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课程设计

测井课程设计
测井课程设计

目录

一、实验背景 (2)

二、实验目的 (2)

三、实验主要内容 (2)

四、实验具体过程 (2)

(一)建立测井曲线道 (2)

(二)导入数据 (3)

(三)选定目标井段 (3)

(四)导入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曲线道 (3)

(五)编辑调整页面 (4)

(六)实验成果图 (4)

五、实验结果分析解释 (4)

(一)对测井曲线图的大致认识 (4)

(二)测井曲线的特征 (4)

(三)测井资料综合解释方法原理 (5)

(四)实验成果资料分析解释 (6)

六、实验总结 (6)

七、体会与建议 (7)

八、附录 (8)

附录1:实验成果图图1 (8)

附录2:实验成果图图2 (9)

附录3:泥质含量计算 (10)

附录4:孔隙度计算 (11)

附录5:渗透率计算 (12)

附录6:饱和度计算 (13)

一、实验背景

作为一名地质学专业的大三学生,本学期我们跟随刘之的老师修读了《测井方法原理》这门课程,在理论上对测井的各种方法及其原理有了大致了解,但这种了解还是浅层次的,需要实验的佐证,因此在学校和老师的安排下我们进行了此次的上机实验,对实际测井资料进行上机分析,以求达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二、实验目的

1.通过对实际测井资料的分析,使我们深入了解测井数据格式、测井曲线类型,测井曲线的处理流程等,从而为测井资料处理奠定基础。

2. 通过上机操作,使我们深入了解到物探专业基本软件carbon的使用方法和基本功能,从而为我们以后物探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验主要内容

1.认识测井曲线基本格式和基本内容。

2.使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及微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岩性定性识别。

3.使用声波时差及微电阻率曲线进行储层物性定性分析。

4.使用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储层含油性定性分析。

5.开展分析井段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定量计算(选择代表性深度点数据计算)

6.依据上述识别和划分结果撰写课程上机实验报告。

四、实验具体过程

(一)建立测井曲线道

1.安装卡奔3.0软件

2.打开IntellExpore,建立9个测井曲线道,即自然电位测井(SP)、自然伽马测井(GR)、井径测井(CAL),深双侧向电阻率测井(RLLD)、浅双侧向电阻率测井(RLLS)、微球形聚焦测井(RMSFL)、声波测井(AC)、密度测井(DEN)、中子测井(CNL)。

(二)导入数据

在给定的多口井的实际测井资料中选择一口井以EXCEL方式打开,做一定调整后导入IntellExpore中,我选择了YI42井。

(三)选定目标井段

本次实验做两段40m含砂性较好的井段进行资料分析解释,仔细观察GR、SP曲线对岩性进行定性分析,两者出现负异常时应该显示为砂岩层段,正异常则为泥岩层段,于是我选取了2960-3000m和3090-3130m这两个井段。

(四)导入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曲线道

1.导入泥质含量

根据GR曲线计算泥质含量Vsh,使用C语言程序实现,具体程序参见附录一。

2.导入孔隙度

根据AC曲线利用C语言编程计算孔隙度POR,具体程序参见附录二。

3.导入渗透率

利用C语言编程计算渗透率PERM,具体程序参见附录三。

4.导入饱和度

利用C语言编程计算饱和度So,具体程序参见附录四。

5.建立Sand曲线道

复制POR曲线道并做一定调整建立Sand曲线道。

(五)编辑调整页面

根据EXCEL中数据的大小并结合测井实际要求确定每一个曲线道的刻度值,并对图头文字,曲线颜色等做一定美化。

(六)实验成果图

见图1(P8)、图二(P9)。

五、实验结果分析解释

(一)对测井曲线图的大致认识

1.GR、SP、CAL反映岩性

2.RLLD、RLLS、RMSFL反映含油性

3.AC、DEN、CNL反映孔渗性

(二)测井曲线的特征

表1 砂泥岩剖面测井曲线特征

(三)测井资料综合解释方法原理

1.岩性分析

SP:在淡水泥浆的砂泥岩剖面井中,以大段泥岩层部分的自然电位曲线为基线,此时SP曲线出现负异常的井段都可以认为是渗透性岩层,纯砂岩井段出现最大的负异常,泥质的砂岩负异常幅度变低,而且随着泥质含量的增多而异常幅度下降。

GR:在砂泥岩剖面中,砂岩显示出最低值,粘土(泥岩、页岩)显示出最高值,而粉砂岩泥质砂岩介于中间,并随着岩层中泥质含量增加曲线幅度增大。

CAL:泥岩层和某些松散岩层常常由于钻井时泥浆的浸泡和冲刷造成井壁坍塌,使实际井径大于钻头直径,出现井径扩大;渗透性岩层,常常由于泥浆滤液向岩层中渗透,在井壁上形成泥饼,使实际井径小于钻头直径,出现井径缩小;而在致密岩层处,井径一般变化不大,实际井径接近钻头直径。

2.物性分析以及气层识别

储层物性反映的是储层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油区的丰度和储量。测井计算反映储层物性的参数主要有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以及粒度中值等。显然储层孔隙度高、渗透率大、泥质含量低则物性好,相反,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小、泥质含量高则物性差。

AC:当岩层中含气时,声波时差将显著增大。另外,在泥浆侵入不深的高孔隙度疏松砂岩地层中,油层的声波时差也相应增大,一般比水%。

DEN、CNL组合:天然气相对于地层水和石油而言,其密度很低,密度测井时,其密度测井反映值也较低,故计算出的孔隙度比实际孔隙度偏大,而在中子测井曲线上气层表现为低孔隙度,因此二者曲线重叠即可识别气层。若重叠部分较大,则含气的可能性较大。

3.含油性分析

RLLD、RLLS组合:将深、浅侧向视电阻率曲线重叠绘制,观察两条曲线幅度的相对关系,在渗透层井段会出现幅度差。深侧向曲线幅度大于浅侧向曲线幅度,叫做正幅度差(意味着泥浆低侵),这种井段一般可认为是含油气井段;反之当深侧向曲线幅度小于浅侧向曲线幅度时,称为负幅度差(意味着高侵),这种井段可认为是含水井段。

RLLD、RLLS、RMSFL组合:利用深、浅侧向和微球形聚焦三条曲线重叠绘制可以直观判断可动油、气情况,在地层水和泥浆的矿化度基本相同,且侵入不深的情况下,若储集层中有可动油气则三条曲线幅度有下列关系:RMSFL

(四)实验成果资料分析解释

1.2960m—3000m井段分析解释(见P8图1)

