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担心度研究

我国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担心度研究
我国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担心度研究

第32卷第4期2008年7月人口研究

 Population R esearch

V ol132,N o14July200879

人口与社会

我国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

养老担心度研究3

王树新 张 戈

(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由于我国城市第一代(第一批)独生子女①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其父母现正在陆续步入或已经进入老年。截至到2006年,这一代独生子女的年龄在22~41岁左右,正是离家求学,就业、结婚组建了新的家庭。从我们这次在北京、淄博、吉林3个城市独生子女调查数据计算,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5岁,男性为27岁。那么第一代独生子女结婚时,其父母的平均年龄在53~67岁之间。如果按2006年北京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男78136岁,女81182岁)(北京市老工委,2007)推算,父亲要在空巢家庭中生活11~25年时间,母亲要15~29年,这一状况将直接影响到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保障和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政策。

在我国,目前子女仍是老年父母养老的主要资源之一,独生子女能否成为父母年老时的依靠,如今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独生子女父母必然会对养老预期有着不同程度的担心。如何养老也必将成为社会和政府及独生子女父母高度关注的问题。当家庭养老的子女照料、赡养资源减少时,尤其是这种削弱很大程度上并非出自于个人的自发生育意愿和行为而致,而是来自政府的号召与人们出自于对政府信任的积极响应,就需要考虑“能否”以及“怎样”来弥补这些家庭因执行国家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子女照料、赡养资源减少而产生的养老忧患问题。了解独生子女父母对养老预期的担心度(以下简称为养老担心度)以及如何妥善处理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消除终身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育龄夫妇的养老后顾之忧,关系到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和稳定低生育率的大问题,同时也是能否兑现对为控制人口增长做出牺牲和贡献的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障的承诺,取信于民的问题。本研究还将会有利于推动我国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协调发展;提出养老对策构想可供独生子女父母参考,使其减少或消除后顾之忧;为城市计划生育工作创造一个更有利的政策和社会环境;为进一步改革完善未来城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参考依据。这是一项实证性、政策性、现实性很强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前瞻意义和经济意义。

2 有关文献研究综述

纵观国内外文献,针对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障的相关研究尚少。由于国外不存在类似独生子女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所以缺乏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而国内大部分的研究焦点都主要集中在独生子女和养老保障两个方面上。对于养老保障的研究,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被关注的最多。在3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编号:05J A840010)的部分内容,并获得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创新团队和拔尖人才计划”项目经费资助。

①在此说明为什么将研究独生子女父母的范围限定在城市?因为城市执行独生子女政策严格,无特殊情况,一对夫

妇只允许生一个孩子。独生子女总量中的近80%是城市独生子女。中国的城市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并在不断完善,而农村社会养老处在起步摸索阶段,所以研究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更有现实意义。

 人口研究32卷

80

城市,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所以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逐渐被关注,成为研究的新动向。

针对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独生子女和家庭养老政策层面。由于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已经陆续步入老年,近期针对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障问题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出来。主要观点如下:独生子女家庭不是理想的家庭结构模式(彭希哲,2008),因为家庭结构简单到极致,这就决定了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的高风险性,尤其是非自愿生育一个孩子的困难独生子女家庭。这种家庭的独生子女父母对养老困惑就更多,他们置于一种更加脆弱的家庭养老的基础之上,无论是经济来源、生活照料、特别是亲子交往、精神慰藉,他们能从这唯一的孩子身上得到的都是非常有限的(风笑天,2006)。独生子女父母最担心的主要是孩子夭折、重病的风险,据统计,每1000个出生婴儿中约有5.4%的人在25岁之前死亡,12.1%的人在55岁之前死亡(穆光宗,2006)。万一子女遭遇不测,靠谁养老,这就为自己未来养老埋下了隐忧。根据《婚姻家庭》杂志社曾作过的一次调查,结果发现38%的独生子女父母最担心的是孩子发生意外事故或生病;90%的独生子女父母认为“只生一个孩子对父母未来的生活和养老不利”。他们主要担心唯一的孩子因工作或其它原因离家远去后,自己的生活没有依靠。家庭照料只靠一个子女,独自生活在空巢家庭延长,随着独生子女父母的年龄增高,养老的风险就越大,特别是到了高龄,现实困难就更多,将增加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和心理健康风险以及在非经济养老方面所面临的风险;子女养老的约束力失控,造成依靠子女养老的不确定性;商品经济的发展,利己和金钱至上思想的产生,伦理道德淡化,传统敬老文化衰退,新型养老文化建设迟缓,生存条件受到威胁的案件大幅度递增(王树新,2004)。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遇到困难,弥补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社会化养老条件又严重滞后,凡此种种,都成为影响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担心的因素。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对养老的担心程度如何,即对养老预期的担心度研究尚是空白,所以我们选择此方面进行研究。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1 数据来源

本课题组于2006年对北京市、山东省淄博市、吉林省吉林市3个城市(以下简称北京市、山东省、吉林省)的独生子女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以下三部分: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父母和独生子女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调查,抽取了1984年前(含1984年)出生的独生子女共计1000个样本,对独生子女和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入户调查。独生子女和父母分居的,分别对其子女和父母进行调查,由于经费极其有限,只抽取了1000份问卷,剔除不合格问卷后,有效问卷共计888份(北京284份、山东300份、吉林304份),问卷有效率为8818%;另外还对一些独生子女父母进行了个别访谈。

本次调查的独生子女父母是由父母一方随机填写问卷,但并没有指定必须由父母哪一方填写。被调查的独生子女父母中,被调查者为父亲的占7511%,母亲占2419%。从分地区看,北京被调查的父母比例接近,父亲为5218%,母亲为4712%,性比例比较协调。而山东和吉林的被调查者中,父亲占了绝大多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山东和东北的传统习惯有关系。调查结果所示,父母的年龄主要集中在50~59岁,占8019%,50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比例则很低。整体的年龄分布呈现出50~59岁年龄段多,其它年龄段少的特征,与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年龄特征比较吻合,能够反映出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对养老的心态。我们认为此调查数据具有可信度和代表性。

312 变量的测量

(1)因变量。调查使用养老担心度量表来测量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担心度,量表的内容包括:①没有生活来源,②收入养活不了自己,③生病没有钱治疗,④生活无人照料,⑤子女不孝。这5项内容

 4期王树新 张戈 我国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担心度研究81

 

基本涵盖了独生子女父母对养老担心的主要方面,备选答案依次为:完全不担心、不太担心、一般、比较担心、非常担心和没想过,从完全不担心到非常担心赋值为1~5分,没想过这一项无法考察对担心度的影响程度,我们赋值为0分,然后将各项的得分累加得到养老担心度总分,这个总分就作为我们研究的因变量,因变量的取值介于0~25。得分越高表示养老担心度越高。本次调查得到的平均养老担心度为13.21分,标准差为4.92。

