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2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含解析)高一地理教案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学习目标

1.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之间的关系。

3.掌握地质构造类型及相应的地表形态。

4.掌握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相应的地表形态。

5.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知识导引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二是外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它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有两种,一种是地质作用,一种是人类活动。判断是不是地质作用,一看是否引起了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的变化;二是这种力量是否来自于自然界,来源于自然界的属于地质作用,人类活动不是地质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这些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

1.板块是地球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成的单元,而不是地壳的单元,也不是硅铝层的单元。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概念:由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叫地质构造。

(2)褶皱: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可以使沉积岩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它有两种基本形态:中间向上隆起的叫背斜,中间向下凹陷的叫向斜。

(3)断层: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位移,在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突起的部分叫地垒;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形成地堑构造。

2.地质构造是指岩层或岩体经地球内力引起的机械运动而发生变形与变位,是指岩层或岩体的变形与变位。构造地貌是指由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侧重于地表形态。

3.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

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是内力作用的具体表现,火山喷发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出现断裂和错动。

3.火山喷发、地震迅速剧烈,能瞬间改变地表形态;其他形式的内力作用速度缓慢微弱,经漫长地质年代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变化。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流水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常形成沟谷地形;许多大河的中下游,受流水沉积作用往往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2)风力作用:在干旱地区,风力沉积作用形成沙丘。

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明显的。如我国山区的梯田、日本填海造陆等。

在分析外力作用时,要注意每种作用形成的结果。使原来的地表物质减少了的,产生了侵蚀面的都是侵蚀作用;而使原来的地表出现了新的物质,产生了堆积物的是沉积(堆积)作用。

探究点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核心归纳]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1)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2)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

(3)板块的运动主要有两种基本关系:一是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二是相邻板块彼此分离;

(4)一般来讲,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状元随笔板块间的界线,不是大洲或大洋的界线,而是一些构造带,如海沟、海岭、断层、造山带。

2.板块运动形成的宏观地形

板块

运动

边界类型宏观地形图示实例

挤压碰撞消亡

边界

→|←

大陆板块挤压碰

撞形成高峻的山

脉和巨大的高原

喜马拉雅山

脉、青藏高原

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常形成海沟、山脉、

岛弧美洲西岸的山脉和亚洲东部的岛弧

彼此分离生长边界

←→

陆地板块内部张

裂往往形成巨大

的裂谷

东非大裂谷

状元随笔板块的范围除了太平洋板块基本上是水域外,其他板块都包括大陆和海洋,如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洋、澳大利亚大陆、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等。

[应用体验]

1.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板块名称:A________,B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海沟是由于________板块俯冲到________板块之下形成的,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________。

(3)________板块周围边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火山带。

(4)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________分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________层上,至今仍在运动。

(5)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现象的成因:红海面积的变化__________;喜马拉雅山的形成__________;日本群岛的形成__________。

解析:回答第(2)题时注意不要把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位置颠倒,把海沟写成是由亚欧板块俯冲到太平洋板块之下形成的,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在第(5)题的回答中不能把红海说成是板块张裂形成的,喜马拉雅山是由两个大陆板块相撞形成的,日本群岛是由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形成的。总之回答填空式问题时应坚持能具体回答就尽量具体回答的原则,但对于一般规律性东西,不能用具体的事实来代替。

答案:(1)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2)大洋大陆山脉或高原

(3)太平洋

(4)岩石圈软流

(5)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使红海面积不断扩大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的下面,亚欧板块受挤压抬升形成的

如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甲、乙两陆地分别属于( )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C.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亚欧板块

3.M、N两处板块边界类型分别是图中的( )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①

解析:第2题,甲陆地位于红海以东的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乙陆地位于红海以西的非洲大陆,属于非洲板块。第3题,红海所在地区板块向两侧张裂,其所处的板块边界类型为生长边界;地中海位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其所处的板块边界类型为消亡边界。

答案:2.B 3.D

探究点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核心归纳]

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层倾斜、弯曲或断裂的“痕迹”叫地质构造。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基本类型。其判断方法及相应关系如下: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背斜向斜

判断方法

从形

态上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

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

从岩层的新老

关系上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

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

两翼岩层较老

图示

构造地貌未侵蚀

地貌

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

或陡崖,如东非大裂

谷。断层一侧上升的

岩块,常成为块状山

或高地,如华山、庐

山、泰山;另一侧相

对下降的岩块,常形

成谷地或低地,如渭

河平原、汾河谷地,

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

谷,有时有泉、湖泊侵蚀后

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

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

易被侵蚀,常形成山

图示

拓展延伸

地质构造的实际应用

应用选择原因

向斜找水

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汇集,如图:

向斜找矿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岩层中的矿石容易被侵蚀搬运掉,含有矿产的

岩层往往保留在向斜地下

背斜找

油气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气最轻,分布在顶部,水最重,分布

在底部,中间为石油。如图:

断层找水

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如图:

建筑、工程

选址建筑、工程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处搞大型建筑易诱发地震、滑坡、渗漏等;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向斜是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

可能变为“水道”

状元随笔断裂≠断层

断裂是岩层发生弯曲时,压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的破裂。只有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形成的才是断层。二者的差异在于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位移。断裂不一定形成断层,断裂是断层的条件之一,断层必须有断裂。例如,图中A、B、C三处岩石既受力破裂,又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所以A、B、C都是断层;而D处岩石虽然破裂但无明显位移,故不是断层,仅仅是断裂。

[应用体验]

读地质构造简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地向斜成山 B.乙地背斜成山

C.甲地向斜成谷 D.丙地背斜成谷

2.使图中甲处形成谷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运动 B.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火山活动

