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常用数学方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

8常用数学方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
8常用数学方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

第8讲 高考中常用数学的方法 ------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

一、知识整合 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是几种常用的数学基本方法.这些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它不仅有明确的内涵,而且具有可操作性,有实施的步骤和作法.

配方法是对数学式子进行一种定向的变形技巧,由于这种配成“完全平方”的恒等变形,使问题的结构发生了转化,从中可找到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促成问题的解决.

待定系数法的实质是方程的思想,这个方法是将待定的未知数与已知数统一在方程关系中,从而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得未知数.

换元法是一种变量代换,它是用一种变数形式去取代另一种变数形式,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换元的实质是转化.

二、例题解析

例1.已知长方体的全面积为11,其12条棱的长度之和为24,则这个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为( ).

(A )32

(B )14

(C )5

(D )6

分析及解:设长方体三条棱长分别为x ,y ,z ,则依条件得:

2(xy +yz +zx )=11,4(x +y +z )=24.而欲求的对角线长为222z y x ++,因此需将对称式

222z y x ++写成基本对称式x +y +z 及xy +yz +zx 的组合形式,完成这种组合的常用手段是

配方法.故)(2)(2222xz yz xy z y x z y x ++-++=++=62-11=25 ∴ 5222=++z y x ,应选C .

例2.设F 1和F 2为双曲线14

22

=-y x 的两个焦点,点P 在双曲线上且满足∠

F 1PF 2=90°,则ΔF 1PF 2的面积是( ).

(A )1

(B )

2

5 (C )2 (D )5

分析及解:欲求||||2

1

2121PF PF S F PF ?=

? (1),而由已知能得到什么呢?

由∠F 1PF 2=90°,得20||||2221=+PF PF

(2),

又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得|PF 1|-|PF 2|=4 (3),那么(2)、(3)两式与要求的三角形面积有何联系呢?我们发现将(3)式完全平方,即可找到三个式子之间的关系.即

16||||2||||||||||212221221=?-+=-PF PF PF PF PF PF ,

242

1

)16|||(|21||||222121=?=-+=

?PF PF PF PF ∴

1||||2

1

2121=?=

?PF PF S F PF ,∴ 选(A ). 注:配方法实现了“平方和”与“和的平方”的相互转化.

例3.设双曲线的中心是坐标原点,准线平行于x 轴,离心率为2

5

,已知点P (0,5)到该双曲线上的点的最近距离是2,求双曲线方程.

分析及解:由题意可设双曲线方程为12222=-b

x a y ,∵25

=e ,∴a =2b ,因此所求双

曲线方程可写成:2224a x y =- (1),故只需求出a 可求解.

设双曲线上点Q 的坐标为(x ,y ),则|PQ |=22)5(-+y x (2),∵点Q (x ,y )在双曲线上,∴(x ,y )满足(1)式,代入(2)得|PQ |=

22

2)5(4

4-+-y a y (3),此时|PQ |2表示为变量y 的二次函数,利用配方法求出其最小值即可求解.

由(3)式有4

5)4(45||22

2

a y PQ -+-=(y ≥a 或y ≤-a ).

二次曲线的对称轴为y =4,而函数的定义域y ≥a 或y ≤-a ,因此,需对a ≤4与a >4

分类讨论.

(1)当a ≤4时,如图(1)可知函数在y =4处取得最小值,

∴令44

52=-a ,得a 2

=4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14

22

=-x y . (2)当a >4时,如图(2)可知函数在y =a 处取得最小值,

∴令44

5)4(4522

=-

+-a a ,得a 2=49,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149

4492

2=-x y . 注:此题是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双曲线方程的,其中利用配方法求解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由于二次函数的定义域与参数a 有关,因此需对字母a 的取值分类讨论,从而得

到两个解,同学们在解答数习题时应学会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

例4.设f (x )是一次函数,且其在定义域内是增函数,又124)]([11-=--x x f f ,试求f (x )的表达式.

分析及解:因为此函数的模式已知,故此题需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表达式.

设一次函数y =f (x )=ax +b (a >0),可知 )(1

)(1b x a

x f -=-,

∴124)(1

1])(1[1)]([2211-=+-=--=--x b ab a

x a b b x a a x f f .

比较系数可知: ??????

?=+>=)

2(12)(1)

1()0(41

2

2b ab a a a

解此方程组,得 21=

a ,

b =2,∴所求f (x )=22

1

+x . 例5.如图,已知在矩形ABCD 中,C (4,4),点A 在曲线922=+y x (x >0,y >0)上移动,且AB ,BC 两边始终分别平行于x 轴,y 轴,求使矩形ABCD 的面积为最小时点A 的

坐标.

分析及解:设A (x ,y ),如图所示,则=ABCD S (4-x )(4-y ) (1)

此时S 表示为变量x ,y 的函数,如何将S 表示为一个变量x (或y )的函数呢?有的同学想到由已知得x 2+y 2=9,如何利用此条件?是从等式中解出x (或y ),再代入(1)式,因为表达式有开方,显然此方法不好.

如果我们将(1)式继续变形,会得到S =16-4(x +y )+xy (2) 这时我们可联想到x 2+y 2与x +y 、xy 间的关系,即(x +y )2=9+2xy .

因此,只需设

t =x +y ,则

xy =

2

92-t ,代入(2)式得

S =16-4t +2

7

)4(212922+-=-t t (3)S 表示为变量t 的二次函数, ∵0

2

7

. 此时??

?

