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诊|审察内外、四诊合参、辨证施治

中医临诊|审察内外、四诊合参、辨证施治

辨证,即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是认识和诊断疾病的主要过程和方法。辨,即辨认,辨别,也就是分析。证,即证候,是机体在致病原因和条件作用下,机体与环境之间,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所以,明确了某一证候,即是对疾病发展阶段中的病因、病位、邪正斗争的强弱、阴阳的偏盛偏衰等病理情况的概括。

辨证的过程,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等理论为依据,对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的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推理、判断、辨明其内在联系,以及各种病变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辨证和论治,是中医理、法、方、药在临床上具体重要的两个环节,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辨证是认识疾病,论治是针对病证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和方法。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

“症”是指单个的症状,中西医认识是一致的,如头痛,发热,咳嗽,心慌,恶心…等。

“病”,是指病名,中医所说的病名中只有少数与西医病名是一致的,如麻疹,白喉,破伤风,哮喘,痢疾,中暑等,而大部分的叫法是不同的。由于中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对疾病的认识是不一样的。西医对疾病的认识是建立在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的基础上,临床诊断疾病的依据是病人的自觉症状、体格检查、化验检查;中医认为疾病是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临床辨证主要依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舌象、脉象等),诊断时不一定要确定病名,而是要明确是什么“证”。

“证”,即证据、证候的简称,它不单纯是症状或主观感觉,而是一组征候群,也是中医对疾病的诊断。“证”是一组特定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等),并包含着病因、病变部位、病变性质、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状况等方面的综合概念。“证”是从分析症状和体征着手,归纳成为比症状更能说明疾病本质的概念。

中医辨证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八纲辨证,

病因辨证、气血精津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等。其中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

八纲辨证是根据四诊取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探求疾病的性质、病变部位、病势的轻重、机体反应的强弱、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等情况,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各种辨证的总纳,也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的共性,在诊断疾病过程中,起到执简驭繁,提纳挈领作用。

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基本都可以归纳于八纲之中,疾病总的类别,有阴证,阳证两大类;病位的深浅,可分在表在里;阴阳的偏颇,阳盛或阴虚则为热证,阳虚或阴盛则为寒证;邪正的盛衰,邪气盛的叫实证,正气衰的叫虚证。因此,八纲辨证就是把千变万化的疾病,按照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阴与阳这种朴素的两点论来加以分析,使病变中各个矛盾充分揭露出来,从而抓住其在表在里、为寒为热、是虚是实、属阴属阳的矛盾,这就是八纲的基本精神。

主要症候有:

表寒证:

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

中风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表热证:

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

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里热实证:

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

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里寒虚证:

里寒虚证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

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寒证:

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

便溏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实热证:

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虚热证:

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寒热错杂(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口舌生疮咽肿痛,腹痛便溏紧相连。上寒下热:

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急。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里寒表热:

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里热表寒:

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真热假寒:

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真寒假热:

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虚证:

虚证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实证:

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上实下虚:

上实喘嗽痰壅盛,胸脘腹胀卧则难。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上虚下实:

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心悸怔忡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里虚表实:

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真实假虚:

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里急后重或癥瘕,大实赢状补益疾。真虚假实:

真虚假实腹胀满,痛喜揉按而和缓。舌质胖嫩虚弦脉,反泻含冤重危险。阴阳:

阴证面白四肢冷,神疲乏力语声低。尿清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阳证神旺语声粗,面目红赤呼吸粗。高热尿黄大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浮。阴虚内热颧唇红,盗汗少寐梦遗精。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无苔卧不宁。阳虚外寒面唇白,自汗欲寐虚弱脉,身倦畏寒尿频数,阳痿带稀体无泽。失血脱水成亡阴,口干喜冷汗多粘。舌红干燥脉虚数,面色潮红畏热烦。亡阳病变阳虚脱,手足厥冷汗出多。脉微欲绝舌淡润,渴喜热饮息微弱。

气虚:

气虚五脏功能弱,呼吸气促语低微。身疲肢倦食纳少,心悸筋缓目发黑。头晕眼花腰酸痛,自汗脱肛内脏重。气滞证:

气滞主证胀闷痛,胀疼发作时重轻,窜痛嗳气矢气减,兼证五脏各有型。脘闷纳呆胁胀满,咳喘胸憋腰脊痛。气逆:

气逆病本肺胃肝,咳嗽喘息肺逆先。呕恶嗳气呃逆胃,肝逆昏厥头晕眩。血虚证:

面唇舌甲无光华,心悸失眠手足麻,经少衍期脉虚细,头眩乏力眼昏花。血热证:

身热夜甚烦不眠,目红鼻衄发疹斑。舌质红绛脉细数,月经先期崩漏连。血瘀:

肿胀刺痛有定点,日轻夜重面色暗。口唇舌质青紫暗,舌边尖部瘀点斑。口干嗽水不欲咽,肢体麻木或痉挛。脉沉细涩为要点,部位不同随症见。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肝郁成,太息易怒胁胀痛。月经不调胁痞块,舌紫脉虚诊可凭。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头晕眩,少气乏力懒语言。面白色淡脉细弱,自汗心悸兼失眠。气虚失血:

