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库(场)出入口控制设备技术要求

停车库(场)出入口控制设备技术要求
停车库(场)出入口控制设备技术要求

ICS13.310

A 91

备案号: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 XXXXX—XXXX 停车库(场)出入口控制设备技术要求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 1

3.2 ------------------------------------------------------------------------------- 2

3.3 ------------------------------------------------------------------------------- 2

4 结构及组成------------------------------------------------------------------------- 2

5 技术要求--------------------------------------------------------------------------- 3

5.1 外观及机械结构要求------------------------------------------------------------ 3

5.2 功能要求---------------------------------------------------------------------- 3

5.3 性能要求---------------------------------------------------------------------- 4

5.4 电源电压适应性---------------------------------------------------------------- 5

5.5 电气接口要求------------------------------------------------------------------ 5

5.6 环境适应性要求---------------------------------------------------------------- 5

5.7 安全性要求-------------------------------------------------------------------- 5

5.8 电磁兼容性要求---------------------------------------------------------------- 6

6 试验方法--------------------------------------------------------------------------- 6

6.1 一般测试条件------------------------------------------------------------------ 6

6.2 外观及机械结构检查------------------------------------------------------------ 6

6.3 功能检查---------------------------------------------------------------------- 7

6.4 性能试验---------------------------------------------------------------------- 7

6.5 电源电压适应性试验------------------------------------------------------------ 7

6.6 接口测试---------------------------------------------------------------------- 8

6.7 环境适应性试验---------------------------------------------------------------- 8

6.8 安全性试验-------------------------------------------------------------------- 9

6.9 电磁兼容性试验---------------------------------------------------------------- 9

7 检验规则-------------------------------------------------------------------------- 10

7.1 总则------------------------------------------------------------------------- 10

7.2 检验分类--------------------------------------------------------------------- 10

7.3 鉴定检验--------------------------------------------------------------------- 10

7.4 质量一致性检验--------------------------------------------------------------- 11 附录 A --------------------------------------------------------------------------- 12附录 B --------------------------------------------------------------------------- 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捷顺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深圳博思高科技公司、深圳车安科技公司、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上海市公安局技术防范办公室、深圳市公安局技术防范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于年月首次发布。

停车库(场)出入口控制设备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停车库(场)出入口控制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是设计、制造、检验停车库(场) 出入口控制设备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以安全防范管理为目的,对进、出车辆进行登录、监控和管理的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的出入口控制设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16796-2009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2423.1-2008/IEC 60068-2-1:200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2-2008/IEC 60068-2-2:200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 2423.3-2006/IEC 60068-2-3: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10-2008/IEC 60068-2-6: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盐雾试验方法

GB/T 17626.2-2008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电快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A/T 761-2008 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A/T 761-2008中确立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停车库(场)出入口控制设备(以下简称设备)。

用于接收车辆出入凭证识别信息或者其它控制信息,经过逻辑运算、认证、校验等分析处理,给相

应执行机构发出执行命令信息,并可将车辆出入管理数据传递到停车库(场)中央管理部分的设备。3.2

车辆出入凭证

车辆进出停车场的凭证,记录车辆进出场相关信息的介质,如智能卡/电子标签、条形码、磁条票、打孔票等。

3.3

防重入重出

能够限制经正常操作已通过某出人口的车辆,未经正常通行轨迹而再次操作又通过该出人口的一种控制方式。

4 结构及组成

停车库(场)出入口控制设备一般由识读部分、控制部分、用户提示部分、电源部分等组成,可根据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扩充自动发/收车辆标识装置、对讲系统等,控制部分应能连接停车库(场)出入口控制系统的中央管理部分、执行部分,结构及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出入口控制设备结构及组成

注:a) 虚线连接,表示电源供电;

b) 虚框部分,表示根据客户需求配置部分;

c) 实框部分为基本或必配部分;

d) 大实框表示控制设备的机箱;

e) 双向箭头表示数据与信息交互。

识读部分、控制部分、电源部分符合《GA/T761-2008 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中4.1的内容。

5 技术要求

5.1 外观及机械结构要求

5.1.1 外观要求

a)机箱及结构件的外观,不应有明显的凹凸不平或机械划伤,无裂纹、尖锐的边角、毛刺和锈蚀

等缺陷。

b)涂覆层应有良好的附着力,表面色泽应均匀一致、平整光滑、无修整后痕迹和明显杂质。

c)金属电镀件,不应有锈蚀、起皮、发黑及镀层脱落等现象。

d)面板上所有文字、符号应清晰、正确,易于识别。

e) 设备的结构尺寸宜符合附录A要求。

5.1.2 标志

5.1.2.1 设备应有清晰、永久的标志。标志的耐擦性应符合GB16796-2009中5.3.2的要求。

5.1.2.2 产品应有下列产品标志:

a)型号或规定的代号;

b)制造厂的厂名或商标;

c)额定输入电压;

d)额定输入功率;

e)安全警示符号;

f)安全接地符号。

如果无法在设备上标志上述内容,则应在说明书中给出。

5.1.3 机械强度

设备外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应能承受对每个能正常接触到的表面施加的机械冲击强度,不应产生永久的变形和损坏。

5.1.4 外壳防护等级

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A/T 761-2008中第7.1款室外设备之规定。

5.2 功能要求

5.2.1 基本要求

a、设备应具有初始化功能,可使设备恢复到初始状态,比如出厂参数、缺省值等。

b、按照GA/T 761-2008中第6.1.1.3款之规定,设备应具有时钟校准的功能。

c、设备应具有自检及相应提示功能。

d、宜采用电磁、光电等检测技术完成感知车辆有无,设备可支持当感知到车辆时,允许识读入/

出场车辆出入凭证。

e、宜支持识别一种以上RFID、条码等车辆出入凭证。

f、设备在系统的支持下,应能识别和校验车辆出入凭证的合法性、有效性。

g、设备可记录车辆出入凭证的识别时间。

h、设备宜具有防重入重出管理功能。

i、在脱离中央管理部分的情况下,出入口控制设备可实现车辆出入的控制管理。

j、手动开启功能应符合GA/T 761-2008第6.1.2.4款之规定。

k、在进行与中央管理部分的通信传输过程中,宜对数据进行加密或校验。

5.2.2 用户提示功能

a、宜根据业务流程提供相应的功能性文字、图形符号显示及功能性语音提示。

b、应提供中文的显示功能,可根据客户需求附加多种语言显示功能。

c、设备宜支持加载自定义文字、图形符号及语音内容的功能。

d、声光指示/显示的相关要求请参阅资料性附录B

5.2.3 对讲功能

当系统中要求有对讲功能时,应符合GA/T 761-2008中6.1.2.8款之规定。

5.2.4 自动发/收车辆出入凭证功能

a、凭证自动发放

宜通过入口控制设备发放临时车辆出入凭证。

b、凭证自动回收

临时车辆出入凭证可通过出口控制设备完成回收。

5.2.5 报警功能

a、报警时发出的声音应明显区别于其它发声。

b、在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停车库(场)出入口控制设备宜产生相应的提示信息:

1)识读到未授权的车辆出入凭证;

2)识读到已设定须提示的车辆标识;

3)未经正常操作而使出入口挡车器开启;

4)通讯发生故障;

5)自动发车辆出入凭证装置中凭证容量不足或堵塞;

6)车辆强行出入。

5.2.6 与执行部分联动的基本功能

a)设备应能控制执行设备完成开启的操作。宜能控制执行设备“关、停”操作。

b)设备可获取执行设备的各种状态,可根据这些状态做相应的指示及可作出相应的逻辑控制。

5.3 性能要求

5.3.1 计时精度

停车库(场)出入口控制设备在常温环境中,计时精度不低于5s/d。

5.3.2 响应时间

a)从识别车辆出入凭证开始到向执行设备输出控制信号的响应时间应不大于2s;

b)从按键到自动发车辆出入凭证装置发放凭证响应时间应不大于2s。

5.3.3 用户提示

a)停车库(场)出入口控制设备的文字内容、图形符号显示,在避开阳光照射的环境下,距离显

示屏至少1m时,应保证显示屏垂直视角能清晰看见。

b)距控制机音源正前方1m处,在控制器正常工作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提示声压值应不低于55dB。

5.4 电源电压适应性

市电供电时,电压在标称值士15%范围内时,产品工作应正常。

5.5 电气接口要求

设备应采用标准通用接口,宜预留扩展接口。

5.6 环境适应性要求

根据设备使用环境的严酷程度不同分为二个等级。设备在承受各项气候和机械环境试验后,应无任何电气故障、结构变形和接触不良现象。每项试验中及试验后系统应能正常工作。

5.6.1 盐雾环境条件要求

设备在盐雾环境中,比如海边、浓雾区等地方,产品外壳应无明显的锈蚀现象。

5.7 安全性要求

5.7.1 抗电强度

设备的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应能承受试验电压1.5kV、45Hz~65Hz交流电压的抗电强度试验,历时1min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5.7.2 绝缘电阻

设备的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经相对湿度为91%~95%、温度为40℃、48h的受潮预处理后应不小于2MΩ。

5.7.3 泄漏电流

设备的泄漏电流应不大于5mA(AC、峰值)。

5.7.4 保护接地端子

设备应具有保护接地端子,保护接地端与可触及导电件间应有导电良好的直接连接,接触电阻不应大于0.1Ω

5.7.5 防过热

应符合GB 16796-2009中5.6的规定。

5.8 电磁兼容性要求

设备应能承受以下电磁干扰的有害影响:

a.GB/T 17626.2-2006中试验等级3所规定的静电放电干扰;

b.GB/T 17626.3-2006中试验等级3所规定的射频电磁场辐射干扰;

c.GB/T 17626.4-2008中试验等级3所规定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

d.GB/T 17626.5-2008中试验等级: 电源线不超过3;互连线不超过2的浪涌(冲击)干扰;

e.GB/T 17626.11-2008中试验等级: 40%UT10个周期的电压暂降干扰。

试验中及试验后设备应正常工作。

6 试验方法

6.1 一般测试条件

6.1.1 测试标准气候条件

温度:15~35℃;

相对湿度:2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6.1.2 电气连接

在试验中,样品应连接上能正常操作所需要的各种设备。样品应由正常主电源(AC)供电,每路输出应连上适当的设备,并且连上正常使用的典型负载。样品的输入应连上能模拟正常使用中需要连接的装置。除另有说明外,应使试样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表1 受试样品基本配置表

6.2 外观及机械结构检查

6.2.1 外观检查

目测检查机壳外观质量和结构,应符合5.1.1要求。

出入口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1.系统概述 (1) 2.系统需求分析 (1) 3.编制依据 (1) 4.方案设计 (1) 4.1系统总体结构 (2) 4.1.1管理层 (2) 4.1.2控制层 (2) 4.1.3执行层 (2) 4.2系统架构图 (2) 4.3设备选型及优势 (3) 4.3.1双门互琐功能 (3) 4.3.2双人同进同出功能 (3) 4.3.3读卡器选型 (3) 4.3.4信号传输 (3) 4.3.5系统控制 (4) 4.3.6持卡人管理 (4) 4.3.7门禁模式管理 (4) 4.4系统设备主要性能指标 (4) 4.4.1Pro3000双门控制器 (5) 4.4.2智能感应卡读卡器JT-MCR-45-32 (6) 4.4.3Winpak门禁控制管理软件 (7) 4.5门禁系统功能 (11) 4.5.1门禁控制 (11) 4.5.2编程管理 (12) 4.5.3卡及持卡人管理 (12) 4.5.4在线监控和报警功能 (12) 4.5.5数据和事件记录查询及生成报表 (13) 4.5.6电子巡更管理 (13)

4.5.7电子地图控制 (13) 4.5.8集成联动 (13) 4.5.9通信及连接 (14)

1.系统概述 门禁系统主要由识别卡、前端设备(读卡器、门状态探测设备、锁具、门禁控制器等)、传输设备、系统管理服务器、管理控制工作站、制卡设备(制卡数码照相机、卡证打印机、制卡工作站)及相关应用软件组成。 2.系统需求分析 门禁系统是保证授权人自由出入、限制未授权人进入未获授权区域、对强行闯入的行为进行报警,从而保证门禁控制区域的安全。门禁系统应该对医院的出入人员进行管理,确保医院的安全、有序是十分必要且必须的。门禁系统需要满足省医院各部门的系统的独立管理,并且实现远程联网管理。医院门禁系统需要与监控系统、报警系统相联动,当门禁系统正常开门时,报警系统撤防,工作人员可以自由工作,当门禁系统非正常开门时,报警系统布防,将报警图像在监控中心的工作站上显示出来,并进行录像。 3.编制依据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4.方案设计 本系统在楼内的药库,出入院收费处,计算机室、ICU、NICU、中心供应、手术部等净化区域以及病房护理单元出入口均设门禁控制器,共设置201套出入口控制点。此系统可通过系统设置,完成在紧急情况下,如消防报警发生时,自动开启相关受控门的功能,以便人员及时疏散,确保人身安全。若有人非法进入这