解析:第1题,根据岩层形态可判断,乙地为向斜,从地形上看,乙地为山地。第2题,甲处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岩石破碎,常被侵蚀成谷地。

答案:1.A 2.B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数字1—5表示岩层由老到新),回答3~5题。

3.下列关于图中地质、地貌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处是向斜 B.乙处是背斜

C.丙处是向斜谷地 D.丁处是断块山

4.如果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隧道,最适宜选择在(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5.下列地形与图中丙处的地质构造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峨眉山 B.汾河谷地

C.泰山 D.阿尔卑斯山

解析:第3题,图中丁处为断层相对上升的岩体,属于块状山地,乙处为向斜山,甲处为背斜谷,丙处为断裂下陷形成的地堑。第4题,修建隧道应该选择背斜构造,背斜构造稳定性好,且利于排水。第5题,丙处为地堑,我国汾河谷地也属于地堑。

答案:3.D 4.A 5.B

探究点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核心归纳]

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相互关系

(1)互为条件,密切联系:地面上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是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岩石经风化就容易被侵蚀,而侵蚀作用又为新裸露地表的岩石受风化提供了条件。有了风化侵蚀的产物,才有被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动力进行搬运沉积的可能。而固结成岩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又为风化、侵蚀等提供了条件。

(2)共同作用——雕塑地表:五种外力作用长期而缓慢地进行着,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

状元随笔内、外力作用的关系

(1)在空间上相互联系,在时间上同时进行。

(2)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

(3)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

(4)地壳自形成以来,就是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

2.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状元随笔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的破坏作用,叫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3.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明显的。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人类从未停止过改造周围环境的活动。人类对地壳的改变,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则是不合理的,甚至是有害的。

(1)有利影响:如缓坡修梯田、填海造陆、植树造林、兴修水库、退田还湖等。

(2)不利影响:如陡坡修梯田、围湖造田、滥伐森林、乱垦草原、过度放牧、破坏植被等。

状元随笔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1)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常发育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2)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3)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应用体验]

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A.吐鲁番盆地、雅丹地貌B.天山山脉、沙丘地貌

C.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 D.雅丹地貌、沙丘地貌

2.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A.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风力堆积 D.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解析:第1题,吐鲁番盆地是地壳下沉形成的,天山山脉是地壳抬升形成的,C项正确。第2题,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D项正确。

答案:1.C 2.D

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_______,乙图是____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____地貌。

(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均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_______处分布,乙在________

处分布。

(3)随着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甲图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

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4)根据图甲,判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解析:首先阅读等高线地形图判定河流流向及地貌类型,再结合以下三点:(1)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在不同部位特征各异,在山口处形成冲积扇,在河流入海口处形成河口三角洲。(2)河流多发育于山谷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应根据等高线特点确定地形类型,从而确定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3)由于重力等分选作用,一般来说质量大的先沉积,质量小的后沉积。第(1)题,从地貌景观示意图上可判断甲为冲积扇,乙为河口三角洲,都是河流沉积而成的堆积地貌。第(2)题,根据丙图可确定GF处应是发育在山谷中的一条河流,F位于谷口前,可能会形成冲积扇;E在河流入海口处,可能会形成三角洲。第(3)题,甲图中由A到B谷口变得更开阔,因此流速变得更慢,沉积物颗粒更细小。第(4)题,冲积扇的中部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其剖面图应与B图符合。

答案:(1)冲积扇三角洲沉积(2)F E (3)C (4)B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地区中,面积在不断缩小的是( )

A.红海 B.东非大裂谷

C.大西洋 D.地中海

2.喜马拉雅山是由(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形成的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形成的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

解析:第1题,地中海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面积在不断缩小。第2题,喜马拉雅山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由这两个板块挤压隆起形成。

答案:1.D 2.C

读图,回答3~4题。

3.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物质可能直接来自( )

A.地表 B.地壳

C.地核 D.地幔

4.下列湖泊的形成与该类型山脉有关的是( )

A.青海湖 B.长白山天池

C.苏必利尔湖 D.贝加尔湖

解析:第3题,火山是由岩浆喷出地表而形成的,一般认为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第4题,火山口是一个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往往会积水形成湖泊,如我国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天池。

答案:3.D 4.B

5.如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地质构造为________,地貌名称为________。甲、乙两处地质构造中最有可能发现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是________处。

(2)石灰岩的形成是外力作用中的________作用的结果,乙处形成谷地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丙处不适合修建隧道的理由。

(4)①②两处岩石类型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①②岩层的形成年代①________(填早于或晚于)②。

解析:第(1)题,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可判断,甲为向斜,地貌名称为山地;乙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第(2)题,石灰岩是由外力作用中的堆积作用形成的。乙处为背斜谷,顶部因受张力,易被外力侵蚀。第(3)题,丙处为向斜,岩层下凹,易出现塌方事故;向斜是地下水的良好储存地,在此开凿隧道易发生透水事故;丙处为石灰岩地层,可能有溶洞,地质结构不稳定。第(4)题,①为侵入岩,②为沉积岩,侵入岩①岩层的形成晚于沉积岩②岩层。

答案:(1)向斜山地乙

(2)堆积乙处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3)丙处位于向斜槽部,岩层下凹,容易塌方;且地下水汇聚,易发生透水事故;石灰岩地层,地质结构不稳定。

(4)岩浆岩(或侵入岩) 沉积岩晚于

读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6~7题。

6.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a——海浪侵蚀作用 B.b——流水侵蚀作用

C.c——风力侵蚀作用 D.d——冰川侵蚀作用

解析:a、b、c、d四幅图所示景观分别是由风力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冰川侵蚀作用、火山喷发形成的。

