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

1、学会默读,把握记述文六要素,训练学生准确地复述课文的能力。

2、学习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特别是心理描写。

3、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

能找出文中的心理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认识,正确把握的内涵。

一、故事导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美国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飞机深入到德国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光是想象着飞机被击中,自己将尸骨无存,就坚持不下去了。但是军令如山,第二天,他起飞时,告诉自己,只是飞起来就行。飞机升到8000米高空时,他有告诉自己,只要按照无线电的指引,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行,这个并不难做到。接下来他不断告诉自己,只是飞越荷兰就行,然后是飞越德国,就这样,一程

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被称为“孤胆英雄“,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大家猜一猜这个飞行员叫什么名字?

他就是莫顿亨特,美国的作家心理学家,他在65岁时写下了小时候的那段经历。我们这节课就一些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段经历。

请大家齐读今天的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预习检测

出示学习目标上节课已经提前布置了预习的作业,现在来检测一些大家预习的情况。找一位同学读一读这些字词。(出示幻灯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这些学习目标。

三、读一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记叙文六要素并勾画关键语句,并以此复述课文。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然后以这样的句式组织语言。(出示幻灯片)

四、说一说

那么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大家浏览课文。划出能体现我性格品质的句子。然后以这样的句式来回答:从____部分能看出我是一个_______的人。(生回答)

(具体是哪个段落呢?能不能读一下?)(朗读指导)

(通过读,能感知到人物的情感。)“我”由胆小变得勇敢,是哪一部分的情节使我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五、品一品

作者是通过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来体现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自己找一找勾画出来。

看来大家有很多的想法,为了使你的语言更加流畅,思路更加清晰,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活动,稍后小组代表举手发言,展示成果。

(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毫无信心→信心萌发→信心大增→巨大的成就感)

六、悟一悟

经历了这件事,最后我有什么启示呢?我们应该怎么做?

(明确:遇到困难应该积极努力地解决,有了向上的决心再加上一步步的积累,一定会克服所有困难。)

七、作业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和掌握“训练”“嶙峋”“纳罕”“啜泣“灰心丧气”等词语的意义与用法。

2、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体味散文特点。

3、抓住文章标题,以此为线索指导学生精读课文,领会以小见大的写法。

4、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课文掌握记叙文六要素。

2、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通过朗读、复述把握课文情节,设疑探讨文章主旨。

2、多角度阅读,就文章的人物、情节、写作手法等提出自己有创意的解读角度。

3、多方面探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和生活哲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不难做作到。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他是怎样克服自己的困难的吗?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莫顿亨特(板书题目、作者)。刚才这个故事是《走一步,再走一步》原文的前半部分在选入教材时做了删节。作者讲自己之所以能够战胜困难,是由于小时候的一段经历留下的启示。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到底作者小时候发生过一件什么事,可以使他在长大之后,勇于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

文体:本文是叙事散文。散文,是以紧凑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抒写、生动活泼的语言,把自然美、人情美、哲理美相融合,迅速、广泛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它取材广泛,结构自由,表现方法多样;“神不散’指立意明确,主题鲜明而集中。

二、检查预习(生字词的积累)

训诫(jiè):告诫、教导。耸立(sǒng)迂回(yū)

嶙峋(lín xún):形容人瘦削。凝视(níng)头晕目眩(xu àn)

啜泣(chuò qì):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小心翼翼(yì):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谨慎、

严肃的样子。

三、整体感知

1、集体朗读课文,给段落标上记号,并把文章分成起因、经过、结果、启示四个部分。

(1)起因(1――3)游戏玩厌,去爬悬崖

(2)经过(4——15)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3)结果(6——2)父亲指点,摆脱困境

(4)启示(24)走一步,再走一步

﹙1﹚用一句话概述课文所写的内容。

明确:本文记叙“我”悬崖脱险一事,说明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最终是会战胜困难和挫折。

(2)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费城。

(3)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4)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5个。

(5)有名字的是哪两个?——内德、杰利。

(6)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约20米;约7米。

﹙7﹚“我”爬山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玩游戏玩厌了,想玩点新花样。

﹙8﹚“我”与其他四个孩子的性格差异是什么?

明确:“我’胆子小内向,其他四个活泼、勇敢。

﹙9﹚父亲为什么不背“我”下来,而是鼓励“我”向前走?

明确:因为“我”从小比较胆小,父亲为了锻炼“我”的胆量,

教育“我”如何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3、复述:简洁地复述课文的主要情节,也就是作者在童年的这一段经历。要求:用三分钟的时间浏览课文,复述课文,提出明确要求:

⑴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⑵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⑶尽量用自己的话。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文章讲述了一件感人的事:五十七年前的一个夏日,“我”和五个小男孩在一起玩耍。禁不住同伴们的激将,“我”和他们一起去爬一座二十来米高的悬崖。但爬到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岩石架时,体弱多病的“我”再也不敢向上攀登了。五个小男孩爬上崖顶后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了家,而“我”却困在石架上没法下来。

直到天黑,父亲在“我”的好友杰利的陪伴下匆匆赶来。父亲用手电光照着“我”,鼓励“我”一步一步往下走。经过自己的努力,原本胆小的“我”终于爬下了悬崖。【费城七月的一个闷热的日子,“我”和一群孩子攀爬悬崖,我在悬崖边上不去下不来,最后在爸爸的引导下,“走一步,再走一步”爬下了悬崖,并且得到了宝贵的人生启示。】【要旨: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拥有自信,向着预定的目标走下去,终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字词,解释词语

