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的心

读懂孩子的心

读懂孩子的心〔一〕

心理咨询人员在与来访者面对面交谈时,会通过来访者关注的话题,所做

的描述,及说话时的语速、表情、动作等许多外在的行为方式和特点,进

行综合分析,以便对来访者此刻所处的境况,内心的冲突与挣扎,做出理

性的判断。这样才能较准确地把握来访者的人格特点,发现其潜在的成长

动力,制定辅导方案。

上述技巧在家庭教育中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年龄稍小的孩子,自省

与表达的能力较弱,不善于向父母讲清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而对家长不

信任,或已产生逆反心理的孩子,又会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愿对家长

坦言。这时,以外在的行为方式为线索,那么有助于了解孩子内隐的心理

过程,即读懂孩子的心。

妈妈,您太霸道了陶陶的爸爸妈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夫妻双双在一

所大学里任教授。周围人都说他们生的孩子一定会成为人尖儿,他们也希

望如此。为了教育好陶陶,妈妈读了不少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籍,在

平时也尝试用其中的一些方法来教育儿子。

一次,妈妈给儿子定了一条规矩:每天放学回家后,必须先听半小时

英语录音,以提高英语的听力。妈妈画了一张评比表,规**陶做到一天,

就在表上画一个红钩;如果周一至周五都做到了,周末一家人就可以去郊游。陶陶表示喜欢这个方法,欣然同意,并且认真地执行着。

周一到周四,陶陶做得都很好,因为他一直向往着能和爸爸妈妈一起

去郊游。到了星期五下午,学校组织大扫除,陶陶是班里的卫生委员,干

起活来当然要一马领先,给同学们做个好典范。回到家后,陶陶觉得很累,

进了自己的房间倒头大睡。陶陶睡得很香,早忘了要先听英语录音的约定,就连妈妈回来都不知道。

妈妈把陶陶叫醒,问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了,陶陶说不是,就是困了

想睡一会儿。妈妈又问英语录音听了没有,陶陶才惊呼起来“我忘了!”

妈妈听了非常生气,训斥陶陶说话不讲信用,前面四天的努力都是装出来的,周末一家人去郊游是不可能的了,必须给陶陶一些惩罚,让他接受这

次教训妈妈越说越气,最后一把把墙上的表格撕了下来。

妈妈没想到,她这一撕,引来了陶陶跺着脚号啕大哭,边哭边说:

“妈妈,您太霸道了!您为什么没看到我连着四天付出的努力呢!您为什

么总把我想得那么坏?”看到儿子顶嘴,妈妈觉得更是火上浇油,忍无可忍,真想挥起拳头打儿子几下。

在对陶陶妈妈进行家庭教育行为指导时,通过角色扮演再现了当时的

情境。我请妈妈重复陶陶所说过的每句话,做过的每个动作,并在此过程中,请她仔细揣摩孩子当时内心的感受和情绪体验。情景再现结束时,妈

妈一脸的凝重,深深地叹了口气,说:“我懂了,孩子的大哭,跺脚,是

因为他心里的委屈和气愤已经到达了极点,对妈妈的误解和“霸道”已经

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当他手里捧着评比表的碎片抽泣时,心里该是多。。。。。。”妈妈说不下去了。对孩子的愧疚和怜爱,全都写在了她

的脸上。

陶陶的妈妈表示今后面对孩子时,要做到“一听,二问,三商量”。听,就是听听孩子的解释,不凭自己的想法简单地给孩子的行为下结论;问,就是询问孩子事情背后的原因;商量,即以平和的态度和孩子讨论怎

样做会更好。

我告诉陶陶的妈妈,她的总结非常有价值,而要做到这些的前提,是

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向善的,是有着积极向良好方向开展的本能的。当我

们“看”孩子的时候,要防止只选择孩子不如人意的行为,并错误地把它

当做孩子的全部。那样,必定会影响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全面、客观、

理性的判断。

藏卷子的背后今天,语文课上要进行一个小测验。老师把卷子发给每

一个学生呢个,正当她宣布可以开始答题时,文文举起了小手,告诉老师

自己的卷子不见了。老师感到很奇怪,帮他桌上桌下都找了,当真是找不到。由于没有多余的卷子,老师只好去给他再复印一张。当文文拿到卷子时,对老师说:“我开始的晚,写不完怎么办?”老师想了想说:“写不完,晚上回家再写,明天交给我就行。”过了几天,赶上数学课也要进行

测验,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刚发完卷子,文文又报告自己的卷子不见了。有同学小声说:“老师,上次语文卷子一发下来,他的卷子也在瞬间不翼

而飞了。”数学老师在走到文文面前,不动声色地盯着他的双眼。文文的

脸上掠过一丝慌乱,低下了头。就在这一刻,老师突然看到问问身旁暖气

片的缝隙间,露出卷子的一角。老师费了很大的劲,从暖气片后掏出一张

数学卷子和前几天失踪的那张语文卷子。

课后,在学校的“知心小屋”,文文对心理辅导老师讲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文文担忧考试时自己答题太慢,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果

得不到好成绩,回家就无法向妈妈交代。在冥思苦想后,他想出了这样一

个自以为聪明的方法。但是,没想到被比他更聪明的数学老师识破了。

文文是一个刚上学不久的小学生,他是在通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思维

方式,选择了这样一种幼稚的行为方式。考试的结果让他有不平安感,出

于本能,便用自以为聪明的方式,逃避考试,逃避失败,逃避被妈妈责骂。

孩子藏卷子的行为,但却是他内心深处呼唤帮助的信号。数学老师做的很好,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文文,而是请心理辅导老师与他进行交谈,了解其中的原因。这样不仅很好地保护了孩子的自尊,更有利于给予文文

有效的帮助。

了解了真相,心理辅导老师得到文文的同意后,把语文和数学任课老师,、文文、及其家长聚在了一起,共同讨论,制定出帮助文文提高答题

速度的具体方法。文文感受到被老师、家长理解与关心的幸福,脸上露出

纯真的笑容。

怪异行为源自美好的愿望程先生应儿子程成的班主任老师之邀来到学校,了解到孩子一些一反常态的表现,这令他非常吃惊,从小到大做事都

很守规矩的儿子,为什么会有以下“壮举”呢?“壮举”一:课间,程成

向黑板槽内倒水,把粉笔泡湿。结果上课时老师试用了每一支粉笔,都没

方法在黑板上写出清晰的字。看到老师忙得团团转,在找能用的粉笔时,

他得意地偷笑着。

“壮举”二:午休时,他故作神秘地把几个同学叫到身边,突然把自

己做阑尾炎手术后留下的伤疤,露出来给大家看。吓得女生尖叫着逃开了,而他却得意地说:“怎么样,我很勇敢吧,做手术的时候我都没哭。”从

学校回来后,程先生和儿子进行了一场关于“什么是男子汉”的谈话。

程成:我现在长大了,要做个男子汉,不做胆小鬼。

爸爸:有人说过你是胆小鬼吗?程成:我们班里有好几个男生说我见

到老师,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不敢吱声了。还有人给我起外号,叫我

“缩头乌龟”。下课,他们都不带我玩。。。。。。

爸爸:那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自己不是胆小鬼的呢?程成:我就做

一些他们不敢做的事情,但是老师和很多同学都说我变得奇怪了。

相信,通过这番对话,程先生对于孩子一反常态背后的动机,有了清

楚的了解。孩子们通常会很在乎同伴对于自己的评价。对于一个男孩子,“胆小鬼”、“缩头乌龟”的称号是个莫大的打击。而在他现在的认知中,没有什么是真正男子汉的正确知识。于是,他便按自己的理解,采取了敢

