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3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3.书的历史》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书的历史》

一、背景与教材分析

《书的历史》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3课的内

容。本节课以书的历史为线索,指向不断发展变化的材料,巧妙地把材料的变

化和书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书的发展历史,经历思考—探究

—研讨的科学过程。亲自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书,感受纸这种材料做书的优越性。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对应新课标“物质科学领域”的学习内容—“1.1物质具

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该部分内容对1~2年级学生的要求有

如下:1.通过观察物体的轻重、厚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等特征2.辨别生活

中常见的材料,体会材料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的便利。

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

1.思考。书是文字的载体,在现在的学习生活中最常见的书是纸做的,那

么古代的书使用什么材料做的呢?让学生认识到做书材料的变化,引发学生对

材料变化的思考。

2.探究。学生在三种不同的材料上写字,并尝试装订成一本简易的书,以

此来感受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征以及使用该种材料制作书的特点。

3.研讨。在经历探索三种不同的材料的特点以及制作一本书的活动后,让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总结不同材料的优缺点,并从材料的发展变化中,

获得启发。

二、学生分析

1. 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二年级学生对周围物品的组成材料已经有了基本的

认识,能够辨认各种材料的一些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如坚硬、光滑、粗糙、有气味等。纸是学生最常见的一种人造材料,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基本上

都是用纸做的。为什么会选择用纸做书,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通过书籍或是父

母讲述,电视等方式间接知道一些零散的信息。为什么做出的材料会发生变化?纸这种材料做书有哪些优越性?这些也是学生不清楚的。

2. 学习能力分析:学生刚刚接触科学知识的学习,学习能力仍需不断提升。

他们能用简单的文字或者图画做科学记录,所以在设计科学记录表时应尽量简

单明了,且本年龄段的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胜任简单的小组探究活动,良好

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关系仍需加强。

3.心理特点分析:学生对动手进行探究非常感兴趣,对自身有疑问的的思考充

满好奇,但是容易在探究过程中偏离目标,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三、教材处理

按照教材的安排,在介绍书的发展历史后,再由学生体验三种不同材料的

优缺点,得出不断发展变化的材料令人类生活更加便利,这样安排不能很好地

开阔学生思维,引导其自主探究。影响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因此,

本节课采用“倒叙”的方法,在导入环节引出现在的书绝大部分都是用纸做的,那么古代的书也是用纸吗?如果不是用什么吗?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材料做书

的发展变化?等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想要探究的兴趣。

思考—探究——研讨,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亲自体验在三种不同材料上

书写的感受,体验的感受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对比优缺点,进行汇报。本环

节让学生分析,在听了其他小组的汇报后,更容易认同或者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加深自主探究的意义。另外,在制作一本书的环节,如果每个小组都制作,课

堂时间会比较紧凑,所以可以安排一个小组上讲台做演示实验,用希沃授课软

件同步投屏,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吸引学生的注意。通过前

面环节的学习后,学生已经对做书的材料发展有了一定认识,最后播放三分钟

的微课——《书的历史》作为总结,进一步加强学生认识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

的特性以及体会到生活中科学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四、教学策略

1. 本课通过设计对比的分层体验活动,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感受到古代书

书写材料和现在书写材料的不同,在发现用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中领悟材料

的发展,体会科学技术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方便。

2.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融合,运用希沃授课软件实时拍摄照片或者视频,

记录学生的实验过程,及时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的表现,不恰当的做法在研讨

环节给予纠正。

3.设计简洁的实验记录表,方便学生记录。最后以制作的微课作为本节课的总

结加深学生对书发展历史的印象。

五、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目标

认识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

2. 科学探究目标

学会选择相对应材料的书写工具,对比优缺点。

3. 科学态度目标

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生活中科学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六、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在泥板、竹片和纸三种材料上写字,对比优缺点。

2. 教学难点:

感受使用泥板、竹片和纸,探讨使用不同的书优缺点,如:获取材料的书写、装订、携带、阅读情况等

七、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泥板、竹片、细绳、铅笔、订书机、树枝、活动记录表

教师准备:手机、有关书的历史文字、图片资料、教学课件

八、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思考

1.导入新

课:同学们,

李老师今天带

了一本很好看

的书推荐给大

家,我发现里

面的文字、图

片好丰富。请

问同学们,这

本书使用什么

材料做的?

