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政治学概论22秋学期在线作业1-[学习资料]-答案3

政治学概论22秋在线作业1答案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阶级统治与政治统治体系的核心是()

【A.项】国家机器

【B.项】政党

【C.项】国家形式

【D.项】国家类型

【此题正确选项是】:A

2.资产阶级通过与封建势力妥协而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是()

【A.项】法国

【B.项】英国

【C.项】德国

【D.项】美国

【此题正确选项是】:B

3.政治参与者有分歧,但存在共同利益,为此他们采用的典型策略是讨价还价,结果是赢家多于输家或者每一方都是赢家。这样一种政治情形属于()。

【A.项】非零和博弈

【B.项】积极的非零和博弈

【C.项】消极的非零和博弈

【D.项】零和博弈

【此题正确选项是】:B

4.政治发展研究作为政治学研究的一个专门领域并使之系统化是始于()

【A.项】近代

【B.项】20世纪初

【C.项】二战之前

【D.项】20世纪50年代

【此题正确选项是】:D

5.由普通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的国家是()

【A.项】美国

【B.项】法国

【C.项】德国

【D.项】意大利

【此题正确选项是】:A

6.社会主义时期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

【A.项】剥削制度

【B.项】宗教信仰

【C.项】阶级压迫

东师《政治学概论》15秋在线作业3满分答案(1)

东师《政治学概论》15秋在线作业3满分答案(1) 政治学概论15秋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得分:30 1.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中处于权力结构最高地位的是() A. 立法权 B. 司法权 C. 行政权 D. 监察权 正确答案:C满分:3分得分:3 2.我国的民主党派是 () A. 执政党 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B. 在野党 C. 反对党 D. 参政党 正确答案:D满分:3分得分:3 3.宪政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它的()正义。 A. 法治 B. 形式 C. 结果 D. 程序 正确答案:D满分:3分得分:3 4.实行议会君主制政体的典型国家是()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德国 正确答案:B满分:3分得分:3 5.()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A. 发展经济 B. 共同富裕 C. 政治发展 D. 政治制度化 正确答案:D满分:3分得分:3 6.古罗马实行贵族制,主要表现为掌握重要权力的是由奴隶主阶级中的少数显要贵族组成的() A. 元老院 B. 人民大会 C. 长老会议 D. 议事会 正确答案:A满分:3分得分:3 7.原始社会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中出现的寄生阶级是() A. 贵族

B. 僧侣 C. 商人 D. 地主 正确答案:B满分:3分得分:3 8.社会主义时期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 A. 剥削制度 B. 宗教信仰 C. 阶级压迫 D. 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 正确答案:D满分:3分得分:3 9.自行消亡的国家类型是() A. 奴隶制国家 B. 封建制国家 C. 资本主义国家 D. 社会主义国家 正确答案:D满分:3分得分:3 10.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最有影响的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是() A. 神权论 B. 契约论 C. 暴力论 D. 有机体论 正确答案:B满分:3分得分:3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得分:30 1.下列哪些组织属于政治组织?() A. 政党 B. 国家机关 C. 工会 D. 共青团 E. 教会 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 2.工人阶级在历史上的革命作用的表现() A.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 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历史任务 C. 推翻剥削制度 D. 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E.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正确答案:AB满分:3分得分:3 3.国家权力与其他权力相比的特性表现为() A. 强制性 B. 普遍性 C. 主权性 D. 道德性 E. 群众性 正确答案:BC满分:3分得分:3

