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研究进展

抑郁症研究进展
抑郁症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20, 9(2), 140-146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journal/as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12677/ass.2020.92023

A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Depression

Xiaosi Ma

Faculty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Jan. 24th, 2020; accepted: Feb. 6th, 2020; published: Feb. 13th, 2020

Abstract

Nowadays, with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becoming faster and faster, depress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psychological diseases that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is article listed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depression; reviewed the researches about three depression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self-focused attention, self-punitiveness and overgeneralization; discussed the neural mechanisms of depression in terms of the lack of pleasure, high recurr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prefrontal cortex, and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edication, psychological therapy and physical therap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meta-analysis since 2019.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improving depression prevention, relapse prevention and effica-cy evaluation systems.

Keywords

Depression, Psychotherapy

抑郁症研究进展

马小斯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20年1月24日;录用日期:2020年2月6日;发布日期:2020年2月13日

摘要

在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的今天,抑郁症越来越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心理疾病之一。本文列出了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回顾了过度自我关注、自责倾向、过度概括化三个抑郁症认知特点的研究,从快感缺失的脑机制、高复发性的脑机制、抑郁症与前额关系三个方面探讨了抑郁症的神经机制,并根据2019年以来的元分析结果总结了抑郁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物理治疗的研究进展。未来的研究应着重完善抑郁症预

马小斯防、复发预防和疗效评估系统。

关键词

抑郁症,心理治疗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近年来,抑郁症愈来愈成为公众所关注的话题,因抑郁症自杀的报道也层出不穷。黄悦勤等人2019年发布了2013年7月22日至2015年3月5日期间在全国31个省精神障碍患病率的调查结果,32,552名18岁以上成年人参与了调查。结果显示抑郁症12月患病率为3.6%,终身患病率为6.8%;其中重度抑郁症12月患病率为2.1%,终身患病率为3.4%。并且女性患病率(4.2%)显著高于男性(3.0%) [1]。本文将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认知特点、神经机制及其治疗方法四个方面回顾抑郁症研究现状。

2.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2.1. 抑郁症分类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 [2]将抑郁症分为破坏性情绪失调障碍(disruptive mood dysregulation disorder)、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持续性抑郁症(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 Dysthymia)、经前期抑郁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药物诱发抑郁症(substance/medication-induced depressive disorder)、其他疾病诱发抑郁症(depressive disorder due to another medical condition)及其他特指抑郁症和未指定抑郁症。这些分类的共同症状为悲伤、空虚或易激惹,并且伴随着躯体和认知的改变,这些改变会影响到个体的生活。不同之处在于症状持续的时间,年龄或病因。其中破坏性情绪失调障碍的诊断用于12岁以下的儿童,症状表现为持续性易怒和频繁发作的极端行为。具有破坏性情绪失调障碍的儿童极易在青春期或成年期发展成为抑郁症或焦虑症,而非双相障碍。重度抑郁症症状最为典型、常见,病程为2周以上。持续性抑郁症表现为持续性得心境低落,成人病程为2年,儿童病程为1年。

2.2. 重度抑郁症诊断标准

在临床应用中,常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3]评估抑郁程度,但该量表并不能作为诊断标准。DSM-5 [2]列出5条诊断标准:一、以下9条症状描述中2周内出现5条及以上症状,并且包含情绪低落或失去兴趣与乐趣症状:1) 由自己主观报告或他人观察到几乎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有抑郁情绪,如悲伤、空虚、绝望(儿童或青少年可能表现为急躁);2) 几乎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对所有活动或几乎所有活动的兴趣或愉悦感明显减弱;3) 未计划节食,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一个月内变化5%),或几乎每天食欲下降或增加(对于儿童是体重未达到本身应该增加的重量);4) 几乎每天失眠或嗜睡;5) 几乎每天精神激越或迟滞(可被他人观察到,而不仅仅是主观感受);6) 几乎每天都感到疲劳或没有精力;

7) 几乎每天都有无价值感,过度或不恰当的内疚(可能是妄想,不仅仅是对生病的自责或内疚);8) 几乎每天思维能力下降,难以集中注意力或优柔寡断;9) 反复出现关于死亡的想法(不仅仅是对死亡的恐惧),反复出现没有具体计划的自杀念头,或自杀企图或自杀的具体计划。二、这些症状导致明显的痛苦或社

马小斯

会、职业或其他重要领域功能损害。三、这些症状并非由某种物质或另一种治疗的生理作用导致。四、这些症状并非由分裂情感性障碍、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样障碍、妄想症或其他特指的、未指定的精神分裂症谱系和其他精神障碍导致。五、从未发生过躁狂或轻度躁狂症状(除非躁狂由药物引起)。

此外应当关注近期是否发生重大负性事件,如亲人离世。重大负性事件可能使当事人产生抑郁症状,但在一定文化背景下是对事件的正常反应。但重大负性事件也会导致重度抑郁症的发生,需要临床辨证判断。甲状腺和肾上腺功能减退也会出现与抑郁相似的症状,在抑郁诊断前应先排查躯体疾病和脑部器质性病变。

3. 抑郁症的认知特点

3.1. 过度自我关注

抑郁症患者往往比不抑郁的人更倾向于关注自我,Pyszczynski等人的研究发现,抑郁患者对自己的未来估计得更为悲观,但被要求外部关注的抑郁患者则不悲观[4]。他们随后关于回忆过去的研究发现了同样的现象,被要求关注自我的抑郁被试比非抑郁者回忆事件更消极,而被要求关注外部的抑郁被试则与非抑郁组没有差异[5]。

3.2. 自责倾向

自责思维在心理障碍中很常见,Thew等人要求被试在失败任务后对他们的自我批判思维和消极自我信念进行评分,抑郁组比对照组自我评价更为负面,并与情绪低落尤为相关[6]。Carver与Ganellen认为抑郁症患者的自责倾向并非单一维度,应包含1) 对自我的高标准;2) 不能容忍自己未达标准;3) 产生概括化的失败的自我概念三个维度[7]。

3.3. 过度概括化

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在回忆过去或想象未来事件时缺乏具体的情景或非情景细节[8]。概括化是人更有效率得编码、记忆信息的基本能力,但抑郁症患者的过度概括化思维往往使其忽略很多信息,易得到有认知偏差的结论。缺乏细节也使得其对众多事物失去兴趣,产生空虚无聊的负面情绪。

4. 抑郁症的神经机制

4.1. 快感缺失的脑机制

快感缺失是抑郁症的主要症状,研究者们认为这与奖赏处理功能失调有关。Tommy H. Ng等人2019年对41篇全脑神经成像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抑郁症患者奖赏回路中腹侧纹状体反应偏低,眶额皮层反应偏高;皮层和纹状体的连接失调可能是重度抑郁症患者奖赏反应异常的基础[9]。除了奖赏回路明显异常外,研究还发现重度抑郁症患者左侧杏仁核延长区下部对惩罚性刺激过度反应,这可能是抑郁症患者偏向关注负性刺激的神经基础。

4.2. 高复发性的脑机制

重度抑郁症是一种高复发性的精神类疾病,超过半数的首发抑郁患者会在首次发作5年内再次出现抑郁症状。一项研究对比了72名首发(未服药)抑郁症患者、49名复发抑郁症患者及78名健康人的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成像,发现比起首发患者,复发患者左侧枕中回、左侧颞中回、右侧小脑前叶低频振幅增加,并且其幅值与抑郁得分呈正相关,而首发患者左侧枕中回低频振幅低于健康组,由此可见这些脑区的代偿效应。这为阐明重度抑郁症发展、维持和恢复的神经生物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10]。

