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学--舆论学方向研究(陈力丹)

舆论学--舆论学方向研究(陈力丹)
舆论学--舆论学方向研究(陈力丹)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笔记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6月版

国内舆论学方面相对信息量较大的著作。“涉猎中外274部(篇)论著,努力建立起理论上较新,适合中国舆论特征的舆论学体系”,“以较强的舆论学学术架构面对(舆论导向)这个话题”,采用普及性的叙述方式,提供了系统的关于舆论导向的理性认识,并以各种引导方式进行了多学科的分析,从不同方面提出了共计45条对策建议”。(封底)

□ 卢梭的“众意”与“公意”:

卢梭同时义将舆论分为“公意”与“众意”。众意着眼于私人的利益,是个别意志的总和。公意是指人们最初自由结为共同体时的协议、约定、公共意愿。它是“普遍的意志”和“有机结合的意志”。他认为,公意永远是公正的,永远以公共利益为依归,人民的考虑并非永远正确,人民也会被腐蚀,也会受骗。(卢梭,1987,《社会契约论》,1762,商务印书馆,P39) P4

这其中,卢梭的理论出现了两个很大的漏洞:首先,他无法实际说明(实际上回避)公意从何而来。公意从众意中的产生过程十分神秘,但却要求公意高于众意,甚至对立于众意,然而最终又能为众意接受…… P4 他关于舆论的认识存在着悖论,他的出发点是尊重公众的意见,同时又想克服舆论中某些代表私利的成份。然而,截然区分“公意”和“众意”的设想,只能是一种理论上说得通的乌托邦,—旦贯彻他的理论,则可能导致以“公意”的名义对舆论的钳制,…… P4

不过,正是这种悖论使得卢梭一个人无意中同时表达了舆论学发展中的两种基本观点(或主要倾向),即对舆论作用的肯定和对舆论作用的怀疑否定。 P5 从马基雅弗利(Machiavelli,N)、洛克(Locker,J)、休谟(Hume,D)、尼科〔Necker, J〕、边沁(Bentham, J)、杰弗逊(Jefferson, T)到马克思,主要从政治民主、尊重人权的角度,给予舆论以较多的肯定;而从霍布斯(Hobes,T)、黑格尔(Hegel,G)、汉米尔顿(Hamilton,A)、麦迪逊(Madison,J)到李普曼,主要从社会管理、理智决策的角度,对舆论的自发性、混杂和非理性给予了较多的注意 (孟小平,1989,97—104,《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中国新闻出版社) P5

□ 给舆论做定义的特点:

由于观察舆论的角度不同,关于舆论的定义有时差距较大:政治学和历史学的定义着重点在于舆论对于决策的影响方面,心理学注重公众意见表达的心理过程,社会学注重舆论的社会化产生过程、社会心理学则从知觉、感触舆论来界定舆论。 P10

□ 陈对孟小平舆论概念的增加(并依此分析舆论的八要素):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份。 P11

(舆论的主体——公众;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舆论自身——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不是叠加,而是过程);舆论的数量;舆论的强烈程度;舆论的持续性(存在时间);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舆论的质量——理智与非理智成份 P11-23 舆论的必要要素和非必要要素:前七个是必要要素,质量不是

P23 此外,非必要要素有很多,如空间、民族或种族特征、表现方式、文化含量、信息含量等等。P25)

□ 对于舆论导向来说,注意潜舆论甚为重要。如果在舆论处于潜舆论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引导,容易得到较好的效果;而引导显舆论的困难程度,则远大于潜舆论。 P16

□ 舆论的数量:

应用数学根据系统工程理论得出的计算结果,便是被称为黄金分割比例的“0.618”,一般地说,当在整体“1”中达到0.618,就能够产生对整体的决定性的、全面的影响;而达到临界点的另一半,即达到0.382.则可以使整体感觉到一种重要影响的存在。依据这个临界点来考察舆论的数量(一致性),则可以说,在一定范围内,有38.2%(约三分之一多)的人持某种意见,这种意见便在这一范围内具有了相当的(但尚不能影响全局)影响力;而若有61.8%的人持某种意见,则这种意见在这—范围内将成为主导性舆论。……舆论的数量起点, 在于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需要达到总体的约三分之一,这时,这种意见可称为“舆论”。 P18 在保证总体舆论导向正确的前提下,舆论的不一律本来就是正常的,也是社会精神生态平衡所必需的。 P18

□舆论的强度与公众对于舆论客体的知晓状况相关。(正相关) P19 现在所说的“舆论导向”,不仅只对于不够正确的舆论给予引导,也应包括对于舆论强度的适当控制,避免过度的舆论趋同,带来舆论震荡。 P20

□舆论的质量是指舆论所表达的价值观、具体观念及情绪的理智程度。 P22

□无论引导者对具体舆论的判断如何,深切地理解各种舆论得以产生的社会心理原因,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是以固定、单一的理想化模式苛求舆论,是引导舆论成功的首要前提。P23

□什么不是舆论:

大众传播媒介或媒介的言论不等同于舆论 P26 (各种把大众传播媒介、宣传行为等同于舆论的说法,容易误把媒介的意见、上级的意见简单视为公众的意见,妨碍对舆论的确切把握。这里有个例外,就是“国际舆论”、“世界舆论”这两个通用的概念,已经约定俗成地特指外国媒介上的言论,而不是指世界范围内的舆论。 P26

舆论不等同于意识形态 P27 (“舆论诉诸的是人民的声音,来自平民的明确而直率的意见。”(Glasser, T. & Salmon. C. (Eds), 1995, Public Opinion and Communicaton of Consent, the Guilford Press New York London, P3) P27

公众不等同于舆论 P27

随意的“舆论认为……” P28

个人的感觉不能等同于舆论 P28

□ 舆论研究的理性主义视角:

在这种关于舆论的认识中,显然精英人物在舆论形成中的作用被看得举足轻重,而且舆论反映时代精神的意义也被看得极为重要,…… P32

□ ……传统的舆论学,虽然会有不同的派别,甚至基本政治观点是对立的,但侧重的都是:问题出现——社会讨论(社会精英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形成强大舆论——以舆论的名义促进让会改革或民主化近程。 P33

□舆论研究的心理学视角:

从心理学角度对舆论形成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可以说明个体意见形成的心理要素,有助于理解人的情绪、意见等外在表达的内在结构,进而更多地理解舆论的深层结构。但是舆论毕竟发生于具体的社会环境中,人的心理状态、思考过程千差万别,非常复杂,单纯从个体的生理与心理考察舆论,对于全面研究舆论的形成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P34

□ 舆论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社会学中)七个重要的考察舆论形成的社会因素,现在已经成为研究中通常的主要参考依据,即社会阶层(或地位)、种族(或民族)、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居住地 (孟小平,1989,《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中国新闻出版社,P46;王石番,1995,《民意理论与实务》,黎明文化事业公司,P115) P35

□ 舆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视角:

社会心理学关注意见形成中的社会情境因素。……“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影响的科学,它企图了解、解释和预测另一个人、—群人和诸种因素的存在如何影响某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时蓉华主编,1989,P12,《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年代以来,不断地有人以时间的纵断法来说明舆论的形成,这也是—种社会心理的分析方法。其中较为著名的是1958年戴维森(Davison, W)提出的10个阶段: 1. 当话题从一个人传到另——些人时,话题萌芽。2. 在一定范围内,人们开始议论,话题形成。