政治学概论自考重点试题-答案

政治学概论(一) 一、单选 1、马克思认为,政治的核心是()A、阶级B、国家C、政权D、经济 2、第一次提出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的是()A、马基雅维里B、马克思C、马克斯·韦伯D、莫尔 3、柏拉图是古希腊时代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其代表作()中,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A政治学B理想国C君主论D政府论 4、()是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实证比较方法B、行为主义方法C、历史研究方法D、哲学思辩方法 5、国家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产生的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是() A、雅典国家的产生形式 B、罗马国家的产生形式 C、德意志国家的产生形式 D、希腊国家的产生形式 6、()是国家产生以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形式A、血缘家家庭B、父系氏族C、母系氏族D、氏族 7、家长制家庭的主要特点,一是把非自由人包括在家庭内,二是()A、母权B、族权C、父权D、主权 8、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国家都是阶级的国家,国家的实质是() A、政治统治 B、阶级专政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阶级性质 9、国家的历史类型是由赖以存在的()所决定的A、社会政治基础B、社会经济基础C、阶级统治基础D、社会文化基础 10、()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A、母系氏族制国家B、封建制国家C、贵族制国家D、奴隶制国家答案:①C②A③B④B⑤A;⑥D⑦C⑧B⑨B⑩D 11、社会主义国家不是被更替,而是以()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A、革命B、自行消亡C、改良D、战争 12、资产阶级通过与封建势力妥协而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是()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 13、()的出现标志着城市经济在西欧的形成。 A、市场B、市镇C、商人D、资本家 14、()是垄断资本所采用的最残暴、最野蛮的政治形态,是垄断资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统治地位实行的公开的恐怖专政。 A、垄断国家B、法西斯国家C、金融资本国家D、福利国家 15、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A、选举制B、代议制C、政党制D、共和制 16、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基础是 A、共产党的领导 B、工人阶级C、工农联盟D、统一战线 17、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上,我国采取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国家结构形式。A、单一制B、联邦制C、复合制D、邦联制 18、()是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先决条件。 A、无产阶级革命B、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C、打倒帝国主义D、推翻军阀统治 19、()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出代表组成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A、人民代表大会 B、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C、爱国统一战线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从国家活动的原则来看,新型民主在国家活动中的表现就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选举制C、民主集中制D、公有制 答案:①B②B③B④B⑤B;⑥C⑦A⑧B⑨D⑩C 二、多选 1、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包括()A、政治学基础理论B、中国政治C、公共政策D、行政管理 E、国际政治 2、儒家的政治学说,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A、为国以礼B、以力假仁C、为政以德D、无为而治E、以法治国 3、国家根本区别于氏族组织的主要特征是()A、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组织以血缘关系划分居民B、国家组建了管理机关C、国家组建了赋税机关D、国家组织设立公共权力E、国家是个历史现象 4、下列与人类社会存在着共生关系的是()A、权力B、国家权力C、社会管理职能D、政治统治职能E、阶级 5、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主要有( A、领主占有制B、地主占有制C、国家占有制D、自耕农有制E、私人占有制 6、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制具有以下特点() A、它是由专职官吏组成的权力机构B、在官僚集团内部,有着按等级划分官职的严密组织C、封建官僚按高低享有特权D、特权成为官僚制的核心E、官僚制的产生等于中国封建地主经济 7、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途径有()A、对农民土地的剥夺B、通过奴隶贸易,贩卖人口C、通过殖民活动,征服和掠夺殖民地,获取资本,扩展世界市场D、商人把自己的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E、把帮工和学徒变成雇佣工人 8、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A、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反抗和斗争的职能B、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职能C、承担和执行公共事务的职能D、对外职能E、保障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职能 9、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有哪些( A、改良运动B、和平运动C、和平发展D、独立发展E、暴力革命 10、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这一社会形态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C、削除两级分化D、维护统治者的地位和利益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答案:①ABCDE②AC③AD④AC⑤ABCD;⑥ABCD⑦ABC⑧ACD⑨CED⑩ABCE 一、名词解释 1、国家三要素说:把国家看成是由国家主权、领土、居民为特征的组织 2、国家主权:统治阶级专政的全权在政治、法律上的表现 3、地主占有制:我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4、福利国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力并资助社会福利事业,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制度,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行政管理”《政治学概论》网课测试题答案3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行政管理”《政治学概论》网 课测试题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综合考核(共15题) 1.民主首先意味着“人民的权力”。() A.错误 B.正确 2.民族问题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的集中表现是()。 A.地区民族冲突 B.民族压迫 C.殖民掠夺 D.帝国主义战争 3.民族斗争从属于阶级矛盾。() A.错误 B.正确 4.达尔认为,政治发展就是建立在一定技术经济发展水平上的民主制度,动力是政治多元化。() A.错误 B.正确 5.政治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新学科领域。() A.正确 B.错误 6.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中处于权力结构最高地位的是()。 A.立法权 B.司法权 C.行政权 D.监察权 7.政治发展研究作为政治学研究的一个专门领域并使之系统化是始于() A.近代 B.20世纪初 C.二战之前 D.20世纪50年代 8.任免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具体指人事任免权。() A.正确 B.错误 9.联邦制,若干个各自保留独立主权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国家联盟。() A.正确 B.错误 10.亚里士多德把少数人掌权的变态国家称作寡头国家。() A.正确 B.错误 11.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存在方式,政治文化通过政治社会化而获得传播和遗传机制。() A.错误 B.正确 12.政治参与者有分歧,但存在共同利益,为此他们采用的典型策略是讨价还价,结果是赢家多于输家或者每一方都是赢家。这样一种政治情形属于()。 A.非零和博弈 B.积极的非零和博弈 C.消极的非零和博弈 D.零和博弈 13.正确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标准是()。 A.掌权人数多少 B.政体形式 C.国家的阶级性质 D.国家的经济基础 E.国家的地理位置 14.社会中的一些成员为了共同的集团利益而结合在一起,通过积极行动而达到共同目的的社会组织是() A.利益集团 B.压力集团 C.院外活动集团 D.政治性社团 15.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机构的关键组成部分。() A.正确 B.错误

22春“行政管理”专业《政治学概论》离线作业-满分答案2

22春“行政管理”专业《政治学概论》离线作业-满分答案 1. 政治权力诸特性中最具有根本意义的特性是( )。 A.限度性 B.强制性 C.工具性 D.能动性 参考答案:B 2. 多党制度的思想理论基础是( )。 A.合法反对原则 B.选举制度 C.轮流执政 D.依法治国 参考答案:A 3. 对议会党团的情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议会党团的组成有相应的法律规定 B.在两党制的国家,各党不可以在同一议院分别自行建立党团 C.可以由一个政党单独组成本党议会党团 D.议会党团只能由多个政党联合组成本党议会党团 参考答案:D 4. 民族民主革命,就其性质来说,也属于( ) A.资产阶级革命范畴 B.社会主义革命范畴 C.农民革命范畴 D.无产阶级革命范畴 参考答案:A 5. 最早产生两党制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参考答案:B

6. 在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中,“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区别表现在( )。 A.政治文化的世俗化程度 B.政治制度化水平 C.政治参与程度 D.政治结构与功能的分化 E.政治权威的基础或合法性来源 参考答案:ABCDE 7. 政治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新学科领域。(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8. 社会主义民主共和政体具有代表性的形式有( )。 A、巴黎公社 B、前苏联的苏维埃制度 C、前南斯拉夫的代表团制度 D、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参考答案:ABCD 9. 国体是指一个国家的( )。 A.管理方式 B.统治方式 C.阶级性质 D.政权组织形式 参考答案:D 10. 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组织政府的手段 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参考答案:ABCD 11. 阶层与阶级是同一层次的概念。( ) A.错误 B.正确

