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飞机项目

中国大飞机项目
中国大飞机项目

解密中国大飞机项目

含义: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大型运输机和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一次航程达到3000公里的军用或乘坐达到100座以上的民用客机。从地域上讲,我国把150座以上的客机称为大客机,而国际航运体系习惯上把300座位以上的客机称作“大型客机”,这主要由各国的航空工业技术水平决定的。

中国发展大飞机决策始末

1970年8月,在毛泽东、周恩来的直接过问下,中国开始研制自己的大飞机运10。1980年9月,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大飞机——运10就首飞上天,使中国一举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研制出100吨级大型客机的国家。

 

但1983年10月,由于继续

研制所需要的3000多万元资金

无法落实,1985年2月被迫停

飞,运10项目下马。

1986年-2000年:引进开发 从1985年开始上海飞机厂执行与美国麦道公司合作组装25架麦道82飞机的项目。麦道82是中国第一个整机合作项目,截至1994年先后共交付35架给航空公司使用,其中5架返销美国环球航空。鉴于麦道82合作只是一个单纯组装外国飞机的项目,原航空部于1986年底提出一个通过国际合作来“开发”干线飞机的计划,并最终在1995-2000年与麦道合作生产麦道90。麦道90项目被称道的是其国产化率达70%,并获得美国FAA生产合格证(PC)的延伸。但这种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实际上弱不禁风:1996年底波音兼并麦道公司后,于1997年在全公司范围内关闭麦道90生产线,麦道90生产线只生产了2架就草草收场,麦道90项目血本无归。而且项目尚未完结,波音就通知中方销毁所有的技术资料与图纸。

1994年-1998年:合作研发

1992年国家承诺拨款100亿元后,航空工业部门提出100座的AE100项目,计划通过谋求与国际知名商用飞机公司合作,通过获得外国技术支持来开发中国的飞机平台。但在中方采取甘当“小学生”的态度后,选定的合作对象空客公司却要价越来越高,甚至在商务谈判中每谈一次都要收取“技术转让费”,1998年,该项目终于被搁置,100亿元的拨款在花掉1.1亿后被国家收回。

2006年1月确定适时重启大飞机研制

2006年1月6日,国防科工委新闻发言人金壮龙在国防科技工业工作

会议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在2006年和“十一五”期间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中包括适时启动大飞机研制项目。

)

中国运十飞机简介(图

中国运十飞机简介

Y10飞机的研制始于1970年8月,1980年9月26日首飞上天。Y10飞机的客舱按混合级布置为124座,头等舱16座,排距1.05米,旅行舱108座,排距0.88米。

全经济级布置149座,排距0.88米;按高密度布置(排距0.7366米)可达179座。

Y10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110吨,最大商载25吨;最大巡航速度974公里/小时;最大商载航程3150公里,5吨商载航程可达8300公里;最大加油量51吨;实用升限12000米。

Y10飞机共研制两架,其

中01架用于静力试验,02架用

于飞行试验。静力试验结果表

明Y10的静强度完全符合设计

要求。飞行试验结果充分说明

该机具有良好的飞行品质。

Y10从1980年9月首飞成功到1984年共飞行了130多个起落、170多个飞行小时。先后飞抵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郑州、合肥、广州、昆明、成都等国内主要城市,并七次沿“死亡航线”飞抵拉萨,成为首架飞

抵拉萨的国产飞机。

·运十迄今保持的记录

Y10飞机是第一架国产喷气式旅客机;

Y10飞机最大起飞重量高达110吨,是最大的国产飞机;

Y10飞机最大航程长达8300公里,是飞得最远的国产飞机;

Y10飞机最大时速(真速)达974公里,是飞得最快的国产运输机;

Y10飞机的实用升限高达12000米,是飞得最高的国产运输机;

Y10是第一架按英美适航条例(CAM4b和后来的FAR25部)设计的国产飞机;Y10飞机是第一架飞抵拉萨的国产运输机;

·运十总体数据

速度

(1) 最大巡航速度(100t,8000m): 974km/h(真速)

(2) 经济巡航速度(100t,11000m):917km/h(真速)

最大巡航高度 12,000m(39,370ft)

航程

(1)15吨商载、M=0.82、巡航高度11000m: 6400km

(2) 5吨商载、M=0.82、巡航高度11000m:8300km

机组/乘员

(1) 机组:5人驾驶制、4个服务员(2) 乘员:混合级124人:

头等舱16座、排距1.05m/41.34英寸;

经济舱108座、排距0.88m/34.65英寸;

全经济级149人、排距0.88m/34.65英寸;

最大起飞重量 110,000kg(242,500 lb)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大飞机项目国家将投入500亿-600亿元

大飞机项目从论证到正式

立项,时间之快出人意料。有

了坚定的国家意志,各大强势

部委从对大飞机项目“追名逐

利”的名利场中,被聚合到“胡

温”的自主创新大旗之下,达成了难得的妥协。

接下来的问题变成了“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大飞机”和“我们用什么样的机制做大飞机”。

要创新的不仅是一架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被计划经济摧残

和“屡战屡败”后萎缩的中国民用航空工业能力,也需要进行一次创新性

的体制重组。对于中国的大飞机梦想者和建设者来说,梦想如何照进现实,除了将取决于中国航空工业的技术基础、工业技术和投资水平外,考验的更是我们的意志、勇气、市场意识以及对无数次打击的承受能力。

时间对每个人是不同的。当两鬓渐霜的程不时看着那架浸满自己和同仁们心血与壮志的“运十”尘封于上海飞机制造厂的角落,他没有想到自己要等整整22年。当研究战略产业的经济学家高粱为“运十”写的祭文《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1998年开始在一个微小的圈子里流传,当时年88岁的“两弹一星元勋”、两院院士王大珩2003年5月向看望他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议“中国非搞大飞机项目不可”,当工程院院士关桥、刘大响等在2004年“两会”上郑重提交提案《关于尽快开展大型飞机研制的建议》,当从美国留学8年回到北大的路风教授2005年初写出《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当《商务周刊》分别于2004年3月、2005年3月、2006年6月和2007年1月以大篇幅的封面故事和重头文章呼吁大飞机项目重新上马,谁都没想到,从2003年11月国家科技部受国务院委派组建“运十”下马20年后的第一个“大飞机项目论证组”,到2007年3月国务院正式对外宣布耗资巨大的大飞机立项,喜悦来得如此之快。

2月26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大型飞机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关于大型飞机方案论证工作汇报,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同意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并要求尽快开展相关工作。

《商务周刊》经过多方面采访,基本了解了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整个大型飞机项目国家将投入500亿-600亿元,该笔资金的使用范围包括大型运输机、大型客机和发动机。项目立项后,将分成大型运输机项目和大型客机项目同步发展。

其中,由总装备部成立相关领导小组,负责大型运输机项目的研制工作,其技术研究和生产制造将完全按照现有的军用飞机研制体系进行,目前研发地址选在西安,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下属的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负责,一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主要生产单位,型号很可能是180—200吨的大型运输机。

最被业界关注的大型客机项目选址问题,目前已确定在上海组建新的大型客机股份公司,按照研发、总装和销售三位一体化的公司模式运作。上海作为研发、总装和营运总部,制造则可分包给四川、陕西和沈阳等地的其他航空工业企业。

大型客机股份公司由国家大飞机项目领导小组直接组建,中央政府将是大型客机股份公司的主要股东,资金来源由国家资本单列,一航和中国第二航空集团(以下简称二航)均被要求以小股东身份参股,上海

市政府和未来作为用户方的几大航空公司是否参股,目前尚未可知。据本刊了解,大型客机股份公司的规模和人员数量现均已确定,但主要负责人选还未落实。

在时间表上,中央政府对大型客机要求较高。据透露,高层希

望“10年左右时间搞出来”,即2016—2017年出第一架样机,2020年以后开始实行产业化。但出于谨慎考虑,对外口径会延后2—3年。

由于时间偏紧,在“大客”的机型选择上,很有可能首先以150座级的单通道窄体客机为型号进行研制。一般认为发动机的研发周期要比整机长3年左右,而此次发动机与大飞机同时立项,因此大飞机将首先装配国外发动机,具体是购买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或美国GE公司针对200座以上双通道机型的大推力发动机,还是CEMI公司(GE与法国斯奈克玛的合资公司)或IAE公司(由罗罗、普惠、日本航空发动机公司以及MTU航空发动机公司组成)的150座级民用客机发动机,也需要大飞机完成产品定义后进行匹配选择。同时立项研发的大飞机发动机,将先应用在大型运输机上,改进后再适时装配大型客机。

在国际合作方面,一直被波音、空客打压的俄罗斯航空业一个高级别代表团3月20日已抵达中国,与中国相关部门商讨中俄在民用飞机领域的合作可能性,世界主要的支线飞机制造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也由新老CEO带队于3月26日到京。空客目前尚未对中国大飞机项目表示兴趣,波音公司则“通过有关渠道送来暖风”。

