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近代教育体系研究(外国教育史)

德国近代教育体系研究

【摘要】从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德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比英国和法国都要落后,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又地处欧陆中央,欧洲每次大规模的战争都会波及到德国,资源除了煤炭之外大都匮乏。德国教育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德国分裂公国强化统治,富国强兵的需要,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背景密不可分的。它极大地影响了欧洲教育的风格,是后世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点典范。由于德国重视初级教育,较早地抓教育,国家强大也是来源于方法的更为先进、合理;这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明例。本文主要研究17-19世纪德国教育体系,即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发展。

德国的近代教育体系主要是从中古世纪以后开始发展,起初,受教育权只属于贵族以及神职人员,随后才逐渐普及至一般人民,使全民教育体系的发展兴盛起来。而义务教育的传统则是建构在马丁·路德思想的影响下,普鲁士王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立国民教育系统的国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毛泽东就曾写过一篇《普胜法》,就普法战争全局分析普法小学教育之不同,由教育关系到一场战争的胜负,看民族兴亡。从整体上看德意志历史上,教育关系一直关系到到整个德意志民族的发展、复兴、强大。德国教育的某些理念对我国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启示。因此,深入研究德国近代教育体系的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

1.初等教育方面

德国教育体制,最需要提的就是德国的初等教育。德国初等教育真正创始于1528年。16世纪以前,德国教育以教堂学校为主,在德国发起的宗教改革对德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马丁·路德首次提出义务教育主张,但主要力量放在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16世纪中期,各公国先后颁布了有关国家办学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例如1559年的威丁堡法令决定国家在每个村庄设立初等学校,强制家长送女子入学。魏玛公国1619年的法令要求开列6-12岁男女儿童的名单,以保证适龄儿童入学上课。特别是进入18世纪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从1713年起接连颁布了教育法令,详细规定了政府设校,强迫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办学经费,教育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设施。最为著名的是1763年,普鲁士颁布的《乡村学校规程》,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年龄,适龄儿童不入学的,父母将被罚款;对我完成义务教育的儿童发给证书,作为就业凭证,还规定了教育经费问题和教育收费标准等等,进一步完善的义务教育制度。但这一时期的法令大多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实施。直至19世纪初,德国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并颁布了《初等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得到切实贯彻。1885年,普鲁士实行了免费义务初等教育,,到十九世纪末。德国初等教育入学率达到百分之百,文盲率不到百分之一。

德国大力发展教育是有历史根源的,德国位于欧洲大陆的中央,在历史上,又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尤其是拿破仑战争失败后,国王发表了“我们必须以智力来弥补物力的损失”的名言。初等教育的发展是德国的国民素质得以提高,国家实力也增强了。毛奇元

帅曾把1871年普法战争的胜利归功于德国的小学教育。

2.中等教育方面

1537年,斯图谟首创了分级教学形式和固定课。1708年,德国成立第一所实科中学。实科中学的兴起标志着德国近代中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格局形成。19世纪初,洪堡被任命为普鲁士教育部长,提出了科尼斯堡计划和立图安尼学校计划,他的计划后来被他的后任苏佛恩付诸实施,对19世界德国中等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十九世纪中期,德国中等教育机构进行改革,威廉·冯·洪堡对中等学校进行改革,形成了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相互并存的局面,中等教育季候主要分为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两种。使中等学校正规化、科学教育逐渐加强。

文科中学是德国十七、十八世纪中等学校的主要类型,由斯图谟首创,他的前身是1528年梅兰克顿倡导的分级式拉丁学校。斯图谟式文科中学重视古典。到17,18世纪,文科中学既保持了古典传统,更把升学预备教育和培养职业者作为重要任务。

实科中学是德国近代着重讲授自然科学和实用知识的学校。实科中学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那个时候,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以拉丁文和希腊文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文科中学,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17世纪末普鲁士神学家A.H.弗兰克就曾计划建立一种加强实科教学的教育机构。1705年,虔敬派牧师C.择姆勒提出了建立实科学校的设想,并于1708年和1737年

先后建立了实科班,但相继解散。1747年,另一虔敬派牧师J.J.黑克尔在柏林建立了一所“经济、数学实科学校”,并得到发展。这类学校通常修业6年,主要培养工、农、商业方面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学生多为市民阶层子弟。但学校名称不一,授课内容也不完全一致。实科中学的发展,得益于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出于对实科的需求,实科教育也就随之兴起。这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排除了教学科目、课程内容的纯古典主义的倾向,适应了德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封建生产方式的较量。

可以说德意志民族成为近代史的主角,它可以在几十年内成为世界的中心,也能够在二战后在一片废墟上不用五十年时间就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成为战后欧洲恢复最快的国家。原因就是教育的成功。

3.高等教育方面

威廉·冯·洪堡领导废除了骑士学校和武士学校等。大学成为双轨制,它的学校系统分为两轨:一轨是学术教育,二轨是职业教育。学术教育,其发展是自上而下的,即先有大学,后有中等教育的预备学校(文法学校),再后有初等教育性质的文法学校的预备学校。负担培养学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职业教育,其发展是自下而上的,即先有小学,后有因工业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职业学校,负担培养熟练劳动力,两轨之间互不贯通。优点是两轨学校系统之间分工明确,分别承担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职责,

提高了办学效益。其最大的弊端是严重危害了教育机会均等,背离了现代教育普及化、公平化的基本精神。1812年,取消原有的大学招生制度创建柏林大学等新型大学,强调学术自由、教学与科学研究统一,形成现代风格的大学制度,建立研究生班制度,自此德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全盛时期。1810年颁布的有关教师资格考试的敕令,此时各种师范学校应用而生。1814年出现了以“市民学校”正式命名教育机构

国家影响的加强,实科教育风气的增长,特别是科学发展和发明的涌现,培根,笛卡尔等新人思想的传播,是具有现代理念的大学在德国首先出现的重要原因。1694年建立的哈了大学,就是一所新式大学。新大学的特征之一是积极吸收最新的哲学和科学研究成果,排除宗教教条,为此大胆选用了崇尚理性,善于思考和富有冒险精神的学者任教,为大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奠定了大学的高水平科研和教学的基础。

