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解读__新教材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解读__新教材

二上《材料》单元解读

一、单元概述

对应的课程标准:

1.2

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16.1

知道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而建筑物、纺织产品、交通工具、家用电器、通信工具等构成了人工世界。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17.3

认识常见工具,了解其功能。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描述肉眼观察和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

18.3

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对“材料”既熟悉又陌生。一方面,他们会经常听到“材料”或接触到各种材料的物品。学生对生活中很多材料的物品都很熟悉,他们喜欢观察和摆弄身边的物品。他们会用积木搭盖“房子”,用纸来做手工,也会无意识的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材料,比如选择金属杯子防止摔破。另一方面,他们可能从没想过“材料指什么”“材料有何特点”“材料与物体的不同”等指向材料性能的问题。

①学生知道生活中常见材料的名称并能指认组成物品的一些材料。据调查,学生对纸和布的指认率达到100%,木头指认率92%,橡胶指认率87%,塑料指认率80%,陶瓷指认率79%,金属指认率75%,其中,金属指认率低与问卷提供的图片清晰度不高有一定的关系,学生容易混淆的是橡胶和塑料。在本项调查中,男女生差异比较明显,

男生错误率为6.5%,女生则为19.8%。

②关于材料的特点,学生多是根据生活经验来描述,描述里既有特点也有用途,说明学生对“材料的特点”的理解是模糊的,对特点的描述也是随意的。

例:对布的描述:长、软、做衣服

对纸的描述:软、会撕破、能画画、折过有线、会融化、木头加工成、易破

对塑料的描述:剪不掉

对金属的描述:不会碎、打不碎、咬不碎、会生锈、焊接更牢固

③对于材料的用途,学生对于由单一材料做物品比较熟悉,比如他们认为做杯子的材料可以用纸、玻璃、塑料、木头、金属、钢铁、不锈钢,而对于多种材料的综合运用,学生的选择就显得比较随意,如关于做成椅子的材料,学生选择就比较随意,只有16.7%的学生会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做椅子材料。

④关于材料的变化与发展,学生对于书本的变化相对比较熟悉,而对于如何改变纸的功能,呈现出来的方法就比较单一。具体表现在关于“古代到现在的书本变化过程是怎么样的?请你排排序”一项学生的正确率为

16.7%,46%的孩子只是将泥板书与甲骨文的顺序放错了,这与他们平时生活及语文学习中较多接触甲骨文的信息有关。在“白纸可以用来画画写字,给你一张白纸,你有什么办法让它有更多地用途?”一项,学生只能想到折、剪、卷、揉等方法。

⑤对于材料的来源学生对书本与衣服材料的来源很熟悉,正确率达到96%,而塑料瓶、金属门、陶瓷碗、玻璃杯材料来源的选择就比较随意,正确率分别为50%、33%、54%、29%。本项调查,男女生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金属、塑料、玻璃的来源,男生正确率明显高于女生。而关于废旧材料的处理,学生所展现出来的认识是肤浅的。许多学生对于“废旧报纸扔到垃圾桶或垃圾中转站后会到哪里去”的问题45.8%的学生回答不知道,33.3%的学生回答卖给人或烧掉化成土,只有20.8%的学生提到重新利用。

材料的一些特点是可以被观察并用来识别材料类别的。材料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材料的使用也影响着周围的环境。

如果学生理解了上述内容,他们将能够做到

学生需要理解的内容

①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组成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各种材料做成的物品。

②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不同材料的性能可用来制作不同用途的物品。

③辨别生活中的常见材料。

④为了便利、快捷和舒适,人们对材料的性能进行改造与创新。

⑤能够表达并完成简单设计。

①能指认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并能根据材料给物品分类。

②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记录身边常见材料的特点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③知道现在用的一些材料经过人类长时间的实践改进。

