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5 玲玲的画 说课稿

5 玲玲的画说课稿

一、说教材

《玲玲的画》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被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开动脑筋,被弄脏的地方被“变”成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掩盖污渍,还给作品平添几分温馨。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二、说学情

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意深刻,对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较强的指导意义。刚升入二年级的孩子求知欲比较强,但理解能力欠佳。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情特点,结合本课内容,在三维目标基础上,将本课目标设定为:

1.知识与能力: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掌握重点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试着用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爸爸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本课重难点设置为: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直观教学法、朗读教学法、合作研读法。

(设计意图:本课面对的是二年级学生,低段孩子对直观教学比较感兴趣;同时新课标要求要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法:课前预习、朗读感悟、合作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六、说教学流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将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环节一:激趣导入,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学生熟知、感兴趣的问题“你们喜欢画画吗?最喜欢画什么?”将学生带入情景,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距离。随后揭开课题,板书、齐读课题,并简要阐述课文,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环节二:初读感知内容,了解大意。

1.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通过多媒体展示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2.借助多媒体,检查生字词。幻灯片展示带拼音生字,去拼音生字(指名拼读、同桌互读,赛读、集体读等),留适当时间让学生说如何更好地记住这些生字,让学生找出本课难写的生字“候、奖、拿”,老师给予重点指导书写,为了进一步巩固生字词,幻灯片再次展示生字词摘苹果游戏。

3.在学生标好自然段序号的基础上,指9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并再次思考:“你读了、听了课文知道了什么?”学生说,老师归纳概括。(配合幻灯片出示)

(设计意图:1.新课标第一段有识字、写字要求,并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够掌握汉字基本笔画和偏旁,学习独立识字的方法。

2.检查学生生字词认读情况,能够掌握学生是否对课文读通、读顺,为研读教学环节打下基础。)

环节三:研读课文,突破重难点,培养能力,德育渗透。

此环节为了照顾课文整体美,我摒弃了以往的传统教学,直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关键词展开教学。

1.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玲玲情感变化的三个关键词“得意—伤心—满意”,教师顺势提问:“玲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从文中找出分别描写玲玲情感的段落,借助多媒体出示课前准备的三幅图片进行对比,进一步了解玲玲的情感变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要求。)

2.在紧抓玲玲情感主线的基础上,采用自读、师范读、指名读、集体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激发读文兴趣,体会玲玲的情感变化,深度感悟文本语言,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例如,在玲玲把画弄脏,伤心的哭泣时,我这样设计:“同学们,画弄脏了,她那么伤心,又是如何做的呢?听老师读课文,(7、8自然段)拿起笔划下玲玲的做法,谁来说玲玲的做法”。教师适时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嘴、动脑能力,力图使学生在反复朗读和讨论交流中对课文有所思,有所悟。)

3.借助幻灯片出示重点词句爸爸的话。采用多种形式读,在读中背,背中悟。理解爸爸的话,懂得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设计意图:再次借助读书实践,升华学生对课文内涵的认识。)

环节四:拓展延伸,走进生活。

为了更好的突出文本内涵,我对重难点进行了拓展延伸——“帮帮老师”,教师出示一条布满花朵的手帕,在手帕的一角却破了一个洞,破坏了手帕的整体美感。教师顺势提问:“谁来帮帮老师?” 学生发动思维、展开想象,说出修补手帕的方法,使手帕变得更美。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不仅培养孩子说话能力和处理事的能力,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七、说板书设计

教学中板书必不可少,精心设计好板书,是有效教学之一,根据课文特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5.玲玲的画