在十九世纪初,对德国高等教育发展最有影响的是1810年洪堡建立的柏林大学,柏林大学是在民族丧失精神独立,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建立的,可以说一开始人们就对他寄予民族振兴的厚望。柏林大学建立后,德国出现了一些按照柏林大学精神建立或整顿大学,如1818年创建的伯恩大学,1826年建立的慕尼黑大学等等。

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在十九世纪还建立了和大学功能不同的高等工业学校或其他专业性学院,为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专业人才。从而奠定了现在两种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基础。

1864年到1869年,世界生理学的100项重大发现,德意志民族占其中89项;1855年到1870年,德意志民族取得136项电学、光学、热力学的重大发明,英法两国合计为91项;到1869年止,德意志民族取得了33项医学发明,英法两国合计29项。

德国的的高等教育同初等和中等教育一样出色。普及全民教育为德意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和科研并重的办学方针,使德意志在19世纪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

参考文献

[1]《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2]《德国教育体系的历史发展》

德国近代教育体系研究(外国教育史)

德国近代教育体系研究 【摘要】从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德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比英国和法国都要落后,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又地处欧陆中央,欧洲每次大规模的战争都会波及到德国,资源除了煤炭之外大都匮乏。德国教育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德国分裂公国强化统治,富国强兵的需要,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背景密不可分的。它极大地影响了欧洲教育的风格,是后世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点典范。由于德国重视初级教育,较早地抓教育,国家强大也是来源于方法的更为先进、合理;这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明例。本文主要研究17-19世纪德国教育体系,即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发展。 德国的近代教育体系主要是从中古世纪以后开始发展,起初,受教育权只属于贵族以及神职人员,随后才逐渐普及至一般人民,使全民教育体系的发展兴盛起来。而义务教育的传统则是建构在马丁·路德思想的影响下,普鲁士王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立国民教育系统的国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毛泽东就曾写过一篇《普胜法》,就普法战争全局分析普法小学教育之不同,由教育关系到一场战争的胜负,看民族兴亡。从整体上看德意志历史上,教育关系一直关系到到整个德意志民族的发展、复兴、强大。德国教育的某些理念对我国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启示。因此,深入研究德国近代教育体系的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 1.初等教育方面

德国教育体制,最需要提的就是德国的初等教育。德国初等教育真正创始于1528年。16世纪以前,德国教育以教堂学校为主,在德国发起的宗教改革对德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马丁·路德首次提出义务教育主张,但主要力量放在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16世纪中期,各公国先后颁布了有关国家办学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例如1559年的威丁堡法令决定国家在每个村庄设立初等学校,强制家长送女子入学。魏玛公国1619年的法令要求开列6-12岁男女儿童的名单,以保证适龄儿童入学上课。特别是进入18世纪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从1713年起接连颁布了教育法令,详细规定了政府设校,强迫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办学经费,教育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设施。最为著名的是1763年,普鲁士颁布的《乡村学校规程》,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年龄,适龄儿童不入学的,父母将被罚款;对我完成义务教育的儿童发给证书,作为就业凭证,还规定了教育经费问题和教育收费标准等等,进一步完善的义务教育制度。但这一时期的法令大多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实施。直至19世纪初,德国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并颁布了《初等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得到切实贯彻。1885年,普鲁士实行了免费义务初等教育,,到十九世纪末。德国初等教育入学率达到百分之百,文盲率不到百分之一。 德国大力发展教育是有历史根源的,德国位于欧洲大陆的中央,在历史上,又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尤其是拿破仑战争失败后,国王发表了“我们必须以智力来弥补物力的损失”的名言。初等教育的发展是德国的国民素质得以提高,国家实力也增强了。毛奇元

近现代德国教育(总结)