于违规,敢于给老师制造麻烦和暴露伤疤的“壮举”。

庆幸的是程先生已了解到孩子橱柜、怪异的行为,是源自要成为男子

汉的美好愿望。我们相信,通过及时而正确的引导,原本就乖巧的程成一

定能懂得如何修正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给您提个醒: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着他自己的原因。他的行

为方式往往传递着各种深层的信息。读懂孩子的行为,便是读懂了他的心。

值得借鉴的相关理论解读1.人本主义关于人性的假设人本主义是美

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人性本质上是善的,天生具有不断成长和自我完善的倾向。

他还指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根本的动机,人类都具有一种自我实现

的需要,即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各种潜能的趋向。因此,他认为人是

“积极主动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指导的”。

作为家长,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您都能坚信自己的孩子,是有着积极

向上、不断开展的潜在能量和价值吗?有时,这种潜在的力量只是深藏不露。作为家长,不要把眼光局限在孩子的今天一些尚不令人满意的表现,

而是要放眼未来,对孩子永远充满信心。您要做的,那么是努力改善家庭

教育的方式,积极营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开展的成长范围。

2.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是个体在生活中习得的某些应付挫折的反响方式。其目的在于减轻心理矛盾,消除焦虑,更好地适应环境。

常见的和重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1〕投射作用,即把自己不能成

认的观念、情感或冲动投射给别人或归因于外界事物的作用。

〔2〕生化作用,即把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转

变为人们可接受的或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

〔3〕文饰作用,指一个人为掩饰易被他人取笑的行为去寻找理由为

自己辩护,或巧妙地证明事实上他不能忍受的感情和行为是他所能忍受的。

〔4〕倒退作用,指一个人采取倒退到童年或低于现实水平的行为来

取得别人的同情和关心,从而逃避紧张或不满的情境。

〔5〕移位作用,指在一种情境下是危险的情感或行动转移到另一个

较为平安的情境下释放出来。

〔6〕补偿作用,指个人因心身耨各方面有缺陷不能到达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而弥补因失败

造成的自卑感。

防御机制的根本理论,有助于家长以孩子外显的行为为线索,揣摩其

背后的原因,了解孩子的内心在防御什么,在因什么而焦虑。有助于家长

根据孩子的需要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而不是主观片面地对孩子的行为做

出解释和评判。

家庭忌语您别说〔二〕很多家长会觉得自己是一家之主,对着孩子想

说什么说什么,还用得着看孩子的脸色行事吗。究竟是不是这样呢?我们

来听听这段母子对话吧。

妈妈,您病倒了我才敢说小强的妈妈病倒了,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打点滴。小强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医院来探望。他忙前忙后,又是端水,又

是递药。妈妈感动极了,没想到平时一直很淘气,常常给家长惹祸的儿子

现在会如此乖巧懂事、体贴孝顺。她招呼孩子坐在自己的身边,心疼地说:“儿子,你上了一天的课,又来照顾妈妈,一定很累了吧。等妈妈病好了,给你做好吃的慰劳你。你想吃什么呀?”小强答道:“妈妈,我什么也不要。我能不能对您说一句话?”妈妈点点头表示同意。小强接着说:“您

以后能不能不要叫我“讨厌鬼”,我听了心里特难受。上次我们班的一个

同学听到了您这么叫我,告诉了其他同学,现在班里大家都这么叫我,还

取笑我,我在班里都抬不起头来了。”妈妈问小强为什么都今天才说这件事,小强说:“平时我不敢说,怕您听了会发火。今天您病倒了,躺在床

上打点滴,没方法跳起来揍我,我才敢说的。”妈妈听了小强的话,心里

不禁有些酸楚和自责,没有想到,平时自己爱发脾气,对孩子说话不加思索,会带给孩子如此深重的心灵创伤。此时此刻,她深深地意识到,原来

在家庭中也是有忌语的。

社会上,有许多行业都注重结合自身的特点,找出并努力防止“行业

忌语”,以求得本行业更好地开展。那么,为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也要注意禁说“父母忌语”,以求的更好的家庭教育结果呢?对孩子

不尊重,让孩子感到痛苦、难堪、无地自容、无法接受的语言,其实都可

归为此类。

这里列出一些家长在有意无意之间常说的,但却是需要避讳的语言,

希望能给家长们提个醒。同时,冷静地分析一下,我们为什么会下意识地

说出这些让孩子们不能接受、甚至具有杀伤力的话。

忌语1:别以为你长大了,我管不了你。别忘了,你现在还吃我的、

喝我的呢!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当他与家长的意志

相违背时,并非说明是在与家长作对。其实,他们是希望能够以自己的方

式来处理问题,表现出了强烈的独立、自主的意愿。在这一时期,正是他

们学习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技能的阶段,会表现出诸多不成熟的想法和行为。此时,假设家长简单制止,粗暴压制,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内心的感受不被

关注,得不到家长的体谅,会认为家长是在于自己处处作对。不满、愤懑

等消极情绪,在孩子心中积蓄下来,最终结果便是与家长“对抗”,不听

从教导。

以对孩子的养育作为筹码来要挟孩子,是每一位家长应尽力防止的。

年龄小一点的孩子听了这样的话,会产生一种负疚感,觉得自己欠家长很多,有时会更加认为自己非常渺小,只会拖累家长,这将直接影响到孩子

自信心的培养;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听了这样的话,容易在心里产生对家长

的抵触和反感。

家长在说这样的话时,心里涌动的是一种怨恨。在这些怨恨背后,潜

藏的是各种各样的无奈。外表上看起来是孩子“惹”了您,其实很可能隐

含着因生活的辛劳、挫折等带来的坏情绪,而您所有的付出似乎都和为孩

子过得更好有关。您并非真要告诉孩子他欠你的,而是本能地在宣泄自己

的情绪。

在与家长们的交谈中,我感觉到有些家长同样是脆弱的。曾有一个孩子,在妈妈说完“我养你容易吗,你居然不听我的话”后,伶牙俐齿的回

上一句:“你别样我呀,我又没让你生我。”弄得妈妈黯然神伤。家庭忌

语是把双刃剑,家长无意间伤害孩子的时候,自己也会受到伤害。

忌语2:你看隔壁的小华,比你强多了。

我接触到许多孩子,都曾表示非常反感家长说这样的话。一个孩子对

我说了这样的话:“我最烦我妈老拿我跟别人比,比来比去,只会让我更

没信心,觉得处处都不如别人。反正我永远都不能超过别人,再做什么努

力都是白费力气,我干脆放弃算了。”这些话,孩子不敢对妈妈说,但确

实是他真实的感受,这与妈妈说这话的初衷背道而驰。

一些家长之所以以为要将孩子与他的同龄人做比拟,是因为觉得这样

可以帮助孩子找到自身的差距,能够为孩子树立一个典范,以鼓励他不断

进步。家长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你们是否想过,这种比拟能够到达我们预

期的目的吗?不恰当的比拟,最终的结果不是使自己的孩子由弱变强,而

是将孩子“打到”,使他觉得自己无能而又无望,而这些正是家长最不期

望出现的状况。

为什么本来为了鼓励孩子更加努力的话,反倒会“打倒”孩子呢?根

本的原因在于这种比拟在孩子看来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

处和短处,家长不仅用别人的长处来和孩子的短处比拟,甚至对孩子的整

个人加以否认。

如果,家长要使用比拟的方法,就要根据孩子的感受来选择“比拟”