2、熟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关动作和心理描写的内容并体味其哲理。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复述故事,已经大致熟悉了本文所记叙的事件,而且也悟出这篇文章主旨就是通过“我”的脱险经历告诉人们不要害怕困难,不要被困难吓倒,不管这困难多么吓人,都要努力去克服它。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通过研读重点情节再进一步领会文章。

【全班朗读脱险部分】

二、局部品味,问题分析。

1、找出这部分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

夜色降临更进一步地烘托内心“我”内心的恐惧与紧张,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1)渲染气氛。

(2)烘托人物心情。

(3)推动情节发展。

(4)间接表现人物性格、思想情感

2、分析心理活动描写。

第二部分:当“我”被弃于悬崖,我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找出描写作者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的词句:

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磷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心惊肉

跳,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求,头晕目眩,啜泣,恐惧和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这里有委屈、羞辱、迷惘、后悔,以及强烈的恐惧感。

3、第三部分:孩子在父亲的指点下,终于征服悬崖的过程中,作者详写了“我”的心理变化。

【“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朗读这三句话时应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后两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变化?】

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部分。要分别读出父亲平静的宽慰的、“我”惊恐的和叙述者从容的不同语调来。(学生朗读,教师评点)要求学生概括出爬下悬崖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

最初:毫无信心(我不下去!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继而:信心萌发(这似乎能办得到。)

随后:信心大增(我顿时有了信心。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

最后:巨大的成就感(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整个变化过程有层次而令人信服。

4、课文中的两个“啜泣”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有复杂情感,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对父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5、“永远忘不了的经验”指什么?

明确:明确:“经验”有两层意思:①是从悬崖上学到的经验使

自己终生受益。②再次将这“经验”归纳成:“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小小一步,走了这一步之后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为止”。这也就是告诉读者,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怯步,而要冷静地分析困难,化解困难,要就近起步,由易入手,循序渐进,坚持到底。这样就可能积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向胜利转化。

明确:屡次”意思是一次又一次。课文中用“屡次发现……”强调这“经验”的普遍意义。

三、探究主旨,回味标题,研究“为什么这样写”

1、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宝贵启示:把艰难的历程分成一小步一小步,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

2、以小见大、由事推理的写法。

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凡事要想一想其中包含一个什么道理,悟到哲理就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就成为一笔精神财富。比如滴水石穿告诉我们坚持的力量,春去秋来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善于感悟,写作文,也有东西可写,在不起眼的题材上也能写出好文章。

3、指导多角度地阅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获得启示。

(1)讨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

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文中的人物特点,对人物做出合理的评判,也鼓励学生从中有所感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如果学生在喜欢的人物中选择父亲和“我”,都应视为正确的,关键是把喜欢的理由说足、说全,可互相补充。不喜欢的人物可选在“我”困难时嘲笑“我”的孩子,这一点比较简单。

有争议的人物可能是杰利。可能有的同学喜欢他,有的不喜欢他,引导学生评论他做得对的和不好的方面。这样来谈,针对性可能强一点。

(2)杰利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

杰利:如果我是杰利,我会感到左右为难,一边是最要好的朋友,一边是更多的朋友。四个孩子一定不会让杰利帮“我”,而杰利也不想被嘲笑,不想失去这几个玩耍的朋友。所以杰利虽然“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我想,这也说明杰利低估了“我”的懦弱。他以为这么点悬崖,“我”总会下来的。再说,他一时也帮不了“我”。天越来越黑了,见“我”没回来,杰利的良心不安了,便告诉了“我”父亲,寻求大人帮助,把“我”从危险的边缘救了回来。杰利虽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他是“我”真正的朋友。

四个孩子:我感觉四个孩子的人品有问题。当自己的朋友遇上困难的时候,他们不仅不去拉自己的朋友一把,反而雪上加霜的嘲讽朋友,把他一人留在危险的石架上,这也是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他们根本不是真正的朋友,简直可恶至极。

(3)把“我”的父亲和母亲进行对比,两者的教育方法有何不同?

父亲角度: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他不像别的父亲,爬上石架把儿子抱下来,而是让作者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下去。这是为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毅力。如果他对孩子百依百顺,那只是让他更加娇气,一生一世都软弱无能。有句话说:“打是亲,骂是爱”,只有在磨练下才能成好钢,没有磨练的只是土块、锈铁。所以这位父亲是对孩子负责的真正爱孩子的父亲。

这是一位明智、教子有方的父亲。父亲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实力抱孩子下来,但他不这样做,而是引导孩子凭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克服自己。其实,父亲这样做是想给孩子一份经验,一次锻炼,一个成就感,一份不怕任何困难的勇气。这是父爱的一种多么明智的体现,是真正的父爱。他在父亲的眼里,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比生命更重要,因为,父亲知道,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的,同样,被溺爱的孩子是经不起考验的。

感受父亲博大精深的爱,感受父亲睿智的教育方式:一开始父亲没有责备儿子不听话,而是用拉家常的方式对孩子说晚饭做好了,他要和“我”一起回家吃晚饭,让孩子紧张恐惧的心得到放松,压力得到缓解(父亲真是一位高明的心理辅导师),然后安慰“我”,“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还不断鼓励“我”,给与信心和勇气:“你能办得到的”,“好”,“很好”。就因为“父亲”指点有方,给“我”信心和勇气,终于有了人生第一次成功的经历!

