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病例】髓质海绵肾(IVP、CT)鉴别诊断

【双语病例】髓质海绵肾(IVP、CT)鉴别诊断往期相关链接:

【书摘】“肾皮/髓质钙质沉着症”的鉴别诊断

History: A 75-year-old man with a chronic history of microhematuria was referred for a CT urogram by his urologist.

病史:75岁男性,长期镜下血尿,泌尿外科医生建议其行CTU检查。

Scout, coronal precontrast, axial nephrographic/excretory phase images, and volume-rendered coronal reconstructions of the left and right kidneys are shown below.

定位像、冠状平扫、轴位排泄期图像及左、右肾冠状VR重建如下所示。

Additional history: The patient has a prior history of microhematuria and kidney stones. Review of the PACS for prior imaging reveals an intravenous pyelogram (IVP) from 2005. Scout and postcontrast exposures are shown below.

病史补充:患者之前患有镜下血尿及肾结石。回顾PACS中2005年的静脉尿路造影(IVP)图像,腹部平片及造影后图像图像所示。

Findings 影像表现

CT urogram (2017): Noncontrast images demonstrate multiple bilateral nonobstructing renal calculi, the largest measuring 6 mm in the right kidney. Some of the calcifications could represent nephrocalcinosis -- for example, those in the upper pole of the right kidney. The kidneys show symmetric enhancement without suspicious renal mass. Multiple bilateral exophytic simple renal cysts are noted, the largest in the midpole of the right kidney measuring 3.6 x 4.3 cm. There are additional subcentimeter low-attenuation lesions that are too small to characterize. There is a

'paintbrush sign' appearance to the renal medullae in keeping with a history of medullary sponge kidney. There is mild bladder wall thickening and trabeculation that may be related to chronic outlet obstruction. Further evaluation is deferred to cystoscopy.

CTU:CT平扫可见双肾多发非梗阻性肾结石,右肾最大者直径约6mm,其中一些钙化可能代表肾结石,例如,右肾上极的那些。肾脏对称性强化,未见可疑肾肿物。双肾可见多发单纯性肾囊肿,大者位于右肾中部,大小约3.6 x 4.3 cm;另可见不足1cm的低密度灶,其太小而不能显示。肾髓质表现为“毛刷征”,符合髓质海绵肾。膀胱壁轻度增厚并小梁形成,与慢性流出道梗阻有关。进一步评估需膀胱镜检查。

IVP (2005): Preliminary scout images demonstrate a cluster of at least three radiopaque stones in the upper pole of the right kidney; the largest two stones in this cluster each measure 6 mm in diameter. In addition, there are probable clusters of smaller stones in the interpolar right kidney and right lower pole. Following the uneventful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150 mL of nonionic contrast material, prompt nephrograms develop, which show the kidneys to be normal in size, shape, appearance, and internal architecture. There is diffuse bilateral tubular ectasia. Contrast is excreted promptly into otherwise normal-appearing pyelocalyceal systems. The calculi are no longer seen and likey reside in dilated tubules. The ureters are normal in course, caliber, and appearance. The urinary bladder has a mildly trabeculated appearance. There are two small urinary bladder diverticula: one of the bladder dome and one arising from the left lateral bladder wall. No filling defects are seen.

IVP:预扫定位像可见右肾上极至少3个阳性结石,簇状分布,最

大的两个直径约6mm。另右肾中部及下极可见成簇的小结石。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150ml,立即摄片,可见肾脏大小、形态、表现及内部结构正常,可见弥漫性双侧肾小管扩张,造影剂进入正常的肾盂肾盏系统。钙化并未显示,可能在扩张的肾小管内。输尿管走行、直径及表现正常,膀胱轻度小梁形成,可见两个小膀胱憩室,一个位于膀胱顶壁,一个位于左侧壁;未见充盈缺损。

Differential diagnosis

•Medullary sponge kidney

•Nephrocalcinosis

•Renal cortical necrosis

•Renal papillary necrosis

•Renal tuberculosis

•Oxalosis

•Renal pyramid 'blush': Normal homogeneous enhancement of pyramids with no tubular dilation