的方法。如果与他人相比确实能激发孩子急起直追的热情,这样的比拟也

是可取的,但注意要适度而不可滥用;如果这样的比拟只能使孩子蔫头耷脑,那么就要引导孩子多与自己比拟,鼓励孩子去超越昨天的自我。无论

哪种比拟,家长都要注意在孩子取得点滴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忌语3:再说谎,看我怎么收拾你!记得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一天,孩子在学校把同学的铅笔盒摔坏了。孩子的爸爸从其他同学那里知道

了这件事,回家询问儿子在学校表现怎样?儿子支吾着说:“今天挺好的,没犯什么错,老师也没批评我。”父亲启发儿子:“你在学校的表现我是

了解的,我是给你一个时机,要你自己说出来。如果你能向我坦白,就免

除对你的惩罚。”儿子终于说出了实话,但是,父亲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上手就给了儿子一记耳光,训斥道:“你一开始为什么不说实话?把同学

的铅笔盒摔坏了,还欺骗父母,这不该挨揍吗?”父亲虽然到达了让孩子

说出真相的目的,但是否想过由于自己的食言,孩子下次还敢说实话吗?

当孩子发现自己成认错误、说出实话的后果是家长的愤怒和严厉的惩罚,

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他会对自己说:下次做错了事千万不能成认,再说,

说了实话会挨打,硬扛着不说实话或许还能蒙混过关呢。尽管有些家长不

愿成认,但众多的研究说明,孩子说谎与受到家长的威胁和恐吓有关。

“再说谎,看我怎么收拾你!”这句话听起来很有力,但这样的威胁

作用对提高孩子的自制能力未必有效,反而会刺激孩子去寻找不被识破谎

话的技巧。所以,具有威胁性的语言,是家庭的忌语。

忌语4:你的数学作业有进步,但是你的英语成绩却越来越差了。

在不少家庭中都会上演这样的生活细节,家长在表扬孩子的时候,总

是要带上“但是”的小尾巴。

家长的初衷:都说对孩子要赏识,所以我表扬他。但我还要让他知道

他不是十全十美,给他指出缺乏,是为了让他更有目标的去努力。

孩子的感受:谁听不出来呀,哪里是表扬啊,清楚是先给点儿蜜,然

后再批评。想批评就直接来,干嘛还拐弯抹角的,反正在他们眼里我根本

就没有优点。

不良后果:孩子不相信家长会真心诚意地表扬自己,对父母产生猜忌,亲子关系会因此而疏远,同时还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正确做法:把表扬和指出缺乏分开来进行。表扬时要真诚,让孩子感

到您是打心眼儿里夸赞他;需要对孩子指出不是时,另外安排一个恰当的

时间,以恰当的方式来进行,是孩子明白该朝哪个方向如何努力。

忌语5:我们吵架都是因为你不好。

这句话通常会在不和睦的家庭中听到,父母常常会因为在教育孩子的

问题上产生意见分歧,进而发生争执。家长难以控制自己冲动的情绪,一

冲动就会对孩子说出这样的话。而在孩子看来,这句话是非常合理的,爸

爸妈妈确实是在为自己的问题进行讨论、争吵。现在他们彼此相互责备,

弄得很不开心,这一切的根源都在自己。孩子这样想着,心中便会有一份

沉重的负疚感压在心头。他会觉得对不起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存在会给家

庭带来吵闹。如果家长经常给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他会越来越不喜欢自己。而一个人的心理出现问题,常常是从不喜欢自己开始的。

家长应该理性地面对夫妻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原因不是孩子出

现了问题,而是两个人在如何教育孩子的观念与方法上存有分歧,需要协

调达成共识。情绪化地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对改变现状不会有任何作用,相反可能会把事情搞得更糟。

忌语6:我算是绝望了,不会再管你了,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有

个别家长,在孩子的表现令自己极其失望时,会口出此言。这句话,蕴含

着这样一个双重绝望。一是家长对孩子未来开展状况的绝望,认定孩子不

会有所改善;二是认为自己根本没有能力解决问题,改变孩子的现状。说

出此话时,家长心中其实是充满了无奈、无助。但和许多家庭忌语一样,

这也只不过是家长的一句气话,过后依然会过问关心孩子的一切。

家长不要低估自己的话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力,听到这样一句话,孩子

会以他自己的理解加以解释:我完了,爸妈都已经对我放弃了,我肯定好

不到哪儿去了。与其瞎费力,不如随他去吧。当孩子真的随波逐流,自暴

自弃,家长岂不是更加绝望了。

任何一个人,包括孩子在内,只有心中有了希望,才会不断地去努力。那么家长在“令孩子绝望”和“使他每天都充满希望”之间应该做怎样的

选择呢?给您提个醒:家庭忌语是把双刃剑,不仅会伤害孩子,同时会有

一股反弹的力量,使家长因看不到预想的教育效果而受到挫败;同时,它

使家庭充满紧张的气氛,亲子间彼此猜忌、防范,关系疏远。这些危害,

是许多家长在说出家庭忌语时,始料未及的。

“有话好好说”,因为孩子是坚强地站起来,还是绝望地倒下去,常

常就在家长的话语之间;家长要能理性地分辨自己要说的话,哪些是在发

泄不满、怨恨和焦躁,哪些是在教育孩子。把这两件事搅在一起,常常是

家庭教育失败的根源。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帮助孩子,是每一个家长在与孩子共同成

长中的必修课。

值得借鉴的相关理论解读专家解析孩子说谎的真实原因为取悦家长为

了不让家长失望,而夸大、虚报自己的“业绩”,或隐瞒自己的过失,以

博得家长的欢心。

为了逃避惩罚孩子犯了错误后,担忧会被家长责罚,为逃避即将到来

的自己所恐惧的情境,孩子采取了欺骗。

为掩饰真实需求以往的经验告诉他,真实说出自己的需求,家长必定

会反对,于是用谎话演示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得到家长的认同和赞许。

为获得某些利益某些孩子,他的撒谎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因为,他们

曾经用谎话换来过好处,无形中撒谎的行为被强化。开展得严重的,还会

伴有偷拿或破坏等不良行为,对孩子自身成长的危害性比拟大。

要注重指导孩子如何调整和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注重培养孩子为自

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和习惯。同时,家长也要进行一番自省,在日常生活

中自己是否关注到孩子的内心需要,自己是否为孩子做出了老实的典范等。

您会同孩子说话吗〔三〕教育咨询活动中,总会听到一些家长在询问:“为什么我无法和孩子沟通?”“为什么孩子越大越气人?”“为什么孩

子上了中学后,我们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了那?”我曾在家长中做过一个

小测试,请家长们答复下面两个问题:第一题:您对谁说话最谨慎,最注

意措辞?第二题:您对谁说话最随意,张嘴就说,而且要求对方必须服从?家长们在第一题的答案中,提到最多的是上司、父母、爱人,但很少提及

孩子;在第二题的答复中,绝没有上面这三类人物,列出较多的是雇员、

保姆和孩子。

孩子在襁褓之中,父母会情不自禁地与孩子说话,无论孩子能不能听懂,都会乐此不疲。心中充满无限怜爱的父母,从孩子明亮的眼睛,灿烂

的笑容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那时,父母的心态是对孩子无条件地接纳,

无论孩子做些什么都会喜爱有加。

孩子已能满处乱跑时,父母从繁重的哺育婴儿的劳作中解脱出来。大

多数的妈妈又要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开始为事业奔忙。由于工作、

家庭的双重压力,父母便期望孩子能够少给自己添一些麻烦。在这一阶段,有些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的态度、语气,会因自己的情绪不同而有变化。