(2)自变量。自变量包括个人对所享有的社会保障满意度、家庭经济状况自评水平、身体健康状况自评水平、有无配偶和子女性别。社会保障满意度询问的是:①您对目前的养老金保险水平满意吗?②您对目前的医疗报销社会医疗保险水平满意吗?选择答案是: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不满意。家庭经济状况自评询问的是:您认为现在的经济情况如何?选择答案为:很宽裕、比较宽裕、一般、比较困难、非常困难和不好说。身体健康状况自评询问的问题是:您的身体状况怎么样?答案为:非常健康、比较健康、一般、比较差和很差。配偶状况只设有配偶和无配偶。子女性别变量包括独生子和独生女两项。

(3)控制变量。为了更好的考察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引入了性别、年龄、居住地区和受教育程度作为控制变量。其中性别和居住地区为分类变量,受教育程度为序次变量,年龄为连续变量。

313 研究方法

由于因变量为连续变量,各个自变量为分类或序次变量,考察分类变量对连续变量的影响,本文采用一元单因素方差分析,来分别考察各个因素对养老担心度有无影响及影响程度。再采用分类回归分析(optimal regression)将方差分析中影响显著的因素加入到回归模型中进行多因素分析,这样可更好地反应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及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强度。

4 研究假设

养老担心度作为对养老预期进行主观评价的一个综合指标,存在着多种影响因素:个人的生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虽然不同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受教育水平和所居住地的独生子女父母有着不同的养老担心度,但不能说以上这些变量就是养老担心度的影响因素。因为正是由于不同的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水平和所居住地才导致个人拥有不同的经济状况、社会保障、身体健康状况等等,而不同的经济状况、享有的社会保障状况等才直接影响了每个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担心度状况。本文认为个人所享有的社会保障、家庭经济状况、自身健康状况及家庭养老资源等个人的养老担心度有着直接的相关关系。而个人的生理因素等则通过影响以上若干因素间接地对养老担心度起作用。因此,本研究主要考察个人所享有的社会保障、家庭经济状况、自身健康状况及家庭养老资源对养老担心度的影响。

关于变量的选择说明:担心度是一个对预期的主观评价指标,人们的预期会受到现期情况和预期变化程度的影响,那么预期的变化程度不大时,对现期情况的满意度越高,则对预期的担心就会越低。因此,用对现期情况的主观评价来解释预期的主观评价会较为合适。本文对个人所享有的社会保障、家庭经济状况、自身健康状况所采用的变量分别是:个人对所享有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满意度水平、家庭经济状况自我评价水平、身体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水平。而独生子女家庭拥有的养老资源显然会对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担心度产生影响,配偶和子女都是一个家庭的养老资源。养老资源越丰富,对养老预期的担心程度就应该会更低。当个人步入老龄化以后,若子女不在身边,夫妇的相互照顾可以提供给对方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两项养老需求。作为独生子女家庭中唯一的孩子,孩子的性别可能对养老担心度产生影响,由于传统的看法,女儿嫁人了就是泼出去的水,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只有儿子才是自己家的人,因此父母们可能认为儿子可以提供更多的养老资源。因此,家庭养老资源这个指标所采用的变量是有无伴侣(无伴侣包括离婚、丧偶、分居)和子女性别两个变量,考察这两个变量是

 人口研究32卷82

否会对养老担心度存在影响。

研究假设:(1)家庭经济状况自我评价水平、身体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水平、个人所享有社会保障的满意度、有无伴侣和子女性别对养老担心度都有显著影响;(2)家庭经济状况自我评价水平越高,养老担心度越低;(3)身体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水平越好,养老担心度越低;(4)个人对所享有社会保障的满意度越高,养老担心度越低;(5)相对于有伴侣的独生子女父母,无伴侣的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担心度更高;(6)与独生子相比,独生女父母的养老担心度更高。

5 独生子女父母对养老的担心度分析

从表1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担心度为13.2,其中北京地区的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担心度最高,其次是山东,但两者之间相差不多,吉林地区的养老担心度较低,低于总体水平。

(2)从性别而言,都是子女母亲的养老担心度高于父亲。北京地区两者的养老担心度差异微乎其微;吉林地区两者的养老担心度差异比较小;山东地区父亲和母亲的养老担心度差异最大。

(3)分年龄来看,随着年龄的增大,养老担心度逐渐增强。但此规律在吉林则不适用,吉林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担心度值并未提高,相反却略有下降。

(4)不同职业的独生子女父母对养老的担心度不同,已经离退休的父母养老担心度最高;其次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相关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养老担心度最低。分地区来看不同职业父母的养老担心度差异,除吉林地区从事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的养老担心度高于北京和山东外,其他各职业人员的养老担心度北京和山东地区均高于吉林地区。

(5)从不同性别独生子女的父母养老担心度分析,总体与各个地区的不同性别的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担心度差异不尽相同。

(6)按收入来看,有收入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担心度与无收入的养老的担心度存在着显著差异,有收入的养老担心度低于无收入的养老担心度(见表1)。

表1 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担心度

变 量 北京山东吉林总体性别男性1416131811111219女性1417161010111412年龄50岁及以下1416131811121315 50~59岁1317141010191219

60~69岁1813201310191519

70岁及以上1814221010151613职业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111912109151113专业技术人员1411121811161219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31813118141214

商业服务人员151111129131117

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1319131216101319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相关人员1213141611111316

其他从业人员16151610312121314

离退休人口11191611011121414子女性别男性1510131611111312女性1412141810191312收入来源有1414131210171215无1615171513111514

总 计 1416141111101312

 4期王树新 张戈 我国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担心度研究83

 6 研究结果与分析

按照预设的研究方法,分别把各个自变量对独生子女父母担心度进行一元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的F 检验值及显著水平(见表2):

表2 各因素对担心度影响的F 检验值及显著度水平

影响因素担心度

家庭经济状况自评

医疗保险满意度

身体状况自评

养老保险满意度

配偶状况

 

子女性别

 

F 值

3918591819971612601314876129601025显著度

01000

01000

01000

01000

01012

01873

由表2可知,按照0105的显著度水平,家庭经济状况自评水平、医疗保险满意度、身体健康状况自评水平及有无配偶对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担心度都有显著影响,均符合了本文的理论假设。子女性别对养老担心度F 检验值的显著水平为01873,远远高于0105显著度要求,在此,子女性别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担心度无显著影响。只有这一结果没有符合本文的理论假设,说明在我国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对养老的担心与否,不取决于子女是男还是女,由此说明在城市人们对子女的性别偏好和“养儿防老”的观念逐渐淡化,甚至消失。611 模型1

由单因素分析得知,在6个自变量中子女性别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担心度无显著影响,因此,我们把其余5个自变量放入到回归模型中,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证实,家庭经济状况的自评水平对养老担心度的影响最大,Beta 值高达0.367,其次是医疗保险的满意度水平,Beta 值也达到了0.171。

模型的综合解释程度为2412%,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见表3)

表3 各影响因素对养老担心度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Beta sig 养老保险的满意度水平-010610.053医疗保险的满意度水平0117101000身体健康状况的自评水平0114101000R 2=01242配偶状况

