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文之争 (最后定稿)

今古文之争 (最后定稿)
今古文之争 (最后定稿)

以《春秋》为例浅谈今古文之争

经学是我国历史上训解和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其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说文解字》将“经”训为“织”,段玉裁注为“纵线”,以此引申为穿订书册的线,进而指书籍,然而这里的“经”是专指官方指定的儒家经典。

经学产生于西汉。由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的焚书坑儒,将全国图书以及学术集中到咸阳城,秦亡后,项羽焚烧咸阳,致使大量先秦典籍消失於历史舞台,六经除了《易经》之外,其它几未能幸免于难。汉朝建立后,从文景时期开始展开了大量的献书和古籍收集工作,部分年长的秦博士和其他儒生,或以口述方式默诵已遭焚毁的经典,或把秦时冒险隐藏的典籍重新拿出,使之传世。因为文字、传述和解释体系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学派,但其版本上则基本相同,后来统称为今文经。

汉景帝末年鲁恭王扩建王府,坏孔子宅,从鲁壁中发现一批经典;汉武帝时,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收集了大批的古典文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周官》,皆收入秘府;汉宣帝时又有河内女子毁坏老屋,得几篇《尚书》。这些出土的文献都是用战国古文字书写,与通行的五经相比,不仅篇数、字数不同,而且内容上也有相当差异,此后即统称为古文经。

以解释《春秋》为例,今文经有两本,分别为《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古文经也有两本,分别为《左传》、《毛传》。现以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重要著作为例, 探讨二者的差异。

首先是经书的文字、版本、篇章的差异。《左传》、《毛传》所依据的经书一般都是西汉中期以后在民间发现的古书,用六国古文字所书写而成。而《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在汉代及其以后整理成书,用汉隶抄写的。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并不仅仅是在此的差异,主要在于它们对经书的解释与治学方法的不同。

1.今文经学重在阐述经书的“微言大义”,学风活泼,但又往往流于空疏荒诞。如:元年春王正月。(《春秋. 隐公元年》) 上引《公羊传》、《穀梁传》对《春秋》的解释,主要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 如:“大一统”、“子以母贵, 母以子贵”等等, 目的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因而今文经学的《公羊传》、《穀梁传》就受到了皇帝的重视。特别是《公羊传》被认为地位最高的一经。这些今文经由此任意附会经义,不合本旨,可见一斑。古文经学注重对经书的训释,注重典章考据,学风朴实。如: ( 1)元年春王正月。( 《春秋.隐公元年》)《左传》解释为: 惠公之妃孟子卒, 继室以声子, 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 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 而惠公薨, 是以隐公立而奉之。元年春, 王周正月, 不书即位, 摄也。可以看出《左传》的解释,不穿凿, 不任意阐发,对经文解释得准确又精炼。

2.今文经学解释经文的视角是政治的, 《春秋》中:郑伯克段于焉。《公羊传》重点阐发“克”字中隐存的微妙大义,《榖梁传》则重点谴责郑庄公处心积虑陷害兄弟违背亲亲之道的行为。宣扬“阴阳五行”之学, 杂以“灾异谶讳”之说。无论是《公羊传》的灾异, 还是《穀梁传》的“天人感应”之说, 都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臆想假说, 是极其荒诞的。今文经学的空疏荒诞邹智极端,发展出谶纬神学,神秘主义极一时之盛。古文经学的研究视角是历史的,同样对于“郑伯克段于焉”这件事,而《左传》讲述的重点是这个事件的本身。另外它还注意到

用声训来解释经文, 是对训诂学的重大突破。如: ( 1). 未见君子, 惄如调讥。(《诗经.周南. 汝坟》)《毛传》:调, 朝也。(2). 静言思之, 躬自悼矣。(《诗经.卫风. 氓》)《毛传》:悼, 动也。虽然用声训解释词义还存在“依声取义”的现象, 但通过声训可以探索出古音的一些规律,由古音通训诂, 在训诂学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古文经学训释经书的文风对清代“朴学”有很大的影响, 清代著名学者王念孙、朱骏声等尊崇汉学, 重视故训,由音考义, 自出新说。之后训诂学基本上是沿着这条“朴学”之路向前发展的。

3.解释经书繁琐空虚。汉代史学家刘歆曾指出:分文析义, 烦言碎辞, 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 信口说而背传记, 是末师而非往古。前面所引: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的解释有一百多字,《穀梁传》的解释二百多字。并且文字拖沓,史实少。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就明确批评今文经学繁琐之弊。古文经学对经书的解释简明扼要,概括力强。如: 郑人伐卫。(《春秋.隐公二年》)《左氏传》“郑人伐卫。伐公孙滑之乱也”。 ( 2). 相鼠有皮, 人而无仪。(《诗经.鄘风.相鼠》)《毛传》:相, 视也。无礼义者虽居尊位, 尤为闇昧之行。(3). 谁渭河广, 一苇杭之。(《诗经. 鄘风.河广》)《毛传》:杭, 渡也。文字简练,简单明了,表达清晰。

另外以研究《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为代表的今文经学家们认为孔子是“为汉制法”的“素王”,而古文经学家们崇奉周公,认为孔子只是古典文献的整理保存者,是一位“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先师;今文经学家们认为六经都是孔子所作,是孔子政治思想所托,其中有许多微言大义,而古文经学家们则认为六经是上古文化典章制度与圣君贤相政治格言的记录;如果说今文经学关注的重心在于政治哲学与历史哲学的话,那么自西汉后期开始与之针锋相对的古文经学所关注的重心就是历史史料学与语言学。

今古文经之争是汉代始兴的儒学内部的一场派系斗争。作为学术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学术流派之争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耐人寻味的是,经今古文之争却是旷日持久,自汉代起一直波及到清朝末年。时起时伏的今文古文经学之争,影响到了后世二千多年的学术领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西汉成帝年间,刘歆的《移让太常博士书》揭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学术公案——古今文之争的序幕。刘歆认为古文经《左传》的价值远远超过今文经《公羊传》和《谷梁传》,因此他向朝廷建议将古文经正式列于学馆,给以合法地位。但他的这一建议遭到今文经学博士的强烈反对,刘歆的建议最终未被采纳。但由此引起了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经学今古文之争,刘歆也被称为古文经学的奠基人。东汉章帝时鉴于今古文思潮繁杂,为巩固封建统治,统一学说,召开白虎观会议,制定《白虎通议》,极大削弱了今文经的势力,也标志着汉代经学由盛转衰,也使得汉代今古文经之争在形式上结束。

