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寒证与热症

中医寒证与热症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索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两者治法正好相反。所以寒热辨证,必须确切无误。

一、寒证寒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可以由感受寒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阳虚阴盛而致。由于寒证的病因与病位不同,又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如感受寒邪,有侵犯肌表,有直中内脏,故有表寒、里寒之别。内寒的成因有寒邪入侵者,有自身阳虚者,故又有实寒、虚寒之分。这里先就寒证的共性进行分析。【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临床表现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寒喜暖,面色晃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证候分析】阳气不足或为外寒所伤,不能发挥其温煦形体的作用,故见形寒肢冷,蜷卧,面色晃光。阴寒内盛,津液不伤,所以口淡不渴。阳虚不能温化水液,以致痰、涎、涕、尿等排出物皆为澄澈清冷。寒邪伤脾,或脾阳久虚,则运化失司而见大便稀溏。阳虚不化,寒湿内生,则舌淡苔白而润滑。阳气虚弱,鼓动血脉运行之力不足,故脉迟;寒主收引,受寒则脉

道收缩而拘急,故见紧脉。

二、热证热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热性的证候。可以由感受热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阴虚阳亢而致。根据热证的病因与病位的不同,亦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如外感热邪或热邪入里,便有表热、里热之别。里热中,有实热之邪入侵或自身虚弱造成,则有实热和虚热之分。这里仅就热证的共性进行分析。【临床表现】各类热证的证候表现也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证候分析】阳热偏盛,则恶热喜冷。火热伤阴,津液被耗,故小便短赤,津伤则需引水自救,所以口渴喜冷饮。火性上炎,则见面红目赤。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宁。津液被阳热煎熬,则痰涕等分泌物黄稠。火热之邪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则吐血衄血。肠热津亏,传导失司,势必大便秘结。舌红苔黄为热证,舌干少津为伤阴,阳热亢盛,血行加速故见数脉。

三、寒证和热证的鉴别辨别寒证与热证,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症状作判断,就对疾病的全部表现进行综合观察、分析,尤其是寒热的喜恶,口渴与不渴;面色的赤白,四肢的凉温,以及二便,舌象、脉象等方面更应细致观察。

四、寒证和热证的关系寒证和热证虽有本质的不同,但又相互联系,它们既可以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表现为

寒热错杂的征候,又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出现寒证化热、热征化寒。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危重阶段,有时还会出现假寒或假热的现象。

(一)寒热错杂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寒证和热证,呈现寒热交错的现象,称为寒热错杂。寒热错杂有上下寒热错杂和表里寒热错杂的不同。

1、上下寒热错杂:患者身体上部与下部的寒热性质不同,称为上下寒热错杂。包括上寒下热和上热下寒两种情况。上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以膈为界,则胸为上,腹为下。而腹部本身上腹胃脘又为上,下腹膀胱、大小肠等又属下。(1)上寒下热: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寒,下部表现为热的证候。例如,胃脘冷痛,呕吐清涎,同时又兼见尿频、尿痛、小便短赤,此为寒在胃而热在膀胱之证候。此即中焦有寒,下焦有热,就其相对位置而言,中焦在下焦之上。所以属上寒下热的证型。(2)上热下寒: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热,下部表现为寒的证候。例如患者胸中有热,肠中有寒,既见胸中烦热咽痛口干的上热证,又见腹痛喜暖,大便稀溏的下寒证,就属上热下寒证。

2、表里寒热错杂:患者表里同病而寒热性质不同,称为表里寒热错杂。包括表寒里热和表热里寒两种情况。(1)表寒里热;患者表里同病,寒在表热在里的一种证候。常见于本有内热,又外感风寒,或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的病证。

例如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气喘、烦躁、口渴,脉浮紧即是寒在表而热在里的证候。(2)里寒表热:患者表里同病,表有热里有寒的一种证候。常见于素有里寒而复感风热;或表热证未解,误下以致脾胃阳气损伤的病证。如平素脾胃虚寒,又感风热,临床上既能见到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瘤的表热证,又可见到大便溏泄,小便清长,四肢不温的里寒证。