3. 热心人士参与或社会团体关心这个话题。

4. 政党领袖谈论这个话题。

5. 大众媒介或专业机构加入。

6. 这个话题被简单化地加以概述。

7.个话题引起广泛的注意。舆论开始形成。8.更多人虽然相互不认识,但议论时抱有相同的看法。这时舆论完全形成。 9.公众开始面对面地讨论,并在自身体验、团体影响、固有信念、个人的期望的综合作用下诉诸行动。10.舆论涉及的问题消失,或舆论已经变成立法、蔚为风尚和社会规范, 新的话题出现。(王石番,1995,P102,《民意理论与实务》,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P38-39

□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潜在危险:

利用现实的或虚幻的多数人的舆论压力,从而进—步形成的更为广泛的舆论,带有意见的表面性质,……以这种方式进行的“引导”,也许可以获得表面的令人陶醉的效果,但同时也可能埋藏下未来更大冲突的种子。因为这种引导在改变深层次的舆论(信念)方面,作用是有限的。 P40

□ 综合性的研究视角:

潘忠党、麦利德(Mcleod,J)1991年“联系的四种模型架构”——“相当动态地从宏观上立体地说明了舆论的形成”(Glasser, T. & Salmon. C. (Eds), 1995, Public Opinion and Communicaton of Consent, the Guilford Press New York London,P60)

所谓“四种联系”,是指1.社会系统层次的过去(或现实)舆论向现实(或未来)舆论的发展变化;2.个人层次的过去(或现实)的意见向现实(或未来)意见的发展变化;3.过去(或现实)的个人意见与过去(或现实)的舆论之间的相互影响;4.现实(或未来)的个人意见与现实(或未来)的舆论之间的相互影响。 P43

□“舆论导向”首先是个全局性的话题,需要从整体卜考察舆论的形成;否则,也许局部实行的导向看起来是有利的,但在全局上却是有害的。 P44

□ 陈关于舆论的一般形成过程: P51-57

社会变动、较大事件的发生刺激意见的出现:意见的积蓄期,人们的议论或情绪与对环境的觉察同步,他们在进一步寻求信息的过程中,意见倾向尚不稳定。若这时能够给予较多的真实信息,同时辅以较多的解释性说明,容易形成有利于公众自身发展的健康舆论,也有利于社会在发生重大变化时保持相对的稳态。 P52

意见在社会群体的互动中趋同

权力组织及其领导人、大众传播媒介促成所希望的舆论

文化与道德对舆论形成的制约

□ 沙莲香提出的“拷贝世界”(类似于李普曼的“拟态环境”):

突出了它的复制特征。“由大众传播形成的拷贝世界——信息环境,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无法逃避的生活世界,它同感性世界并驾齐驱,成为决定人们生活情感、生活欲望、期待、认知和态度的两大环境世界。” (沙莲香主编,1987,P59,《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P66

由于个人或群体直接接触的感性世界是很有限的,因而,意见或舆论除了受到直接现实变动的激发而产生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拷贝世界的反应,拷贝世界对于人的知觉来说,不同于感性世界。它需要通过人的感官去知觉,但产生的不是实际体验,而是心理体验——在这个意义上,拷贝世界对个人意见或舆论的形成和发展方向,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这是“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导向”概念得以成立的基础。 P66

□ 对于舆论导向来说,这个问题(拷贝世界、拟态环境、信息环境)便是如何使媒介对舆论的引导保持在一种适当的状态,既能够使舆论保持自然的不一律,同时实现一定程度的控制;既要给予公众独立思想和选择的空间,又要保障社会主流思想在舆论中居主导地位…… P68

社会学家库利(Cooley,C)于1902年提出的“镜中我”(looking glassself)(北川隆古主编,《现代社会学》(198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P129,)之说,虽然讲的是人以社会(他人)为了解自己之镜,但后来被传播学引证来说明大众媒介的意义构成(德弗勒、鲍尔-洛基奇,1990,《大众传播学诸论》,1989年5版,284—285)。 P68

□ 关于大众传播媒介与舆论互动的几个理论假设:P78-

议程设置论;社会化和见解影响理论;沉默的螺旋;影响不一理论;交往行动理论;

(媒介传递着各种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组织和人物类型的社会行为规范和思想准则,媒介从这个角度间接对个人意见,进而对舆论形成的影响,被称为“社会期待论”。P82

社会化和间接影响理论所要说明的是:大众媒介在社会行为规范和思想准则方面,对个人意见和群体舆论影响是长期的、缓慢的和潜移默化的,它对舆论导向研究的启示是:不仅需要即时的对舆论的引导,还需要在社会整体发展和以“代”为时间阶段的时空之中考虑长远的对舆论的引导。 P83

“媒介与受众之间有些‘东西’——一此‘缓冲体’(buffers)或‘过滤

器’(filters),把媒介的信息加以解释、扭曲、压抑,信息一旦到达受众身上,已经和原来面目不同了。” (李金铨,1987:111,《大众传播理论》,三民书局第三版)

□ 交往行为理论 P87

□ 管理导向与市场导向:

管理导向(administrative orientation)考虑的是如付增进对舆论的社会控制,理性化其作为,以达到“协调、居间媒引、设法稳定、追求扣谐、避免批评”的目的。市场导向(marketing orientation),…… 受商业机构委托的研究者,只考虑如何扩大媒介对消费的影响力,而不顾及媒介的社会责任和文化结构上可能造成的问题(张锦华,1995:62,《传播批判理论》,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P88-89

□ 潜舆论的纯真性:

有时潜舆论比显舆论更能确切地说明舆论的真正倾向,因为显舆论的发表会受到各种其他因素的规范,而各种社会规范很难直接干预情绪型潜舆论的表达,在较少约束的情况下,无形中使得它反而拥有了几分纯真。 P91-92

□ 显舆论中的自我防卫成份:

公众生活中充满了各种矛盾和利益的划分,出于自我防卫的目的.不少公开表达的意见是含糊的,或者回避关键问题。当群体内外出现某种威胁时,公开表达的意见往往首先服务

于保护自身的目的。这时的某些舆论带有一定的蹬昧性质,与另一些可以从公开意见中得到好处的明确意见形成对照。 P94-95

□ 舆论是一种自在的社会信息形态,如果从这个角度考察舆论,那么有多少种社会信息的表现形态,就有多少种舆论的表现形态。 P97 (信息形态的舆论、观念形态的舆论、艺术形态的舆论、畸变形态——流言、)

□ 产生流言的“特殊的社会状况”:

…… 应当把流言视为公众在特殊的社会状况下表达的意见或情绪倾向。 P103

根据沙莲香和西布塔尼(Shibutani T)的各自分析,可以包括四种状况:第一,社会秩序遭到人为力量的较大破坏,从而出现社会危机;第二,社会表层与社会深层(基层、下层)之间严重脱节,社会深层群体替代社会表层组织的基本功能之时,(沙蓬香,1987,324-315,《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人们的信息需求大于体制性渠道的消息供给,或者为适应环境必须的信息无法及时获得;第四,公众所处的较大群体,持别是无组织群体,或者—定的社会空间环境,存在较大的刺激件因素(竹内郁郎编,1987,《大众传播社会学》,1989:184,复旦大学出版社译本),这些情况不是社会的常态,所以,由这些情况引发的流言,是一种特殊的,或者说畸变的信息形态的舆论。 P103

□ 媒介在舆论形成过程中的角色:

麦克利德(Mcleod)等:“媒介在舆论形成过程中的角色,是作为(1)渠道或联系者,(2)变动的代言人和(3)认识方法发挥作用的。”(Glasser, 1995:73,Glasser,T. & Salmon.