“有国际合作我们当然欢迎,但这次中央政府已经下定决心通过自主创新进行研制开发,动员全国资源,真正‘以我为主’。”一位接近大型飞机重大专项领导小组的人士告诉《商务周刊》。

大飞机项目得以立项,是先后两次论证达成的结果。

第一次论证是2003年11月

由科技部组织,论证的内容是

要不要将大飞机列为国家重大

科技专项,主要的争论焦点在

于中国需要民用大型客机还是

军用大型运输机。一航态度明确,反对上马大型客机项目,认为中国目前最迫切是满足军方对大型运输机的装备需要。大飞机研发能力较弱的二航也倾向于反对立即上马大型客机项目。由于一航和二航目前分别在研制ARJ和ERJ两个100座以下支线客机项目,他们显然也担心大型客机上马会分流本就薄弱的研发制造能力,甚至导致ARJ和ERJ下马。

科技部则认为,出于国家利益和带动产业升级等方面的考虑,中国应迅速上马大型客机而非大型运输机。同时,科技部主张脱离原有军工

体系,进行体制创新。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出台了主要由科技部主持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大型客机项目位列“未来15年力争取得突破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与核反应堆成为仅有的两个由国务院直接抓的专项。

一航随即公布了自己对于发展大飞机项目的“一次立项、两个机型、军民统筹、系列发展”方针。有观察人士评论,该方针看似一航做出了妥协,但实际上一航是希望将大型运输机项目与大型客机项目“捆绑”在一起。

另外,在对方针的具体解释中,一航仍然坚持发展支线飞机是当务之急,还是要把正在进行的ARJ21新支线飞机“走到底,搞成功”,主张通过ARJ21的商业化运作,理解、把握和熟悉市场,在此基础上对150座以上大型客机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和准备。

然而,由于本届政府对自主创新的坚定意志,为统一思想和意见,2006年,大飞机项目开始第二次立项论证。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示,由科技部会商发改委、国防科工委和总装备部等部委,共同组建专家论证组。事实上,由极力主张尽快上马大飞机的科技部为主组织这次专家论证,已经代表了领导层对新一轮论证的指向,即由“要不要上大飞机”转为“大飞机该怎么做”的问题。

据《商务周刊》所知,第二轮专家论证组由近20位成员组成,其中科技部挑选的专家占多数,发改委、国防科工委和总装备部各提名了1—3位专家。尽管相关部委对名单中的部分论证专家存在争议,但最终获得高层批准。论证组专家包括一二航集团高层、经济学家、技术专家,以及来自用户方南方航空公司发展规划部门的代表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论证组由身为两院院士的歼8II总设计师顾诵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李未、原中国第二航空集团总经理张彦仲担任主任委员。

据透露,整个论证期间,中央对大飞机项目“抓得非常紧”,论证组每周要向国务院副秘书长汇报一次工作。从2006年7月中旬开始,各相关部委就开始进行实际方案的汇报。

经过论证组半年多的论证工作,国务院最终决定大飞机立项,大型运输机和大型客机同时上马;同时也同意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独立于一航和二航现有体系,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大型客机项目。

大客机股份公司的方案尽管得到了专家论证组和中央决策层的认同,但消息公布后,在相关部门仍出现了一些不同意见。《商务周刊》调研中发现,意见比较突出的是:大型客机股份公司会不会分裂了原本就单薄的民机研发力量?同时上马会不会造成大运输机与大客机间资源挤占?自主研发大客机项目提出的国际合作如何保证不重蹈过去的怪

圈?等等。

体制创新还是体制分裂?

“中央高层发展大飞机的意志非常坚定,不可能想着照顾哪个利益集团。

基本上是按照一定时刻表做出

大飞机的原则来设计方案,所

以大飞机搞成功的希望还是很

大的。”一位接近论证组的人士

对记者透露,决策层已经意识

到通过传统军机体制发展大型客机的难度,最终决定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按照尽快“干出大飞机”的原则来进行体制设置。

促使国家决定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发展大型客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新支线飞机项目的商业化项目公司——一航集团下属的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尽管该项目也采取商业化和市场化运作模式,但由于其在管理上受一航控制,项目开展时缺乏足够的自主权,总设计师频繁更换,一度造成严重的进度拖后。

但是,正如本刊3月5日发表的《大飞机项目潜行一年》一文中所披露,一航一位负责人曾明确表示过反对成立大飞机公司。近日,面对《商务周刊》的再次采访,他提出的最主要理由仍然是:“成立大客机公司是另起炉灶,将使有限的航空技术力量被人为分裂,造成军用运输机和民用客机都搞不出来的苦果。”

他分析说:“军用和民用是航空产业的两翼,必须军民一体化,互补发展。如果将军用航空与民用航空割裂开来,就分散了科研实力,造成两者都没有多大的生存空间。”据他介绍,目前中国最大的中国一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西安总部和上海分院所有的技术人才加起来才1000多人,而空客A380的研发团队就有5000多人。

“即使保守估计,我国设计大型飞机估计需要3000人左右。”他

说,“这一数字对于目前飞机设计人才,特别是大型飞机设计人才奇缺的中国航空业来说是个天文数字,更何况现有的1000多人还要打散。” 但另一位专家则反驳说:“在上海的大型客机股份公司研发团队的组建,完全可以借鉴当年‘运十’的模式,即从现有航空工业拉出来一支队伍,不光是从一航寻找技术人才,而是利用整个中国航空工业的研发资源。同时,中国再造大飞机,完全可以吸引一大批海外学子回国效力,目前越来越多在国外车厂有丰富经验甚至身居要位的中国人才涌入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代表奇瑞、吉利,就是明证。”

“在一航和二航之外组建大飞机股份公司,航空技术人才只是在行

政上被分裂了,但航空技术人才资源并没有流散,反而会因为资源的有效组合而迸发出更高的创造潜能。”他说,“只要国家的投资用在航空工业,航空工业都会受益。只有不走原来的体制,培育出一个新的体制来,按照这个新体制才能够让大型客机项目最终获得商业化成功。”

 同时上马是潜在隐患?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广义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认为,近20年来,世界航空工业军民品比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过去的以军品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民品为主。

比如,欧盟大型民用飞机与军

用飞机的销售收入大致是7:

3,美国也大致是6:4。

“无论美国还是欧洲,大型

飞机都是军民结合发展的。”他

介绍说,军、民用飞机在技术发展和产业基础上有很大的共通性,可以共享大部分技术成果、设备、设施和高技能工人。从技术上看,军用飞机与民用飞机在关键技术、生产、试验和配套成品等方面的通用性约为70%。

他认为,“大客”和“大运”应统筹发展,这也可以规避WTO的反补贴风险。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型飞机厂商都是既发展干线飞机也发展大型军用运输机,既把由国家投资支持的大型军用飞机技术转移到干线飞机上,降低干线飞机的开发成本,也把干线飞机的技术转移到大型军用飞机的开发上,提高其运载效力和竞争能力。

在大飞机项目尚未立项之前,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教授高正红曾对《商务周刊》提出过,在进行大型飞机研制中可以采用“共点分线”建设方案。

所谓“共点”,就是两种机型均按照设计、总装、试飞鉴定一体化的建设方式,同时在一处定点;“分线”,就是总装线从物理上、体制上和承担主体上彻底分开。

高正红认为,大型运输机和大型客机有大部分技术是相通的。“除特有的专用技术外,从设计理念到设计标准规范,从通用零件的配套到大部件的装配,从备件支持到外场保障等,可以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相互支持。”他说,“把两种机型放在一地,技术交流和转移更便利、直接和经济。采用‘共点分线’有利于建立适合当今飞机发展趋势的设计、总装、试飞一体化体系,形成具有后发优势的大型飞机研发与生产体系。”

但是,一航另一位技术人士对《商务周刊》透露了他的担忧:“军用运输机远超过大客机吨位,而且我们一航的大型运输机预先研究工作

已经开展了近10年,现在这个项目捆绑到大客项目上很麻烦,是不是到时候真的能够满足大客的平台和技术转换需求很难说。”

他认为平台转换并不简单,“大客需要9万或者7.5万飞行小时,有抗疲劳和寿命要求,而大运只要2万-3万飞行小时,对发动机等部件的要求完全不一样,整个飞机的操纵和控制系统都有很大的区别”。

无独有偶,据《商务周刊》了解,国务院相关领导在听取大飞机论证组关于方案的工作汇报时,也曾提出过250座级的大型运输机如何与150座级大型客机进行“成果共享”的疑问。得到的回答是:“成果共享是指技术上的共享,而非研发平台的共享。”

实际上,大型运输机和大型客机在一些技术上的差别的确很大。以大飞机的地板为例,民用客机要保证高跟鞋压不出坑,但是军机的地板必须达到天安门前花岗岩的硬度,要保证坦克能够自由上下。

更为重要的是,大型客机股份公司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对一航控股的中航商飞ARJ21飞机构成直接威胁。

按照《商务周刊》得到的消息,目前大型客机研制项目,倾向于选择150座级的单通道窄体客机为研制型号。而ARJ21新支线客机的后续型也会发展到105座级。一航方面担心,国家倾向于发展的150座级大型客机,将与未来逐步升级的大支线飞机在国内市场进行竞争。

“如果一航不使劲,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暂时不知道。但唯一清楚的是,很多博弈还将继续下去。”该观察人士最后说。

 如何不被国际合作“锁定”?

