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危机事件的研究及管理精选作文

大学生危机事件的研究及管理精选作文
大学生危机事件的研究及管理精选作文

大学生危机事件的研究及管理

一、研究背景

高校是人口密集、人才集中的场所,也是危机事件易发生的场所。大学生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但会造成师生人身和心理的伤害,而且影响了高校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秩序,易给学校的形象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为了建设和谐校园,维护正常秩序,保障学生健康成才,对大学生危机事件的研究及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危机事件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危机事件的特征

大学生危机事件是指以大学生为主体或涉及大学生利益的,主要发生在高校校园内的,在事先未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爆发或潜伏尚未发作的,对学校的声誉、秩序或部分成员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总称①。其特征有以下几点:

1.主体特殊性。大学生危机事件的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具有思想活跃、敢作敢为、意气风发的特性,大学生年龄相仿,所处的社会背景一样、生活学习经历相似,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相似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问题的看法和反应通常比较一致,容易一呼百应,引发群体性的反应。因此,大学生危机事件多为群件性事件,在较大人群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影响。

2.场所特定性。大学生危机事件发生的场所主要是在高校

内。高校是大学生聚集的地方,是他们活动时间最长的地方,很多危机事件的发生场地就自然地以学校为主,如自杀、食物中毒、流行性疾病感染、打架或群殴、宿舍火灾、群体性集会、罢课或罢食或其他恶性犯罪案件等事件。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是发生在高校之外,如离校出走、校外伤害等。

3.事件敏感性。高校是理论前沿和培养人才的基地,大学生对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比较敏锐,容易使大学生在从众心态和理想主义情怀的驱使下引发危机事件。同时,由于高校的地位不断提高,受公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加之信息传播途径的快捷及广泛性,使得大学生危机事件一旦暴发,迅速扩散,往往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议论的热点。

4.诱因传染性。与公共危机事件相比,虽然大学生危机事件的诱因往往比较单纯,但是一旦处理不当,会引发其他学生或其他高校效仿,从而产生影响更大的危机事件。大学生危机事件中的个体自杀传染性尤为明显,疏导不利极易导致短时间内集中发生类似事件。

(二)大学生危机事件的表现形式

1.危害自身安全。大学是半个社会,是学生走上社会的最后的过渡场所,大学生面对学业、生存、就业、恋爱、社交等问题时突然感到压力增多增大,有些同学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或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式时,容易引发危害自身安全的事件,如自杀、自残。尤其是每年四五月份是确定大学生职业走向的时期,又是

彻底与学习生涯绝别时刻,稍遇挫折大学生就会焦躁不安,易发生危害自身安全事件。

2.危及他人安全。大学生年轻气盛,易冲动,“讲义气”,常是为了生活琐事而大打出手。同时,大学校园管理松散,也是造成校园犯罪案件频发的原因之一。据统计,大学生打架事件占到学生违纪事件的50%。值得重视的是,大学生打架具有群体性、偶发性和多发性,特别是打群架,卷入人数多,易发展为恶性事件。

3.群体性活动。大学生有时仅仅是对学校的某项措施或某位教师不满,而引发群体性危机事件,从而威胁到学校正常秩序,损害学校功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不论是个体单纯因素还是爱国情怀因素,如果处理不当都会引发大学生危机事件发生,从而影响大学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秩序。

(三)大学生危机事件成因分析

1.大学生有政治敏锐性但缺乏判断力。中国的综合国力近几年有了显著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增强,世界总体形势是和平发展的,但西方国家和中国的根本矛盾并没有解决,因此,西方势力唯恐中国不乱,散布“中国威胁论”“中国傲慢论”。大学生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对这类政治声音十分敏感,急于表达自己的意愿,维护国家的尊严,往往采取非理性的方式展现自己的诉求,但大学生的政治判断力弱,容易成为敌对势力渗透的对象,利用他们的单纯和冲动煽动更大的事端,达到其阴险的政治

目的。

2.大学生受社会影响多但缺乏防范性。受高校管理方式社会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和学生结构多元化的影响,高校与社会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不良的社会治安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安全,威胁着大学生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严重扰乱了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秩序,使大学生没有安全感。另外,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扑面而来,大学生思想单纯缺乏判断力,没有防范意识,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3.大学生受教育机会增多但缺乏有效管理。在高教体制改革下,不少高校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办学,高等教育招生规模逐年增多,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学生结构日益多样化。但与招生规模相比,学校的教学、后勤保障、硬件设施条件却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呈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情况。有些高校在日常管理和服务中没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引导不到位,工作态度生硬,工作方法陈旧,以致有些学生不满、失望、愤怒的情绪日积月累,在一定条件下引发危机事件。

4.大学生思想活跃但缺乏引导和教育。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社会矛盾,大学生处在其中深刻感受到经济、学习、就业、情感等压力,这些压力给部分大学生带来思想困惑和情感压迫,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引导,使其化解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就会发生大学生危机事件。另外,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和生活背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个体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有些

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没有社会责任感,经不起挫折,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心理失衡,情绪失控,易发生危机事件。

三、大学生危机事件的管理

(一)树立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理念

大学生危机事件的管理不能靠简单的机构和临时性的计划完成,必须要有理念作为支撑,有严格的管理体系和结构,才能使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呈现效果。

1.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其内涵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部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体现了在管理过程中对人自身的认识,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对人的尊严的重视。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要善待事件中每一个人,要顾全大局,不犯顾此失彼的错误,要在日常管理中尽可能了解和满足大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上的各种需求。

2.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要目的明确。管理就是人类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也要有明确的目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的目的就是保障大学生的生命和健康权,在此基础上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生活质量为指向,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于学校而言,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的目的就是维护校园稳定,保障正常

的生活和学习秩序,维护学校的形象,为学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要端正态度。很多人对大学生危机事件持消极抵触的态度,认为是高校教育发展不正常的产物。正确看待大学生危机事件首先要明确危机事件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在承认危机事件确实有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危机事件管理有助于提升学校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不安定因素的能力,有利于学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危机事件可以把高校不安定的因素释放出来,减少或杜绝更大的社会危机爆发。

(二)建立大学生危机事件的管理机制

大学生危机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并非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也遵循一定的演变规律,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的过程要与周期相对应。对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要建立常态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地减少和控制大学生危机事件的发生。

1.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的阶段。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的阶段与大学生危机事件演变的周期要相对应,贯穿于危机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整个周期。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的过程分以下四个阶段:(1)预警阶段。这个阶段是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的关键,因为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办法。预警阶段是指根据检测和收集信息,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进行预先的防范和控制。任何危机事件的发生都会有征兆,通过日常管理的

