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社会学三个主要理论取向

教育社会学中的主要理论取向

第一部分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Functionalism )

一结构功能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前半期,西方国家正处于经济的快速上升时期,发展和稳定是社会的主要问题,教育在其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呢——为此功能学派由此产生。

功能主义理论的思想有其悠久的历史,直接源于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例如,斯宾塞的“生物有机体说”,19世纪的“社会有机体说”等。这种理论是对18、19世纪“功利主义”的反动,被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期社会学家归纳,后又经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等人的研究发展,最后集大成于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并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社会学的主导性理论。虽然后来在20世纪60年代受到冲突理论的冲击,但在当代教育社会学中仍有重要作用。

二结构功能主义概念阐释

结构指结合、构造之意。

功能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作用。

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是社会学中一个主要的理论,它又被称为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functionalism)、共识理论(consensus)或均衡理论(equilibrium theory)。

功能主义是对共同利益的一种理论探讨:社会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或和整个社会体系的关系。强调这样的一种模式,即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从而维持了社会的稳定。功能主义还被称机能主义。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一种思潮。主要是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

三功能主义的逻辑起点和内在逻辑结构

它的逻辑起点我认为源于对社会系统“均衡”的思考。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整体与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原理来理解更容易些。它的内部逻辑结构可以理解为“对社会和社会中的机构的功能分析”以达到社会的整合、平衡和稳定。

四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创始人主要以英国的斯宾塞和法国的涂尔干为代表。后发展为两个分支学派,一派是以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的“社会功能文化学派”,另一派是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为首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

(一)早期功能论思想

1.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

他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其主要观点是那些能更好地对环境进行适应的社会要比那些不能很好的对环境进行适应的社会更易于生存和发展。他第一个提出社会像一个生物的有机体。而这个社会已经演化到相当的程度,其组成部分“器官”每一个都对社会的生存和维持发挥着正面的作用。认为适者生存原理适用于社会之间和社会内部。社会的特征,包括它的不平等都是“自然”进化原理的结果。

2.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1858-1917)

他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学的真正创始人,同时也是功能主义的奠基人。这位法国的理论家对斯宾塞的学说重新加以分析。他的核心命题是: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一套共享意识(他称之为集体良知,conscience collective)而整合在一起。人们可以通过分析社会行动对于这种宗教性或道德性的共享意识所起到的作用,来对这些社会行动做出说明。(马尔科姆·沃特斯著:《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涂尔干在教育社会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道德教育论》(Moral Education,1961)、《教育思想的演变》(The Educational Thought,1967)和《教育与社会学》(Education and Sociology,1956)。在这些著作中,涂尔干概述了教育的定义和他所理解的与社会学的关系、教育在建立作为社会基础的道德评价观方面的重要性以及为后来的社会学家所做的对该领域的界定。他发现教育在不同时代、不同地方呈现的形式也各不相同,他指出我们不能将教育系统从社会中割裂开来,因为它们彼此相互依存和促进。

(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1.塔尔科特·帕森斯(T ·Parsons,1902-1979)

他把社会秩序作为社会理论的中心议题,确立了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取向。他在研究中赋予了教育两种功能,即社会化和选择,但他认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是社会化。帕森斯的出发点是,一个社会系统总是包含对一个价值文化系统的内化,必须通过对价值取向的建构与重组,或将价值取向的变化有效地转化为新的实践,以保证其社会实践与普遍的价值取向相结合。人的社会化是社会系统得以运作和稳定的重要因素,而社会化的过程包括在分配和整合之中。

“AGIL”模型是帕森斯对于社会研究发展的一种理论模型,称为“交换模型”。这个模型将社会系统分成四个不同的方面,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完全符合现存的某一制度,但每一方面既与稳定性相连,也与变化性相关。这四个方面代表了与思想关系和物质关系不同的接近程度。

A(adaptation)“适应”是代表社会中与物质世界最接近的力量,即强制的“条件的”力量,无论人们是否喜欢它,都必须面对并适应它。经济是最接近的领域。G(goal attainment)“达到目标”代表这样一种力量,其深受物质的适应关系的影响,更受制于思想的控制,组织是通过这种子系统企图控制外部力量的冲击以达到精心确定的目标。政治与政府是与其相关的领域。I(intergration)“整合”代表着一种团结的内驱力量,在这样的一种特殊的群体中团结是我们群体内部发展出的情感,它受规范但不受广泛的价值观所支配。它也很少受客观的物质条件影响,更不受适应或达到目标的影响,受纯主观方面的支配也比预期设想的要少。L(latence)“维持模式”代表社会中最纯粹的主观力量,虽然这些价值与制度化的客观关系有很强的联系,但它是普遍性价值的领域,“L”是社会系统而不是文化系统的一个方面,它受物质的强制因素支配。

手段性功能目的性功能

对外功能

对内功能

帕森斯所称的教育属于维持模式系统,因为它的最大功能就是将社会文化系统内化,即人的社会化。

2.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1910-2003)

他对帕森斯的功能理论进行了批判与修正,提出了其理论的三个弱点:功能统一性即社会系

统的任何局部都对整个社会具有功能;功能普遍性即社会的任何活动或仪式都完成了某些对社会有益的功能;功能不可替代性即把某些制度看成是不可替代的。他批评了帕森斯的抽象的宏大的理论的同时,提出了一种“中程理论”,指出现代社会中,有许多东西并不具有全社会的功能,而仅仅对社会的某个部分具有功能。某些活动或仪式对社会的某些部分具有功能,而对社会的其他部分则可能不具有任何功能,甚至可能有负功能,也可以有一系列相互替代的社会制度来满足同样的功能性前提。与帕森斯不同的是,默顿不是用大量的功能分析来解释社会系统稳定和秩序的协调而是将注意力放到社会问题和社会变迁上。他在功能分析方面对正功能和负功能、显功能和潜功能进行了区分。正功能是对社会调整和社会适应起促进和帮助的作用。负功能则是破坏社会调整和社会适应。显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可以预料的,有意造成容易被大多数人所认识的功能。潜功能是不明显的,不可预料的,不易为大多数人所认识的功能。

五结构功能主义的评价(功能分析的利与弊)

结构功能主义适合研究稳定的、小规模的社会系统,如学校、工厂、村庄或某一小城镇、社区等;有助于理解这类的社区中人们怎样形成了有秩序的生活,表现出了强大的合作精神和高度的团结性。功能分析建立一个宏大的理论模型,其局限性在于它关注社会大系统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构成系统的各个小系统之间的互动,也不能有效地分析社会行动者的主观意图和动机。对世界上很多地方被卷入战争、叛乱和革命之中以及社会中的权力斗争,功能主义无法合理地解释这类事件。

第二部分冲突理论(Conflict theory)

一冲突论的社会背景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民族解放运动,通货膨胀,黑人运动,越战危机,第三世界兴起,这样的一种社会现实,使重视整合和稳定的功能理论不能对其进行相应的解释和分析,更找不到解决矛盾冲突的方法。因而,学者们开始对功能理论开始反思和批判,开始重视社会冲突和社会变迁的研究,冲突理论开始产生,发展成为社会学以及教育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学派。发端与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由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和齐美尔的理论对其有清晰的阐述,后经科塞和达伦多夫进一步发展。

二冲突论的相关概念阐释

冲突的本意:对立的、互不相容的力量或性质(如观念、利益、意志)的互相干扰。(矛盾)科塞认为冲突是价值观、信仰以及对于稀缺的地位、权利和资源的分配上的争斗。----《社会冲突的功能》1956年

冲突论强调人们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的斗争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

冲突论的理论假设是: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远不是作为整体一部分而平稳运行的,实际上他们是互相冲突的。

三冲突论的思想渊源及主要代表人物

当代社会学家的冲突论有两个流派,一派是美国社会学家科塞(L.Coser)和柯林斯(R.Collins)为代表的“功能冲突论”。源于功能主义,是对其补充和修正。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归结为人的本性,冲突的功能是使群体成员能够缓和彼此之间的仇恨心理和紧张状

态,促使社会变革,提高群体的稳定性和凝聚力。另一派是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R.Dahrendorf)为代表的“辩证冲突论”。认为凡有社会生活的地方就会有冲突,冲突的根源是权利分配的不均,社会是本质是“强制性协调联盟”,也就是运用权利压制冲突的一种极不稳定的形式。