2.提问:古代

用纸做的

通过观察老

师展示的

书,吸引学

生注意,初

步认识到纸

是现在做书

做常用的材

料。

的书用什么材料做的?

2.提问:为什么我们现在不像古代的人那样用泥板或者竹片来写字呢?(可能回答用

龟壳、用竹

子、用木片、

用丝绸

等......)

因为不方便书

写、不方便携

带等......

通过反问古

代做书的材

料,活跃学

生思维,引

发学生对做

书材料变化

的思考,激

发学生学习

兴趣。

学生很据生

活经验大胆

猜测,为后

面亲自体验

出来的探究

感受做铺

垫。

探究

我们选择三

种古代做书的

材料(泥板、

竹片、纸)来

进行探究,在

材料上书写,

在活动记录表

上“画”感

受,描颜色的

星星越多表示

探究1.每个小

组四位同学在

在泥板、竹片

和纸上书写

“从古到

今”,每位同

学在一种材料

上写一个字。

亲身体验,

感受在三种

不同的材料

上书写的优

缺点。突破

重点内容。

书写的感受越好。(讲清实

验规则,先选择书写不同材料的“笔”,再进行合作探究,最后指导学生完成好课堂活动记录表。)

学生实验过程中巡视,及时拍摄做得好的小组或者操作不当的小组。最后给予表扬或纠正。

探究2.请三位同学上讲台装订泥板、竹片、纸,体会三材料装订成书的难易程度。实时投屏。每个小组认真

进行探究实验

实验结束,展

示学生书写好

的泥板、竹片

和纸,比较。

其他同学认真

看三位同学的

演示实验,得

出结论。

通过装订成

书的活动,

体验不同材料的装订的难易程度,再次感受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意识到做书材料不断变化的原因。

研讨1.比较三种材

料的书,说说

它们的优缺

点。

2.从做书材料

的变化,说一

说你懂得了什

么?

3.播放《书的

历史》微课

4.做书材料还

会有怎么样的

发展?

根据学生实验

记录表进行回

答。

体会科学技术

进步给人类带

来许许多多的

便利。

了解书的历史

发展历程。

畅想未来的书

是怎么样的。

学生经历书

写、装订的

体验活动

后,初步能

对三种材料

进行客观的

评价,体会

纸这种材料

的优越性。

巧妙突破难

点。

通过体会:

“以后的书

会是怎么样

的?”启发

学生思考并

得出结论:

随着科学技

术的进步,

会不断出现

更好的材料

用来做书,

意识到科学

技术的进步

会给人们生

活、学习带

来更多的便

利。

九、板书设计

书的历史树枝泥板材料易得

毛笔竹片防水;不易损坏

铅笔纸书写、印刷方便;阅读方便;

装订方便

十、教学总结与反思

回顾这节课的授课情况,我做如下总结:

本课通过设计对比的分层体验活动,学生感受到古代、现代做书的材料的不同,从而发现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在体验中感受,在交流分享中获取制作书的材料变化历史,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一)解决重点、巧妙突破难点:

1.在书写体验环节,体验“陶泥(树枝)——竹简(毛笔)——白纸(铅笔)”

的书写变化过程,说说在三种不同时期出现的书写材料上写字的感受。另外,比较获取材料的难、易程度比较,从而进一步了解不同材料上书写的优缺点。

2.鉴于本节课的材料太吸引学生了,学生很难静下心来研讨,所以在设计学生

活动时,加入了比赛和计时的环节。比如,比比哪组小朋友分工明确、合作最高效;在书写体验环节,每次书写活动都加入计时环节,调控速度,也暗示孩子们白纸上写字最快等优点。

