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学案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新课学习

【目标二】了解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CO2能用于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是因为:

2.(1)固体二氧化碳的俗名:;用途:

(2)二氧化碳的用途:①②③④

(3) 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

(4) 如何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①

②③

【目标二】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并且能有性质推测其用途。

1.物理性质:

2.CO有毒的原因: _

3.CO具有可燃性:(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

★如何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

★4.CO还原性: CO+CuO △

Cu+CO2 ,现象:。

(1)实验开始时,应先______,再______,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束时,应先_________,再_________,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进行尾气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尾气处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O3+CO 高温

+

(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5.CO和CO2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CO用途:

二、达标检测了

1.现已证实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A.O2 B.N2 C.H2 D.CO2

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A.供给呼吸 B.作化工产品的原料

C.用于灭火 D.作气体肥料

3.“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 B.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染

C.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节约时间 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促进经济发展

4.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B.CO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

三、分层作业

(一)基础题

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很大不同的原因是()A.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含碳量不同

C.分子构成不同 D.组成的元素种类不同

2.“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 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 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 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

3.现有含碳物质:①金刚石、②石墨、③CO、④CO2、⑤Na2CO3,已见报道的还有:⑥C60、⑦C3O2、⑧C4O3、⑨C5O2、⑩C12O9等。

其中属于碳的单质有(填序号) ,属于碳的氧化物有(填序

号) 。

4.有碳、氧、氢、钙四种元素,请选用这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__________,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___________,能使人中毒的气体___________,建筑上所用石灰浆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

(二)提高题

5.区分O2、CO、CO2三种其他最简单的方法是()A.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

C.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6.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下列物质用途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B.用一氧化碳作燃料

C.用金属铜制作电线 D.用金刚石刻划玻璃

7.利用下列仪器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⑴仪器B、I的名称分别是、;

⑵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仪器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从上述仪器中组合3套发

尾气处理 澄清石灰水

C D

混合气体

A

B 生装置为 、 、 (填字母),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在B 中收集满二氧化碳,倒扣于盛有水的H 中,一段时间后,B 中液面_________(填“上升”或“不变”);若B 中充满下列________气体,也会发生类似现象。

A .H 2

B .NO 2

C .HCl

D .CO

(提示:①3NO 2+H 2

O 2HNO 3+NO ,NO 气体难溶于水;

②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

③HCl 极易溶于水。)

(三)拓展题

8.某同学设计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的实验。试回答: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

你的改进方法是 ,

(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人一氧化碳? ,

(3)实验过程中,图中A 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 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实验过程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 (化学式为Cu 2O)。如果要对反应后A 处残留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试猜想残留固体的组成有哪几种可能? .

9.下图所示装置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无色无味)是否含有CO 2和CO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装置中的试剂是(写名称,下同) ,B 装置中的试剂是 ;

(2)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 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 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3)如果没有B 装置,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

10.有一种石灰石样品,其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它是一种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耐高温的固体物质),某同学想测定该样品的纯度,他取用2 g 这种石灰石样品,把20 g

(1)2 g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质量是;(2)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3)100 Kg这种纯度的石灰石充分煅烧后,可得到固体多少克?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导学案(2)