C. Eds, Public Opin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Consent, the Guilford Press, NY) P104 □ 陈提供的“引导”:

对情绪型舆论:煤介的冷静与理智;P105

引导讯息形态舆沦:以准确的讯息对模糊的讯息 P107

为观念形态的舆论提供接近性的参照系 P109

面对艺术形态舆论:防众舆论公振(在一个短时期内,社会中相当多的公众将注意力集中在—、两件作品(节目)、一二种消费时髦上,只有一种几乎—致的评价能够流通、不问意见很难有立足之地)P111

引导行为舆论:扶植正面行为以抑制负面行为 P112

□ 第一文本与第二文本——文学接受理论的理论前提之一:

一般人认为,文艺作品(包括影视作品)就是审美对象,审美对象亦是文艺作品。接受理论首先区分了二者,指出:作品只是作家创作的文艺制品,即第一文本;而被读者印入脑中,经过领悟、解释、融化后再生的艺术情感和形象,才是真正的审美对象,即第二文本。P150

这种观点与—般的信息社会效果论的不同点,在于效果论中的传播者和作品是独立的、主动的,而接受者是被动的;而接受理论认为,不应局限于读者群如何受作品影响,许多审美效果是读者自己创造的,这种效果—定程度上要由读者自己负责。 P150-151 格林(Grimm, G)的公式:

S = A + R

S 指文本的意义结构,A 指作者赋予的意义,R 指接受者所领会、赋予的意义。其中A 是恒量,R 是变量,随读者的不同水平而变化,在S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格林,1985,接受美学研究概论,摘要译文,《文艺理论研究》第2期) P151

区分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目的是强调文艺作品与—般的讯息作品影响舆论的差别,强调读者与本文的交流。 P151

□ 本文的召唤结构(die Appellstruktur):

召唤结构既激发了读者的再创造性.同时又限定了读者的想象不能逾越本文的潜在含义。 P153 (有点借鉴完形心理学的意思。)

接受理论与舆论学何干:

对读者已有的信念、态度,或者社会流行的观念、习俗规范,以文艺本文特有的形式予以适当的否定,给读者既定的观念造成—种思想的冲击,这即是所谓本文的否定结构。它造就了一种观念上的暂时不协调,于是激发起读者参与其中,追求心理平衡。 P155

□ 陈根据文艺理论提供的“引导”(2):

一、构造又艺本文的召唤结构、无形中促成舆论的转变 P166 (很虚,很玄。)

二、减少文艺本文的教诲意味,用艺本魅力感染人 P168

三、利用传统的文艺接受特征,融入引导舆论的正面内容 P170

□ 理斯曼“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的三种历时的引导类型:

传统引导类型:“火炉旁的媒介作用”,“传统引导的社会利用讲家史、神话、传说、唱歌等形式传播其相对稳定的社会价值观”(理斯曼、格拉泽、戴尼,《孤独的人群》(1948),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85-86,) P186 …… 这种引导具有明显的既成性 P187 内部引导类型:不同形式的由书刊为主的对人观念的引导。这是一种文字对人思想的影响,…… 读者需要自己思考之后才能接受。 P187

他人引导类型: P189

□ 媒介议程设置的功能是显著的,它建立在公众对自身经验以外事物无法直接体验的基础上。 P207

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表现出一种很大的描绘社会实际情况的权力,这种描绘若长期与实际差距过大,这在信息化时代将可能引发舆论的混乱,因为人们还有其他更为快捷的信息渠道,只是目前接触这样的渠道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和专业知识。 P208

□ 舆论导向与议程设置研究:

首先,引导舆论要避免“推定效果”。 P209 (仅仅根据媒介的内容就推定一定会发生某种效果)

第二,媒介引导效果的最佳时间问题 P201 (陈感觉这个问题总体上欠缺深度研究)第三,主观的舆论导向与客观的媒介议程设置功能的统一问题 P211

□ 舆论环境:业已存在的舆论环境对于形成新的舆论,是一种无形而强大的社会控制力量。 P214

□ 陈:针对不同区域舆论的特点,采取的引导方式也需要有所不同

引导北方人:保持直爽和热情,多些市场经济意识 P303

引导上海人:保持市场的理性意识,多些大度与高些的精神追求 P306

引导广东人:保持变通精神,加大文化含量,培养长远眼光 P308

总体感觉:

旁征博引,像一篇大的文献综述,信息量大,写得扎实,学术规范严密,但自己的创新偏少;后半部分有点灌水的意思,或者说像中宣部的发言稿。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读书笔记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读书笔记 陈力丹老师所著的《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是我国第一本对舆论导向问题进行系统论述的学术专著,本书第二页中的内容提要写到: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一种难以把握的外部精神力量对自己言行的制约,《舆论学:舆论学导向研究》揭示的便是这种力量——舆论的内在要素,形成,形态,以及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互动。由于我的论文主要研究舆论引导力,所以读书笔记以书中的舆论引导内容为主。 大众媒介对各种舆论形态的引导P98 作者在第四章中指出舆论有不同的存在形态,即潜舆论,显舆论和行为舆论(喻国明)。潜舆论虽然具有非理性和情绪化特点,但有时比显舆论更能说明舆论的真正倾向;显舆论所表达的公众意见倾向更复杂,常常不能代表舆论;行为舆论是一种综合性舆论,作者引用了社会学家斯梅塞的“集合行为理论”说明了行为舆论的意见表达强度要大于一般的显舆论。 同时作者从信息形态对舆论进行分类,将其分为讯息形态的舆论、观念形态的舆论、艺术形态的舆论以及舆论的畸变形态——流言。舆论处于讯息形态时,舆论强度较弱,发展方向也不十分明确,如果大众媒介这是给予适当的引导,有可能较为有效地使舆论的发展方向与社会的发展方向一致起来;观念形态的舆论表达或是简单或是情绪化的,较为抽象;艺术信息形态的舆论,心理性成分浓重,较为复杂。 对于不同形态的舆论,作者给出了大众媒介引导办法,面对情绪型舆论,媒介要保持冷静理智,抓住时机,越早引导越好;引导讯息形态舆论,要以准确的讯息应对模糊的信息;引导观念形态舆论,要提供接近性的参照系;面对艺术形态舆论,要防止舆论共振;引导行为舆论,要扶植正面行为以抑制负面行为。 大众媒介针对舆论特征的引导P119 作者在第五章“我国当代舆论的特征和媒介引导”中,从公众心态和社群分化的角度出发,结合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情况,分析了我国国情下的舆论特征,并指出这些舆论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引导失误有关联,吸取近几年的经验教训,针对我国当代舆论特征,给出一些宏观引导思路。 一、扩大正面舆论,展示积极、实在的生活目标 1、提供正面价值观拒绝媒体生造,假大空,要具体、实在并且能够估计原有的信念和现实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_笔记_总结讲解

