扇。如果上升的规模、幅度都比较大,老的洪积扇也随着抬升,则在它的下方将形成新的洪积扇,新老洪积扇呈串珠状。甘肃河西走廊常有串珠状洪积扇的发育。如果新构造运动在山前不等量升降,则新的洪积扇轴线向一侧移动,使新、老洪积扇向一侧垒叠,并形成不对称的形态。

39.河谷不对称的原因有哪些?

在一些河谷中,其横剖面的形态往往不对称,即一坡陡一坡缓;阶地与河漫滩一岸宽一岸窄,阶地的级数和高度两岸也不对称。形成河谷不对称的原因有:

1)地球偏转力影响:

2)岩性和地质构造的影响:

3)地壳不等量升降运动影响:

4)小气候影响: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阴、阳坡。

40.河口区地貌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根据水文、地貌特征的不同,从陆到海,可以把河口分为:近口段、河口段和口外海滨段。近口段在地貌上完全是河流形态。河口段地貌上表现为河道分叉,河面展宽,出现河口沙岛。口外海滨段在地貌类型表现为水下三角洲或浅滩。

41.形成三角洲的条件有哪些?

1)丰富的泥沙来源。主要是河流要有较大的输沙量。据统计,世界上多数河流年输沙量与年径流量的比值,大于0.24时,可形成三角洲;小于0.24时,则往往发育三角港。

2)河口沿岸无强大的波浪和海流。是三角洲形成的必要条件。因为强大的海洋动力可将河口泥沙带走,不利于水下浅滩出露水面。只有当河流作用与海洋动力在口门附近建立平衡时,才能使泥沙沉积下来形成三角洲。

3)口外海滨区原始水深较浅是三角洲形成的有利条件。因为广阔的浅水区对波浪有消耗能量作用,有利于三角洲的成长;陡而狭窄的大陆架可使泥沙直接进入深海,造成水下峡谷和洋底扇。

42.三角洲的类型有哪些?

根据三角洲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扇形三角洲:在河流泥沙丰富、口外海滨水浅的情况下形成的。三角洲上汊河众多,分汊顶点向海呈放射状水系。如尼罗河三角洲、伏尔加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等。

2)鸟爪状三角洲:在弱潮河口,没有强大的沿岸海流,河流作用占绝对优势,挟沙丰富的河流成几股从不同方向入海,各分汊河口泥沙迅速堆积成向海伸出较长的沙嘴,整个外形犹如鸟爪。以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最为典型。

3)尖头形三角洲:独流入海的河流,没有汊流或虽有汊流但规模不大,泥沙在河口堆积成沙嘴,形成明显向海突出的尖头形三角洲。如意大利的台伯河、西班牙的埃布罗河。

4)岛屿状三角洲;其形成一般是通过河口心滩——分汊——沙岛发展而成,星罗棋布的沙洲和沙岛和纵横交错狭长的汊河构成三角洲平原的主体。如恒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43.水系的形势有哪些?每种水系的排列方式有何特点?

(1)树枝状水系:排列形式为树枝状。

(2)格状水系:主流与支流呈直角或近似直角的格状。

(3)平行状水系:各条支流平行排列。

(4)放射状和环状水系:各河流顺坡向四周呈放射状。

(5)辐合状水系:河流由四周山岭向盆地中心集中。

(6)网状水系:在平面上呈网状排列。

44.彭克侵蚀模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德国地貌学家彭克(1924)认为,地貌是内动力运动速度与侵蚀强度比率的函数。他认为,坡的基本形态与地质构造有关。如果地壳隆起速度突然加快,其边缘可以出现凸坡;速度突然减慢,可以出现凹坡;速度保持均匀,可以出现直坡。在分析河流侵蚀下切强度和边坡发育关系时,他认为河流的下切侵蚀可以在无数无穷小的地质时段进行。在每个时段都产生具有特定坡度的斜坡单元。坡度大小实际反映侵蚀强度大小,即反映上升运动的强弱,即

凸坡表示上升的加速,凹坡表示上升的减弱,直线表示上升速度不变。斜坡一旦形成,坡面永远向上部后退,后退的速度受坡度大小制约,坡度越陡,后退越快。在其后退过程中,坡度保持不变,即坡面平行后退。但他的假设只适合于悬崖,用于解释其他类型的斜坡就不很合适。

论述

45.河流的侵蚀、堆积、搬运作用的含义、类型特点?

(1)河流水流破坏地表并掀起地表物质的作用称为河流的侵蚀作用。水流的侵蚀作用有三种形式;冲蚀作用、磨蚀作用、融蚀作用。

(2)河道水流携带泥沙及溶解质,并推移床底沙砾的作用称为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水流搬运的方式有三种:推移、跃移、悬移。

(3)当河流能量降低时,不再有足够的能力来搬运其原来搬运的泥沙时,就要发生泥沙的沉积。

72.论述河流阶地的成因?

形成河流阶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较宽阔的谷底和河流下切侵蚀。宽广的河谷底,大部分为河漫滩所占,而河床只占一部分。

(1)气候变化

气候向寒冷方向发展,引起流域物理风化作用加强,或气候向干旱方向发展,流域植被覆盖度减少,引起水系上游部分沟谷活动加强,坡面冲刷强度加大,结果使流域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流域供给河流的沙量增加,造成河床中上游普遍淤积。据研究,河流淤积层的厚度自河口向上游增加,中游达到最大,向上游又逐渐减小,最后在近河源处尖灭。

相反,气候向湿热方向发展,河流泥沙量减少,径流量增加,引起水流挟沙能力增大,使河床发生下切侵蚀。在整个下切过程中,上游段由于流量较小,下切幅度较小;中游段流量较大,并且水流的能量主要消耗于加深河床,下切幅度最大;下游河段水流大部分能量用以搬运由上游冲刷而来的泥沙。因此,流量虽然沿河流向下游增加,但下切的幅度却由中游向下游河口方向减小。河流下切结果,河床纵剖面坡度在上游增加,中游减缓,而下游几乎保持不变。与此同时,形成一系列阶地,阶地相对高度自河口向上游增加,至中游达到最大值,再向上游又逐渐减小,然后逐渐向河源尖灭。这类阶地纵剖面相对于下切之后的河床纵剖面,在形态上如弹弓之弦,称为弦状阶地。

