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现代自由的尴尬_逃避自由_浅论

冲破现代自由的尴尬_逃避自由_浅论
冲破现代自由的尴尬_逃避自由_浅论

 2007年第5期理论观察

N o.5,2007 (总第47期)

T heoretic Observatio n

Serial No .47

[收稿日期]2007-07-20

[作者简介]任丽杰(1981-),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200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冲破现代自由的尴尬:《逃避自由》浅论

任丽杰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摘 要]弗洛姆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逃避自由》

就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相结合,深入剖析了获得自由后的现代人生存的尴尬境状,揭示了引发这种现象的深刻的社会及心理原因。他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对于人的生存的内在矛盾性及现代人不断争取、获得自由后,却又不断发生异化、逃离自由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层的解析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奠定发展健全人格、健全社会的基础的自由观。

[关键词]弗洛姆;逃避自由

[中图分类号]B 08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7)05-0081-03

20世纪以来,现代人通过各种技术的、思想的以及意识形态的革命,打破了中世纪以来把人之于庞大的社会、经

济、政治文化等各个体系中稳固不变的位置的不自由的生存状态,迈进了独立化、个体化的发展进程,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自由”。但获得自由后的现代人,却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一种困惑与迷茫,并未真正体验到他们曾经设想的,并为之奋斗不息的自由的生活。获得了“自由”的现代人是怎样陷入这一自由的谎言的?对于现代人的这种生存境遇的剖析与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最具代表性。弗洛姆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同时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理论批判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代表作《逃避自由》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相结合,深入剖析了获得自由后的现代人生存的尴尬境状,揭示了引发这种现象的深刻的社会及心理原因。因此,他也被称为“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对于人的生存的内在矛盾性及现代人不断争取、获得自由后,却又不断发生异化、逃离自由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层的解析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奠定发展健全人格、健全社会的基础的自由观。

一、现代人的自由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自由”二字总是充满了令人神往的无限美好。它作为人类摆脱束缚,走向个体化进程的原动力,令古今无数人士为此不惜生命的热诚。曾有诗人

这样歌颂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可见自由已被人放入了生命中不可估量的地位。

人类争取自由的斗争一直是不断的。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的发生,在物质与生物性方面,人与自然的分离更加彻底;而在精神方面,人们也更加要求摆脱中世纪以来的精神枷锁,冲破宗教的束缚,争取更大的自由。人们之所以不倦不悔地追求自由,是因为自由首先意味着人的自主,它是人自我成长及自我实现的重要条件。当资本主义发生之时,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次运动的猛烈冲击下,人类摆脱了宗教束缚,以理性、科技、自由为支撑迈入了现代性的历史进程。而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建立了自由、民主的现代国家制度,个人的自由基本得到确立,并获得了极大程度的保障。

获得了自由的现代人,是否就真的“自由”了?在弗洛姆看来,现代人的自由实质上已成为一个悖论,真正的自由在人类历史上从未实现过。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基础上,现代人摆脱了宗教、神权的桎梏,他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他们依靠自主性,即独立的思想、行动而生存,他们发挥着自我的力量,自由的生活。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愈来愈大,彼此之间的冷漠、疏远及每个个体独立于“他者”而存在的孤立状态,使获得了自由的现代人产生了极大的失落、孤独与无安全感。这时的他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一种困惑与焦虑。而这种焦虑实则是人类与自然的“脐带”断裂后,人类的归属感缺

81—

失造成的精神状态。自由与孤独从来就是个体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双重结果,“与自由相伴随的孤独、焦虑、不安,以及沉重的责任,会使人产生对原始安全感的怀念和对自由的恐惧,于是‘人类产生了要放弃个人独立的冲动,想要把自己完全隐没在外界中,藉以克服孤独及无权利的感觉’(弗洛姆《逃避自由》)”〔1〕

这种放弃自由的心理冲动,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会积淀形成一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这种逃避的方式大体会有两种:一种是屈从于被领导,屈服于外在的权威。另一种则是舍己的自动适应,自觉地丧失自我人格,强求与外在的一致。前者,个人希望去与自己不相干的人或事结合起来,以便得到他自身所缺少的力量。其中最明显的企图是服从与支配他人。这种服从与支配的关系,从心里方面看,会极端的表现为施虐与受虐的关系;在政治上,则会表现为一种极权主义的特征,而法西斯主义的产生,则是极具这种心理机制的源蒴的。弗洛姆精辟地分析了这类现象产生的心理基础,其中他独具慧眼地看到了,无论服从与支配,都是欲借他者来增强自己的安全感,以实现自我缺失的力量。他还独到地剖析了施虐与受虐的心理基础,指出他们两个看似对立的存在,实则是相互依存的。它们的存在并不是以消灭它的目的物为目的的,而是主动与被动地共生,一旦一方被毁灭,则另一方反而会产生失去的痛苦感。逃避自由的另一种方式,即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个人完全承袭了文化模式所给予的,抑或说是潜在规则中的“标准人格”,因此他就会和周围其他人一样,个体完全消隐在群体之中。这样,个人与世界的差异及矛盾消失了,孤立与无权力的恐惧感也随之消失。个人放弃了他独具的个性,便不再感到孤独与焦虑,成为了民主制度下符合“他者”所希望的“无名大众”。这就是现代人的自由的悖论:人类经过千辛万苦追觅到了自由,但在现代社会中,个人化的生活,孤立化的生存即与外界的融合的关系的断裂,使人们失去了安全感,自由却成了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担,于是人们又纷纷放弃自由,逃避自由。

二、尴尬的自由

自由的悖论使保守的神学家、哲学家找到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依据。他们把中世纪理想化,认为在中世纪,人尽管没有自由,受一定外在权威的支配,但人仍是处于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之中,社会虽严格地规定了人的社会身份、地位、等级,但人并不感到孤独与孤立,他是社会巨大链条中的一环,拥有相与感和安全感。虽然在生活中人固然会有许多苦难和痛苦,但是教会会给人心灵以慰藉,使人不会感到寂寞与无望。而这种稳定的社会结构的日渐破坏的原因,在他们看来就是所谓的现代意义的“自由”的出现。现代激进的理性主义者认为,中世纪完全是一个黑暗的历史时期。那时的人是迷信与愚昧的;社会充满了压迫和剥削,个人完全没有自由;人丧失自我及个性,变成了危险而可疑的陌生人。自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以来,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现代人开始了标榜以理性、个性、自由为内涵的个体化发展。人类终于摆脱了中世纪宗教神权无尽的束缚,获得了空前的自由。无论是保守人士还是理性主义者的观点,实际上都神化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社会形态,并没有辩证而全面地看待人类历史中,“自由”的真正的发展过程。

现代人通过工业革命及宗教改革运动,摆脱了中世纪神权掌控下的生存状态。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所提供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条件下,个体化进程使现代人变成了自由和富有创造性地个体。这种新的个性结构,反过来又成为了推动社会与经济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种新的个性结构的特征:强迫自己去不断地工作、节俭勤劳、禁欲,把个人的生活看为达到权利目的的工具,以及一种强制的责任感,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性的力量。二者互为条件,永不停息地推动着,最终,飞速发展的社会推着人不得不奋发地工作以及强迫、压抑自己地发展自身,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以免被社会发展的洪流所抛弃。至此,社会如一台强大的机器又将人卷入了社会发展的链条之中,成为其中实则并不自由的一个环节。