母亲角度:慈母多败儿。这位母亲一直告诫我不要冒险。在母亲的庇护下,“我”变得非常懦弱。如果杰利通知的是母亲的话,可能她会声嘶力竭地叫我别动,吓得脸色苍白,神经兮兮的叫了一大帮人来。之后母亲可能不允许我跨出家门半步,不准我与杰利玩。从此,世上多了一个废物,少了一个作家。

小结:哪一位父亲不爱自己的子女。这位“狠心”的用心良苦的父亲以独特的方式在“我”的生命中注入自信的琼浆,熔铸了“我”直立的腰杆。他给孩子的不只是一个健康的躯体,还给了孩子一个自信的灵魂。这对孩子的一生无疑是最宝贵的财富。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在感受伟大母爱的同时,也要多理解这份严厉的深沉的父爱。

4、课后的研讨题目: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你会怎么做?

培养学生患难与共的爱心,激励勇敢精神。

总结: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还要把你的这些感受传给那些正在遭遇困难的人们。

《走一步,再走一步》语文教案篇13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第【3】篇〗

一、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于工具书掌握相关的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重点语句,把握本文思想感情,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

4、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2、掌握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感受到正确对待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信心和决心。

三、教学准备:

1、通过预习初步掌握字词的含义,把握文章的大概内容。

2、品味文中优美语句,领悟其深刻含意。

3、借助于投影仪、小黑板、等辅助性教学用具。

四、教学设想:

使学生从作者在那座悬崖上学到的如何克服困难、战胜苦难的经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领悟人生会有这样和那样的波折,要着眼于克服困难的那一小步,要勇于跨出那一小步,人生才能跨出一大步。让学生积极思考一小步是成就一大步的基石,使学生从一小步中受到思想和情感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把跨出一小步作为教学的重点加以体会和领悟,帮助学生端正克服困难的态度和树立坚强的个性。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精选12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精选12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篇1 教学目标:1.有创意地阅读课文并复述故事 2.学会思索,感悟日常生活中所寓含的深刻哲理 3.培育同学乐于尝试,敢于冒险的精神 4.培育同学患难与共的爱心 5.体悟文中“化整为零,克服困难”的方法,增加自己制服困难的信念 教学重点:探究“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教学难点: 多角度地思索同一现象,获得不同的感悟和体验 (一)同学学习过程设计: 1:课前自学:(1)诵读、勾画、点评批注 (2)阅读并了解本文相关的背景学问 2:课内学习: (1)同学沟通自学内容: 字、词的读音、词义;及背景 (2)同学独学:同学朗读课文并思索下列问题: a: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缘由是什么? b:“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办法”?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 c:“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d: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 (二)老师活动设计: 1:课前预备: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化分析,对同学课堂上将要涉及的问题有充分的预备 2:课堂导学:(1)老师检查同学自学状况 (2)老师引导同学复述课文内容并予以方法的指导 (3)老师指导同学再读课文,谈谈自己读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想?

(三)同学对学、小组群学并沟通: 1:探究性品尝文中“脱险”部分,深化理解文章主旨: (1)找出这部分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 (2)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3)“你能办得到的”“这好像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朗读这三句话时重音放在哪个字上?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后两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变化? (4)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5)结合课文最终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2:老师让同学沟通学习答案,各小组展现学习效果。老师指导、补充同学学习中的疑难和不足。 (四)老师指导同学独学、对学及小组学: 1:你最喜爱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爱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老师指导:这个环节是为了引导同学从不同角度去熟悉文中的人物特点,对人物作出合理的评判,也鼓舞同学从中有所感悟,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假如同学在喜爱的人物中选择父亲和“我”,都应视为正确的,关键是把喜爱的理由说足、说全,可相互补充。不喜爱的人物可选在“我”困难时称赞“我”的孩子,这一点比较简洁。有争议的人物可能是杰利。有同学喜爱,也有同学不喜爱。老师可引导同学评论他做的 对的和不好的方面。这样针对性要强一些。 2:同学争论老师指导:假如“我”的父亲赶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劝慰“我”,一面爬上石架,吧“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爱哪一种?为什么? 老师指导:这个问题争论时或许有争议,但应当倾向文中父亲的做法,由于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总靠别人扶,不是长期之计。父亲指导儿子独立走下来,恰恰是让儿子经过这种历练增加独立克服困难的士气和阅历。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老师其实也给了我们许多这类的指导。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2.理解“我”的脱险经历带来的人生启示,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3.培养树立自信、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心理素质。 学习重难点 1.能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2.理解“我”的脱险经历带来的人生启示,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学法指导: 1.继续学习默读,在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争取提高阅读速度,并勾画关键语句。 2.课文中的心理描写真实、细腻,值得仔细品味。将这些心理描写串起来,能够发现一条清晰的人物心理成长之路。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了解背景。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莫顿•享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小时候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岩石架,爬了1/3高度,再也上不去,要下也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照父亲说的,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富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 2.文体解读。 本文是叙事散文。 散文,是以紧凑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抒写、生动活泼的语言,把自然美、人情美、哲理美相融合,迅速、广泛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它取材广泛,结构自由,表现方法多样;“神不散’指立意明确,主题鲜明而集中。 二、预习任务 1.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标志事件发展和描写“我”不同心理活动的语句,试着复述这个故事。 2.再读课文,完成课文的旁批。 三、预习检测 1.下列词语中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酷热(kù) 厌倦(juǎn) 暮色(mù) B.附和(hé) 突兀(wù) 嘲笑(cháo) C.哭泣(qì) 呻吟(yǐn) 凌乱(línɡ) D.警告(jǐnɡ) 犹豫(yù) 抽噎(yē) 2.用横线画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在括号里改正。 (1)我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病弱的孩子,并将妈妈的警告牢记在心——我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贸险。( ) (2)从底部杂乱的岩石到顶部草皮的边缘,只有60英尺左右,但是对我来说,这是严紧和不可能的化身。 ( ) (3)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砰砰地跳动。( ) 3.根据括号里的解释在横线处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____________(迟缓动摇,拿不定主意),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这才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地往上爬。 (2)这位老人回想着自己过去的生活,神情________(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3)近日,两家外资零售巨头在中国的价格欺诈事件让消费者变得____________(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起来。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导学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目标 1.默读全文,掌握重要的字词;感知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2.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从生活的小事中感悟哲理的能力。 3.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教学重难点 感悟文章蕴含的哲理;培养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课前导学 走近作者 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作家、心理学家。 结构图解 主旨点睛 课文写的是“我”童年时的一次“脱险”的经历,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 词语释义 zhuó人(灼)厌倦.(juàn)附和.(hè)突兀.(wù)怦.怦(pēng) 晕眩 ..(yūn xuàn)安慰.(wèi)凌.乱(líng )惊.讶(jīng) 恍惚 ..(huǎng hū)畏惧.(jù)抽噎.(yē)嗓.子(sǎng) shēn yín(呻吟)天旋.地转(xuán) 词语释义 耸立:高高地直立。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突兀:高耸的样子;突然,出乎意外。 抽噎:一吸一顿地哭泣。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参差不齐:本义为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惊慌失措:指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自主探究 1.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有何深刻含义? 答:走完一步,再走一步,而且要认真地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一个小困难克服之后再克服另一个小困难,最终克服大困难。 2.文章一开头为什么要突出“酷热”? 答:正是因为天气酷热,所以伙伴们才想到去悬崖上透透气,凉爽凉爽。其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3.谈谈你对文中父亲这一形象的理解和认识。 答:父亲是一个善于引导、懂得教育、帮助孩子成长的好父亲。他懂得怎样训练孩子,自己只给以指导、鼓励,这样可以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敢。课文中的父亲看到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摔死,可他并没有跑上去救孩子。因为父亲深知,如果自己救孩子,孩子的能力就毫无长进。父亲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事实证明,作者确实获得了永生难忘的经验。 4.“我”爬下悬崖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 答:最初,毫无信心(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继而,有了信心(这看起来我能做到);随后,信心大增(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能做);最后,有了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5.“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周围一片寂静。”“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这些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这是典型的环境描写,很好地烘托了“我”的恐惧心理,为下文写“脱险”做铺垫。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 1、学会默读,把握记述文六要素,训练学生准确地复述课文的能力。 2、学习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特别是心理描写。 3、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 能找出文中的心理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认识,正确把握的内涵。 一、故事导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美国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飞机深入到德国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光是想象着飞机被击中,自己将尸骨无存,就坚持不下去了。但是军令如山,第二天,他起飞时,告诉自己,只是飞起来就行。飞机升到8000米高空时,他有告诉自己,只要按照无线电的指引,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行,这个并不难做到。接下来他不断告诉自己,只是飞越荷兰就行,然后是飞越德国,就这样,一程