(一)思想渊源

1.卡尔·马克思----阶级冲突理论

他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建立在财产和生产资料占有上的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这种经济关系中的地位不平等是社会冲突的根源之所在。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是阶级社会的普遍想象,并认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齐美尔的冲突思想

他认为冲突是敌对本能的反映,是不可避免和普遍存在的,这种本能虽然受和谐关系和爱的本能所制约,但在利益冲突的刺激下,是社会冲突的最大原因之一。社会冲突的作用并非一定是消极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必然地引起社会有机体系统的崩溃或社会的变迁。实际上,社会冲突是促进社会有机体团结和统一的过程,是保持社会整体或某些子系统完整的过程。群体间的冲突越激烈、越频繁,群体间的界限越明显、越牢固,各群体内部的团结也越紧密。在一定的条件下,起初激烈的冲突有可能变得缓和,从而给社会整合带来积极的结果。

3.韦伯的社会冲突思想

他认为社会冲突起源于三个条件,即权力、财富和声望的高度相关性、报酬的分配和低水平的社会流动率。由于权力、财富和声望的高度相关,财富精英同时也是政治精英和社会精英,那些没有财富的人往往也没有权力和社会地位。因此,后者在愤怒之下否认现存不平等系统的合法性时,易于选择冲突以改变现状。当报酬分配被垄断,而其余的人则无法享有时,社会产生紧张和愤恨。在这种愤恨的驱使下,那些没有权力、财富和声望的人就会与垄断这些社会资源的人进行冲突。当那些社会地位低的人没有机会或很少有机会向较高的社会地位流动时,仇恨就会在那些社会地位低下的人群中聚集起来,并难以控制,最终导致向社会权威挑战,爆发冲突。

(二)主要代表人物

1.刘易斯•科塞(L •A•Coser)----“功能冲突论”

他主要致力于把功能论与冲突论结合起来的可能性,并集中探讨冲突在社会体系中的功能。研究社会体系内的各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必然存在紧张、失调和冲突现象。他认为冲突的起因主要是由于社会报酬的不均衡分配以及人们对社会合法性的怀疑与否认。社会冲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社会结构和人们心理因素的交互作用。灵活复杂的社会结构比单纯而牢固结合的社会更能承受冲突。冲突具有一系列积极的社会功能。例如在庞大的民主社会中,多重交叉的冲突有助于阻止根本的不可挽回的分裂,并把社会缝合在一起

2.拉尔夫·达伦多夫(R ·Dahrendorf,1929--2009)---“辨证冲突论”

达伦多夫的冲突论基本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的冲突思想批判、吸收和改造基础上的。他认为,马克思的理论在细节上已不适用于现代工业社会。认为对社会的考察存在两种不同的基本模式:社会均衡模式和社会压制模式,结构功能主义是社会均衡模式的典型代表。社会均衡模式的实质性要素概括为:稳定、整合、功能协调和价值共享。

社会均衡模式使得现代社会学丧失了推动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因此他呼吁社会学家用怀疑精神去发现社会中呈现出来的令人困惑的问题,走出“乌托邦”幻境。他认为,社会现象本身充满着辩证关系,往往同时呈现出相互矛盾的二重层面:稳定与变迁、整合与冲突、功能与反功能、价值共享与利益对立等等,社会现象的这种辩证性质决定了社会学分析必须

采用社会压制模式以补充社会均衡模式的不足。鉴于社会均衡模式已经通过结构功能主义而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当务之急就是努力按照社会压制模式发展相应的社会学理论。达伦多夫将社会压制模式的基本要素概括为四个基本假定:

第一,社会变迁是普遍存在的最基本的现象;

第二,凡有社会生活的地方就存在着冲突,冲突现象可以加以疏导和控制,可以暂时被压制,但无法彻底消除;

第三,社会中的每一要素都可能促进社会变迁、破坏社会整合;

第四,每个社会都以其内部一部分成员压制其他成员为基础。

达伦多夫强调,压制模式并不比均衡模式更正确,之所以特别重视它是因为它对社会实体的那些经常遭到忽视的侧面——变迁、冲突、反功能和压制——给予极大关注。达伦多夫正是在社会压制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冲突理论的。达伦多夫为自己确立的理论目标是,证明冲突的原因既不是某些心理变项(人的侵犯性冲动),又不是偶然的历史事件,冲突产生于社会地位结构;换句话说,把冲突同特定的社会结构联系起来,用让会结构来解释冲突现象。达伦多夫进一步确定了他的理论研究层次,他的理论仅仅考察产生于社会组合的权威结构中的团体冲突,把冲突理解为团体间的斗争,而不涉及个人之间人际互动方面的分歧和争执。因此,他的冲突理论的目标被限定为对冲突团体及团体冲突进行结构分析。

(三)主流倾向

“社会再生产理论”和“文化再生产理论”代表了教育社会学中冲突理论的主流倾向。鲍尔斯与金提斯为“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代表,基本观点强调教育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必然会受到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成为保持或增强社会和经济制度的社会制度之一,为此,教育不能成为促进更大平等与社会正义的改革力量。而布迪厄为“文化再生产理论”的代表,提出了许多专有名词,如“文化专断”和“文化资本”等。他认为所有的文化都有“文化专断”的特点。教育制度也有自己的“文化专断”,这是支配阶级文化专断的变异。

(四)新的分支

迈克尔·艾普尔的“反抗理论”,在其《意识形态与课程》一书中给予了说明,从关系学角度对教育进行两个领域的分析,一是教育做什么---充当了经济领域再生产不平等重要方面的工具。二是教育在其中怎样运作---既是经济资本,又是符号资本或文化资本,使我们了解学校这样的文化保存和分配的机构是如何创造和再造意识形式的。学校既“加工”知识,也“加工”人,本质上,正规的与非正规的知识常通过阶级被当作加工人的过滤器。

四冲突论的逻辑起点和内在逻辑结构

它的逻辑起点我认为是源于对结构功能主义功能分析的反思,着眼于社会另一侧面的矛盾、冲突、反功能等的思考。其内部逻辑结构是对冲突的功能分析和结构分析来思虑社会变迁和社会冲突等社会问题。

五冲突论的评价

它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从反功能的角度来思考社会变迁的一系列现象,但它只是从宏观角度来把握整个社会系统,以及各个社会系统内部的冲突关系,比如从宏观的角度来思考学校等问题,忽视了微观层面的争斗和个体的差异,也没有批判学校生活的复杂性,没能看到学校中的斗争和矛盾。

冲突理论把世界一分为二的过分,简化后的二元对立无法反映社会冲突的现实;冲突理论倾向于把冲突等同于变迁,混淆了两个毕竟不完全等同的概念。与功能主义者将稳定与均衡视为社会的主导秩序一样,冲突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持续的变迁流转过程。

第三部分互动论(Interaction and Interpretive Theories)

互动论是区别于上述两种理论的第三种重要理论,有时也被称为“解释论”和“微观社会学”。互动论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60--70年代曾经盛行一时,至今仍然是有很大影响的社会理论流派。它所关心的是学校参与者之间最普遍、平常的互动问题,强调要对学校中的人际互动、个体行为进行研究,因而这一理论更重视研究个人、小群体、师生间的互动、同辈群体如何交往等问题,而非社会结构。

一、互动论产生的背景

互动论的形成受到以下一些因素的共同作用: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由于受到外部事物的刺激而产生的“反应性”行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这种思想,对互动理论关于个人与他人相互关系的内容产生了基础性的影响。即对个人来说,他人(期待和行动等“符号”)就是外部刺激因素。个体的行为是在这种外部“符号”刺激下(通过解读“符号” 的意义)所作出的“反应”。

2.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

实用主义认为,人与环境的联系,是由于人必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以谋求生存而形成的联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联系。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对“心智”范畴的分析,对互动理论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杜威认为,“心智”作为人类的一种心理意识,是在人类努力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思想对于互动理论中关于个人是在努力适应由他人构成的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社会性“人格”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3.生物学中达尔文主义的影响

生物学达尔文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意识中所保留下来的内容,主要是那些人在谋生过程中“有利于人的生存”的行为方式和“有利于人适应环境”的内容。生物学达尔文主义的这种思想,对于互动理论中关于个人是在将他人的期待和评价中有利于自己生存和适应他人环境的内容存储进自己的头脑中的内容,起了重要作用。

