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

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

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很多病毒都能引起支气管炎,少数可引起肺炎,病毒性肺炎可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或抑制的儿童和成人。

1临床资料

1.1 病因

呼吸道病毒可通过飞沫与直接接触传播,且传播迅速、传播面广。引起成人肺炎的常见病毒

为甲、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冠状病毒等。细胞免疫受损

的病人经常由潜伏病毒,特别是巨细胞病毒或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肺部感染。

1.2 临床表现

下气道病毒感染包括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大多数患者有头痛、发热、肌痛和常带

黏液脓性痰液的咳嗽。病毒性肺炎好发于病毒疾病流行季节,临床症状通常较轻,与支原体

肺炎的症状相似,但起病较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较突出。小儿或老年人易发生重症

病毒性肺炎。本病常无显著的胸部体征,病情严重者可有发绀、肺部闻及干湿性啰音。

胸部X线检查的最常见发现是间质性肺炎或周围支气管壁增厚,病情严重者显示双肺弥漫性

结节性浸润,但大叶实变及胸腔积液者均不多见。病毒性肺炎的致病原不同,其X线征象亦

有不同的特征。

1.3 诊断和鉴别诊断

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依据包括上述临床症状及X线改变,并须除外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

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查,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以及病毒抗原的检测。

2 检验诊断

病毒性肺炎的诊断有赖于实验室的检查,主要为病原学检查,如病毒培养、病毒抗原的检测等,虽然病毒培养对病毒性肺炎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但在临床上进行病毒培养的难度较大。

2.1 一般检验

2.1.1 血常规

血液白细胞数正常或减少,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常增多,而细菌性肺炎白细胞增多,以中性

粒细胞增多为主,可根据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结果对病毒性肺炎和细菌性肺炎进行鉴别。病毒

性肺炎后期白细胞计数可略升高,当白细胞计数高于15.0×109/L时,常提示有继发细菌感染

的可能。

2.1.2 痰液检查

(1)检查方法: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2)标本:咽拭子、痰液、肺泡灌洗液。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病毒性肺炎时痰涂片可发现细菌稀少而有大量单核细胞,或找不到

可能的细菌性病原体,则支持病毒性肺炎的诊断。经革兰染色后在痰液或肺泡灌洗液中找到

病毒包涵体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不能判断病毒类型,且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

2.1.3 C反应蛋白

(1)测定方法: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ELISA法及胶乳凝集法。

(2)标本:血清。

(3)参考范围:<8mg/L(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病毒性肺炎时C反应蛋白一般不升高,细菌性肺炎时C反应蛋白常升高,可借此加以鉴别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但当病毒性肺炎后期C-反应蛋白突然升高,提示可能有继发细菌性感染,应对细菌病原学进行检查。

2.2 特殊检验

2.2.1 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1)检测方法: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ELISA等,临床常用ELISA法。

(2)标本:血清。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双份血清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效价上升4倍以上,对诊断有较大意义。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对早期诊断有意义,而IgG在血清中出现较晚,可用于流行病学的调查。

2.2.2 病毒的抗原检测

(1)检测方法:免疫荧光法。

(2)标本:咽拭子、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肺或其他组织活检材料。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用荧光素标记各种病毒性肺炎相关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检测标本中的

相应病毒,对病毒性肺炎的病原学诊断意义较大,对疾病的诊断起到关键作用。检测病毒抗

原可对病毒性肺炎做出早期诊断,特别是在下呼吸道的标本或肺组织中检测到病毒的抗原意

义更大。

(4)方法学评价及问题:免疫荧光法有直接免疫荧光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直接免疫荧光法需

用荧光素标记每种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去检测相应的抗原,在临床上应用时需具备多种病毒的

特异性抗体。而间接荧光法只需荧光素标记抗人IgG抗体检测多种病毒抗原,在临床上应用

更为广泛。

2.2.3 病毒培养

(1)检测方法:细胞培养或鸡胚培养。

(2)标本:咽拭子、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肺或其他组织活检材料、血液等。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病毒培养是诊断病毒性肺炎的确诊方法,可根据培养出的不同病毒,诊断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肺炎,指导临床进行治疗。病毒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根据宿主

细胞对动物的敏感性和病毒的嗜性,选用敏感动物、组织或离体细胞进行分离和培养。鸡胚

对多种病毒敏感,常用于疱疹病毒、黏液病毒、痘类病毒等的原代分离。根据病毒种类,可

将标本接种于鸡胚的羊膜腔、尿囊腔、卵黄囊或绒毛尿囊膜上。如果要培养流感病毒和腮腺

炎病毒应该接种在羊膜腔和尿囊腔中增殖培养。

(4)方法学评价及问题:病毒培养虽然可以对病毒性肺炎做出确诊,但病毒培养在临床上难以

开展,主要是由于病毒培养时间长,技术要求高。

2.2.4 病毒核酸检测

(1)检测方法:PCR、分子杂交。

(2)标本:咽拭子、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肺或其他组织活检材料等。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检测各种病毒的应用上非常广泛,由于病毒只有在有生命的培养基中生长,临床标本分离病毒有一定的难度,而分子生物学技术能直接检测病毒的特异性核酸,对病毒可做出快速的诊断。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荧光定量PCR可以对病毒核酸的拷贝数进行检测以对疾病进行诊断,还可根据病毒核酸拷贝数的变化来衡量所采取的治疗手段是否有效。

2.3 应用建议

可通过检测一些非特异指标如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等来辅助鉴别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前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通常升高,C反应蛋白也通常升高。痰液或肺泡灌洗液的直接涂片查找病毒包涵体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确诊仍需进行病毒培养。病毒培养所需时间较长,技术要求高,在临床上开展病毒培养有一定的难度。对病毒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可选择病毒特异性抗原的检测、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的检测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病毒核酸。

参考文献

[1]陆权,车大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治中的若干问题[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7,34(4):236-238.

