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句法分析方法[大全五篇]

汉语句法分析方法[大全五篇]

第一篇:汉语句法分析方法

汉语句法分析方法

第一节句子成分分析法——单句结构的传统分析法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嬗变

句子成分分析法,又称为“中心词分析法”,是用符号标示出句子结构成分的方法。

它最初是由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从英语语法中引入的。50年代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修改并吸收了这种分析句子的方法。80年代后,由于受层次分析法的影响,对句子成分分析法又有了一些改动:

(一)句子成分概念的变化

1、扩大了主语、谓语句子成分包括的范围。

“暂拟系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认为只有中心词部分才是主语或谓语,许多附加成分被排除在外,使句子主干的意思与原句意思相差甚远。如今扩充了主语和谓语的范围,不局限于中心词。

2、“中心词”改为“中心语”。

这样改动以后术语更准确,因为不仅词,短语也可以做句子的中心成分。如:

3、不再以中心语的性质,而是以短语的功能确定是定语还是状语。

这种变化是因为人们已经认识到汉语的词类与句子成分不是一一对应的,中心语的词性不能决定它所做的句子成分。

4、取消了合成谓语的说法。

“暂拟系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中有三种合成谓语:

情况,如:

现在已取消这样的说法,因为这样不便于看清句子层次,并且三种合成谓语也有交叉出现的(二)分析程序的变化

“暂拟系统”的分析法是在一个平面上分析出六种句子成分。现行的教学语法体系注重句子分析要体现句子的层次性。

首先分析出主语和谓语。因为主谓语与宾、补、状、定等成分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宾、补、状、定等是组成主谓语的成分。只有先划出主谓语后,才再确定中心语、定、状、补等成分。

二、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局限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优点

1、便于归纳句型,掌握句子的结构规律。

2、使用提取主干法,容易检查出句子的毛病。

3、它适用于所有的单句句型,有的句型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起来较困难,如双宾语句、兼语句,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则比较得心应手。

4、符号简单明确,各种成分能一目了然。

(二)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局限

1、不能如实反映句子的结构层次,这是最致命的弱点。

如:“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这句子是有歧义的:A:相当于“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放得不太大)。

B:相当于“这张照片放得大了一点儿”(放得太大了)。

造成上述歧义的原因是内部构造层次不同。但用句子成分分析法,无法分化这种歧义现象,不管表示A义或B义,都分析为:其层次差异为:

再如:(1)洗干净了。

(2)挖浅了。

(3)挖深了。

例(1)表示的语法意义是行为动作完成了,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例(2)表示的语法意义是,行为动作完成了,但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例(3)表示的语法意义可以是(1),也可以是(2)的意义。从格式上看例(1)(2)(3)都是“动+形+了”;从结构性质看,例(1)(2)(3)都是属于动补结构。而语法意义的不同是由于内部构造层次的不同。用句子成分分析法是不能体现这种差异的:

(1)洗了(2)挖了(3)挖了

例(1)(2)(3)的分析结果是完全相同的。而用层次分析法可

以展现这种差异:

2、对句子内的短语分析不一致,有的保留整体,有的分散,不易掌握。

如联合短语、主谓短语在任何情况下都为一个整体;谓词性短语作谓语时要分解,做其它成分(主、宾、定、状、补语)则作为一个整体,不再分析;名词性偏正短语作主语宾语要分析出中心语和附加成分,做其它成分(主、宾、定、状、补语)则作为一个整体,不再分析;名词性偏正短语作主语宾语要分析出中心语和附加成分,作其它成分时作为一个整体。

3、相比层次分析法,句子成分分析法适用范围较小,只适用于单句句法分析,不适用于词法分析和复句分析。

第二节层次分析法——分析结构层次的方法

一、层次分析法概述

1、层次分析法是揭示各种语言单位内部结构层次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分析一个语言片断时,是一分为二的切分下去,最后分到词为止,所以也叫“二分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又叫“框式图解法”。

2、层次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派)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提出来的,称为直接组成成分分析(immediate constituent analysis ,简称IC analysis)。如今我们在汉语语法中所运用的层次分析是从美国描写语言学中吸取来的,但又有所不同,美国描写语言学运用层次分析,只讲切分,不讲定性,即只要求指明每一层面上的直接组成成分,不要求指明那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而汉语语法中的层次分析不但讲切分,还讲定性。这是因为在印欧语里,如英语里,词类与句法成分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因此“词类和层次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控制结构关系”;而汉语缺乏形态,词类与句法成分是一对多对应,因此“汉语光凭词类和层次不能控制结构关系。”(朱德熙)所以,汉语语法分析中运用层次分析就不仅要讲切分,还必须讲定性。这也正是我们根据汉语的情况对描写语言学的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所作的变通。

3、层次分析提出以后,广泛应用于合成词、短语、单句、复句等各级语法单位的结构分析中。这是因为任何一个语言片断(合成词、短语或句子)往往都不是在一个平面上线性组合而成的,而是有层次性的。层次分析正是要透过语言线性排列的表面形式揭示出内在的组合层次。

二、层次分析的基本方法

有两种分析步骤:“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注意:

在进行句子的层次分析时,只分析主结构,叹词、语气词、独立成分等不分析。

三、层次分析法的切分原则

(一)每一层次切分下来的直接成分必须是一个语法单位(语素、词或短语)。如果分析出的直接成分有一个不是语法单位,那这种切分就是错误的。

(二)每一层次切分下来的直接成分应该具有组合的可能性。即切分下来的两个直接成分的组合应符合语法语义的搭配原则。

(三)切分要符合原结构的意义。

以上三个原则,缺一不可,故我们在做层次切分时,应该同时考虑以上几个原则。

四、层次分析法的优点和局限

(一)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1、最大的优点是能反映语言内部的结构层次,有助于语言的理解和辨析歧义结构的同形异构。

(二)层次分析法的局限

2、适用范围广,除了用于短语、单句外,还可以用于合成词、复句的分析。

1、这种分析法不易看清语言片断的特点,不能清楚地显示句型和发现病句。

2、汉语中的有些语言片断,难以切分或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1)非连续结构:如宾语在趋向词中的结构。

例如:他走出门去。

(2)双宾语结构:如:伯父送我一本书。(3)兼语结构:如:王科长要我叫你去接人。(4)变式句:词的排列不按正常语序的结构。

如: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5)“状——中——宾(或补)”结构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

如:壮烈地 / 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

壮烈地牺牲 / 在敌人的屠刀下

第三节变换法——判断两个句法结构是否相同的方法

一、变换分析法的产生和理论依据:

变换是指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把一种结构的短语或句子变为另一种结构的方法。

传统汉语语法研究中曾较早注意到句法结构的可变换法,如40年代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设专章讨论“句子和词组的转换”。它是研究汉语句法结构变换的先趋,如:

水流

←→

流水

将军百战死←→ 百战而死的将军A组为句子,B组为词组。AB两组可以进行转换。

但是传统语法研究没有把变换作为一种专门的方法提出来。我们今天在汉语语法中所运用的变换分析来源于美国描写语言学家海里斯(Z.Harris)所提出的理论,后来转换生成学派的乔姆斯基(Chomsky)把海里斯的学说发展为变换分析法。在我国第一位有意识地用变换进行分析的语法学家是朱德熙,他在《句法结构》(见《中国语文》1962年8—9月号)一文中指出变换形式相同则结构相同。此后变换分析法成为汉语语法学的常用方法。

当然汉语语法研究中所用的变换与转换生成语法的转换又有本质不同,前面已谈过:转换是指由深层到表层结构的转换,目的是生成句子;变换是由一种表层结构到另一种表层结构,目的是发现不同结

构的异同或语义区别。

二、变换的手段

常见的变换手段有移位、添加、替换、删除和分合等。

1、移位:人民热爱解放军→ 解放军热爱人民

2、添加:写信→ 写(一封)信

3、替换:他说汉语说得好→ 他的汉语说得好

4、删除:他写的信→ 他写信

5、分合:我和小张是湖北人→ 我是湖北人,小张是湖北人。

三、变换分析的作用和局限

(一)变换分析的作用

1、可以为结构定性,判断一组短语或句子的类型是否相同。

如:A我有个学生想请教你→ a 我有个学生,学生想请教你。

B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你→ b 我有个问题,我s想请教你。

AB两句通过变换显出不同:a 句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表示不同主语发出的动作;b 句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是同一主语发出的连续动作。再结合意义,可以确定AB两句在结构上不属于同一句型,A为兼语句,B为连动句。、可以把一种结构分化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使语法研究更趋精密化。

台上坐着主席团

台上唱着戏

主席团坐在台上(√)

戏唱在台上(×)

台上正在坐主席团(×)

台上正在唱戏(√)

通过变换可以发现,AB两句为两种结构:A句表示静态、存在,与它相似的动词还有“坐着”、“躺着”、“挂着”等;B句表示活动、动态,与它相似的动词还有“跳着”“说着”“演着”等。而这样的差异,是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都无法体现的。

3、可以分化歧义结构。

A喂孩子的奶→ 一瓶喂孩子的奶(√)

喂不喂孩子的奶(√)

B卖苹果的小孩→ 一个卖苹果的小孩(√)

卖不卖苹果的小孩(×)

C买食堂的馒头→ 一个买食堂的馒头(×)

买不买食堂的馒头(√)

通过变换可以发现,A有歧义,它包含B、C两种结构形式,即偏正式和动宾式。

4、通过变换可以揭示一些深入的语法原则。

如:把字句与双宾语句的变换

A把书给他→ 给他书(√)

B把我的书给张老师→ 给张老师我的书(×)

C把我们的皮箱给他→ 给他我们的皮箱(×)

通过对比A、B、C的变换,可以得出这样一条语法规则:双宾结构的远宾语不能是一个领属性偏正结构。可见,变换分析的确可以为我们揭示一些隐藏的语法规则。

总之,变换分析法不仅仅在于揭示结构的构造层次和显性语法关系(如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所为),更重要在于揭示句法结构内部隐性的语法关系或语义结构关系,使语法研究从静态转为动态分析,由句法结构内部分析转向句法结构的外部分析(即原句式与变换句之间的联系)。

(二)局限

1、只能发现一组短语或句子的结构或语义关系相同或相异,却不能对不同变换形式的根本原因给予解释。

要回答它们为什么不同,这就要用语义特征分析法。所以这两种方法常结合起来使用。

2、变换具有较强的随意性。

由于变换具有随意性,所以有时会影响结论的全面性。

3、句子能否变换,不只受句法规则的制约,也受语义、音节等因

素的影响,所以变换不同不一定是不同结构。

如:“栽树”与“觉得满意”都是动宾结构,但变换形式不同:

栽树→ 栽树不树(×)

觉得满意→ 觉得满不满意(√)

四、变换的原则

变换分析时应注意,变换前后句子的基本语义结构应维持不变。所以在变换分析中有两条理论原则必须遵循:一是同一性原则,一是平行性原则。

1、同一性原则是指构成变换关系的两个句式及其实例的同现成分在语法上、语义上具有同一性。同一性原则是变换前后基本语义关系维持不变的根本保证,是分析变换实例、建立可靠的变换关系的必要条件。

2、平行性原则是指由某种变换关系的变换实例排列起来构成的变换矩阵在形式上和意义上表现出一系列的平行性。

如:处所名词短语+动词+着+施事名词短语→ 施事名词短语+动词+在++处所名词短语

NP(处所)+V+着+ NP(施事)→ NP(施事)+V++NPS (处所)

台上坐着主席团→ 主席团坐在台上

门口站着一群人→ 一群人站在门口

床上躺着他母亲→ 他母亲躺在床上

此变换的平行性表现为:

(1)从竖行看,同一竖行的句子(原句式或变换式)是同构关系,语法形成一致,句法关系一致;

(2)从横行看,同一横行的句子是变换关系,箭头前后的句子不同构,所有横行上左右两侧的句子在语法形式上和句法关系上的差异一致,每一横行左右两侧句子其同现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一致。

平行性原则也是变换分析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对变换关系来说,具有验证作用,对变换实例来说具有鉴别作用。

总起来看,变换分析法从八十年代开始在汉语语法分析中广泛运

用,并取得了不少成果:如朱德熙《变换分析中的平行性原则》(1986)、方经民《变换理论研究》(1987)、李临定《汉语比较变换语法》(1988)等。变换分析把汉语语法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揭示出了更多的语法规律。第四节语义特征分析法——解释两个结构为何不同的方法

一、语义特征分析法

1、语义特征分析法是从语义学中引进的方法。在语义学中通过对同一语义场中不同词语的语义特征(即“义素”)的分析来比较词义的异同。国外较早把语义特征分析法用在语法学中的是转换生成语法学派,该学派发展到后期,将词的语义特征也做为词语搭配的限制规则。

如动词“喝”要求主语和宾语具有如下语义特征:“喝”的主语:[+名词,+有生命,+动物]“喝”的宾语:[+名词,+液体]所以“人喝水”这样符合语义特征限制的搭配可以,而“人喝饼”、“桌子喝水”这样不符合语义特征限制的搭配是不成立的。