东师《政治学概论》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

政治学概论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 将政党划分为左翼、右翼、中间的分类标准是() A政党的阶级属性 B政党的意识形态倾向 C政党是否掌握权力 D政党是否合法 正确答案:B 2 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个政治形式是() A苏维埃政权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巴黎公社 D社会主义自治 正确答案:C 3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开山之作是() A《国家与革命》 B《共产党宣言》 C《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D《共产主义原理》 正确答案:B 4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指() A政权组织形式 B国家结构形式 C阶级的专政 D国家机关组织形式 正确答案:C

5 选举制度中的比例代表制有利于哪种政党制度的存在与发展? () A一党制 B两党制 C多党制 D强党制 正确答案:C 6 ()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A发展经济 B共同富裕 C政治发展 D政治制度化 正确答案:D 7 我国最早记载政治活动的典籍之一是 () A《春秋》 B《尚书》 C《史记》 D《资治通鉴》 正确答案:B 8 国体是指一个国家的() A管理方式 B统治方式 C阶级性质 D政权组织形式 正确答案:D 9 垄断资本家为维护其资本的私人占有制采取的最主要的政治手段是()

A缓和阶级对抗 B制定福利政策 C加强对无产阶级的剥削 D控制国家政权 正确答案:D 10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消亡的条件是()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B消灭剥削阶级 C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 D消灭私有制 正确答案:C 二、多选题 1 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B国家职能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 C国家职能是国家活动的基本使命和基本目的D国家职能是国家各机关的活动 E国家职能就是镇压职能 正确答案:ABC 2 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包括()。 A生存权及生命权 B平等权 C自由权 D政治参与权 E安全权、监督权 正确答案:ABCDE 3

《政治学概论》试题3

《政治学概论》22春平时作业3一、单选题 1 人们把政治学当做一门学科研究始于()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我的答案:C 2资产阶级多党制最初产生于()。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我的答案:C 3奥古斯丁在其代表作()一书中提出了神权政治理论。 A《论上帝之城》 B《政治学》 C《论法律》 D《论共和国》 我的答案:A 4我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是()。 A领主占有制 B地主占有制 C国家占有制 D自耕农占有制 我的答案:B 5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层次是()。 A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B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府职能转变 D机构改革 我的答案:A 二、多选题 1权力机关决策的特点有()。 A权威性 B强制性 C执行性 D根本性 E广泛性 我的答案:ACBE 2与传统政治学相比,现代政治学的特征包括()。 A科学体系开始建立 B研究方法的革新 C研究趋向综合化 D研究趋向科学化 我的答案:ACDB 3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主要职权包括()。 A立法权 B决定权 C任免权 D监督权 我的答案:ADBC 4国际法在国际政治中的主要作用有()。 A国际法是保障国际关系有序存在和发展的法律条件 B国际法是确定国家等国际法主体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法定依据 C国际法为裁定和政治解决国际冲突和纠纷提供法律标准和原则基础D国际法为非常状态下的国际政治关系提供了基本准则

我的答案:BADC 5资产阶级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A民族优劣的关系 B民族至上的原则 C各民族平等 D民族投降的原则 我的答案:BDA 三、判断题 1议行合一或民主集中制型政治权力结构不仅在本质上而且在形式上比三权分立与制衡的政治权力结构优越。 A错误 B正确 我的答案:B 2政党是阶级的一部分. A错误 B正确 我的答案:B 3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A错误 B正确 我的答案:B 4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A错误 B正确 我的答案:B 5我国目前最主要的政治社团是工会、青年、妇女组织和工商联合会。 A错误 B正确 我的答案:B 6弹劾美国总统的审理机构是众议院。

东师秋季政治学概论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政治学概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政治决策:一般指国家、政党、政治团体及其领导选择、确定政治活动的方向、目标、原则、方法和步骤的过程; 2.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 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3.资产阶级国家:是资本家在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剥削雇佣工人的劳动,并对无 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专政的国家形态;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 答: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部分: 对内 1、政治职能,即维护政治统治和社会稳定的职能,包括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犯罪活动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两个方面; 2、经济职能,即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我国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家的经济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3、文化职能,即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文化建设能够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能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一方面加强对全体人民的思想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组织发展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4、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为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包括搞好社会治安,保护公共财物,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兴办公共工程,保护环境等; 5、使人人得到自由,平等职能即政府的职能

对外 1、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扞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2.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 答:政治权力具有如下特性: 1、权威性.政治权力的行使要得到全体公民的认可,得到法律的授权,因此,政治权力带有一定的权威性.政治权力的权威性表现在政治权力主体的权威性上.政治权力主体指的是行使政治权力的个人和机构,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各种社会阶级集团、群众团体的组织和机构,以及承担公共职务的个体.他们代表部分或全体公民行使公共权力,体现团体利益或公共利益.政治权力的权威性还表现在行使政治权力的行为的权威性上.由于政治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反映的是公共意志,受到民意、法律、组织、暴力等支持,所以,其权力行为具有权威性. 2、支配性.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 正由于此,政治权力才成为社会势力展开角逐和斗争的焦点. 3、强制性.政治权力也是一种要求政治服从的强制力量.它一般通过严密的组织,以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军事的等多种手段作为备用,奖励和惩罚是它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政治服从,暴力往往是后盾.正由于此,无政府主义者反对政治权力的存在,因为它驾驭和限制了个人行动;自由主义讨厌政治权力,因为它可能威胁个人自由. 4、扩张性.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能力,它的应用边际直到遇到阻力和反弹而不能前进为止.而且,有权力的人总是倾向于滥用权力,所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化”.正由于此,限制和约束权力才成为政治学的一个普遍议题. 5、排他性.政治权力作为一种支配力量,倾向于排除其他权力的介入.政治合作和妥协往往是在权力资源和能力不足的时候才有必要和可能.掌握权力的人,一般也不希望其他权力介入而发生影响;所以,专权既是某些政治领袖个性的结果,也是权力的特性使然.正由于此,合理的制度设计才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而权力之间的制 约与平衡才成为防止专权最有效的手段.