010*******F =201327

家庭经济状况的自评水平

01367

01000

在单因素分析中,以上5个因素皆对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担心度均存在显著影响,而在多因素分析中,养老保险的满意度对养老担心度影响的显著度为01053,略高于0105的显著度要求,这是由于对养老保险的满意度与家庭经济状况的自评水平存在较高的相关性(r =0136833,p <0101),因此导致在多因素分析中养老保险满意度这一因素表4 加入控制变量后各影响因素对养老

担心度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Beta sig 对养老金收入的满意度0.0950.031对医疗保险报销的满意度0.1030.000家庭经济情况的自我评价0.2830.000身体状况0.1780.000伴侣状况0.0790.005性别-0.0530.159年龄-0.0340.355居住地区-0.2380.000受教育程度

-0.141

0.000

影响并不显著。但由于养老保险的满意度和家庭经济状况的自评水平两个变量都是很重要的变量,因此我们把这两个变量都加入到了模型中。612 模型2

在模型1的基础上,引入控制变量性别、年龄、居住地区和受教育程度进行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在加入了控制变量后,回归模型仍然通过显著性检验(F =17.454,sig =01000),而且各因素对养老担心度都有显著

 人口研究32卷84

影响(见表4)。

7 构建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的策略构想

本论文根据3个城市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得出了家庭经济状况、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身体健康的自评水平及有无配偶对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担心度都有显著影响的结论。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担心度是一个复杂的指标,它受个人及个人所处社会环境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的研究只是选出几个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还不能全面的解释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担心度的影响。要降低独生子女父母对养老预期的担心度,需要政府和社会从多方面努力,做好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的准备,帮助为我国控制人口数量做出贡献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解除养老无后顾之忧。

根据预测在未来的10~20年,城市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独生子女父母将超过70%(风笑天, 1991),尤其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将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高峰来临之前,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将有助于缓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高峰对社会所带来的冲击和负面影响。

(1)重点抓优惠政策措施的制定

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出现是由于严格执行生育政策的结果。最关键的是通过社会政策解决有经济困难的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的经济保障问题,即运用各种优惠政策措施增强独生子女家庭中两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提升他们家庭养老和独生子女父母的自我养老能力。在重视家庭养老保障的同时,重视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家庭养老、社会保障和自我保障平衡发展,互为补充,以解决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在经济方面的忧虑问题。

(2)构建不同年龄段独生子女家庭多层面的社会保障

鉴于不同年龄段独生子女家庭急待解决的问题不同,实施不同的社会养老保障策略。20~24岁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年龄已到中年,仍在劳动或下岗,其子女继续受教育或已经工作,而且大部分还未结婚自立门户。这类家庭急待解决的是父母就业、再就业、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和子女的教育问题。应投入资金建立对这类家庭父母的职业培训体系和用工信息网络,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为想谋职的父母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对于想从事自主创业的人群,提供有效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相应的经营管理培训,给予贷款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协助他们解决注册和启动资金问题。25岁以后的独生子女父母,多数已经到了退休年龄,身体健康状况明显下降,子女一般也成家立业,与父母分开居住,这类家庭急待解决的是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以及家庭空巢社区养老保障问题。

(3)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城市社区养老是辅助居家养老的最佳载体,可结合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者的优点,就近为老人服务降低服务成本,以较低的费用获得周到的服务。从本次调查中,独生子女父母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强度依次是:社区医疗服务(8710%)、应急呼叫类服务(8512%)、家政服务(8315%)、护理保健类服务(5412%)、托老服务(5211%)。独生子女父母能承担的社区服务支出集中在每月200~800元之间,占4112%,说明相当一部分老人对社区服务费用有一定的承担能力。将来要重点解决身边无子女有困难或身体差的空巢老人的上门医疗服务和家政服务问题。

(4)建立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基金及意外伤亡扶助制度

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在遏止我国人口过快增长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虽然对城镇60岁及以上独生子女父母有专门的一次性奖励政策,但是对于贫困的独生子女家庭的生活消费可谓是杯水车薪。所以建议在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的基础上,建立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基金。尤其应该给予经济困难的独生子女家庭相应补助,对于经济条件差,但是又不够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的独生子女家

 4期王树新 张戈 我国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担心度研究85

 庭,政府也应该给予相应的补助,补助的标准应使其家庭收入显著高于低保户的收入水平。

另外由于成年独生子女的意外伤亡,将对老年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养老造成极大的风险(辜胜阻,1987),所以应该建立独生子女家庭子女死亡伤残的家庭扶助制度。对于失去惟一子女的年老父母应由当地民政部门给予基本生活保障费用,并由居住的社区协助解决养老照顾问题(潘允康, 1987)。

(5)建立独生子女父母公益基金会

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或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给予生活有困难的独生子女父母公益金作为养老补贴。资金来源可以企业赞助、社团捐助、居民共助、个人赞助等渠道筹集。政府也可以指定某种税收的一部分作为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公益基金。

(6)独生子女间建立新型合作组织,共同应对父母养老问题

独生子女之间应建立广泛的互助关系,比如,均为独生子女的同学、同事、朋友,彼此之间相互协助,共同完成对彼此父母的照料问题。城市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独立照料父母也有一定难度,出现紧急情况势必需要其他人提供帮助,所以独生子女之间可以建立新型的合作组织,在关系很好的朋友中形成互帮互助群体,彼此父母有需求而自己没有时间、精力,或者身在外地不能及时赶到时,可以充分发挥团体的力量,其他邻近的独生子女可提供必要的帮助。目前,很多独生子女之间已经存在了这种合作关系,身在外地的独生子女拜托居住在父母所在地的同为独生子女的同学、朋友、同事等在自己父母有需求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认为利用这种自发形式的合作组织为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提供帮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7)倡导独生子女父母加强养老储备意识

从人口学角度来讲,家庭子女数减少,老年人需求增多,意味着家庭养老资源不足,但是父母需要抚养的孩子数量减少,将唯一的子女抚养成人后,年纪较轻时就摆脱了孩子的拖累,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挣钱,仍有余力为自己老年生活积蓄。表面看来计划生育使多子女共同承担的养老任务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独生子女负担加重,实质上,父母将少生的孩子抚养费作为积蓄留给了自己,使自身积累明显增加,养老功能加强。应积极宣传和引导独生子女父母趁年轻并从事有收入的工作时,除了用于改善自己现在的生活条件和培养独生子女支出外,要抓住时机进行自我经济储蓄,以备今后养老之用。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2006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2007-10

2 彭希哲.独生子女家庭不是理想的家庭结构模式.中国新闻网,2008-07-07

3 风笑天.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人民网,2006-03-07

4 穆光宗.中国独生子女家庭面临五大风险.京报网,2006-09-15

5 王树新.中国养老保障研究.华龄出版社,2004-08

6 风笑天.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的老年保障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91;5