由此,弗洛姆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资本主义社会对于人的心理的影响,与宗教改革是相同的。人的自由永远处于这样的尴尬状态:现代人刚刚由一种原始的、宗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却又不得不马上投入到另一种屈从之中。现代社会的大工业化的发展,使人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产生了异化。“人创造了种种新的、更好的方法已征服自然,但他却陷入在这些方法的网络之中,并最终失去了赋予这些方法以意义的人自我。人征服了自然,却成了自己所创造的机器的奴隶。”〔2〕由此看来,人类之自由,从积极争取到摆脱一切外在威胁而获得,它一直处于这样尴尬的境遇:现代人所享有的自由,一直都是消极的,而积极的自由,即真正的自由却在人类历史上从未实现过。

三、冲破现代自由的樊篱

“弗洛姆……反复强调,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和文化创造与自然分化的进程必然将人置于两难的生存境地:一方面是自由和个性的日益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孤独和不安的不断加剧”〔3〕这种内在的矛盾冲突,恰恰是人类逃避自由的心理基础。弗洛姆相信一定有一种积极自由的状态存在,其发展过程才不会构成恶性循环。他提出“积极性的自由在于整个而完整的人格的自发活动。”在人类思想史上,不乏诸多关于自由的言论与定义,但我认为,只有弗洛姆对自由的理解最为恰当。因为作为争取到了自由的主体,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在获得自由后真正地享有自由。自由的实现除了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外,还要具备完整而健全的人格。而客观的物质生活基础,是人不能自由选择的,因为人总是生活在既定的客观历史条件下的。但人可以通过对自身的调整达到一种总体而完整的人格。这种人格恰恰是真正的自由实现的前提。

这里我们应该理解弗洛姆所定义的“自发活动”,是出于人的自由意志的活动。它不是被迫活动,个人受到某种外在及内在的影响与驱使,强迫自己的活动;也不是自动活动,即接受外在环境所暗示的行为模式,自觉地行动。其中他所指的“活动”并不是指做什么事情,而是指“创造性活动的能力,体现在人的情感、理智、感觉经验和意志等方面”〔3〕而这种“自发性活动”则是建立在爱心与工作平台之上的。弗洛姆认为,自由与融合并非不可同时获得,个体化与孤独、焦虑的矛盾可以在这个爱的平台上消解。在《逃避

82

自由》中,弗洛姆指出“除了在爱和生产劳动的自发行为中把自己与世界联结起来,在遇到毁坏它自由和个体完整性的威胁时,根据这种与世界相联系的纽带去寻求安全外,别无其他选择。”这种在爱和劳动基础上展开的自发行为中,“爱是这种自发活动的首要因素。”这里弗洛姆所提出的爱,即“爱,就是生产爱的能力。”〔4〕并非我们惯常所称的对象性、目的性、工具性的爱。人们常常把现下种种的爱误认成“主动施与”,实则这种爱却往往是被动的接受。因为人们觉得当爱寻找到一个适合的对象时,自己要去爱才会比较容易。同时,主动性的爱也不是把自己融化在另外一个人的意志里,也不是占有他人,而是自发地肯定他人。这种自发性、主动性的爱避免了现代人落入以“爱”为幌子的被统治或占有的圈套之中。

用爱来消解现代自由的悖论,是因为现代自由所产生的最大弊端就是人的个体化的增强,归属感的缺失,进而造成了孤独、焦虑与恐慌的心理。而爱则会使人冲破这一樊篱。从人个体人格的发展来看,自发性的爱,使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灵与肉的极大融合。在现代社会中,人的个体化程度越来越高,而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人是群居性的存在,当他以个体性存在于群体之外时,它所产生的孤独与恐惧,促使他想放弃自由,重新融入群体之中。而原始融合的纽带已被割开,现代人不可能再有原始的融合,正如弗洛姆所说“原始的束缚一旦被割断了,便不会修复;一旦丧失了天堂,人就不能重返天堂”。那么要实现新的融合,只有通过自发性、主动性的爱的途径。因为这种爱的自发与主动,允许个性的存在,不会对个体及自我造成伤害。同时,弗洛姆所提出的爱也是人道主义的博爱,它可克服人的分离感与孤独感,使获得自由的人,以自发、主动的爱重新融入到社会群体之中,而且又不失独特个性的存在。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现代西方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的国家中,自由和个人主义已失去了其原有内涵,肆无忌惮的“自由”和趋向极端的个人主义的泛滥,不仅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而且对人的存在也带来了许多的危害。在这样强大的国家机器里生存的现代人,虽拥有所谓的并被法律保障的“自由”与个性,但他们会感到人生的空虚及存在的无意义,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疏远,生存压力极大,个人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虽然每天忙碌着自己的“事业”,却毫无生存的快乐,沦入社会生活流程的奴役之下的百无聊赖的状态。而作为人道主义的爱的生存方式,可以使人摆脱这些精神困扰,以自发性、自主性的爱去面对一切时,世界在人眼中将变为美好,而人也就会找到生存的依据,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自发性活动的另一要素——工作,并不是为了避免孤独而强迫自己工作以造成对痛苦的麻木,也不是为了统治自然、主宰自然而激进的活动,而是一种创造,这是人自身能动性的产物。藉着创造的行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达到和谐。这种自发的创造性,并非是前人从未有过的想法、观念,而是个人内心涌动的最独特的思维。而所谓自发性的“活动”,也并非指做什么事情,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来产生创造性的活动。它体现在人的情感、理智、感觉、经验及意志等各个方面。我们已经知道,独创性活动是自我能动性、自主性的产物,而主动性又是爱的主要特征,而且爱是自发活动的首要因素。现代人所具有的普遍的焦虑及生存的无意义,是因为他们心中无爱,于是对什么都不会感兴趣,就不可能有能动的创造性产生,而自发性的活动更无从谈起。在现代社会的大工业化中,面对着无尽的流水线的工人,压抑(抑或根本没有机会展示、发挥)自我创造个性,于是对工作缺乏爱心,产生生存的无聊感。自发性的创造则会带个人面对一切的极大兴趣,提升人作为人的价值感。如艺术家们,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创造之中,通过自我个性、独创性的外化于手中的作品,展示自我的独特个性,提升了自我的价值。这便是有爱与无爱、自发性活动与强迫劳动带给人生存状态的巨大差别。

四、结语

至此,在爱与工作的平台上展开的自发性的活动,使人摆脱了自由的尴尬,获得了真正的积极的自由,它所具有的内涵既是“在此独特的个人自我之上,没有更高的权力,人就是他生活的中心与目的;人类特有个性的成长与实现是唯一的目的,决不可拿起他假定及具尊敬的目的,来取代此一目的。”〔3〕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对人生存状态的探讨,是建立在人学立场的基础上而进行的对现代自由的剖析和对社会进行的文化批判。其出发点是维护人、维护人的真正的自由和理性,维护人自我实现的权力的。他所提出的消解现代自由的悖论的观点,对于现代社会中发展健全人格、健全的社会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价值。

[参 考 文 献]

〔1〕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弗洛姆.自为的人弗洛姆文集〔M〕.冯川,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3〕衣俊卿.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