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被称为“孤胆英雄“,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大家猜一猜这个飞行员叫什么名字? 他就是莫顿亨特,美国的作家心理学家,他在65岁时写下了小时候的那段经历。我们这节课就一些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段经历。 请大家齐读今天的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预习检测 出示学习目标上节课已经提前布置了预习的作业,现在来检测一些大家预习的情况。找一位同学读一读这些字词。(出示幻灯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这些学习目标。 三、读一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记叙文六要素并勾画关键语句,并以此复述课文。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然后以这样的句式组织语言。(出示幻灯片) 四、说一说 那么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大家浏览课文。划出能体现我性格品质的句子。然后以这样的句式来回答:从____部分能看出我是一个_______的人。(生回答) (具体是哪个段落呢?能不能读一下?)(朗读指导) (通过读,能感知到人物的情感。)“我”由胆小变得勇敢,是哪一部分的情节使我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五、品一品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导 学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在面对困难时,我们不能气馁,而应坚持下去,不断努力,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该篇课文主要通过讲述主人公小燕子在学习跳高上的坚持与努力,来阐述这一主题。 一、导学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理解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2.学习关键词汇和词语,掌握相关词义。 3.学习词语搭配和句子结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找出重要词语和句子,理解其意义。 3.思考课文中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以及我们应如何理解和运用 这一主题。 三、课堂导学 1.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大意: 阅读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以及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2.词汇学习:

a.坚持(jiān chí):保持下去,不放弃。 b.目标(mù biāo):达成的一个具体或抽象的结果。 c.扩大(kuò dà):变大或增大。 d.答应(dā ying):接受并同意做某事。 e.模范(mó fàn):用作榜样的人或事物。 f.努力(nǔ lì):用尽全力,进行苦干。 2)词语辨析: a.练习(liàn xí):重复多次,达到熟练的程度。 b.训练(xùn liàn):根据既定目标进行有组织的活动以达到目标。 c.锻炼(duàn liàn):通过活动增强机体机能。 3.句子学习: 1)我们的困难,小鸟也感受得到。(困难也是大家都会遇到的。) 2)燕子们学会了大家都觉得困难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大家之所以觉得困难,是因为害怕失败。) 3)春天一到,跳高架就被放在东风里。(春天来了,我们可以去尝试新的事物。) 4)我们听说,高架上有一个模范的大姐妹,每次都能一步一个成功。(我们听说每次成功的人都有例外。) 四、课后巩固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创学案(含答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学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我”童年时的一次经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使我们从中体会到人生的经验。作者生动细致地叙述了我小时候冒险脱险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将困难化整为零,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它。 学习这篇课文首先要能理解清全文冒险脱险的情节,画出文末的主旨句,进而理解全文的中心。其次要细心品味作者细致生动的描写,从中吸取语言养料,提高表达水平。还要把自己当作亨特,去“亲临亲历”,从亨特的脱险经历中得到宝贵的启示,学会战胜生活中的困难。 [典题例析] 例题:品读下面语句,简析其表达效果。 1、我听见有人在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2、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解析:第1题考表达效果的理解分析,第2题考对全文主旨的理解。 参考答案: 1、听见有人啜泣,竟然不知道是谁。最后才发现是自己。可见,“我”当时已经被吓傻了。这句心理描写,生动传神,既有点夸张,又很符合当时的情景,充满了童真童趣。 2、这句话用议论的方式点明全文的主旨,通过亨特的体验,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将困难化整为零,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它。[课时训练] 训练一 一、选择题。 1、以下带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训诫(jiè)耸立(sǒng)迂回(xū) B、啜泣(zhuì)纳罕(hǎn)嶙峋(línxún) C、屹立(yì)屡次(lěi)头昏目眩(xuàn) D、萧瑟(sè)头颅(lú)小心翼翼(yì)