编号:2013(上)--44 2013学年第一学期大墩中学化学科九(13)、(14)班学案 学习时间:13周1(11月25日) 编写:朝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 小组 号 【学习目标】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新课学习】 一、二氧化碳的用途 回顾二氧化碳的性质,并且阅读课本119-120页,完成以下填空;完成填空以后,把它的用途与对 应的性质连起来。 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2、影响:会造成 ; 3、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 ; 4、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措施有: (1)减少使用 ;(2)开发和利用 ; (3)大力 ;(4)倡导“低碳”生活。“低碳”就是 。 【讨论交流】日常生活中,我们怎么做才算“低碳”?说说自己的举措。 。 【检测反馈】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用作燃料 B.作温室效应 C.用作气体灭火剂 D.用作碳酸类饮料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既与物理性质有关,又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石墨用于电极材料 D.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3、下列的与对应不正确的( ) A .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它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B .干冰能作致冷剂是因为干冰升华能吸收大量的热 C .二氧化碳能够制汽水,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 D .二氧化碳能做温室肥料,是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大气中CO 2的含量增多引起温室效应。 (1)造成大气中CO 2含量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填编号) 。 ①生物的呼吸 ②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③煤和石油的大量使用 ④利用太阳能 (2)某同学为了验证CO 2对大气温度的影响,设计了如右图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 中气体的温度较高。 (3)实验A 的作用是 。 (4)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补充题】有关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计算 1、某同学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质量分数,取四份 (1)经分析,在第1份样品测得的数据中, (填物质)完全反应了。 (2)表格中m = g 。 (3)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4)20g 样品中的碳酸钙恰好完全溶解,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 g 。 2、我国石灰石资源十分丰富,它是石灰厂和水泥厂生产生石灰及水泥的主要原料之一。某同学从当地石灰石矿取回若干块矿石样品,他用了以下方法检测当地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这种石灰石样品12g ,把80g 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1)12g 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为 g ; (2)m = ; (3)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4)石灰石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5)请在右边图中画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

初中化学_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碳的化合物种类很多,而碳的氧化物(CO和CO2)不仅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初中化学的许多反应都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可为学生后续阶段化学的学习打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会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 2、通过学习,了解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知道温室效应,增强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分析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难点:写出二氧化碳的相关化学方程式及准确认识描述其实验现象 教学用品:装有阶梯蜡烛的烧杯、充满二氧化碳的透明软塑料瓶1个、二个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用滤纸制作的紫色石蕊小花4朵、稀醋酸、水、石灰水、石蕊试液、酒精灯、镊子、火柴、多媒体等

小结 布置作业A、先变蓝后变紫B、只有变成红色 C 、先变无色后变红 D 、先变红色后 变紫色 4. 如图所示的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 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5. 有人牵着一条狗走进意大利的一个 山洞,狗晕倒了,人却安然无恙;当人 弯腰欲救狗时,人也晕倒了。类似的事 情接连发生,于是有人传言,该山洞住 着一个专门吃狗的妖怪—“屠狗妖”,你 们知道这个“屠狗妖”是什么吗? 【课堂小结】学习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 获 作业:以“低碳”为理念,课下查阅资 料,以科技小论文的形式展示出来。 畅所欲言,畅谈收获 从知识层面到生活 层面 强化理解 强化对新知 的理解进一 步升华,引 导学生关注 社会、关注 环境,树立 环保意识 [板书]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 (一)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 3、能溶于水 4、干冰(固体CO2),易升华 (二)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初中化学教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初中化学教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2、过程与方法 1)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2)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与价值观 强化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 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讲述意大利死狗洞的故事 讲授新课: 一、二氧化碳(板书) (一)物理性质 活动探究:倾倒二氧化碳 现象:底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分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也不支持燃烧。 活动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现象:塑料瓶变扁了 分析:CO2溶于水后,瓶内的气压减小,大气压把瓶子压扁 小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1.977g/L为空气的倍 3、溶解性:1体积水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4、干冰的升华:气体的C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在常温常压下易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作致冷剂。 放映干冰升华的录像:解释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原理。 讲解:如果利用飞机从高空中撒布干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水蒸气迅速冷凝成水滴,于是就开始下 雨。这就是人工降雨的奥秘。 (二)化学性质(板书) 1、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与水反应 反应方程式:跟水反应:CO2+H2O==H2CO3 碳酸的分解:H2CO3==CO2↑+H2O 3、与石灰水的反应: CO2+Ca(OH)2==CaCO3↓+H2O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讨论:为了使抹石灰浆的墙壁尽快干,人们常常在室内生个火盆,这是为什么呢那为何在刚开始时墙壁反而潮湿 答: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Ca(OH)2,当生炭火盆时,炭与

【精品】2021秋人教版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学案(解析版)

课题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备、检验、收集和用途能达到目的是() A.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熄灭,该瓶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C.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通常采用向下排空气法 D.将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答案】D 【解答】解:A.不能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的二氧化碳,因为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包裹在石灰石的周围,阻止反应的进行,故错误; B.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因为氮气、稀有气体等气体都能够使燃烧的木条熄灭,故错误;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错误;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集气瓶需正放,防止气体逸散,故正确。 故选:D。 2.下列是实验室进行与CO2有关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制取B.验满