检测和收集征兆信息,可以发现危机存在的苗头,采取相应的措施,或将危机事件处理在萌芽状态,或为处理危机事件赢得时间,使事件不扩大、不严重。(2)应急阶段。这个阶段是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的核心。应急阶段是指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要及时反应,启动应急处置机制,迅速查明事件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稳定和控制局面,防止事态扩大和升级。这一阶段可以采取一系列方法有序地、积极地应对危机,不过这一阶段尤其要注意考虑以人为本和安全第一。(3)隔离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危机进一步扩大和蔓延,减少危机事件继续造成的损失,阻止危机的连锁反应。这一阶段要保持清醒头脑,先将事件进行梳理和评估,并根据事态的发生及时调整应急处置方案,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4)善后阶段。当大学生危机事件被控制后,危机事件带来的物质和心理伤害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个人、组织往往还会有高度不稳定的紧张情绪或状态。因此最后一个阶段,即对危机事件结束后的情形进行跟踪反馈,通过恢复重建和评估总结,尽快恢复正常秩序,降低危机带来的影响。同时,吸取经验教训,改进学生管理的不足。

在实际中,不一定四个阶段都会出现,可能是依次递进,也可能是跳跃进行,也可能是交叉反复。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

2.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的机制。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在危机事件演变的各个阶段起到有效的管理作

用,是危机事件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机制的建立需要根据上述管理阶段展开,它不是孤立的管理机制,而是综合多方力量的系统化的工作。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想要达到管理的目的,就必须提高危机意识,有完善的管理体系,让危机事件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1)建立危机事件管理常设机构。危机事件管理常设机构的设置是有效建立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体系的前提。目前各大高校的危机事件管理机构往往是临时的,随着事件的结束即解散,难以进行预警阶段和善后阶段的工作,使得危机事件在管理上缺乏系统化,呈现的是“随治随走、不除根、不杜绝、再犯再治”的状态。建立常设机构就可以加强危机事件的日常性监控和管理,提高防范能力,便于形成可以推广和借鉴的危机事件管理应用理论。在常设机构中决策机构就是核心,是危机事件管理的“司令部”,起到指挥、决策的作用,果断准确的决策是危机事件管理成功的前提。(2)建立危机心理干预机制。高校可以建立心理健康络和心理实验室,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使一部分大学生的偏执、嫉妒、抑郁、愤怒的心理得以及时调整与矫正,避免危机事件发生或事态恶化,将危机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即使危机事件已经发生或结束,也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援助,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看护,协助当事人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恢复心理平衡,安全渡过危机,回归正常的心理状态,适应新的生活,预防心理危机的再次发生而导致二次危机事件。(3)

建立危机事件预警机制。目前,很多国家都针对公共危机事件制定了预警制度,规定了不同预警级别下应当采取的预警方案,为及时有效的行动事先提供了指南。预警机制的完善程度体现了危机事件管理水平的高度,建立危机事件预警机制可以在发现危机事件有发生的可能时,及时、快速地做出反应,遏制危机事件的发生或减轻危机事件带来的各种伤害。高校应当从大学生危机教育入手,依靠大学生信息员和辅导员,建立一套完整的、规范的预警机制,实现大学生危机事件的预防、排查、跟踪和教育。(4)建立危机事件应对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危机事件应对机制是有效处理危机事件的有力保障,是处理危机事件的行动指南,为管理者提供一个事先的、一般性的通用准则。应对机制要涵盖危机事件应急阶段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原则、职责、流程等。应对机制的建立只是针对一般性的、重复性的危机事件给出可操作性、原则性的流程。不同的类别、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大学生危机事件,其应对机制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建立应对机制时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实际处理中,应对机制只是原则性的指南手册,对于特殊情境还是要讲究灵活。(5)建立危机事件善后处理机制。高校应在大学生危机事件过后,通过对危机事件的评估,发现管理中的缺陷,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不断完善危机事件管理,提高管理危机事件的能力。因此,建立危机事件善后处理机制显得十分必要。善后处理机制要包括巩固危机管理的成果、提出管理的改进意见、建立危机处理档案三个方面。建立善后处理机制可

以对学校恢复重建起到组织保障作用,对危机事件结束后的个人和组织的不稳定状态起到缓解和消除作用,对学校危机事件科学管理起到借鉴和提高作用。

四、反思与结论

与美日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的研究比较晚,虽然有些零星的研究成果,但缺乏系统性研究。加强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的理论研究和管理体系的构建,可以对大学生危机事件进行有效的管理,减少和控制大学生危机事件的发生。

[注释]

①漆小萍.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16.

大学生自杀危机处理以及应对

大学生自杀危机处理以及应对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于国良 一、案例简介 张某某是我院09级的一名同学,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家里还有一妹妹在读书,该生长相平平,学习认真,生活简朴,性格较内向,在班级属于比较普通的同学。但是自幼父母比较宠溺,得不到的东西就发脾气,这次也差点酿成悲剧。张某某认识了赵某某后,两人谈起了恋爱,时间一久,张某某性格中的一些缺点就显现出来,赵某某就提出了分手,张某某由于接受不了失恋的事实,情绪失控,采取试图跳楼自杀的极端方式发泄。因为事先发现了张某某的情绪变化和异常,采取了危机应对措施,使张某某自杀未遂,之后我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其进行关注和心理疏导,该生现已经走出失恋的误区,顺利毕业,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 二、案例分析以及处理 某天晚上8点,张某某同宿舍室友周某向我反映的情况,说从下午到现在都没有看见张某某,手机也无法接通。我马上联系班长和宿舍同学调查具体情况,同宿舍室友都开始回忆这两天张某某表现,发现有以下异常:1、张某某曾在接电话过程中与通话方发生争吵,并摔断电话出现发脾气的现象。 2、张某某一下午不见踪影,手机也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3、妹妹手机收到轻生短信。根据了解的情况和张某某最近出现的异常表现,我初步判断张某某因为失恋打击导致情绪失控,有可能采取自杀的极端方式进行发泄。 遇到如此突发事件,我第一反应就是必须冷静,于是我先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并联系学院保卫处,一同查明此事。同时,立即采取突发事件应急措施:第一,详细了解张某某恋爱过程,并积极联系他的女朋友,希望通过她找到张某某;第二,立即联系张某某的家长并告之其具体情况的,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第三,安排学生干部去学院周边寻找,防止其发生跳楼或者跳河塘等现象。第四,通过QQ留言、短信息等方式发送鼓励的话言,希望家庭的温暖和同学的关爱让他情绪慢慢稳定,并意识到还有许多关心爱护他的人在身边陪伴他。经过多方努力,张某某终于主动给我回复了短信,告诉了我他的情况和具体位置。原来他意图采取跳楼的方式来挽回女友的心。原来张某某因为与女友吵架并分手,之后他