寒热错杂的辨证,除了要辨别上下表里的部位之外,关键在于分清寒热的多少。寒多热少者,应以治寒为主,兼顾热证;热多寒少者,应以治热为主,兼顾寒证。

(二)寒热转化

1、寒证转化为热证:患者先有寒证,后来出现热证,热证出现后,寒证便渐渐消失,这就是寒证转化为热证。多因机体阳气偏盛,寒邪从阳化热所致,也可见于治疗不当,过服温燥药物的病人。例如感受寒邪,开始为表寒证,见恶寒发热,身病无汗,苔白,脉浮紧。病情进一步发展,寒邪入里热化,恶寒症状消退,而壮热,心烦口渴,苔黄,脉数等症状相继出现,这就表示其证候由表寒而转化为里热。

2、热证转化为寒证:患者先有热证。后来出现寒证,寒证出现后,热证便渐渐消失,就是热证转化为寒证。多因邪盛或正虚,正不胜邪,机能衰败所致;也见于误治、失治,损伤阳气的患者。这种转化可缓可急。如热痢日久,阳气日耗,

转化为虚寒痢,这是缓慢转化的过程。如高热病人,由于大汗不止,阳从汗泄,或吐泻过度,阳随津脱,出现体温骤降,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的虚寒证(亡阳)这是急骤转化的过程。

寒热证的转化,反映邪正盛衰的情况。由寒证转化为热证,是人体正气尚盛,寒邪郁而化热;热证转化为寒证,多属邪盛正虚,正不胜邪。

(三)寒热真假当寒证或热证发展到极点时,有时会出现与疾病本质相反的一些假象如“寒极似热”、“热极似寒”,即所谓真寒假热,真热假寒。这些假象常见于病情危笃的严重关头,如不细察,往往容易贻误生命。

1、真寒假热:是内有真寒,外见假热的证候。其产生机理是由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阴阳寒热格拒而成,故又称“阴盛格阳”,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形成虚阳浮越阴极似阳的现象,其表现如;身热,面色浮红,口渴,脉大等似属热证,但病人身虽热却反欲盖衣被,渴欲热饮而饮不多,面红时隐时显,浮嫩如妆,不象实热之满面通红,脉大却按之无力。同时还可见到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症状。所以,热象是假,阳虚寒盛才是疾病的本质。

2、真热假寒:是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其产生机理,是由于阳热内盛,阳气闭郁于内,不能布达于四末而形成,或者阳盛于内,拒阴于外,故也称为“阳盛格阴”、根据其

阳热闭郁而致手足厥冷的特点习惯上又把它叫“阳厥”或“热厥”。其内热愈盛则肢冷愈严重,即所谓“热深厥亦深”。其表现如:手足冷,脉沉等,似属寒证,但四肢冷而身热不恶寒反恶热,脉沉数而有力,更见烦渴喜冷饮,咽干、口臭、谵语、小便短赤,大便燥结或热痢下重,舌质红,苔黄而干等症。这种情况的手足厥冷,脉沉就是假寒的现象,而内热才是疾病的本质。

辨别寒热真假的要领,除了了解疾病的全过程外,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注意体察:(l)假象的出现,多在四肢、皮肤和面色方面,而脏腑气血、津液等方面的内在表现则常常如实反映着疾病的本质,故辨证时应以里证、舌象、脉象等方面为主要依据。(2)假象毕竟和真象不同,如假热之面赤,是面色晃白而仅在颧颊上见浅红娇嫩之色,时隐时现,而真热的面红却是满面通红。假寒常表现为四肢厥冷,而胸腹部却是大热,按之灼手,或周身寒冷而反不欲近衣被,而真寒则是身蜷卧,欲得衣被。

五、寒热与表里的关系寒证、热证与表里相互联系。可形成多种证候,除上述表寒里热、表热里寒外,尚有表寒证、表热证、里寒证、里热证。兹分述如下:

(一)表寒证是寒邪侵袭肌表所致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苔薄白润,脉浮紧。【证候分析】寒邪袭表,卫阳受伤,不能温煦肌表而恶寒,正与

邪争,阳气被遏则发热,寒为阴邪,故恶寒重而发热轻。寒邪凝滞经脉,经气不利则头身疼痛。寒邪收敛,腠理闭塞故无汗,脉浮紧是寒邪束表之象,表寒证是表证之一种,特点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脉浮而紧。

(二)表热证是热邪侵袭肌表所致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干,微渴,或有汗,舌边尖红赤,脉浮数。【证候分析】热邪犯表,卫气被郁,故发热恶寒。热为阳邪,故发热重而恶寒轻且伴口干微渴。热性升散,腠理疏松则汗出,热邪上扰则头痛。舌边尖红赤,脉浮数均为温热在表之征。表热证也是表证之一种,特点是发热重恶寒轻,常常有汗,脉浮而数。