答案:B

7.若b景观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貌景观,则造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表现最强烈的

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我国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该季节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B

[教材活动点拨]

1.教材P37活动·思考

提示:活动1.(1)东北;西南。(2)互相挤压碰撞。(3)形成了褶皱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活动 2.(1)北。(2)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上,是两个板块彼此分离形成的。

2.教材P39(上) 活动·思考

提示: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地。

3.教材P39(下) 活动·思考

提示:活动1.岩体受到压力或张力,发生断裂,并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叫断层。

活动2.方向相反。

活动3.块状山地或山峰;盆地或谷地。抗侵蚀强度小;沟谷。

活动4.断层线上的岩石抗侵蚀强度弱。在断层构造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

4.教材P40(上) 活动·实践

提示:活动1.该处褶皱构造大致分为几层,可根据野外观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分层原因: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因为搬运介质、沉积物质和沉积环境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岩层。沉积岩的不同岩层弯曲变形后露出地面,受到风吹、雨淋、日晒等因素的作用,其分层现象会更明显。

活动2.导致岩层发生弯曲的原因可能是水平挤压力。

活动 3.判断褶皱构造是背斜还是向斜,从剖面上可根据岩层形态判断,向上隆起的是背斜,向下弯曲的是向斜。在此基础上背斜常成山地,向斜常为谷地。

活动 4.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地。因此判别背斜和向斜不能简单地从形态上看,还应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

5.教材P40(下) 活动·思考

提示:火山喷发的熔岩物质的堆积常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火山地貌;地震使地壳出现断裂或错动,诱发滑坡、崩塌,对地表形态造成影响。

6.教材P42(上) 活动·思考

提示:图2—20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海蚀崖地形,海蚀作用主要表现为海浪对岩石的冲击、研磨和溶蚀。图2—21是内陆干旱地区的戈壁景观,外力作用主要为风力的侵蚀作用。图中的岩石形态是岩石在含有大量沙粒的风的侵蚀下形成的孤立石柱。

7.教材P42(下) 活动·思考

提示:活动1.在梯田上耕作的方式更有利于农业生产。因为梯田是相对平坦的地块,既利于种、收等活动的进行,又能保土、保肥、保水。若在坡地上耕作,因坡度大极易造成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农业生产趋于恶性循环。

活动 2.填海造陆是人工完成侵蚀、搬运、沉积的过程,与河流进行的自然过程无异,但进行得更快更强。填海造陆使海面缩小,陆地扩大。

课时作业8 地球表面形态

一、选择题

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着地表形态。完成1~2题。

1.下列地质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是( )

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沉积作用④侵蚀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B.内力作用能使某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

C.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

D.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外力作用有关

解析:第1题,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第2题,外力作用主要是“削高填低”,会使高的地方变低,同时也会使低的地方增高。

答案:1.A 2.C

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完成3~5题。

3.图中①②板块的名称分别是( )

A.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非洲板块

4.图中③示意的是( )

A.大西洋中脊 B.①②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中脊 D.印度洋中脊

5.图中所示山地为纵列分布的是( )

A.大分水岭 B.安第斯山脉

C.海岸山脉 D.阿巴拉契亚山脉

解析:第3、4题,①②两板块张裂,生长边界位于海洋,是海岭。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都是碰撞、消亡边界。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虽然是生长边界,但海岭两侧地理事物排列与题中信息不符,只有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符合题意。③就是大西洋中脊(海岭),图中③的左侧就是美洲板块,右侧就是非洲板块。第5题,位于非洲或南美洲纵列分布的山脉,符合题意的只有安第斯山脉。

答案:3.D 4.A 5.B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6~7题。

6.根据图示信息可知( )

A.⑥处岩层不可能含有化石

B.③处物质主要来自于地核

C.④处岩石类型不同于①是因为发生了变质作用

D.⑤处形成大陆岛

7.从地质条件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是储藏天然气的良好构造

B.②处可能形成沉积岩

C.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④②①

D.若修南北向的隧道,⑥处构造好于①处

解析:第6题,⑥处为沉积岩,可能含有化石;③处的岩浆来自软流层,④处岩石接近岩浆发生变质作用;⑤处可能形成火山岛。第7题,①处是向斜构造,天然气一般储藏在背斜构造处;②处形成岩浆岩;①岩层形成后,②岩层侵入,发生变质形成④岩石。

答案:6.C 7.D

图为某地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从甲到丁岩层从老到新)。读图回答8~9题。

8.丁地的地质构造为( )

A.褶皱 B.向斜

C.背斜 D.断层

9.若甲地为谷地,丁地为山岭,其形成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外力作用

C.岩浆活动 D.内力作用

解析:第8题,据题干可知,从甲到丁岩层从老到新。所以丁地岩层两翼老、中间新,为向斜构造。第9题,甲地为谷地,丁地为山岭,说明该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答案:8.B 9.B

波浪岩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城市珀斯以东340千米处的沙漠中,完全由花岗岩构成,它的形状像一排即将破碎的巨大且冻结了的波浪(图甲),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形成波浪岩奇特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浪侵蚀 B.风力侵蚀

C.岩浆活动 D.流水溶蚀

11.构成波浪岩的岩石属于图乙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0题,根据材料,波浪岩位于沙漠之中,奇特的形状主要是风力作用的结果,B项正确。第11题,根据材料,构成波浪岩的岩石是花岗岩,应属岩浆岩。读图乙,①处有一个箭头指出,应是岩浆。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②是岩浆岩。碎屑物指向沉积岩,④是沉积岩。③是变质岩。故B项正确。

