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竞赛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竞赛复习资料-判断题4

-判断题(四) 1、今有五种浓度相同溶液,按酸度强至弱的排序是HAc>NH4Cl>NaAc>NH4Ac>NH3(×) 2、几个实验室用同一方法测定同一样品中Cl-含量,以检验方法的可靠性,各做四组数据。为检验各实验室所测数据的平均值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可用Q检验法。(×) 3、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中,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中。(√) 4、氩气是惰性气体,但是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中,它却成了可燃性气体,而且燃烧得很旺,产生了极高的温度。(×) 5、配合物的酸效应系数αH随溶液酸度的增加而增大。(×) 6、c(H2SO4)=0.1mol/L与c(1/2H2SO4)=0.1mol/L的浓度一样大。(×) 7、称量绝对误差为+0.2mg,若要求称量相对误差小于0.2%,则至少应称取0.1g。(√) 8、AgCl是强酸盐的沉淀,所以它的溶解度与酸度无关。(×) 9、BaSO4是强酸强碱盐的难溶化合物,所以具有较大的定向速度而形成晶形沉淀。(√) 10、对可逆电极过程来说,物质的氧化态的阴极析出电位与还原态的阳极析出的电位相等。(√) 11、酸碱浓度每增大10倍,滴定突跃范围增加一个PH单位。(×) 12、用H2SO4做沉淀剂测定Ba2+时,加入适量过量H2SO4,可使Ba2+沉淀更加完全,是利用酸效应。(×) 13、ICP光源不存在连续光谱背景和元素间光谱干扰。(×) 14、根据溶度积原理,难溶化合物的Rsp为常数,所以加入沉淀剂越多,则沉淀越完全。(×) 15、在Fe3+ ,Al3+ ,Ca2+ ,Mg2+的混合液中,用EDTA法测定Fe3+ ,Al3+要消除Ca2+ ,Mg2+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络合掩蔽法。(×) 16、气体容量法和红外吸收法测定碳,都是将碳燃烧成二氧化碳,然后利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测定(×) 17、取水样10毫升,调PH值=10加适量的铬黑T指示剂后,若溶液呈红色,表示有Mg2+存在。(√) 18、假设有下列3种化合物XY,X2Y3,X3Y4,已知XY,X2Y3的分子量分别为M1,M2,则X3Y4的分子量为M1+M2。(√)) 19、在酸碱滴定中,如采用适当的混合指示剂就能获得在滴定终点附近很窄的PH范围内明显的颜色变化。(√) 20、检测限是指产生一个能够确定在试样中存在某元素的分析信号所需要的该元素的最小量。(√) 21、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得的吸光度A值与试液的浓度减去参比溶液的浓度所得的差值成正比。(√) 22、配位滴定中酸效应愈大,滴定突跃愈小。(√) 23、布拉格方程是X射线荧光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它指出了特征X射线的波长与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 24、对同一级光谱,光栅的分辨率是常数不随波长而变化。(√) 25、在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时,有时加入镧盐是为了消除化学干扰,加入铯盐是为了消除电离干扰。(√) 26、可以用相关系数表示工作曲线线性关系的好坏。在分光光度法中,相关系数越接近0,线性关系越好。(×) 27、以H2SO4做沉淀剂沉淀Ba2+时,加入适当过量H2SO4的可以使Ba2+沉淀更加完全,这是利用了同离子效应的缘故。(√) 28、Fe(OH)3是非晶形沉淀,过滤时应选用慢速滤纸。(×) 29、熔融法分解试样的能力比溶解法强的多,为加快速度,矿石样品最好都用熔融法分解。(×) 30、发射光谱分析中,根据特征谱线的波长可进行定性分析。(√) 31、测定BaCl2中的Cl-时,不能用莫尔法,只能用佛尔哈德法和发扬司法。(√) 32、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类型与聚集过程和定向过程的速度有关。如果聚集速度大于定向速度,就得到晶形沉淀;如果定向速度大于聚集速度,则得到无定形沉淀。(×) 33、在强碱滴定强酸的体系中,滴定突跃的大小与酸、碱溶液的浓度有关。酸、碱浓度越大,滴定时PH 突跃的范围也越大。(√) 34、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大约是2个pH单位,变色范围与pKHIn的关系是pH=pKHIn±1。(√) 35、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中,载气为空气,冷却气、辅助气为氩气。(×) 36、用电位滴定法确定KMnO4标准滴定溶液滴定Fe2+的终点,以铂电极为指示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 37、用因保存不当而部分分化的基准试剂H2C2O4?2H2O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偏高;若用此NaOH 溶液测定某有机酸的摩尔质量时则结果偏低。(×) 38、用因吸潮带有少量湿存水的基准试剂Na2CO3标定HC1溶液的浓度时,结果偏高;若用此HCl溶液测定某有机碱的摩尔质量时结果也偏高。(√) 39、根据同离子效应,可加入大量沉淀剂以降低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 40、等量的HAc和HCl(浓度相等),分别用等量的NaOH中和,所得溶液的pH值相等。(×)