[2]王金和.C反应蛋白的临床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

册)2004(05).

[3]唐勤,严晓敏,陈明,孙则禹.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J].江苏医药,2003年12期.

病毒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 【概述】 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是由多种不同种类的病毒侵犯肺实质而引起的肺部炎症,通常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常伴气管-支气管炎。本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在免疫力正常或低下的儿童及成人中均可发生,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和原有慢性心肺疾病的患者。 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病毒感染占5%~15%。非细菌性肺炎中,病毒性肺炎占25%~ 50%。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艾滋病发病人数的增多,病毒性肺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多,而严重呼吸道综合征(SARS)的流行使得病毒性肺炎显得尤为重要。 【诊断】 一临床表现 (一)症状 本病临床表现与病毒种类、机体免疫状况等有关。常见的病毒性肺炎起始症状各异。起病一般较缓慢,临床症状通常较轻,可有发热、乏力、头痛、咽痛、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亦有少数病例起病较急,肺炎进展迅速。病变进一步发展累及肺实质,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粘痰、气促等呼吸道症状。由于肺泡间质和肺泡内水肿.严重者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如并发细菌感染,病情严重,病死率较高。小儿、老年人以及存在免疫缺损的患者,临床症状常比较严重,有持续性高热、心悸、气急、发绀、意识障碍,甚至可发生休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合并症。 (二)体征

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肺炎、麻疹病毒性肺炎有特征性皮疹出现外,大多数 病毒性肺炎常无明显的体征,部分患者可闻及细湿罗音。病情严重者有呼吸频率加快、发绀、肺部干湿啰音,甚至可见三凹征及鼻翼扇动。 二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可正常或稍高,也可偏低。如白细胞明显增高,提示有继发细菌感染。痰液涂片所见白细胞以单核细胞为主。一般分离不到呼吸道病毒.因此一旦培养分离出病毒.应予以高度重视。下呼吸道分泌物或肺活检标本培养分离到病毒可确诊。 胸部X线征象常与症状不平行,且不同的致病原,其X线表现亦有不同的特 征。可见双肺纹理增粗、网状或斑片状密度增高模糊影,严重病毒感染者两肺中下野可见弥漫性结节性浸润,间质性水肿,肺气肿等,少见大叶实变及胸腔积液。X线 表现一般在2周后逐渐消退,重症者需3~6周才能完全吸收。有时可遗留散在的结节状钙化影。 三鉴别诊断 主要应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性肺炎,衣原体肺炎、肺结核、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真菌性肺炎等相鉴别。一般根据发病季节、流行史及临床表现等方面,结合实验室检查和X线胸片所见,有助于病毒性肺炎的诊断,并可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相鉴别。 值得注意的是,在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呼吸道自身防御能力及全身抵抗 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削弱,故易继发肺部的细菌感染,病情重,病死率高。临床上难以判断,以下几点可作参考:①体温降至正常后再度发热,咳嗽加重,咳黄痰,全身中毒症状严重;②有明显肺部体征,呼吸困难加重,发绀明显;③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增高;④白细胞碱性磷酸酶(AKP)积分>200或四唑氮蓝(NBT)还原试验 >l5%;⑤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⑥胸部X线片提示肺部出现新阴影。

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

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 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很多病毒都能引起支气管炎,少数可引起肺炎,病毒性肺炎可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或抑制的儿童和成人。 1临床资料 1.1 病因 呼吸道病毒可通过飞沫与直接接触传播,且传播迅速、传播面广。引起成人肺炎的常见病毒 为甲、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冠状病毒等。细胞免疫受损 的病人经常由潜伏病毒,特别是巨细胞病毒或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肺部感染。 1.2 临床表现 下气道病毒感染包括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大多数患者有头痛、发热、肌痛和常带 黏液脓性痰液的咳嗽。病毒性肺炎好发于病毒疾病流行季节,临床症状通常较轻,与支原体 肺炎的症状相似,但起病较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较突出。小儿或老年人易发生重症 病毒性肺炎。本病常无显著的胸部体征,病情严重者可有发绀、肺部闻及干湿性啰音。 胸部X线检查的最常见发现是间质性肺炎或周围支气管壁增厚,病情严重者显示双肺弥漫性 结节性浸润,但大叶实变及胸腔积液者均不多见。病毒性肺炎的致病原不同,其X线征象亦 有不同的特征。 1.3 诊断和鉴别诊断 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依据包括上述临床症状及X线改变,并须除外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 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查,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以及病毒抗原的检测。 2 检验诊断 病毒性肺炎的诊断有赖于实验室的检查,主要为病原学检查,如病毒培养、病毒抗原的检测等,虽然病毒培养对病毒性肺炎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但在临床上进行病毒培养的难度较大。 2.1 一般检验 2.1.1 血常规 血液白细胞数正常或减少,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常增多,而细菌性肺炎白细胞增多,以中性 粒细胞增多为主,可根据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结果对病毒性肺炎和细菌性肺炎进行鉴别。病毒 性肺炎后期白细胞计数可略升高,当白细胞计数高于15.0×109/L时,常提示有继发细菌感染 的可能。 2.1.2 痰液检查 (1)检查方法: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2)标本:咽拭子、痰液、肺泡灌洗液。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病毒性肺炎时痰涂片可发现细菌稀少而有大量单核细胞,或找不到 可能的细菌性病原体,则支持病毒性肺炎的诊断。经革兰染色后在痰液或肺泡灌洗液中找到 病毒包涵体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不能判断病毒类型,且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 2.1.3 C反应蛋白