〔4〕弗洛姆.爱的艺术〔M〕.孙依依,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王 柏〕

83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 五千年的文化发展与传承使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文学作品的发展与影响日益加深,而现代的文学作品就如浩瀚文学天空的一颗巨星,烨烨生辉。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主要由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组成,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其闪光点,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看来,如果把文学作品看成一个人,那么小说就是他的灵魂,诗歌是他的眼睛,散文就是他的发肤,戏剧就是他的衣服。 小说是现代文学作品的代表,在原有的明清小说的基础上,加上国外长短篇小说的影响,以及现代的社会环境的熏染,现代小说已经具备了它完整的体型,走向成熟。为什么说小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因为它最直观的反应了当时人的思想,社会的思想,表达了人类的某种或一些愿望,是人的思想的一种载体。 我读的现代经典文学作品不多,就简单的说说我对巴金《寒夜》的感悟。该故事篇幅短小,内涵却十分丰富,主要介绍了这个家庭悲剧的种种矛盾,以及对当时社会制度的一种讽刺,并以婆母和曾树生为代表的两种女性形象,反应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本书那直指人心的艺术魅力值得深思。 通过参考,我将从时代背景、文化观念及女性意识三方面对该小说进行简单的介绍。 社会历史时代的思考 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文学的一个重要倾向就是社会现实批判。巴金创作《寒夜》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对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寒夜》寄寓着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及对新生活的热情向往。巴金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来表现小人物的悲剧,重要的是揭示了旧制度灭亡的必然,表现了对新生活的渴望之情。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寒夜”就是国统区阴郁现实的象征。 《寒夜》是巴金于1944 年创作的,是一部充满着浓郁悲剧色彩的小说,叙述了主人公汪文宣一家的悲剧。小说中,丈夫汪文宣性格软弱,收入微薄,妻子曾树生漂亮、开放,而婆婆却守旧顽固。由于生存压力,本来就存在的矛盾日益激化,婆媳之间冲突不断升级,丈夫左右为难,精神极度痛苦,最后妻子离家出走,丈夫由于严重肺病,在抗战胜利的锣鼓声中痛苦死去。婆婆领着孩子离开了家。小说的结尾,妻子曾树生回到家里,但是,人去屋空。她一个人在寒冷的月夜下徘徊,作品写道:夜,的确太冷了。 可以说这既是中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巴金把小说中的家庭悲剧和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在巴金看来,正是国统区黑暗、腐败的现实造成了小说中家破人亡的悲剧。后来,巴金为了解释这部小说的社会意义,一再强调成书的时代背景,明确表示作品的目的是揭露抗战前夕大后方政治黑暗和知识分子的痛苦处境。“那时社会上最活跃的是官僚资产阶级,是那种利用职权囤积居奇,做黄白黑生意的人,他们官商结合,权利结合,像蛀虫一样把中国在战争中所剩下的一点元气全部耗光。”还说,“我们没有发国难财,却倒了胜利霉。”在作品中,汪文宣的痛苦、失业以及家庭的破碎,都和这样的社会现实具有密切关系。 文化观念冲突的表现 美国思想家杰姆逊说:理解文学必须提高到文化的高度。实际上,小说中的家庭悲剧也可以在文化上找到原因。在这个家庭中,婆媳之间的冲突,是最重要的冲突。婆婆完全是旧式的,在她身上体现的是传统封建文化的家庭伦理观念,而曾树生却是受过现代教育的新青年。婆婆总是用旧的观念去衡量儿媳妇,媳妇由无法

浅析弗洛姆的自由思想

浅析弗洛姆的自由思想 摘要:弗洛姆的自由思想主要吸收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成分。 从历史和心理两个维度,探索自由问题的根源和脉络。由追求自由到逃避自由,弗洛姆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也给出了解救的方案,即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和爱去构建一个健全的社会。分析弗洛姆的自由思想能够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弗洛姆自由 弗洛姆在分析人的存在和生存方式以及人性及其异化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自由思想。具体阐述了自由的主体、自由的视域、自由的悖论,进而阐释实现自由的途径。 一弗洛姆自由思想的基点 弗洛姆的自由思想主要来源于马克思的思想和弗洛伊德心理学的综合,但这并不是两者简单的机械组合。弗洛姆对二者进行了深度分析、思考、糅合、看到人的存在本身的矛盾性。这个矛盾性表现为两个方面:生存的二分律和历史的二分律。 所谓生存二分律是指,人的存在本身就是其根源。这也是人性分裂而不得解脱的内在矛盾。例如,生与死人的潜能与时空限制,人内心孤独与外世界的相关性等等。所谓历史二分律是指,人在历史条件下,外部的人为设定的合理性与人的自我表现的局限矛盾。 弗洛姆认为人的生存方式的矛盾是“占有的生存方式”和“存在的生存方式”之间的矛盾。“占有的生存方式”本质根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以强烈的占有欲望为特征,将一切东西都看作是占有物。而“存在的生存方式”是一种非占有性的关系。 总之,弗洛姆对人的存在于生存方式的考察,表现出了自由诉求即外部世界对个人的塑造要求和个人的内心世界的自我实现的要求之间的矛盾。这正是弗洛姆自由思想的一个基点。人性及其异化是弗洛姆自由思想的另一个基点。弗洛姆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定义,即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理论前提。同时发挥弗洛伊德思想,认为人的本性应当包含多种因素。例如:人作为生物人天生固有的本质和欲望,情感、性格等心理,理性的意识,自由自觉的行动。同样,弗洛姆的异化观也是从人类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出发进行阐释。认为,异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爱的艺术》一书中他说“现代人异化于自己,异化于同类,异化于自然,人变成了商品,其生命变成了投资,以便获得在现存市场条件下可能得到的最大利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讲不过是已经异化为自动机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弗洛姆自由思想的基本内容 自由的主体是现实的实践的人。弗洛姆曾经断言说,自由的思想深深的植根于人的本质中。弗洛姆自由思想把“自由”和“历史中的人”结合在一起。自由就是人们在历史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通过生产劳动和积极实践达到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改造,从而实现自我。弗洛姆把人的主体创造性与自由思想结合,并紧紧联系人的自我实现,从而在历史进程中,树立起人的主体性的地位。 历史维度和心理学维度是弗洛姆自由思想的两个主要视域。弗洛姆从历史延展的角度考察自由,并将自由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社会生活状态;二是个体精神状态;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弗洛姆将人类历史分为自由之前和自由之后。通过对自由之前后社会生活状态,个体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发展动力和方向的纵向比较,从而得出人类追求自由的本性,阐释了这种自由思想的转变。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

论鲁迅对文学的影响 寻常的人,都是在歌颂和期盼黎明的曙光驱赶走夜的黑暗,而鲁迅,却在深夜里思索,夜幕让他的思想有了惊人的穿透力。他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所创造的不朽的文学作品,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的思想精神和气节人格,使鲁迅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不仅仅是在文学造诣方面,更是在他对革命,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不懈努力和奋进之心,鲁迅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他在中华民族新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峰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先生的第一篇文章《狂人日记》,正是对那个封建专制,人吃人的社会的最强的反抗之音,他以自己的笔写下对那些,亦或明哲保身,委曲求全,亦或扮演吃人角色的人最有力的控诉。而在这样的社会中,只有疯子,才是最不受那些封建礼教束缚的人,因为他的疯,使他摆脱了封建礼教的对心灵的摧残和压迫,也只有疯子才有权利拥有纯净的灵魂,希望这社会都是疯子! 而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篇文章便是家喻户晓的《阿Q正传》,这篇文章之所以这么家喻户晓,是因为他写出了“一个现代我们国人的灵魂”,即表现国民性的弱点。阿Q性格极其复杂,充满矛盾。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而又受到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严重影响。但作为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通称“阿Q精神”),即在接连不断的失效中随时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这种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