东汉以后,今古文经学之争随着学术风气和政治形势的变化时起时伏。东汉至唐,基本上是古文经占据优势,宋代由于“宋学”的兴起,宋学一反古文经学的训诂、传注传统,主张直接从经文中寻求义理。这一时期,正统的古文经学告衰。明代,经学进一步衰落。清代前期,古文经学复兴,至乾隆、嘉庆年间,随着乾嘉学派的出现而达到全盛时期。嘉庆、道光年间,古文经学进入尾声,今文经学却又兴起。魏源、龚自珍及康有为等人主张变法,他们吸取了汉代今文经学

派主张改制的思想,极力提倡今文经学。随着清王朝的覆灭,长达两千多年的今古文学派之争也随之消亡。

在我看来,经书的内容难以理解,因而充满争议。但却又是包括解释宇宙秩序、政治、道德规范、甚至日常生活等等一切的准则以及正当性来源,所以研究经书便成为汉代以来最重要的学术活动。加上汉武帝对於经学的奖励推行,使通晓经书的人获得礼遇,使投入经学研究的人更多。但这些人面对风靡于世不同版本的经书,使得他们必须从中作出选择。在政治层面,只要哪一种经学对巩固统治有利,统治者会不遗余力的增强这种经学的实力,提高它的影响力。说到底经学在这段时间内的斗争,不过是争当统治者维护自己统治的工具而已。除去政治层面,当然也不仅仅如此,今古文之争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丰富了经学的内容,提高了经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对于后世我们研究今古文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正如周予同先生所指出的:“因经今文学的产生而后中国的社会哲学、政治哲学以明,因经古文学的产生而后中国的文字学、考古学以立,因宋学的产生而后中国的形而上学、伦理学以成。”

五经博士和经今古文之争

一、五经博士 五经博士的设置,是汉朝廷掌握经学的重要标志。在这以后,经学独占了官学。 刘邦是一个不喜欢儒生、不喜欢经学的开国皇帝。陆贾不断地向刘邦称道《诗》、《书》。刘邦骂他说:老子在马上得天下,要《诗》、《书》有什么用!陆贾说:在马上得天下,还可以在马上治理它吗?“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权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取灭亡。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刘邦听了,面有惭色。他要陆贾把秦所以失天下,汉所以得天下,及古之成败原因写出来。陆贾每上奏一篇,刘邦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日《新语》。这时,大概还没有设置经学方面的博士,而陆贾所论,引申经义,联系实际,已是经学博士所职掌。文帝、景帝时,见于记载者,有一经博士。如张生,如晁错,乃《书》博士:如申生,如辕固,如韩婴,都是《诗》博士;如胡毋生,如董仲舒,乃《春秋》博士。像这样设置的博士,虽都属于经学博士,还不能说是经学博士的定制。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推陈之士,帝亲策问。董仲舒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理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多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的主张,得到武帝的采纳。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武帝罢黜百家,专立五经博士。于是,除个别情况外,儒家经学以外的百家之学失去了官学中的合法地位,而五经博士成为独占官学的权威。 五经博士的开始设置,不知有多少人。宣帝末年,增至十二人。东汉初年,博士有十四人。《易》四:施、孟、梁邱、京氏。《尚书》三:欧阳、大、小夏侯氏。《诗》三:鲁、齐、韩氏。《礼》二:大、小戴氏。《春秋公羊》二:严、颜氏。由此至东汉之末,博士人数无所增损。 博士的弟子,在武帝时为五十人。昭帝时,增弟子满百人。宣帝时增倍之。成帝末,增弟子至三千人。汉末,太学大盛,诸生至三万余人。 博士各以家法教授弟子于太学。师生传授之际,要遵守一定的师生关系,不能混乱。这叫作守师法和守家法。先有师法,然后有家法。师法,指一家之学创始人的说经。家法,是指一家之学继承人的说经。例如董仲舒通公羊学,立为博士,他的说经即为师法。再传下去,其弟子更为章句,又衍出小的派别,如“颜氏公羊”、“严氏公羊”,就是家法。如不守师法、家法,非但不能任为博士,即使已任为博士,一旦发现,也要被赶出太学。如西汉孟喜从田王孙学《易》,即因不守家法,不得任博士。 博士秩卑而职尊。于教授弟子外,或出使,或议政,往往是担当国家大事。 二、石渠阁议奏,白虎观议奏 因五经博士的设置,经学与利禄之途就密切地联系起来。《汉书·儒林传》:瑕丘江公受《谷梁春秋》及《诗》于鲁申公,传至子孙,为博士。武帝时,江公与董仲舒并。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江公呐于口。上使与仲舒议,不如仲舒。而丞相公孙弘本为公羊学,比辑其议,卒用董生。于是上因尊公羊家,诏太子受《公羊春秋》,由是公羊大兴。太子既通,复私问《谷梁》而善之。其后浸微。唯鲁荣广王孙皓、星公二人受焉。广尽能传其《诗》、《春秋》,高才捷敏,与公羊大师睦孟等论,数困之。故好学者颇复受《谷梁》。沛蔡千秋