答案:10.B 11.B

二、非选择题

12.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地区,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

(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__风。沙丘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________。

(4)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____地貌。

解析:第(1)题,A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形成的,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第(2)题,流动沙丘的迎风坡缓,背风坡陡。结合指向标可得出该地盛行东北风。沙丘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第(3)题,图中岩层断裂成左右两块,左侧的岩层相对右侧岩层上升。第(4)题,石灰岩受高温多雨的气候影响,会形成喀斯特地貌。

答案:(1)西北风力侵蚀

(2)东北风力沉积

(3)上升

(4)喀斯特(岩溶)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欲在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不能选择乙、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解析:第(1)题,解题关键是区分地形与地质构造。第(2)题,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第(3)题,乙地岩层向下弯曲,并且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第(4)题,乙地为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丙地为断层,地壳不稳定,易发生地质灾害。

答案:(1)谷地山岭背斜断层

(2)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被侵蚀成谷地。

(3)岩石年龄: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岩层弯曲形态:岩层向下弯曲。

(4)乙地为向斜,向斜是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易变成水道;丙地为断层,断层地带建设大型工程易诱发地表滑坡、渗漏等灾害。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从课标要求来看,教学活动的重心是地表形态的变化的原因分析,并能让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一是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二是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态骨架进行再塑造,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通过对千姿百态的地形成因的“设问”入题,引导学生思考造成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的来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然后从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于地表形态两个方面加以展开,最后教材把人类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外力作用,通过活动内容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材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安排教学内容,可以较好的促进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的形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昨晚朦胧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从哈尔滨乘坐飞机飞往海南三亚。飞机在云层上飞行,我顺窗俯视,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先后我看到了略微起伏的东北平原,烟波浩渺的渤海湾,接着又看到山东半岛,飞越长江、东南丘陵,越过琼州海峡抵达三亚。整个旅行过程中,领略了平原、海湾、半岛、河流、丘陵和海峡等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突然心有疑问,这些地形地貌是怎么形成的?这些地形地貌是否以后就不变了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学习本节课内容。 【板书】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首先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生朗读,教师解读)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时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4、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5、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力来源与表现形式; 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 3、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 析; 4、以流水和风力作用为例,结合实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5、进行野外地质、地貌调查,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板块构造学说发展的认识,培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2、通过对地质构造实践意义的学习,培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意思; 3、通过对一些内外力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图片的学习,培养欣赏美、鉴赏美得能力; 4、通过对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树立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

高中地理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

(湘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从2009年秋季开始,我省将全面推行试用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面对即将到来的课程改革,我们需要探索和实践。尤其面临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基点。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因此,学习方式的转变被看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的标志和核心任务。本课设计以探究学习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教材原理的理解比较困难。 2.高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本课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并配以丰富的色彩,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3.本课的知识网络复杂、容量大,教学设计贴近教材,并有一定的拓展和扩充,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 【教材分析】 地表形态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它同本章其它各节内容密切相关,是学习地貌、地形的基础,也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本节内容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关于地表形态要注意有不同的概念解释。 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本节内容杂、知识多、容量大、基础性强,历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对地形的影响。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通过对千姿百态的地形成因的“设问”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认识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来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然后再从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两个方面加以展开,让学生认识地表形态是长期的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安排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建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关于内力作用与地气形态这部分内容,教材从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两个角度加以阐述,给学生以宏观的认识。特别是“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难点,教材用“活动”形式来安排,旨在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加深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知道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及板块运动的两种基本关系(相互挤压碰撞、彼此分离)及对地形形成,变化的重大影响,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概念、类型、基本形态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 (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 (3)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学习,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 (4)进行野外地质、地貌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板块构造学说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对地质构造实践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意识。 (3)通过对地表形态是长期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是不断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思想。 三、教学方法简介: 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新课程改革中,就有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即学生由被动式的接受学习改革为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教材通过对千姿百态的地形成因的“设问”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认识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来源。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这一内容中,教材通过板块运动的两种情况,给予了学生适当的提示,但又没有全面地、系统地和盘托出,给学生留有了适度的思考空间,通过穿插在课文间的“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所以采用探究法与启发式教学法。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课时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高一地理教案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课时1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学习目标1.说出内力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掌握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之间的关系。 3.掌握地质构造类型及相应的地表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作用 特点 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思考“内、外力作用是交替进行的”这种说法对吗? 答案不对。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不过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以某种作用为主。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名称:A为欧亚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 (2)板块的边界类型:图中M为消亡边界、N为生长边界。 (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 ①如图中a是大陆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②如图中b、c是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海沟、岛弧、山脉。 ③如图中d是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了东非裂谷带。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层倾斜、弯曲,甚至是断裂的情形。 (2)主要类型 ①褶皱:图中A、B处水平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其中A处叫背斜。B处叫向斜。 ②断层:图中C处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断层的类型及特征如下表所示: 组合类型岩层特点图中部位实例 地垒两侧陷落、中间突起E处华山西峰、峨眉山万佛顶