7 辜胜阻.中国传统婚姻思想对现代婚姻的影响.婚姻与家庭,1987;1

8 原新: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支持1人口研究,2004;5

9 潘允康.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宋 严 收稿时间:2008-05)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可行性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可行性研究 国老龄办《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我国老龄化趋势和DS街老年人需求现状 我国是全球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据推测,直到21世纪末我国老年人的比例都将始终维持在30%左右。我国的养老问题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家庭成员虽然仍是老人最主要的照顾资源,但家庭的照顾功能正逐渐弱化,所以居家照顾必须配以适当的社区照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既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需要也满足老年人不想脱离原有熟悉环境的意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过渡养老形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养老服务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但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比重偏低、质量不高,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广州市政府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也十分重视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通过政府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形式在全市每个街道建立起由专业社工组合成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尝试以专业的社会服务方式,将专业社工引进居民社区。其中DS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属于广州市黄埔区的一条街道之中的专业性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DS街总面积13.10平方千米,辖内共设4个社区居委会。户籍总人口18331人,流动人口45490人。DS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由广州市广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并运作,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而特别举办的社会福利性服务项目,是广州市推进社会管理服务改革创新中产生的惠民工程。中心内设有多功能大厅、青少年活动室、婚姻家庭活动室、长者活动室、就业辅导室、个案工作室、心理咨询室、电子阅览室,偶到服务区等区域。针对当地社区居民的需求开设了家庭、长者、青少年、残障人士、就业辅导、志愿者培训与服务、文娱康乐七大服务平台。其中长者部的设立是针对DS街辖区内的老年人的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 辖内60岁以上常住户口的老年人约2200多人,常住人口18600多人,即约占辖内常住人口的11%,常住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较高。其中60-69岁的中低龄老年人的比例高,占了总数的56%;70-79岁的占了总数的28%;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了总数的16%。中心运行一年之中主要着重于辖内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的摸底以及中心的宣传工作,长者部通过调查、探访、外展活动等方式对辖内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进行了总结。 1、长者有健康维护的需求 目前DS街绝大部分老人都是居家养老。长者服务的重心是老年医疗服务,社区医疗服务成为社区老年服务的核心需求。在大部分的调查对象看来,他们的健康状况良好,而有慢性疾病或重病大部分的老人希望得到更好的生活照料和医疗保障。 2、自我价值体现的需求 退休对长者来说是新的开始,许多达到退休年龄的长者希望通过丰富的文娱活动继续展现自我价值。由于许多长者过去忙于事业无暇做自己喜欢的事,现在难得闲下来,因此他们希望能够好好享受生活,书法绘画、唱歌跳舞、外出旅游等成为他们新的生活安排。 3、社会参与的需要 长者有表达意愿、维护利益、发挥作用的需要。从探访中发现,辖区内长者在退休后自文体运动,包括:太极拳、腰鼓、柔力球等,并参加到各种公益性的演出当中,这也说明了长者的社会参与程度比较高。 4、社区照顾的需要

美国太阳城养老社区案例研究

美国太阳城养老社区案例研究 1、太阳城选址于阳光明媚的凤凰城郊区 太阳城是美国著名的退休社区。它位于凤凰城西北12英里,那里全年312天能够接收到日照,因住在其中的老年人活跃的生活方式而闻名。太阳城拥有1200亩的高尔夫球场,所以又被称为“高尔夫爱好者的天堂”,在它周边有Lake Pleasant地区公园,White T anks 地区公园以及亚利桑那原始人生活历史博物馆。 太阳城位于Maricopa郡,北纬33.597°,西经112.271°,海拔1142英尺。它处于Phoenix-Mesa-Scottsdale区域,占地37.8km2(14.6mi2),其中陆地37.6 km2(14.5mi2),水域0.2 km2 (0.1mi2)。

2、太阳城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史 20世纪50年代,这里本来是一片半沙漠的棉田。地产建筑商德尔·韦布路过此地,觉得这里气候炎热干燥,土地又非常便宜,决定在这里建些住宅,供美国寒带一些农民在冬季农闲时到这里来度假,结果来这里度假的基本是老年人。受到启发,他干脆把目标定在老年人身上。 60年代之前,他在这里建了些仅供55岁以上退休老人居住的样品房,同时修建了疗养、医疗、商业中心及高尔夫球场等老人娱乐配套设施。 太阳城由Del Webb公司于1960年开始建设,经过20年的发展基本建成。原本太阳城有一个计划好的街道网络,后来被凤凰城的第二次街道规划打破,所以在过去40年中社区变化很少。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员居住到这个区域,在80年代后期,Del Webb 开始建造Sun City West,在90年代后半叶开始建造Sun City Grand,在21世纪00年代前期开始建造Sun City Festival。 1959年,Del Webb公司开始建造社区,首先建起来的是一个商业中心,然后是个高

独生子女家庭补贴办法

独生子女家庭补贴办法 各村(居)、企事业单位: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独生子女家庭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实行补贴的意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发放管理的意见》、《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关于独生子女家庭实行补贴和奖励的实施办法》及《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村计划生育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的精神, 现就全镇独生子女家庭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实行补贴和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发放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实施办法, 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独生子女家庭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实行补贴的实施办法 (一)补贴对象 具体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并已落实避孕节育措施; 3、夫妻可任选一方,女方须年满35周岁, 男方须年满45周岁。 (二)补贴标准 1. 已在企业或以自谋职业形式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 每人每年可补贴养老保险费300 元。 2. 女方在1979年12月31日及以前出生,符合《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关规定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而放弃生育的, 每人每年可补贴 养老保险费1000元;对纳入全县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参保人员, 每人 每年可补贴养老保险费1500元;对女方年龄满45 周岁或男方年龄满55周岁而放弃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对象, 一次性给予每户2000元的专项奖励。已在企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不得享受该项待遇。女方在198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家庭,不再享受该项补贴奖励。

以上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对象, 最长可享受15 年的补贴。夫妻任 一方享受补贴后, 中途不得转换享受对象。 (三)补贴方式 本村(居)符合条件的对象, 在自行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后凭有关手续, 以村(居)为单位领取补贴经费。 1、2002 年至2008 年七个年龄段已参加原计划生育社会养老保险 的对象, 仍按原办法办理手续。补贴标准提高至1000元。 2、符合补贴标准1000 元的对象, 须提交《县放弃再生育优惠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养老保险证》、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当年的养老保险费的缴费凭证。 3、符合补贴300元的对象, 须凭《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养老保险证》、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 自谋职业参保对象凭当年的养老保险费的缴费凭证, 企业参保对象凭上一年度的缴费对账单。 4、符合补贴1500 元的对象, 须凭《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县计划生育优惠证》、《养老保险证》、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当年的养老保险费的缴费凭证XX县低收入家庭的凭证。 5、符合一次性2000 元奖励的对象,须凭《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县放弃再生育优惠证》。 (四)补贴原则以户籍为主兼顾生育管理地(双方户口在本镇范围内一律由计生管理村(居)负责统计)。 计划生育统计口径属于我镇管理的, 夫妻中享受一方;统计口径不属于我镇管理的,户口在我镇的一方享受, 但须出具另一方没有享受独生子女养老保险补贴证明(证明样张见附件)。另一方(即户口不在我镇的一方)不得享受。接受委托管理对象不属于享受范围。 (五)统计结算 以村(居)为统计结算单位,在每年的8 月30 日前将数据统计上 报镇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初审汇总后报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经县人 口和计划生育局审核确认后, 与县财政局联合行文下拔补贴经费。

