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分析管理规程

目的:建立产品质量分析管理规程,及时汇总各种物料、成品等质量情况,定期分析,保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质量偏差及时处理。

范围: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工艺用水、环境监控。

责任:QA员、QA主管、质量管理部经理。

内容:

1质量分析

1.1质量管理部经理组织各级人员于每季度的第一月召开本厂的质量分析会。

1.2质量分析会由总经理、生产副厂长、生产部部长、车间主管及相关技术人员参加。

1.3质量分析会重点研究这一季度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情况,找出影响质量的因素,提出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措施,规定执行责任人和完成日期。需要开质量分析会的情况还有:

1.3.1长期以来由于质量问题不能投产供应市场的产品,长期解决不了的质量问题。

1.3.2原因不明的退货事故。

1.3.3药品的保存期不满一年的品种。

1.3.4留样观察不稳定的品种。

1.3.5用户投诉提出质量问题的品种。

1.3.6检验时发现连续不合格或严重不合格的品种。

1.4质量分析会要由QA员做好记录。

1.5对提出的整改措施由质量管理部定期检查,逐项落实。

2质量统计

2.1本厂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工艺用水、环境监控的质量情况必须每半年统计一次,使本厂高层管理人员及时全面了解本厂品种的质量情况。

2.2质量统计工作由QA员负责。

2.3质量统计的内容

2.3.1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情况,主要内容:合格的批数、百分率,不合格批数、百分率。不合格的品名、规格、批号、供货单位、采购员、不合格项目、质量简况。

2.3.2中间产品的质量情况,主要内容:品名、计划完成的批数、合格率,完成的批数、合格率,本年累计批数、合格率,质量简况。

2.3.3成品质量情况,主要内容:品名、计划完成的批数、合格率,完成的批数、合格率,本年累计批数、合格率,质量简况。

2.3.4环境监控质量情况,主要内容:洁净级别、监控项目、计划完成的次数、合格率,完成的次数、合格率,本年累计次数、合格率,质量简况。

2.3.5工艺用水的质量情况,主要内容:品名、计划完成的批数、合格率,完成的批数、合格率,本年累计批数、合格率,质量简况。

2.4每半年QA员将以上各质量统计内容汇总,并由QA主管复核。

2.5每年的1月10号和7月5号前将质量汇总情况报质量管理部部长、生产副厂长、总经理。

2.6质量统计报表的填写规定

2.6.1每期统计报表应保持内容上的连续性和统计结果的准确性。

2.6.2有QA主管复核,并应有文字说明及原因分析。

2.6.3质量统计报表要求实事求是,真实,准确,及时。

2.6.4如发现弄虚做假现象,则视情节轻重,给涉及责任人必要的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2.7生产中产生偏差时的质量分析按照《生产过程偏差处理管理规程》的规定执行。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一、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合格产品满足客户要求;合理控制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实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推动企业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二、组织架构 1、水泥企业应设立质量管理部门或由生产经营部门兼管,负责组织、指导、协 调和监督管理体系的实施,负责向上级领导汇报质量工作情况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 2、质量管理部门分为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两个部分。质量管理负责制定和实施 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对其进行审核;质量检验负责对各生产工序、产品货源的质 量进行检验及质量控制,对合格证明的签发等质量性负责事宜实行检查、控制和核实。 三、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1、建立质量管理手册,准确论述企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对质量管理的要求。 2、对生产过程中每个岗位设立具体的责任制,实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让每 个员工均认识到自己在实施质量管理上的重要性。 3、建立并完善各项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以规定每个环节质量管理的工作方法和 工作程序。 4、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评审制度,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和提高。 5、制定和推行全面质量控制(TQC)方法,进行全面管理。 6、建立和实施质量检验体系,包括检验设备的鉴定、检测方法的规定和产品质 量的检验方法等。 四、产品质量控制 1、生产工艺控制: 首先要做到原材料的质量选择,保证原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在生产中加强生产控制,监督生产流程,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检验方法控制:

确立灵活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有效控制每个过程和加工步骤,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品和偏离标准的产品。 3、质量接收控制: 产品出厂前要做好程序和标准的设立工作,使每一批产品经过检测,合格后才可以出良品厂,消费者购买到合格的水泥产品。 五、质量问题调查处理 1、收集与记录问题 要及时建立问题记录单,使问题及解决方案的记录齐全、精确。问题记录单应包括问题的发生时间、地点、所涉及的工序、人员负责人等详细信息。 2、制定问题处置方案 要制定环节清楚、措施明确的问题处置方案,并逐步实施,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3、问题分析 要进行系统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案。 六、质量整改和优化 1、通过常规的内部和外部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和整改机会,进一步优化流程。 2、积极采纳和推广行业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技术,加强人员培训和逐步提高管理水平。 3、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企业质量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数据分析、业务建模等手段,实现精益化管理和效率提升。 七、总结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水泥企业质量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和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不断总结经验,为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维护企业产品质量做出不断努力。