河流在继续下切过程中,沿河形成一系列阶地,阶地级数在中游最多,在上、下游较少。这是由于河床左右摆动,河曲向下游移动的缘故。结果,不仅在上、中、下游的阶地级数不等,而且同一河段的河床两侧阶地也不对称,形成曲流阶地。

第四纪以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冰期为河床普遍加积的时期,而间冰期为河流下切,形成阶地的时期。由于这类阶地是流域气候变化的产物,常称为气候阶地。

(2)基准面变化

侵蚀基准面下降通常会引起河口段河床比降的增加,比降的加大引起水流下切侵蚀。侵蚀作用从河口段开始,然后不断向上游方向发展,即溯源侵蚀。在溯源侵蚀能达到的范围,一般都会形成阶地。阶地的相对高度从下游向上游逐渐减小,在溯源侵蚀所达到的一点——裂点处消失。如果侵蚀基准面多次下降,则能在河床纵剖面上出现数个裂点。每一裂点的上游将比裂点下游少一级阶地。裂点下游的一级阶地与裂点上游的河漫滩相对应,即裂点上游的河漫滩面与裂点下游一级阶地面是同一时期的谷底。以后,裂点不断后退,也把这些河漫滩切割成阶地。

一般认为,第四纪间冰期是海平面普遍上升的时期,也是河流因海侵发生淤积的时期。由于海面变化在晚近地质历史时期交替出现,因此,因侵蚀基准面变化而形成的阶地称为旋回阶地。

(3)构造运动

当地壳上升时,原先河床纵剖面的位置相对抬升,而水流侵蚀作用使河床降低,地壳上升的速率与河床下切的速率保持相等,在这种动态平衡的情况下,河床高程基本上保持原先的位置,原先谷底面靠近谷坡的部分则被抬升,形成阶地。在这一过程中,河流好象一把固定在空间上的利锯,而地壳就象一块木料。地壳长期间歇性抬升,河流间歇性下切形成多级阶地。

当流域大面积普遍均匀抬升,在整个流域形成阶地。如在同一时期,某一地区地壳上升幅度大,速度快,而另一地区上升幅度较小,速度慢,则在上升幅度大的地区,阶地高度也大。

46.戴维斯侵蚀循环理论的主要内容、意义和局限?

美国学者戴维斯在1899年创立了地貌侵蚀循环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戴维斯第一次把流水侵蚀地貌的演变概括为简单的模式。图的横坐标代表侵蚀基准面,1~5代表随时间推进分出的几个阶段。纵坐标代表海拔高度,上部曲线上的BDFHK为各阶段的分水岭高度,下部曲线上的ACEGJ为各阶段的谷地高度。他设想流水侵蚀循环开始阶段,地面从0处被构造运动迅速抬升至B,该时段内虽然河谷下蚀速度也逐渐增强,但河流下蚀速度跟不上地面抬升速度。到抬升运动结束时(图上1处),分水岭和谷底之间相对起伏逐渐增大(AB线段即代表区域相对起伏程度)。地面抬升运动停止以后不久一段时期内,河流下切仍强烈,而分水岭受蚀速度较弱,结果岭谷起伏程度达到最大(图上2处的CD线段)。此后,谷底因接近侵蚀基准面,故河流下蚀作用大大减弱,但是由于水系发展,支流增多,促使了地面的剥蚀,分水岭高度降低速度超过了谷底下切速度,整个地面高差起伏向着趋于和缓的方向发展(图中CD>EF>GH)。当地貌发育达到阶段4以后,残余分水岭的侵蚀和河谷的下蚀都进行得非常缓慢,地势起伏非常和缓,形成一个微微高出海平面的波状起伏平原,戴维斯称之为准平原。戴维斯根据流水侵蚀地貌发育过程中的地表形态特征,提出了“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地貌发育顺序的概念。幼年期地貌相当于图中的0~2阶段,壮年期地貌相当于图中2~4阶段。戴维斯认为,当河流泛滥平原上发育了自由曲流就标志河谷达到了壮年期。老年期地貌相当于图中4阶段以后的地貌发育期。如果地面再次抬升,将重复上述1~4阶段地貌发育过程,所以他把流水侵蚀的演变称为侵蚀循环。各区域从幼年期发展到老年期所需要的实际时间的长短可以有很大差别,这决定于地表被抬升的高度、侵蚀的强度以及基岩的抗蚀强度等。

戴维斯的地貌侵蚀循环模型简明、实用,在说明地貌发育问题时,考虑到了地壳运动和外力主导因素——流水作用,指出地貌发展的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具有地貌发育的相对年代含义,并指出了地貌发育的阶段性。他不仅回答了当时地貌学家所提出的问题,而且也满足了整个科学界对一般地貌学原理的要求。

但这一学说运用了极为漫长而又不确定的地质时间尺度和演绎推理方法,因此在分析流域地貌发育时,还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地壳运动的强度和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地壳上升或下降幅度与速度也具有多变性,地壳运动不可能同侵蚀循环周期完全相符。

(2)在地貌的长期发展总趋势中,短期发展变化可能有偏离长期发展趋势,用简单图示不能反映短期内地貌发育过程的实际。

(3)在长期的地貌发育过程中,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条件是变化的,因此流水作用的方式和强度尤其是外力组合状况都要发生相应变化,地貌也不一定循着同一方向演化。

(4)在地壳上升的同时,河流就开始下切等等。

47.河流横向环流与螺旋流产生的原因?

横向环流主要由弯道离心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所致;环流与纵向水流结合在一起,都会

产生螺旋流。

48.为什么平原河流只能推移细粒泥沙,而山区河流往往可以推移巨砾?