2、下列词语或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训诫:告诫、教导嶙峋:形容人很瘦 B、头昏目眩:眼睛昏乱小心翼翼:翅膀 C、啜泣:哭泣纳罕:惊奇、诧异 D、迂回:迂腐凝视:长久地望着 3、以下句子中属于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一项是() A、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B、“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C、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D、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二、填空题。 4、注意下列句子中对话的引用方式,在方格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嗨!”内德说□“我们很久没爬悬崖了。” (2)“我们现在就去爬吧!”有个孩子叫道□ (3)妈妈说□“快去快回来。” 5、下面各句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在这个字下面划横线,并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1)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恢心丧气时,我提醒自己……。() (2)我听见有人辍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3)我惊奇而自毫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4)暮色仓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6、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入适合的量词。 (1)我们最后来到一()空地。 (2)我们就朝一()悬崖飞跑而去。 (3)那是费城七月里一()闷热的日子。 (4)我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三、造句。 7、高不可攀: 8、小心翼翼: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的:1了解本文结构特点,体会本文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2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并积极克服困难。 3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设想:本文语言既有形象化的描写,又有哲理性的陈述,句式变化多样,比较适合朗读。因此教学中,应注重朗读,结合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积累: 1、不积跬步,无以行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子 2、学生课前一分钟口语表达练习。 一、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人的童年,想一想,你有哪些经历让你至今依然不忘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感悟《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带给我们的宝贵的启示。 二、教学目标,检查预习。找生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生领读,师纠正。

三、朗读课文,先自由读,再找学生范读,边读边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读完后,你最想说得是什么? 2、你觉得课文中哪句话最能打动你?为什么? 3、“走一下”和“再走一步”说明了什么?(或者说“走一步,再走一步”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4、家长怎么样来教育学生?请小组讨论完成。 四、质疑问难:讨论明确以后,集体交流,提出不同的意见,教师做适当指导点拔。 五、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1、师引导学生如何复述故事性文章,师出示复述要求。 2、研讨与练习二。 3、研讨与练习三。以上由学生自己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方式完成。 六、课后小结,提出希望。 1、师送学生一首诗——《一步》 2、布置作业:A类:抄写“读一读,写一写”,理解词语含义。B类:根据“研讨与练习三”的要求,写一段话。 附板书设计: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故事:遇险——脱险 哲理:把困难分解再去克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含答案)

导学案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2.理解“我”的脱险经历带来的人生启示,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3.培养树立自信、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心理素质 学习重难点 1.能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2.理解“我”的脱险经历带来的人生启示,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莫顿·亨特,美国当代作家。他早年曾加入美国空军,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战斗,曾经驾驶飞机深入德国完成极其危险的侦察任务。 2、了解背景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莫顿•享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小时候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岩石架,爬了1/3高度,再也上不去,要下也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照父亲说的,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富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 1.字音 耸.立( ) 迂.回( ) 训诫.( ) 啜.泣( ) 纳罕.( ) 瘦骨嶙峋 ..( ) 头晕目眩.( ) 着.眼( ) 2.释义 训诫 嶙峋 纳罕 啜泣 小心翼翼

3.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4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有什么深刻含义? 5.阅读14-23段,找出表现“我”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句子和词语。请注意示范内容,按照这样的格式概括。 6.从爬悬崖这件事中“我”学到了什么人生经验?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1)人生经验: (2)启示: 7、文中两次写到“啜泣”(14段、22段),这两次“啜泣”分别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8.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4走一步,再走一步 素养目标1.在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并勾画关键语句。2.品味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的过程。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并实践课文所探讨的人生经验。 学法指引 文章结尾段落的作用1.首尾呼应(照应题目、照应前文)。 2.画龙点睛,篇末点题。 3.总结上文,深化主题。 4.引人想象、思考,给人启迪,引人回味。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心理学家、作家,致力于社会与行为科学方面科普文章的写作,擅长写励志类文章。代表作有《内在的宇宙》《心理学的故事》等。 2.背景简介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文章,回忆自己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小时候,体弱多病的他,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当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离崖顶三分之二路程的岩石架时,由于恐惧,他全身颤抖,上不去也下不来,陷入两难境地。后来他按照父亲的指引,一小步一小步地爬下来,终于脱险。 3.完成自学结构图 走一步,再走一步 基础夯实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那是在费城,一个kù rè()的七月天——直到56年后的今天,我仍能感受到当年那股zhuó()人的热浪。 (2)和我在一起的五个男孩子已经yàn juàn()了玩弹珠,以及用透镜在干树叶上烧洞的游戏,正在寻觅其他好玩的事。 (3)“我们走吧!”有人fù hè()着。 (4)有一道悬崖,像一面几近垂直的墙tū wù()地耸立在岩石中,四面都是土坡,上面长着cēn cī bù qí()的矮树丛和臭椿树苗。 (5)手bā()在这儿,脚踩在那儿,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pēnɡ pēnɡ()地跳动,我努力往上爬着。 (6)这句话刺激了他们,他们开始cháo xiào()我,发出嘘声。 (7)我往下看,感到阵阵yūn xuàn()。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优选3 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预想 二:谈话导入;同学们,你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过困难吗?遇到过什么; 师:比如:老师让你把《春》背下来,你会不会想:那; 师: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来,一起读明确了目标, 教学目标: 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激发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预想二: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过困难吗?遇到过什么困难?