C.检验D.体积测量 【答案】B 【解答】解:A、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不能用于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一般选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长导管是进气管,短导管是出气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 着的木条放在短导管口,若木条熄灭,水面已集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检验二氧化碳应使用澄清石灰水,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与水反应,应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植物油是为了防止CO2气体溶于水,不 能用图示装置测量二氧化碳的体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3.如图是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时常用的部分仪器。 (1)实验室里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化学方程式为,不选用稀硫酸和大理石的原因,应选用如图中的仪器是(填字母标号),仪器a的名称是; (2)若用含杂质20%大理石100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最多能产生CO2g。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大理石中的CaC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使反应中断;abcfi(或abcdfi),锥形瓶;(2)35.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有答案)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二氧化碳 学习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学习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习难点1.CO2与水的反应。2.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学习过程 一、课前学习 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影视舞台上常用于产生云雾翻滚的效果,使人如入仙境的物质是_________,其中产生云雾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__;根据它产生雾的性质,说出它的两个主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干冰干冰升华时吸热,周围空气温度降低,使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 二、预习展示 学习建议:认真学习,然后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下面的关于二氧化碳学案的检测题,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定会有丰硕的收获! 石灰浆抹墙壁,为加速墙壁硬化,常在室内放一个炭火盆,其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是化学原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考查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的能力。 答案:C+O2点燃 CO2Ca(OH)2+CO2====CaCO3↓+H2O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探究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活动与探究]1.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台阶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将一个集气瓶中的CO2缓慢地沿烧杯内壁倒入烧杯中(注意:集气瓶上的玻璃片不要拿掉,只需露出瓶口的1/3),观察现象并分析。

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塞,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 [探究]你知道汽水、啤酒打开时为何冒气泡吗?放出的气体是什么?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 根据上述观察分析填写下表: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CO2叫干冰(致冷剂、人工降雨)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活动探究] 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小花喷上水,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小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一朵小花和第四朵小花取出小心加热,观察现象。 2、CO2能与H2O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O2+H2O===H3CO3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受热时分解更快。 H2CO3===H2O+CO2↑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用于检验CO2

【人教版】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二氧化碳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的粮仓” 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称它为“天然的粉刷匠”;环境师则认为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提出问题 在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里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开汽水、啤酒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冒出,以上两个生活现象说明了哪些问题? 讨论交流 讨论相关原因。 探究实验 课堂 讨论 低处的蜡烛先 熄灭 说明CO 2有什么样的性质? 归纳总结 CO 2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CO 2气 下层阶梯上的蜡烛先