3.在装订书本环节使用希沃授课软件投屏,解决时间紧凑的问题也深深地吸引

着学生注意力,效果佳。

(二)课堂推进过程中有困惑、需要再思考的地方:

1.在“三种不同材料上书写”的探究环节结束后这个环节应该让学生多多交流,谈感受,发现问题等。同时也要严格控制好时间。

2.关于实验过程的管理,材料的处理、分发、管理、回收,还需要注意。务必

讲清楚实验的要求,让学生养成严谨的实验习惯。有效的课堂管理,可以让整个探究过程发挥更大的作用。另外,在实验过程中还要注意的问题有如下几点:①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会有发现毛笔蘸的墨汁过多或过少的问题,如何控制好墨汁的量

以免课堂减少不必要的骚动,值得思考。②制作泥板时水分如果过多会弄得桌子很脏,泥板的水分过少会造成整块泥板干裂。③因为本次实验涉及到墨汁和泥板,二年级的小朋友会比较容易弄脏衣服,所以要提前在实验桌铺好一层废纸的报纸,并提醒学生拿纸巾回来,备用。另外,本次实验的所有材料,包括泥板,都是可以回收重复利用的。

学生活动记录表

第____组课堂活动记录表时间:

活动一:画星星

活动二:连一连

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二年级上册科学2—3《书的历史》

3.书的历史 【教材简析】 《书的历史》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三课时。书是文字的载体。文字需要借助载体才能传播,而文字与载体的结合,便是书的雏形。本节课以书的历史为线索,指向不断发展变化的材料,巧妙地把材料的变化和书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到制作书的材料发展过程,感受到纸这种材料的优越性。 通过前面2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发现同一种物品可能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这节课,他们将通过模拟书的演化历史,体会做书材料随时代演变、革新的过程。 聚焦板块,通过历史上不同阶段各种书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做书材料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材料变化的思考。 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做一本简易的书,来感受不同材料的特点和不同材料来制作书的优缺点。 研讨板块,引导学生回顾从书写到装订的过程,探讨用不同材料书写、制作、保存、携带、使用等难易程度,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感受到不同材料的优点和缺点。并能从材料的变化中,获得一些启示。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周围物品的组成材料已经有初步的认识,能够观察一些材料的特点,并能用一些比较科学的词汇表达,如坚硬、光滑、粗糙、有气味等。纸是学生身边最常见的一种人造材料,各种各样的书基本都是用纸做的。为什么会选择用纸做书,历史上还有哪些材料用来做成书,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通过书籍或是父母讲述,电视等方式间接知道一些零散的信息。为什么做书的材料会变化?纸这种材料做书跟其它材料相比有哪些优越性,这些也是学生不清楚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 2. 历史上制作书的材料有龟壳、石头、陶土、竹片、木片、丝绸等,造纸术 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用纸制作书,具有书写方便、装订便捷、容易携带等优点。 科学探究目标: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3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3.书的历史》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书的历史》 一、背景与教材分析 《书的历史》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3课的内 容。本节课以书的历史为线索,指向不断发展变化的材料,巧妙地把材料的变 化和书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书的发展历史,经历思考—探究 —研讨的科学过程。亲自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书,感受纸这种材料做书的优越性。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对应新课标“物质科学领域”的学习内容—“1.1物质具 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该部分内容对1~2年级学生的要求有 如下:1.通过观察物体的轻重、厚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等特征2.辨别生活 中常见的材料,体会材料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的便利。 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 1.思考。书是文字的载体,在现在的学习生活中最常见的书是纸做的,那 么古代的书使用什么材料做的呢?让学生认识到做书材料的变化,引发学生对 材料变化的思考。