??==+,27

,

4xy y x )222,222()222,222(-++-或的坐标为得A 注:换元前后新旧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不同的,这样才能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例6.设方程x 2+2kx +4=0的两实根为x 1,x 2,若21

2221)()(

x x

x x +≥3,求k 的取值范围.

解:∵2]2)([

2)()()(22

12

21212212122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3, 以k x x 221-=+,421=x x 代入整理得(k 2-2)2≥5,又∵Δ=4k 2-16≥0,

∴?????≥-≥-0

45|2|22

k k 解得k ∈(-52,+-∞)∪[52+,+∞].

例7.点P (x ,y )在椭圆1422=+y x 上移动时,求函数u =x 2+2xy +4y 2+x +2y 的最大值.

解:∵点P (x ,y )在椭圆1422

=+y x 上移动, ∴可设?

?

?==θθsin cos 2y x 于是 y x y xy x u 24222++++=

=θθθθθθsin 2cos 2sin 4cos sin 4cos 422++++ =]1sin cos )sin [(cos 22++++θθθθ

令t =+θθsin cos , ∵)4

sin(2cos sin π

θθθ+=+,∴|t |≤2. 于是u =23

)21(2)1(222++=++t t t ,(|t |≤2).

当t =2,即1)4

sin(=+π

θ时,u 有最大值.

∴θ=2k π+

4

π

(k ∈Z )时,226max +=u . 例8.过坐标原点的直线l 与椭圆12

6)3(2

2=+-y x 相交于A ,B 两点,若以AB 为直

径的圆恰好通过椭圆的左焦点F ,求直线l 的倾斜角.

解:设A (x 1,y 1),B (x 2,y 2)

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将它代入椭圆方

程整理得 036)31(22=+-+x x k (*) 由韦达定理,221316k x x +=

+(1),2

2

1313

k x x +=(2) 又F (1,0)且AF ⊥BF ,∴1-=?BF AF k k , 即

11

12211-=-?-x y

x y , 将11kx y =,22kx y =代入上式整理得 1)1(21212-+=?+x x x x k

,

将(1)式,(2)式代入,解得 312=

k . 故直线l 的倾斜角为6

π或65π. 注:本题设交点坐标为参数,“设而不求”,以这些参数为桥梁建立斜率为k 的方程求解.

例9.设集合A ={R x a x x x ∈=+-+,024|1}

(1)若A 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 的取值集合B ;

(2)当a ∈B 时,不等式x 2-5x -6

解:(1)令t =2x ,则t >0且方程0241=+-+a x x 化为t 2-2t +a =0 (*),A 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等价于方程(*)有且只有一个正根,再令f (t )=t 2-2t +a ,

则Δ=0 或?

??≤>?0)0(0f 即a =1或a ≤0,从而B =(-∞,0]∪{1}.

(2)当a =1时,113-

当a ≤0,令g (a )=a (x -4)-(x 2-5x -6),则当a ≤0时不等式 )4(652-<+-x a x x 恒成立,

即当a ≤0时,g (a )>0恒成立,故 x x g <-??

?

?≤->1040

)0(≤4. 综上讨论,x 的取值范围是(113-,4).

初三数学换元法专练

利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的四种常见类型 一、直接换元 例1 解方程015)1 (2)1(2=----x x x x . 解:设 y x x =-1 ,则原方程可化为01522=--y y . 解得 5,321=-=y y . 当3-=y 时,31 -=-x x ,解得 43=x ; 当5=y 时,51=-x x ,解得 45 =x . 经检验,4 5 ,4321==x x 是原方程的根. 二、配方换元 例2 解方程 1)1 (3)1(22 2 =+-+ x x x x . 解:原方程配方,得 05)1 (3)1(22=-+-+x x x x . 设,1y x x =+则05322 =--y y . 解得 25 ,121=-=y y . 当1-=y 时,,11-=+x x 即012 =++x x . 因为0311412 <-=??-=?, 所以方程012 =++x x 无实数根. 当25=y 时,,2 51=+x x 即02522 =+-x x . 解得 21 ,221==x x . 经检验,2 1 ,221==x x 是原方程的根. 三、倒数换元 例3 解方程 031 ) 1(21122=-+++++x x x x . 解:设 y x x =++1 12,则原方程可化为032 =-+y y .

去分母,整理,得0232 =+-y y ,解得 2,121==y y . 当1=y 时, 11 1 2=++x x ,即02=-x x . 解得 1,021==x x . 当2=y 时, 21 1 2=++x x ,即0122=--x x . 解得 21,2143-=+=x x . 经检验,,1,021==x x 21,2143-=+=x x 都是原方程的根. 四、变形换元 例4 解方程12 22 242 2 =+-+ -x x x x .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052 22 )22(22 2 =-+-+ +-x x x x . 设y x x =+-222 ,则原方程可化为052 2=-+ y y . 去分母,整理,得02522 =+-y y . 解得 2 1,221= =y y . 当2=y 时,2222 =+-x x ,即022 =-x x . 解得 2 1,021==x x . 当21= y 时,2 1222 =+-x x ,即03242=+-x x . 因为044344)2(2 <-=??--=?, 所以方程03242 =+-x x 无实数根. 经检验,2 1 ,021= =x x 是原方程的根. 例1 解方程 分析 括号里的分式相同,由这个特点,知可用换元法来解。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换元法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换元法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换元法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 换元法又称辅助元素法、变量代换法。通过引进新的变量,可以把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隐含的条件显露出来,或者把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或者变为熟悉的形式,把复杂的计算和推证简化。 它可以化高次为低次、化分式为整式、化无理式为有理式、化超越式为代数式,在研究方程、不等式、函数、数列、三角等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换元的方法有:局部换元、三角换元、均值换元等。局部换元又称整体换元,是在已知或者未知中,某个代数式几次出现,而用一个字母来代替它从而简化问题,当然有时候要通过变形才能发现。例如解不等式:4+2-2≥0,先变形为设2=t(t 0),而变为熟悉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和指数方程的问题。 三角换元,应用于去根号,或者变换为三角形式易求时,主要利用已知代数式中与三角知识中有某点联系进行换元。如求函数y=+