气虚失血属内伤,倦怠少气面萎黄。

肌衄便血成崩漏,舌淡脉弱归脾汤。

中医临诊|审察内外、四诊合参、辨证施治

中医临诊|审察内外、四诊合参、辨证施治 辨证,即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是认识和诊断疾病的主要过程和方法。辨,即辨认,辨别,也就是分析。证,即证候,是机体在致病原因和条件作用下,机体与环境之间,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所以,明确了某一证候,即是对疾病发展阶段中的病因、病位、邪正斗争的强弱、阴阳的偏盛偏衰等病理情况的概括。 辨证的过程,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等理论为依据,对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的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推理、判断、辨明其内在联系,以及各种病变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辨证和论治,是中医理、法、方、药在临床上具体重要的两个环节,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辨证是认识疾病,论治是针对病证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和方法。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 “症”是指单个的症状,中西医认识是一致的,如头痛,发热,咳嗽,心慌,恶心…等。 “病”,是指病名,中医所说的病名中只有少数与西医病名是一致的,如麻疹,白喉,破伤风,哮喘,痢疾,中暑等,而大部分的叫法是不同的。由于中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对疾病的认识是不一样的。西医对疾病的认识是建立在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的基础上,临床诊断疾病的依据是病人的自觉症状、体格检查、化验检查;中医认为疾病是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临床辨证主要依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舌象、脉象等),诊断时不一定要确定病名,而是要明确是什么“证”。 “证”,即证据、证候的简称,它不单纯是症状或主观感觉,而是一组征候群,也是中医对疾病的诊断。“证”是一组特定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等),并包含着病因、病变部位、病变性质、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状况等方面的综合概念。“证”是从分析症状和体征着手,归纳成为比症状更能说明疾病本质的概念。 中医辨证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八纲辨证,

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中医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是通过辨别病情和病机,确定病机,然后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和技巧来治疗疾病。中医辨证施 治有着独特的方法和技巧,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四诊合参 四诊合参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方法之一。四诊包括望诊、闻诊、 问诊和切诊。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等来判断病情。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言语和呼吸声来判断病情。问诊是通过与患者 交流询问病情的详细情况来判断病情。切诊是通过对患者脉搏的触诊 来判断病情。四诊合参可以相互印证,从而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 二、辨证施治法 1. 辨证施治法是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根据所掌握的病情,中医师 要进行辨证论治,即辨明病机,选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论治要根 据病情分析病机,例如寒热、虚实等,然后选择相应的方剂或针灸等 治疗方法。 2. 中药辨证施治法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方法之一。中药辨证施治 法包括辨证选药、方剂组方和用药方法等。中医师在根据患者的辨证 辨病后,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选择合适的草药。同时,中医师还需 要结合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来进行方剂组方。用药方法要 注意药物的适宜用量和用药时间等。

3. 针灸辨证施治法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方法之一。针灸辨证施治 法是通过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 疾病的目的。针灸辨证施治法需要中医师精于辨证和操作技巧,准确 地选取适宜的穴位进行针刺。 三、保证治疗效果的技巧 1.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年龄等因素来进行辨证施治。不同的体质和年 龄可能对同一种治疗方法有不同的反应,因此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 况进行判断。 2. 辨证施治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不局限于症状的表现。 中医辨证施治强调辩证施治,即要根据病情的特点进行辨证,并综合 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脉象、舌苔、体质等。 3. 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中医辨证施治需要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包括方剂的选取、用药的时间和剂量等。治疗计划的制定要综合考虑 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的轻重缓急。 4. 注意观察患者的变化。治疗过程中,中医师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 病情变化,根据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法和用药方案。 中医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通过四诊合参和辨证施 治法来判断病情和治疗疾病。同时,保证治疗效果的技巧也是中医辨 证施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辨证施治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临证备要

中医临证备要 中医临证备要即指在中医诊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情况,运用中医理论和经验,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进行辨证施治的要点和基本准则。它是中医学中的核心内容,是中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本文将从中医诊断的基本思路、四诊法的应用、辨证施治的要点等方面介绍中医临证备要。 中医诊断的基本思路 中医诊断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和辅助检查等资料,运用中医理论和经验,确定疾病的辨证类型和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中医诊断注重辨证施治,即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求证患者的病因,对疾病进行分析和辨证。 中医诊断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辨明疾病的分类。中医将疾病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外感病是指由外邪侵袭引起的疾病,内伤病是指由内因导致的疾病。对于不同类型的疾病,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也有所不同。 其次,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中医强调望、闻、问、切四诊法的运用,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脉搏等症状和体征,了解疾病的发展和变化。例如,舌苔的颜色和厚薄程度可以反映患者的阴阳盛衰情况,脉搏的弦滑、浮沉等特点可以判断患者的气血状况。