马小斯

4.3. 抑郁症与前额的关系

Howard等人对来自三个最大的全基因组抑郁症关联研究的807,553人(246,363个案例,和561,190个对照)进行了元分析,遗传丰富度(heritability enrichments)和基因集(gene set)分析结果证明了前额叶与抑郁症的重要关系[11]。一项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表明抑郁症患者左侧额中回、前扣带皮层,右侧额中回、眶额中回、额下回、颞中回灰质体积小于健康组[12]。此外,早期关于抑郁症的脑电研究发现患者前额alpha不对称性大于健康人,而2017年的一项元分析结果发现前额alpha不对称性并不能作为抑郁诊断的工具,其应用范围有一定局限[13]。

5.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5.1. 药物治疗

采用抗抑郁药治疗是目前常规和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减少痛苦和防止症状复发。现有药物主要通过调节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发挥抗抑郁作用。目前所有的抗抑郁药,除了阿格美拉汀,都增加了单胺类药物的传递,尤其是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14]。2018年一项元分析研究对比了21种抗抑郁药物的有效性和可接受性,结果发现,阿戈美拉汀、阿米替林、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帕罗西汀、文拉法辛、沃替西汀的有效性较高,氟西汀、氟伏沙明、瑞波西汀、曲唑酮有效性最低[15]。此外一项针对抗炎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元分析结果显示抗炎药也具有抗抑郁作用,除对肠胃有影响外,相对安全[16]。麻省总医院抑郁症指南中提到氯胺酮对于急性抗抑郁有一定作用[17]。Witt等人对25项研究报告进行了元分析,同样得到相似的结论:单次氯胺酮输注可能对自杀念头有短期(长达72小时)的有益影响,但这仍需更多的实验验证[18]。抗抑郁类药物也被报告有一些副作用,如恶心、体重增加、腹泻、嗜睡、性欲减退等,但目前研究结果多支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强于服用安慰剂或心理治疗,尤其对于中重度抑郁症患者。这可能与心理治疗所需时长和资源有限有关。

5.2. 心理治疗

长期使用抗抑郁药物之后,大脑也会通过一种“对立耐受性(oppositional tolerance)”的过程来补偿药物引起的变化[14]。通常,药物治疗会和一些支持性的心理治疗结合使用。常见配合使用的心理疗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正念认知疗法、艺术疗法等等。在抑郁症治疗方面研究最多的心理治疗是认知行为治疗。该疗法是一套结构化的、短程的、着眼于现在的方法,通过检查自动思维,改变核心信念,行为激活等调整患者认知与情绪。它具有很多形式,包括理情情绪疗法、辨证行为疗法、问题解决疗法、接纳与承诺疗法、暴露疗法、认知加工疗法、行为激活疗法、认知行为校正等等[19]。Santoft等人2019年的元分析验证了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的有效性,尤其对于轻度至中度抑郁症患者[20]。意象想象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有效有段之一,Holmes等人的一系列研究证明训练患者想象未来更多的积极意象,并细节化意象有助于改善情绪障碍[21]。正念认知疗法多被用于预防重度抑郁症典型的复发过程,患者通过学习正念技巧和一些认知和情感策略来应对生活中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正念来源于佛教,在正念过程中要求仅关注呼吸或生理感知觉,或有觉知无评判得观察自己的思维过程。元分析结果表明正念认知疗法在治疗后和治疗结束几个月后对抑郁症有积极作用,但在一些方法学质量较高的研究结果中,其治疗效果较小[22]。此外,Maund等人的研究综述中提到认知行为疗法或正念认知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在不增加复发/复发风险的情况下停用抗抑郁药,但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和心理支持[23]。艺术疗法通常不会被首先推荐,也少有研究数据支持,但其的确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意义。Karkou等人对舞蹈运动疗法(Dance Movement Therapy)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相比于仅接受常规治疗(treatment as usual)的患者,同时接受常规治疗

马小斯

和舞蹈运动治疗的患者抑郁症状有更大的缓解,即认为舞蹈运动治疗是成人抑郁症的有效干预手段[24]。

5.3. 物理治疗

电休克疗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于1938年首次使用,是一种较为早期的疗法。该疗法通过颅骨表面电极予以皮层电流刺激,诱导其大脑癫痫样放电,从而达到治疗效果[25]。尽管每年仍大约有100万人接受电休克疗法治疗,但自1985年来没有电休克疗法与假电休克疗法的对比研究。一项元分析结果认为大多数电休克疗法的研究质量较差,以至于不能得出任何有关疗效的结论[26]。并且该研究者指出电休克疗法会对记忆和大脑造成一定损伤[27]。

经颅磁刺激治疗(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重复经颅磁刺激是治疗重度抑郁症的有效方法,但反应率低,疗效小。一项研究采用实时脑电图触发的经颅磁刺激结果发现alpha同步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抗抑郁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和特异性的单次神经调节作用

[28]。

6. 未来研究展望

日常生活中,抑郁症往往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才会有求医行为,加之社会文化影响,人们往往将抑郁症与“不坚强、看不开”等标签划等号,使得患者病耻感强,主动寻求帮助的可能性低。因此,仅采用临床问卷的形式来诊断抑郁症具有一定的不准确性和滞后性。有学者认为通过多模态的脑成像融合可以找到抑郁症的生物学标记,从而应用于抑郁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不过研究表明仅靠脑成像数据的多模态融合可能不足以分析抑郁症的临床和神经生物学异质性。可能需要基于大量训练样本的精确临床分层和个体水平的脑表型分析方法来解析抑郁症的神经解剖学[29]。近年来,机器学习被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逐渐被用到抑郁症的早期预测、早期识别、辅助诊断和治疗决策中[30]。未来的研究应建立系统的抑郁症成因模型,并利用好网络社交平台、网页搜索浏览记录等数据,完善抑郁症预防、复发预防和疗效评估系统。

参考文献

[1]Huang, Y., Wang, Y., Wang, H., Liu, Z., Yu, X., Yan, J. and Wang, Z. (2019)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The Lancet Psychiatry, 6, 211-22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1016/S2215-0366(18)30511-X

[2]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1176/appi.books.9780890425596

[3]Zung, W.W. (1965) A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12, 63-7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1001/archpsyc.1965.01720310065008

[4]Pyszczynski, T., Holt, K. and Greenberg, J. (1987) Depression, Self-Focused Attention, and Expectancies for Positive

and Negative Future Life Events for Self and Oth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994.