“发展大型客机需要巨额资金,仅靠国家投入是不可能的,也有悖于WTO准则。

”知情人士透露,“大飞机项目

论证过程中,温家宝总理特别

指出,此次大飞机项目的操

作,必须在体制创新的前提下

进行,要求坚持以我为主,积

极开展国际合作。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关键技术。”

据《商务周刊》了解,对于如何操作大飞机项目,论证方案里包

括“三峡模式”和“空客模式”。而最终大型客机股份公司的模式选定

为“波音和空客的模式”,即吸收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国家资本将更多地投向科学技术研究、研发和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而大型客机的生产和经营,则采取“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基本原则,吸引一定的非国有资本参与。

“运十”副总设计师程不时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也认为,采用

商业的模式,特别是以合股的方式运作大飞机项目,会带来很多好处和新气象。“我们的很多机载设备,包括发动机在内的很多技术,可以跟国际上的民航飞机企业进行交流。”他说。

按照程不时在“运十”上的经验,他认为,现在条件具备了,应该走民用系统,采取全球配套的方式,在市场环境下来搞大型客机。

程不时对记者描述了他眼中的大型客机发展模式:“中国作为整个系统的主导,通过占领金字塔的塔尖,研制出型号来,确立在飞机总体设计、风洞试验和强度设计等方面的中国品牌。等拥有了‘地基’之后,再将其他国家的部件当作‘砖瓦’填进去。在国家有能力对相关部件逐渐国产化之前,可以选择在这些部件上扩大国内配套比例,但并不强调必须完全‘国产’。”

“不仅仅是巴西这样的后起国家,波音也是做个‘基座’或者说‘壳子’。贬低‘壳子’的观点是不对的,因为占有了飞机型号总体的知识产权,就是波音的产品。”程不时认为,在目前国家迫切要搞出大飞机的背景下,“只要我们把主机的知识产权拿到手里,全世界会有很多国家愿意把自己的产品放到这架飞机上‘分羹’,我们也是可以接受这种‘以我为主’的合作的”。

但程不时同时提醒,在如何国际合作上,中国航空业曾有人提出,在中国土地上装出来的东西就是中国的。程不时不同意这种把中国作为外国产品的生产车间便认为有了知识产权的论点。“国际合作应该坚

持‘以我为主’,即我们作为总集成的部门,可以把其中的一些部件分包给其他国家的零部件生产商。”他说,“如果以别人的总成平台进行国际合作,国外可以随时卡断我国产业的生机,我们的航空工业将再次归零。”

对中国航空工业来说,惨痛的教训不少。19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曾经多次尝试与国外飞机制造商合作生产干线飞机。而外国飞机制造商为了将其产品打入我国市场,也愿意采取某种深度的合作生产方式,麦道公司不但将其MD-82、MD-90来华生产、组装、提供技术图纸,甚至把FAA生产许可证延伸至我国的飞机制造企业。通过这类国际合作生产,我国民机生产制造技术的确也有了相当的提高。但是在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上,包括麦道公司在内的所有外国飞机制造商绝不肯做丝毫的让步——世界上没有哪个制造商愿意培养出一个自己的竞争对手。

“这种合作生产模式不需要我们做市场研究和产品定义,售后服务也完全依靠原厂家,虽然我们成功地生产出了飞机,但不能培育出我国自己的民机市场开发、产品研发和售后服务能力。”李广义补充说,“我们应该展开积极的国际合作,但必须围绕着自主产权进行,要以我为

主、为我所用。”

在这一点上,饱受受制于人之苦的一航、二航等航空工业企业,与强调自主创新的科技部和专家们达成了难得的共识。

事实上,就在中国大飞机项目再次启动之时,国际合作的橄榄枝马上摆到了眼前。3月20日,俄罗斯航空业的一个高级别代表团抵达中国,与中国相关部门商讨中俄在民用飞机领域的合作可能性,希望与中国共同发展大型客机,先争取中俄航空市场,再联手进入国际,以解决其缺乏资金的难题,共同打破进入欧美市场的适航证障碍。3月26日,世界最大的支线飞机制造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即使卸任的CEO莫里西奥·博泰罗与他的继任者弗雷德里克·科拉多一起来到中国,拜会相关政府部门。

但一航集团一位负责人对《商务周刊》表示,中俄和中巴在大客项目上合作的可能性较小。他说:“国内航空公司对俄罗斯飞机不信任;我们掌握了技术含量最高的机翼制造,部件的生产能力较强,差的是设计能力,而做支线飞机的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并没有干线客机的技术优势。”在他看来,反而是刚被巴西人挤到民机行业全球第四的加拿大庞巴迪有原生的干线客机技术,与中国大型客机项目合作空间较大。

自成功实现宇航梦想之后,中国从周恩来总理时代就开始筹划的另一个重要飞天梦想——造中国自己的大飞机,在冻结20年后终于再度启航。尽管拥有数百万零部件、横跨几乎所有工程学科的大飞机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工业之花”,但在此之前,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冲破波音和空客笼罩的天空。

“就算你攻上了那个海滩/就算你钻进了那座大山/就算你拿下了那个岛国/你也永远达不到彼岸。”“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的中国航空工业就像40多年前那个夜晚在墨西哥湾载着卡斯特罗、格瓦拉等80多名热血男儿出海的“格拉玛号”一样,明知路途遥远艰难悲壮,仍然开始了又一次还没看到地平线的远航。

我国大飞机公司召开董事会成员有1名中央委员

4月17日,亚运村国电电力大厦。一家公司的第一次董事会在这里召开。

这不是一家普通公司的董事会。这家公司董事会成员中有一名中央委员和两名中央候补委员。这样高级别的董事会成员构成在国资委辖下150家央企中绝无仅有。

这家企业就是中国商用飞

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飞机

公司”)。不过董事会的成员们

目前打算把“中国商飞公司”作

为大飞机的正式学名的简称。

据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大飞机公司首次董事会主要是讨论了诸如公司名称、注册资金、办公地址等重要事项。另外董事会初步决定公司在4月底挂牌,挂牌地点很可能在上海。

由此,外界瞩目的大飞机公司的治理架构随着是次董事会的召开而初步定型。中国大飞机研制工作也正式踏上征途。

4月底挂牌

“这才算是大飞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董事会,上次开会只能说是第一次股东会。因为工商注册是3月31日才正式拿下来的,注册成立后才能称为董事会。”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大飞机的董事成员可能有11个或者13个人。”该人士告诉记

者,“反正肯定是奇数。”

据记者多方求证,目前所知参加此次董事会的人有:大飞机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张庆伟;上海市政府派出的一位郭姓副董事长;大飞机另一位副董事长中国一航林左鸣;大飞机公司总经理金壮龙;还有参股大飞机的宝钢、中铝、中化的主要领导出席。国资委作为最大的股东也有一人列席。除此之外可能还有独董、大飞机公司的一些高管列席会议。

关于外界一直猜测的大飞机公司何时挂牌,此前有多家媒体均报道在5月1日前。

“何时挂牌是这次董事会讨论的必不可少的一项议题。”上海某位接近管理层的人士告诉记者,“时间、地点、邀请的人员应该在这次的董事会上有所讨论。”

而某位消息人士肯定地告诉记者:“挂牌将在四月底,到时将有高层领导参加仪式。”

“我不会告诉你具体参会的内容,我们有我们的纪律。不过可以说我们还在商谈,在协调方方面面的工作,至于具体选在哪一天我们还没最后定。”参加此次董事会的一名副总在董事会后对记者说。

而记者经过多方了解后得知,挂牌在4月底基本上是可靠的。

“挂牌仪式是选择北京还是上海不得而知,也许上海的可能性更大。”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中航与上海国资委并列二股东

“这次会议重点的确是围绕公司章程讨论。”上述参会的副总说。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大飞机公司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也就是有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还有党委和工会。”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因此大飞机公司属于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公

司法注册。”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大飞机以公司法注册更能一步到位,这样直接就有了董事会,不像某些没有董事会的中央企业,还得去建立和健全董事会。央企近年也逐步推行董事会试点。此前央企有70%是按照企业法注册的,这几年逐步改为公司法注册。

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叶林告诉记者,按照我国《公司法》规定,企业成立公司时要设置好自己的公司章程,主要内容是公司名称和住所、经营范围、注册资本、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法定代表人等。 记者向多位人士求证后获知,此次董事会对大飞机公司的一些主要事项做出了决定。

大飞机公司的名称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公司办公地点分两处,一处在上海,位于浦东南路的国家开发银行大厦,另一处在北京亚运村国电电力大厦;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围绕制造大飞机过程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90亿元;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张庆伟;公司的出资方式和出资额已经确定,国资委为第一大股东。