的值域时,易发现x∈[0,1],设x=sinα,α∈[0,],问题变成了熟悉的求三角函数值域。为什么会想到如此设,其中主要应该是发现值域的联系,又有去根号的需要。如变量x、y适合条件x+y=r(r 0)时,则可作三角代换x=rcosθ、y=rsinθ化为三角问题。 均值换元,如遇到x+y=S形式时,设x=+t,y=-t等等。 我们使用换元法时,要遵循有利于运算、有利于标准化的原则,换元后要注重新变量范围的选取,一定要使新变量范围对应于原变量的取值范围,不能缩小也不能扩大。如上几例中的t 0和α∈[0,]。 Ⅰ、再现性题组: 1.y=sinx??cosx+sinx+cosx的最大值是_________。 2.设 f x+1 =log 4-x (a 1),则 f x 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 3.已知数列 a 中,a=-1,a??a=a-a,则数列通项a=___________。 4.设实数x、y满足x+2xy-1=0,则x+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5.方程=3的解是_______________。 6.不等式log 2-1 ??log 2-2 〈2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 【简解】1小题:设sinx+cosx=t∈[-,],则y=+t-,对称轴t=-1,当t=,y=+; 2小题:设x+1=t t≥1 ,则f t =log[- t-1 +4],所以值域为-∞,log4];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学案12】待定系数法

学案十三 待定系数法 一、三维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的方法; 2、能力目标:(1)尝试设计有关一次、二次函数解析式问题,运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2)培养学生由特殊事例发现一般规律的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新旧知识的认识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难点:设出适当的解析式并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 三、教学方法 采用实例归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教学中通过列举例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并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 在回顾初中所学函数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认真阅读教材P61—P62,通过对教材中 的例题的研究,完成学习目标 。 1. 待定系数法定义 一般地,在求一个函数时,如果知道这个函数的一般形式, 可先把所求函数写为一般形式,其中系数待定,然后再根据题设条件求出这些待定系数. 这种通过求待定系数来确定变量之间关系式的方法叫做_________. 2. 利用待定系数法解决问题的步骤: ○ 1确定所求问题含有待定系数解析式. ○ 2根据_______, 列出一组含有待定系数的方程. ○ 3解方程组或者消去待定系数,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3.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 ○ 1 一般式:c bx ax y ++= 2 (a 、b 、c 为常数,且0≠a ). ○ 2 顶点式:k h x a y +-=2)( (a 、b 、c 为常数, 0≠a ).

高考中的常用数学方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

高考中的常用数学方法 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 一、知识整合 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是几种常用的数学基本方法.这些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它不仅有明确的内涵,而且具有可操作性,有实施的步骤和作法. 配方法是对数学式子进行一种定向的变形技巧,由于这种配成“完全平方”的恒等变形,使问题的结构发生了转化,从中可找到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促成问题的解决. 待定系数法的实质是方程的思想,这个方法是将待定的未知数与已知数统一在方程关系中,从而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得未知数. 换元法是一种变量代换,它是用一种变数形式去取代另一种变数形式,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换元的实质是转化. 二、例题解析 例1.已知长方体的全面积为11,其12条棱的长度之和为24,则这个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为( ). (A )32 (B )14 (C )5 (D )6 分析及解:设长方体三条棱长分别为x ,y ,z ,则依条件得: 2(xy +yz +zx )=11,4(x +y +z )=24.而欲求的对角线长为 222z y x ++,因此需将对称式 222z y x ++写成基本对称式x +y +z 及xy +yz +zx 的组合形式,完成这种组合的常用手段 是配方法.故)(2)(2 222xz yz xy z y x z y x ++-++=++=62 -11=25 ∴ 52 22=++z y x ,应选C . 例2.设F 1和F 2为双曲线14 22 =-y x 的两个焦点,点P 在双曲线上且满足∠F 1PF 2=90°, 则ΔF 1PF 2的面积是( ). (A )1 (B ) 2 5 (C )2 (D )5 分析及解:欲求||||2 1 2121PF PF S F PF ?= ? (1),而由已知能得到什么呢? 由∠F 1PF 2=90°,得20||||2 22 1=+PF PF (2), 又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得|PF 1|-|PF 2|=4 (3),那么(2)、(3)两式与要求的三角形面积有何联系呢?我们发现将(3)式完全平方,即可找到三个式子之间的关系.即 16||||2||||||||||212221221=?-+=-PF PF PF PF PF PF ,