2、要注意的是,语义学中的语义特征与语法学中的语义特征不同。语义学中的语义特征是针对个别词的约定意义而言,个别词与同一语义场中的其它词的区别特征是固定的,不改变的。而语法学中的词的语义特征是某一类词在具体的句式里临时组合所产生的共同概括特征。

二、语义特征分析的作用

变换分析能发现两个语法结构的异同,而语义特征分析则能说明句法结构异同的原因。

1、语义特征分析可以解释词语的搭配规律。

A1

A2

递了支香烟给张三→ 递给了张三一支香烟(√)

让了个位置给李四→ 让给了李四一个位置(√)

扔了个皮球给小王→ 扔给了小王一个皮球(√)

B1

B2

讨了支香烟给张三→ 讨给了张三一支香烟(×)

抢了个位置给李四→ 抢给了李四一个位置(×)

要了个皮球给小王→ 要给了小王一个皮球(×)

A1与B1两组在形式上都是:“动词+了+名词短语+给+名词”。但是通过变换,我们发现A1与B1的结构存在不同。经分析发现A1与B1的动词所具有的语义特征不同:

A1组的动词都具有:[+给予,—取得]

B1组的动词都具有:[-给予,+取得]故变换和词语搭配不同。

2、语义特征分析能说明相似结构的差异,解释歧义产生的原因。

3、语义特征分析在语言应用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如语言教学与研究,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编制电子词典等。

总之,语义特征分析有利于对语法结构和语义的理解,它已日益成为汉语语法研究实现形式与意义统一的重要途径。

总结以上各种句法分析方法,各有长短:要分析句子的结构成分,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可简便适用;要分析某一语言单位的结构层次,可用层次分析法;要判断两个句法结构是否相同,可用变换法;要解释两个结构异同的原因,可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对某一语言片断进行语法分析时,选择何种句法分析方法,要根据实际需要来定,也可以结合着使用,如变换法和语义特征分析法就常常结合着使用,先用变换法发现两个结构的异同,再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分析出原因,并总结出规律。总之,在汉语语法研究中采用方法上的多元互补,进行综合研究是必然的。思考题:

1、分析下面短语的层次,比较每对短语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①姐姐和弟弟的妻子

姐姐和弟弟的感情

②大家对小王的意见很大

大家对小王的意见很重视

③接待顾客的旅馆服务员

接待来访的旅馆服务员

④和我们父母的朋友开了一个玩笑

和我们来往的朋友开了一个玩笑

2、试用变换法分析下面短语,并比较各组的两个短语在结构上或意义上有什么不同:

①他十岁的时候

他十岁的女儿

②他碰倒了花瓶

第二篇:汉语流水句的英译方法

汉语流水句的英译方法

汉语流水句这一生动说法是吕叔湘先生提出来的,他曾指出,“汉语口语里特多流水句,一个小句接一个小句,很多地方可断可连”?(吕叔湘,1979:27)。

汉语流水句的英译方法

汉语流水句这一生动说法是吕叔湘先生提出来的,他曾指出,“汉语口语里特多流水句,一个小句接一个小句,很多地方可断可连”(吕叔湘,1979:27)。这一典型的汉语造句特征与英语有较大差异,在汉英翻译中对译者造成了很大困难,能否泽好汉语的流水句成为考察翻泽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拟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就流水句的翻译做一简要总结。1 将英汉甸子的结构进行简要对比

主谓结构是英语最基本的结构,通常是由名词性短语和动词性短语构成。主语不可或缺,谓语是句子的中心,两者协调一致,提纲挈领,聚集各种关系网络,句式呈现“聚集型”。英语主谓结构共有五种基本句型,即SV,SVP,SVO,SVoO,SVOC。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可以进行扩展,主要包括两个手段:①分句的并列,例如:He was a handicapped child,but he persevered in his studies,and later he becam e a well-known scholar.他身残志坚,坚持学习,后来成为有名得学者。②增加修饰成分和使用从属分句,例如:

W hen Chou En-lai’S door opened they saw a slender mall of morethan average height with gleaming eyes and a face SO striking that itbordered on the beautifu1.(Agnes Smedley:The

Great Road)周恩来的房门打开了。他们看到一位身材修长的人,比普通人略高,目光炯炯,面貌引人注目,称得上清秀。

除以上基本结构的因素外,英语句子复杂而不致流散的原因还有英语有许多聚集句子的手段,如连接词的大量使用等;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句子成分之问或词语之问必须在人称、数、性和意义等方面保持协调一致的关系。

相比之下,汉语主谓结构复杂得多,主语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可有可无;可以表示施事、受事,也可表示时问、地点;可用名词、动词,也可用形容词、数量词;句子可以没有主语,也可以省略主语,还可以变换主语并予以隐含。例如:文章翻泽完了f受事主语)。The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现在正下着毛毛雨(时问主语)。It's drizzling at the moment.累得我站不起来了(无主语)。

rm so exhausted that l can’t stand up.

渭语同样如此:可以是动词、名词或形容词;可以是一个动词,也可以是多个动词,还可以没有动词;可以是—个单词,也可以是多个词组。例如:

天高云淡(形容词作谓语)。

Th e sky is high and the clouds ale pale.这项合同经理要签字(主谓词组作滑语)。

This contract should be signed by the man ager.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捷下手,真要令我笑死(鲁迅:《狂人日记》)、(多个词组做谓语)。

All these people wanting tO eat human flesh and at the same time stealthily trying to keep up appearances,not dadng tO act promptly,really made me nearly die of laughter.

汉语的主谓结构有很大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灵活性,句式呈现“流散型”。由于汉语重内在意念而不重外在形式,汉语的句型很难象英语那样按主渭关系划分,较宜以功能意义为主、成分格局为辅来划分句型。汉语句型大体可分为九类:① 话题句;②施事句;③ 关系句;④呼叹句;⑤ 祈使句;⑥ 存现句:⑦ 有无句;⑧描写句;⑨说明