①岩性分析:该段整体来说砂质夹层和泥质砂岩比较多,而纯砂岩很少,仅在2972m 和2995m处出现两段不足1m厚的纯砂岩。这一段的平均泥质含量在70%左右。

②物性分析及气层识别:该段整体来说声波曲线比较稳定,所以此段物性较好。在2965.16—2968.16m,2979.68—2981.84m,2984.32—2985.6m,2992.76—2994.32m这四段DEN和CNL有重叠,判断可能为气层。

③含油性分析:该段整体来说RLLD≥RLLS>RMSFL,所以认为此段整体基本都含可动油气。

2.3090—3130m井段分析解释(见P9图2)

①岩性分析:该段整体泥质含量平均在80%左右,3090—3090.92m为砂质夹层;3091.92—3095.96m,3113—3115.8m和3121.84—3126.28m这三段SP和GR都比较小,泥质含量较低,为泥质砂岩层;3111.5—3113.08mGR和SP都显示最强负异常,为纯砂岩段;余下段全部为泥岩层,GR与SP显示极为明显的正异常。

②物性分析及气层识别:声波曲线幅度变化较大,大概出现了三次周波跳跃,分别在3100.5—3105m,3106.5—3110.5m和3118—3122m处。

③含油性分析:在3090—3098.88m、3111.48—3115.92m和3121.96—3126.68m这三段RLLD>RLLS>RMSFL,说明它们可能是油层,不存在RLLD

六、实验总结

此次通过上机实验,一方面我们加强了对测井软件Carbon的熟练运用,另一方面对

测井实际工作有了一定了解,还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学会了利用测井曲线划分储集层和非储集层,并定性、定量分析解释储层岩性、物性以及含油性。

七、体会与建议

1.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才能实现对理论的更高认识。

2.测井资料解释与分析需要极好的观察力与洞察力,我还需要好好锻炼。

3.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会善用课本以及网络上的各种资源提高了我做事的独立性。

4.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希望学校以后对于测井这样的课程多安排一些上机等实验。

八、附录

附录1:实验成果图图1

图1 YI42井2960—3000m测井处理成果图

附录2:实验成果图图2

图2 YI42井3090—3130m测井处理成果图

void main()

{

object v;

v = NewTrace(1, "CvrTrace", "Vsh");

v.Left = 0;

v.Right = 1;

v.LineColor = RGB(255, 0, 0);

v.LineWidth = 5;

v.LineStyle = 0;

v.style |= 1 << 19;

v.FillIndex = 1;

float d1, d2, m1, m2;

d1 = Input("计算开始深度:", 2960);

d2 = Input("计算结束深度:", 3000);

m1 = TraceMax("GR",d1,d2);

m2 = TraceMin("GR",d1,d2);

float c = 3.7;

float vp("Vsh");

for(depth =d1; depth

float val = (GR-m2)/(m1-m2);

vp = 0.83 * val * val + 1.7 * val;

if(vp<0){vp=0;}

if(vp>1){vp=1;}

}

Play();

备注:将d1和d2分别改为3090、3130即可用于计算3090—3130m井段泥质含量。

void main()

{

object v;

v = NewTrace(1, "CvrTrace", "Por");

Play();

v.Left = 0;

v.Right = 1;

v.LineColor = RGB(0, 127, 127);

v.LineWidth = 5;

v.LineStyle = 0;

v.style |= 1 << 19;

v.FillIndex = 2;

float ma, mf;

ma = Input("岩石骨架的声波时差:", 182);

mf = Input("泥浆滤液的声波时差:", 620);

float vp("Por");

for(depth =2960; depth <3000; depth +=0.125) {

vp = (AC - ma)/(mf - ma)-Vsh*(287 - ma)/(mf - ma);

if(vp<0.01){vp=0.01;}

if(vp>0.35){vp=0.35;}

}

Play();

}

备注:将语句for(depth =2960; depth <3000; depth +=0.125),

更改为for(depth =3090; depth <3130; depth +=0.125) ,

将语句vp = (AC - ma)/(mf - ma)-Vsh*(287 - ma)/(mf - ma),

更改为vp = (AC - ma)/(mf - ma)-Vsh*(314 - ma)/(mf - ma) ,即可用于计算3090—3130m井段的孔隙度。

// y4井岩心分析渗透率与孔隙度相关性比较好

// 关系式:PERM = 0.0014*e^(0.3482*Por),(e = 2.71828182845904)

// 用此关系式计算渗透率

void main()

{

object v;

v = NewTrace(1, "CvrTrace", "PERM");

v.Left = 0.01;

v.Right = 1000;

v.LineColor = RGB(0, 127, 0);

v.LineWidth = 5;

v.LineStyle = 0;

v.style |= 2048;

float vp("PERM");

for(depth =2960; depth <3000; depth +=0.125) {

vp = 0.0014*Pow(2.718, 0.3482*POR*100);

if(vp<0.001){vp=0.001;}

if(vp>1000){vp=1000;}

}

Play();

}

备注:将depth分别改为3090、3130即可用于计算3090—3130m井段的渗透率。

//y4井为例,计算饱和度应首先有名为“POR_DEN”的孔隙度曲线道(先执行“孔隙度计算B”方法即可)。

// 阿尔齐公式计算含油饱和度//

//公式:So = 1- ((a*b*Rw)/(Rt * Por^m))^n

// Rw:地层水电阻率, Rt:电阻率, Por:孔隙度;

// a = 0.8, b = 1.1467; m = 1.8701, n = 2.1025

void main()

{

Object v;

v = NewTrace(0, "CvrTrace", "So_Auto");

v.Left = 0;

v.Right = 100;

v.LineColor = RGB(255, 0, 0);

v.LineWidth = 5;

v.LineStyle = 0;

float a,b,m,n;

a = 0.8,

b = 1.1467;

m = 1.8701, n = 2.1025;

Float Rw,v1,v2;

float vp("So_Auto");

Rw = 0.038;

for(depth =2960; depth <3000; depth += 0.125) {

{

v1 = a * b * Rw;

v2 = RLLD * Pow(POR, m); //孔隙度为小数

vp = 1 - Pow(v1/v2, 1/n);//饱和度为小数

vp = vp *100;

}

if(vp<0){vp=0;}

}

Play();