(完整word版)公共危机管理

第一章概述 一、危机定义有三个要点: 1、受到危机影响的既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群体或者组织,例如家庭、企业、单位、行业,甚至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 2、危机严重威胁到正常的身存与发展,而不是造成一般的负面影响 3、危机通常是与突发事件向联系 二、公共危机的分类: 一)、危机产生的诱因 1、外生型危机:指由于外部环境变化给组织带来的危机。 2、内生型危机:由于组织内部管理不善引发的危机。 3、内外双生型危机:不少情况下,危机是由于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管理不善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危机的层次: 全球危机、国际危机、国家危机、地区危机、组织危机、个人危机。 三)、危机发生的领域: 政治性危机、社会性危机、宏观经济性危机、生产性危机、自然性危机 政治性危机有:战争、革命、政变、政治骚乱、武装冲突等。 社会性危机有:社会动荡、恐怖活动、示威游行、罢工、社会骚乱等。 宏观经济性危机有: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失业率高、经济危机、股市大幅震荡等。 生产技术性危机有:生产安全事故、产品安全事故等 自然性危机有:地震、水灾、传染病、台风等。 四)、按危机造成的不同后果: 1、有形损失危机:直接造成人员财产损失,该损失明显能够评估,损失难以挽回、只能采取补救措施 2、无形损失危机:严重影响组织形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形象会越来越差 三、公共危机的特性 1、突发性:危机发生前很少有人会意识到会发生危机,例如9.11恐怖袭击。 2、威胁性 3、不确定性 4、紧迫性:在危机过程中,决策者、危机管理者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决策,会给他们心里造成很大压力。 5、破坏性 6、无序性 7、潜伏的隐蔽性: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有效的化解风险,就易于将危机消除在萌芽之中。 8、传播的公开性:现代社会,大众传媒业的发展和其对危机舆论的关注程度,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速度的高速化、范围的全球化,使危机迅速公开化,并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9、扩散性 四、公共危机产生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一致与冲突,都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动力,稳定与变迁是社会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社会系统往往为人们提供排泄敌对情绪和进攻情绪的制度,即安全阀制度。安全阀

校园危机

校园危机处理 在校园危机频频发生之际,如何建立正确的校园危机应对机制,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一、校园危机的含义及其类型(一)、校园危机的含义:校园危机性事件是指那些导致整个学校或者某个部门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趋于崩溃,在较大程度上和范围内威胁到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引起校园恐慌,致使学校的教学、科研或生活秩序不能正常进行的事件。(二)校园危机的类型:第一类是自然灾害事件,如泥石流、地震、洪水等;第二类是人为灾害事件,如交通事故、火灾、触电、爆炸等;第三类是卫生性灾害事件,有流行性传染病、食物中毒、药品及化学物品中毒等;第四类是群体性事件,有非法集会、集体游行等;第五类是校园伤害事件,有教育冲突、校园暴力伤害事故、斗殴、劫持、恐吓等;第六类是公关危机事故,如由媒体引发的损害学校信誉、形象的危机事件。二、校园危机的特点校园危机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一)、突然性,虽然现在几乎所有学校都制定了严格的校规校纪,但是由于校园人口集中,众多原因均可是校园危机事件迅速发生;(二)、破坏性,由于校园内学生年龄差异不同年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危机事件发生时年龄较高的学生容易迅速聚集并情绪激动,年龄较小的学生自救自护能力较弱,危害更大。因此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危机事件,都必然会给学校的财产、声誉和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三)、敏感性,作为文化组织,学生的思想思维差异性较大,对于社会动态及变化,他们更容易被感染和激化,可能立即

响应,并迅速扩展,难以控制,并很快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三、校园危机的形成原因(一)、校园危机管理观念缺失,认识滞后。长期以来,我国的危机管理主要针对于战争和政治领域,教育领域一直习惯于常态管理和常规决策,未能实现学校校园的风险管理。观念上认为校园危机不是经常发生,是偶然的,百年一遇的。一旦校园危机发生,只是依靠经验和个案来应对,没有合理有效的应对机制和危机预案。(二)、学校管理人本意识淡漠。由于观念和体制的原因,校园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对事件的反应相当迟钝,并采取一切措施掩盖事实真相,息事宁人,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认为学校发生了危机事件是不好的事情,家丑不可外扬,不希望被"外人"介入,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介入的人也越少越好。正常传播渠道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小道消息的传播就会增多,结果导致危机事件的扩大化。(三)、校园危机管理不足。原教育部长周济在2005 亚洲教育北京论坛大会指出,我国将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到2020 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高校在这一快速发展时期内,出现了后勤社会化、办学主体多元化、学生群体多样化等很多以前未出现的新事物,在此过程中,如因学校管理的不完善而使一些潜在的或新出现的问题得不到重视,极易引发各类矛盾,成为直接引发危机的致因。此外我国条块分割的政府管理体制,使各级政府部门在管理方式上片面强调"各司其职"而牺牲或降低了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在带有明显行政色彩的学校也有直接的显现。学校危机出现后,各部门各自为战,甚至互相推诿,不能默契的沟通协调形成整体的合力,出现了1+1<2

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中的干预策略

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中的干预策略 随着社会价值日益多元,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各种社会心理问题不断涌现。我国实行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人数猛增不减,伴随着大学生学习和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已经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群体,甚至不时出现自杀或犯罪等恶性事件。这些大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与大学教育、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紧密相关。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需要我们辅导员对他们进行特殊的关怀和指导,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危机的干预。这一主题对于整个社会、整个教育、整个大学生群体而言,是迫切的、实用的,也是必须的。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现象的原因 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辅导员,在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前,应先了解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即个性因素和社会因素。 (一)个性因素 1.自我认同危机 自我认同危机,是指个体(现实自我)和心目中希望的自我形象(理想自我)不相符时所产生的心理危机,这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根本的原因就是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与他人,容易产生强烈的挫败感,由过分的自尊转变为过分的自卑甚至是自暴自弃。 2.对挫折的承受力差 初涉社会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都处于膨胀期,对人生、对事业充满了美好理想,对友谊、对爱情充满了纯真的渴望。他们有相当强烈的自强、自立、自尊意识,但又还有较大的依赖性,社会经验的贫乏,生活阅历的肤浅,使他们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嬗变和冲击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当看到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时,他们脆弱的心理就很难承受。 3.个性缺陷 心理危机作为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与个体长期所处的生活环境及先天性格有密切的关系。例如一些性格内向,心胸狭隘的学生,往往容易钻牛角尖,自我施压,以至于将一些小事自我膨胀,出现心理危机的问题。 (二)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既包括客观的社会大环境,又包括直接影响大学生情绪和行为的生活小环境,它们对大学生主要有以下影响。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跨入新世纪,大学生要经历来自政治、经济、法律、道德、风俗、习惯、人际关系等