东师政治学概论15秋在线作业3答案(1)

东师政治学概论15秋在线作业3答案(1) 东师政治学概论15秋在线作业3答案政治学概论15秋在线作业3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政治权力的实质是〔〕 A. 阶级统治的权力 B. 个人的权势 C. 公共权力 D. 控制他人的力量 正确答案:A总分值:3分得分:3 2.马克思主义认为,区分不同政治文化的标准,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经济根底,二是〔〕 A. B. 文化传统 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C. 阶级性质 D. 民族特性 E. 国家政体 正确答案:B总分值:3分得分:3 3.选举制度中的比例代表制有利于哪种政党制度的存在与开展 () A. 一党制 B. 两党制 C. 多党制 D. 强党制 正确答案:C总分值:3分得分:3 4.法西斯专政首先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 A. 德国 B. 意大利 C. 日本 D. 西班牙 正确答案:B总分值:3分得分:3 5.在一个国家的国家机构中,处于国家机关体系的最高地位,象征着国家统一的国家机关是() A. 立法机关 B. 行政首长 C. 国家元首 D. 最高行政长官 正确答案:C总分值:3分得分:3 6.民族问题的性质和内容开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的开展 B. 革命和政权的开展、变化 C. 民族同化 D. 民族融合 正确答案:B总分值:3分得分:3 7.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人民民主专政 C. 民族区域自治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正确答案:D总分值:3分得分:3

8.社会中的一些成员为了共同的集团利益而结合在一起,通过积极行动而到达共同目的的社会组织是〔〕 A. 利益集团 B. 压力集团 C. 院外活动集团 D. 政治性社团 正确答案:A总分值:3分得分:3 9.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 A. B. 商鞅 C. 慎到 D. 申不害 E. 韩非 正确答案:D总分值:3分得分:3 10.资产阶级多党制最初产生于() A. 德国B. 美国 C. 法国 D. 意大利 正确答案:C总分值:3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国家权力与其他权力相比的特性表现为() A. 强制性 B. 普遍性 C. 主权性 D. 道德性 E. 群众性 正确答案:BC总分值:3分得分:3 2.实证主义政治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有〔〕 A. 圣西门 B. 付立叶 C. 孔斯坦 D. 孔德 E. 斯宾塞 正确答案:DE总分值:3分得分:3 3.政治家可以从〔〕角度分类。 A. 阶级标准 B. 职业类型 C. 历史类型 D. 人格类型 E. 成长类型 正确答案:ABCD总分值:3分得分:3 4.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的主要职权? A. 行政立法权 B. 行政管理权 C. 社会管理权 D. 议案权 E. 领导和管理经济和城乡建设权正确答案:ABCDE总分值:3分得分:3 5.我国存在的政治文化类型有〔〕 A. B. 主导型的社会主义文化 C. 非主导型的封建主义政治文化 D. 非主导型的资本主义政治文化 E. 主导型的资本主义政治文化 F. 主导型的封建主义政治文化 正确答案:ABCD总分值:3分得分:1.5 6.构成国家机构的主要国家机关包括〔〕 A. 立法机关 B. 行政机关 C. 国家元首 D. 纪检机关 E. 司法机关 正确答案:ABCE总分值:3分得分:3 7.以下关于福利国家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自考法学类政治学概论(国家与阶级)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自考法学类政治学概论(国家与阶级)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 析) 题型有:1. 多项选择题 2. 名词解释题 3. 简答题 4. 论述题 5.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 1.剥削阶级思想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主要有( )。 A.暴力论 B.社会契约论 C.君主论 D.神权政治论E.阶级论 正确答案:A,B,D 涉及知识点:国家与阶级 2.国家的权力特性,主要表现在( )。 A.强制力的垄断性 B.普遍的约束力 C.具有主权性 D.政府的特权性E.阶级的统治性 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国家与阶级 3.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消亡的途径( )。 A.具有渐进性 B.具有自发性 C.通过暴力手段 D.通过和平解决E.通过某人发布命令 正确答案:A,B 涉及知识点:国家与阶级 4.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生产的主要结果是( )。 A.奴隶制的巩固与发展 B.耕地成为私有财产 C.部落联盟的出现 D.商人阶级的出现E.家长制家庭的出现 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国家与阶级 5.认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征服,是人对人使用暴力的结果的是( )。

A.杜林 B.巩普洛维奇 C.考茨基 D.洛克E.卢梭 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国家与阶级 6.神权论的主张者有( )。 A.董仲舒 B.托马斯·阿奎那 C.斯宾诺莎 D.霍布斯E.洛克 正确答案:A,B 涉及知识点:国家与阶级 7.关于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私有制和国家是同时产生的 B.洛克以契约论为根据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C.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中未包括主权、领土和居民 D.消灭国家的历史前提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E.国家是自行消亡的 正确答案:C,D,E 涉及知识点:国家与阶级 8.国家权力与其他权力相比的特性表现为( )。 A.强制性 B.普遍性 C.主权性 D.道德性E.群众性 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国家与阶级 9.契约论 正确答案:契约论: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有代表性的一种国家起源论。它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订立契约的结果,以此说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关系合理性。其代表人物有格老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卢梭等。契约论否定了神权论,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但缺乏科学的根据,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变成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思想武器。涉及知识点:国家与阶级 10.国家权力 正确答案:国家权力:即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利,是统治阶级强迫被统治阶级