④能用合适的工具对材料进行改造加工,使材料具备新的功能并用于新用途。

⑤辨识出一个物品中的多种材料,区分出同一类物品的不同材料。

⑥口头或利用简单图形表达自己的设计和想法。

⑦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材料并利用工具进行简单的加工制作。

⑧认识到许多材料在使用后还可回收利用,有恰当处理废旧材料的意识。

材料概念主线: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的物质

活动主线:辨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1我们生活的世界

世界的材料性,人工世

界,材料的视角

2不同材料的餐具

材料性能各异,辨识材

料的方法,逻辑推理

4神奇的纸

从横向角度考察一种

材料性能的变化5椅子不简单

3书的历史

从纵向角度考察一个

物品材料的演变

从一个小样本的整体角度感

受物品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

6做一顶帽子

综合、集合材料、设计、

工具、人工世界的概念

二、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物品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特性来区分物品或材料。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材料的特性决定材料的用途。

●通过科学技术可以将自然界的各种材料利用起来,材料经过加工可能改变它们的特性。

●某些材料可以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物品可以用来制造新的产品。

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并识别构成物品的各种材料,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在教师指导下,用科学词汇初步描述常见材料的特征。

●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品和材料进行描述、比较和分类。

●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扩展观察活动。

●在教师指导下,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 篇一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 具体介绍如下: 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 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以下是这几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 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旨在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 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学生熟悉的餐具探讨常见材料的性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

最新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全)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教学计划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

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以下是这几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旨在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学生熟悉的餐具探讨常见材料的性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第3课《书的历史》,以书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运用教育重演论,让学生纵向考察某种物品所用材料的发展和演变;第4课《神奇的纸》,以纸为具体例子,让学生横向考察对一种材料的改造而导致其性能的变化,体会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现出原本没有的性能;第5课《椅子不简单》,以生活中常见的椅子为例,让学生从材料的角度整体而系统地研究一个真实的物品,认识到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第6课《做一顶帽子》为单元总结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经

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18年秋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

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以下是这几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旨在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学生熟悉的餐具探讨常见材料的性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第 3课《书的历史》,以书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运用教育重演论,让学生纵向考察某种物品所用材料的发展和演变;第4课《神奇的纸》,以纸为具体例子,让学生横向考察对一种材料的改造而导致其性能的变化,体会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现出原本没有的性能;第5课《椅子不简单》,以生活中常见的椅子为例,让学生从材料的角度整体而系统地研究一个真实的物品,认识到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第6课《做一顶帽子》为单元总结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经历对本单元所学内