一、新闻与宣传 1.两者的定义和差别 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是在追求“不断发生的事情”中对事实的叙述。 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宣传行为的归宿是“传者扬其理”。 在政治宣传中,观点的赞同者可能会积极地接受宣传,而观点相佐者,则会回避接受和抵制宣传。在商业宣传中,只有需要者才会响应宣传,其他人很少会主动接受宣传、喜欢宣传。 从表现方式看,新闻与宣传的差别是: 第一,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第二,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 第三,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第四,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 第五,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第六,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2.宣传的“最大-最大策略”。 在你我双方的关系中,增加我的利益,同时也会增加你的利益。 3.宣传伦理 戈培尔发动“波兰威胁”的宣传攻势时有一句名言:“宣传只有一个目标:征服群众。所有一切为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都是好的”。 4.新闻中的宣传,分析问题的参照系 美国传播学者约翰·梅里尔等列举了11种常用于新闻报道的宣传技巧(Merrill,Lee & Friedlander,1990)。这些宣传技巧的使用便形成了语义噪音,给受众带来了信息解码的困难。它们是: (1)用单向和静态的方式表现人物和事件,使受众形成定向思维(creation of stereotypes); (2)把观点包装成事实(presentation of opinion as fact); (3)有选择地使用引语,通过表面客观的手段达到主观的目的(speaking through sources) ; (4)使用情感动词和副词对直接或间接引语呈现否定或肯定的态度(biased attribution); (5)在信息方面有所选择,如记者有时使用某些事实而不用另外一些事实(information selection);(6)不顾受众的知情权,对某个新闻事件完全不报道或漏掉新闻事件的某些事实(news management);(7)采用不同的称号(use of labels),如,一个新闻事件中的“游击队员”(guerrillas )可能在其它地方就变成了“自由战士”(freedom fighters); (8)用笼统的词语进行概述(vague authority),比如使用“许多人”或“大多数人”(many people或most people)等词语; (9)根据要塑造的形象选择性地使用不同的语言、照片或音响资料(selective factuality); (10)以偏概全,用个体代表整体(one-person-cross-section); (11)借口无法查对,对事实不再进行追踪(the “not available” ploy),这种方法经常用在报道结尾。这样,新闻报道经过层层把关人的把关,并运用了记者和编辑的宣传手段之后才得以形成的产品,读者所读到的信息已经和原始的事件有了一定的差异。 5.新闻≠舆论另注意:公众舆论一词是错误用法 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舆论是社会中自然产生的、自在的意见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书笔记

机电工程学院 读书笔记 站在时代前列的祖 学号: XXX 专业:机械工程学生姓 名: xxx 2012 年11 月 站在时代前列的祖国 XXX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正式召开,站在这个时间去看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会让人就得振奋、感激、感慨。从一个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到一个

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巨大变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历史奇迹,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所在。放眼回顾几十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每次的回顾,会让每个人的心中都如同窒息般的疼痛,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现在的中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也有着惊天动地的奋斗。鸦片战争以后, 列强的侵入使祖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祖国山河 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才鼓起亿万人民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的勇气,才有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到社会变革,都是在寻找适合中国的道路,一次次的失败与教训奠定了我们重要翻身的基础,我们对新的社会力量的渴望,对建设新社会的寻求,迫使我们找到新的发展方向一一中国共产党。它的诞生,使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再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奋斗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更加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我们这一代人只能通过历史去感知祖国的伟大,但我们的成长也见证了祖国的发展,祖国的进步,在我们内心中国是世界中的一个奇迹,我们时刻充满着骄傲与自豪。我眼中的祖国是如何? 一、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始终坚信的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此道路上接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它们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 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再版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再版 陈力丹的专著《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1999年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220千字,六次以上印刷。2012年6月该著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再版,255千字。这次再版正文基本保持原貌,只在第七章第三节中增补了一小节“‘主动设置议程’有悖议程设置论的本意”。鉴于书出版于13年前,需要讨论十几年以来传播技术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的舆论问题,书前添加了导言一和导言二,导言一主要阐述舆论的基本理念,导言二阐述了web2.0条件下的流言、意见的流通。添加的一小节: “主动设置议程”有悖议程设置论本意【增补】 由于近年来传播学被大力引入,一些传播学的概念在我国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要求传媒“主动设置议程”,就被视为一种传播学理论在我国的实际应用。这样的简单移植,需要对理论本身理解正确,防止产生谬误。 任何学术的、专业的话语,其能够成立,均有一定的条件或限定的使用范围,否则便成为谬误。然而根据生活经验,表述越简单的信息,越能够被传播。某一学术的或专业的话语被普及,常常会被省略掉必要的条件或忽略它得以成立的环境要求,于是产生专业术语的运用“不专业”的现象。我国强调大众传媒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于是新闻传播学科内的一些同行想到了“议程设置论”这一理论假设,既然传媒可以对公众的议程产生影响,那么我们“主动设置议程”,不就能够影响到公众想什么和说什么了吗!于是,“主动设置议程”就成为很多论述引导舆论文章的理论依据。 “议程设置论”指的是什么?我们重申一下,郭镇之教授在很早的一篇论文《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中回顾这一理论假设时写道:“议程设置作为一种间接的媒介效果,获得了大量的验证,说明它是一种普遍现象。虽然这种效果具有潜在的歪曲‘图像’的危险,但它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议程设置是一种客观的功能。”这里重要的是最后一句“议程设置是一种客观的功能”。这个理论假设论述的是大众传播的一种客观产生的传播功能,不是传媒自身的主观的传播功能。一旦把传媒的议程设置视为人为的和有计划的、想设置什么就设置什么、想怎样设置就怎样设置,就与这一理论假设提出的初衷相悖了。 “议程设置论”提出的传媒工作环境是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Maxwell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章节题库(第七讲 新闻法)【圣才出品】

第七讲新闻法 一、概念题 1.新闻法规[复旦大学2013年研] 答:新闻法规是以立法形式通过的法律条文和行政颁布的规定、规则,是国家实施管理的主要依据。它要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保护新闻自由,同时必须防止滥用新闻自由,从而在确保国家利益、公众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鼓励新闻媒体满足公众需要,促进国家发展。世界各国的新闻法规有三种形式:①以立法形式正式颁布的《新闻法》;②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闻案件,即判例法,而没有成文的《新闻法》;③有些国家并没有单独成文的《新闻法》,而把新闻法规的有关条文写入《宪法》、《民法》、《刑法》以及其他的专用法律条款中。 2.新闻纪律[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研] 答:新闻纪律是新闻媒介的控制者(政党、组织、财团等)为维护所属新闻媒介的性质、工作秩序,实现预期的传播目的而制定的工作制度和行为准则。主要内容包括:履行自己的职责,执行有关的决议和命令,遵守特定的规章制度,保守规定范围内的秘密等。宣传纪律有三个明显的特征:①强制性,对所辖从业人员有着普遍的组织约束力;②阶级性,具体体现新闻媒介所从属的阶级的利益、意志和追求;③随动性,即随着传播目的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增删和调整。 3.新闻法治[人大2009年研] 答:新闻法治是争取民主与自由的产物,同时又是促进民主与自由、实行正当新闻自由的强