高教版政治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政治学概论 1、为什么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作为社会政治现象和组织实体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国家产生于氏族制度的解体过程中,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达到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程度时,便产生国家。社会成员由利益一致、关系平等发展为以不同的阶级地位划分并造成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对立和冲突,这是社会内部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在进化过程中,在社会生产中产生了三次社会大分工,尤其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成为独立部门,是对于国家产生"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它造成了两个结果,一是社会成员的分化达到十分剧烈的程度;二是各种矛盾和冲突日益尖锐化。这样原来在没有阶级对立的条件下产生而且没有任何强制力的氏族制度面对阶级冲突就无能为力了。于是就需要有第三种力量,表面上居于冲突的各阶级之上,压制他们的公开冲突,使阶级斗争在经济领域内以合法的形式进行,于是氏族制度被分工及其后果即社会分裂为不可调和的阶级斗争所炸毁。因此,恩格斯、列宁分别对国家有论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国家产生的基本观点,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反过来说,国家的存在表明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第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是表明国家的本质,就是指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或是哪个阶级的专政,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国家是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依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而建立起来的。但是,仅有经济上的统治地位,统治阶级的地位还是不够巩固的,必须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即利用具有强制力的国家政权来保证其经济上的统治地位。政治统治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是为其经济基础服务的。一个阶级的阶级统治之所以要靠政治通知来维护和巩固,是因为政治统治具有经济统治自身不可替代的特点。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集体意志和力量的表现,是通过“国家意志”实现的,国家意志是政治统治的主要形式。第三,国家是机器,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以内。国家的作用是控制冲突、维护社会秩序。这种社会秩序,说到底就是维护既有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统治地位,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这就是清楚地显示了国家的阶级属性。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从国家与氏族的根本区别深刻揭示了国家是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从而深刻阐明了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性质。 3、如何正确理解国家的政治职能与社会职能的关系?从理论上说,社会管理职能存在的前提是社会的存在,而政治统治职能存在的前提则是国家的存在。这意味着,社会管理职能对人类社会而言,具有共生性,与人类社会相始终。而政治统治职能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只是历史的产物,并非永恒存在,它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国家的政治职能与社会职能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在阶级社会,从根本上讲,社会管理职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同时,这种职能的执行和实现,必须依靠国家权力,所以它又与政治统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在这个意义上讲,政治职能是社会职能的前提;另一个方面,政治职能又必须以社会职能为基础,因为,国家只有有效地实现了社会管理职能,政治统治才能够得以持续。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职能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的总体要求。其社会职能上升为主要职能,表现为组织经济与文化建设。而政治职能,由于剥削阶级已被消灭,已不占主要地位了,因此主要表现为民主与法制建设,保证社会政治稳定,同时打击反社会主义的势力和分子。 4、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历史类型理论有什么现实意义?国家的历史类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对于国家分类问题的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是对各式各样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从而也指明了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 5、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①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在:一是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具体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广泛性;二是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的、法律的和物质的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征。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②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一种新型的专政,是多数人对极少数人的专政。③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直接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2)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②从根本上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③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逐步发展的历史历程。建设我国的民主政治,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1、为什么说国家权力是特定的公共权力?国家是在社会中形成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国家权力除了具有阶级属性之外,还具有社会管理属性。国家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处于公共权力以政治权利方式存在的社会发展阶段。因此,从公共权力性质演变的角度来看,国家权力是公共权力获得政治性质的阶段性形态,是由统治阶级掌握并由强制性力量保障实施的政治权利。正因为如此,国家权力虽然本质上是实现政治统治的工具,同时,它也必须以履行一定的社会管理职能作为维护权利和统治的基础。 2、怎样正确认识国家政体与国体的关系?1、政体和国体相互依存、对立统一,不可分割。没有政体,国体无从体现,没有国体,政体无从存在。2、国体是政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政体的存在形态。政体是由国体决定的,有什么性质的国家,就要求有什么样的政体与之相匹配。 3、政体是国体的体现和反映,对国体有能动的反作用。当政权组织形式适合于国家性知识,它对国家性质的反作用表现为服务作用;当政权组织形式不适合于国家性质的时候,它对国家性质的反作用表现为破坏作用。 3、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宪法所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国家机构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制度的学说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它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其核心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为什么中国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度都属于代议制度范畴,但是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相比较,是更先进的民主制度,后者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维护资本主义;前者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受时代的局限和阶级的局限,已失去了它在反封建中的作用,成了资产阶级统治人民的御用工具。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制度,它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中国的国情,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包括西方国家议会制的精华,建立起来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虽然历史很短,还不完善,但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5、当代中国国家结构形式有什么特点?根据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结合历史传统和具体国情,中国确定国家结构形式为统一、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二、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省级地方(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国务院批准省级地方的区划并批准省以下地方的建置和区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五、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机器常务委员会可以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但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但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既要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也要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服从国务院。 1、民主集中制的国家机构设置原则有哪些优越性? 民主集中制作为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这一根本要求,体 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一,民主集中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体现和保证。 