2.探究。学生在三种不同的材料上写字,并尝试装订成一本简易的书,以 此来感受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征以及使用该种材料制作书的特点。 3.研讨。在经历探索三种不同的材料的特点以及制作一本书的活动后,让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总结不同材料的优缺点,并从材料的发展变化中, 获得启发。 二、学生分析 1. 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二年级学生对周围物品的组成材料已经有了基本的 认识,能够辨认各种材料的一些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如坚硬、光滑、粗糙、有气味等。纸是学生最常见的一种人造材料,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基本上 都是用纸做的。为什么会选择用纸做书,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通过书籍或是父 母讲述,电视等方式间接知道一些零散的信息。为什么做出的材料会发生变化?纸这种材料做书有哪些优越性?这些也是学生不清楚的。 2. 学习能力分析:学生刚刚接触科学知识的学习,学习能力仍需不断提升。 他们能用简单的文字或者图画做科学记录,所以在设计科学记录表时应尽量简 单明了,且本年龄段的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胜任简单的小组探究活动,良好 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关系仍需加强。 3.心理特点分析:学生对动手进行探究非常感兴趣,对自身有疑问的的思考充 满好奇,但是容易在探究过程中偏离目标,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三、教材处理 按照教材的安排,在介绍书的发展历史后,再由学生体验三种不同材料的 优缺点,得出不断发展变化的材料令人类生活更加便利,这样安排不能很好地 开阔学生思维,引导其自主探究。影响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因此, 本节课采用“倒叙”的方法,在导入环节引出现在的书绝大部分都是用纸做的,那么古代的书也是用纸吗?如果不是用什么吗?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材料做书 的发展变化?等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想要探究的兴趣。 思考—探究——研讨,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亲自体验在三种不同材料上 书写的感受,体验的感受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对比优缺点,进行汇报。本环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篇一 2023新教材 特别说明: 本教案为最新教科版 科学配套教学设计 〔含教学方案〕 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设计 教科版 学校: 班级: 任课老师: 全册 2023-2023学年二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方案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那么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

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展,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4.观察月相》 《5.各种各样的天气》 《6.不同的季节》 《7.做大自然的孩子》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 《1.我们生活的世界》 《2.不同材料的餐具》 《3.书的历史》 《4.神奇的纸》 《5.椅子不简单》 《6.做一顶帽子》 二、学情分析^p 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绘才能有了明显的开展,但学生仍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才能仍然比拟弱,因此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