师:比如:老师让你把《春》背下来,你会不会想:那么长的文章怎么背下来?升入初中以来,你觉得自己比较努力,但成绩总和别人有差距;你很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总是遭到同学的误解究竟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相信学后你一定会深受启发。师:板书课题、作者。请同学们读出课题及作者。 师: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来,一起读明确了目标,接下来我们就走进文章,了解内容。 二、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课文,做到眼到、手道、心到。要求: 1、圈点出不认识读不准的字词。 2、画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还有小组不能解决的字词吗?你可以提出来。 (课件出示字词,检测读音) 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学习的情况。(课件出示抢答题) 抢答: 1、(时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2、(地点)故事发生在哪里? 3、(人物)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4、(起因)我们去爬山的原因是什么? 5、(经过)“我”在爬山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语文七年级上册导学案-14《走一步,再走一步》-部编版

学习要点: 一、重点 1. 理清课文的结构和详略安排,体会作者娴熟的叙事技巧。 2. 学习运用多种方式来表现人物心理、展现人物性格。 二、难点 1. 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及其蕴含的生活哲理。 2. 尝试从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课文精析: 一、整体感知 1. 走近作者 莫顿·亨特,美国当代作家,心理学家。他早年曾加入美国空军,做过空军飞行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驾驶飞机深入德国完成极其危险的侦察任务。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宇宙间》等。 2. 文章概览 这篇文章是莫顿·亨特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作者小时候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有一次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中途,就再也上不去了,陷入了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按照父亲的指挥,他一小步,一小步地爬下来,终于脱了险。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使其成为人生中的宝贵财富,也成为他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 二、重点研读 (一)描写准确恰当 本文成功地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对人物性格和文章中心起

到了渲染、突出的作用。如对“我”和父亲的语言描写,就表现出了“我”的胆怯和父亲的耐心细致。对“我”的动作和心理描写,使得整个事件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二)多角度探究 1. 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抱下来?他不怕孩子失足摔下悬崖吗?从中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如果是母亲来的话,她又会怎样做?你能想象一下吗? 明确: 孩子在陡峭的悬崖上,又是黑夜,一不小心就会摔下来,非常危险。但父亲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走一步再走一步学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学案 恍惚: 抽噎: 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参差,长短、高低不齐。 哄堂大笑: 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恭敬、谨慎样子。 惊慌失措:因害怕慌张而举止失常,不知道怎么力、。措,措施、办法。 4.预习检测团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笨爬(p5n) 篁立(song) 巢抖(zhan)C.屡次(lu) 悬 崖(xuan) 崂峋(len) B.崂壁(qiao) 坦出(忖)闷热(mOn)D.训述(jie)迂回(yu)安恩(wei) 团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 、训雄(jie)笄立(sbng)举回(xU) C 、埠 立(yl)号次(16i)目哆(xudn)⑶下列词语书写 正确的一项是() A 、嶙峋头晕目炫颤抖C 、山涯小心翼 翼晕倒 B 、啜泣(zhui) 纳罕(hdn)嶙峋(Un) D 、萧琴(sd)头例(lii)小心。翼(yi)B 、啜泣心惊肉跳屡次 D 、峭壁恢心丧气恐惧 二、自读探知 (一)一读课文整体感知L 一句话概括内容。 2.复述内容。(注意与上题的区别) (二)二读课文圈点勾画.画出标志时间变化(下划双横线)和空间变化(下划波浪线)的语句,厘清写作顺序。 1 .画出描摹人物心理的语句,体会其真实、细腻的特点。(可用括号括起来再在旁边批注一个〃心〃 字).标出有助于理解课文主旨的语句,体会课文主旨。 (三)三读课文疑难导悟1、开头为什么突出天气的闷热?为什么交代自己身体状况不佳? 2、在7-17自然段中描写“我”的心理状态的语句有哪些?描写出“我”当时的一种什么状态、 心理? 一、课前预习.生字识记 wudousong 突兀更陡耸立.多音字辨析 {参加(can )参差不齐(c 6n[c£]) 1.词语解释耸立:高高地直立。 • 一 31 滑稽 nuo 挪动 起哄(hong )哄堂大 笑(hong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或难读字的字音: 闷热(men)玩弹子游戏(ddn)不能动弹(tdn)全身颤抖(chdn)着眼(zhu6)啜泣(chub)瘦骨嶙峋(HnxUn)学习运用下列常用词语: 训诫迂回凝视啜泣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2、学习作者寄寓文中的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方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获得正确面对困难的有益启不。 【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内容,学会复述故事情节;2、学习文中的伏笔,学习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生活哲理。 【教学方法】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理想的彼岸是遥远的,生活的征途是艰苦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的人懦弱畏缩不敢继续,轻易地就被打倒了,而有的人则知难而上,迸发出无限的勇气和毅力,最终走完了征途、到达了彼岸。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勇敢地迈出每一步,成功终将到来。 二战时期,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的情景, 那时自己将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长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为整个航程胡思乱想,只想着要飞的每一段航程就足够了。最后,这位上尉终于安全地飞出了敌人的空域。 这位上尉的名字叫做莫顿・亨特,他究竟为何能够完成如此危险的任务?他是如何克服恐惧的?原来,这和他儿时的一段经历有关。今天我们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他是如何做的。 二、预习检测 (一)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1927—1983),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曾发表百余篇短文,并著有《可怜的动物》《痛击》《心理学的故事》等作品,是美国文化学术界声望极高的专业作家。 (二)重点字词1、字音酷热(ku)哭泣(qi)厌倦(juan)凌乱(ling)突兀(W(J)畏惧(wei)嘲笑(chao)暮色(mO) '(dan)弹弓「(hong)哄堂大笑弹।哄- (tan)弹琴(hong)起哄 r (he)和谐 .(h。)附和和|_ (hud)和面 (hud)和稀泥 (huo)暖和2、词义厌倦: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不愿继续做。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与反(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与反(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与反第【1】篇〗教学目标 1、了解记叙详略与中心的关系。 2、学习心理描写与动作描写,并理解其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行动、心理描写的内容及作用。 2、难点: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教学步骤 第一部分组织教学 一、导入新课。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作到。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