鉴别诊断:

•髓质海绵肾

•肾结石

•肾皮质坏死

•肾乳头坏死

•肾结核

•草酸盐沉着症

•肾锥体充盈:肾锥体正常均匀强化,无肾小管扩张

Diagnosis: Medullary sponge kidney

最后诊断:髓质海绵肾

Key points

Medullary sponge kidney (MSK)

Pathophysiology

•Medullary sponge kidney refers to a sporadic condition in which the medullary and papillary portions of the collecting ducts are dysplastic and dilated and, in most cases, develop medullary nephrocalcinosis. Occasionally, it can be hereditary.

•Patients are predisposed for urinary stasis and resulting urolithiasis.

•As many as 33% to 50% of patients have hypercalcemia (i.e., hyperparathyroidism).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are unknown.

•On cross section, the kidney appears as a sponge and there are multiple cystic cavities in the renal pyramids.

o Cysts contain yellow-brown fluid and desquamated cells or calcified material.

o Calculi within cysts and their walls consist of calcium oxalate ± calcium phosphate.

•The size and number of renal calcifications typically increase with time.

•The condition may be bilateral (75%) or unilateral (25%), and it may involve a single pyramid or segment.

•The prognosis with MSK is generally good and patients will typically lead a normal life unless complications ensue. Complications include infection, extensive calculus formation, renal insufficiency, and renal failure.

病理生理

髓质海绵肾(MSK)多散发,是指肾髓质及肾乳头部分的集合管发育不良并扩张,大部分情况下,可合并髓质肾结石。偶尔具有遗传性。

患者可表现为尿路瘀滞并导致肾结石;

多达33%-50%的患者有高血钙症(也就是,甲旁亢表现);

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

横切面上,肾脏表现为海绵样,在肾锥体可见多发小囊腔。囊内包含黄棕色液体及脱落细胞或钙化物质;囊内结石,囊壁包含草酸钙有或无磷酸钙。

肾结石的大小及数目随时间逐步增加;

可双侧(75%) 或单侧(25%),可累计单个或部分肾锥体;

MSK的预后通常较好,患者寿命正常,除非有并发症,包括感染,大量结石形成,肾功能不全、肾衰。

Epidemiology

•The condition is more common in women.

•The prevalence is estimated at 1 in 5,000 to 20,000.

•Incidence at urography: 0.5%.

•Incidence in patients with nephrolithiasis: 2% to 21%.

流行病学

女性多见;发病率约在5000-20000分之一;

0.5%在尿路造影时偶然发现; 2%-21%在肾结石患者检查时偶然发现。

Clinical presentation

•Most patients remain asymptomatic throughout their life, and the diagnosis is only made incidentally when the renal tract is imaged for other reasons.

•However, approximately 10% of patients may present with a complication such as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hematuria, or urolithiasis.

临床表现:

大部分患者无症状,因其它原因行尿路检查时偶然发现;

然而,约10%的患者因并发尿路感染、血尿、肾结石而表现出相关症状。

Imaging features 影像表现

Radiography: May see medullary nephrocalcinosis (calcifications within medulla) or urolithiasis.

平片:可见肾髓质钙质沉着(髓质内钙化)或尿路结石

IVP:

•Gross deformity of papillae with beaded or striated cavities •Distortion broad, shallow, or widely cupped calyces

•Numerous large calcifications

•May or may not have nephrolithiasis

•More prominent linear densities

•Clusters of small, rounded opacities in papillae (cystic dilatation of collecting ducts)

•With or without enlarged papillae and splayed calyceal cups •'Bouquet of flowers' appearance: Ectatic collecting ducts filled with calcification

•Large and dense medullary calcifications

•'Paintbrush' appearance: More than three discrete linear densities in more than one papilla.

•Collecting ducts wider than the normal 200-300 μm in diameter.

•Mild/Moderate/Advanced ductal ectasia:

•Evaluate the adjacent calyx for tumor (e.g.,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r for obstructing calculi.