从今古文经学派之争浅谈国学体用

从今古文经学派之争浅谈国学体用 近些年来国学之风甚热,但却多是世人为了装点门面所用。由此怀念起了清末民初的两位经学大师,也就是大家都熟知的“二叔”——余杭章太炎先生和仪征刘师培先生,这两位先生一位来自浙江,一位来自江苏,而同时也受皖派朴学的影响,可以说,他们代表了中国近代文化鼎足而立的三省(安徽,浙江,江苏)经学之最高峰。章先生年轻时入诂精经舍从晚清著名经学大师俞樾治学,仪征刘家以四代人疏证一部《左传》闻名,可谓是家学渊源。相信由这两位具有代表性和很大影响力的经学大师入手更加能够看出今日国学的价值和体用关系。 今古文经之争,始于汉朝而亡于清末,在过去的研究以及很多学者都清楚今古文学派之间的区别,即今文学派在讲经的时候比较注重经文中的“微言大义”,他们甚至把经学和阴阳五行相附会,把经书说得神乎其神。而古文学派则更加偏向于对经中的文字进行训诂;在汉朝的时候,今文经学家在解经时常掺杂谶语这样的迷信以力求能够符合统治阶级的喜好。而古文学派虽然还是对于儒家以及“天子”之说的神学色彩带有着盲目的崇拜,但却反对今文家的迷信,而注重实学。而章刘两位先生一致的认为今古文经的区别只在文字上,章太炎先生讲学时提出,焚书之后,到了汉朝时期的秦末遗老能够凭借着记忆复述出来的《六经》用当代语言记出叫做今文,而秦时读书人偷偷藏在山崖,夹壁之中的古时原本叫做古文,两者其实也就是相同的书今版古版的区别而已。只是篇幅也有了差异,再到后来两家的主张从根本上又有了不同,所以就开始了争端。这样的观点和刘师培先生1906年左右在《国粹学报》上发表的《汉代古文学辩诬》之中是一样的,刘先生在文章中说:“今文古文为汉儒之恒言,犹今日所谓旧板书新板书也。汉代之所谓古文经,乃秦代之时,未易古文为秦文者。其故本至汉犹存。”相比较几千年来的无谓争执,刘先生主张辨明其同出一源,这也是近代经学家能够不被门户之见所束缚,从而集大成的原因之一吧! 但是两派之间的争执却也并非一无是处,历朝历代今古文学派名家辈出,刘韵、许慎、张苍,贾谊,马融等等。他们的学术,不仅仅影响了中国的政治走向,也带动了中国的文字训诂学,考古学。最大的继承和发扬者,也就是宋明理学家以及乾嘉学派诸老。写到这里,就开始牵涉到今日国学的价值问题了。在过去的学习之中,我一直认为相比较古文家的务实与博学,今文学家走的,是一条哗众取宠的道路,他们所主张的“微言大义”也只是一种对于经典的臆想和胡乱的揣测,但是乾嘉学派带来的学术与政治分离的问题却又重新引起了我的注意。众所周知,乾嘉学派常常标榜为“汉学”而讳言经世致用,以求与宋学相对立,朴学开创者之一顾炎武多次强调“士当以器识为先”,可是到了乾嘉时期却将此抛在了脑后,顾与黄宗羲等人反思明朝灭亡的种种原因,由此得出了学术经世的结论,可是他们的学术方法被乾嘉学派继承了可是这样一个最基本,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理论核心却并没有被继承,可能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被大力的批判为误国之学也与其脱不了干系。乾嘉学派,一直痴迷于考据学,训诂学,渐渐迷失了道路,造成的种种社会问题无可避免,回到过去的宋学再看,就明白了。宋学主要的就是义理的倾向,其实根据陈寅恪的研究,发现宋学其实是“采佛理之精粹,以之注解四书五经,名则阐明古学,实则吸收异教”。宋学所主张的依据个人对经典言外之意的领会也是来自于佛家提倡的“悟”。可是今古文两派到了晚清逐渐就又变成了今文家占据上风,反而又造成了矫枉过正的毛病,康有为等人甚至认为古文都是刘韵所伪造的,这不得不说是这位“南海圣人”闹出的最大的笑话。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复试题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复试题 国学基础知识 2008年 一、填空题 1、我国古代图书的四分法,通常是指:经、史、子、集。 2、汉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所说的六家是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见《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原文节选如下:《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3、被称为“三礼”的我国古代三部儒家经典是《周礼》、《仪礼》、《礼记》。 4、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颜氏家训》颜之推;《日知录》顾炎武;《史通》刘知几; 《水经注》郦道元。 5、写出下列文章的作者:《过秦论》贾谊;《指南录后序》文天祥:《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二、名词解释: 1、类书:分类辑录、编排各种资料以供检索之用的工具书。略似于近代百科全书。最早见于著录的是魏文帝时的《皇览》。历代均有编纂,但以宋、明、清三代为最佳。据史书记载,自六朝至清末共约六百余种,今存二百种上下。著名的有《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等。 2、政书:史书分类名目之一。著录记载有关典章制度沿革变化的吏书。主要有两类,一是“通古今”的,如《通典》、《文献通考》;再是断代的,如《唐会要》、《清通典》等。此外还有专讲某一类制度的,如《唐律疏义》。最早的政书是唐代刘秩的《政典》,后来杜佑把它扩充为《通典》,《通典》是现存最早的政书。 3、版本:是刻版印书出现后为区别刻本和写本而使用的名称。因最初的印版是以木板为原料雕刻而成,故版本又称“板本”。广义上的版本可以指一切形式的书本。一般的纸质版本主要包括写本、刻本、善本、活字本和影印本。 4、经世致用:明清之际的一种社会思潮。指学问须有益于国事。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黄从社会政治思想方面揭露君主专制制度的黑暗。王比较深刻地批判了宋明理学中的唯心主义。顾着重从历史学和地理学方面大力提倡“经世致用”之学。 5、九流十家:先秦至汉初学派的总称。九流指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九家,十家即九流之外加上小说家。(儒家主要代表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商鞅、慎到、申不害;名家:公孙龙、惠施;阴阳家:邹衍;纵横家:苏秦、张仪;杂家吕不韦;农家许行;小说家:虞初。) (按:可参看《古代汉语》第三册753页《艺文志诸子略》,据此可把握先秦学派发展脉络。) 6、三家诗:中国文学史习题辅导上有,不打了。 7、朴学:初见于《汉书儒林传》,指质朴之学,后人常将汉代古文经学派称为“朴学”。汉古文学派治经,特别注重于名物、训诂、考据。清代经学继承了汉古文经学的传统,故又称汉学。由于它在乾嘉时期达到其顶峰,故又称乾嘉学派。(按:乾嘉学派主要分为以惠栋为首的“吴派”和以戴震为首的“皖派”。) 8、春秋三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9: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出自章学诚《校雠通义序》,曰:“校雠之义,盖自刘向父子部次条别,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非深明于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语此。后世部次甲乙,纪录经史,代有其人,而求能推阐大义,条别学术异同,使人由委溯源,以想见于

古代文论论文

汉代今古文之争及对许慎的影响 摘要:本文记述了汉代历时二、三百年的今古文之争的发展过程,主要是自董仲舒起的三次高潮,最终以今古文经合流宣告结束。在此过程中,许慎在坚持师从贾逵学习古文经学的同时,也受今文经学的一定影响,对此,其采取了博采通人、兼顾今古文经的治经方法。 关键词:古今文经:许慎:三次高潮:影响 汉代今古文之争开始于西汉后期,直至白虎观会议,双方藩篱渐撤,开始合流,这一斗争对当时和后世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秦朝一统天下之时,实行“焚书坑儒”,望以此钳制思想,巩固极权政治。虽然熊熊大火燃烧,却未能烧尽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天下之书虽烧,而博士官所职, 与二相府所藏, 固未焚矣,经口口相传得以延续。由于西汉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黔百家, 独尊儒术”。自此儒家的思想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西汉后期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也空前尖锐复杂, 反映在学术思想上,公开爆发了今古文经学的斗争。 今古文之争的序曲有董仲舒奏响之后,持续了二、三百年,直至东汉末年。在此期间共掀起了三次高潮。西汉末年,为了适应王莽篡政的需要,刘歆掀起了今古文经之争的第一次高潮。起初,刘歆继其父业,校正秘书,发现古文《春秋左氏传》大好之,且以传文释经,转相发明。建议哀帝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为官学。哀帝遂令歆与五经博士讲论经义,诸博士皆不肯置对。为此刘歆因移太常博士书责让之。在书中,刘歆首先历述了周代至西汉武帝时经学发展的过程,并指出当世传经的弊端。对于刘歆的指责,今文经师纷纷表示不满。光禄大夫龚胜和师丹上奏刘歆改乱旧章,非毁先帝所立,因此哀帝转为严厉责备,第一次高潮就以刘歆的失败告终了。第二次高潮出现在东汉光武初年,韩歆提议《费氏易》、《左氏春秋》为官学。光武帝诏在朝公卿大夫论议此事。范升提