再次,求证疾病的病因。中医将疾病的病因归纳为外感、内伤、情志、饮食和杂病等五个方面,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生活习惯,排除一些 可能的病因,有助于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最后,辨证施治。中医治疗侧重于辨证施治,在确定了疾病的辨证 类型之后,根据中医经典的辨证施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包 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按摩等,通过调节患者的阴阳平衡,达到治 疗的目的。 四诊法的应用 四诊法是中医临证备要中的重要内容,指的是望、闻、问、切四种 诊断方法的运用。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表现,判断患者的气血 状况。例如,面色苍白可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面色红润可能是气血 旺盛的表现。舌苔的颜色和厚薄程度可以反映患者的阴阳盛衰情况, 脉搏的弦滑、浮沉等特点可以判断患者的气血状况。 闻诊是通过闻听患者的声音和气息,判断患者的内脏功能和气血状况。例如,声音低沉可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喘息声可能是气机紊乱 的表现。气息的浑浊与清新程度可以反映患者的肺脏功能和气血状况。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了解疾病的发展和变化。医生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情,包括发病时间、病情轻重、伴随症状、服用药物等信息,有助于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中医看病流程

中医看病流程 中医看病流程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 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中医注重整体观察和辨证施治,其看病 流程也与西医有所不同。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医看病的流程,以 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传统医学。 一、病历采集与望闻问切 中医看病的第一步是进行病历采集和望闻问切。此时,医生首先会向 患者了解病情,包括症状、病史、家族病史等方面。医生还会观察患 者的舌苔情况、面色、脉搏等,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获取尽可能多的 信息。 二、四诊合参 接下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四诊合参。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外在表象来 判断病情;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咳嗽声等来获取病情信息; 问诊则是医生进一步向患者了解症状、疾病的发展过程等;切诊是通

过按压患者的穴位和经络来判断体内状况。 三、辨证施治 在完成四诊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辨证施治。中医辨证是根据症状与体质、脏腑的关系进行诊断,将患者的病症归纳为某种辨证类型,如寒热、虚实、湿燥等,以确定治疗方法。辨证后,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中药处方,中药通常是多种草药的组合,通过调理患者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起到治疗作用。 四、用药方法和治疗周期 中医明确强调“因人而异”,因此用药方法也会因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中药的用法有多种,包括煎煮、研粉、蒸腾、冲服等,医生会根据不同病情、体质等因素来选择适当的用药方法。中医治疗强调调理和稳定,需要较长的周期来达到理想效果,患者需耐心等待治疗的效果。 五、定期随访和调整疗程 中医治疗通常需要定期随访和调整疗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时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的改善情况来调整疗程或药物的用量。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与患者保持密切的沟通,以便对病情的发展进行

中医诊断学习计划

中医诊断学习计划 一、学习目标 1. 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掌握四诊合参的原则和方法,能够准确地根据中医诊断学的理论指导进行临床诊断; 3. 理解中医辨证施治的思想,掌握基本的辨证方法和技巧; 4. 深入学习重要疾病的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方法,如痛风、糖尿病、高血压等; 5. 总结和归纳中医诊断学的经典案例,加强实践操作,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二、学习内容 1.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理论、经络脏腑学说、病机病因学说等。学习中要深入理解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医诊断所依据的主要观点和方法。 2. 四诊合参的原则和方法 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学习中要掌握四诊观察的重点、方法和技巧,学会对患者的望、闻、问、切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准确的诊断结论。 3. 中医辨证施治的思想 中医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学习中要深入理解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加强对中医辨证的认识和理解。 4. 重要疾病的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方法 学习中要重点学习痛风、糖尿病、高血压等重要疾病的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方法,深入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以及中医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5. 中医诊断学的经典案例 学习中要总结和归纳中医诊断学的经典案例,加强实践操作,提高临床诊断能力。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和方法。 三、学习计划 1. 阶段性学习目标设定 (1)第一阶段(1-3个月):全面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四诊合参的原则和方法;

(2)第二阶段(3-6个月):深入学习中医辨证施治的思想,掌握基本的辨证方法和技巧; (3)第三阶段(6-9个月):深入学习重要疾病的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方法,如痛风、 糖尿病、高血压等; (4)第四阶段(9-12个月):总结和归纳中医诊断学的经典案例,加强实践操作,提高 临床诊断能力。 2. 学习方法与途径 (1)通过阅读相关教材、文献和课程资料,系统学习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参加专业的培训班和讲座,听取专家学者的讲解和讨论,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3)到有经验的老中医门诊实习,观摩和学习老中医的诊断、辨证和治疗方法,积累临 床经验; (4)参加相关专业的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论坛,密切关注最新的中医诊断学研究,不断更 新知识和认识。 3. 学习评价与反馈 (1)定期验收学习成果,对照学习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检查和评价学习效果和成绩; (2)及时反馈和总结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途径,提高学习效能;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同学、导师和老师进行交流和讨论,互相学 习和提高。 四、学习资源 1. 国家级、省级或高校的中医诊断学教材及相关专业书籍; 2. 中医诊断学的专业会刊、期刊和诊断学的典籍; 3. 中医诊断学的专业培训班、讲座和专题研讨会; 4. 线上的中医诊断学的在线课程和学习平台。 五、学习团队 1. 导师和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2. 同学和同事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中医四诊合参