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老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 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拟差,且常与兴趣亲密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拟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的 1.“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的 〔1〕科学概念目的 描绘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描绘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识别方向。描绘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描绘月相的变化现象。知道太阳可以发光发热。描绘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描绘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观察并描绘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2〕科学探究目的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3.书的历史》 教科版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书的历史》 一、背景与教材分析 《书的历史》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3课的内容。本节课以书的历史为线索,指向不断发展变化的材料,巧妙地把材料的变化和书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书的发展历史,经历思考—探究—研讨的科学过程。亲自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书,感受纸这种材料做书的优越性。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对应新课标“物质科学领域”的学习内容—“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该部分内容对1~2年级学生的要求有如下:1.通过观察物体的轻重、厚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等特征 2.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体会材料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的便利。 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 1.思考。书是文字的载体,在现在的学习生活中最常见的书是纸做的,那么古代的书使用什么材料做的呢?让学生认识到做书材料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材料变化的思考。 2.探究。学生在三种不同的材料上写字,并尝试装订成一本简易的书,以此来感受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征以及使用该种材料制作书的特点。 3.研讨。在经历探索三种不同的材料的特点以及制作一本书的活动后,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总结不同材料的优缺点,并从材料的发展变化中,获得启发。 二、学生分析 1.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二年级学生对周围物品的组成材料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能够辨认各种材料的一些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如坚硬、光滑、粗糙、有气味等。纸是学生最常见的一种人造材料,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基本上都是用纸做的。为什么会选择用纸做书,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通过书籍或是父母讲述,电视等方式间接知道一些零散的信息。为什么做出的材料会发生变化?纸这种材料做书有哪些优越性?这些也是学生不清楚的。 2.学习能力分析:学生刚刚接触科学知识的学习,学习能力仍需不断提升。他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第2单元3书的历史教学设计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第三课时 《书的历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书的历史》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以书的历史为线索,指向不断发展变化的材料,巧妙地把材料的变化和书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到制作书的材料发展过程,感受到纸这种材料的优越性。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通过介绍书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做书材料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材料变化的思考;第二部分探索,让学生在三种不同材料上写字,并试着装订成一本简易的书,来感受不同材料的特点和不同材料来制作书的优缺点;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探索不同材料的特点和做书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感受到不同材料的优点和缺点,并从材料的变化中,获得一些启示。 本课通过设计对比的分层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古代书写材料和现在的不同,从而发现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在体验中感受,在交流分享中获取制作书的材料变化历史,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周围物品的组成材料已经有基本的认识,能够观察各种材料的一些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如坚硬、光滑、粗糙、有气味等。纸是学生最常见的一种人造材料,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基本都是用纸做的。为什么会选择用纸做书,历史上还有哪些材料用来做成书,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通过书籍或是父母讲述,电视等方式间接知道一些零散的信息。为什么做出的材料会变化?纸这种材料做书有哪些优越性?这些也是学生不清楚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历史上制作书的材料有龟壳、石头、陶土、竹片、木片、丝绸等。 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用纸这种材料制作书,具有书写方便、装订便捷、容易携带等优点。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观察不同的材料,并用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对比描述。 2.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感受不同材料制作书的优缺点。 科学态度目标 1.围绕材料的发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制作书材料的变迁。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共有两个单元:“我们的 地球家园”和“材料”,总共13课。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编排逻辑为整体认识(第 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第1 课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探索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探究太阳和月球的变化 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探索地球家园的 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

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The "Materials" unit consists of six lessons: "1.The World We Live In"。"XXX"。"3.The History of Books"。"4.The Magic of Paper"。"5.Chairs are Not Simple"。and "6.Making a Hat"。XXX: Lesson 1."The World We Live In"。aims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s of "natural world" and "artificial world" and XXX 2."Different Materials for Utensils"。XXX materials and help students grasp the methods of XXX 3."The History of Books"。focuses on books as a specific research object。combines the history of human n。and XXX materials used for a certain object。Lesson 4."The Magic of Paper"。uses paper as a specific example to enable students to XXX of a material can lead to XXX 5."Chairs are Not Simple"。uses chairs as a common item in daily life to enable students to XXX study a real obj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terials and recognize that many items are made of XXX 6."Making a Hat"。is a summary lesson of the unit。aiming to enable students to apply the content learned in this unit through making a hat.

2021-2022小学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复习重点

2021-2022小学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知识 点归纳,复习重点 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第1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1、地球家园包括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其中自然世界有山川、河海、动植物等, 人工世界指人类用材料加工而成的各种物体;地球家园还包括地球外部全程的空气和云等。 2、站在地球家园往外看,更远处还有日月星辰等天体,这些虽然不属于地球家园的范围,但是会对地球家园产生影响。 第2课土壤一一动植物的乐园 1、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和水分,而且也是土壤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场所。 2、土壤中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我们可以通过放大镜等工具从表层向深层的观察校园内的土壤,我们能够看到蚯蚓等生物。 士国--动值物的乐园 第3课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1、太阳给我们的地球家园带来光和热,它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我们可以利用太阳的运动规律来辨认方向。 2、太阳的光和热对植物的生长、动物和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影响。 3、早晨面对太阳时,我们的前方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中午我们面对太阳时,前面是南;傍晚我们面对太阳时,前面是西。 第4课观察月相 1、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可能不相同。 2、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有时月相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渐变小。 第5课各种各样的天气 1、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杰及其变化的总称。 2、天气现象有阴、晴、雨、雪、风等。 3、降水、光照、风等天气要素会影响动植物,也会影响农业灌溉、风力发电等在内的人们的生产生活。