得意→伤心→满意

(坏事) 动脑筋 (好事)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玲玲的画》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玲玲的画》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玲玲的画》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的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 考!【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玲玲的画》课文原文 玲玲得意的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着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以下就去睡。”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吧的一下掉到了地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怎么了,孩子?”爸爸放下报纸问。 “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好事。” 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玲玲的画》教案1 学习目标: 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⑴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门打开第5课,教师(板书课题:5《玲玲的画》) ⑵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玲玲的画》说课稿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玲玲的画》说课稿 我今天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玲玲的画》。本单元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内容丰富。《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从而反映出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依据教材的内容,确定本课的设计理念为:1、以学生自主读书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2、使学生在质疑解读中理解文章的蕴意; 3、帮助学生在想、述、读、演、议中内化语言的深情,从而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 设计特点: (一)情感为线、深度感悟语言 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满意到着急再到战胜困难后的喜悦。教师紧紧抓住玲玲的情感变化让学生深度感悟文本的语言。例如:课文开始,教师抓住“得意”来理解“端详”的含义,“好的”这个语言的语气;课文中间抓住“着急”来体会“画弄脏了”的不同感受;课文最后抓住“克服困难的喜悦”来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这样,学生在体会人物感情的基础上,品词析句,感受文本中的语言,向学生渗透文章的表达方式。 (二)以读为本、尊重个性感悟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为了落实以读为本的原则,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首先保证阅读的时间,从整部分朗读,到重点句子的研读,给学生充分的感悟时间。其次,在朗读形式上,采用自读、范读、评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并且激发学生对于读文的兴趣。让学生想读课文、爱读课文。充分让学生感悟文章内

二年级语文上册《玲玲的画》教案部编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玲玲的画》精编教案 一、谈话引课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爱画画的小朋友,同学们,想认识她吗? 生:想 师:大家来看(出示PPT1),她的名字就叫玲玲。大家一起帮老师来拼拼 这个字。 生:ling 师:(书写)玲字是什么结构?(左右结构。)部首是什么?(王字旁)它的右边写一个什么字?(令,命令的令。)写这个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哪些地方?(最后的一点不能忘了加。)一起来读“玲玲”。 师:我们还学过一些跟它很像的字呢?你能说说都是谁吗? 生:拎、零、岭、铃…… 师:同学们的记忆力可真是不错,帮助玲玲找了这么多的兄弟们。玲玲也和大家一样,不仅聪明还画了一手的好画呢!最近玲玲花了一幅画,大家想知道 她画的怎么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5课《玲玲的画》。(板书课题)(出示PPT2)全班齐读课题。读得真响亮,可是呀,玲玲家里有只小花狗(出示 PPT3),它给我们带来了一群可爱的生字宝宝挡在了家门口,只有我们把它们 读准了,才可以让我们进去和玲玲交朋友呢!现在请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这些 字词,把字音读准确,读好了的同学请用你们的小手告诉老师。好,现在开始读。 师:同学们读得多认真呀!看来我得请一位小老师来教一教大家读?谁愿意来 当小老师? 师:请你来读第一行。读得真好,我们用掌声来感谢小老师。 第二行谁来读?(纠正读音)这位小老师也很勇敢,我们用掌声鼓励她。 小老师谁来当,请生读,纠正读音。虽然中间出了一点小问题,但是这个小老师也带的非常好,我们掌声送给他。 师:刚才呀,我发现有几组的同学坐的特别端正,读得声音也特别响亮,下面 你们能不能不拼拼音直接把词语读出来呢? 生:能。 师:预备齐(全班齐读) 师:同学们,对这些生字宝宝有没有难倒你们啊?(没有),那生字混到句子里,你们能不能读准呢?(能)出示句子PPT4。(就在这时水彩笔叭的一下掉 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请生读第一句,注意叭的读音,观察一下,右边是八,所以读作叭。生齐读出示第二句(2.小花狗懒洋洋的趴 在楼梯上。) 师:大家发现没,两句话里有个字长得特别像,除了读音不一样,还有哪里不同?请生答偏旁不同,我们应该怎么区分呢。“叭”是一个拟声词,就是用来 模拟声音的词,所以是口字旁;而“趴”指肚子向下卧倒或身体向前靠在东西上,所以趴是足字旁。像这种就叫做形近字,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相近或相似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说课稿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是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该课文是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玲玲的绘画故事。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绘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并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 2.学生能够掌握并正确使用本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学生能够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提炼文字信息,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2.学生能够用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来进行创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的内容。 2.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并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教学难点: 1.学生能够用观察和想象的能力进行绘画创作。 2.学生在表达自己的绘画作品时,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表达方式。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或图片,唤起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引入本课的话题。

2. 学生朗读课文 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提高朗读的流畅度和准确度。 3. 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帮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小女孩玲玲画了什么?她为什么会画这些?她是怎么画出来的? 4. 单词和短语讲解 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帮助学生正确使用这些单词和短语。 5. 绘画实践活动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想象,用纸和颜料进行绘画创作。老师可以提供一些主题或者情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6. 学生作品展示 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其他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和赞赏。 7. 小结和反思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五、板书设计 生词: •绘画 •彩虹 •手 •点 短语: •画出来 •画得很好看 •用手画 六、课堂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继续绘画创作,并将作品带到下节课展示。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玲玲的画》说课稿