产品质量管理规定

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推行本公司质量管理制度,并能提前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并予以迅速处理,来确保及提高产品质量使之符合管理及市场需要,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范围 本细则包括: 1.质量检验标准;2.不合格品的监审;3.仪器量规的管理;4.制程质量管理; 5. 成品质量管理;6.产品质量异常反应及处理;7.产品质量确认; 8.质量管理教育培训; 9. 产品质量异常分析及改善; 各项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设订 第三条制定质量检验标准的目的 使检验人员有所依据,了解如何进行检验工作,以确保产品质量; 第四条检验标准的内容: 应包括下列各项 一适用范围二检验项目三质量基准四检验方法 五抽样计划 六取样方法 七群体批经过检验后的处置 八其它应注意的事项 第五条检验标准的制定与修正 1.各项质量标准、检验规范若因①设备更新②技术改进③制程改善④市场需要⑤加工条件变更等因素变化,可以予以修正; 2.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修订时,总经理室生产管理组应填立“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设修订表”,说明修订原因,并交有关部门会签意见,呈现总经理批示后,始可凭此执行; 第六条检验标准内容的说明 一适用范围:列明适用于何种进料含加工品或成品的检验; 二检验项目:将实物检验时,应检验的项目,均列出; 三质量基准:明确规定各检验项目的质量基准,作为检验时判定的依据,如无法以文字述明,则用限度样本来表示;

四检验方法:说明在检验各检验项目时,是分别使用何种检验仪器量规或是以官感检查例如目视的方式来检验,如某些检验项目须委托其他机构代为检验,亦应注明; 五取样方法:抽取样本,必须由群体批中无偏倚地随机抽取,可利用乱数来取样,但群体批各制品无法编号时,则取样时,必须从群体批任何部位平均抽取样本; 六群体批经过检验后的处置: 1.属进料含加工品者,则依进料检验规定有关要点办理合格批,则通知仓储人员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批,则将检验情况通知采购单位,由其依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特采; 2.属成品者,则依成质量量管理作业办法有关要点办理合格批则入库或出贷,不合格批则退回生产单位检修; 不合格品的监审办法 第七条适时处理不合格品,监审其是否能转用或必须报废,使物料能物尽其用,并节省不合格品的管理费用及储存空间; 第八条由质量管理单位负责召集工程、生产、物料等有关单位组成监审小组负责监审; 第九条实施要点 一发现不合格品,由发生单位填具不合格品监审单填妥不合格品的品名、规格、料号、数量、不良情况等送交监审; 二监审时需慎重考虑,并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例如: 1.是否能维修或必须报废; 2.检修是否符合经济效益; 3.是否为生产的急需品; 4.是否能转用于另一等级产品; 5.是否有些部分可继续使用,有些部分可维修,有些部分必须报废; 三监审小组将监审情况及判定填入不合格品监审单内,并经厂长核准后,即由有关单位执行; 四监审小组应于三日内完成监审工作; 仪器管理 第十条仪器校正、维护计划 1.周期设订 仪器使用部门应依仪器购入时的设备资料、操作说明书等资料,填制“仪器校正、维护基准表”设定定期校正维护周期,作为仪器年度校正、维护计划的拟订及执行的依据; 2.年度校正计划及维护计划 仪器使用部门应于每年年底依据所设订的校正、维护周期,填制“仪器校正计划实施表”、“仪器维护计划实施表”做为年度校正及维护计划实施的依据;

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管理规程

*******GMP管理文件 目的:制定产品质量年度回顾分析管理规程,规范产品质量年度回顾分析工作,确定按照现有的工艺规程能够生产出符合药品注册要求和质量标准的产品。 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 范围:适用于公司产品生产、质量、工艺用水、环境的年度回顾分析工作。 责任:质量部综合QA、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按本文件执行,质量部经理、生产副总经理、质量副总经理负责监督检查。 正文: 1 基本术语或定义 1.1产品质量回顾:是指企业针对一系列的生产和质量相关数据的回顾分析,以评价产品生产工艺的一致性,及相关物料和产品质量标准的适用性,以对其趋势进行识别并对不良趋势进行控制,从而确保产品工艺稳定可靠,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并为持续改进产品质量提供依据。 1.2 限度:本规程所定义的限度有两类:一类为内控质量标准和工艺控制参数,具有约束力。内控质量标准,为合格与不合格的界限,不可超出;工艺控制参数,一旦超出需要进行偏差调查。另一类为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目的为指导、提高警觉,必要时需要采取调查、纠正和预防措施。 1.3 内控质量标准:由公司质量部根据产品质量特性和国家药品标准而制定,在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产品放行具有强制约束力,评价产品合格或不合格。 1.4 警戒限度:系统的关键参数超出正常范围,但未达到纠偏限度,需要引起警觉,可能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限度标准。(计算公式为:警戒限=平均值±2σ)