[5]Pyszczynski, T., Hamilton, J.C., Herring, F.H. and Greenberg, J. (1989) Depression, Self-Focused Attention, and the

Negative Memory Bia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 35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1037/0022-3514.57.2.351

[6]Thew, G.R., Gregory, J.D., Roberts, K. and Rimes, K.A. (2017) Self-Critical Thinking and Overgeneralization in De-

pression and Eating Disorders: An Experimental Study. Behavioural and Cognitive Psychotherapy, 45, 510-52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1017/S1352465817000327

[7]Carver, C.S. and Ganellen, R.J. (1983) Depression and Components of Self-Punitiveness: High Standards,

Self-Criticism, and Overgeneraliz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92, 33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1037/0021-843X.92.3.330

[8]King, M.J., MacDougall, A.G., Ferris, S., Herdman, K.A. and McKinnon, M.C. (2011) Episodic Simulation of Future

Events Is Impaired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sychiatry Research, 187, 465-46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1016/j.psychres.2011.02.002

马小斯[9]Ng, T.H., Alloy, L.B. and Smith, D.V. (2019) Meta-Analysis of Reward Processing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Re-

veals Distinct Abnormalities within the Reward Circuit.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9, 1-1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1038/s41398-019-0644-x

[10]Cheng, C., Dong, D., Jiang, Y., Ming, Q., Zhong, X., Sun, X. and Yao, S. (2019) State-Related Alterations of Sponta-

neous Neural Activity in Current and Remitted Depression Revealed by Resting-State fMRI.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 245.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3389/fpsyg.2019.00245

[11]Howard, D.M., Adams, M.J., Clarke, T.K., Hafferty, J.D., Gibson, J., Shirali, M. and Alloza, C. (2019) Genome-Wide

Meta-Analysis of Depression Identifies 102 Independent Variants and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efrontal Brain Regions. Nature Neuroscience, 22, 343.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1038/s41593-018-0326-7

[12]Kandilarova, S., Stoyanov, D., Sirakov, N., Maes, M. and Specht, K. (2019) Reduced Grey Matter Volume in Frontal

and Temporal Areas in Depression: Contributions from Voxel-Based Morphometry Study. Acta Neuropsychiatrica, 31, 252-257.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1017/neu.2019.20

[13]Van Der Vinne, N., Vollebregt, M.A., Van Putten, M.J. and Arns, M. (2017) Frontal Alpha Asymmetry as a Diagnostic

Marker in Depression: Fact or Fiction? A Meta-Analysis. NeuroImage: Clinical, 16, 79-8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1016/j.nicl.2017.07.006

[14]Kaulage, S.R., Aldar, K.T., Jadhav, R.P., Jadhav, P.D. and Yadhav, V.D. (2019) Review on Antidepressant Medica-

tion.

[15]Cipriani, A., Furukawa, T.A., Salanti, G., Chaimani, A., Atkinson, L.Z., Ogawa, Y. and Egger, M. (2018) Comparative

Efficacy and Acceptability of 21 Antidepressant Drugs for the Acute Treatment of Adul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Focus, 16, 420-42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1176/appi.focus.16407

[16]Bai, S., Guo, W., Feng, Y., Deng, H., Li, G., Nie, H. and Chen, S. (2020)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 91, 21-32.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1136/jnnp-2019-320912

[17]Cusin, C. (2019) Ketamine as a Rapid Antidepressant. In: The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Guide to Depression,

Humana Press, Cham, 139-145.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1007/978-3-319-97241-1_10

[18]Witt, K., Potts, J., Hubers, A., Grunebaum, M.F., Murrough, J.W., Loo, C. and Hawton, K. (2020) Ketamine for Sui-

cidal Ideation in Adults with Psychiatric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reatment Trials. Aus-tralian &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54, 29-45.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1177/0004867419883341

[19]Beck, J.S. (2011)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2nd Edition, Guilford Press,New York.

[20]Santoft, F., Axelsson, E., ?st, L., Hedman-Lagerl?f, M., Fust, J. and Hedman-Lagerl?f, E. (2019)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for Depression in Primary Car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Medicine, 49, 1266-1274.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1017/S0033291718004208

[21]Holmes, E.A. and Mathews, A. (2010) Mental Imagery in Emotion and Emotional Disorders. Clinical Psychology Re-

view, 30, 349-362.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1016/j.cpr.2010.01.001

[22]Goldberg, S.B., Tucker, R.P., Greene, P.A., Davidson, R.J., Kearney, D.J. and Simpson, T.L. (2019) Mindful-

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Current Depressive Symptoms: A Meta-Analysis.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48, 1-18.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31231/osf.io/dxbmp

[23]Maund, E., Stuart, B., Moore, M., Dowrick, C., Geraghty, A.W., Dawson, S. and Kendrick, T. (2019) Managing Anti-

depressant Discontinu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The Annals of Family Medicine, 17, 52-6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1370/afm.2336

[24]Karkou, V., Aithal, S., Zubala, A. and Meekums, B. (2019) Effectiveness of Dance Movement Therapy in the Treat-

ment of Adults with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e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 93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3389/fpsyg.2019.00936

[25]柏同健. 电休克疗法调控抑郁症情绪与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 2019.

[26]Read, J., Kirsch, I. and Mcgrath, L. (2019)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for Depression: A Review of the Quality of ECT

vs Sham ECT Trials and Meta-Analyses. Ethical Human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7]Read, J., Cunliffe, S., Jauhar, S. and McLoughlin, D.M. (2019) Should We Stop Using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364,k5233.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1136/bmj.k5233

[28]Zrenner, B., Zrenner, C., Gordon, P.C., Belardinelli, P., McDermott, E.J., Soekadar, S.R. and Müller-Dahlhaus, F.

(2020) Brain Oscillation-Synchronized Stimulation of the Left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in Depression Using Real-Time EEG-Triggered TMS. Brain Stimulation, 13, 197-205.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1016/j.brs.2019.10.007

[29]Maglanoc, L.A., Kaufmann, T., Jonassen, R., Hilland, E., Beck, D., Landr?, N.I. and Westlye, L.T. (2020) Multimodal

马小斯

Fusion of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Brain Imaging in Depression Using Linked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Human Brain Mapping, 41, 241-255.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1002/hbm.24802

[30]董健宇, 韦文棋, 吴珂, 等. 机器学习在抑郁症领域的应用[J/OL]. 心理科学进展, 1-9.

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kcms/detail/11.4766.R.20191221.1501.002.html, 2020-02-11.

抑郁症最新研究进展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2008 年,世界卫生组织(WTO)已将抑郁症列为全球疾病负担的第三大病因,并预测到 2030 年,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的第一大病因。 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其临床表现形式多样,难以预测其病程和预后,以及患者对治疗反应不同,这些都给抑郁症的检测,诊断以及治疗带来了挑战。 2018 年,发表在 Lancet 上的一篇关于抑郁症的综述从抑郁症的流行病学、诊断、病理学、疾病管理以及治疗等方面对抑郁症的现状进行了介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篇综述都介绍了哪些内容。 流行病学诊断学要点 1. 不同国家,抑郁症的 12 个月患病率差别较大,但总体上约为 6%,终生患病率为 15%-18%,这意味着大约五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会经历一次抑郁发作。 2. 女性罹患抑郁症的风险大约是男性的两倍。 3. 虽然超过一半受抑郁发作影响的患者在半年内恢复,并且在一年内此比例接近四分之三,但相当大比例(高达 27%)的患者无法康复并继续发展为慢性难治性抑郁症,这取决于患者的基本特征及其治疗方式。 诊断学要点 1. 诊断主要依据两类诊断系统: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和国际疾病分类(ICD),主要依赖于一些关键症状的识别。需要持续两周以上,并常伴有功能损害。 2. 抑郁症的症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情感、植物神经系统以及认知症状。但是这些症状同样出现在其他精神疾病中,因此,对于抑郁症的检测是非常困难的。另外,需要与双相情感障碍鉴别。 另外,睡眠、体重和食欲在抑郁症中通常是减少的,但有时候也可能增加,当怀疑为抑郁症时,应记录其有无自杀想法、计划或企图等。 3. 专业人士还需要记录抑郁发作的严重程度,何时首次出现 (发病),以及是否已缓解 (状态)。 病理学要点