中医四诊合参 中医四诊是中医学的基础,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这四个方法进行全面的病情诊断和辨证论治。四诊合参是指将这四个方法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从而准确判断病情,确定治疗方案。下面将分别介绍中医四诊合参的具体内容。 望诊: 望诊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眼底等来判断疾病的情况。在望诊过程中,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眼神、舌苔的颜色和形态等,以获取有关身体状况的线索。另外,眼底的观察对于一些严重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也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闻诊: 闻诊是通过听诊患者的呼吸声、咳嗽声、语气等来判断病情。在闻诊过程中,医生需要仔细倾听患者的呼吸音、咳嗽声,及时判断是否存在哮鸣音、湿罗音等异常。此外,闻诊还包括对患者的语气、声音的观察,通过患者的表达来了解其心情和精神状态。 问诊: 问诊是通过与患者进行交谈,详细了解其病情、病史和病情变化等信息。在问诊的过程中,医生需要有耐心地向患者询问病情,包括起病时间、症状的发展过程、疼痛的性质等。同时,还需要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排便情况、睡眠质量等。通过综合分析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得出初步的诊断和判断。

切诊: 切诊是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腹部、肌肉等来判断病情。脉诊是中 医诊断中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脉搏的强弱、速度、节律等。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触摸患者的腹部、肌肉等 来判断其有无肿块、压痛等。 四诊合参: 四诊相互独立,但也相互联系、相互印证。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 要将四诊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相互印证,以确定最终的诊断和治疗 方案。例如,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苍白、舌苔发黄、脉象偏缓等,可 以初步判断为气虚血瘀型疾病。然后通过闻诊听到患者有气喘、咳嗽 等症状,进一步确认气虚血瘀的证型。再通过问诊得知患者常感疲乏、思虑过度等,最终确定为气虚血瘀型。最后通过切诊触摸到患者的脉 搏细弱无力,进一步印证了气虚血瘀的证型。 总结: 中医四诊合参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这四个方法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从而得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四诊合参的过程中,医生需要细致入微地观察患者的表情、舌苔、脉 象等,倾听其呼吸声、咳嗽声,详细询问其病情和生活习惯,并通过 触摸患者的脉搏、腹部等进行判断。只有将这四个方法相互结合,才 能得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

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 中医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 它以辨证为主要手段,针对不同的辨证类型应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以 达到平衡人体阴阳、调和气机、恢复健康的目的。中医辨证施治遵循 以下基本原则: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个体化、因证治病、标本兼治 和预防为主。 整体观念是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思想之一。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各个器官和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 整体系统。在辨证施治过程中,中医师必须综合分析病人的整体状况,不仅注重病变部位和病变程度,还要关注病因、病机等方面的信息, 全面把握疾病的本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辨证施治是中医的核心方法。中医师需要通过望、闻、问、切等四 诊方法,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象、脉搏等指标,了解病情的变化,确 定病人所属的辨证类型。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针灸、艾灸、推拿等。通过辨证施治,可以调整人体阴 阳平衡,恢复气机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个体化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原则之一。中医强调每个人的体质和 病理特点是不同的,相同的疾病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和发展规律。在辨 证施治过程中,中医师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因证治病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原则之一。中医师必须根据病人的 辨证类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以针对病因和病机进行治疗。

在辨证过程中,中医师需要综合分析病人的各项指标和病情表现,找出主证和兼证,并据此确定治疗方案。只有因证治病,才能准确、有效地治疗疾病。 标本兼治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原则之一。中医认为疾病表现只是病变的外在表现,真正的病因和病机往往隐藏在人体深处。因此,在辨证施治过程中,中医师不仅要治疗病症和病变部位,还要针对病因病机进行治疗,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从根本上解决疾病问题。 预防为主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原则之一。中医注重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通过调整饮食、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法,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在治疗疾病时,中医师也强调预防为主,尽可能避免疾病的复发和转化,通过药物治疗和调理体质,达到长期预防疾病的目的。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是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个体化、因证治病、标本兼治和预防为主。这些原则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实践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帮助中医师准确判断病情,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的疗效,为病人恢复健康提供有效的帮助。

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

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 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是中医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和治疗方法。中医临证经验是指医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治疗各种疾病的经验,这些经验是通过观察、辨证施治和总结而得出的。中医临证经验的产生离不开医生的经验和智慧,通过不断尝试和总结,他们发现了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处方,这些经验被传承下来,形成了中医临证经验。 中医临证经验的核心是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等,辨别出病因病机,然后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听取患者的主诉和病史,以及触摸患者的腹部等,来了解患者的病情。根据辨证结果,中医医生会采用针灸、中药、推拿、气功等治疗方法,以调整患者的阴阳平衡,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中医临证经验的特点是个体化和整体观念。中医注重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环境等,以及患者的体质、气血等方面的特点。在治疗过程中,中医医生会根据个体化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使其更符合患者的需要。中医还注重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关联,而且与外界环境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中医会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在临床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疾病,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中医临证经验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综合性和个体