《玲玲的画》说课稿 我今天执教的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玲玲的画》。本单元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内容丰富。《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从而反映出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依据教材的内容,确定本课的设计理念为:1、以学生自主读书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2、使学生在质疑解读中理解文章的蕴意;3、帮助学生在想、述、读、演、议中内化语言的深情,从而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 设计特点: (一)情感为线、深度感悟语言 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满意到着急再到战胜困难后的喜悦。教师紧紧抓住玲玲的情感变化让学生深度感悟文本的语言。例如:课文开始,教师抓住“得意”来理解“端详”的含义,“好的”这个语言的语气;课文中间抓住“着急”来体会“画弄脏了”的不同感受;课文最后抓住“克服困难的喜悦”来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这样,学生在体会人物感情的基础上,析词品句,感受文本中的语言,向学生渗透文章的表达方式。 (二)以读为本、尊重个性感悟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为了落实以读为本的原则,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首先保证阅读的时间,从整部分朗读,到重点句子的研读,给学生充分的感悟时间。其次,在朗读形式上,采用自读、范读、评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并且激发学生对于读文的兴趣。让学生想读课文、爱读课文。充分让学生感悟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深入朗读,在交流、评价中理解朗读的方法,依据学生独特的感悟,读出自己的课文。例如:在第一部分的教学中,以“你体会到的玲玲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主线,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这时,孩子们可能会说出高兴、自豪、满意、激动、兴奋等多种感受,再让学生读出自己体会到的心情。在朗读爸爸的话时,让学生想象:假如你是爸爸的话,你会怎样说?可能孩子们会怀着沉稳、高兴、兴奋等多种自己感悟到的心情去朗读。 (三)联系生活,拓宽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例如:在理解端详一词时,让学生联系生活想象、表演,这样,将学生的亲身感受引入课堂,使学生理解的更加深刻。再如: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坏事变好事的情况。尊重学生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 玲玲的画 教案

玲玲的画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 【课时目标】 1.认识“玲”“奖”等15个生字,通过做动作、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端详、啪的一声”等词语的意思,会写“画”“幅”等10个生字。在识写汉字的过程中,感受汉字文化之美。 2.借助图画理清课文顺序,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表示心情的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3.初步理解爸爸所说“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学程设计】 一、联系生活创情境,激发兴趣 1.我听说很多同学喜欢画画,这个字你们一定认识。出示:画画字很形象,一横像画笔,田字像画笔勾勒的线条。 2.如果咱们要画一幅画,名字叫《我家的一角》,你会画家中的哪一角呢? 3.有一个小朋友就画了一幅这样的画。她的名字叫——(板贴:玲玲)谁会念? (1)后鼻音念得准,第二个字念轻声 (2)右边的“令”表示——读音,左边是斜玉旁表示表示——美玉,“玲”表示玉石碰击发出的好听的声音——再读 (3)多好听的名字呀! 4.说起玲玲的这幅画,还藏着一个故事呢!一起读课题。 二、开动脑筋学字词,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想一想:课文围绕玲玲的画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生字词认识了吗?让我们来认一认。 出示:画笔这幅画画点儿什么

(1)会读吗?第三个词注意儿化音。 (2)三个词语中都有“画”,读音一样,意思一样吗? 你看,学汉字要动脑筋,同一个字,常常表示不同的意思,小朋友要动脑筋。 (3)在句子中会读吗? 我的画弄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出示:奖、催、懒、脏、糟 (1)这5个字啊,先听老师描述,玩个猜字游戏。 其中哪一个字,小朋友画画如果得到它,会非常高兴? 你得过什么奖? 玲玲的画画得好,也要参加评奖。 (2)哪一个字,只要出现,你做事速度就会加快? 单人旁,人在催 故事里有个人会催玲玲? (3)还有三个生字,你可能不喜欢它们.——脏、懒、糟 为什么不喜欢它们? 小结:读课文,学生字,多动脑筋有乐趣。 4.课文围绕玲玲的画展开,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相信大家已经了解。如果咱们用玲玲的画来做插图,插图上会有什么变化呢?并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相机板书:画好画——弄脏画——改好画) 谁能连起来说说故事讲了什么? 小结:借助插图和关键词语,我们就梳理了故事内容。原来,玲玲的画经历了这样的波折啊! 三、发现表达的特点,讲好故事 1.因为这个小波折,玲玲的心情发生了一些变化,你能发现文中表示心情的词语吗?边读边用笔圈出来。 得意伤心满意 2.同学们先自由读1—3自然段,你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玲玲的得意?