推移质的重量与水流速度的六次方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艾里定律。该定律阐明了泥沙冲刷及运动的许多现象,如果平原河流与山区河流流速之比为1:4,则被推移的泥沙颗粒的重量比将是1:46,即1:4096。从这个实例说明,为什么平原河流只能推移细粒泥沙,而山区河流往往可以推移巨砾。

49.为什么在曲流河段内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在边滩发育的河床上,如果河滩较易冲刷或边滩下移较慢,则当边滩下移还没来得及原来被冲刷的河岸时,河岸就有可能形成曲率较大的凹岸,凹岸的形成又加强了环流。环流一方面掏刷凹岸,另一方面把泥沙带到凸岸边滩,不断堆积。

50.牛扼湖是怎么形成的?

弯曲型河床多分布于河谷宽广、坡降平缓、河岸较低,并由二元结构组成的谷底,这里曲流摆荡有足够回旋余地。当弯曲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下两个反方向河弯按某个固定点,呈S形向两侧扩张,河曲颈部越来越窄,形成狭窄的曲流颈,洪水时,水流冲溃河曲颈部后引起自然裁弯取直,河弯裁直后,废弃的旧曲流逐渐淤塞衰亡,形成牛轭湖。

51.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属于哪一种三角洲类型?为什么?

(1)长江三角洲为过渡型三角洲,因为从大的轮廓上看,形似一尖头三角洲,但在河口区有许多沙岛和浅滩,河道分汊,又像岛屿型三角洲。

(2)珠江三角洲为岛屿状三角洲,因为星罗棋布的沙洲和沙岛和纵横交错狭长的汊河构成三角洲平原的主体。

(3)黄河三角洲为扇形三角洲,因为三角洲上汊河众多,分汊顶点向海呈放射状水系。

52.为什么多数情况下分水岭是不对称的?

(1)构造条件的控制:在山区,岩层构造常控制着山坡的坡度。尤其是年轻的褶皱山地,后期的剥蚀作用还没有完全改变原始的山地形态,不对称的褶皱两翼必然引起分水岭的不对称现象。某些构造被剥蚀后,基岩岩性和构造性质还决定着分水岭的形态,例如,背斜谷两侧的不对称的分水岭。在单斜构造地区,经过长期剥蚀以后形成的单面山,一坡缓,一坡陡,形成分水岭的不对称。

(2)侵蚀基准面的控制:分水岭两侧的侵蚀基准面的高低和侵蚀基准面与分水岭的距离影响山坡剥蚀后退的速度,从而产生分水岭的不对称现象。

如果分水岭与两侧的侵蚀基准面的距离相等,而侵蚀基准面位置的高度不同,则具有较低侵蚀基准面的山坡坡度大;而分水岭另一侧坡度缓。如果分水岭两侧的侵蚀基准面高度相等,而分水岭到两侧侵蚀基准面的距离不同,则侵蚀基准面距离分水岭近的一侧坡度大,另一侧坡度小。

岩溶地貌

名词解释

53.岩溶作用:凡是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溶解与沉积)为主、机械过程

(流水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

用。

54.岩溶地貌:岩溶作用所造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叫岩溶地貌。

55.溶沟:地表水沿可溶性岩石的节理裂隙和层面流动,不断进行溶蚀和侵蚀,使岩石表面

形成沟槽形态。凹槽称为溶沟。

56.石芽:地表水沿可溶性岩石的节理裂隙和层面流动,不断进行溶蚀和侵蚀,使岩石表面

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时指土地的使用情况。是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照一定的经济、社会目 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活动。 土地覆被(LUCC:土地覆被是指地表的覆盖情况。不仅包括地表的植被,也包括地表的人工覆盖物和人工改造物,是地球表层的植被覆盖物和人工覆盖物的总和。两者的关系:土地利用时土地覆盖变化的外在驱动力。土地覆盖反过来影响土地的利用方式,两者在地表构成一个综合体。 2、土地:是地球表面某一地段包括地址、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动植物等全部自然要素在内的 自然综合体,也包括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在内。 土地资源:是指在目前和可预见未来的技术水平下,能直接为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所应用的土地。 3、地域分异规律:自然环境的各个因素及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按特确定方向作有规律发生 水平或垂直分异现象,称为地域分异规律。包括维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自然区划:由于地域分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自然环境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根据这种规律性趣划分各自自然区域之间的差异和界限,确定各自然区划等级之间的从属关系,可以构成一个区域等级组合体系。自然区域的这种系统研究法,称为自然区划。

4、诊断层: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诊断表层(A或A+AB和诊断表 下层(B或E。 诊断特性:如果用来鉴别土壤类型的依据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则称为诊断特性。 5、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生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自然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他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主要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分别研究地球表层的各种自然要素,如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物等和自然综合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它们在空间上的相互依存与联系,旨在揭示不同地域之间在自然性质方面的差异性或相似性。用以描述空间范围与性质的地理语言包括有地点、地方、区域、地带、圈层、距离、界线、类型、分布格局等。 6、土地类:主要根据引起土地类型分异的大(中地貌因素将各土地纲分成若干类型,主要的类型 有:高山、中山、低山丘陵、高平地(岗、台地、平地(川地、沟谷地、低湿(沼泽、滩涂等。 土地型:主要依据次一级土地类型分异的植被亚型或群系组、土壤亚类划分。 7、土地自然生产潜力:是指认为因素(如种子、栽培管理技术、物质投入等完全满足的条件下, 在当地光温水土条件作用下作物可能获得的单位面积最高产量。 土地经济生产潜力:指在一定的光温水条件下,由于科学技术的作用(如改良、适时的栽培管理、科学的耕作制度、合理的物质投入所能达到的单位面积最高产量。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选择题 填空题 看图行文题 简答题 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自然地理学、克拉克值、晶体、矿物、类质同象、同质多象、解理、岩石、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斑状结构、碎屑结构、地层、岩层产状、层理构造、岩石圈运动(构造运动)、岩相、断层、节理、褶皱、断层、节理、新构造运动、丹霞地貌、板块构造说。地壳均衡学说 地转偏向力、温室效应、长波辐射、地转偏向力、辐合辐散、气旋、反气旋、大气环流、行星风系、季风环流、局地环流、城市热岛、焚风、显热传输、潜热传输 水系、流域、单向环流、厄尔尼诺、潮汐、自流井、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态金字塔、食物链、林德曼百分之十率 风化作用、风化壳、球形风化、夷平面、准平原、雅丹地形、沙尘暴、洪积(物)扇、坡积物、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泥石流、向源侵蚀、向旁侵蚀、侵蚀基准面、平衡剖面、单向环流、深切蛇曲、河漫滩、二元结构、河流阶地、牛轭湖、地上悬河、河流袭夺。冰川、冰蚀作用、冰碛物、冰盖。