“国资委所占的比例并不像此前所说的33%。”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根据注册资本190亿进行测算,其中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家作为大头出资60亿,则其占股为31.57%;上海市国资委出资50亿,其占股26.31%;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出资50亿,其占股26.31%,宝钢、中铝、中化分别出资10亿,各占股

5.26%。因此中航第一集团和第二集团并不像之前媒体说的是第三大股东,而是与上海国资委并列为第二大股东。

在3月23日的第一次股东大会后,国资委、发改委、国防科工局等五部委联合对大飞机方案下发过一个《关于大飞机组建方案》的函。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个文件其实也主要是确定公司法规定的上述内容的。

研制工作先行启动

当董事们在为大飞机公司未来框架紧张安排的同时,大飞机的具体研制工作也已经启动。

4月16日,宝钢新闻中心宣布,宝钢集团日前成功研制出了大型飞机起落架用钢和钛合金结构用钢。

宝钢方面表示,国家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项目去年立项以来,宝钢发挥航空特种材料研发优势,提前介入,启动了“大飞机”项目关键特种冶金材料的预研制工作。目前,大型飞机起落架用300M超高强钢、四大牌号钛合金结构用钢已研制成功,与大飞机项目相关的发动机用特种钢材的研发也已全面展开。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欧洲四国和俄罗斯有制造大飞机的能力,而占领国际市场的只有美国波音和欧洲空客。大飞机的研制属于高精尖项目,每架飞机需用高温合金、钛合金近100吨,起落架用特种高强度钢约15吨。

由于铝材是飞机制造的重要材料,在大飞机项目中,中铝旗下的西南铝业公司宣布开工建设铝合金厚板生产线,用于制造国产大飞机。 在培养大飞机人才方面,决策层也早有部署。英国《商业周刊》此前透露,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为中国培养150名飞机设计和发动机设计专业的工程师,他们将成为中国130座大型飞机的设计骨干。

航空业内的多位高级人士更是就其对中国航空业的了解对研制大飞机提出多项建议。

西安交通大学孙海鹰教授表示,现在各方力量尚处于分散状态,这是研制大飞机必须克服的一大障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前任部长郭励弘也指出,要重新整合我国航空工业资源,要以国家意志来统合整个航空工业。如果没有国家意志,就会被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等这些条条块块牵着跑。正如汽车工业目前面临的问题,航空工业应该充分吸取汽车工业的教训。

空军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甘晓华委员曾指出,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一定要抓紧研制性能优良的发动机,否则会严重制约国产发动机的使用和发展。

中国大飞机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中国大飞机之我见 姓名:黄文宣 学号:5104139027 学院:航空航天学院

目录: 第一章大飞机(军机、民机)的基本概念 (3) 1.1大飞机的基本概念 (3) 1.2军机的基本概念: (4) 1.3民机的基本概念: (6) 第二章中国研制大飞机必要性 (9) 2.1中国研制大飞机七项重要意义: (9) 2.2国情需要: (10) 2.3产业集群效应: (11) 2.4新的经济增长点: (11) 第三章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大飞机 (12) 3.1市场分析 (12) 3.2中国国内航空公司实力分析 (13) 第四章军机、民机研制流程 (14) 4.1军机研制流程: (14) 4.2民机研制流程 (16)

第五章大飞机涉及的关键技术 (17) 5.1关键技术之发动机: (17) 5.2关键技术之材料: (18) 5.3关键技术之机电设备: (19) 第六章中国研制大飞机的可行性 (19) 6.1回顾历史: (19) 6.2人才储备: (20) 6.3资金保证: (20) 6.4政府支持: (21) 第一章大飞机(军机、民机)的基本概念 1.1大飞机的基本概念: 所谓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大型运输机和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一次航程达到3000公

里的军用或乘坐达到100座以上的民用客机。其实,大飞机并非是用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衡量的,在世界各地,在不同的地域上,人们对大飞机的衡量标准也不同。习惯上,我国把150座以上的客机称为大客机,而国际航运体系习惯上把300座位以上的客机称作“大型客机”,这主要由各国的航空工业技术水平决定的。 其特点是客舱大、寿命长、自重轻、成本低。据介绍, 作为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三个重大专项之一的“大飞机”专项, 是去年初与中国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项目一起启动的, 之所以称为“大飞机” ,而不是“干线飞机” , 是因为它还包括军用和民用的大型运输机。 1.2军机的基本概念: 1.2.1 概念: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的总称。是航空兵的主要技术装备。主要包括:歼击机、轰炸机、歼击轰炸机、强击机、反潜巡逻机、武装直升机、侦察机、预警机、电子对抗飞机、炮兵侦察校射飞机、水上飞机、军用运输机、空中加油机和教练机等。飞机大量用于作战,使战争由平面发展到立体空间,对战略战术和军队组成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1.2.2我国各主力军机:歼-10是我国第一架完全独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斗机,于05年正式装备部队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建

中国的大飞机计划共18页word资料

中国的大飞机计划 一:飞机安全设计 中国的大飞机的梦想,从运十到干线,从干线到AE100,从AE100到ARJ,再到现在的C919,算是走了一个半径不小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几个项目,有着几代工程师的辛劳甚至血汗,更有着他们当年梦想的生成,破灭,重生,再破灭和再重生。这当中的辛酸和喜乐,痛苦和绝望,是局外人很难体会的。如今ARJ项目在收尾,C919刚开始,笔者想以一个局外人的观点,分析一下中国的大飞机计划中做得成功或是不成功的地方。同时,以借此机会分析一下波音和空客各自的成功之处,来和中国的大飞机计划比较一下,看看能不能对现在也好,将来也好的中国民机工业有所帮助。本人将以讨论重点的形式分题展开。因为时间有限,只能一个星期写一点,所以将会以分题更新帖子的形式发表,还请有兴趣的同好耐心等候文章的写完。 分题一:安全 看到过很多人说过坚决不会坐中国设计生产的飞机,认为那是不安全的。虽然本人和大多数人一样,对这种思维嗤之以鼻,但不同的是,我在这里要告诉有这种思维的人,你们的这种想法错在哪里。不是因为你是否爱国或是否爱自己,而是告诉你们,什么才是真正安全的飞机,还有他们的设

计方法。 稍微懂行一点的军友,应该都知道FAR25部这个设计指导规范。但是我想可能这里没有谁有这个耐心和毅力把他看完的,所以可能也就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指导规范是怎么来的。所以在谈民用客机的安全性之前,让我们先来谈谈什么是FAR25部。 FAR-25/CS-25 FAR25/CS25规定,任何想得到FAR或是EASA认证的新设计的大型客机(不包括空乘人员的乘客人数在19人以上的螺旋桨推进的飞机,或是10人以上的喷气推进的飞机。想想为什么运十二的载客量是19座而不是20座),都要符合FAR25/CS25部的设计规范。小于19/10座的要符合FAR23/CS23部的设计规范。 现在我们来看看什么是FAR25/CS25部以及得到FAR25/CS25部认证的意义是什么。那什么是FAR25/CS25部呢?有人说这是民用客机设计的圣经,但我觉得它更象是如来佛的手心。因为如果你至少稍微看过它,就会发现它里面虽然有时也会有公式和具体的数字,但更多的时候,它都只是在说XX XX的设计,要保证不会因为单一的故障(FAILURE)而产生“严重”(CATASTROPHIC)的后果。为什么这样做,是有原因的。这当中有很深远的背景,考虑到本文的篇幅,我们就不扯远了。简单来说,FAA和EASA只是对设计提出要求,具体怎么设计,FAA和EASA并不想捆住设计厂家的手

中国大飞机项目

解密中国大飞机项目 含义: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大型运输机和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一次航程达到3000公里的军用或乘坐达到100座以上的民用客机。从地域上讲,我国把150座以上的客机称为大客机,而国际航运体系习惯上把300座位以上的客机称作“大型客机”,这主要由各国的航空工业技术水平决定的。 中国发展大飞机决策始末 1970年8月,在毛泽东、周恩来的直接过问下,中国开始研制自己的大飞机运10。1980年9月,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大飞机——运10就首飞上天,使中国一举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研制出100吨级大型客机的国家。   但1983年10月,由于继续 研制所需要的3000多万元资金 无法落实,1985年2月被迫停 飞,运10项目下马。 1986年-2000年:引进开发 从1985年开始上海飞机厂执行与美国麦道公司合作组装25架麦道82飞机的项目。麦道82是中国第一个整机合作项目,截至1994年先后共交付35架给航空公司使用,其中5架返销美国环球航空。鉴于麦道82合作只是一个单纯组装外国飞机的项目,原航空部于1986年底提出一个通过国际合作来“开发”干线飞机的计划,并最终在1995-2000年与麦道合作生产麦道90。麦道90项目被称道的是其国产化率达70%,并获得美国FAA生产合格证(PC)的延伸。但这种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实际上弱不禁风:1996年底波音兼并麦道公司后,于1997年在全公司范围内关闭麦道90生产线,麦道90生产线只生产了2架就草草收场,麦道90项目血本无归。而且项目尚未完结,波音就通知中方销毁所有的技术资料与图纸。 1994年-1998年:合作研发 1992年国家承诺拨款100亿元后,航空工业部门提出100座的AE100项目,计划通过谋求与国际知名商用飞机公司合作,通过获得外国技术支持来开发中国的飞机平台。但在中方采取甘当“小学生”的态度后,选定的合作对象空客公司却要价越来越高,甚至在商务谈判中每谈一次都要收取“技术转让费”,1998年,该项目终于被搁置,100亿元的拨款在花掉1.1亿后被国家收回。 2006年1月确定适时重启大飞机研制 2006年1月6日,国防科工委新闻发言人金壮龙在国防科技工业工作