《玲玲的画》说课稿

《玲玲的画》说课稿 《玲玲的画》说课稿 说课稿重在说教学理论,说教学设计意图,如何突出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不要说成如何如何上课的。接下来店铺为大家带来了《玲玲的画》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 《玲玲的画》说课稿一 我今天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玲玲的画》。本单元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内容丰富。《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从而反映出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依据教材的内容,确定本课的设计理念为: 1、以学生自主读书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 2、使学生在质疑解读中理解文章的蕴意; 3、帮助学生在想、述、读、演、议中内化语言的深情,从而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 设计特点: (一)情感为线、深度感悟语言 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满意到着急再到战胜困难后的喜悦。教师紧紧抓住玲玲的情感变化让学生深度感悟文本的语言。例如:课文开始,教师抓住“得意”来理解“端详”的含义,“好的”这个语言的语气;课文中间抓住“着急”来体会“画弄脏了”的不同感受;课文最后抓住“克服困难的喜悦”来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这样,学生在体会人物感情的基础上,析词品句,感受文本中的语言,向学生渗透文章的表达方式。

(二)以读为本、尊重个性感悟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为了落实以读为本的原则,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首先保证阅读的时间,从整部分朗读,到重点句子的研读,给学生充分的感悟时间。其次,在朗读形式上,采用自读、范读、评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并且激发学生对于读文的兴趣。让学生想读课文、爱读课文。充分让学生感悟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深入朗读,在交流、评价中理解朗读的方法,依据学生独特的感悟,读出自己的课文。例如:在第一部分的教学中,以“你体会到的玲玲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主线,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这时,孩子们可能会说出高兴、自豪、满意、激动、兴奋等多种感受,再让学生读出自己体会到的心情。在朗读爸爸的话时,让学生想象:假如你是爸爸的话,你会怎样说?可能孩子们会怀着沉稳、高兴、兴奋等多种自己感悟到的心情去朗读。 (三)联系生活,拓宽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例如:在理解端详一词时,让学生联系生活想象、表演,这样,将学生的亲身感受引入课堂,使学生理解的更加深刻。再如: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坏事变好事的情况。尊重学生的'差异,把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为资源,例如:以“你体会到的玲玲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主线,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根据学生的不同生活经历和独特的感受,读出不同的课文。这样将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 课堂反思: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例如:教师基本

语文教师说课稿:《玲玲的画》说课稿

语文教师说课稿:《玲玲的画》说课稿 一、说教材 《玲玲的画》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被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开动脑筋,被弄脏的地方被“变”成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掩盖污渍,还给作品平添几分温馨。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二、说学情 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意深刻,对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较强的指导意义。刚升入二年级的孩子求知欲比较强,但理解能力欠佳。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情特点,结合本课内容,在三维目标基础上,将本课目标设定为: 1.知识与能力: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会写四个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试着用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爸爸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本课重难点设置为: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直观教学法、朗读教学法、合作研读法。 (设计意图:本课面对的是二年级学生,低段孩子对直观教学比较

感兴趣;同时新课标要求要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法:课前预习、朗读感悟、合作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六、说教学流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将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激趣导入,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学生熟知、感兴趣的问题“你们喜欢画画吗?最喜欢画什么?”将学生带入情景,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距离。随后揭开课题,板书、齐读课题,并简要阐述课文,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环节二:初读感知内容,了解大意。 1、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通过多媒体展示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2、借助多媒体,检查生字词。幻灯片展示带拼音生字,去拼音生字(指名拼读、同桌互读,赛读、集体读等),留适当时间让学生说如何更好地记住这些生字,让学生找出本课难写的生字“候、奖、拿”,老师给予重点指导书写,为了进一步巩固生字词,幻灯片再次展示生字词摘苹果游戏。 3、在学生标好自然段序号的基础上,指9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并再次思考:“你读了、听了课文知道了什么?”学生说,老师归纳概括。(配合幻灯片出示) (设计意图:1、新课标第一段有识字、写字要求,并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够掌握汉字基本笔画和偏旁,学习独立识字的方法。 2、检查学生生字词认读情况,能够掌握学生是否对课文读通、读顺,为研读教学环节打下基础。) 环节三:研读课文,突破重难点,培养能力,德育渗透。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玲玲的画》教学设计(教案)