沙尘暴、风蚀作用、雅丹地貌、岩漠、砾漠、黄土、埋藏古土壤。潜水、层间水、自流盆地、自流水、矿化度、硬度、岩溶作用。 二、选择题 B.大气中的O3主要存在于10-50Km的大气层中,绝大部分集中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逸散层 C.沉积岩中的石灰岩的结构为: A、碎屑 B、泥质 C、化学 D、生物 A.某地区浅海沉积物厚度为1000m表明当时地壳运动方向主要表现为: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海退 C海啸主要体现相互作用的圈层是: A、大气圈与水圈 B、水圈与生物圈 C、水圈与岩石圈 D、岩石圈与大气圈 A.没有解理,具油脂光泽的矿物是: A、石英; B、方解石; C、斜长石; D、白云母。 A狮子山地层最老的是: A. 志留系 B. 泥盆系 C. 石炭系 D. 二叠系 武汉市狮子山地层倾向大致为(): A、0-10° B、90-100° C、180-190° D、210-220°狮子山的延伸方向与地层走向()。 A.一致 B.斜交 C.垂直 D.没有关系 岩石的成因有三种,属于沉积岩的是: A. 大理岩 B. 花岗岩 C. 板岩 D. 石灰岩 极完全解理的矿物是: A. 白云母 B. 方解石 C. 正长石 D. 石英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自然地理学 绪论 地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 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地理分科: (1)综合自然地理学; (2)部门自然地理学(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 自然地理学任务: (1)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界等)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2)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明其变化发展规律; (3)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4)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 (5)研究人为环境(受人类干扰、控制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

第一章地球 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 行星: (1)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2)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月球: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2)月球对地理环境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使地球形成潮汐,尤其是海洋潮汐 大地水准面:大地测量中所谓的地球形状,以平均海平面表示的平滑封闭曲面 地球的大小及地理意义: (1)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吸着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 (2)保持地表温度及其较差在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内过虑紫外线保护生物等。 地球自转地理意义: (1)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2)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左偏;(3)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4)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发生弹性变形,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5)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温室效应大气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略少于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因而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这种保温作用,通常称作“花房效应”或者“温室效应”。 露点湿空气等压降温达到饱和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Td,简称露点。信风环流圈(Hadley 环流圈,低环流圈):空气在热带受热上升到空中向高纬输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气流向东偏转,出现高空西风,然后空气在副热带纬度下沉分两支,一支流向赤道,在低纬地区形成闭合环流,即信风环流圈。中纬环流圈(Ferrel环流圈,):从高空到地面盛行偏西风,地面附近具有指向低纬的风速分量,上层具有指向高纬的风速分量,分别与副热带高压带下沉气流和副极地低压带上升气流相结合,构成一个环流圈。 极地环流圈(高纬环流圈):副热带高压带流向极地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以中纬地区形成偏西风。当到极地低压带时,与由极地高压过来的偏东气流在60°纬度附近相遇形成极峰。暖流空气沿极峰向极地方向上滑,形成偏西气流,最后在极地冷却下沉,补偿地面流失的空气质量,于是在纬度60°附近和极地之间构成闭合环流圈,即形成极地环流圈。 焚风:气候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升,迎风坡气流上升冷却,当空气温度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并在迎风坡降落。气流越过山谷后顺坡下滑,绝热增温,以致背风坡气温比迎风坡气温高,从而形成干热的风,即焚风。 海陆风: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 山谷风: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称“谷风;到夜晚,风从山坡吹向山谷称山风。山风和谷风总称为山谷风。1、气旋:气旋是由锋面上或不同密度空气分界面上发生波动形成的,占有三度空间、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旋涡。 2、反气旋:占有三度空间的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的大型空气涡旋。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旋转。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转动。 1 3、构造土:又称几何形土,是冻土地面松散物质冻裂和冻融分选形成具有一定几何形态的沉积构造和各种微地貌。

(完整版)自然地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一、概念题 1、环境——是相对主体而言的。那些围绕着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 2、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3、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4、外圈(或大气圈)——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集聚在地球周围所形成的包层,自上而下分为散逸层(扩散层)、电离层(暖层)、中间层(高空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6、地球表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交错重叠、互相渗透的复杂综合体。 7、不连续面——地震学家把对地球深处地震波传波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 8、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物质系统。其组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以及在能量支配下物质运动所构成的各种动态体系,即自然地理要素。 9、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0、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1、区域自然地理学——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 二、填空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提出的。许多自然地理学家对这个新物质体系,曾使用不同术语来表达。如:地理壳、地理圈;景观壳、景观圈;表成地圈、生命发生圈、地球表层、自然地理面等。 2、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概括为四大类:固态的岩石、液态的水、气态的空气和活质有机体。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组成成分。这四类物质成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普遍存在于自然地理环境中,并各以自己为主体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四个基本地圈:对流圈、水圈、沉积岩石圈、生物圈。 3、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包括地貌、气候、水文、植物、动物和土壤,是自然地理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概念。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四种基本组成成分在能量的支配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自然地理动态的物质体系。它们既是物质的,又是动态的。如果说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强调物质实体的一面,则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更强调物质的运动方面。 4、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特点。相应于这三个方面,自然地理学可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和区域自然地理学。 三、简答题 (一)简述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中“环境”含义的差别。 答:在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中因研究的主体不同,主要矛盾不同,各自“环境”的含义也各有差别: 1、环境学领域的“环境”主要研究人体与环境的矛盾,是以人体为主体的污染环境。