三、德国近现代的教育制度 (一)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笼络人心及扩充军队,德意志各邦的王公们都非常重视国民教育。16世纪末17世纪初开始,各封建公国把初等学校由教会管理改为国家管理,并颁布一些学校法令,规定实行初等强迫教育,如德国最大的一个邦国——普鲁士,于1717年和1763年先后两次颁布此类法令,规定5~12岁儿童必须到学校受教育,否则对家长要课以罚金,甚至儿童缺课,也要对其家长加以罚款。从而德国在西欧率先将学校管理权国家化。 德国的初等学校主要是由路德派倡导和兴办起来的,学校设施一般非常简陋,师资水平也不高,大多由裁缝、鞋匠和退伍士兵担任或兼任。宗教教育是其主要内容,同时也教一些简易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教学方法主要是死记硬背和体罚。后来,经虔信派努力,这类学校得到较大发展,手工科列入学校课程,直观性原则和学生自主性原则受到重视。另外,班级教学和本族语教学等在这一时期也得以实施。这些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这一时期,德国的中等学校主要有三种类型:古典文科中学、武士学校和实科中学。文科中学在德国中等学校中占据重要地位,由宗教改革时期梅兰克吞创立的拉丁中学和斯图谟创建的文法中学演变而来,主要是为了把贵族子弟训练成政府官吏,与劳动人民无关。武士学校则沿袭中世纪骑士教育而来,其任务是把贵族子弟训练成为文武官职及从事外交事务的人员。学习的内容较宽泛,但很肤浅。18世纪出现的实科中学则适应了工商业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是一种既具普通教育性质,又具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中学。实科中学主要讲授一些接近实际生活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实用知识,这促进了德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实科中学曾盛极一时。 此时,德国大学受国家的影响日渐增强,人文主义精神逐渐排斥着欧洲大学传统的中世纪学风。学校增加了新人文主义学科和实用学科。国语授课、教学方法的改进,打破了旧大学沉闷的氛围,给大学增添了新的活力。此外,这一时期的德国还创办了许多新大学,如圣·尼古拉大学、哈利大学、赫丁根大学等,这为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二)18世纪一19世纪中期 18世纪末德国出现泛爱主义教育运动。泛爱主义者接受卢梭的思想,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强调尊重儿童的个性,要热爱儿童,让儿童得到自由发展。他们重视体育,注重发展人的理性,重视现代语和自然科学知识。泛爱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巴西多(也称巴泽多)于1774年在德国东部德绍开办一所泛爱学校,对学生进行免费教育。各地纷纷仿效,极大地促进了资产阶级进步教育思想的传播。 在这一时期,德国还出现了一场学习发扬古希腊文化的运动,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威廉·冯·洪堡。在他担任公共教育部部长期间,按照新人文主义精神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他强调实施初等义务教育,颁布《初等义务教育法案》,改进和加强小学师资的培训工作;在中等教育方面,他对文科中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制订新的中学教学计划,减少古典语文的教时数,这些措施使文科中学更接近实际生活(实科中学);在高等教育方面,他建议创办了柏林大学,首次提出“教学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对后来德国教育、科研的发展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然而,欧洲“神圣同盟”成立后,普鲁士反动政府对国民教育事业进行了野蛮地摧残,使德国教育走向倒退。政府命令学校监视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接着又削减自然学科,增加古典学科,加重神学课,这些倒行逆施严重地阻碍了德国教育的发展进程。使德国的学校教育倒退了许多年。 (三)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 普鲁士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战胜法国,建立了以普鲁士邦为首的德意志帝国。帝国政府也十分注重利用教育来为其经济、政治服务。德国学校教育始终贯穿着民族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僧侣主义和反共反社会主义的精神,强调学校为国家服务的精神,目的是为了把青年培养成德意志民族主义者。培养大批效忠的具有初步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及士兵是帝国初等教育的初衷。根据1872年颁布的教育法,德国对6岁儿童实施了为期8年的强迫义务教育,并把初等学校分成初、高两级,每级4年。初级称基础学校,高级称高等国民学校。法令还规定设立为期6年的中间学校,对学生进行一般的普通教育和一些职业教育。

外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成年礼:在史前部落中出现。一种通过仪式是“伴随着地点、状态、社会地位、年龄的每一变化而实施的礼仪。” 2、青年之家:与成年礼活动相关,在史前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专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公共教育机构。 3、智者:公元5世纪开始出现的一批向人传授雄辩术及其他科学知识,并以此谋生的古希腊职业教师。 4、苏格拉底方法:也称产婆术。是苏格拉底在讲学中形成的一种以问答、诘难、诱导为特征的谈话式教育方法。由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是一种师生平等、共同追寻知识和意义的教育方法 5、中世纪:一词最早诞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由意大利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首先提出并使用,指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这段时间,也就是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新航路开辟的时间。 6、骑士教育:在骑士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进行的,要求骑士彪悍勇猛、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 7、导生制学校: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由教师把所教的内容先教给年龄大,学习比较好的学生,然后由这些学生再教给其他学生,称为导生制。 8、新教育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场反对传统教育理论和方法,广泛采用新的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的教育改革运动。强调学习者的观点和个体兴趣,主张用现代教育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改革乃至重建,因此又称新学校运动。 9、进步主义教育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产生于美国的、以杜威教育哲学为主要理论基础、以进步主义教育协会为组织中心、以改革美国学校教育为宗旨的教育革新理论和实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主要实验包括帕克的昆西方法、杜威的芝加哥实验学校、约翰逊的有机教育、沃特的葛雷制、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华虚朋的文纳特卡制、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拉格的社会课程。P356 10、双轨制:欧洲各国从19世纪开始,面向全体公民尤其是下层民众的初等教育和为上层阶级服务的高级中学、大学是分离并且不衔接的,这样就形成了学制中的双轨制,一轨是中下层阶级子弟的普及教育体系,一轨是从家庭教育开始,为有产阶级子弟而设的学校体系。 11、综合中学运动:20世纪以来,在民主社会的背景下和对教育平等的追求中,在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下,欧美各国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制度和机构的运动。基本精神是反对造成教育不平等的双轨制,强调中等教育的民主化。 12、统一学校:1919年法国出现。一种面对所有人开放的共同学校,要求平等、义务、免费的基础教育。初等学校与中等学校相衔接,而高等学校的大门也向所有中学毕业生开放。 13、大学推广运动: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伦敦、剑桥、牛津等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或校外讲座形式将大学推广到非全日制学校。 14、新大学运动:在伦敦大学的带动下,19世纪下半叶英国出现了许多民办的城市学院,如曼彻斯特大学、南安普顿大学等。 15、英国11岁考试:在儿童11岁、六年级结束时举行的标准水平测试。水平测试共有三次,分别在二年级结束、六年级结束和九年级结束时举行。该系列考试旨在测试儿童在同龄人中的发展程度。 16、习明纳:起源于德国、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大学教学模式。具体含义是:在教授指导下,学生组成研究讨论小组,定期集中,师生共同探讨研究成果,进行教学和研究相结合教学活动。 17、儿童研究运动: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的欧美,强调以儿童为对象进行身体健康、智力以及情感、态度、兴趣等各方面的系列研究,从而科学地解释儿童的心理及教育等问题,揭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某些规律。 18、德国的实科中学:实科中学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这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排除了教学科目、课程内容的纯古典主义的倾向,适应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的需要,实科中学的社会地位也比文科中学低得多,它的学生是不能升入大学的。直到二十世纪初它的学生才有权报考大学。 20、哈勒大学:1694年在德国创办,坚持大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并把自然科学引入到大学研究中,