(三)里寒证是寒邪内侵脏腑或阳气虚衰的病症。【临床表现】形寒肢冷,面色晃白,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静而少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证候分析】寒邪内侵脏腑损伤阳气,或脏腑机能减退,阳气虚衰,均不能温煦形体,故形寒肢冷,面色晃白。阴寒内盛,津液不伤,故口淡不渴喜热饮。寒属阴主静,故静而少言。尿清便溏,舌淡苔白润,脉沉迟,均为里寒之征。

(四)里热证是热邪内侵脏腑或阴液亏损致虚热内生的病证。【临水表现】面红身热,口渴,喜饮冷水,烦躁多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黄苔,脉数。【征候分析】里热亢盛,蒸腾于外,故见面红身热,热伤津液,故口渴冷

饮。热属阳,阳主动,故躁动不安而多言。热伤津液,故小便黄赤。肠热液亏,传导失司,故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数,均为里热之征。

中医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

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 表寒里热证 中医病证名。表寒、里热症状同时存在。由(1)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或(2)本有内热又感寒邪所致。 1、九味羌活汤,本方证由外感风寒湿邪,兼内有蕴热所致。治疗以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为主。 本方为辛温燥烈之剂,故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2、素体热盛或肺热内蕴,复感风寒,内热为外寒所遏,形成外寒内热,又称寒包火 表寒重里热轻 太阳中风,脉浮紧,身疼痛,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伤寒脉浮数,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 治法: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方药:大青龙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生姜、大枣。 表寒轻里热重 汗出而喘,身热或肌表无热,不恶寒,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方药:麻杏甘石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杏仁、炙甘草、生石膏。

表寒里热同重 发热恶寒并作,呈阵发性,发热重,恶寒轻,兼见口微渴,心微烦,舌微红。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方药:桂枝二越婢一汤加减。 常用药:桂枝、芍药、麻黄、甘草、大枣、生姜、石膏。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索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两者治法正好相反。所以寒热辨证,必须确切无误。一、寒证 寒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可以由感受寒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阳虚阴盛而致。由于寒证的病因与病位不同,又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如感受寒邪,有侵犯肌表,有直中内脏,故有表寒、里寒之别。内寒的成因有寒邪入侵者,有自身阳虚者,故又有实寒、虚寒之分。这里先就寒证的共性进行分析。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临床表现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寒喜暖,面色晃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 【证候分析】阳气不足或为外寒所伤,不能发挥其温煦形体的作用,故见形寒肢冷,蜷卧,面色晃光。阴寒内盛,津液不伤,所以口淡不渴。阳虚不能温化水液,以致痰、涎、涕、尿等排出物皆为澄澈清冷。寒邪伤脾,或脾阳久虚,则运化失司而见大便稀溏。阳虚不化,寒湿

中医寒证与热症

中医寒证与热症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索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两者治法正好相反。所以寒热辨证,必须确切无误。 一、寒证寒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可以由感受寒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阳虚阴盛而致。由于寒证的病因与病位不同,又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如感受寒邪,有侵犯肌表,有直中内脏,故有表寒、里寒之别。内寒的成因有寒邪入侵者,有自身阳虚者,故又有实寒、虚寒之分。这里先就寒证的共性进行分析。【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临床表现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寒喜暖,面色晃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证候分析】阳气不足或为外寒所伤,不能发挥其温煦形体的作用,故见形寒肢冷,蜷卧,面色晃光。阴寒内盛,津液不伤,所以口淡不渴。阳虚不能温化水液,以致痰、涎、涕、尿等排出物皆为澄澈清冷。寒邪伤脾,或脾阳久虚,则运化失司而见大便稀溏。阳虚不化,寒湿内生,则舌淡苔白而润滑。阳气虚弱,鼓动血脉运行之力不足,故脉迟;寒主收引,受寒则脉

