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广东省骨干教师高端研修专题高中故事式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119476747.html, “国培”广东省骨干教师高端研修专题高中故事式教学

作者:黄和忠邹小杨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02期

历史课堂教学本应是丰富多彩的,但在当今教学实际中,很多历史课堂教学并非如此。笔者多年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在接手新一届学生时,都会做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1)根据以前(包括高中)所上过的历史课,你对历史课的整体印象是什么样的?(2)你对历史课有什么样的期待或建议?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历史课比较枯燥,是以划课本重点内容,死记硬背为主,让人索然无味,期望历史课能以活泼的形式出现,最好在课堂上多讲历史故事。有鉴于此,笔者多年来努力达成这样一个目标:探索一种可以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和趣味性的有效途径,用一种全新的面貌把丰富多彩的历史活灵活现地展现给学生。

在进行了长期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后,笔者认为故事式历史课堂教学是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和趣味性的有效途径,也是一种比较适合高中历史教学的方式。

历史课堂需要故事,“历史的灵魂是故事,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是孤魂野鬼。”[1]历史的讲述本身就是故事,同时也是学生的兴趣所在,故事是历史课堂教学的良好润滑剂。近几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声名鹊起的几个学者无一不是如此。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笔者认为历史课并不是故事课。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故事是“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故事的内涵远远大于历史,因为其包括相当的虚构成分,而历史史实只能是事实,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是其“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的部分。同时,历史是一门严格的学科,有着自己独特的学科思维和研究方法等,这都是故事所无法代替的,如果把一节历史课当成故事课来讲,这是本末倒置的,是与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相违背的,作为学科的历史不能成为故事的附庸,而是让历史故事为历史课堂锦上添花。笔者所要阐述的故事式历史课堂,从外延和内涵上,都比在历史课上讲故事的一般做法要宽泛得多,是贯穿历史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是把故事与历史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有机体,不可分割,其重要内容可以简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学语言故事化。一个合格的教师在不断钻研历史专业和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准确严谨、精练简洁、通俗生动、语言幽默、深情并茂、生动有趣的讲述能拨动人的心弦,陶冶人的情操,使听者乐此不疲。著名历史教育家赵恒烈教授毕生研究历史教学,他把中学历史教师的语言表达技能分成了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把你所想的东西能如实表达出来,使学生听了,也如你所想的那样,想得清楚、说得明白,能完整地表达思想。第二境界是声情并茂,使语言、表情、动作配合起来,表达得活灵活现,使之传神而动听。第三境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教师的讲述,如同带领学生到了历史现场,入其

为教师的终身发展服务--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转型发展侧记

为教师的终身发展服务--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转型发展 侧记 李伦娥;黄佑生 【期刊名称】《湖南教育(中旬刊)》 【年(卷),期】2015(000)007 【总页数】5页(P4-8) 【作者】李伦娥;黄佑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函授学校”——“培训中心”——“继续教育指导中心”——“教师发展中心”,21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四易其名。改名的轨迹,其实也是湖南 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轨迹,是“中心”从管理到服务转型的轨迹。 “如果说此前是帮助教师提高学历、评职称等服务的话,那么现在是真正关注到教师的终身发展。”“中心”主任贾腊生这样评价单位的“四改其名”。 2015年春天,湖南的一些市、州(县)教育部门陆续出现了一个新的机构:教师发展中心。“其实就是由原来的培训中心或者继续教育中心改名而来的。”省教育厅教师处处长张大伟介绍说,看起来是机构改名,实质是职能转型了。“转型转型,不转不行”,这句话成了这些机构负责人的口头禅。 转型的“火车头”就是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过去,作为省一级教师培训机构,“发展中心”的职能过于单一,基本就是办培训

班,而且是在传统的模式中折腾,缺乏生气与活力。如何主动适应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建立服务于教师终身发展的常态化机制,使培训机构更有活力和地位,工作更有价值?如何打造出湖南本土的名师、名校长?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的教育强省建设?这是“中心”人一 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2013年12月,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其前身就是湖南省教 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不仅仅是改名,职能也较之前大不一样了。”担任了7 年原“中心”主任的黄超文说,之前的“中心”,既无办公场地,工作人员也少,很长一段时间寄居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内。而新成立的“中心”,省里投入6800万元,在美丽的同升湖畔建起了一个占地30亩的集办公与培训(包括高校教师培训)于一体的师训中心,可同时容纳400多名教师的全脱产培训。几代“师训人”谋划多年、梦寐以求的理想终于实现,全省5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也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中心”的职能也随之转变,由单一的培训扩充为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名师培养与管理、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等八大职能,集研究、培训、管理、服务、资源建设于一身,目标是成为全省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中心、教师培训示范中心、教师管理服务中心和资源建设中心。“除了教师待遇不管,教师发展的所有事情,‘中心’全面服务。”贾腊生颇为自豪地说。 “火车头”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做好“培训者的培训”。 “比原来还忙些。”沅陵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邓有为说。春节前,他领着学校的 46名教师专程来到省“中心”,参加为期一周的“培训者的培训”。 “这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贾腊生说,转型后的“中心”不是不搞培训,而是主要搞“培训者的培训”,因为“中心”总共在岗职工才31人,而全省有几十万名小学教师,即便组织庞大的专家队伍,也不可能完成所有的培训,所以“中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