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教案 第五章 档案的保管

第五章档案的保管

案例:

××商贸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十分出色,已经通过了国家二级档案室的验收。该档案室设有专门的档案库房,库房选址及设备配置符合档案保管的要求;库房内装具的配备与排列合理;档案包装材料的使用符合要求;各类档案排列有序,日常管理规范,档案保管的制度及手续严密。该公司的档案得到了很好的保管,为提供利用工作创造了极大的方便。

××塑料制品公司由于条件的限制,其档案库房为办公用房,并因公司的规模、效益等问题,又一时解决不了购置通风、降湿、降温设备的问题。在高温、潮湿季节,难以控制微生物滋生问题和病虫害,档案受潮也比较严重。同时,该公司在档案库房的管理方面比较松懈,例如:档案调阅后未能及时归于保管位置;允许非档案管理人员进入库房查找档案,或跟随档案人员进入库房;在档案库房中放置食品;调阅档案不进行记录等。因此,该公司的档案损害比较严重,并发生过丢失档案的事故。

简析:

文件归档进入档案部门以后,一方面因利用的需要经常被调出借阅;另一方面,周围的环境对档案物质安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档案部门做好档案的有序和安全的保管工作。档案保管工作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而且更需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手续,加强日常管理和监制,这样才能为档案营造一个良好的保管环境。

档案保管,是指根据档案的成分和状况,所采取的存放管理和维护完整与安全的措施,是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利用六个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社会上以至在档案工作中,有时也把档案的日常管理称为保管。而作为档案科学管理的一项业务,档案的保管有其特定的含义。本章所讲的档案保管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还包括档案保护这部分内容。

第一节档案保管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一、加强档案保管工作的迫切性:

(一)档案保管工作的涵义:

为了解决档案寿命的有限性与社会利用长远性之间的矛盾,产生了档案保管工作。档案保管工作包括三方面的涵义:

第一,档案的库房管理,即档案库房内的日常工作;第二,档案流动过程中的保护,即在各个管理环节中一般的安全防护;第三,保护档案的专门措施,即为延长档案寿命而采取的各种专门的技术处理。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有的要与收集、整理和利用等业务结合进行,有的则须单独进行。档案的保管既是整个档案管理业务的一个方面,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许多档案馆,设有保管机构专司其职,有些档案馆和档案室,则配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有关的保管工作。实践证明,忽视或抹杀保管工作的独立性,有碍于档案的科学管理。(二)档案保管工作的意义:

档案保管工作在整个档案工作中意义重大,不可轻视。首先,档案保管工作质量的高低,对于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无论是以有序化和快捷存取为目的的档案日常管理,还是以延长档案寿命、保守档案机密为目的的档案保护,都是为了整个档案工作顺利地进行创造条件,提供基础。如果档案管理杂乱无序,档案的寿命就不可能有效地延长,甚至毁于一旦;如果档案失密泄密,整个档案工作也就到了瓦解的境地。凡涉及档案存毁安全的问题,必须慎之又慎,档案保管中的一个微小失误,轻者会使档案遭受火灾、雨淋,重者发生丢失、泄密,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档案保管是整个档案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档案管理的其他环节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做好档案保管工作,就必须与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密切配合,使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对保管工作起促进和制约作用,并注意在进行其他环节的工作中保护档案。在档案的收集、整

理、鉴定、统计、利用的过程中,都可能遭受到某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如机械损坏,受潮、受污染、泄密等,而做好了其他环节的工作也会对保管工作提供便利,如通过整理档案并完整系统地排列好,再配上结实的卷皮和清晰的目录,就不容易损坏和丢失;通过鉴定珍贵档案建立起副本,就可以有效地保护重要档案。

由于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所以文件信息的载体和书写材料的质量与档案耐久程度有密切的关系。为了做好档案保管工作,档案部门还必须关心文书部门等对文件信息载体和书写材料的选用,有责任向他们宣传,力求选用适合的载体和书写材料,最大限度地延长需要永久保存的重要文件的寿命。

档案保管工作不是单纯地为保管而保管,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社会对档案的利用。如果只片面地强调保护档案,不顾提供利用的方便,保管工作就失去了意义。同样,如果只迁就一时提供利用的方便而损毁了档案,最终必将影响提供利用。可见,档案保管与提供利用基本上是一致的,实质上是长远利用和当前利用在档案保管工作中的反映。要正确处理当前利用和长远利用的矛盾,立足长远,保证当前。因此,档案保管工作的一切措施、制度、办法以至具体的技术处理,都要既有利于档案保护,又要保证当前利用和长远利用的方便。这是档案保管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检验保管工作做得好坏的标准。

二、档案保管工作的任务:

社会对档案的利用是长期的,因此档案的内容必须系统化,载体必须完好,而且有些档案是为国家和人民的特定利益而设立的,更需要妥善保存。但是,由于社会的自然的种种因素,可能使档案材料遭到损毁,档案的系统性和政治安全可能受到破坏。档案长远安全留存的要求和档案可能损坏之间形成一对尖锐的矛盾,档案保管工作正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而产生和运行的。档案保管作为档案部门一项经常性的业务工作,不是简单的看堆守摊,而是有着完整而科学的业务内容的。档案保管工作的任务是:

1、建立和维护档案的存放制度:

为了使档案入库、移出、存放井然有序,能够迅速地查找档案,并随时掌握档案实体的状况,档案室(馆)要根据档案的来源、载体等特点,建立一套档案入库存放的规则和管理办法,使档案不管是在存放位置上还是被调阅移动都能够处于一种受控状态。

2、防止档案的损坏。要研究和掌握档案损坏的原因和规律,通过经常性的具体工作,采取专门技术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的消除各种可能损坏档案的不利因素的影响,把档案的自然损坏降低和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3、延长档案的寿命。档案保管工作不应只是一味的防止档案的自然损坏,还要采取更积极地措施,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如在文件制作阶段,选用耐久的载体和书写材料;在档案保管阶段,对文件进行复制、修补和采取其他处理措施等。

4、维护档案的安全。维护档案的安全,一方面要从物质上保证档案不损坏,最大限度地延长其寿命;另一方面,不因档案保管不当造成档案丢失、泄密等,使档案的所有者乃至国家蒙受政治或权益上的损害。

档案保管工作的任务,总的说来就是了解和掌握档案损坏规律,通过经常性工作,采取专门的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档案的损毁,延长档案的寿命,维护档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保证档案的政治安全。档案保管工作的实质就是人们向一切可能损毁档案的自然的、社会的不利因素进行斗争。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对全部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而档案保管工作是实现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的重要环节和直接手段。换言之,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就是档案保管工作最基本的、经常的任务。因此,档案保管工作者必须学习和掌握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具有高度的政治警惕性和严格的纪律性,使档案的保管处于最佳状态。

三,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以方为主,防治结合。保管档案的技术方法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如何预防档案文件损坏的问题,这里既有人为的因素,也有自然的因素。比如防盗窃、防破坏、防火、防水、防尘、防潮、防霉、防虫、防光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了,就可以有效地防止档案文件的损坏;其二是档案损坏之后,如何进行处治的问题,比如,追查丢失、破坏或火灾事故的原因和责任,防尘、灭火、防霉、灭鼠、恢复纸张的机械强度、恢复字迹等。在防和治两个方面,防是档案保管工作中的根本问题,是主导方面。从总体上看,未遭损毁的档案还是大量的,应该以极大的注意力首先保证这些档案的长期安全。对于档案文件来说,无病先防才是积极主动治本的办法。然而,强调以防为主,并不等于就是一切,并不意味着治就不重要了。实践证明,对治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大意。抓好治对防也有促进作用。防、治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作用。

(二)加强重点,照顾一般。对于需要长久保管的档案以及重要立档单位的档案,应该采取措施,加以重点保护,使其既安全又延长寿命。同时对一般性的档案也不能保管条件太差,在各方面情况允许的范围内,也要适当兼顾。

(三)自力更生、勤俭节约。档案妥善地保管下去,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要有一定的技术装备,对此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给予必要的投资,这不仅为当前所需要,同时也为历史所需要。但也要清醒的看到,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家尚不可能满足档案工作,尤其是保管工作中所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因此,有些要求可以在国家帮助下予以解决,有些要求则要依靠档案工作人员自身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精神去解决。