}

备注:将depth分别改为3090、3130即可用于计算3090—3130m井段饱和度。

地球物理课程设计报告样本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 专业地质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对《地球物理测井》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对某实际测井资料进行岩性划分与评价、储层识别、物性评价及含油气性评价。获得常规测井资料分析的一般方法,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对所得结果做分析研究。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运用所学的测井知识识别某油田裸眼井和套管井实际测井资料。 2.使用井径、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划分砂泥岩井段划分渗透层和非渗透层。 3.根据密度、声波和中子孔隙度测井的特点,在渗透层应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求出储层的平均孔隙度。 4.根据划分出的渗透层,读出裸眼井和生产井储层电阻率值。 5.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 6.根据开发过程中含油饱和度的变化,确定储层含油性的变化,并判断该储层的性质。 三、基本原理: (一)岩性划分 岩性是指岩石的性质类型等,包括细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等,同时还包括碎屑成分、填隙物、粒间孔发育、颗粒分选、颗粒磨圆度、接触关系、胶结类型等方面。通过划分岩性和分析岩心资料总结岩性规律,其研究主要依据岩心资料,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等。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来识别岩性,并建立在取心井上的泥质含量预测解释模型。一般常用岩性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 曲线来识别岩性。 1 定性划分岩性是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和测井曲线值相对大小,从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划分岩性的规律性认识。首先掌握岩性区域地质的特点,如井剖面岩性特征、基本岩性特征、特殊岩性特征、层系和岩性组合特征及标准层特征等。其次,要通过钻井取心和岩屑录井资料与测井资料作对比分析,总结出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地区规律。表1为砂泥岩剖面上主要岩石测井特征。 岩性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微电极电阻率井径声波时差 泥岩泥岩基线高值低、平值低、平值大于钻头 直径 大于300 页岩近于泥岩基线高值低、平值低、平值较泥 岩高大于钻头 直径 大于300 粉砂岩明显异常中等值中等正幅度 差异低于砂岩小于钻头 直径 260-400 砂岩明显异常(Cw≠ Cmf)低值明显正幅度 差异 中等到高,致 密砂岩高 小于钻头 直径 250-450(幅度较 为稳定)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微机原理与接口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红外通信

微机接口与原理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姓名学号10291164 课程设计题目:红外通信 课程设计答辩或提问记录: 成绩评定依据: 课程设计预习报告及方案设计情况(30%): 课程设计考勤情况(15%): 课程设计调试情况(30%):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与答辩情况(25%): 最终评定成绩(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红外通信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牛 一、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红外通信 内容:应用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完成数据的发射和接收。发射管和接收管接在普通的I/O口。要求2个按键,一个按键是数据的0和1的变换,另一个按键是发送键。数据在1个数码管上显示。 二、课程设计要求 1. 根据具体设计课题的技术指标和给定条件,独立进行方案论证和电路设计,要求概念清楚、方案合理、方法正确、步骤完整; 2. 查阅有关参考资料和手册,并能正确选择有关元器件和参数,对设计方案进行仿真; 3. 完成预习报告,报告中要有设计方案,设计电路图,还要有仿真结果; 4. 进实验室进行电路调试,边调试边修正方案; 5.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最终的电路图、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进度安排 1.时间安排 序号内容学时安排(天) 1 方案论证和系统设计 1 2 完成电路仿真,写预习报告 1 3 电路调试 2 4 写设计总结报告与答辩 1 合计 5 设计调试地点:电气楼410 2.执行要求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成绩优秀的可以自拟题目,其余的同学都是指定题目。,每组不得超过2人,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力完成所设计的详细电路(包括计算和器件选型)。严禁抄袭,严禁两篇设计报告雷同。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赵军龙 专业地质学 班级地质0803 姓名娄春翔 学号200811030303 2010年12月20日

一、设计目的: 通过对《地球物理测井》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对某实际测井资料进行岩性划分与评价、储层识别、物性评价及含油气性评价。获得常规测井资料分析的一般方法,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对所得结果做分析研究。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运用所学的测井知识识别某油田裸眼井和套管井实际测井资料。 2.使用井径、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划分砂泥岩井段划分渗透层和非渗透层。 3.根据密度、声波和中子孔隙度测井的特点,在渗透层应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求出储层的平均孔隙度。 4.根据划分出的渗透层,读出裸眼井和生产井储层电阻率值。 5.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 6.根据开发过程中含油饱和度的变化,确定储层含油性的变化,并判断该储层的性质。 二、基本原理: (一)岩性划分 岩性是指岩石的性质类型等,包括细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等,同时还包括碎屑成分、填隙物、粒间孔发育、颗粒分选、颗粒磨圆度、接触关系、胶结类型等方面。通过划分岩性和分析岩心资料总结岩性规律,其研究主要依据岩心资料,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等。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来识别岩性,并建立在取心井上的泥质含量预测解释模型。一般常用岩性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 曲线来识别岩性。 1 定性划分岩性是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和测井曲线值相对大小,从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划分岩性的规律性认识。首先掌握岩性区域地质的特点,如井剖面岩性特征、基本岩性特征、特殊岩性特征、层系和岩性组合特征及标准层特征等。其次,要通过钻井取心和岩屑录井资料与测井资料作对比分析,总结出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地区规律。表1为砂泥岩剖面上主要岩石测井特征。 岩性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微电极电阻率井径声波时差 泥岩泥岩基线高值低、平值低、平值大于钻头 直径 大于300 页岩近于泥岩基线高值低、平值低、平值较泥 岩高大于钻头 直径 大于300 粉砂岩明显异常中等值中等正幅度 差异低于砂岩小于钻头 直径 260-400 砂岩明显异常(Cw≠ Cmf)低值明显正幅度 差异 中等到高,致 密砂岩高 小于钻头 直径 250-450(幅度较 为稳定)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_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现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题目:键盘扫描实验

班级:数字媒体 1004 学号: 0305100417 学生:海洋 指导老师:天天 日期: 2012.6.18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键盘扫描的应用及编程 (2)掌握LED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 PC计算机一台,TD-PIT + 实验系统一套。 三、实验原理 (1)8255芯片:8255具有3个带锁存或缓冲的数据端口,它的并行数据宽度为8位。可与外设并行进行数据交换。A口和B口具有中断控制逻辑,在外设与CPU之间可用中断方式进行信息交换。把8255并口和键盘,组成一个键盘装置。通过cpu对8255的控制最总达到键扫的目的。每一个键对应一个ASCII 码字符,通过8255的输入和输出,最终显示在屏幕上。 (2)LED数码显示原理:数码管的 7 个段及小数点都是由 LED 块组成的,显示方式分为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两种。数码管在静态显示方式时,其共阳管的位选信号均为低电平,四个数码管的共用段选线 a、b、c、d、e、f、g、dp 分别与单片机的 8 根 I/O 口线相连,显示数字时只要给相应的段选线送低电平。数码管在动态显示方式时,在某一时刻只能有一个数码管被点亮显示数字,其余的处于非选通状态,位选码端口的信号改变时,段选码端口的信号也要做相应的改变,每位显示字符停留显示的时间一般为1-5ms,利用人眼睛的视觉惯性,在数码管上就能看到相当稳定的数字显示。 (3)键盘扫描原理:第一步,使行线为编程的输入线,列线是输出线,拉低所有的列线,判断行线的变化,如果有按键按下,按键按下的对应行线被拉低,否则所有的行