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筹备方案

天津市东丽区华明养老服务中心 运营筹备方案 社会福利事业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社区文明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当地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发展养老机构、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培育老年服务组织和队伍、创新养老机构管理体制成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要任务。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促进东丽区华明街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使全区范围内的“五保”、“三无”、低收入老年人和优抚对象集中供养。现筹备建立天津市东丽区华明养老服务中心,为其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其运营筹备方案如下: 一、机构设置 养老中心成立四个部门,共配备100人工作人员。具体设立的部门及配备人员如下: 1、设立部门 (1)行政管理部 (2)综合服务部

(3)医疗康复部 (4)护理部 2、配置人员 (1)主任—1人;副主任—2人 (2)事业编干部(包括主任、副主任)—20人注:享受华明街事业编干部同等待遇 (3)公益性岗位—40人 (4)具有东丽区户籍的下岗失业人员及农村富余转移劳动力—40人 二、管理方法 1、单位性质 非盈利性区级国办养老福利机构,享有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待遇,其资产为国家所有。服务对象为享受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按合同约定的接受养老服务的人员。 2、管理模式 (1)以华明示范镇管委会进行管理为主,区民政局、卫生局等相关部门对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服务质量、服务费用以及捐赠款物的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相关工作进行指导与扶助。 (2)坚持公建公管的运营模式,保障集中供养;自愿入住、自主选择;有偿、低偿、无偿;本区为主,外地为辅;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山东社科院人口学研究所调研组与机构养老相比,社区居家养老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养老模式,同时也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最大短板。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发展,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养老服务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提升社会养老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学研究所对山东省东、中、西部的48个社区及1200名60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项问卷调查,调研组认为,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供需错位。老年群体作为异质性群体,存在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目前,老年人对体育娱乐、上门看病、文化学习和助餐等服务的需求和利用率较高,需求比分别 为%、%、%和%。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对上门看病和助餐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对体育娱乐和学习活动方面的需求不断减少;男性对于上门看病服务需求最高(%),而女性则对体育娱乐活动的需求最高(%)。但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供给数量、质量或结构上较为趋同,多以提供日常生活服务为主,缺少专业化的医疗保健和精神文化服务。(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医养资源结合不够。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患病几率的增加,他们对自身健康更为关注,对医疗和日常保健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但目前医养结合不足导致老年人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对

医养结合重视不足,%的老年人有1种及以上慢性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运动系统疾病,但是只有%的老年人建立了社区健康档案;二是缺少专业人才,目前有九成以上的社区缺乏医疗健康服务人员,包括全科医生和专业护理员;三是基层医疗机构缺乏执行力度,只能为老年人开展定期体检、举办健康讲座等常规服务,上门看病、康复护理、心理咨询、应急救助等专业性较强的服务无法提供;四是老年人健康意识相对薄弱,社区健康管理滞后,缺乏正确合理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引导。(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扶持力度不足。虽然近年来政府增加了扶持支持政策,但养老服务政策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老年人基本保障水平仍有待提升,目前山东省老年人主要收入来源为退休金(或养老金),平均水平为1863元,城市平均水平为2377元,农村平均水平仅为1343元,购买服务的能力相对不足;二是城乡和地区差异明显,农村地区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地区,东部地区所享受的各项补贴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三是服务设施不足,虽然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的数量增速明显,但由于运行机制障碍和政府补贴不足导致作用发挥受限;四是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目前只有%的社区拥有养老服务平台,难以实现老年人需求和养老服务资源的无缝对接。(四)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目前,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仍存在一些体制和政策障碍:一是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政策有待完善;二是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及配套法规不健全;三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监管薄弱。此外,社区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服务机构以及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目录 (一)

摘要:中国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同时也是老年人口数最多的国家,以家庭为主的传统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而实行社区居家养老与中国的传统和国情国力比较符合,社区居家养老正成为我国城市养老模式的最佳选择。目前,全国各主要城市已经在多年的实践基础上初步建立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但是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设施、运行机制、资金、人员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老龄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中国己经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十一五”期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持续增长,到2010年将达到亿,约占总人口的%,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2132万,占老年口总数的%,[1]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老龄化带来的养老服务问题日益突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迁,传统家庭养老面临一定困境,而我国机构养老设施又严重不足,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所以采取什么样的养老模式,已成为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当务之急。我国人口老龄化是“未富先老”,即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到来的,因此,从中国社会实际状况看,开展社区居家养老与中国传统国情国力比较符合,是符合我国城市老龄群体需求的新型养老模式。 一、社区居家养老是适合中国城市老年人的养老模式 (一)社区居家养老的概念 社区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托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养老的经济来源不再依靠家人和子女,而是政府发给退休金,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大部分也来自于社会和社区所提供的种种服务,这种模式既减轻儿女负担,又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总的来说,社区居家养老是新型的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养老模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化养老模式。 (二)中国社区居家养老现状 根据传统的“四世同堂”的观念,大多数老年人都喜欢过去的家庭养老。但是,依据现在的经济和社会状况,越来越多的子女对于过去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负担不起,特别是家中老人患有重病的。所以我们急需要探求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对我们来说是一件新生事物,是2001年6月我国民政部在全国广泛推行“社区老年福利服 [1]关于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通知.全国老龄委发【2006】7号。

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京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一、硬件建设标准 (一)场所 1、标识:主要位置悬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标识。相应增挂:“星光老人之家,居家养老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标识。 2、选址 按照一是服务对象相对集中,交通便利,供电,给排水,通信等市政条件较好的地方;二是临近医疗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三是环境安静,与高噪声、污染源的防护距离符合有关安全卫生的原则;计划选定在2#楼二楼与卫生计生健康服务中心整合资源。 3、老年人文体活动中心可与文体服务中心结合(挂牌)共用; 4、场所布局布置要求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筑外观应做到色调温馨、简洁大方、自然和谐、统一标识;室内装修应符合无障碍、卫生、环保和温馨的要求,并根据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同时,根据网络服务和信息化管理的需要,覆设线路,预留接口。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房屋建筑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老年人的生活服务、保健康复、娱乐及辅助用房。其中: 老年人生活服务用房可包括休息室(含理发室); 老年人保健康复用房可包括医疗保健室、康复训练室和心理疏导室; 老年人娱乐用房可包括阅览室(含书画室),网络室和多功能活动室; 辅助用房(包括办公室公共卫生间)和其他用房(含库房等)。 (二)设施 1、基本设备:办公桌、椅、电脑、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档案柜、计算机及打印设备、电话等通讯设备。