5 玲玲的画 教学目标1.会认“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画、幅”等10个字,会写“评奖、时间”等7个词语。(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用“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重点) 3.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重难点) 1.会认“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画、幅”等10个字,会写“评奖、 时间”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顺序,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树洞图和树洞手绘画,激起学生的兴趣。 导语:(出示树洞图)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个树洞,看起来既不美观,又让人心疼大树。那我们再来看看这张图片。(出示树洞手绘画)这是一个爱画画的人,看到这个树洞,想让大树重添生机,就用颜料和画笔画出了一幅生动、可爱的图画。这样一来,这个树洞反而变美观了。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爱画画、爱动脑的小姑娘,她的名字叫玲玲。 2.板书课题,识字交流:识记“玲”字。 过渡:大家先来给玲玲打个招呼吧!(课件出示小女孩图片,生说:你好,玲玲!) (1)引导识字、正音:“玲”是后鼻音,“玲玲”是一个名字,第二个“玲”

读轻音。“玲”是形声字,右边的“令”表示读音,左边是个王字旁,表示意思。王字旁表示什么意思呢?这个王字旁用来表示非常珍贵的、美好的东西。“玲玲”也是拟声词,用来形容玉器碰击的时候发出的清脆的声音。 (2)读课题,猜一猜:小姑娘玲玲和画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1)通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查一查生字表或字典。 (3)正确朗读课文,不漏字、不添字。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合作识字。 (1)同桌合作学习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小组内交流识字的方法,并准备全班交流。 3.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检查读文识字效果。 (1)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其他学生适时补充。明确“幅”的读音是fú。 (2)引导学生归纳,可以采用形声字识字法识记的生字有“玲、详、幅、评、脏、催、懒、糟”。 (3)形近字辨析。 详(详细)幅(一幅画)评(评比) 洋(海洋)副(副班长)平(平时) 报(报纸)并(并且) 抱(怀抱)开(开心) (4)出示会认字,指名读、抢读、全班齐读。 4.生字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齐读生字,注意一看结构,二看占位,三看关键笔画。 左右结构:幅评纸报 上下结构:奖另拿并

《玲玲的画》说课稿4篇

(封面) 《玲玲的画》说课稿4篇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一、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为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要参加评比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结果这幅画在第二天参加评奖时得了一等奖。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意深刻,对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设计意图 1、课文有一条明显的主线:玲玲的情感变化。在进行《玲玲的画》教学设计时,我抓住这条主线,让学生找出玲玲对自己画画作品的满意、不小心弄脏画的着急、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喜悦。让学生在寻找玲玲的情感线索的过程中,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 2、在进行《玲玲的画》教学设计时,我把重点词、句放到分析课文的过程中解决,有意识地把字、词、句、篇四者结合起来。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既能强化二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又能为高年级语文的教学埋下伏笔。 3、在进行《玲玲的画》教学设计时,我采用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读课文学生听、分角色读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学生齐读课文等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充分对课文自读自悟。这样设计的意图是: ①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中体验小主公玲玲从满意到着急到喜悦的情感

变化。 ②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中懂得爸爸的话,从而内化课文的主题思想。 ③用这种暗示的方式培养学生对阅读和语文的兴趣。 4、在进行《玲玲的画》教学设计时,我注意到了“端详”、“叭的一下”、“懒洋洋”这三个不太好理解的词语。于是,我采用了语言解释、表演解释、说话练习等方式对这三个不太好理解的词语做出详释,意图是让学生在掌握词语的同时懂得词语的运用。 三、课堂体验 1、生活是一首多彩的歌,这首歌里有喜怒哀乐。《玲玲的画》教会学生:遇到困难时,不要原地哭泣,要开动脑筋、奋勇向前,把坏事变成好事。 2、生命是一杯需要酝酿的酒,这杯酒用情感做调料。《玲玲的画》用浅显的内容、朴实的语言告诉学生:玲玲的变化,爸爸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是爸爸真情、关切的爱滋润着玲玲,给玲玲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与此同时,玲玲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她能够领悟爸爸的话,从而把爸爸的教育转化为生命的酝酿剂。 3、教育是一门必须用爱浇灌的艺术,她需要师生在课堂上有一份特殊的教与学的默契。不如此,课堂难以生动,知识难以内化。 《玲玲的画》说课稿篇2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5课《玲玲的画》。这是一篇结构简单,意蕴深刻的文章。通过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