抑郁症调查报告

抑郁症调查报告 抑郁症调查报告近几年,我国抑郁症患者呈明显增长趋势。 有资料统计,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其中有10%-15%的患者最终可能选择自杀,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要高出20倍。 在自杀人群中,约70%的人患有抑郁症。所以,抑郁症已被医学专家视为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 专家预测,到2020年,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中抑郁症占大多数)将成为中国第二大杀手。 抑郁症,这个曾经让人陌生的字眼,如今正越来越多地挂在了老百姓的嘴边。颇有读者群的女作家跳楼自杀,产妇杀害亲生婴儿后自杀……人们对此感到不解和震惊。 答案让人更震惊:他们都患有抑郁症。 当人们不快乐的时候,常会说“很郁闷”,但很多人并没有想到抑郁症,更不清楚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 由于生物、心理、社会的因素,近几年,我国抑郁症患者呈明显增长趋势。有资料统计,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其中有10%~15%的患者最终可能选择自杀,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要高出20倍。在自杀人群

中,约70%的人患有抑郁症。所以,抑郁症已被医学专家视为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 专家预测,到2020年,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中抑郁症占大多数)将成为中国第二大杀手。也许有人认为是耸人听闻。但早在10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就预测,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 目前,全世界约有一亿人患有抑郁症,且数量有增无减,抑郁症已成了本世纪一种相当流行的病症。 一份北京市XX年抑郁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北京市抑郁障碍(各种抑郁性疾病)的总患病率为%,现患病率为%。据此推算,北京市曾经和正在患抑郁障碍的病者约有60万人,其中约30万人正在被抑郁障碍所困扰。估计北京有60万人需要接受精神卫生服务。 没有哪种职业、种族、性别或年龄可以对抑郁症免疫,患抑郁症的人是不分财富多寡、地位高低、知识高下的。 老文在她56岁的生日晚宴上,做出了一个令全家震惊不已的决定:去精神病院住院治疗。 5年来,她饱受多种躯体不适之苦,因心慌、心痛、胃部胀痛、乏力等曾反复在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住院治疗,先后被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胃肠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她在痛苦中抱着一线希望,不停地接受着各科医学检

青少年抑郁症的相关研究和最近进展

青少年抑郁症的相关研究和最近进展 摘要本文在我国青少年抑郁症现况的基础上对发病原因中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进行讨论,并且对目前的常用疗法比如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的作用以及新疗法比如意象对话技术的作用进行总结。最后评价当前青少年抑郁症领域存在的冋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字青少年抑郁症病因治疗方法 2015应用心理学杜雅楠107 目前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据研究统计,平均每年有%勺人患抑郁症。抑郁症已经成为21世纪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公共健康,引起严重的功能损害以及巨大的社会负担的精神疾病。抑郁症目前已经居于心理问题的首位。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女性青少年的发病率 显着上升。抑郁症已经成为当今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疾病之一。 一、青少年抑郁症状影响因素研究 1.环境因素影响青少年抑郁症状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和学校因 素。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抑郁症影响研究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成员构成、家庭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生活居住地等。有关父母教养方式和抑郁症的发病情况,国内外普遍认为父母低温暖、低情感、低理解和高惩罚等不良教养方式与抑郁症发生关系密切。同时父母的过分保护与干涉也与抑郁症发存在正相关。 学校环境学校环境对影响青少年抑郁的因素的研究包括学校类型、年级、班级管理方式、成绩等。不同的研究者依据不同的研究结果持有不同的意见,但都认同学校对青少年抑郁症有一定的影响。 2.个体因素对青少年抑郁影响比较重要的因素有气质类型、人格、自我效能等。研究显示,低自尊和人际关系敏感是青少年抑郁发病的重要因素, 同时研究表明神经质人格倾向是抑郁障碍发病的强危险分子。 3.不同流派对抑郁症主要影响因素的看法不同 传统精神分析学派强调儿童与其父母或重要他人互动的早期负面经 验是抑郁症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抑郁症的产生不适源于父母与孩子的冲突,而是源于与父母互动过程中被拒绝或遭遇失落的经验。 新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亲子关系和人格因素,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新精神分析流派既看到了环境因素,也看到了个体内在人格和自我因素在抑郁症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使我们在认识抑郁症的成因时视野比较幵阔,看到了个体和微观环境两个维度,但该学派忽略了对人与环境不良互动的宏观社会背景的关注。 行为学派强调儿童在人际交往和应激条件下,正强化的缺失所导致的习得性无助和低自我效能感是导致抑郁症的主要因素。学术界普遍认为抑郁症的发作和生

