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建设优势与战略思考

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建设优势与战略思考
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建设优势与战略思考

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建设的优势与战略思考

摘要:一体化建设是济南都市圈顺应经济发展潮流、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从区位、交通、人力资源、文化等方面分析一体化建设的优势条件的基础上,为济南都市圈制定出“后发优胜、区域联动、空间优化、综合提升”等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一体化建设;优势条件;战略选择;济南都市圈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济南都市圈一体化的优势条件

(一)位居黄金地段,区位优势明显

在全国范围内,都市圈处于承南启北、连贯东西的枢纽位置[1],南临长三角经济区,北接京津冀经济区,东连山东半岛城市群,西通中原城市群;在山东省内,济南都市圈是山东省“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经济空间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承东启南的位置。在济南都市圈内,周边6个地级市地理位置与济南直接毗邻,相互间距离基本都在200km以内,在空间上构成以济南为核心,以六市为周边的圈层布局,呈“众星拱月”之势。

(二)交通网络完善,交通优势显性化

京沪、京九铁路和京福、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南北,胶济、济邯铁路和济青高速公路连通东西,与国内其他经济圈和城市群联系紧密。济南与其它6个地市均有高速公路相连,再加上国道、省道等各级交通干线齐全而密集,济南都市圈已基本形成“一小时交通

心得体会:以都市圈建设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最新)

心得体会:以都市圈建设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最新) 我今天讲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在中国要建都市圈?我认为都市圈是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不可跨越的阶段。第二个问题是都市圈怎么建?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做了全方面的分析,我想结合长三角,特别是X都市圈建设中的一些探索,提出一些我的基本观点。 一、为什么在中国要建都市圈? 都市圈建设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阶段,也是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当前我国的区域发展进入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相继实施,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空间布局。各类国家级城市群规划也相继发布,但是我们要客观地认识到城市群也需要进行分类引导,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符合学理标准与现实要求的城市群在我国并不多见。在城市和城市群之间还有一个新的空间尺度,即都市圈。 (一)都市圈建设是区域政策实施的基本单元

都市圈建设为什么在今天这么重要?我认为这种小尺度,相对精准的,又是以跨区域为主要特征的都市圈建设,是我国区域政策实施的基本空间单元。其第一个特点是突破行政边界的基本空间单元,第二个特点是区位导向型政策的重要空间单元,第三特点是城市群建设的基础空间单元。具体来讲,为什么说都市圈是区域政策实施的空间单元。 首先,是突破行政边界的基本空间单元。都市圈建设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大城市要有胸怀和周边小城市合作,把自己的公共资源和周边城市进行匹配,进行城市功能的疏解。我们的城市规划,特别是“十四五”规划需要放在都市圈、乃至城市群的空间尺度来思考、做规划。我们讲多规合一,城市之间的多规合一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北京在进行非首都功能的疏解,X、杭州、西安这样的城市也有一个城市功能疏解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城市面临“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问题。都市圈是缓解大城市病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单元。 其实,都市圈是区域导向政策性的重要空间单元。区域导向型政策最小的空间尺度是最早从1984年开始的开发区,发展到今天又有很多新区,但是这种小的尺度大多不跨行政区域。区域导向型政策大的空间单元如城市群,在城市与城市群之间,如何实现跨区域的导向型政策,可能有一个新的空间地带,这个空间地带就是都市圈,

中国三大组团式城市群

中国三大组团式城市群 作者: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节选) 组团式城市群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镶嵌体系,体现出以城乡互动、区域一体为特征的城市发展的高级演替形态。在水平尺度上是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之间相互联系的城市平面集群,在垂直尺度上是不同等级、不同分工、不同功能之间相互补充的城市立体网络,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得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达到最大化,从而分享尽可能高的“发展红利”,完整实现“区域发展动力、区域发展质量和区域发展公平”三者在内涵上的统一。 城市发展的轨迹告诉我们,其空间形态的演进,具有明显的特征: 城市的点状表征:0维模式(传统城市中心,强调集聚性,产生城市病) 城市的线状表征:1维模式(沿江沿路城市带,强调通达性,腹地相对狭小) 城市的面状表征:2维模式(城市群,强调结构性,功能相对不对称) 城市的体状表征:3维模式(组团式城市群,强调等级、有序、互补和立体网络性,最大限度获取“发展红利”) 而大力培育组团式城市群,既是中国城市化战略进程的跃升,也是中国新一轮财富涌流的本质载体。 今后中国必须坚持发展三大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组团式大城市集群,打造中国城市化建设中的主力与经济增长能力的“航母”。国家三大组团式城市群必然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城市体系,以寻求资源利用的空间最大“整合交集”为根本出发点,让发展红利得到充分涌流。 组团式城市群发展模式的战略突破 1、避免了城市摊大饼式的单极化扩张; 2、形成了以大中小城市相协调为特征的区域镶嵌体系; 3、建立了以地缘经济为基础的城市空间布局与城际战略联盟; 4、构筑了以产业链为核心的城市等级系列集合; 5、实现了效率最大化的城市结构在区域中的逻辑充填; 6、充分协调了自然-社会-经济的城乡时空耦合;