制性规范。把新闻活动纳入一定的法理体系,即纳入法的正义与公平,构成新闻法治的理念。新闻活动的法律规范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制定专门的新闻法(又称成文法),另一种是在宪法、刑法、民法、保密法、著作权法、判例法等法律中含有适用于新闻出版的法律条款(又称条文法),对媒介行为进行必要的保障和限制。新闻活动的法治,既是新闻自由的重要保障,也是新闻控制的主要手段。 4.隐私权[南开大学2010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清华大学2007、2005年研;南开大学2006年研] 答: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生活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受他人侵扰、知悉、使用、披露和公开的权利。隐私权的主要含义包括:①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②隐私的内容包括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生活信息;③侵害隐私权的方式通常包括侵扰自然人的生活安宁,探听自然人的私生活秘密,或在知悉他人隐私后,向他人披露、公开,或者未经许可进行使用。隐私权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生活安宁权,个人生活信息保密权,个人通讯秘密权和个人隐私使用权。 5.表达权[复旦大学2013年研] 答:从一般意义上看,表达权又称表达自由,是指“公民通过口头或书面以及特定行为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包括言论自由、著作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等”。在新闻传播领域,主要是指新闻媒介的表达自由和受众通过新闻媒介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自由,对于受众而言,则进一步细化为受众在媒介上的表达权。在任何国家,受众作为公民的表达权既有保障也有限制,任何表达自由必须在法定范围内。

古代社会摩尔根的读书笔记

古代社会摩尔根的读书笔记 篇一:《古代社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法学1101班刘春竹 学号1111040111 《古代社会》 路易期?亨利?摩尔根,是美国著明的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据了解,摩尔根是历史上少见的在东西方世界都广受尊重的科学家之一。他曾于185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进步委员会会员并于1875年入选美国科学院。关于《古代社会》这本书,也是社会学和历史学领域中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摩尔根的研究主要来源于他对印第安人的实地考察、对从朋友手中获得的资料的整理及对一些历史典籍的阅读。摩尔根的艰辛研究为后人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例如

恩格斯就是在摩尔根的研究基础上写下了著名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的。 《古代社会》的第一编是《各种发明和发现所体现的智力发展》,作者认为:“发明、发现是互相建立在累进的关系之中的,各种制度则是立于展开的关系之中的”,并且指出:“政府的一切形式都可以归纳于两个一般行的方案之内:第一个方案是一个人为基础,是纯粹一人的关系为基础的东西,组织单位为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第二个方案是一领土及财产为基础的,可以区别的一种国家。”作者在后来的论述中也是延续着这种思想来论证人类文明的进程的,从第一方案过渡到第二方案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人类社会也从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摩尔根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七个阶段,即低级蒙昧社会,中级蒙昧社会,高级蒙昧社会,低级野蛮社会,中级野蛮社会,高级野蛮社会,文明社会。从而体现出

人类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作者的进化论观点。在《生存的技术》一章中,摩尔根提出了人类食物的五种类型:在有限的住地上以果实草根为为食物的自然生活——天然食物;鱼类生活(最早的人工食物)——鱼类食物;借栽培而来的淀粉性食物生活——淀粉食物;肉类及乳食的生活——肉类和乳类食物;由农业而发生的无限制的食物之生活——通过田野农业而获得无穷食物。 第二编为《政治观念的发展》,在此张摩尔根真的是煞费苦心。本章的主要研究方法:1、田野调查。对易洛魁部落联盟进行考察,收集了许多可靠、翔实、丰富的资料。因为摩尔根曾为塞内卡部落与白人地产投机公司打官司,维护了该部落的土地权利,从而赢得了印第安人的信任,并被该部落的鹰氏族认作义子,赐予“裂缝间的桥”的名字。这就便利了他对印第安人社会组织、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婚姻家庭的研究。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章节题库(第九讲 宣传学)【圣才出品】

第九讲宣传学 一、概念题 1.宣传[复旦大学2012年研;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研;南开大学2005年研;中南财大2007年研] 答:宣传是指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宣传作为一个传播过程,共由七个环节组成:①宣传者——谁来宣传(who);②被宣传者——向谁作宣传(whom);③宣传内容——宣传什么(what);④宣传场合——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什么样的地方作宣传(where);⑤宣传时机——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时机作宣传(when);⑥宣传动机——为什么要宣传、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目的(why);⑦宣传方法——怎样宣传(how)。上述七个环节,总称6W1H。这七个环节是决定宣传效益的七个因素。 2.宣传者[中南财大2008年研] 答:宣传者是构成宣传过程的主体性因素,不但指某一个人,也包括一个团体或宣传机构(例如报社、电台、电视台)。宣传者不但是宣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切宣传的信源,而且宣传者的自身形象是决定宣传成败的重要因素,在有些情况下,是决定性因素。宣传者的自身形象主要是指宣传者在受众心目中的信任度,信任度和宣传效益成正比。 3.传者 答:传者又称为传播者,它涵盖多方面的内容,既包括作者、出版机构等信息知识的生产者、

制作者和传播者,又包括使信息知识广为传播成为可能的人、组织、机构等,如广告主、企业、政府有关部门等。 4.把关人 答:“把关人”,是指在传播过程中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选择、加工和传播的组织或是组织化了的人。出版者实际上就是出版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出版者受到信息知识、传者、传播目的、受者、媒介等差异性的影响,从而赋予了自己把关人的地位和作用。 5.受众 答:受众在出版中可以称之为读者、消费者或用户。读者主要是指书报刊等传统媒介的阅读者;消费者更多是指人们不仅作为媒介内容的阅读者,而且也是媒介中所承载广告产品的购买者;用户主要是指电子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物的阅读者。这些概念所强调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但它们都属于信息知识的接受者。 6.潜在受众[辽宁大学2006年研] 答:潜在受众是指具备健全的阅听能力,而尚未接触全部或部分新闻传播媒介的人。对新闻传播媒介而言,可将接触某种新闻传播媒介而不接触其他新闻传播媒介的受众,视为其他媒介的潜在受众。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潜在受众是该新闻传播媒介尚待开发的受众市场,媒介应该进行充分的、深入的调查,有针对性地从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切实改进工作,努力使潜在受众不断地转化为现实受众。 7.现实受众[黑龙江大学2006年研]

13《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社会学的想象力》 一、作者简介 C·赖特·米尔斯(1916~1962),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前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米尔斯在知识社会学和美国社会阶层研究这两个方面都有杰出的成绩,代表作有《白领:美国中产阶级》(1953)、《权力精英》(1956)和《社会学的想像力》(1959)等。50年代初他以《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举成名,而《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他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二、全书概述 《社会学的想象力》全书共分为十章,在第一章米尔斯简述了本书的核心观 点: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以及社会学家应该如何想象。在第二到六章,米尔斯考察了社会科学久而成习的一些偏向,展开了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批判,主要涉 及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与科层制。在评述了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后,在第七到十章,米尔斯提出了自己对未来社会学发展的展望,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注 重人的多样性、对历史的运用、理性与自由,以及应该保持独立自主的政治角色。 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学的中心从欧洲移向了美国,芝加哥学派在美国独树一帜。在米尔斯所处的时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美国社会科学得到了极大繁荣,同时许多社会学家跻身政府名门。米尔斯表示,写作此书的目的是“要界定社会科学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使命所具有的意义。具体确定有哪些努力在背后推动着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发展,点明这种想象力对于文化生活以及政治生活的连带意涵,或许还要就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必备条件给出一些 建议。通过这些方面来揭示今日社会科学的性质与用途,并点到即止地谈谈它们 在美国当前的境况。” 总的来说,米尔斯认为,任何社会研究都应该探讨人生、历史以及两者在社会中的相互关联,他反对将社会科学当作一套科层技术,靠方法论上的矫揉造作来禁止社会探究,以晦涩玄虚的概念来充塞这类研究,或者只操心脱离具有公共相关性的议题的枝节问题,把研究搞得琐碎不堪。他认为,“可以被称为经典社夏 日之阳新闻传播广 告 考研