地下车库出入口宽度设置

地下车库出入口宽度设置 ,100-300辆时宽度多少,一进一出还是,300辆以上呢,规范好象没有明确啊,大家各地是怎么做的,两个7米双坡道吗,还是两个4米单坡道,我听说还有说300辆以上的要一个4米一个7米的,进出又各是什么样子的呢,还有允许通车道有单向的吗,那车的行进路线不能画在中间了吧 汽车库设计规范 3.2.4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特大型汽车库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3个,并应设置人流专用出入口。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7m,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5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6.0.6汽车库、修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 6.0. 6.1Ⅳ类汽车库; 6.0. 6.2汽车疏散坡道为双车道的Ⅲ类地上汽车库和停车数少于100辆的地下汽车库; 6.0. 6.3Ⅱ、Ⅲ、Ⅳ类修车库。 6.0.9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于7m。 6.0.10两个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0m;两个汽车坡道毗邻设置时应采用防火隔墙隔开。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汽车库分类 Ⅰ类Ⅱ类Ⅲ类Ⅳ类 数量 汽车库>300辆151~300辆51~150辆≤50辆 可能还要考虑地下车库的内容 资料集上写的是地下车库25辆车以上就要双出口 两个出入口是肯定的,关键是问宽度你们一般做多少,管理上比如都7米的话,是两入口分别是进口和出口,还是每个都是出入口 宽度不小于7米,都是双向进出口通道,若设收费亭还要宽点才好。 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第 6.0.6条汽车库、修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该规范强调的是出口不应少于两个,所以本人认为地下车库100-300辆时一个入口两个出口是可以的,也就是说,一个7米双坡道加一个4米单坡道可满足要求,不知楼主同意本人观点吗? 人防地下车库层高要多少比较合适? 大家平时人防地下车库层高做多少? 车子净高是 2.2加梁柱加一些人防管道,消防管道,等等一系列管道,再加地面覆土层层高做多少合适? xx出过的兄弟们进来解释 最好说详细点哦 还有个问题,如果地下室在学校操场下面,覆土层需要多少?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本行的一定得看看 为了在今后设备前期管理过程中,加强非标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改善设备初期状态,确保设备在生产服役过程中有良好的开动率,特制定本规范。希望参与前期管理的技术人员参照执行,使技术要求更全面、准确、严密。 一、技术要求 (一)、操作面板 1、操作面板的位置要合适,便于操作及操作者观察设备运行情况。 2、指示灯要求设置齐全,不同功能的指示灯,使用不同颜色。具体要求为:电源指示灯——绿色,状态灯——黄色,故障灯——红色。 3、按钮开关设置齐全,能够独立运行的部件,都应有相应的手动操作按钮。 4、急停按钮采用红色蘑菇头自锁按钮,连接常闭点。 5、操作面板上的指示灯、按钮开关等,要有明确的名称指示标牌,并要可靠固定。标牌采用金属刻字标牌。 6、设备自动运行时,在任何位置,按停止键设备停止后,都能用手动操作恢复到初始状态,并继续自动运行。 7、设备急停后,必须进行复位,才能进行手动操作;恢复到原位后,工作设备才可以再次自动运行。 8、操作面板打开时,应有防止操作面板打开过位、脱落的保护装置;操作面板的电线引线要可靠固定,并在打开过程中移动部位留有一定长度的余量。

9、操作台箱体结构、元件布置结构应便于维修及部件更换。 10、可移动式操作台必须单独内置或外置软地线。 11、对灰尘、水气、油污比较大的环境,操作台箱体要有良好的密封设施。 (二)、控制柜 1、控制柜要有标牌,标明设备型号、电气容量等技术参数。 2、控制柜应有电源总开关,电源总开关操作手柄应设置在控制柜两端外侧。 3、控制柜应装射照明灯。 4、控制柜应有插座,2线,3线220V、5A以上的电源插座各一组。 5、控制柜的各个元件应有永久性标牌,并应与图纸的名称一致。标牌位置不能贴在元件上,应就近合理布置。 6、控制柜元件布置位置应预留10%以上位置。 7、接线端子板的同一端子位置,最多接3根电线。 8、接线端子板要预留10%以上备用端子。 9、导线接点要压接专用接线端子,不得直接和端子板或元件连接。 10、备用线应预留10%以上,并标有备用线号。 11、控制柜元件固定方式要合理,便于拆装;不允许采用螺丝、螺母穿孔固定方式。 12、电气配线应有标号,并与图纸一致。标号要求为打印方式,长期使用不脱色,并能防水、防油。另外,同一电线两端的标号必须相同,接到同一端子上的电线的标号相同。

出入口控制系统

6.5.出入口控制系统 6.5.1系统概述 出入口控制系统是安全技术防范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信息科技发展的产物,是数字化社会的必然需求,是人们对社会公共安全与日常管理的双重需要。是发展最快的新技术应用之一。 从广义上讲,出入口控制系统就是"数字化安防"的应用表现形式,是对人员、物品、信息、资金的流动的管理,它所涉及的应用领域和产品种类非常多。而我们所说的出入口控制系统通常是指:采用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在出入口对人或物这两类目标的进、出进行放行,拒绝,记录和报警等操作的控制系统,它是以识别人或物的数字化编码信息,数字化特征信息为技术核心,具有典型的"数字化安防"技术特征。各种类型出入口控制系统,虽都具有相同的控制模型,但由于人们对出入口的出入目标类型,重要程度以及控制方式,方法等应用需求千差万别,带来对产品的功能、结构、性能、价格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使得出入口控制系统的产品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6.5.2系统能解决的问题 出入口控制系统实际上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人员识别、二是区域控制。对出入写字楼、商场管理人员、办公人员、租户、消费人员等进行人员判别,通过门禁划分的不同区域,充许相应权限人员进出相应区域,达到科学管理目的,保证写字楼、商场的正常运营。 6.5.3整体功能和特点 出入口控制系统,是一种高度智能化既可实时控制又可脱机使用的网络进出口监控和报警管理的安全系统。系统能自动纪录读卡时间、开门信息、持卡人、报警信息等资料,供管理人员查询和统计处理。对写字楼、商场内外正常的出入通道进行有效的管理,并控制人员的出入。 6.5.4设计目标 出入口控制系统设计目标:是商业广场智能化建筑的各门禁点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地下车库坡道出入口安全视距分析