中国大飞机市场预测分析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第6期 一、引言 2004年大飞机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大项目,表明了本届政府振兴民用航空工业的意愿,政府这一动作立刻引起了学术界的激烈讨论。总的来说,发展民用飞机必须具备三个最主要的条件:第一要有足够大的市场;第二要拥有先进的技术;第三要有充分的资金。过去,我国航空工业界对于发展民用飞机的技术和资金的重要性比较重视,对于市场的重要性,相对来说重视不够。世界上各国的民用飞机制造厂商都非常重视市场工作,这是因为与任何行业一样,对于航空业市场的关注关系到飞机制造公司的存亡和兴衰。 然而,民用飞机是一种高技术商品,民用飞机工业是技术密集型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业,其具有独特的市场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买方在该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以及市场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这一点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也有不少文献对民用飞机市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就民用飞机市场的总体规模来看,王柏学(2002年)指出:近几年中国航空运输生产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02年全行业共完成旅客周转量1268.7亿人公里,航空运输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以及新增生产能力的投入使用。就飞机的大小来说,徐康宁(2007年)指出:飞机飞行今后会更加实现“点到点”(飞行较少经过枢纽中心而直接到达目的地)的预期,过大的飞机反而会带来资源的浪费,波音公司就持有这种预期。 二、中国大飞机市场宏观预测分析 1.中国飞机市场细分 如何科学、合理地对整体市场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选定企业的特定服务对象,即目标市场,是制定企业营销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市场细分的步骤大致可以分为两步: 首先,根据适合的指标划分市场,一种产品的整体市场之所以可以细分,是由于消费者或用户的需求存在差异性。引起消费者需求差异的变量很多,实践中,企业一般是组合运用有关变量来细分市场,而不是单一采用某一变量。 其次,选择最佳的进入市场。这一步骤是和细分市场的情况密切相联的。企业可根据单一因素,亦可根据多个因素对市场进行细分。一般而言,成功、有效的市场细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可衡量性、可进入性以及有效性,只有满足了这些原则,市场的划、细分才是有效,企业才可能对各个子市场进行对比,选择最佳的进入市场。在市场分析范畴内,主要需要解决的就是划分市场和选择市场这两个步骤。 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和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线飞机,这一定义将市场限定在了150座以上的干线飞机市场上。在民用飞机的销售过程中,买方需要考虑价格、间接直接使用成本、座位数、经济巡航速度、飞机等级系数以及飞机的装卸特性等很多方面来选择最合适的机型。其中的座位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座位数不仅会影响到价格以及载客率等因素,更是会对航空公司的成本-收益率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根据座位数将该市场大致划分为三个子市场:①座位数在150-250之间的干线飞机市场,该市场上已经存在的主要机型有A320、B737-300、B767-200、B767-300、B757-200以及MD-90;②座位数在250-350之间的干线飞机市场,该市场上已经存在的主 中国大飞机市场预测分析 刘双双,胡庆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中国大飞机项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开拓,尤其是国内市场的开拓。虽然大飞机公司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的意志,但毋庸质疑其未来的发展与成功最终还是要落到市场上来。本文采用了市场营销中市场细分的思想,将国内的大飞机市场分成了三个子市场,然后利用需求量宏观预测模型对各个市场在2004-2022年之间民用客机需求量的增长进行了预测并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2004-2022年之间,国内航空公司对于民用客机的需求量增长主要集中在150-250座的客机上,因此在大飞机公司发展的初期阶段,鉴于其技术与资金上的限制,可以将其生产主要集中在该子市场上,然后再求进一步的扩大与发展。 关键词:大飞机市场;市场细分;需求量宏观预测 中图分类号:F40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92X(2008)06-0118-03 收稿日期:2008-07-09 项目基金:国防科工委软课题:(编号2008GFZZ011)民用客机产业国际合作思路与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刘双双(1988-),女,湖南衡阳人,研究方向: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胡庆江(1971-),男,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经济学跨国公司管理研究。 118 ··

2019年国产民用大飞机制造产业研究报告

2019年国产民用大飞机制造产业研究报告 2019年5月

目录 一、国产民用大飞机的尝试源自运-10 (4) 1、对民用大飞机制造的探索由来已久 (4) 2、大飞机的定义及主要结构 (5) 二、大飞机制造产业链条长,孕育于军机制造体系 (7) 三、大飞机制造有集群效应,行业壁垒高 (10) 四、国内市场需求大,国产替代是必由路径 (12) 五、C919必将成为波音和空客后的第三极 (14) 六、重点公司简况 (17) 1、中航飞机 (17) 2、洪都航空 (17) 3、中航沈飞 (18) 4、中航机电 (18) 5、中航光电 (19)

C919大飞机研制的定位是“自主研制、国际合作、国际标准”,预计2021年交付运营。C919整机的产权属于中国商飞所有,飞机的 设计、总装、试飞、销售等关键环节都掌握在中国商飞手里。在大飞机制造领域充分体现了国际合作,飞机机身主要由国内企业承担,发动机采用的法国赛峰的CFM LEAP-1C发动机,而航电系统和机电系统则主要由合资企业提供。我国C919大飞机目前已经生产3架并进入试飞阶段,今年将会再有3架(104/105/106)交付试飞,根据公开资料,目前104架机已进入总装阶段,105架机在处于部装阶段,106架机正按计划进行各个大部段制造,预计到今年底将全部投入试飞工作。C919力争在2020年底取得中国民用航空适航证,并在2021年投入商 业运营。 国产大飞机产业已经初步形成集群,未来20年国内市场将有近8亿市场空间。大飞机制造的集群效应明显,我国的大飞机产业集群未来将主要集中在上海、西安、成都、沈阳。上海是大飞机产业的主要集中地,目前中国商飞公司总部落户浦东陆家嘴,飞机设计研发中心落户浦东张江,民用航空配套产业基地落户浦东临港新城,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落户浦东。西安已经形成了集飞机研究设计、试验试飞、生产制造为一体的航空产业体系,成都有涵盖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从核心构造件到整机总装的航空与燃机全产业链体系。沈阳则立足沈飞民机,壮大飞机大部件、通航产业集群。根据商飞民用飞机市场预测年报,到2036年末将有8575架新机需求,民用客机市场空间近8万亿。

2020-2024年中国大飞机项目产业链分析

2020-2024年中国大飞机项目产业链分析 1.12019-2038年全球飞机交付量预测 2019年6月17日,法国布尔歇-波音发布了其2019年《民用航空市场预测》(CMO),这是一份深入研究民用飞机和服务市场的长期预测报告。最新的CMO显示,不断增长的客运量和飞机退役趋势驱动了未来20年对44040架新飞机的需求,总价值达6.8万亿美元。与2018年相比,2019年的预测值增长了3%。全球民用飞机机队与配套的价值9.1万亿美元的航空服务需求,共同构成了目前到2038年总价值达16万亿美元的民用航空市场机遇。 波音民用航空表示:“民用航空业再次展示了其极大韧性。尽管客运和货运增长有所减缓,所有迹象都表明我们的行业仍在持续前所未有盈利性扩张。事实上,我们看到了较过去更为广阔、深化和平衡的市场。这一健康的市场基础将促进民用机队规模在未来20年中实现翻番,以及与之对应的全寿命周期解决方案的庞大体系。” 在交付的新飞机中,44%将用来替换老旧机型,其余则用来满足运力增长需求。总之,新飞机支持着客运量年均增长4.6%和货运量年均增长4.2%的航空运输业。考虑到新飞机和继续服役的现有飞机,全球民用机队预计将在2038年前达到50660架。这是预测机队规模首次突破5万架大关。 最大的飞机细分市场依然是737 MAX所在的单通道市场,用户需求预计达到32420架。这一价值3.8万亿美元的市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低成本航空继续发力、健康的机队替换需求和亚太地区的持续增长驱动的。 在宽体机细分市场,波音预测未来20年的需求将达到8340架,总价值2.6万亿美元。宽体飞机的需求,部分是受到未来几年中将开始的老旧飞机替换浪潮的驱动。受对更大机型需求的推动,用户在预测期内预计将需要1040架新的大型货机。 图表12019-2038年全球的新机交付(按大小分布) 数据来源:CMO 1.22019年中国民航运输飞机数量 2010-2019年,我国民航运输飞机数量呈逐年增加态势,截止2019年年底,中国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在册架数3818架,比上年底增加179架,同比增速为4.91%。 2019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292.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10%;旅客运输量6.6亿人次,同比增长7.9%。 民航运输业为航空煤油下游主要应用市场,占航空煤油消费量的90%以上,民航运输业的发展,为航煤需求市场增长提供强力支撑。