第6课不同的季节 1、我们的地球家园有四季,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春季、夏季、 秋季和冬季。 2、季节变化对植物生长、动物迁徙和人类衣着会产生影响。 第7课做大自然的孩子 1、人类的生活与动植物有着千丝万缕的练习,有些联系是直接的,有些联系是 间接的。 2、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动植物提供的资源。 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材料 一、我们生活的世界 1、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2、物品是由材料制成的,不同材料具有各自的特点,可以把物品按材料分类。 二、不同材料的餐具 1、每种材料都有各自的特点,同种物品可以由不同材料组成。 2、金属、陶瓷、塑料、木都可以制成餐具,不停材料的餐具能满足不同的功能需要,适合不同的人群使用,各有优缺点。 三、书的历史 1、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根据需要,不断选择、优化材料。 四、神奇的纸 1、普通的纸经过加工、改造、优化,能够制作出具有一定功能的物品。 2、折叠后的瓦楞纸大大加强了普通纸的承载力和隔热能力。 五、椅子不简单 1、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椅子的不同部位所用材料不同。 2、椅子由靠背、扶手、做点、支架、椅脚等部分构成,组成他们的材料可能有 所不同。 六、做一顶帽子 1、我们在制作帽子测量头尾的时候,可以先用软尺测量出头围后在纸上画圈, 也可以用扭扭棒测量头尾,还可以直接将测量了头尾的扭扭棒在帽子里固定 形状。 2、某些材料可以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物品可以用来制造新的产品。

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13课)(2022秋)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 教 学 设 计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主要指向“地球系统”、“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和“人类活动与环境”等学科核心概念,有助于学生形成“物质与能量”、“系统与模型”、“结构与功能”、“稳定与变化”等跨学科概念。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首页展示一幅在浩渺宇宙中的地球图片,隐含着本单元的学习研究我们的地球,也要研究与地球息息相关的其他天体,包括太阳和月球等。 书本第2页聚焦“我们的地球家园都有什么?”,通过展示了草地、森林、山脉、岩石、沙漠、水、动物等图片启发学生回忆并交流自己对地球家园的认识。第3页探索部分一是引导学生将自己所知道的地球上所含有的东西以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二是引导学生补充与地球家园密切相关、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地球之外的现象。两个活动分别从“地球之上”和“地球之外”的视角观察描述。第4页研讨部分一是引导整理探索部分的信息并进行适当分类,可结合班级记录表进行。二是引导认识地球家园各事物之间的关系。拓展部分活动鼓励学生到室外继续观察,扩充对地球家园的认识。 【学情分析】 新二年级学生学习科学兴趣浓,他们对于地球家园的事物是很熟悉的,能够说出很多身边的事物及自己的所见所闻过的事物,也很善于用图画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他们喜欢表达,控制力稍差,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交流和展示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不打断汇报,控制交流时间,不重复交流,并且在交流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类,提升科学思维,并通过交流意识到地球上各类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研讨画图活动,知道地球家园中有空气、土壤、岩石、水、动物、植物、人等;认识到地球是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生活离不开阳光、空气、水、植物、动物等资源。 [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能对地球家园里的物体初步分类;以研讨的方式,能建立对地球家园各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 [探究实践]在交流探索中,能用画图的方式地球家园图上标注自己认识的物体,尝试推测地球家园各事物之间的联系。 [态度责任]在研讨交流中,尊重同学观点,乐于合作分享,增进对地球家园事物的关注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并整理地球家园中的各种具体物体。 [难点]初步建立对地球家园各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班级记录单、板贴等。 [学生]1.铅笔、橡皮、水彩笔等画图工具;2.活动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引发关注、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等。 1.提问:(出示一幅在浩渺宇宙中的地球图片)这是什么? 2.提问:关于地球我们知道些什么? 3.小结:是呀!这就是我们的地球家园。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板书课题: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地球全貌,简要了解学生对于地球的认识,揭示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聚焦问题,引发研讨。 二、探索研讨、引导发现(预设30分钟)