病例分析——肺炎

第三章病例分析——肺炎 一、概念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的炎症,病因以感染为最常见,其他尚有理化因子、免疫损伤,药物因素等。病原体主要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当人体免疫力降低,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时,病原体可侵入下呼吸道,引起肺泡毛细血管充血、水肿,肺泡内纤维蛋白渗出和细胞浸润。临床上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气促、胸痛等症状,肺部可闻及固定的湿啰音,出现肺实变体征,胸片出现相应改变。 二、分类 (一)按解剖学或影像学分类 1.大叶性肺炎:病变起始于肺泡,经肺泡间孔(Cohn孔)蔓延至邻近肺泡,直至整个肺叶或肺段。影像学表现为肺渗出性阴影,通常不累及细支气管。典型的大叶性肺炎呈整叶肺实变。由于抗菌药物广泛应用,典型大叶性肺炎已少见,而多数仅表现肺段或亚肺段的渗出和实变。 2.小叶性肺炎 也称支气管肺炎。基本病变亦为炎症渗出,但病变常起于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继而累及肺腺泡或肺泡。影像学特征是沿肺纹理分布的小片状或斑片阴影,密度不均匀,边缘淡薄而模糊,以两下肺、内中带多见。病灶亦可融合成片状或大片状,密度深浅不一,且不受肺叶或肺段限制,区别于大叶性肺炎。 3.间质性肺炎

病变位于肺泡壁及其支持组织,影像学上表现为弥漫性不规则条索状及网织状阴影,其间可散布有密度增高的小点状阴影。 (二)按病原体分类 1.细菌性肺炎 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卡他莫拉菌等。此外,分类学上不属于细菌、但某些特征类似于细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以及分类学上属于细菌的细胞内病原体军团菌常被统称作“非典型病原体”,也是肺炎的常见病原体。 2.病毒性肺炎 以儿童最常见,主要有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等。 3.真菌性肺炎 大多为条件致病性真菌。引起肺炎的真菌主要有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和毛霉菌。真菌性肺炎大多为继发性的,如免疫抑制、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以及其他重危患者。 4.寄生虫性肺炎(肺寄生虫病) 阿米巴原虫、弓形体、肺吸虫和棘球绦虫、血吸虫等均可以引起或主要引起肺部感染。 (三)按发病场所分类 1.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最为常见。是指在社区环境中机体受微生物感染而发生的肺炎,包括在社区感染,尚在潜伏期,因其他原因住院后而发病的肺炎,并排除在医院内感染而于出院后发病的肺炎。肺炎链球菌为最主要的病原体。 2.医院获得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在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h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包括在医院内获得感染而于出院后48h 内发病的肺炎。革兰阴性杆菌为最常见的病原体。 三、诊断要点 1.症状 2.体征 3.辅助检查 以肺炎球菌肺炎为例: 1.症状 患者多为青壮年,起病多急骤,受寒、疲劳、酗酒常为其诱因,先有寒战,继而高热,体温可达39~40℃,常呈稽留热,咳嗽,咳铁锈色痰,患侧胸痛,常伴肺外症状,如头痛,乏力,腹胀,恶心,呕吐,纳差等。数日后体温可急骤下降,大量出汗,随之症状明显好转。 青年,急性病程,寒战,高热(稽留热),咳嗽,咳铁锈色痰有诊断意义。 2.体征 患者呈急性热病容;颜面潮红,鼻翼扇动,呼吸困难,发绀,脉率增速,常有口唇疱疹。充血期病变局部呼吸动度减弱,语音震颤稍增强,叩诊浊音,并可闻及捻发音。当发展为大叶实变时,语音震颤和语音共振明显增强,叩诊为浊音或实音,并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如病变累及胸膜则可闻及胸膜摩擦音。当病变进入消散期时,病变局部叩诊逐渐变为清音,支气管呼吸音亦逐渐减弱,最后湿啰音亦逐渐消失,呼吸音恢复正常。 肺部局限固定的湿啰音,肺实变体征(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增强,叩诊浊音或实音,支气管呼吸音及响亮的湿啰音)有诊断意义。 3.辅助检查 血白细胞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有核左移。痰涂片可看到肺炎球菌,培养可检出肺炎球菌。亦可查血、尿、痰等标本的肺炎球菌的抗原物。

病毒性肺炎丨CT表现、诊断要点

病毒性肺炎丨CT表现、诊断要点 来源:熊猫放射 病毒性肺炎 Viral Pneumonia 小叶中央结节伴边缘模糊的磨玻璃影,左肺上叶浅淡的树芽状密度。 小叶中央结节,混合磨玻璃密度。 术语 •病毒病原体所致肺部感染,典型的累及自气管至终末细支气管的呼吸上皮 •肺炎(肺泡受累)较少见,但常严重且进展迅速 影像表现 •直径在4-10mm的小叶中央结节和分布于支气管周围的磨玻璃影 CT表现:表现多样,不具特异性 •细支气管炎(小气道受累) 小叶中央结节: •直径4-10mm,可为粟粒状 •斑片状支气管周围分布 •边界不清,可有磨玻璃晕 •常伴磨玻璃密度背景 •病理相关:病毒累及终末气道 马赛克密度(与充气过度相关) 树芽征较细菌性肺炎少见 •气管支气管炎(较大气道受累):支气管壁增厚,肺段实变 •肺炎(全肺受累) •实变及磨玻璃密度,病理相关:非心源性肺水肿或弥漫性出血 •分布:局灶性或弥漫性