1.5 纠偏限度:系统的关键参数超出可接受标准,需要进行调查并采取纠正措施的限度标准。(计算公式为:纠偏限=平均值±3σ) 1.6 高过程能力:指在质量标准或工艺控制参数范围内,使用一定量的数据绘制的过程能力直方图变动较小,不会有很多数据结果靠近质量标准或工艺控制参数。(如:cp或cpk≥1,详见图1) 1.7 低过程能力:指在质量标准或工艺控制参数范围内,使用一定量的数据绘制的过程能力直方图变动较大,并且有很多数据结果靠近或超出限度。(如:cp或cpk<1,详见图2) (图1:高过程能力)(图2:低过程能力) 1.8 趋势稳定:是指稳定一致且可预测的数据。不会发生特殊原因的变动,某些变动可通过统计技术的应用而发现。发生的变动仅为正常原因的变化。(例如详见图3)1.9趋势不稳定:也称作“异常趋势”,是指在整个时间范围内数据结果分布不一致。每一连续结果都是随机的,与结果期望值不一致。有时现有结果与以前趋势不一致。(例如详见图4) (图3:趋势稳定)(图4:趋势不稳定) 1.10 A区域:在警戒限(±2σ)范围之内,表示期望区域,在此区域范围内的所有数据处于理想状态,属于正常波动数据,不需要进行调查。(例如详见图3) 1.11 B区域:在警戒限(2σ)和纠偏限(3σ)范围之内,表示警戒区域,需要进行

《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附件 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应当遵守本规范。 第三条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应当诚信自律,按照本规范的要求建立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对化妆品物料采购、生产、检验、贮存、销售和召回等全过程的控制和追溯,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化妆品。 第二章机构与人员 第四条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的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以下统称“企业”)应当建立与生产的化妆品品种、数量和生产许可项目等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明确质量管理、生产等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配备与生产的化妆品品种、数量和生产许可项目等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 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应当独立设置,履行质量保证和控制职责,参与所有与质量管理有关的活动。 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化妆品质量安全责任制,明确企业法

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下同)、质量安全负责人、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生产部门负责人以及其他化妆品质量安全相关岗位的职责,各岗位人员应当按照岗位职责要求,逐级履行相应的化妆品质量安全责任。 第六条法定代表人对化妆品质量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应当负责提供必要的资源,合理制定并组织实施质量方针,确保实现质量目标。 第七条企业应当设质量安全负责人,质量安全负责人应当具备化妆品、化学、化工、生物、医学、药学、食品、公共卫生或者法学等化妆品质量安全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并具有5年以上化妆品生产或者质量管理经验。 质量安全负责人应当协助法定代表人承担下列相应的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产品放行职责: (一)建立并组织实施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向法定代表人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二)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决策及有关文件的签发; (三)产品安全评估报告、配方、生产工艺、物料供应商、产品标签等的审核管理,以及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的审核(受托生产企业除外); (四)物料放行管理和产品放行; (五)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 质量安全负责人应当独立履行职责,不受企业其他人员的干扰。根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需要,经法定代表人书面同意,—2—

产品质量分析管理规程

目的:建立产品质量分析管理规程,及时汇总各种物料、成品等质量情况,定期分析,保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质量偏差及时处理。 范围: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工艺用水、环境监控。 责任:QA员、QA主管、质量管理部经理。 内容: 1质量分析 1.1质量管理部经理组织各级人员于每季度的第一月召开本厂的质量分析会。 1.2质量分析会由总经理、生产副厂长、生产部部长、车间主管及相关技术人员参加。 1.3质量分析会重点研究这一季度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情况,找出影响质量的因素,提出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措施,规定执行责任人和完成日期。需要开质量分析会的情况还有: 1.3.1长期以来由于质量问题不能投产供应市场的产品,长期解决不了的质量问题。 1.3.2原因不明的退货事故。 1.3.3药品的保存期不满一年的品种。 1.3.4留样观察不稳定的品种。 1.3.5用户投诉提出质量问题的品种。 1.3.6检验时发现连续不合格或严重不合格的品种。 1.4质量分析会要由QA员做好记录。 1.5对提出的整改措施由质量管理部定期检查,逐项落实。 2质量统计 2.1本厂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工艺用水、环境监控的质量情况必须每半年统计一次,使本厂高层管理人员及时全面了解本厂品种的质量情况。

2.2质量统计工作由QA员负责。 2.3质量统计的内容 2.3.1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情况,主要内容:合格的批数、百分率,不合格批数、百分率。不合格的品名、规格、批号、供货单位、采购员、不合格项目、质量简况。 2.3.2中间产品的质量情况,主要内容:品名、计划完成的批数、合格率,完成的批数、合格率,本年累计批数、合格率,质量简况。 2.3.3成品质量情况,主要内容:品名、计划完成的批数、合格率,完成的批数、合格率,本年累计批数、合格率,质量简况。 2.3.4环境监控质量情况,主要内容:洁净级别、监控项目、计划完成的次数、合格率,完成的次数、合格率,本年累计次数、合格率,质量简况。 2.3.5工艺用水的质量情况,主要内容:品名、计划完成的批数、合格率,完成的批数、合格率,本年累计批数、合格率,质量简况。 2.4每半年QA员将以上各质量统计内容汇总,并由QA主管复核。 2.5每年的1月10号和7月5号前将质量汇总情况报质量管理部部长、生产副厂长、总经理。 2.6质量统计报表的填写规定 2.6.1每期统计报表应保持内容上的连续性和统计结果的准确性。 2.6.2有QA主管复核,并应有文字说明及原因分析。 2.6.3质量统计报表要求实事求是,真实,准确,及时。 2.6.4如发现弄虚做假现象,则视情节轻重,给涉及责任人必要的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2.7生产中产生偏差时的质量分析按照《生产过程偏差处理管理规程》的规定执行。