2023年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选3篇)

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选3篇) 〖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第【1】篇〗 一、指导思想: 科技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培养小学生科技活动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它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教材分析: 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 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和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

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技活动课的起始册,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 《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家园》第3节《太阳的位置和方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太阳在地球上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培养他们对太阳和地球的基本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太阳在地球上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能力目标:能够观察和描述太阳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太阳在地球上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教学难点:理解太阳的运动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 四、学情分析: 学生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太阳和地球的认知主要停留在表面认识的阶段。他们对太阳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可能存

在一定的模糊和混淆。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准确的概念和理解太阳的运动原理。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太阳和地球的知识。现在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你们,看看你们记得多少。第一个问题是,太阳是在什么位置呢?第二个问题是,太阳是如何运动的呢?思考一下,谁能回答一下?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很好!你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关于太阳和地球的知识。今天我们要深入学习太阳的位置和运动方向,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第二环节:呈现知识 教师:首先,我将通过图片来展示太阳和地球的形象,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描述一下太阳和地球的样子。 学生:(观察并描述) 教师:非常好!现在我们对太阳和地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接下来,我将介绍太阳在地球上的位置和运动方向的基本概念,并解释一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第三环节:讲解知识 教师:太阳在地球上的位置是固定的,它在东方升起,在西

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全册课课练(含答案)(2023秋)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 课 课 练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一、选择题 1.我们能在田野中找到( ) A.仙鹤 B.老虎 C.土壤 D.狮子 2地球家园中可以没有动物吗?( ) A.可以 B.不可以 C.不确定 D.只需要人类就可以了 3地球家园中有( ) A.蜗牛 B.太阳 C.月亮 D.火星 4生活在草原上的动物是( ) A.狮子 B.老虎 C.骆驼 D.熊猫 5不属于地球家的是( ) A沙漠和高山 B.雾云雨雪 C.星星 D.海洋和陆地 二、判断题 1.星星和月亮离我们地球家园很远很远。 2.人、动物和植物都离不开地球家园。 3.蓝的大海环抱着地球家园。 4.地球家园中的物体可以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类。 5.地球家园中有岩石。 [参考答案] 1.C 2.B 3.A 4.A 5.C 1.√ 2.√ 3.√ 4.√ 5.√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一、选择题 1.如果土壤里的植物长时间离开土壤,会 ( ) A.枯萎 B.生长茂盛 C.开花结果 D.绿树成荫