•小叶间隔增厚 病程 •潜伏期:气管支气管炎,通常在7~14天内缓慢进展 •暴发期:肺炎型,通常由非心源性肺水肿或出血而迅速进展 •晚期:由小气道损害而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若突然恶化、空洞形成或胸腔积液增多需考虑细菌重叠感染 病理 •侵入门户:吸入病毒飞沫或接触被污染的表面(病毒飞沫在24-48小时内可存活) 临床表现 最常见体征/症状:发热、鼻炎、咽炎、头痛、干咳、肌痛、关节痛、呼吸困难 其他体征/症状 •呼吸系统体格检查可正常 •成人意识错乱的常见原因 •老人及免疫抑制患者可为暴发性疾病 特异性病毒: •流感在伴心肺疾病的老年人可为重度出血性肺炎 •汉坦病毒表现为低血压、肾衰竭 •水痘-带状疱疹(水痘)在淋巴瘤、免疫力低下或妊娠患者表现为重度肺炎 •1型单纯疱疹伴随口腔溃疡及气道激惹 •EB病毒感染主要为淋巴结肿大和脾大,而无肺炎 诊断备忘 影像解释要点 •非特异性:发热患者出现支气管周围磨玻璃影和小叶中央结节应考虑病毒性肺炎可能 骨髓移植术后,胸片示右肺上叶模糊的结节影。CT示支气管周围斑片状分布的小叶中央结节和磨玻璃影。 巨细胞病毒感染。支气管周围斑片状分布的小叶中央结节,周围

病毒性肺炎病历模板

姓名:张** 科室:中西科住院号:000000*** 入院记录 主诉:发热、咳嗽、咳痰一周余,加重~~2天 现病史:一周前患儿因受凉后开始出现咳嗽、咳痰症状,无明显发热,无咯血、恶心、呕吐等症状,在当地卫生院以“上感”治疗(具体用药名称及剂量不详),2天前以上症状加重并且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8.5 C)、痰多(色微黄)、气促、憋喘等症状;今为求进一步诊治, 遂来我院,后以“病毒性肺炎”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即往史:平素体质一般,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病史,否认有食物、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献血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社会正规进行。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否认疫区疫水接触史,无其他不良嗜好。 婚育史:未婚。家族史:父母均体健,否认家族中有传染性及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 37.8 C W 17 K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醒,精神差,表情自然,自动体位,查体尚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脓血性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观无畸形,鼻通畅,鼻中隔无偏曲,鼻腔无异常分泌物,无鼻翼扇动,副鼻窦区无压痛。唇无苍白、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及变窄,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左下肺叩诊成浊音,语颤增强,听诊左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心脏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腹部隆起,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肋缘未及,肠鸣音正常。二阴未查。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

小儿病毒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小儿病毒性肺炎的诊断、辨证、治疗建议。本指南适用于小儿病毒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小儿病毒性肺炎(child viral pneumonia)。 小儿病毒性肺炎是小儿感染病毒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临床主要特征:气喘,咳嗽,咯痰痰鸣,发热,肺部听诊可闻及中、细湿啰音,X线全胸片可表现为肺实变浸润阴影,鼻咽部分泌物脱落细胞或血清病毒学检测阳性。 小儿病毒性肺炎病原体主要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其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多见。 小儿病毒性肺炎属于中医学“肺炎喘嗽”范畴。 3 诊断 3.1 临床表现[1] 气喘,咳嗽,咯痰痰鸣,发热,肺部听诊可闻及中、细湿啰音。 3.2 实验室检查 3.2.1 X线全胸片[1] 可表现为非特异性小斑片状肺实变浸润阴影,以两肺下野、心膈角区及中内带较多。小斑片病灶可部分融合在一起成为大片状浸润影,甚至可类似节段或大叶性肺炎的形态,可同时见有肺间质改变。 3.2.2 病毒学检查[2]

取鼻咽部分泌物脱落细胞或血清,运用IgM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APAAP)、生物素抗生素ELISA法、单克隆抗体荧光法等方法检测病毒。 3.2.3 血常规[1] 白细胞计数可减少、正常或稍增高,增高者一般不超过12×109L-1。 3.3 需与小儿病毒性肺炎鉴别的病种 除病毒以外的病原体引起的小儿肺炎、哮喘、支气管炎、气道异物等。 4 辨证 4.1 常证[1,3-4] 1)风寒郁肺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气喘鼻煽,痰稀白易咯,或闻喉间痰嘶,咽不红,口不渴,面色淡白,纳呆,小便清,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2)风热郁肺证 发热恶风,头痛有汗,鼻塞流清涕或黄涕,咳嗽,气喘,咯黄痰,或闻喉间痰嘶,鼻翼煽动,声高息涌,胸膈胀满,咽红肿,口渴欲饮,纳呆,面色红,烦躁不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3)痰热郁肺证 发热,有汗,咳嗽,咯痰黄稠或喉间痰鸣,气急喘促,鼻翼煽动,声高息涌,呼吸困难,胸高胁满,张口抬肩,口唇紫绀,咽红肿,面色红,口渴欲饮,纳呆,便秘,小便黄少,烦躁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4)毒热闭肺证