2022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起始课。本课旨在让学生从材料的视角出发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身边常见的物品,辨认这些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做的,能指认常见材料并把物品按材料类别进行分类。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学生在材料方面的已有概念,引导学生从材料的角度出发观察物品,激发研究材料的兴趣,明确研究材料的意义。 为了获取学生对材料的初始概念,启发学生聚焦观察材料的特征,激发学生研究材料的兴趣,本课设计了材料分类活动。在把物品按材料类别分类的过程中,孩子要依据材料类别对材料做出初步的辨别,这能促进他们在分类思维上的发展。当然,孩子在辨认、交流各种材料并对其分类时,也会遇到问题和分歧,这将成为驱动他们不断观察、交流和探索的动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材料有许多较感性的认识,他们能说出许多材料的名称,也知道许多材料的特点。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对材料的认识主要来自生活和学习活动中无意识地观察与了解,因此认识比较模糊和零散。他们往往分不清“物品”和“材料”,有时甚至将两者混为一谈。学生对材料的这种模糊概念或错误认识都将成为本课教学的起点。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周围常见物品,初步了解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区别不同材料具有各自的特点,能将物品按材料分类。 探究实践: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身边常见的材料,简单描述材料的特点,并能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态度责任:在观察周围常见物品过程中,意识到材料对于制造人工世界的重要性,并倡导节能环保。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材料的来源和去处》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材料的来源和去处》 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二年级上册科学书中的科学阅读部分,是对材料这一单元的总结和补充,为同学们材料认识的学习提供了其他视角,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我们身边材料是从哪里来,可能到哪里去。前面课程学习可以说是从宏观上了解材料的特点,科学阅读是为了打开学生从微观角度观察材料的大门。 【学生分析】 学生在认识材料方面有一定的基础认识,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对餐具、书、椅子等物品的观察和认识,已经知道我们身边常见的材料有什么,初步了解材料的特性,能基本判断物品是有什么材料制作的。但是探究“材料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话,需要教师出示一些资料为学生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有:金属、塑料、纸、玻璃、陶瓷、纤维等。 2.区分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 科学探究目标 1.调查身边的材料,辨认不同的材料。 2.能描述常见材料,能概述它们的来源和去处。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交流和分享。 2.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材料的循环使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材料的来源和去处。 难点:描述材料的种类、来源和去处。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书包、听课环境在家中。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看图引入。 播放两组图片,学生观察,提问:“你能发现每一组中的三张图片有什么联系吗?” 学生回答问题。 点明书是由木材制成的,废旧的书又能回收制成报纸;制作铁盒的铁是从铁矿石里提炼的,废旧的铁盒又能制成钢材。能从图片中看到纸和金属铁的来源和去处。 2.引出聚焦问题。 提问:除了纸和金属铁,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的材料,材料从哪里来?又会到哪里去呢? 设计意图:一组存在联系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身边的材料是由其他材料制成的,为后面学习做铺垫。 二、探索 活动一:了解不同的材料 1.出示图片,观察材料。 提问:“看看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的物品,它们都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预设:办公椅由塑料、金属、纤维、海绵等材料制成;门由木头制成;塑料可以制成喷水壶;金属可以制作保温杯。 揭示:我们随处可见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生活物品。 2.补充班级记录表。 丰富“不同的材料”班级记录表,学生整理和思考。 设计意图:由身边的物品引入,激起学生对周围的物品使用的材料产生探究兴趣。 活动二:调查身边的材料

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材料》教学反思(共6课)(2022)

第二单元材料 1.我们生活的世界 本课是“材料”单元的起始课,重在帮学生建立“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两个概念,让学生从材料的视角去审视世界。2年级学生对材料有许多感性的认识,他们能说出许多材料的名称,也知道许多材料的特点。但2年级学生对材料的认识主要来自生活中无意识的观察,是比较模糊和零碎的,往往分不清物品和材料,有时会混为一谈。本课有以下活动: 1.认识材料 2.给物品分类 活动材料: 材料:橡胶手套、玻璃烧杯、塑料杯、气球、金属勺、小木块、木筷、回形针、布、玻璃珠、塑料瓶、陶瓷勺、玻璃瓶、纸 自备材料:学生活动手册 活动过程: 一、聚焦 本课我以讲故事的形式串联整个内容,首先出示乔治和佩琪,说到,乔治和佩琪要邀请大家到他们家玩,想去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坐上佩奇家的专属座驾,出发吧!PPT呈现沿路的风景等。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能把你们看到的物品分成2大类吗?学生自由表达,分类。引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说说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哪些物品属于人工世界,哪些属于自然世界?让学生畅所欲言。 二、探索 活动一:认识材料 那我们现在一起走进佩奇家里面看看吧!说说佩奇家里有哪些人工制造的物品,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这一活动主要让学生认识各种材料,通过观察佩奇家客厅里的物品,引出“材料”这一研究主题,启发学生对材料做出思考。同时,也可以反应学生对材料的认识的前概念。同时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给物体分类 1.这一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按照材料类别对物品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老师要提前准备好本课所需材料,并以小组为单位装好,做好课前准备。通过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已经知道了常见材料的类别以及它们的特点。提问:乔治调皮了,不一会就把课堂里的物品摊了一地,佩奇想收拾一下,你们愿意帮帮他吗?嗯,看来我们都认识,但是佩奇平时都喜欢根据材料的类别给物品分类摆放。你们能按材料给这些物品分类吗?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他们大多会说出把同一类的材料放在一起。本课我没有设计记录单,所以就让学生直接动手摆放在桌面上,提醒活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活动后交流分类的结果以及原因。注意有的物品是由2种及以上材料做成,这种物品的分类方法! 2.完成活动手册《给物体分类》,学生自主完成,分享结果。这样可以检测学生课堂的掌握情况。 2.不同材料的餐具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4种典型材料的特点,明白每种材料都有各自的特点以及同种物品可以由不同的材料组成。 本课有以下活动: 1.观察材料的特点 2.“神秘的盒子”的游戏 活动材料: 1.材料:金属碗和金属勺、陶瓷碗和陶瓷勺、木碗和木勺、塑料碗和塑料勺 2.自备材料:盒子