心情好时与孩子讲话会很有耐心,态度比拟温和,对孩子的夸奖也比拟多

一些;但当自己的情绪低落或烦躁时,又很容易为一些小事责备、训斥,

甚至是打骂孩子。此阶段,父母与孩子交流时,对孩子已不再是百分之百

的接纳,而且较少去关注孩子会因自己多变的态度,产生怎样的心理体验。

孩子上学了,父母更多地是关心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对孩子的接纳

程度也常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为标准。在这个阶段,父母最爱问孩子:“考

得怎么样?在班里排第几?”孩子的学习成绩尝是父母态度的晴雨表。但

孩子更需要父母能和他说说怎样才能考得好。在孩子们的生活正,还有太

多的为什么和不知所措想问问爸爸妈妈,最渴望有人能听他们说说心中的

恐惧和焦虑。但父母太忙,根本没有时间,也似乎没有兴趣来听。他们通

常会说:小孩子能有什么事?于是,孩子只好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适应

这个世界。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似乎突然变得有主见起来,一些父母开始觉得,

无法控制已变得如同脱缰马驹一般充满了活力〔有时是“火力”〕的孩子。此时,似乎不是父母来选择和接纳孩子的哪局部特点,而是孩子是否愿意

接纳父母的教导了。两代人的“代沟”会突然在某一件事上突显出来,以

后可能还会更加严重。在这一阶段,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常常充满了不

和谐的音符。最终父母伤心而无奈地嘟囔着:“这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听话了,真是白疼他了。”而孩子也会非常恼火地抱怨:“真没劲,整天唠叨,说是为我好,其实对我一点都不了解,更谈不上理解了。”在实际生活中,不能主动与父母沟通的孩子确实不少。从回忆父母与孩子“说话”方式的

变化过程,不知您是否悟出了什么。诸多父母与孩子沟通不良的个案中,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在孩子自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在对孩子说

话时,比拟多地从“应该对孩子说什么”的角度出发,而很少去考虑“怎

样说,孩子才接受”。父母常常无视了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知识容量、心理特点、生活经验以及社会背景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且是处在一

个日益开展的动态过程中。如果父母和孩子说话的内容、方式,不能与孩

子的变化相吻合,结果只能是大人的话孩子越来越不爱听。

心理学研究说明,孩子在接受教育时是有选择性的,并非所有父母正

确的、应该实施的教育内容都会为孩子所接受。他们只接受他们乐于接受

的内容和方式。因此,作为父母需要研究怎样同孩子说话。

根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开展的特点,作为父母,需要把握三种不同视角,来同孩子交谈:视角一:“蹲下身来”看孩子。

处在开展时期的孩子是很不成熟的,受到认知水平、心理水平的局限,他们会有许多幼稚,甚至在成人眼里是可笑甚至错误的行为,但这并不说

明孩子就没有对生活认真的探索。在孩子的内心世界中,有着与成人同样

深刻、真切,而常常又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欢乐与痛苦,同时还会比成人更

多一点无奈和恐惧。

因此,父母要“蹲下身来”,用心去体会孩子在某一情境中,会怎样

思考、行事,要多一些宽容和体谅。这样,成人便能比拟多地理解孩子各

种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与孩子沟通起来才会多一些共同语言。

视角二:用平等的眼光看孩子。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越来越要求父母能同自己平等对话。父母要尊

重孩子的这一需求,用平等的态度、商讨的语气同孩子交谈。在家中可多

给孩子一些“参政议政”的权利和时机,听听他的意见。平等的交往方式,还会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视角三:用未来的眼光看孩子。

父母要看到孩子的成长与开展,即便有的孩子眼下可能某些方面开展

的不尽如人意,但父母要能接受孩子的现状,更要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信心,

用平和的心态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要提高每次谈话的质量,多给孩子

有益而可操作的建议,并允许他做出自己的选择。及时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并不断给予孩子积极良好又恰当的期待。例如,孩子在青春期与异性

同学交往过密,父母万不可由此给孩子“扣帽子”,严厉的态度,简单教

条的说教,甚至挖苦、打骂,绝不会真正解决问题。相反还可能使孩子感

到缺乏理解和家庭的温暖,反倒将孩子推向家门外,离父母所能控制的范

围越来越远。

父母要把孩子遇到的每个问题,当做自己如何帮助孩子成长的课题来

研究。要知道多一次对问题的思索,孩子就会多一点成熟。孩子成长的过程,是准备和实习适应未来生活技能的过程。试想,一个从未遇到过问题

的孩**大后,又能承受多少风浪呢。

我们有时候真的很难走进孩子的心里,他们的童话世界似乎也不愿意

我们去打搅。给您提个醒:“蹲下身”用平等的眼光,从未来的角度看孩子,有助于家长调整自己对孩子说话的态度、语气,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

只有我们的教育方式被孩子所选择,那些善意的教导、美好的期待才

有可能实现。

值得借鉴的相关理论解读亲子沟通有专家指出:良好的家庭沟通是了

解孩子的有效途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只是协助者和参谋,您可

以为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议,但切莫以命令者的身份自居。合格的父母应善

于倾听,在孩子找你倾诉时,你首先应耐心地听完孩子的话,然后帮他理

清头绪,协助找出解决的方法。

我是个怎样的小孩〔四〕无论成年人还是小孩,都会时常问自己这样

一个问题: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不同的是,成年人自我评价的比例大一些,通常会比拟相信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而未成年的孩子,自我评价的能力还

很弱,他们常常从周围人,尤其是身边的家长、老师、好朋友,这些被称

为“重要他人”的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认定自己是谁,是否具有价值。有

研究说明,人们更加相信与自己亲近,或自认为是有权威的人对自己的评价。

我的画差得老师都没方法给打分了放学了,爸爸去接上一年级的儿子——小宇,发现他一脸的不快乐。儿子显得有些害怕地问:“爸爸,是不

是您说我话的画儿好就行了?”听了儿子的话,爸爸很敏感地意识到孩子

心里一定有事,但没有直接点破,因为孩子可能会有戒心而不说。爸爸决

定要创造一个时机让孩子自己说出来。

你们不选我,我就自己戴上队干部符号小艳是学校校报的小记者,她

写的文章常常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爸爸对女儿更是欣赏有加,称她为“小才女”。过多的赞誉使小艳有些飘飘然,言行中流露出看不起身边同

学的意思,觉得他们都太幼稚、没思想。傲慢,使一些同学对她敬而远之,在班里小艳渐渐失去了大家的拥护。

学校改选大队干部,小艳认为自己为校报做了那么多工作,在全校也

很有名气,一定能够中选大队干部。结果出乎她的意料,她落选了。但是,她竟然自己戴上大队干部的符号,在班里进进出出,同学们都在背后对她

指指点点,有的说她太狂妄,有的说她想当干部想疯了。小艳的爸爸却认

为女儿很有个性,他同意小艳的看法,很多同学不投她的票是出于嫉妒。

任何一位家长都会对自己孩子的才华感到骄傲。但小艳的爸爸没有敏

锐地发现女儿的一些错误认知,如周围同学都太幼稚、没思想,并且错误

地强化了女儿对落选大队干部的的归因——认为是同学们出于嫉妒之心,

没有引导女儿寻找自身的缺乏。爸爸对女儿的自我评价无疑是一个误导,

使小艳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小明怎样就认定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小明是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