第二,民主集中制保证了国家机关构成的合理性。第三,民主集中制保证了国 家机关的高效运行。第四,民主集中制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政治学概论 2、论述国家机构的涵义和基本特性?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和维护本 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履行国家职能,行使国家权力,按照一定原则组件的国家 机关体系的综合。它是国家权力运行的组织载体。国家机构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1、阶级性。国家机构作为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依托,是按照统治阶 级的要求、一直以及利益建构和运行的;国家机构的组成人员大多是统治阶级 初审或者获得统治阶级认可的人员,他们代表统治阶级实行国家权力,力图保 障统治阶级利益的有效实现。2、社会性。国家机构是实现国家职能的组织载 体,国家职能包括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个基本方面。3、实体性。国家机构 一般作为组织实体存在,他不仅具有特定的物质形态,而且由特定的职位和人 员构成。4、职权性。国家机构是国家权力的组织载体,国家权力依托国家机 构组织履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职能。 3、如何认识西方的三权分立原则?"三权分立"的全称是"立法、行政、司法 三权的分立与制衡",早年也曾译为"三权鼎立"。它的具体含意是,立法、行 政、司法这三种国家权力,应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 而又相互制约。"三权分立"的理论包括两方面的具体内容:第一,权力的分立, 即国家权力应由三个平行的国家机构分别独立行使,它们都对宪法负责,彼此 之间不具有任何隶属关系。权力分立的原则,就是任何一种国家权力都必须既 受要到限制又必须有其独立地位的原则。所谓"司法独立原则",就是在这个意 义上确立的,即司法权由司法机关独立行使,不受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干涉。 第二,权力的制衡,即三种国家权力不仅相互分离、独立,而且要相互牵制、 平衡,权力制衡的原则,就是对应的国家权力机关应同时得到授权的原则。强 调这一方面,显然是要使国家机构能够在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过程中,相互配合、 通力合作。 "三权分立"被学术界看作狭义的分权论,而广义的分权论除了" 三权分立"以外,还要包括国家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权力分立和制衡。资本主 义国家的主权完全由资产阶级统治集团所掌握,因此"分立"和"制衡"的关系也 就十分明显。国家主权的不可分性和统治者的利益都决定了"分"是相对的," 合"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分"是为了"合","合"是"分"的目的。 4、论述我国国家机构民主集中制设置原则的基本涵义?(1)民主基础上的 集中。我国的民主集中制离不开广泛的人民民主,这是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运 行的前提。(2)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离不开集中,民主集中制的 集中不是少数人的独断,二是集中广大人民群众的指挥,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 本利益服务。(3)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有机 结合和辩证统一。民主和集中两者相辅相成,不能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5、论述我国国家机关的相互关系。(1)在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 系上,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其他国家机关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 受其监督。(2)在最高行政机关与最高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方面,两者是不同 权利只能的分工关系。(3)在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方面,既坚 持中央的统一领导,又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1、马克思主义民主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一)民主是一个历史范畴,是 建立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民主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 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对民主问题的考察总是同国家问题联系在一 起,认为民主是一种与专制相对的国家制度,属于上层建筑,由一定的经济基 础决定,并为其服务。民主的发展程度和形式是与经济的发展水平相相联系的, 并受一定社会文化和传统的影响。(二)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是统治 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形式。在生产力发展的特定阶段,社会生产关系集中表现 为阶级和阶级利益,因此,在特定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民主也具有阶级性, 阶级性体现着民主的本质。(三)民主政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国家政治制度 形式。民主问题,首先是国家制度问题,无论是民主制,还是君主制,都是 一种国家制度,其本质都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2、如何看待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进 步性主要体现在⑴本主义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和以往社会制度相 比较,它的生产方式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化 大生产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为生产的无限扩大 提供了强大动因,资本主义为市场经济充分发展拓宽了广阔空间。⑵资本 主义推动了社会关系的进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过三 次重大调整。一是由单个资本到股份资本的发展。二是由股份资本到一般垄断 资本的过渡。三是由私人垄断资本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的调整,推动了资本的社会化,带动了整个社会关系的变化,在一定程度 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从而也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然而,资 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1、私人资本和权势集团控 制公共权力。2、促成政治短期行为,不利于社会长远发展。3、高额成本,社 会负担沉重。 3、为什么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是要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 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1、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 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哪些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在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面体现出了明显的制 度优势。1.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最广泛的民主,能够真正实现和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 原则。2.有利于形成代表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必须通过充分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完成这一任务,最根本 的就是要使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正确地反映全体人民的整体利 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3.有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在经济、文化上追赶发达 国家,就必须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并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才 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1、现代政党的主要特征有哪些?1、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 2、有明确的政治纲领,规定了党的基本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 3、有完整的从 中央到基层的组织系统,有一定数量的党员和各级领导人,有约束党员行为规 范的纪律。4、争取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党的政纲。 2、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有什么重要作用?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 广泛的作用。总的来说,政党是现代社会变迁的推动力。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 的共产党、第三世界民族独立过程中的民族主义政党以及政治经济改革过程中 发达国家的政党,都在这个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 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政党是其成员和选 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在整个政治体系结构中,政党是一种利益聚集的机构, 也是联系统治者(政府)和被统治者(民众)的桥梁。政党是一个双向的(自 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表达渠道。它通过综合、选择和简化等方式,把社会成员 的个别需求转化为易于操控的集体性建议和方案。另一方面,它通过自己的组 织渠道和对大众的影响力,将自己作为政府执政党的政策和方针传导给社会。 (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政党是招募精英和培养政治骨干的重要途 径。它提供了准备、选择和培养国家各级领导人的重要机制。它像是政府的门 卫,控制着个人进入政府的程序。它选拔政治精英,通过多种方式培养组织精 英的实际政治能力。在许多情况下,政党为政治家提供了培训的场所,为他们 提供从事政治活动所必需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职业结构。(3)实现社会化 和政治动员的途径。政党是形成、教育和影响民意的媒介,是政治教育和实现 社会化的机构。政党以其意识形态、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影响成员和选民,从 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此外,政党通过自己的政策主张和竞选纲领,动员 民众。在当代社会,它更是成员或选民的情感依托物。