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及判定原则

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检查要点及判定原则 为规范化妆品生产许可和监督检查工作,指导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贯彻执行《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国家药监局组织制定了《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及判定原则》。 一、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适用范围 (一)对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的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依据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实际生产版,见附1)开展检查。附1共有检查项目81项,其中重点项目29项(重点项目包括关键项目3项,其他重点项目26项),一般项目52项。 (二)对委托生产的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依据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委托生产版,见附2)开展检查。附2共有检查项目24项,其中重点项目9项(重点项目包括关键项目1项,其他重点项目8项),一般项目15项。 (三)对既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又委托生产的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依据附1和附2分别开展检查并单独判定。 二、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分类及判定原则 (一)生产许可现场核查 —1—

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据附1组织对化妆品生产许可申请人开展生产许可现场核查。 1.现场核查中未发现企业存在不符合规定项目的,应当判定为“现场核查通过”。 2.现场核查中发现企业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判定为“现场核查不通过”: (1)关键项目不符合规定; (2)关键项目瑕疵数与其他重点项目不符合规定数总和大于6项(含); (3)重点项目不符合规定数、重点项目瑕疵数、一般项目不符合规定数总和大于16项(含)。 3.现场核查中发现企业存在不符合规定项目,但未存在上述应当判定为“现场核查不通过”情形的,应当判定为“整改后复查”。判定为“整改后复查”的企业,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整改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收到整改报告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该企业组织现场复查,确认整改符合要求后,判定为“现场核查通过”;对于规定时限内未提交整改报告或者复查发现整改项目仍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判定为“现场核查不通过”。 (二)生产许可延续后现场核查 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其向化妆品生—2—

产品质量管理流程

产品质量管理流程 产品质量是企业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而产品质量管理流程则是 确保产品达到一定质量标准的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品质量管理流程,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重要环节。 一、质量策划 质量策划是产品质量管理的起点,它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步骤: 1. 设定质量目标:企业需要明确产品的质量目标,包括产品性能、可靠性、安 全性等指标。 2. 制定质量计划:根据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计划,明确各项质量活动的 时间、责任和资源分配。 3. 设计质量标准:制定产品质量标准,规定产品各项指标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确保产品能够符合质量标准。 4.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适应于产品特点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审核、培训、评估等环节,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产品质量管理的核心环节,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原材料采购: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产品 要求。 2. 生产过程控制:通过设立质量控制点,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测和 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 产品测试与检验: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测试和检验,包括功能性测试、可靠性 测试、安全性测试等,确保产品能够符合质量标准。 4.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品,要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找出原因并采取有 效措施,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三、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竞 争力。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质量改进方法: 1. PDCA循环: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四个 阶段,通过不断的反馈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 2. 持续改进:通过设立改进目标、收集改进意见、开展改进项目等方式,持续 改进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服务过程。 3. 故障分析:对产品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4. 培训和技术更新:通过培训员工和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员工的技能和质量意识,为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产品质量管理流程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环节。 通过制定质量目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原材料、生产过程和产品进行严格控制和测试,以及持续改进和培训,企业可以保证产品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客户的满意度。

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管理制度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满足用户需求,明确质量责任,根据《产品质量法》和《化工生产企业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认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以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本公司产品质量现状,制度本制度。 第二条出厂产品质量必须符合《产品质量法》和产品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三条公司通过技术进步、质量改进和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创立具有竞争能力的名牌产品。 第四条公司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办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生产单位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国家先进水平,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五条公司总经理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对公司的质量负全部责任。主管质量工作的副总经理对公司的质量负有直接责任。子(分)公司的经理对本单位的质量负全部责任,实施“谁主管,谁负责”的质量管理原则。 第六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室、公司(工厂)和直属单位。 第二章机构和职责 第七条公司设置质量保证部,承担公司内各厂的主要原材料和产品出厂质量检验任务,又对公司的产品质量实行监督管理和对中控指标进行抽检监督。

(一)贯彻执行国家、部门、地方有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制度、标准的规定。 (二)负责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理实行监督,负责公司内部所需标准溶液的配制和发放工作。 (三)对出厂的产品进行检验,出具检验报告,未经检验的不准出厂,检验不合格的不准以合格品出厂。 (四)对出厂产品的外观、包装、重量、标识和贮存等进行检查和监督。 (五)对生产过程中的中控分析或半成品检验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负责公司内部质量争议的仲裁工作。 (六)负责各类质量报表的综合、统计、分析、上报工作。 (七)为公司实施经济责任制和质量考核提供数据和具体建议。 (八)负责全公司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九)组织或参与访问用户了解产品质量情况,参与对产品质量的投诉和异议的处理。 第八条生产厂应设立独立、专职的中控分析室,中控分析室按公司分析室认证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按工艺要求进行生产控制的检验。 第九条子(分)公司经公司授权应设立独立、健全、专职的质检分支机构,承担本单位的进厂原辅材料和出厂产品的'检验监督工作,质检机构按公司分析室认证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业务上接受公司质量保证部的监督管理。 第十条各部门,各级人员按公司规定的质量职责和权限,落实质量责任制,用良好的工作质量,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回顾性分析标准管理规程