高校学生心理性危机事件有关问题探析

高校学生心理性危机事件有关问题探析 发表时间:2011-11-10T09:51:17.930Z 来源:《教育学》2011年8月(下半月A版)供稿作者:包烽余沈哲[导读] 高校学生心理性危机是对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和发展时期的心理危机问题的关注。包烽余沈哲(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610031) [摘要]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心理性危机事件频繁发生,文章分析了心理性危机事件的特点,以及构建对事件进行事前干预的机制,提出对事件进行妥善处理的办法。 [关键词] 心理性危机事件干预机制 随着高校内外部环境的日趋复杂,高校学生各种危机事件屡见不鲜,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尤其是心理性危机事件它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造成的伤害也最大。近年来,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中的自杀或杀人事件不时见诸媒体,引起了社会各方的严重关切。这些自杀或杀人只是一些极端的现象,但日益频发的心理性危机事件对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因此针对心理性危机事件进行事前干预与事后妥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学生心理性危机事件的特点 高校学生心理性危机是对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和发展时期的心理危机问题的关注。由于在校学生都充满了探索求知的欲望和热情,而心智和情商又没有足够能力来应对挫折或打击,因而其心理状态难免会出于危机状态。心理学家G.W.布洛克普指出,容易陷入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体在人格上有一定的特异性,表现为:看问题比较表面和消极;过分内向;做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情绪不稳定;自信心低;过于依赖他人;行为冲动,等等。根据布洛克普的研究可以分析出心理危机者的性格特征、行为特点、家庭环境等,建立心理危机预警评估体系指标。有研究表明,性格越内向、情绪越不稳定以及反应迟钝、缺乏同情心、不关心他人,不惧安危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有自杀意念的学生心理症倾向(精神分裂症倾向、抑郁症倾向以及神经症倾向)得分越高。对抑郁症的研究表明,其症状的出现与时间、空间、环境等因素有密切的联系。许多自杀者往往选择在凌晨或夜间结束自己的生命。开学、学期结束或入学和毕业前后是心理危机的频发时期,宿舍、教学楼等是心理危机的频发地方。有研究还表明,季节变化,也会影响心理问题的发生 ,特别是春季,抑郁症、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病人发病率较高。 除了心理性危机事件具有这些特点外,还有一些事件也会导致心理危机。心理学家布拉默(Brammer)认为,危机包括三方面内容:情境性危机(situational crisis):特殊应激事件,如遭遇交通意外、家庭变故、严重疾病、性伤害、性暴力等;发展性危机(developmental crisis):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无法应对的挫折,如新生适应、毕业、择业失败、升学失败、感情受挫等;存在性危机(existential crisis):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出现的冲突和焦虑。 二、建立高校学生心理性危机事件干预机制 (一)心理危机预警系统与指标的制定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心理危机预警评估筛选指标体系,大多数高校通常采用《症状诊断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新入学的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对筛选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有重点地进行及时主动地干预,特别是对有自杀意念的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原因以及强度,进行有针对性心理健康辅导和人格素质辅导,另外除了对新生普查,还应针对其他年级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二)心理性危机关注对象 结合布洛克普所提出的容易产生心理危机人群的特征分析,应该预先关注这些人群:(1)家庭经济困难容易遭受歧视的学生;(2)长期患有严重的生理或者心理疾病的学生;(3)家族中有精神病、自杀史或有自杀倾向的学生;(4)性格内向孤僻、疏远同学、缺乏社会支持的学生;(5)经常出现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6)长期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的学生;(7)失恋后长期不能摆脱失落情绪的学生等。 (三)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校级心理辅导中心负责建立心理电子档案。心理档案包括学生在各个时期所作的心理测试结果、心理咨询中心与辅导纪录等材料。它可以发现处于严重心理危机状态的对象,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地应对,把危机消灭于萌芽状态。并可以以此为借鉴准备同一类别心理危机的应对预案。 三、高校学生心理性危机事件的事后处置 一旦学校发生心理性危机事件,必须从思想上、政治上对其有一定的准备。做好相应的应急计划和应付方法,以免事故发生后不知所措,乱了方寸。一般来说主要处置办法包括两方面:一是技术处理,主要属于事务性的善后工作,如自杀行为马上进行勘探现场,收集证据,技术分析,科学鉴定,伤亡者的安排处理,追究责任,改善管理,汲取教训。二是公共关系处理,主要与传播媒体协调,与家属、同学的沟通,向主管部门汇报等。具体措施:(1)有关领导尽快赶赴现场,指挥、组织好现场抢救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2)如自杀或他杀要马上通知医院、公安部门等以便得到他们的及时救援,妥善处置伤亡学生。(3)成立专门的事件处置小组,负责善后工作和事件的调查和评估等工作。(4)以适当的方式公布事件的真相,消除不良影响,注意协调与新闻媒介的关系。 要做好家属的接待、安慰工作,领导亲自慰问家属,使其感到学校的重视和组织的温暖,争取他们支持、配合、理解校方,就可防止触发新的危机。 对于高校学生心理性危机事件进行积极的研究能促进我国高校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促进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参考文献] [1] 钟向阳,邓基泽.高校新生心理档案与危机干预模式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 13(6): 458-461. [2] 沈永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 21 (3): 71-74

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讲 怎么定义公共危机:突发性不确定性信息不充分难决策破坏性资源缺乏相互影响 威胁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对社会秩序带来挑战,具有破坏性,难以决策应对的不确定性事件。多指战乱、冲突、灾害、事故、瘟疫等。 第二讲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危机形态 西方将社会形态分为(以生产方式划分): 前工业社会 工业社会人口高度聚集 ●后工业社会 人与自然达成流动平衡的关系 认为灾害是人类违背“神”而被施予的惩罚。 形成灾害观(神秘主义)。 人与技术的问题。工业事故发生概率远大于自然灾害。 ●?人自身的危机 人的精神危机 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 经济危机,牵一发动全球。 经济领域、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环环相扣。 第三讲危机认识论(一) 1“天人合一”理论与灾异象说(曾经如何影响中国社会和社会行为)维持社会秩序 “天人合一”理论:中国以农业文明为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说:世间万物由天派生 出来;天与物间的关系 人与天能相互感应。 上天有决定人吉凶祸福的能力