自然地理学资料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1.地理环境的分类:自然地理,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 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的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3.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4.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 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5.露点温度:湿空气等压降温达到饱和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Td,简称露点。 6.大气降温过程: 绝热冷却(因绝热膨胀而冷却,可使气温迅速降低,在较短时间内引起凝结的现象), 辐射冷却(空气因本身向外散热量而冷却,夜间还受地面辐射冷却的作用,使气温不断降低,过程缓慢) 平流冷却(较暖的空气经过冷地面,由于不断把热量传给地表造成本身的冷却) 混合冷却(温度相差较大且接近饱和的两团空气混合时) 7.雾凇:一种白色固体凝结物,由过冷雾滴附着于地面物体或树枝迅速冻结而成,俗称 “树挂” 8.雨凇:是形成在地面或地物迎风面上的、透明或毛玻璃状的紧密冰层。俗称“冰棱” 9.雾的分类: 辐射雾(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使贴近地面气层变冷而形成的雾) 平流雾(暖空气移到冷下垫面上形成的雾) 蒸汽雾(冷空气移动到暖水面上形成的雾) 上坡雾(潮湿空气沿山坡上升使水汽凝结而产生的雾) 10.降水的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气旋)雨,台风雨 11.降水量的地理分布:赤道多雨带(年降水量≥1500mm),南北纬15°~30°少 雨带(年降水量≤500mm),中纬多雨带(年降水量5000~1000mm),高纬少雨带(年降水量≤300mm)。 12.作用于空气的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力. 13.季风:大陆和海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性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1、简述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地球表层系统及其要素 2、简述地理学的科学体系 答:三分法(地理学分科):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三层次(综合层次):部门地理学、综合地理学、统一地理学 三重性(研究性质):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三时段(时间性质):过去地理学、现代地理学、未来地理学 横断面(横断科学):地理哲学、方法论等横断科学(地图学、3R 、测量学等) 3、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答: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2)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1)属于自然地理学 (2)位于第二层次综合层次(第一综合层次) (3)包含理论、应用和区域三重属性 4、地球表层是指那个范围?有何特征? 答: 1)地球表层是指岩石圈底部到大气圈对流层顶的空间范围2)特征:(1)内外能的叠加区 (2)三相物质共存并相互转换 (3)有表层体(新生体)的生产(4)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并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与循环(5)人类生产与发展的场所 5、

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域分异规律 3)自然区划理论 4)土地科学 5)人类活动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6、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7、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的形成 答: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8、自然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整体性思想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答: 1)自然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是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性质。 2)整体性思想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为:自然综合体学说、地理系统学说、耗散结构理论 9、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 答:地质基础是构造岩石,其次是地貌、生物、土壤、大气和水 10、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和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流通过程 答: 1)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占%,地球内能占%,引力能占% 2) 应用层次研究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综 合 自 然 区 划 景观类型研究 11、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的主要物质循环

大一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大一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一、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环境 二、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大气、水、岩石、生物及其他派生的自然物质共同组成的整体。(耗散结构) 三、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 1、广义的地球表层:上:自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至岩石圈沉积层底部 2、狭义的地球表层:指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的交接面上限:离地面不超过100m(相当于对流层近地面摩擦层下部—地面边界层)下限:为太阳辐射能可到达的深度 3、五大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和地貌 四、自然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综合性、区域性、环境性、系统性。 五、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 六、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三分支、三层次、三重性和三阶段) 1、从研究对象看,地理学可以分为:①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自然地理学; ②研究经济地理环境的经济地理学;③研究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的人文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属于自然地理学。

2、从研究层次看,地理学可分为:①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综合地理学(一级综合);②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③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组成要素的部门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属于一级综合。 3、从研究领域看,地理学可分为:①理论性的理论地理学研究;②应用性的应用地理学研究;③区域性的区域地理学研究。综合自然地理学具三重性。 4、从研究阶段分为三阶段: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时间地理学(现代过程的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属于时间地理学。 第二章 一、系统的定义: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元素集合,每一个系统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组成。 二、系统分类 1、按系统尺度、规模和范围分:宇宙系统、宏观系统、微观系统 2、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 3、按人与自然的关系分:自然系统、人造系统、自然与人文的复合系统 三、 系统主要特征: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稳定性、变异性

综合自然地理主要复习内容

《综合自然地理学》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1、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在掌握了各部门自然地理学——地貌学、气象气候学、水文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及土壤地理学等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2、地域分异——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方向有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地理环境整体及各组成成分的特征,按照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称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3、节律性——我们把自然地理过程及其现象随时间重复出现的变化规律称为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简称节律性或节奏性、韵律性。(是指由于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亦称周期性。) 4、地域分异规律——支配地域分异的客观规律也称是地域分异规律。 5、地带性——纬度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组成成分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按纬线方向延伸而按纬度方向有规律的变化。在自然地理学中很早就称之为地带性规律,所以地带性就是指纬度地带性。 6、土地分级——是指土地地段的个体研究,即采用地域系统研究方法划分不同级别的具体土地地段,或逐级合并为更高一级的土地单位。 7、综合自然区划——以地域分异规律为指导,根据区域发展的统一性、区域空间的完整性和区域综合自然特征的一致性,逐渐划分或合并自然地域单位,并按这些地域单位的从属关系建立一定形式的地域等级系统的研究方法,通常简称为自然区划。 8、垂直带性分异——垂直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地势高度发生垂直更替的现象。(气温随着地现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以及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降水量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使土壤、植被、水文特征等相应发生垂直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垂直带性或垂直分异。) 9、垂直带谱——山地所有垂直带的总体叫做垂直带谱。 10、基带——垂直带底部的第一带称为基带。 11、地理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开放系统,其应用于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研究中,则认为地理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它通过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与能量,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即地理耗散结构。 12、地域组合规律——地域组合是根据不同低级自然单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间联系,合并成高级自然单位的现象。反映这种低级自然单位组合成高级自然单位的客观规律,称为地域组合规律。 13、干湿度地带性——经度省性,又称为干湿度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和整个自然综合体,从沿海向内陆按经度方向发生有规律的更替。 14、相——是最低级的土地单位,是在同一地貌面上,具有相同的岩性、土质、地下水和排水条件,并具有一种小气候,一个土地变种和一个植被群丛的自然特征最一致的土地地段。 15、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或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或组合格局。其包括空间结构、功能结构和时间结构三个方面。 16、自然区划——是一种专门区域系统研究方法,通过这种系统方法,可根据自然条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地域加以划分或合并,得出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R(是以地域分异规律为指导,根据区域发展的统一性、区域空间的完整性和区域综合自然特征的一致性,逐级划分或合并自然地域单位,并按这些地域单位的从属关系建立一定形式的地域等级系统的研究方法。) 17、景观——景观狭义理解是指个体的区域单位,相当于区划等级系统中最低一级的自然地理区。 18、土地——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多种自然因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及基础地质、水文和植物,还包含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当前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就目前和未来对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 19、土地科学——是全面研究土地的自然特征、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评价原理和方法、土地规划和管理方法及措施的一门科学。