最新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全)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全)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

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以下是这几课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旨在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学生熟悉的餐具探讨常见材料的性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第3课《书的历史》,以书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运用教育重演论,让学生纵向考察某种物品所用材料的发展和演变;第4课《神奇的纸》,以纸为具体例子,让学生横向考察对一种材料的改造而导致其性能的变化,体会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现出原本没有的性能;第5课《椅子不简单》,以生活中常见的椅子为例,让学生从材料的角度整体而系统地研究一个真实的物品,认识到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第6课《做一顶帽子》为单元总结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经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

202X-202X学年二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方案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其它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奇妙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开展,但学生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言语表达能力仍旧比拟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援助仍旧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言语表达的范例。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操纵自己的感情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简单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拟差,且常与兴趣紧密相关。他们精力旺盛、生动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1.“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识

别方向。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了解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了解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能用言语、图画等方法初步描述信息。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商量交流,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物质的外在特征,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觉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情愿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猎取资源,同时会产生垃圾,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珍爱生命,爱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形成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2.“材料〞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物品可以依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能来描述,也可以依据这些性能来区分物品或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材料的性能决定材料的用途。通过科学技术可以将自然界的各种材料利用起来,材料经过加工可能改变原有的性能。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材料》作业设计

小学科学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二、单元分析 在对材料的研究中,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品特征的注意深入到对材料特性的注意。学习运用科学词汇描述材料特性并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了解物品会随着新材料的出现而演变,材料性能可以改变或优化。了解人类根据功能和用途选择不同材料,利用技术加工材料、制造物品。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体会物品的多样性,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更好地认识组成物体的材料。 能用自己的标准给周围的物品分类。

知道生活中的常见材料。 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材料的特点。 了解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能提出对材料感兴趣的问题。 乐于他人分享、交流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共同合作完成实验。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1.研读课程标准,理清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背景。 2.制订单元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 3.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设定问题任务、设计评价标准和方式。 4.分层设计作业。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1-4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1-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5.具体设计体系如下: 五、课时作业 我们生活的世界 基础性作业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你能说出那些物品?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发展性作业 请按材料类别给你身边的物品分类,并与同学分享。 不同材料的餐具 基础性作业 请分别用眼、手、鼻、耳观察记录生活中金属、塑料、木头、陶瓷等材料的餐具的特点。 请说一说你知道的可以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有哪些? 金属、塑料、木头、陶瓷四种材料各有什么特点? 发展性作业 用金属、塑料、木头、陶瓷四种材料做的勺子和碗各有什么优缺点?书的历史 基础性作业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什么? 请说一说你了解的书的历史。 人类曾经用什么材料来做书?为什么做书的材料会变化呢? 根据做书材料的变化,你得到什么启示? 发展性作业 请猜想一下,未来的书可能会用什么材料制成?可能会有什么特点呢? 尝试做一本“竹简”书。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 材料1、我们生活的世界说课稿

材料 我们生活的世界说课稿 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我们生活的世界》。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 1 课。作为《材料》单元的起始课,本节课我主要通过“探索——研讨——聚焦”的教学流程,要帮助学生建立“两种世界”的概念,让学生从材料的视角看世界。同时,还要了解学生对材料的“初始认识”,从而统领整个单元的学习。第一部分——探索,通过提问,引出物品与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对物品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并在分类过程中对材料作初步的观察与辨别;第二部分——研讨,在经历观察与分类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表关于“按材料对物品分类”的观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初步描述各种材料的特点。第三部分——聚焦点题,由物品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做成的点出“我们生活的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这一课题。 二、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物品是由各种材料做成,不同材料具有各自的特点,可以把物品按材料分类。 2.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与识别物品,意识到物品与材料的不同。 2.学生通过对物品分类的活动,达到对材料特征的认识。 3.学生通过对物品分类的活动,培养发展分类思维的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学生通过关注我们生活世界里的材料,发展研究材料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学生通过交流研讨,达到意识到材料对于制造人工世界的。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分类,达到学会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放入目的。难点:学生通过交流研讨,培养学会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的特性的能力 四、说教学法 1、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 (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2)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3)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情去亲身实践。