道收缩而拘急,故见紧脉。 二、热证热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热性的证候。可以由感受热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阴虚阳亢而致。根据热证的病因与病位的不同,亦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如外感热邪或热邪入里,便有表热、里热之别。里热中,有实热之邪入侵或自身虚弱造成,则有实热和虚热之分。这里仅就热证的共性进行分析。【临床表现】各类热证的证候表现也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证候分析】阳热偏盛,则恶热喜冷。火热伤阴,津液被耗,故小便短赤,津伤则需引水自救,所以口渴喜冷饮。火性上炎,则见面红目赤。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宁。津液被阳热煎熬,则痰涕等分泌物黄稠。火热之邪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则吐血衄血。肠热津亏,传导失司,势必大便秘结。舌红苔黄为热证,舌干少津为伤阴,阳热亢盛,血行加速故见数脉。 三、寒证和热证的鉴别辨别寒证与热证,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症状作判断,就对疾病的全部表现进行综合观察、分析,尤其是寒热的喜恶,口渴与不渴;面色的赤白,四肢的凉温,以及二便,舌象、脉象等方面更应细致观察。 四、寒证和热证的关系寒证和热证虽有本质的不同,但又相互联系,它们既可以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表现为

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剖析

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索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两者治法正好相反。所以寒热辨证,必须确切无误。 一、寒证 寒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可以由感受寒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阳虚阴盛而致。由于寒证的病因与病位不同,又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如感受寒邪,有侵犯肌表,有直中内脏,故有表寒、里寒之别。内寒的成因有寒邪入侵者,有自身阳虚者,故又有实寒、虚寒之分。这里先就寒证的共性进行分析。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临床表现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寒喜暖,面色晃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 【证候分析】阳气不足或为外寒所伤,不能发挥其温煦形体的作用,故见形寒肢冷,蜷卧,面色晃光。阴寒内盛,津液不伤,所以口淡不渴。阳虚不能温化水液,以致痰、涎、涕、尿等排出物皆为澄澈清冷。寒邪伤脾,或脾阳久虚,则运化失司而见大便稀溏。阳虚不化,寒湿内生,则舌淡苔白而润滑。阳气虚弱,鼓动血脉运行之力不足,故脉迟;寒主收引,受寒则脉道收缩而拘急故见紧脉。 二、热证 热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热性的证候。可以由感受热邪而致,也可以

由机体自身阴虚阳亢而致。根据热证的病因与病位的不同,亦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如外感热邪或热邪入里,便有表热、里热之别。里热中,有实热之邪入侵或自身虚弱造成,则有实热和虚热之分。这里仅就热证的共性进行分析。 【临床表现】各类热证的证候表现也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 【征候分析】阳热偏盛,则恶热喜冷。火热伤阴,津液被耗,故小便短赤,津伤则需引水自救,所以口渴喜冷饮。火性上炎,则见面红目赤。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宁。津液被阳热煎熬,则痰涕等分泌物黄稠。火热之邪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则吐血衄血。肠热津亏,传导失司,势必大便秘结。舌红苔黄为热证,舌干少津为伤阴,阳热亢盛,血行加速故见数脉。 三、寒证和热证的鉴别 辨别寒证与热证,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症状作判断,就对疾病的全部表现进行综合观察、分析,尤其是寒热的喜恶,口渴与不渴;面色的赤白,四肢的凉温,以及二便,舌象、脉象等方面更应细致观察。四、寒证和热证的关系 寒证和热证虽有本质的不同,但又相互联系,它们既可以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表现为寒热错杂的征候,又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出现寒证化热、热征化寒。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危重阶段,有时还会出现假寒或假热的现象。