句。2 英汉句子组合策略及汉语流水旬

英语重“形合”(hypotaxis),形式结构十分清晰,句子总是以主谓结构为轴心,通过非谓语动词结构、名词结构、介词结构和从旬来进行扩展或连接,形象上可称为树型结构。而汉语重“意合”(parataxis),轻形式,重视语句内部各要素之问意义的融会贯通,轻视句子成分之问的细微分析。申小龙指出:汉语的句法特点是重意会、重流动、重具象、重虚实。汉语的语义表达依靠时间及事理顺序形成联系,句子与句子之间无须关系连词,一个动作之后接着下一个动作,疏连自如,形象上可称为竹型结构。流水句是汉语多样化的句式中的一种,是汉语造句的一个重要特征。句子以“意尽为界”,句子的信息容量没有语法形式上的限制、弹性很大,一句接着一句,恰似流水,可以无限制地扩展下去,呈“线性地流动、转折,追求流动的韵律、节奏,不滞于形”(申小龙,1988:59)。例如:接着,他继续设想,鸡又生鸡,用鸡卖钱,钱买母牛,母牛繁殖,卖牛得钱,用钱放债,这么一连串的发财计划,当然也不能算是生产的计划(马南邮:《燕山夜话》)。一口气叙述了儿件事,一逗到底,直到最后才以句号结束。句中主语不断变换,一个短旬接一个短句,虽无连接词,但依时问和事理发展顺序,语义表达充分、清晰。试比较其英译:He went on indulging in wishful thinking.Chickens would breedmore chickens.Selling them would bring him money.W ith this he couldbuy COWS.The COWS would breed too and selling oxen would make m oreoney for him.W ith the money,he could become a money lender.Sucha succession of steps for getting rich,of COUrse,had nothing tO do with roduction.译文用了七个句子,句子结构完整、清晰,以主滑结构为轴心,运用了非谤语动词、介词短语等。3 汉语流水旬的翻译步骤

(1)汉语的流水句较长,各小句问没有或很少用连接词,加之,uJ 中主语不断变化,因此很难用一句话来翻译。首先应根据语义联系对小句重新组合,将句子分戍两个或多个短句进行翻译例如: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

走。根据此甸中各小句之间的语义联系,可将其做如下划分: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件小事》)。

It was a winter day in the sixth year of the Republic(1917)and astrong northerly wind was blowing.1 set of early in the morning tO go tOwork..(Translated by David Moser and Guohua Chen)译文用两句活来翻泽并对最后两个小旬进行了合并。

又如: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一件小事》)。此句可划分为: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试比较其译文:

As l WaS sure she WaS not hurt and no one else had seen thecollision,l thought the rickshaw man waS overreacting.He WaS simplyasking for trouble and delaying my journey.(同上)(2)从英语“形合”的特点出发,添加连接词使汉语隐含的语义联系外显化并综合运用英语的表达手段,通过非滑语动词、从句、介间短语等对原文进行重组。例如: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一件小事》)。试比较其译文: A. f t— e—

r a while the north wind abated,leaving in its wake a clean stretch ofroad free ofloose dust,wh— i —

ch enabled the rickshaw mall to rain morequicldy.f同上)译文用一个复合句来翻译,使用了两个连接词(after,which)以及从句、分词对原文进行了重新组合。

又如: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一件小事》)。试比较其译文:

At that moment I suddenly experienced a curious sensation.As 1 watched the back of his dust-covered frame,the rickshaw man suddenly seemed to loom quite large in my

field of vision,continuing to grow in size签he walked further away,until】had to raise my head in order to takehimin.(同上)译文用两句话来翻译,添加了三个连词(as,as,until)使原文隐含的联系外显化,并使用了从句及分词短语。4 注意事项

(1)在流水句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主语的变化,为译文各分句确定适合的主语。例如:他有个女儿,在北京工作,已经打电话去了,听i 兑明天就能妇来。其中每小句都暗换主语,作为汉语,并无不妥。试比较其译文:

He has a daughter,who works in Beijing.Someone has phoned her and it is said that she will be back tomorrow.(2)其次应根据语义联系,在复合句的使用中注意恰当处理分句之问的主从关系,避免倒置。例如:李爱杰梦见自己和秦山去土豆地铲草,路过草甸子,秦山为她摘一枝花,掉进沼泽中,跟看着越陷越深,急得李爱杰大喊起来(《亲亲土豆》)。试比较其译文: Li Aijie dreamed that when she and Qin Shan were passing some grassland on their way to weding the potato field,Qin Shan fell into the marshland while picking a flower for her.Seeing Qin Shan sinking deeper and deper,Li Aijie was SO worried that she cried OUt loudly in herdream.

该译文中将“秦山去土豆地铲草,路过草甸子,秦山为她摘—枝花”作为从句,“(秦山)掉进沼泽中”作为主句翻译比较妥当。综上,流水句的翻译是汉英翻泽中的一个难点,需要在翻译实践中细心揣摩。应抓住英汉结构特点的差异,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手段,在译文中充分体现英语“形合”的特点。

您好,这里是文秘中国,很高兴为您服务,我们讲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质量。

我们有着严格的写作程序。在接受客户提供的原始材料,并确认客户汇款到位后,我站即刻启动写作程序。首先召开写作专题会议,讨论竞聘演讲稿的写作方向和写作思路。写作专题会议由4人组成,至少有1名富有竞聘工作经验的老同志参加,会议由常务副站长主持。

写作专题会议将对客户提供的材料展开讨论,以确定写作方向、写作思路、写作技巧以及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写作专题会议结束后,指定一名参加会议、具有深厚文字功底的专业写作人员完成稿件的写作。竞聘演讲稿写作完成后,交由参加写作专题会议的老同志进行初审,初审不合格,退回修改;初审合格后,交由常务副站长进行终审。终审合格后由常务副站长签字,交由客服人员交付客户。客户在接到稿件48小时内,可以提出修改意见,并及时通知我们,我们负责免费修改。如48小时内,无任何意见,视为满意。?

第三篇:汉语歇后语英语翻译方法

汉语歇后语英语翻译方法

导言:目前,对“歇后语”一词的翻译难以统一。有人翻译为Chinese enigmatic令人迷惑的 folk similes直谕,明喻,这一译法的缺点是歇后语中不全是比喻,也有谐音或双关式歇后语。有人翻译为quiz-cracks(隐语或谜语),同样也不全面。于是有人提议直接翻译为xiehouyu in Chinese,这倒是有一定的可借鉴性。因为歇后语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正如二胡(erhu)、中国功夫(Chinese gongfu)等。但是,追根溯源,歇后语最早是文人之间的一种文字游戏,最早叫做“俏皮话”,因此,有人据此大胆翻译为Chinese folk wisecracks。

比喻性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直译法:对大多数喻义歇后语,由于比喻部分生动形象,喻义部分逻辑推理合乎情理,不包含一词两义的双关或谐音,通常采用直译法,既传达源语的内容,又维持源语的形象,便于读者阅读和欣赏。例如:

瞎子点灯--白费蜡。It is as useless as a blind man lighting a candle.黄鼠狼给鸡拜年--不怀好意。

A weasel wishing Happy New Year to a chicken-harboring 藏匿,心怀no good intention.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Chasing a dog by throwing meat dumplings at it-gone, never to return.竹篮打水--一场空。

Like ladling舀或盛 water with a wicker 枝条编的basket-all is

empty(nothing).八仙过海--各显其能。(Like)the Eight Immortals crossing the sea-each showing his or her special prowess威力,本事.(Each of them shows their true worth.)