《外国教育史》教学大纲

《外国教育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外国教育史 英文名称:The educational history of foreign countries 课程编码:14103C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总学时:48学时 总学分:3学分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 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中国教育史等 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二、课程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与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1.学科性质外国教育史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教育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一。它与中国 教育史共同构成教育史学。从学科性质来看,外国教育史属于一门社会科学。从该学科产生的途径来看,是由教育学和历史学的定向综合而成,因此堪称为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教育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于18世纪末产生于德国。 2.研究对象外国教育史的研究对象是:除中国以外,世界其它地区及主要国家历史发展各阶段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探究教育发展变化的规律。 3.学习外国教育史的目的、任务及意义 (1)掌握一些必要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基本史实。 (2)在此基础上,进而对教育史上的经验教训,经过认真细致的考察、分析、鉴别、判断,以便去粗取精,以供借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3)要从人类教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来总结、揭示教育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 总之,通过学习、钻研,一方面学习了解一定的史料,主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客观地看待前人在教育问题上的成败得失,开阔眼界,获得有益的启示,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前瞻性,增强按教育客观规律办事的自觉性,从而为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这既是学习外国教育史的目的及任务,也是学习该学科的主要意义所在。 三、外国教育史主要内容及重点 1.内容从理论上来说,外国教育史的内容大体可分教育史实(包括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也称 教育理论)两个方面。从远古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以外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基本史实和教育思想的出现、发展和演变过程,便构成这门学科的全部内容。但由于种种历史的及现实的原因,在本学科的具体学习中不可能,也不宜面面俱到,在各社会历史时期只能选择某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情况或影响较大的教育理论进行探讨。如奴隶社会以亚非地区的几个文明古国和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封建社会(即中世纪)则以西欧封建社会及阿拉伯帝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古希腊教育 斯巴达教育——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军人,专门以军事训练为其中心内容,很不重视发展人的智慧和才能;(1)教 育过程:①7岁以前主要是家庭教育;②从7岁至18岁,儿童进入军营式的国家的教育机构体操场接受“五项竞技”(赛跑、掷铁饼、标枪、跳跃和角力)、神话、传说等教育;③从18岁起,公民子弟进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埃佛比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 ④年满20岁的公民子弟开始接受实战训练,派往边境;⑤到30岁时,正式获得公民资格;(2)教育的特征为:①教育具有阶级性;②教育是国家的事业,受统治阶级的控制;③片面重视道德和军事教育,忽视知识文化的教育;④重视女子教育; 雅典教育——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1)教育过程:①7岁前,儿童在家中由父母养育;②7岁以后,女孩留在家中由母亲负责教育,学习纺织、缝纫等技能。男孩7随后则开始进入弦琴和文法学校学习;③到十二、三岁左右,公民子弟体操学校学习“五项竞技”;④从18~20岁,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⑤到20岁,经过一定的仪式被授予公民称号;(2)教育特点:①教育具有阶级性;2教育培养的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③既有公共教育也有私人教育,重视国家和私立教育的发展;④不重视女子教育; “智者派”——智者又称诡辩家,在前5世纪后期主要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代表人物为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无物存在”和“一切都是假的”)、普罗狄克斯、安提丰、希比阿斯、克里底亚等;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1.教育目的论:主张培养治国人才;治国人才必须要有德有才,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2.德育论:提出“知识即道德”的命题,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道德,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人具有正义、勇敢、节制和具有正义、勇敢、节制和智慧四种美德,并且由此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认为知识教育是培养道德的主要途径;3.智育论:强调治国者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将天文、几何和算术等实用课程纳入教学体系;4.“苏格拉底方法”:又被称为产婆术,是一种对话式教学方法, 它并不是把学生所应知道的原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从学生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开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刺激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寻找正确答案,使其得出正确的原理,包括步骤为①讽刺②助产术③归纳④定义;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理想国》柏拉图设想的理想国是由哲学王领导的正义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中,执政者,军人,工农商服从各自的天性,各安其位,各尽其职,互不干扰,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是理想国的四大美德。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1.灵魂论与教育:认为要按三个方面来规定灵魂,即营养的灵魂(植物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 古罗马教育 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1.共和前期:主要是家庭教育,以培养农民、军人为宗旨的教育; 2.共和后期:主要特点是培养优秀公民和接触的演说家为目的,学校主要包括(1)罗马小学;(2)文法学校,主要学习希腊语、希腊文法和希腊文学;(3)修辞学校,主要进行演说、雄辩的训练,以培养未来的政治家;

近现代德国的教育

近现代德国的教育 (一)历史背景 经济发展严重受挫,各方面落后于英、法等欧洲国家 2. 3.欧洲新思想、新科学的流行 (二)教育概况 1.初等教育 (1)16世纪中期起先后颁布了有关国家办学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 (2)18世纪后期新式学校——“泛爱学校” ◆创始人:巴西多(J.B.Basedow,1724-1790) 【1774年,编出《.初级读本 .... ....》.——18世纪的《世界图解》,教育史上第二本有 插图 ..的教科书】 ◆办校设想: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中 ◆教学方式:“适应自然” ◆教育对象:贵族子女 ◆教学内容:本族语和实科知识(占重要地位)、外语、体育、音乐、舞蹈和 农业劳动、手工业劳动等 ◆教育目的: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 2.中等教育 中等学校主要类型:文科中学 (1)1537年由斯图谟创办 (2)斯图谟式文科中学尤重古典 (3)到17、18世纪,既保持了古典传统,更把升学预备教育和培养上层职业者(医生、律师、牧师、官吏等)作为重要任务 3.实科教育 (1)背景: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日渐丰富 (2)教育对象:贫家子弟 (3)教学方式:直观法 (4)教学内容:实科内容 4.特殊学校:“骑士学院” (1)教育目的:培养文武高官、巩固统治 (2)教育对象:上层贵族子弟 (3)教学内容:现代外语和自然科学(首要地位)、法律、军事、工艺、建筑、 机械等,不学拉丁文和希腊文 ......... 5.高等教育 代表性学校:哈勒大学——建立于1694年,是欧洲第一所新式大学 ......... (1)任教人员:崇尚理性、善于思考和具有冒险精神的学者 (2)新大学的特征:

德国的教育体系

国际司: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介绍 一、德国教育经费制度 德国属于联邦制国家,由16个州组成,行政区划分联邦、州、地区三级,是世界发达国家之一,历史悠久,教育发达。根据德国联邦统计署2012年发布的数据,2010年德国教育总支出为1723亿欧元,占GDP的7.0%,占公共开支的18.6%。政府公共教育支出中90%源自州和县政府。 (一)教育基本结构 德国教育分为四个基本层次,即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德国实行12年制的义务教育,公立学校学费全免,教科书等学习用品部分减免。德国公民满6-18岁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其中必须完成9年(有些州为10年)全日制教育,如果不能继续全日制普通学校或者全日制职业学校的学业,其余3年必须上非全日制职业学校。小学学生进入中学无需进行统一考试,依据小学成绩、教师鉴定、家长意见以及学生的志趣等进行分流,分别进入主体中学(5-9年级,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实科中学(5-10年级,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业或机关任中级职员)、文理中学(5-12或13年级,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大学)。德国培养人才主要通过两条途经:一是小学——文理中学——大学,这是一条直接升学的道路,它培养的是从事科学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的人员;另一条途经是小学——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职业学校,这是一条直接就业的道路。每类学校的教师必须接受高等教育,为终身公职人员,享受公务员待遇。

(二)教育投资体制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由中央高度集权, 战后转变为极端的地方分权化, 实行各州文化教育自治。德国各州政府在教育管理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一般教育事务由各州制定的宪法、学校法和其他教育法令加以具体规定,教育领域的基础原则不是由联邦政府的主管部门确定,而是由各州之间相互约定。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权限仅限于一般的监督和协调。 德国实行以州政府投入为主、联邦政府投入为辅的教育投资体制。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及进修等环节的日常经费投入主要由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负责,包括建校费、教师工资、以及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公务费和业务费等。联邦政府也对各州的教育事业提供资金支持,但重点在高校扩建、新建方面,联邦和州各投入50%,在促进科研、师资培训和职业教育方面,联邦政府也为各州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这一体制虽然形成了德国教育景观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但也带来不利影响, 如各州在教育政策方面各自为政,缺乏州与联邦、州与州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协调, 导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二、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因其为德国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而享誉世界。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教案)

精心整理 《外国教育史》 第三章西方近代教育 第三部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教案) 一、导入新课 赫尔巴特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墓志铭: 探求神圣深湛的真理, 甘于为人类幸福奋斗, 是他生活的鸪的。 此刻,他的自由的灵魂, 充满光明,飞向上帝, 此地,安息着他的躯体。 多数伟人,在他们在世时,好象并不怎么令人钦佩;但当他们去世以后,他们的伟大之处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伟人的称呼往往是他们的后代给的,他们的荣誉往往是迟到的,赫尔巴特也是如此。赫尔巴特的教育、教学思想并未引起当时人们的注意和重视,为此他曾哀叹道:“我那可怜的教育学没能喊出它的声音来。”在他1841年去世20年之后,也就是从19世纪60年代以后,他的教育理论首先在德国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后来在美国、欧洲以及亚洲各国开始学习并且应用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我国20世纪初开始翻译和引进了赫尔巴特的教育学说,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教育学之父”,他是第一个提出完整教育理论体系的人,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么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二、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包括八个方面:(一)、历史地位,(二)、生平概况,(三)、理论基础,(四)、教育理论,(五)、历史影响,(六)、课堂小结,(七)、巩固提高,(八)、布置作业。 (一)历史地位 JohannFriedrichHerbart,(1776-1841),德国19世纪着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欧洲教育心理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代表作是1806年的《普通教育学》、1935年的《教育学讲授纲要》。他的突出贡献就是将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试图揭示教育、教学的规律,深化了教育学研究的内容。 (二)生平概况 1776年生于德国奥登堡。 他的幼年教育受益于母亲和家庭教师,以后入拉丁学校。 1794年进耶拿大学。在学校内他研究康德、费希特等人的哲学着作,当时刚发表的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Parmenides,约公元前六世纪)关于一切存在都是统一的和不变的学说,给他很大的影响。 1797年初,他在修完大学课程之前,即去瑞士担任一贵族的家庭教师,他对教育的兴趣就是由这个职务引起的。 他在1799年曾访问过柏格多夫,与裴斯泰洛齐相识,这一认识给他的印象很深,但是他并未接受裴氏观点中的民主主义倾向。 1799年以后,他停居在友人家专攻哲学。 1802年在哥丁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随后即在该校任教。1806年,他的最主要的教育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出版。1809年他应哥尼斯堡大学的聘请,继康德之后,讲授哲学与教育学,并创立教育研究所,目的在于训练教师,应用他的教育原理。 1833年,他重回哥丁根大学任教,授哲学和教育学。1835年出版了《教育学讲义纲要》,进一步发展了《普通教育学》