中医基础理论疾病的鉴别诊断寒、热

寒、热 寒热是指病证的两种不同性质。辨明寒证、热证,是治疗时选用寒药热药之依据。一般应结合病人口渴和二便情况,四肢发冷、舌质、舌苔、脉象等表现加辨别。 一、寒证: 凡由寒邪或机体的机能代谢活动过度衰退所引起的证候,均属寒证。寒证通常有表寒、里寒之别,表寒见表证一节,里寒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怕冷,四肢发凉,口不渴,喜热饮,小便清,大便溏,舌质淡,苔白滑,脉迟等。治疗宜用温里法。 二、热证: 凡由热邪或机体的机能代谢活动过度亢盛所引起的证候,均属热证。热证通常有表热与里热之别,表热见表证一节;里热常表现为发热,口渴喜冷饮,面红,烦躁,尿少而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干黄,脉洪大而数。治疗宜用清法或泻下去。 注意: 1. 热证多系热邪(温邪或暑邪)所引起,但也可由风、寒、湿诸邪转化而来,如外感风寒入里常可化热而成里热证。 2. 口渴、二便、舌苔、脉象为鉴别寒证与热证之重点。 3. 寒热真假: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有时会出现假象,即热证见寒象(真热假寒),寒证见热象(真寒假热)。学应该仔细从脉象土体会之。突破假寒、假热这些表面现象,抓住病证的本质,才能作出正确诊断。临床上,除详审病人主要症状外,舌苔与脉象常常是辨别寒热真假的关键。 (1)真热假寒:手足冷,苔黑、脉细,似属寒证,但虽寒反不喜热,脉虽细但按之有力,舌苔虽黑并不湿润。说明此为内热炽盛,外现假寒之象。此乃由于内热亢盛,阳气郁而不伸,故见手足冰冷等现象,但必有口鼻气热、口渴喜冷、便干、尿少而赤、苔黑而干燥等症状。 (2)真寒假热:身热,面色浮红,口渴欲冷饮,苔黑,脉浮大下,苔黑但滑润,脉浮大但按之无力。说明此为阴寒内盛,外现假热之象。此乃由于阴盛于内,逼阳于外,故外见身热、面色浮红等假象,但必有口鼻气冷,饮水不多、喜热、小便清长、舌质胖嫩、苔黑而润等症状。 4. 寒热来杂:疾病可以单纯表现热证或寒证,亦可寒证与热证同时出现,如目赤、口干、咽痛,此为上热,同时又出现脘腹冷痛,便溏等下寒的症状,故称为上热下寒证。 除此之外,尚可见到上寒下热、表寒里热、表热里寒等症。掌握了寒证、热证、表证、里证等辨证,及脉象变化,即使出现寒热错杂的情况,也可了然于胸。治疗时要针对其脉象情况配伍用药。

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

中医得内寒外热与外寒内热 寒热就是辨别疾病性质得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得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索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两者治法正好相反。所以寒热辨证,必须确切无误。 一、寒证 寒证,就是疾病得本质属于寒性得证候。可以由感受寒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阳虚阴盛而致、由于寒证得病因与病位不同,又可分别出几种不同得证型。如感受寒邪,有侵犯肌表,有直中内脏,故有表寒、里寒之别。内寒得成因有寒邪入侵者,有自身阳虚者,故又有实寒、虚寒之分。这里先就寒证得共性进行分析。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得临床表现不尽一致,但常见得有:恶寒喜暖,面色晃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 【证候分析】阳气不足或为外寒所伤,不能发挥其温煦形体得作用,故见形寒肢冷,蜷卧,面色晃光。阴寒内盛,津液不伤,所以口淡不渴。阳虚不能温化水液,以致痰、涎、涕、尿等排出物皆为澄澈清冷。寒邪伤脾,或脾阳久虚,则运化失司而见大便稀溏、阳虚不化,寒湿内生,则舌淡苔白而润滑。阳气虚弱,鼓动血脉运行之力不足,故脉迟;寒主收引,受寒则脉道收缩而拘急故见紧脉。 二、热证 热证,就是疾病得本质属于热性得证候。可以由感受热邪而致,也可以

由机体自身阴虚阳亢而致。根据热证得病因与病位得不同,亦可分别出几种不同得证型。如外感热邪或热邪入里,便有表热、里热之别。里热中,有实热之邪入侵或自身虚弱造成,则有实热与虚热之分。这里仅就热证得共性进行分析、 【临床表现】各类热证得证候表现也不尽一致,但常见得有: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 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 【征候分析】阳热偏盛,则恶热喜冷、火热伤阴,津液被耗,故小便短赤,津伤则需引水自救,所以口渴喜冷饮。火性上炎,则见面红目赤、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宁。津液被阳热煎熬,则痰涕等分泌物黄稠。火热之邪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则吐血衄血。肠热津亏,传导失司,势必大便秘结。舌红苔黄为热证,舌干少津为伤阴,阳热亢盛,血行加速故见数脉。 三、寒证与热证得鉴别 辨别寒证与热证,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症状作判断,就对疾病得全部 表现进行综合观察、分析,尤其就是寒热得喜恶,口渴与不渴;面色得赤白,四肢得凉温,以及二便,舌象、脉象等方面更应细致观察、 四、寒证与热证得关系 寒证与热证虽有本质得不同,但又相互联系,它们既可以在同一病人 身上同时出现,表现为寒热错杂得征候,又可以在一定得条件下互相 转化出现寒证化热、热征化寒。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特别就是危重阶段,有时还会出现假寒或假热得现象。