综合自然地理复习资料

综合自然地理 一、名词解释(4分*6=24) 1自然综合体:地表一切自然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都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各种尺度有大小,等级有高低,内部复杂程度有差异的统一体。 2、自然地理系统:是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即综合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 3、生态关系: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生物与它们的环境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协同发展、依存的关系。 4、生态系统:在地表自然界中,生物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物质系统,包括整个生物群落及其所在的环境的物理化学因素。 5、地域分异规律:是制约或者支配地域分异的规律。是存在于地域分异中的客观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地域分异规律包括基本地域分异规律和派生地域分异规律。 6、垂直带:在高大的山地或高原地区,由于垂直分异,自下而上就可形成一系列的自然地带,即垂直带。 划分垂直带是以植被和土壤为主导标志,并参照热量条件和水分状况的对比关系。 7、复式景观:在地表某些土地类型单位或组合型景观按一定的方式在小尺度范围内经常重复出现,就形成了复式景观。 8、自然区划:按照区域的内部差异,把自然特征不相似的部分划为不同的自然区,并确定其界线,进而对各自然区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按其区域从属关系,建立一定的等级系统。 9、自然带:是地表热力带性分异的空间结构,是沿纬线延伸的大尺度自然综合体,在它的内部具有相对一致的太阳辐射净值,以及与之有关的自然地理过程。 10、景观:是自然省在发生上的独立部分,是地表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特征上最一致的地段,具有自己特有形态单位的质和量的对比关系,充分反映了地方自然条件的特点和自然资源的多样性,是完整的土地利用单位,是区划的下限单位。 11、土地分级: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土地单位的地理划分或合并,即根据土地单位的相似性和共轭性逐级进行单位的划分或合并,并且建立有序的土地单位分级系统。 12、土地:地球表层的陆地(包括内陆水域、沿海滩涂),由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组成的,还包括人类活动长期的影响,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二、填空(1分*25=25) 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科学理论基础:地理系统学说 3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整体性、综合性、相关性 4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环境因素:内部环境(宇宙因素、行星因素、地圈因素)、外部环境 5、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分层结构、渗透结构、地域结构或水平结构 6、地域分异因素: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 7、全球性地域分异:热量带、气候带、海陆分异、海陆起伏 8、划分五带的具体标志:有无直射的太阳光线、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 9理想大陆水平地带有27个水平地带 10两类自然区划:认识性\建设性 11、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系统的基本层次:自然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 12、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系统的基本层次: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亚地区 13、土地分类的逻辑原则:完全集合原则、相对一致原则、有序原则、 14、人地观:地理环境决定论、二元论、或然论(人地相关论)、和谐论 15、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思想经历三个阶段:自然综合体学说阶段、地理系统学说阶段、耗散结构理论 16、地理表面系统的两大能量来源:内能、外能 17、每一个被划定的区域的特点:发生的共同性、地理结构的统一性、空间上的完整性。 18,195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方案-28个自然地带。 19.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地块、地段、地方

自然地理学复习知识点

康拉德面——地壳硅铝层与硅镁层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 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莱曼面——内、外地核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 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物质系统。其组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以及在能量支配下物质运动所构成的各种动态体系,即自然地理要素。 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区域自然地理学——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 地平圈——我们观察天体出没升降的状况都是相对于当地的地平面而言的。人们把地平面无限扩大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地平圈。 晨昏线——地球是不透明的,在太阳的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球,处于白昼状态,称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处于黑夜状态,称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称为晨昏线。 大地水准面——就是全球静止海面,它是假设占地表四分之三的海洋表面完全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并把它延伸通过陆地内部所得到的全球性的连续的封闭曲面,曲面上处处与铅垂线垂直。 二、填空题 1、地球构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圈层性。整个地球是由一系列具有不同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物质圈层所构成。这些地球圈层称为地圈。地圈由超外圈(或磁层、磁圈)、外圈(或大气圈)、地球表层、内圈四部分组成。 2、地球外圈(或大气圈)由散逸层(或扩散层)、电离层(暖层)、中间层(高空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五部分组成。 3、地球表层由对流圈、水圈、生物圈、沉积(或成层)岩石圈四部分组成。 4、地球内圈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其中上地幔70-350 Km为软流圈。 5、陆壳具有双层结构,最表层为风化壳,其余则自上而下分为沉积岩层,硅铝层(花岗岩层)和硅镁层(玄武岩层);洋壳呈单层结构,上部为疏松沉积物,硅镁层(玄武岩层)之上只有很薄或者没有硅铝层(花岗岩层)。 6、地球内圈有一些重要不连续面(或间断面),其中地壳与地幔之间的叫莫霍洛维奇