在心中非常明确地认为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我们来看看他生活中有代表

性的几个片段吧。

早晨起床后,小明主动帮助爸爸做早饭,爸爸夸赞他热爱劳动;上课时,小明主动举手发言,并常常提出自己的观点,于是老师夸赞他勤于思考、善于学习。

放学后,小明来到生病的同学家里探望,并帮助补课,同学们知道后

都赞扬他关心同学。

小明就是综合了大家在点点滴滴事件中对自己的评价,认定了自己是

一个热爱劳动、热爱学习、关心同学的人。

对于外界的评价,孩子们不是一个一个单独存放在头脑中的,而是通

过归纳整合,综合几个方面的信息,得出自我概念,这说明孩子又长大了

一大截。

从镜中看看我是谁有人对十几岁的少男少女照镜子时的心理做过一番

研究。

他们坐在镜子前,左右打量着自己的面容,同时还会在心里暗自评论

一番,鼻梁够不够高,眼睛够不够大,自己是否美丽,是否会被别人喜欢。甚至还会再对着镜子演练一番,如何笑起来更加有魅力。所有这一切他们

都是参照镜中的自己来进行的,因为他们深信镜子照出的影像。

他们还经常寻求那些能帮助他们弄明白自己是个怎样的人的“镜子”,这些“镜子”,就是生活中对他们非常有影响力的人。在他们中间,常会

听到一个学生问另一个学生:“你说,我这件事办得怎么样?”外界的评

价对这一阶段的孩子形成自我概念,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他们会更加

主动地去了解、思考自己是个怎样的人。

自我概念的混乱带来行为上的混乱晓枫生活的外表是平静的,但是由

于从外界得到的评价好坏不一,常常使他陷入“我到底做的对还是错”、“我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的矛盾和迷惑中。

有一次,晓枫走在回家的路上,和一个同学发生了口角。最后晓枫毫

不留情地把那个同学推倒在地。。。。。。

回到家里,妈妈听了他的讲述后责备他:“怎么能和同学动手打架呢?你真野蛮!”可爸爸却不以为然地说:“我儿子做得没错,被人欺负你,

就该还手,这叫自卫,要不他下次还会欺负你。”很显然,爸爸妈妈的道

德观念截然相反,儿子该怎样认定自己的行为呢?是“野蛮”,还是在

“自卫”?他茫然了。不知道自己究竟该怎样做,这使他的行为常常表现

出好坏不定,充满矛盾。刚刚还积极参加学校大扫除的晓枫,一转身便把

从自己班教室里扫出的垃圾,偷偷地堆到了其他班的卫生责任区。有的同

学说晓枫是个两面派,做得好是装给老师看的。

晓枫的例子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家长在评价孩子的时候要慎言。无论

是原那么性的问题,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父母之间要达成一致,切不

可互相矛盾;同时,尽可能就事论事,只对孩子的某个行为进行评说,并

且要以开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而不要轻易给孩子下一个“你是一个怎样

的人”的定义。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开展孩子客观、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这对孩子一生的开展极为重要。

给您提个醒:家长的评价,在孩子的自我概念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

孩子从您那里得到的评价是积极的,他便会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有能力的人,因而会喜欢和接纳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

孩子从您那里得到的评价总是否认的,他便会觉得自己是个无能的人,什么事都做不好,因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讨厌自己,乃至自暴自弃。

值得借鉴的相关理论解读1.自我概念及其开展不断认识自我、开展

自我,是人一生都在学习和思考的永恒话题。作为家长应该了解其中的内涵,并从孩子幼小的时候就给予渗透和培养。以下是从八个方面来提示

“自我开展”的内容和主题,供家长们参考。

〔1〕自我观察。指发现、体察到自己的状态、意愿,对自己有所领

悟洞察,也就是饭馆自我的能力,此能力能够帮助孩子全面、客观地了解

自己。

〔2〕自我探索。指透过自省、日记、人际互动、工作表现、他人回

馈等方法,探讨“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等问题,以增加对自

我了解的广度和深度。

〔3〕自我开放。指能勇敢而真诚地面对自己,并愿意分享经历的事

物与内心的经验,不防范别人,不害怕别人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以拓展

自己的心理视野。

〔4〕自我了解。对于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别人如何看自己、现实

的自己与理想的自己等有充分的整合能力。使个人的自我功能健全,“主

观我”、“社会我”、“理想我”三我平衡开展,减少冲突。

〔5〕自我悦纳。接受自己的现状,包括长处与局限,不会扭曲或自

我欺骗,对自身有满意感,当别人描述自己的优、缺点时能坦然接受和面对。

读懂孩子的心读书心得范文(通用6篇)

读懂孩子的心读书心得范文(通用6篇) 第一篇: 读懂孩子的心读书心得大家好!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枯燥烦闷时,读书能使我心情愉悦;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我的心,让我看清前路;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我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我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我坚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读懂孩子的心》,在樊校长的带领下我加入了樊登读书,有幸读到这本书,这本书汇集了《童年的秘密》《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让孩子远离焦虑》《正面管教》《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不吼不叫》等17本优秀的家庭教育书,俗话说得好,“走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不论我是幼儿教师,还是一名家长,这本书对我来说,犹如雪中送炭。书中提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知性、优雅的女士有一天向他求救,说她辅导孩子写作业气的心脏都不好了,忍不住发脾气,孩子哭、老公生气,她自己也难过。她说:家教类的书也没少看,为什么一到辅导作业就不行了呢?”我想这几乎是每一个家庭里都在上演着和孩子相爱相杀的故事,家长们很委屈、很无助,但是绝不

放弃继续用错误的方法“帮孩子养成好习惯”。那么父母尽到了教育孩子的责任,还是尽到了伤害孩子的责任?父母是爱孩子的人,但同时也是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人。唯一的破解之道,是父母成为终身学习者。看到这个案例我内疚自责,这个事情曾在自己身上也发生过。我对孩子的高要求导致他在做一些事情时对自己不够自信,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做好。因为他就是在不断批评中长大的。所以我非常认同书中的这句话,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从自己力所能及、能够学到的东西开始,让他获得尊严感、成就感,不要让他总是面对挫折,这样孩子就会更加容易热爱学习这件事。我很庆幸自己加入了樊登读书,每天与书相伴,让我能够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学习借鉴书中的教育方法,在情绪失控的时候,让我不再一错再错;在迷茫的时候给我指点迷津;在彷徨的时候让我更加明确方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时刻铭记做教育最核心、最重要的事情是,教育是人类升沉的枢纽。一旦你下定决心搞教育,就一定要有使命感,还要更专业。让我们一起终身学习,都来读书,读好书,真正读懂孩子、理解孩子,努力做一名好老师、好妈妈。第二篇: 读懂孩子的心读书心得我读完《读懂孩子》这本书后,书中的一些精辟的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我认识到了赞美的神奇作用,体会到了思索的快乐,懂得宽容也是一种精神,学会去调整自己的心态,怎样去调