我国抑郁症患病情况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_刘顺发

致的脑损伤的不良[15]。柴雪梅等[16]观察到钙拮抗剂氟桂利嗪具有维持缺血缺氧时的脑电图活动和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与抗癫痫药物合用,可以提高疗效。包颖颖等[17]发现大剂量戊四氮诱发大鼠全面阵挛发作时,尼莫地平可延缓癫痫的发生,减轻发作强度,降低c FOS的表达。 参考文献 1 鲜玉琼,郑昌柱,许秀丽,等.Vit C及非洛地平对急性心梗溶栓治 疗中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3(9): 772~776 2 Feng M G,Navar LG.Nitric oxide synthase inhibi tion activates L and T type Ca2+channels in afferent an d efferent arterioles[J].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2006,290(4):873~879 3 郑武田,孙贤玖,陈恩风.硝苯吡啶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84例[J]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12):1588 4 郑观芸,李俊玲.硝苯地平的临床新用途[J].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2003,4(64):107~109 5 王莉莉,梅其炳,赵德化,等.M N9202对血栓形成大鼠红细胞 Ca2+浓度、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及其与增强红细胞变形关系的探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0,16(4):406~408 6 李正初,伍建红.长期服用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 一中层厚度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6):421~424 7 Kyselovic J,M arti n ka P,Batova Z,et al.Calcium channel blocker In hibits w estern type diet Evoked atherosclerosis development in ApoE Defici ent M ice[J].J Pharmacol Expth er,2005,315(1):320~328 8 朱鼎良.钙拮抗剂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J].中国医药学报, 2000,2(4):6~79 Sedej S,Tsujimoto T,Zorec K,et al.Voltage activated Ca2+channels and their role in the endocrine function of the pitui tary gland in new born and adult mice[J].Physilogy,2004,555(pt3):769~782 10 周新泽,毛勤生,倪耀辉,等.钙拮抗剂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花生四 烯酸代谢紊乱的影响[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5,l1(10):705 ~706 11 Leel CW,S arnal S K,S i ngaramc,et al.Ca2+channel blockade by ve rapamil inhibits GM Cs and diarrhea during small intestinal inflamma tion[J].Am J Physiol,1997,273(4pt1):785~794 12 Beck W T,Cirtain M C,Look AT,et al.Reversal of Vi nca alkaloid resis tance but not multiple drug resistance i n human leukemic cells by verapamilCancer Research[J].Cancer Research,1986,46(2):778~ 784 13 Jaffrezou JP,Herbert JM,L evade T,et al.Reversal of multidrug re sistance by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SR33557without photoaffinity la beli ng of P glycoprotein[J].J Biol Chem,1991,266(29):19858~ 19864 14 T s akiridou E,Bertollini L,Curtis de M,et al.Selecti ve increase in T type calcium conductance of reti cular thalamic neurons in a rat model of absence epilepsy[J].Journal of Neuroscience,1995,34(5): 3110~3117 15 Ikegaya Y.Abnormal targeting of developing hippocampal mossy fibers after epileptiform activities via L type Ca2+channel activati on i n vitro[J].J Neurosci,1999,12(9):802~812 16 柴雪梅.氟桂利嗪辅助治疗癫痫病25例临床疗效观[J].贵州医 药,2005,29(12):1120~1121 17 包颖颖,丁美萍.戊四氮致痫大鼠海马c FOS蛋白表达及钙拮抗 剂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2002,31(2):111~114 我国抑郁症患病情况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广西龙泉山医院精神科 (柳州545005) 刘顺发 研究表明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5.2%~16.2%[1],女性高达25%[2],全世界平均每年约有11.4%的成年人患抑郁性障碍[3]。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大陆地区的抑郁症患病率推测为7%~8%;但国内于1982年和1993年两次进行了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多地区(中心)调查发现躁郁性精神病终生患病率分别为0.76/1000和0.83/1000[4],后者与20世纪80年代前相比约高出10~20倍。而抑郁症只是作为其亚型之一,可见明显地低于西方国家,从而严重低估了该病的患病率,这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1 我国抑郁症及神经衰弱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尚无专门针对抑郁症的全国流行病学研究资料。1982~2004年全国32次区域性相关调查;其中18次调查中仅仅对情感性精神障碍(不包括抑郁症或抑郁性神经症)的患病率进行过调查,5次神经症(包括抑郁性神经症)的调查[4~9];而针对抑郁症的流行病学调查近5年报道增加。其中1982年十二地区抑郁发作终生患病率0.262/1000以及1993年七地区的抑郁症时点患病率和终生患病率分别为0. 104/1000和0.208/1000;1999年上海某城区用流调用抑郁症自评量表(CES D)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第二次修订版(CCM D 2R)终生患病率为0.67%[10];2001年成都地区55周岁及以上人群中抑郁症总患病率为2.62%[11],2003年江西省抑郁症总患病率为1.15%,这显然不能完全用患病率增加来解释,而应是由于流行病学方法的改善、调查者专业素质的提高及良好的培训,因而能更多地发现患者的结果。1982~1997年抑郁性神经症的总患病率为1.88/1000~3. 61/1000;神经衰弱的总患病率为8.39/1000~22.51/1000,其中两次多地区流调分别为13.03/1000和8.39/1 000[13,14]。上述与美国20世纪90年代流行病学划区调查的重型抑郁症年患病率为10%、恶劣情感障碍的终生患病率约为6%、时点患病率约为3%等数据比较均较低[15]。然而就目前有关资料显示抑郁症的患病率比20世级80年代上升很多,其可能性是对抑郁症的识别和诊断水平提高了。 2 中国抑郁症低患病率的探讨 中国属于自杀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年自杀率为17.7/10 861 医学文选 2006年7月 第25卷 第4期

抑郁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抑郁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丁元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古代没有抑郁症之名,但从历代文献中可以见到许多与本病临床表现近似的描述,如《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记载的多种疾病及其证候与抑郁症有诸多相似之处,故相关内容散见于郁证、百合病、脏躁、癫证等病证的记载之中。当代医家则从不同角度阐述各自对抑郁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与实践。 一、当代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一)疏肝解郁法气郁为诸郁之始,治郁先治气,调气先疏肝。多数学者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以疏肝理气解郁为基本方法,从肝论治抑郁症,常用方剂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 (二)理气化痰开郁法用于痰浊郁闭,清窍蒙蔽之老年人抑郁症。涤痰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涤痰开窍;常用方剂如半夏厚朴汤行气散结,降逆化痰,痰热证用温胆汤。 (三)补肾疏肝法乙癸同源,肝肾互生。肾虚肝郁证,以补肾为主,兼以疏肝解郁,以标本兼治,常用方剂如滋水清肝饮。 (四)宣阳开郁法阳气不达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机,指出对抑郁症的治疗当以调和营卫、宣阳开郁为基本方法,同时配伍和营、调神之法,使营卫调和、阳气宣达从而诸证或可愈。治疗抑郁症应重视温通阳气和温补阳气,肝脾之阳气虚弱,其功能渐衰,因阳气虚衰,肝用不强,气不摄血,肝血失调,肝阳虚弱,肝气的激发动力不足,疏泄无力,不能条达气机,抑郁诸症势必加重,此时非温通、温补不能宣达。 (五)调气和中法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失调,升降失司,运化无力,从而产生气郁、痰阻等病理因素以及气血不足的病机变化;此外,土壅木郁,肝气不舒,治疗应当调气和中,畅利中焦气机,振奋阳气,用《温病条辨》桂枝半夏汤加减。 (六)利肺治肝法抑郁症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秋季是抑郁症好发或加重的时间。肺合皮毛,肝主疏泄,五脏以肺应秋,肺属金,金能制木,有学者介绍临床用辛温解表、宣肺平喘的麻黄汤加减调治肝气郁结所致抑郁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指出解表宽中法适用于由外邪而致的气机郁闭,情志郁结病。 简而言之,当代医家大多将抑郁症等同于郁证,因而,将抑郁症的基本病机归于肝气郁结,进而可以发生肝气乘脾、肝损及肾,气滞痰凝、血瘀,因实致虚等病机变化;治疗则以疏肝解郁为中心。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四逆散、小柴胡汤以及甘麦大枣汤等成为临床治疗抑郁症常用方剂。 二、关于抑郁症的治疗 (一)宣阳开郁是抑郁症证治关键“阳郁神颓”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机,神形兼病,神病为主,是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抑郁症临床表现虽然复杂,不出神形兼病之范围,并且主要表现为功能活动呈现出抑制性的变化,其中神机颓废是其特征性的改变。而阳气郁痹,生发异常是抑郁症之病机核心。阳气郁痹,则生发之机抑遏,表现为功能活动减弱。功能活动减弱的特征是昼不能精,且至夜则不能寐。进而提出畅达阳气作为治疗抑郁症的基本方法,通过畅达阳气以求达到舒畅气机,鼓舞脏腑气化,振奋神机,宁神定志之目的。心为阳中之太阳,主血脉,藏神明,又为人身精神心理活动之总司。因此,通阳可以治心,治心可以调神。 (二)抑郁症证治以《内经》阳气理论为指导,应用经方治疗抑郁症。在《内经》阳气理论的指导下,紧密结合抑郁症发病原理,创立宣阳开郁,振奋神机之证治大法,形成抑郁症证治的基本思路。 1.肝气郁结证精神抑郁,情绪低落,胸胁胀痛,痛无定处,纳呆少寐,脘闷嗳气,