2022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2-3《书的历史》

3.书的历史 【教材简析】 《书的历史》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三课时。书发展的历史是人们根据需要不断选择优化材料的历史。本课以书的历史为线索,指向不断发展变化的材料,巧妙地把材料的变化和书的发展结合在一起。通过学生模拟做书,进一步了解材料的不同特点,在此过程体会做书材料随时代演变的过程,并通过比较体会纸这种材料的优越性。 本课通过历史上不同阶段各种书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做书材料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材料变化的思考。通过本课学习,探讨用不同材料书写、做、保存、携带、使用等难易程度,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感受到不同材料的优点和缺点。并能从材料的变化中,获得一些启示。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常见的材料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观察一些材料的特点,并能用一些比较科学的词汇表达,如坚硬、光滑、粗糙、有气味等。纸是学生身边最常见的一种人造材料,各种各样的书基本都是用纸做的。为什么会选择用纸做书?历史上还有哪些材料用来做成书?纸这种材料做书跟其他材料相比有哪些优越性?这些信息学生了解是有限的。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实际做不同类型的书,进一步了解每种材料都有各自的特点,初步建立“材料”与“功能”的联系。 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区别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点。 探究实践:运用多种感官、借助简单工具观察材料的特性并思考适合相应材料的书写工具以及装订方法。 态度责任:通过做书,感受到用材料做某种物品时,需要考虑其优缺点。激发学生进一步改进物品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感受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 难点:在做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材料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材料》单元作业设计 (新版案例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材料》单元作业设计 材料是指用于制造有用物品的物质。材料属于物质,但并非所有的物质都是材料,比如燃料、化学原料、食物、药物等一般不称为材料。“材料”一词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可谓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指学生会经常听到“材料”这个词或接触到各种材料制成的物品。学生喜欢观察和摆弄身边的物品,而这些物品正是材料制成的。他们会用积木搭盖“房子”,用纸来做手工,也会无意识地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特定材料制成的物品,比如选择金属杯子可以防止摔碎。“陌生”是指学生可能从没想过“材料指什么”“材料有何特点”“材料与物品的关系”等问题。 教科版科学“材料”这一单元为二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身边常见物品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学生通过对各种物品进行探索,会发现物品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材料。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材料的一些特点来识别材料。材料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材料的使用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在对材料展开的探索中,将进一步发展学生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品外在特征的观察深人到对材料本身特性的观察;学生学习运用科学词汇描述材料并能够根据材料的性质给物品分类;学生能认识到物品会随着一些新材料的出现而不断变化,材料性能可以改变或优化;了解人类根据功能和用途选择不同材料,利用技术加工材料、制造物品。 本单元共六节课。 第1 课“我们生活的世界”,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建立“ 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物品是由哪些材料做的,把物品按材料类型分类。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与学习,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在材料方面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课上可以引导学生从材料的角度观察物品,激发他们研究材料的兴趣,明确研究材料的意义。这也是学生之前鲜有涉足的地方。 第2 课“不同材料的餐具”,借助常用的餐具探索常见材料的性质,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本节课通过金属、陶瓷、木头、塑料这几种常见材料制成的餐具运用眼、耳、口、鼻、手进行观察,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它们的特点。同时,本课的设计中还利用黑盒子的游戏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 第3 课“书的历史”,结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以书为探究对象,跟随古人的步伐,让学生探索书所用材料的发展和演变。学生通过“做本书”活动,体会材料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而发生的发展变化。 第4 课“神奇的纸”,以纸为具体例子,学生探索对一种材料进行改造,能够使其性能发生变化。 第5 课“椅子不简单”,以生活中常见的椅子为例,学生从材料方面,系统整体地研究生活中的物品,认识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种材料制作的。 第6 课“做一顶帽子”,本节课是总结课,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一顶帽子,综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材料》教案6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材料》教 案6篇 【篇一】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材料》教案:我们生活的世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物品是由各种材料做成,不同材料具有各自的特点,可以把物品按材料分类。 2.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与识别物品,意识到物品与材料的不同。 2.学生通过对物品分类的活动,达到对材料特征的认识。 3.学生通过对物品分类的活动,培养发展分类思维的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学生通过关注我们生活世界中的材料来培养他们学习材料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通过交流和讨论,学生认识到材料在制造人造世界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分类,学生可以学会观察和识别周围不同的材料。 难点:学生通过交流研讨,培养学会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的特性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用:布、橡胶手套、烧杯、瓷杯、碗、塑料杯、矿泉水瓶、玻璃瓶、气球、金属勺子、小木块、木筷子、回形针、毛巾、鹅卵石、记录纸等。 教师准备:汇总表、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探索分类 PPT: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你能说出哪些物品?他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师:除了刚才同学们提到的材料以外,我们生活还有一些常见的材料,比如()、()等等 贴板书:材料名称(金属、塑料、玻璃、橡胶、布、陶瓷、木头等)。 PPT认一认:今天凌老师带来了15种物品。看看,你们都认识吗? 生:齐答,不认识的老师告知(比如:烧杯)。 PPT分一分:实验步骤及方法。