4.阿尔弗雷德·舒茨(A.Schutz)的现象学社会学

这一学派的基本观点是:第一,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因此社会学的研究应当是对人的研究,是对人的行动的社会意义的研究。第二,人们的角色规范和行为方式是由人类特有的自然态度和主观生活世界塑造而成的,因而社会学者应通过观察、描述和分析惯常的、习俗性的“日常生活”和“生活世界”,探求人的基本生活方式的社会意义,揭示人的“主观交互性”和“社会互动性”,从而对人的意识和行为的实质作出科学的解释。(参见钱扑:《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

二、互动论的范畴

(一)符号互动理论

1.理论起源过程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提出了“符号互动论”,它是社会互动理论中最具影响的理论之一。起源于社会心理学家对“自我”的分析。哈佛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第一个明确提出“自我”范畴,詹姆斯的“社会自我”概念认为,人们关于自我的感知源于同他人的互动。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提出的“镜中我”范畴,认为自我是以群体为背景,在互动中产生的。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提出了“心智意识”并论证了心智意识只有通过人们在社会中的互动才能得以形成和延续。但是,这个理论学派的真正创立人当推在社会心理学方面最有影响的理论家米德(George Mead,1863--1931)。米德从两个基本的假设出发开始他的综

合的:首先,人类机体生理的弱点迫使他们与群体中的他人进行协作,谋求生存;其次,人类机体内和机体间的那些有利于合作、从而有利于生存或适应的行动将会被保存下来。从这两个假设出发,米德重新组织其他思想家的概念,将心智、社会自我和社会进一步贯穿于互动之中。

2.概念界定

符号:指人们赋予行动的含义。如:握手的含义。表扬和批评的含义。红色的含义等。

行动:是行动者个体的行为。

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只有通过它,人们才能把自己的行动变成追求报酬、避免惩罚的行动。

3.逻辑起点与内在逻辑结构

米德认为,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础是符号。因为一方面,符号是一种社会整合力。人们通过运用符号,能够将自己与共同体结合起来;另一方面,符号有助于社会的拓展与延续。符号把过去的和“非现实”的事物(如天堂)变成一种“现实的”东西。该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即:互动——手段——符号。

4、米德及其互动论思想

(1)“心智”——“想象性预演”。(汲取并发展杜威的思想)“心智”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形成一种心理能力。心智能力的作用是:(1)用符号标识环境中的客体。(2)在心中预演客体可能选择的行动方案。(3)选择公开行动的合适路线。

(2)“自我”——“自身形象典型化”。(詹姆斯、库利的思想)“自我”是个人继心智能力为基础的又一种心理能力。自我能力的作用是:(1)用符号将自身标识为客体。(2)逐渐将自己“典型化”为某一类客体形象。(3)借助“自身形象典型化”,个体的行动才保持了前后一致性、保持了较为稳定的态度、意向和价值观。

(3)“社会”——“内心互动模式的持续与变迁”。基于“心智”和“自我”两种能力,个人是以“典型化的自己”与各种“典型化的他人”发生着互动。合适的行动路线、行动的前后一致、稳定的态度、意向和价值观等因素,使互动得以模式化。同理,“心智和自我”的变化,也是导致互动模式发生变迁的原因。社会互动的一般过程:基于“心智”能力——试错、选择适当行动路线。我周围的“他人”是谁——将他人“典型化”。他人对“我”分别有怎样的“期待”—期望网络。运用以往的“核心自我”、试错、发现可能遭到他人激烈反对的行为,逐步选择不至于引起他人激烈反对的“适当的行动”。

米德认为在自我发展中将会有三个发展阶段,其实在这三个阶段就是社会化的过程,领悟、内化和创造互动手段的过程。嬉戏阶段,儿童能够对熟悉的他人进行想象和扮演,既可以扮演自己,也可以扮演他人;团体游戏阶段,个体需要对群体的合作者进行符号化的理解,进而确定自己的角色;概化他人阶段,个体需要内化价值观念、社会规范、风俗习惯等。不仅了解自己的角色,也开始了解他人的角色,使自己成为团体的一分子。自我的发展是掌握互动符号的必经途径。

5、布鲁默及其互动论思想

1、理论前提:

(1)个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他对事物赋予的意义为基础的;

(2)这些意义产生于互动过程之中;

(3)这些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通过自我解释过程不断加以修正的。

2、基本概念:

(1)解释(interpretation)

在人类互动的科学解释中包含了主观经验,强调不显露的行为与可观察的行为之间的必然联系。

3、基本观点:

(1)符号是社会相互作用的中介。

(2)人们通过对符号的定义与理解进行互动。

(3)符号互动是能动的与可变的过程。

(4)符号互动创造、维持与变革社会组织、结构与制度。

(二)交换理论

1.理论起源

社会交换理论的理论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古典经济学中的交换理论2、人类学中的交换理论3、社会学中的交换论传统:马克思与齐美尔4、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2.概念界定

布劳认为,社会交换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人类行为成为交换行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他这样定义社会交换:社会交换是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动。

3.逻辑起点与内在逻辑结构

若说结构功能主义和社会冲突理论是研究社会互动形成的社会结构中功能、整合或冲突,探求结构位置和角色,那么社会交换理论是真正研究社会结构形成的动力——交换。社会互动理论深受理性选择的影响,个体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通过最少的互动成本来交换,获得最大的收益,也就是说,交换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是:互动——目的——交换。

4.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代表人物有乔治·霍曼斯和布劳。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开始于对功能主义的批判。他认为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单位是人,而不是功能学派所说的社会角色或社会结构,而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目的。他的理论包括六个命题——成功命题(the success proposition)、刺激命题(the stimulus proposition)、价值命题(the value proposition)、剥夺——满足命题(the deprivation—satiation proposition)、侵犯——赞同命题(the aggression—approval proposition)、理性命题(the rationality proposition)。在霍曼斯看来,上述六个命题是一组“命题系统”,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成功命题是其理论的最基本的公理,它指出人们的行动总是追求报酬,逃避惩罚;刺激命题指出行动受到经验和情景的制约;价值命题指出人在进行行动选择时是有价值判断参与的;剥夺—满足命题限定了价值的时效性;攻击—赞同命题揭示了人类行动的感情色彩,行动受自我公正感的支配;理性命题则在指出行动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行动的可能性问题。在解释人类行动时,所有这些命题都必须加以考虑。霍曼斯的所有命题都是关于个人之间的交换行为,但他认为,这些命题同样能对社会制度进行解释。

布劳认为社会交换只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无目标、无理性的情绪冲动行为和追求终极价值理想的表现性行为不属于社会交换的行为,社会交换是一种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自愿性活动,影响它的最基本的社会规范是互惠规范和公平规范。布劳认为微观的社会结构起源于个体由于希望获得社会报酬而发生的交换,交换过程分为吸引、竞争、分化、整合四个阶段。宏观的社会交换与微观社会交换有着一定的异同点:它的分析单位不是个人,而是群体;群体之间的交往如同个体之间的交往一样也受追求报酬的欲望支配;群体之间的交往也大致经历了吸引一竞争一分化一整合过程;但是群体之间的交往间接较多,所以他比微观交往更加复杂和不可预测。

(三)标签理论

该理论来自于心理学中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所写的《课堂中的皮格马列翁效应》一书,书中所强调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成了一种获得重要支持的解释。如果说用“语言”和手势等符号的互动可以更直接地了解互动双方的意义,那么,运用“标签”的方法是一个更加隐含的互动,这中互动在表面看来是静态的。在社会学中,标签理论曾有效地运用于“越轨者”的研究中。但在教育研究中,标签理论直接与心理学的“期望理论”相结合。这里,教师活动的必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这一评价也许会形成“聪明”、“迟钝”等标签)常以第一手信息为依据,这一信息来自于学生与教师在班级内共同度过的时光中的直接互动。但是,形成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大量信息是第二手的。比如,其他教师的评价、测验分数、以前的报告卡、家长会议或心理诊所的评价等,这些都是潜在的信息来源。大量的研究已证明,学生的学业成绩不仅仅是学生天赋能力的问题,而且也直接和不可避免的同教师有关。因此,现在我们也有理由说,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以及他的学习成就,也许不是学习的结果,而是“贴标签”的结果。一旦学生被贴上标签,就会形成一种“自我指认”,就会按照教师的期望去行动并达到教师“期望”的结果。