灾异象说:灾异有之,国家有失。 2危机系统论 一个组织习惯于用原用的规则来解决所有的问题有风险。 用现有的安全规则来解决问题无法解决 做出错误判断隐患未解除,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事故的发生是正常的“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系统的组成要素越复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越复杂。因而整个系统就越容易受到某些因素所引发的“危机”的破坏。 3正常的事故理论系统内,每个部分相互依赖性越强,每个部分都有事故发生的概率。这是系统的本质特征。危机是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第四讲危机认识论(二) 4风险的自动平衡论:在一定时期内,风险的总量是不变的,很多风险是为了规避另一风险所采取措施引起的,即自己造成的。由于人们盲目乐观而放大了另一种危险。 解决一个问题时引发下一个问题。(有了安全带就盲目开车,降低安全意识) 警示我们不要盲目乐观,应对风险的措施也可能带来潜在的风险。 5认识缺陷论 洞穴偏见:井底之蛙,以片面的认知来评判整个领域,认识能力有限,对世间认识存在偏差,引发错误判断 冰山理论:(冰山:只有一小部分露出在海平面之上)人们总会注意到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事情,对隐性的危机意识不到,发生后遭受到的往往是致命的打击。 6风险结构理论一个个体或组织会不会受外在风险影响,取决于自身的脆弱性和暴露系数,取决于外在的风险结构和社会结构。 7危机生命周期理论潜伏爆发持续消退——预防应急善后 危机不是偶然的,事态爆发前至少有潜伏-发展-失衡-平衡-再失衡-再平衡。每个阶段的重点和应急任务不同。 危机的生命周期:潜伏(诱因)发展(显性化)爆发期持续期恢复期 危机管理的阶段:预防预警应对应急管理善后 8灾害的叠加放大效应:灾害的互相叠加。越是发达社会,系统之间相关依赖越强

二十二、如何帮助学生学会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

二十二、如何帮助学生学会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 当我失去心爱之时 【设计理念】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苦痛、微笑;见面,告别。 初中学生,有的已经经历了告别,有的正在经历,有的将要经历。这个班级有一位同学的父亲已被医院宣布无法正常生活,遗嘱已公布;一位同学的外婆住在敬老院里,目前恢复状态不是很好…… 平和的生活环境并未使这些孩子准备好面对复杂的情况,所以临时出现类似的复杂情况容易手忙脚乱心理不适,或者即使状态持续一段时间,也会下意识地抗拒接受该状态。 【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呈现的背景事例,学生认识到面对创伤性事件的应激反应症状以及需要缓释的必要性。 2、通过本次活动体验,学生尝试自我反思,学会一些缓释创伤性事件应激反应的方法。 3、通过本次活动体验,学生有意识运用积极心态处理创伤性事件应激反应。【活动准备】 1、课前收集生活图片。(高兴的、悲伤的) 2、制作课件。 3、制作心情记录年历片。 4、自由分成5~9人组。 【活动形式】

团体讨论法、认知法、操作法。 【活动过程】 活动内容活动流程设计目的 1游戏“心有千千结”。 邀请12位同学至空地参与游戏“心有千千结”。旁观者和参与者预测游戏结果;游戏结束后对照预测与结果谈感想。创设轻松、开放的心理环境,对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进行初步了解。 通过游戏暗示认知观念的改变:生活中有很多类似情况,初起杂乱如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恢复原状。 2展示生活组照,谈感受及印象。 出示生活组照,请同学推测图片人物的心情或者自己看图片后的感受,画情绪曲线图。引导学生在轻松、开放的心理环境中表露处理情感问题的真实态度。3展示案例。(背景音乐《神秘园》。) (1)上海交通大学念大三的金赛君,选择了休学,回家照顾父亲。 (2)一知名作家的母亲死于牙科治疗床上,于是这位作家一直抗拒牙科检查。以致于牙齿病变严重。友人建议请来牙科医生上门服务,但是当牙科医生准备器械时,他已死在治疗床上了。 (3)漂亮模特当街伤人:15岁时父母离异,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独身来杭在酒吧当模特,——一个月前致电母亲称想妈妈,让妈妈来杭——事发前时常沉默不语——动不动和同事吵架——工作时将胶水浇到同事身上——途中遇车祸也未于在前同行的男友说。(分裂样精神病)通过故事展示面对意外变故,不

公共危机管理的六大原则

公共危机管理的六大原则 发布日期:2012-12-13 在一个急速转型和媒介化社会时期,危机随时就可能爆发,树立危机意识,对公共危机进行有效管理成为社会各个主体相当迫切的主题,如何进行危机管理原则?危机管理过程中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 1、战略先行危机管理原则 进行危机管理首要做的工作就是树立危机意识,进而形成危机观念与危机思想。没有危机意识就不会改变的动力,也不会有强大的执行力。危机观念是危机意识的整合和提升,危机思想是危机观念的丰富以及体系化,形成足以指导危机管理实践的思想体系。当然不仅仅领导人要有危机意识、危机观念以及危机思想,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应具备危机意识、危机观念以及危机思想。 2、制度保障危机管理原则 由于“人之初性本善”的文化传统和农耕文明等历史因素,造成危机预警的习惯缺位,更奢谈对潜在危机进行有效管理。在一般情况下,不出问题不会想到危机管理,当危机出现后,才会想到危机管理。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危机不发生,而要想让危机不发生,必须有一整套危机预防的制度;而要想让危机来临时很从容应对,必须有危机应对的流程与方式;要想在危机危机管理的六大原则是什么?发生后很好修复企业形象,必须有形象恢复管理的制度。 这就引出了危机管理的第二个原则:制度保障原则。只有制度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危机来临时有条不紊的应对。很多管理者也知道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但并没有落实到制度上。以至于学了很多危机管理知识,但在危机来临时还是非常紊乱。 3、预防第一危机管理原则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防微杜渐” “防范大于救灾” 等古人的生存智慧对危机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蔡桓公为什么死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听信扁鹊的话,患病初期没有采取措施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存在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企业在危机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误区。很多管理者不愿意花很少的钱预防,正是因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危机不会发生。一旦拥有这样的心态是非常可怕的往往会花大量的钱可能是预防费用的十倍甚至百倍去治疗,这是得不偿失的。

校园危机处理

[键入公司名称] 学校危机公关策划 商学院

大学处理学生体能测试意外猝死危机公关策划书 一、学校危机产生原因和应重视公共关系 学校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环节都可能面临不同的问题与困境,出现难以预料的公共关系危机。如何处理和化解这些危机,是学校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校内外部因素对学校管理的负影响,必然导致学校管理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不可预料的危机,所以,我们应当先分清公共关系危机的原因,从而才能有效地预防和解决这些危机。任何一所学校都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如何加强内部管理,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是如何更有效地适应周围环境,改善周边环境,营造出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公共关系其实是人类社会交往中最广泛、最普通的一种关系,它存在于各个方面。只要有组织机构的存在,组织与公众、组织与组织之间就存在着公共关系状态。既然存在着公共关系问题,就需要通过公共关系的工作来协调这些关系,使组织或个人处于沟通、理解、合作和发展的和谐环境中。 二、危机背景 最近这些天,长跑运动中接连发生几起猝死事件。苏州科技学院体能测试大二女生倒地猝死这个令人伤心的事件,然而,悲剧的阴影尚未散去,又一起猝死事件在襄阳上演。事发湖北文理学院一班级体能测试课上,襄阳隆中职业技术学校21岁的熊浩然,代湖北文理学院一名大三学生参加1000米长跑的体能测试时,跑了500多米远后突然倒地,从此再也没有醒过来。 警方调查后排除了他杀可能,确定为猝死。我们针对此类事件做校园危机公关策划。 三、公关目标 制止不实传闻和不利于学校校声誉的传言扩散,稳定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尽量减少该事件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防止该事件酿成更大的丑闻。 让有关公众尽快得到该事件的完整、准确的信息资料,迅速平息流言,稳定学校的正常生活秩序;尽可能降低、减少事件对学校招生和学校形象的不利影响。 四、公关对象 1、全校师生 2、学校管理人员 3、省教育部、省政府 4、市区的新闻媒介网站 5、当地公众 6、学生家长 五、活动流程 1.成立处理危机的临时机构