地下车库坡道出入口安全视距分析 发表时间:2016-11-18T16:54:43.77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9月第18期作者:项朝阳 [导读] 【摘要】根据省内建筑工程建设情况分析,基地内部道路和建筑内置式地下车库出入口处是行车视距不足的高发处,由于安全视距不足,导致车辆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台州市建设工程设计审查中心浙江台州 318000 【摘要】根据省内建筑工程建设情况分析,基地内部道路和建筑内置式地下车库出入口处是行车视距不足的高发处,由于安全视距不足,导致车辆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关键词】地下车库、坡道口交叉处、行车视距、视距三角形 近十年来,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面临转型,城市机动车拥有量剧增,停车问题已成为城市交通系统运行是否有效的关键问题,随着城市大片住宅小区的不断涌现,小区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人车分流已成为设计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小汽车的停放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从地面小区内路边停放走向了地下车库的集中停车,提高了地面的绿化率,大大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但随着小汽车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行车安全问题也就突显而出,笔者就平时施工图审查时碰到的汽车库的安全视距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地下车库内通道与坡道交叉处驾驶员视线不够通透,存在安全隐患 1.1 汽车库内通道交叉处,建筑内置式地下车库坡道口交叉处,在平面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保证驾驶员视线通透及视距三角形要求的停车视距不足。(地下车库内通道与坡道交叉处驾驶员视线不够通透,存在安全隐患)。 1.2 实例分析:10米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均有遮挡物, 影响驾驶员视线。 2、规范解读: 2.1 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13第4.7.3条规定:基地内部的道路交叉口、汽车库内通道交叉处,建筑内置式地下车库坡道口交叉处,在平面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必须保证驾驶员视线通透;视距三角形要求的停车视距应符合表1视距三角形要求的停车视距, 2.2.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13第4.2.6条规定:基地内停车库机动车出入口之间净距

设备机械技术规范

自动化设备机械技术规范(试行) 为了在今后设备前期管理过程中,加强非标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改善设备初期状态,确保设备在生产服役过程中有良好的开动率,特制定本规范。希望参与前期管理的技术人员参照执行,使技术要求更全面、准确、严密。 一、技术要求 (一)、结构要求 1.机械机构设计需符合人机工程学,方便人员操作与维修; 2.机械结构设计需经过计算,达到正常使用的强度要求,并在安全余量之内; 3.机械结构设计需根据我方具体要求,对关键点进行FEMA分析和验证; 4.机械结构总体设计需考虑经济、环保、安全的原则。 (二)、材料要求 1.结构件、面板类钢材要求Q235,传动件、一般零部件材料要求45#、需热处理部件材料要求20-40Cr或指定其他材料,各类型材必须是国标型材,特殊要求根据设备设计需求具体提出来; 2.所有材料必需有相应的合格证或符合质量要求的检验证书; 3.对于特殊部件的材料,需同时提供检测报告,报告内容主要涉及:成分、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 (三)、钢构表面要求 1.钢结构件表面需经喷砂处理,除锈等级Sa2.5;若手工进行表面处理,需介于St2与St3之间。 2.喷砂后需喷涂底漆为红丹防锈漆一遍,面漆为醇酸调和漆两遍,总干膜厚度为125μm;附着力达到ISO等级1级或ASTM等级4B级; 3.结构件表面不能有明显的变形、划伤、撞伤、凹槽、凸现、缺失、分层等缺陷。(四)、焊接要求 1.所有焊接都需有相应的焊接规范和标准,并进行焊接工艺验证;

2.现场焊接时,需满足焊接规范的要求; 3.焊缝表面不能有裂纹、气孔、夹渣、未熔合、未焊透、虚焊、形状缺陷及上述以外的其他缺陷; 4.主梁受拉区的翼缘板、腹板的对接焊缝应进行无损探伤,超声波探伤不低于11345中的I级,并提供报告的复印件。 (五)、传动要求 1.传动设计需考虑传动效率最优化; 2.传动机构要求简单合理,以最少的环节实现功能; 3.传动设计需考虑现场噪音控制,尽一切可能降低噪音的产生; 4.变速箱(SIEMENS或SEW)、电机(SIEMENS或SEW变频电机)、轴承(SKF或NSK)等部件要求指定厂家或品牌; 5.变频电机采用的范围:风机、需调速的传动机构、需要和传动机构配合的传动系统。 (六)、液压系统 1.液压系统应确保其安全性、系统的连续运行能力、可维护性和经济性,并能保证系统的使用寿命延长; 2.系统的所有部件应在设计上或以其他保护措施,防止压力超过系统或系统任何部分的最高工作压力及各具体元件的额定压力; 3.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调整,应使冲击压力和增压压力减至最低。冲击压力和增压压力不应引起危险; 4.应考虑由于阻塞、压降或泄漏等原因影响元件安全工作的后果; 5.无论是预期的还是意外的机械运动(包括加速、减速或物体的提升/夹持),都不应造成对人员有危险的状态; 6.系统设计需尽可能减少管路、管接头; 7.液压系统需实现防尘、防爆功能; 8.所有执行元件、管接头、阀门等部件需易于接近,且方便操作;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 来源: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是设计、验收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对规定目标信息进行登录、识别和控制的出入口控制系统或设备。其他出入口控制系统或设备如:楼宇对讲(可视)系统、防盗安全门等由相应的技术标准做出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v IEC 529:1989) GB 8702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 12663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211报警系统环境试验 GB 16796—199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7626.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2;1995) GB/T 17626.3—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3:1995) GB/T 17626.4—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 IEC61000-4—4:1995) GB/T 17626.5—199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dt IEC 61000-4-5:1995) GB/T 17626.1l一199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11:1994) GA/T 73—1994机械防盗锁 GA/T 74—200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出入口access 控制人员和/或物品通过的通道口。 3.2出入口控制系统access control system 采用电子与信息技术,识别、处理相关信息并驱动执行机构动作和/或指示,从而对目标在出入口的出入行为实施放行、拒绝、记录和报警等操作的设备(装置)或网络。 3.3目标object 通过出入口且需要加以控制的人员和/或物品。 3.4目标信息object informtion 赋予目标或目标特有的、能够识别的特征信息。数字、字符、图形图像、人体生物特征、物品特征、时间等均可成为目标信息。 3.5钥匙key