《地震勘探原理》课设报告

目录 一、工区概况 (2) 二、完成工作量 (2) 三、成果(资料)解释 (3) 四、成果分析 (5) 五、收获与建议 (5)

一、本次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地震勘探的生产工作主要有三个基本环节即野外工作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和地震资料解释。野外工作主要是通过布置测线、人工激发地震波来记录地面震动情况。室内资料处理就是对原始资料进行各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工作灯,以获取各种资料。地震资料解释的任务就是经计算机处理得到地震剖面。地震剖面上的许多现象可以反映地下的真实情况,而地震资料的解释是三者里面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工作站实际操作,训练我们对地震资料进行构造解释的操作能力,最终使我们达到:学会利用先进的地震资料解释工作站和地震解释软件Landmark来进行地震书籍的加载,地震层位的标定,地震层位的追踪对比,在地震资料上分析和解释各种断层,以及地震构造图的编制方法。同时,还要学会综合地震地质资料对构造解释结果进行分析,对地层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情况和构造运动作出必要的分析,进而对含油气有利地带进行评价和预测,最终编制报告。本次课程设计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表现,是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对地震资料解释软件Landmark的使用,让学生对工作站和地震解释软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能为毕业后从事地震勘探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工区概况 1、工区位置 本区位于黑龙江省松辽盆地北部龙南油田(大庆市泰康县境内),地震测线南起93.3,北至99.9,西起439.5,东至443.3,工区南北长6.6Km,东西宽3.9Km,面积约23.5平方公里。 地球坐标:东经124°18'—124°24' 北纬46°09'—46°14' 原点位置:439.5/99.3 原点坐标:x=5115246,y=21602618 主测线方位角90°,联络线与之正交,测网密度为0.3×00.3Km。 区域构造位置:本区位于齐家—古龙凹陷和龙虎泡大安阶地两个构造的交汇处,在龙虎泡构造向南延伸倾伏的鼻状构造上。 2、勘探概况及石油地质特征 本工区勘探程度较高,从“五一”型地震仪到模拟磁带仪、直到数字地震仪勘探都在这里进行过。1986—1987年在工区内完成了2×4Km测网的数字地震详查工作,1991—1992年在此地区进行了1×2Km测网的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工作,工区内现有四口深井。我们小组将研究其中G13与G36两口深井。 龙南油田主要储层为葡萄花油层和黑帝庙油层。沉积相研究表明葡萄花油层属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是层状岩性—构造油藏。 T06层位地震地质层位特征: 龙南油田T06层位反射:相当于嫩二段顶面反射,T06反射波为3个同相轴组成,南部反射能量相对弱,北部反射能量相对较强,但其连续性都较好,全区可容易连续追踪对比,采用第一相位成图。 钻井深度及地震层位的相应关系: 本工区内共有四口井:G13井、G36井、G38井和G40井,各井在地震剖面上位为:G13井,在97.5测线的195 CDP点 G36井,在98.7测线的167 CDP点 G38井,在441.0测线的175 CDP点 G40井,在440.4测线的345 CDP点 地震剖面资料描述:

接口课程设计报告(郝俊)

接口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0202班郝俊 学号;012002013429 一.课程设计的要求与目的 结合一个实际的接口技术问题,设计一个微机应用系统,包括主控机,数个下位机及执行部件,要求该系统综合应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和其他接口,编写对应的上位机和下位机程序,实现主控机与下位机的远距离传送和远程监控功能。 系统结构,如图; 其中;1.系统硬件由一台主控机,数台下位机和执行部件组成,主控机与下位机通过串行通信线连接。 2.主控机:与所有下位机进行数据交换,必要时需建数据库,进行数据处理等。 3.下位机:与主控机通信,控制执行部件。 4.执行部件;将接收的数据送入到下位机或将下位机输出的数据送到执行部件。 5.主控机程序:串行(RS232/RS485)通信程序,数据处理程序等。 6.下位机程序:串行(RS232/RS485)通信程序,执行部件控制程序 二.课程设计的题目 地铁计费系统

1.系统功能; 乘客进站要在执行部件上刷卡,出站也要刷卡,执行部件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下位机传送给上位机,上位机根据卡号得出卡上金额。出站时计算费用,并判断乘客是否买足了票,如果费用大于卡上金额,表示票款不足,则发出警报;如果费用小于卡上金额,表示票款足够,则算出余额,最后将数据送到下位机显示出来。 2.开发环境 我们本次课程设计所用的开发环境是实验室提供的MF多功能微机接口实验与开发平台,所用的语言是IBM-PC汇编语言。 3.实验分工 我们组的成员有我,冯茂盛,徐捷和黄林,其中冯茂盛同学担任组长。我们的分工如下;冯茂盛同学负责下位机的程序编写以及整体调试,徐捷同学负责上位机的程序编写,黄林同学和我分别负责上位机和下位机的辅助设计以及硬件设计连接。 三.流程图

(建筑工程设计)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建筑工程设计)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日期:2008年3月2日 目录 第一章油藏地质评价 (1) 第二章储量计算与评价 (8) 第三章油气藏产能评价 (10) 第四章开发方案设计 (14) 第五章油气藏开发指标计算 (17) 第六章经济评价 (22) 第七章最佳方案确定 (25) 第八章方案实施要求 (25) 第一章油(气)藏地质评价 一个构造或地区在完钻第一口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即开始了油气藏评价阶段。油气藏评价,主要是根据地质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测试资料、取芯资料、岩芯分析、流

体化验和试采等资料,对油气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识、评价和描述油藏,搞清油气藏的地质特征,查明油气藏的储量规模;形成油气藏(井)的产能特征,初步研究油气藏开发的可行性,为科学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一、油气藏地质特征 利用Petrel软件对cugb油藏进行地质建模,得出cugb油藏的三维地质构造图(见图1-1)。 图1-1 cugb油藏三维地质构造图 (一)构造特征 由图知:此构造模型为中央突起,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平缓,东南和西北方向陡峭,为典型的背斜构造;在东南和西北方向分别被两条大断裂所断开,圈闭明显受断层控制,故构造命名为“断背斜构造”。 (1) 构造形态: 断背斜构造油藏,长轴长:4.5Km, 短轴长:2.0Km 比值:2.25:1,为短轴背斜。 (2) 圈闭研究: 闭合面积:4.07km,闭合幅度150m。 (3)断层研究: 两条断层,其中西北断层延伸4.89km,东南断层延伸2.836km。 (二) 油气层特征: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doc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日期:2008年3月2日