高中化学分析化学竞赛专题练习

高中化学竞赛专题练习(分析化学) 第一题.一试样仅含NaOH和Na2C03,一份重0.3515g试样需35.00mL 0.198 2mol·L-1HCI溶液滴定到酚酞变色,那么还需再加人多少毫升0.1982 mol·L-1HCI溶液可达到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的终点? 并分别计算试样中NaOH和Na2C03的质量分数 第二题.称取25.00g土壤试样置于玻璃钟罩的密闭空间内,同时也放人盛有100.0mLNaOH溶液的圆盘以吸收C02,48h后吸取25.00mLNaOH溶液,用13.58mL 0.115 6 mol·L-1HCl溶液滴定至酚酞终点.空白试验时25.00mLNaOH溶液需25.43 mL上述酸溶液,计算在细菌作用下土壤释放C02的速度,以mg C02/[g(土壤)·h]表示. 第三题.有机化学家欲求得新合成醇的摩尔质量,取试样55.0mg,以醋酸酐法测定时,需用0.096 90mol·l-1NaOH l0.23mL.用相同量醋酸酐作空白试验时,需用同一浓度的NaOH溶液14.71 mL滴定所生成的酸,试计算醇的相对分子质量,设其分子中只有一个一OH.

第四题.有一纯的(100%)未知有机酸400mg,用0.09996mol·L-1NaOH溶液滴定,滴定曲线表明该酸为一元酸,加入32.80 mLNaOH溶液时到达终点.当加入16.40 mL NaOH溶液时,pH为4.20.根据上述数据求:(1)酸的pK a;(2)酸的相对分子质量;(3) 如酸只含C、H、O,写出符合逻辑的经验式(本题中C =12.0、H =1.0、O =16.0). 第五题.分析含铜、锌、镁合金时,称取0.5000g试样,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100mL试液.吸取25.00mL,调至pH=6,用PAN作指示剂,用0.05000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铜和锌,用去37.30mL.另外又吸取25.00mL试液,调至pH=10.0,加KCN以掩蔽铜和锌,用同浓度EDTA溶液滴定Mg2+,用取4.10mL,然后再滴加甲醛以解蔽锌,又用同浓度EDTA溶液滴定,用去13.40mL.计算试样中铜、锌、镁的质量分数. 第六题.称取含Fe2O3和Al2O3试样0.2015g,溶解后,在pH=2.0时以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加热至50℃左右,以0.02008 mol·L-1的EDTA滴定至红色消失,消耗EDTA15.20mL.然后加入上述EDTA标准溶液25.00mL,加热煮沸,调节pH= 4.5,以PAN为指示剂,趁热用0.02112 mol·L-1 Cu2+标准溶液返滴定,用去8.16mL.计算试样中Fe2O3和Al2O3的质量分数.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竞赛复习资料-判断题2

判断题(二) 1、荧光X 射线的波长比原级X 射线的波长长。 (√)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形成火炬前,需要进行点火操作,给高频电磁场提供种子离子,以便 引起雪崩时的电离反应,形成火炬。(√) 3、 测量误差与置信水平无关,而测量不确定度表示的区间值与置信水平有关 (√ ) 4、玻璃量器检定时,称取一定体积的水后,以水的质量除以该温度下水的密度即可得出其真实容积。(×) 5、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钢中铝含量时,需采用氧化亚氮作助燃气。这是因为氧化亚氮在燃烧时能提供充足的氧,促进燃烧产生高温,使样品中的铝充分原子化。(√) 6、化学干扰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主要的干扰因素。(√) 7、含氰废液可以直接倒入废酸液中。(×) 8、在法扬司法中,为了使沉淀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通常加入适量的糊精或淀粉使沉淀处于胶 体状态。(√) 9、 硫酸锌溶液中滴加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氨水沉淀又溶解 (√ ) 10、干燥器的作用是既可以使潮湿的物品变干燥又可以使干燥的物品保持干。(×) 11、用算术平均偏差表示精密度比标准偏差更可靠。(×) 12、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为0.1%,故滴定时耗用标准溶液的体积应控制在10-15ml 。(×) 13、用重铬酸钾滴定铁矿石的铁时,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多加一些,则指示剂误差为负误差。(×) 14、用25ml 吸液管移出溶液的准确体积应记录为25.0ml 。(×) 15、光电比色法和目视比色法的原理相同,只是测量透过光强度的方法不同,前者用光电池后者用 眼睛判断。(√) 16、重量分析中灼烧或烘干至恒重是指连续两次灼烧或烘干并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后,两次称重差不超过0.3毫克。(√) 17、两种颜色的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可以形成白光,这两种光称为互补色。(√) 18、分析天平是一种称量用精密仪器,其灵敏度越高越好。(×) 19、若已知化合物XY 的分子量为M ,则1摩尔该物质的量为M 克。(√) 20、原子吸收的光源是“锐线光源”,要有足够的稳定性。(√) 21、从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这一统计规律,可以判断分析操作中存在偶然误差。(√) 22、摩尔吸光系数(ε)越大,表示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透过的能力越强。(×) 23、物质失去电子,该物质被还原;得到电子,该物质被氧化。(×) 24、高锰酸钾在任何介质中都得到5个电子还原为Mn 2+。(×) 25、 检验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可采用标准物质分析,或采用另一独立分析方法测量进行比对 ( √ ) 26、光电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的主要区别在于获得单色光的波长范围不同。(×) 27、光谱纯试剂不一定是化学试剂,不能直接作为化学计量标准来用。(√) 28、酸度增加可使配合物的离解度增大,也使配合物的稳定性减小。(√) 29、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定量测定的理论基础是朗伯-比耳定律。(√) 30、用工作曲线测试样时,其试样浓度值应在所做工作曲线范围内,不得将工作曲线任意外延。 (√) 3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的吸光物质的状态应为激发态原子蒸汽。(×) 32、X 射线荧光光谱法是基于原子内层电子能级跃迁的光谱法。(√) 33、由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谱线变宽称为多普勒变宽。(√) 34、化验室常用的滴定管、容量瓶等,不需要定期进行校验。(×) 35、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灯电流。(√) 36、玻璃器皿不可盛放浓碱液,但可以盛酸性溶液。(×) 37、强酸滴定弱碱达到化学计量点时pH>7。(×) 38、在没有系统误差的前提条件下,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实值。(×) 39、盐酸和硼酸都可以用NaOH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40、用NaOH 标准溶液标定HCl 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 CO 2,则测定结果偏高。(√) 41、用同一NaOH 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积相等的H 2SO 4和HAc 溶液,消耗体积相等.说明H 2SO 4的浓度为HAC 的浓度的1/2。(√) 42、某有色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用1.0cm 比色测得吸光度为0.058,为了使光测量误差较小,可换 5cm 比色皿。(√) 43、酸碱滴定反应能否直接进行,可用滴定反应平衡常数k 来说明,k 越大,滴定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44、共轭酸碱对的K a 和K b 的关系是K a ×K b =1。(×)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竞赛复习资料多选题.doc