济南都市圈

济南都市圈发展及规划 金融082 吕月荣08015223 一、摘要 济南都市圈的总体定位是,将济南都市圈建设成为蕴育齐鲁、开放创新的文化型都市圈;山水形胜,生态宜居的环境友好型都市圈;环渤海经济发达地区联结长江三角洲地区、面向中原腹地的枢纽型都市圈;依托山东半岛城市群,辐射黄河中下游的强势龙头;环渤海南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心。 二、关键词 都市圈济南泉城规划经济建设 三、简介 都市圈也称城市圈,是城市群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它是以一个或两三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与周边城镇连同这些城镇覆盖的空间地域形成密切社会经济联系,呈圈层状布局的空间组织形式。或者说,都市圈是由中心城市及周边大中小城市和地域共同组成的紧密的一体化区域。与传统的单体城市相区别,都市圈是一种组合城市。它以高密度的城市和人口以及巨大的城市体系规模区别于其他地区,和其他城市都市经济圈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中心性。中心城市高密度的经济集聚产生高能量的经济磁场,从而形成对周边地区巨大的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成为都市圈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2)趋圆性。都市圈域内有较高的城镇密集度,各类城镇环绕中心城市基本形成呈圈层

状结构布局,城镇等级规模体系相对合理。(3)一体化。一体化是都市圈的经济特征,也是都市圈的实质。所谓一体化是指都市圈域内中心城市与各类城镇之间分工与合作密切,在经济和社会文化活动上相互融合和互补,形成经济上的一体化关系。 四、建议:圈内中等城市综合实力需增强 目前山东省形成了“一群一圈一带”的空间结构,形成了三个不同资源、区位和发展基础条件的城市群体(带),分别为:济南都市圈、半岛城市群、鲁南城市带。济南都市圈已经具有一定水平的经济总量,但是圈内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从人口、经济总量及人均经济水平来看,济南都市圈的整体水平虽然低于省内的半岛城市群,但是差距并不大。 济南市对外经济和进出口贸易有所增长,但是远远落后于半岛城市群,为其最大的劣势,因此济南都市圈急需采取改善投资环境等措施吸引国外企业,积极引入外资并鼓励扩大出口。济南都市圈整体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效益较好。但一、二、三产业比例结构不如半岛城市群先进,需要继续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济南都市圈集聚了最多的人口,但是都市圈整体竞争力不强,核心城市(济南、淄博)的实力有待继续发展,中小规模的城市发展不如半岛城市圈。所以济南都市圈需要进一步增强都市圈中等规模城市的综合实力,以达到比较好的城市体系结构。 五、发展目标

合肥都市圈的发展

合肥都市圈构建及其发展策略研究 范毓灼刘复友程国辉 (安徽省城市规划协会)(安徽省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合肥都市圈构建的必要性 都市圈构建的理论基础源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理论。 作为安徽省会的合肥,绝不能把影响区仅囿于安徽皖中一隅,省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决定着合肥要从省域以至于更大的区域角度来看待都市圈的发展,都市圈应在未来的发展中建成具有省域影响或省际影响的中心城市集结地。 其次,合肥都市圈建设应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国内外都市圈概念上一般指以特定的通勤时间为半径,可以接受城市的某一方面功能服务的地域范围。发展中的合肥,其自身的辐射力和集聚力都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据《合肥市近期建设规划》,合肥市实际居住人口近期(2005年)达200万人,远期(2010年)达300万人。其相应的腹地和影响区域也在逐步拓展。 合肥都市圈建设的必要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1、建设强大的省域中心城市,带动省域经济腾飞的需要 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的规模偏小,必须实行跨越式发展策略。安徽省域城市首位度低,中心城市实力不强,省域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经济实历程强大的中心城市带动,合肥都市圈的空间拓展必将增强区域整体的经济实力。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用地和腹地范围都必然随之发展,以支撑中心城市的发展,合肥城市的发展在从“点”走向“面”的同时,都市圈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2、增强省会城市竞争力,赢得与周边都市圈竞争优势地位的需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资源在空间上的自由流动必然导致竞争。谁占有的地域空间和腹地范围越广阔,谁就能在运筹空间和资源方面更加得心应手,也更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合肥周边东有南京都市圈,西有武汉都市圈和昌九经济走廊,北有徐州都市圈。这些都市圈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安徽省边境的一些城市。合肥要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必须努力扩大腹地范围,在与周边城市的竞争和合作中不断发展壮大。 3、整合区域资源,实施联动发展,避免重复建设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进城市发展的传统模式,要求中心城市建设从更大的区域范围整合区域各种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环境共保、设施共建,避免重复建设。 二、合肥都市圈构建的原则及区域范围 合肥都市圈构建按以下原则: ①中心城市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 ②区域协同发展的原则; ③资源共享、设施共建的原则; ④生态环境保护和协调的原则。 根据以上原则确定合肥都市圈以合肥为中心,将半径200公里范围或2小时通勤圈从空间联系紧密程度分为核心圈层,紧密圈层和经济协作圈层。 (1) 核心圈层。包括合肥市区、肥东、肥西两县城以及长丰县南部中心城镇,基本和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市区范围基本一致。远期城市发展规划中肥东、肥西两县将撤县设区,合肥北面的双墩镇也将发展为卫星城镇。核心圈层即都市圈中的中心城市的建设范围。远景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应达到300万人左右;GDP的中心度要大于45%;外围地区到中心城市的通勤率要不小于其本身人口的15%。 (2) 紧密圈层。指与中心城市经济、社会联系较为紧密的商圈和