浅谈如何处理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

浅谈如何处理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 摘要:本文讲述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起因、危害性以及由此引出的预防及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相关措施。重点剖析了处理心理危机的几点措施,认识心理危机、了解产生的原因及了解处于心理危机中常见的行为是进行心理干预的基础,并提出了进行心理干预的原则。 关键词:心理危机;产生原因;干预原则 心理危机是指一个人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处事能力,无法解决时所产生的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它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当一个人出现心理危机时,当事人可能及时察觉,也有可能“不知不觉”。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心理发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树立自己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他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波折,大学给了他们一片开阔的天地,同时也让他们经历了许多未曾遇到过的问题。虽然具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并不是很多,但是它给这些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有的甚至是毁掉了学生的一生,毁了家长全部的期盼。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我们所挽救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学生,而是一个家庭!为了让大家明白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亟待解决的迫切性,我们首先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1:某高校大三学生王某经常跟同学说别人在议论他,说他坏话。在图书馆上自习时也总是觉得有人骂他,说他坏话。当辅导员得知该情况后通过与他周围的同学及其家长的沟通发现,该学生是准备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据他父母介绍说他高中成绩优异,而高考成绩不太理想,进校时就不是很乐意。他的表哥表姐都是上的名牌大学,现在也都上了不错的研究生。因此他的心理压力较大,总担心自己考不好。当辅导员把他的情况告诉他的父母以后,他的父母并不相信这样的事实也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一天晚上他不幸从6层楼的窗户上跳了下来,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案例2:某高校大三学生杨某性格比较孤僻,平时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学交流。如果有人跟他说话,他会简短的回复一下。因为与寝室同学闹矛盾,杨某一个人独住一个宿舍,有一次他在宿舍卫生间烧纸,烧得整层楼都烟雾弥漫。为了防止他造成进一步的破坏,也为其他同学的安全着想,学校立即联系家长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医生了解病情之后说他情感淡漠,是自闭症的一种表现,如不立即治疗的话情况会更糟。他的父亲在送他到医院的途中不禁老泪纵横。 以上两个案例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父母的宠儿,天之骄子。习惯了父母的呵护,亲友的赞叹。当他们进入大学校园之后,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亲自动手,没有了家长的护佑,亲友的宠溺。当他们遇到一些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时,他们害怕了,

学生危机事件处理手册序

「学生危机事件处理手册」序 张建邦我们处身在一个美好但充满了危机的世界,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确实提昇了人类的文明,但是天灾人祸也相对增加。做为一个现代知识份子必须懂得「居安思危」和「防患未然」的道理。人本学家马认为人类具有金字塔结构之基本需求阶层,(A. Maslow, 1970)士洛依序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自尊需求、至最高层次之自我实现需求。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在於帮助莘莘学子均能发挥潜能,达到实现自我理想的境界。然而,随着经济快速成长与社会环境急速变迁,所衍生之多样化物质刺激、传统价值观解构、个人主义兴起、人际疏离感增加……等困扰,造成现今校园生活中,充满许多潜藏性危机,例如:学生自伤与他伤事件、校园帮派问题、偏差人格及行为所引发之人际冲突事件、意外灾害所产生之环境公共安全恐惧……等,因此如何满足全校学生基本需求,创造一个快乐安全的学习环境,为现今每位教育工作者所殷切盼望的目标。而预防危机事件发生以及降低突发不幸事件之机率,使伤害减轻,全赖全校师生平时对学生意外事故、危机事件之因应措施与方法,预先有所充分认识,才能建立更完善的体制,化解危机。学生事务处本诸发展重於预防,预防重於治疗的教育理念,结集自然灾害、意外事件、校园犯罪问题、自伤伤人、精神疾病之防护措施,以及社会资源简介等相关资讯,配合本校训辅人员、教官同仁之实务经验,汇编「学生危机事件处理手册」,提高学校教职员工生对生活危机的警觉心、培养学生应变能力。

近遭九二一大地震剧变之际,本手册实更具有安全教育之积极意义。欣逢本校四十九周年校庆,期盼全校教职员工生同心协力共同创造一个充满安宁祥和的优质校园环境,迈向更美好的新世纪。.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一、关于心理危机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 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突发威胁生命的疾病、灾难等,个体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某一事件是否会成为危机,有三个影响因素: 1、个体对事件发生的意义以及事件对自己将来的影响的评价; 2、个体是否拥有一个能够为自己提供帮助的社会支持系统; 3、个体是否获得有效的应对机制,也就是个体能否从过去经验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如哭泣、愤怒、向他人倾诉等。由于个体在这三个方面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相同的事件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构成危机。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种类 1、发展性危机。发展性危机是个人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对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产生的异常反应,如升学危机、性心理危机等。这些危机是大学生生命中必要和重大的转折点,每一次发展性危机的成功解决都是大学生走向成熟和完善的阶梯。 2、境遇性危机。境遇生危机是指突如其来、无法预料和难以控制的心理危机,如交通事故、人质事件、突然的绝症或死亡、被人强暴、

自然灾害等。 3、存在性危机。存在性危机是指一些人生中的重要事件出现问题,而导致的个人内心的冲突和焦虑,是伴随重要的人生目的、人生责任和未来发展等内部压力的冲突和焦虑的危机。 (三)心理危机的特征 突发性:危机常常是出人意料、突如其来的,具有不可控制性。 紧急性:危机的出现具有紧急的特征,它需要人们去紧急应对。 痛苦性:危机在事前事后给人带来的体验都是痛苦的,甚至可能涉及人尊严的丧失。 无助性:危机的降临,常常使人觉得无所适从,而且,危机使得人们未来的计划受到威胁和破坏。由于心理自助能力差、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不完善,危机常常使个体感到无助。 危险性:危机之中隐含着危险,这种危险可能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与交往,严重的还可能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5、心理危机的结果 第一种是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种是度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