隔着门缝看人--把人瞧扁了。If you peer at a person through a crack-he looks flat.兔子尾巴长不了。The tail of a rabbit-cannot be long;won't last long.谐音或双关式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解释法:解释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也是揭示源语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它是指在译文里保留原来的文化色彩,并加上简要的解释说明以突出其形象性。解释法可以细分为解释性替代和解释性增补两种类型。

解释性替代

解释性替代是指当词语在源语和译语中的内涵意义相同,但联想意义不同时,不能按照字面翻译,而应该用解释性替代的方法翻译原文。汉语中的成语即谚语翻译一般用解释性替代的方法来进行翻译,例如: 挥金如土 spend money like water

解释性增补

解释性增补是指当源语中词语的内涵意义在译语中出现词汇空缺,其联想意义也出现空白时,译者必须保留源语的词语形象,而将其深层含义以解释的形式翻译出来,揭示出源语的文化特性或文化背景。汉语中特有的歇后语在译成英语时,可以保留原语形象,再用解释性增补以表现其喻意。

利用汉语的谐音

牛角抹油——又尖(奸)又滑(猾)Spreading oil on an ox horn——to make it sharper and more slippery or cunning and treacherous.李双双见到丈夫——有喜旺(希望)

Li Shuangshuang sees her husband——she has Xiwang now;like Li Shuangshuang meeting her husband Xiwang, a homophone for the Chinese word xiwang meaning hope, there is hope now.利用双关语义

井底雕花——深刻 Carving a flower design on the bottom of

a well——carving deeply or get to the essence of something.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A rolling pin used as a bellows —no good at all.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Wang Xiao'er spending the New Year——one year is worse than another;like Wang Xiao’er's life, one year is worse than another.飞机上跳伞——一落千丈

Bale out跳伞 from a flying plane——drop down a thousand zhang or suffer a drastic激烈的,猛烈的 decline;like jumping from a flying plane, they decline drastically.利用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代表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有关典故的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在翻

译利用典故的歇后语时,如果仅仅使用解释性增补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对译文加以注释,从而从文化上和历史上更准确地传达汉语歇后语所包含的民族和文化特色。

八仙聚会——又说又笑

A gathering of Eight Immortals——speaking and laughing;like the Eight Immortals at a gathering, they are talking and laughing merrily.Note: The Eight Immortals refer to the eight Taoists in a Chinese legend, namely, Han Zhongli, Zhang Guolao, Lü Dongbin, Tieguai Li, Han Xiangzi, Cao Guojiu, Lan Caihe and He Xiangu.王羲之写字——横竖都好

A character out of Wang Xizhi’s hand——vertical strokes are as good as horizontal ones;like Wang Xizhi's calligraphy, it is good in every way.Note: Wang Xizhi was a famous Chinese

calligrapher and a Chinese character is usually composed of strokes, of which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ones are the most commonly used.Hengshu here has two interpretations: 1)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trokes;2)horizontally or vertically, that is, in any way.灶王爷扔石头——砸锅

The Kitchen God throwing stones——to break the pot or ruin the matter.Note: The literal meaning of zaguo is to break a pot but it is usually used to mean ruining the matter.秦叔宝卖马——穷途末路

Qin Shubao selling his horse——the last resort to overcome his difficulty;like Qin Shubao selling his horse, they are driven into a dead end

Note: Qin Qiong, styled Shubao, was a famous general in the Tang Dynasty.Before becoming a general, he was once penniless and had no way out but to sell his own horse

第四篇: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周边好多的对外汉语的老师都说,词汇教学是最容易、最有意思的部分。其实我也觉得词汇教学比语法部分容易多了,在讲解词汇时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文化点的解释,这样学生会都很集中精力地学习的。

汉语在语言分类当中属于孤立语,语法上的“字”是绝对不会变的,所以语法的教学主要就是怎么安排字的顺序问题,汉语不像英语、日语、韩语一样那么富于变化。这点是汉语学习的一个很大的优点。因此,词汇教学至关重要,可以说学生学好了词汇,对于汉语的学习,大概一半的功夫基本上就做好了。如何让学生了解词汇的意思,让学生记住词汇,鼓励学生将学过的词汇输出等等,都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要考虑的内容。

下面是词汇教学当中要考虑的部分,我按照生词讲解的思路和顺序来展开。

一、发音部分

我们在学习生词,首先是纠正学生的发音,由于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不同国家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这里我想强调的一点是,教学时老师要多注意多音字(一字多音)的问题,比如汉语的“得”有三个读音,不同的读音不同的意思。再如,音乐(yīnyuè),快乐(kuàilè)等,让学生至少意识到下次碰到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怎么读或者怎么说。

二、讲解部分

在纠正完学生的发音以后,我们进入生词的正式讲解部分。讲解生词时,我们要考虑这个词的意思是不是有很多,那么课文里的意思是哪一个,要不要给学生讲解生词其他的意思等等的问题。

(一)讲解生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直观教学

对于适合于直观教学的生词,比如故宫和颐和园等专名我们完全可以给学生看看媒体(照片、视频等等)如果给初级班的学生说了故宫的来源、历史、古代词语,学生就懵了。再如运动方面的一些词汇,只要能用直观、有趣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以刺激学生的感观,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翻译法教学

教生词时,对于一部分用直观教学比较难解释的词,我们可以考虑一下用学生的母语怎么翻译,比如,“猜”这个词,对于会英语的学生,我们可以直接说“guess”。不过我们在翻译的过程当中也应当考虑考虑,翻译法时有没有令学生误解的部分。比如说汉语的“直接”翻译成韩语的话是“직접”,然而我们在使用韩语这个词时,大部分的时候意思是“亲自”的意思。

3、以“旧词”带“新词”

所有的语言都一样,学习的难点都在于近义词的区别方面。然而很多时候,词与词之间都有一定的相关性的。之前学过的生词当中,有没有重复的字?以容易记住、并且容易理解。我们可以得用学生之前学过的词汇和现在要学的词汇在意思差不多的情况下找出共同点和

汉语句法分析方法[大全五篇]