抑郁症现状研究

抑郁症现状研究 一、前言: 抑郁症是严重精神疾病之一,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疾病负担及高自杀死亡率。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情境为中心的临床症状。它包括多种症状与体征,其中躯体方面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疲劳感、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丧失自尊、有自罪感,注意力不集中,有自杀自伤[3]想法等。虽然抑郁症的病因未完全清楚,但其发生、发展及转归均与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关。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也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承受不住来自各方的压力而导致抑郁症,如产前抑郁、产后抑郁、青少年抑郁、老年抑郁以及各种疾病原因引起的抑郁症。抑郁症不仅影响患者自身的生活及身心健康,也间接影响其家人的生活及身心健康。因此对于抑郁症现状与治疗方式研究,对保证人们健康,正常,高水平的生活质量(物质、精神)有重大意义。 二、现状 据全球疾病负担调查估计,到2020年重性抑郁所导致的功能残疾将仅次于缺血性心肌病,位居第二,因此,应该重视抑郁症的治疗。心理干预在抑郁症的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目前抑郁症患者达3000万。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中国继心血管病后的第二大疾病。全球处方量最多的10种药品中,抗抑郁药占了3种。 三、基本症状 抑郁症最基本的症状为:悲伤,焦虑,兴趣缺乏(通常最值得高兴的事情在患者看来都是没有愉快感),失眠(早醒),食欲下降,过度自责,精力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每天情绪波动,其中早上感觉最糟是本病特点。 抑郁心境是抑郁症患者最主要特征,轻者自卑、心情不佳、自觉身体疲倦、力不从心、回避社交活。重者情绪低沉、有自杀倾向闭门独居、甚至连个人卫生都不能顾及。 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多样,包括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兴趣减退等心理行为症状,睡眠障碍、疼痛、心悸、胸闷、胃肠不适及性功能障碍等躯体症状,以及便秘、食欲下降及体重减轻等表现。其中,睡眠障碍是最为普遍、也是最容易被病人和家属忽视的症状。 四、治疗方法 1 、心理干预方法 1.1 工娱治疗除了抗抑郁的药物治疗外,联合采用辅助治疗方法会使疗效事半功倍,工娱治疗就起着显著作用。工娱治疗不仅可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还可以使患者很快融人集体活动中,从而改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常用的工娱治疗有下围棋、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打牌、跑步等,如果患者不喜欢这些活动,还

中医方剂治疗抑郁症浅析(一)

中医方剂治疗抑郁症浅析(一) 摘要:中医方剂治疗抑郁症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临床治疗该病处方用药灵活多样,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然而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剂散在于众多的中医药古籍中,没有自成体系,尚缺乏全面系统的挖掘整理和分析研究。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古代主要医学著作和著名医家治疗抑郁症的方剂,初步浅析中医方剂治疗抑郁症的选方特点,力图探索和揭示中医治疗抑郁症方剂的科学内涵,以期丰富中医方剂学的相关学术内容,提高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综合治疗效果。为有效指导临床治疗抑郁症选方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抑郁症;经方;治疗代写论文 抑郁症在中医学中并没有相应的病名,但依据临床症状、发病转归等,本病归属在中医的“郁证”范畴中。祖国医学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病变的相互关系和症状特点,发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色,临床选方用药灵活多样,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浅析如下。 1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抑郁症在祖国医学中,属“情志疾病”中的“郁证”。“郁”的提出源自《内经》。郁证的概念,始由元代医家根据其情志不舒、气机郁结、不得发越等病理特点,进行综合归纳而定名的,直至明代医家虞博在其所著的《医学正传》中方进一步确认“郁证”的病名及论治。《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说:“诸郁脏气病也,其原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生焉”;《丹溪心法·六郁》“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

病,因病而郁也。至若情所伤,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神失养脏腑气机不和所致情感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中医认为抑郁证的发生,多因郁怒、思虑、悲哀、忧愁1]。病理上总不离气、血、痰、火、食、湿六郁。情感因素与脏腑功能、气血津液输化相互影响,郁证为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张伯臾2]认为肝气郁结是导致抑郁症发病的最根本原因。韩毳等3]认为,人的肝脏犹如春升之气,具有条顺、畅达、疏通的特性。所以《类证治裁》云“凡上升之气,皆从肝出”。“木性升散,不受郁遏,郁则经气逆”。印会河4]认为抑郁责之于心,心主神明正常时精神振奋,思维敏捷,异常则失眠多梦、神志不宁,反应迟钝,健忘等。张俭5]认为抑郁责之于脾,脾胃居中焦,主受纳运化升清降浊,抑郁不舒,则气机升降出入紊乱,运化失调,致郁闷悲观,表情淡漠,行动迟缓,纳呆消瘦等。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与中医体质关系的研究有所发展并逐渐引起重视。 2中医治疗抑郁症的选方用药 历代医家对抑郁症的施治大多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强调和重视人的整体观,采用整体调理的方法。施与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化痰开郁、补益心脾、滋养肝肾、理气活血、理气导滞、理气安神等多种方法,运用越鞠丸、逍遥散、半夏泻心汤、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归脾汤、黄连温胆汤等众多疏理气机的药物和方剂。 《内经》中虽然没有具体地提出治疗该证的方剂和药物,但它揭示了郁证的治疗总则。《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提出了“木郁达之,火郁发之,