2、专门设备:轮椅、床铺、食堂用具等。 二、软件 (一)人员 1、人数:不少于10人。 (1)照料管理2人; (2)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不少于6人。 2、职称或技能:从事餐饮工作的人员,须持有健康证,具有一定的餐饮技术。护理员应当接受岗前培训,掌握一定的护理知识和技巧。 3、人员采用合同聘用制和义工招募制。 (二)服务内容 1、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内容 (1)健身服务(同文体服务中心共建共享):设健身房、门球场等体育设施,老人根据自身情况或遵医嘱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健身体能锻炼。 (2)文化服务(同文体服务中心共建共享):图书馆、阅览室、多功能厅在工作日内对入住老人开放,有专人指导并适当组织活动,老年大学自愿报名参加,根据所设课程进行学习(和社区文体服务中心设施合并使用)(3)亲情服务:倡导精神赡养,经常与老人沟通,了解老人的喜怒哀乐、脾气秉性、生活习惯,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视老人为亲人,尽最大可能让老人保持心情舒畅,生活愉快、晚年幸福。 2、居家养老服务内容 代办服务:包括代购物品、代办各种手续、代缴各种费用等,应按照服务对象的要求及时办理,做到当面清点钱物、证件、单据等。 3、服务要求: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敬业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三)制度建设

美国社区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启示_王承慧

文章编号:1009-6000(2012)08-0035-10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王承慧,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 美国社区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启示 The Exploration and Inspiration of Community-based Aging Pattern in USA 王承慧 WANG Cheng-hui 摘要: 老龄化作为全球性人口发展趋势,已成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急需应对的重要挑战。社区养老模式根植社区,无论对于政府还是老人及其家庭,都是成本低、效益高的养老模式,因而在发达国家亦是养老事业发展趋势。本文聚焦美国,分析了美国政府对于提升老人住房可支付性和宜居性的政策支持、对于多层次的社区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以及市场特别是非营利机构等非政府机构在社区养老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最后总结了美国社区养老模式对于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社区养老;美国;住房政策;非政府机构 Abstract: Population aging has been a global trend that is shaping the 21st century, which made it a great challenge for developed countries as well as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community-based aging is a cost-efficiently pattern for government, the elderly and their families. Focusing on USA, the article introduced different forces and their roles in community-based aging: government policies on the elderly housing and multiple service frameworks, the roles of market forces and especially the contribution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the end, some brief enlightenment was put forward. Key words: community-based aging; USA; housing policy;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老龄化作为全球性人口发展趋势,21世纪以来已成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急需应对的重要挑战。各国既有的养老模式在人口持续老龄化的压力之下,都面临如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拓宽财政渠道、整合各类资源、优化老年宜居环境等方面的多重压力。世界卫生组织(W H O)在2007年制定的老年友好城市(age-friendly city)建设指南中,提出了包括城市物质环境(户外环境和建筑、交通、住房)、城市社会环境(社会尊重和包容、社会参与、公民权利、就业)以及养老服务(信息畅通、社区支持和健康服务)等城市层面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指南。指南中明确指出养老服务的几个关键问题都和社区有关,包括类型和覆盖范围是否足够、质量是否能够保证、是否能适应老人特定需求和选择、是否方便可达、是否可支付。 社区养老,是相对于机构养老而言的概念,是指围绕家庭和社区能够 得到的养老服务,具体包括居家养老

日本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日本城市社区养老服务

日本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日本城市社区养老服务 【摘要】社区养老服务作为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了家庭养老功能衰退导致的缺位,顺应了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同时充分满足了中国老年人养老的需要。本文从政策与法律、组织形式以及服务内容等方面解析了日本社区的养老服务,并以此为借鉴提出了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关键词】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日本中国 我国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家庭养老模式的退化,健全的社区养老服务显得越来越重要。日本是亚洲国家中最先进入老龄社会的国家,也是全球老龄化进程最快、老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同时它也与我国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因此,日本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经验和对策对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相关概念 1、城市社区 城市社区是大规模的异质性居民聚居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具有综合功能的空间地域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在我国,根据《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给出的定义,城市社区是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意见》把城市社区的范围界定为居民委员会辖区。而在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中的“社区”最恰当的定位应该是街道和居委会两个层次,因为不同层次的社区老人规模不同,社区组织建设的养老服务设施及开展服务项目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2、社区服务及社区养老服务 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以社区组织为依托,以生活在一定社区地域内的全体成员为对象,通过社区成员间的互助性服务,解决本社区的社会问题。其中,满足老年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服务,即社区养老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日本城市社区养老服务 伴随着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的严重以及家庭养老模式的退化,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十分关注社区养老服务,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以及丰富的服务内容。

独生子女养老情况调查报告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情况调查报告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目前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开始迈入老年。能否妥善解决这些父母的养老问题,对今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至关重要,也关系到我国能否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困境 我国目前养老形式主要是家庭和社会养老,面对“银发浪潮”,这两种模式都露出了不足: 家庭模式转变,家庭养老存在困难。大量的“421”家庭和“空巢”家庭的出现,使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减退。“421”家庭具有小型化、核心化的特点,在这种“三明治”式的家庭关系中,作为核心的夫妻2人,不仅要满足家庭成员的基础物资生活需要,还要为年迈的4位老人提供医疗保障,为年幼的子女提供教育机会,这无疑是很沉重的经济负担。对于家庭养老,除了经济上的负担,老人的精神需求也难以满足。在有些家庭中,即使老人有自己的收入或医疗保障,但子女在精力上也难以应付,致使父母出于“空巢”状态。 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社会养老模式存在缺陷。我国社会养老模式存在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资金短缺。社会养老服务站的建立需要建设场地、提供设施以及