数学解题方法换元法详解

二、换元法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 换元法又称辅助元素法、变量代换法。通过引进新的变量,可以把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隐含的条件显露出来,或者把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或者变为熟悉的形式,把复杂的计算和推证简化。 它可以化高次为低次、化分式为整式、化无理式为有理式、化超越式为代数式,在研究方程、不等式、函数、数列、三角等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换元的方法有:局部换元、三角换元、均值换元等。局部换元又称整体换元,是在已知或者未知中,某个代数式几次出现,而用一个字母来代替它从而简化问题,当然有时候要通过变形才能发现。例如解不等式:4x +2x -2≥0,先变形为设2x =t (t>0),而变为熟悉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和指数方程的问题。 三角换元,应用于去根号,或者变换为三角形式易求时,主要利用已知代数式中与三角知识中有某点联系进行换元。如求函数y =x +1-x 的值域时,易发现x ∈[0,1],设x =sin 2α ,α∈[0,π2 ],问题变成了熟悉的求三角函数值域。为什么会想到如此设,其中主要应该是发现值域的联系,又有去根号的需要。如变量x 、y 适合条件x 2+y 2=r 2(r>0) 时,则可作三角代换x =rcos θ、y =rsin θ化为三角问题。 均值换元,如遇到x +y =S 形式时,设x =S 2+t ,y =S 2 -t 等等。 我们使用换元法时,要遵循有利于运算、有利于标准化的原则,换元后要注重新变量范围的选取,一定要使新变量范围对应于原变量的取值范围,不能缩小也不能扩大。如上几例中的t>0和α∈[0,π2 ]。 例1. 实数x 、y 满足4x 2-5xy +4y 2=5 ( ①式) ,设S =x 2+y 2,求 1S m a x +1S min 的值。(9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题) 【分析】 由S =x 2+y 2联想到cos 2α+sin 2 α=1,于是进行三角换元,设x S y S ==???? ?cos sin αα代入①式求S max 和S min 的值。 【解】设x S y S ==?????cos sin αα 代入①式得: 4S -5S ·sin αcos α=5 解得 S =10852-sin α ;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换元法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 2013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换元法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 换元法又称辅助元素法、变量代换法。通过引进新的变量,可以把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隐含的条件显露出来,或者把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或者变为熟悉的形式,把复杂的计算和推证简化。 它可以化高次为低次、化分式为整式、化无理式为有理式、化超越式为代数式,在研究方程、不等式、函数、数列、三角等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换元的方法有:代数换元、三角换元、均值换元等。例如解不等式:0224≥-+x x ,先变形为设)0(2>=t t x ,而变为熟悉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和指数方程的问题。 三角换元,应用于去根号,或者变换为三角形式易求时,主要利用已知代数式中与三角知识中有某点联系进行换元。如求函数y =x +1-x 的值域时,易发现[]1,0∈x ,设 α2sin =x ?? ????∈22,0α,问题变成了熟悉的求三角函数值域。如变量y x ,适合条件 )0(222>=+r r y x 时,则可作三角代换θθsin ,cos r y r x ==化为三角问题。 均值换元,如遇到S y x =+形式时,设t S y t S x -=+=2 ,2等等。 我们使用换元法时,要遵循有利于运算、有利于标准化的原则,换元后要注重新变量范围的选取,一定要使新变量范围对应于原变量的取值范围,不能缩小也不能扩大。 题型一:代数换元 例1:(1)方程1313 ++-x x =3的解是_______________ (2)x x x f --=2)(的值域是___________.

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

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两个条件确定一个一次函数;一个条件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能由两个条件确定解析式或者能根据函数的图象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通过类比的方法学习一次函数,体会数学研究方法多样性;进一步提高分析概括、总结归纳能力;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进一步分析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联系,从而提高比较鉴别能力。 3、积极思考、勇跃发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重点 会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难点 从图象上捕捉信息 教学方法 引导法,探究法,分析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复习:画出函数y=2x 的图象 (引入新课)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再给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前提下,可以说出它的图象的特征及有关性质;反之,如果给你函数的图象,你能不能求出函数的表达式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求右图中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分析与思考:(1)题是经过原点的 一条直线,因此是正比例函数, 二条可设它的表达式为y=kx,将 三条点(1,2)代人表达式得2=k,从而确定该函数的表达式为y=2x. (2)题设直线的表达式为y=kx+b,因为此直线经过点(0,3),(2,0),因此将这两个点的坐标代人,可得关于k 、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从而确定了k 、b 的值,确定了表达式.(写出解答过程) 2.反思小结: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需要一个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需要两个条件。即如果有一个系数,只要利用一点坐标列出关于k 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如果有2个系数,则要用2个点的坐标列出关于k,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探究: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1)和点(1,1),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 把点_____,_____代入解析式得 __k+b=__ k=__ __k+b=__ 解得, b=__ 把k=____,b=____ 代入y=kx+b 中,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 问:通过以上各题,你能归纳出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步骤了吗? 就是先设待求函数关系式(其中含有未知常数系数),再根据条件列出方程,求出未知系数,从而得到所求结果。 归纳:这种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方法叫待定系数法,它的步骤可归纳为: “一设二列三解四还原”. 具体的说,一设:设出一次函数解析式的一般形式y =kx +b (k ≠0); 二列:根据已知两点或已知图象上的两个点坐标列出关于k 、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图2 图1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待定系数法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待定系数法 要确定变量间的函数关系,设出某些未知系数,然后根据所给条件来确定这些未知系数的方法叫待定系数法,其理论依据是多项式恒等,也就是利用了多项式f(x)≡g(x)的充要条件是:对于一个任意的a值,都有f(a)≡g(a);或者两个多项式各同类项的系数对应相等。 待定系数法解题的关键是依据已知,正确列出等式或方程。使用待定系数法,就是把具有某种确定形式的数学问题,通过引入一些待定的系数,转化为方程组来解决,要判断一个问题是否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主要是看所求解的数学问题是否具有某种确定的数学表达式,如果具有,就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例如分解因式、拆分分式、数列求和、求函数式、求复数、解析几何中求曲线方程等,这些问题都具有确定的数学表达形式,所以都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使用待定系数法,它解题的基本步骤是: 第一步,确定所求问题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式; 第二步,根据恒等的条件,列出一组含待定系数的方程; 第三步,解方程组或者消去待定系数,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如何列出一组含待定系数的方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分析: ①利用对应系数相等列方程; ②由恒等的概念用数值代入法列方程; ③利用定义本身的属性列方程; ④利用几何条件列方程。 比如在求圆锥曲线的方程时,我们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方程:首先设所求方程的形式,其中含有待定的系数;再把几何条件转化为含所求方程未知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最后解所得的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的系数,并把求出的系数代入已经明确的方程形式,得到所求圆锥曲线的方程。 Ⅰ、再现性题组: 1.设f(x)=x 2 +m,f(x)的反函数f-1(x)=nx-5,那么m、n的值依次为_____。 A. 5 2 , -2 B. - 5 2 , 2 C. 5 2 , 2 D. - 5 2 ,-2 2.二次不等式ax2+bx+2>0的解集是(-1 2 , 1 3 ),则a+b的值是_____。 A. 10 B. -10 C. 14 D. -14 3.在(1-x3)(1+x)10的展开式中,x5的系数是_____。 A. -297 B.-252 C. 297 D. 207 4.函数y=a-bcos3x (b<0)的最大值为3 2 ,最小值为- 1 2 ,则y=-4asin3bx的最小 正周期是_____。 5.与直线L:2x+3y+5=0平行且过点A(1,-4)的直线L’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 6.与双曲线x2-y2 4 =1有共同的渐近线,且过点(2,2)的双曲线的方程是 ____________。