治疗抑郁症药物的研究进展

治疗抑郁症药物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5-05-27T16:21:13.047Z 来源:《医师在线》2014年第10期供稿作者:梁裕婷1 莫韦皓2 [导读]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抑郁消极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 梁裕婷1 莫韦皓2湖南长沙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410219;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410007)【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且较易受到忽视的精神疾病。部分病情严重患者可能导致残疾甚至死亡。本病治疗时间较长,多应用药物与精神疗法等方式共同治疗已达到控制病情,治愈疾病的目的。早期多应用三环类抗抑郁药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之后逐渐应用选择性5-HT冲摄取抑制剂等,该药物以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及较高的安全性逐渐取代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成为治疗本病的主导药物。随着医学 技术水平不断发展以及对抑郁症的基础理论研究逐渐深入,目前已研制出多重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物用于临床研究与治疗。 【关键词】抑郁症;抗抑郁药物;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38-02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抑郁消极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与患者体内去甲肾上腺素与5- 羟色胺神经递质失调有关[1]。治疗本病方法较多,既往多使用心理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随着对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药物治疗的疗效也日益显著并逐步确定其主导地位。相关研究指出,本病与遗传、心理、内分泌等因素诱发中枢去甲肾上腺素或5- 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含量降低及手提供能受体有关。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综述,以期为今后临床药物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常规抗抑郁药物 1.1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可逆性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异丙烟肼作为第一个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氧化降解,提高神经元突触间隙递质浓度以实现抗抑郁目的[2]。相关研究指出,尽管该类药物抗抑郁作用较明显,但较易引发肝损害、高血压危象等不良反应,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及老年人影响较大。之后新型可逆性选择性单胺氧化酶亚型抑制剂吗氯贝胺克服既往这类药物对肝脏产生的毒性等致命缺陷并不存在抗胆碱能副作用。同时,该药物目前尚没有对造血功能及心血管功能存在毒性的相关报告。但该药物经肝脏CYP酶代谢,与卡马西平、TCA 类药物及降糖药物可相互作用,使用时需谨慎选择。 1.2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该药物尽管疗效较好,但其对神经递质选择性较差,因此易造成不良反应较多,在使用方面受到一定限制。丙咪嗪具有较强的振奋作用,一般多应用于治疗迟滞的抑郁症;阿米替林具有较强的镇静及抗焦虑作用,多用于焦虑症状明显的抑郁症。另外,新型三环类药物美利曲辛具有较强的抗抑郁作用,近年来多余抗精神疾病药物三氟噻吨组成复合剂使用。相关研究指出,这两种药物共同使用能够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效率并降低抗胆碱能作用及锥体外系副作用。该复合药物药物疗效发挥作用快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但因其可能会导致依赖性因此不利于长期服用。 1.3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物该药物是一类新型药物,对5- 羟色胺再摄取具有高选择性抑制作用[3]。该药物不对其他神经受体造成影响且不良反映较少,目前以作为应用最广的一线抗抑郁药物。但其缺点在于药物发挥作用时间较长,多在使用后4至6 周起效。主要包括舍曲林、帕罗西汀及氟西汀。氟西汀作为二环类化合物是第一个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该药物对强迫症同样有较好疗效。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一旦发生近卫恶心、头痛及皮疹等,症状轻微不对患者造成影响。因此多用于长期抗复发患者以及老年抑郁症患者。舍曲林对5-羟色胺再摄取作用最强且选择性较高。该药物不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此作为老年抑郁症患者首选药物。该药物还能够增加多巴胺释放,一般不引发帕金森、疲倦及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能够对患者认知能力及注意力发挥改善作用,一半多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 1.4 选择性5-羟色胺及NE再摄取抑制剂文法拉欣作为新一类苯乙胺衍生物主要通过抑制突出前膜对5-羟色胺及NE再摄取作用增强中枢5-羟色胺及NE 神经递质功能发挥抗抑郁作用[4]。相关研究指出,服药后第二周开始发挥作用,而选择性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物发挥时间在4周左右,因此该类药物抗抑郁速度较快。文法拉欣还具有较强的抗焦虑作用,可有效缓解出现的早期抑郁症状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1.5 肾上腺素能及特异性5-羟色胺抗抑郁药物米氮平能够增加NE能及5-羟色胺能的神经功能,另外可阻滞5- 羟色胺2 及5- 羟色胺3 受体[5]。同时,该药物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障碍。 2 新药的研发 2.1 P物质专家指出,神经肽P物质与抑郁发生关系密切[6]。P物质拮抗剂CP96345化合物目前正在研发当中,该药物能够在抗焦虑已于同时阻断中枢神经系统中涉及情绪调节区域的神经活动以减轻焦虑、抑郁症状[7]。 3.2 CRH受体拮抗剂激素CRH通过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可通过广泛分布于中枢的CRH1 受体介导易调节机体对应急的自主神经及情绪行为反应。 CRH1受体拮抗剂可缓解CRH分泌增多而产生的抑郁症状。 3.3 COX-2抑制剂抑郁症发生多余免疫激活导致细胞因子分泌增多有关。塞來西补作为COX-2 抑制剂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抑郁可产生较快的抗抑郁效应。可调节Th1/Th2平衡并保护神经可塑性。但该药物可能易引发心脏疾病或中风,因此其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抑郁症作为发病率较高的精神疾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严重者甚至导致残疾或死亡。药物治疗作为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手段分类较多。 近年来,各类新型药物的开发与使用也成为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武器。 新型药物的特点在于,药物作用更显著且作用谱更加广泛。部分药物甚至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自杀企图,对难治性抑郁症及精神病性抑制有较好疗效并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但鑫药业存在部分不良反应,如减少抗胆碱作用、心脏独行、过量中毒及狂燥等。随着人们对抑郁症的关注越来越多,对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与扩展,越___________来越多的抗抑郁药物与治疗方法也会应运而生,对提高疾病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孟秀君,曲蕾,马燕,等.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1,18(02):1766-1774.[2] 马丽娜,李耘.抗抑郁药物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24(3):3777-3779.[3] 曹莉莎,叶云,罗文,王继生.抗抑郁药物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4,13(02):1227-1231.[4] 季建林. 抗抑郁药物治疗的起效与疗效评价[J]. 世界临床药物,2012,12(07):385-387+425.[5] 管晓波,陆峥.新型抗抑郁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J].世界临床药物,2012,13(07):395-400.[6] 王国华.抗抑郁药物的神经可塑性促进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

抑郁症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20, 9(2), 140-146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journal/as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f14784996.html,/10.12677/ass.2020.92023 A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Depression Xiaosi Ma Faculty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Jan. 24th, 2020; accepted: Feb. 6th, 2020; published: Feb. 13th, 2020 Abstract Nowadays, with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becoming faster and faster, depress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psychological diseases that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is article listed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depression; reviewed the researches about three depression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self-focused attention, self-punitiveness and overgeneralization; discussed the neural mechanisms of depression in terms of the lack of pleasure, high recurr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prefrontal cortex, and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edication, psychological therapy and physical therap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meta-analysis since 2019.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improving depression prevention, relapse prevention and effica-cy evaluation systems. Keywords Depression, Psychotherapy 抑郁症研究进展 马小斯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20年1月24日;录用日期:2020年2月6日;发布日期:2020年2月13日 摘要 在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的今天,抑郁症越来越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心理疾病之一。本文列出了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回顾了过度自我关注、自责倾向、过度概括化三个抑郁症认知特点的研究,从快感缺失的脑机制、高复发性的脑机制、抑郁症与前额关系三个方面探讨了抑郁症的神经机制,并根据2019年以来的元分析结果总结了抑郁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物理治疗的研究进展。未来的研究应着重完善抑郁症预

抗抑郁药的研究进展

药物化学有关抗抑郁药的研究进展 盖聪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但是由于工作或者家庭等因素影响,抑郁症患者的患病人数也不断增加,而抑郁症造成的死亡人数也在直线攀升。目前,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成为全球性严重问题。[1]然而,抑郁症的病因尚不清楚。有说法认为与脑内单胺类的功能失调有关。由于缺乏脑内神经末梢突出前部释放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类神经介质,造成精神失常,同时,当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时,机体会表现出抑郁症。因此,抗抑郁症药物可以通过调节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含量治疗抑郁症。现今,抗抑郁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四类: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②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③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④α2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本文将若干抗抑郁药物的研究成果及市场调研情况进行了筛选和整理,对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及现今抗抑郁药的市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精神疾病,抗抑郁药物,研究进展,构效关系,病理机制 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是最早用于抑郁症治疗的药物,在20世纪五十年代被发现,在当时被广泛使用并取得一定成效。其中大多数为肼类,具体有异烟肼、苯乙肼、异卡波肼等。但由于此类药物都含有肼结构,毒性较强,有较大副作用,临床表现为急性肝脏萎缩,高血压危象等。因而逐渐退出市场。苯乙肼与异卡波肼现今尚临 床用于恐惧症[2] 1.1代表药物 1.1.1吗氯贝胺 吗氯贝胺的化学名称为4-氯-N-[2-(4-吗啉基)乙基]苯甲酰胺,由异丙醇重结晶得到的白色结晶性粉末,mp.138~139℃。合成方法是以吗啉与丙烯酰胺反应,再经次氯酸钠降解得到4-(2-氨基)乙基吗啉。再用对氯苯甲酸和氯甲酸乙酯反应形成酸酐后,与4-(2-氨基)乙基吗啉酰胺反应所得。 吗氯贝胺是特异性MAO-A的可逆性抑制剂,临床对精神运动性迟滞的抑郁患者适用,对用TCA无效的抑郁症、非典型性抑郁症和伴焦虑的老年患者也有疗效,也能改善睡眠质量[3]。该药杜绝了肼类药物的肝脏毒性,且不良反应较轻,停药24小时内即可恢复MAO活性。是MAO-A抑制剂类药物的代表药物。 1.2.2托洛沙酮 托洛沙酮也是一类新型结构的特异性MAO-A 可逆性抑制剂,可以选择性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阻 断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代谢。。此药口服吸收快, 给药30min即可达到血液浓度高峰。