外国教育史讲义12——福禄培尔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课程讲义12——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福禄培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obel,1782—1852)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创始人。在裴斯泰洛齐的影响下,福禄培尔对儿童充满挚爱,无私地献身于幼儿教育事业,推动了德国乃至欧美国家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教育实践活动与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实践活动 1782年4月21日,福禄培尔出生于德国图林根地区奥伯魏斯巴赫村。他的父亲是个牧师,因此,他从小深受宗教思想的影响。福禄培尔不到一岁就失去了母亲。他的父亲忙于教务,后母对福禄培尔感情淡薄,对他缺乏关怀。他由此意识到母爱和家庭温暖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幼年时,他经常独自在花园中观察植物,养成了热爱自然和沉思的习惯。 福禄培尔入学于当地的国民学校。11岁时寄居在舅舅家,转到施塔提尔姆国民学校读书。国民学校毕业后,1797年,年仅15岁的福禄培尔给一位林务员当学徒。 1799年,福禄培尔进入耶拿大学哲学院,学习自然科学和数学。当时,在该校任教的著名哲学家费希特和谢林对他的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年后,他因无力缴纳学费而缀学。此后的几年,他做过见习林务员、土地测量员、农场秘书等。 1805年,福禄培尔到法兰克福准备攻读建筑学时,偶遇法兰克福模范学校校长格吕纳(~ton G~ner)。福禄培尔应邀到该校任教。从此,福禄培尔开始了教师生涯。在这所学校,他开始研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这一年,他在霍尔茨豪森(yonHo~ausen)男爵夫人的帮助下,前往瑞士伊弗东学院,拜访裴斯泰洛齐。对伊弗东学院为期14天的访问使福禄培尔对裴斯泰洛齐的教学方法增加了感性认识。 1806~1811年,福禄培尔在霍尔茨豪森男爵家任家庭教师。其中,1808~1810年,他带领两名弟子在伊弗东学院学习。与裴斯泰洛齐两年的朝夕相处,使他对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有了深入的了解。裴斯泰洛齐对教育事业和儿童的爱戴也深深地感染着福禄培尔。在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和教育适应自然思想的启发下,福禄培尔着重探讨了学前教育问题。 为了扩大自己的认识,1811~1812年,福禄培尔到哥丁根大学学习。1812—1813年,他又到柏林大学深造。他着重学习了哲学、人类学、伦理学、语言学、历史、地理、矿物学等学科。这些知识为他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如;当时自然哲学的球体法则认为,圆球是自然的原始形态,也是一切生命统一体的象征以及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自然规律。后来,他把这一观点运用到恩物之中。 在柏林大学读书期间,在费希特、施莱马赫等爱国学者的影响下,他参加了反拿破仑战争, 在这种背景下,他形成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1816年,福禄培尔在格利斯海姆创办了“德国普通教养院”(die Allgemeine deutsche Erziehungsanstalt)。1817年,该校迁往鲁道尔施塔特的凯尔豪。在这所学校里,福禄培尔推行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重视儿童的自由发展和自我活动。在实践基础上,他开始撰写一系列教育论文,并创办了《教育家庭》周刊。 福禄培尔创办凯尔豪学校的时候,正值施泰因(Karl von Stein)改革时期。费希特、洪堡等提出的教育改革的主张得到许多政治上要求进步的人士的欢迎。但是,反动势力对此深恶痛绝。因此,福禄培尔学校中重视培养儿童自由和民主精神的做法既得到进步力量的支持,又遭到反对势力的攻击。1820年以后,反对势力对凯尔豪学校实行压制和迫害。但是,福禄培尔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不为打击所屈服。1826年,他发表了以凯尔豪学校工作为基础的《人的教育》一书。在这本书中,他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幼儿教育思想。 1831年,福禄培尔流亡到瑞士。在瑞士,他试图创办以裴斯泰洛齐思想为指导的新学校。在卢塞恩邦政府的支持下,他在瓦赫滕泽建立了这种性质的学校。1833年,该校迁往维利绍。1834—1835年,受伯尔尼邦的委托,福禄培尔到布格多夫接替裴斯泰洛齐担任一所孤儿院的院长,并开设一些教师进修课程。这段经历使他进一步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为他后来从事幼儿教育提供了经验。但是,在瑞士办学期间,他一直受到教会中反动势力的敌视和攻击。 1836年,福禄培尔返回德国图林根,开始设计一套在他心目中符合/L童认识规律的游戏材料。1837年,他在勃兰根堡创办了一所“发展幼儿活动本能和自发活动的机构”。招收工人和手工业者的孩子到这个机构接受教育。在这里,·他把自己设计的幼儿游戏的材料——恩物拿到“游戏小组”中实验。

德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德国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二战前(17C~20C) 背景:17C德国封建格局状态以及三十年战争,使德国经济受到严重挫折,各方面远远落后于英、法等欧洲国家。普鲁士经济恢复较快,势力最强,成为德意志各邦的表率和欧美各国的榜样。 一、17C~18C(以普鲁士教育为主) 目的:巩固王朝统治 特点:由国家兴办,由世俗政权掌握教育事业 (一)初等教育(学前) 学校类型:泛爱学校 教学方式:适应自然,注重直观、寓教育于游戏,注重实用性与儿童兴趣 教学内容:读、写、算、与宗教教育(4R)本族语和实科知识占重要地位,外语、体育、音乐、舞蹈等 代表作品:《初级读本》(巴西多),被誉为18世纪的《世界图解》、教育史上第二本有插图的教科书。 (二)中等教育 1、文科中学(前身是分级式拉丁学校) 特点:尤重古典 任务:升学预备教育、培养上层职业者 2、科学学校、文科中学 教育内容:实科内容 教育对象:贫家子弟 教学方法:直观 3、骑士学院 教育对象:上层贵族子弟 教育目的:培养文武高官、巩固统治 学校类型:文科中学、科学学校 教学方法:直观 (三)、高等教育 1、哈勒大学 教学内容:现代外语和自然科学占首要地位,不学拉丁文、希腊文 教学方式:教自由、学自由 2、哥廷根大学 教学方式:讨论、实验观察 二、19C(世界性的影响) (一)学前 1840年,福禄培尔将自己创立的学前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 (二)初等教育 特点:政府控制、速度加快