目录 第一章油藏地质评价 (1) 第二章储量计算与评价 (8) 第三章油气藏产能评价 (10) 第四章开发方案设计 (14) 第五章油气藏开发指标计算 (17) 第六章经济评价 (22) 第七章最佳方案确定 (25) 第八章方案实施要求 (25)

第一章油(气)藏地质评价 一个构造或地区在完钻第一口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即开始了油气藏评价阶段。油气藏评价,主要是根据地质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测试资料、取芯资料、岩芯分析、流体化验和试采等资料,对油气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识、评价和描述油藏,搞清油气藏的地质特征,查明油气藏的储量规模;形成油气藏(井)的产能特征,初步研究油气藏开发的可行性,为科学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一、油气藏地质特征 利用Petrel软件对cugb油藏进行地质建模,得出cugb油藏的三维地质构造图(见图1-1)。 图1-1 cugb油藏三维地质构造图 (一)构造特征 由图知:此构造模型为中央突起,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平缓,东南和西北方向陡峭,为典型的背斜构造;在东南和西北方向分别被两条大断裂所断开,圈闭明显受断层控制,故构造命名为“断背斜构造”。 (1) 构造形态: 断背斜构造油藏,长轴长:4.5Km, 短轴长:2.0Km 比值:2.25:1,为短轴背斜。 (2) 圈闭研究: 闭合面积:4.07km2,闭合幅度150m。

(3)断层研究: 两条断层,其中西北断层延伸4.89km ,东南断层延伸2.836km 。 (二) 油气层特征: 油水界面判定: C3 井4930-4940m 段电阻率为低值0.6,小于C1 井4835-4875m 、C2 井4810-4850m 、C 3井4900-4930m 三井段高值3.8,故为水层,以上3段为油层。 深度校正: 平台高出地面6m ,地面海拔94m ,故油水界面在构造图上实际对应的等深线为4930-(6+94)=4830.0m 由C 1、C 2、C 3井的测井解释数据可知本设计研究中只有一个油层,没有隔层(见图1-2)。 图1-2 CUGB 油藏构造图 (三) 储层岩石物性特征分析 表1-1 储层物性参数表 〈1〉岩石矿物分析:由C 1井中的50块样品,C 2中的60块样品,C 3井的70块样品的分析结果:石英76%,长石4%,岩屑20%(其中泥质5%,灰质7%)。可推断该层段岩石为:岩屑质石英砂岩。 水 水 C1 C2 C3 40m 40m 30m 油 -4810m -4900m -4835m

单片机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轻工业学院本科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总结报告 设计题目:定时器控制交通灯(带故障报警) 学生:忠良王彦峰王永亮方庆刚 系别: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通信工程08-1班 学号:9 指导教师:晓雷副教授 2011年1月7日

轻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定时器控制交通灯(带故障报警)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08-1班学号忠良59号 主要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1. 课程设计目的 (1) 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分析能力; (2) 掌握MCS51单片机开发系统的使用; (3) 学习与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及硬件电路的设计还有联调仿真最 终成所选择课题的设计; (4) 利用简单的应用系统,培养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 2. 课程设计要求 (1)完成LED灯的显示、按键识别、电铃发出响声等,并完成模拟交通灯的功能; (2)从源程序、软件模拟、调试方面完成软件系统; (3)利用开发系统完成系统的总体调试、程序烧写,实现应用系统功能,并能对系统运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3. 参考资料

(1)单片机典型系统设计实例精讲为,黄科,雷道仲编著电子工业出版发行2006.5(3,4); (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建忠编著电子科技大学; (3)AT89系列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王幸之,钟爱琴等编著航空航天大学出版发行2004; (4)51单片机编程基础与开发实例详解岂兴明,唐杰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发行。 完成期限:2011-1-7 指导教师签名:晓雷 课程负责人签名:晓雷 2011年01月3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容与要求4 第二章设计原理5 1.单片机概述5 2.STC89C52芯片简介6 3.定时器/计数器8

接口课程设计报告(声光警报)

湖北教育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微机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声-光报警器系统设计 系别: 专业: 组别: 学生姓名: 学号: 起止日期: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怎么利用所学的知识和老师提供的芯片来完成声--光报警器的闪光和报警. 通过已学的接口技术的内容,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掌握可编程接口芯片8255A的使用和学习开关量接口电路及其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特组织了这次课程设计,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能提高我们大家的实际操作能力. 这次我们课程设计的是利用MFID实验平台和声—光报警器模块进行硬件电路连接,利用MF2KI集成开发环境进行声光报警器软件控制程序设计,调试,直到声--光报警器能够正常的工作. 关键词: 8255A芯片,LED彩灯,74ls04反向器.

目录 1开发背景 (1) 1.1 本课程设计的题目: (1) 声-光效果(报警器)。 (1) 1.2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3 课程设计的环境: (1) 1.4 课程设计要求和任务要求: (1) 1.4.1 要求 (1) 1.4.2任务 (2) 2.概要设计 (2) 2.1 硬件设计: (2) 2.1.1 8255的外部特性 (2) 2.1.2 8255A的内部结构 (2) 2.1.3 8255A的端口地址 (3) 2.1.4 8255的基本操作(见图3.2) (4) 2.1.5 8255A引脚信号定义 (4) 2.1.6 8255A的控制方式字 (4) 2.1.7 发光二极管 (6) 2.1.8 74ls04芯片如下图 (7) 2.1.9 功放LM386 (7) 2.2 软件设计 (8) 3.详细设计 (10) 3.1 设计 (10) 3.2 电路原理 (10) 3.3 流程图 (11) 3.4 PCB设计 (11) 3.4.1 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11) 3.4.2 产生网络报表 (12) 3.4.3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12) 3.4.4 PCB图 (13) 3.4.5 电路板模块图 (13) 3.4.6 硬件连线 (13) 3.4.7 电路板的调试 (14) 4. 声-光效果(报警器)的安装调试 (14) 5.结论 (15) 6:课程设计实施计划及分工 (15) 6.1 实施计划及分工 (15) 6.2 课程设计心得和体会 (16) 7.致谢 (16) 8.参考资料: (16) 附录: (17)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地球物理测井教学环节的延续(独立设课),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对所得结果做分析研究,最终完成报告一份。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 运用所学测井知识对某油田实际测井资料进行(手工)定性和(计算机)定量分析。 2. 使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及微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岩性识别。 3. 使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及微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储层划分,用声波速度、密度及中子曲线进行储层物性评价。 4. 根据划分出的渗透层,读出储层电阻率值。并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 5. 上述岩性识别、物性评价及含油气性评价定量分析程序要求学生用所学C语言独立编写。 三、基本原理 “四性”关系及其研究方法: 1.岩性评价 岩性是指岩石的性质类型等,包括细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等,同时还包括碎屑成分、填隙物、粒间孔发育、颗粒分选、颗粒磨圆度、接触关系、胶结类型等方面。通过划分岩性和分析岩心资料总结岩性规律,其研究主要依据岩心资料,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等。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来识别岩性,并建立在取心井上的泥质含量预测解释模型。一般常用岩性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 曲线来识别岩性。 a.定性分析 定性划分岩性是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和测井曲线值相对大小,从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划分岩性的规律性认识。首先要掌握岩性区域地质的特点,如井剖面岩性特征、基本岩性特征、特殊岩性特征、层系和岩性组合特征及标准层特征等。其次,要通过钻井取心和岩屑录井资料与测井资料作对比分析,总结出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地区规律。表1为砂泥岩剖面上主要岩石测井特征,在应用表中总结的特征时不能等量齐观,而应针对某一具体岩性找到有别于其他岩性的一两种特征。