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经历的是怎样一件事吗 二、研读课文 一、初读感知,了解课文“写了什么”。 (承前)明确:这个人就是莫顿亨特,他当时在受奖会上讲了自己之所以能够战胜困难,是由于小时侯的一段经历留下的启示,接着,他讲了一段故事,请大家代替他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 明确:要素齐全,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我”和一群孩子攀爬悬崖,在悬崖上下不下来,最后在爸爸的引导下,“走一步,再走一步”爬下了悬崖,并且得到了珍贵的人生启示。 二、研读课文,了解“怎么写的”。 1、如果是像刚才我们有的同学那样讲,行不行,能不能感动人,给人以深刻启示呢?尽管说清楚了,与课文比一比,看看少了点什么? 明确:对,在写到爬上爬下悬崖,肯定少不了写一些具体的动作,并且谈谈自己的心理活动。为了更清楚了解,我们还是读一读莫顿亨特先生自己的文章,看看他是怎样将这个故事的。为了方便,我们分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4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练习默读,整体感知文章故事情节,学会完整概述故事;理解文章主旨; 过程与方法:通过改文和课文对比,揣摩重点词句,学习围绕中心具体叙事的技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在成长路上遇到困难化整为零,积小步成大步的人生经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比小学生更成熟,对自身的感受也有更深地觉察,阅读时能整体把握情节脉络,写作上能完整记述事件,但很多孩子叙事时比较粗线条,描写不够具体生动,很难围绕中心写出有感染力的场景。要引导学生把事情写具体,把场景写生动,《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这篇课文所叙之事和所悟之理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也易于模仿写作。所以本课教学主要通过课文和改文对比的方式,在词句揣摩中,学会围绕中心具体叙事。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揣摩重点词句,学习围绕中心具体叙事的方法。 课前准备: 通读全文,试着将课文缩写成一篇600字的短文。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教学资源的设计: PPT,学生作文片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同学们猜猜我紧张不紧张?(学生七嘴八舌猜想,公开课

紧张的气氛轻快起来)允许老师抒发一下紧张的心情吧! (多媒体投影): 哪一句更能表现我的紧张,更有画面感?为什么? 好的文字可以画画,读着读着,那人那物那景,就好像呈现在你眼前了!今天我们就跟随美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的文章来学习怎样围绕中心把事情写具体。 二、走一步:说故事 (思考):默读课文,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关键词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一段怎样的经历? 请几位同学来说文中的故事,互相补充。 (点拨):教师引导学生在说故事的时候突出“我”是怎样下悬崖的,抓住关键词“走一步,再走一步”。 三、再走一步:明主旨 (思考):文中所叙的这段经历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找到主旨句。齐读。 (教师补充):莫顿亨特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作为上尉飞行员的莫顿亨特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亮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莫顿亨特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二十分钟,就可以到荷兰的素文岛,这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第【1】篇〗 一、说教材 (一)教材解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本文与《紫藤萝瀑布》、《短文两篇》、《在山的那边》、《虽有嘉肴》组为“人生单元”,成为引导初一学生关注生活,进而思考人生,珍爱生命的重要组件。课文中作者回忆他在8岁时爬悬崖,在一处岩石架上的时候陷入两难的境地。后来他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一步终于成功脱险。作者把这一经历延伸到将来的人生之路上,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学习这篇课文,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面对人生中的困难,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这是一篇记叙文,语言通俗易懂,情节形象生动,人物刻画十分鲜明,适合七年级学生阅读。 (二)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阅读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阅读去把握文章的大部分信息。但是,让他们从生活经历中去感悟人生哲理,特别是根据从语文中学习得到的经验去照应自己的实际生活,还有很大的困难。所以,学习本课着重点就是要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关注生活,感悟人生。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情节,识别课文中的生字词。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并能评论人物言之有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加深对人物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鉴赏和评价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我”终于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一步一脚印沉着应对的心理,教会学生能联系生活,感悟人生;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人物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在了解课文基础上学生能独立完成课文复述,达到语言流畅,故事主要情节完整。同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将书中得到的人生感悟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三、教学策略 (一)教法 朗读分析法: 在引导学生找出作者攀爬悬崖时的心理语句时,结合语境来体会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原文及教案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原文及教案 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文原文及教案 课文 那是在费城,一个酷热的七月天——直到56年后的今天,我仍能感受到当年那股灼人的热浪。和我在一起的五个男孩子已经厌倦了玩弹珠,以及用透镜在干树叶上烧洞的游戏,他们正在寻觅其他好玩的事。 一脸雀斑的小内德说到:“嗨!我有主意了。我们很久没去爬悬崖了。” “我们走吧!”有人附和着。然后他们出发了,气喘吁吁地一路小跑,就像一群迷路的小狗。 我犹豫了。我渴望像他们一样勇敢和活跃,但是在过去的8年岁月中,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病弱的孩子,并将妈妈的警告牢记在心——我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冒险。 “快来呀!”杰里冲着我大喊——他是我的朋友。“就因为你过去生病,所以就要当胆小鬼?这没道理。”“我来了!”我喊道,然后跟在他们后面跑。 我们穿过公园,进入树林,最后来到一块空地上。在很远的另一边,有一道悬崖,像一面几近垂直的墙突兀地耸立在岩石中,四面都是土坡,上面长着参差不齐的矮树丛和臭椿树苗。从底部杂乱的岩石到顶部草皮的边缘,只有60英尺左右,但是对我来说,这是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