(四)立足原件,保证信息。在档案保管工作中,应该力求保证档案原件的完整与安全。档案原件具有无可置疑的凭证作用,尤其是那些能够证实国家、集体和个人权益、具有法律效用的文件,其原件就更为重要和珍贵。另外,必须看到档案原件的保存时间的有限性,使档案原件全部保存产生了困难。现代复制技术的提高,可以使复制件的仿真程度不断提高,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和费用,目前一些国家已经有条件地承认了一部分复制件的法律效用,对于这些档案来说,信息的保存与流传甚至比保存原件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说,应首先下功夫保存好原件,对于那些已经损坏的档案原件,则应设法将其以复制形式保存下去。因为,对档案制作复制件,可以减少原件的机械磨损和其他损坏的可能,从而起到保护原件的作用。

(五)档案保管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党和国家对档案的利用,因此,不能片面地强调保护档案,而不考虑到利用的方便;同时也不能只迁就一时的利用方便,而不顾及档案的保护,影响档案长远的利用。在实际工作中,保管和利用既有具体的矛盾,又有总的一致性。保管利用的关系,实质上是当前利用与长远利用矛盾的关系。所以,保管工作的各项制度以致技术措施等等,既要立足长远利用,又要保证当前利用的方便。

第三节档案保管的基本物质条件

档案保管的物质条件,是档案库房管理所需一切物质装备的总称。档案的保管工作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实现。开展档案的保管工作,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保证,否则是难以做好这项工作的。其基本条件如下:

一、档案库房

(一)档案库存建筑应遵循的原则:

档案库房,是保存档案的场所,是保护档案、延长档案寿命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档案库房建筑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档案保护条件。档案库房建筑是档案保管中长期起作用的因素,因为建筑上的改动比较困难,而且会造成很大浪费。库房建筑还将直接影响到库房管理措施的效果与费用。库房建筑与库房管理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档案库房建筑应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档案库房是一种特殊性建筑,既不同于民用建筑,也不同于办公用房,档案库房是保存档案的主要场所,档案长期有效的作用和其原始性价值,要求对其进行长期的甚至是无限期的保管,这就必然对档案库房建筑提出一些比较严格的要求。防热、防潮、防光、防有害气体以及防尘等都有比较具体的要求。适用的原则,必须与经济的原则一并考虑。档案库房建筑的要求应与国家经济能力相适应,离开国家经济力量的可能,片面强调过高的要求实际上是办不到的。同时库房建筑的要求还应该和所保管档案的重要程度相适应。国家级的档案馆与地方档案馆,由于所保管档案的重要程度不同,在档案库房的建筑要求上也应有所不同。经济原则不能简单理解为少花钱,如果一个档案库房建成后,根本不适用,给档案保管带来很多问题,尽管少花钱也不能说是经济。档案库房建筑中的美观必须以适用和经济为前提,离开了经济和适用,档案库房外表再美也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库房建筑的要求:

1、要有足够的面积。

2、开间大小适当。

3、屋顶要绝对防止雨雪渗漏,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

4、库房墙壁应坚固耐久,并具有隔热、防潮、防尘的性能。

5、库房地面要具有坚固性与耐久性,防水防潮性能要好。

6、库房门窗应紧密、牢固、防火,窗户应具有防强光与防风沙的功能。

二、档案装具

档案装具是指用以存放档案的柜、架、箱,是档案室(馆)必需的基本设备。设计档案装具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档案装具所用材料以及对材料的加工,均不能对档案有损害。

2、便于调阅档案、取拿方便。

3、适当利用库房的空间与面积。

4、经久耐用、牢固、并符合节约原则。

5、尽量做到整齐划一、合乎规范化要求,灵活配置不同装具。

三、设备

档案保管设备是指在档案保管、保护工作中使用的机械、仪器、仪表、器具等技术设备,主要有空调机、去湿机、加湿器、通风机等。

四、包装材料:档案经过包装,既可以防止光线、灰尘及有害气体对档案的直接危害,又可以减少机械磨损。目前,我国包装档案的材料有三种:

A、卷盒。采用卷盒来保管案卷在目前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它能够防光、防尘、减少机械磨损,同时也便于管理,且整齐美观。但它占用库房面积较多,而且制作卷盒费用较高,因此要区别情况,根据档案馆(室)的需要与可能适当采取卷盒形式。

B、卷皮。卷皮是包装档案的基本材料,它不仅室为了保护文件,同时它本身又是案卷的封面,对查找利用也是很方便的。卷皮分两种硬卷皮和盒软卷皮。

供A4型文件纸用或供16开型文件纸用,且必须与卷盒同时使用,也即用软卷皮包装并装订的案卷必须装入卷盒中存放。

五、消耗品

消耗品是指用于档案保管工作的易耗低值物品,如防霉防虫药品、吸湿剂、各种表格及管理性的办公用品。

以上这些在档案保管工作中,构成了一个保护链条,共同发挥着为档案创造良好环境、防护档案免受侵害、维护档案完整和安全的作用。

第三节库房管理

一、库房管理的任务:

档案的库房管理是档案保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档案保管工作的基础,因而只有做好经常、具体的库房管理工作,才能为整个档案工作顺利进行创造必要的条件。库房管理的任务

主要包括:(1)档案秩序管理,存放位置与排列顺序。(2)库房温、湿度调节与卫生保洁。(3)档案出入库房控制。(4)档案理化状态监测。(5)库房保卫。

二、进出库制度:

档案库房是保存档案的重要场所,因此必须对进出库房的人员及其进出的方式、时间、要求等进行必要的限制并作出专门的规定。这种专门规定的内容也就是进出库制度的主要内容。一般情况下,档案库房只允许档案工作人员进入,非档案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允许进入档案库房。如工作确实需要非档案工作人员进入库房时(如维修库房及其设备),则必须有档案工作人员陪同。档案工作人员进出库房也必须有相应的限制性规定,如非工作时间内一般不允许进入库房,在库房内不允许从事与库房管理工作无关的其他活动,更不允许在库房中吸烟、喝水、吃东西,库房中无人时必须关灯、关窗、库房门上锁。

三、库房温、湿度控制:

科学地控制温度和湿度,是做好档案保管工作的重要措施。有效地完成这些任务,并非只靠简单的体力劳动就可以了,必须按照档案保护的技术要求,建立库房管理制度,采取一系列表的防治措施,对温湿度经常进行测定。

1、温湿度的影响。

档案库房湿度,与防止档案的自然损毁和延长档案的寿命有密切关系。不适宜的温湿度,特别是高温高湿,会加快纸张水解和字迹褪变的速度,增大有害气体和灰尘的吸附能力,招致害虫的滋生和霉菌的蔓延,这些都会给档案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库房温湿度的调节,是档案保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防止档案损毁的关键性措施。

测量温度的常用仪表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双金属自记温度计,前两者需要人工观测并记录,后者可以连续测试记录温度的变化,具有自动测试和记录的功能。测量湿度的常用仪表有:毛发湿度表、普通干湿球湿度计、自动温湿度计,通风干湿表等。这些仪表各有所长,有的使用简便,有的测量精确,有的价格低廉,有的自动化程度高,只要按使用要求操作,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2、库房温湿度的控制与调节:

当库房内温湿度适合保管要求时,为了防止和减少库房外不适宜的温湿度对库房内的影响,就要求对库房内的温湿度进行控制;当库房内的温湿度不适合档案保管要求时,就需要采取措施进行调节。目前控制和调节库房内温湿度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采用中央空调,用恒温恒湿控制库房;二是采用小空调,对存有特殊载体和珍贵档案的局部进行控制;三是采取密闭、通风和吸潮相结合的措施。

密闭,就是将库房门窗密闭,可以防止库房外不适宜的温湿度对库房内发生影响,以使库房内适宜的温湿度保持稳定。密闭的方法可以将多余的门窗堵死,或使用密封条、密封胶封住门窗缝隙。

通风,就是根据空气流动的规律,有计划地使库房内外的空气进行交换,从而达到调节库房内温湿度的目的。利用门窗自然通风(或排风扇)时,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要测定库房内外温湿度,取得准确数据,以此作为能否通风的依据。一般库房内温湿度高于室外时,可以通风,反之,应密闭门窗。当温度低于室外,也可以通风(但在西部干旱地区例外)。其次,要注意风力和天气情况,一般风力5级以上时不能通风,风沙天气,夏日中午也不能通风。

吸潮,它是降低库房内湿度的重要方法。一般使用吸潮剂或机械设备除去库房内空气中的部分水蒸气,降低库房内的湿度。常用的吸潮剂有硅胶、晶体无水氯化钙以及生石灰、木炭等。机械设备主要是去湿机。