单片机及通信接口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单片机及通信接口设 计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STC89S52单片机开发板的功能设计与应用 撰写日期:2011年11月 一、设计要求 二、设计电路及功能说明 三、编程思路及框架 四、调试结果及分析(1、这里写出题目实现结果;2、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

法;3、老师的提问及解决的方法)五、总结(心得体会)

目录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要求及功能说明 (1) 1.1课程设计要求 (1) 1.2课程设计电路及功能说明 (1) 第二章程序设计及结果分析 (2) 2.1程序设计思想 (1) 2.2调试结果分析及问题解答 (1) 单片机及通信接口设计课程设计总结 (4)

第一章课程设计要求及功能说明 1.1 课程设计要求 跑马灯。设计要求:“123456”6个数字由右边进入1602 液晶显示器模块,再由左边走出LCD模块,连续不断。 1.2课程设计电路及功能说明 1.2.1设计电路 1602 液晶显示器电路 LCD1602 引脚排列

LCD1602 属于字符型显示器件,可显示2 行16 个字符,字符显示尺寸为5×7 个像素点。在显示模块的ROM 中存放ASCII 码字符字模等,输出时只需提供字符编码和显示位置即可。LCD1602 引脚排列如上图所示。其中,D0-D7 为数据口,E 为使能信号,RW 为读写信号,RS 为寄存器选择信号,VL 为亮度调节引脚,VCC、VCC1、GND 和GND1 均为电源引脚。 LCD1602 的工作流程图 1.2.2功能说明 “123456”6个数字由右边进入1602 液晶显示器模块,再由左边走出LCD模块,连续不断。单片机的P3.4脚接E执行使能控制,读操作时,高 电平有效;写操作时,下降沿有效。P3.5脚接rs进行寄存器选择,当 rs=1时,指向数据寄存器;当rs=0时,若执行写操作,则指向指令寄存器,若执行读操作,则指向地址计数器。 1

测井课设

----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地球物理测井专业班级:勘探0802 学生姓名:程汉列 学号:200811010228成绩:

课程设计目的 1)运用所学的测井知识识别实际裸眼井测井曲线,能读出对 应深度的测井曲线值。 2)岩性识别,应用测井解释原理,使用井径、自然伽马和自 然电位曲线划分砂泥岩井段划分渗透层和非渗透层。 3)物性评价根据密度、声波和中子孔隙度测井的特点,在渗 透层应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求出储层的平均孔隙度。 4)电性分析,根据裸眼井电阻率曲线,判断储层的含油性。 5)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出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 饱和度变化。 6)根据开发过程中含油饱和度的变化,确定储层含油性的变 化,并判断该储层是含油层还是含水层。

课程设计要求 1)识别实际测井曲线,能读出相应深度的测井值。 2)划分渗透层和非渗透层时,要说明岩性测井划分岩性的理 论依据,并根据岩性测井在渗透层和非渗透层的曲线的变化差异,说明划分岩性的依据。 3)储层物性分析。根据三孔隙度曲线,根据其影响因素特征, 求出储层的孔隙度。 4)根据读出裸眼井和生产井储层电阻率值,使用c语言编程, 根据孔隙度测井计算出的孔隙度值和阿尔奇公式,计算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套管井剩余油饱和度。 5)用e x c e l处理的结果验证编程处理结果的正确性。 6)课程设计报告应包括以下部分:①实际测井曲线的方法原 理及曲线特征;②结合曲线数值的变化特征,运用测井原理分析所使用方法的依据;③从测井原始曲线所读取的数据文件。 ④说明储层孔隙度计算原理,经计算机处理得到地层的孔隙度 数值。⑤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渗透层段裸眼井含油饱和度和套管井含油饱和度,说明其的变化,并判断油水层⑤附上处理井段数据的源程序。

机电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四川省广播电视大学机电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定时器控制交通灯(带故障报警) 学生姓名: 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定时器控制交通灯(带故障报警)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1. 课程设计目的 (1) 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分析能力; (2) 掌握MCS51单片机开发系统的使用; (3) 学习与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及硬件电路的设计还有联调仿真最终成所选择课 题的设计; (4) 利用简单的应用系统,培养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 2. 课程设计要求 (1)完成LED灯的显示、按键识别、电铃发出响声等,并完成模拟交通灯的功能; (2)从源程序、软件模拟、调试方面完成软件系统; (3)利用开发系统完成系统的总体调试、程序烧写,实现应用系统功能,并能对系统运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3. 参考资料 (1)单片机典型系统设计实例精讲彭为,黄科,雷道仲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6.5(3,4); (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李建忠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AT89系列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王幸之,钟爱琴等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4; (4)51单片机编程基础与开发实例详解岂兴明,唐杰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第一章设计内容与要求 (3) 第二章设计原理 (4) 1.单片机概述 (4) 2.STC89C52芯片简介 (4) 3.定时器/计数器 (6) 4.设计思路 (7) 第三章程序流程图 (7) 第四章源程序清单 (8) 第五章硬件电路图及仿真结果 (11) 第六章课程设计体会 (11) 第七章参考资料 (12) 第一章设计内容与要求 1. 设计题目:定时器控制交通灯(带故障报警) 2. 课程设计目的 (1) 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分析能力; (2) 掌握MCS51单片机开发系统的使用; (3) 学习与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及硬件电路的设计还有联调仿真最终成所选择课 题的设计; (4) 利用简单的应用系统,培养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 3. 课程设计要求 (1)完成LED灯的显示、按键识别、电铃发出响声等,并完成模拟交通灯的功能;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报告.doc