地下停车场、库出入口开挖及防护施工方案

南京南站配套市政工程 南京南站地下停车场、库 出入口匝道开挖及防护施工方案 编号: 版本号: 发放编号: 编制: 复核: 审核: 批准: 有效状态: 中铁四局南京南站站前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2.1工程简述 (2) 2.2地质、水文情况 (2) 3、基坑开挖施工组织 (3) 3.1基坑工作区段划分及施工顺序 (3) 3.2主要机械设备、测量设备配置 (3) 3.3主要施工材料配置 (3) 3.4基坑开挖劳动力配置 (4) 3.5施工工期 (4) 4、基坑开挖及支护总体部署 (4) 5、基坑开挖及防护方案 (5) 5.1基坑开挖施工 (5) 5.2边坡防护施工 (7) 5.3铁路承台支护 (10) 5.4坡脚挡墙防护 (10) 5.5监控量测 (10) 6、基坑开挖及防护应急预案 (11) 6.1突发事件预防及处理措施 (11) 6.2突发事件指挥与控制 (12)

7、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2) 7.1安全保证措施 (12) 7.2质量保证措施 (13) 1、编制依据 1.1施工图:南站-市配施(JG)-01、南站-市配施(JG)-01修、南站-市配施支护方案 1.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3-2009〕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29—1999)(2003年版本)1.3工地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1.4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积累的施工经验及设备。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述 南京南站高架桥开发区停车场、库为南京南站配套市政工程,其功能复杂,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主要分为地下车库和地面停车场两大块。地下车库及地面停车场之间设置匝道连接。其中东咽喉区连接地下车库及地面停车场之间共设置两条匝道,编号分别为1#、2#。 1、2#匝道均长157.25m,1#匝道纵向位于R线桥和Q线桥之间;2#匝道纵向位于C线桥和D线桥之间,长均为103.3m。1、2#匝道横向位于Q7和Q8轴之间,长均为53.95m。匝道封闭段长112.75m,净宽7m,净高3.6m,底板、边墙及顶板均厚0.7m;匝道敞口段长44.5m,底板、边墙均厚0.7m。根据设计要求,每隔40m左右设后浇带一处,每隔20m左右设置施工缝一道。匝道开挖底标高2.5-10m,地面标高11m左右,开挖深度1-8.5m左右。匝道边墙外侧距离铁路桥梁承台边缘只有0.45-1.75m。详见出入口匝道平面布置图。 2.2地质、水文情况

1、车场出入口管理系统

出入口停车管理系统 系统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小区、大厦A级智能化包含了车辆(库)智能管理系统。根据提供的图纸及现场情况,经过分析在七都别墅区的停车场方案设置为:在别墅区的主入口一套一进一出全配置标准停车场收费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临时车自动发卡机、临时车收费等功能。 固定车辆凭一张经授权发行的感应式IC卡,只需在车库入出口读卡控制机上的读卡区内感 IC 1.3 设计依据 本设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公安部行业管理要求标准,依据下列标准和规定设计:《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5-94 《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 JGJ/T16-92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GBJ67-89 《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82 《总线局域网标准》 IEEE802.3 《停车场收费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捷顺企业标准

1.4 收费体制及标准 在收费体制方面,由于捷顺JSZN-2001型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思想上的先进性、可靠性、灵活性,用户可以需求自由设置收费体制。在收费标准方面,投资管理者凭授权卡在软件中进行设置调整即可。 1.5 系统功能概述 本智能停车场系统具有以下的特点: ?使用方便快捷。 1.6 ?临时车全自动出卡,减少人员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独特的车牌号录入、显示系统,大大提高停车场防盗措施。 ?出卡系统存卡量不足自动提示。 ?车辆入、出全智能逻辑自锁控制系统,严密控制持卡者进、出场的行为符合“一卡 一车”的要求。 ?具有防抬杆、全卸荷、光电控制、带准确平衡系统的高品质挡车道闸。 ?高可靠性和适应性的数字式车辆检测系统。

系统设计 1.7 系统组成 一进一出标准停车场管理系统主要由: (1)、系统管理中心:包含系统管理电脑、系统收费管理软件、RS485通讯卡、IC卡发行器/临时卡计费器以及报表打印机/票据打印机、UPS不间断电源等。 (2)、入口管理设备:自动挡车道闸、数字式车辆检测器(地感线圈)、入口读卡控制机(含:IC卡读写装置、PLC控制器、自动出卡机、机箱)。 ( (含: 入场: 闭。 出场: 电脑自动记录、扣费,并在显示屏显示车牌,供值班人员与实车牌对照,同时进行图像对比,以确保“一卡一车”制及车辆安全;感应过程完毕,如不能出场,会显示原因;道闸自动升起,司机开车离场;出场后道闸自动关闭。 临时泊车者: 司机将车驶至车场出场收费处;将IC卡交给值班员;值班员将IC卡在临时卡计费器的感应区读卡,收费电脑根据收费程序自动计费;计费结果自动显示在电脑显示屏及读卡机盘面的中文显示屏上,同时作语音提示;票据打印机自动打印票据,司机付款拿票;值班人员按电脑确

出入口控制系统课后复习题

复习题 一、视频监控的特点 信息量大 既具有空间分辨能力又有时间分辨能力—空间和时间的分辨均带有目标个体的特征。实时性强 电视技术产生实时的图像,可实现对异常情况的最快的响应(不用其它手段复核),又能对反应的效果给出最真实、迅速地评价。 被动的工作方式 不易被发现、不干扰其它系统,是一种无侵犯性的方式。 易于与其它技术集成 不产生图像的系统往往要求与图像系统集成。 技术发展快 技术、产品的选择范围大,配套、标准完备 二、电视信号通常是指摄像机输出的基带信号,也称视频信号。 它由两个部分组成: 图像信号:与景物每一点(摄像器件的每一像素)的亮度相对应。是图像的基本信息。 同步信号:表示时域信号中每点(时刻)对应的空间位置。与摄像器件的扫描过程相一致。分场同步信号和行同步信号。位于回扫或逆程(消隐)期间。 全电视信号还包括色同步信号。 经视频信号调制过的高频信号(电视台播放的)称为射频信号。 三、彩色图像比黑白图像信息量大,丰富的色彩所表达的信息黑白电视无法重现。 电视系统的三基色是:红、绿、蓝。 四、电视制式用扫描方式和彩色信号的复合方式来表示。我国现行电视制式为:CCIR625/25、PAL制。 五、监控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环节): 前端设备:摄像、镜头、方位、防护、控制、辅助等。图像信息的采集(信源),限定系统的图像质量。 传输环节:光发/收、补偿、中继、调制、去干扰及线缆等,决定系统的范围,构成大系统的关键环节。 系统(中心室)设备:显示、存储、分配、合成、迭加信息、控制(遥控)、远程传输(网络)等。系统人机交互(观看、操作)的界面。 六、摄像机的分类 安全防范系统中,图像的生成当前主要是来自CCD 摄像机。CCD 摄像机大致可分为下列几大类:

(完整word版)非标自动化设备机械技术规范

非标自动化设备机械技术规范 为了在今后设备前期管理过程中,加强非标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改善设备初期状态,确保设备在生产服役过程中有良好的开动率,特制定本规范。希望参与前期管理的技术人员参照执行,使技术要求更全面、准确、严密。 一、技术要求 一)、结构要求 1).机械机构设计需符合人机工程学,方便人员操作与维修; 2).机械结构设计需经过计算,达到正常使用的强度要求,并在安全余量之内; 3).机械结构设计需根据我方具体要求,对关键点进行FEMA分析和验证; 4).机械结构总体设计需考虑经济、环保、安全的原则。 二)、材料要求 1).结构件、面板类钢材要求Q235,传动件、一般零部件材料要求45#、需热处理部件材料要求20-40Cr或指定其他材料,各类型材必须是国标型材,特殊要求根据设备设计需求具体提出来; 2).所有材料必需有相应的合格证或符合质量要求的检验证书; 3).对于特殊部件的材料,需同时提供检测报告,报告内容主要涉及:成分、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 三)、钢构表面要求 1).钢结构件表面需经喷砂处理,除锈等级Sa2.5;若手工进行表面处理,需介于St2与St3之间。 2).喷砂后需喷涂底漆为红丹防锈漆一遍,面漆为醇酸调和漆两遍,总干膜厚度为125μm;附着力达到ISO等级1级或ASTM等级4B级; 3).结构件表面不能有明显的变形、划伤、撞伤、凹槽、凸现、缺失、分层等缺陷。四)、焊接要求 1).所有焊接都需有相应的焊接规范和标准,并进行焊接工艺验证;

2).现场焊接时,需满足焊接规范的要求; 3).焊缝表面不能有裂纹、气孔、夹渣、未熔合、未焊透、虚焊、形状缺陷及上述以外的其他缺陷; 4).主梁受拉区的翼缘板、腹板的对接焊缝应进行无损探伤,超声波探伤不低于11345中的I级,并提供报告的复印件。 五)、传动要求 1).传动设计需考虑传动效率最优化; 2).传动机构要求简单合理,以最少的环节实现功能; 3).传动设计需考虑现场噪音控制,尽一切可能降低噪音的产生; 4).变速箱(SIEMENS或SEW)、电机(SIEMENS或SEW变频电机)、轴承(SKF或NSK)等部件要求指定厂家或品牌; 5).变频电机采用的范围:风机、需调速的传动机构、需要和传动机构配合的传动系统。 六)、液压系统 1).液压系统应确保其安全性、系统的连续运行能力、可维护性和经济性,并能保证系统的使用寿命延长; 2).系统的所有部件应在设计上或以其他保护措施,防止压力超过系统或系统任何部分的最高工作压力及各具体元件的额定压力; 3).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调整,应使冲击压力和增压压力减至最低。冲击压力和增压压力不应引起危险; 4).应考虑由于阻塞、压降或泄漏等原因影响元件安全工作的后果; 5).无论是预期的还是意外的机械运动(包括加速、减速或物体的提升/夹持),都不应造成对人员有危险的状态; 6).系统设计需尽可能减少管路、管接头; 7).液压系统需实现防尘、防爆功能; 8).所有执行元件、管接头、阀门等部件需易于接近,且方便操作;

门禁及出入口控制设计方案

门禁及出入口控制设计 方案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门禁及出入口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1.概述 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建设将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感应式IC卡技术,将大厦的管理和服务设施全面纳入智能化管理系统,所有人员只凭借一张经过授权的IC感应卡,便可以通过该系统强大的软件功能组合和完善的硬件配套设施,实现建筑内的门禁出入控制、访客管理、电梯控制、停车场管理等“一卡通”应用,并能扩展员工考勤、保安巡更等功能。系统将以门禁控制为平台,在门禁系统数据库的基础上,拓展集成其他的应用子系统,并能与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等实现集成与联动,提高工作效率。 2.系统设计方案 2.1系统总体规划 本方案的设计侧重于主要出入口及通道门的控制、访客的出入控制与管理、电梯控制、车辆出入管理及车位引导,以及与其它第三方系统的集成与联动等。具体规划如下: 出入凭证:内部工作人员采用感应式IC卡(兼工作证)作为身份识别 凭证,实现主要出入口、办公区域等门禁点的通行识别。该卡同时可用于搭乘电梯、车辆出入等功能。 门禁管理:系统在主要出入口、各办公室、会议室等处设置门禁点,安装感应读卡器及电锁设备。所有人员通过刷卡识别进入,出门使用出门按钮。 速通门控制:在各层电梯厅出入口设置防跟随通道闸设备,采用门禁系统设备统一控制,闸机内嵌感应读卡器或条码阅读器,人员通过刷卡 (或验证条码)识别进出,并确保每次刷卡仅限1人通过,防止非法尾随进入。

访客管理:在首层大堂设置访客登记点,在地下各层电梯厅出入口设置自助访客机。对于外来访客,需在前台处办理访客登记手续,领取临时访客卡(或二维条码)才能通行。开车来访的人员通过地下室进入,需在自助访客机领取访客卡(或二维条码),经通道闸验证方可进入。 电梯控制:电梯轿厢内设置前端识读设备,人员刷卡(或验证条码)后方可选择楼层,可控制人员在什么时间可以出入哪些楼层,以防止无关人员随意走访,打扰办公环境。 停车场管理:停车场采用视频车牌识别+纸票(月卡)验证方式进行控 制,内部员工采用“月卡+视频车牌自动识别方式”识别进入;外来车 辆采用临时“纸票+视频车牌自动识别方式”进入,并根据系统指引实 现快速停车及找车,车辆出场时车牌识别无误(即:“全视频车牌验证方式”)即可离开。 2.2门禁管理系统 门禁管理系统已成为安全防范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门禁管理系统之所以能在众多安防产品中脱颖而出,根本原因是因为其改变了如闭路监控,入侵报警等被动的安防模式,以主动地控制替代了被动的监视,通过对建筑物的

出入口控制系统方案

出入口控制系统方 案

目录 1.系统概述 (1) 2.系统需求分析 (1) 3.编制依据 (1) 4.方案设计 (1) 4.1系统总体结构 (2) 4.1.1管理层 (2) 4.1.2控制层 (2) 4.1.3执行层 (2) 4.2系统架构图 (2) 4.3设备选型及优势 (3) 4.3.1双门互琐功能 (3) 4.3.2双人同进同出功能 (3) 4.3.3读卡器选型 (3) 4.3.4信号传输 (3) 4.3.5系统控制 (4) 4.3.6持卡人管理 (4) 4.3.7门禁模式管理 (4) 4.4系统设备主要性能指标 (4) 4.4.1Pro3000双门控制器 (5) 4.4.2智能感应卡读卡器JT-MCR-45-32 (6) 4.4.3Winpak门禁控制管理软件 (7)