根据有关规定,保管一般纸质档案的温度为14度-24度,相对湿度是45%-65%,一昼夜允许温度变化范围为正负2度,湿度为正负5%。因为一般微生物繁殖所需要的温度为20度

以上,湿度要大于60%,纸张的含水量要在7%左右。

四、“八防”措施:

档案保管工作中常说的“八防”,一般是指防火、防水、防潮、防霉、防虫、防光、防尘、防盗。这“八防”基本上囊括了对档案实体可能造成损害的所有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是库房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作好“八防”工作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护性措施:防火,要求在装具及照明灯具的选用,其他电器及其线路的安装等方面消除隐患,必须按消防规定在库房中配备性能良好、数量足够的消防器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装防火报警器和自动灭火装置;防水,要求在库房所处地势不能过低,库房内及附近不能有水源,库房选址应远离易发洪水的地点,位于较有利的防洪地段;防潮与库房温湿度尤其是湿度控制密切相关,在库房湿度过大时应及时进行调整;防霉与防虫以及防潮有密切相关,要求对档案文件进行定期检查并放置防霉、防虫药品;防光,,要求库房尽可能全封闭,若有窗户也应尽可能小一些,并安装磨沙玻璃、花纹玻璃或带颜色的玻璃并配备窗帘,尽可能遮蔽户外日光中紫外线照射,照明灯具应使用白织灯并加乳白色灯罩,灯泡最好是磨纱灯泡,不允许使用日光灯(荧光灯)作为库房照明灯具;防尘,要求装置的封闭性好并须对库房及装置等定期进行清扫擦拭,保持清洁;防盗,要求库房门窗坚固,进出库房时随时锁门,并尽可能安置报警装置。

五、库房编号和排架:

1、库房编号:

为了有条不紊地管理库房,应将各个库房加以统一编号。库房的编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为所有的库房编一个总的顺序号,顺序号适合于库房较少的档案馆(室),另一种根据库房所在地的方位及库房建筑的特征进行分区编号,如“东一楼,东二楼、西一楼,西二楼”等。每栋房子的内部,应根据建筑及房间的划分情况进行编号。如系楼房,就应自下而上地编层号;每层房间,应从入口开始,从左向右编间号。

2、档案柜(架)的摆放与编号:

库房中的档案柜(架)的摆放,应合乎下列几个要求:

第一,排列一致,横竖成行。如有大小式样不同的柜架,则应适当分类,尽可能做到整齐一致。第二,避免直射,注意通风。有窗户的库房柜(架)排列,应与窗户垂直,以避免强烈阳光直射;无窗户的库房柜(架)排列,纵横均可,但应注意不要妨碍通风。第三,空间利用,疏密有序。档案柜(架)的排列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库房的地面与空间的同时,也要注意便于档案的搬运和存取。柜(架)间的主要通道的宽度应便于档案小型搬运工具(如手推车)的通行,一般可保持1~1.2米,架与架之间的距离以0.8米左右为宜,柜与柜间的距离应适当加宽。所有柜(架)均不宜靠墙摆放。第四,统一编号,迅速存取。为便于对库房内档案的管理和能够迅速地存取,所有档案柜(架)应进行统一编号。编号的方法是:自门口起从左到右编柜(架)号,每个柜(架)的栏也从左向右编号,每栏的格自上而下编号(如果没有栏,则是从上而下的编格号)。

六、全宗的排列与档案的上架:

在一般的档案馆(室),档案是以全宗为单位进行整理和保管的,因此当考虑档案存放的时候,首先应按全宗来进行,一个全宗内的档案应集中在一起。但是,有些特殊情况应予妥善处理,如库房或柜架事先预留的空间已被排满了或不够用,新入馆的档案不能与先入馆的同一全宗的档案排列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先暂时单独保存,待可能调整时,再将同一个全宗的档案集中起来,或有计划地分阶段分库定位排列保管。当然,档案按全宗排列也不是绝对的,有的全宗内可能还包括有一部分影片、照片、录音带、技术图纸或会计报表等档案,这些不同类型的档案,可以分别保管。对于暂时或定位分别保管的全宗中的这部分档案,应填写参见卡,把它放在原全宗(全宗主体)存放位置内,指明其存放地点,以保持其应有的联系。

库房内各个全宗单位,应进行系统排列。全宗排列方法,主要有“分类排架”和“流水排架”两种。在很多档案馆(室),全宗下通常采用分类排架,又叫全宗分类排列法。这种排列方法对全宗的系统管理和全宗的信息控制较为有利,便于按全宗、类别检索,但分类倒架时费时费力,预留空位很难做到准确。为克服这种弊端,有些档案馆(室)采用流水排架,又叫全宗顺序号流水排列法。这种方法对库房空间和全宗实体的安排比较方便,按进馆顺序排列,通过编制检索工具来解决查找利用问题。

档案存放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竖放,一是平放。竖放是目前采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式,好处是检取和存放案卷比较方便。平放的方法,虽然存放不太方便,但对保护档案是有利的。平放文件较舒展,文件上的皱纹日久后就会消失。这种方法适合于保管珍贵档案和不宜竖放的档案(如卷皮质软、没有装订的案卷、幅面过大的)。平放档案时,为了避免文件承受过重的压力和存取方便,堆叠高度以不超过0.4米为宜。平放的档案还包括影片、录音、录象带等。为防止日久粘连,还要定时放影片、录音、录象,以防止声像走失。防止走失的方法是备份。

七、档案存放位置索引:

档案存放位置索引,是用来指明档案存放地点,便于保管工作人员切实掌握档案馆(室)档案的存放情况和迅速地存取档案的一种检索工具。档案存放位置,即以全宗及其各类的档案为单位,指出他们之间的存放地点。(参辅导201)

档案存放位置索引一

第二种指明各档案库房保存档案情况,即以档案库房和档案柜(架)为单位,指明各个档案库房保存了哪些档案,如表:

档案存放位置索引二

表1、表2所示的两种索引,按形式又分为簿册式和卡片式两种。而第二种存放位置索引还可以采用图表形式,根据每间库房(或楼、层、房间)内档案存放的实际情况绘成示意图。此种图表,可悬挂在相应的库房入口处,便于保管和调卷人员随时参看使用。两种索引,又称档案馆(室)藏指南。

八、档案代理卡:

档案代理卡是一种用来反映档案流动情况的卡片式管理工具,也称作代卷卡,有代替案卷的意思。由于提供利用或档案馆内部工作需要(如重新整理、修补、复制、编制检索工具等),经常需要将库房中已上架的安排好的档案暂时移出库外,为了便于库房管理人员掌握档案流动情况和安全检查,则填写一张统一格式的卡片存放在档案原来的位置上,卡片上注有档号、移出日期、移向何处、归还日期等,以便一目了然。如表(参202)

档案代理卡

代理卡是一种简便适用的管理工具。如案卷调出量大、频繁,而不设或不用代理卡,往往会发生虽从检索工具中查出,而到架上提取案卷时没有案卷,又不知道其短缺原因或何时借往何处的情况。如查阅档案出库登记和借出登记簿,往往因按时间流水登记,一时查不出某一案卷的去向。所以,设代理卡是必要的。通过档案代理卡不仅可以了解档案的流动情况,还可以通过对其分析了解档案利用频率等。

九、全宗卷:

全宗卷是专门为保存和管理某一全宗而形成的,用来说明这一全宗历史情况的文件材料专卷。它是档案馆(室)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档案,也可以说是全宗的档案。《档案馆工作通则》规定:每个全宗都要建立全宗卷,记载立档单位和全宗历史变化情况。

(一)全宗卷的内容:

根据有关规定,全宗卷的主要材料有:1、档案收集。档案交接文据、移交目录,接收、征集记录,档案来源和价值说明等。2、档案整理。整理工作方案、分类方案、案卷目录说明、整理工作小结等。3、档案鉴定。鉴定小组成员名单、档案保管期限表、鉴定档案分析报告、销毁档案的请示与批复、销毁档案清册等。4、档案保管。档案安全检查记录、报告,重点档案采取的特殊保护措施,档案的抢救与复修情况报告等。5、档案统计。档案收进、移出登记,案卷基本情况统计和重要的利用统计表等。6、档案利用。全宗指南(全宗介绍),开放利用和控制使用范围说明,档案汇编和公布出版情况及报批文件,档案产生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典型事例等。7、档案管理新技术的应用。缩微复制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等情况的文字说明材料。