中国历史文选(同等学力)

《中国历史文选》考试大纲(同等学力)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中国史硕士学位入学考试中国史基础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即从距今200万年到1949年。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中国通史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历史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中国古代史约180分 中国近现代史约12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史料标点及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三、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中国史的基本知识,把握中国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特别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经济措施、思想文化。 2、认真阅读和准确理解有关的基本史料,掌握学习中国史的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评价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政治、经济、文

化现象。 4、通过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和分析,培养人文精神、民族自豪感和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 二、考查内容 (一)史前时期 1、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直立人及其代表性古人类;古人及其代表性古人类;新人及其代表性古人类;北京人、丁村人、山顶洞人的文化特征。 2、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及其文化特征;新石器时代及其文化特征;北粟南稻及其起源;早期的原始聚落;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的文化特征;文明曙光的出现。 3、传说时代 华夏集团;东夷集团;苗蛮集团;禅让制;传说的历史学意义。 (二)夏商西周时期 1、夏朝 文献记载中的夏朝;考古探索中的夏文化;王权世袭制的确立;二里头文化;“九州”;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2、商朝 商的起源与建国;盘庚迁殷;武丁中兴;“百辟”;“五服”;青铜冶铸;甲骨文。 3、西周 周的起源与建国;周公制礼作乐;封邦建国;宗法制度;厉王弭谤;国人暴动;宣王中兴;平王东迁;井田制。 (三)春秋战国时期 1、春秋 列国争霸及其实质和意义;管仲改革;弭兵之会;三桓专鲁;田氏代齐;三家分晋;铁器、牛耕与耕地拓殖;“履亩而税”;儒道学派的思想及其产生的背景;“六艺”。

0433汉代经学三题

汉代经学三题 朱渊清 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https://www.360docs.net/doc/438792344.html,/srcshow.asp?src_id=821 汉代经学有今文经、古文经之别是常识,今文学、古文学之别也多有人论述,另外一个差别尚未被认识,就是口头语、书面语的差别。今试作论述,并略及前两项差别。考虑题目未定,姑且暂命以《汉代经学三题》。 一.今文经和古文经 汉武帝设立国家官学,西汉学官五经博士用的文本是当时通行的隶书文本,称今文经。汉惠帝除挟书律后,一些为避秦火而藏在民间的或是通过某种秘传途径流传下来的用战国文字写经书文本重新被发现,这些的经书文本则称为古文经。如汉鲁恭王坏孔子宅,在壁中发现了数十篇古文字经书,1河间献王所得民间藏书,2鲁国淹中所出《礼》古经,3河内女子发老屋所得书,4民间壁中得《尚书?太誓》。5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6颜贞上献《孝经》,7文帝时魏乐人窦兯献《周官?大宗伯》的《大司乐》章,8李氏得《周官》上献河间献王。9东汉时古文经仍有发现,如杜林得漆书古文《尚书》。10今文经立于学官,古文经出现后,争立学官,从而引发了今古文经之争。 刘歆因校勘国家典籍,最早提出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于学官。哀帝令其与五经博士讲论其义,遭冷遇。刘歆于是写《移书太常博士》,批评今文经学?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结果被诸儒攻击。光武帝时,韩歆提出为《费氏易》、《左氏春秋》立博士,遭博士范升反对,韩歆、陈元等与之辩论,虽立左氏学,旋立旋废。章帝时,贾逵向章帝讲《左氏传》、《古文尚书》、《毛诗》、《周官》,今文家李育《难左氏义》,章帝诏诸儒论经白虎观,仍是今文学胜。前三次今古文经之争都以古文经告负。桓、灵间,何休、郑玄就《兯羊》、《左氏》又展开辩论,此次争论纯粹在民间进行。仅就知识学习看,东汉书籍流布传授较广,学者得以博综兼览,已不必赖于立官之博士,这是当时一大进步。11 就古文经最终未立学官这个角度言,古文经未能取胜。但古文经学者以较纯粹的五经文本学术研究为目的,东汉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古文经,如卫宏、贾逵、马融、许慎、服虔、郑兴、郑众、郑玄、杜林等,卫宏的《尚书训旨》、《汉旧仪》,

今古文之争 (最后定稿)

以《春秋》为例浅谈今古文之争 经学是我国历史上训解和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其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说文解字》将“经”训为“织”,段玉裁注为“纵线”,以此引申为穿订书册的线,进而指书籍,然而这里的“经”是专指官方指定的儒家经典。 经学产生于西汉。由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的焚书坑儒,将全国图书以及学术集中到咸阳城,秦亡后,项羽焚烧咸阳,致使大量先秦典籍消失於历史舞台,六经除了《易经》之外,其它几未能幸免于难。汉朝建立后,从文景时期开始展开了大量的献书和古籍收集工作,部分年长的秦博士和其他儒生,或以口述方式默诵已遭焚毁的经典,或把秦时冒险隐藏的典籍重新拿出,使之传世。因为文字、传述和解释体系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学派,但其版本上则基本相同,后来统称为今文经。 汉景帝末年鲁恭王扩建王府,坏孔子宅,从鲁壁中发现一批经典;汉武帝时,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收集了大批的古典文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周官》,皆收入秘府;汉宣帝时又有河内女子毁坏老屋,得几篇《尚书》。这些出土的文献都是用战国古文字书写,与通行的五经相比,不仅篇数、字数不同,而且内容上也有相当差异,此后即统称为古文经。 以解释《春秋》为例,今文经有两本,分别为《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古文经也有两本,分别为《左传》、《毛传》。现以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重要著作为例, 探讨二者的差异。 首先是经书的文字、版本、篇章的差异。《左传》、《毛传》所依据的经书一般都是西汉中期以后在民间发现的古书,用六国古文字所书写而成。而《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在汉代及其以后整理成书,用汉隶抄写的。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并不仅仅是在此的差异,主要在于它们对经书的解释与治学方法的不同。 1.今文经学重在阐述经书的“微言大义”,学风活泼,但又往往流于空疏荒诞。如:元年春王正月。(《春秋. 隐公元年》) 上引《公羊传》、《穀梁传》对《春秋》的解释,主要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 如:“大一统”、“子以母贵, 母以子贵”等等, 目的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因而今文经学的《公羊传》、《穀梁传》就受到了皇帝的重视。特别是《公羊传》被认为地位最高的一经。这些今文经由此任意附会经义,不合本旨,可见一斑。古文经学注重对经书的训释,注重典章考据,学风朴实。如: ( 1)元年春王正月。( 《春秋.隐公元年》)《左传》解释为: 惠公之妃孟子卒, 继室以声子, 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 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 而惠公薨, 是以隐公立而奉之。元年春, 王周正月, 不书即位, 摄也。可以看出《左传》的解释,不穿凿, 不任意阐发,对经文解释得准确又精炼。 2.今文经学解释经文的视角是政治的, 《春秋》中:郑伯克段于焉。《公羊传》重点阐发“克”字中隐存的微妙大义,《榖梁传》则重点谴责郑庄公处心积虑陷害兄弟违背亲亲之道的行为。宣扬“阴阳五行”之学, 杂以“灾异谶讳”之说。无论是《公羊传》的灾异, 还是《穀梁传》的“天人感应”之说, 都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臆想假说, 是极其荒诞的。今文经学的空疏荒诞邹智极端,发展出谶纬神学,神秘主义极一时之盛。古文经学的研究视角是历史的,同样对于“郑伯克段于焉”这件事,而《左传》讲述的重点是这个事件的本身。另外它还注意到