多选题(四) 1、在pH5~6的介质中,通常Al3+不能以EDTA直接滴定,这是由于( B,C,D ) A EDTA的酸效应; B Al3+与EDTA的反应酸度较慢; C 在此条件pH下Al3+的水解作用; D 没有合适的指示剂; E 在此条件下,多数两价、三价元素干扰Al3+的滴定[难度D] 2、在分析测试中草酸可用于(A,C,D,E ) A 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B 用于滴定氨水; C 钙的沉淀剂; D 铁的络合剂; E 标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难度D] 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A、 C、D)是酸。 A、 NH4+ B、NH3 C、HAc D、HCOOH E、Ac- 4、碘量法中使用碘量瓶的目的是(A 、B)。 A、防止碘的挥发 B、防止溶液与空气接触 C、提高测定灵敏度 D、防止溶液溅出 5、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可采用的方法是(C、D)。 A、增大滴定剂的浓度 B、控制溶液温度 C、控制溶液酸度 D、利用掩蔽剂消除干扰 6、下列因素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B 、D )。 A、样品在称量中吸湿 B、滴定管的真实值与标示值不完全相等 C、加热时溶液溅出 D、使用的蒸馏水中含有杂质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精密度的好坏是由偶然误差造成的 B、精密度的好坏是由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联合造成的 C、准确度的好坏是由系统误差造成的 D、准确度的好坏是由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联合造成的 8、下列哪几种方法不能(或不完全能)检查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A,B,C ) A 增加重复测量次数; B 进行空白试验; C 进行加标回收试验; D 采用另一独立方法分析进行比对; E 在同条件下用同类标准物质检查[难度D] 9、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由于分子吸收和化学干扰,应尽量避免使用( A、 C )来处理样品。 A、 H2SO4 B、 HNO3 C、 H3PO4 D、 HClO4 10、对于酸效应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 C、 D )。 A、利用酸效应曲线可确定单独滴定某种金属离子时所允许的最低酸度 B、利用酸效应曲线可找出单独滴定某种金属离子时所允许的最高酸度 C、利用酸效应曲线可判断混合金属离子溶液能否进行连续滴定 D、酸效应曲线代表溶液的pH值与溶液中MY的绝对稳定常数的对数值(lgKMY)以及溶液中EDTA的酸效应 系数的对数值(lgα)之间的关系 1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造成谱线变宽的主要原因有( A、B、C )。 A、自然变宽 B、温度变宽 C、压力变宽 D、物理干扰 12、在进行沉淀的操作中,属于形成晶形沉淀的操作有( A、C、E )。 A、在稀的和热的溶液中进行沉淀 B、在热的和浓的溶液中进行沉淀 C、在不断搅拌下向试液逐滴加入沉淀剂 D、沉淀剂一次加入试液中