中国抑郁症治疗的现状

中国抑郁症治疗的现状 1、抑郁症负担及诊治现状 抑郁症是一种全球范围内高患病率的疾病,平均患病率超过4%,在中国有超过4000万的抑郁症患者。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1 年发表的调查表明,我国每10万人享有0.06 所精神专科医院,14.72 张病床位(包括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1.53 位精神科医师,2.65 位精神科护士,和0.18 位心理治疗师。抑郁症在中国不仅负担沉重,识别率、治疗率也很低。仅有4%的抑郁症患者被内科医师识别,仅有3%的抑郁症患者接受了抗抑郁治疗。 目前抗抑郁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仍是使用抗抑郁药,不可否认其在临床中的效果,但仍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起效缓慢、起效滞后; 治疗缓解率较低(30%的患者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后仍达不到缓解); 平均治疗时间较短(大部分患者在治疗6个月之内停药);

复发率高,高达40%~85%; 功能损害严重。 2、面对抑郁症我们能做什么? 一、规范化治疗疗程 随着抑郁症的反复发作,症状纷繁复杂且愈发严重,治疗后缓解时间逐渐缩短。在临床治疗中应秉持足量足疗程和全程治疗的原则。 二、重视患者报告的治疗结局,重视功能恢复。 抑郁症治疗的目标从「有效」经过「临床治愈」到达了重视「功能恢复」的阶段。关于抑郁症的治疗结局,功能康复比症状消失更为重要。 功能康复包括: 积极心理健康(如乐观、有活力、自信);

回复到自己从前的状态; 工作、家务和学业能力恢复到既往水平; 能够控制情绪; 参与并享受与亲朋好友的人际交往; 抑郁症状(包括残留症状)消失。 三、量化治疗(Measurement-Based Care,MBC) 量化治疗指采用系统的评估工具以检测治疗进程从而指导治疗方案选择的方法,是根据治疗指南以及抑郁症治疗的循证依据进行量化评估后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因此采用系统的评估工具以检测治疗进程而指导治疗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重视多层次的机制研究,临床研究与机制研究的结合

中药治抑郁症

中药治抑郁症,中药治疗抑郁症的复方确实是一种比较有效而且对患者的危害也是最低的,其实对于抑郁症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还有很多的方法,但是有很多的方法都不适合现在的人使用,而要去治疗也是中药最为显著,我们一起看一下关于中药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抑郁症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精神类疾病,病程比较长、治愈相对来说会有些困难,需要一个时间段的治疗过程,西药的毒副作用比较大,长期用要对机体会有依赖性和耐药性,对大脑也会有抑制作用,建议选择行为认知和心理疏导综合治疗,中药辨证论治还可以安神养心、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走出抑郁症的阴影 抑郁症病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对抑郁症的诊治同样也是如此。中医对抑郁症首先要辨明虚实,然后分别选用不同的方药进行治疗。 抑郁症的实证常见有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和痰气郁结数种。 1、肝气郁结者,证见精神抑郁,胸闷胁痛,腹胀嗳气,不思饮食,脉多弦细。其治宜以疏肝理气为主,可选用四逆散治之。 方药及用法:炙甘草、炙枳实、柴胡、白芍药各3克粉碎为末,白开水调服,每天1剂,分3次服下。 方中柴胡散热解表,疏肝解郁;白芍药平肝潜阳,养血敛阴,缓急止痛;枳实破气消积,消痰除痞,可泻脾气之壅气而调中焦之运化;甘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又可调和诸药。此方能收透解郁热和疏肝理气之功。 2、气郁化火上逆者,证见头痛头晕,胸闷胁胀,口苦咽干,苔黄舌红,脉多弦数,治宜清肝泻火,可选用加味逍遥散。 方药及用法:当归、白术、茯苓、甘草、白芍、柴胡各6克,栀子、牡丹皮各3克。每天1剂,水煎服。 方中当归补血养血,活血止痛;白术补脾益气,健脾燥湿;茯苓健脾补中,宁心安神;栀子清热除烦,泻火凉血;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淤;柴胡、白芍药、甘草功效已如上述。此方能清肝泻火,顺气解郁。 3、痰气郁结者,证见咽中似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治宜利气化痰,可选用半夏厚朴汤等方。 方药及用法:半夏、厚朴各10克,茯苓、生姜各15克,紫苏叶6克。每天1剂,水煎服。方中半夏燥湿去痰,降逆止呕,消痞散节;厚朴燥湿行气,化痰降逆;茯苓宁心安神;生姜温胃止呕,温肺止咳;紫苏叶理气宽中,善理脾胃之气。诸药互相配合,其利气化痰和宽中解郁之功更著。 抑郁症的虚证通常可分为久郁伤神和阴虚火旺两大类。 1、久郁伤神者,证见精神恍惚,悲忧善哭,疲乏无力,治宜养心安神,可选用加味干麦大枣汤。 方药及用法:炙甘草10克,小麦30克,大枣5枚,酸枣仁15克,远志、香附、柴胡、郁金、香橼皮各10克。每天1剂,水煎服。方中大枣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小麦、酸枣仁、远志皆能养心安神,又可益阴敛汗,祛痰利窍;香附疏肝理气,解郁止痛;郁金行气活血,凉血清心;香橼皮能理气健脾化痰,柴胡可疏肝解郁。此方能养心安神,且有安眠作用,其疗效较为显著,药物可随证加减。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药学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慢性症。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给予心理治疗。近20年来,随着抑郁症病因学研究的进展,逐步确立了药物治疗的主导地位。抗抑郁的药物包括化学合成药、植物提取物及中成药。本文就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抑郁症;抗抑郁药;研究进展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depressants Abstract: Depression is a chronic disease which is high incidence and seriously affects the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ealthy life.There are many methods to treat depression, and the previous main method is psychological treatment.Over the past 20 years, with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epression etiology, pro- gressively establish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drug treatment.Antidepressant drugs include chemical s- ynthetic drugs, plant extracts and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This paper studies of antidepressant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depression;antidepressants; research progress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通常表现为长时间情绪低落或悲痛欲绝,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1]。目前,中国大约有抑郁症患者3000万人,全球范围内有超过5 亿人正遭受着抑郁症的折磨[2]。抑郁症对人们身心健康、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危害,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给予心理治疗。近20年来,随着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逐步确立了药物治疗的主导地位。目前认为,抑郁症与遗传、心理、神经、内分泌等因素诱发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或(和)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神经肽等神经递质含量降低及其受体功能下降有关, 近年来还发现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负反馈失调[3],谷氨酸传导障碍[4],神经免疫异常[5]等因素有关,新发病机制的发现很大促进了新药的研发。 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产品主要由以下五大类构成。即选择性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SSRIs)、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定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NaSS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T)、五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aRI)[6]。目前,许多人又把目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