大学生《孙子兵法》读后感800字

大学生《孙子兵法》读后感800字 孙子兵法是我们古人的智慧结晶,下面整理了大学生《孙子兵法》读后感800字,欢迎阅读! 初读《孙子兵法》时,只觉得晦涩;再读《孙子兵法》时,脑袋有几分会思考了,好像是有那么回事;如今,又捧起《孙子兵法》一书时,思绪万千,感悟良多。学习“孙子兵法”,真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与精髓,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我们的老祖宗原来在数千年前就已认知和分析得如此确切与深透,使我们不得不深深感叹前人的伟大和华夏文明的精深的同时,多读读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经典,多读多思考,才能发觉其中无穷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大学生《孙子兵法》读后感【一】 大学生《逃避自由》读后感【三】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认为,社会性格是有共同基本经历及生活方式的群体多数成员性格的基本核心,它将外在必然性内在化,趋势人聚精与某一既定政经任务上。而思想,也只有在其回应了某社会性格中最突出的某些需求时,才能变为现实。 一直以来便知《孙子兵法》的智慧博大精深,可以用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但是因为没有决心去了解,所以对《孙子兵法》的内容仅限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中更多的智慧,确实鲜少了解。这学期以来,得幸于老师的要求,我终于进一步了解了这本智慧之书。至此,我

才刚刚读了《始计篇》和《作战篇》,所以本篇论文也主要从这两篇谈 谈对《孙子兵法》认识。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他说。他,一个坚强、不畏困难不怕失败的人。他虽然屡受打击, 却从未放弃过寻找希望的念头。他虽然屡遭失败,却从未有灰心失望的 时候。他虽然险些丧命却在无畏中又一次点燃胜利的怒火。他就是海明 威笔下的硬汉——桑提亚哥。 《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其实,现代商业之战如 同“兵者”,所以,这些内容又与现代公司治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道”,即吸纳民心,“得民心者的天下”,要想下属衷心竭诚,就必 须行道。“天”即天时,“地”即地利,将则就是指挥者所具备的智慧、诚信、仁爱、勇猛、严明等素质。“法”即制度,一个公司没有严明的 制度是没有办法运行的。到此,孙子强调的是用人之法。兵不厌诈,是 计篇传达的又一重要计谋。所以三十六计,任君选择。同时合理的规划 与计划能够使自己掌握更多的胜算。这些内容,与我们学习的管理学知 识完全契合。在此,我不得不感叹孙武是一个有先见之明的人物,也明 白为何各类名人都十分推崇《孙子兵法》。孙子强调兵者,诡道也。所 以要出奇制胜,要迷惑对手。最著名的赤壁之战,我们都学过草船借箭 这篇课文,诸葛亮运用了“亲而离之”等方法,终于以多胜少,为后来 魏蜀吴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础。 《作战篇》主要讲了战争对国家带来的负担,以及长时间打仗会给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论文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论文 指导老师:xxxx 姓名:xxxxx 专业:xxxxxx 学号:xxxxx

论贾平凹小说的写作特色 摘要:借用中国禅宗思想的三种境界来概括贾平凹小说创作的三个代表性阶段,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一方面,纵观贾平凹的小说创作轨迹,他对社会、人生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技巧逐渐从稚嫩走向圆熟,基本呈螺旋上升的态势。虽然在这个上升趋势中,不免有起起落落的回复现象,但大体上和禅宗思想的这三种境界是吻合的。另一方面,具体到贾平凹的每一部重要作品之中,都可能或多或少地同时体现了这三种境界。 关键词:贾平凹小说境界 纵观贾平凹三十多年的小说创作,基本上都围绕一个总的思想原则:那就是融传统于现代,这其实正是文化寻根的基本精神。有人总结,从贾平凹小说创作的文化追寻上看,大体经历了文化和谐——文化错位——文化崩溃——文化建构几个大的段落,并且其间相互交叉、渗透。按照这样一个思路,贾平凹早期的创作,比如《商州初录》、《天狗》等表现了美好人情的文化和谐,而《古堡》、《浮躁》等则表现了文化错位的危机,到《废都》、《白夜》则达到了文化崩溃的边沿,到《高老庄》则逐渐出现文化建构的希望,而《秦腔》则应该是文化追寻的集大成之作,既表现了文化错位、文化崩溃的危机,又给人以必须文化重建的警示。 这里,不再对贾平凹的创作作全面的论述,而是借用中国禅宗思想的三种境界来概括贾平凹小说创作的三个代表性阶段,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禅宗的这三种境界一般是形容人认识大千世界的过程。“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一般看做求实阶段,即对眼前的所见,基本凭着经验直觉去判断。“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可看作求智阶段,是用空灵智慧的心态去观察事物,也可谓透过现象看本质。“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可以说是求自由阶段,类似于哲学上的“否定之否定”,看似回到了起点,但又不只是起点的重复。是对大千世界的大彻大悟,是达到一种高度或深度的“自由”状态。现把这三种境界用在概括贾平凹小说创作上,是出于两

读逃避自由

读《逃避自由》 近日阅读了一本名为《逃避自由》的书,有很多感触。起初,我被这书名所吸引。如今大部分人都向往自由,而作者何来“逃避”之说?读完此书之后,我心中的疑问得到了解答。 自由的含义是什么?在人的本性中是否生来便具有渴求自由的愿望?这种与生俱来的渴求自由的愿望,是否与人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种类无关?自由是心理学上的问题吗?心理因素在社会演变中能起到作用吗?弗洛姆在进入讨论现代人的自由困境之前,在书的首篇中试图对上述的问题做出回答。 弗洛姆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个人乃至国家争取自由的历史。纵观近代西方历史,似乎正在说明,人类可以通过推翻自然的统治,发动国家之间的战争,推翻教会的控制和专制国家的主宰,解除一个接着一个的束缚,使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人们以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争取自由的最后一战,战争的结束则意味着自由的最终胜利。但当新的民主政体取代旧的专制度之后,新的社会制度又出现了,这些制度实质上已有效地控制了人类整个社会的和私人的生活,它使一小撮以外的所有的人屈从于一个权威,而人们对这个权威没有任何约束力。这个权威真正对人类造成重大威胁,是当德国纳粹主义、独裁制度、法西斯主义的出现的时候,它们将人类自以为经过数个世纪浴血奋战的自由付之东流了。作者应该如何解释人类这种看似“抛弃自由”“攻击自由”的矛盾行为