八纲辨证及其运用——寒热

八纲辨证及其运用——寒热 1)什么叫寒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是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反映。即所谓“阴盛则寒,阳盛则热,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一般来说,寒证是感受寒邪,或其他原因,引起人体功能活动衰减所表现出的证候,亦即“阳虚则寒”。热证是感受热邪,或其他原因,引起人体功能亢奋的病理反映,亦即“阳盛则热”。 (2)寒证: 寒证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情况。 ①感受寒邪,或中于表,或中于里,寒为阴邪,伤人阳气而阴偏盛,“阴盛则寒”。其中于表者,则为表寒证,如出现恶寒重、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清涕的感冒。其中于里的,则为里寒证,如多食生冷,引起的腹痛泄泻,就是里寒证。 ②阳气不足,阳不足则阴偏盛,“阳虚则寒”。如慢性胃炎,常可见到四肢怕冷、腹痛、喜暖、泄泻,这就是脾阳不足的阳虚里寒证。 寒证的特点:表寒证起病多急。病程较短,很易从阳热化,而转变为里热证。里寒证,有寒邪直中脏腑(包括冷饮夜食等)与阳虚生寒的不同,前者多“阴盛则寒”,多表现为消化系统功能失职的症状;后者多为“阳虚则寒”,多表现为喜温恶寒等脏腑阳气不足,功能衰退的症状。 此外,外邪传里,伤脏腑的阳气,也能出现虚寒证。如伤寒太阴病的脾阳虚寒证,少阴病的心肾阳虚证等,都属于外邪传脏所致。 寒证的主证:恶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手足厥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迟等。这些症状,既是寒的现象,也是功能衰退的反映,它们分别见于各种寒性证候中。例如阳虚而寒的寒证,又有心、肾、脾等脏阳虚的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把阳理解为功能,即用;把阴理解为器质,即体),其临床表现除了一些恶寒喜暖,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迟等共性症状外,也各有特点,分别见脏腑辨证。

鉴别寒热辩证的关键方法

鉴别寒热辩证的关键方法 寒热辩证是中医学中常用的一种辨证方法,用于确定疾病的性质和治疗的方向。在中医理论中,寒热是两种相对的属性,寒是指阴性的、凉的、收敛的性质,而热则是指阳性的、热的、发散的性质。寒热辩证的关键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望诊法 望诊法是中医辨证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目光等来判断寒热辩证。寒热辩证中,面色苍白、舌苔白腻、舌质淡白、目光无神等为寒证的表现;而面色红润、舌苔黄腻、舌质红绛、目光有神则为热证的表现。 二、问诊法 问诊法是医生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病情的重要方法。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体感等来判断寒热辩证。寒证患者常感到寒冷、喜欢被暖,而热证患者常感到发热、口渴、喜欢喝冷饮。 三、听诊法 听诊法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和心跳等来判断疾病的一种方法。寒证患者常有寒战、声音低弱、心跳缓慢等症状;而热证患者常有口唇干燥、声音洪亮、心跳加快等症状。 四、切诊法

切诊法是中医辨证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切取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程度。寒证患者的脉搏常为迟缓、沉细;而热证患者的脉搏常为急促、有力。 综合以上几种方法进行判断,可以较为准确地鉴别寒热辨证。但需要注意的是,寒热辨证并不是单一的属性,而是相对的,同一个疾病在不同阶段可能呈现不同的寒热特征,因此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除了以上方法,中医还有一些特殊的辨证方法可以用于鉴别寒热辨证。例如,利用温度计测量患者的体温来判断是否有发热症状,利用寒热感受试验来了解患者对温度的敏感程度等。 寒热辩证是中医辨证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望诊、问诊、听诊、切诊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鉴别寒热辨证。但需要注意的是,寒热并不是绝对的,同一个疾病在不同情况下可能呈现不同的寒热特征,因此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以确定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寒热辩证的名词解释