真实的中国大飞机艰辛研制历程教材

真实的中国大飞机艰辛研制之路 (一)明白客机的制造流程 作为开篇,我想先讲述一款机型是如何制造出来了,为什么要这样造,要经历哪些阶段。所以第一篇就是《明白客机的制造流程》。 概念性设计 飞机的概念性设计其实就是调研,当飞机制造公司有想法制造一款新客机时,都会先进行这一步。问问航空公司的需求,问问供应商的技术能否支持,同时也会将自己的一些构想推销给航空公司,看看大家的反映。这个阶段大家都可以天马行空,也可以自以为是。但是随着项目深入,大家会很仔细地研究未来需求,然后分析可行性,把飞机的大概轮廓确定下来,比如说是一架多少座级的飞机,要飞多远,用多少个引擎等。这个阶段的费用都由飞机制造商自己承担,和昂贵的开发费用比起来这个阶段的费用是九牛一毛。 但是调研阶段却非常考眼光,选错了市场,这个飞机日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就如空客当时想着超大型飞机市场至少有500架,但是显然除了中东油霸,能支撑A380的航线太少了。调研时间可以持续几年时间,毕竟这个是为未来准备的。 当然飞机制造商那些自以为是的方案都不少,以为航空公司会喜欢结果被批得掉渣,波音就有两个现成的。 在空客开发了A340系列后,麦道又搞MD11,波音本想搞767X,也就是日后的777项目,但是大家是否想过最早的777就是一款3发加长版767?航空公司肯定不买帐。 三发版777模型

波音又觉得航空公司肯定喜欢飞得快的飞机,于是又推销音速巡航者,但是航空公司关心的是省油而不是快那么1、2小时到达目的地。这个项目当然也没有立项,不过一些成果对日后的787还是有帮助的。 音速巡航者模型,该机被设想能以0.98马赫的速度巡航每次看到航空迷说以后应该有多快的客机出来,应该可以实现。是的,也许以后技术不存在问题,但是市场不会接受,协和、2707、音速巡航者已经很好反映这个事实。毕竟主流出行人群还是在意价格的。 A380原来也有2个A340机身拼在一起的构型,发起人正是A340的总师。但是这个方案缺陷多多,当然不可能被通过。这个阶段就是要多想各种机身截面设想,考虑各种情况。事实上军机也是如此,有些ATF方案不是也有鸭翼吗?

国产大飞机价格预测

{定价策略}国产大飞机价 格预测

在放手开发研制一种新飞机时,除了技术细节外,还有很多经济问题需要回答。其中最重要的是飞机制造商需要知道他的原始投资是否能够收回来,多久才能收回来。这就要预测一下飞机的上市价格和市场前景。毕竟对于飞机这样庞然大物的高科技商品,高投入,也高风险,周期还长,其销售价格除了和制造商的制造成本、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有关外,还和同类型飞机的市场前景、竞争格局等其它因素有关。而飞机的技术数据往往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中的一些因素。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有: 1、假如你是中国商用飞机公司销售经理,请你对比同类客机B737-800,以航空公司的角度,结合飞机运营成本,评估一下国产大飞机C919未来的市场潜力; 2、假如你是飞机制造商,请你建立一合理的数学模型为将新开发的商用飞机预测一个较合理的价格,并结合你的模型对C919的价格进行预测; 3、以你所建立的模型,结合相关数据,计算当前A380-800和B737-800两种商用飞机的价格,并说明所建价格预测模型的优缺点; 二、C919市场潜力分析 2.1基本假设 在问题(1)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做如下假设来简化问题: 1、本题所进行的C919和B737-800的运营成本的对比,是在同一航空公司、同样的航线、同一时间段下所进行的,也就是说,忽略各航空公司经营模式和飞行天气的影响。而且,两者每年起降次数、飞行时间、里程相同。 2、基于第一个假设,两种机型的运营成本中的机务人员工资、航空食品配送费、飞机入库费用、起飞场地费等都可以认为相同。

3、由于B737-800的座位数为经济舱158座,C919有三种类型,分别为156座、158座、180座,可以认为两者座位数大致相等,因此在计算平均每座运营成本时对二者取相同座数。 4、不考虑汇率变动通货膨胀。 5、C919的价格按官方透露的比同款机型低10%来计算。 2.2问题分析 要分析一种待上市产品的市场潜力,必须剖析它与同类产品相比所具有的竞争力,并以现有产品的市场为基础来预估。考虑到航空运输业的特点,以下我们将通过层次分析法按重要性大小从几方面对B737-800和C919进行对比。 1、运营成本:航空公司生产的最终目的是在满足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在交通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各航空公司不断进行价格战,机票已不再昂贵,各航空公司尤其是民营航空公司将不断降低成本作为实现航空公司盈利目标最主要、最可靠的途径。购买飞机时,航空公司也就更看重飞机在使用维护阶段的经济性,其评估标准是飞机的直接运营成本(DOC)和间接运营成本(LOC)。LOC整体呈现很不稳定状态,并且变化具有非线性的趋势,不好控制,所以对于飞机使用维护经济性分析的依据选定为直接运营成本(D0C)。DOC费用包括拥有飞机费用(折旧费、利息、保险金、高价件摊销、经营性租赁等)、空勤组费用(驾驶员成本、客舱服务员成本)、维修成本(机体维修成本、发动机维修成本)、运行费用、燃油成本和餐食费等。考察1995~2000五年直属航空公司的成本结构可以发现,航油、维修、折旧、起降、旅客服务等费用占据全部DOC成本的80%以上。又由于假设二的存在,应认为C919和B737-800的旅客服务费、起降费用相同,因此我们选择航行飞机每航行一公里的折旧费、燃油费、维修费和

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商务周刊: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https://www.360docs.net/doc/1218389792.html, 2005年03月21日 14:19 《商务周刊》杂志□文路风 研制大飞机是历届中国政府都考虑和讨论过的问题,并分别做出过不同程度的努力,但却上马下马,屡战屡败。2004年,大飞机再次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大项目,表明了本届政府振兴民用航空工业的意愿。 大飞机项目的成败关系到国家重大利益,有关这个项目的决策必须符合国家的长期战略目标。为有利于国家的决策,北京大学政府与企业研究所所长路风教授去年底对中国大型飞机的历史与发展战略进行了调研,并于最近完成《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该报告以学者的独立研究形式,对大飞机项目的意义、历史教训以及战略决策的原则等问题做出分析和建议。 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为思考大飞机项目提供一个理论框架,通过对国际有关技术进步的主流理论进行概括,说明提高和增强中国的技术能力是经济发展、政治独立和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第二部分是对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几十年历史经验的分析,总结出三大历史教训;第三部分在理论框架和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阐明对发展大飞机工业的四项建议。经授权,本刊对此报告予以摘要发表,因篇幅所限,删去理论性为主的第一部分,第二、三部分亦有节略。 报告的观点只代表学者的独立立场,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原则,目的是从理论上和历史教训上澄清是非,为国家的重大决策提供思路。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大飞机是国家项目,不是任何部门或地区的项目。所谓“重大专项”,指的是由国家提出、资助并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而实施的项目。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国家对于大飞机项目所规定的战略目标应该是开发大型民用客机。航空工业几十年来的争论焦点不是军用飞机,而是大型民用飞机,历次引发上不上“大飞机”争论的导火索都是中国要不要开发大型客机的问题。 上大飞机项目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一个历史转折点的开始,标志着中国的工业发展从依赖外国技术转向自主创新、从陷入低端经济活动开始奋起向高端领域爬升。因此,这个项目的战略目标必须从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意义上去理解。 大型民用客机是航空工业的王冠,技术最复杂,质量要求最高,涉及的经济利益也最大。对于大飞机项目,国家战略目标的实质不仅仅是开发出产品,而应该是以国家重大专项的形式动员全国的力量,建立起大飞机技术能力赖以生成、发展和提高的产品开发平台,并以竞争性企业的组织形式,通过不断的产品开发和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化,最终在这个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工业领域形成与美国和欧洲的鼎足之势。 与许多人所幻想的相反,技术能力并不能通过自由市场机制而自动获得。原因在于技术

中国国产大飞机真相曝光 仍使用进口发动机

中国国产大飞机真相曝光仍使用进口发动机 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第14期封面文章 坐在只剩下躯壳的“运十”驾驶舱里,曾经的“运十”副总设计师时年77岁的程不时难掩落寞的神情。 从1985年项目停飞至2007年,这个“让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的梦想又经过了22年的漫长等待。 回溯上世纪70年代初,当空客公司第一款客机A300还在襁褓之中,中国“运十”项目上马。1980年试飞成功后,仅仅是片刻的欢愉,由于经济社会环境、体制、资金的重重障碍,这个最初的胜利并没有坚持走下去,“运十”被无限期地搁置了。