大长株潭“3+5”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走势研究

来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日期:年月日 当代城镇发展地地缘性空间组织结构因人口、设施、产业与财富地高度规模化,正显现出巨大地区域集群效应.因势利导地推进区域城镇地集群化崛起,已成为当代城镇发展地重大战略取向和理性选择.位于湖南省域地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充分利用地缘区位优势,科学整合近邻资源,在“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中,加速拓展大长株潭“”城市集群——实现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与衡阳、常德、岳阳、益阳、娄底五市社会经济地一体化发展,不仅大势所趋,而且机不可失,是湖南大步跨入现代化、迎接未来区域挑战乃至国际竞争、实现强势发展和加速崛起地必由之路,而科学选择大长株潭“”城市集群一体化进程地战略路径更是最现实地先导举措.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大长株潭“”城市集群一体化发展地愿景取向 在新地历史起点上,构筑以长沙、株洲、湘潭市和衡阳、常德、岳阳、益阳、娄底市组成地大长株潭“”城市集群,按照集群区域地自然资源禀赋与社会人文发展现状及其基础设施条件,推进集群城市经济、文化与社会进步地一体化发展,宜确定以下愿景取向.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湖南优势产业集聚区.通过体制创新、技术改造、资产重组、引进合作、多元兴建等途径,加速壮大集群区域先进设备制造业,组团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合发展新型服务业,同步提升传统农业,力求存量工业特色化、新兴产业环保化、传统农业现代化.突出核心带动、板块互动、组团联动,重点发展一大都市带动区(即长、株、潭三市结合部优势产业地深度联合与外向扩张带动区)、三大经济板块(即衡阳、常德、岳阳三市地产业承接与区域协作边际板块区)和两类产业组团(即八市现有较大基础规模和优良设施条件地工业经济类开发园、区组团与科技文化类校、院、园组团,前者包括各类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科技产业园及其生产性物流区,后者如大学城、文化城、研究院、软件园、创业园等),重点构建以长株潭三市为主地精密电子信息元器件制造业、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制造业、重轻型机车汽车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新型材料合成业、先进农机制造业等高、精、强产业地区域集群,并形成以核心技术、尖端产品、知名品牌和股份资本为纽带、多层面辐射带动且门类组合配套地边际区域产业群;同时强化卷烟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业、石油化工炼制业、建筑建材业、造纸业等具有人体危害性与环境污染性行业地技术淘汰控制、产能规模控制乃至生命周期控制;在技术深度开发与市场广度拓展中,积极推进棉麻纺织服装制造业、精致陶瓷用品制造业、保健食品制造业、优良农产品繁种业、烟花鞭炮制造业等具有较大存量规模地相对优势产业提质升级;加快发展长沙极核区金融投资业、巨型商贸业、物流配送业、城市观光业、国际教育业、商务会展业、出版发行业、新闻传媒业、文体演艺业、动漫创制业、工业设计业、市场中介业、咨询策划业等市场需求旺盛地新兴服务产业群;逐步突破信息导向、科技服务、产能装备、深度加工、储运保鲜、田园改造以及水利设施、道路网络营建管护等制约传统农业结构调整升级地基础瓶颈,不断增强稻、棉、油、畜、禽、蛋、茶、果、蔬及各类水产品中名、特、优产品地市场竞争能力,积极构建规模种养、专业协作、安全保护、标准上市、品牌竞争、市场联动地现代农业产业化区域集合型发展模式.在从小到大、从散到聚、从弱到强地产业集聚与繁衍过程中,立足现有资源基础,大力提高由高新技术支撑地先进制造业和旅游休闲业、中介服务业等成长型产业地区域关联度、密集度与外向赢胜力,缔造大空间、强技术、远市场、广带动、无污染、高效益地优势产业分工协作集群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中部强势经济共同体.从“十一五”开始逐步推进,至年“十四五”期末,集群区域通过近二十年经济一体化地高速发展,力争城市化率达,集群区域地城镇人口聚集度约为万~万人;经济总量(绿色)约占湖南省地~以上,经济增长地综合贡献率(含增长指数、地方税收、出口创汇)达~以上,其中出口创汇额达以上;优势产业集聚度达以上,