病毒性肺炎 病情说明指导书

病毒性肺炎病情说明指导书 一、病毒性肺炎概述 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大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暴发或散发流行。近年来,新的变异病毒不断出现,产生暴发流行,如SARS冠状病毒、H5N1、H1N1病毒等。免疫功能正常或抑制的个体均可罹患,密切接触的人群或有心肺疾病者容易罹患。婴幼儿、老人、原有慢性心肺疾病者或妊娠妇女,病情可较为严重,甚至导致死亡。 英文名称:viral pneumonia。 其它名称:肺热症。 相关中医疾病:发热、咳嗽。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没有遗传性。 发病部位:肺脏。 常见症状: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倦怠。 主要病因:病毒感染。 检查项目:白细胞计数、痰培养、X线。 重要提醒:病毒可经呼吸道通过飞沫进行传播,应注意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必要时需进行隔离。 临床分类: 1、流感病毒性肺炎常在流感流行季节出现一个单位或地区大量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流感病毒是成人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因。 2、单纯疱疹病毒性肺炎主要见于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如骨髓移植及实体脏器移植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咳嗽和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大多数患者有发热,常伴有口腔和面部疱疹。 3、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多发生于器官移植后数月内,患者出现持续高热,干咳、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进行性加重。

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的特殊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白细胞不高或降低、肺部浸润和抗生素治疗无效。人群普遍易感,家庭和医院聚集性发病,多见于青壮年,儿童感染率较低。 5、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人禽流行性感冒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引起肺炎和多器官功能障碍。1997年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跨越物种屏障,引起许多人致病和死亡。近年又获得H9N2、H7N2、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 二、病毒性肺炎的发病特点 三、病毒性肺炎的病因 病因总述:主要为病毒感染,呼吸道病毒可通过飞沫与直接接触传播,且传播迅速、传播面广。病毒性肺炎为吸入性感染。 基本病因: 1、常见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冠状病毒等。 2、患者可同时受一种以上病毒感染,并常继发细菌感染如金葡菌感染,免疫抑制宿主还常继发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1、免疫抑制者为疱疹病毒和麻疹病毒的易感者。

病毒性肺炎症状

病毒性肺炎症状 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大多见于冬春季节,可暴发或散发流行。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干咳及肺浸润等。病毒性肺炎的发生与病毒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宿主的年龄、免疫功能状态等有关。一般小儿发病率高于成人。 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病毒感染占90%,而病毒感染则以上呼吸道为主,有普通感冒、咽炎、喉-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婴儿疱疹性咽峡炎以及流行性胸痛等。引起肺炎的病毒不多见,其中以流行性感冒病毒为常见,其他为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某些肠道病毒,如柯萨奇、埃可病毒等,以及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风疹、麻疹等病毒。婴幼儿还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产生肺炎。病毒性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可散发流行或暴发。在非细菌性肺炎中,病毒感染占25%~50%,患者多为儿童,成人相对少见。 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药物广泛应用于肿瘤、器官移植,以及艾滋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多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都可引起严重的肺炎。病毒性肺炎为吸入性感染,通过人与人的飞沫传染,主要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常伴气管-支气管炎,家畜如马、猪等有时带有某种流行性感冒病毒,偶见接触传染。粪经口传染见于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通过尘埃传染。器官移植的病例可以通过多次输血,甚至供者的器官引起病毒。血行播散的病毒性肺炎并不伴气管-支气管炎。 本病临床表现一般较轻,与支原体肺炎的症状相似。起病缓慢,有头痛、乏力、发热、咳嗽、并咳少量黏痰。体征往往缺如。X线检查肺部炎症呈斑点状、片状或均匀的阴影。白细胞总数可正常、减少或略增加。病程一般为1~2周。在免疫缺损的患者,病毒性肺炎往往比较严重,有持续性高热、心悸、气急、发绀、极度衰竭,可伴休克、心力衰竭和氮质血症。由于肺泡间质和肺泡内水肿,严重者可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体检可有湿啰音。X线检查显示弥漫性结节性浸润,多见于两下2/3肺野。 病毒性肺炎的主要起因是病毒感染,上呼吸道较常见的病毒,如流感病毒,主要包括甲、乙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和巨细胞病毒。它还包括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和生态病毒。