《利用家庭亲子互动,读懂孩子内心》讲座心得感想5篇

《利用家庭亲子互动,读懂孩子内心》讲座心得感想5篇《利用家庭亲子互动,读懂孩子内心》讲座心得感想一昨天看了-老师的《利用家庭亲子互动,读懂孩子内心》讲座,感触颇深。亲子互动是一个双向的反馈和理解过程,父母、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互为影响、互为成长。亲子关系是两代人的关系,两代人的原生家庭环境不同,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行为处事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当父母看不惯孩子的某些言行举止心里别扭时,不要立即与孩子发生冲突,而是让自己平静了心情后,先听听孩子的解释,再向孩子讲出自己对某事的看法,宽容对待孩子的所作所为。孩子不可能事事都依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也不可能件件都做得令父母满意。但父母若能在亲子互动过程中以宽容心对待孩子,则孩子的个性和创造精神都将会为使家长的教育更易被孩子接受,父母应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可以每星期固定安排一次亲子共同活动。活动前,父母和孩子一起商量活动内容,一起做活动前的准备。活动中,父母尽可能地达成孩子的意愿,多给孩子以赞美和奖励,多学习孩子身上的长处,避免或减少对孩子的批评与责罚。活动后,父母要注意倾听孩子的表述,以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有的放矢地引导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几十年的人生经验,但扮演父母角色才只有几年的时间,所以,学习怎么做

合格的父母,我们一直在路上! 《利用家庭亲子互动,读懂孩子内心》讲座心得感想二 作为父母,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改进,才能促使父母与孩纸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观看这次视频后,认知到平常生活中与孩纸相处时很多错误的表达,孩纸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总是会先哭来表达自己,可是我们家长往往说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哭,造成了对儿童情绪的压抑。五岁以下的孩纸四种情绪,开心,生气,难过,恐惧。而我们家长要学会识别情绪,做到正确引导,告诉她解决不好情绪的办法,让孩纸知道不管在什么情绪下爸爸妈妈都是爱你的。成人对待儿童的态度也是非常关键,我们家长常因为他们是孩纸所以对他们的感受有所忽略,觉得他们不明白不懂,其实孩纸们也会有感同身受,尤其在集体环境中说攀比和否定性言语,会更加伤孩纸自尊,被爱过的人才会爱别人。陪伴大于一切,给他自由的时间,给她自由的爱。尊重儿童,让我们一起和孩纸健康快乐成长。 《利用家庭亲子互动,读懂孩子内心》讲座心得感想三 利用家庭亲子互动,读懂孩子内心,主要从孩子的认知特点、年龄规律、幼儿不同年龄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论述。通过此次讲座,作为小班家长的我,真是受益匪浅。 五岁前孩子的四种情绪,都是孩子的正常表现,而我只知道

读懂孩子的心摘抄好词好句

读懂孩子的心摘抄好词好句 《读懂孩子的心》是一本以心理学为基础,通过观察和理解孩子的行为、情感和心理活动,帮助家长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图书。以下是一些摘抄的好词好句,并附上相关的参考内容。 1. "Each child is unique, and it is crucial to approach them with empathy and understanding."(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以同理心和理解的态度对待他们至关重要。) 参考内容:孩子处于成长的阶段,他们的个性、需求和情绪都可能随时变化。因此,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差异,不刻意左右孩子的行为和观点,而是通过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思考和决策能力。 2. "It is essential to listen actively to our children, maintaining eye contact and displaying genuine interest in their thoughts and feelings."(积极倾听孩子,在交流中与他们保持眼神交流,并表现出对他们思想和感受的真正兴趣。) 参考内容:主动倾听意味着不仅仅是听到孩子说话,还包括用心理解他们的内心。这需要家长摒弃主观判断、急于给出答案的态度,而是用真实的兴趣关注于孩子所说的每一个字词,并适当地提问和诊断,以增强亲子间的沟通和信任。 3. "Setting boundaries and establishing routines can create a sense of security for children."(设定界限和建立常规可以为孩子营造安全感。) 参考内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指导和稳定的环境。

读懂孩子的心读书笔记摘抄(实用7篇)

读懂孩子的心读书笔记摘抄(实用7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读读懂孩子的心心得体会6篇

读读懂孩子的心心得体会6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工作方案、条据文书、讲话致辞、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job reports, work summaries, insights, work plans, policy documen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读懂孩子的心读书笔记摘抄

读懂孩子的心读书笔记摘抄 《读懂孩子的心读书笔记摘抄》是一本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的书籍,旨在帮助父母、老师和其他与孩子互动的人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以下是一些摘录和思考。 1. 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父母和他人的关爱、认可和支持。如果我们能够倾听他们的需求,并积极回应,他们会感到被重视和被照顾,从而建立起安全和稳定的情感基础。 2. 观察和倾听: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是建立理解的关键。观察他们的行为和情绪表达,并倾听他们的声音和心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同时,不要过于干预和指导,给予他们充分的空间表达自己。 3. 培养情商:情商是指个体情绪管理和社交技能的能力。通过培养孩子的情商,我们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以及与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教育者可以通过模范行为、情感教育和情绪管理训练等方式,帮助孩子培养情商。 4. 理解孩子的发展阶段:孩子的认知和情感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了解各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他们相处和教育他们。例如,幼儿期的孩子更注重感官体验和情感表达,而青少

年期的孩子则开始关注自我认同和独立性。 5. 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能力和方式来表达自己。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积极的自我形象。 这本书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了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教育建议。它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提供了一些方法和技巧来促进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和理解。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和孩子们建立起积极和健康的关系,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读懂孩子的心》读后感

《读懂孩子的心》读后感 今天读了《读懂孩子的心》,感触颇深。开篇书中提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知性、优雅的女士说她辅导孩子写作业气的心脏都不好了,忍不住发脾气,孩子哭、老公生气,她自己也难过。我想这几乎是每一个家庭里都在上演着和孩子相爱相杀的故事,家长们很委屈、很无助,孩子也很烦躁。其实,这就是对孩子高要求导致他们在做一些事情时对自己不够自信,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做好。如果你是心里先有个期望的结果,没达到,所以才发火,孩子是鼓励出来的,先看到孩子问题,心平气和帮她改正问题,慢慢陪她们成长,而不是预先设定你的期望。顺其自然,才能水到渠成。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看大不看小,大方向,原则性的对了,然后正向引导和鼓励。而不是着眼小细节,挑剔,追求细节上的完美,就像房子,大框架对了就行,房子歪了,里面装饰再好也白搭。一个人如果不断在批评中长大,在压抑中生活,即使你看到不足,想帮他改正,成长,可能出发点是好的,但最终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和激情,这两个能让人一生幸福的因素。所以我非常认同书中的这句话,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从自己力所能及、能够学到的东西开始,让他获得尊严感、成就感,不要让他总是面对挫折,这样孩子就会更加容易热爱学习这件事。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时刻铭记做教育最核心、最重要的事情是,教育是人类升沉的枢纽。一旦你下定决心搞教育,就一定要有使命感,还要更专业。这里的专业,不光指的事

业务上的专业,能上优质课,提升学生的所带学科成绩,更要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上专业,就是既要教书专业,又要育人专业。真正读懂孩子、理解孩子,是基础也是关键。 对待班级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同样需要爱和耐心,但不同的是,班级孩子是个群体,来自不同的成长环境,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更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方法技巧,走进孩子的心灵。尊重他们是和他们有效沟通的前提。无论性格特点,学业水平怎么样,他们首先是值得我们尊重,也是需要我们尊重的个体。尊重要真诚,语言内容再好,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接纳,孩子能感受得到,与其虚假的演示,不如真实的表达出自己的好恶。其次,要关注重点人群,尤其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其实他们的内心更渴望来自外在的看见和鼓励,哪怕很被动。一些家庭教育特殊的,都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有些家长教育本身出现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有热心和耐心,以更科学的方法,在尊重家长和孩子的前提下,引导家长和孩子,而不是防止麻烦,其家长和孩子于不顾。经常有出力不讨好,甚至被家长和孩子误解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先走进家长的心,再读懂孩子的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也是对自己修炼的机会。 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修炼,感谢家人们的分享,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读懂孩子的心摘抄好词好句