呢? 作为社会心理学家的弗洛姆,从心理学分析角度提出,人类的全部活动都取决于两种心理需要,一种是人与同类交往以逃避孤独,一种是人对自由的需求以排除其“个性化”发展和“内在成长潜能”的障碍。如果人与同类的交往、对自由的需求同时满足以及自身的理性力量随之增长,人就能使自己与自然界、他人有机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同时摆脱外在权威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是积极意义上的自由,因而是人们所追求的自由——追求自由。弗洛姆认为个体可以通过自发性的爱和创造性的工作,作为一个自由和独立的个体再次与世界联接起来,实现积极的自由。 然而人们在走向个体化的每一步,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人们隔断了原始联结,丧失了与他人原始的统一,与他人日益分离的同时要面临新的威胁,,因而缺乏先前的相与感、安全感,日趋孤独,甚至导致个人放弃其独立自由或屈从于权威或与毫不相干的他人及世界建立某种关系来获取他所缺乏的力量。这种放弃独立自由的倾向就是逃避自由。 弗洛姆认为,自由是人的存在的特征,人类的历史也是自由增长的历史。和其他动物相比,由于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很少,生下时,人类是最无能的,人类对父母依赖的时间要比人和动物都要长,同时人类对环境的反应也不及由本能所自动调节的行为来得迅速和有效。因而人类对自然的适应,主要靠的是学习,而不是由本能所定的。也正是因

弗洛姆

佛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是廿世纪初杰出的精神分析学家专攻心理分析学,并以心理分析学说来研究文化与社会等问题。 佛洛姆用其精辟的分析和独特的观点,对现代社会作了有系统而强烈的批评。没有一个作家像他如此热烈关心而谈论自由、正义和爱,他教导人们自由而不致孤独,理智而不找合理化的藉口,自爱而不自私。这部作品对人类本性和人类处境作精辟的分析,并对当前社会病态找出其历史上的根源,对社会病态给予诊断与处方,他指出正确合理的生活是什么,良好的社会结构又是什么。 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 作者这样认为,人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实现个性化,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环境决定了人的性格结构和特点。一方面,由于人的个性化日益加强,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则由于人们之间的关系日益残酷和敌对,在心理上感到更多的孤独和不安,人们由于忍受不了这种随自由而来的孤独和寂寞,乃至患上精神病,由此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逃避这种社会的自由,对孤独的克制,对世界的憎恨和使个性丧失都是消极的逃避方式结果是失去个人的自我。他认为最好的逃避方式是自发的爱和工作,从而使个性得以完善的发展。弗罗姆的人性论观点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的虚假,而他提出人人相爱和沉溺于工作的方式以拯救人性的自由在,也只能是一种乌托邦的幻想。 自由的心理机制 弗洛伊德的人性观基本上是恒定不变的,即人性本质上是受其各种生物欲望尤其是自我保存欲望和性欲望所支配的。弗洛姆则认为人性既有生物性的一面,也有社会文化性的一面。弗洛姆认为人性中最基本的欲望除了自我保存的欲望外,还有逃避孤独的欲望。作者写道:“感到完全孤独与孤立会导致精神崩溃,恰如肉体饥饿会导致死亡。”在弗洛姆看来,自由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自由增强了单个个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自由也割断了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纽带,使每个个体的孤立感和孤独感空前强烈。作者将自由所带来的孤独感称为“自由的重负”,当这种重负达到一定程度时,人就会选择逃避自由。 弗洛姆区分了两种自由: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前者是指摆脱束缚,获得自由;后者是指积极的运用自由去发展自己,充分的实现自我的完整人格。人类自由的历史首先起源于摆脱自然界的束缚。弗洛姆将这种个人日益从各种纽带中脱颖而出的过程称之为“个体化”的过程。“个体化”的过程造成两个方面的影

一、现代文学作品赏析

目录 一.《狂人日记》赏析 二.《阿Q正传》赏析 三.《凤凰涅槃》赏析 四.《荷塘月色》赏析 五.《子夜》赏析 六.《家》赏析 七.《雷雨》赏析 八.《骆驼祥子》赏析 九.《断魂枪》赏析 十.《再别康桥》赏析 十一.《死水》赏析 十二.《金锁记》赏析 十三.《雨巷》赏析 十四.《围城》赏析 十五.《边城》赏析 十六.《大堰河——我的保姆》赏析 十七.《小二黑结婚》赏析 十八.《王贵与李香香》赏析 一.《狂人日记》赏析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早年曾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职教育部,辞职后曾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和《且介亭杂文》等。 《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鲁迅语)而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这篇小说受到俄国小说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的影响。 这是一篇白话日记体小说,包括小序和正文两个部分。小序主要用文言介绍写作的背景和缘起;正文共有13则白话写就的“疯子”的日记。小说的主人公是日记的“作者”——狂人。狂人,从作品的叙述来看他确实是个疯子,他有种种疯子的病症: 狂人总是时时害怕着,提防着被人活生生地吃掉,作品具体写出了他的狂态:(1)变态的心理。他把平常人的交往如探视、抚摩都看作是吃人行为的一部分。如“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将别人善意的“笑”理解为暗藏杀机的吃人者的表面文章,完全背离了正常生活的心理轨道。(2)混乱的逻辑。狂人在这种变态的心理下,正常的逻辑必然会被打破,这就造成了逻辑的混乱。“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三十多年不见月光,从生活逻辑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是荒唐的。“他”与“赵家的狗”没有必然的联系,那狗看“我”两眼更是与“我”不相干,但狂人却将他和“那狗”与“我怕”与“月光”的不见都联系了起来,组成一个三段论。这种将部分前提省略的做法,造成了三段论的不成立。(3)虚幻的幻觉。狂人即疯子,是生活在幻觉世界中的人。“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二十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

《逃避自由》读后感

关于自由的探讨—读《逃避自由》后感 摘要弗洛姆是20 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作《逃避自由》就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相结合, 深入剖析了获得自由后的现代人生存的尴尬境状, 揭示了引发这种现象的深刻的社会及心理原因。他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 对于人的生存的内在矛盾性及现代人不断争取、获得自由后, 却又不断发生异化、逃离自由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层的解析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奠定发展健全人格、健全社会的基础的自由观。 关键词逃避自由;现代自由;自由观 一. 引言 埃里希·弗罗姆1900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曾在法兰克福精神分析研究所和社会研究所工作,并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弗罗姆是精神分析学家,又是哲学家,是当代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权威,影响广大而深远。继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之后,弗罗姆提出的“社会无意识”,成为了无意识理论发展史上树立的第三个里程碑。他融合当代西方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史学和宗教等多种学科的思想成果,来探索人性和灵魂的奥秘,在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中可谓独树一帜。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们潜意识下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他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逃避自由》这本书是德国弗罗姆于1941年出版。作者在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本书主要是从欧洲历史着眼。人在文艺复兴以前的社会中主要是指中世纪!缺乏自由,但却处在稳定的社会结构中。社会虽然严格的规定了每个人的社会身分和地位,不许越雷池半步,但同时也给余个人以保障和安全感,使人不用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心。 书中作者是这样认为的,人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实现个性