重症肺炎临床诊断标准

重症肺炎临床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外对重症肺炎诊断标准不完全一致。WHO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规划指出,在肺炎的基础上出现:激惹或嗜睡、拒食、下胸壁凹陷及发绀,则可诊断为重症肺炎[4]。英国胸科学会(British Thoracic Society,BTS)提出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为[5]:(1)体温>38. 5 ℃,全身中毒症状重,或有超高热;(2)呼吸极度困难,发绀明显,肺部啰音密集或有肺实变体征,胸部X线示片状阴影;(3)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微循环障碍、休克任一项者;(4)并脓胸、脓气胸和(或)败血症、中毒性肠麻痹者;(5)多器官功能障碍者。其中(1)、(2)为必备条件,同时具备(3)~(5)中任一项即可诊断为重症肺炎。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重度肺炎诊断标准为[6]:(1)婴幼儿:腋温≥38.5 ℃,RR≥70次/min(除外发热哭吵等因素影响),胸壁吸气性凹陷,鼻扇,紫绀,间歇性呼吸暂停、呼吸呻吟,拒食;(2)年长儿:腋温≥38.5 ℃,RR≥50次/min(除外发热哭吵等因素影响),鼻扇,紫绀,呼吸呻吟,有脱水征。 [摘要]肺炎是重症患儿最常见的诊断之一,但有关肺炎的定义和诊断标准研究和评估很少。本文介绍2002年国际儿科sepsis共识会议提出的重症患儿肺炎诊断标准。重症患儿肺炎分为社区获得性和院内获得性肺炎。按照诊断目的不同,分别为病原学监测和l临床治疗、多中心研究制定了肺炎的定义和标准,并根据诊断确定性的差异,提出肯定诊断、高度疑似诊断和疑似诊断3级诊断标准。 会议所制定标准中的一些新概念和注意点 1.肺炎定义需考虑的内容. 临床体征/症状(咳嗽、三凹、喘鸣等呼吸窘迫、呼吸急促、发热、发绀和各种听诊体征发现);影像学表现(x线胸片、CT)和实验室检验(血清呼吸道的病原学检查、白细胞计数/分类、急性炎症标志物CRP等)。上述每一项指标必须考虑其方法学标准和质控水平,需要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和似然比(1ikelihood ratics)进行评估。 2.对呼吸系统体征/症状的特异性、敏感性和似然比研究显示,没有一项体征可以诊断非机械通气肺炎。 如无呼吸急促、细湿哕音和呼吸减低则可排除CAP 。肺炎出现细湿哕音的几率较非肺炎者高2~15倍,但50%肺炎可不出现细湿口罗音。呼吸急促是气体交换异常最佳指征,被WHO作为序贯分类呼吸道患儿主要指标。但正常呼吸频率不能排除肺炎。一般来说,肺部听诊发现较其他呼吸系统体征重复性差。研究显示机械通气时没有特殊的体征/症状对肺炎诊断有价值。 3.几乎每个行政部门制定的标准中均有“胸片新出现渗出或(和)渗出量的变化”作为肺炎定义的内容之一,但是胸片既不能对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也不能对感染、肺不张、肺内水肿和肺出血作出鉴别,只是非特异性的表现。 4.白细胞计数>15.0 X 10 /L而无感染灶年幼发热患儿诊断肺炎的敏感率为65%左右。血沉、CRP和其他急性时相反应物是非特异性的炎症指标,结合其他Sepsis体征对肺炎诊断有意义。但尚未被专门的研究证实。 5.关于病原学诊断<7岁患儿不会吐痰,因此痰和咽拭子可反映咽喉部甲型链球菌感染,但非下呼吸道感染。在某些医学中心,上呼吸道标本P(、R(如RSV、流感病毒A/B、副流感1/2/3、腺病毒和某些细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95%。血清学检查通常需双份标本(间隔10 d~2周),但某些病原体IgM升高需及时获得报告。血培养不敏感,但如与胸片表现一致性好,则特异性强。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儿从气管内吸引物、无菌纤维支气管镜毛刷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获取标本。最近已有用上述方法获得的标本诊断成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精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报告,但尚无新生儿、婴儿和儿童的资料。

重症肺炎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重症肺炎 据患儿为3岁幼儿,病史长,临床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查体:呼吸稍促,左肺呼吸音低,叩诊浊音,右肺可闻及少量干啰音,外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血沉及CRP均明显增高,肺CT示两肺炎症改变、左侧胸腔积液及左肺下叶膨胀不全,胸部B超示左肺炎症病变及左侧胸腔积液,故考虑诊断为重症肺炎。分析病因如下:1.感染性因素 1)细菌感染:患儿为小幼儿,急性起病,病史短,临床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查体示左肺呼吸音低,叩诊浊音,右肺可闻及少量干啰音,外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血沉及CRP均明显增高,肺CT示两肺炎症及左肺胸腔积液,院外抽胸水常规示细胞数增多,以中性为主,胸水培养示α-溶血性链球菌。故考虑细菌感染可能性大。可进一步复查胸水及血培养以协助诊断。 2)结核感染:患儿以咳嗽、发热为主要表现,肺部感染及胸腔积液明确,应注意排除结核感染,但患儿无明显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查体见左上臂卡疤明显,胸腔引流见胸水为脓性,肺CT无明显结核感染征象,且患儿无明显结核接触史及卡介苗漏种史,故暂不支持,可进一步查PPD 试验协诊。 3)真菌感染:患儿为小幼儿,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伴有大量胸腔积液,需要考虑真菌感染的可能。但患儿病史短,无鸽子接触史,故暂不支持,可查胸水墨汁染色及涂片查菌丝及孢子,必要时外院查G及GM 试验,行真菌培养协诊。 4)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胸片提示肺炎及胸腔积液,应考虑支原体感染的可能。但患儿年龄小,可进一步查支原体抗体协诊。 2.非感染性因素 1)心脏疾病:患儿胸片提示胸腔积液,需要考虑是否有心脏疾病导致的可能,但患儿既往无心脏病史,无水肿、烦躁等心力衰竭表现,且胸腔积液为单侧,无心包积液,不支持。 2)全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胸膜及转移肿瘤等均可导致胸腔积液,但患儿病史短,无蝶形红斑、口腔溃疡等表现,无恶病质,不支持。必要时查自身抗体协诊。 3)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胸片提示胸腔积液,需要考虑本病可能,但患儿无本病特征性皮疹,无骨质缺损等表现不支持,必要时组织活检以协诊。

五种不同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特殊检查

五种不同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特殊检查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其症状:发热,呼吸急促,持久干咳,可能有单边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有小量痰或大量痰,可能含有血丝。 肺炎由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细菌性肺炎采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后,七至十天之内,多可治愈。病毒性肺炎的病情稍轻,药物治疗无功效,但病情持续很少超过七天。 而不同的病原体所致的肺炎名称不同,各自也有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方法: 1、毛细支气管炎 病原:呼吸道合胞病毒多见;流行特点: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尤其是1~6个月小婴儿。 ①临床表现:上感后2~3天出现发热、持续性干咳和发作性呼吸困难。咳与喘憋同时发生为本病特点。呼吸困难症状远比中毒症状严重。呼吸浅快,三凹征,发绀,呼气性喘鸣,可有湿啰音。 ②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多在正常范围,血气分析可有呼吸性酸中毒和/或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26:26至26:30时没有老师声音)病毒快速诊断。病毒抗体的双份血清检查。 ③X线检查:不同程度的梗阻性肺气肿、支气管周围炎,或有肺纹理粗厚,也可有小的点片状阴影。 2、腺病毒肺炎 ①临床特点:6个月-2岁的婴幼儿多见。高热,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咳嗽剧烈,可出现喘憋、呼吸困难。肺部体征出现晚,发热4-5天出现湿啰音,以后病变融合呈现肺实变体征。 ②X线检查:出现早,在肺体征不明显时即可出现:大小不等片状影或融合成大片。 经治疗后X线示病灶吸收慢,需数周至数月。并提示远期合并支气管扩张或/和慢性肺功能不全。