化,它能够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精确的辨证施治,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成功率。此外,中医临证经验还能够对疾病的预防和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调整患者的体质和生活习惯,使其身体更加健康。 总之,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是中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是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宝贵财富。中医临证经验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个体化和整体观念,它能够准确地辨识病因病机,从而采用针灸、中药等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临证经验的应用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

四诊心法,望诊,天庭面首,阙上喉咽,阙中印堂,候肺之原

四诊心法,望诊,天庭面首,阙上喉咽,阙中印堂,候肺之原望诊 望以目察,闻以耳占,问以言审,切以指参。明斯诊道,识病根源,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注: 耳占:占,根据观察,以辨吉凶为占。耳占,通过医生的耳来辨别病人声音的正常与病变,是古代的闻诊方法。 能合色脉:色,指病人的神色形态;脉,指诊得的脉象。能合色脉,是说诊断疾病,必须从整体出发,审察内外,四诊合参,互相参照,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本段总说望、闻、问、切四诊是诊断疾病的主要诊法。 五行五色,青赤黄白,黑復生青,如环常德。 注: 五行五色: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色:青、赤、黄、白、黑。 德:福的意思。 本段是说运用五行学说,说明望诊中的色诊。 变色大要,生克顺逆。青赤兼化,赤黄合一,黄白淡黄,黑青深碧,白黑淡黑。白青浅碧,赤白化红,青黄变绿,黑赤成紫,黑黄黧立。 本段,前部分为五色相生之合化;后部分为五色相克之兼化。 天有五气,食人入鼻,藏于五脏,上华面颐。肝青心赤,脾脏色黄,肺白肾黑,五脏之常。 注: 五气:风、暑、湿、燥、寒。 食人入鼻:食:si,音饲。给人吃东西。食人入鼻,是说天地正常

的五气,自鼻而入。 颐:yi,音移。口角后腮之下的部位。本段是说五脏无病的人,应该具有正常的色泽。 脏色为主,时色为客,春青夏赤,秋白冬黑,长夏四季,色黄常则,客胜主善,主胜客恶。 本段是说主争(又叫脏色〉,即人的正常面色;客色(又叫时色),即由于气候不同,而出现的四时面色。诊断疾病,必先注意主客气正常与否,如果出现异常,而又不是其他如饮食、劳倦等引起的,就是病色。 色脉相合,青弦赤洪,黄缓白浮,黑沉乃平。已见其色,不得其脉,得克则死,得生则生。 本段是说望色与诊脉有相合相应和相反不相应的状况。 新病脉夺、其色不夺。久病色夺,其脉不夺。新病易已,色脉不夺。久病难治,色脉俱夺。 注: 脉夺:脉象微小 色夺:色无光泽。 本段是说诊脉与望色的密切关系。 色见皮外,气含皮中,内光外泽,气色相融。有色无气,不病命倾。有气无色,虽困不凶。 本段是说五色配五气的望色诊法。 缟裹雄黄,脾状并臻。缟裹红肺,缟裹朱心。缟裹黑赤,紫艳肾缘。缟裹蓝赤,石青属肝。 注: 缟:gao,音稿。古时的白色罗绢。 臻:zhen,音珍。到达的意思。 缘:原因。 本段是以缟、雄黄、硃砂等以喻五脏反映在颜面上的色泽,应该是气色并至,是谓得神。 青如苍璧,不欲如蓝。赤白裹朱,衃赭死原。黑重漆炲,白羽枯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疾病的病情变化极其错综复杂,医生要在千变万化、纷纭复杂的表现中,抓住疾病的本质,对病、证作出正确判断,他除了应熟悉中医学的理论与知识外,还要遵循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1、审察内外,整体察病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特点。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脏腑与外在体表、四肢、五官是统一的;而整个机体与外界环境也是统一的,人体一理发生病变,局部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病变也可反映于某一局部;外部有病可以内传入里,内脏有病也可以反映于外;精神刺激可以影响脏腑功能活动,脏腑有病也可以造成精神活动的异常。同时,疾病的发展也与气候及外在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在诊察疾病时,首先要把患者的局病看成是患者整体的病变,既要审察其外,又要审察其内,还要把患者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加以审察,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所以说,审察内外、整体察病是中医诊断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2、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辩证求因,就是在审察内外、整体察病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一系列的具体表现,加以分析综合,求得疾病的本质和症结所在,从而审因论治。所谓辨证求因的“因”,除了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通常的致病原因外,还包括疾病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症结,即问题的关键,作为辩证论治的主要依据。这就要求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出的具体证候,从而确定病因是什么?病位在何处?其病程发展及病变机理如何? 如病人自诉发热,我们还不能得出辨证结果,只有进一步询问有无恶寒头痛,是否疾病初起,检查是否脉浮、舌苔薄白等,才可以初步确定是外感表证发热还是内伤里证发热。若是外感表证发热,还要进一步辩证到底是外感风热,还是外感风寒。假如有舌红、口渴、脉浮数、发热重、恶寒轻,就可知其发热为外感风热证,从而为治疗指出方向。由此可知,仔细地辨证,就可对疾病有确切认识,诊断就更