济南经济发展概况

济南经济发展概况 (一)经济发展概况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3910.80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17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637.45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2058.18亿元,增长14.9%。全市地域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145.1亿元和266.1亿元,分别增长39.3%、26.6%。全部税收527.7亿元,增长21.2%;税收占生产总值比重13.5%,提高0.5个百分点。企业景气指数平均136.8点,提高14.7个点。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21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8903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3.1%。 (二)各行业的概况 ①工业 济南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在"工业立市"政策的指导下,已经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完整的工业体系。其中冶金、机械、轻纺、化工、电子、建材、医药、食品等行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25余家。主要产品有重型汽车、机床、大型压力机、实验机、洗衣机、电视机、电子衡器等4000余种。 ②农业 济南市有乡村人口357.8万人,耕地总资源356.8千公顷。济南市重视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2002年,蔬菜总产量633.7万吨,奶类总产量10.1万吨,禽蛋总产量45.1万吨,肉类总产量35.3万吨。其中明水香稻、龙山小米、章丘大葱、北园白莲藕、泰山小白梨、大货山楂、历城红玉杏、黄河鲤鱼、平阴玫瑰等以其品优质良而驰名中外,不仅占据了国内市场,而且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③金融 2002年济南市地域财政收入234.6亿元,其中,一般预算内地方财政收入66.25亿元。全市社会消费品总额达到446.5亿元,各行业零售额全面增长,批发零售贸易额293.6亿元,餐饮零售额61.3亿元,其他行业零售额91.6亿元。

城市群一体化协调模式与合作机制

城市群一体化协调模式与合作机制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唐勇王祖强 2012-4-16 9:06:37 来源:《当代经济》 2011年第9期上邻近区域且又分属于不同行政区的多个城市实现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是世界范围内城市群发展的普遍趋势。发达国家较早开始探索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群一体化协调模式,如英国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大伦敦城市群行政架构协调模式、美国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城市政府协会、政府协议和特设机构模式、日本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核心城市主导协调模式、法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市(镇)联合体一体化协调模式。 国内学者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对于城市群一体化协调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建立超省、市的多城市统一、权威机构。这一思路并没有触及经济区域化中利益冲突和矛盾产生的根源,从全局看成立超区域协调机构的方案并不可行。二是在现行行政区不变的前提下成立跨区域的多城市经济管理局,并赋予“管理局”规划、决策和协调的职能与相应权限。这种不信任市场机制运作效率的一体化思路是否比统一市场的利益协调方式更为可行也值得怀疑。三是成立区域立法机构,实现一体化地区的法律和法制统一。这种思路与现行的《立法法》相冲突,不具备可操作性。因此,如何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协调管理,在现行条件下实现协调发展的效果,达到针对性与可行性的统一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长三角城市群协调模式构想 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提出政府、企业、第三方组织共同治理的城市群

协调模式。这种城市群协调模式在协调层次上应该实现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城市政府的一致协调,即实现三级政府协调的统—性;在协调主体上应该实现政府、企业、第三方组织的共同参与,并实现三者的多元化、交叉化联系,达到政府传导协调目标和意愿、企业接受传导信息并反馈意见的目的,即实现协调发展的网络化;在协调机制上,应该将协调、合作内容融入到协调机制中,即实现协调机制与合作内容的统一。 1、长三角城市群协调模式的层次性 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协调模式,可将长三角区域的政府协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家层面上,由中央政府加强宏观政策与规划综合协调;二是两省一市层面上,建立定期协商会议机制等;三是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层面上,构建日常沟通协调机制。现行的行政管理层级制度,区域内各城市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和利益互动机制已经较为成熟,在充分发挥已有垂直合作的基础上,特别要建立跨区域层面、区域内部各城市之间的水平合作机制。事实上自1997年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立以来,至2010年已召开十届协调会议,达成二十多个合作专题,水平合作机制目趋成熟。 2、长三角城市群协调模式的市场性 通过营造侧重于长三角协调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机制,各层次政府能够在市场调节的作用下促进企业参与协调合作,实现共赢发展。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合作要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率先突破行政区经济与经济区域化的障碍。在市场建设方面,应培育五个方面的一体化:消费品市场的一体化、技术市场的一体化、资本市场的一体化、人才市场的一体化、产权交易市场的一体化。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规划图)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 第一章总则 第1条 2000年国务院批复的《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在一定时期内对指导济南的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济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等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省会济南各项事业步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济南市的行政区划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原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发展目标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济南市人民政府适时提出了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申请。根据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建规函[2003]255号)的精神,编制《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 第2条本规划为规划区内土地使用及各项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规划区各项规划的制定和县(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须遵循本规划。 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按照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注重市域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注重各类脆弱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和空间管制的要求;注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促进城市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4条规划原则 ⑴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好济南与区域、城市与周围县(市)的关系,优化人口、资源、空间布局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⑵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资源保护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自然保护区、山林绿地水系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制,创造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 ⑶坚持公平和谐的原则。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合理布局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特别关注弱势群体需求,倡导公众参与,实现区域公平、城乡公平、个体公平和代际公平。 ⑷坚持资源节约的原则。按照建设节约型城市的要求,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合理确定城乡建设标准。 ⑸坚持规划协同的原则。城市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衔接、同步编制、协调一致。 第5条修编重点为城乡统筹发展、城市空间结构和规模调整、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城市综合交通、城市公共事业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安全与综合防灾体系等。 第6条规划基本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⑵《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 ⑶《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 ⑷《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 ⑸《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⑹《济南市城市空间战略及新区发展研究》