目的:确认工艺稳定可靠、质量标准的实用性,及时发现不良趋势,确定产能品及工艺改进的方向。范围:所有生产的药品。 责任人: 1.质量部QA负责组织产品年度质量回顾分析工作。 2.相关部门负责配合质量部年度产品质量回顾活动的展开,并进行审核。 3.质量副总负责年度产品质量回顾报告的批准。 内容: 1.定义:为回顾产品年度质量所开展的一项活动,以确认工艺稳定可靠,以及原辅料、成品现行质量标准的适用性,及时发现不良趋势,确定产品及工艺改进的方向。 2.产品质量回顾的内容:质量回顾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2.1产品基础信息:产品名称、规格、处方;包装形式及规格;有效期; 2.2产品所用原辅料的所有变更,尤其是来自新供应商的原辅料; 2.3物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检验结果; 2.4所有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批次及其调查; 2.5所有重大偏差(包括不符合要求)及相关的调查、所采取的整改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2.6生产工艺或检验方法等的所有变更; 2.7已批准或备案的药品注册所有变更; 2.8留样、稳定性考察的结果及任何不良趋势; 2.9所有因质量原因造成的退货、投诉、召回及其当时的调查; 2.10与产品工艺或设备相关的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文件编号:SMP-ZL-共2页第2页 2.11新获批准和有变更的药品,按照注册要求上市后应完成的工作情况;

2.12相关设备和设施,如空调净化系统、水系统、压缩空气等的确认/验证; 2.13产品的分析方法验证、工艺验证、清洁验证的验证状态; 2.14对委托生产或检验的技术协议的回顾分析,以确保内容更新; 2.15上一年度产品质量回顾的整改情况。 3.组织实施 3.1每年由质量部QA牵头组织物控部、行政人事部、客服部、生产部、采购办、设备办进行年度产品质量回顾。年度产品质量回顾必须是覆盖一年的时间,覆盖所有批次的药品。 3.2质量部QA于每年二月份以前将上年度产品质量回顾要进行的全部项目分解,包括范围、内容、责任部门、计划完成时间等以通知的形式发放到相应部门。每一产品计划完成时间应不超过一个月。 3.3各相关部门应协助QA收集年度回顾信息,QA负责整理收集的信息,对数据(事件)进行统计和趋势分析,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讨论,起草《年度产品质量回顾报告》,报告中应对回顾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估。根据统计和趋势图及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的结论,及相应异常数据(事件)的原因分析,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或进行再验证,并说明其理由。 3.4质量副总组织相关人员包括生产总监、生产部经理、质量部经理、行政人事部经理、物控部经理、QA主管、QC主管、采购办主管、设备办主管等对该报告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由质量副总批准。 3.5《年度产品质量回顾报告》批准后,由QA按照涉及的范围将报告分类分发给生产部、物控部、采购办、设备办、QC等相关部门。原件由质量部列入产品质量档案归档,永久保存。 4.后续相关工作 4.1若在产品质量回顾分析中,由相关部门根据报告需要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按《纠正和预防控制标准管理规程》进行;需要进行再验证的,按《验证标准管理规程》执行。QA部负责跟踪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将其执行情况汇总在下年度产品质量回顾报告中。 相关文件与记录 验证标准管理规程SMP-YZ-001 纠正和预防控制标准管理规程SMP-ZL-006 变更记载与原因

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的操作规程,每年对所有生产的药品进行产品质量 回顾分析,以确认工艺稳定可靠,以及原辅料、成品现行质量标准的适用性,及时发现不良趋势,确定产品及工艺改进的方向。 2.编制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3.范围:适用于公司年度生产的所有产品,包括原料药及各类制剂。 4.责任:各部门经理及各部门主管、质量部QA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5.正文: 5.1.启动条件:每年初对上一年所有生产的产品进行产品年度质量回顾分析。 5.1.1.对于上一年度生产多于3批(含3批)的产品,以本年度数据进行产品年度质 量回顾分析,其中生产过程控制数据及质量检验数据应采用趋势分析。 5.1.2.对于上一年度生产少于3批的产品,生产过程控制数据及质量检验数据应与往 年相同工艺生产的产品累计3批以上(含3批)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其他信息仅统计本年度数据即可。 5.2.各部门分工及职责: 5.2.1.质量部职责 5.2.1.1.质量部经理 5.2.1.1.1.督促企业按计划开展产品年度质量回顾; 5.2.1.1.2. 批准产品年度质量回顾报告。 5.2.1.2.质量部QA 5.2.1.2.1.建立产品质量回顾操作规程,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有效培训; 5.2.1.2.2.制定产品年度质量回顾计划;