寒热辩证的名词解释 寒热辩证是中医理论中一个重要且独特的概念,源自《内经》。它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寒热辩证,是中医对人体内外在寒热因素作用下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反应和疾病表现的辩证推理。在中医理论中,认为寒热是一种基本的病因,能够直接影响人体的正常功能,并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寒热辩证系统成为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寒是指寒凉的性质,具有收敛、收缩、抑制的作用。当人体受寒气侵袭,会导致血管收缩、气血运行受阻,肢体感觉冰冷,身体产生紧张和抵抗感。同时,寒还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使体温下降,免疫力降低,易感冒,肌肉酸痛等。在寒热辩证中,寒被视为一种阳化阴衰的因素。 热是指热温的性质,具有扩张、活跃、发散的作用。当人体受热气侵袭,会导致血管扩张、气血蒸发加快,肢体感觉发热,身体产生疲劳和衰竭感。同时,热还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使体温升高,免疫力增强,易口渴,舌红,口干等。在寒热辩证中,热被视为一种阴化阳盛的因素。 寒热辩证通过对寒热病因的辨别,进而确定辨证要点,从而决定治法。根据病情的表现,可以针对寒症和热症分别进行辨证论治。 在寒证中,寒凉气候或寒冷饮食等因素导致人体阳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会表现为寒疼、及肢体冰冷、畏寒怕冷等症状。因此,在治疗寒证时,通常采用温补的方法,通过运用逍遥散、六味地黄丸等温热药物来调节体内的寒湿,恢复阳气的运行。 而在热证中,外界炎热环境或火热饮食等因素导致人体阴虚内热,会表现为口渴多饮、便秘、红舌等症状。因此,在治疗热证时,通常采用清热的方法,通过运用龙胆石斛汤、白虎汤等清热解毒的药物来调节体内的热盛,恢复阴液的平衡。

寒证与热证的辩证要点

寒证与热证的辩证要点 寒证与热证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两种病证类型,也是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之一。在中医理论中,寒属阴,热属阳,两者相互对立但也相互依存,辩证时需要注意各自的特点和表现,以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法。下面将从病因、症状、舌象等方面探讨寒证与热证的辩证要点。 一、寒证的辩证要点 1. 病因:寒证多由寒邪入侵引起,如受寒、穿着不当、冷饮过多等。另外,脾胃虚寒、肾阳亏损等原因也会导致寒证的发生。 2. 症状:寒证主要表现为寒冷感,喜温怕冷,畏寒肢冷,喜暖喜厚衣物,舌淡苔白等。常见的寒证有感冒、腹痛、腹泻等。 3. 舌象:寒证舌苔白,舌质淡,舌体胖大,舌下静脉曲张等。 4. 治疗方法:寒证的治疗原则是温阳散寒,常用的药物有附子、干姜、肉桂等温性药物,可配合温针、灸法等物理疗法。 二、热证的辩证要点 1. 病因:热证多由外邪入侵或内部热毒引起,如感受炎热天气、感染病毒等,或因体内阴阳失调、湿热蕴结等原因导致。 2. 症状:热证主要表现为发热、口渴、大汗、红目、便秘等。常见

的热证有感冒、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 3. 舌象:热证舌质红、舌苔黄,舌尖红,舌面干燥,舌体较小等。 4. 治疗方法:热证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常用的药物有黄连、连翘、银花等寒性药物,可配合针刺、拔罐等疗法。 寒证与热证在病因、症状、舌象和治疗方法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准确判断是属于寒证还是热证,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寒热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因此在辨证过程中还要考虑到阴阳的平衡,以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寒证与热证作为中医辨证的基本要点,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准确辨证施治,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患者也应该加强自我保健,避免寒邪和热邪的侵袭,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中医诊断之八纲辨证(二)——寒热辩证

中医诊断之八纲辨证(二)——寒热辩证 概念: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内容:病邪有阳邪与阴邪之分,正气有阳气与阴液之别。 热证:阳邪致病导致机体阳气偏盛而阴液受伤,或是阴液亏损而阳气偏亢,均可表现为热证; 寒证:阴邪致病导致机体阴气偏盛而阳气受损,或是阳气虚衰而阴寒内盛,均可表现为寒证。 所谓“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意义:寒证与热证实际是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 关系:寒象、热象与寒证、热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①如恶寒、发热等可被称为寒象或热象,是疾病的表现征象,而寒证或热证是对疾病本质所作的判断。 ②一般情况下,疾病的本质和表现的征象多是相符的,热证见热象,寒证见寒象。但反过来,出现某些寒象或热象时,疾病的本质不一定就是寒证或热证。 ③因此,寒热辨证,不能孤立地根据个别症状作判断,而是应在综合分析四诊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辨识。 意义:辨清寒证与热证,是确定“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疗法则的依据,对于认识疾病的性质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一)寒证 含义: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导致机体机能活动受抑制而表现出具有“冷、凉”症状特点的证。由于阴盛或阳虚都可表现为寒证,故寒证又有实寒证与虚寒证之分。 证候表现:恶寒(或畏寒)喜暖,肢冷踡卧,冷痛喜温,口淡不渴。痰、涕、涎液清稀,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白,舌质色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证候分析: 实寒证:因感受寒邪,或过服生冷寒凉所致,起病急骤,体质壮实者 虚寒证:因内伤久病,阳气虚弱而阴寒偏胜者; 表寒证:寒邪袭于表者; 里寒证:寒邪客于脏腑,或因阳虚阴盛所致者。