危机公关与危机管理

危机公关(public relations in crisis)由于企业的管理不善、同行竞争甚至遭遇恶意破坏或者是外界特殊事件的影响,而给企业或品牌带来危机,企业针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动,包括消除影响、恢复形象,就是危机公关。 危机公关属于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系统的危机处理部分 危机公关特点 意外性:危机爆发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态势和影响深度,是始料未及的。 聚焦性: 进入信息时代后,危机的信息传播比危机本身发展要快得多。媒体对危机来说,就象大火借了东风一样。 破坏性:由于危机常具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特点,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危机,都必然不同程度地给企业造成破坏,造成混乱和恐慌,而且由于决策的时间以及信息有限,往往会导致决策失误,从而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 紧迫性:对企业来说,危机一旦爆发,其破坏性的能量就会被迅速释放,并呈快速蔓延之势,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危机会急剧恶化,使企业遭受更大损失。 [编辑]危机公关的流程和内容 从危机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危机的终极爆发往往是一系列因素累积的结果。因此,对危机管理的审视应该放到对问题管理(issue management)加以研究的大背景中。一般而言,问题的发展演变方式都是可以预期的。它往往是从一个趋势或事件开始,接下来的变化脉络十分清晰。 其发展生命周期可以大致划分为: ● 起源阶段——潜在问题 ● 干预和扩大阶段——问题在抬头 ● 成型阶段——当前问题和危机问题

● 解决阶段——休眠问题 根据问题发展的这一周期,危机公关主要包含以下流程和内容 ● 问题管理。对可能对组织产生影响的问题进行系统化监控和评估。 ● 危机规划与预防。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情景进行预案研究与处理,建立危机管理机构。 ● 危机应对。面对爆发的危机实施全面管理方案,掌握危机管理的主动权。 ● 善后事宜。判断危机的损害程度、评估危机预案的效果,做出调整和修订 此外还要强调指出,危机公关的效果直接取决于是否得到企业高管层的重视和支持;是否有制度化、系统化的问题管理项目与危机公关项目;以及危机沟通系统是否高效通畅。在这里,国内外竞争情报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可以为问题管理和危机公关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工具支持。 危机公关的“三明主义” 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日新月异,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危机。当危机出现时,企业相关人员不可在危机中乱了阵脚,要平心静气,组合运用“三明主义”的公关原则,来一步步化解危机,或进一步转“危”为“机”。 其一,态度“明确”,公司对待危机的态度要明确,而且要在第一时间表明,不能采用任何手段来逃避危机事实。这是企业危机公关的第一要义。例如,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在《有关“苏丹红一号”问题的声明》中居然称:“我们虽然多次要求百胜的相关供应商确保其产品不含‘苏丹红一号’成分,并获得了他们的书面保证。但是非常遗憾,昨天在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中还是发现了‘苏丹红一号’成分。”这是什么样态度?暧昧?狡辩?这明摆着是要把责任全部推卸给供应商,以求转移媒体和消费者的视线。媒体和消费者能够满意这样的话语吗?显然不会。这样做终究是无济于事,肯德基的管理方首先应

校园危机事件心理干预策略

校园危机事件心理干预策略 近年来,校园轻生事件时有发生,如何从心理危机干预角度积极预防和快速有效应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校园轻生事件,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维护广大师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使危机损害降到最低,是学校必须严肃面对、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增强生命教育的重要标志,它不但体现在危机时刻对师生心理的救助,还体现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对每一位师生个体心身健康的注重。 情景再现 2013年初春的一天,傍晚放学时分,某重点高中一名“品学兼优”的高三女生小花(化名)割腕后从教学楼顶坠落,希望以此了结自己的“悲苦”人生,身后留下两封写给父母和同学们的厚厚的遗书。那一天,正是小花18岁的生日。白天收到同学好友生日礼物和美好祝福时,小花还显得非常幸福,放学后,老师同学刚刚离开校园,她却决然地走上了“不归路”。对面教学楼部分高三师生,目击了跳楼事件的全程。 因抢救即时,小花生命得救。但小花的轻生行为,在校园内产生极大影响,尤其是事件目击者、女孩的老师同学好友等反应更为强烈,大家很难接受通常在报刊媒体中看到的学生自杀现象居然会出现在自己的校园,更难以相信白天还“一切正常”、品学兼优又身为班长的小花会是自杀的主角……同学们陆续出现很多情绪和行为反应: “我实在不敢相信班长会这样做,昨天一夜未眠,头脑中持续地猜想着班长在承受的痛苦,她能顺利度过这个关吗?是什么原因让她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 “听到好朋友自杀的消息时,我好害怕,我们有着太多相似的心灵体验,但我没有她的勇气。昨夜我失眠了,老师,我好担心自己会是第二个……” “同学跳楼自杀了,居然有同学根本不在意、麻木不仁的样子,我好生气,他们怎么这么没良心?我今天差点跟同学吼起来,被好朋友劝住了。老师,我错了吗?” “老师,我好害怕,昨天晚上我们从窗口看到了她跳楼的全过程,吓得我一宿没敢睡觉,头脑中总是反复出现当时的情景。” “看着课本,我却无论如何无法进入学习状态,心里慌慌的,马上高考了,老师,我啥时候才能恢复正常学习状态啊?” 这些文字都是事发后,学生在接受学校个体及团体心理危机干预时提出的问题,也是危机事件发生后,学生们最常遇到的心理困惑。如果不能得到即时有效协助的话,可能的伤害和影响不言而喻! 小花跳楼事件发生后,受冲击的不但仅学生。很多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工作及班级管理充满了疑虑和恐慌,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学生,与学生一起共度难关。更有

大学生危机事件的研究及管理精选作文

大学生危机事件的研究及管理 一、研究背景 高校是人口密集、人才集中的场所,也是危机事件易发生的场所。大学生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但会造成师生人身和心理的伤害,而且影响了高校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秩序,易给学校的形象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为了建设和谐校园,维护正常秩序,保障学生健康成才,对大学生危机事件的研究及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危机事件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危机事件的特征 大学生危机事件是指以大学生为主体或涉及大学生利益的,主要发生在高校校园内的,在事先未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爆发或潜伏尚未发作的,对学校的声誉、秩序或部分成员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总称①。其特征有以下几点: 1.主体特殊性。大学生危机事件的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具有思想活跃、敢作敢为、意气风发的特性,大学生年龄相仿,所处的社会背景一样、生活学习经历相似,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相似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问题的看法和反应通常比较一致,容易一呼百应,引发群体性的反应。因此,大学生危机事件多为群件性事件,在较大人群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影响。 2.场所特定性。大学生危机事件发生的场所主要是在高校