今古文经学之争

2.今古文经学区别 今古文经学根本区别,是西汉武帝时期所立的《五经》博士官学经学与非官学经学的对立,并且它们的主要差别并非全归于所依据的经书文本不同,而实在是由于彼此对于经书的解释不同,代表着不同的思想倾向。具体而论,可分为所主经传文本不同、研究方法不同、学术思想不同、推尊宗主。 所主经传不同,主要体现在《春秋》《礼》二经上,即今文经学主《春秋公羊传》,而古文经学主《春秋左氏传》《周礼》。 研究方法不同。今文经学注意到经书文字与作经书的圣人之意之间的矛盾关系,主张言不尽意,认为后学者可以通过言辞把握思想,但有不能拘泥于言辞,完全理解经书几乎不可能,董仲舒就说:“《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因此,他们注重经书中的微言大义和言外之意,力图从古代经典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药方。而古文经学主张言尽意,认为后学者可以通过对经书字词的理解得到其中的古帝王之道,所以特别重视文字、音韵、史料、制度的研究。 学术思想不同。今文经学是为西汉大一统帝国以至整个中国古代宗法等级社会制定基本的指导思想,它是对先秦儒学的发展,也是对整个先秦诸子学和上古王官之学的融合。而古文经学则是针对西汉末年的社会问题,通过回归三代官学的形式,对今文经学学术思想作出修正,使之顺应社会要求。 推尊宗主不同。今文经学重视孔子在经学中的地位,按照《诗》《书》《礼》《易》《春秋》的顺序排列经书,并且认为这个顺序是按照难易程度排列的,越往后越难理解,也越高深。而按照传统说法,《诗》《书》《礼》《易》皆为古帝王时代的产物,唯有《春秋》为孔子所作,这个顺序明显在抬高孔子。还有一些今文学家则进一步神化孔子,封孔子为“素王”,取代秦王朝的地位,直接三代政统而下启刘汉王朝。古文经学则不然,它按照《易》《书》《诗》《礼》《春秋》来排序,这个序列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这就大大降低了孔子在经学中的地位,而更推尊古代圣王。

论两汉今古文之争

论两汉今古文之争 内容摘要: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经学研究中的两个派别。经今古文之争,既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术方面的原因但最终在一批批经学大师的努力下,双方开始趋向融合。这不仅仅是汉代学术史上的重要事件,而且贯穿着之后近两千年的学术史之中。 关键词:今古文含义斗争原因过程影响

以“经”专指儒家经典,是在汉武帝之时。汉初,文帝时开始设置“经博士”,这时候的经已经初步具备了法定经典之意。武帝建元五年(前136)设立“五经博士”,《诗》、《书》、《礼》、《易》、《春秋》五经,每经下设置一名或几名法定博士,各自以家法传授给弟子,研究儒家经典,贯通古今。为了激励士人专心儒学,武帝推行“以经取士”的选官制度。这一制度的推行,使得天下学士靡然风从,鹜求补列博士弟子、受业习经。因此,传经、注经和解经成为了一门专门的学问,这便是两汉至明清被神学化了的官方哲学——经学。 武帝之后,经学被推尊为了统一天下的思想的官方哲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有学术的总源。但是,由于经学内部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了延续千年的经今文和经古文之争。 西汉初年,重修文治,开始对古籍进行发掘与整理。然而秦朝时期的焚书使得前秦的古书典籍遭到了严重的损毁,已无旧本,有的仅是战国秦代以来的老儒家们凭借记忆背诵,口耳相授,由弟子们以当时所使用的文字——隶书抄写并整理而成,这部分儒家经典被称为“今文经”。 今文派为什么由互相间对于经书、经学的说法发生了那么多的不同? 第一个原因在于无意间的立异。各家的老师在讲解经书时难免有不一样的各家之言,或是在听、记时也难免弄错的。接着就一代代的往下传,错误也就随着一代代的传授下去。错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这就是无意之间形成的分歧所发生的变异。第二个原因是故意的分歧。因为要争着当“博士”,就故意立异。于是对于经书越讲越错,而经书本身也就越来变化越多,甚至于故意将经文写错。 这就是汉朝经书的变异情况。 由于今文学派既读不通书又权势过大,以致经学混乱。从而为古文学派的创立奠定了条件。 古文经派是汉人刘歆创立的。刘歆和他的父亲刘向在当时为中垒校尉,专管校书,能见到当时所有的书,比之博士,见闻很广。因为汉代皇家藏书都是用古文字体书写的,刘歆就用古字体的经书来纠正今文学派的错误,因而被称为古文学派。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具体的有四方面的差别: 一、两者经书的文字、版本、篇目、抄本时间不同。今文经使用的文字是隶书,古文经用的是六国古文书写。“所谓今文经学仅限于汉武帝元朔五年或稍迟写定的经书金文写本,除此之外,凡有古文祖本的经书传本,不论是隶体还是古籀,都可以属于古文经的范围。”①现存的今文经有《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仪礼》等,现存的古文经有《周礼》、《左传》、《毛诗》。今文经学最重《春秋公羊传》,古文经学最重《左传》。 二、两者的“立于学官”。今文经学的视角是政治,利于君主对于思想的统一和国家的管理;古文经学从历史发掘,讲文字训诂,究明典制度,不为皇帝所深爱。 三、两者所尊崇的圣贤对象不同。今文经学尊崇孔子,以孔子为“受命”的“托古改制”的“素王”;古文经学推崇的是周公,认为孔子是“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史家。 四、两者的学风不同。今文经学注重微言大义,学风活泼而古文经学注重典章考据,学风朴实。“今文多属齐学;古文多属鲁学。今文家言多以经术饰吏治, ①王葆玹《今古文经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11月第1版第61 页