中医辨证施治学因病施治的诊疗方法

中医辨证施治学因病施治的诊疗方法中医辨证施治学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基于中医独特的辨证 施治观点和方法而形成的一种诊疗学科。在中医辨证施治学中,医生 根据所观察到的患者症状和体征,辨明疾病的分类,并制定相应的治 疗方案。本文将逐一介绍中医辨证施治学中常用的诊疗方法。 一、望诊法 望诊是中医辨证施治学中最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 面色、舌苔、舌质、目色、唇色、舌脉等,医生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 病情。例如,面色苍白可能与气血不足、阴虚阳亢等有关;舌苔黄腻 可能表示湿热内盛、脾胃失调等问题。望诊方法可以为医生提供初步 的参考,但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需要与其他诊断方法相结合。 二、问诊法 问诊是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交流过程。通过询问患者的主诉、病程、 症状特点、身体感受等,医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在 问诊过程中,医生还需要注意患者的语言表达、声音、情绪状态等, 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问诊是中医辨证施治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帮助医生确定辨证的依据,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三、切诊法 切诊是通过观察患者脉搏的形态、节律、速度和力度等特征来了解 患者的病情。中医认为脉搏是体内脏腑功能的外在反映,通过对脉搏 的切诊,可以了解患者体内的阴阳盛衰、气血充盈情况。例如,脉搏

细弱可能与气血不足、阳虚阴盛等有关;脉搏弦结可能表示气滞血瘀 等问题。切诊方法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四、闻诊法 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呼吸声、咳嗽声、鼾声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中医认为,听声能够了解气机升降的状态,进而推断脏腑功能的正常 与否。例如,咳嗽声嘈杂可能表明痰湿内阻、肺气瘀阻等病理情况; 鼾声沉重可能与脾胃气虚、阴虚火旺等有关。闻诊方法需要医生较高 的听力和专业知识,对医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也有一定要求。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施治学中的诊疗方法主要包括望诊、问诊、切 诊和闻诊四种。这些诊疗方法相互印证,相互补充,辨证施治的核心 观点是“辨病从证”,即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其他信息,进行综 合分析和判定,确立辨证的依据,再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中医辨证 施治学正是依靠这些诊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指导。同时,辨证施治也需要医生经验积累和良好的观察、判断能力,以及 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和信任关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学笔记——四诊