学校类型:初等学校 教学内容:4R,数学、自然、几何、等 (三)师范教育 特点:政府控制 教学方法:理性主义 教学内容:4R、宗教 (四)中等教育 1、文科中学 一系列改革:首先,将五种古典中学统称为文科中学,并规定只有文科中学的毕业生有进入大学学习或充任国家官吏的资格。 其次,规定文科中学教师的任教资格,牧师不能进入中学任教。 再次,推行新的课程体系。文科中学希望实行一种全面教育。 2、实科中学 1832年,普鲁士率先颁布《实科中学毕业考试章程》,标志着实科中学受到政府认可。 教学任务:传授自然科学、历史科学知识 (五)高等教育 学校类型:洪堡柏林大学、高等工业学校 教学方式:教学自由、学习自由 教学目的: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专业性学院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 三、德意志帝国时期 特点: 1、三轨制,即国民学校、中间学校、文科中学 2、明显的等级性和阶级性, 3、中等教育,增加自然科学和现代语言的课程,减少古典语言的分量 4、出现两类学术性中学,实科中学和文科中学 四、魏玛共和时期 背景:废除了君主政体,通过《魏玛宪法》 特点: 1、教育权归各州所有,国家负责监督 2、德国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有了一定程度的衔接 (一)普通教育(科赫的报告) 特点:废除具有等级性的双轨制,建立统一的公立学校系统 学校类型:中间学校、高级中学 教学任务:培养名族思想、集体精神、容忍精神,增强劳动观念等 (二)初等教育 特点:建立四年制统一初等学校制度,废除双轨学制 (三)中等教育 特点: 1、建立在统一的基础学校教育之上 2、制定《青少年福利法》,注重青少年福利 3、小学教师由高等教育的师范学院培养,学习期为4年

德国教育体制

德国教育:在德国,教育是由各地方政府管理,因此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教育制度。 历史:德国的教育体制主要是从中古世纪以后开始发展,起初,受教权只属于贵族以及神职人员,随后才逐渐普及至一般人民,使全民教育体系的发展兴盛起来。而义务教育的传统则是建构在马丁·路德思想的影响下,普鲁士王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立国民教育系统的国家之一。当时的Volksschule课程是一个8年的教育,并提供当时早期工业化世界的所需,同时也因为新人文主义的产生,影响到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阅读、写作、算术,以及道德、责任、军训等。上层社会和富裕阶级的小孩通常进入4年的私立学校并接受一些大学预科的课程;而一般大众则几乎无法进入中等学校。 拿破仑战争后,普鲁士引进了教师需要国家认证的资格(1810年),这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准。1812年,普鲁士开始设置中等学校的升学考试(这在1788年已被发明);到了1871年,整个德意志帝国都接受了这种制度。 1871年后,德国的学校教育开始变得较系统化和国家化。更多的学校被建立,用来训练教育良好的年轻人。当时有数种不同的学校: ?Gymnasium ,9年制(学习拉丁语,希腊语或希伯来语,以及一种现代语言) ?Realgymnasium ,9年制(学习拉丁语,现代语言,以及科学和数学) ?Realschule ,6年制(没有大学入学资格,不过可以直接进入职场工厂工作) ?Oberrealschule ,9年制(学习现代语言,以及科学和数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盟军(苏联、法国、英国、美国)在各自的占领区设置他们自己想法的教育系统。当西德在1949年取得部份独立后,在其新宪法授与各州政府教育的自治权,而教育体制主要以联邦主义为其核心概念,强调各邦的文化独特性Bildungshoheit,因而至1955年之前,各邦皆致力于将每个地方不同的教育体系同化,使各邦皆有各自成体系的教育结构。但这也造成了有史以来最复杂和多样的学校系统,许多学生必须到其他不同的地方完成他们的学业。 随后人们开始针对教育体系的发展与结构进行一些讨论与研究,在1973年时便产生了第一个“教育计划Bilsungsgesamtplan”,主要致力于教育体系的改革与扩大发展,然而这个计划的许多目标都尚未达成,因此德国直至今日都还持续进行教育改革的脚步。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有其自己的教育系统(参见:东德教育),整个共和国的教育系统基本上是标准化的,这个系统在1990年代初期被废除,不过在德东各州仍有一些影响力。 教育体系结构 德国教育体系主要分为五个部份: ?基础教育层级Primarstufe: 教育體制開始的前四年(有些邦是六年或是在第五以及第六年有獨立的Orientierungsstufe。 ?第二级初阶Sekundarbereich I: 在結束小學階段後進入此層級,主要分為三個類別:

外国教育史

普洛塔格拉智者派代表人物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 目的:培养治国人才 教育主题:伦理道德 “知识即道德”是其最重要的命题 苏格拉底方法:把教师比喻成“知识的产婆”“苏格拉底法”被称为“产婆术” 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 《理想国》《法律篇》 认为学习即回忆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 《伦理学》《政治学》 灵魂论与教育 理性部分思维、理解、判断 非理性部分植物的灵魂(营养、生长、发育) 动物的灵魂(本能、情感、欲望) 西塞罗(前106-前43)罗马 培养雄辩家通过实际观摩获取雄辩知识 昆体良(35-100)罗马 《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理论的著作 奥古斯丁(354-430)罗马 《忏悔录》 原罪伦所有人带着原罪来到世界禁欲思想 拉伯雷(1493-1553) 法国 《巨人传》 法国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抨击封建统治、教会权威,经院哲学 名言:没有理解的知识,等于灵魂的废物 马丁*路德(1483-1546)德国

主张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对贫苦儿童免费,更重视宗教和道德教育 洛克(1632-1704)英国 《教育漫画》 教育作用:白板说反对天赋观念 教育目的:培养绅士不能通过学校,需要通过家庭培育 绅士教育内容: 体育:教育的第一位“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德育:重视榜样和示范作用,强调说理,重视练习对形成习惯的作用; 智育: 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提出了包含德智体三育的教育体系。 倡导:及早实践、反对体罚、重视榜样作用、主张用宗教思想规约儿童。 斯宾塞(1820-1903)英国 《教育论》 提出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批判传统的“绅士教育” 目的:为未来“完满生活”作准备 首次鲜明而正确地表达了智育、德育、体育三个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批判了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提出了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卓越见解。 缺点:过于强调自然科学,忽视人文科学,课程功利色彩浓厚。 爱尔维修(1715-1771)法国 提出“教育万能论”否定遗传因素的作用。无神论者 鉴于教育的影响,主张国家创办世俗教育。 狄德罗(1713-1784)法国 否认爱尔维修的“教育万能论” 为俄国拟定《俄罗斯大学计划》 同拉夏洛泰一样都提出:教育权应属于国家而非教会。 拉夏洛泰(1701-1785)法国 《论国民教育》 法国国家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 同狄德罗一样都提出:教育权应属于国家而非教会。