中国大城市群发展战略的三个误区(1)

贵州民族报/2012年/3月/7日/第B01版 观点 中国大城市群发展战略的三个误区 张孝德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 目前,在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上,存在着严重的宏观层面上均衡发展与中观层面上非均衡推进的矛盾。进入21世纪以来,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标志着在宏观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开始从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的战略转型。但是,在以城市为中心的中观区域层面上,实施的却是以大城市或城市群为中心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从中部到西部,从环渤海到东北,各地都把打造城市群作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但是,当我们冷静而理性地考量这个被国内推崇的区域发展战略时,会发现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 首先,20世纪80-90年代,东部区域经济发展依靠的不是城市群拉动战略。珠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是东部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不是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进入21世纪以来,自推出京津唐城市圈之后,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出现了造大城市群热。目前中部地区已形成“六省六群”的城市群格局,即湖北武汉城市圈、河南中原城市群、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安徽皖江城市带、江西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山西太原城市圈。西部也不甘落后,目前正在规划中的有11个城市群。东北地区以东北4个副省级城市为中心构筑的4大城市群也在规划中。为什么自从中央实施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的战略以来,各大区域如此热衷于城市群发展战略?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认为20世纪80-90年代东部地区的发展,依靠的就是城市群拉动发展战略。 、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20世纪80-90年代东部地区的发展,并不是依靠大城市群拉动战略起家的。从经济增长与城市圈的逻辑关系看,在21世纪初浮出水面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和动力。“珠三角”这个区域概念首次提出是在1994年,而以政府文件明确提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概念则是进入21世纪以后的事,这就是2005年广东省政府公布的《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也是进入21世纪后的产物。回顾东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就可以清楚地发现,推进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区域战略有三个特点:一是在空间上,从局部试验、搞活,逐渐向大城市推进。珠三角的经济起飞,是从1980年8月26日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开始的,当时根本没有城市群这个概念。被确定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和珠海是两个边防小镇和边陲小渔村。即使在1984年中央提出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仍然没有大城市群概念。二是在区域经济增长动力培育上,是根据制度创新、市场发育、地缘优势等因素来进行的,而不是像目前规划的大城市群战略那样,根据城市面积的大小、城市的行政级别高低来确定。三是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充分依靠市场的力量。在20世纪80-90年代,东部尚未形成目前如此强势的政府,当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处在发育中的市场。 总之,在东部区域经济发展秘诀中,没有大城市群拉动的战略。在东部浮出的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城市群,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不是原因和动力。21世纪后,东部实施的大城市群拉动战略,是在城市群已经形成的前提下进行的,是利用城市群增长极效应,推进区域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所以,目前在中西部地区启动城市群发展战略与东部城市群发展战略有根本的不同。中西部地区是期望通过政府主导建造城市群,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说推动东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动力内生于市场、制度创新,那么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群发展动力则是来自强势政府的推动。 其次,被中国推崇的美国和日本的城市群模式,同样不是这些国家实施城市群战略的结果,而是理论认定的结果。

南京都市圈合肥市圈旅游一体化发展

南京都市圈合肥市圈旅游一体化发展

————————————————————————————————作者:————————————————————————————————日期:

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旅游一体化发展-旅游管理 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旅游一体化发展 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基本的演变规律,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针对当前苏皖二省省会为核心的南京、合肥二大都市圈的旅游一体化,分析了双圈旅游一体化理论和现实意义、及优势和存在的障碍,提出了打破行政区域局限,建立一体化发展机制和协调管理机构,完善发展规划,建立全域旅游营销新思维的相关对策。 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是推动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机制。近些年来,全国许多地区在区域旅游一体化方面做了探索,并取得了重要成绩,如“珠三角”、“京津冀”、“中原城市群”等地对区域内旅游资源整合,推动了区域整体的旅游业发展。 一、概况 南京都市圈位于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地带核心地区,是以南京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南京都市圈2002年正式成立,成员城市最初为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巢湖八市。2011年,巢湖市撤消,并到合肥市后,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变为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八市。 南京都市圈横跨江苏、安徽两省,“承东启西、承南接北”,自成立以来,都市圈的协同发展已度过接触、协作、联合的初步成长期,逐渐进入从要素流动向资源融合、从经济协同向社会融合、从松散协作向制度融合的深度转变期。 2006年,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形成,2009年“合肥经济圈”正