舆论学复习资料(考题)

一、名词解释 舆论:舆论是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份。(陈力丹) 沉默的螺旋:该理论是德国著名学者诺依曼提出的,理论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李普曼:李普曼是美国著名的记者、政论家、专栏作家,是传播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他的著作《公众舆论》是舆论学的奠基之作,曾被施拉姆认为是传播学的奠基之作,“拟态环境”和“刻板印象”是李普曼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他是美国时代最伟大的新闻记者。 舆论监督:公众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利,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一种社会现象。舆论监督的对象是一切社会权力,其重点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 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指群体中热衷于传播消息和表达意见的人,他们或是比同伴更多地接触媒介或消息源,并热衷于传播消息和表达意

见的人,或者同时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他们的意见往往能左右周围的人。 内容分析:对媒介内容进行系统量化的研究,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包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 二、简答题 1.舆论的基本要素?(1)舆论的主体:公众;(2)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现象、问题;(3)舆论自身: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4)舆论的数量;(5)舆论的强烈程度;(6)舆论的持续性;(7)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8)舆论的质量:理智与非理智成分。 2.舆论的一般形成过程?(1)社会变动、较大事件的发生刺激意见的出现(2)意见在社会群体的互动中趋同(3)权力组织及其领导人、大众媒介促成所希望的舆论(4)文化与道德传统对舆论形成的制约. 3.舆论的测量方法?(1)民意调查(2)焦点小组讨论 (3)控制实验(4)内容分析 4.舆论的存在形态?(1)潜舆论(2)显舆论(3)行为舆论 (1)讯息形态的舆论(2)观念形态的舆论 (3)艺术形态的舆论 5.影响我国舆论形成的宏观因素?(1)公众总体(2)舆论环境 (3)中国舆论场(4)舆论波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名词解释(8×5=40分) 1.舆论 2.公民新闻 3.宣传者 4.客观性报道 5.新闻框架 二、简答题(15×3=45分) 1.简述新闻客观性原则的内涵。 2.如何理解新闻自由的相对性? 3.简述新闻专业主义。 三、论述题(第1题15分,第2、3题各25分,共65分) 1.试述新闻法制和新闻法治的关系。 2.新媒体的发展对新闻传播主体带来了怎么样的变化?对新闻职业带来什么影响?3.试述新闻职业道德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8×5=40分)

1.舆论 答: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在舆论的定义中,最关键要讨论的是,舆论的本体是“意见”还是“态度”。舆论是公众的意见或群众的言论。舆论就是普通大众的言论或意见。目前学界对于“舆论”的定义主要有:“舆论是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地位基本相近的人们或社会集团对某一事态大体相近的看法。”“舆论是社会生活中一部分群众或一定集团对某种事态发展所持的大体一致的意见。” 2.公民新闻 答:公民新闻,是指积极地让受众参与报道重要公民事件的新闻实践。公民新闻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闻界提出的新闻理念,是对社会责任理论呼吁满足组成“大共同体”的各种不同团体的需要的直接反应。公民新闻是一种交互式新闻的形式,打破了现有的专业媒体组织垄断新闻内容的格局,使新闻生产的权力由媒体为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变;同时,它通过多渠道的新闻信息报道满足日益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公民的知情权需求。“公民新闻”还使传统媒体的信源结构发生变化,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议程设置功能受到影响。 3.宣传者 答:宣传者是构成宣传过程的主体性因素,不但指某一个人,也包括一个团体或宣传机构(例如报社、电台、电视台)。宣传者不但是宣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切宣传的信源,而且宣传者的自身形象是决定宣传成败的重要因素,在有些情况下,是决定性因素。宣传者的自身形象主要是指宣传者在受众心目中的信任度,信任度和宣传效益成正比。

街角社会读书笔记

街角社会读书笔记 街角社会读书笔记范文威廉·富特·怀特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在哈佛大学青年研究员基金的资助下,1936 至1940 年间怀特通过对“科纳维尔”进行实地研究,撰写了《街角社会》一书。该书是对这一观察过程、所获资料及结论的翔实而生动的记述。《街角社会》是怀特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他的成名作。 一、关于研究方法的体会 《街角社会》是从科纳维尔的街角帮写起的。怀特以街角帮一员的身份,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生活中,首次将参与观察法引入城市社区的研究。怀特对街角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作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论。 1、新方法的尝试 怀特在附录中提到,通过颇有兴趣的阅读林德夫妇的《中城》和卡罗琳·韦尔的《格林威治村》,怀特很有收益。但是随着他研究的深入,却意识到他所从事的社区研究并不是按照上述书中的研究路子。“当时能读到的其他许多社会学文献往往是从社会问题方面来看待社区,所以根本不存在作为一个有组织的社会系统的社区》。”之后,怀特通过阅读

社会人类学方面的文献——马林诺夫斯基关于原始部落的研究——发现虽然研究内容和领域不同,但是其中的研究方法是值得借鉴并可以实施的。 通过参与观察的方法,怀特得以真正的“进入”社区,并将这种方法从人类学领域扩大到了社会学领域。这对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果说以往的研究是一张社区整体状况的照片,那怀特的街角就是一部社区动态历程的电影。正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怀特重视对科纳维尔特定人和特定群体的研究,通过特定人和特定群体的生活状况、互动模式以及规则等内容分析整个社区社会结构,而不是整体的描述街区概况。怀特这种研究方法的尝试对我也很有启发。社会研究的方法仅限于书本上介绍的内容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样可以引用到社会学的研究中。在面对具体研究对象时,要灵活的选取方法。 2、研究设计小处着眼 愿望总是美好的,而现实却往往残酷。怀特在最开始想要自己的研究同时涉及到科纳维尔的历史、经济、政治、政治、教育和娱乐模式、教会、公共卫生保健,以及——尤其是——社会态度。然而,这显然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当怀特拿着这份计划书去寻求建议的时候,有人泼了一盆很好的冷水。“我这部巨作刚开始就被亨德森泼了冷水。他对我说,我在这个领域中几乎还什么也没做过,所以不应该只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章节题库(第十讲 舆论学)【圣才出品】

第十讲舆论学 一、概念题 1.舆论[华南理工2013年研;中南财大2010年研;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研;华中师范农业大学2009年研;南京师大2008年研;上海财大2007年研;山东大学2008年研] 答: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具体表现在:①公开性;②公共性;③急迫性;④广泛性;⑤评价性。 2.舆论监督[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中山大学2012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05、2007年研] 答: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运用新闻媒介,对偏离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依法实施的新闻批评。舆论监督借助新闻媒介的传播优势,以公开的方式反映公众对某一社会现象、某个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所形成的比较一致的意见,实际上它是代表公众的意志对社会现实作出的强有力的主动回应,因而在实施社会监督方面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3.舆论引导[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答:新闻媒介具有反映舆论、表达舆论、组织舆论、引导舆论的功能。其中,引导舆论,在这四种作用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是现代报刊、广播电视的最主要的任务。在社会主义国家,报纸、广播电视是联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舆论工具。