汉代经学的发展

汉代经学的发展 ——今古文经之争 【摘要】汉武帝把儒学奉为正统学说,这一学说的儒家典籍被定为“经”。围绕着“经”的研究所形成的学问,称为经学。而西东两汉,在古今经文的认识上,各派学者有不一样的见解,而这一文学争辩便是史上著名的“今古文经之争”,在这场文化争辩中,中国的儒家文化也随之有所影响。 【关键词】古今文经特点历史意义 (一)今古文之争从争执中走向相互融合 今文经是指用当时通行的字体(隶书)记录的儒家经典,古文经是用先秦六国时流行的字体写成的儒家经典。西汉今文学派在学术上占优势,汉武帝时所立的博士都属今文派,西汉中期以后,今文经学逐渐衰微。一直处于私学地位的古文经学,随着今文经立为博士以及《孔壁古文》的出现,向今文经学提出挑战,两派的分立日渐加深。西汉末期,王莽利用刘歆提倡的古文经《周礼》作为改制的依据,提高了古文经学的地位。东汉时期,由于古文经学派兼采今文经说,今古文经学之争也就结束了。今古文经学不只是经籍字体书写上存在不同,而且在文字内容、篇章多寡以及学风等方面也有不同。它们之间的论争,实际经历了一个彼此对立、消长和融合的过程。 今文经学简单而言就是微言大义地阐发说明孔子的思想,继承和发扬儒家学说。今文经学以《春秋》为孔子为万世立法的“元经”,其主流就是“春秋公羊学”。公羊学即为《春秋公羊传》里所阐发的

微言大义,主要包括大一统、大居正、大复仇、通三统、统三世、更化改制、兴礼诛贼等。 今文经学的特点,首先,在学风上,今文经学表现为烦琐说经和狭隘的门户之见;其次,在学术与政治倾向上,今文经学主张大一统,主张独尊儒术,带有文化专制的色彩;此外,今文经学还以谶纬迷信附会经旨,以及神化孔子,神化皇权,迎合统治者的政治诉求,因而得到官方的支持,拥有官方的地位。 但同时也应看到,今文经学的大一统思想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自有它的合理性。它的天人感应学说在当时背景下,仍不失为一种正言曲说的言说方式,刘向、谷永、蔡邕等人的奏疏,都曾借以批评时政。 在今古文的论争中,今文经学也做出了一定的让步。比如,东汉章帝时,他让高才生授《古文尚书》、《毛诗》、《谷梁》、《左氏春秋》,皆擢高第和封爵,给事廷署。古文经学者,虽不能立于学官,但政府承认了他们在政治和学术上的合法地位。同时古经文家为了求得政治上的发言权,也往往援附于今文经学。因而东汉时期今古文学派之间互相融会,成为经学发展的一大趋势。 在汉代今古文的斗争中,古文经学以其较强的理性精神战胜了多诬妄之说的今文经学,但它同时也吸收了今文经学的不少糟粕。而无论是今文学派,还是古文学派,毕竟也还都是儒学,一样地注重外在政治事功,较少关注思想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在西汉后期逐渐兴起的玄学思想,正继起而救当时儒学之偏弊。 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在方法上有“笃守师法”与“通训诂,举大

浅谈《尚书》之古今文分歧

浅谈《尚书》之古今文分歧 中国学术界史上影响最大、历时最长的一场争论无疑是今文经学派与古文经学派那场纵贯千余年的今古文之争。而在这场空前的学术争论中,当属《尚书》之争论最为激烈…… 今古文经学派之争始兴于西汉而鼎盛于东汉。西汉初期为适应大一统的政治要求,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列《公羊春秋》等今文经书为官学,由是由董仲舒开创的今文经成为当时显学,开始了独霸时期。古文经传虽经秦时焚毁和秦汉战乱,仍有很多留存于世。至汉武帝时,朝廷已收集了大量先秦时代的经传古文本,《汉书·艺文志》说:“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故在西汉成帝年间,随父奉诏校秘书图书的刘歆就发现了用春秋战国时期古文字写成的《春秋左氏传》,经过精心研究,他认为这部《左氏春秋》传比当时已被立于学官的《公羊传》和《谷梁传》更好,因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谷梁在七十子后,传闻之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刘歆又引“左氏”传文释经,“转相发明”,在《春秋》学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与此同时,发现于孔壁的《古文尚书》,《逸礼》,还有毛公的《毛诗》在社会上流传日广,并有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因此,刘歆提出了立此四经博士的建议,然而那些抱有政治私心,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的五经博士“或以《尚书》为备,或不肯置对”。于是,刘歆作了篇《移让太常博士书》,借此谴责五经博士的“深闭自固”,冥顽不灵。但因触动了当时政治

利益集团,刘歆被迫外迁为官,“求出补吏”。在这场今古文之争中,古文经派没有成功,但刘歆等人借此扩大了古文经的影响,促进了古文经在西汉时的传播,为之后的发展繁盛做了铺垫,刘歆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古文经学派的宗师。自此,古文经学派日益壮大,与今文经学派产生了巨大分歧,大致而言,今文经学家认为六经都是孔子所作,他们把孔子视为政治家、哲学家,是“受命”的“素王”。今文经学家重视经籍中的所谓“微言大义”,主张“通世致用”,与现实政治关系密切。如汉代今文经学家的研究往往就是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法律等作论证,而近代的今文经学家则更明显地利用今文经学来议论时政,“托古改制”。古文经学家多认为六经是古代史籍,周公是“先圣”,而孔子是“述而不作”的“先师”、历史学家,是古代文化的保存者。古文经学家注重经籍的整理、考订、训释,与现实政治关系相对要疏远一点。此后千余年,古今文之争经历了东汉郑玄兼容古、今经学之长,两派界限归于泯灭。时至宋朝又掀起了一场疑古思潮,直至清末,以皮锡瑞、康有为为代表的今文经学与以章太炎、刘师培为代表的古文经学,又形成了近代的今古文经学之争,时起时伏的今文古文经学之争,影响到了二千年左右的不少学术领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波澜壮阔的今古文之争中,最为激烈,也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尚书》之争…… 《尚书》,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儒家五经之一,是中国最早的文献资料的汇编,其时代从尧、舜、禹经夏、商、西周到春秋中期。作为上古文献,它成为其后两千多年时间里儒家学派政治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述题