体会变成固体——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知识拓展和氧气、氢气类似,在加压降温冷却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冷却成无色液体、雪花状固体。二氧化碳固体俗称“干冰”,其含义“外形似冰,融化无水”,干冰在101KPa,-78.5℃升华。干冰易升华。 探究点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 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 提出问题 1.在探究CO2的密度实验时,两支蜡烛都熄灭说明CO2有什么样的性质?2.CO2能供给呼吸吗? 讨论交流学生结合上述实验和生活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1)CO2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但对有些物质也有助燃性,例如镁带可以在CO2中燃烧。因此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CO2来灭火。 (2)CO2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CO2含量达到1%时,对人体就有害处,达到4%~5%时,会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达到10%时,能使人呼吸停止、以致死亡。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或溶洞,应进行灯火实验,以探明其中CO2含量是否过量。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课堂讨论上述四个实验如果去掉其中任何一个,还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吗,为什么?实验Ⅰ在探究二氧化与水的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归纳总结如果把Ⅳ中得到的红色小花小心加热,红色消失,小花又变为紫色。其原因是碳酸不稳定,震荡或加热时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H2CO3 = H2O+ CO2↑。 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提出问题①如何验证反应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②如何检验你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讨论交流讨论检验的方法。 实验活动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化学6.3二氧化碳和•氧化碳第2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6. 3 2课时:共课时内容来源:人民教育岀版社2012年版 《化学》,第6单元第3课 【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知道某些物质(如-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捉高自我(130页)保护意识。(课标页)2()初步形成“ •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课标26学'惰分析2.并且在前面已经学习过二氧化碳的学生已对氧气性质有所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1.性质。学生对氢气、单指碳的还原性有所,由于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他们对化学充满兴趣2.掌握,通过对比学习 •氧化碳的还原性3.教材分析《•氧化碳》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中的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和•氧化碳》第二课时。本单元是初中最为完整的学习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课题3的性质和用途。素和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个单元,同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课主要介绍C0为第八单元中金属的冶炼做准备。通过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课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学习本节课,不仅可以进•步强化学CO程中通过实验推导出CO的性质以及从化学到社会”。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真正做到“从生活到化学,【教学目柏X】通过自学课本列举•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 通过阅读课本,说明•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理及急救措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通过观察2.图片和视频归纳•氧化碳燃烧的现彖及化学性质,类比碳单质、氢气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说出•氧化碳的还原性和用途。通过观察二氧化碳与•氧化碳的分J'•模型,说出他们组成元素相同,性质不同的原因,树3.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意识。辨析•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树立科学的变化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氧化碳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课时安排】1课时 【评价任务】 1•阅读课本内容,填写学案,交流展示,检验自学成果。(针对目标1) 2. 观察相应的动湎模拟视频复述•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及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列举•氧化碳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实例以及体现的化学性质,写出化学方程式。(针对目标2) 3. 观看微观示意图、分(模型说出分了模型的差别,书写•氧化碳与二氧化碳转化的方程式。(针对目标3) 4 /I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63二氧化碳和•氧化碳第2课时教学设计

2020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备课资料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O+CO2H CO3H +Ca(OH)2CaCO :2CO+O22CO :CuO+CO Cu+CO ①黑色固体变成红色;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步骤: ①先通入 ④继续通入CO到玻璃管冷却为止。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 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

O+CO2H CO3H

2 CaCO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Ⅰ.纸花变红;Ⅱ. ;Ⅲ.纸花不变色;Ⅳ. (2)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什么? 。 (3)该同学进行4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用文字叙述)。 O+CO2H

葡萄糖

(3)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①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②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③优化建筑设计,推广节能建筑 答案:(1)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或工业上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2)光合(3)②、③ 点拨:(1)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有: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工业排放的废气含大量二氧化碳及大面积地破坏森林和植被。(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3)“低碳经济”就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知识点5: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颜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拓展延伸一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略小,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它难溶于水,因此可用排水法收集。 【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CO中毒 B.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都很坚硬 C.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氯化钠杂质 D.用澄清石灰水可区分CO、CO2 答案:D 点拨:CO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所以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A错误;金刚石和石墨虽然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金刚石很硬,但石墨很软,故B错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颜色和异味,但不能除去水中的氯化钠,故C错误;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因此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正确。知识点6: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如图所示) 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并放出热量。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这是检验一氧化碳的方法。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