正确引导舆论,坚持党的宣传思想战线极其重要。正确引导舆论,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要牢牢把握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通过有力的宣传和思想动员,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党的基本路线上来。如果不能用正确的、健康的舆论去占领新闻阵地,而是任其按商品交换关系发展,那么其后果,轻则会使报纸、广播电视节目流于媚俗,严重则会出现错误的政治导向。 4.舆论及其基本要素[南京师大2002年研] 答: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的基本要素包括:①舆论的主体——公众。公众是指一定社会中有着共同的利益,面对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或现象,有着大致相同的意见、态度的人。②舆论的客体——某个特定的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它或是社会现象,或是社会问题,或是社会伦理,也可以是突发性的社会事件。③舆论的本体——人们大致相同的意见或态度的总和。意见实际就是针对特定事物所形成的判断,以语言或行为形式表现出来,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评价性。④舆论的载体(渠道)——公开的传播活动。公众对于涉及自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所形成的一致意见要成为具备社会影响力的舆论,其间必须经过公开表达的形式向社会传播。 5.舆论的持续性 答:舆论的持续性,又称“舆论的韧性”,任何舆论都要持续一定的时间,它与舆论客体的情况有关。如果人们议论的客体所体现的理念与公众差距过大,或“问题没有解决”,舆论持续的时间就会较长。

外国社会学史 贾春增 考研读书笔记

外国社会学史 第一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奥古斯特·孔德 法国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家,最先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并力图把它建设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因此通常被认为社会学的创始人。他提出的科学的分类、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的划分、社会学研究方法等均对对此后的社会学研究有重要意义。孔德的思想不乏保守的一面,但他极力倡导的实证主义思想对他以后的各个时期,直至今天的西方哲学和社会学界都有着重大影响。代表作是《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等. 一、科学的分类和社会学 1.科学的分类 (一)孔德认为,整个宇宙现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个宇宙现象按其性质可具体分为五类,与此相应科学分为五种: 天文现象-天文学 物理现象-物理学 化学现象-化学 生物现象-生物学 社会现象-社会学 ①各门科学互相联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门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平行的也不是对立的,而是一种顺序有先后、位置有高低的次第结构。这就是孔德的科学等级体系。 ②在科学等级体系中,每门学科都占有固定的位置,排列的原则是:先达到实证阶段的任何一种知识都同他的一般性、简明性和不依赖于其他知识相一致. ③随着科学阶梯的升高,知识内容的复杂性程度在增加.后一门科学离不开它前面的科学,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评价:①科学分类和科学体系的构想包含了不少形而上学的因素,但总的来说,对整个科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②其贡献在于:对长期以来要求把关于社会的知识作为一门科学的呼声作出了回应,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看做是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它们都是这个体系中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社会学的对象和任务 1.社会学是唯一研究人类心理和理智的科学,是探讨人的心里和理智怎样在社会生活的影响下完善起来的学问;

教育传播学复习提纲

第1章绪论 (2) 一、传播的含义 (2) 二、人际传播 (2) 三、组织传播 (2) 四、教育传播 (2) 五、教育传播的概念 (3) 六、教育传播的构成要素 (3) 七、互联网引发的教育传播变革 (3) 第2章教育传播过程与模式 (4) 一、编码和译码 (4) 二、教育传播过程的阶段 (4) 三、拉斯韦尔模式(5W模式) (5) 四、香农—韦弗模式 (5) 五、师生面对面传播模式 (6) 第3章教育传播符号 (6) 一、符号的本质 (6) 二、非语言符号的功能 (6) 三、信息的本质 (7) 四、教育信息的主要来源:★教师:★客观事物:直接接触、感知 ★教学信息体:载有事物信息的物质载体 (7) 五、语言符号在教育传播中运用的原则:★要有明确的教育教学目的;★要有 针对性;★要有适当的强化;★要进行不断的调整;★要有整体性; (7) 第4章教育传播通道与媒体 (7) 一、教育传播通道的含义及其要素 (7) 二、教育传播通道的含义及其特点 (8) 三、教育传播通道的类型 (8) 四、教育传播通道中的干扰 (8) 五、媒体与教育传播媒体 (9) 六、简述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9) 七、教育传播媒体的一般功能和作用 (10) 第5章教育传播中的教师和学生 (10) 一、教育传播中教师的任务 (10) 二、教育差不多中教师的传播行为 (10) 三、教师的素质要求 (10) 四、教育传播中学生的任务 (11) 第6章教育传播环境 (11) 一、教育传播环境的概念 (11) 二、对教育传播影响较直接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三、网络传播环境 (12) 四、教育传播环境对教师的作用 (12) 五、教育传播环境对学生的作用 (12) 六、实现教育传播环境的优化的途径: (13) 第7章教育传播效果 (13) 一、教育传播效果的表征 (13)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章节题库(第四讲 新闻客观性原则)【圣才出品】

第四讲新闻客观性原则 一、概念题 1.新闻客观性(上海大学2013年研;湖南大学2010年研;厦门大学2007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研;人大2005年研) 答:新闻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之一,指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实际为本源,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它是新闻传播关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新闻媒介信誉的重要因素。它有两层意思:①内容必须真实,即新闻报道所描述的对象必须具有客观实在性,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②表述必须客观,报道者一般不宜直接在新闻中站出来发言,而主要是“用事实说话”,即寓情寓理于事实的筛选、内容的编排、版(画)面的处理之中。客观性不是客观主义,它对于新闻事实的见解,主要通过客观的叙述形式,凭借事实本身的逻辑表现出来。 2.公平原则(北大2006年研) 答:公平原则,又称“平等原则”,是指新闻传播的公正性,即新闻媒介为争议双方提供平等利用媒介的机会。公正性也包括传播者对新闻事实持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公平原则的含义是:传播工作者负有社会责任与职业道义,保障公民享有平等地从媒介获得信息,发表意见,进行申辩和反对他人观点的权利与机会,传播工作者不享有传播自己个人意见与片面事实,并以个人意见与片面事实压制他人意见与其他事实公开传播的特权与自由。 3.客观理念 答:客观理念,又称客观精神,是客观性原则精神层面的内涵。客观精神要求传播主体必须

始终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在新闻报道中能够自觉地将对象与自身加以区分。客观性的本质在于传播者的超然性,即“新闻工作者摒弃个人好恶,主观世界服务客观世界,而‘没有权利从一群事实中,摒弃不符合我们的立场和观点的新闻’,力争以最充分的事实展现客观世界的完整面貌”。 4.客观方法 答:客观方法作为新闻报道操作规范,是客观原则的内涵之一。在操作层次上,客观原则的核心是把事实与意见分开。“以一种公正、超然以及不含成见的态度来报道新闻;反对在新闻中夹叙夹议,不能参与个人见解,只要把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况、原因交代清楚就行了。”具体而言,客观报道在操作上有这样的规范:①以倒金字塔方式在第一段简述基本事实;②以五个w报道;③以第三人称语气报道;④引述当事人的话;⑤强调可以证实的事实;⑥不采取立场;⑦至少表达新闻事实的两面。 5.客观性报道 答:客观性报道大致包含三层意思:要求记者在事实选择中不带偏见;记者应超然于所报道的事情之外;记者不应该对事实发表评论,把意见和事实分开,新闻报道只提供事实,评论才提供意见。操作方法有完整,即把构成该事件的主要事实和盘托出;平衡,即当社会上对某一事件有多种不同的意见,或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时,报道应让各种见解有同等的表达机会;运用非感情色彩的中性语言;运用引语;避免记者直接发表意见等。 6.新闻的倾向性 答:新闻的倾向性是指新闻报道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这种倾