2023年(37届)化学竞赛国初赛题目解析

2023年(37届)化学竞赛国初赛题目解析 2023年(37届)化学竞赛国初赛题目解析 一、引言 2023年(37届)化学竞赛国初赛题目的出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化学竞赛一直是学生们展示自己化学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舞台,而 初赛题目更是考察了学生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本篇文章 将就此次初赛题目进行深入解析,为学习化学的同学们提供有益的参 考和启发。 二、题目解析 1. 第一题:化学实验和操作 题目要求:实验室里有一瓶未知液体,学生需要根据提供的化学性质 和实验结果,确定未知液体的化学成分,并提供操作方案。 解析:这道题目涉及到化学实验和操作的知识,考察学生对实验方法 和结果分析的能力。根据提供的化学性质和实验结果,学生需要运用 化学知识,如酸碱中和反应、气体产生实验等,进行分析和推测,确

定未知液体的化学成分。还需要提供详细的操作方案,包括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2. 第二题:化学理论和计算 题目要求:根据提供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数据,计算反应的产物的质量,并分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解析:这道题目涉及到化学理论和计算的知识,考察学生对物质的质 量关系和能量变化的理解能力。学生需要根据提供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和数据,进行物质的质量计算,并分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包括 反应热的计算和能量变化的解释。还需要总结和归纳出反应过程中的 重要规律和规律性。 3. 第三题:化学工艺和应用 题目要求:解释某一化学工艺的原理,并结合实际应用,分析其优缺 点和改进方向。 解析:这道题目涉及到化学工艺和应用的知识,考察学生对化学工艺 的原理和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生需要选择一种化学工艺,如有 机合成、催化剂制备等,解释其原理,并结合实际应用,分析其优缺 点和改进方向。需要从工艺流程、产品质量、能耗等方面进行综合分

2023年度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策划方案

2023年度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策划方案 一、赛事背景与目的 2023年度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旨在激发大学生对化学实验技能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验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化学教学和实验教育的发展。通过本次竞赛,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数据分析和解读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二、竞赛方式与规则 1. 参赛资格: - 参赛选手应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在读大学生; - 参赛选手应具备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2. 竞赛时间与地点: - 竞赛将于2023年X月X日在指定的实验室举行。 3. 竞赛内容: - 本次竞赛内容主要涵盖以下方面: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参赛选手将通过一系列实验项目的完成来展示其实验技能。 4. 竞赛流程: a. 学生报名参赛; b. 组织参赛选手进行初赛,初赛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筛选;

c. 决赛阶段,选手将进行多个实验项目的实验指导,并在规定时 间内完成实验任务,并对实验过程进行记录和实验数据分析; d. 决赛结果评选与颁奖。 5. 评分标准: - 实验操作技巧与操作规范性(40%); -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与分析能力(30%); - 实验过程的安全与仪器设备使用(20%); - 实验团队的协作能力与创新能力(10%)。 6. 获奖设置: - 结合各项评分指标,设立一、二、三等奖及优秀组织奖等。 三、组织筹备工作 1. 确定竞赛日期和地点; 2. 设计竞赛项目和题目; 3. 编写竞赛宣传材料,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 4. 拟定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并确保公平公正; 5. 安排竞赛所需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与药品等; 6. 组织评委团队,并对评委进行培训,确保评分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7. 设立奖项与奖品,并做好相关颁奖事宜的准备工作;

第37届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解析

第37届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解析 在本期的文章中,我将为你提供第37届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的详细解析。这些试题将涉及化学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旨在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化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 1. 试题一 第一道试题涉及有机化学领域,要求考生解析一种特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通过分析该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考生需要运用化学知识,如有机物的结构与命名、官能团的识别和化学反应等,来解决问题。这道题目涉及的内容较为基础,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仍然需要一定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2. 试题二 第二道试题涉及无机化学领域,要求考生解析一种特定无机物的制备和反应性质。这道题目将考察考生对无机物的结构、化学反应机理、反应条件等方面的理解。在解题过程中,考生需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反应路径,并对反应产物的性质进行推测和说明。这道题目相对较为复杂,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综合运用和创新思维能力。

3. 试题三 第三道试题涉及分析化学领域,要求考生通过实验数据和记录,对一 个特定的化学实验进行分析和解释。这道题目将考察考生对实验数据 的理解和处理能力,以及化学反应机理和实验条件的掌握程度。在解 题过程中,考生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合理的实验结论,并根据实验结果对化学知识进行推断和解释。这道题目需要考生具有 较强的实验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总结回顾: 通过以上对第37届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的解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试题涵盖了化学领域的广度和深度,要求考生具有全面的化学知识 和思维能力。在解题过程中,考生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 思辨和发散思维,才能更好地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 个人观点和理解: 在我看来,化学竞赛试题既考察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考 察了其综合运用和创新思维能力。化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知识 的堆砌,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认为在学习化学 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的学习,更要注重实验的实践,培养自己 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

2024年化学实验竞赛策划方案

2024年化学实验竞赛策划方案第一部分:引言 2024年化学实验竞赛旨在为全球的化学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和展示 才华的平台。本文将介绍竞赛的背景与目标,并提出一个详细的策划 方案来确保竞赛的顺利进行,为参赛选手和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 第二部分:竞赛背景与目标 2024年化学实验竞赛是由国际化学协会(International Chemical Association)主办的一项国际性竞赛。该协会致力于促进化学科学的发 展和交流,为全球的化学专业人员和爱好者提供学习和沟通的机会。 竞赛的目标如下: 1. 提高参赛者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2. 激发创新思维,促进化学科学的发展。 3. 增强国际间化学界的交流和合作。 第三部分:竞赛内容与规则 1. 参赛条件 参赛者必须为全日制在校学生或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员, 年龄不限。参赛者需组成两人或三人团队,每个队伍需指定一名队长。 2. 竞赛题目