3、葡萄球菌肺炎 ①临床特点:新生儿及婴幼儿多见。高热、咳嗽、呼吸困难。中毒症状重。肺部体征出现早,双肺中、细湿啰音。并发症:脓胸,脓气胸,肺大泡。 ②实验室检查:WBC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核左移。深部气道分泌物培养:葡萄球菌(+)。 ③X线表现:与临床不一致。初期,症状重,胸片轻,片状浸润影。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时,常并发肺脓肿、脓胸、脓气胸。 4、肺炎支原体肺炎 ①临床特点:年长儿多见,小婴儿也有发病。发热,刺激性干咳。肺部体征常不明显。部分患儿有多系统受累。 ②实验室检查:WBC正常或稍高,冷凝集试验(+),支原体抗体(+),血沉快。 ③X线表现:体征轻,X线表现重。点片状、云雾状阴影;可见节段性或大叶性实变。胸腔积液。 ④治疗:青霉素类无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效。 5、沙眼衣原体肺炎:小于6个月婴儿多见。起病慢,一般不发热,开始有鼻塞、流涕,结膜炎,后出现气促、频繁咳嗽,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胸片:双侧间质性或小片状浸润。治疗:大环内酯类。 肺炎的临床表现 1、寒战、高热:典型病例以突然寒战起病,继之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常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食量减少。抗生素使用后热型可不典型,年老体弱者可仅有低热或不发热。 2、咳嗽、咳痰: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白色粘液痰或带血丝痰,经1~2天后,可咳出粘液血性痰或铁锈色痰,也可呈脓性痰,进入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 3、胸痛:多有剧烈侧胸痛,常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可放射至肩或腹部。如为下叶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剧烈腹痛,易被误诊为急腹症。 4、呼吸困难:由于肺实变通气不足、胸痛以及毒血症而引起呼吸

肺炎诊疗常规

肺炎诊疗常规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发热、胸闷等。这种疾病一般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为了准确诊断和科学治疗肺炎,现将肺炎的诊疗常规进行概述。 一、临床症状和体征 肺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多样,但在一般情况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咳嗽:咳嗽是肺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咳嗽,痰量逐渐增多。咳嗽痰液通常为黏稠的脓性或粘液性,并可能带有血丝。 2. 发热:发热是另一个常见的肺炎症状,一般表现为高热或低热状态。发热可伴有寒战、盗汗等。 3. 呼吸困难:由于肺部感染引起的炎症和痰液导致气道阻塞,呼吸困难是肺炎患者最明显的体征之一。 4. 胸痛:胸痛是肺炎患者常见的体征,主要表现为剧痛或胸部不适感。胸痛可能会加重咳嗽或呼吸。 5. 肺部体征:通过听诊肺部可以发现异常音,如呼吸音变粗、湿啰音等。敲诊时可能出现叩诊浊音。 二、辅助检查

为了更准确地诊断肺炎,辅助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常见的辅助检查项目主要包括: 1. X线检查:通过胸部X线片可以明确肺部炎症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是否存在明显的实变。 2. 血常规:血常规检查可以观察炎症反应情况,如白细胞计数增高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3. 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血液中的炎症指标,测定其水平可以显示肺炎的炎症程度和治疗效果。 4. 病原学检查:通过痰液培养、咽拭子培养等方法可以确定肺炎的病原体,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三、治疗原则 针对肺炎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适当的对症治疗,如咳嗽时可以使用祛痰药物,发热时可以使用退热药物等。 2. 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的类型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病毒性肺炎,抗病毒药物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3. 支持治疗:对于严重肺炎患者,需要进行支持治疗,包括氧疗、补液、营养支持等,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 4. 预防并发症:肺炎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如肺脓肿、脓胸等,应积极预防并及时处理。

肺炎诊疗常规

肺炎 第一节肺炎概述 【概述】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实质和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反响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 分类如下: 〔一〕解剖学分类: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二〕病因分类 1.细菌性肺炎: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2.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如嗜肺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3.病毒性肺炎如冠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4.真菌性肺炎如白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肺孢子菌等。 5.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如:立克次体〔如Q热立克次体〕、弓形虫〔如鼠弓形虫〕、原虫〔如卡氏肺囊虫〕、寄生虫〔如肺包虫、肺吸虫、肺血吸虫〕等。 6.理化因素所致的肺炎放射性物质损伤致放射性肺炎、胃酸吸入致化学性肺炎等。 〔三〕按患病环境分类 1.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2.医院获得性肺炎指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h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的肺炎。还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 AP)和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HCAP)。 【临床表现】 病症变化大,常见病症为发热、咳嗽、咳痰、气急,或原有呼吸道病症加重,并咳脓性痰或血痰,伴或不伴胸痛。大多数患者有发热。重症: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发绀,鼻翼扇动。体征:早期无明显异常。肺实变时有典型体征,如叩诊浊音、语颤增强,支气管呼吸音等,也可湿啰音。并胸腔积液,患胸叩诊浊音,语颤减弱,呼吸音减弱。 【检查】 胸X片显示肺片状、斑片状浸润阴影或间质炎改变,或伴多发小空洞等。 血常规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合格痰标本〔每低倍视野鳞状上皮<10个、WBC>25个〕连续两次检出相同病原体或痰定量培养病原菌≥107CFU/ml。 血培养阳性或肺炎并发胸腔积液经穿刺抽液别离到病原体。 血清或其他体液免疫学检查。 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别离出浓度≥105CFU/ml的病原菌。