5.2.1.2.3.起草产品年度质量回顾报告; 5.2.1.2.4.跟踪及评价产品年度质量回顾报告中确定的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5.2.1.2.5.产品年度质量回顾报告的归档; 5.2.1.2. 6.其他必要数据的提供。 5.2.1.3.质量部QC 5.2.1.3.1.产品检验标准的执行情况; 5.2.1.3.2.产品检验结果异常情况(OOS、OOT等)统计及分析; 5.2.1.3.3.产品稳定性数据趋势及评价; 5.2.1.3.4.制剂、原辅料、包装材料检验方法变更情况及评价; 5.2.1.3.5.公用系统(工艺用水、环境监测)监测情况; 5.2.1.3. 6.委托检验情况及评价; 5.2.1.3.7.其他必要的数据提供。 5.2.1.4.技术部 5.2.1.4.1.产品工艺处方变更情况及评价; 5.2.1.4.2.产品工艺处方及质量标准变更后注册情况; 5.2.1.4.3.产品工艺验证情况; 5.2.1.4.4.生产过程中出现工艺相关的偏差时,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及评价; 5.2.1.4.5.其他必要的数据。 5.2.2.生产部 5.2.2.1.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出现偏差,用户投诉时采取的应对方法、纠正预防 措施等情况; 5.2.2.2.产品生产过程中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包装材料、原辅料平衡率或收率 出现超标时的调查情况; 5.2.2.3.其他必要的数据。 5.2.3.工程部 5.2.3.1.产品相关生产用设备的变更、运行及验证或确认情况; 5.2.3.2.生产相关的所有设备、仪器仪表的校验情况; 5.2.3.3.产品相关的公用工程(空调系统、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纯蒸汽系统)

2022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应当遵守本规范。 第三条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应当诚信自律,按照本规范的要求建立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对化妆品物料采购、生产、检验、贮存、销售和召回等全过程的控制和追溯,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化妆品。 第二章机构与人员 第四条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的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以下统称“企业”)应当建立与生产的化妆品品种、数量和生产许可项目等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明确质量管理、生产等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配备与生产的化妆品品种、数量和生产许可项目等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 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应当独立设置,履行质量保证和控制职责,参与所有与质量管理有关的活动。 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化妆品质量安全责任制,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下同)、质量安全负责人、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生产部门负责人以及其他化妆品质量安全相关岗位的职责,各 —1—

岗位人员应当按照岗位职责要求,逐级履行相应的化妆品质量安全责任。 第六条法定代表人对化妆品质量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应当负责提供必要的资源,合理制定并组织实施质量方针,确保实现质量目标。 第七条企业应当设质量安全负责人,质量安全负责人应当具备化妆品、化学、化工、生物、医学、药学、食品、公共卫生或者法学等化妆品质量安全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并具有5年以上化妆品生产或者质量管理经验。 质量安全负责人应当协助法定代表人承担下列相应的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产品放行职责: (一)建立并组织实施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向法定代表人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二)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决策及有关文件的签发; (三)产品安全评估报告、配方、生产工艺、物料供应商、产品标签等的审核管理,以及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的审核(受托生产企业除外); (四)物料放行管理和产品放行; (五)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 质量安全负责人应当独立履行职责,不受企业其他人员的干扰。根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需要,经法定代表人书面同意,质量安全负责人可以指定本企业的其他人员协助履行上述职责中除(一)(二)外的其他职责。被指定人员应当具备相应资质和履职能力,且其协助履行上述职责的时间、具体事项等应当如实记录,确保协助履行职责行为可追溯。质量安全负责人应当对协助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且2—

产品质量回顾分析及评价管理规程

产品质量回顾分析及评价管理规程 一、主题内容: 制定产品质量回顾分析及评价管理规程,规范产品质量回顾分析及评价操作及管理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所有上市的(国内销售或出口的)原料药以及药品的质量回顾分析及评价。 三、编制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四、工作职责: 质量保证部门:负责公司产品质量回顾规程的起草、修订、审核、培训,组织企业对生产产品实施质量回顾,并对质量回顾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将批准的产品质量回顾总结报告的复印件分发至各相关部门;负责跟踪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将其执行情况汇总在下次产品质量回顾报告中。必要时,将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对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定期通报;在公司每年的内审或自查中,应该对之前的产品质量回顾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产品质量回顾负责人:负责制定产品质量回顾计划,建立产品质量回顾计划;负责整理收集的信息,对数据(事件)进行趋势分析,异常数据(事件)分析,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讨论(必要时),起草质量回顾分析报告。 各相关部门指定负责人:协助提供本部门质量回顾相关信息或文件,包括生产、检验、变更、验证、上市申请等,并保证其数据的真实性,必要时需要对本部门提供数据进行趋势分析;按产品质量回顾报告中制定的改进和预防性措施或其他再验证措施及完成时间,按时有效地完成。