竞赛题目将涵盖化学实验的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具体题目将在竞赛开始前一周发布。 3. 竞赛流程 (1)初赛:所有参赛队伍先进行线上初赛,提交实验方案和预期结果。 (2)半决赛:根据初赛成绩,评委会筛选出前50%的队伍晋级半决赛。半决赛将于指定实验室进行,每个队伍将完成一项指定的实验并进行现场答辩。 (3)决赛:根据半决赛成绩,评委会筛选出前10%的队伍晋级决赛。决赛将于国际化学博览会期间进行,每个队伍将进行一项创新实验,并进行现场展示和答辩。 4. 评分标准 参赛队伍在初赛、半决赛和决赛的评分标准如下: - 实验设计与方案(30%) - 实验操作技巧与安全(20%) - 结果分析与讨论(20%) - 创新程度与独立思考(20%) - 现场展示与答辩(10%)

化学实验技术竞赛方案

2022年“希望杯”化学实验技术大赛方案 根据《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做好2022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相关工作的通知》《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做 《黔南州2022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实施方案》以及学院《2022好2022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相关工作的提示》 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和要求,化工系开展“希望杯”化学实验技术大赛,特制订本方案以深入推进专业技能竞赛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认真贯彻我国职业教育和卫生工作方针为指导,以全面展示我校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素质为核心,面向企业岗位需求,展现现化学实验基本技能,注重学用结合,全面促进我校教育改革创新,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 二、组织领导 为使选拔、训练有序进行,遵循选拔时“公平、公正、公开”、训练时“有目的、有计划、有效果”的原则,特成立化学实践技能比赛领导小组: 组长: 1

副组长: 组员: 评委: 比赛资产管理: 三、大赛主题 为了提升我校学生综合素养,根据我校人才培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以赛促学,化学工程系于2022年5月份举办2022年“希望杯”化学实验技术比赛。大赛依托化学实验课程开设,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主,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教。 四、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协办单位: 五、参加对象 2021级药品生产技术、应用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工生产技术学生。 六、比赛时间和地点 预赛时间:5月14日-26日 2

决赛时间:5月27日9:00-17:00 六、比赛流程 1.预选赛:以参赛班级为单位,由任课教师和班级班委自行组织考核,班级考核成绩排名前3的同学进入决赛。 2.决赛:决赛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核分析化学实验操作理论知识,比赛成绩按40%记入总成绩。第二部分以实操技能为主,内容为“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主要考察学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天平的使用,分析滴定操作基本技能以及学生数据处理能力,成绩按60%记入总成绩。决赛评分标准见附件1。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若干名。 九、经费预算 1.实验试剂及实验耗材:1905.00 3

第11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试题评析与思考

第11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试题 评析与思考 张玉荣;郭钰;孙瑞卿;张宁;汤儆;袁耀锋;魏巧华 【摘要】介绍了第11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操作试题的命题思路,并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成绩进行了总结分析. 【期刊名称】《大学化学》 【年(卷),期】2019(034)006 【总页数】5页(P87-91) 【关键词】第11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作者】张玉荣;郭钰;孙瑞卿;张宁;汤儆;袁耀锋;魏巧华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化学学院,福州 350116;福州大学化学学院,福州 350116;福州大学化学学院,福州 350116;福州大学化学学院,福州 350116;福州大学化学学院,福州 350116;福州大学化学学院,福州 350116;福州大学化学学院,福州 350116【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O653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福州大学承办的“第11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于2018年7月6日至9日在福州大学旗山校区举行。共有来自全国43所高校的126名化学类专业本科生和200余名化学实验教学教师参加了此次竞赛。邀请赛旨在检验我国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学

改革的成果,加强交流,总结经验,推动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培养创新型化学人才的思路、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本文通过对本次邀请赛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试题特点、竞赛过程发现的问题以及竞赛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和讨论,以期能对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化,科学地教育和培养化学创新型人才起到一定的作用。 本次实验操作竞赛试题的命题继续秉承前10届竞赛的指导思想和内容要求,在“重视基础”上,增加了现代实验课程建设与改革方针中的“趋向前沿,综合交叉”的命题元素。该实验试题是从当今能源与材料的主题出发,立足于当前无机化学学科前沿研究热点,有利于学生了解新型无机-有机发光材料的合成方法,探究无机 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加深本科生对化学和材料学科的认识和理解。该试题的命题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与前沿热点研究有机结合,在考核基本实验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的同时,也考查了考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质,符合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的宗旨[1],也与一流人才的培养趋势一致。 Cu(I)配合物具有多变的结构和优良的光、电及催化等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发光材料、化学传感、生物探针和催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在化学科学研究中备受瞩目。Cu(I)易于和有机膦配体或吡啶配体配位生成稳定的Cu(I)配合物。该类Cu(I)配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有趣的发光变色性能,其结构和性能易于调控。为此,实现该类Cu(I)配合物的可控合成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深入调控将具有重要 的应用价值。基于上述背景,我们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试题确定为“具有异构发光变色的多核铜(I)配合物的制备及铜含量的测定” [2-6]。该实验设计了一个两步反应,首先用Cu(Cl O4)2∙6H2O和铜粉在乙腈中反应得到[Cu(CH3CN)4]ClO4, 后利用[Cu(CH3CN)4]ClO4与二苯基-2-吡啶膦(dppy)在乙腈中反应,得到目标产物[Cux(dppy)y(CH3CN)x/2](ClO4)x;最后用分析滴定方法测定产物中铜的含量,进而计算y : x的值,并据此推求目标产物的化学式。