全宗内文件按问题——时间进行系统排列,排列顺序为:全宗指南(全宗介绍),立档单位大事记和有关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利用、现代化管理等方面的文件材料,在此基础上编制卷内目录。卷内文件应逐件加封面装订、编号并装入卷盒内,卷内文件材料较多时可分装数盒。封面和卷盒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制作的。这些材料,随着全宗管理活动的继续而有所增加或发生其他变化。

(二)全宗卷的性质和特点:

全宗卷不是该全宗内文件的组成部分,而是档案馆和现行机关档案室在本身的工作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档案。但是,全宗卷与其全宗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它不固定保存在形成全宗卷的档案馆和档案室,而随同全宗的流动相应的保存在全宗档案所在的档案馆和档案室。掌握全宗卷成分不定型性和保存单位的流动性特点,有利于全宗卷的管理和发挥它的作用。(三)全宗卷的作用:

全宗卷是档案馆(室)管理全宗的一种工具。由于它存储了记述和反映全宗档案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始凭证和有关的资料,可以为全宗的整理、鉴定、统计、利用服务和为进一步收集该全宗范围内的档案提供重要的依据。全宗卷也是档案馆(室)对全宗进行日常管理,保管工作人员掌握全宗情况不可缺少的材料。

十、库房的定期检查与清点:

定期地对档案进行检查,是库房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检查不仅能发现工作中的缺点,从而及时纠正,同时也是维护档案的安全和完整的一项重要措施。只要细致地检查,才能确切地了解档案安全保管的程度,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保管条件,防止档案继续损坏。档案的定期检查,可根据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一般1至2年检查一次。一般说来,在工作头绪多,库房比较分散、建筑与设备比较简陋,安全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定期不宜太长,应勤作检查。每次检查一部分,以免影响其他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检查中应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检查档案有无被泄密、毁灭、遗失、盗窃,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措施。2、检查档案有无发黄变脆、字迹褪色、潮湿发霉及鼠害等自然损毁现象,及时防治;机读档案定时倒带和上机检查等。3、检查有无火灾、水灾等隐患,用电设备是否完好,消防器材是否齐全,门窗是否牢固,杜绝意外事故发生。4、检查受损文件的情况和数量,实有档案数量与登记簿册中的数量是否符合。5、对于库房管理、提供利用等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在系统、编目、鉴定等工作中的缺点等。检查工作完毕后,对检查出的问题,应仔细地进行研究,作认真的处理,必要时对某些制度做适当的调整。

能力测试:

1、××环保设备公司在办公楼三楼设置了四间专用档案库房,购置了统一的档案装具,档案室准备将档案移入新建的库房。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档案库房是否应该编号?如何编号?

2)档案装具在库房内应如何排列和编号?

3)档案移入库房后应如何排列和存放?

档案管理实务教案(精华版)

档案的历史沿革 ?甲骨档案 ?定义:殷商统治者在迷信活动和政务活动中刻写在甲骨上的文字。 ?组成:叙辞命辞占辞验辞 第二节档案的定义及基本涵义 ?一、定义 ?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象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二、基本涵义 ?1、形成者2、形成原因3、形成方式4、基本形态5、本质属性:原始记录性 文件转化为档案一般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作为档案2.对今后工作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才有必要作为档案3.按照一定规律保存起来的文件,才能最后成为档案 (一)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成为档案 ?所谓办理完毕是相对而言的,主要是指完成了文书处理程序,不能理解为一切文件都要把文 件中所说的事情全部办完,才算办理完毕。情况有以下三种: ?1、文件内容要求马上办理完毕,并且已经办理完毕。 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成为档案 ?2、文件内容要求长期执行(办理),但只要完成了文书处理程序也算一种,如国家的法律、条约、契约、合同、经济远景规划等,只要经过签收、传阅、研究讨论和贯彻执行也算办理完毕。 ?3、不需要具体办理,只需完成文书处理程序就算办理完毕。 ?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 (二)具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才能成为档案。 ?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文件是档案的基础,档案是文件的精华”。 (三)按照一定的规律保存起来的文件,才能最后成为档案 ?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文件是档案的因素,档案是文件的组合。” 第三节档案的作用 ?档案最重要的作用有两方面; ?一是凭证作用 ?档案具有凭证作用,中国人常说:“空口无凭,立字为据”、“口为空,字为宗”。 ?二是参考作用(或情报作用)。 ?档案的作用有时也被称作档案的价值,即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或情报价值)。 二、档案发挥作用的规律 ?1.档案作用扩展律(第一价值—第二价值)2.档案机密程度递减律 ?一般说来,档案机密性逐渐弱化是一种总的趋势,档案机密性的强弱与档案保存时间的长短成反比例。3档案科学作用递增律 档案发挥作用的规律 ? 4.档案作用的条件律A、受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B 、受公众对档案认识水平的限制C 、受档案管理水平的限制 档案分类 ?四、根据档案信息记录方式划分 ?根据档案信息记录方式可以分为 文字档案,图形档案,音像档案(音像档案又可以划分为照片、录音、录像、影片档案。) 档案分类 ?七、其他常见分类方法

档案管理办法

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单位档案工作秩序,加强档案管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为单位经济发展和品牌建设服务,避免因档案管理工作失误给单位带来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结合单位实际经营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单位档案指单位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单位等有保存价值的,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图片、声像、实物等各种门类和载体的记录。 第三条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单位各部门收集齐全,整理立卷后,交单位档案室统一管理。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拒绝归档。 第四条单位员工有保护档案安全、完整的义务。单位各级人员应提高档案管理意识,遵守本办法管理档案,确保档案完整、准确和安全。 第二章各级管理人员档案职责 第五条分管档案工作领导的职责

分管档案工作领导负责将档案工作纳入单位整体发展计划,统筹规划档案工作的建设与发展,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 第六条单位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人的职责 单位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人负责贯彻实施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对单位各部门、各子单位档案工作有统一指导、督促的责任;负责改善档案工作条件,使档案工作与单位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第七条单元档案管理员的职责 单元档案管理员负责组织协调单元各部门档案材料的立卷、整理组卷、归档验收、供给利用、鉴定与烧毁等与档案有关的事件;负责管理和维护单元级档案,并供给单元级档案查询服务;负责对各子单元档案事情实行业务指导;负责管理档案室库房,保持环境的整洁,温度、湿度按要求调控,并进行防雨、防虫维护,发现意外情况及时汇报、处理。 第八条单元各部门负责人的职责 单位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立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负责,并对本部门档案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负责指定具有较好政治业务素质的专(兼)职档案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负责监督部门分管范围内各类文件材料的形成与积累,检查部

档案管理教案 第五章 档案的保管

第五章档案的保管 案例: ××商贸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十分出色,已经通过了国家二级档案室的验收。该档案室设有专门的档案库房,库房选址及设备配置符合档案保管的要求;库房内装具的配备与排列合理;档案包装材料的使用符合要求;各类档案排列有序,日常管理规范,档案保管的制度及手续严密。该公司的档案得到了很好的保管,为提供利用工作创造了极大的方便。 ××塑料制品公司由于条件的限制,其档案库房为办公用房,并因公司的规模、效益等问题,又一时解决不了购置通风、降湿、降温设备的问题。在高温、潮湿季节,难以控制微生物滋生问题和病虫害,档案受潮也比较严重。同时,该公司在档案库房的管理方面比较松懈,例如:档案调阅后未能及时归于保管位置;允许非档案管理人员进入库房查找档案,或跟随档案人员进入库房;在档案库房中放置食品;调阅档案不进行记录等。因此,该公司的档案损害比较严重,并发生过丢失档案的事故。 简析: 文件归档进入档案部门以后,一方面因利用的需要经常被调出借阅;另一方面,周围的环境对档案物质安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档案部门做好档案的有序和安全的保管工作。档案保管工作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而且更需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手续,加强日常管理和监制,这样才能为档案营造一个良好的保管环境。 档案保管,是指根据档案的成分和状况,所采取的存放管理和维护完整与安全的措施,是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利用六个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社会上以至在档案工作中,有时也把档案的日常管理称为保管。而作为档案科学管理的一项业务,档案的保管有其特定的含义。本章所讲的档案保管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还包括档案保护这部分内容。 第一节档案保管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一、加强档案保管工作的迫切性: (一)档案保管工作的涵义: 为了解决档案寿命的有限性与社会利用长远性之间的矛盾,产生了档案保管工作。档案保管工作包括三方面的涵义: 第一,档案的库房管理,即档案库房内的日常工作;第二,档案流动过程中的保护,即在各个管理环节中一般的安全防护;第三,保护档案的专门措施,即为延长档案寿命而采取的各种专门的技术处理。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有的要与收集、整理和利用等业务结合进行,有的则须单独进行。档案的保管既是整个档案管理业务的一个方面,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许多档案馆,设有保管机构专司其职,有些档案馆和档案室,则配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有关的保管工作。实践证明,忽视或抹杀保管工作的独立性,有碍于档案的科学管理。(二)档案保管工作的意义: 档案保管工作在整个档案工作中意义重大,不可轻视。首先,档案保管工作质量的高低,对于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无论是以有序化和快捷存取为目的的档案日常管理,还是以延长档案寿命、保守档案机密为目的的档案保护,都是为了整个档案工作顺利地进行创造条件,提供基础。如果档案管理杂乱无序,档案的寿命就不可能有效地延长,甚至毁于一旦;如果档案失密泄密,整个档案工作也就到了瓦解的境地。凡涉及档案存毁安全的问题,必须慎之又慎,档案保管中的一个微小失误,轻者会使档案遭受火灾、雨淋,重者发生丢失、泄密,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档案保管是整个档案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档案管理的其他环节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做好档案保管工作,就必须与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密切配合,使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对保管工作起促进和制约作用,并注意在进行其他环节的工作中保护档案。在档案的收集、整