地堑中间部分相对下沉D处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 3.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1)火山活动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火山地貌。 (2)地震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 判断 1.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 ) 2.在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常形成裂谷。( × ) 3.褶皱有两种基本形态,分别为向斜和背斜。( √ ) 4.背斜谷和向斜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 ) 探究点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读“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六大板块中哪个板块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上?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属于哪个板块? 答案太平洋板块。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2.在板块边界处一般形成什么样的地形? 答案在消亡边界形成高大的山脉、高原、岛弧、海沟等。在生长边界形成海岭、裂谷、断层等。 3.试分析红海、地中海、大西洋未来变化趋势及原因。 答案红海、大西洋的面积会不断扩大,因为它们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处于不断张裂中;地中海的面积会不断缩小,因为它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2)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 (3)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是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地方,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4)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2.板块运动形成的宏观地形 板块运动边界类型宏观地形图示实例 挤压碰撞消亡边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挤压碰撞形成高峻的 山脉和巨大的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青 藏高原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 挤压碰撞,常形成海 沟、山脉、岛弧 美洲西岸的山脉和 亚洲东部的岛弧 彼此分离生长边界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往东非大裂谷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2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含解析)高一地理教案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学习目标 1.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之间的关系。 3.掌握地质构造类型及相应的地表形态。 4.掌握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相应的地表形态。 5.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知识导引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二是外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它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有两种,一种是地质作用,一种是人类活动。判断是不是地质作用,一看是否引起了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的变化;二是这种力量是否来自于自然界,来源于自然界的属于地质作用,人类活动不是地质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这些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 1.板块是地球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成的单元,而不是地壳的单元,也不是硅铝层的单元。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概念:由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叫地质构造。 (2)褶皱: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可以使沉积岩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它有两种基本形态:中间向上隆起的叫背斜,中间向下凹陷的叫向斜。 (3)断层: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位移,在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突起的部分叫地垒;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形成地堑构造。 2.地质构造是指岩层或岩体经地球内力引起的机械运动而发生变形与变位,是指岩层或岩体的变形与变位。构造地貌是指由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侧重于地表形态。 3.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 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是内力作用的具体表现,火山喷发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出现断裂和错动。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二章 第2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第2节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版必修1 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地壳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 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 (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其中亚洲的印度半岛和阿拉伯搬到、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印度板块上,太平洋板块上几乎完全是海洋,其余五大板块都包括陆地和大面积海洋。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地壳不稳定,火山和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壳。 (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是由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而形成的。 注:部分地形区的板块位置 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多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群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属于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 ③冰岛(大西洋“S”形海陵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两岛---消亡边界。 ④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版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3、构造运动和构造地貌 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构造地貌分为褶皱和断层,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 (1)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

注:判断确定地质构造特征和构造地貌的依据: ①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背斜一般成为山岭,有时也可成为谷底(地形倒置)。 ②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向斜一般成为山谷,有时也可成为山岭(地形倒置)。 ③地垒:中间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块状山或高地(华山、庐山、泰山) ④地堑:中间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2)褶皱与断层比较 (3)地质构造规律及其意义 ①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聚,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以在向斜槽部打。 ②利用背斜找油气: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部为石油。 ③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位置:岩层中若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已经被侵蚀搬运掉了。 ④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⑤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4、火山喷发、地震与地貌全球的火山地震带:①环太平洋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带两大地震带 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湘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陕西省蓝田县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 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湘教版必修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陕西省蓝田县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 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湘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陕西省蓝田县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 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湘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1课时) 【自主学习】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一)内力作用 (1)能量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的热能。 (2)表现形式:表现为、、等。 (3)对地表影响:使地球表面变得。 (二)外力作用 (1)能量外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 (2)表现形式: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 和等作用. (3)对地表影响:其结果使地表趋于。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全球分为板块,板块处于不断之中。板块内部比较,板块交界带活动比较 .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地质构造:留下的“痕迹”,叫地质构造. 2、类型 (1)褶皱: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可以使沉积岩发生,形成褶皱。它有两种基本的形态.一般来说,中间向上隆起的叫,中间向下凹陷的叫。 (2)断层地貌:

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 ,两侧的岩层沿产生显著的,称为断层。 【合作探究】 探究一: 1、在陆洋碰撞地带(消亡边界),会形成什么样的地形?并举例说明? 2、在陆陆碰撞地带(消亡边界),会形成什么样的地形?并举例说明? 3、在板块张裂地带(生长边界),会形成什么样的地形?并举例说明? 探究二: 读教材相关内容及P39图2—-14与2——15,试对下列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 态(含答案) 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1.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2.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表现影响 内力作用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 质作用、地震等 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外力作用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地球 重力能等 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 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 使地表趋于平坦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名称: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如图中A 为亚欧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此外,这六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 (2)板块边界类型:图中M为消亡边界,N为生长边界。 (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 ①图中a是两大陆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②图中b、c是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深邃的海沟、山脉或岛弧。 ③图中d是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了东非裂谷带。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褶皱: ①从地质构造上看,A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B为向斜,岩层向下凹陷。 ②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A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B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 ③从地形上看,A常形成山地,B常形成谷地;但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A会被侵蚀成谷地,B则成为山岭。(地形倒置) (2)断层: 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称为断层。其中,A部分叫地垒,常发育成山峰;B部分叫地堑,常形成盆地或谷地。 3.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1)岩浆喷出地表即为火山喷发,其熔岩物质的堆积常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多种火山地貌。 (2)大地由于构造运动而快速震动称为地震,其结果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 [温馨提示] 地质构造是单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仅依据地表形态判断地质构造是不准确的。 知识点(一)| 内力作用与板块运动 ———————情景导入先思考——————— 今天的地中海,位于欧、亚、非三大洲陆地海岸的环抱之中,是世界上最深、最大的陆间海。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如今的地中海过去曾是一个比现在大数百倍的喇叭形巨洋。 你能说出地中海面积变小的原因吗? 提示:地中海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两大板块相互挤压,使得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高一地理教案《地球表面形态》