4.5门禁系统功能 (11) 4.5.1门禁控制 (11) 4.5.2编程管理 (12) 4.5.3卡及持卡人管理 (12) 4.5.4在线监控和报警功能 (12) 4.5.5数据和事件记录查询及生成报表 (13) 4.5.6电子巡更管理 (13) 4.5.7电子地图控制 (13) 4.5.8集成联动 (13) 4.5.9通信及连接 (14)

系统概述 门禁系统主要由识别卡、前端设备(读卡器、门状态探测设备、锁具、门禁控制器等)、传输设备、系统管理服务器、管理控制工作站、制卡设备(制卡数码照相机、卡证打印机、制卡工作站)及相关应用软件组成。 系统需求分析 门禁系统是保证授权人自由出入、限制未授权人进入未获授权区域、对强行闯入的行为进行报警,从而保证门禁控制区域的安全。门禁系统应该对医院的出入人员进行管理,确保医院的安全、有序是十分必要且必须的。门禁系统需要满足省医院各部门的系统的独立管理,而且实现远程联网管理。医院门禁系统需要与监控系统、报警系统相联动,当门禁系统正常开门时,报警系统撤防,工作人员能够自由工作,当门禁系统非正常开门时,报警系统布防,将报警图像在监控中心的工作站上显示出来,并进行录像。 编制依据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 )

出入口控制系统

出入口控制系统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考题(6.7章) 一.判断题 1.出入口控制系统是对人员的管理() 2..出入口控制基本要素:探测,反应,延迟() 3.实用载体通常有钥匙,磁卡,IC卡等,但证件不是特征载体() 4.人的生物特征和机械锁的钥匙一样是不能修改的,所以两者所具有的全限是 不能通过.出入口控制系统的管理功能来改变() 5.出入口控制是由特征载体和特征识别所构成() 6.锁定可理解为实体装置的状态(硬)控制,也可理解为虚拟环境的过程(软)控制,如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7..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模式主要有前置型和网络型() 8..出入口控制系统网络结构有总线方式,环线方式及它们的级联() 9.一卡通系统就是.出入口控制系统() 10.阳极锁为断电闭锁,加电开启模式() 11.阴极锁只有加电开启,断电闭锁模式() 12.多出入口(门)控制型指多个控制器对两个以上出入口实行管理控制() 13韦根卡属于IC卡() 14.RFID卡属于IC卡() 15.特征载体只是唯一的() 16.RFID卡可以将大量数据存储在卡中,并可反复读写()

17.电子巡查与停车场管理系统和安防出入口控制系统一样,其核心技术都是特征识别() 18.电子巡查系统和安防系统一样,其设计思想是人管技术() 19.电子巡查系统的数据载体就是信息采集器(巡更棒)() 20.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核心是系统控制器与管理软件() 二.单选题 1.出入口控制系统指对()的管理 A;人员B;物品C;信息流D;人员,物品,信息流和状态 2.下列产品中,不是特征载体的是() A;证件B;条码C;锁芯D;IC卡 3.属于出入口系统控制器主要功能是() A;特征识别B;监控功能C;系统授权D;联网功能 4.属于前端控制器(门口机)基本功能是() A:系统授权B:特征识别C:显示D:报警 5..出入口控制系统网络结构方式是() A:总线B:串线C:环线D:总线,环线及它们的级连 6.下列哪个系统不属于.出入口控制系统() A:楼宇对讲B:入侵检测C:物流管理D:电子商品防盗 7.下列何种锁具产品为加电闭锁,断电开启模式() A:磁力锁B:阳极锁C:阴极锁D:电控锁 8.下列何种卡属于IC卡() A:条码卡B:RFID卡C:磁卡D:韦根卡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规范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规范

宁波汇驰电子有限公司 NingBo HuiChi Electronics Co., Ltd 页次:文件属性:版本号/修订次:1/13(封面)内部学习资料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规范 编制:饶云飞 审核:________________ 承认:________________

宁波汇驰电子有限公司NING BO HUICHI ELECTRONICS CO .,LTD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 规范 文件编号 版本次 普通文件页次2/13 文件修改履历 序号修订单编号修订日期 修订 修订原因修订内容修订者部分全部 1 20161125 2016年11月25 日 新版发 行全部 饶云 飞

宁波汇驰电子有限公司NING BO HUICHI ELECTRONICS CO .,LTD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 规范 文件编号 版本次 普通文件页次3/13 一、目的 规范非标设备定制,提升设备供方定制能力。 二、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非标设备(不包含大型外购设备)定制。 三、规范内容 Ⅰ、整机 (一)、结构可靠 1.结构件功能确定;机构稳定可靠,机构定位准确,满足使用要求; 2.重复精度满足使用要求;机构运动无干扰。 3. 机架、机座及零部件刚性足够,工作时不致于变形(如气缸座等); 4. 整机尺寸规范:塑料脚垫与机箱底部高度:15cm,机箱高度:80cm,整机防护罩顶部离地高度:180cm。产品运行轨道离地高度:110cm。 5.整机尺寸1.5*1.2*1.8米。 (二)、安全防尘措施 1. 设计防止意外事故以及防尘防护罩(如皮带轨道、运动机构等); 2. 必要时,设计双手操作按钮(如冲床等运动机构);设置安全光栅; 3. 设置极限位置限位器(机械限位与油压缓冲阀限位双保险); 4. 整机增加防护罩,使用4*4mm的铝型材与4mm透明亚克力搭建,铝型材边缘使用黑色密封胶条进行防护。 5. 防护罩需前后对开门,尺寸:40cm(亚克力板)其它多余部分为固定板。

地下车库出入口及规范的理解

车库 车库之一:车道宽度 主车道宽度设置不合理,尺寸偏大,人为增加车库面积 ■个别项目,刃车道宽度宽达8米,单车道宽达5米: ■而国家规范取车道仅为5. 5米、单车道为3米;由于车道宽度过宽,导致每个停车位面积高达60平米; ■一股情况下,地下车库每个停车位面积为27-35平米,设入防地下车库也仅为为40平米/每车位 2、产生原因 对国家规范有关各类车道宽度的规定不熟悉或理解不够。