质量管理负责人:组织包括生产、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工程等各部门负责人对产品质量回顾总结报告进行审核,并确认结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必要时需要协调制定行动计划,包括每个措施的责任人,计划完成日期等。 五、规程内容: 1.定义: 1.1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是指被评估的产品的生产批次≥20批,对其可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质量回顾分析包括对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如原辅料、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中间控制参数、成品检验结果、稳定性考察、偏差、变更、整改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确认与验证、退货、投诉、召回等,以确定生产过程和控制手段的有效性,及时发现不良趋势,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1.2产品质量回顾评价:是指被评估的产品的生产批次<20批,不具备统计分析所必备的条件,在对其进行回顾时,对其不做趋势分析,只进行评价。质量回顾评价包括对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如原辅料、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中间控制参数、成品检验结果、稳定性考察、偏差、变更、整改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确认与验证、退货、投诉、召回等,以观察生产过程和控制手段的有效性,及时觉察不良趋势,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确定是否需要收集更多批次(≥20)进行质量回顾分析。 2.质量回的时间段及要求: 2.1时间段:每年的1-3月份对上一年1-12月份生产的产品进行年度质量回顾。 2.2若上一年生产批次≥20批的,应当对其做回顾分析;若上一年生产批次<20批的,应当对其做回顾评价;若需要对上一年生产批次<20批的进行回顾分析,则应继续收集此产品的生产批次,即≥20批。进行回顾分析的生产批次必须具有可比性、等价性。 2.3进行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或评价的批次产品,其生产工艺、处方、生产环境、设备必须一致,即具有可比性、等价性。 3.回顾分析及评估的基本内容分类: 3.1基本情况概述:包括品名、物料代码、规格、包装形式、有效期、处方、批量等。 3.2生产和质量控制情况分析(评价),应包括以下的内容; 3.2.1原辅料、内包装材料批次、质量情况: 3.2.2生产工艺过程控制、中间体、待包品质量指标统计分析: 3.2.3成品检验:结果、趋势分析: 3.2.4检验结果超标情况: 3.2.5偏差情况调查及整改效果: 3.2.6返工、重新加工、重检及拒绝放行情况:

产品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产品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市场销售疲软的困难条件下,焦炭价格连续下滑,同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而产品质量的优劣是产品参与与竞争进入市场的关键因素。为保证我厂 质量方针的贯彻实施,达到产品的质量批批合格,从根本上解决质量问题。我们必须建立 质量体系,完善质量唯体系,着眼于建立稳定的保证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从生产的全过 程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利用必要的手段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检验、监督、考核,做好信 息反馈工作,循序纠正。认真执行iso标准,改进生产管理制度,落实质量控制措施。特 制定以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望全厂各单位调动全体职工对照管理实施细则各条款,认真 实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的质量。 第二章质量计划 1、由销售部将市场所须要产品等级,质量建议及计划销售量报技术部,并及时意见 反馈市场信息。2、技术部根据我厂生产工艺建议,既必须确保焦炭质量,又必须满足用 户局、矿生产用气,融合生产成本,制订生产建议计划。3、原料部根据建议计划提供更 多所须要韧度的煤样,质检中心对其展开全面分析,包含胶质层试验。4、技术部出来方案,质检部用几种方案实行展开铁箱试验,对协调煤的质量指标展开全面分析。5、由工 程师非政府技术部、质检中心、原料部、原料库、焦炉车间、焦化车间、分析建议计划, 的确制订具体内容的实施方案。6、原料部根据确认的工艺方案对所须要煤质非政府进煤,不得不合格煤入厂,原料库有权退还任何不合格的入库煤。7、原料库、受到煤、制砂、焦 炉等根据确认的方案实行前期批量试验。8、建议分体式煤头一天把分体式煤仓,煤塔的 原方案煤种尽量用回去,用发生改变方案后的煤种上仓,前期试验就是协调煤以一天的用量,一个结焦周期时间展开试验。9、质检中心对试验的全过程展开监督全面落实,对生 产出来的焦炭及时分析,化验,及时意见反馈信息。10、工程师、技术部、质检中心开会 讨论分析制止确认资金投入正常生产。11、方案确认后整个试验过程中各单位必须步调一致,严苛按崭新方案实行生产操作方式,否则对不能及时继续执行扯皮单位罚款50-元。 12、质量计划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动,改变质量计划时必须制定质量工艺管理方案, 经总工、生产厂长批准后下发有关部门执行。 第三章生产工艺计划 1、销售部提供计划销售数量及销售焦炭质量等级,市场对质量的要求。 2、技术部根 据销售量,计划销售焦炭等级,结合我厂生产工艺制定建议计划,a日产炉数,b配合煤 比例,c入炉煤质量指标,d结焦时间性,e工艺操作管理。3、用试验确定最佳炉温,确 定用煤方案,焦炉车间测量焦饼中心温度确定最佳炉温,测量炉项空间的煤气温度,测量 机焦两侧交换间隔时间及冷却温度。4、焦炉车间技术员收集以上测量结果,确定并编制 焦炉加热制定,包括标准温度,全炉和机焦侧煤气流量,煤气主管压力,烟道吸力,标准 蓄热室顶部吸力等。5、制定温度制度,确定标准温度,横排温度,炉头火道温度,k安、k均。6、制定压力制度,煤气主管,燃烧系统压力集气管压力等。7、质检中心对全部过