高一地理教案《地球表面形态》 一、授课目的与考点分析: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与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二、授课内容: 一: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三大岩类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具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和环境,而岩石形成所需的环境条件 又会随着地质作用的进行不断地发生变化。沉积岩和岩浆岩可以通过变质 作用形成变质岩。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浆岩和变质岩又可以通过 母岩的风、剥蚀和一系列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当进 入地下深处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又会发生熔融形成岩浆,经结晶作用而 变成岩浆岩。因此,在地球的岩石圈内,三大岩类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之中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①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为六大板块; ②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对运动;③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④两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此;⑤板块移动发生张裂地

区,形成裂谷或海洋;⑥板块相撞挤压处,形成山脉,大洋板块与大陆板 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两个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山脉。 2、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应用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 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2.实践意义 找石油天然气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开矿石也应在背斜部位,如果 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为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 开石方可降低成本。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 三、本次课后作业: 相关练习附后 四、学生对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学生签字: 五、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教师签字:

(浙江专用)2022-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

〔浙江专用〕2022-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第二节地球外表形态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后检测湘教版必修1

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根底稳固] 大自然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魔术 师,把地球外表的景观塑造得如此惟 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读南斯拉夫的“猫咪山〞图,答复1~2题。 1.形成“猫咪山〞形态的根本力量来源是( ) A.太阳辐射B.岩浆活动 C.大气D.流水 2.“猫咪山〞所在地区的地表形态是( ) A.内力作用单独形成的 B.外力作用单独形成的 C.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 D.板块运动形成的 解析:第1题,“根本力量〞是关键词,猫咪山的形态是遭外力侵蚀的结果,其根本力量来源是

太阳辐射。第2题,所有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1.A 2.C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答复3~4题。 3.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 A.c和a挤压而成B.b和d挤压而成C.c和b挤压而成D.a和b挤压而成4.红海的成因以及今后面积的变化是( ) A.板块张裂形成的,面积将扩大 B.板块碰撞形成的,面积将缩小 C.板块张裂形成的,面积将缩小 D.板块碰撞形成的,面积将扩大 解析:第3题,喜马拉雅山是欧亚板块(a)与印度洋板块(c)碰撞挤压而成。第4题,红海是板块

张裂形成的,面积将扩大。 答案:3.A 4.A 5.以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该区域地质构造的主要成因有( ) ①流水堆积作用②风力侵蚀作用 ③地壳水平运动④地壳垂直运动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D。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地质构造为褶皱和断层。褶皱和断层分别是由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形成的。 以下图所示是我国南方某一地区地质剖面。读图答复6~7题。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2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课堂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埃特雷塔是法国的一个小镇,以其海岸著称于世,常被称为“象鼻海岸”。读图,完成1、2题. 1。形成“象鼻海岸"主要是因为( ) A.风力侵蚀作用B。流水沉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D。海浪侵蚀作用 2。“象鼻海岸"在我国最可能出现在() A。长江三角洲B。福建沿海 C.海河入海口 D.江苏沿海 【解析】1选D,2选B。第1题,结合示意图判断“象鼻海岸”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浪侵蚀作用。第2题,长江三角洲、海河入海口主要是流水沉积作用;福建沿海多岩石,受到海浪侵蚀作用,会出现类似“象鼻海岸"的地貌;江苏沿海多是沿海滩涂. 下图为某地理研究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砾石景观常见于大河的() A.下游泥滩 B.中游凸岸 C。上游凹岸D。入海口处 4.下列地貌形态中与图中砾石滩成因最为相似的是( ) A.风蚀蘑菇B。移动沙丘 C.冲积扇D。花岗岩风化球 【解析】3选B,4选C。第3题,图示砾石景观属于沉积景观,常见于大河的凸岸,凸岸是沉积岸,可能有砾石沉积形成;河源一般位于高山区,以风化、侵蚀作用为主;凹岸是侵蚀岸,没有沉积物堆积;入海口多是泥沙沉积形成的三角洲景观,没有砾石沉积。第4题,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砾石滩。冲积扇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移动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形成;花岗岩风化球是外力作用的风化作用. 【知识拓展】

河流凹岸、凸岸分布与侧蚀作用 (1)结合“凹”“凸”二字掌握河流的凹凸岸分布特征。如右图: (2)河流发育的中期阶段,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在分析侧蚀时应该分以下两种情况(以北半球为例): ①当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从地转偏向力方面来解释。 ②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分布来判断。 5。结合图文材料,思考问题。 在一片叫作“鲸之谷”的埃及沙漠中,散落着鲨鱼牙齿、海胆刺、巨型 鲶鱼的化石。右图为“鲸之谷"中的一幅图像。 (1)岩石转化为沙子主要与什么外力作用有关? (2)“鲸之谷”沙漠中海洋生物化石的存在说明了该地区曾出现过何种地壳 运动? (3)你能推测出目前影响该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吗?请说明原因. 【解析】第(1)题,地表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岩石碎块,最后变为沙子的作用被称为风化作用。第(2)题,海洋生物生活在海洋中,因而海洋生物化石也形成于海洋环境;现在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鲸之谷”沙漠中,说明陆地曾出现过上升运动.第(3)题,从图中可以判断出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几乎没有生物,因而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 答案:(1)风化作用. (2)地壳的上升运动。 (3)风力作用。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生物十分稀少,多大风天气。