2011-2-4-弗洛姆《逃避自由》

加*号为自己的评论 #号为在读书过程中,所发现在做的一些任务。 前面的数字为书的页码 【美】埃里希·弗洛姆著,刘林海译:《逃避自由》,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8月版。 前言 现代文化和现代危机最要紧的一个方面,即,自由对现代人的含义。 只有在分析现代人的整个性格结构基础上,才能全面理解自由的含义。 强调从心理学角度考察当前形势的重要性,这并不意味着过高估计心理学的作用。 社会进程的基本单位是个人、个人的欲望与恐惧、激情与理性、选择善恶的倾向。 要认识社会进程的动力,就必须认识运作于个人内部的心理进程之动力,正如要认识个人,就必须把他放在塑造他的文化环境里加以考察。 本书的主题就是,前个人状态社会既为人提供了安全保护,又限制了人的发展。现代人摆脱了前个人状态社会纽带的束缚,但并未获得积极意义上的实现个人自我的自由,也就是说,他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及感官方面的潜力。 自由虽然给他带来了独立与理性,但也使他孤立,并感到焦虑和无能为力。他无法忍受这种孤立,他面临着两种选择,或者逃避自由带来的重负,重新建立依赖和臣服关系;或者继续前进,力争全面实现以人的独一无二性及个性为基础的积极自由。 第一章 自由—一个心理学问题? 1:近现代欧美历史的中心便是人谋求自由,摆脱政治、经济、精神的羁绊。 1:在连绵不断的争取自由的漫长斗争中,曾经反对压迫的阶级在赢得胜利、需要维护新特权时,又成为自由的敌人。 1:废除外在的统治似乎不但是实现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个人自由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充分条件。 2:人类自由的敌人打什么旗号并没有多大关系,:反法西斯或直言不讳法西斯旗号同样会威胁自由。 2-3:转引杜威的《自由与文化》:对我们民主的严重威胁,并不在于外部的集权国家,而在于我们自己的个人态度和环境的法律习俗,它们使外在权威、戒律、整齐化一及依赖外国“领袖”得逞。战场也正在这里——在我们自己心中,在我们的法律的习俗中。

全国统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u试卷(最新)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 1、小说《断魂枪》中,王三胜的性格特征是()(1分) A:争强好胜,目光短浅 B:豪爽磊落,与时俱进 C:固步自封,偏执狭隘 D:老成持重,处事周全 2、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形象是()(1分) A:20世纪20年代受“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影响成长起来的知识女性 B: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上海的东北女作家 C:20世纪40年代任职于重庆某银行的女职员 D:20世纪40年代任教于三间大学的女教师 3、散文《鹰之歌》表达对女友的怀念之情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是()(1分) A:反讽 B:对比 C:象征 D:排比 4、话剧《屈原》中虚构出来的道义美的化身是()(1分) A:南后 B:婵娟 C:郑詹尹 D:张仪 5、形象地表现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主题的作品是()(1分) A:《北京人》 B:《升官图》 C:《上海屋檐下》 D:《白毛女》 6、小说《桃园》的艺术特色主要是()(1分) A:视角灵活多变 B:故事结构环环紧扣 C:明暗线索交织 D:散文化和诗化 7、下列表述中,对诗歌《纤夫》中“纤夫”形象理解正确的是()(1分) A:讥讽了追名逐利的生活方式 B:传达了人生悲凉的生命体验 C:象征着坚韧强劲的古老民族精神和顽强生命力 D:象征着英勇无畏、同仇敌忾的战斗精神

8、话剧《南归》精心选取的“桃花落了满地”的舞台背景是()(1分) A:华北农家小院 B:江南农家小院 C:天津周公馆 D:上海公寓 9、报告文学《包身工》着重刻画的三个被殴打、被侮辱的人物形象是()(1分) A:芦柴棒、小福子和不知名的小姑娘 B:芦柴棒、拿莫温和荡管 C:芦柴棒、拿莫温和不知名的小姑娘 D:拿莫温、荡管和小福子 10、20世纪40年代活跃于国统区的女作家陈敬容、郑敏是()(1分) A:七月派诗人 B:九叶派诗人 C:新月派诗人 D:现代派诗人 11、小说《绣枕》中,小姐精心绣制的“绣枕”最后的下落是()(1分) A:泥牛入海,去向不明 B:被人践踏而落入下人手中 C:高价售出,被人收藏 D:被人赏识而作为艺术品陈列 12、散文《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引用并做了辩证分析的观点是()(1分) A:钱玄同“废汉文”的主张 B:郁达夫把小说当作作家自叙传的主张 C:林语堂生活艺术化的主张 D:鲁迅用文艺改造国民性的主张 13、小说《金锁记》用以引出全篇,贯穿始终,给小说涂上一层苍凉色调的意象是()(1分) A:枷锁 B:月亮 C:死水 D:风雪 14、散文《钓台的春昼》中,“我”游历的两个景点是()(1分) A:金燕村、雷峰塔 B:前庄、后庄 C:桐君山、严陵台 D:白洋淀、荷花淀 15、小说《潘先生在难中》所叙故事的历史背景是()(1分) A:20世纪10年代的张勋复辟 B:20世纪20年代的军阀混战

弗洛姆理论概述

弗洛姆理论概述 弗洛姆 (Erich Fromm, 1900年3月23日 - 1980年3月18日)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旨在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精神处境,弗洛姆在 弗洛姆的主要思想内容 一、论人的处境 弗洛姆关于人的处境的学说是其整个思想的逻辑起点。他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人的处境的。 1、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软弱性 进化程度越高的动物,其生而具有的有本能自动调节的装备越不完善。这种反差在人这里达到了顶点。在所有动物中,刚出生时,人是最无能的;而且人类婴儿对父母的依赖性最长。人的本能适应性不足以使人生存下去,人必须寻找新的途径,这就形成了文明。 2、人的存在的矛盾性 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软弱性使人超越动物的本能状态,超越自然。这种超越又使人陷入了一系列困境,由于这些困境根植于人的存在本身,所以弗洛姆称其为人存在的矛盾性。 第一:个体化与孤独感的矛盾。人超越自然、超越本能的过程也就是发展自我意识,理性和想象力的过程,它使人的独立性和力量感日益增加,这就是个体化。

第二:生与死的矛盾。人能意识到死是生命的必然结局。对生的眷恋和对死的恐惧折磨着人。 第三:人的潜能的实现与生命之短暂的矛盾。人的短暂生命不可能完全实现他的全部潜能。 3、历史的矛盾性 存在的矛盾根植于人的存在本身。是不可解决的。历史的矛盾是人为的,即使在产生时不能解决,也可以在历史的稍后阶段解决。因此,人的存在的矛盾是人的更深层的处境。 二、论人的需要 除了生理需要,人的基本需要都起源于人的处境。让你面临矛盾不可能无动于衷。人的基本需要是人对存在的矛盾性的处境的反应。以下是几种需要以及不同的满足方式。 关联的需要----爱与自恋人要摆脱孤独就要与他人建立联系。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发展起来的与世界、与他人联系起来的健康情感。没有发展这种情感的人总是按自己的主观臆断而不是根据现实本身去对待外部的世界,像婴儿一样仅仅将他人视为满足自己需要的手段或工具。 超越的需要----创造或毁灭人都是身不由己的被人抛入这个世界,又身不由己的被抛出这个世界,与一般生物一样。只是人能意识到这一点,不甘心安于生物的被动状态。这就是人作为一种生物又要超越生物的被动状态的需要。这种需驱使人去创造;当创造的愿望得不到实现时可能转而采取毁灭的方式。 寻根的需要------母爱与乱伦。人的成长意味着脱离自然和母亲的襁褓。但失去根基是可怕的,必须找到新的“根”才会感到安全。个人往往通过依恋母亲及母亲的象征物(家庭、氏族、民族、国家、教会等)来建立自己的存在根基。有的人过于依恋母亲及其象征物,使个性和理性的发展受到束缚,就陷入了乱伦的精神病态。 同一感的需要------独立性与顺从性。人在脱离自然和母亲的“原始束缚”的过程中,形成了自我意识。人需要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自我意识健全的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并保持自我的独立性。但有的人只向民族、宗教、阶级、同伴等认同,追求一致性或顺从性,从而失去了自我的独立性。 定向和献身的需要------理性与非理性。人需要为自己确定一个目标并为之献身,从而赋予生存一种意义。有的人确定的目标符合实际,具有意义;有的人则相信某种神的启示或自己种族的优越性,从而追求某种“神圣的”非理性的目标。 三、社会性格论 以上几种需要都是人在存在的困境下形成的与自然、他人、自我建立联系的需要,而人的性格和潜意识则是人在这些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