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自然界——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耦合组成的整体。) 第一章绪论 1.1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地球表层。 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天然环境+人为环境=自然综合体=景观 研究范围:上界——以对流层的高度为限;下界——岩石圈上部; 范围:对流层、沉积岩石圈、水圈及生物圈 特征: (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球表层,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球表层进行。 (2)同时存在气、固、液三相物质和三相圈层的界面。 (3)具有本身自我发展的形成物,通常称为表成体。 (4)互相渗透的各圈层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5)存在复杂的内部分异,其各部分的特征差别显著。 (6)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场所。 1.2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和特点 学科地位: 自然地理学友三个层次: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综合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社会经济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各个部门的部门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位于第二层次,是该层次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在第三层次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同时也为第一层次的综合地理学提供基础。之研究部分无法回答整体的综合特征,而要研究综合特征就要从研究部分着手,一方面分析每个组成部分在整体背景下的具体特征,另一方面又要着重研究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sectorial physical geography)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区域自然地理学(regional physical geography)) (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即研究其组成、结构、时空运动和地理分布规律。如:水文学、地貌学气候学等 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把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着重研究其整体的各组成要素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区域自然地理学: 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对区域的部门情况和区域的综合情况进行研究。) 学科特点: (1)整体性——把地球表层不同等级秩序的自然地理单位视为统一的整体,各种现象和过程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堆砌,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整体性强弱取决于组分间结构的完备性和功能的协调性。)

综合自然地理学考试复习知识点

综合自然地理学考试要点 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岩土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所构成的地表自然社会综合体,是人类圈与地相互作用的复合物质系统,是地球圈层结构中的特定部分,与周围的地球圈层其他部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关系,是一个开放的复杂次级巨系统。 耗散结构:指在远离平衡的条件下,借助于外界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而维持的一种空间或时间的有序结构,随着外界的输入而不断地变化,并能进行自行组织,导致体系本身的熵减少。 地域分异: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按一定的层次发生分化并按确定的方向发生有规律分布,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划的现象,称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地带性分异规律:指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带性因素作用下随纬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指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非地带性因素制约下发生变化的规律。 干湿度地带性:指广阔大陆的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以周边海岸带为起点,越向大陆腹地而越干旱的多向辐合模式。 水平地带性:是纬度地带性与干湿度地带性的总称,是相对于垂直地带性而言的。 纬度地带性规律:指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大致按纬线方向东西延伸呈带状分布,而按纬度方向有规律南北更替的变化。 垂直地带性:指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大致沿山地等高线方向延伸,沿垂直方向随地势高度发生带状更替的规律。 带段性:指一定的非地带性区域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

综合自然区划:以地域分异规律为基础,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根据区域单位的发生发展与联系建立区划单位等级系统的地域系统法。 土地分级:是根据复杂程度的相对一致性进行土地个体的划分与合并。 土地分类:是以某一分级土地单位的若干个体对象进行的类型抽象。 土地评价:是根据具体的生产目的,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及生产性能进行评定的过程。 土地结构:土地各自然属性以及各种土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土地组成要素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所组成部分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 垂直带谱:山地所有垂直带的总和 相:指自然界中自然特征最一致的地段,是土地个体划分的下限单位。 限区:由相组成,初级地貌形态紧密联系,水和化学物质连续,具有共同的方向性。 地方:由限区组合成的一个土地分级单位, 自然地理环境(地球表层)的特征: 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球表层,太阳能的转化主要在地球表层进行。 2.这里同时存在着气体、液体、固体三相物质和三相圈层的界面。 3.地球表层具有本身自我发展的形成物,即表层体。 4.互相渗透的各圈层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流交换和循环。 5.地球表层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其各部分的特征差别显著,在极小距离内都可能发生变化。 6.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场所。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绪论 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 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的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构造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地理学"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自然地理环境,人为自然地理环境。 部门自然地理学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 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和动物界。 第一章地球 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即一个光年,作为量度天体距离的单位。 小行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3星轨道之间绕太阳运动的众多小天体的总称。 彗星:定义: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太阳运动的一类质量很小的天体,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 组成局部:彗核、彗发、彗云和彗尾。 日食: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月影落在地表,月影中的人看到太阳局部或全部被月光遮住。 月食: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三者恰好或接近一条直线,地影落在月球上,处于地影区的人们看到月亮全部或局部失去光芒。 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受到太阳磁场和稠密气体对流区扰动的影响而处于剧烈运动当中。主要标志:太阳黑子 太阳构造:1. 部气体:核反响区、对流区、辐射区。 2. 外部气体:光球、色球、日冕。 类地行星:【体积小,密度大】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类木行星:【体积大,密度小】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中行星及其卫星绕太阳的运动的共同特征: 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 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所有的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西向东,即与公转方向一样; 4.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拟小; 5.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赤道面也较接近; 6.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在,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一样。 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形状就是指水准面的形状。 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形状效应 当太阳平行光线照射到扁球状的地球外表时,同一时刻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就不同,总体上是从南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就大,反之那么小。因此,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温的程度也是也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引起地表热量分布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对地球气候的形成以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一切过程产生极大影响,从而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气候、植被和土壤等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 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1) 地球巨大的体积和质量使其能以强大的地心引力吸引着地球周围的大气,使地球保持一个具有一定厚度和质 量的大气层。才有了多种圈层,才有生命。 (2) 地球巨大的外表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场所。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就是地球本身的旋转。它的旋转轴叫地轴,地轴通过地球的中心,所以,地球的这种绕轴旋转被称为"自〞转,以别于它绕太阳的公转。 日的概念:天文上的日的长度有三种,

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绪论 1名词:自然地理学 地理学的定义: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自然地理学的定义:自然地理学是用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对地表自然环境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学科。 2地理环境分为哪三类? 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 3自然地理环境包含哪几个要素? 地貌:指地球硬表面的形态和外貌。地貌是转化后的太阳能以外力形式与地球内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地貌的特征、成因、分布及演变规律均受外力和内力的制约,同时地貌的差异也必然引起各种自然地理过程的相应变化。 气候:包括大气平均状态和极端状态的多年天气的综合表现。气候是最活跃的自然要素之一。影响地表热平衡、海陆循环、陆地水文网和生物的分布、风化壳和土壤的形成。 水文:指地理环境中各类水体的性质、形态特征、运动变化、时空分布及地域分异规律。陆地水文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经常起纽带作用。 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及真菌等。具有促进太阳能的转化、改变大气和水的组成、参与风化作用、形成新的土壤圈、改造地貌、建造岩石等作用。 土壤:土壤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联系的纽带。自然土壤中生长发育的绿色植物以其光合作用改造地理环境,创造和积累了大量有机物质。农业土壤则保证作物的收成。 4自然地理学的性质有哪些? 综合性:综合性是指自然地理学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的特点。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涉及到许多方面、许多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及多要素构成的特征,决定了自然地理学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征。自然地理学是地质科学、生物科学、大气科学、水文科学、土壤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