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发展现状与战略设计

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发展现状与战略设计 古代丝绸之路在境内主要包括南阳、洛阳、西安、固原、靖远、武威、平凉、会宁、兰州、酒泉、敦煌、天水、陇西、临夏、西宁、张掖、哈密、乌鲁木齐、伊宁、吐鲁番、龟兹、阿克苏、喀什、若羌、且末、于阗等26个城市。在今天由于行政区划的变化,被调整为中西部6省的22个地级市(自治州)。它们的地理位置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境内主体形态高度吻合,也是今天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国内最重要的基础和支点。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提出“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也要以建立合理的城市分工和层级体系为中心,规避城市间的“同质发展”和“恶性竞争”,推进区域内大城市、中小城市与村镇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而建议以古代26个丝路城市、当代中西部6省的22个地级市(自治州)为对象,规划建设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为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全球拓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切实保障。 一、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的主要特点 与我国已有的其他城市群相比,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城市源流久远,历史辉煌,呈现出多区域、多文化、多中心的特点,在中国城市群中独树一帜。 丝绸之路城市群城市空间地段分布情况 1、多区域:“满天星斗”式的“条形”形态 丝绸之路26个城市分属于22个地级市或自治州,涉及河南、陕西、宁夏、甘肃、新疆和青海6省份,同时涉及到已有的中原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宁夏沿黄城市带、天山北坡城市群、兰州—西宁城市群等。由于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城市间隔较大、交通不便及城市布局比较松散、内部联系较弱等原因,丝绸之路城市群在机制上远不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东部城市群那样紧凑和集中,呈现出一种多区域融合、“满天星斗”式的“条形”城市群形态。 2、多文化:丰富多样的区域文化 丝绸之路作为历经千年的人类大型文化遗产,既见证着历史的沧海桑田,城市的兴衰消长,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渗透融合。同时,以绿洲农业文化、草原游牧文化、中原屯垦文化及域外宗教文化为核心资源,丝绸之路丰富多样的区域文化是基于北方文化圈的京津冀、基于岭南文化的珠三角、基于江南文化的长三角、基于巴蜀文化的成渝城市群、基于齐鲁文化的山东半岛、基于实用理性的中原经济区等不能相比的。 3、多中心:多元共建的战略支点 改革开放以来,丝绸之路形成了洛阳、西安、兰州和乌鲁木齐四大区域中心城市,为城市群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初步的分工体系和层级关系。有别于长三角、珠三角、 1

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及功能定位分析

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及功能定位分析 一、从战略视角深刻审视我国区域经济协作趋势 由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京津唐都市圈的发展所引发的我国区域经济协作正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同时展开,并且呈不断深化之势。我国目前对区域经济协作的理论研究方面,比较侧重于不同区域经济之间的比较。当然,这一方法比单个城市之间的比较显得有深度和厚度,但是这种比较仅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出发,是有缺陷的。 缺陷在于缺乏战略的高度,更没有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出发和谋划。我国的区域经济协作如果脱离了经济全球化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大背景,其意义是要大打折扣的,并且对区域经济协作的推进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区域经济协作过程中,如果缺乏清晰目标的引领,我国刚刚起步的区域经济协作将从一开始就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不但区域之间、而且区域内部各城市之间也进行相互抑制性的竞争,并且乐此不疲。其根本原因在于忽视区域经济协作是服务于经济全球化中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而不是仅仅服务于区域经济,更不是服务于区域中的某一城市。 那么,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我国区域经济协作如何推进?以什么目标来引领?一个越来越清晰的迹象为,在经济全球化势头日益增强的环境下,在不断加大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我国将改变自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的分散化发展倾向,在有效的市场基础上对地区经济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走集聚化、规模化、综合性的发展道路,并加快营造若干具强劲竞争力的区域性经济高地,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我国区域经济协作的发展具有若干层次性要求。 第一层次为区域内的合作。以目前发展比较成熟和先进的城市和地区为核心,在我国搭建若干经济社会文化综合发展的区域性高地,使其不但具有拉动国内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而且应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不断对外拓展,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 第二层次为区域间的协作。以若干区域性都市圈为节点,建设和形成功能互补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其意义在于都市圈和区域经济协作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国民经济组织水平和竞争能力,是为

多层次区域发展视角下城市群一体化的思考

多层次区域发展视角下城市群一体化的思考 转载日期:2012-7-17 22:39:00 来源:《财经问题研究》 一、多层次区域发展中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尽管对城市群概念的表述学者们并不一致,但认识在渐趋一致,笔者将城市群定义为: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单个或多个大城市为核心,借助发达的交通网络与周边的中小城市聚合而成的一个高密度、联系紧密的城市化空间与城市化区域。现代城市群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空间的相对集聚,这种强大的集聚效应驱动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现代城市群还具有全方位的动态开放、追求效率与效益的共存、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战略关系日趋复杂等特征。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以及最终实现一体化,有其自身的运行机理。但正如布坎南的“经济人”假设那样,城市群的各城市政府也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面。因此,城市群的形成、发展与一体化都离不开利益——这一运行的共同基础;城市群的协调互动及实现一体化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城市群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既包括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也离不开政府与市场的合力。 共同利益机制是城市群一体化运行的内在动力。城市群一体化的实质就是在合理分工和充分协作的基础上形成区域共同利益,这种共同利益又是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共同分享的,也是各城市政府所共同追求的。因此,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过程也是区域共同利益目标的探索过程和区域共同利益机制的形成过程,离开了区域经济共同利益机制作用的发挥,经济一体化就会受到影响。 资源优化配置是城市群一体化运行的经济目标。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人类社会在生产过程,运用资源、实现资源配置的过程。资源是有限的,某种产品生产所需资源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其他产品生产过程中这种资源投入的减少。从城市群一体化的运行来看,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生产要素等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也要实现最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总是具有取得最大效益的区位流动的动力和趋势,而这种高度的流动性则推动区域内社会经济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 市场与政府的博弈与合作是城市化运行的外在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群的空间组织形式主要依赖于市场机制。市场的力量决定了经济活动的发生以及其中的企业行为,并由此引发了人口的空间集聚,从而构成了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前提。此外,经济活动在城市群演进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发展使城乡矛盾逐渐突出,并最终打破城乡空间结构的失衡,形成城市群空间的外延扩展。对于市场与政府的合力而言,尽管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经济要素能够在城市间,以及在城市群之间合理有序地流动,但是,如果没有政府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支撑体系作保证,没有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城市群的空间扩展将受到很大的制约。特别是在绝大多数城市群的扩散主要沿交通干线进行,以及城市群内的城市建成区扩展也是自市中心沿交通干线呈触角式增长的情况下,市场和政府的合理机制愈显重要。政府作为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以及基础设施供给的主体,政府对城市群的空间扩张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等途径促进城市和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政府还可以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等手段来促进城市群的形成、发展和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