三、互动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及评价

互动论认为,行动者能够在各种情境中进行界定、分类、让自身与周围的事物相互调适。教师也要善于利用慧眼去找到与学生共处的情境,能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只有处于同一情境中,教师才能体会到学生表现出行为的动机何在,能够采取合适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又不乏教育意义。作为学生,了解到教师能为他们考虑,他们当然也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师生互动就会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创设情境,而且要充分利用身边的人和事,利用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类似情况,引导学生共同去体验他人的想法,理解他人的观点、价值观等。另外,教师是社会的代表者,是受社会的委托而承担教育工作的。为此,教师本身扮演的就是学生榜样的角色,他们必须向学生标明那些与社会要求相符合的文化符号(信念、价值观、态度及行为方式等)。

与上述优点相联系的往往就是它的缺陷,正因为互动论过于强调了“人是生活的创造者”,把分析社会互动作为问题的核心,这就可能忽略社会对作为行动者的个体的强制作用。而实际上,无论是哪个人都无法超越社会外部环境的制约。教师也好、学生也好、学校行政领导也好,都只能部分地创造学校或课堂生活。

综上所述,教育的进行离不开互动,教学活动的实施少不了互动,互动理论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教学进行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能够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学校内部各机构之间的互动、学校与社会、家庭的互动对学校的发展起着监督和促进作用。而在当今学校中,各个因素之间却缺少了必要的互动,因此增强学校中人际间的互动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钱民辉著:《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章。

[2]珍妮·H·巴兰坦著:《教育社会学:一种系统的分析方法》(第五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章。

[3]马和民著:《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章第3节。

[4]王处辉主编:《高等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章第3节。

[5]Carlos Alberto Torres and Ari Antikainen(Eds.),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f new research and theory Row man & Littlefield,2003.pp.21-41.

高等教育社会学三个主要理论取向

教育社会学中的主要理论取向 第一部分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Functionalism ) 一结构功能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前半期,西方国家正处于经济的快速上升时期,发展和稳定是社会的主要问题,教育在其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呢——为此功能学派由此产生。 功能主义理论的思想有其悠久的历史,直接源于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例如,斯宾塞的“生物有机体说”,19世纪的“社会有机体说”等。这种理论是对18、19世纪“功利主义”的反动,被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期社会学家归纳,后又经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等人的研究发展,最后集大成于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并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社会学的主导性理论。虽然后来在20世纪60年代受到冲突理论的冲击,但在当代教育社会学中仍有重要作用。 二结构功能主义概念阐释 结构指结合、构造之意。 功能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作用。 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是社会学中一个主要的理论,它又被称为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functionalism)、共识理论(consensus)或均衡理论(equilibrium theory)。 功能主义是对共同利益的一种理论探讨:社会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或和整个社会体系的关系。强调这样的一种模式,即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从而维持了社会的稳定。功能主义还被称机能主义。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一种思潮。主要是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 三功能主义的逻辑起点和内在逻辑结构 它的逻辑起点我认为源于对社会系统“均衡”的思考。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整体与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原理来理解更容易些。它的内部逻辑结构可以理解为“对社会和社会中的机构的功能分析”以达到社会的整合、平衡和稳定。 四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创始人主要以英国的斯宾塞和法国的涂尔干为代表。后发展为两个分支学派,一派是以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的“社会功能文化学派”,另一派是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为首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 (一)早期功能论思想 1.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 他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其主要观点是那些能更好地对环境进行适应的社会要比那些不能很好的对环境进行适应的社会更易于生存和发展。他第一个提出社会像一个生物的有机体。而这个社会已经演化到相当的程度,其组成部分“器官”每一个都对社会的生存和维持发挥着正面的作用。认为适者生存原理适用于社会之间和社会内部。社会的特征,包括它的不平等都是“自然”进化原理的结果。

061591510 教育社会学

2015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社会学》试题 课程代码:0615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917年出版美国第一本教育社会学教材的是 A.佩恩 B.哈里斯 C.詹姆斯 D.史密斯 2.法国的涂尔干在1903年发表论文强调研究教育要吸取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该论文是 A.《教育社会学导论》 B.《教育百科全书》 C.《教育社会学文选》 D.《教育与社会学》 3.一般认为,作为系统和专门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出现在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中晚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初中期 4.一门学科独立或制度化的标志是在大学设立专门的讲座、有专业化的学会组织和 A.有专门的研究队伍 B.有特定的研究对象 C.有公开出版专业性的书报期刊 D.有特殊的研究方法 5.帕森斯认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A.传授知识 B.培养能力 C。培育个性 D.社会化 6.以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帕森斯和墨顿为代表的理论对教育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该理论是 A.“结构一功能主义”理论 B.符合互动理论 C.常人研究理论 D.批判社会学理论 7.冲突理论发端于 A.马克思 B.恩格斯 C.佩恩 D.哈贝马斯 8.经济学家从理论上试图证明教育能促进社会变迁,最先在这个命题上提出支持理论的是 A.“教育投资理论” B.“人力资本理论” C.“社会发展理论” D.“经济发展理论” 9.国外社会学者开展社会分层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客观方法、主观方法和 A.声望方法 B.能力方法 C.知识方法 D.出身方法 10.向戴维斯—穆尔分层理论首先提出挑战的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A.柯林斯 B.图明 C.哈贝马斯 D.金提斯 11.梅塞尔认为精英是一个与其人数相比特别有权发号施令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包括的核心要素是凝聚力、共谋和 A.群体意识 B.自我意识 C.共同策略 D.共同利益 12.符号互动论的真正创立人是在社会心理学方面最有影响的理论家 A.库利 B.华纳 C.米德 D.墨顿 13.对于全球化的分析与研究的争论涉及三个基本理论,即“趋同化”理论、“多极化”理论和 A.“综合化”理论 B.“混合化”理论 C.“生活化”理论 D.“和谐化”理论 14.在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文化的基本功能包括社会化功能和 A.“趋同化”功能 B.“整合”功能 C.“文化再生产”功能 D.“选择”与“分配”功能

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解释的范围和不足

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解释的范围和不足 曾奇奇 (10级教育,10123032) 摘要:教育社会学三大理论流派中的“功能论”和“冲突论”的名称及其理论核心就是来自于社会学理论中“结构功能主义”和“冲突主义”理论。功教育社会学的这两大主要的理论功能论和冲突论是教育社会学中最有影响、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的两大理论。众所周知,在强大的理论都会有其解释的范围限制,那么着两大理论的解释的范围和不足又在那里呢?本文将从理论入手,然后加以实例论证说明其解释的范围和不足。 关键字:功能理论冲突理论解释范围 功能理论认为,社会是由许多不同的系统组成的一个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结构。社会结构中的每一子系统对于社会的稳衡、对于社会整体作用的发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一理论非常强调社会一体化,强调社会制度、规范及角色的功能。其核心概念有结构与功能、统合(整合)、稳定、和谐。冲突论则与之相异,认为,社会秩序不是建立在对共同价值的一致认可上,而是建立在统治阶级的控制权力上,认为是冲突而非“一致性”是社会发展的动因,认为冲突是社会生活中一种自然和不可避免的现象。在他们看来, 整个社会体系分为支配者和从属者两部分, 双方具有利害冲突,支配者欲将本身的价值观加之于从属者, 并迫使其接受,而从属者亦有其自身的价值观。由此产生对立, 并构成对社会体系稳定性的威胁。其核心概念有冲突、变迁、强制等。 可看出,功能理论存在一个理论假设,即社会是一个相对持久的和稳定的结构,所以,这也就决定了功能理论的解释范围。在这个理论假设前提下,功能主义只是适用于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社会环境,而对于非持久、稳定的社会条件下,功能理论则显得有所不足。同样,冲突理论亦存在一个不甚完善的理论假设,即社会秩序的建立在统治阶级的控制权力上,故而时时刻刻存在着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冲突。冲突理论的解释范围同样这只是在这个理论假设的范围内,而在一个稳定的、契约性社会里则会失灵。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 人口流动 B. 社会流动 C. 人才流动 D. 社会迁移 2. 下列不属于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方法是( D) A. 提高行为性成本 B. 提高物质性成本 C. 提高心理惩处成本 D. 树立新的德育观念 3.(A )的主要观点是,课程功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统的生存 A. 功能主义范式 B. 解释论范式 C. 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 结构主义范式 4. 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D ) A. 群体化形成阶段 B. 成熟阶段 C. 形式主义阶段 D. 瓦解阶段 5.(A )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著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 社会剧变 B. 文化革命 C. 教育革命 D. 经济革命 6.( C)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7.( C)教育的目的是树立优生优育的观点,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A. 责任感 B. 环境 C. 人口 D. 国际理解 8.( C )是教育制度所具有的文化要素。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9.(A )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 社会化过程说 B. 相互关系说 C.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 特殊社会现象说 10.( B)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他们获得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管理环境质量的知识、态度和技能 A. 责任感 B. 环境 C. 人口 D. 国际理解