湘教高一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高一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高一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矿物与岩石,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 质循环。 二、教学目的: 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 想像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四、教学难点: 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五、教具: 教师:矿物、岩石标本、瓷板、多媒体课件学生:采集岩石标本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图表对比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第一章,我们从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现在让我们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来认 识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我们知道,地球从形成至今经历了46亿年,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其地表形态、大气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由于什么引起 的呢? 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那么自然环境中 的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能量又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程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讲授新课】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图片、幻灯片并讲解) (一)矿物(板书并讲解结合用表格形式讲解) 1、矿产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矿产的基本存在形式(板书并讲解) 3、矿物的硬度等级 4、矿产的形成 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二)岩石(板书并讲解)1、岩石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地球上主要的岩石类型、成因及主要特征(用表格形式讲解) 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走过了她46亿年的漫长历史。在这46亿年中,她经 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中规律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质循环。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一)地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二)岩石的转化(板书并讲解结合幻灯片讲授) 岩浆岩沉积岩 上变变风化 升熔质侵蚀 冷融作搬运 凝沉积 岩浆变质岩 熔融作用 特别讲授:化石的地质意义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2.2 风成地貌学案 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风成地貌 [学生用书P27] 一、概述 1.风是干旱、半干旱区地表形态的主要“雕刻师”。 2.风成地貌⎩ ⎪⎨⎪⎧风蚀地貌 风积地貌 二、风蚀地貌 1.风蚀作用 (1)定义:地面物质在风力作用下脱离原地,称为风蚀作用。 (2)分类 ①吹蚀作用:风吹过地面时,带走细颗粒物质,造成地面的破坏。 ②磨蚀作用:挟带沙粒的风吹过地面物体时,风中运动的沙粒对经过的物体进行磨蚀,造成地面物体的破坏。 2.风蚀地貌 (1)定义:由风蚀形成的地表形态。 (2)常见风蚀地貌 ①风蚀蘑菇:突起的孤立岩石,尤其是裂隙比较发育的不太坚实的岩石,遭受风蚀后呈现出上部宽大、下部狭小的蘑菇状形态。 ②风蚀柱: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或土体,在长期的风蚀作用下,形成一些孤立的石(土)柱。 ③风蚀壁龛:陡峭的岩壁遭受风蚀后,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呈现出蜂窝状形态。 ④风蚀残丘:风蚀作用形成的岛状高地或孤立的小丘。

⑤风蚀沟槽:风力沿着岩石之间的裂隙不断吹蚀,形成的沟槽地形。 ⑥雅丹地貌:风蚀柱、风蚀残丘和风蚀沟槽等风蚀地貌的组合,泛指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 三、风积地貌 1.定义:风中挟带的沙粒,在风速降低时沉降在地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 2.常见的风积地貌——沙丘 (1)定义:风力作用下沙粒堆积而成的丘状或垄状地貌。 (2)影响因素:受风力大小、地表形态的变化,以及植被、沙源等条件的影响,往往形成形态多种多样的沙丘。新月形沙丘是其中的基本形态。 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两侧有近似对称的两个夹角,称为新月形沙丘的两翼,两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 四、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1.风沙的危害 (1)破坏建筑物。 (2)降低土壤肥力。 (3)掩埋房屋、农田、道路等。 (4)影响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严重时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2.防沙措施 (1)设置障蔽或植树种草。 (2)采取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防护林带等。 草方格沙障的功能 (1)可以增大地面的粗糙度,削减风力。 (2)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一、判断题 1.风成地貌仅存在于气候干旱半干旱地区。( ) 2.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和沙丘等地貌。( ) 3.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 4.灌丛沙丘多出现在绿洲边缘,往往作为土地退化的标志。( ) 5.为防治风沙危害,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宜选择杨树等高大乔木作为防护林。( ) 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

高一地理《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教案湘教版

高一地理《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教案湘教版高一地理《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教案湘教版 【标解读】 湘教版“必修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一具体研究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内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知识、原理,是自然地理部分的知识基础和核心学习内容。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的学时一般为3时。本例是第3时,重点分析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其标要求是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与地表形态的关系,运用内外力共同作用的观点,解释世界典型地表形态的成因。教学中主要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法等,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丰富多样的地表形态,启发学生思考并探究地貌成因,同时感受自然界的魅力与神奇。 【教材地位】 本时是湘教版地理必修1的第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中的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3时)的第3时内容。它承接第1时关于地质作用与板块运动的内容和第2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影响,又要深入学习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助于学生理解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塑造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设计理念】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程标准对本节提出的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因此,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景观图和示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说明,同时强调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本节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了解内力作用影响的地表形态,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自我探究能力,对于外力作用影响的地表形态提供大量的直观图片,创设情境进行引导。 2心理特点高一的学生学习任务较繁重,注意力易分散,但对新奇的变化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利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授,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外力作用的能量和表现形式 2理解外力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3掌握外力作用形式及其形成的地貌形态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类型及其作用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球上沧海桑田变化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地貌景观图片的欣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外力作用与外力地貌 教学难点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及其作用过程 外力作用影响的地表形态是本节教学的重难点,尤其是侵蚀和沉积作用下的地貌类型及其作用过程是难点。对于教学难点侵蚀、沉积作用的地貌形态,教材采用“活动”的形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对图片材料的分析判断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法采用讲授法对基本概念知识的讲解,采用视频图片直观演示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运动-图文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运动-图文 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 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学习目标】 1.会分析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会分析外力作用及其对 地表形态的影响 3.能够绘出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过程图【学习内容】一、地质作用 概念: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 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叫做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和、地壳运动1.岩浆活动 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向上运动,或留在地层,或喷出 地表,凝结形成的岩石称为;留在地层的又称为,喷出地表的又称为2.地 壳运动(1)、地壳运动分类按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分类水平运动垂直 运动岩层运动方向对地壳表面形态的影响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常造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凹陷,从而引起地势的高地 起伏和海陆变迁实例(2)地质构造、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构造地貌:由地质构 造形成的地貌,称构造地貌主要类型:褶皱和断层 褶曲背斜岩层形态岩层新老关系地表形态背斜中心部分岩层未侵蚀的 背斜顶部有时成为山岭,,两翼岩层但不少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 成谷地岩层向拱起向斜向斜中心部分岩层,两翼岩层岩层向弯曲未侵蚀的