湖北省重点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案新人教版(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学习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2.关注温室效应并注意环保的有关知识。 3.通过对温室效应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 2.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 学习内容一 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117-11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观察瓶中的CO 2,可得出二氧化碳无色无味。 (2)学生演示实验6-3,提示学生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大部分,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蜡烛从下往上依次熄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3)学生演示实验6-4,看到的现象是塑料瓶变瘪,说明CO 2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石蕊溶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性物质变红色,遇碱性物质变蓝色。 (2)学生做演示实验,取两支试管A 、B ,分别加入石蕊溶液,在B 试管中通入CO 2(A 作对照),观察现象。 现象:A 试管无变化,B 试管中的石蕊溶液变红色。 提出问题:什么物质使石蕊溶液变色了呢? 猜想:①CO 2,②水;③CO 2和水反应的生成物。 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向第一朵纸花上喷稀醋酸。 现象:纸花变红色。 结论: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为后面的探究做准备。 Ⅰ.向第二朵纸花喷水 现象:纸花不变色。 结论:水不能使纸花变色。 Ⅱ.把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CO 2的集气瓶中 现象:纸花不变色。 结论:CO 2不能使纸花变色。 Ⅲ.把第四朵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满CO 2的集气瓶中 现象:纸花变红色。 结论:CO 2和水反应生成了酸。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 2+H 2O===H 2CO 3。 4.对变红的石蕊试液加热,看到的现象:红色石蕊试液又变成了紫色。原因是碳酸分解,二氧化碳从溶液里逸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 2CO 3=====△ CO 2↑+H 2O 。 【讨论交流】 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在本质上有无差异? 2.二氧化碳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温馨点拨】 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是化学变化,当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时,仅有10%的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其余的90%仍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 2.碳酸具有酸性,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故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课时) 第二课时 [引言]碳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1个CO2分子比1个CO分子多1个氧 原子,这就使得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 [活动与探究](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析) 观察贮气瓶内一氧化碳的颜色和状态,然后在贮气瓶的导管口点火,观察火焰的颜色;把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观察现象并分析。 现象 分析 [交流]一氧化碳是无色的气体,一氧化碳可以燃烧,火焰呈蓝色;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一氧化碳点燃时生成二氧化碳。 [讲解并板书] 二、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2CO+O22CO2 [介绍]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 [教师]有人用煤火取暖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你知道中毒的原理吗? [演示实验]在试管中加入新鲜鸡血(加入抗凝血剂),然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观察血液颜色的变化。

[学生描述]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鲜红色。 [教师]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板书]3.一氧化碳有剧毒 [讨论]1.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 2.有人用煤火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上放两大盆冷水,这样做能预防煤气中毒吗? 3.用煤火取暖时,怎样预防煤气中毒? 4.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 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 [总结]1.如果煤气泄漏,室内通风不良,或生煤炉火的房间不装烟囱,都有可能导致煤气中毒。 2.水不能预防煤气中毒,因为CO难溶于水。 3.首先室里应装烟囱,其次应注意睡觉时头不要靠墙边,因为CO的密度略小于空气,它会沿着墙壁慢慢地向上飘。 4.因为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煤气泄露不易被察觉,所以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果发生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然后开窗通风。 [教师]我们探究了一氧化碳的两大性质,它还会有什么性质呢? [演示实验]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一氧化碳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课时 一氧化碳 【学习目标】 1.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认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及使人中毒的原因。 3.学会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重点难点】 1.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 学习内容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121-122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相对分子质量是28,密度比空气略小。收集时采用排水集气法。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一氧化碳燃烧时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因而可作燃料。CO 是可燃性气体,当里面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有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一定要验纯。CO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 +O 2=====点燃2CO 2。煤炉里常发生的反应:下层C +O 2=====点燃CO 2;中层CO 2+C=====高温 2CO ;上层2CO +O 2=====点燃 2CO 2,所以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CO 在燃烧。 (2)毒性:CO 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因此冬天用煤取暖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还原性:用CO 还原CuO 时,试管中的CuO 由黑色逐渐变为红色;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前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CuO=====△ Cu +CO 2,其中还原剂是CO,氧化剂是CuO,CuO 被还原,被氧化的是CO 。CuO 发生了还原反应,CO 发生了氧化反应。这个反应不是(填“是”或“不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CO 具有还原性,所以可以用来冶铁。 【讨论交流】 1.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 2.如何除掉CO 2中的CO ?如何除掉CO 中的CO 2? 【温馨点拨】 1.便于我们及时发现煤气泄漏。煤气泄漏应当及时关闭阀门,开窗通风,而不能打开排气扇,防止点燃煤气发生爆炸。 2.除掉CO 2中的CO 要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掉CO 中的CO 2要通过浓的NaOH 溶液。 【名师归纳】 1.CO 还原CuO 时,先通入CO 的目的是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出现爆炸。实验完毕后,先撤酒精灯,继续通入CO,直到玻璃管冷却为止,防止灼热的铜被氧化。做这个实验时,一定要有尾气处理装置,防止CO 污染空气。 2.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处理方法