二年级语文玲玲的画说课稿(3篇)

二班级语文玲玲的画说课稿(3篇) 二班级语文玲玲的画说课稿〔精选3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通常需要预备好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养的有效途径。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二班级语文玲玲的画说课稿〔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班级语文玲玲的画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围着"要正确看待问题,擅长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内容丰富。《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整理画笔时不留神把其次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奇异地掩盖了污渍,其次天她的画在评奖会上得了一等奖的事。课文内容简洁,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洁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同学处理生活中的类似大事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本文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转变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教者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同学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同学的实际,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两个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读文中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2、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其中,指导同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引导同学在读中感悟是教学的重点,理解爸爸说的话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抓主线理清思路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浅显,没有诗情画意的语言,该如何下手?通过考虑,我确定以玲玲的情感转变:兴奋、满足〔画好作品〕——焦急、难过〔弄脏作品〕——满足、喜悦〔画更秀丽〕为本文的主要线索开放教学。在复习完生字词后,让同学自读课文,再次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画出能表现玲玲心情转变的有关

二年级语文玲玲的画说课稿(精选3篇)

二年级语文玲玲的画说课稿(精选3篇)二年级语文玲玲的画说课稿1 《玲玲的画》是第七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故事:玲玲画了《我家的一角》,准备参加比赛。可是,不小心被水彩笔弄脏了。后来,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结果得了第一名。 __内容简单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所以除了读一读、记一记、写一写第九段玲玲爸爸的话之外,我把其它段落的教学放在了第二课时上。 第一课时以识字、朗读和写字写句子为三大模块,我把学习目标定为: 1、会认8个生字,会写"糟、肯、脑、筋"4个生字,能准确抄写爸爸说的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意识。但以识字、朗读为主,内容会相对枯燥。

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得变换着形式来教学让学生不感觉枯燥。比如在读词的时候,小老师带读,把"叭"字读错了,正好这个字是我要强调的,很多人都会读作"pa",我就想,在前几天的一张试卷上不是刚好做到过写出几个形容声音的词的作业 吗?这个"嘀嘀叭叭"不就是汽车的声音吗?而且又记了字形,知道了字义。本来预设的时候,刚开始看题质疑这个环节,孩子们会问"画得怎么样"这个问题的,那在解决的时候,我就会请孩子们仔细看看书上的画,仔细看的这个动作就是"端详"。因为"端详"这个词是书面语,平常不多见,孩子们有可能不理解。 课堂导入时,对课题质疑后所呈现出的几个问题,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为第二个环节中理清课文内容作好预设。在一句话、两句话的范围内,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个难点,因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毕竟有限。但是,在回答出预设问题的基础上,把答案进行简单的串联,自然而然就形成了__的主要内容,这个教学环节的铺设,为概括主要内容降低难度。 这堂课,语文所涉及的"听""说""读""写","听"听老师读,同学读,然后评价,这里有部分同学也"说"了;"读",有自由读,展示读;"写",是写生字,抄爸爸说的话。似乎都有了,但"说"这方面,从平常的教学当中,还有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这样专门的一块口语训练,是让我感觉困难的。所以,这节课,我也很小心翼翼地设计了一个说话训练,就是"在生活中,你遇到过通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教案第【1】篇〗 【课前透视】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教者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5个字及“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谈话激趣: 同学们,今天我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愿意帮助她吗? 2、观察揭题: 教师分别出示准备的两幅画。启发:这两幅画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幅画更好一些呢?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两幅画的来历。 一、初读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并划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2、同桌合作识字: 互读、互听、互纠,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 3、游戏巩固识字: 可以根据课文设计“蜜蜂采蜜”、“帮小蜜蜂找家”等。组织学生识字,或者引导学生说出平时的一些识字游戏,由学生组织进行识字练习。 4、分段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正音。 以读文为基础,以识字为重点,以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为手段,突出低年级的教学重点。

《玲玲的画》说课稿(精选4篇)