支付相应的人员工资等经费,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经费往往很难得到有效保障。二是社会养老难以满足老年人生活美满幸福的主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在老年人的精神关怀处于起步阶段,在社会养老模式下老人精神方面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家庭为主体的新型养老模式 针对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不足,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家庭为主体的新型养老模式,即在政府的引导下,让家庭与社区相互合作,进行优势互补,共同承担越来越重的养老压力。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加强法规政策建设,完善养老保险体系。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包括基本的养老金和养老保险两个方面,目前我国老人退休时领到的养老金仅有社会平均收入的30%-40%,当老年人体弱多病时,这些养老金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另外,我国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非常狭窄,尤其在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覆盖面小、共济性差、筹资方式单一、保障水平较低等问题。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和实施,有效地推动了基本养老保险在城镇地区的普及。对于农村地区,也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推动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各级政府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制定不同的政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探究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Chengdu Textile College 第31卷第2期(总第112期) 2014年4月 Vol.31,No.2(Sum112) 文章编号:1008-5580(2014)02-051-04 收稿日期:2014-02-09 作者:王倩(1988-),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研究。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探究 王 倩 (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39)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到来以及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的转型,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 开始面临严峻挑战,社养老服务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有效解决养老问题的良好选择。近年来,社区养老服务正在不断发展中,但我国大部分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社区养老服务中普遍存在着养老服务认识缺位、养老人力资源不足、养老服务内容、养老服务经费、养老服务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等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关键词 老龄化 社区养老 养老服务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2013年12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枟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枠,蓝皮书指出:中国引来了人口转型的拐点,人口红利将进入逐渐收缩时期。未来若干年里,中国劳动力人口将在波动中趋于下降,出现负增长趋势,人口老龄化开始加速,2013年60岁及上老年人口达到2亿人,到2030年中国将迎来人口老龄化高峰。我国人口老龄化、空巢化和高龄化形势严峻,人口老龄化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加重了社会负担,如何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已经成为社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养老服务作为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的一种辅助方式应运而生,社区养老吸收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而受到人们的认可,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方式。然而,作为一种新的养老服务方式,社区养老服务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 1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所面临的问题 由于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城市社区养老在服务认识、养老人力资源、服务内容、服务经费、服务政策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1.1 城市社区养老认识缺位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社会有关方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尚未引起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养老服务业起步晚,发展滞后,各方面为解决老龄化问题所开展的工作认识不到位。 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相关管理服务部门对社区养老服务认识不足,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于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仍不够;很多家庭对于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认识和相关知识了解甚少,甚至有些子女对社区养老服务产生了怀疑和误解,对社区养老服务抱着不信任的态度;老年人观念认识不到位,老年人参与不足,作为需求方的老年人参与不足,导致居家养老服务中无偿、低偿服务实施效果不明显,同时老年人对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了解程度不高;社会各界对于养老服务的关注度不高,作为企业,由于养老服务业带有公益性质,与他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传统认识有背离,他们致力于居家养老服务的热情并不高。1.2 城市社区人力资源不足且素质低下 人力资源是推动一个事业发展的基本因素,养老服务供给仅靠政府是不够的,作为一项社会事业,它需要个人、家庭、企业、非营利组织、社会团体等的广泛参与。活跃在养老服务中的大部分工作者是一些下岗人员,他们没有通过专业培训

社区养老案例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信息咨询服务

市民王女士今年70岁了,每天都去社区的图书阅览室看报,去文化活动室唱歌,去体育健身室打球,累了还可以去日间照料室休息。饿了有配餐,病了有保健医,不愿意出门,网上养老院的商家还上门服务。这样充实的生活得益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设立。至2011年底,哈市60岁以上老年人达150.94万人,老年人已占到总人口的15.2%。哈市各区积极筹划,相继出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措施,让老人在家也可颐养天年。 “托老所”能吃喝玩睡有人陪聊天 每天上午10点,在道里区抚顺社区,89岁的马心如(化名)老人就“入托”了。老人“入托”一年多,“入托费”社区给她打了9折,每天只要9块钱,包括一顿两菜一汤的午饭。

老人与女儿一起住,每天早晨,女儿出门时她也跟着出门,在外溜达一会,10点到社区。有时候她会在棋牌室看人打扑克,看累了就回日间照料室看电视剧,或者与助老协管员宋阳聊天。11点多,宋阳叫老人一起去食堂吃饭。午饭是发糕、粥和西红柿炒鸡蛋、干豆腐。老人不吃干豆腐,宋阳让大师傅又给拌了点咸菜。宋阳说,老人每顿都离不了咸菜,遇到食堂没有咸菜,她就出去给老人买榨菜。午饭后,宋阳陪老人散会儿步,老人就回照料室睡觉了。15点,老人起床去超市,宋阳对老人的照顾也结束了。老人说,在超市待一个多小时,她就往家返,17点到达楼下的烧饼店,在那等着女儿回来,一起上楼。 作为道里区居家养老的样板级社区,抚顺社区共有7间日间照料室22张床。道里区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道里区以抚顺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为重点,以6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依托,着力拓展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服务功能,为老年人提供日间托管、午间小憩、营养配餐、上门理发、文化娱乐等日间照料服务。 九十岁以上老人享免费服务 近日,家政服务员刘守华来到乡里街67号4单元井凤兰家做家政服务。94岁的井凤兰与72岁的女儿一起生活。政府每个月给井凤兰160元的家政服务券,刘守华就是社区派来给她服务的。除了家政服务券,井凤兰每月还有一张医疗服务券,社区卫生院的保健医会定时巡诊,上门给她量血压,并叮嘱老人注意事项。 道里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岩介绍,2008年,道里区率先在全省开展菜单式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制定了以孤寡、困难、残疾、独居、生活不能自理五类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居家养老服务政策。2010年,在全省率先制定并出台为90周岁以上超高龄老人家庭提供普惠型辅助式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提出不限条件、不设立“门槛”,将居家养老服务普惠所有道里区超高龄老人家庭,同时增设“辅助擦身、辅助护理、时段替补”等特色服务。2011年,制定了为80-89周岁低保、低收入老年人家庭提供补充式居家养老服务政策,道里区政府买单的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达到1067人。仅这两项居家养老服务,区财政每年拿出资金150余万元。 入住“网络养老院”紧急情况专人管 住在乡政社区的袁淑珍是名空巢老人,子女都不在身边。70多岁的袁淑珍生活能自理,可就是害怕万一有点啥事,身边没个可以帮忙的人。乡政社区知道了袁淑珍的顾虑后,为她申请了一键通呼叫器,呼叫器连在家里的固定电话上,紧急求救时按红键,网络终端的工作人员就会根据登记信息第一时间联系到所在社区主任及老人的亲属。 早在2009年,道里区就成立了我省首家网络养老院,区政府出资为孤寡三无老人配备了“随身通”应急手机,依托邦尼“呼叫援助指挥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应急援助、亲情问安和生活资讯等服务。老年人在“随身通”手机信号覆盖的任何地点发生意外情况,可通过一键(SOS)发出求助信号,服务平台提供24小时援助服务,并在第一时间通知老人亲属、志

60岁以上独生子女补贴的发放标准

60岁以上独生子女补贴的发放标准 独生子女费是计划生育政策自实施以来,中国对独生子女实行奖励政策。凡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从领证之月起 到子女14周岁,每月发放独生子女保障费5-10元。 根据地区不同的情况,发放的独生子女费是不同的,这就牵涉到独生子女费的发放标准。独生子女父母在退休后可以享受原退休金 额外+5%的奖励,或以一次性发放补助代替。 以广东省为例,独生子女费发放标准根据《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七条,本省户籍独生子女父母,由当地人民政府发 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享受以下优待奖励补助: (一)属于职工和城镇居民的,从发证之日起至子女十四周岁止,每月发给独生子女保健费十元,并可给予适当奖励。独生子女保健 费和奖励金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各负担百分之五十。职工以外的其 他人员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解决。对于城镇居民中的独生子女父母,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时,按一定标准发放计划生育奖励金; (二)属于农村居民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奖励或者办理养老保险; (三)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后未再生育或者收养子女的夫妻,由人民政府给予一定的扶助金; (四)就业、住房、扶贫救济及子女入托、入学、医疗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照顾; (五)产妇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三十五日的产假;男方 享受十日的看护假。产假、看护假期间,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 遇和全勤评奖。