高中数学3(换元法)

第 7 讲 换元法(高中版) (第课时) 换元法? ??? ??? ???? ??? ???? ?? ??????? ????三角代换均值代换 整体代换策略化超越式为代数式化无理式为有理式化分式为整式降次复杂问题简单化非标准问题标准化 用途 重点:1.;2.;3.。 难点:1.;2.;3.;。 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换元的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 换元的实质是转化,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它可以化高次为低次、化分式为整式、化无理式为有理式、化超越式为代数式。换元后要注意新变量的取值范围,它既不能缩小也不能扩大。 换元法在因式分解、化简求值、恒等式证明、条件等式证明、方程、不等式、函数、数列、三角、解析几何等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换元的常用策略有:整体代换(有理式代换,根式代换,指数式代换,对数式代换、复变量代换)、三角代换、均值代换等。 整体代换:在条件或者结论中,某个代数式反复出现,那么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母来代替它, 当然有时候要通过变形才能发现。例如解不等式:4x +2x -2≥0,先变形为设2x =t (t>0),而变为熟悉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和指数方程的问题。 三角代换:如果把代数式换成三角式更容易求解时,可以利用代数式中与三角知识的联系进

行换元。例如求函数y =x +1-x 的值域时,易发现x ∈[0,1],设x =sin 2 α ,α∈[0, π 2 ],问题变成了熟悉的求三角函数值域。为什么会想到如此设,其中主要应该是发现值域的联系,又有去根号的需要。又如变量x 、y 适合条件x 2 +y 2 =r 2 (r>0)时,则可作三角代换x =rcos θ、y =rsin θ化为三角问题。 均值代换:对两个类似的式子,可令其算术平均值为t 进行换元;如果遇到形如 S y x =+ 或 S y x =+2 2 这样的对称结构,可设 x =S 2+t ,y =S 2-t 或 t S x +=22 ,t S y +=2 2等等。 1.换元法在方程中的应用 我们知道,解分式方程时一般用“去分母”的方法,把分式方程化成整式方程来解;解无理方程一般用“两边乘方”的方法,将无理方程化成有理方程来解。然而利用这些常规的变形方法解题,有时会产生高次方程,解起来相当繁琐,甚至有时难于解得结果。对于某些方程,我们可以用新的变量来替换原有的变量,把原方程化成一个易解的方程。 例.(高二)如果关于x 的方程 0sin cos 22 2 4 =++θθx x 有相异的四实根,求θ的范围。 分析:此题已知条件的形式比较陌生,我们先看看能不能把它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形式。 令 t x =2 ,则原方程化为: 0sin cos 22 2=++θθt t ⑴ 使原方程有相异的四实根等价于使方程⑴有两不等正根。 由此得 ?? ? ? ?>>->-=?)4(0sin )3(0cos ) 2(0sin 4cos 4222θθθθ 即 ?? ? ??≠<>0sin 0cos 02cos θθθ 解之得 4 52432ππθππ+<<+ k k 且 )()12(J k k ∈+≠πθ 2.换元法在不等式中的应用 例.(高二)设对所于有实数x ,不等式x 2 log 241()a a ++2x log 221a a ++log 2()a a +142 2 >0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分析:不等式中,log 241()a a +、 log 221a a +、log 2()a a +142 2 三项有何联系?对它们进 行变形后再实施换元法。 解: 设 log 2 21 a a +=t ,则 log 241()a a +=log 2812()a a +=3+log 2a a +12=3-log 221 a a +=3-t , log 2()a a +142 2 =2log 2 a a +12=-2t , 代入后原不等式简化为 (3-t )x 2 +2tx -2t>0 ,它对一切实数x 恒成立,

第 10 讲 待定系数法(高中版)