《玲玲的画》说课稿(精选4篇) 《玲玲的画》篇1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5课《玲玲的画》。本单元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内容丰富。《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第二天她的画在评奖会上得了一等奖的事。从而反映出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依据教材的内容,确定本课的设计理念为:1、以学生自主读书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qing;2、使学生在质疑解读中理解文章的蕴意;3、帮助学生在想、述、读、演、议中内化语言的深情,从而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 设计特点: (一)情感为线、深度感悟语言 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满意到着急再到战胜困难后的喜悦。教师紧紧抓住玲玲的情感变化让学生深度感悟文本的 语言。例如:课文开始,教师抓住“满意”来理解“端详”的含义,“好的”这个语言的语气;课文中间抓住“着急”来体会“画弄脏了”的不同感受;课文最后抓住“克服困难的喜悦”来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这样,学生在体会人物感情的基础上,析词品句,感受文本中的语言,向学生渗透文章的表达方式。 (二)以读为本、尊重个性感悟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玲玲的画说课稿玲玲的画说课稿说学情(7篇)

玲玲的画说课稿玲玲的画说课稿说学情(7篇) 最新玲玲的画说课稿(精)一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玲玲预备参与评奖的画不当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焦急地哭了。在爸爸的启发下,他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奇妙地掩盖了污迹,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生活就是这样,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遇到不如意的事,要以积极地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这篇文章所要告知我们的道理。这堂课是其次课时,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两个地方:①体会玲玲和爸爸的情感变化,指导朗读对话局部。②品尝、思考爸爸的话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一重视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学生的阅读是自主的,独立的。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觉,自行建构起来的。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从孩子自己体会感悟文章意蕴动身,以一个合、引导者的身份消失,不断地变化方式来引导、发觉,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充分地读,自主地读,在读中求知,读中感悟。为此,我安排了五个“读”的环节: ①自由读,初步感知内容。 ②细读,体会人物心情。

③个别读,通过评价指导朗读。 ④教师与学生互读,教师的朗读起到示范的作用。 ⑤小组合作读,分角色表演,体会情境中的人物。 二从学生的实际动身。课文中爸爸说的话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那么,如何深入浅出地让孩子悟出其中的道理呢?我曾经试想安排这样的一个环节:让孩子们说说生活中“坏事变好事”的例子。但是由于孩子们生活经受不够丰富,生活中劣势转化为优势的事遇到的并不多,感受不深,举例会有肯定困难。鉴于此,将这一环节改成沟通收集的有关故事。孩子们喜爱听故事,文中所蕴涵的哲理孩子们就很简单体会到了。 三积极提倡合作学习方式。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对于今日的学生,从小就应当开头培育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本节课安排了互帮互助读课文,让孩子们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分小组合作表演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时机,又给胆小的学生制造了小群体发言的时机,使每位学生成为学习的仆人。最新玲玲的画说课稿(精)二 本次识字教学的设计意图是让孩子在嬉戏中识字,到达正确认读生字的目标,每个环节由易到难,重点指导读准三拼音节、检查前后鼻韵母及平翘舌音的发音。在沟通识字方法时敬重学生的个体进展,只要方法得当的都准时给与确定。指导写字时让学生教教师写的目的是想既提高学生的

二年级语文玲玲的画一等奖说课稿

二年级语文玲玲的画一等奖说课稿 《二年级语文玲玲的画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二年级语文玲玲的画一等奖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内容丰富。《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第二天她的画在评奖会上得了一等奖的事。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本文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教者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确立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词的识记。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文中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其中,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是教学的重点,理解爸爸说的话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策略 (一)、抓主线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浅显,没有诗情画意的语言,该如何下手?考虑再三,我决定以玲玲的情感变化:高兴、满意(画好作品)——着急、伤心(弄脏作品)——满意、喜悦(画更漂亮)为本文的主要线索展开教学。在复习完生字词后,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再次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画出能表现玲玲心情变化的有关词语,理清了玲玲从“满意”到“哭了起来”再到“满意”的情感变化。同时借助课文中提到的两幅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从而形成了“以心情变化为主线”,“以画为辅助”的两条线索。这两条主线相互交错,相辅相成,使全文脉络清楚,豁然开朗,拨云见日般明了了。 (二)、抓朗读读中体会悟中朗读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跟“读(走进文本)———多形式地悟(理解文本)——再带着感受读(表现文本)”这一基本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落实以读为本的原则。首先保证阅读的时间,从整部分朗读,到重点句子的研读,给学生充分的感悟时间。其次,在朗读形式上,采用自读、接读、范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我始终牢牢抓住那条情感主线,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紧紧抓住玲玲的情感变化让学生深度感悟文本的语言,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例如在玲玲画好了画,满意地端详自己的画时,就引导学生从表演者的表情中去体会,读出玲玲的“满意”;在爸爸催促玲玲快去睡觉时,就引导学生联系自己作业做晚了,爸爸妈妈怎么催促自己时的语气来读爸爸的话;在爸爸问玲玲“怎么了,孩子”时,就做了引读处理,让全班同学也一起问问玲玲;在玲玲哭了起来时,就指导学生想想,哭着说话时该怎么说,从而读出玲玲着急、伤心的语气;在指导读第8自然段时,引导学生从“满意地笑了”感悟到玲玲高兴的心情,从而读出玲玲想出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后的“满意”心情。 “从读中来,到读中去”让学生从读中去体验,从读中去换位思考,从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学生就从读中得到了心灵的意会,体验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说课稿玲玲的画完美教案