病毒性肺炎诊断意见书

病毒性肺炎诊断意见书 尊敬的患者: 经过初步的临床检查和评估,根据您的症状和体征,我诊断您可能患有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其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乏力、呼吸困难等。 根据当前的流行情况,与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 关的症状可能较为常见。然而,通过初步的身体检查和病史采集,我们无法排除其他病毒引起的肺炎,如流感、腺病毒等。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我建议您进行以下检查和观察: 1. 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肺炎支原 体和冷凝集脑膜炎球菌等病原体的检测。这些检查有助于确定感染的来源和种类。 2. 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射线或CT扫描,以评估肺部炎症的程度和范围。 3. 病毒核酸检测:通过采集呼吸道样本,如咽拭子或鼻腔拭子,进行病毒核酸检测,以确定病因。 同时,我建议您采取以下措施来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1.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 充分饮水:多喝水可以帮助稀释痰液,促进病毒毒素的排出。 3. 健康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营养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4. 口罩和手卫生:戴口罩、勤洗手是有效防止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 5. 对症治疗:对于症状明显的咳嗽、发热等,可以采取相应的药物进行缓解,但请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请您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 1. 呼吸困难:持续呼吸困难或胸闷气促,特别是伴有唇周发绀等情况。 2. 意识改变: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或神志不清等症状。 3. 严重乏力:持续乏力、无力或出现肢体活动障碍。 4. 持续高热:超过3天体温持续高于38.5℃。 5. 其他临床症状:如胸痛、咳血、呕吐等。 最后,请您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切勿轻视疾病。祝您早日康复!

风温肺热病(病毒性肺炎)(轻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风温肺热病(病毒性肺炎)(轻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94)进行诊断。 (1)发病特点:起病急、传变快,病程短,四季发病,以冬春多见。 (2)主症:发热、咳嗽、咯痰(痰白或黄或粘稠带血)、口干渴、舌红苔白或黄,脉数。(3)兼症:恶寒或寒战,胸闷或胸痛,气急或气喘。 (4)肺部体征:局部叩诊浊音,听诊有呼吸音低、支气管呼吸音、湿罗音。(5)胸部X 线检查:肺部有炎性改变。 注:具备(2)、(5)两项即可诊断,其它三项供参考。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内科学(第七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好发于病毒疾病流行季节。 (2)起病急,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倦怠等较突出症状,在急性流感症状尚未消退时,即出现咳嗽,多为干咳、少痰、或白色黏液痰、咽痛等呼吸道症状。 (3)胸部可无显著体征,或可闻及干湿性罗音。 (4)白细胞计数正常、稍高或偏低,血沉正常,痰涂片所见的白细胞以单核细胞居多,痰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5)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小片状浸润或广泛浸润。

(6)鼻拭子、咽拭子病毒抗原阳性或病毒分离检测阳性或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或血清病毒抗体滴度效价增高4倍以上。 (二)证候诊断 1.邪袭肺卫证:发热,恶寒,咳嗽痰白,口微渴,头痛,鼻塞。舌边尖红,苔薄黄或微黄、脉浮数。 2.卫气同病证:形寒恶风,身热汗少,或寒热往来,咳嗽,少痰,头痛,肌肉关节疼痛,口苦,咽干,咽痛,胸满。舌红苔薄,脉浮数或滑数。 3.痰热壅肺证:发热,有汗,咳嗽,咳痰黄稠或喉间痰鸣,胸痛,气急喘促,呼吸困难,口渴烦躁,小便黄赤,伴见大便干燥或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数。 4.毒热闭肺证: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憋气胸闷,喘息气促,鼻翼煽动,胸高胁满,或有干咳、少痰、或痰黄稠难咯、或痰中带血,气短,疲乏无力,口唇紫暗。舌红或暗红,少津,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洪数。 5.正虚邪恋证: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口燥咽干,腹胀,神倦纳差。舌淡红苔白腻,脉细滑。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邪袭肺卫证 治法:宣肺透表,清热解毒。 推荐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银花、连翘、牛蒡子、淡豆豉、芦根、桔梗、荆芥、麻黄、生石膏(先煎)、北杏仁、甘草等。

病毒性肺炎病历模板

入院记录 主诉:发热、咳嗽、咳痰一周余,加重2天 现病史:一周前患儿因受凉后开始出现咳嗽、咳痰症状,无明显发热,无咯血、恶心、呕吐等症状,在当地卫生院以“上感”治疗(具体用药名称及剂量不详),2天前以上症状加重并且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8.5℃)、痰多(色微黄)、气促、憋喘等症状;今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后以“病毒性肺炎”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即往史:平素体质一般,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病史,否认有食物、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献血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社会正规进行。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否认疫区疫水接触史,无其 他不良嗜好。 婚育史:未婚。 家族史:父母均体健,否认家族中有传染性及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 37.8℃ W 17 K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醒,精神差,表情自然,自动体位,查体尚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脓血性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观无畸形,鼻通畅,鼻中隔无偏曲,鼻腔无异常分泌物,无鼻翼扇动,副鼻窦区无压痛。唇无苍白、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及变窄,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左下肺叩诊成浊音,语颤增强,听诊左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心脏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腹部隆起,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肋缘未及,肠鸣音正常。二阴未查。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 神志清,精神差,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及变窄,双侧呼吸动度一致。两下肺叩诊成浊音,语颤增强,听诊两下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心脏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肠鸣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