第 10 讲 待定系数法(高中版) (第课时) D 重点:1. ;2.;3.。 难点 :1.;2.; 3.;。 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 待定系数法是中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它常用在求代数式的值、因式分解、恒等变形、求函数表达式、数列求和、求复数、求曲线方程等等方面。 使用待定系数法解题的基本步骤是:第一步,针对所求问题,确定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式;第二步,列出一组含待定系数的方程;第三步,解方程组确定待定系数或者消去待定系数。确定待定系数的值常用比较系数法或特殊值法。 二次函数解析式有三种表达形式, 1.一般式:y=ax 2+bx+c ;其中 a≠0, a, b, c 为常数 2.顶点式:y=a(x-h)2+k ;其中a≠0, a, h, k 为常数,(h,k )为顶点坐标。 3.交点式:y=a(x-x 1)(x-x 2);其中a≠0, a, x 1,x 2 为常数,x 1,x 2是抛物线与横轴两交点的横坐标。 每种形式都有三个待定的系数,所以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注意选择适当的表达形式,一般已知抛物线的顶点,用顶点式;已知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或与x 轴的一个交点及对称轴),用交点式。 解题过程中待定的系数越少,需构造的方程也越少,这样可以大大简化计算过程,故尽量由已知条件先行直接确定某些系数。 若题目给定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某种形式(如y=ax 2+ bx+c=0 (a≠0)),那么最后的结果必须写成此种形式。 1.待定系数法在求数列通项中的应用 例.(高三)数列{a n }满足a 1=1,a n = 21 a 1 n +1(n ≥2),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8常用数学方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

第8讲 高考中常用数学的方法 ------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 一、知识整合 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是几种常用的数学基本方法.这些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它不仅有明确的内涵,而且具有可操作性,有实施的步骤和作法. 配方法是对数学式子进行一种定向的变形技巧,由于这种配成“完全平方”的恒等变形,使问题的结构发生了转化,从中可找到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促成问题的解决. 待定系数法的实质是方程的思想,这个方法是将待定的未知数与已知数统一在方程关系中,从而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得未知数. 换元法是一种变量代换,它是用一种变数形式去取代另一种变数形式,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换元的实质是转化. 二、例题解析 例1.已知长方体的全面积为11,其12条棱的长度之和为24,则这个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为( ). (A )32 (B )14 (C )5 (D )6 分析及解:设长方体三条棱长分别为x ,y ,z ,则依条件得: 2(xy +yz +zx )=11,4(x +y +z )=24.而欲求的对角线长为222z y x ++,因此需将对称式 222z y x ++写成基本对称式x +y +z 及xy +yz +zx 的组合形式,完成这种组合的常用手段是 配方法.故)(2)(2222xz yz xy z y x z y x ++-++=++=62-11=25 ∴ 5222=++z y x ,应选C . 例2.设F 1和F 2为双曲线14 22 =-y x 的两个焦点,点P 在双曲线上且满足∠ F 1PF 2=90°,则ΔF 1PF 2的面积是( ). (A )1 (B ) 2 5 (C )2 (D )5 分析及解:欲求||||2 1 2121PF PF S F PF ?= ? (1),而由已知能得到什么呢? 由∠F 1PF 2=90°,得20||||2221=+PF PF (2), 又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得|PF 1|-|PF 2|=4 (3),那么(2)、(3)两式与要求的三角形面积有何联系呢?我们发现将(3)式完全平方,即可找到三个式子之间的关系.即

高中数学-函数待定系数法练习

高中数学-待定系数法练习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3),则其还经过点() A.(-2,-3) B.(3,2) C.(3,-2) D.(-3,-2) 解析设反比例函数为f(x)= (k≠0), 则3=,k=-6,即f(x)=, 故其还经过点(3,-2). 答案C 2二次函数y=x2+ax+b,若a+b=0,则它的图象必经过点() A.(-1,-1) B.(1,-1) C.(1,1) D.(-1,1) 解析当x=1时,y=12+a×1+b=a+b+1=1,因此图象一定经过定点(1,1). 答案C 3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c(a≠0)的图象的顶点坐标为(2,-1),与y轴的交点为(0,11),则() A.a=1,b=-4,c=11 B.a=3,b=12,c=11 C.a=3,b=-6,c=11 D.a=3,b=-12,c=11 解析由已知可设二次函数f(x)=a(x-2)2-1(a≠0). 因为点(0,11)在二次函数f(x)=a(x-2)2-1的图象上, 所以11=4a-1,解得a=3. 所以f(x)=3(x-2)2-1=3x2-12x+11.

故a=3,b=-12,c=11. 答案D 4已知x3+2x2-5x-6=(x+a)(x+b)(x+c),则a,b,c的值分别为() A.1,2,3 B.1,-2,-3 C.1,-2,3 D.1,2,-3 解析∵(x+a)(x+b)(x+c)=x3+(a+b+c)x2+(ab+bc+ca)x+abc=x3+2x2-5x-6, ∴ 解得a=1,b=-2,c=3. 答案C 5设函数f(x)=若f(-1)=f(0),f(-2)=-2,则关于x的方程f(x)=x的解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解析由f(-1)=f(0),f(-2)=-2, 可得 解得 故f(x)= 令f(x)=x,解得x=2或x=-2. 答案B 6抛物线y=ax2+bx+c与x轴相交于点A与点B,与y轴相交于点C,如果OB=OC=OA,那么b的值为()