中国城市群的四大隐忧

中国城市群的四大隐忧 罗天昊 城镇化战略尘埃落定,城市群被寄予厚望。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格局,逐步形成若干城市群,而在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这两大核心部委牵头的规划中,关于中国未来城市群的设想,引起了广泛关注。 最流行的一种设想,是从三个层次推进中国城市群建设,一是已经建成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为代表的11个城市群,二是正在建设的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为代表的14个城市群,三是豫皖城市群为代表的7个潜在城市群。 以城市群所以涉及到的省市数量来看,32个城市群,几乎涵盖了中国大陆所有的省市。据预计,届时中国城市群人口将达8亿,城市带人口将达12亿左右,几乎囊括了中国的所有人口。 如此宏大的计划,确实振奋人心,不过,细究之下,城市群战略却过于激进,未来存在四大隐忧。 (小标题)“天女散花”的模式缺少战略重点 在本次城市群规划之前,中国的区域规划,就已经有冒进的势头。 自2008年以来,中国先后将数十个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自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发轫,至海西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横琴岛总体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图们江,黄河三角洲,乃至到今年的鄱阳湖,皖江,海南国际旅游岛,乃至最近的新疆、西藏振兴,成渝经济区等,从东至西,从南到北,几乎全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棋局之中。

优先发展东部沿海,然后辐射到中西部,与“先富带动后富”相对应的是中国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凡三十年,中国已历沧桑巨变,实现了狂飙突起式的崛起,亦凸现了一些初具实力的经济区域,如早年的珠江三角,长江三角;而在这些区域,也崛起了代表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北上广深。特别是珠三角的崛起,带动了中国经济的整体腾飞。 中国从70年代以来的三十年前,出台的国家性发展战略非常有限,而近几年却突然如天女散花般,到处飞舞。大跃进式的区域规划,将对中国未来发展造成深远影响。 本次的城市群战略规划,亦是如此,突然之间,就推出了32个,涵盖了已经建成,正在建成和潜在城市群三种,覆盖了除港澳台之外的所有省市。 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逐步确立,其时间跨度大,空间距离亦广阔。如,以行政性区域振兴计划而言,从深圳在70年代末设立特区,到90年代初的浦东开放,以及到21世纪之后的天津滨海新区,中间间隔均有十余年,这样,每一个国家战略,中央政府都可集中全国物力财力,进行重点投入,并且在可以有针对性研究一些优惠政策。如,深圳特区更多获得政策创新支持,而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则获得了力量的财政支持,以及中央企业的倾斜。以自由式区域发展规划而言,珠三角战略,长三角战略,更是跨度巨大,并且经过了长期的积累与磨合。 由于优势的集中,以及开发周期的漫长,中国前期的国家级区域规划,最后都形成了区域性的经济中心。30年前是将优惠政策和资源向沿海地区倾斜,这种优惠是特殊的,定向的,集中的;而一下出台数十个城市群战略,则更象是天女散花,各个城市群雨露均沾,均难以获得特殊照顾。而这种大面积的“优惠政策”,使各自的优势抵消,只有相对意义没有绝对意义。 欲成大器,必有相当的耐心,而相关部门却对国家性的区域发展规划,几年的时间基本扫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足见发展之急迫,但是,却并不一定完全符合现实。要实现长久发展,必须兼备远见与毅力。