卓越杯大学生化学新实验设计及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章程【模板】

“卓越杯” 大学生化学新实验设计及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竞赛形式 “化学新实验设计赛”及“化学实验技能赛”两种形式。 第二条竞赛目的 全面促进卓越联盟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推动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教学的开展,交流实验教学经验,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提高大学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化学实验加深对化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强化化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同时对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起一定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第三条竞赛方法 “化学新实验设计赛”由各参赛队提交创新性化学实验设计项目,项目内容要符合基础性、科学性、创新性的标准,并适于拓展为本科生基础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技能赛”为命题式,分为笔试答题和实验操作两部分,检验学生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创新实验能力。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四条竞赛委员会 竞赛委员会设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由承办学校领导担任,成员由各学校推荐,负责竞赛的组织领导工作。 第五条竞赛委员会职责 竞赛委员会负责审议、修改竞赛章程;通过竞赛实施细则;审定评委会成员名单;审定获奖名单;审议下届承办申请;议决其他未尽事宜。 第六条竞赛组织委员会(简称组委会)

承办高校成立竞赛组织委员会(组委会),设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全面负责竞赛的安排和后期保障工作。 第七条大赛组委会下设工作组,主持日常工作。 第八条竞赛组委会聘请相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3人,委员若干名。 评审委员会职责: 1.在本章程基础上制定评审实施细则; 2.评审“化学新实验设计赛”参赛作品; 3.评定“化学实验技能赛”参赛成绩; 4.审定并向组委会、竞赛委员会提交获奖名单。 第三章参赛资格 第九条卓越大学联盟高校和承办校邀请高校的在校本科生有资格参赛。参赛学校负责审核参赛者的参赛资格,并统一填写和提交报名表。 第十条“化学新实验设计赛”各校参赛团队数原则上不超过5队,参赛队由3名本科生组成,年级不限,每队指导教师不超过2名。 第十一条“化学新实验设计赛”需提交实验项目指导书、实验录像及创新点说明等材料。由专家组评审。复赛为创新实验项目答辩。 第十二条“化学实验技能赛”由各参赛学校提供若干名学生名单,由组委会随机抽取3名学生,于竞赛前2周通知各参赛学校,进行笔试答题和实验操作,笔试成绩占30%,实验操作成绩占70%。 第四章承办学校职责 第十三条承办学校职责:承办学校负责成立考务委员会和工作组会,在组委会领导下,负责命题、评分标准制订、监考、阅卷、评分等与竞赛有关工作;向组委会提供当届竞赛情况分析和竞赛总结。

2023年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2023湖北省大学生化学试验竞赛分析化学试题 1.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少测定中旳偶尔误差(C): A.空白试验B. 对照试验C.增长平行测定次数 D. 校正仪器 2.下列论述中错误旳是(B): A. 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B.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C.措施误差属系统误差D.随机误差不可防止 3.下列状况中,使分析成果产生正误差旳是(B): A. 标定NaOH溶液旳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中若具有少许旳邻苯二甲酸 B.NaOH原则溶液因保留不妥吸取了CO2,以此NaOH滴定H3PO4至第二个计量点 C. 测定H2C2O42·H2O旳摩尔质量时,草酸失去部分结晶水 D.将置于一般干燥器中保留旳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旳浓度4.假如规定分析成果抵达0.1%旳精确度,使用敏捷度为0.1mg旳分析天平称取试样时, 至少应称取(C): A. 0.05 g B.0.1 g C.0.2 g D. 0.5 g 5.以加热驱除水分法测定CaSO4·1/2H2O(式量为145.1)中结晶水旳含量时,称取试样0.2 023g,已知天平称量误差为0.1 mg,分析成果旳有效数字取(B):