档案保管制度

档案保管制度(精选 5 篇) 一、库房内的档案资料,要按门类载体进行科学的分类、罗列、编号,柜架罗列有序。 二、档案室的库房要坚固,并有防火、防盗、防潮、防光、防鼠、防虫、防高温等设施,要定期检查档案保管情况,对破损或者字迹退色的档案要及时修补、复制或者进行其它技术处理。 三、要注意控制库房内的温湿度,不断改善保管条件,努力达到温湿度,不断改善保管条件,努力达到标准的温湿度,湿度普通保持在14度--- 20度之问;相对湿度45%--- 65%之间,库房要清洁卫生,定期清扫整。 四、库房内各种电器闸门要坚固,下班时要关闭电闸。库房周围要灭绝火源现象,库内严禁吸烟。 五、档案管理人员调阅搬运档案资料要轻拿轻放,严防揉搓、挤塞或者撕裂档案资料,以减少档案机械磨损。 六、建立和完善全宗卷;并做好档案的收进、移出、利用等日常的登记、统计工作。 七、要提高警惕,做好保卫保密工作,防止发生任何盗窃破坏档案资料的事件。 一、对本单位各门类、载体档案均由本单位档案室集中保管,案卷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方予接收入室。全部档案分别按不同门类、载体、保管期限排列、编号、固定位置。 二、库房管理应严格执行《档案库房技术管理暂行规定》做好防火、防高温、防盗、防尘、防潮、防有害生物、防蛀、防有害气体。库房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三、坚持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统计档案,如有破损、字迹褪变、霉变生虫等情况,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四、时常保持库房、柜架整洁整齐,定期对库房内电器、路线、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档案人员离开库房时,必须切断电源,管好门窗。 五、坚持温湿度侧记和调节,档案库房的温度应控制在 14 度至 24 度之间,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45%-60%之间。 六、档案库房由专人管理,非库房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入,档案交接应严格履行手续。 一、及时接收归档的档案材料,办理交接手续。发现档案材料不完整时,催促和协助有关人员采集齐全,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二、已进库的档案资料,要及时按标准、规范进行整理、分类,按编号顺序进行存放,达到整齐、美观、查找方便。 三、档案人员要时常检查库房,落实“七防”措施,确保档案安全。 四、档案属国家所有,是国家的珍贵财富,任何人不得故意损毁、丢失,严禁泄密、涂改、伪造、出卖,如有违记要追究责任。 五、热情主动为领导和各处室服务,做好档案的开辟利用工作。 六、接收或者归还档案,要当面点清,检查有无缺页、破损、污染等情况,对破损的要及时进行修补及技术处理后才归卷入库。 七、变动保管期限,调整密级,销毁过期档案资料,都必须提出意见。经档案鉴定小组鉴定,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八、档案的管理逐步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九、对档案工作做出显著成绩得要赋予表扬和奖励,对玩忽职守,违反有关规定造成损失者,视情节轻重赋予惩罚。 一、根据档案工作业务的'有关要求,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原则,凡是本 机关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由综合档案室集中管理,不得分散保存。 二、档案室对档案的收进、移出、保管、利用、移交要进行登记和统计,做到数据准确、详实。

档案管理学教案

档案管理学教案 第一章档案概论 第一节档案的起源与沿革 一、档案的起源 关于档案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国家和阶级社会产物说。认为:在国家诞生以后,产生了文字,用文字记录国家的各种事务,就形成了档案。 第二种观点文明社会产物说。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原始的文字,原始部落用这种文字记录各项事务,就形成了比较原始的档案。国家形成后,形成了比较有条理的档案。 第三种观点社会生产产物说。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终于认识到组织社会生产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此开始组织社会生产活动,并记载生产活动,从此就产生了原始的档案。 第四种观点社会生活产物说。认为:人们为了生活的需要,必须要交往,伴随着交往的继续和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仅靠语言和大脑记忆交往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记事工具。原始社会的结绳、刻契等最早的记事形式,就是原始的档案。 二、档案的沿革

档案的沿革可以从以下分析: 1、载体沿革 档案按载体可分为: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 2、名称的沿革 A、“档案”在商代称为“册”;周代称为“中”;秦汉称为“典籍”;魏晋以后称“文书”、“文案”;唐、宋以来称“文卷”、“案卷”、“案牍” B、“档案”一词,一般认为初见于清代。 a 、顺治十八年(1661年)的官府文书中,有“档案”一词的使用,即“查得顺治十四年四月臣部题定档案”。 b 、康熙十九年(1680年)“起居注”:“上问马哈喇之父与叔父皆殁于阵,部中无档案。” c 、杨宾《柳边纪略》(成书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 说:“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曰牌子,以削木若牌故也;存贮年久者曰档案,曰档子,以积累多贯皮条挂壁若档故也。然今文之书于纸者,亦呼为牌子、档子矣。”

档案管理制度(精选6篇)

档案管理制度(精选6篇) 档案管理制度1 1、学校安全工作建立安全档案,并设专人管理,由李媛媛老师负责。 2、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学校安全工作下发的文件、通知、通报、讲话、检查情况记录、整改意见、措施等必须归档备查。 3、学校制定的安全管理计划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组织领导机构等材料都要装订归档。 4、学校自查安全隐患、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等材料必须及时归档。 5、对于突发安全事故,应同步介入收集相关材料归档备查。 6、学校和各部门及每一个教职员工层层签订的责任书,学校和家长签订的安全责任书都要装订归档管理。 7、学校每周的安全值班记录要装订好后归档管理。 8、学校安全工作档案实行借还登记制度,按档案管理条例进行管理。 9、管理人员随时搞好安全档案的保管,注意防盗、防火、防蛀、防潮湿、防遗火。 10、管理人员随时注意收集整理安全管理材料并及时归档。若发生遗漏和失误要追究管理者的责任。 11、管理人员有权向安全事故处理小组提供有关方面的材料依据和被认可的证明材料。

档案管理制度2 第一章总则 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及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财政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会计档案管理部门 1、公司档案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负责会计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会计档案的具体管理工作由财务部门负责,由财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在专门地点保管。保管地点应具备完善的防潮、防霉、防蛀、防火、防盗等条件。 2、财务部门及公司内部有关的分公司、子公司、必须建立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 第三章会计档案归档的范围 1、会计凭证:包括外来的和自制的各种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汇总表,涉及对外对私改造资料,银行存款(借款)对账单及余额调节表等。年度终了都必须按照规定归档。 2、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各种辅助登记簿等。 3、财务报告:包括《会计制度》规定和主管部门临时通知编报的主要财务指标快报,月、季、年度会计报表,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上级主管部门对报告的批复及社会审计的审计报告。 4、其他会计核算资料:凡与会计核算紧密相关的,由会计部门负责办理的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资料。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档案保管与防火措施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档案保管与防火措施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档案保管和防火措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档案保管可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而合理的防火措施 则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档案损失的风险。本文将从档案保管和防火措 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档案保管 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档案保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良好的 档案保管能够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可检索性,为干部人事工作提供有 力的支持。 1. 档案存储 合理的档案存储是档案保管的基础。首先,应选择适合的存储设施,如密封柜、档案袋等,以确保档案的安全。其次,应按照一定的分类 和顺序将档案进行存放,便于查找和整理。最后,档案存储地点应具 备适宜的环境条件,如通风、干燥、无灰尘等,以保证档案的保存质量。 2. 档案整理 定期进行档案整理可以确保档案的有序性和可检索性。档案整理包 括对档案进行分类、编号、整理、装订等工作,使其更加规范、便于 管理。同时,应根据档案的保管周期,及时将不再需要的档案进行清 理和归档,以保持存储空间的有效利用。