数学方法之换元法篇

数学方法之换元法篇 通过换元法可以把未知问题化为已知问题,把抽象问题化为具体问题,把较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问题. 通过问题化为具体问题,把较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问题. 通过换元可以清楚的认识问题的实质,迅速寻找和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 根据数式的特点常见的换元法有:(1)整体换元;(2)平均数换元法;(3)比值换元法;(4)三角代换法;(5)不等量换元法;(6)根式换元法;(7)倒数换元法;(8)相反数换元法;(9)坐标换元法等等. 一、整体换元 例1:求函数x x x x y cos sin cos sin ++=的最大值. 解析:设 ?? t x x ?y x x t .21 cos sin ),22(cos sin 2-=?≤≤-+=则 ? t t t y .1)1(2 12122-+=+-=故 当.22 1 ,2max +== ??y ?t 时 二、三角换元 例2:求函数2 5x x y -+=的值域. 解析:令????x ],2 ,2[,sin 5π πθθ- ∈=

). 4 sin(10cos 5sin 5|cos |5sin 5π θθθθθ+=+=+?=y 则 因为 2 2 π θπ ≤ ≤- ,所以 .4 34 4 π π θπ ≤ + ≤- 所以1)4 sin(22≤+≤- πθ,得 10 )4 sin(105≤+ ≤-π θ 所以函数的值域为[10 ,5?- ]. 三、平均数换元法 例3: 已知 正 数 .4 25 )1)(1(:,1,≥++=+y y x x ???y x y x?求证满足 证明:由题意可知x ,y 的平均数为2 1,令x =21+θ,y =21-θ(-21<θ<2 1), 则 .4 11625 23) 1)(1()1)(1(22422θθθ-+ += ++=++xy y x y y x x 显然分子 的值大于等于1625 , 分母的值大于0小于等于4 1,从而得证. 四、比值换元 例4:已知x ,y ,z 满足x -1=3 2 21-= +z y ,试问实数x ,y ,z 为何值时,x 2+y 2+z 2达到最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教案

4.4 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2.了解两个条件确定一个―次函数;一个条件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待定系数法的运用过程,提高研究数学问题的技能. 2.能根据函数的图象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具体感知数形结合思想在一次函数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也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难点: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 1.复习:画出函数y=3x,y=3x-1的图象. 2.反思:你在作这两个函数图象时,分别描了几个点? 你为何选取这几个点? 可以有不同取法吗? 3.引入新课: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在给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前提下,可以说出它的图象特征及有关性质;反之,如果给你信息,你能否求出函数的表达式呢?这将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设直线的表达式是y=kx+b,因为此直线经过点P(-20,5),Q(10,20),因此将这两个点的坐标代入,可得关于k、b的方程组,进而确定了k、b的值,确定了表达式.(写出解答过程)

2.反思小结: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需要一个条件,确定函数的表达式需要两个条件. 初步运用,感悟新知.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5)和(-4,-9),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解: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 ∵y=kx+b的图象过点(3,5)和(-4,-9). ∴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2x-1. 像这样先设出函数表达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表达式中未知数的系数,进而求出函数表达式的方法,叫作待定系数法. 例题解析 例1 温度的测量有两种: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水的沸点温度是100℃,用华氏温度测量为212℉;水的冰点温度是0℃,用华氏温度测量为32 ℉.已知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关系近似地为一次函数关系,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办法把华氏温度换算成摄氏温度? 例2 某种拖拉机的油箱可储油40L,加满油并开始工作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y(L)与工作时间x(h) 之间为一次函数关系,函数图象如图. (1)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 (2)一箱油可供拖拉机工作几小时? 三、综合运用 1.若一次函数y=3x-b的图象经过点P(1,-1),则该函数图象必经过点( ) A.(-1,1) B.(2,2) C.(-2,2) D.(2,-2) 2.若直线y=kx+b平行于直线y=3x+2,且在y轴上的截距为-5,则k=_____,b=______.3.写出两个一次函数,使它们的图象都经过点(-2,3).

高中数学第二章函数2.2.3待定系数法练习

2.2.3 待定系数法 课时跟踪检测 [A 组 基础过关] 1.反比例函数图象过点(-2,3),则它一定经过( ) A .(-2,-3) B .(3,2) C .(3,-2) D .(-3,-2) 解析:设f (x )=k x (k ≠0),∵f (x )过(-2,3),∴k -2=3,∴k =-6,f (x )=-6 x ,过(3, -2)点.故选C . 答案:C 2.已知抛物线与x 轴交于点(-1,0),(1,0),并且与y 轴交于点(0,1),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A .y =-x 2 +1 B .y =x 2 +1 C .y =-x 2-1 D .y =x 2 -1 解析:设f (x )=a (x -1)(x +1)(a ≠0), ∵过(0,1)点, ∴f (0)=-a =1, ∴a =-1, ∴f (x )=-(x -1)(x +1)=-x 2 +1,故选A . 答案:A 3.函数y =ax 2 +bx 与y =ax +b (ab ≠0)的图象只能是( ) 解析:y =ax 2 +bx 的图象过原点,故A 错; 由B ,C ,D 中抛物线的对称轴可知-b 2a >0, ∴a 与b 异号,观察图中的直线,B 错; 两图象的交点为? ?? ??-b a ,0,故选D .