车库车库综述 主要问题: ■车库设计不合理(车道宽度、车位尺寸、转弯半径、入口、车库排水) ■层高设置不当 ■坡道计算失误 ■车库结构楼面及顶板与梁设计失误 这些问题往往是在旅工图岀图后才发现,Il有的项且慕础已施 工,返工量和更改难度均较犬,所造成的无效成本数额也巨大,因此,有必要对此类问题进行系统总结,明确一些基本要求与设计原则,避免口后类同问题的重复发生。 车库之一:车道宽度3、经验数据(1)

车库之一:车道宽度3v经验数据(2)车道、坡道寛度 车库之二:车位尺寸标准停车位尺寸偏小不能满足国家规范规定 2、产生原因 对国家规范关于各种停车位尺寸以及、车与墻柱塩及车间距的具 体耍求不熟知。 3、基础数据 如下基础数湛应熟知:

车库之二:车位尺寸 3、经验数据 (1)垂直停车 IU汽车尺寸 1800*4800 需铝距边 3、两种停车尺 ■后恻有堵 2400*5300 ■后側无壇、其他 2400*5050 车库之二:车位尺寸 3、经验数据 (2)水平停车 ■水平停车位: 2400*6000

车库之二:车位尺寸 车库之二:车位尺寸 3、经验数据(6) (C车库出入口间距 3、经验数据 (3)柱间最小净距 ■车 2400 ■2车 4800 ■ 3^7200 车闾横向间距为 600) A戒W I 护 Z %訂 ")?o2V S ΓI ■两口之间≥15米

低压成套设备技术规范模板

低压成套设备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1.1本规范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1000V, 直流电压不超过1500V, 频率为50HZ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1.2技术条件包括柜体及柜内设备的功能布置、性能、安装和试 验等相关的技术要求. 1.3技术条款与国家相关标准不符合时, 由供货商提出, 双方协商解决. 2.引用标准规范 2.1 GB7251·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2.2 IEC439:1992《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2.3 JB/T9661-1999《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 2.4 JB/T5877-199《低压固定式成套开关设备》 2.5 GB2682-1981《电工成套装置中指示灯和按钮颜色》 2.6 GB2681-1981《电工成套装置中导线颜色》 2.7 GB50524-1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2.8 GB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 IP代码) 》

2.9 GB7251-1987《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2.10 GB9466.1-1997《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基本实验方法》 2.11 GB50303-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2.12 GB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2.13 GB5017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 工及验收规范》 2.14 IEC439-3 《对非专业人员使用的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2.15 NEMAIC2-322《通用交流电动机控制中心》 2.16 JB2436-1992《电力传输控制装置用铜制裸压接端头》 2.17 IEC364《建筑物电气装置》 2.18 要符合国家、地方质量验收规范及供电局的要求。 3.基本技术参数: 3.1 额定工作电压Ue: 主回路380V AC(660V AC) 辅助回路380 V AC(220V AC) 3.2 额定绝缘电压Ui: 660V AC(1000V AC) 3.3 额定冲击耐受电压Uimp: 12KV

KITOZER厂区车辆出入口管理系统工程入场要求说明

KITOZER开拓者廠區車輛出入口管理系統工程入场要求说明 發包說明書 發包說明編號: 工程名稱:廠區車輛出入口管理系統工程(品牌:KITOER/广州) 發包單位:公用部□制程技術部□品保部□資訊部 廠務部□發包人: 發包日期: 采購類別:資產□經費 安全類別:吊裝作業□高處作業□動火作業□ 局限空間作業□普通作業 工程類別:修繕工程 新增工程□ 是否需要變更管理: NO YES□變更管理編號: 變更管理參與單位: 是否召開發包說明會: NO □ YES 發包參與單位: 工程驗收單位元: 是否需提供設計圖: NO □ YES 是否需提供施工方案: NO □ YES 是否需召開工程安全會議: NO YES□ 是否需提交竣工圖:NO □ YES 發包說明

一、工程名稱:廠區車輛出路口管理系統工程 二、施工地點:***** 三、施工日期:自合同簽訂後備貨,自接本公司施工通知起,60天內完成(含節假日)可投入 使用;施工時間為工作日9:00-11:40,13:00-16:40;緊急情況承包商接本公司通知需2小時到達現場,並無條件配合,直至工程完成和通過驗收。 四、工程進度:(同上) . 五、工程範圍: 為加強*****公司內部員工車輛進出停車場管理、員工車輛安全管理,充分體現人性化、資訊化和高度自動化,*****公司擬採用遠距離射頻識別(RFID)系統。該系統根據*****公司的管理需求,進行客制化設計,具有規範化以及高效率的特性,同時系統有多種介面預留,可依據不同的需求進行擴展。 六、工程內容說明: 1、硬體部分主要材質要求 A:RFID讀寫器: 採用超高頻4通道RFID讀寫器,在車輛速度低於30公里/小時時,要求識別範圍達到10米。 特點: ◆讀寫器工作在UHF(920.5-924.5MHz)頻段,並可根據使用者需求配置為其他工作頻 率。 ◆讀寫器支援標準RS-232介面,USB2.0全速介面,10M/100M自我調整乙太網介面。 ◆讀寫器提供多組I/O輸入輸出介面,外部觸發輸入介面可以外接光電或者機械觸發裝 置,控制讀寫器的工作狀態;觸發輸出介面可根據預定條件輸出控制狀態來控制使用者 設備。 ◆讀寫器支持命令觸發,定時觸發,外部觸發等多種工作模式,適應使用者的不同集成 需求。 ◆支援多讀寫器工作模式,通過特殊設計消除讀寫器間干擾。 ◆讀寫器支援通過通訊介面進行固件的線上升級。 ◆提供功能強大的API使用者介面,可實現與使用者現有資訊系統的快速集成和對接。 ◆讀寫器結合用戶RFID系統集成的需求差異,設計提供了各類可選配的功能擴展板。 ◆可擴展RS-485匯流排,Wiegand介面,CAN匯流排等通訊介面。 ◆可擴展GPS模組,GPRS/GSM模組,藍牙模組,802.11模組及其他無線數傳模組。 ◆可擴展SD卡或電子盤作為資料本機存放區。 ◆軟體平臺提供基於C++,C#的API函數包(可根據使用者需求定制) 性能參數: 支援標籤協定 ISO18000-6B、EPC Class 1 Gen 2(ISO18000-6C) 讀標籤距離 10~12米 寫標籤距離 4~5米 防水等級 IP54 電源 DC 12V輸入,外部電源適配器,支援POE(乙太網供電)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