我国将形成九大都市圈

我国将形成九大都市圈 作者:蒋存良存良寄语:地理虽是冷门科系,但也可能在找工作时少了些许竞争的烦恼,工作做久了,好像没有好与不好,只有享不享受,试着享受自己的工作种类,喜欢自己的工作内容,最后生活与生命都将变成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了。借助周末休假的契机忙里偷闲,挤一点时间出来写一篇微型论文,姑且叫作微论。 内容摘要:谈到经济区域化、城市群、都市圈等等一些战略规划的概念,大家的印象中不外乎诸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辽中南等等一些地方,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速,逆城市化出现,国际贸易频繁,各地政府行政干预,纷纷举起旗帜,喊出口号,付诸行动,戮力实现,相继打造出一批批新兴经济区。譬如天津滨海高新开发区,山东蓝色海洋经济开发区,江苏沿海经济开发区等等,大大小小的经济试验点星罗棋布。都市圈的经济辐射,自然流,物质流是沿着同心圆顺势向外的,而行政利益往往会与经济利益产生矛盾,因为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不重合,出于权衡利弊的考虑,就需要整合行政资源,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城市圈的整体发展使单个城市的发展更加完善。城市圈的内聚力表现为城市圈所具有的吸纳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能力。城市圈的发展演化中,凝结了广大地区范围内的文化、科技、教育力量,强化了城市圈的内聚力。城市圈能够克服单个国际性城市在资源、幅员等方面的不足,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调整资源配置,实现圈内城市的共同增长。城市圈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各城市之间关

系越来越密切的过程。发达的交通条件使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动加速,从而使城市圈内各城市能够摆脱自身资源的有限和市场不足的弊端得以更好地发展。一个内部经济发展协调的城市圈可以使地理位置、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不同的各等级的城市承担不同的经济功能,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单个城市无法达到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益。 关键词:产业梯度承接;产业区域化;沿长江经济开发带(一)、长三角都市圈:狭义的长三角即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泰州、扬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等共计15个城市。该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资源禀赋丰富,交通运输发达,科教文卫先进,土地状况良好,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产业经济区,是长江流域经济大动脉的龙头,担起沿海地区承南启北的作用。这一区域以全国1%的土地、6%的人口,创造出了全国18%的GDP,年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近1/3,被称为正在崛起的世界第六大城市圈。产业结构重心主要包括: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诸如:一般电子和微电子计算机通信设备产业;能源类、资源类等石油化工电力设备制造业;橡胶、塑料、化纤等高分子合成材料产业;航空航天原子能等高端产业;信息商业、金融、资讯、运输等服务产业;建筑、重型机械、生物制药、食品纺织等轻、重制造业。此外长三角城市圈的江浙14城市纷纷针对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互融互动,重新审视自己在长江三角洲城市圈的位置,并制定了相关发展战略,实行产业区域化:南京在长江三角洲城市圈中的定位是:长江下游重要的区域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中

基于都市圈视角下的济南城市发展

2012年第10期山东社会科学No.10总第206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206 基于都市圈视角下的济南城市发展研究 郝涛 (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在济南都市圈发展的背景下,中心城市济南发展存在综合实力较强但城市首位度不甚突出,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快但与区域内经济联系不强,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但与区内 产业雷同严重,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但与区内网络衔接不够等特征。为加快济南发展,要 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首位度,加快要素整合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打造核心产业实现产业错 位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 [关键词]都市圈;济南;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2]10-0123-05 都市圈是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吸引及辐射周边城市和区域而形成的城镇群体空间组合。①都市圈是城市与区域经济演进的必然产物,以规模经济和设施集约优势日益成为实施大都市管治、协调区域发展的有效手段。都市圈概念一经提出,立刻引起地理学家、规划学家、经济学家以及各级政府的重视。学者们分别从都市圈概念的界定、发展特征、空间组织、成长过程及动力因素、发展趋势及规划等多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许多城市更是以都市圈理论为指导,对各自的发展定位、发展路径、空间界定、经济联系、城镇体系演化及都市圈管治等进行了实际的检验和应用。但应看到,目前学者们关于都市圈的研究主要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偏重宏观性、整体性、概念性,缺少对都市圈内各城市发展的具体研究,这使得目前的研究成果对指导都市圈内各个城市实际发展针对性不强。都市圈的中心城市是构建都市圈的核心力量,在都市圈的发展中承担着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科技创新组织、文化组织和生态组织的功能。②中心城市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都市圈构建的成败。因此,如何更好地促进中心城市的发展,成为了构建都市圈最重要的内容。本文以济南都市圈为案例,运用都市圈理论,对济南都市圈的中心城市———济南城市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在济南都市圈发展的背景下,中心城市济南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为都市圈理论在指导单个城市的发展上提供一个参考。 一、济南都市圈概况 济南都市圈是山东省“十二五”期间“一黄、一蓝、一圈、一带”省域空间结构布局的培育重点,还是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的枢纽,更是环渤海乃至东北亚经合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七市,行政区划面积5.2万平方公里,占山东省总面积33.4%;2009年区域总人口3279万人,占山东省总人口34.6%;GDP为12181亿元,占山东省的35.9%;城镇化水平50%,比山东省高出1.7个百分点。 在都市圈初步形成的7项指标中,济南都市圈的人口规模、中心城市非农人口规模、中心城市非农人口比重、周围城市人口和空间距离6项指标达到了都市圈初步形成的标准值,而中心城市中心度和周围城市非 收稿日期:2012-09-08 作者简介:郝涛,山东财经大学讲师,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基金项目:本文是山东省软科学资助项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010RKGA1012)的阶段性成果。 ①张伟:《都市圈的概念》,《特征及其规划探讨》2003年第6期。 ②张强、陈怀录:《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功能组织研究》,《城市问题》2010年第3期。 3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