读懂孩子的心摘抄好词好句 在现代社会中,孩子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了解并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对于家长和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只有通过真正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思维方式,才能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亲密的关系。 首先,要读懂孩子的心,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情感表达。孩子们常常通过情绪的表现来传达他们的需求和感受。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兴奋、愤怒、悲伤等情绪,这些情绪背后往往隐藏着他们的真实需求。例如,一个孩子可能因为失落而愤怒,这可能是因为他感到被忽视或者没有得到他想要的东西。通过倾听和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从而适当地回应他们。 其次,读懂孩子的心也需要关注他们的言语和行为。孩子的话语和行为往往会显露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和需求。他们可能会用特定的词语来描述他们的情绪或需求,或者通过特定的行为来表达他们的不满或渴望。例如,一个孩子可能会说自己害怕黑暗,这可能是因为他需要安全感和被保护的需求。通过倾听和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而给予他们关怀和支持。 此外,读懂孩子的心还需要关注他们的兴趣和能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才能,而这些兴趣和才能往往反映了他们的个性和内

心需求。通过观察孩子对于某些活动的积极参与和投入程度,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潜在兴趣和潜能。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发展他们的兴趣和才能,以满足他们内心的成长需求。 最后,读懂孩子的心需要我们关注他们的成长环境和社交关系。孩子的成长环境和社交关系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亲密的亲子关系能够给予孩子安全感和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积极的心态。同时,积极健康的社交关系也能够满足孩子的归属感和友谊需求。因此,我们应该创造一个积极、支持和有爱心的成长环境,以满足孩子内心的成长需求。 总之,读懂孩子的心是一项需要耐心和观察力的任务。只有通过关注他们的情感表达、言语行为、兴趣能力以及成长环境社交关系,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读懂孩子的心读后感

读懂孩子的心读后感 《读懂孩子的心》一书是由著名心理学家奥康纳撰写的,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解了如何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且给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和方法。读完本书,我深感受益匪浅。 首先,书中让我了解到,孩子的情绪与行为是一种内外因素交织而成的产物。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疑问和困惑,觉得他们无理取闹或者是故意捣蛋。然而,通过本书我发现,孩子的行为往往是因为他们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产生的。他们的情绪可能是由于一些外部刺激,或者是内部的压力和焦虑所引起的。因此,作为家长或者教育者,我们需要提供一个安全、理解和支持的环境,帮助孩子更好地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其次,本书还系统介绍了一些理解孩子情绪和行为的方法和技巧。比如,作者提出了“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帮助孩子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准确定位和描述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另外,作者还提到了“沉默法”,即在孩子陷入一种消极情绪时,我们不要立刻去打扰他们,而是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慢慢恢复。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自主化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最后,书中还详细阐述了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比如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等。这些特点的了解对我们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和相处非常重要。因为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特

点,我们才能更好地根据孩子的心理需求提供恰当的教育和支持。 读完《读懂孩子的心》,我不禁深感作为家长或者教育者的重要性。孩子是社会未来的希望,而我们肩负着培养他们成长的责任。通过正确的方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相处关系,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抒发情感,更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因此,作为家长或者教育者,我们应该持续地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 总之,《读懂孩子的心》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不仅为我们解答了许多关于孩子心理的疑惑,更给出了实用的建议和方法。通过阅读本书,我认识到孩子的内心世界的重要性,并且学到了很多与孩子相处的技巧。希望自己能够根据书中提供的思路和方法,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读懂孩子的心教师读后感

读懂孩子的心教师读后感 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心?孩子们是一个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想法、感受和需求,而我们的教育方式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阅读《读懂孩子的心》这本书,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这本书的主题是“读懂孩子的心”,这是我们作为教师所需要的能力。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我们往往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需要我们去填充和塑造。但是,随着心理学的发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孩子们是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的。他们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有着独立个性和兴趣爱好的个体。因此,我们需要去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教育他们。 作者通过对儿童心理的深入了解,为我们揭示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学习困难、行为问题、社交难题等。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孩子内心的需求和压力。例如,有些孩子由于缺乏自信而表现出学习困难,有些孩子则因为缺乏社交技巧而难以与同伴相处。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学习困难归结为孩子的智商问题,也不能将行为问题归结为孩子的道德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本书也强调了教师的角色。教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需要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提供有效的教育。这不仅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教师具备足够的耐心、关注和爱心。教师需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同时,教师也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爱好,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展示。 除了对儿童心理的了解和关注之外,《读懂孩子的心》还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这些方法和策略都是基于对儿童心理的深入理解。例如,作者提出了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等方法和策略。这些策略都是基于实践的,它们为我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我的教学工作。 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方面,作者提出了让孩子参与有趣的活动、给予他们选择和探索的自由、以及利用游戏和竞赛等方式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这些方法都是简单而又实用的,它们可以帮助我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在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方面,作者提出了首先要理解和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避免简单的惩罚和责备。作者还提出了如何通过建立信任关系、引导孩子自我反思和鼓励孩子表达情感等方式来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也可以提高我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读懂孩子的心》读后感

《读懂孩子心》心得体会 在这次读书交流会中,很有幸拜读了这本名叫《读懂孩子的心》的书,身为小学教师,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我首先要做的就是管理好孩子,读懂孩子的心,了解他们的需求。 全书三章17篇,从“无条件的爱的力量”、“与孩子一起成长”、“亲子沟通的方法与训练”三个方面,利用大量真实的案例,为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和方法。 一、读懂儿童并尊重和信任 童年秘密的核心观念是尊重孩子的本能:所有的新生儿都有一个预定的心理机能,就像蜜蜂一出生就知道自己该怎样去成长。婴儿虽然没有蜜蜂的存活能力那么强,但是也有自己去成长的生存本能。他们通过自己的方法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探索这个世界。 有一个说法就是:一个孩子在3岁前所学到的信息量是今后人生的总和。正是因为成人对于三岁前孩子还没有实施更多的束缚和教育,儿童能够多感官地本能探究、吸收。作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们的这份本能,给予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才能让孩子真正地成长为她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而不是只为了父母的期待而长大。 大人阻止孩子的发展有很多种方法,比如说不要动、不要碰、老实点儿、别喊。像孩子自己拿着梳子,觉得很好玩,想梳头,你会觉得孩子把头发梳得乱七八糟,说“我来帮你梳”。实际上,孩子在模仿梳头的过程中体会着秩序感,体会着自己身体的协调性,也在感知这个社会。 尊重儿童还必须信任他们,让他们能做的事情都自己做,能想的问题都去自己思考。作为成人,应该理解和享受孩子们独特的一面,

用积极回应去获得孩子的爱,在彼此认同中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二、成人要不断去做好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成人都喜欢以教育者的角色去对孩子进行各种各样的“指手画脚”。但是,往往这样的教育很难被孩子接受,甚至造成亲子间的矛盾产生。其实,我们在实施教育之前,更重要的是做好我们自己,为孩子做榜样,希望孩子怎样,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到。如不让孩子玩手机,我们自己就不要在孩子面前总是拿着手机;如不希望孩子乱发脾气,那我们成人也不要常常脾气暴躁。正如书中总结的那样: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是家长永远要指点孩子,而是家长想办法去题提高自己的修养,学会做父母比知道怎样去指点孩子们更重要。越是内心强大的父母,在对待孩子这件事上就会越放松在生活中,父母常常碰到孩子为了购买玩具而哭闹不止时,这时不妨让其发泄一下情绪,待哭闹情况有所缓解时,提供两个选项:“宝贝,今天这个玩具是一定不会买的。你是愿意在这里一直哭,还是我们回家,去玩家里好玩的玩具或者是看一会你想看的动画片。”首先是玩具不会买为前提,选择项中一项是无意义的,一项还是有吸引力的。选择权交给孩子,她不再被控制或被要求,二者如何选择,聪明的孩子当然能够判断。这样解决问题远比打、骂或无原则满足来得有价值和有效果。 三、别以教育孩子的名义伤害孩子 家长和孩子不断的互动,用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学会各种各样的东西。培养孩子自己做主,自己解决问题,作为父母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时间自己思考,给他们更多开放式的问题,更多的支持,学会更多