领材料→按顺序摆放→观察→记录→汇总粘贴→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实验要求: 1.1号:领取 2.2号:放回 3.3号:记录 4.4号:粘贴 思考:观察汇总表,自己组和其他小组的分类一样吗?你们为什么这么分类? 生:书本是纸做的 生:纸是木头做的 生:枪是用金属做的 生:房子是用砖头做的 生:碗是用陶瓷做的 生:棉衣是由棉花做成的 生:······ 二、研讨交流 思考:观察汇总表,自己组和其他小组的分类一样吗?你们为什么这么分类? PPT汇总材料特点:每种材料都有什么特点呢? 塑料:轻、颜色多、光滑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解读 新教材

二上《材料》单元解读

一、单元概述

对应的课程标准: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解读新教材 1.2 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16.1 知道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而建筑物、纺织产品、交通工具、家用电器、通信工具等构成了人工世界。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17.3 认识常见工具,了解其功能。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描述肉眼观察和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 18.3 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对“材料”既熟悉又陌生。一方面,他们会经常听到“材料”或接触到各种材料的物品。学生对生活中很多材料的物品都很熟悉,他们喜欢观察和摆弄身边的物品。他们会用积木搭盖“房子”,用纸来做手工,也会无意识的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材料,比如选择金属杯子防止摔破。另一方面,他们可能从没想过“材料指什么”“材料有何特点”“材料与物体的不同”等指向材料性能的问题。

①学生知道生活中常见材料的名称并能指认组成物 品的一些材料。据调查,学生对纸和布的指认率达到100%,木头指认率92%,橡胶指认率87%,塑料指认率80%,陶瓷指认率79%,金属指认率75%,其中,金属指认率低与问卷提供的图片清晰度不高有一定的 关系,学生容易混淆的是橡胶和塑料。在本项调查中,男女生差异比较明显,男生错误率为6.5%,女生则为19.8%。

②关于材料的特点,学生多是根据生活经验来描述,描述里既有特点也有用途,说明学生对“材料的特点”的理解是模糊的,对特点的描述也是随意的。 例:对布的描述:长、软、做衣服 对纸的描述:软、会撕破、能画画、折过有线、会融化、木头加工成、易破 对塑料的描述:剪不掉 对金属的描述:不会碎、打不碎、咬不碎、会生锈、焊接更牢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