教育社会学

第一节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一、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 教育社会学发展;教育社会学理论基础;社会化与教育;社会结构与教育;社会问题与教育;社区与学校;教育组织社会学;教育知识社会学;教学社会学;社会变迁与教育等。 其主题涉及到了教育与社会系统之间几乎所有层面的问题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教育社会学可为教育活动、教育理论提供社会学依据,是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关系 ◆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社会学一般理论是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定义: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 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第二节教育社会学历史与发展 教育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萌芽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成型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转型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以后更取得了迅速发展 可分为:理论奠基时期,学科成形时期,范式转换时期,学派争鸣时期,取向修正时期一、理论奠基时期(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 背景:工业化促进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全新发展 ?教育学体系中与“个体本位论”相对的“社会本位论”的形成 ?社会学家对于教育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变革中的作用的重视

?代表人物:涂尔干、斯宾塞、杜威等 二、学科成型时期(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 ?学科制度的成形 ?有三个主要标志:一是有关大学普遍开设课程或系列讲座,二是成立全国性学术团体,三是出版学术刊物 ?研究范式成形。规范性研究范式 三、范式转换时期((二战结束至60年代中期 ?实证性研究确立。功能主义研究盛行(p32) 四、学派争鸣时期(60年代后至80年代中) ?冲突论学派。解释论学派 五、取向修正时期 ?不同观点、不同取向的研究者之间交流。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理论与应用研究并存 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 ?可分为三个时期:1922-1949创建时期 ?1949-1979停滞时期;1979到至今恢复重建时期 ?创建时期:翻译介绍国外,出版著作,开设课程 ?停滞时期:学习苏联,取消社会学及相关研究 ?重建时期:成产“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开设课程;建立学校团体,刊物等 教育社会学发展趋势 ◆研究领域上,表现为教育社会学与社会教育学结合(社会发展的高龄化、信息化、 国际化、学习化、价值多元化,社会问题增多,研究焦点突出学校教育范畴,拓展至社会教育领域 ◆重视国际比较研究及交流与理解(文化碰撞、文化冲突等导致新教育问题) ◆关注教育生态环境的研究(社会外部环境急变,导致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产 生新变化,如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人与人直接交流减少,不安、孤独 第三节教育社会学的理论 ?一、教育的功能理论 ?基本观点:首先,认为社会是由许多不同的部分构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相对持久的结构;社会结构中每一个部分都对社会整体生存发挥各自的功能。其次,认为社会因价值的共识而整合。整合是指社会结构中各个部分,彼此之间具有结合成一个统一体的特性。在统一的整体中,某一部分的变化可能影响到整个结构,但它不会破坏整个社会结构的协调与平衡,其关键是社会中存在着共同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 再次,认为社会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和谐的平稳运行状态,除非来自外面的因素破坏平衡。因此社会变迁可以被解释为来自外面的力量干扰了系统的平衡运行。 ?功能论特别适合研究稳定的、小规模的社会系统。如学校、工厂、村庄、或小镇,社区。 ?它有助于我们理解:在这样的社会系统中,人们怎样形成了有秩序的生活,怎样表现出强大的合作精神和高度的团结性。 ?功能论者对学校组织的解释 ?功能论者把学校看成是各种有机部分构成的整体,包括学生、教师、管理者、食堂人员、看门人等到,包括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年级组等机构组成。 所有这些部分都相互联系,并对学校的正常运行作出贡献。任何一个部分的动荡都会带来暂时的失衡。例如,学生因教学质量、吃饭问题而罢课,教职员工因薪金问

社会教育学三大理论

三大理论谈高考 结构功能论强调,每个社会都是由许多不同质的部分组成的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结构。社会结构包括各种社会制度、社会组织或行为的各种模式,以及各种社会角色的分配。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特别强调注意社会结构中的一部分对于社会整体生存所发挥的功能:强调社会制度、规范和角色功能的发挥,有助于保持社会均衡和促进社会发展。而高考作为我国筛选和选拔人才、促进人力资源专业化和合理化流动的一种考试形式,对个体和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追溯我国高考的历史长河,我们可以看到,高考对于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促进了我国社会结构的合理建构和社会的在发展。高考作为一种社会选拔机制的集中体现,是个体获取文化技术资源的主要手段,同时,公平性作为高考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促进个体提升自身状况的愿望,并为人的自身价值实现提供了可能和途径,从而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例如,有些贫困地区的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了自身素质,来到城市参加工作,摆脱了贫困。大部分农村的孩子都是通过高考来改变自身的命运,也唯有高考才能使他们走出贫困、走出落后,从而获得了幸福的生活。所以,高考的存在可以推动人口的流动和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冲突论强调,人们因为有限的资源、权利和声望而发生的斗争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迁是主要源泉。因此社会冲突理论关注的是高考制度的教育不公平。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高考加分制度。从初衷来讲,加分政策是为了鼓励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脱颖而出。但制度本身对那些经济条件差、教育资源的缺乏的学生来说已经是一种不公平,加之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政策被某些利益群体所利用,例如某市19名加分学生中竟有13名是“权势家庭子女”,此时不公平现象更佳严重。二是高考与户籍挂钩。全国统一的试卷,统一的评分,在各省的招生名额和录取分数相却不相同。同样的成绩,由于户籍不同,一个能够进入北京大学,另一个只能进入二本。为了选择名校,“高考移民”现象层出不穷。三是高考推荐保送制度。一方面,被保送的学生几乎没有疑问可以进入大学,而未能被保送的大多数学生可能因为一次高考失误而失去进入大学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权力等因素在内,被保送的学生未必是成绩最优秀的学生,甚至是成绩偏差的,这又给成绩好的学生带来了不公平待遇。这些教育不公平现象的背后的原因是因为有限的资源与人们的需求相冲突。那些处在劣势的考生,只能通过自己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有可能获得进入名牌大学的机会。 符号互动论强调,是一种能够体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东西,主要指具有象征意义的词句以及社会运动,社会意识相关联的想象,正是这些象征意义的符号能够引起人们强烈的立体想象,引起情感反应,符号的互动就是指符号层次上与人之间所产生的互动过程。有人说,“高考是一考定终身。”通过高考,将人的学习成绩分出个三六九等。成绩好的考生就代表他们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相对也比较高,于是他们被名牌大学录取或出国留学深造了。高考成绩属于中等水平的考生就进入了普通的大学,而成绩比较差的考生只能选择三本学校或大专。那些落榜的考生会选择复读或是提前进入社会。成绩,属于一种符号,每种符号都有特定的含义。各个大学也提前设定好该校的录取分数线,达到该校的录取分数的考生即有机会被该大学入取。高考分数作为一种社会互动符号,促进社会人口的流动和社会合理化的分配,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该篇有对一些资料做参考)