两汉经学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经学昌盛。 董仲舒在宜扬他的主张时,大讲符瑞灾异,于是西汉后期做纬之学依附今文经经学大。谶是隐语和预言,纬是用诡秘的语言对经书的解释。王莽、刘秀争夺封建统治权时都利用了谶纬。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后,“宣布图谶于天下”,章帝主持召开白虎观会议,用谶纬解经,谶纬之学遂占统治地位。东汉时期。许多思想家对谶纬之学提出严厉的批判,到东汉后期,谶纬之学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东汉,在徽纬出现的时候,出现了反诚纬的声音,桓谭主要著作《新论》,共29篇,他用烛火表形神的辩证关系,反谶纬的代表人物是王充。王充的《论衡》对谶纬神学进行深刻批判,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王充的《论衡》85篇,20余万言,“释物类同异,正时俗嫌疑”。全书贯穿粉反儒、反谶纬、反迷信的唯物主义精神,为古典唯物论的不朽著作 古文经学之争 汉文帝时,一些儒家弟子将一些老儒背诵的经典文本和解释记录在当时通行的隶书上,这样的经典就是所谓的今文经。汉文帝时,开始设置经学博士,由今文经学家担任,武帝时,设五经博士,亦由今文经学家担任。从此、今文经得到广泛传播。古文经是用秦统一以前的篆书抄写的经典。秦焚书时,被埋藏起来。汉初拆墙时相继被发现。西汉刘愔在整理古书时,发现古文经典不仅经文与今文经互异,而且篇章也多出不少,这些新发现的经典叫“古文经”。古文经学的特点是“通训诂”、“举大义”、“不为(学)章句”。在东汉得到很快发展。古文经学大师辈出,古文经学的训沽和注释方面,成就最大的是许慎、马融、郑玄三人。 今古文之争,不仅是书写文字与读法的问题,而且随着经师源流不同,传授的方法和对经义的解释不同,其区别大致有:今文经学家以六经皆孔子所作,系托古改制之书,古文经则以六经皆史;今文经学家崇奉孔子,认为孔子为政治家、哲学家,而古文经崇奉周公,认孔子为史学家;今文经学家信纬书,讲微言大义,古文经学家斥纬书妄诞,谓六经皆史;今文经学家斥古文经为刘愔所伪造,古文经学家斥今文经为秦火残缺之余。古今经文争论的焦点在于立学官上。西汉时期,今文经为官学,经学博士皆由今文经学家担任。西汉未古文经立为宫学,遭到今文经学家的反对。王莽时一度立古文经为官学。东汉初又被取消。建出四年,朝廷在白虎观召集经今古文大师讨论五经异同,章帝亲临裁决,是为白虎观会议。会后经班固整理记录写出《白虎通义》,吸收两派观点。蔡葘等人写的“熹平石经”遂为五经定本,经的地位因此有所提高。 两汉时期的今古文之争,是儒家内部争夺“利禄之路”的斗争,是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一种表现。但在歌颂先王圣德、美化古代社会制度,为封建统治阶级政治服务上还是一致的。今古文之争,对学术也起了一定促进作用。 唐宋儒家 唐代儒学 背景;中唐时期,佛教寺院经济对社会生产的冲击和破坏。“今道人私度者几数十万,其中高户多丁,黠商大贾,诡作台符,羼名伪度,且国计军防,并仰丁口,今丁皆出家,兵悉入道,征行租赋,何以补之。”中唐以后,均田制破坏,中央财政收入减少,寺院经济与国家政权的矛盾进一步恶化。儒学的衰落因是生徒不复以经

秦汉时期的今文经和古文经之争

秦汉时期的今文经和古文经之争 五经博士 五经博士的设置,是汉朝廷掌握经学的重要标志。在这以后,经学独占了官学。 刘邦是一个不喜欢儒生、不喜欢经学的开国皇帝。陆贾不断地向刘邦称道《诗》、《书》。刘邦骂他说:老子在马上得天下,要《诗》、《书》有什么用!陆贾说:在马上得天下,还可以在马上治理它吗?“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取灭亡。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刘邦听了,面有惭色。他要陆贾把秦所以失天下,汉所以得天下,及古之成败原因写出来。陆贾每上奏一篇,刘邦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①。这时,大概还没有设置经学方面的博士,而陆贾所论,引申经义,联系实际,已是经学博士所职掌。 ①以下夫于汉代博士的考证,据王国维《观堂集林·汉魏博士考》。 ①《史记·陆贾列传》。 文帝、景帝时,见于记载者,有一经博士。如张生,如晁错,乃《书》博士;如申生,如辕固,如韩婴,都是《诗》博士;如胡毋生,如董仲舒,乃《春秋》博士。像这样设置的博士,虽都属于经学博士,还不能说是经学博士的定制。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 年),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推陈之士,帝亲策问。董仲舒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理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多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的主张,得到武帝的采纳。建元五年(公元前136 年),武帝罢黜百家,专立五经博士。于是,除个别情况外,儒家经学以外的百家之学失去了官学中的合法地位,而五经博士成为独占官学的权威。 五经博士的开始设置,不知有多少人。宣帝末年,增至十二人。东汉初年,博士有十四人。《易》四:施、孟、梁邱、京氏。《尚书》三:欧阳、大、小夏侯氏。《诗》三:鲁、齐、韩氏。《礼》二:大、小戴氏。《春秋公羊》二:严、颜氏。由此至东汉之末,博士人数无所增损。 博士的弟子,在武帝时为五十人。昭帝时,增弟子满百人。宣帝时增倍之。成帝末,增弟子至三千人。汉末,太学大盛,诸生至三万余人。 博士各以家法教授弟子于太学。师生传授之际,要遵守一定的师生关系,不能混乱。这叫作守师法和守家法。先有师法,然后有家法。师法,指一家之学创始人的说经。家法,是指一家之学继承人的说经。例如董仲舒通公羊学,立为博士,他的说经即为师法。再传下去,其弟子更为章句,又衍出小的派别,如“颜氏公羊”、“严氏公羊”,就是家法。如不守师法、家法,非但不能任为博士,即使已任为博士,一旦发现,也要被赶出太学。如西汉孟喜从田王孙学《易》,即因不守家法,不得任博士①。 博士秩卑而职尊。于教授弟子外,或出使,或议政,往往是担当国家大事。 石渠阁议奏,白虎观议奏因五经博士的设置,经学与利禄之途就密切地联系起来。《汉书·儒林传》:瑕丘江公受《谷梁春秋》及《诗》于鲁申公,传至子孙,为博士。武帝时,江公与董仲舒并。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江公呐于口。上使与仲舒议,不如仲舒。而丞相公孙弘本为公羊学,比辑其议,卒用董生。于是上因尊公羊家,诏太子受《公羊春秋》,由是公羊大兴。 太子既通,复私问《谷梁》而善之。其后浸微。唯鲁荣广王孙皓、星公二人受焉。广尽能传其《诗》、《春秋》,高才捷敏,与公羊大师睦孟等论,数困之。故好学者颇复受《谷梁》。沛蔡千秋少君、梁周庆幼君、丁姓子孙,皆从广受。千秋又事皓、星公,为学最笃。宣帝即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第3部分模拟试题 说明:本部分参照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第5版)教材,根据各高校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考前模拟试题,并提供详尽、标准的解答。学员既可以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来检测该考试科目的学习效果,又可以用来评估自己的应试能力。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 1.士家制度 答:士家制度是指曹魏时期实施的一种军事制度。曹魏为了保持稳定的兵源和的劳动力,以保证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其治下推行士家制度。该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将世代为兵之家集中居住,另立户籍,不与民户混杂,称为“士家”。士家子孙必须世代为兵,且必须娶士家女子为妻。士家集中居住邺城一带,由军营或郡县管理,社会地位很低,但士家制保证了曹魏时的兵源,是曹操称霸北方的重要条件。 2.土断 答:土断是东晋和南朝为解决侨置问题而推行的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由于侨置引起户籍混乱,影响财政收人,从晋成帝时开始推行“土断”。所谓土断,就是以土(居住地)作为断定户籍的依据,使之著籍,取消侨人原来的临时户籍(白籍),改由居住地编制统一的黄籍,同时也就取消了侨人免除调役的优待。兴宁二年(364年)三月庚戌日,由桓温主持庚戌土断,严厉清查户口,对隐匿户口的豪族地主也给予惩处,收效很大。义熙九