四诊 ★四诊概念: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法。 ★诊法的基本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皮、肉、脉、筋、骨、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通联内外,因而通过审察外部征象,探求疾病的本质。 ★四诊合参:指诊察疾病时,必须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全面结合分析。 第一节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 一、全身望诊 (一)望神 •广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 •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望神: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有得神、失神、少神、假神四种情况。 (二)望色 ⒈常色 •主色:指由禀赋所致、终生不变的色泽。 •客色:指受季节气候、生活和工作环境、情绪及运动等不同因素影响所致气色的短暂性改变,非疾病所致。 ⒉病色 •病色包括五色(青、黄、赤、白、黑)善恶与变化。 •善色:明润光泽而含蓄,表示病情较轻,预后较好; •恶色:晦暗枯槁而显露,表示病情较重,预后欠佳。 (1)青:主寒、痛、瘀血、惊风 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属寒盛、痛剧。 •久病面色与口唇青黑者,多属于心气、 心阳虚衰,或肺气闭塞,呼吸不利。 •突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者 多为心阳暴脱,心血瘀阻之象,可见于真 心痛病人。 •面色青黄(苍黄)者,可见肝郁脾虚, 肝脉瘀阻。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见青色,为小儿 惊风。 (2)赤:主热证 满面通红(实热证) 两颧红赤(虚热证) (3)黄:主脾虚、湿 •萎黄:脾胃气虚 •黄肿: 脾虚湿盛 阳黄:湿热证 阴黄:寒湿证 (4)白色:主虚、寒 •面色淡白无华: 气血虚 •面色晃白: 属阳虚 •面色苍白: 亡 阳、脱血夺气或 阴寒内盛。 (5)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 •面色淡暗: 肾阳虚 •面黑干焦: 肾阴虚 •眼眶周围色黑: 肾虚水饮或 寒湿带下。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多为瘀血久停所致。 (三)望形体 1.肥胖—痰湿体质干瘦—多火体质 2.浮肿水肿证臌胀证 3.瘦瘪恶病质疳积证 (四)望动态 1.动静 •多动—多为阳证,热证,实证 •少动—多为阴证,寒证,虚证 2.咳喘 •气粗声重,坐而仰首者—多为热证,实证; •喘促气短,坐而俯首—多为寒证,虚证。 3.抽搐:主肝风内动 4.偏瘫:中风偏枯证 5.痿痹 •痹证—关节肿痛,曲伸不利,麻木疼痛。 •痿证—四肢痿软无力,行走困难。 (一)望头面 •头过大、头过小——先天不足。 •口眼歪斜——中风 (二)望五官 •眼、耳、鼻、口唇、齿龈、咽喉 (三)望颈项躯体 •瘿瘤——肝气郁结,气结痰凝 •羸疬——痰凝或血瘀 •项强——经气不利或热极生风 •鸡胸——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腹部深陷——久病虚弱,新病津脱 •腹部青筋暴露——肝郁血瘀 (四)望皮肤 1.外形:水肿、鼓胀、皮肤干瘪枯槁、疳积、皮肤甲错 2.斑:斑形如锦,或红或紫,平摊于皮肤,抚之不碍手消失后不脱皮。 3.疹:色红,形如米粟,稍高于皮肤,摸之有碍手感,消失后脱皮。 4.痈毒疔疖:丹毒、湿毒、痈、疽、疔、疖 (五)望毛发 三、望排出物 1.望痰涎涕唾 2.望呕吐物 3.望大便 4.望小便 清稀、腥味------寒证、虚证 黄稠、恶臭------实证、热证 四、望小儿指纹 •正常指纹:红黄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 •内容:观察指纹长短,颜色,浮沉三个方面。 •部位:分风、气、命三关。 •临床意义: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五、望舌 •舌质:即舌体,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舌面上附着的苔状物,由胃气熏蒸而成。 •望舌注意事项:光线;自然伸舌;顺序:舌尖→舌中→舌根→两侧;舌苔→舌质。 •注意辨别染苔。 正常舌象 舌淡红、苔薄白 病舌及主病 1. 舌质 •舌色: 淡白、红、绛、紫 •舌形: 老嫩、胖瘦、裂纹、齿痕 (1)舌色 淡白:主虚证、寒证。 •舌色淡白(气血不足证) •淡白而瘦薄(气血两虚) •淡白而胖嫩(虚寒证) 红舌:主热证 舌红苔黄(实热证)舌红少苔(虚热证 绛舌:主邪热炽盛、阴虚火旺 •舌绛有苔—温热病热入营血,或脏腑内热炽盛; •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久病阴虚火旺,或热病后期阴液耗损。 青紫舌:主气血不畅 阴寒内盛—舌色淡紫带青,嫩滑湿润 热毒炽盛—舌紫红、紫绛而干枯少津 舌青紫或紫黯—外伤 瘀血阻滞局部—紫色斑点 (2)舌形 •老舌:实证、热证 •嫩舌:虚证、寒证 胖舌:主虚、湿

《中医诊断学》名词术语解释

《中医诊断学》名词术语解释 1、审察内外:诊察疾病时,要有整体观念,既要审察其夕卜,还要审察其内;并要把病人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加以审察。 2、辨证求因:分析四诊所得的一系列具体症状,根据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原因之所在,为临床论治提供依据。 3、症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病人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如:发热、头痛等。 4、证: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热等方面作出病理性概括。 5、四诊合参:通过望、闻、问、切,将所搜集的症状、体征等有机地综合起来,全面系统地分析病情,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称为“四诊合参”。 6、舍脉从症:指辨证过程中,在症真脉假的情况下,必须舍脉从症。如症见痞、满、燥、实等,脉反见迟细。则症反映的是实热内结胃肠,是真;脉迟细是由于热结于里,阻滞血脉流行,属假,此时,当舍脉从症。 7、舍症从脉:指辨证过程中,在症假脉真的情况下,必须舍症从脉。例如:伤寒,热闭于里,症见四肢厥冷,而脉滑数,脉所反映的是真热,症所反映的是由于热邪内伏,格阴于外,出现四肢厥冷,是假寒,此时当舍症从脉。 8、得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精彩内含,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见于正常人,或虽病但脏腑功能未衰,预后良好。

9、失神:是精损、气亏、神衰的表现。神衰的表现。神志昏迷,或言语失伦,或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目暗睛迷,瞳孔呆滞,面色晦暗,表情淡漠呆板,反应迟钝,动作不灵,强迫体位,呼吸异常,大肉尽脱。表示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不好。 10、撮空理线:患者神识不清,出现不由自主的动作,手臂向上伸举为撮空,两手呈理线状为理线。撮空理线是失神的一种表现。系病情危重,元气将脱。 11、循衣摸床:形容神志昏迷的病人,用手摸弄衣被或抚摸床缘的症状,这是热伤心神,邪盛正虚的一种危候。 12、目暗睛迷:眼睛混浊晦暗,没有光彩,活动迟钝,反应缓慢或视物模糊。 13、回光返照:太阳将落时反射的光,比喻没落以前的景象。久病重病患者,本已失神,但由于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以至虚阳外越而暴露出一时“好转”的假象。这是阴阳即将离决的危候。 14、强迫体位:病人往往因病痛而被迫采取的体位,以求缓解痛苦。 15、神志异常:指精神失常的表现,包括烦燥不安,谵妄神昏以及癫、狂、痫等。 16、神气不足:是轻度失神的表现,症见精神不振,健忘、嗜睡、声低懒言,倦怠乏力,动作迟缓等,多属心脾两亏或肾阳不足以致神气不旺。 17、气色:主要是指病人面部色泽,气指生机,隐含于皮肤之内;色为血色,彰然于皮肤之表,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气由脏发,色随气华”。