由于政党一贯致力于影 响其支持者的思想和行为,因而支持者支持其政党而甚至不关心某个具体政策 和候选人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政党变成了人们记忆和情感寄托的实体。(4) 组织政府的手段。政党协助形成政府,并为政府提供稳定基础。它为政府的两 大重要机关(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创造了合作的基础和机制。在没有赢得政 权的时候,政党通过制定自己的政纲、方针、政策和策略,动员党员和群众影 响政府政策,监督政府行使权力。在获得政权以后,政党以执政党的身份,组 织政府,直接参与国家政策执行过程,支配和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和 实际过程。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不仅仅在于它承担了一系列重要的 政治功能,而且还因为政党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决定了政治体系的结构形式。目 前,各国形成了不同的政党制度,其中主要包括一党制、两党制、一党居优制 和多党制。这些不同的政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政府制度形 式。 3、政治文化具有哪些重要功能?一、塑造和影响政治主题的政治行为。二、 影响社会政治制度的创制、发展和便签。三、影响正职发展的道路和进程。 政治学概论 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我国的政党制 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党制或多党制,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 特色政党制度根本区别于其他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 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 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 第二,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 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为奋斗目标。第三,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可以概括为“一个参加、三 个参与”。即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 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第四,中国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 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5、为什么我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 搞西方的多党制?1、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是各民主党 派及全国人民共同作出的正确的历史选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 多党制具有的优越性:1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2有利于促进 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的发展。3有利于促进执政党的建设。4有利于执政党决 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6、从中国统一战线的历史看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发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 经验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 统一战线,是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一个 巨大优势。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 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 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 结。统一战线仍然是无产阶级政党总路线和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 改革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分艰巨的事业,需要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统一祖国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也需要团结各方面的力量。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绝不能丢掉;作 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决不能动摇。统 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统一战线工作就是争取人心、凝 聚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我们党能否动员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地为之奋斗。我们 要永远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的团结精神,认真作好统一战线工作、民族工作、宗 教工作和侨务工作,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 量都团结起来,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使统一战线在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发展对外友好 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1、什么是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有哪些基本类型?政治参与:公民直接或间接 地以各种方式对与其利益相关的政治活动施加影响的活动,其目的是使自身的 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得到最大的满足。基本类型:1、个别参与和组织参与;2、 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3、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 2、如何看待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实质?虽然当代西方国家的政治参与粗线 了一些新的发展变化,但从本质上讲,他仍然知识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前提下的 政治参与,是资产阶级实现政治统治的工具。西方国家所标榜的广泛、平等、 有效的正孩子参与,实际上不可能得到真正实现。 3、简述新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30年来,我国1、公民政治参与方式显现出多层次、多样性的发展趋势:个体 参与与群体参与并存、现实参与与虚拟参与同在、基层参与与高端参与共进、 建设性参与与批判性参与相融。2、公民政治参与的内容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表面参与走向深度参与,决定公民政治参与内容不断深化需要两个条件,即: 一是政府相信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现代公共治理不可 逾越的过程,二是公民参与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能力与想法能够使政府决策更 为科学、使政策执行更易达到预期目标。正是基于对这两个条件认识的不断深 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内容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表面参与走向深度参与。3、 公民政治参与的目的由象征走向实质公民参与不仅是体现民主形式的需要,更 重要的民主实质的内在要求。在整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民主既是 目的也是手段。4、政治参与由象征向实质的转变是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但 其方向不可更改!上述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四个新变化,显示出我国政治体制 不断进步、科学的一面,它的包容性在扩展,它的整合力在提升;这些变化, 显示出我国公民主体性不断丰富、自信的一面,它的法治意识、权利意识、责 任意识随着政治实践的不断推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些变化显示出我国政 治生态的不断优化和我国政治文明不断上升的一面。 4、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机制及方式有哪些?一、民主选举:①直接选举 和间接选举(选民的角度) ②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候选人的角度)二、民主决 策: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④社会听证 制度三、民主管理:最广泛的基层民主实践:四、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民 主监督:①信访举报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监督听证 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5、现阶段应当如何扩大我国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首先,有序的政治参与应 当是合法的政治参与。它是公民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的范围内 进行的政治活动。其次,有序的政治参与应当是自主、理性的政治参与。这是 有序的政治参与对公民作为政治参与主体的行为要求。其三,有序的政治参与 应当是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参与协调进行、动态有序的政治参与。不同的发 展阶段、不同的条件,政治参与的具体形式会有所不同,但参与形式的多样和 渠道的畅通,则是有序的政治参与的一个基本特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体现了民主和法治、参与和秩序、发展和稳定的有机结合,同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对新阶段政治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对我国在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具有重要意义。 1、什么是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所谓政治文化,就是一 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 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构成政治文化的要素主要 有(1) 政治心理:①政治认知,②政治情感。③政治动机④政治态度。(2)政 治思想:①政治理想,②政治信仰,③政治理论。(3)政治价值观 2、什么是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有哪些?政治社会化就是社 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立场的过 程。它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是社会意 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主要途径包括:第一,家庭。 作为政治社会化过程的起点,家庭教育在政治社会化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儿童 阶段。