《逃避自由》读后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 你向往自由吗? 一般人都认为,自己是向往自由的,希望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但是这个建立在经验上的“公论”真的是正确的吗? 很遗憾,这个“公论”是错误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向往真正的自由,或者说他们都只是“叶公好龙”式的向往自由而已。当他们遇到了真正决定性的时刻——我是否要成为一个“自由的人”的时候,就当下而言,许多人做出了放弃自由的决定。 这就是所谓的“自由逃避机制”。 在阐释这个机制之前,我想先讨论一个有关命题——“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向往自由”的问题,那就是成为人们经验的自由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是扎根在人生命之中的天性?亦或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圣经》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那就是亚当,夏娃偷吃了上帝的“智慧之果”的故事。在美好的伊甸园里,亚当和夏娃,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的生物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上帝的“培养皿”里。他们无忧无虑,甚至没有一点自我意识,他们就是这个“培养皿”的有机的一部分。但是在伊甸园里有一株生长着能分辨善恶的智慧之树。在蛇的诱惑下,夏娃偷吃了“智慧之果”,并且欺骗亚当一同吃下了“智慧之果”。、 这个果实让人类从此和其他的动物区分开来——人类有了自我意识,不在把自身视作大自然的一部分,而是独立的,自由的一部分(就逻辑而言,这个地方使用自由一词似乎有些不妥,但是自由应该是最好的词汇了。)。 于是人类开始拥有了自由的概念和意识。 《圣经》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人与自由的基本关系。人类逃脱了伊甸园“培养皿”的束缚,他获得的一定意义上的自由,我把它定义为消极自由,但是这不是真正的积极自由。 消极自由是指:人得以摆脱束缚,无拘无束。积极自由是指:人能自由地发展。 亚当和夏娃离开了伊甸园,并且再也回不到那个“美好的”伊甸园,他们获得了自由,但是却对自身的渺小感到了恐惧,对自身的前途感到了迷茫,他们开始有了羞耻之心,用树叶做了衣服,开始意识到了人与人的不同,开始感觉到了自身的存在。

逃避自由读书报告

《逃避自由》读书报告 什么是自由?很多人可能并不理解,它表面上是一种无统治、无束缚的状态,而本质上应是自我的真实存在。自由,是一个人能够真正意识到自我的独立存在,能够表达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人从母体脱落出生后,虽然已成为一个物质上的独立个体,但他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他尚且没有摆脱对“始发纽带”的依赖,他还必须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逐步获得“自由”。而这种自由并非和某些生理特征一样随着个体的发育自然出现,它要求个体在充分认识自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自我。然而,很多人没有完成这一点。这并非因为他们没有为争夺自由而努力,而是因为他们误解了自由,最终使得他们害怕那种获得“自由”后的孤独、隔离。他们竭力逃避,并形成几种固定的机制。“权威主义”便是很好的例子。在一部分人力求臣服权威的同时,还有一部分人渴求权力,他们蔑视无权者,希望通过通知他们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当然,这部分人也要臣服于一定的权威,他们心中的权威往往是更高层的统治者或者直接是上帝、神灵或道德。希特勒之邦的行为恰恰印证了这一点。为了充分理解“自由”的涵义,我们还可以将其追溯至古老的神话。据传说,远久以前,并不存在人、鬼、神的区别,他们都幸福地、无差异地生活在伊甸园当中。后来,亚当、夏娃和撒旦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于是他们偷吃了伊甸园中的圣果。虽然他们被“打入”人间和地域,但是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追求自由的开始,自由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弗罗姆从人类历史和人的生命史中发现某种类似悖论的东西:人类从自然,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获得自我意识、个人化、自我发展的同时,却又陷入了一种“日益的孤独”,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这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使得人们逃避自由。为了克服这种孤独与焦虑,弗罗姆认为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服从”,即放弃个人的独立性,服从于某种权威。这一种方法我们不妨称之为“逃避自由”。还有另一种方法是在不否定个人的情况下,创造性地与人类及自然自动自发地建立关系,去爱、去创造性地工作。这种方法我们不妨称之为“自我实现”。弗罗姆认为,“服从”的方法会导致如下的困境:“服从的结果与当初想要服从的目的正好相反:服从增加了儿童的不安全感。同时,产生了敌意与反抗,而这种反抗是更令人惊吓的,因为反抗的对象正是儿童所依赖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服从”的方法是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弗罗姆推崇的是第二种方法。 人的基本需要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健康的满足, 就会寻求不健康的满足方式。弗罗姆认为人在逃避孤独或不安全感的过程中, 形成了四种典型的不健康的性格倾向, 即施虐倾向、受虐倾向、破坏倾向和迎合倾向, 而健康的性格则应该富于自发性。现实人的性格往往是各种取向的混合,只是有一种取向占主导地位。 非创伤性取向的混合最常见的是接受取向与剥削取向(受虐狂与施虐狂)的混合,集这两种取向于一身的人在权利大的人面前就情不自禁的谄媚,在权利小的让你面前就不由自主的逞强。这种欺软怕硬的性格叫做权威主义性格或独裁性格。当然,在一个人的性格结构中可能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撰写人: 课程总体介绍:《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主要是通过对现当代文学经典名篇的解读,提高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过程以作品为纲,兼及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文体的发展脉络,对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进行详细解读。同时引入最新的学术成果,力求内容的新、准、精,让传统的作品选讲课焕发出新的活力。注意引进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力求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4学分,48学时。 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其任务是熟悉各个历史时期、各主要文体的代表作家作品;大致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脉络和走向,提高学生文学阅读、鉴赏、表达的能力。本课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学。 二、教学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现代哲学、美学眼光正确分析、评价作家作品。通过对作家作品的学习,认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所拥有的美好情操和人文传统。学习中国知识分子感应时代的变迁而激起的追求、奋斗、反思的精神历程,学习他们为追求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所持有的特殊的立场和方式,自觉承担起知识分子人文传统重铸的责任和使命。 三、教学内容: 理论讲授: 专题一现代小说。具体内容包括: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茅盾的小说;巴金、老舍、沈从文的小说;钱钟书的《围城》;“诗化”小说。 专题二现代诗歌。具体内容包括:郭沫若的《女神》;新月社的诗歌;戴望舒、艾青、田间、臧克家的诗歌。 专题三现代散文。具体内容包括:鲁迅杂文散文,朱自清、冰心、周作人、陆蠡等人的散文。 专题四现代戏剧。具体内容包括:曹禺的戏剧。 实践环节:无