生产质量管理制度

生产质量管理制度 生产质量管理制度4篇 在生活中,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产质量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产质量管理制度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确保产品质量,规范生产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企业及下属分公司生产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悉依本制度执行。 第三条组织机能与工作职责。 1.质量管理部负责公司质量监督检查的全面工作。 2.生产部设置质量专员负责日常的质量检查,监督生产。 3.各生产单位的安全员兼管质量工作,配合上级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 第二章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 第四条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的内容范围。 1.原材料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 2.在制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 3.产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 第五条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设定。 1.各项质量标准。质量管理部、生产部、市场部、研发部及有关人员依据“操作规范”,并参考国家标准、行业水准、国外水准、客户需求、本身制造能力等,就原材料、在制品、成品分别填制《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设(修)定表》(一式两份),呈总经理批准后由质量管理部留存一份,另一份交有关单位执行。 2.质量检验规范。质量管理部、生产部、市场部、研发部及有关

人员分别就原物料、在制品、成品,将检查项目、料号(规格)、质量标准、检验频率(取样规定)、检验方法及使用仪器设备、允收规定等填注于《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设(修)定表》内,交有关部门主管核签,且经总经理核准后分发有关部门执行。 第三章原材料质量管理 第六条仓储部依据规定办理收料手续,并向质量管理部发送原材料检验申请,质量管理部进料检验员应依原材料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规定要求进行检验。 第七条原材料检验结束,若有一项以上异常时,检验员均须于说明栏内加以说明,并依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八条检验异常的原材料经决议采用后,质量管理部应依异常项目开立《异常处理单》送交生产部相关人员,安排生产时通知现场妥善使用,并由生产现场主管填报原材料使用状况、成本影响及意见。 第九条仓储部在接到生产单位的用料通知单后,必须在原材料出库前进行复查。 第四章制程质量管理 第十条质检人员对各制程在制品均应依在制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实施质量检验,以提早发现异常,迅速处理,确保在制品质量。 第十一条在制品质量检验依制程区分,由质量管理部制程检验员负责检验。 第十二条各生产单位在制造过程中发现异常时,车间班组长应即追查原因,并加以处理,并开立《作业异常处理表》记录异常原因、处理过程及改善对策等;根据生产部主管的指示,将《作业异常处理表》送质量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判定责任后送总经理审核。 第十三条制程检验员于抽验中发现异常时,应即刻向主管领导反应,提出处理建议,并开立《作业异常处理表》,呈总经理审批后送有关部门处理。 第十四条各生产单位自检发现质量异常时,填制《作业异常处理表》进行处理和报告。 第十五条各工序间半成品的移转,如发现异常时根据《作业异常

质量分析会议管理规程

目的:建立健全三级质量分析制度,不断研究、分析、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 范围:适用于生产和质量管理。 职责:质保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规程: 1质量分析会议按参加部门的范围分为三级:一级质量分析会议、二级质量分析会议、三级质量分析会议。各级质量分析会议的参加范围及要求如下: 1.1一级质量分析会议: 1.1.1参加范围:应包括总经理、质量管理中心负责人、生产中心负责人,以及 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必要时,车间负责人可列席参加。 1.1.2主持:总经理或质量管理中心负责人。 1.1.3时间间隔:根据公司生产质量管理需要,由总经理或质量管理中心负责人 决定。但是,每季度不得少于一次。 1.1.4会议议题范围: (1)讨论、研究、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2)讨论、研究、落实公司有关决策。 (3)讨论公司重大生产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各部门、各车间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制定改进和提高质量的措施、计划。 (4)总经理或质量管理中心负责人认为其他有必要组织会议讨论、解决的问题。 1.2二级质量分析会议: 1.2.1参加范围:应包括质保部、质检部的主要管理人员以及生产技术部负责人、 工程设备部负责人、物料管理部负责人、计划调度员、车间负责人等,必 要时,车间员工可列席参加。 1.2.2主持:质保部负责人。 1.2.3时间间隔: (1)一般一月一次。

(2)成品连续二批以上不合格或成品质量异常波动,质保部应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 (3)质保部负责人认为必要时可以决定召开二级质量分析会议。 1.2.4会议议题范围: (1)贯彻落实公司有关决定。 (2)结合质量统计月报的数据,总结生产和质量管理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 (3)收集、审议工艺技术及质量改善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4)其他需要讨论或协调解决的问题。 1.2.5其他: (1)质量管理部门和生产管理部门的质量分析会可分开召开,分析讨论的重点可有不同。 (2)二级会议应注意避免与生产计划安排发生冲突。 1.3三级质量分析会议: 1.3.1参加范围:应包括生产车间负责人、质量监督员及车间各岗位负责人,必 要时,车间操作工可以参加。 1.3.2主持:生产车间负责人。 1.3.3时间间隔: (1)一般一周一次。 (2)生产车间负责人认为必要时可以决定召开三级质量分析会议。 1.3.4会议议题范围: (1)贯彻落实公司有关决定。 (2)总结上次质量分析会议以来,以质量为重点的生产情况,并对本车间产品(中间产品、成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找原因,提出解决措施。(3)提出、商议工艺技术及质量改善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4)其他需要讨论或协调解决的问题。 1.3.5其他:应尽量利用业余时间,注意避免影响正常生产。 2会议纪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