2022《读懂孩子的心》读后感

《读懂孩子的心》读后感 我们每一个人都从童年走过,但是成为大人后,“童年到底什么样”已经很难想起。成人了解童年的秘密,就是找到了孩子成长的规律,就能够更多地理解儿童,给予他们必要和需要的教育和关爱。 一、读懂儿童并尊重和信任 童年的秘密的核心观念是尊重孩子的本能:所有的新生儿都有一个预定的心理机能,就像蜜蜂一出生就知道自己该怎样去成长。婴儿虽然没有蜜蜂的存活能力那么强,但是也有自己去成长的生存本能。他们通过自己的方法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探索这个世界。 有一个说法是:一个孩子在3岁前所学到的信息量是今后人生的总和。正是因为成人对于三岁前孩子还没有实施更多的束缚和教育,儿童能够多感官地本能探究、吸收。作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们的这份本能,给予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才能让那个孩子真正的成长为她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而不是只为了父母的期待而长大。 尊重儿童还必须信任他们,让他们能做的事情都自己做,能想的问题都去自己思考。当成人过度陪伴和包办,儿童将会形成过分依赖。当儿童放弃了自己的活动,他长大了就会懒散,不觉得自己有责任感,认为这一切都应该跟父母有关。在我们生活当中,依赖性很强的孩子不在少数,什么都不愿意自己做,总是以“我不会”作为法宝。这些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抗挫折的能力、学习能力都会受到影响。 我们都知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气质:内向的人,右脑占优势,更有做急性,更注重思考;外向孩子善于表达、社交,他们

的知觉和情感的系统比较发达。作为成人,应该理解和享受孩子们独特的一面,用积极回应去获得孩子的爱,在彼此认同中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二、成人要不断去做好自己 父母是最爱孩子的人,同时也可能是伤害孩子最深人,父母潜意识的思想在影响着自己,让我们成了“母老虎”,我们不能把自己以前没有完成的强加于孩子,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梦想,不能过多的给他们施加压力。 很多时候,我们成人都喜欢以教育者的角色去对孩子进行各种各样的“指手画脚”。但是,往往这样的教育很难被孩子接受,甚至造成亲子间的矛盾产生。其实,我们在实施教育之前,更重要的是做好我们自己,为孩子做榜样,希望孩子怎样,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到。如不让孩子玩手机,我们自己就不要在孩子面前总是拿着手机;如不希望孩子乱发脾气,那我们成人也不要常常脾气暴躁。正如书中总结的那样: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是成人永远要指点孩子,而是成人想办法去提高自己的修养,会做父母和老师比知道怎样去指点孩子们更重要。 三、别以教育孩子的名义伤害孩子 和孩子不断的互动,用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学会各种各样的东西。培养孩子自己做主,自己解决问题,大人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时间自己思考,给他们更多开放式的问题,更多的支持,学会更多的词语,体会更多的感情。

读懂孩子的心读后感

读懂孩子的心读后感-读后感大全 一次刷抖音偶然刷到了樊登老师的视频,感觉他对孩子的教 育方面有很多经验。其一自己是小学教师,小学阶段正是成长关 键期,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再者自己也有一个咿咿呀 呀的小娃娃,多多学习将来也不至于在教育方面没有头绪。结合 实际情况,果断入手了这本书。 这本书一共分为三章内容,第一章是无条件的爱的力量,一 共讲解了6本书,分别是《童年的秘密》、《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母爱的羁绊》、《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好妈妈胜过 好老师》和《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第二章是与孩子一起成长,讲解的5本书分别是《让孩子远离焦虑》、《关键期关键帮助》、《翻转式学习》、《爸爸军团》和《正面管教》。第三章 是亲子沟通的方法与训练,主要讲解的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 能力》、《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不吼不叫》、《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养育男孩》和《养育女孩》这6本书。也就是说通过这一本书,一共可以读到17本家教育儿 好书,真的是受益匪浅。 按道理家长读更合适一些,但是老师换个角度也不就是家长嘛,管理着一大群依懒你的孩子。农村的孩子家庭教育本来就比 较缺失,这本书既让我从老师的角度学会观察孩子成长的变化, 又学会从家长的角度给予孩子温暖的教育方式,我觉得是极好的。 印象最深的是提到的《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这一章节的内容。书里说到“经常采用大喊大叫的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很可能会 有对别人人身攻击、语言攻击。其实有时候作为老师,我也有大

声呵斥孩子的时候,现在想想,方法没用对,孩子当然会产生反向心里了。 作为老师,不要总是用命令的口吻去要求孩子,孩子可能在很多想法上面还不成熟,作为老师不应该总是否定孩子,而是郑重地认同孩子,并端正他们的思想。同时,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和自由。可以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会有自己的隐私。假如孩子不愿意与老师交流,不要过于强迫,只要你对孩子尊重,才能够赢得孩子的尊重。最后,可以适度对孩子关心,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但不要过度,孩子最反感我们无止境的说教。想想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也非常讨厌别人无休止的说教。 除些之外,这本书还有很多真实的教育实例让我感同身受。书中的精辟的理论告诉我要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己,有效地进行角色转换。 读懂孩子的心,让孩子在阳光下成长。教育这条路任重而道远,既然做了教师,呢就做好一个引路人,好好勾画、欣赏这一路的“风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心无杂念,方得始终。

《读懂孩子的心》读书笔记2000字

《读懂孩子的心》读书笔记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父母往往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然而,要真正了解和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读懂孩子的心》这本书中,作者通过深入剖析孩子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给出了一些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和相处。 书中首先提到了孩子内心世界的特点和需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一种 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他们希望通过不同的方式去探索和了解世界。同时,孩子也渴望被关注和认同,希望得到父母的赞扬和肯定。这些特点和需求都是孩子内心世界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了解孩子的基础。 对于父母来说,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至关重要。通过与孩子的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感受,进而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和关心。书中提到了一些方法和技巧,如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意见,给予他们表达自己的机会,以及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另外,书中也提到了孩子的情绪管理问题。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常常面临各种 情绪困扰,如愤怒、沮丧、焦虑等。而父母在这个时候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地处理和表达情绪。书中提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倾听孩子的感受,给予他们情绪上的支持,同时教会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关于孩子自我认知和自尊心培养的内容。孩子的自我 认知能力是一个关键的素质,它决定了孩子对自己的了解和评价。因此,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认知,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书中也提到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保持自信和坚定。通过给予孩子适当的赞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总的来说,《读懂孩子的心》这本书通过深入分析孩子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给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和相处。无论我们是家长、教师还是其他与孩子有关的人,都可以从中受益。通过倾听孩子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和关心,我们可以与孩子建立起更加良好的关系,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我认为这本书对于我们更好地与孩子相处、帮助他们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