2.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身体都比较 ( ) A.小 B.大 C.适中 D.不确定 3.蚯蚓喜欢生活在 ( )的土壤 A.干燥 B.潮湿 C.不干燥也不潮湿 D.不确定 4.土壤能给大树的生长提供( ) A.阳光 B.水分和养料 C.食物 D.动物 5.( ) 给大树的生长提供了水分。 A.风 B.土壤 C.人类 D.动物 二、判断题 1.土壤是人类的重要资源,人们可以任意开发利用。 2.土壤里有空气,所以动物可以生活在土壤里。 3.蒲公英一般在清晨开花,夜晚闭合。 4.土壤中生长着许多植物,土壤表面和土壤里面生活着许多动物。 5.土壤是动植物的乐园。 [参考答案] 1.A 2.A 3.B 4.B 5.B 1.× 2.√ 3.√ 4.√ 5.√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一、选择题 1.两次月圆的时间相隔大约 ( )。 A.24 小时 B.30天 C.360天 D.2年 2.关于月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周围气候在变化才产生月相变化。 B.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无关。 C.月相是地球上能看到的月球亮面的不同形状。 D.月相有三种类型,主要为新月,上弦,和满月。 3.月球上的黑夜和白天分别长达半个月,这种现象说明( )。 A.月球不会自转,月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是由月球公转形成的。 B.月球在不停地自转,它自转一圈的时问大约需要一个月。 C.月球偶尔会自转,但绝大部分时间是不自转的。 D.月亮发光的部分自东向西变化。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教学设计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教材简析】 本课是《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第三课。在前两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从整体上初步了解了地球家园中有什么以及土壤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在后面的学习内容中,学生将进一步探究地球家园里的邻居——太阳和月球等内容。 本课我们将目光聚焦在地球家园的邻居——太阳上。教材从一幅太阳的照片拉开本课研究的序幕。在聚焦环节,用“太阳为我们的地球家园带来光和热,它在天空中的位置会不断变化。我们能根据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吗?”这个问题出发,让学生了解到本课的研究重点是“如何利用太阳的位置来辨别方向”。 在探索环节,教师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指导学生到操场上利用太阳辨别方向,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进一步了解如何利用太阳辨别方向。因为观察太阳的东升西落需要的时间周期比较长,从早晨到傍晚,所以需要教师灵活机动地组织学生开展观察。在组织观察活动前,可以有意识地把研讨环节的两个问题置前,让学生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带着问题去观察:一是在清早、中午和傍晚,面对太阳,我们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二是在清早、中午和傍晚,我们的冷热感觉是怎样的。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不要用眼睛直接观察太阳,以免灼伤眼睛。除了实时观察以外,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模拟辨识方向。 研讨环节的第一组问题“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我们怎样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旨在引导学生梳理小结实践活动中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第二组问题“早、中、晚,什么时候最热?我们是怎样知道的?”,是进一步让学生将一天中太阳的不同位置与人类生活联系起来。 最后的拓展环节,通过“太阳能够发光发热。举一个例子说明太阳对动植物和我们生活的影响”这个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太阳的发光发热情况与动植物以及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太阳是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是比较清楚的,但是学生要利用东和西来判断南北,有一定难度,特别是把南北和左右混在一起更难。另一方面,当学生置身于操场上,而上课时间却接近中午,学生可能会对太阳当时所处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太阳的位置和方向》面试试讲“说课稿+试讲稿”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太阳的位置和方 向》面试试讲“说课稿+试讲稿” (一)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太阳的位置和方向》。第一单元的教学主题是“我们的地球家园”。本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第3课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认识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规律、怎样利用太阳辨别方向以及太阳发出的光和热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本课承担着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第3课,学生通过观察太阳的东升西落,体验清早、中午和傍晚的冷热感觉。学生在清早、中午和傍晚,面对太阳来判断方向等活动,认识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规律、怎样利用太阳辨别方向以及太阳发出的光和热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本课在教科书上分为4个部分。聚焦部分展示了一幅太阳当空照的图片,预示着这节课的研究重点是“太阳”。图片是为了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更好地回答聚焦中的问题。

探索部分包括两项活动。第一项活动内容是“观察太阳的东升西落”,第二项活动内容是“到操场上,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研讨部分有两个问题,可以和探索部分穿插进行。拓展部分的内容是“太阳能够发光发热。举一个例子说明太阳对动植物和我们生活的影响”。这个内容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将不同时间太阳的发光发热情况与动植物和人类的生活联系起来。 二、说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1)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2)太阳的光和热对植物的生长、动物和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影响。(3)太阳东升西落,面对太阳升起的方向时,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科学探究目标 (1)会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2)会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辨识方向。 (3)会举例说明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3.科学态度目标: (1)对利用太阳的位置来辨识方向感兴趣。 (2)能按照要求进行合作探究。 4.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懂得地球上的生命离不开太阳的光和热,人类可以利用太阳的光和热为人们更好的生活服务。 三、说教学重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