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绪论 1、地理学的学科体系: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特征、构造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地球外表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上部。 ⏹人文地理学 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根底,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构造的形成和开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2、自然地理学的性质:综合性、区域性 1、综合性:综合性是指自然地理学多学科穿插、多要素融合的特性。 2、区域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本质特性, 区域特征、区域联系及区域分异规律为主研究对象。 3、环境性:人类生存环境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及内容。 4、系统性:地球表层环境就是一个系统,可以称之为地球表层系统。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 性及构造功能性。 第二章岩石圈 3、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 1、地壳 2、地幔 3、地核 4、主要的造岩矿物及性质

5、岩石分类及特征 (1)岩浆岩〔火成岩〕 侵入岩:深成岩和浅成岩的特征 深成岩:冷却缓慢,矿物可以充分结晶,因此晶粒粗大、构造致密; 浅成岩:冷却较快,矿物不能充分结晶,因此晶粒细小。 喷出岩: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 (2)沉积岩 层理: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织层理 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3)变质岩: 变质作用的因素 〔1〕温度 〔2〕压力 〔3〕化学活动性流体:H2O、CO2 变质岩的特征:板状、片状、片麻状 片理构造,如板状、片状、片麻状 6、地质作用的概念、分类和相互关系,为什么说内力地质作用是第一营力,外力地质作用是第二营力?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分类: 7、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1)构造运动 定义: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促使岩石圈发生变位 和变形以及大洋底增生和消亡的地质作用。 构造地貌: 第一级:星体地貌,如大陆和大洋; 第二级:大地构造地貌,如山地、平原、盆地、高原等; 第三级:地质构造地貌:由不同地质构造和不同岩层的差异抗蚀能力而表现出来的地貌。 根据运动方向可分为: 水平运动:岩石圈物质沿地球外表切线方向运动。 作用形式:水平挤压或引张力 作用结果:使地表产生巨大的起伏,并形成大型的褶皱和断裂,又叫造山运动。 垂直运动:岩石圈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 作用结果:地壳大面积的上升和下降,形成大型的隆起和凹陷,产生海侵和海退现象,又成为造陆运动。 (2)岩浆活动 火山作用:岩浆沿构造软弱带上升并喷出地表。 侵入作用:岩浆侵入到上覆岩层。 (3)地震 按成因地震分为三类: 构造地震 又称断裂地震,是地下岩层突然发生错断引起的地震。发生次数占地震总数的90%。 火山地震 火山喷发时由于气体的冲击力所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的强度较小,发生次数占地震总数的7%。 陷落地震 在石灰岩地区,岩石被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巨大的地下空洞,一旦上覆岩石的重量超过岩石的支撑能力,地表塌陷,引起地震。占地震总数的3% 8、水平构造及其地貌类型、丹霞地貌

自然地理学的复习资料.docx

1、自然地理系统的特征: 一种复合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唯一场所,各种自然现象与过程形成演化与发生发展的一个空间。两种能源:内能与外能。 三相物质:气态、液态和固态。 四个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与生物圈。 五大要素:气候、地貌、水文、生物与土壤。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它是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3、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包括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四种基本组成成分在能量的支配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自然地理动态的物质体系。 4、地球公转的地理效应: A.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太阳周年视运动的周期一是地球公转周期在天球上的反映。 B.四季的变化:(1)太阳回归运动与四季形成。(2)太阳高度角变化(3)极昼与极夜、昼夜长短变化(4)黄道与二十四节气 C.五带的划分:(1)太阳回归运动是地球五带形成的最根本原因(2)五带分为热带、南寒带、北寒带、南温带、北温带。 5、地球自转的地理效应: A.天球的周日运动:天球周日运动的转轴是地轴的无限延长。天球周日运动的方向是地球自转方向的反映。天球周日运动的周期是地球自转周期的反映。 B.昼夜交替: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使得昼夜半球和晨昏线也不断自东向西移动,这样就形成了昼夜的交替。 C.地球坐标的确定:以地球处转特性为依据。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最大的各点连成的大圈就是赤道。而线速度为零的两点则是地球的南北极点。在地球内部线速度为零的各点连成直线就是地轴。两极和赤道构成了地理坐标的基本点和基本圈,在此基础上就可以确定地表的经纬线,从而建立地理坐标系。 D.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地球上作任意方向水平运动的物体,都会与其运动的最初方向发生偏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6、时区的计算:设:A地的区时为TA,时区序数为NA; B地的区时为TB,时区序数为NB, 则有TA-TB=NA-NB时。注意:中国是东八区,纽约和华盛顿是西五区,伦敦是中时区。自西向东越过日期变更线,日期减去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变更线,日期增加一天。 7、地球地壳结构与类型:大体上可将地壳划分为大陆和大洋两种地壳类型。 大陆型:其组成物质为硅铝钾钠等,结构是双层的:硅铝层、硅镁层,厚度是33KM,古老。大洋型:其组成物质为硅镁铁镒等,结构是单层的:硅镁层为主,厚度是7. 5KM,年轻。 8、岩石的主要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褶皱要素:核、翼、轴面、枢纽、轴、转折端。 褶曲的基本类型:背斜与背斜山、背斜谷和向斜与向斜山、向斜谷断层要素:断层面、断层线、断盘(上盘、下盘)、断层带、断层位移常见断层类型:根据断盘相对位移划分: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按断层线与构造线相互关系划分:纵断层、横断层、斜断层 9、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说山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于上世纪初所创立。其基本观点是地壳中的硅铝层于1. 5亿年前开始在硅镁层上做漂移运动,从而形成现在的大陆与大洋。 他主张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山水平运动派生。 他认为海洋和陆地由自己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他们都是地壳运动产物。 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 大陆漂移说的证据:大西洋两岸海岸线相互吻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