《乡土中国》3000字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3000字读书笔记 乡村社会无疑是中国的传统社会,直到今天还在中国占据主流位置,尽管它已经成为新潮和时代的弃儿,成为追求现代化的心病。以下是网为大家推荐的《乡土中国》3000 字读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乡土中国》3000字一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本影响颇大的书,全书仅五万多字,可谓“大家小书”。而全文通俗易懂,语言活泼,描写了一个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读完这本书后,面对大作,当然不敢谈有什么意见,只是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乡土本色 费先生在书中给我们展示了乡土社会的特点所在。 从基层上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泥土分不开的,u中国的 文明的根源就是土地,是取资于土地的。古往今来,中国人有这么一个传统,安土重迁,口袋里有了点积蓄就去买地。哪天衣锦还乡了,就得置地购宅。或许大家都觉得,别的东西说不定哪些时候就失去了,而只有土地它是正正当当地就在那里的。 乡土的非流动性就直接导致了血缘和地缘的出现。血缘是一套根据血缘亲疏关系来决定对对方权力和义务的体系,血缘是稳定的力量。而地缘在人口不流动的原始状态下是和血缘合一的。也就是说血缘相近的群体在土地允许的状况下是生活在一起的,只有土地上的资源不够了,才会有一部分人漂流带到外地,要么在另外一个群体里生活下去,要么重新开辟一个群体。而前者往往是不被另外一个群体所接受的,因为在地缘上他们是不相接近的。 从社会秩序来看,在乡土社会中,“礼治秩序”是占主要地位的。我们可以说乡土社会 是“无法”的社会,因为它是“礼治”的社会。但礼治并不是说是根据个人好恶的统治,而是 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所说的“礼治”也并不是君子统治,它包含着国家暴力,社会阶 层的严格命定,各种在今天看来属于野蛮残暴的某些行为也是属于“礼治”的范畴。比如陪葬,株连等那都是礼,是人们心中形成的共同的行为习惯。也就是说,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利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膺服。在乡土社会中,人服于礼是主动的,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价值观念。但“礼治”在表面上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 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不然,它只是主动服从于成规而已。也就是说,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但在一个社会变迁很快的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时无法维持的,所以费先生指出,“礼治”也将会在社会变迁中慢慢走向“法治”,这是“礼治秩序”的未来,也是乡土社会的未来。

我学舆论学

舆论学 ——舆论导向研究 陈力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版 第一章认识舆论 第一节初识舆论和舆论学:现实—历史—现实 1、舆论是能够感觉到而个人难于把握的存在物。 各个层次、各个领域舆论的总和称为“舆论环境”。 2、传统社会的舆论 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它往往滞后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从而基本上是社会中的保守性因素。 3、现代舆论 其滞后性似乎消失了,成为可现代社会变动的先兆。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首次将拉丁文体系中的“公众”与“意见”两个词汇联系起来,用来表达人们对于社会性的或者公共事务方面的意见,即“舆论”。他充分肯定了舆论的强大力量,认为它是正规法律以外的法律。 “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的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创制精神,而且可以不知不觉地以习惯的力量代替权威的力量。我说的就是风俗、习惯,而尤其是舆论” 卢梭将舆论分为“公意”和“众意”。众意着眼于私人的利益,是个别意志的总和。公意指人们最初自由结为共同体时的协议、约定、公共意愿,它是“普遍的意志”和“有机结合的意志”,他认为,公意永远是公正的,永远以公共利益为依归。 结论:公意和众意的设想,只是一种理论上说得通的乌托邦。 捷克作家昆德拉:个人通常需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心态和做法,然后再把自己放到这个既定的思潮中,而把自己真实的意见隐藏起来,这种现象他称为“媚俗”。我们中没有一个超人,强大得足以完全逃避媚俗。脑子里留有一个公众,就意味着生活在谎言之中。4、舆论学对我国“舆论导向”研究的意义 ·黑格尔:公共舆论中真理和无穷错误直接混杂在一起,所以决不能把它们任何一个看做的确认真的东西。 公共舆论又值得重视,又不值一顾,不值一顾的是它的具体意识和具体表达,值得重视的是在那具体表达中只是隐隐约约地映现着的本质基础。 脱离公共舆论而独立乃是取得某种伟大的和合乎理性的成就的第一个形式上条件。 谁在这里和那里听到了公共舆论而不懂得去藐视它,这种人决做不出伟大的事业来。 ·丹纳:真理越辩越明。许多成见在互相冲突之下获得平衡;这种连续而相互的补充逐渐使最后的意见更接近事实。 。。。舆论的主体是公众,舆论形成的过程可能会集中社会的理智,因而舆论应当得到尊重,这是社会民主化的基础。 第二节解析舆论:舆论的八要素 1、舆论定义: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 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 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重点整理

新闻理论十讲 第一讲新闻——叙述事实 一.新闻≠宣传 1. 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新闻传播的目的是让对方了解一件事,只要对方知道了这件事,新 闻传播的任务就完成了。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2.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 动。宣传是要传播观点,它的目的是要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的行为,所以宣传行为的中心不是接受者,而是传播者,它的归宿是“传者扬其理”,宣传者只要把想说的话说出来,任务就完成了。 宣传分为两类:政治宣传、商业宣传 3. 为什么我们经常把新闻和宣传结合起来说呢? 因为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传播行为,可以相互渗透,而且有交叉的地方。宣传有很多种形式,通过传播新闻达到宣传的目的是其中一种,即使是最客观的新闻报道,也可以夹杂宣传的成分。 4.从表现方式看,新闻与宣传的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新闻≠舆论 1. 舆论是社会中自然产生的、自在的意见形态。在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 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这是,这种意见可能开始对全局产生影响:如果持某种意见的人数接近总数的三分之二,可以说这种舆论已经掌控了全局。 2. 舆论和新闻的关系: A.新闻可以反应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些群体性事件的时候。但是多数新闻报道的是一个一个非常 具体的事实,而且往往与大局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具体的新闻反应了舆论,这是新 闻和舆论的一个关系。 B.理论上可以说媒体是舆论的载体。但是传媒是否真地代表了舆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一般情况下,可以说传媒是“舆论界”。新闻反应了舆论的时候,就与舆论有了关系,但是新闻也 可能没有反应舆论,两者有较密切的关系,但是不是一回事,不能等同。 三.欧洲文明中“新闻”是指新鲜的信息 四.中国历史中对“新”赋予更多的伦理色彩 五.中国传统的传播体系如何限定“新”的内涵 中国传统的新闻传播体系 中国古代生活传播结构有一下几个特征: 1、信息内敛,文化内聚力是社会群体生存发展的依托。 2、文化封闭,在认知上趋向于同化对象,对外部信息保持高度警惕,内部协调比应对外部 更有现实价值。 3、内圈往往是进入外圈的必要精神基础。 4、圈层间具有内在的彼此渗透性和灵活的伸缩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