《测井方法原理》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 专业: 班级: 姓名: 年月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地球物理测井教学环节的延续(独立设课),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对所得结果做分析研究,最终完成报告一份。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 运用所学测井知识对某油田实际测井资料进行(手工)定性和(计算机)定量分析。 2. 使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及微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岩性识别。 3. 使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及微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储层划分,用声波速度、密度及中子曲线进行储层物性评价。 4. 根据划分出的渗透层,读出储层电阻率值。并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 5. 上述岩性识别、物性评价及含油气性评价定量分析程序要求学生用所学C语言独立编写。 三、基本原理 “四性”关系及其研究方法: 1.岩性评价 岩性是指岩石的性质类型等,包括细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等,同时还包括碎屑成分、填隙物、粒间孔发育、颗粒分选、颗粒磨圆度、接触关系、胶结类型等方面。通过划分岩性和分析岩心资料总结岩性规律,其研究主要依据岩心资料,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等。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来识别岩性,并建立在取心井上的泥质含量预测解释模型。一般常用岩性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 曲线来识别岩性。 a.定性分析 定性划分岩性是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和测井曲线值相对大小,从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划分岩性的规律性认识。首先要掌握岩性区域地质的特点,如井剖面岩性特征、基本岩性特征、特殊岩性特征、层系和岩性组合特征及标准层特征等。其次,要通过钻井取心和岩屑录井资料与测井资料作对比分析,总结出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地区规律。表1为砂泥岩剖面上主要岩石测井特征,在应用表中总结的特征时不能等量齐观,而应针对某一具体岩性找到有别于其他岩性的一两种特征。

机电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报告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四川省广播电视大学机电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定时器控制交通灯(带故障报警) 学生姓名: 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定时器控制交通灯(带故障报警)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1. 课程设计目的 (1) 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分析能力; (2) 掌握MCS51单片机开发系统的使用; (3) 学习与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及硬件电路的设计还有联调仿真最终成所选择 课题的设计; (4) 利用简单的应用系统,培养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 2. 课程设计要求 (1)完成LED灯的显示、按键识别、电铃发出响声等,并完成模拟交通灯的功能; (2)从源程序、软件模拟、调试方面完成软件系统; (3)利用开发系统完成系统的总体调试、程序烧写,实现应用系统功能,并能对系统运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3. 参考资料

(1)单片机典型系统设计实例精讲彭为,黄科,雷道仲编着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3,4); (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李建忠编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AT89系列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王幸之,钟爱琴等编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4; (4)51单片机编程基础与开发实例详解岂兴明,唐杰等编着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第一章设计内容与要求 1. 设计题目:定时器控制交通灯(带故障报警) 2. 课程设计目的

(1) 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分析能力; (2) 掌握MCS51单片机开发系统的使用; (3) 学习与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及硬件电路的设计还有联调仿真最终成所选择 课题的设计; (4) 利用简单的应用系统,培养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 3. 课程设计要求 (1)完成LED灯的显示、按键识别、电铃发出响声等,并完成模拟交通灯的功能; (2)从源程序、软件模拟、调试方面完成软件系统; (3)利用开发系统完成系统的总体调试、程序烧写,实现应用系统功能,并能对系统运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二章设计原理 1.单片机概述 单片机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以及输出设备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的。单片机是把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少量的存储器、最基本的输入输出口电路、串行口电路、中断和定时电路等都集成在一个尺寸有限的芯片上。 单片机微型计算机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颇具生命力的机种。单片机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特别适用于控制领域,故又称为微控制器。 通常,单片机由单块集成电路芯片构成,内部包含有计算机的基本功能部件: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I/O接口电路等。因此,单片机只需要和适当的软件及外部设备相结合,便可成为一个单片机控制系统。 单片机经过1、2、3、3代的发展,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它们的CPU功能在增强,内部资源在增多,引角的多功能化,以及低电压底功耗。

测井解释课设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学院 2013年测井综合解释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姓名:席文婷 班级:测井10902 学号: 200901027 指导老师:张冲 课设日期: 2013年1月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2) 二、课程设计任务 (2) 三、课程设计内容 (2) 四、课程设计过程 (2) 五、课程设计成果 (9) 六、课程设计总结 (10)

一、课程设计目的 1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一口实例测井资料的人工解释,训练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系统化。 2 学习掌握实际生产中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二、课程设计任务 1 运用所学的测井知识识别实际裸眼井测井曲线,能读出对应深度的测井曲线值。 2 岩性识别根据测井解释原理,使用井径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曲线划分砂泥岩井段,划分渗透层。 3 物性评价根据密度、声波和中子孔隙度测井的特点,在渗透层应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求出储层的平均孔隙度。 4 电性分析根据裸眼井电阻率曲线,判断储层的含油性。 5 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出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冲洗带油饱和度。 6 根据开发过程中含油饱和度的变化,确定储层含油性的变化,并判断该储层是含油层还是含水层。 三、课程设计内容 1 识别测井曲线 2 划分渗透层、识别岩性 3 读取测井曲线值 4 计算储层参数 5解释成果表 四、课程设计过程 1测井曲线的识别: 实验的一口井-test one 井常规九条曲线(3道): 1)岩性3条: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 、井径CAL; 2)电阻率3条:深感应测井ILD、中感应测井ILM、八侧向测井LL8; 3)孔隙度3条:中子孔隙度测井CNL、中子密度测井DEN、声波时差AC; 2划分渗透层,识别岩性: 岩性识别:以GR、SP等为主,结合其他测井曲线; 划分储层:对砂泥岩剖面井,找出砂层,并画出层界面。依据各测井曲线在渗透层的特征。 井径测井曲线CAL: 1) 渗透层井径数值略小于钻头直径值。 2) 致密层一般应接近钻头直径值。 3) 泥岩段,一般大于钻头直径值。 自然电位测井曲线SP: 1)一般以泥岩为基线,砂岩处有明显的异常。 2)异常的方向SP:一般以泥岩为基线,砂岩处有明显的异常。 3)幅度取决于Rmf/Rw大于还是小于1。如果Rmf> Rw,则为负异常,否