其他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往上爬,在突出的岩石和土层上找到放手和脚的地方。我犹豫不决,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然后我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地往上爬。手扒在这儿,脚踩在那儿,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地跳动,我努力往上爬着。 不知何时,我回头向下看了一眼,然后吓坏了。悬崖底下的地面看起来非常遥远;只要滑一下,我就会掉下去,撞上悬崖,然后摔到岩石上,摔个粉碎。 但是那些男孩子已经爬到了距离悬崖顶部三分之二路程的岩脊上,那里大约有五六英尺深,15英尺长。我努力向他们爬过去。我缓慢地爬着,尽可能贴近里面,紧紧地扒住岩石的表面。其他的孩子则站在靠近边缘的地方,这种情景让我感到反胃,我偷偷地抓住背后的岩石。 几分钟后,他们开始继续往下爬。 “喂,等等我。”我哑着嗓子说。 “再见啦!看你就像滑稽画里的小人儿。”他们中的一个说到,其他的则哄堂大笑。 “但是我不能……我……”这句话刺激了他们,他们开始嘲笑我,发出嘘声,然后继续向上爬,这样他们就可以从崖顶绕道回家。在他们离开之前,他们向下盯着我看。 内德嘲笑说:“你可以留下来,如果你想的话。” “全看你自己了。”杰里看起来很担心,但是最后还是和其他孩子一起走了。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案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缘事悟理,领悟人生道路上再大的困难,只要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就会赢得胜利。 【学习重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培养学生沉着应对人生困难的品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巩固:将你写出来的冒险故事说给大家听听。 (二)导学部分: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朗读“我”爬下悬崖这一部分内容,并概括出“我”爬下悬崖的心理变化过程。注意示范内容,按照这样的格式概括。 最初毫无信心(我不下去!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继而 随后 最后 (三)在爬下悬崖的过程中,与“我”的心理相对应的动作有哪些?

二、合作、探究、展示:(请把你智慧的结晶体现在书上。) (一)小组探究: 1.你喜欢文章中的父亲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你是如何看待文章中杰利和另外几个孩子的? 3.在整个脱险的过程中,父亲的话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我”两次“啜泣”的心情是否一样?为什么? 5.根据课文内容,理清“我”的内心情感的变化:

6.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7.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8.文中景物描写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分析有什么作用? (二)全班交流。 (三)小组探究文章语言特点,结合具体的语句评析。(提示:可以从修辞、句式、遣词造句、景物描写等方面入手。) (四)请你分别对文中的“我”、“父亲”、“杰利”及其他伙伴各说一句话。 三、当堂检测。

1.课文的标题的含义? (1)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2)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3)一个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 (4)文中父亲对“我”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2.本文记叙的顺序? 3.开头一段的作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第1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走一步,再走一步》。 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展开:一教材、二学情、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难、五教学安排、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 一、教材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文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回忆自己童年一次“脱险”经历而作的一篇记叙性散文,主要写小亨特体弱怯懦,一次他跟随伙伴攀登悬崖,由于害怕,困在石架上下不来。后来在父亲的鼓励和引导下,一步一步克服困难,最终勇敢爬下悬崖的经历,从而就“如何面对和克服困难”阐述了自己的经验,抒发了自己的感想。文章看起来表面浅显,实则意义深远。因为它说出了人生的普遍道理,是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人生观教育的好教材,而且写出的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事,易于引发学生的心灵体验,引起共鸣,并且在人生目标的定位上具有指导意义。 二、学情 七年级刚步入中学,与自然,社会有了较亲密的接触,基本具备了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对人生有了初步的理解,他们想象丰富,思维

活跃,愿意说出自己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却不能很好地透过文字来感悟具体情境。让学生从一件事或一个活动中悟出它的哲理,是有一定的难度,因而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引导、和学生同攻难关,所以我制订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本单元的单元目标、课前阅读提示以及课后练习,并结合学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标志事件发展的语句; 2、快速跳读课文,分析“我”的心理变化。 四、教学重难点 目标3也是本文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复述故事,梳理人物心理描写的句子,分析心理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悟出“走一步,再走一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将书中得到的人生感悟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五、教法学法: 主要运用以下学法:朗读品析法、自主阅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通过教、学,让学生自己读文,品味、感悟,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本课在篇幅上属于短篇,结构层次明晰,文字浅显易懂,教材内容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