《玲玲的画》说课稿 《玲玲的画》的说课分七个部分,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 首先我来说说教材—— 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是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的第4课,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活中的小故事。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要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从而告诉我们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接下来,我来谈谈学生的情况—— 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而言,识字并不陌生,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识字的方法和经验。本班学生当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留意生活中的汉字,具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但也有个别学生识字量少,在认记汉字上缺乏灵活性。所以在教学上要以点带面,让他们在互教互学中扩大视野,体验与伙伴合作的乐趣,增强集体凝聚力。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脑筋”这个词语。 2、体会人物的心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重难点 1、会认8个生字,会写“脑筋”这个词语。 2、体会人物的心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情况,我制定以下教法学法—— 教法学法 根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本节课主要采用集中识字法、讨论法。我打算利用闯关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记忆大比拼、生字碰碰车、火眼金睛辨一辨共三关,各个闯关中又有一个个的挑战,让学生在闯关中体验克服困难之后成功的快乐,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就会成功的道理。 在这一节的学习中,学生注意运用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辨一辨、写一写等来掌握本课的生字。 我设计了一下六个环节来完成本课教学——

说课稿:《玲玲的画》

说课稿:《玲玲的画》 说课稿:《玲玲的画》1 一、说教材 《玲玲的画》是本单元围绕“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的课文。讲的是玲玲非常满意的一幅画被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在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使画获得了一等奖的事。 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我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二、说学生 本班有47名学生,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聪明、好学,有上进心,知识面宽,朗读能力、分析理解能力都比较强。 三、说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词。 2、理解“端详’、“动脑筋”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文中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4、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其中,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是教学的重点,理解爸爸说的话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教学难点。 四、说教学策略 (一)、抓主线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本文内容浅显。所以我决定以玲玲的情感变化:高兴、满意(画好作品)——着急、伤心(弄脏作品)——满意、喜悦(画更漂亮)为本文的主要线索展开教学。在复习完生字词后,让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再次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画出能表现玲玲心情变化的有关语句,理清了玲玲从“满意”到“哭了起来”再到“满意”的情感变化。同时借助课文中提到的两幅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从而形成了“以心情变化为主线”,“以画为辅助”的两条线索。 (二)、抓朗读读中体会悟中朗读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跟“读(走进文本)———多形式地悟(理解文本)——再带着感受读(表现文本)”这一基本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落实以读为本的原则。首先保证阅读的时间,从整部分朗读,到重点句子的研读,给学生充分的感悟时间。其次,在朗读形式上,采用自读、范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紧紧抓住玲玲的情感变化让学生深度感悟文本的语言,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抓字词落实训练积累语言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训练之一。在教学设计中,我就抓住了课文中的两个词语进行训练。一个是“端详”,另一个是“懒洋洋”。针对学生对两个词语的感知程度,我分别采取了不同的训练方法。学生对“端详”比较陌生,如果让学生做动作说意思并用词语说话,学生就对“端详”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懒洋洋”这个词比较常见,但在这里特别提出来,让学生说说句子用上“懒洋洋”好在哪里,学生就对谴词造句的妙处有了更深的体会,为以后的写作积淀了语言。 五、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复习字词——探究体验——学习升华——拓展延伸。 第一环节:复习生字词 第二环节:探究体验,抓住重点句,层层深入,研读课文。 (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理清人物情感线索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