第二,学校。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学校教育显然是最系统化和强有力 的影响因素。总之,学校是正式、有效和系统地进行政治社会化的场所。第三, 社会。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政治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顺应历史潮流,范银时代精神,代表国家和民族的 发展方向,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第一,科学性。 第二,大中型第三,民族性。第四,开放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实践。第二,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教育。第三,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 作。第四,深入开展整治文化的研究。总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 展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才 会有生命力,才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1、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观中,政治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第一,经济社会发展决定政治发展。第二,政治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第 三,政治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第四,阶级斗争对政治发展有重要 影响。第五,民主建设是政治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第六,社会-历史-文化 等条件影响政治发展的方式与途径。 2、政治发展的动力有哪些?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政治发展的动力:第一, 人类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追求推动政治发展。第二,阶级关系与阶级结构的 变化推动政治发展。第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直接推动政治发展。第 四,经济与社会全球性交往的发展影响和推动着各国政治的发展。 政治学概论 3、基于政治革命的政治发展与基于政治改革的政治发展有何联系与区别? (1)主体不同。政治改革的主体通常是政治领导层,是由政治领导层决定实 行的自上而下的政治变革。(2)目标诉求不同。政治改革不是要推翻现有的郑 子涵通知、破坏现有的基本政治制度,二是旨在通过调整至之关系、兴利除弊、 完善政治制度,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巩固现有的政治统治。(3)实现 方式不同。政治改革通常以非暴力的和平方式进行。同时,政治改革通常在政 治领导的主导和控制之下,有序、稳妥地进行。同政治革命一样,政治改革的 动因也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4、如何理解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之间 存在着辩证关系。一方面,政治发展构成政治稳定的基础,政治稳定只有在政 治发展中才能真正达到并获得保障。因此,政治稳定是一种积极稳定而非消极 稳定,是一种动态稳定而非静态稳定。另一方面,政治稳定构成一定条件下政 治发展的前提,除非政治革命,常态下的政治发展必须以政治稳定为前提,并 努力使政治发展时刻保持在政治稳定状态。在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辩证关系 中,政治发展是决定性的。对于政治发展来说,政治稳定即使政治发展必须追 求的目标,也是政治发展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不 仅要确立合适的政治目标,而且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第一、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气质。第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 治国有机统一。第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1、什么是民族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民族问题是在多民族国家中,或在不同国家之间关系中经常遇到的具有民族性 的社会问题,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联系中发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 问题的基本主张是: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 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小时,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民族问题虽 然与阶级问题有着紧密的关系,但不等于任何民族问题都属于阶级问题。 2、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它对促进中华民 族的大团结起到什么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优势。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 因素与现实因素、制度因素与法律因素的统一,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 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党和国家总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民族 区域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于充分 发挥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名 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名族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 力和向心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从宗教的起源来把握宗教的本质及其特征的? 马克思主义从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认为宗教的起源是基于两个客观条件:其 一是早期人类社会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契尔氏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压迫。马克思 主义认为“一切宗教斗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 幻想的反应,在这种反应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这一重 要思想指出了宗教现象的如下特征:第一,宗教是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应, 具有虚幻性。第二,宗教是人们对“人间力量”超人简化的幻想,具有麻痹性。 第三,宗教是人们对“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的反应,具有相对性。 4、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 用?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政府在对待宗教问题上的基本政策。这 是一项长期政策,关系到名族团结、国家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宗教工作纳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 义政治文明”这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宗教 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5、中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第一,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第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第三,坚 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第四,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6、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基本关系是什么?在当今世界,他们之间是如何相 互作用和影响的?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紧密相关。宗教信仰是形成民族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心 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民族问题旺旺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印宗教因 素而受到激发,宗教问题印民族因素得到强化。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高度关 联性,决定了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宗教问题的解决。从人类发展 与世界和平的高度来看,追求国家质检、民族之间以及宗教之间的和谐共存, 建设和谐世界,应该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共同价值选择。 1、国际政治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第一,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即国际社会中为了实现特定的一直、利益和主张, 具备国际社会活动能力而参与国际社会活动的行为实体。第二,国际政治的基 本内容是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第三,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政治 关系的总和。 2、怎样理解国家主权的基本特性?国际主权是一国处理国内外事务时的最 高权力。国家主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属性,主要有如下基本特点;一是对内的 最高性,既除了国际法特殊规定以外,国家对于其领土内的一切人员和领土外 的本国公民具有管辖权,对于本国事务具有最高决定和处置权;二是独立性, 既完全独立自主行使主权,排除任何外来干涉的权利,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 领土完整,防止外来侵略或威胁的权利;三十平等性,即不同国家无论大小强 弱,都拥有平等的主权,不允许任何国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其他国家。同时。 在国际政治活动中,各个国家的主权具有平等的效力。 3、国家主权对于国家参与国际政治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首先,国家主权是国家成为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先决条件。其次,国家主权保 障一国在参与国际政治中具有与他国平等的地位。最后,国家主权是国家参与 制定并遵循过激行为准则的必要资格。 4、国际法的基本特点及其基本功能是什么? 特点:第一,国际法主体是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其调节对象是这些主体之间的 关系。第二,国际法的制定过程,是相关国际政治行为主体通过博弈互动,达 成妥协和共识的过程。第三,传统意义上,国际法的约束性主要依靠相关国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