汉语句法分析方法[大全五篇] 第一篇:汉语句法分析方法 汉语句法分析方法 第一节句子成分分析法——单句结构的传统分析法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嬗变 句子成分分析法,又称为“中心词分析法”,是用符号标示出句子结构成分的方法。 它最初是由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从英语语法中引入的。50年代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修改并吸收了这种分析句子的方法。80年代后,由于受层次分析法的影响,对句子成分分析法又有了一些改动: (一)句子成分概念的变化 1、扩大了主语、谓语句子成分包括的范围。 “暂拟系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认为只有中心词部分才是主语或谓语,许多附加成分被排除在外,使句子主干的意思与原句意思相差甚远。如今扩充了主语和谓语的范围,不局限于中心词。 2、“中心词”改为“中心语”。 这样改动以后术语更准确,因为不仅词,短语也可以做句子的中心成分。如: 3、不再以中心语的性质,而是以短语的功能确定是定语还是状语。 这种变化是因为人们已经认识到汉语的词类与句子成分不是一一对应的,中心语的词性不能决定它所做的句子成分。 4、取消了合成谓语的说法。 “暂拟系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中有三种合成谓语: 情况,如: 现在已取消这样的说法,因为这样不便于看清句子层次,并且三种合成谓语也有交叉出现的(二)分析程序的变化 “暂拟系统”的分析法是在一个平面上分析出六种句子成分。现行的教学语法体系注重句子分析要体现句子的层次性。

首先分析出主语和谓语。因为主谓语与宾、补、状、定等成分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宾、补、状、定等是组成主谓语的成分。只有先划出主谓语后,才再确定中心语、定、状、补等成分。 二、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局限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优点 1、便于归纳句型,掌握句子的结构规律。 2、使用提取主干法,容易检查出句子的毛病。 3、它适用于所有的单句句型,有的句型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起来较困难,如双宾语句、兼语句,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则比较得心应手。 4、符号简单明确,各种成分能一目了然。 (二)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局限 1、不能如实反映句子的结构层次,这是最致命的弱点。 如:“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这句子是有歧义的:A:相当于“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放得不太大)。 B:相当于“这张照片放得大了一点儿”(放得太大了)。 造成上述歧义的原因是内部构造层次不同。但用句子成分分析法,无法分化这种歧义现象,不管表示A义或B义,都分析为:其层次差异为: 再如:(1)洗干净了。 (2)挖浅了。 (3)挖深了。 例(1)表示的语法意义是行为动作完成了,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例(2)表示的语法意义是,行为动作完成了,但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例(3)表示的语法意义可以是(1),也可以是(2)的意义。从格式上看例(1)(2)(3)都是“动+形+了”;从结构性质看,例(1)(2)(3)都是属于动补结构。而语法意义的不同是由于内部构造层次的不同。用句子成分分析法是不能体现这种差异的: (1)洗了(2)挖了(3)挖了 例(1)(2)(3)的分析结果是完全相同的。而用层次分析法可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是语法学基础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老师上课也会讲到,我在这里把最简略的内容写在下面,希望能对2017汉硕考研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有所帮助 详细阐释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的具体内涵:了解更多的汉硕考研信息、资料加丹丹老师Q。依旧义乌散散刘思伊尔 一.?中心词分析法: 分析要点: 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 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 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 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 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 5.分析步骤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决定有无连带成分,最后指出附加成分。 标记: 一般用║来分隔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用══标注主语,用——标注谓语,用~~~~~~标注宾语,用()标注定语,用[?]标注状语,用标注补语。 作用: 因其清晰明了得显示了句子的主干,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还可以分化一些歧义句式。比如:我们五个人一组。 (1)????????我们║五个人一组。 (2)????????我们五个人║一组。 总结:中心词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于某些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歧义关系。 局限性:

1.????????在一个层面上分析句子,层次性不强; 2.????????对于一些否定句和带有修饰成分的句子,往往难以划分; 如:我们不走。≠?我们走。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思想清除。 3.????????一些由于句子的层次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子无法分析; 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咬死了猎人的狗。 二.?层次分析: 含义: 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层次分析。 朱德熙先生认为,层次分析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一种分析方法,而是应当看做一种分析原则,是必须遵守的。(可以说说为什么) 层次分析实际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切分,一是定性。切分,是解决一个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到底是哪些;而定性,是解决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在句法上是什么关系。 基本精神: 1.????????承认句子或句法结构在构造上有层次性,并在句法分析上严格按照内部的构造层次 进行分析; 2.????????进行分析时,要明确说出每一个构造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3.????????分析时只管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不管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或句 法结构中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 优越性: 1.????????注意到了句子构造的层次性; 如:??他??刚??来???????我们??便宜??他?了 ?????│?│__│?????????│???│___│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的五种方法

北语之声论坛专业精华转贴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是语法学基础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老师上课也会讲到,我在这里把最简略的内容写在下面,希望能对本科生的专业课学习有所帮助 详细阐释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的具体内涵: 一. 中心词分析法: 分析要点: 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 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 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 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 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 5.分析步骤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决定有无连带成分,最后指出附加成分。 标记: 一般用║来分隔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用══标注主语,用——标注谓语,用~~~~~~标注宾语,用()标注定语,用[ ]标注状语,用< >标注补语。 作用: 因其清晰明了得显示了句子的主干,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还可以分化一些歧义句式。比如:我们五个人一组。 (1)我们║五个人一组。 (2)我们五个人║一组。 总结:中心词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于某些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歧义关系。 局限性: 1.在一个层面上分析句子,层次性不强; 2.对于一些否定句和带有修饰成分的句子,往往难以划分; 如:我们不走。≠我们走。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思想清除。 3. 一些由于句子的层次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子无法分析; 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咬死了猎人的狗。 二. 层次分析: 含义: 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层次分析。 朱德熙先生认为,层次分析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一种分析方法,而是应当看做一种分析原则,是必须遵守的。(可以说说为什么) 层次分析实际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切分,一是定性。切分,是解决一个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到底是哪些;而定性,是解决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在句法上是什么关系。 基本精神: 1.承认句子或句法结构在构造上有层次性,并在句法分析上严格按照内部的构造层次进行分析; 2.进行分析时,要明确说出每一个构造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 3.分析时只管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不管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或句法结构中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 优越性: 1.注意到了句子构造的层次性; 如: 他刚来我们便宜他了 │ │__│││___│ │___││_____│ 他刚来我们便宜他了 __ _______ ____ ___________ ___ ___ ____ _____ 2. 有效地分化了歧义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 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_1_ ________2_________ 1-2 主谓关系