教育社会学

第一篇: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论 第一章导论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 ●教育社会学的两种研究路径: 第一种,主要是以孔德、图尔干、斯宾塞维代表的学术渊源, 偏重“社会事实”,推崇事实判断和量化研究。第二种是以韦伯为代表的,主要是偏重“个体事实”,推崇价值判断和质化研究。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1.整体性:社会有机论为代表,在研究时始终强调整体、有机联系的观点,教育现象放于社会大系统进行分析。 2.综合性:理解的教育是广义的,重点分析学校教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的综合性。 3.现实性:直面现实生活的教育事实,特别是对本国本土教育事实的研究。 4.实证性:主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研究等手段获取教育事实资料,再进行二次分析。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1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教育社会学可为教育活动、教育理论提供社会学依据,是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关系。 2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社会学一般理论是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3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局限性: 1.功能局限性:具有鲜明的合作性和依赖性,比如只能协助而不能代替各种具体的学科,不能独立的解决教育问题。 2.地位局限性:对社会学依附明显。 3.应用局限性:研究范式不具有普适性,其成果和结论的应用视情况而定。 ●美国人类学家米德把社会化的形态分为三类: 后喻文化-儿童向成人学习;并喻文化-儿 童或成年人都需要向各自的同辈人学习;前喻文化-成年人向儿童学习。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宏观角度:围绕教育功能展开, 研究重点在教育与社会结构、教育与社会不平等、教育与社会变迁以及与人的社会化问题等。 中观角度:以学校为中心开展,重点是学校科层制组织的性质、目标、结构、组成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微观角度:一、以《知识与控制》为标志,形成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二、采用现象学、象征互动论与俗民方法论等,以课堂和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形成学校教育的俗民志。 综合角度:同时关注宏观和微观两种社会过程。如,美国波普尔的”隐性课程论” . ●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萌芽:欧洲19世纪后期成形:美国20世纪初期 转型:20世纪50年代飞速发展:60年代 孔德:社会学之父。创造了“社会学”一词. 称这门学科为“实证哲学”,认为社会学是“对于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部的实证研究”。 韦伯:倡导“价值中立”,研究范式:社会行动研究,研究不只依赖定量方法,也要对他人同情理解。 斯宾塞:提出社会如同一个有机体,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和协调(社会有机论),还提出社会如同物种一样,是由简单向复杂的自然进化的过程(社会进化论)。他的教育准备说实质上是与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息息相关。 1883年,美国社会学家L.F.沃德在《动态社会学》,首先使用了“教育社会学”一词。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化过程说代表人: 佩恩“美国教育社会学之父”:教育社会学是描述与解释个人如何透过社会关系以获得并组织经验的一门科学 布朗:教育社会学研究整个文化环境,对个人影响的过程,个人经由此种过程获得并阻止其经验的一门科学。 雷通群:研究个人在团体中如何生活,尤其要研究个人在团体中得到何种教训及团体生活生所需何种教育。 涂尔干(教育社会学奠基人):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相互关系说 ⑴教育制度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米切尔英国社会学家、:教育社会学通常是研究教育同社会其他大型制度(经济、政治、宗教等)之间的功能关系。 Φ.P.费里波夫苏联社会学家: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从广义上来说就是研究教育制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问题。 ⑵教育活动(过程)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应用社会学辞典》苏联1984出版。 彼得威尔与费雷德金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核心是对教育活动的分析及分析其形式与内容,其在宏观社会结构中所受制约,及其对个人和群体的影响。 ⑶教育与社会关系说 林清江台湾: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交互关系的学科。 厉以贤大陆:教育社会学的对象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研究教育和社会之间的作用、影响、一致性、矛盾性。 3、其他:群体关系说、教育独特性说、社会功能说、特殊社会现象 说… ·研究对象界定(特点在于既姓“教”又姓“社”。) 1、所谓姓“教”是指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必须是教育现象或教育

问 题。要害在于防止两种倾向:①“泛化”研究对象:将教育社会学实际上混同于一般社会学或其他分支社会学。②“窄化”研究对象:将教育社会学实际上“降格为”其分支研究领域。社会化过程说是在泛化了对象的同时,又窄化了研究对象。 2、所谓姓“社”是指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必须具有社会学意味。 3、对于研究对象的界定大致有三种分类: a、以社会学范畴为基干的分类。(日本社会学家清水义弘)。 b、以教育领域为基干的分类。 c、以教育的社会性为基干的分类。(新堀通也) ·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 学科性质分析: a、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b、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c、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特别说明: 第一,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与规范建有学科”; 第二,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五个阶段及其代表事件) 1、理论奠基时期(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在两个方面为教育 社会学产生准备了条件:①教育学视野的拓宽:18世纪初赫尔巴 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教育学理论体系——个人主义教育学;19 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学者开始跳出“个人”的圈子,从“社会” 的角度来考察教育现象。这些考察大致分为两大类型:a、教育哲 学的考察。具体来说有三个学派(ⅰ“社会教育学”代表人:德国 纳托普与伯格曼;ⅱ“文化教育学”代表人:德国狄尔泰、斯普兰 格、诺尔;“公民教育学”代表人:德国凯兴斯泰纳、美国杜威)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1、1883年在《动态社会学》中首次提出了“教育社会学”概念的学者是沃德 2、1917年出版美国第一本教育社会学教材的是史密斯 3、法国的涂尔干在1903年发表论文强调研究教育要吸取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该论文是《教育与社会学》,首次把教育社会学纳入到“教育科学”名义下的学者是涂尔干。人们普遍认为,在教育社会学还没有制度化之前,涂尔干是教育社会学学科的真正创始人。 4、日本学者清水义弘对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提出了质疑,他 认为教育社会学不是单纯的应用社会学。 5、韦伯主义教育取向的三个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是金恩、柯林斯和阿区。 1、一般认为,作为系统和专门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 2、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初期形成的两条途径:一是教育学家对赫尔巴特教育学体系进行批判时建立的;二是社会学家将教育纳入到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中形成的。 3、在教育学领域中,有两个不同的学派参与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考察,它们是思辨教育学派和实证教育学派 4、一门学科独立或制度化的标志是在大学设立专门的讲座、有专业化的学会组织和有公开出版专业性的书报期刊。 5、最早将教育社会学予以制度化的国家是美国 6、教育社会学在美国的“制度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头十年(或“为准备做教师的社会学”);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或“为教育的社会学”);这一时期,史密斯,查特斯等人做了三件事情:1923年成立“美国教育社会学学会”,“美国教育社会学学会”创刊的机关刊物是《教育社会学学报》,设立了教育社会学大学课程和教科书。第三个阶段是1930年到1945年(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 7、二战后,以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帕森斯和墨顿为代表的理论对教育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该理论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8、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教育社会学三种研究途径: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社会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知识汇总 1.1917年出版的美国第一本教育社会学教材的是史密斯的《教育社会学导论》。 2.1947年,教育社会学家布朗出版了《教育社会学》。 3.涂尔干,又译迪尔凯姆。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903年发表论文《教育与社会学》。人们普遍认为,在教育社会学还没有制度化之前,涂尔干是教育社会学学科的真正创始人。 4.一般认为,作为系统和专门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5.1883年,沃德在《动态社会学》中首次提出了“教育社会学”概念。 6.一门学科独立或制度化的标志是在大学开设专门的讲座、有专业化的学会组织和有公开出版的专业性的书报期刊。 7.帕森斯认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是社会化。 8.教育社会学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与核心主题是现代性。 9.当代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是舒尔茨。 10.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 11.梅塞尔认为精英是一个与其人数相比特别有权发号施令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有着三个核心要素:群体意识;凝聚力;共谋。 12.鲍尔斯和金提斯两人透过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剖析,看清了美国教育制造神话的目的,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学校教育是应社会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再生产”和“符应”机构。 13.在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文化的功能,一个是社会化功能,另一个是“选择”与“分配”功能。 14.伯恩斯坦认为存在着两种语言代码,即精密型代码与封闭型代码。 15.教育变革作为相对独立领域的研究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 16.在社会学冲突范式下对教育变革解释的理论有: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文艺复兴理论、空想主义或无政府主义。 17.各种解释学范式下的研究都采取了典型的人种学方法论的变式。其基本原理是以人类行