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

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表寒里热证 中医病证名。表寒、里热症状同时存在。由(1)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或(2)本 有内热又感寒邪所致。 1、九味羌活汤,本方证由外感风寒湿邪,兼内有蕴热所致。治疗以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为主。本方为辛温 燥烈之剂,故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2、素体热盛或肺热内蕴,复感风寒,内热为外寒所遏,形成外寒内热,又称寒包火 表寒重里热轻 太阳中风,脉浮紧,身疼痛,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伤寒脉浮数,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 治法: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方药:大青龙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生姜、大枣。 表寒轻里热重 汗出而喘,身热或肌表无热,不恶寒,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方药:麻杏甘石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杏仁、炙甘草、生石膏。 表寒里热同重 发热恶寒并作,呈阵发性,发热重,恶寒轻,兼见口微渴,心微烦,舌微红。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方药:桂枝二越婢一汤加减。 常用药:桂枝、芍药、麻黄、甘草、大枣、生姜、石膏。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

衰。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 重要意义。《索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两者治法正好相反。所以寒热辨证,必须确切无误。 一、寒证寒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可以由感受寒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阳虚阴盛而致。由于寒证的病因与病位不同,又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如感受寒邪,有侵犯肌表,有直中内脏,故有表寒、里寒之别。内寒的成因有寒邪入侵者,有自身阳虚者,故又有实寒、虚寒之分。这里先就寒证的共性进行分析。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临床表现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寒喜暖,面色晃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 【证候分析】阳气不足或为外寒所伤,不能发挥其温煦形体的作用,故见形寒肢冷,蜷卧,面色晃光。阴寒内盛,津液不伤,所以口淡不渴。阳虚不能温化水液,以致痰、涎、涕、尿等排出物皆为澄澈清冷。寒邪伤脾,或脾阳久虚,则运化失司而见大便稀溏。阳虚不化,寒湿内生,则舌淡苔白而润滑。阳气虚弱,鼓动血脉运行之力不足,故脉迟;寒主收引,受寒则脉道收缩而拘急故见紧脉。 二、热证热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热性的证候。可以由感受热邪而致,也 可以 由机体自身阴虚阳亢而致。根据热证的病因与病位的不同,亦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如外感热邪或热邪入里,便有表热、里热之别。里热中,有实热之邪入侵或自身虚弱造成,则有实热和虚热之分。这里仅就热证的共性进行分析。 【临床表现】各类热证的证候表现也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热喜冷,口

中医寒热辨证

中医寒热辨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 阴阳是决定疾病性质的根本,寒热反映疾病中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病邪基本性质的属阴属阳,而所以说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景岳全书·传忠录》说:“寒热者,阴阳之化也。”《类经·疾病类》亦说:“水火失其和,则为寒为热。” 这就是说,从分析病邪的属阴属阳与分析机体阴阳的盛衰,所得寒证、热证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阳邪致病导致机体阳气偏盛而阴液受伤,或是阴液亏损而阳气偏亢,均可表现为热证;阴邪致病容易导致机体阴气偏盛而阳气受损,或是阳气虚衰而阴寒内盛,均可表现为寒证。 寒热辨证,不能孤立地根据个别症状作判断,而是通过四诊对与其相适应的疾病本身所反映的各种症状、体征的概括。具体的说,热证是指一组有热象的症状和体征;寒证是指一组有寒象的症状和体征。例如:表寒证,发热,恶寒重,口淡不渴,舌苔薄白润,脉浮紧等一组寒象与体征,故应诊断为表寒证;表热证,恶寒,发热重,口微渴,舌边尖红赤,脉浮数等一组热象与体征,故应诊断为表热证。须注意,恶寒、发热与寒证、热证不同。恶寒、发热只是疾病的现象,疾病所表现寒热征象有真假之别,而寒证、热证则是对疾病本质的判断。 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素问·圣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食材药材不分表里虚实,但分寒热性。寒证要用热剂,热证要用寒剂,两者治法迥然不同,临床上如寒热不辨,其不良反应立竿见影,后果严重。因此,寒热辨证在八纲辨证中尤其重要。 ☆☆☆ 寒证与热证虽有本质的不同,但又互相联系,既可在同一病人身上出现,表现为寒热错杂的证候,又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