内。高校是大学生聚集的地方,是他们活动时间最长的地方,很多危机事件的发生场地就自然地以学校为主,如自杀、食物中毒、流行性疾病感染、打架或群殴、宿舍火灾、群体性集会、罢课或罢食或其他恶性犯罪案件等事件。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是发生在高校之外,如离校出走、校外伤害等。 3.事件敏感性。高校是理论前沿和培养人才的基地,大学生对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比较敏锐,容易使大学生在从众心态和理想主义情怀的驱使下引发危机事件。同时,由于高校的地位不断提高,受公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加之信息传播途径的快捷及广泛性,使得大学生危机事件一旦暴发,迅速扩散,往往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议论的热点。 4.诱因传染性。与公共危机事件相比,虽然大学生危机事件的诱因往往比较单纯,但是一旦处理不当,会引发其他学生或其他高校效仿,从而产生影响更大的危机事件。大学生危机事件中的个体自杀传染性尤为明显,疏导不利极易导致短时间内集中发生类似事件。 (二)大学生危机事件的表现形式 1.危害自身安全。大学是半个社会,是学生走上社会的最后的过渡场所,大学生面对学业、生存、就业、恋爱、社交等问题时突然感到压力增多增大,有些同学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或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式时,容易引发危害自身安全的事件,如自杀、自残。尤其是每年四五月份是确定大学生职业走向的时期,又是

《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理》试题

2011-2012年度下学期《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理》试题 一、当代大学生有哪些心理危机?(5分) 发展性危机 发展性危机是指在人的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导致的异样反应。对大学生来说,新生入学不适应、大学毕业没有合适的工作、考试不及格、不喜欢所学的专业、没有被评上… …都可能导致发展性危机。 境遇性危机 当出现罕见或超常事件,且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时出现的危机称为境遇性危机。如:交通意外、被绑架、被强奸、失恋、突然的疾病和死亡等都可以导致境遇性危机。 存在性危机 存在性危机是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如关于人生的目的、责任、独立性、自由和承诺等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易感因素有哪些?(5分) 危机的易感因素 1.人格特质 2.认知方式 3.应对机制 升华、表同、补偿、逃避、合理化、退缩、攻击、转移、投射、压抑、宣泄、幻想、否认、反向、物质滥用、自杀 4.社会支持系统 5.其他 个体的生理条件、过往的危机经历、适应能力、挫折承受能力、价值观、自我意识等。 三、常见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有哪些?(10分) (一)认知发展不成熟 不能客观、全面、辩证、理性的认识事物,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片面性和绝对性,对事物常做非此即彼、非善即恶、非好即坏的简单评价。 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周围的人也对他们抱有密切的关注,认为许多人都在注意他们的思想、感觉和行为。过高估计别人对自己的兴趣,对外界的评价过于敏感。例如,在班上出糗就把自己关在宿舍不见人。 大学生对自我的高度关注,使他们长期处于焦虑状态。 (二)情绪发展不成熟 情绪体验深刻,易激惹,易冲动,且持续时间长。容易感情用事,产生破坏性的行为和后果。 (三)自我控制能力弱

公共危机管理笔记

第十二章公共危机管理 第一节公共危机概述 一、公共危机的内涵 危机,是指个人、群体和着组织由于突发事件的出现,而受到破坏,严重地威胁到了正常的生存与发展的状态。 公共危机,是指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等引发的,对社会公共生活和社会公众带来灾难性影响,严重威胁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危机事件。 二、公共危机的分类 (一)按公共危机发展的速度(罗森塔尔) 1、龙卷风型:来得快,去得也快、危害性大。 2、腹泻型:逐渐发展酝酿的,但是爆发后会很快结束。 3、长投影型:危机爆发的非常突然,但是后续的影响深远,通常在事发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够平息。 4、文火型:危机开始的缓慢,逐渐升级,甚至看似没有爆发的过程,但是结束也缓慢。(二)按公共危机发生的领域 1、经济危机:指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其实这是一种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危机。 2、政治危机:在传统意义上我们理解为,由于发生了某种对国家构成威胁的非同寻常的事件,比如说:战争、内战、大规模的抗议等等。 3、社会危机:主要是指源自社会结构层面上的问题。像社会利益结构的失衡、社会群体之间对立感的增强等这些都是属于社会危机。 4、生产危机:主要是由于技术因素、防护因素、质量因素、管理因素以及各种各样的偶然因素所引发的。 5、生态危机: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的过程。 (三)按公共危机后果的严重程度 1、一般危机事件(IV):表示危机的影响是局限在基层范围,可被县级政府所控制。 2、较大危机事件(III):这类危机后果严重,影响范围大,是发生在一个县以内或者波及

你觉得校园里都有哪些危机

你觉得校园里都有哪些危机? 校园危机是指学校内出现的各种较为严重的突发事件或对学校的正常运作具有潜在威胁的事件,可能造成学校及其成员的不安、压力或危害。校园危机事件若处理不当或过于严重,还会蔓延至校园以外,成为社区甚至社会问题。 校园危机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可根据校园危机的来源、起因、预知程度、可避免性、影响范围、复杂程度、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分类。按危机发生的原因划分,可划分为人为事故和自然灾害。其中人为事故包括校园内发生的自杀、暴力、违规违法、赌博、破坏校园、性侵犯、中毒、校园勒索、诱拐人口、体罚、损害学校形象和声誉等事件;自然灾害包括洪涝、干旱、台风、滑坡、泥石流、地震等。 目前,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伴随着学校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我国每年有1.6万名中小学生处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死亡人数达44人,相当于一个教学班级的人数。依据《2008年中小学安全事故总体形势分析报告》:事故灾难(溺水、交通、踩踏、一氧化碳中毒、房屋倒塌、意外事故)死亡占59%;社会安全事故(斗殴、校园伤害、自杀、住宅火灾)死亡占31%;自然灾害(洪水、台风、地震、冰雹、暴雨、塌方)死亡占10%。全国各类校园安全事故中,43.75%发生在小学,34.82%发生在初中,9.82%发生在高中。据数据统计其中死于溺水和交通事故的人数仍占首位,低年级学生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我认为,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是多数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中小学生属于未成年人,生理

和心理方面都不成熟,自身防护能力较差,掌握的求生知识较少,所以,加强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危机意识就显得更加迫切、更加重要。在校园危机管理过程中,危机管理能力已经成为了衡量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和水平的标准之一。学校领导的危机意识、决策水平、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等都对危机管理活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加强危机管理工作,积极预防并消除潜在的危机,才能确保学校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和发展。因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应对校园危机事件:(一)建立校园危机事件应急管理队伍;(二)完善校园危机事件的管理机制:制定本校、本园的应急管理预案,以便在出现危机时及时启动预案。检查学校校舍与设施的安全,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应急机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校园硬件设施,去除安全隐患。加强学校内部管理,落实校园的保卫和夜间巡逻、值班制度及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努力做好学生上下学路上的安全保障工作。化解个别师生间和学生间的矛盾,避免因矛盾激化而引发伤害事故;(三)强化广大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的危机意识:要做好危机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学校领导的努力,而且还需要广大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危机意识,才能不断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才能在危机面前沉着冷静、随机应变。可通过专题讲座、讨论会、模拟训练、板报宣传等形式,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认真学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刑法》、《民法通则》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还可收集其他学校危机爆发的典型案例或者本校曾经发生过的危机的所有资料,组织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认真的学习、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