教育社会学的相关理论

专题二:教育社会学的相关理论 第一部分:教育社会学理论流派的划分 (钱朴《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版) 一般来说,都按照流派产生时间先后及影响大小而将其归纳为功能论,冲突论,解释论三大学派,这种划分清晰,明了,也反映了客观的发展事实。 另一种划分法近年美国学者凯瑟琳·贝内特(Kathleen Bennett)和玛格丽特.D.勒孔特(Margaret D. LeCompte)在其合作的专著《学校运作的方式:教育的社会学分析》(the way schools :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education)中,就教育社会学流派提出了一种颇有新意的划分方式。她们认为,教育社会理论框架的基点建构于如何将一个社会的现实理想、信仰、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生活准则通过学校机构"传"给下一代。社会学家在传的问题上有两种基本态度:一种是传递,继承,另一种是反叛、改造。 以此为据,教育社会学理论总体可以划分为三大块: 一、社会传递理论(social transmission theory),包括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与冲突论; 关注社会的各个结构如何协调动作,以最大限度地自的功能,失去整个社会的发展。学校机构则应充分展示其社会化功能,将现行社会的文化价值不加变更地"传承"下去,因此从本质意义上讲,这是一种文化的复制,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均属于对原有文化维持的理论。在传递过程中,学校对所传递的文化的内容是无法选择的,个体对所施教的文化,从内容到形式也是无法逃避的因此学校与个体均处于被动的地位。 二、解释论(interpretivist theories),包括现象学,符号互动论,民俗方法论; 这一理论介于传递理论与改造理论之间,被视为沟通两者的桥梁。目前普遍认为社会传递论是一种宏观的教育社会学理论,解释论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取一种微观研究的视角,而社会改造论则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 三、社会改造论(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ory)主要涉及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ies),包括女权主义后现代论,后结构主义等。 强调对传统文化、行为标准、社会价值的扬弃,对现有社会的改造和更新,因而学校机构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文化创新,注重一代新人的塑造,使其能在今后的社会中扮演"解放者"和"改造者"的角色。这种理论的实质是文化的生产、文化的制作,绝不是对原有文件的重制。在改造理论中,学校对原有的文化可以批判、筛选、扬弃,对社会中不平等的教育现象予以揭露和抵制,其在社会的改造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个体也具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为打破传统、创新文化而发挥主体角色的作用。因此,学校机构、学生个体在社会改造中处于主动和活跃的地们。20世纪30年代后期形成的批判论被看成典型的社会改造论。 第二部分:教育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解析 一、功能理论 功能的含义: 功能主义又称机能主义。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一种思潮。主要是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 一部分社会学家视社会为放大了的生物体(超级生物体),他们把功能的观点引入到社会学的研究中,探讨社会各种结构(社会角色、社会规范、社会制度和机构)的功能,借以说明这些结构存在的理由。

教育社会学的理论

教育社会学的理论 教育社会学的理论 教育社会学的真正成熟是在本世纪50年代。迄今为止,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流派是复杂多样的,而且不同的学者的分类方式也不同。

表1-3-1教育社会学主要理论的不同分类 一、教育的功能理论 教育社会学的功能理论直接源于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它涉及近现代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如孔德、涂尔干、马林诺夫斯基、帕森斯、默顿等。功能论经过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期社会学家的归纳而成形;又经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等人的研究而发展;而经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的研究集大成,并在50年代成为社会学的主导性理论;60年代末期受到冲突论的冲击,但在当代教育社会学中这一理论仍拥有大量的信徒。 功能论的基本观点是: 1、认为社会是由许多不同的部分构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相对持久的结构;社会结构中的每一部分都对社会整体生存发挥各自的功能。 2、认为社会因价值的共识而整合。整合是指社会结构中的各个部分,彼此之间具有结合成一个统一体的特性。在统一的整体中,某一部分的变化可能影响到整个结构,但它不会破坏整个社会结构的协调与平衡,其关键是社会中存在着共同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 3、认为社会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和谐的平稳运行状态,除非来自外面的因素破坏平衡。因此社会变迁可以被解释为来自外面的力量干扰了系统的平稳运行。 功能论特别适合于研究稳定的、小规模的社会系统,它有助于我们理解:在这样的社会系统中,人们怎样形成了有秩序的生活,怎样表现出强大的合作精神和高度的团结性。有关教育的功能理论的经典代表人物是涂尔干、帕森斯、杜威。 二、教育的冲突理论 早期社会学家,如帕克、斯莫尔等人曾研究过社会冲突。但到了帕森斯这一代则注重研究社会整合、共同意识、平衡等,而视社会冲突为社会病态,是负功能。直到50年代末,才开始重新注意社会冲突,社会学家们不得不从社会学创始人那里寻求启发。尤其是马克思、齐

教育社会学三大取向

述评教育社会学的三大取向 摘要:教育社会学自20世纪初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后,尤其是自5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并出现了影响教育社会学理论发展的一些主要社会学研究取向,分别有功能取向、冲突取向和互动取向。这三中取向下的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析了教育社会学,并提出了一些令人思索的问题。 关键字:功能主义;冲突主义;互动主义 一、教育社会学的功能取向 教育社会学学科制度确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研究范式由规范性研究转向证验性研究,,与证验性研究范式齐头并进的是功能主义(又称结构功能主义)研究的盛行,由此出现了教育社会学历史上的第一个学派——功能主义学派。这一学派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直到60年代前半期,一直支配着欧美教育社会学舞台。其基本理论特征是:以积极地社会功能为基轴来探讨教育现象。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涂尔干、帕森斯、特纳、杜威等人。 结构功能的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形式的系统,构成社会的各个因素,以其有序的方式相互连接,并相应地对社会整体发挥各自的功能;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其状态总是平衡的,而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尽管会发生变化,但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经过自我的调节和整合,仍然会达成新的平衡状态。 在帕森斯的最具代表性的著作《社会体系》一书中,所谓社会结构,在他看来,是具有不同基本功能的、多层面的次系统所形成的一种“总体社会系统”,包含执行“目的达成”、“适应”、“整合”和“模式维护”四项基本功能的完整体系。这个完整体系被划分为四个子系统,分别对应四项基本功能:“经济系统”执行适应环境的功能;“政治系统”执行目标达成功能;“社会系统”执行整合功能;“文化系统”执行模式维护功能。帕森斯认为,这是一个整体的、均衡的、自我调解和相互支持的系统,结构内的各部分都对整体发挥作用时,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维持整体的动态的均衡秩序。在这里,结构表现为一种功能。 结构功能主义强调整体稳定社会秩序,而构成社会稳定秩序的关键条件是共同价值体系,要让全体社会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体系,并且能把这套价值体系作为行动的依据标准和导向,规范自己的行动或者内化为自身的人格结构,成为社会性的共识,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社会道德渗透到每个人的意识之中,成为社会成员思想意识的组成部分,让整个社会拥有共同的道德价值观念,从而才能使整个社会保持稳定这种把整个社会道德观念传输给单个的个体的过程就是使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在社会化过程中,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此,可以看出,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由接受教育的个体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来决定的从帕森斯的角色理论观点看,在社会结构中角色是最基本的单位而学校正是一个使个体进行社会化机构,通过这个机构,个体受到教育,掌握适应社会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向个体进行社会共同价值观的熏陶教育,让它内化为个体的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 教育的选择功能。教育社会学都比较认同教育的选择功能从美国社会学家特纳的教育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制度的实质就是选拔制度,只是根据国家和各个具体社会的整体需要不同,选拔的对象方法和标准各不相同。教育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对受教育者个体进行的评定和筛选,让社会整体获得适应和符合自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教育社会学:是以社会学这门学科作为理论分析框架来研究社会学眼中的各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与社会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学科. 教育科学派:德国的克里克、罗荷纳等,反对个人本位主义教育学的思辨化、观念化、片面化;采用实证、科学的方法;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的关注,寻求建立具有实证性与科学性的教育理论; AGIL图式:帕森斯,任何社会系统都履行着对外—对内及手段性—目的性,这两对功能组成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四种功能,即外部适应功能、目标达成功能、内部整合功能及模式维持功能。地位:这一图式不仅被用来对整个教育系统,而且被用来对教育的分支系统与分支范畴进行理论分析。 社会互动:人际或群体间发生的交互动作或反应的过程,有合作与对抗之分. 抵制理论:即反抗理论,艾普尔,吉诺斯,威利斯.反对直接再生产理论,认为再生产是由学生的反抗和创造性的适应学校环境而间接产生的。 文化资本:个体从父母家庭那里获得的可以促进教育成就的语言文化能力。 前喻文化: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专指以开拓未来为使命的文化类型.前喻文化意味着前途未卜的晚辈,“未来就是现在”。美国文化被认为具有明显的前喻文化特点。前喻文化下的教育取向:开放性的“师导生"制教育模式. 后喻文化: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专指以重复过去为使命的文化类型.后喻文化意味着学富五车的长辈,“未来就是过去”。中国被认为具有明显的后喻文化色彩。全部特点是对变化缺乏认识,对现有生活方式所有方面的普遍正确性予以持久的无可置疑的认同。后喻文化下的文化价值取向:封闭式的师授学承模式。 机会:用来测量个人接受社会、家庭与学校的物质条件与心理因素综合影响状况的一组变量。具体内容有:①校外物质因素②校内物质设施③家庭心理因素④学校心理因素⑤教学条件。 教育机会:①指进入各级正规学校入学的机会,现已分化;②指进入不同教育渠道的机会;如学术性与技术性教育渠道的选择;③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是结果均等论的主张,也是教育机会内涵上的突破. 文化教育:以迪尔泰、诺尔为代表,认为教育是一种文化传递活动,文化与自然相区别的独特性与历史性特征,决定了教育不可能有普遍性的目地,教育方法也不可能从类似自然科学的心理学推导出来; 结构功能主义(和谐论):社会由不同部分构成稳定的结构;每一部分都对社会整体生存发挥各自的功能;社会因价值共识而整合;社会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和谐的平稳运行状态; 冲突论:以社会冲突为基本线索来考察教育现象,后来内部形成两个基本的分支学派,即新韦伯主义(柯林斯、金)和新马克思主义(鲍尔斯、金蒂斯); 解释论:于70年代初在英国首先掀起,认为宏观教育社会学不能解释学校教育的实际过程,从而对学校教育的实际内容与实际过程进行剖析,以图解释学生学业失败的原因,包括3个分支学派,即教育知识社会学、符号互动论、人种方法论; 符号互动论:以凯迪、沃兹为代表,运用情景、脉络.视野、文化、交涉、策略等概念,来解释学校与课堂的生活过程; 教师预期职业社会化:个体为适应将要承担的教师角色而进行的准备性个体社会化; 教师继续职业社会化:个体在承担教师角色后,为了更好地扮演教师角色而进行的社会化 二、问答 1。教育社会学研究范式的规范化与验证性; 规范化: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社会学主要是作为可资在实践中提高教师能力之基础知识的一门课程来设置的,被称为“服务于教师的社会学”;②20世纪20年代,教育社会学研究以直接服务于实践为基本取向,被成为“服务于教育的社会学”;③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用社会学理论解决各种教育问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成果的理论性均较欠缺,被称为“教育问题的社会学"。 以上其基本取向都是应用社会学理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最终任务是提供并阐述可供实践适用的范式,如此便形成了教育社会学发展史上第一个研究范式 验证性:①纯科学性质,事实分析取代价值判断;②研究目的侧重于建立社会学理论,而不是改进教育实践;