十余年过去了,昔日年轻的空客、波音早已成为几乎垄断世界航空工业的两大巨人,而反观中国的航空工业体系、尤其是民用飞机领域几乎还停留在“为别人做嫁衣”提供零部件生产的产业链低端环节。 这之后,又是一个十年的等待。 2007年2月26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中国大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 2008年3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组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商飞”)。 建造中国自己的大飞机这个曾经尘封多年的梦再次起航——这一次,它的名字是C919。 这一次,国产大飞机可否如愿起飞? 翻开C919的进度表:2010年11月珠海航展样机首次亮相,2010年完成初步设计……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之后的步骤将是:2012年完成详细设计,2014年实现首飞,2016年完成适航取证并投放市场…… 这次人们也许可以放心,和早早退出历史舞台的“运十”不同,此次的国产大飞机项目,自诞生起,就已承载了太多的使命和期望。 然而时隔多年之后,国际航空市场早已风起云涌,国产大飞机这个概念在国内也早已超出了一款产品或是一架飞机的含义,这个国家意志、民族希望以及促进产业升级等种种期许交织的大项目,是否能被商业市场接受?这个后起之秀,如何冲破已经成熟的国外航空体系的束缚再建自己的体系?资金束缚、体制约束等等当年使“运十”下马的问题,是否已不再是困扰C919的难题? 与此同时,和同属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高速铁路相比,高额投资是否可以收回成本、达到盈利?还有前所未有的技术攻关、发动机研制、人才培养等重重难题……

中国飞机的发展史

(一) 2000年2月,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决定支持研制和发展我国新型涡扇支线飞机。 2000年11月,国防科工委宣布中国将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飞机。ARJ21进入设计阶段。 2006年,ARJ21飞机项目从详细设计阶段转入全面制造。 2006年9月,首架前机身部件在一航西飞实现交付。 2007年3月7日,首架ARJ21机翼和中机身部件在一航西飞成功交付。 2007年3月30日,ARJ21在沪开铆总装。 2007年9月底完成首架静力试验机总装。 2007年12月底首架试飞机总装下线。 (二)中国一航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胡问鸣任董事长,东方航空集团副总裁、东航股份公司总经理曹建雄任总经理。公司成立之初,将以“新舟”60为主力机型,以后还将使用ARJ21“翔凤”飞机。公司计划在未来8年内达到100架飞机的机队规模,并以陕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主运营基地,采用成本优先的经营模式,重点发展西部支线航空运输业务,为旅客提供优质方便的航空旅行服务。 (三)10月19日电据中央电视台消息,中国自主研发的国产新舟60涡桨支线飞机今天上午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成功首航,从而打破了中国民航运输业长期由外国飞机垄断的局面。 新舟60首航视频新舟60首航视频 消息称,首航由奥凯航空公司执飞,20多名首批乘客来自媒体和业界,飞行区域位于机场上空,时间持续十分钟左右。在机舱里能感受到的是飞行比较平稳,噪音也不是很大。 飞机设有48个经济舱和2个公务舱,座位间距和大型客机的同等。由于巡航高度较低,飞机起降时,感受到耳鸣现象并不是很明显。 消息说,首航后,新舟60主要在天津、大连等环渤海城市之间飞行,据计算,仅燃油费加机场建设费比同航线的要便宜40%。目前航班实行隔天一飞,之后将逐步实现每天、多班。随着新舟600明年入市,由国产飞机飞行的航班将在更多城市开通。 资料图:2008年6月29日,首架“中国造”新舟600支线客机在中国一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装下线。中新社发刘胜君摄

讨论案例2:为什么大飞机项目要落户上海

讨论案例:为什么大飞机项目要落户上海 “我周围和平村的村民要搬迁了,这里要建生产飞机零部件的工厂。”2007年3月24日中午,天空下着毛毛细雨,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上,一家小饭铺的老板指着马路对面一片菜地和散落的简陋民房告诉记者。 2006年九十月间,村里领导传达说:“这里将盖飞机零部件厂,我们的房屋要拆迁。”站在一家工厂的废墟旁,吴泾镇和平村村委会干部陆阿姨对记者证实,早在2005年,和平村大约1200亩地就被附近的紫竹科学园区征用冻结了。 这样的信息在闵行区政府的一位官员那里得到了再次确认,他告诉记者,这些土地将为“大飞机项目”所用,“拆迁工作即将启动”,除了和平村预留的1200亩地,在与其毗邻的紫竹科学园区内还有300亩地,那里将成为打飞机的研发基地。而大飞机的总装,今后很有可能放在南汇县临港工业园早已规划建设的航空产业城内。 谋划已久 其实近几年,在发展打飞机的路径上,国内虽然发生过“东西(上海和西安)之争”、“军民(先军机后民机还是先民机后军机)之争”,但上海的决策者们从未放弃过要争取将大型民机项目落户上海的努力。在一次采访中,上海航空公司顾问、曾任上海航空学会理事长的薛德馨告诉记者,上海市主要领导在几次谈话里都讲,我们要为大飞机做贡献。 2003年末,国务院大飞机项目调研组来到上海调研,上海市的有关领导会见了大飞机项目组的专家们。薛德馨是国务院大飞机项目调研组的成员之一,他参加了那次会见,当时领导讲:“上海整个产业结构的改造,要有几个好的抓手,大飞机是一个,这个项目落户上海的问题,不是三年五载可以解决的,我们要一亩一亩政府干下去。” 大飞机项目对上海的发展确实举足轻重。有专家认为,近几年,支撑上海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汽车和房地产两个产业,这使它的的发展后劲不足。因此上海一直在急切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如果大飞机项目落户上海,无疑会极大的带动这个城市其他工业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上海正在积极争取大飞机项目,一旦到手,我们会积极推进。”2004年初,一位上海市的专家曾向记者表示。 上海也有造大飞机的基础和条件。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航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金履忠、胡溪涛、王超平等6位专家,在给国务院的一份报告中就曾建议将自主研制大型民机放在上海,“上海地理位置优越,人才荟萃,工业科技力量雄厚;特别是有自主研制运10和中美合作生产麦道90飞机的基础;‘十五’时期又是自主研发新一代支线飞机的基地。”此外,飞机制造是资金大量密集型行业,而正努力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有能力承载起融资的重任。上海的想法得打了中国航空第一集团公司的响应。据上海航空业的一位专家透露,2005年底至2006年初,时任航空一集团总经理的刘高倬曾专程来到上海,拜访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明确表示希望在上海建立一个研发中心,两个民机项目基地——大飞机基地和ARJ21支线飞机基地。 也许就是从那以后不久,上海悄悄开始了大飞机产业的谋篇布局,并将闵行区的紫竹科技园及和平村列入了规划之中。 上海航空工业局登场 紫竹科学院可谓是大飞机研发的理想之地。崭新的园区内,华东师大新校区与上海交通大学新校区隔路相望;英特尔、微软等国际巨头已在此立足;紫月路上,占地120多亩的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客户支援中心大楼正在建设之中,项目用地80亩的“中航商飞机总部与研发中心”即将动工。据闵行区的那位官员介绍,大飞机的研发基地也将在紫竹科学院区内安家落户。

《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03/21 《商务周刊》路风 相关专题:支线航空飞机制造 研制大飞机是历届中国政府都考虑和讨论过的问题,并分别做出过不同程度的努力,但却上马下马,屡战屡败。2004年,大飞机再次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大项目,表明了本届政府振兴民用航空工业的意愿。 大飞机项目的成败关系到国家重大利益,有关这个项目的决策必须符合国家的长期战略目标。为有利于国家的决策,北京大学政府与企业研究所所长路风教授去年底对中国大型飞机的历史与发展战略进行了调研,并于最近完成《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该报告以学者的独立研究形式,对大飞机项目的意义、历史教训以及战略决策的原则等问题做出分析和建议。 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为思考大飞机项目提供一个理论框架,通过对国际有关技术进步的主流理论进行概括,说明提高和增强中国的技术能力是经济发展、政治独立和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第二部分是对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几十年历史经验的分析,总结出三大历史教训;第三部分在理论框架和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阐明对发展大飞机工业的四项建议。经授权,本刊对此报告予以摘要发表,因篇幅所限,删去理论性为主的第一部分,第二、三部分亦有节略。 此报告的调研和写作得到郭丽岩(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和彭冬玲(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的协助。报告的观点只代表学者的独立立场,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原则,目的是从理论上和历史教训上澄清是非,为国家的重大决策提供思路。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大飞机是国家项目,不是任何部门或地区的项目。所谓“重大专项”,指的是由国家提出、资助并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而实施的项目。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国家对于大飞机项目所规定的战略目标应该是开发大型民用客机。航空工业几十年来的争论焦点不是军用飞机,而是大型民用飞机,历次引发上不上“大飞机”争论的导火索都是中国要不要开发大型客机的问题。 上大飞机项目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一个历史转折点的开始,标志着中国的工业发展从依赖外国技术转向自主创新、从陷入低端经济活动开始奋起向高端领域爬升。因此,这个项目的战略目标必须从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意义上去理解。 大型民用客机是航空工业的王冠,技术最复杂,质量要求最高,涉及的经济利益也最大。对于大飞机项目,国家战略目标的实质不仅仅是开发出产品,而应该是以国家重大专项的形式动员全国的力量,建立起大飞机技术能力赖以生成、发展和提高的产品开发平台,并以竞争性企业的组织形式,通过不断的产品开发和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化,最终在这个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工业领域形成与美国和欧洲的鼎足之势。 与许多人所幻想的相反,技术能力并不能通过自由市场机制而自动获得。原因在于技术能力是组织内生的,其重要成分只能来自经验的缄默知识,所以,大量公开流动的技术信息与能够利用这些信息的技术能力是两码事。此外,由于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形成能力壁垒,后进国家