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三讲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分析这里的句法是指语法的句法结构平面。词语与词语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构成一定的句法结构,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就是句法分析。在这一讲里,我们主要讲三个问题: 1、句法结构的结构类型 2、句法结构的结构成分 3、句法结构的分析一、句法结构的结构类型1、句法结构的分类词语与词语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构成一定的句法结构。根据构成句法结构的词语的性质和结构方式,我们可以把句法结构分成不同的类型。由实词与实词构成的句法结构,根据实词与实词之间不同的结构方式分为不同的类。主要有:联合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中补结构、主谓结构、连动结构、兼语结构、同位结构、方位结构、量词结构。由实词与虚词构成的句法结构,根据虚词的标志特征分为不同的类。主要有:“的”字结构、介词结构、比况结构、“所”字结构这些不同的结构,从结构形式上讲又可以分为两类:复合式和附加式。(1)、复合式由实词与实词构成的句法结构,其中联合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中补结构、主谓结构、连动结构、兼语结构、同位结构是复合式。 ①偏正结构由修饰语和中心语两部分组成,一前一后。如:“他的哥哥”“明天回来”②动宾结构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动词,后一部分是动词涉及的对象。例如:“考大学”“想念亲人”③中补结构

两部分组成,后一部分补充说明前一部分,中补短语的中心语通常是谓词性词语,如:“跑得快”(中心语为动词)“好得很”(中心语为形容伺)④主谓结构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后一部分是谓语,是陈述前一部分的。如:⑤兼语结构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叠而成,动宾短语的宾语兼作主谓短语的主语。如:⑥连动结构由不止一个动词性词语连用,隐含同一个主语,各部分之间没有关联词语,没有语音停顿,也没有联合,偏正、主谓、补充等关系,这样的短语叫连动短语。如:⑦联合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具有并列、顺承、选择、递进等关系。如:“城市乡村”“我和你”⑧同位结构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从不同的方面称说同一个人或物。构成同位的两项词语必须是两个不同的词语,而且必须是复指关系,即在同一个句法位置上指同一个对象。如:“古城西安”、“通讯员小王”。(2)、附加式由实词与虚词构成的句法结构都是附加式的,由实词与实词构成的方位结构、量词结构也可看成附加式。①方位结构由方位名词附加在其他词或短语的后面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如:“教室里”“操场上”“整洁的房间里”“毕业前”“前进中”“会议结束之前””吃完饭后”②量词结构由数词或代词加上量词组成,如:“一个”“五次”“这件”“那位”③“的”字结构由结构助词“的”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的五种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的五种方法 1.依存句法分析法 依存句法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句子中词与词之间依存关系的语法分析方法。它关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依存关系,即词语之间的修饰、补充和关联关系。依存句法分析法通过构建依存关系树来描述句子的结构。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解释句子的语义和句法关系。 2.短语结构句法分析法 短语结构句法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短语结构的语法分析方法。它关注句子中的短语结构,即短语的组合和层次结构。短语结构句法分析法通过构建短语结构树来描述句子的结构。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解释句子的组合和层次结构。 3.范畴语法分析法 范畴语法分析法是一种基于范畴的语法分析方法。它将句子中的词语和短语分为不同的范畴,并通过规则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范畴语法分析法通过构建范畴语法树来描述句子的结构。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解释句子的范畴和语义关系。 4.统计语法分析法 统计语法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统计模型的语法分析方法。它通过对大量语料库进行统计分析来学习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统计语法分析法可以使用各种机器学习算法,如隐马尔可夫模型、条件随机场等。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解释句子的概率和结构。 5.语义角色标注法

语义角色标注法是一种基于语义角色的语法分析方法。它关注句子中的谓词和与之相关的论元之间的语义角色关系。语义角色标注法通过标注谓词和论元之间的关系来描述句子的结构。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解释句子的语义角色和语义关系。 以上是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的五种常用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语法分析。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语法分析方法也在不断演进和完善。

汉语句子成分分析法

汉语句子成分分析法 如下: 基本词义 句子成分分析法是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可以按照这个公式:[状语],定语主语‖ [状语] 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谓前为[状]谓后〈补〉} 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 语在后。练习在后: 1大伙都散了。《分马》 2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荔枝蜜》 3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4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大自然的语言》 5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这几句的主语是 "大伙"" 满树浅黄色的小花""我""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 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这几句的谓语是"都散了"" 并不出众""是他的背影" 。" 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把中心词看成是主语和谓语也是可以的。如: 6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驿路梨花》 7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了。《从甲骨文到缩微图 书馆》 可以认为"竹床""技术"是主语,可以认为"铺""使用"是谓语。 宾语和补语 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 补充成分。如: 1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们母亲。鲁迅《社戏》

2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3萧队长说过:先进的要带落后的。《分马》 4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纪念白求恩》 字下有线的全是宾语。 还有一种宾语叫做"双宾语",如: 5现在人们叫它故宫。《故宫博物院》 6我给她一本书。 "它""她"是近宾语间接宾语,"故宫""一本书"是远宾语直接宾语。 7说起来可笑,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荔枝蜜》 8我独自一人游荡< 在田野里 >。《挖荠菜》 9从化的荔枝树多得< 像一片碧绿的大海 >,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 忘记早晚 >,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荔枝蜜》 10我那时真是聪明< 过分 >。《背影》 11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 好几回>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尖括号里的全是补语,都补充说明了前面的动词、形容词。 补语用单书名号<>来表示 定语和状语 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状语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 1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 2可我,总还是怀念那长在野地里的荠菜,就像怀念那些与自己共过患难的老朋友一样。《挖荠菜》 3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汉语语法教学中常用的析句方法

汉语语法教学中常用的析句方法

汉语语法教学中常用的析句方法 句法结构的一般性特点主要是线条性和层次性,这是句法结构普遍具有的特点。线条性是指任何句法结构都是语言符号的线性排列,具体而言,就是指句法结构都是由词按线性原则组合而成的。层次性是说词在句法结构中的组合虽然在外在形式(语音、文字)上是现行的,但从词与词的结构惯性上我们又能看出,词在句法结构中的组合时有紧有疏、有先有后的,除非这个句法结构是由简单成分构成的。 理解了句法结构的特点,我们就能对句法结构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句法结构形式与句法结构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语义与句法结构形式的关系。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即中心词分析法) 该分析法是传统语法的析句方法,主要从句法结构关系入手,对句子成分的功能和地位作分析。其中,主、谓、宾视为基本成分,定、状、补视为次要成分或附加成分。 1.基本原则 (1)句子分析就是分析句子的句法成分。 (2)每一句法成分在句子中的功能和地位不同。 (3)词与句子成分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2.分析步骤 (1)先把句子按照逻辑语义关系分为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 (2)找出主语部分的中心语——主语;找出谓语部分的中心语——谓语。由此确定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和谓语。 (3)找出谓语动词的连带成分:谓语动词之后受其支配的成分是宾语。 (4)找出主语、宾语、谓语各自的修饰成分:主语、宾语之前的修饰语是定语,谓语之前的修饰语是状语,谓语之后的补充成分是补语。 (5)按找出的句子成分总结句子的格局。 句子成分分析法常用的符号: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用“||”隔开,双下划线“====”表示主语,单下划线“_____”表示谓语,波浪形下划线“﹏”表示宾语,“()”表示定语,,“[ ]”表示状语,“< >”表示补语。例如: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Fill in the approver at this time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是语法学基础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老师上课也会讲到;我在这里把最简略的内容写在下面;希望能对2017汉硕考研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有所帮助 详细阐释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的具体内涵:了解更多的汉硕考研信息、资料加丹丹老师Q..依旧义乌散散刘思伊尔 一. 中心词分析法: 分析要点: 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 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 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 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 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 5.分析步骤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决定有无连带成分;最后指出附加成分.. 标记:

一般用║来分隔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用══标注主语;用——标注谓语;用~~~~~~标注宾语;用标注定语;用标注状语;用< >标注补语.. 作用: 因其清晰明了得显示了句子的主干;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还可以分化一些歧义句式..比如:我们五个人一组.. 1 我们║五个人一组.. 2 我们五个人║一组.. 总结:中心词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于某些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歧义关系.. 局限性: 1.在一个层面上分析句子;层次性不强; 2.对于一些否定句和带有修饰成分的句子;往往难以划分;如:我们不走..≠我们走..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思想清除.. 3. 一些由于句子的层次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子无法分析;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咬死了猎人的狗.. 二. 层次分析: 含义: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的五种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的五种方法 北语之声论坛专业精华转贴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是语法学基础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老师上课也会讲到,我在 这里把最简略的内容写在下面,希望能对本科生的专业课学习有所帮助 详细阐释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的具体内涵: 一.中心词分析法: 分析要点: 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 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 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 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 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 5.分析步骤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决定有无连带成分,最后指出附加成分。 标记: 一般用║来分隔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用══标注主语,用——标注谓语,用~~~~~~标注宾语,用()标注定语,用[]标注状语,用<>标注补语。 作用: 因其清晰明了得显示了句子的主干,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还可以分化一些歧义句式。比如:我们五个人一组。 (1)我们║五个人一组。 (2)我们五个人║一组。 总结:中心词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于某些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歧义关系。 局限性: 1.在一个层面上分析句子,层次性不强; 2.对于一些否定句和带有修饰成分的句子,往往难以划分; 如:我们不走。≠我们走。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思想清除。 3.一些由于句子的层次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子无法分析; 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咬死了猎人的狗。 二.层次分析: 含义: 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层次分析。 朱德熙先生认为,层次分析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一种分析方法,而是应当看做一种分析原则,是必须遵守的。(可以说说为什么)层次分析实际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切分,一是定性。切分,是解决一个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到底是哪些;而定性,是解决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在句法上是什么关系。 基本精神: 1.承认句子或句法结构在构造上有层次性,并在句法分析上严格按照内部的构造层次 进行分析; 2.进行分析时,要明确说出每一个构造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 3.分析时只管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不管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或句 法结构中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

中文句子结构分析

篇一: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 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汉语句子成分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一、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 等问题。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例如: (1)今天晚上‖ 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 (2),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 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例如: (1)笑‖ 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 (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 二、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谓语可以由 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 他‖答应了一声。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 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 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例 如: 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 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 说话‖简洁些。 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 (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如: 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语谓语(名词短语) 明天‖教师节。 主语谓语(名词) 她‖大眼睛,红脸蛋。 主语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的五种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的五 种方法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北语之声论坛专业精华转贴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是语法学基础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老师上课也会讲到,我在这里把最简略的内容写在下面,希望能对本科生的专业课学习有所帮助 详细阐释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的具体内涵: 一. 中心词分析法: 分析要点: 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 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 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 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 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 5.分析步骤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决定有无连带成分,最后指出附加成分。 标记: 一般用║来分隔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用══标注主语,用——标注谓语,用~~~~~~标注宾语,用()标注定语,用[ ]标注状语,用< >标注补语。 作用: 因其清晰明了得显示了句子的主干,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还可以分化一些歧义句式。比如:我们五个人一组。 (1)我们║五个人一组。 (2)我们五个人║一组。 总结:中心词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于某些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歧义关系。 局限性:

汉语语法大全(大全五篇)

汉语语法大全(大全五篇) 第一篇:汉语语法大全 第一章、法和语法学习前言 一、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语言组合的规律和法则。汉语语法分析可以按由小到大分为五级单位,即语素(字)、词、短语、句子、句群。 二、为什么要学习语法 为了掌握语言的组合规律、规则,提高理解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能力。第一节、词类 一、实词和虚词 词是由语素(字)构成的。词按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可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六类。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可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六类。 二、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1、普通名词:牛、人、学生、云、飞机、菜 2、专有名词:中国、黄河、泰山、毛泽东 3、抽象名词:精神、文化、人生、思想 4、时间名词:现在、去年、明天、星期一 5、方位名词:上、前、东、夏天、以上、之南、之东、一旁、底下、跟前、当中、里外、左右、上下 三、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看、听、笑、唱、跳、飞、劳动、研究、认识、安慰、团结、休息 2、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希望、喜欢、回忆、思考、理解、厌恶

3、表示发展变化:增加、扩大、提高、降低 4、表示存在、出现、消失:存在、出现、消失、死亡、停、丢 5、表示使令:叫、让、派、请、使、要求、命令、禁止、 6、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能够、会、可以、可能、应该、应当、必须、要、愿意、需要、肯、敢、情愿 7、表示动作趋向——趋向动词:上、下、来去、进、出、过、起来、回去 8、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四、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状态的词。 1、表示形状:大、小、圆、粗、滑、平、高、低、宽、窄、肥、胖、美、丑、温柔、平缓、笔直 2、表示性质:好、坏、冷、热、酸、甜、苦、软、聪明、朴素、老实、正确、勇敢、特殊 3、表示状态:快、忙、急、稳、轻松、高兴 五、数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数词可分为基数、序数、分数、小数、倍数和概数。 1、基数:一、二、三、…… 十、百、千、万、亿 2、序数:第一…头一回、初一…老大…老幺 3、分数、25‰、几分、几成 4、小数:0• 25、12•34 5、倍数:一倍… 6、概数:几、两、来、多、把、左右、上下、以上、以下、成千、上万、近亿、三四个、两三年 六、量词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量的词。量词分为物量词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