3. 档案借阅和归档 档案借阅和归档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借阅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借阅手续,并做好借阅登记,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性。归档时,应将已借阅的档案及时归还,并按照规定的分类和顺序将其重新放回原位,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可检索性。 二、防火措施 防火措施是保障干部人事档案安全的重要手段。合理的防火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对档案的破坏和损失。 1. 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对档案存储地点进行检查,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完好无损。同时,还应定期进行消防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及时修复损坏的设备,以保证其有效性。 2. 安全用电 在档案存储地点应严格控制用电安全。电线电缆应敷设整齐,不得穿越档案柜等易燃材料,以防火灾的发生。同时,还应定期检查用电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3. 增强防火意识 加强干部人事工作人员的防火意识培养,定期进行防火安全培训,提高应急处理火灾事故的能力。同时,加强对档案保管人员的监督和

档案管理规定的存储与保管

档案管理规定的存储与保管 档案管理规定的存储与保管是确保档案的安全性、机密性和可访问 性的重要环节。正确的存储和保管方法不仅可以保护档案免受损坏和 丢失,还可以提高档案检索的效率。本文将重点介绍档案管理规定的 存储与保管的几个关键要点。 1. 文件存储 (1)纸质档案的存储: 纸质档案应当存放在专用的文件柜或者档案柜中,以确保其安全。 文件柜的选择应当根据档案的重要性和保密级别来确定。重要的机密 档案应当存放在具有防火、防潮和防蛀能力的档案柜中,柜内应配备 温湿度控制设备,并根据需要设置密码或指纹锁等保密措施。 (2)电子档案的存储: 电子档案的存储应当采用专门的网络服务器或云存储服务。这样可 以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备份,防止丢失和损毁。同时,对于涉及机密信 息的电子档案,应当进行加密存储和访问控制,以保护档案的机密性。 2. 档案保管 (1)分类保管: 档案应当根据档案的内容、形式和保管期限等进行分类,分类后再 进行保管。每类档案都应明确标识,以便于档案的检索和管理。 (2)保管环境:

档案应当存放在无潮湿、无尘土、无阳光直射的环境中。存放档案的房间应该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对档案的损害。另外还应设置防火灭火设备,以应对突发火灾。 (3)档案盒与封装: 纸质档案应当存放在档案盒中,避免受到灰尘、虫蛀等的侵害。档案盒应当选用酸性纸质材料,以防止酸化对档案的腐蚀。盒内档案应当以分类为单元进行封装,以便于管理和保护。 3. 档案保管措施 (1)防火安全: 档案室应配备灭火器、消防栓等灭火设备,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档案柜和文件柜应具备防火功能,以防止档案在火灾中受损或丧失。 (2)安全防范: 对于具有重要机密性的档案,应当设置专门的存储空间,并采取门禁、监控摄像等安全措施,保证档案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3)备份和恢复: 对于电子档案,应当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将备份资料存放在不同的地点,以防止意外删除或硬件故障造成的数据丢失。同时,还应当配备数据恢复的措施,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访问性。 4. 档案维护和销毁 (1)维护措施: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档案保密与保管责任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档案保密与保管责任 一、引言 干部人事档案是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于维护组织的公平公正、促进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档案的保密与保管责任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将重点探讨干部人事档案保密与保管责任的相关问题,以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有效性。 二、档案保密 1. 合理设置权限: 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应根据档案的保密级别和干部所处岗位的不同,设置相应的权限。只有获得相应权限的人员才能查看、复制或修改档案内容,以确保档案的安全性。 2. 完善保密措施: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档案资料的保护,采取物理隔离、电子密码等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档案内容。对于重要机密档案,可以使用加密存储介质进行妥善保管。 3. 加强人员培训: 档案管理人员应接受相关的保密培训,提高他们对档案保密工作的专业素养。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档案保密法律法规的学习、保密意识的培养以及档案保密工作的方法与技巧等方面。

三、档案保管责任 1.明确责任分工: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明确责任的分工,明确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责与权限。包括档案管理部门的责任、干部所在单位的责任以及个人责任,形成一套完整的档案保管责任体系。 2. 建立档案管理制度: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的整理、归档、借阅、销毁等具体规定,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与检查。 3. 定期检查与评估: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各级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与评估,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同时,对于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提升,保障档案的安全与可靠性。 四、档案使用与传递 1. 合法合规使用: 干部人事档案在使用过程中要求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档案的使用行为合法合规。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禁止私自查看、复制或传递档案内容。 2. 定向传递档案:

档案管理内容

档案管理内容 档案管理是指对一个组织或者个人的所有档案进行管理和保管的活动。档案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可靠性和保密性,同时方便档案的查询和利用。 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企业管理中,档案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历史和发展,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在个人生活中,档案管理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支持。 档案管理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档案的收集和整理 档案的收集是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在收集档案时,需要对档案进行分类和整理,以便于后续的管理和利用。档案的分类可以按照时间、事项、部门等方面进行划分,同时需要对档案进行编号和标识,以便于后续的查询和利用。 二、档案的保管和防火防盗 档案的保管是档案管理的核心工作。档案的保管需要考虑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在档案保管过程中,需要采取防火防盗措施,并对档案进行备份和归档,以便于发生意外或灾害时能够及时恢复档案。

三、档案的利用和查询 档案的利用和查询是档案管理的重要工作。在档案被归档之后,需要建立档案查询系统,以便于用户能够方便地查询档案。同时,在档案被利用时,需要考虑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避免档案被泄露。 四、档案的销毁和归档 档案的销毁和归档是档案管理的结束工作。在档案不再需要时,需要对档案进行销毁和归档。档案的销毁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避免档案被误删或泄露。档案的归档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以便于后续的管理和利用。 档案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需要对档案进行全面、规范、科学的管理,以便于更好地维护档案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同时为企业和个人的发展提供支持。

档案保管基本要求及流程

档案保管基本要求及流程 1、档案室基本要求 1.档案室内档案要根据不同门类和载体,区分不同价值分别编好序号,科学地系统地排列上架,认真地保管。 2.有符合要求且比较宽裕的档案室,配备了标准的能满足需要的档案柜架,案卷装具符合国家标准。 3.严格按照“八防”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善档案保管条件。添置必要的设施设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坚持做好室内温湿度调控,按照通风降温四原则随时开窗通风或开机降温去湿。在档案柜内要存放防虫、防霉药品,定期更换。 4.要定期检查各种设施设备,保证各种设备的完好无损,若发现设备损坏或出现故障,要及时修理和排除。 5.档案室和档案柜架的钥匙必须专人保管,不得丢失和乱放,更不能随便转借他人。档案人员每天下班时要坚持检查电灯、电路和门窗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各种门类的档案进入或移出档案室,必须造具清册,履行交接手续。每半年对室藏档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清理核对,做到目录和库存相符,确保档案完整安全。如因保管不善造成档案损坏或丢失,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7.档案室是机要重地,非档案管理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便进入。 8.按照《全宗卷规范》建立全宗卷,注意收集、整理、接续全宗

卷内容,使全宗卷内容全面、规范、完善。 2、保管期限 公司档案除财务管理档案(财务管理档案遵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 号)有关规定执行)外,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其中长期为 20 年,短期为10 年。凡是反映本公司主要职能活动的,对本公司有长远利用价值的档案,应为永久保存;凡是反映本公司一般工作活动,在较长期内对本公司工作查考有利用价值的各种资料,为长期保存;凡是在较短时间内,对本公司有查考利用价值的资料,为短期保存。凡是介于两种保管期限之间的档案,其保管期限一律从长。 1.永久保存:公司章程,董事(股东)会议文件,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资质证书,固定资产帐簿、房屋产权证照、车辆证照,公司印章,公司规章制度,公司获得的荣誉,公司大事记、简介、重大活动的照片、录音、录像资料等及其他核定需永久保存的文档。 2.长期保存(20 年):公司合同,人力资源文档,项目招投标文件,项目竣工验收资料。 3.短期保存(10 年):除此之外的其它文档。 3、保管要求 1.接收档案必须认真验收,并办理接交手续。 2.存放档案必须有专用柜、架,并统一编号,排架方法要科学和便于查找。 3.要认真办理档案查阅、借阅登记手续,案卷归还后要及时放回原处。