从梦想到现实中国大飞机发展思路变迁

近日中国商飞表示将携C919样机亮相即将举行的珠海航展,媒体猜测这款国产大飞机的首批订单也将公布。中国曾两度研制大飞机失败,而C919却进展顺利。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转变了“自主研制”的思路。这里我们将就中国大飞机发展思路的变迁进行一次全面回顾。 等待上运10进行参观的人群,就国产化来说运10可以说很成功,在当时也具有很大的影响。不过因为经济型的原因,运10不可能进行批量生产。 在国产大飞机C919研制前,中国首先启动的是ARJ-21翔凤客机项目。ARJ-21翔凤客机项目自2002年启动后,在媒体、网络上出现了很多为已经下马近20年的运-10飞机鸣不平的声音,诸如“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种大型飞机”、“只差三千万经费即可研制成功”、“民航总局崇洋媚外导致运10夭折”等等。但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 不考虑经济性的领导人专机 根据公开资料,运-10飞机项目于1970年启动,1973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准在上海研制大型客机,1980年9月26日首飞成功,1986年研制计划终止,共飞行了130多个起落、170多个飞行小时。运-10是中国第一个独立自主研制的大型飞机,除发动机以外,其主要部件都是国内自主研制,其整体设计更是完全由国内技术力量独立完成,其国产化程度远远高于现在的ARJ-21和C-919客机,也高于当时仿制苏联产品的运-8和轰-6飞机。如果以国产化程度而论,那么运-10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在其高国产化比例的背后,我们又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呢? 运-10飞机从一开始就是作为领导人专机研制的,其研制要求一共有三项:航程超过一万公里;能直飞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不考虑经济性。之所以如此要求,是因为70年代初中国同时与华约和北约集团敌对,在国际社会上缺乏友好国家,只有同样被华约集团排斥的“欧洲社会主义的明灯”阿尔巴尼亚支持我们。为了让领导人能直飞地拉那,同时展示中国的技术实力,因此就有了运-10的航程要求;不考虑经济性这一条则是因为运-10从一开

大飞机定价 数模

一、问题重述 国产大飞机C919项目的上马和良好进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大国实力。近日,中国商用飞机公司销售经理陈进表示国产大飞机C919在燃油消耗方面将比目前所有机型减少12-15%,且在上市时定价将会低于5000万美元/架,大大低于波音和空客同类产品的定价。这将为国产大飞机开辟广阔的市场。 在放手开发研制一种新飞机时,除了技术细节外,还有很多经济问题需要回答。其中最重要的是飞机制造商需要知道他的原始投资是否能够收回来,多久才能收回来。这就要预测一下飞机的上市价格和市场前景。毕竟对于飞机这样庞然大物的高科技商品,高投入,也高风险,周期还长,其销售价格除了和制造商的制造成本、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有关外,还和同类型飞机的市场前景、竞争格局等其它因素有关。而飞机的技术数据往往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中的一些因素。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有: 1、假如你是中国商用飞机公司销售经理,请你对比同类客机B737-800,以 航空公司的角度,结合飞机运营成本,评估一下国产大飞机C919未来 的市场潜力; 2、假如你是飞机制造商,请你建立一合理的数学模型为将新开发的商用飞 机预测一个较合理的价格,并结合你的模型对C919的价格进行预测; 3、以你所建立的模型,结合相关数据,计算当前A380-800和B737-800两 种商用飞机的价格,并说明所建价格预测模型的优缺点; 二、C919市场潜力分析 2.1基本假设 在问题(1)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做如下假设来简化问题: 1、本题所进行的C919和B737-800的运营成本的对比,是在同一航空公司、同

样的航线、同一时间段下所进行的,也就是说,忽略各航空公司经营模式和飞行天气的影响。而且,两者每年起降次数、飞行时间、里程相同。 2、基于第一个假设,两种机型的运营成本中的机务人员工资、航空食品配送费、 飞机入库费用、起飞场地费等都可以认为相同。 3、由于B737-800的座位数为经济舱158座,C919有三种类型,分别为156座、 158座、180座,可以认为两者座位数大致相等,因此在计算平均每座运营成本时对二者取相同座数。 4、不考虑汇率变动通货膨胀。 5、C919的价格按官方透露的比同款机型低10%来计算。 2.2问题分析 要分析一种待上市产品的市场潜力,必须剖析它与同类产品相比所具有的竞争力,并以现有产品的市场为基础来预估。考虑到航空运输业的特点,以下我们将通过层次分析法按重要性大小从几方面对B737-800和C919进行对比。 1、运营成本:航空公司生产的最终目的是在满足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在交通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各航空公司不断进行价格战,机票已不再昂贵,各航空公司尤其是民营航空公司将不断降低成本作为实现航空公司盈利目标最主要、最可靠的途径。购买飞机时,航空公司也就更看重飞机在使用维护阶段的经济性,其评估标准是飞机的直接运营成本(DOC)和间接运营成本(LOC)。LOC整体呈现很不稳定状态,并且变化具有非线性的趋势,不好控制,所以对于飞机使用维护经济性分析的依据选定为直接运营成本(D0C)。DOC费用包括拥有飞机费用(折旧费、利息、保险金、高价件摊销、经营性租赁等)、空勤组费用(驾驶员成本、客舱服务员成本)、维修成本(机体维修成本、发动机维修成本)、运行费用、燃油成本和餐食费等。考察1995~2000五年直属航空公司的成本结构可以发现,航油、维修、折旧、起降、旅客服务等费用占据全部DOC成本的80%以上。又由于假设二的存在,应认为C919和B737-800的旅客服务费、起降费用相同,因此我们选择航行飞机每航行一公里的折旧费、燃油费、维修费和航材费的总和来作为飞机的运营成本。

中国大飞机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精品

中国大飞机之我见 目录:

第一章大飞机(军机、民机)的基本概念 (3) 1.1大飞机的基本概念 (3) 1.2军机的基本概念: (4) 1.3民机的基本概念: (6) 第二章中国研制大飞机必要性 (9) 2.1中国研制大飞机七项重要意义: (9) 2.2国情需要: (10) 2.3产业集群效应: (11) 2.4新的经济增长点: (11) 第三章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大飞机 (12) 3.1市场分析 (12) 3.2中国国内航空公司实力分析 (13) 第四章军机、民机研制流程 (14) 4.1军机研制流程: (14) 4.2民机研制流程 (16) 第五章大飞机涉及的关键技术 (17)

5.1关键技术之发动机: (17) 5.2关键技术之材料: (18) 5.3关键技术之机电设备: (19) 第六章中国研制大飞机的可行性 (19) 6.1回顾历史: (19) 6.2人才储备: (20) 6.3资金保证: (20) 6.4政府支持: (21) 第一章大飞机(军机、民机)的基本概念 1.1大飞机的基本概念: 所谓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大型运输机和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一次航程达到3000公里的军用或乘坐达到100座以上的民用客机。其实,大飞机并非是

用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衡量的,在世界各地,在不同的地域上,人们对大飞机的衡量标准也不同。习惯上,我国把150座以上的客机称为大客机,而国际航运体系习惯上把300座位以上的客机称作“大型客机”,这主要由各国的航空工业技术水平决定的。 其特点是客舱大、寿命长、自重轻、成本低。据介绍, 作为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三个重大专项之一的“大飞机”专项, 是去年初与中国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项目一起启动的, 之所以称为“大飞机” ,而不是“干线飞机” , 是因为它还包括军用和民用的大型运输机。 1.2军机的基本概念: 1.2.1 概念: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的总称。是航空兵的主要技术装备。主要包括:歼击机、轰炸机、歼击轰炸机、强击机、反潜巡逻机、武装直升机、侦察机、预警机、电子对抗飞机、炮兵侦察校射飞机、水上飞机、军用运输机、空中加油机和教练机等。飞机大量用于作战,使战争由平面发展到立体空间,对战略战术和军队组成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1.2.2我国各主力军机:歼-10是我国第一架完全独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斗机,于05年正式装备部队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