网络安全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信息工程系 课程设计报告书 2015-2016学年第2学期 系 部:信息工程系 专 业:计算机网络专业班 级:14计算机网络1班课程名 称:网络安全技术姓名学 号: 起迄日 期:6月10日-6月24日课程设计 地点:实验楼C211指导教 师:庄晓华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5 年06月16日 一、内容要求 独立设计一个小型网络的安全方案,采用的安全技术可以包括以下几种:加密技术、认证技术、VPN技术、防火墙技术、防病毒系统等局域网核心服务功能。其中必须用Packet Tracer实现的功能为防火墙技术的配置与管理或网络安全隔离。 二、评分标准 (一)网络安全方案评分标准(40分) 网络安全方案及测试报告(40分) 1、网络安全方案2000字(30分) 1)相关概念定义准确。(10分) 2)安全方案叙述完整清晰。(10分) 3)设计合理,符合实际应用需求。(10分) 2、测试报告(10分) 确定测试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完成测试总结报告。 (二)网络设备系统配置评分标准(60 分) 1、系统设计(10分) 1、在Packet Tracer中实现,要求:网络设备选型合理,(5分) 2、网络设备连接,要求:正确使用连接介质(5分)。 2、网络设备配置(40分) 1、PC机、服务器配置,要求:能作必要TCP/IP属性设置(10分)

2、网络设备接口配置,要求:正确配置端口,实现网络连通。(10分) 3、网络安全配置,要求:实现设定的网络安全防护(20分) 3、安全防护测试(10分) 使用正确测试方法,步骤完整.(10分) 三、设计要求: 1、所有PC机的默认网关地址中第四个数为学生学号,如“a.b.c.学号” (注意:PC机的地址不能与此默认网关地址冲突)。 2、所有网络设备、PC机的名称以学生姓名开头,如“azgSW1”。 四、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 1、提交网络安全方案(.doc文档),文件命名格式:学号姓名.doc, 如01安志国.doc。 2、提交Packet Tracer文档(.pkt文档),文件命名格式:学号姓名.pkt, 如01安志 国.pkt。 3、抄袭他人设计内容者成绩定为不及格。 4、提交大作业时间:17周周五。 (企业网、政府网、校园网、电子商务网)网络安全方案(2000字)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具备分析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的能力、计算机定时/计数系统(包括管理软件及控制应用软件) 的设计、编程与调试的能力、计算机中断系统的应用设计、调试的能力、计算机并行、串行通信的设计和调试的能力、实验结果分析、总结及撰写技术报告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容(任选一题) 1、乒乓球比赛 要求: 用8个LED发光管(4红4绿)的来回滚动显示模拟打乒乓球时,乒乓球在两边球台上的来回运动。比赛双方用按按钮(双方各用一个按钮)的方法来模拟发球与接球,即发球方按动其控制的按钮,球从发球方一侧向对方运动(LED发光管从发球方到对方逐个点亮,滚动显示)。当球运动至接球方时,接球方立即按动其控制的按钮,“击球”使球“弹回”发球方一侧。如此周而复始,只至在规定的击球时间有一方未能完成击球动作,从而对方得一分;然后继续比赛。比赛规则可参照一般的乒乓球比赛。 2、抢答计时器 要求: 设计一个用于智力竞赛的抢答计时器。按下启动钮,2个八段码倒计时开始(如从10秒或20秒倒计时),同时开始抢答,参赛双方(或三方)分别按不同的抢答按钮参与抢答,一旦其中一位按下按钮,相应的显示灯(LED)亮并有“嘟”的一声响,此时若其他按钮按下均无效。若一直到计数到零,无一人按下按钮,则抢答结束(以后再按抢答钮无效)。 3、模拟电梯 要求: 用键盘、按钮、八段码和LED发光管模拟电梯工作过程。楼层设为8层,键盘数字键1-8用来键入希望停的楼层,8个LED发光管显示希望停的楼层,八段码指示电梯当前所在楼层,按钮用来开停电梯。电梯正常运行时以每0.5秒一层的速度上升或下降。 4、硬件实验装置自检 要求 设计简单的硬件连接并编制自检程序对PC总线微机应用实验装置中的部分硬件实行自检,要求的自检电路与相应的提示如下(PC上有相应显示): 1对8个LED发光管自检:流水灯方式逐个点亮然后熄灭,周而复始2-3遍。 2对4个八段码自检:流水灯方式逐个显示1,2,..9,0。 3对2×4键盘自检:键盘输入,八段码显示;按相应键,显示相应数字。 4对8个开关自检:开关合上,相应LED灯亮;开关断开,相应LED灯灭。 5、电子表 要求: 用键盘、八段码模拟电子表工作过程,使其具有电子表的一些基本功能: 利用4个数码管,在其上显示分、秒,初值用2×4键盘1-6设定,设定好以后,按键7,开始计时,再次按下该键,重新设置初值。 按下键8,对时间进行微调,可选择四个键(如1-4)分别表示分+1、分-1、秒+1、秒-1,调整后再次按8回到计时状态。 6、双机通讯 要求 用两个实验装置的串口和8259A 实现两台微机之间的通信,要求: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报告

西安石油大学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 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地质学 班级地质1001班 学号 201011030125 姓名王泽超 指导老师赵军龙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报告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1001班 201011030125 王泽超 摘要:学习《测井方法原理》这门课,利用地质软件导入测井曲线,并根据曲线定性判断地层的岩性,物性等,并根据相关数据定量判断含油性,孔隙度和泥质含量等信息是很重要的。本次课程设计就是根据所给的数据运用卡奔软件绘制出相关测井曲线,在根据曲线推测和判断岩层岩性,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等信息。 1.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地球物理测井教学环节的延续(独立设课),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对所得结果做分析研究。 2.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2.1 资料概况 新安边区块位于陕西省定边县胡尖山乡和新安边乡境内。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最为宽广的伊陕斜坡带北部。[1] 该油区构造总体上为两倾单斜的构造背景上发育鼻隆构造。延9沉积微相类型划分为河道砂坝、决口扇、天然堤、洪泛平原、分流河道、河间洼地等。延安组延9属河流相沉积环境,发育了北东向、近南北向河道砂体。综合岩心分析数据和测井解释结果表明延9储层主要为一套中孔-低渗储层,个别低孔-特低渗,以Ⅱ类储层为主。研究区储层物性的好坏主要受沉积微相的控制。河道和分流河道水动力强,颗粒较粗,分选好,胶结物少,储层物性较好。 2.2岩性定性划分及定量分析基本原理 岩性是指岩石的性质类型等,包括细砂岩、粉砂岩、砂岩等。一般常用岩性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曲线来识别岩性。利用测井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