中医诊断方法四诊合参

中医诊断方法四诊合参 中医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经验。其 中最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就是四诊合参。四诊合参是一种通过望、闻、问、切四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诊断的方法。下面将分述四诊合参的具体 内容。 一、望诊 望诊是中医诊断中观察患者外部的一种方法。在望诊中,医生主要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目光等多个方面来判断患者的病情。例如,面色苍白可能代表气血不足或寒凉证;面色红润可能代表气血畅 通或阳盛证;舌苔黄腻可能代表湿热内蕴等。通过望诊,可以初步判 断患者的病情,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闻诊 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等来进行诊断的方法。在中医中,医生会仔细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咳嗽等,从中判断病情的轻重和 性质。例如,患者的声音低微可能代表气虚证或肺病等;咳嗽音粗糙 可能代表痰湿阻肺等。通过闻诊,可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指 导后续的治疗。 三、问诊 问诊是通过与患者的互动来获取病情信息的方法。医生会询问患者 有关疾病的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问题,以便全面了解患者 的病情。例如,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有发热、头痛、咳嗽、腹痛等症

状,以及这些症状的出现时间、频率等。通过问诊,医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病情信息,进一步指导治疗。 四、切诊 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获取病情信息的方法。中医认为,脉搏是反映人体脏腑功能和气血状况的重要指标。在切诊中,医生会触摸患者的脉搏,并且根据脉搏的强弱、速度、规律等特点来判断患者的病情。例如,脉搏细弱可能代表气虚证;脉搏滑数可能代表湿热证等。通过切诊,可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综合四诊合参的诊断结果,医生可以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需要强调的是,四诊合参是一种综合诊断方法,诊断结果不仅仅是单一因素的判断,而是多个因素综合分析的结果。因此,在进行诊断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望、闻、问、切四个方面的信息,并且经过严谨的思维过程,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总之,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望、闻、问、切四个方面的综合诊断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后续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细心观察、仔细倾听、恰当询问和准确触摸,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通过不断实践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四诊合参这一宝贵的中医诊断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医诊断学考点汇总

中医诊断学考点汇总 第一单元绪论 考点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有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考点2.①司外揣内:即通过诊察其反映于【外部】的现象,便有可能测知【内在】的变动情况(“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②见微知著:指机体的某些局部表现,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 ③以常衡变: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 注:此考点为2021真题考点。这部分除掌握基本原理、基本原则的内容外,还应理解基本原理的含义。 第二单元望诊 考点1.得神的面色特征是面色荣润,含蓄不露。 考点2.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为少神/神气不足的临床表现。 考点3.失神(神乱)包括【精亏神衰】和【邪盛神乱】的表现。 【精亏神衰】的临床表现:【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面色无华,晦暗暴露,目无光彩,眼球呆滞,【呼吸微弱】,或喘促无力,肉削著骨,【动作艰难】。 【邪盛神乱】临床表现:神昏谵语,躁扰不宁,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猝然昏倒,双手握固,牙关紧闭等。 考点4.垂危病人突然出现神清多语、【两颧泛红如妆】、意欲进食的表现是假神。 考点5.假神的病机是精气衰竭,虚阳外越,阴阳离决。 考点6.神乱的临床表现为焦虑恐惧、狂躁不安、淡漠痴呆、猝然昏倒。 ①焦虑恐惧是指病人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心悸气促,不敢独处的症状。多由【心胆气虚,心神失养】所致,常见于脏躁。 ②狂躁不安是指患者毫无理智,狂躁不安,【胡言乱语】,少寐多梦,甚者【打人毁物,不避亲疏】的症状。多由【痰火扰乱心神】所致,常见于狂病等。 ③淡漠痴呆是指病人【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悲观失望的症状,多由【痰浊蒙蔽心神】,或【先天禀赋不足】所致,常见于【癫病】、【痴呆】等。▲ ④猝然昏倒是指病人【突然昏倒,口吐白沫】,目睛上视,【四肢抽搐】,移时苏醒,醒后如常的症状。多由于【脏气失调,肝风夹痰上逆,蒙蔽清窍】所致,属痫病。 考点7.我国正常人的面色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考点8.久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其证候是戴阳证。考点9.白色主虚证(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证。 阳虚证的面色是面色㿠白;面色㿠白虚浮,多属阳虚水泛。 考点10.面色黄主虚证、【湿证】。 脾胃气虚,气血不足的面色是面色萎黄; 脾气虚衰,湿邪内阻的面色是面黄虚浮(黄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