档案保管的任务、基本原则和要求

档案保管的任务、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档案保管的任务 《档案法》(2016修订)第五条规定,要“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这是我国档案工作最基本的原则和对档案工作最基本的要求,而保管是实现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的重要环节和直接手段。档案保管的具体任务如下。 (1)防治损坏。这是档案保管最主要的一项任务。从总体上看,档案的损坏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必要的措施,尽可能消除危害档案的因素,改善档案保存的环境,让档案得到更妥善的保护。 (2)延长寿命。这是档案保管的总体目标。防治损坏只是手段,延长寿命才是目的。所有保护措施和技术手段都应该围绕延长档案的寿命展开。在档案保护工作中也出现过为了解决某一种危害而对档案进行处理,结果造成了新的伤害的案例,这就有违于延长寿命的要求。 (3)维护安全。维护档案的安全一方面指档案作为一种物质存在的形态必须最大限度地存在下去,另一方面是使档案不致因为保管失当或条件的恶劣而发生丢失或泄密现象,造成政治上的不良后果。这也是保管工作的重要任务所在。 (二)档案保管的基本原则 档案保管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防”是指预防档案的损坏,防止档案丢失,防止人为或自然对档案的污染和损毁;“治”是指治理已经损坏的档案,对破损档案进行复制,进行修补。

在档案保管中,“防”是主导,“治”是补充。如果不把“防”放在首位,防止不利因素对档案的破坏,“治”的任务必然会很大,一定会治不胜治。而且,目前保存的档案大部分是完好的,因此保证大量完好无损的档案的安全与完整,才应是首要任务。 同时,“治”也很重要。不治,已经损坏的档案就不能被利用,档案受害的范围、程度还会继续扩大和加深,使濒临损坏的档案遭到毁灭。所以,在“防”的同时,也要做好“治”的工作,只有防治结合,才能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三)档案保管的要求 档案保管的要求包括三个方面。 (1)档案应集中保存,综合管理。这既符合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又能使档案其他环节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有利于综合开发利用档案。 (2)档案保管应体现管理的科学性。要按照档案的保管期限、不同门类和载体分别编号,统一管理。 (3)档案保管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利用,因此必须坚持“利用促保护,保护为利用”的原则。在保管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档案管理教学大纲

《档案管理学》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档案管理学是秘书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较系统 地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具有实施档案管理的实践能力。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1,本课程将以档案管理中所涉及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编研、利用、统计等8个基本环节知识和理论为重点进行教学。 2,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将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思想和新做法进行教学,努力将学科前沿性的研讨和成果带进课堂。 3,注意理论了解实际。通过档案管理课程实践及教学中案例分析,把学科理论学习融入到培养学生档案管理能力中去。 (三)教学方法 根据学科特点,本课程的教学将采用课堂讲授、模拟实践、参观学习及实践考察等多种教学方式。 (四)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占20%)与笔试(占80%)相结合方式。

二、大纲内容 绪论 说明和要求: (1)重点:掌握档案管理学的历史;“档案管理学”研究对象的具体内容。(2)难点:“档案管理学”的学科类型、定位。 第一章档案实体管理概论 第一节何谓档案实体管理 第二节档案实体管理的原则 第三节档案实体管理的方法 说明和要求: (1)重点:掌握档案实体管理内容及基本原则。 (2)难点:档案实体管理方法。 第二章档案的鉴定 第一节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节档案价值与档案鉴定标准 第三节鉴定档案价值的原则与方法 第四节档案保管期限表 第五节档案鉴定工作的制度与组织 说明和要求: (1)重点:掌握鉴定的原则和保管期限表的制定。 (2)难点:如何把握档案鉴定的尺度。 第三章档案的收集 第一节档案收集工作概述 第二节档案馆(室)藏建设 第三节档案室的收集工作 第四节档案馆的收集工作 说明和要求: (1)重点:掌握档案收集工作的要求。 (2)难点:档案的征集与接收。 第四章档案的整理 第一节档案整理工作概述 第二节全宗 第三节全宗内档案的分类 第四节立卷方法的改革 第五节立卷方法的改革附件 第六节类内案卷排列、案卷编号、卷内目录、案卷目录和档号

档案的管理包括收集、整理、鉴定、编目、上架、保管、统计、利用全新精选

档案管理培训资料 一、档案的收集 1.收集和移交。 我们原来根据档案局的要求,要求各单位实行部门立卷、部门整理制度。也就是各部门整理好了再移交综合档案室。现在看来不太现实,因此,我们现在的要求是各部门要清楚自己部门那些材料应当归档,及时上交档案室。各处室哪些材料应当归档,档案管理员应当进行指导。今天,我们发了一份《归档不归档范围和保管限期表》,大家回去后分处室列好表,交给每一个处室负责人,要求他们及时移交档案素材,移交时应逐条对照,不得遗漏。并填写好档案交接文据(附目录),作好登记。 2.文件的处理 我们学校单位比较小,一般没有专门的文件收发部门,通常是由校长和各处室主任分散保管,比较容易遗失。我们现在的要求是,文件原件由领导签阅后交档案室保管,复印一份复印件按文件流转程序传阅。 3.现在教育局有一部分文件通知是不发纸质文件的,如果其中有关你学校的,也是要归档的。因此,要求档案员也要时常浏览教育网,查看电子文件。 二、档案的整理鉴定编目上架 1.档案期限的鉴定划分(见档案保管期限表)(逐条讨论) 2.文书档案的整理 2.1文书档案按卷整理 2.1.1分类 根据《分类排列编号规则》把归档的素材分成党群、政务、教学三类。接着,根据《保管期限表》把每类分成三小类:永久、长期、短期。 2.1.2组卷 2.1.3排序。组成一卷的文件材料按其生成时间先后和内容关联排序。 2.1.4给每一卷卷内的文件材料在右上角写上(或用数字章、号码机印上)页码。 2.1.5填写卷内目录(附1:文书档案卷内目录样表) 卷内目录放在卷首,内容有: 顺序号:卷内文件依其排列先后填写顺序号,每卷均从1开始。 文号:填写文件制发机关的发文字号。如果没有则不填 责任者:填写生成文件的单位或部门。必须要填 题名:照实抄录 日期:生成文件材料的日期 页号:填写每份文件材料的首页号,最后一份文件填写起止页号。 备注:留空,以备文件材料发生变化时作说明用。 2.1.6填写备考表(附2:文书档案卷内备考表样表) 卷内备考表放在卷末,内容有 文书档案 党群类 政务类 教学类 党群 永久 党群 长期 党群 短期 政务 永久 政务 长期 政务 短期 教学 永久 教学 长期 教学 短期

档案保管及利用

档案保管及利用 一、档案的作用 一般作用和特殊作用 档案的一般作用是指档案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所发挥的广泛而又普遍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 1、档案是机关工作的有效工具。在机关工作中,领导和工作人员为了有效地进行领导和各项业务活动,需要依靠大量的档案,以熟悉情况,制订工作计划,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处理日常事务等等。比如:机关领导制订有关政策或处理某个事务,需要以先前的有关制度和方法为依据,如果“无档可查”,光凭记忆,许多时隔日久的事件和有关条文被遗忘,就会给工作带来困难。而一旦有了档案,就有助于领导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2、档案是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科技档案和某些专门档案,记载和反映了工农业生产和各种经济活动面貌,它是前人劳动智慧的结晶,利用档案为各项经济建设服务,可以大大地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经济效益。比如,有些施工单位不重视利用档案图纸,结果施工中挖断电缆、水管、煤气管等等,使通讯中断,停水、停电等等。 3、档案是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比如,纠正文革期间的冤假错案。 4、档案是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比如,编写地方志和机关史等。 5、档案是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比如,在各种宣传、展览活动中,陈列一些历史文件,能够加强说服力,在期刊或报纸上,刊登一些历史照片,就能形象地再现历史面貌。 档案的特殊作用是指档案在人们社会活动中具有的其他文献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它主要指档案的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 1、档案的凭证作用。档案是历史的真凭实据,具有一种法律效用。