初中化学_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CO2)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及自主实验,总结并识记CO2的性质,能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自主设计并完成检验CO2的实验,学会检验CO2的科学方法,学会对比、归纳、概括、等科学方法。 3.通过阅读课本材料及课件补充,了解CO2的用途,关注社会,关注环境,树立保护家园和人体健康的情感态度。 学习任务一: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生自主】实验1.观察并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色、味、态) CO2的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 【教师演示】实验2.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并分析其性质。 现象 分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学生自主】实验3.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 ★资料提示:紫色石蕊溶液是实验室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它遇到酸性 溶液会变成红色,遇到碱性溶液会变成蓝色。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组内交流,实验方案: 现象 分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反应原理 操作第一朵纸花 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 花 喷上水 第三朵纸花直 接放入成满二 氧化碳的集气 瓶中 第四朵纸花喷上 水后,再放入盛 满二氧化碳的集 气瓶中 将第四朵纸花 取出,小心地烘 干

现象 分析结论 碳酸(H2CO3)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 【目标检测1】 1.二氧化碳和氧气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它们的相同点是() A.都能灭火 B.都能供给呼吸 C.都无毒 D.都是光合作用原料 2.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B.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C.二氧化碳能与某些金属反应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学习任务二:学会检验CO2的科学方法 【学生自主】实验5. ★资料提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 Ca(OH)2 ]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 CaCO3 ]沉淀的缘故。 【实验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是否比空气中多? 组内交流,实验方案: 药品和仪器操作现象结论 反应原理 学习任务三:了解CO2的用途,关注家园环境和人体健康 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 干冰升华会吸热 二氧化碳能与某些物质反应

勉县第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 1 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只占0.03%,自然界中如果没有二氧化碳会怎样?[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图6-19,简述二氧化碳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的重要性。[教师活动](1)展示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演示[实验6—14]。 (2)讲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氧气比较) 注意:“干冰”是指固体二氧化碳。 [讲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板书]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师活动]①演示[实验6—14]。 ②提出问题:为什么下层的蜡烛先熄灭?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板书]1.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不能供给呼吸。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119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二氧化碳是否有毒? ②在进入深井或深洞的底部时,应先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保证安全? [讲解]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很重要。人体的血液中也需要适量的二氧化碳,以促使呼吸器官的正常工作,如缺少二氧化碳,则呼吸作用就会减弱,以至停止;但如果吸人多量的二氧化碳,则又会妨碍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使新陈代谢不能正常进行。所以当空气的二氧化碳超过1%时,对人有害处,达到10%时,会致人死亡。但是这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有毒。 [板书]3.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教师活动]①演示[实验6—16] ②讲解实验中所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 [学生活动]①观察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②判断“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这句话是否正确。 [板书]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CO2 + H2O === H2CO3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H2CO3 === CO2↑ + H2O (碳酸不 稳定) [学生活动]: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活动]写出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这个反应也是鉴定二氧化碳气体的重要反应。 [板书]4.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CO2 + Ca(OH)2 === CaCO3↓ + H2O(用来鉴别CO2)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灭火(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2.做工业原料 3.“干冰”的妙用 4.做肥料 [学生讨论]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的生命话动很重要,而且还有很多用途,是不是在自然界中越多越好?[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119-120页,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 作业 1.完成教材第123页3-6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第6单元 课题3 第2课时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第二课时 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3)认识一氧化碳在冶金工业的重要用途。 (4)学会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实验现象总结一氧化碳的性质。 (2)通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的对比,学习对比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全面认识一氧化碳的性质,体会事物的两面性。 (2)通过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和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 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难点】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知识点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21~122页,完成下列填空: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一氧化碳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__二氧化碳__(2CO +O 2=====点燃 2CO 2),火焰呈__蓝色__,煤炉里上层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后再点燃,容易发生爆炸,因此点燃一氧化碳前必须__检验其纯度__。 (2)毒性: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__血红蛋白__结合,导致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__缺氧__,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因此冬天使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装

烟囱,并保持室内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如果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轻者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重者要立即送医院救治。 (3)还原性:一氧化碳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__金属单质__和__二氧化碳__。 3.一氧化碳的用途 (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煤气的主要成分就是一氧化碳。 (2)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还原铁的氧化物矿石来炼铁。 4.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合作探究】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哪些不同? 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是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它们的性质也就有很大差异。如下表:

唐县第一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3.认识一氧化碳,了解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主要用途。 4.知道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以及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对一氧化碳性质的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科学习惯。 3.通过实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检验。 2.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难点 1.二氧化碳与水和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教学准备: 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导管、塑料瓶、两瓶分别装有稀醋酸和水的喷雾瓶、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等。 药品:石灰石、盐酸、澄清石灰水、一瓶雪碧、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新鲜鸡血、抗凝血剂、氧化铜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展示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请两位学生互相配合,在3min内制好三瓶二氧化碳。引导学生适时地评价他们的操作。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制好的二氧化碳做一组实验,通过实验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师:请一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1.展示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2.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3.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师:从以上3个实验,我们发现了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本课题的内容结合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了有趣的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十分有益。二氧化碳和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养成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作风。 2、教学目标分析 ⑴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联系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结论。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学习动机,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地客观地看待事物的方法。 3、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 4、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及科学探究能

力的培养。 5、 二、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等课程中,对于二氧化碳已有一定的了解,它是空气成分之一、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植物光合作用离不开二氧化碳等。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 三、说教法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探索和发现,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说学法 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阅读讨论法 五、说教学程序 实验准备:?学生分组(4人为一小组):新制二氧化碳、雪碧、试管、紫色石蕊试液、醋酸、盐酸、酒精灯、试管夹、火柴、吸管、石灰水、?教师准备:一个装满二氧化碳的可乐瓶、水、烧杯、蜡烛、火柴、二氧化碳、试管、导管、澄清石灰水、集气瓶。 知识认知过程: 1、通过大家熟悉的热点问题“温室效应”引入主题; 2、探究CO2的物理性质; 3、探究CO2的化学性质; 4、畅所欲言CO2的用途。 实验探究过程: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探究→讨论与交流→归纳

山东省德州市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学案无解答新版新人教版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本思路: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一氧化碳和的性质 2、认识一氧化碳的用途。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一氧化碳和的性质 2、认识一氧化碳的用途。教法:推理法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前热身: 4.据一氧化碳的性质判断,实验室制取一 氧化碳时,应用什么方法收集? 课堂展示训练 1.怎样检验生成的某种气体为一氧化碳? 2、下列对一氧化碳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B、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C、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分子的不断运动,能使一氧化碳向四周弥漫 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有人说,一闻到煤气气味就赶快将煤炉搬到 室外去. 板书设计: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木炭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怎样检验生成的某种气体为一氧化碳? 6、下列对一氧化碳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B、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C、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分子的不断运动,能使一氧化碳向四周弥漫 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有人说,一闻到煤气气味就赶快将煤炉搬到室外去. (2 4 (1 (2 6. 与盐酸反应制取 3.CO 2 CO

2、有人说,只要在煤炉边放一盆水,就可以预防煤气中毒了. 三、思考题 (1)怎样除去CO中的CO2 (2)怎样除去CO2 中的CO A .高灵敏度的CO探测器,它能通过颜色变化来探测空气中是否含有C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都是CO的物理性质 B.CO探测器用于空气质量监测,可以让人们及时了解空气质量状况 C.CO有毒,是因为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液对氧气的输送 D.发现有人CO中毒时,应将病人迅速转移到清新的空气中 4.(2011·黄石中考)“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 A.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CO CO2

初中化学_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中学化学中继氧气之后的又两种重要的气体。该气体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就有所接触,但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未必有科学的认识。由于在氧气的学习中已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材中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知识,学生大多能通过预习来掌握,然而学生习惯于接受式学习,科学探究意识较为缺乏,看问题多停留于表面,缺乏深思的习惯。 本节课引导学生探究和认识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和用途,帮助学生了解了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了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作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的利用物质的认识。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本课题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教材介绍了干冰用作制冷剂的原因,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奥秘等,提出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算是低碳呢?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该怎么办?等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离不开化学,本课题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感情。教材结合二氧化碳,介绍了什么是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可能带来的危害,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等,本课题后还设置了调查和研究,要求学生通过收集有关资料,进一步加强对温室效应增强的认识。编入这些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全球变暖应经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去应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尽一份责任,等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采用活动与探究方式研究一氧化碳的毒性、燃烧实验、还原氧化铜实验 2:教学难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