前款第一项、第三项规定的计划生育奖励金具体办法和扶助金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自本次修订施行之日起一年内另行制定。 独生子女父母的年龄 女方年龄在49周岁以内,男方年龄在60周岁以内; 独生子女的年龄 在具备领取独生子女费的条件后并办理后,并不是终生都可以领取此费用的。法律上有相关的规定:独生子女费是自领取《独生子 女父母光荣证》之月起发至其独生子女满十四周岁止的。也就是说,独生子女费只发放到独生子女14周岁为止。 综上所述,独生子女费发放年龄除了父母要符合年龄外,子女也要符合。 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晚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奖励假7天。晚育的女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 假外,增加奖励假30天,奖励假也可以由男方享受,休假期间不得 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不休奖励假的,按照女方一个月 基本工资的标准给予奖励。 个体工商户的雇工晚婚、晚育的,由雇主按照本条前款规定奖励。农村居民、城镇无业居民和个体工商户晚婚、晚育的,由乡镇人民 政府、街道办事处给予适当奖励。 规定的休假外,经所在单位批准,可以再增加产假三个月,但减免三年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3、独生子女的托幼管理费和十八周岁之前的医药费,由夫妻双 方所在单位依照有关规定报销; 4、独生子女父母,女方年满五十五周岁,男方年满六十周岁的,每人享受不少于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 5、农村在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时,应当为独生子女父母优先办理 养老保险。农村安排宅基地,对独生子女父母应当给予优先和照顾;

中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研究的文献综述

中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居家养老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以社区为依托,通过建立专业化的服务机构,为在家居住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务。居家养老结合了家庭养老的特点和机构养老的优点,是当前形势下适合城市社区老年人选择的养老方式。 关键词:居家养老、实践、优势、问题、建议 2011年4月28日(星期四)上午10点,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发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不可置疑,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考验,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和人多地少矛盾突出的地区,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005到2030年是中国老龄化的加速时期,总人口预计增长1.45亿,而老年人口预计增长达2.02亿。【1】人口老龄化正在逐渐瓦解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红利”,从而将形成“未富先老”的局面,影响并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所以老龄化问题是中国政府应该积极和尽早制定相应对策的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如何妥善处理大量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会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严峻而紧迫的话题。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居家养老所做的研究分析,重点概述目前我国城市社区中的居家养老模式的现状,探讨该模式提出的背景、相关的研究综述、个地方的经验以及在当前环境下的优越性和不足之处,从而试着提出相应的建议来完善居家养老模式。根据学者们的学术报告,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 一、居家养老的涵义 关于居家养老的涵义,在国内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定义。但总体来说,大多数学者支持以下的观点: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民族传统为支撑,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基本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2】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精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 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 , 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己经不能适应我国目前的形势的需要 , 社区的发展使其逐渐成为各种服务的依托和载体 , 在此条件下 , 社区服务在养老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也随之蓬勃的发展起来。本文就针对我国城市社区养老存在的现状分析其对策。 关键字:人口老龄化,城市社区 ,社区养老社会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量在增加。至 1999年 10月,我国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 10%,中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是不争的事实。老年人口已经成为一个有其特殊需求的庞大群体。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入住要求; 而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处于逐渐弱化的状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年轻人在家照料老年人的机会大大减少。此外,空巢家庭也在日益增多,进一步弱化了家庭的养老功能。这一客观现实,迫切要求社区加强老年人的照料服务功能。社区养老服务已日益显示出了其迫切性和必要性。 一、社区养老服务的内涵及其优越性 社区是由一定的人口、地理区域、社会组织、文化等因素组成的共同体,在我国城市, 一般是以街道或居委会作为基本单位。在研究养老问题时, 社区也应包括一些党政机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宿舍区。所谓社区养老服务,是指在社区内为老年人提供的包括物质、设施、衣食住行方便以及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保健、文化教育、体育娱乐、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可以帮助实现老年人传统家庭养老观念的心理需求。第二, 社区是老年人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 是老年人所熟悉的社会环境, 在提供养老服务方面具有天然的地缘和亲缘优势。第三, 有利于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内各种养老资源。 二、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发展较快。但是, 从总体上来讲, 社区养老服务业在其发展过程中,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和传统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也存在着一些应该引起重视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观念认识不到位。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一些职能部门和社区管理与服务部门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 观念落后。没有把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事业提高到反映一个社会文明进步水平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持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服务意识差。

当前独生子女家庭赡养老人负担重

农村独生子女家庭赡养老人负担重 上世纪70年代末起,伴随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独生子女。随着近年来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迈入老年,独生子女家庭赡养老人负担重开始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今年31岁的黄伟,家住在单石村张家湾社,和岳父母一起居住已经有好些年了,夫妻双方作为独生子女,照顾双方父母是他们应尽的义务,现在岳母瘫痪在床,女儿在读小学,由于要照顾老人,夫妻都无法外出打工,可是农村仅有的土地,不管怎样汗流浃背还是生活地很清贫。 作为家中独子,黄伟最为担心的是,现在父母还可以自己劳动,只是在农忙时节给予一定帮助;有个头疼脑热的,去照顾一下就可以。但父母年岁已高,开始一年不如一年,一旦父母丧失了劳动能力,那对他这样目前仅能够维持简单生活的农村家庭来说,真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据我们走访了解的情况来看,天星寺镇的的许多农村独生子女都面临这样的难题。他们这一代唯一增收的方法就是到城市去打工,通过努力工作,通过出卖劳动力,在城市里忍受着非人的蚁居生活,微薄的收入除去昂贵的城市生活费用,所剩不多的积蓄往往还不够支付子女高昂的教育费用。作为独生子女,对生活品质追求,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等还没有实现,生活的压力已接踵而至,不仅有着“养不起小

孩”的忧虑,还面对“养不起父母”的危机。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沿袭多年的至理名言,也是现阶段广大农村的现状,这就决定了老人的赡养主要依靠子孙。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无力、无暇照顾老人的矛盾越发凸显,特别是新的家庭结构--“四二一”模式(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形成,两个年轻人要负担起四个老人的养老问题,还要抚养一个孩子,加重了家庭负担,更增加了家庭养老的难度。 在重庆市巴南区天星寺镇亘融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打工的陈志萍,是单石村单石庙社村民,虽然父母现还不到60岁,身体也还健康,但父母今后的养老问题也成为他生活求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毕竟自己仅有的微薄收入,要负担起四个甚至更多的老人,还要负担起下一代的抚养义务,生活将非常困难。 陈志萍说:我们父母这一辈,一般都是多子多孙的家庭,兄弟姐妹好几个,照顾父母就相对就要简单一些。爷爷、奶奶可以轮流到各个子女的家里去住,哪怕就是生病住院了也可以大家轮流看护。现在我和我老公都是独生子,我们两个人要照顾四个老人,甚至还要照顾他的爷爷奶奶,和我在世的外祖父,同时还要抚养孩子,真不知道该怎么应付。” 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农村独生子女家庭赡养老人负担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养老方式下的沉重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