向斜槽部成为谷地,但不少向斜槽部部分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侵蚀, 反而成为山岭地垒形态对地形的影响实例华山、庐山、泰山两个断层之间 的岩块对,两边的岩块相对地堑两个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两边的岩块相 对(3)地质构造的地理意义 ①岩层向上拱起的是______,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打隧道较好。 ②________是适合地下水的含水层构造.此外______往往是地下水出 露的地方。③建筑、工程、隧道等选址应避开断层应避开______构造东非大裂谷、汾河谷地、渭河平原 (4)、板块构造学说(图见课本P55) (1)全球岩石圈分为____大板块,即板块、板块、板块、板块、()板块、板块,在图中标注出来。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_,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地 带地壳比较_______。(4)世界上有哪两大火山地震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变质作用 地壳中原有的岩石,经受运动、活动或地壳内的热流变化等内动力的 影响,使其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称为变质作用。 由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称为三、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外力作用主要包括、、和 外力作用的因素主要有风、流水、冰川、海水等。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表解如下: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课时2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讲义含解析湘教

课时2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学习目标1.结合案例,掌握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相应的地表形态。 2.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一、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 (1)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2)对地表影响:使地表趋于平坦。 (3)过程 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侵蚀地貌沉积地貌 流水作用横断山地山高谷深、青藏高原的“水 拍云崖”、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大河中下游地区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风力作用风蚀柱、风蚀蘑菇黄土高原的黄土、干旱地区的沙丘 波浪作用海蚀崖海滩 冰川作用冰斗、角峰、“U”型谷冰碛丘陵 判断 1.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之间是互为条件、密切联系的统一过程。 ( √ ) 2.风力侵蚀作用就是风化作用。( × ) 3.固结成岩属于内力作用。( × ) 4.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都是不合理的。( × ) 二、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实例结果 合理改变缓坡梯田,修建水库趋利避害 不合理改变陡坡梯田消极破坏 探究点一 某大学地理系的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哪幅图?该图所示地貌是由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

答案图B。海浪侵蚀作用。 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学生乙绘制的是哪幅图?该图所示地貌是由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该图中显示的主要地貌有哪些? 答案图C。冰川侵蚀作用。角峰、“U”型谷、冰斗、刃脊。 3.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地方,冒着高达40℃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哪两幅图是学生丙绘制的?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分别是由哪种地质作用形成的? 答案图A、图E。图A是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图E是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4.学生丁来自我国最大的城市,他绘制的是哪幅图?他的家乡所在地地貌名称是什么?分析形成该地貌的原因。 答案图D。河口三角洲。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减缓,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成三角洲。 1.风化作用是侵蚀作用的基础 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遭受破坏,碎屑物残留地表形成风化壳,这种普遍存在的外力作用为侵蚀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2.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节流水地貌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流水地貌 [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核心素养]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流水地貌的类型及形成原因。综合分析滑坡、泥石流的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2.地理实践力: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观察,观看视频,让学生认识主要的流水地貌及分布。3.人地协调观: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滑坡、泥石流多发的人为原因,树立保护环境、促进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4.区域认知:结合不同地区的图文材料,分析不同地区流水地貌的类型、分布及主要特征。 一、概述 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的地貌,可分为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二、流水侵蚀地貌 1.峡谷:在湿润或半湿润山区,流水__侵蚀__切割地面形成峡谷,河谷横断面大多呈__V__字形。河谷两壁险峻陡峭,谷地狭窄,深度通常大于__宽__度。 2.河漫滩:河谷中__枯水期__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 3.河流阶地 (1)定义:在__河谷__两侧常分布有洪水__不能__淹没的阶梯状地形。 (2)成因:河流的__侵蚀下切__作用。 (3)特点:河流阶地地面__平坦__,组成物质颗粒__较细__,土质较为肥沃。 三、流水堆积地貌 1.冲积扇: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__地形__急剧变缓,__流速__剧减,所挟带物质在沟

谷出口处不断__堆积__而成的__扇状堆积体__,称为冲积扇。 2.洪积扇:暂时性河流在__山谷出口__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__扇状__堆积体,称为洪积扇,多分布于__干旱、半干旱__地区。 3.冲积平原:在河流的__中下游__,或河流流经__盆地__时,常形成__沙洲__和地形平坦的冲积平原。 4.三角洲:当河流挟带较多的泥沙入海时,泥沙在__河口__大量沉积,常形成三角洲,如黄河三角洲,__尼罗河__三角洲等。 5.江心洲:由河流挟带的泥沙沉积而成,多位于河流__中下游__,或流速相对__缓慢__的宽谷段。一些江心洲具有独特的利用价值,如长江口的__崇明__岛、湘江__橘子洲__等。 四、滑坡和泥石流 1.发生条件 (1)地区:流水__侵蚀__强烈的山区,尤其是__峡谷__地区。 (2)条件:山高谷深、__坡陡流急__;遭遇__暴雨__。 2.滑坡 (1)概念: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 (2)危害:掩埋农田和村庄、__阻断__道路、淤塞__河道__,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泥石流 (1)概念: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__固体碎屑__物和水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__沟床__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 (2)危害 ①工农业生产。②交通运输。③城市建设。④人民生命财产。 (3)防御措施 ①连续__降雨__或暴雨时,不要在沟谷中停留。 ②不要躲在沟谷中的__大树__上,大树可能被冲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