外国教育史第八章近代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外国教育史第八章近代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近代教育制度是在近代社会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以国 家为主导、教育普及为目标的教育体系。近代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涉及 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在世界各国都有所表现。 近代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首先要从工业革命的影响谈起。工业革命 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这意味着劳动力市场对于专业技能的需求变大,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普 通劳动者。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国家开始重视教育的普及和规范,建立起 了现代教育制度。 在欧洲,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主要表现在普通教育的普及和职业教育 的发展。普通教育的普及是指国家将受教育的范围拓宽到了更多的群体, 不仅仅是贵族和富商,也包括了广大的普通民众。教育普及的核心思想是“公共教育”,也就是每个公民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这种思想体现在 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的教育制度中,建立了普通学校和义务教育制度。 职业教育的发展则是为了满足工业革命时期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国家 建立了职业学校,培养出了一大批熟练工人和专业人才。这种职业教育体 系首先在英国得以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伦敦建立了伦敦大学和皇家 技术学院。 此外,在近代教育制度的发展中,还要强调国家的角色。国家在教育 领域起到了主导和规范的作用。国家制定教育法律和政策,设立教育部门 来管理和监督教育,确保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这种国家主导的教育体制 在欧洲、美国等国家得以广泛推广。

然而,近代教育制度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是教育的私有化和商业化趋势。随着教育市场的扩大,一些私立学校开始崛起,教育变成了商品,丧失了公益属性。这种商业化教育的扩张使得教育不再是每个人都能够得到的权利,而是变成了富人的特权。 另外一个问题是教育的标准化和考试制度的过度强调。近代教育制度为了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和质量,往往强调标准化和考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发展。这种过度强调考试的制度导致了教育变成了机械的死记硬背,缺乏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总之,近代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工业革命背景下的产物,带有明确的国家主导和教育普及的特征。然而,在教育制度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只有建立起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制度,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

德国教育发展史

德国教育发展史 摘要: 一、德国教育发展史简介 1.德国教育的起源 2.德国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3.德国教育制度的变革 二、德国教育的重要阶段 1.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2.启蒙运动时期的教育 3.工业化时期的教育 4.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教育 5.战后德国的教育重建 三、德国教育的特点与影响 1.重视职业培训和技术教育 2.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综合 3.重视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 4.德国教育的国际影响 四、德国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1.教育体系的完善和改革 2.人口老龄化对教育的影响 3.移民问题对教育的影响

4.应对未来教育挑战的策略 正文: 德国教育发展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本文将简要介绍德国教育的发展历程、重要阶段、特点与影响,以及当前教育现状与挑战。 一、德国教育发展史简介 德国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当时的教育主要依赖教会。随着德国各邦国的统一,教育体系逐渐建立并发展。19 世纪,德国教育制度经历了一场重大变革,开始实行普及义务教育。 二、德国教育的重要阶段 1.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马丁·路德主张人人可以阅读《圣经》,因此推动了对普及教育的要求。宗教改革家们还提倡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学习,为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2.启蒙运动时期的教育:启蒙运动强调理性思考,促使教育观念发生变革。此时,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培养神职人员,也开始关注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3.工业化时期的教育: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德国教育开始重视职业培训和技术教育。这使得德国在技术领域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4.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教育:这段时期,德国教育受到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影响,强调民族精神和意识形态的灌输。 5.战后德国的教育重建:战后德国的教育重建以民主教育和消除纳粹思想残余为核心,为德国的再次崛起打下基础。 三、德国教育的特点与影响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外教史期中复习: 一、近代英国教育 1,教育领导体制——中央和地方相结合(中间型):教会管理☞国家拨款☞中央行政机构建立(1839枢密院教育委员会或者1856教育局或者1899教育署)☞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地方教育署☞中央型体制形成) PS:枢密院教育委员会:直接掌握和监督初等学校补助金分配。 教育局:成为政府领导全国初等教育的机关 教育署:《1899年教育法》设立,第一次统一了初等和中等教育的管理。 地方教育署:1902年《巴尔福教育法案》设立——由地方教育当局负责统一管理各级教育,使一体化国民教育体系得到巩固。 2,学校教育制度 17~19世纪的英国教育 (一)初等教育及变化: ①(17~18世纪)教区学校——慈善学校——主日(私立)学校:1781年由传教士罗伯特.瑞克斯创办——公立小学(1870《初等教育法》颁布之后产生) ②(19世纪)导生制:1803年兴起且逐渐代替主日学校 ③幼儿学校——欧文幼儿学校:1816年建立,是英国乃至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学前教育机构。 ④高级小学 ⑤师范教育的产生(导生制,师范学院,见习生制度,训练学院等。现代师范教育在20世纪以后产生) (二)中高等教育及变化 ①文法学校、公学——实科中学——古典大学(牛津,剑桥)——近代大学(新大学运动) ②《汤顿报告》中等教育:古典型,现代型,职业技术型。 ③新大学运动(近代大学):1825大伦敦大学——1829国王学院——1836两者合并“伦敦大学” PS:文法学校:培养对象由贵族子弟,僧侣子弟到大工业家和商人子弟。 公学:是一种私立,寄宿,以升学为宗旨的中等学校。专为特权阶级和贵族子弟设置,为古典大学输送生源,具有大学预科性质,学习古典文学。 实科中学:约翰.弥尔顿《论教育》提出建立实科中学。 3,教育思想: (一)17~18世纪: ①约翰.弥尔顿:1644年《论教育》——提出了建立“实科中学——课程设计的特点是文实并重”——成为古典教育向实科教育过渡的典型 ②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人力资本论 (二)19世纪: ①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及思想 ②斯宾塞:科学教育——1861年《教育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A,斯宾塞实科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英国19世纪中后期,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当时英国的现状是过分追求古典文科知识,同时轻视各类科学知识。 B,论教育目的和任务 目的: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任务:完成教育目的 人类活动的5个方面: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