教育社会学中功能主义理论和冲突主义理论的解释范围和不足

教育社会学中功能主义理论和冲突主义理论的解释范围和不足

2010级教育学2班张莹学号:10123044 教育社会学中功能主义理论和冲突主义理论的解释范围和不足 ——以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分析 【摘要】 教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教育系统中的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学科,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畴之中。教育社会学的三大理论流派中的“功能主义”和“冲突主义”的名称及其理论核心就是来自于社会学理论中“结构功能主义”和“冲突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和冲突主义理论是教育社会学中最有影响,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的两大理论。它们的解释范围有哪些呢?对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发展又分别有什么贡献和局限?本文讲通过举例,浅析这几个问题。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功能主义冲突主义 【正文】 一、教育社会学中的功能主义理论 教育系统是社会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子系统,从社会学创建至今,大部分社会学家都很关心教育,他们用已有的社会学理论去推动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其中在当代盛行的美国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基础上,形成了最有影响的教育社

外实现功能的体现。以上分析是按帕森斯的AGIL模式去分析教育内部系统是怎样运转的其中很多教育元素没有罗列进去。从分析中可看出模式的弱点一是仅作静态分析,而无动态的研究二,仅从积极的、良好的愿望中去“理想”,而没有考虑到消极的因素三,仅从整体的功能、宏观的视野去观察,而没有从非功能、零功能,和微观的角度去作分析。 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各种不同层次的生产方式和关系,不同地区发展 的不平衡以及多种文化传统习惯决定了我国社会分层在一定时期内的存在,决定社会人材规格与类型需求的多样化。我们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体系按这样一种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来发挥其社会化、社会选择以及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但从目前教育的基本状况来看,我们的教育体系基本上是一种为高校做准备的类型。这种教育体系的社会化和选择功能远远不能与我国现存社会状况相适应。从功能主义角度看,它不可避免地导致教育与我国整个社会发展的不协调。

061591510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社会学试题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社会学》试题 课程代码:0615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917年出版美国第一本教育社会学教材的是 A.佩恩 B.哈里斯 C.詹姆斯 D.史密斯 2.法国的涂尔干在1903年发表论文强调研究教育要吸取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该论文 是 A.《教育社会学导论》 B.《教育百科全书》 C.《教育社会学文选》 D.《教育与社会学》 3.一般认为,作为系统和专门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出现在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中晚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初中期 4.一门学科独立或制度化的标志是在大学设立专门的讲座、有专业化的学会组织和 A.有专门的研究队伍 B.有特定的研究对象 C.有公开出版专业性的书报期刊 D.有特殊的研究方法 5.帕森斯认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A.传授知识 B.培养能力 C.培育个性 D.社会化 6.以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帕森斯和墨顿为代表的理论对教育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该理论是 A.“结构一功能主义”理论 B.符合互动理论 C.常人研究理论 D.批判社会学理论 7.冲突理论发端于 A。马克思 B.恩格斯 C.佩恩 D.哈贝马斯 8.经济学家从理论上试图证明教育能促进社会变迁,最先在这个命题上提出支持理论 的是 A.“教育投资理论” B.“人力资本理论” C.“社会发展理论” D.“经济发展理论” 9.国外社会学者开展社会分层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客观方法、主观方法和 A.声望方法 B.能力方法 C.知识方法 D.出身方法 10.向戴维斯—穆尔分层理论首先提出挑战的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A.柯林斯 B.图明 C.哈贝马斯 D.金提斯 11.梅塞尔认为精英是一个与其人数相比特别有权发号施令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包括的核心要素是凝聚力、共谋和 A.群体意识 B.自我意识 C.共同策略 D.共同利益 12.符号互动论的真正创立人是在社会心理学方面最有影响的理论家 A.库利 B.华纳 C.米德 D. 墨顿 13.对于全球化的分析与研究的争论涉及三个基本理论,即“趋同化’理论、“多极化”理论和 A.“综合化”理论 B.“混合化”理论 C.“生活化”理论 D.“和谐化”理论

教育社会学自学指导书

聊城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教育学专业自学指导书 教育社会学 杨光海编 2010 年 6 月

、八、- 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教育社会学是教育科学的重要分支科学,它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考察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分析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发生、发展与演变,以期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学的方法观察教育问题的眼光和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对教育课题的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体系结构:本课程是教育社会学基础性内容的讲授,主要内容涵盖了教育社会学入门的几个问题、教育社会学学科介绍、教育社会学的历史与发展、教育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取向、教育社会学理论与现代性、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教育与向上社会流动、学校教育制度的社会学分析、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高等教育系统的社会学研究、教育变革的社会学分析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把握课程本质和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员思考教育社会学的基础性内容,同时挑选并提供合适的阅读材料,供学员课下阅读,提供作业供学员练习。尽量保证学员课堂学习有兴趣,并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下课后完成至少1:1的投入。培养学员的快速学习能力和集体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技巧。 四、课程具体教学要求 1 、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 2、讲授和思考、讨论相结合,加强课堂互动 3、结合现实教育问题,培养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五、指定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指定教材 [1]钱民辉:《教育社会学概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

主要参考书 [1]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2]马和民主编:《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六、自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绪论:教育社会学入门的几个基本问题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教育社会学的概念,教育社会学对不同学习者的价值,教育社会学家关心的问题以及他们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式。 ★内容提要 一、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二、教育社会学对于不同学习者有何价值 三、教育社会学家关心什么?他们研究什么? 四、教育社会学家怎样开展他们的研究 五、结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