A.四位 B.三位 C. 两位 D. 一位 6.将0.0240502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应选(C): A. 0.024 B. 0.0240 C. 0.0241 D. 0.24×10-2 7.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旳精密度有无明显性差异,则应当用(C): A. t检查法 B. Q检查法C. F检查法D. G检查法 8.能用pH =9氨缓冲液分离旳混合离子是(A): A. Cu2+、Ca2+ B. Ag+、Cu2+C. Zn2+、Cu2+ D. Al3+、Cu2+ 9.如下试剂能作为基准物质旳是(B): A.优级纯NaOH B.99.9%纯锌 C.光谱纯Co2O3 D. 100℃干燥过旳CaO 10.欲配制草酸钠溶液以标定0.02023mol·L-1KMnO4溶液,如要使标定期两种溶液消耗 旳体积相等,则草酸钠应配制旳浓度为(A): A.0.05000 mol·L-1 B.0.02mol·L-1 C. 0.02500mol·L-1 D.0.04000 mol·L-1 11.下列高压气瓶旳颜色和标志都对旳旳是(C): 气瓶字样外表面涂料颜色字样颜色

高考化学竞赛试题分类汇编-分析化学

高考化学竞赛试题分类汇编分析化学 1.(05年初赛)第9题(12分) 一种鲜花保存剂(preservativeofcutflowers)B可按以下方法制备: 把丙酮肟、溴乙酸、氢氧化钾混合在1,4-二氧六环(溶剂)中反应,酸化后用乙醚提取,蒸去乙醚后经减压蒸馏析离出中间产物A,A用1︰1盐酸水溶液水解,水解液浓缩后加入异丙醇(降低溶解度),冷却,即得到晶态目标产物B,B的熔点152~153℃(分解),可溶於水,及AgNO3溶液形成AgCl沉淀。 用银定量法以回滴方式(用NH4SCN回滴过量的AgNO3)测定目标产物B的相对分子质量,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如下: ①用250毫升容量瓶配制约0.05mol/L的AgNO3溶液,同时配置250mL浓度相近的NH4SCN溶液。 ②准确称量烘干的NaCl 207.9mg,用100毫升容量瓶定容。 ③用10毫升移液管移取上述AgNO3溶液到50毫升锥瓶中,加入4mL 4mol/L HNO3和1mL饱和铁铵矾溶液,用NH4SCN溶液滴定,粉红色保持不褪色时为滴定终点,三次实验的平均值为6.30mL。 ④用10毫升移液管移取NaCl溶液到50毫升锥瓶中,加入10mL AgNO3溶液、4mL 4mol/L HNO3和1mL 饱和铁铵矾溶液,用NH4SCN溶液回滴过量的AgNO3,三次实验结果平均为1.95mL。 ⑤准确称量84.0mg产品B,转移到50毫升锥瓶中,加适量水使其溶解,加入10mL AgNO3溶液、4mL 4mol/L HNO3和1mL饱和铁铵矾溶液,用NH4SCN溶液回滴,消耗了1.65mL。 ⑥重复操作步骤⑤,称量的B为81.6mg,消耗的NH4SCN溶液为1.77mL;称量的B为76.8mg,消耗的NH4SCN溶液为2.02mL。 1.按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产物B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用质谱方法测得液相中B的最大正离子的相对式量为183。 2.试写出中间产物A和目标产物B的结构式。 2. (04年初赛)第7题(7分) 用2份等质量的XeF2和XeF4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1)一份用水处理,得到气体A 和溶液B,A 的体积为56.7 mL(标准状况,下同),其中含O2 22.7 mL,余为Xe。B中的XeO3能氧化30.0mL浓度为0.100mol/L的(NH4)2Fe(SO4)2。 (2)另一份用KI溶液处理,生成的I2被0.200mol/L Na2S2O3滴定,用去Na2S2O3 35.0mL。 求混合物中XeF2和XeF4各自的物质的量。 3.(04年初赛)第11题(9分) 家蝇的雌性信息素可用芥酸(来自菜籽油)及羧酸X(摩尔比1︰1)在浓NaOH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得到。 家蝇雌性信息素芥酸 1.写出羧酸X的名称和结构式以及生成上述信息素的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学实验技术赛项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学实验技术赛项 1.化学实验技术赛项是在实验室中进行多种化学实验的专业比赛。 The chemical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competition is a professional competition where various chemical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in the laboratory. 2.选手需要展示其在化学实验技术方面的能力和技巧。 Participants need to demonstrate their ability and skills in chemical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3.实验项目包括基础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等。 The experimental projects include bas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and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4.比赛中,选手需要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数 据分析和结果判定。

In the competition, participants need to independently complete experimental operations, and analyze data and determine results according to experimental requirements. 5.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也是比赛评分的重要指标之一。 Safety awareness and operational norms are also important criteria for scoring in the competition. 6.裁判将根据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过程的安全性进行评分。 Judges will score based on the accuracy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norms of experimental operations, and the safety of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7.参赛选手需要展现出对实验操作的熟练掌握和对实验材料的合理运用。 Participants need to demonstrate proficiency in experimental operations and the rational use of experimental materials.