档案是自然形成的,它是从工作活动中直接使用的文件转化而成的,并不是事后为使用而专门编制出来的,这种形成的自然性,决定了档案记录历史情况的客观性,档案是令人信服的历史证据。 2、档案的参考作用。档案的参考作用,其主要特点在于它的可靠性和广泛性。 (1)档案参考作用具有较大的可靠性。档案是原始记录,是第一手的资料。 (2)档案参考作用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档案是人类在活动中形成的,人类的活动是广泛的,因而,档案也是很广泛的。同时,在内容上也是丰富的,它是各单位和个人广泛利用的资料。 二、档案工作的八个业务环节 档案工作的八个业务环节:收集、整理、鉴定(移交)、保管、统计、检索、利用、编研 档案工作的八个业务环节是怎样形成的? 档案的前身是文件,而文件是随着工作活动分散形成的,为了今后使用方便,需要对分散的文件加以挑选,择其重要的一部分集中保存,以备今后利用,这就形成了档案的收集工作。档案收集工作是指文件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它是档案工作的起点。 收集起来的档案是相对零乱的,因为档案数量较多,内容复杂,为着管理需要和日后查找方便,还需要对零乱的档案进行分门别类,逐步条理化,这就形成了档案的整理工作。档案整理工作是指档案由零乱到系统的过程,这是档案工作的基础。 由于档案数量日益增多,有些档案失去了保存价值,为防止庞杂,就

企业档案管理规定最新2023年

企业档案管理规定最新2023年 2023年8月8日国家档案局令第21号公布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机构和人员 第三章设施设备 第四章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整理与归档 第五章档案的保管、保护、鉴定与处置 第六章档案的利用、开发、统计与移交 第七章档案信息化建设 第八章监督管理 第九章奖励与处罚 第十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企业档案工作,推进企业档案科学、规范管理,服务企业各项工作,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企业档案,是指企业在研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服务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企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按照规定应当形成档案的企业开展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及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企业档案工作是企业履行档案管理职责的行为和活动,是企业不可缺少的基础性、支撑性工作,是国家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五条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企业档案工作的领导。企业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档案工作责任制,将档案工作纳入企业整体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体系,与业务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档案工作经费应当列入企业年度财务预算,为档案工作提供保障。 第六条企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开发利用。 国家档案主管部门负责全国企业档案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建立统一制度,对中央企业(包括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中央企业、中央金融企业、中央所属文化企业等,下同)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县级以上地方档案主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对本区域企业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各级各类开发区管理机构档案部门对本区域企业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中央和地方专业主管部门对所属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境外企业等,下同)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企业应当按照资产归属关系对所属单位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国有企业应当按照业务监督和指导关系向档案主管部门或母公司(投资主体)报送企业年度档案工作情况。中央企业总部制定的档案管理制度应当报国家档案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企业委托档案服务时,应当按照合法、安全、可控的原则选择依法设立的具备相应资质和服务能力的受托方,签订委托协议,约定服务范围、质量和技术标准等内容,并对受托方进行监督,保证服务质量,确保档案安全。 第二章机构和人员

档案管理学重点知识点(精心整理)

第一章 1.何谓档案的实体管理 答:档案的实体管理是指针对处于实体状态的档案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这一概念相对于针对处于虚拟状态的档案信息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而言的。档案实体管理的基本特点是,根据事物实现存在状态及情况对其实施管理。 2.档案实体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答:档案实体管理过程中应遵循来源原则、全宗原则、有机联系原则以及保管和利用方便原则。 3.简述档案实体管理的方法。 答:档案实体管理的方法: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 一、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不同 1、历史的方法:又称客观或自然的方法。其优势主要在实践领域,尤其是档案实体管理的实践领域, 2、逻辑的方法:就是对档案实体管理进行概念和抽象的管理。它具有对档案实体进行宏观管理的巨大优越性,但要有其他的方法与其配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历史的方法。 二、历史的方法是由档案本质特性决定的 档案的本质: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原始记录,其根本价值在于真实地记录并再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 三、历史的方法在档案实体管理中的应用必须注意: 1、尊重和突出档案的本质特性,遵循档案的形成规律,维护档案的有机联系,从而维护历 史本来面貌的历史主义思想,应该作为一种基本的管理思想贯彻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方面 面。这是档案实体管理的基本立足点与出发点。 2、历史的方法较多适用于档案实体管理,逻辑的方法较多适用于档案内容信息发利用这一基本结论,是从宏观与总体上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第二章: 1.档案为什么要进行鉴定?鉴定工作有何作用? 答:档案鉴定一般是指区别与判定档案真伪和档案价值的鉴定。档案鉴定是对价值的评价和预测。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们就是档案馆(室)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判定档案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的一项工作。简单的说就是判定档案的价值。决定档案存毁(生死存亡)的工作。它是档案工作的业务内容之一,是档案馆(室)的一项专门业务。档案鉴定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正确的确定需要保存的档案,提高保存档案的质量,从而更充分的发挥档案的作用。 作用:一、便于发挥档案的作用。二、便于档案的安全保管。三、便于应付突发事件。四、档案价值鉴定的决定档案生死存亡的基本手段。 2.档案价值的标准有哪些? 答:1、档案属性标准:(1)档案来源标准:是指档案的形成者,即文件的责任者(作者)和立档单位。应站在本单位、机构的角度和立场。(2)档案的内容标准:分析文件内容的重要性、独特性、真实性以及文件信息内容的综合性和集中性——凡是具有科学研究或者实际验证意义的文件,就具有保存价值,凡是一般事物型的或内容重复的文件就不需要保存。(3)档案的形成时间和时效标准:尊重高龄档案;重要时期或特殊时期形成的档案价值相对大一些;文件的文种、文

档案管理学笔记

《档案管理学》 使用教材:陈智为《档案管理学》 资料版本:共两个版本(复习纲要/参考资料)整理人:胡康林 第一章档案实体管理概论 复习要点1:实体的概念和内容 复习要点2:实体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来源原则、全宗原则、有机联系原则、保管和便于利用原则的概念及其理解方法:常见方法例举 第二章档案价值的鉴定 复习要点1:档案价值及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理解(P33~35) 档案价值:是指档案这一客体对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凭证和情报作用,而表现出的有用性及有用程度。 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是指档案馆(室)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判定档案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的一项工作。简单地说,就是判定档案价值、决定档案存毁(生死存亡)的工作。 复习要点2: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基本内容(P34) (1)制定档案鉴定的有关标准,包括单行规定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等。 (2)具体判定档案材料的价值——有用性及有用程度,确定其保管期限。 (3)剔除本无保存价值和保管期满的档案,按规定进行销毁或做相应的处理。 复习要点3: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意义(P34) (1)便于发挥档案的作用 通过鉴定工作,去粗存精,发挥档案应有的作用。 (2)便于档案的安全保管

通过鉴定工作,分清主次,对价值大的档案,给予良好的保管条件,尽可能延长档案的寿命,维护它的安全。剔除销毁无价值的,腾出空间保管有价值的档案。 (3)便于应付突然事变 经过鉴定,区分主次,遇突然事件,能及时、迅速地将重要档案抢救和转移。 (4)档案价值鉴定是决定档案生死存亡的基本手段 复习要点4、档案价值鉴定标准 档案价值鉴定标准由档案属性标准、社会需要标准及相对价值标准三方面内容组成。 (一)档案属性标准 1、来源标准档案的来源是指档案的形成者。来源特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它是作为国家各级档案馆确定档案收集范围的基本根据。 2)机关在鉴定档案时,应注意区分不同的作者。3)在本机关制成的文件中,具体的撰写者、制发机构也对档案价值产生影响。 2、内容标准档案内容是决定档案价值最重要、最本质的因素。对档案内容的分析可着眼于以下四个方面: A、档案内容的重要性; B、档案内容的独特性; C、档案内容的时效性; D、此外,对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完备性等也要加以考察,以准确地把握档案的价值。 3、形式特征标准档案的形式特征是文件的名称、责任者、形成时间、载体形态、记录方式等。在某种情况下,这些形式特征也可能对档案的价值发生影响。 (二)社会需要标准 1、社会需要方向 2、社会需要面 3、社会需要时间 (三)相对价值标准 在一定的情况下,某些文件的保存价值和保管期限可以相对地提升或降低。主要有两方面:1、相关档案的保存状况:看档案的完整程度;看档案是否重复;看文件可靠程度;看档案内容的可替代程度。2、保管提案件和费用:现有保管条件;保管费用。 在根据上述标准分析档案价值的时候,要始终坚持辩证的思维方法,切忌机械、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忽略其他。 复习要点5、鉴定档案价值的原则P48 档案价值鉴定原则是必须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分析主体与主体本身的需要,用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效益的观点,判定档案的价值。 (一)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去衡量档案的价值 (二)分析主体与主体本身的需要。 (三)全面的观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