答案:D 4.如图,抛物线y =-x 2 +2(m +1)x +m +3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且OA =3OB ,则m 等于( ) A .-53 B .0 C .-5 3 或0 D .1 解析:设A (x 1,0)(x 1>0),B (x 2,0)(x 2<0), 则x 1,x 2是方程-x 2 +2(m +1)x +m +3=0的两根, 即x 2 -2(m +1)x -m -3=0, ∴????? x 1+x 2=2(m +1)>0,x 1·x 2=-m -3.∵x 1=-3x 2, ∴????? -2x 2=2(m +1),-3x 2 2=-m -3, ∴m =0,m =-5 3(舍),故选B . 答案:B 5.已知f (x )=ax +b (a ≠0),且af (x )+b =9x +8,则( ) A .f (x )=3x +2 B .f (x )=-3x -4 C .f (x )=3x -4 D .f (x )=3x +2或f (x )=-3x -4 解析:由题可得a (ax +b )+b =9x +8, ∴? ?? ?? a 2 =9,ab +b =8,∴? ?? ?? a =3, b =2或? ?? ?? a =-3, b =-4,故选D . 答案:D 6.已知抛物线y =ax 2 与直线y =kx +1交于两点,其中一点的坐标为(1,4),则另一交点的坐标为________. 答案:? ?? ??-14,14 7.反比例函数y =12 x 的图象和一次函数y =kx -7的图象都经过点P (m,2),则一次函数

高中数学 换元法(附答案)

二、换元法(课时10) 一、知识提要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 这叫换元法. 换元的方法有:局部换元、三角换元、均值换元等. 二、例题讲解 例1.(1)已知:x x f l g )12(=+,求)(x f . (2)设实数x 、y 满足0122=-+xy x ,则y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3)方程2)22(log )12(log 122=+?++x x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 解:(1))1)(1lg(2lg )(>--=x x x f ; (2)设k y x =+,则1044,0122 2≥?≥-=?=+-k k kx x 或1-≤k ; (3)令)12(log 2+x =t ,可得原方程的解集为}0{. 例2.(1)函数223 ) 1(x x x y +-=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 (2)已知:数列}{n a 的11=a ,前n 项和为n S ,241+=+n n a S .求}{n a 的通项公式. 解:(1)令θta n =x ,)2,2(π πθ-∈,则θθθθθθsi n )ta n 1(cos )ta n 1(ta n ta n 23223-=+-=y θθθθθθθθ4sin 412cos cos sin )sin (cos sin cos 22= ?=-=, ∴]4 1,41[-∈y . (2)由241+=+n n a S ,知)2(241≥+=-n a S n n ,

∴)2)((411≥-=--+n a a S S n n n n ,即)2)((411≥-=-+n a a a n n n ∴)2)(2(2211≥-=--+n a a a a n n n n ,令n n n a a b 21-=+,则)2(21≥=-n b b n n ∵11=a ,52=a ,∴31=b ,123-?=n n b ,即n n n a a 22311+?=-+. 两边除以12+n 得:432211=-++n n n n a a ,令n n n a c 2=,则有431=-+n n c c , ∴)13(41-=n c n ,代入n n n a c 2 =得: 22)13(-?-=n n n a . 例3.实数x 、y 满足4x 2-5xy +4y 2=5 ( ①式) ,设S =x 2+y 2,求m a x 1 s +m in 1s 的值.(9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题) 方法1:设?????==α αsin cos s y s x 代入①式得: 4S -5S ·sin αcos α=5 解得 S =α 2sin 5810- ; ∵ -1≤sin2α≤1 ∴ 3≤8-5sin2α≤13 ∴ 1013≤1085-sin α≤103 ∴ m ax 1 s +m in 1s =310+1310=1610=85 方法2:由S =x 2+y 2,设x 2=2s +t ,y 2=2 s -t ,t ∈[-S 2,S 2], 则224t s xy -±=代入①式得:4S ±522 4 t s -=5, 移项平方整理得 100t 2+39S 2-160S +100=0 . ∴ 39S 2-160S +100≤0 解得:1013≤S ≤103 ∴ m ax 1 s +m in 1s =310+1310=1610=85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换元法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换元法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 换元法又称辅助元素法、变量代换法。通过引进新的变量,可以把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隐含的条件显露出来,或者把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或者变为熟悉的形式,把复杂的计算和推证简化。 它可以化高次为低次、化分式为整式、化无理式为有理式、化超越式为代数式,在研究方程、不等式、函数、数列、三角等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换元的方法有:局部换元、三角换元、均值换元等。局部换元又称整体换元,是在已知或者未知中,某个代数式几次出现,而用一个字母来代替它从而简化问题,当然有时候要通 过变形才能发现。例如解不等式:4x+2x-2≥0,先变形为设2x=t(t>0),而变为熟悉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和指数方程的问题。 三角换元,应用于去根号,或者变换为三角形式易求时,主要利用已知代数式中与三角知识中有某点联系进行换元。如求函数y=x+1-x的值域时,易发现x∈[0,1],设x =sin2α,α∈[0,π 2 ],问题变成了熟悉的求三角函数值域。为什么会想到如此设,其中 主要应该是发现值域的联系,又有去根号的需要。如变量x、y适合条件x2+y2=r2(r>0)时,则可作三角代换x=rcosθ、y=rsinθ化为三角问题。 均值换元,如遇到x+y=S形式时,设x=S 2 +t,y= S 2 -t等等。 我们使用换元法时,要遵循有利于运算、有利于标准化的原则,换元后要注重新变量范围的选取,一定要使新变量范围对应于原变量的取值范围,不能缩小也不能扩大。如上几例 中的t>0和α∈[0,π 2 ]。 Ⅰ、再现性题组: 1.y=sinx·cosx+sinx+cosx的最大值是_________。 2.设f(x2+1)=log a (4-x4) (a>1),则f(x)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 3.已知数列{a n }中,a 1 =-1,a n+1 ·a n =a n+1 -a n ,则数列通项a n =___________。 4.设实数x、y满足x2+2xy-1=0,则x+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5.方程13 13 + + -x x =3的解是_______________。 6.不等式log 2(2x-1) ·log 2 (2x+1-2)〈2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