2020高中化学竞赛实验讲义设计-无机实验-第一过渡系元素(一)(钛、钒、铬、锰).docx

第一过渡系元素(一)(钛、钒、铬、锰) 一、钛的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1、二氧化钛的性质和过氧钛酸根的生成 (1)、纯TiO2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或稀酸,但能溶于热的浓硫酸中: TiO2(粉末米粒大小)2叫呷:SQ摇动试管并加热近沸? 加几滴沸石 冷却静置加3%的H2O2显桔黄色 TiO2H2SQ(浓)=TiOSO4H2O硫酸氧钛或硫酸钛酰 TiO2 H2O2 [TiO(H2O2)2 ]桔黄色 TiO2 + H2SO4(浓,热)=TiOSO 4 + H2O (溶液中可以析出TiOSO4?H2O的结晶) 【学生做的现象始终是不溶解,白色浑浊液体?看后面的解释!】 在中等酸度的钛(IV)盐溶液中加入H2O2,可生成较稳定的桔黄色[TiO(H 2O2)]2+: TiO2+ + H2O2 = [TiO(H 2O2)]2+ 利用此反应可进行Ti的定性检验和比色分析。 (2)、TiO2与40%的强碱NaOH共熔生成偏钛酸盐【TiO2具有两性,但以碱性为主】 TiO2+2NaOH=NaTiO 3+H2O (共熔,生产无色的偏钛酸钠!) 取上层清液,加浓H2SO4和H2O2来检验二氧化钛是否溶解! NaTiO3+ H2SO4= TiOSO4 再加H2O2又生成桔黄色。 TiO 2也能溶于熔融下碱中:TiO2 2NaOH (熔融)Na z TiO s H 2O 但在40%的NaOH溶液中加热不溶 【补充解释】TiO2溶于浓硫酸所得的溶液虽然是酸性的,但加热煮沸发生水解,得到不溶于酸、碱的水合二氧化钛沉淀, 一般称为偏钛酸,即B型钛酸。分子式也常写成H2TQ3。 TiOSO4 + 2H2O == TiO2 H2O (或写成H2TQ3) + H2SO4 若加碱中和水解新制备的TiOSO4的酸性溶液,得到新鲜水合二氧化钛,即a型钛酸,或称为正钛酸。其反应活性比B型钛酸大,既能溶于酸也能溶于浓碱而具有两性。溶于浓NaOH后,从溶液中可以结晶出化学式为Na2TiO3.nH2O 和Na2Ti2O5.nH2O的水合钛酸盐。 TiOSO4 + nH2O + 2NaOH == TiO 2.nH2O + Na2SO4 + H2O 3TiO2.nH2O + 4NaOH == Na2TiO3.nH2O + Na2Ti2O5 + nH2O T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和稀碱,但能溶于氢氟酸和浓H2SO4中: TiO 2+ 6HF=H 2[TiF 6] + H2O TiO2 + H2SO4=TiOSO4 (硫酸氧钛,TiO2+钛氧离子) 当加热煮沸溶有TiO2的浓H2SO4溶液:

初中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方案1

初中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方案1 第一篇:初中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方案1 紫华中学第一届初中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方案 一、竞赛目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既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为了考察学生的的动脑动手能力,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技巧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推动初三化学第二课堂更加合理有效的进行,提高初三学生探究能力,及提高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特举办紫华中学第一届初中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 二、竞赛内容 内容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及其性质研究,主要考察学生正确规范使用仪器,取得正确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时间为30分钟。 三、竞赛方式 现场实验操作竞赛(必要时增加复赛) 四、奖项设置 竞赛设:团体第一名、团体第二名 个人一等奖名额:报名人数×10% 个人二等奖名额:报名人数×15% 个人三等奖名额:报名人数×20% 五、时间安排 2013年11月18日前完成报名,竞赛具体时间另行通知。紫华中学理化生组2013年11月12日 第二篇: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通知 关于组织2013年长江大学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通知 一、竞赛目的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激发学生对基础化学实验学习的兴趣,学校决定举办2013年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 二、组织领导 1、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教务处承办单位: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竞赛组织委员会 主任:张光明副主任:梅平李师东康建虎 成员:杨立安戴捷彭礼进胡三清胡建峰程爱军 3、竞赛工作委员会 命题、评分细则组:戴捷胡三清龚银香张业中 考务、评卷组:戴捷龚银香张业中邹吉高严瑾 宣传组:彭礼进严瑾 实验药品、器材保障组:戴捷胡三清李再高 协调组:梅平杨立安戴捷彭礼进胡三清 4、职责 ①竞赛组织委员会负责本次活动的领导和实施,审定竞赛内容、细则和奖励办法。 ②竞赛工作委员会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 5、巡视员:康建虎黄成权章保平程爱军奚玉敏 三、参赛对象 长江大学2010级和2011级普通在校生中系统学习过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有关专业的学生。 参赛学生将根据所学专业分为专业组和非专业组。专业组是指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的参赛学生,其它专业参赛学生均为非专业组,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参赛学生列为非专业一组,其它非专业组的参赛学生为非专业二组。 四、竞赛内容与要求 技能竞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预赛为笔试,决赛为实验操作。 1、笔试:笔试采用百分制,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化学实验理论知识(70分),另一部分为实验操作知识(30分),时间为2小时。根据笔试成绩,取前40名选手,进入第二阶段的实验操作竞赛。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2、实验操作竞赛:竞赛内容为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的相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