年(413年),刘裕主持的“义熙土断”也很有成效。土断推行后,国家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赋税收入明显增加。 3.党锢之祸 答:党锢之祸是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与宦官发生的党争。桓帝时,世家大族李膺等联结太学生抨击朝政。166年,宦官将李膺等逮捕,后虽释放,但终身不许做官。灵帝时,外戚解除党禁,欲诛灭宦官,事泄。宦官于l69年将李膺等百余人下狱处死,并陆续囚禁、流放、处死数百人。后灵帝在宦官挟持下,下令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锢,史称党锢之祸。党锢之祸伤汉朝根本,为黄巾之乱和汉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伏笔。 4.九品中正制 答: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曹丕称帝后,采纳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宫人法。具体内容是通过品评,将士人分为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的人士将被推荐到各级行政机构中去做官。九品中正的实行结束了两汉以来乡举里选的察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5.上计 答:上计是战国秦汉时地方官年终向中央汇报的制度。中央的重要官吏和地方的首长,每年要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赋税等预算数字写在木券上,上报国君,并把木券剖分为二,国君持右券,臣下持左券。到了年终,官吏必须到国君那报核。国君根据右券亲自考核,或由右丞相协助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升、降、赏、罚。上计制度的建立意味着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的加强。

两汉之际今古文经之争下的“君”与“臣”

两汉之际今古文经之争下的“君”与“臣” 两汉之际今古文经之争下的“君”与“臣” 守望先锋代练 两汉之际王莽篡汉,光武中兴。动荡的政治给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古文经学两次立为官学又两次被废。两次今古文经斗争中的王莽、光武帝与刘歆、范升、陈元以政治身份“君”与“臣”出现在思想争论中。政治与思想的融合推动着汉代经学的发展。 [ [ 今古文之争是汉代经学发展中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学术地位的之争。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东汉末年这两三百年间,今古文之争先后掀起了三次高潮。分别是:(1)西汉哀帝时刘歆争立《古文尚书》、《逸礼》、《毛诗》、《左氏春秋》为官学。(2)东汉光武帝初年韩歆、陈元与范升争立《费氏易》、《左氏春秋》为官学。(3)东汉章帝时贾逵主《左氏传》与李育主《公羊传》之争。这三次其中就有两次发生在两汉交替之际。 自董仲舒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天人感应”学说体系开始到西汉末一百多年的时间,汉代经学名义上称之为“独尊儒术”,但已经较先秦儒学相去甚远。与先秦时儒、墨、道、法泾渭分明的学术形态不同,此时的儒学“霸王道而杂之”,依托先秦时代各家的经书为蓝本,经过师法,家法的交相传授,结合不同时代的具体事件,形成了一套涵盖天文历法、礼仪、祭祀、君臣关系等多方面的思想体系。形成了汉代以经入礼,以经入律,以经入仕的局面。甚至在处理边疆问题,民族关系,治理河道这些看似与儒家思想毫无关系的方面也能找到引经据典的依据。这是因为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中心在朝堂,这个中心由君主与诸位大臣组成,中心

的核心是君主。一旦某一思想被君主这个核心确立为官方正统思想的时候,围绕在核心周围的臣子们也就脱离不开这一指导思想了。国家的中心在这个指导思想下运行,它出来的决策也就不可避免地带着这一指导思想的影子。此时的“独尊儒术”的汉代经学也就不再是单纯的为经书作注疏,做训诂研究经的学问,而是可以通经致用的政治思想体系。经学体系下的经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斗争也就不仅仅是思想文化上的争论,还是各家学者们为自家学派争夺政治话语权的斗争。 古代的中国为封建专制国家,一直是政治权力占据突出位置,政治权力又是以君权为核心的专制权力占主导地位。君权集全国的行政、立法、司法、赏罚甚至生杀各种大权于一身。“以至古代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土地运动、社会分配、阶级构成、思想文化,以及社会兴衰与动荡安定等等,实际上都与权力发生了密切的关系。”1两汉之际政治动荡,王莽专政,代汉自立;后光武中兴,休养生息。到明帝章帝时期天下才趋于安定。两次今古文经之争也发生在这短短几十年间。研究两汉之际的这两次经学斗争就不能不去考虑两次斗争决策中心的变化。 一:今古文经之争中的君:王莽、光武帝 无论今古文经学两派斗争的做么激烈,最终决定胜负的是君主。“儒家独尊的是由王权决定的,期间的分歧也只能由皇帝裁定。”2 王莽,出身名门但家道中落,和陈参学过《礼经》,陈钦学过《左传》。古文经的影响就从这时开始贯穿了王莽的一生。在为人处事上,王莽屈己下人,恭敬俭朴,谨慎小心,处处透露着《周礼》的古风。“(王莽)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奋博学,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3这让他在奢侈 浪费,花天酒地的王氏堂兄弟间迅速的脱颖而出,赢得了良好的名声。“久之,叔父成都侯商上书,愿分户以封莽,及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胡骑校尉箕闳、上谷都尉阳?g,中郎陈汤,皆当世名士,咸为莽言。”4这都成为他以后进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