《逃避自由》内容梳理ppt分享

著名教育名家:弗洛姆 作者:王璐,学号:201050032413

作者简介?弗洛姆(Erich Fromm,1900 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 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 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 析心理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 第一代成员。 ?弗洛姆伸深受马克思思想的影 响,因而极为重视社会条件对 人的心理结构的决定作用。他 的不少著作对弗洛伊德及其后 继者进行了批判。 ?他在大战期间发表的《逃避自 由》带有浓厚的“文明批判” 色彩,在思想界引起很大反响。

学说目录个人出现与自由之暧昧宗教改革时期的自由 自由与民主 现代人的两种自由观念逃避的心理机制

学说内容?弗洛姆认为人性既有生物性的一面,也有社会 文化性的一面。 人的本性不是固定不变的先天各种冲动的总和, 也不是静态地适应文化模式的过程,而是人类 进化的产物,人的本性有自己固有的结构和规 律。有些因素如饮食、睡眠等方面的需要,避 免和逃避孤独的需要是固定不变的,有些因素 如爱与恨、对权力的渴望、对朋友的渴求等则 是随社会进程所变化的。 ?弗洛姆认为人性中最基本的欲望除了自我保护 的欲望外,还有逃避孤独的欲望。在弗洛姆看 来,自由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自由增强了单个个体的自主性和独 立性;另一方面,自由也割断了个体与自然、 个体与社会的纽带,使每个个体的孤立感和孤 独感空前强烈。作者将自由所带来的孤独感称 为“自由的重负”,当这种重负达到一定程度 时,人就会选择逃避自由。

?“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完全承袭了文化模式所给予他人的那种人格”。这 就是具有极大社会意义的逃避现实的心理。 与他人同一化、可以消除自己与世界的矛盾,消除孤立与无权力的恐惧。这是一种把自己的愿望与现实情况加以协调的企图。 ?但在现代社会中,个人自动与他人同一化的行为使得个人更加觉得无助与不 安,因而他准备服从新的权威。 “今日,人们不是由于贫困而痛苦,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自己已成为机器中的小齿轮,生活空虚而失去了意义。 ?弗洛姆区分了两种自由: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前者是指摆脱束缚,获得自 由;后者是指积极的运用自由去发展自己,充分的实现自我的完整人格。 人们为了求生,希望有自由;为了消除自由的负担,逃避自由,为了逃避自由,又不由自主地套上新的枷锁。那么,这是不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呢?作者坚信,“有某种积极的自由状态”,即人可以是自由而不孤独的,这就是“自我的实现”、“发挥自己的个性”。“积极的自由在于整个而完整的人格的自发活动”。

中国现代文学平时作业一

中国现代文学平时作业一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1.---------------年,政治上“戊戌变法”的失败,为文学的变法提供了转机,中国文学也由此进入了“前五四文学时期”。 2.1915年9月15日,---------------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3.新文化运动包括“思想革命”和“---------------”两个部分。4.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即1917年至---------------年,习惯上又称“五四时期”。5.1918年3月,《新青年》刊登了---------------化名“王敬轩”的《给〈新青年〉编者的一封信》,同时刊登刘半农的《复王敬轩书》,痛加驳斥,上演了一出“双簧戏”。6.1919年5月,---------------将由他轮职主编的《新青年》6卷5期,办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7.1921年3月出版的---------------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个人诗集。8.诗合集《---------------》是朱自清、周作人、徐玉诺、俞平伯、郭绍虞、叶圣陶、刘延陵和郑振铎八位文学研究会诗人的集体亮相。9.1924年,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和---------------在杭州成立了湖畔诗社。10.1926年4月,主编《晨报副刊》的---------------与闻一多在副刊上开辟了“诗镌”专栏,新月诗派(格律诗派)正式形成。11.1907年,在日本的留学生李叔同、欧阳予倩等组织的“---------------”,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话剧团体。 12.最先在话剧创作上掀起问题剧热潮的是---------------。1919年3月,他模仿《玩偶之家》创作的独幕剧《终身大事》,体现出五四时

素黑《一个人,不要怕》和弗洛姆《爱的艺术》的读后感_高中作文

素黑《一个人,不要怕》和弗洛姆《爱的艺术》的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高中作文的素黑《一个人,不要怕》和弗洛姆《爱的艺术》的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前言】 弗洛姆这本书,100多页,就是一个口袋书的规模。其实,它是一本目录。讲到的东西,只是条框,细化的内容都在他的《逃避自由》和《精神分析和伦理学》里面。对了,他还顺带踩了一下弗洛伊德。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素黑在心理学的造诣还是有的,不是那种半路出家靠写情感文混饭吃的。因为她在书里将那些大脑垂体啊、自律神经系统啊讲得还算深入浅出。但是也只是在这本书中写得比较系统,其他的案例集或者分析文集,写得不好。或许如她所说,爱恰好是不能有对象的。 这两书也有系统的关联,所以一起写读后感。近期很喜欢将两本类似的书一起看,寻找内在的联系。 【正文】 怎样去写关于“爱”的书的读后感呢?这个是我一直纠结的事情。真是爱要怎么说出口?囧。首先,“爱‘这个词的定义大家就未必能统一;第二,越往深处聊越涉及到价值观,涉及到价值观的话题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但或许可以将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加以提炼,抱砖引玉,能给人以安慰也算种缘分。 ”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讨论抽象概念就要辩证地看。先自问几个问题:你第一次听到”爱“或者用”爱“去定义描述一样情感是什么时候?小时候来自父母?亲人?还是长腿叔叔? 你平时关于”爱“这个概念的巩固和发展又是来自哪里?书本小说?电视?

还是朋友间的八卦? 你怎样描述”爱“这个概念下的情感?时刻的牵挂与关注?遇见时高兴,不见时又纠结无比?没有回应时想杀死人又想杀死自己?兴奋失落目眩,还是心跳超过120下? 问题完毕,开始论述环节。 首先,我们的教育是”去动物化“的教育,让你怎样压抑本能去适应人类社会;第二,我们日常的生活是”去个性化“的,除了人类趋同的本能外,还有社会本质性的趋同影响。当你认为现在越来越多定制化服务,DIY手工将你奉为独一无二的上帝时,其实他们提供的内容也是批量贩卖的,也可以反过来想,正是生活的趋同化,才让人更渴望独一无二。第三,你描述的所有关于”爱“的表现与感觉,都是原始的机能感觉,伴随着人类走过漫长的发展史。且是你平时其他感觉的组合而已。 那在如此”去动物化“的教育下长大的你,生活在”去个性化“的社会,还执着于追寻一个独一无二的原始感觉,是不是有点虚无呢?或者是神圣化? 又例如幻想一下,我有一样机器,能让你和一堵墙相处的时候,产生所有和一个你爱的人相处时候的感觉,激活你相同的身体机能。那是不是能说你深爱着那堵墙呢? marvelous 有人说,爱怎么能这样定义?爱就是如此的神秘,如此的迷人,如此的难捉摸,才让人生有意思啊。好吧,这个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了,不能勉强地统一。每个人只能相信他相信的东西。 但用不可知论去辩证一样你从来没有认真去面对过的东西,其实是在逃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