IVP:

•肾盏严重畸形,可见珠状或条纹状囊腔

•扭曲、增宽、浅淡、扩张的杯状肾盏

•多发大钙化

•有或无肾结石

•较多明显线样影

•肾乳头内成簇的小圆形阴影(集合管囊状扩张)

•有或无扩大的肾乳头及八字形肾盏

•“花束征”表现:扩张的集合系统充填钙化

•大而致密的肾髓质钙化

•“毛刷征”表现:在一个肾乳头内超过三个分散的线样影

•集合管增宽,超过正常直径200-300 μm

•轻、中、重度肾小管扩张

•评估邻近肾盏有无肿瘤(如:移形细胞癌),或梗阻性结石

Retrograde pyelography:

•No filling or poor filling of dilated collecting ducts is seen; contrast injection should not be forceful.

•Tips of papillary ducts are not prone to reflux, regardless of disease severity.

•Can help differentiate cysts of medullary sponge kidney from cysts of other medullary cavities (e.g., papillary necrosis or tuberculosis).

逆行尿路造影:

•可见未充盈或充盈较差的扩张的集合系统,造影剂注射无需用力;

•肾乳头肾小管尖部不易反流,与病变严重无关;

•有助于鉴别髓质海绵肾的囊肿与其它原因(例如:肾乳头坏死、肾结核)导致的髓质空腔而形成的囊肿。

CT:

•Has a 'paintbrush' appearance: Retention of contrast within dilated tubules in pyramids.

•May or may not have medullary nephrocalcinosis and urolithiasis.

•In severe disease, will see extracalyceal contrast accumulation within papillae or abscess.

•May see hydronephrosis and hydroureter secondary to obstruction.

CT:

•“毛刷征”表现:造影剂存留在肾盏的扩张肾小管内;

•有或无髓质肾钙质沉着及尿路结石;

•病变严重时,可见肾盏外造影剂积聚在肾乳头或脓肿内;

•尿路梗阻时可见肾积水、输尿管积水

MRI:

•MRI is an insensitive modality for detecting calcium.

•Has decreased sensitivity in detecting tubular ectasia.

MRI:

•MRI对于钙化的检测不敏感;

•对肾小管扩张的敏感性减低。

Treatment

There is no treatment for medullary sponge kidney. Treatment is based on managing complications when they arise, such as the following:

•Antibiotics for infection

•Thiazide and alkali therapy to decrease stone formation

•Extracorporeal lithotripsy and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for stone removal

治疗:MSK无需治疗,治疗主要是针对相关并发症,例如:

•抗生素治疗感染;

•利尿剂及碱性物质治疗降低结石形成;

•体外碎石及经皮肾结石切除术去除结石。

男,41岁,临床发现双肾结石10年。

女性患者,24岁,体检发现。

鉴别诊断:

1)肾结石:位于肾盂或肾小盏内,增强后排泌的造影剂常把结石掩盖,较大的结石常使其以远的肾盏发生梗阻性积水。

2)肾结核:一般常单侧发生,肾实质内可见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囊腔,囊壁有钙化斑,局部肾盏可见不规则的破坏或造影剂充盈不佳,常并发有肾盏、肾盂积水。

3)肾乳头坏死:愈合期表现为集合小管内或周围弥散性钙盐沉积,钙化较海绵肾更广泛。

肾脏病变的CT诊断,你掌握了吗?

肾脏病变的CT诊断,你掌握了吗? 肾脏病变包括炎症性、囊性和肿瘤性。临床上我们常采用CT辅助检查进行诊断,所以了解不同病变的CT成像各自都有哪些特征是必要的。10月4日湖南省肿瘤医院刘妍老师在医生站APP上为大家带来了《肾脏病变的CT诊断》系列课程,今天我们对肾脏病变中的炎症性病变与囊性病变进行总结,肿瘤性病变将会在下次课程中继续,尽情期待! 整理:L 讲者:湖南省肿瘤医院刘妍 来源: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除先天性疾病外,肾脏的病变主要分为三类:炎症性病变、囊性病变和肿瘤性病变。今天我们将配合病例为大家带来肾炎症性病变和囊性病变的相关知识。 一、肾炎症性病变 急性肾盂肾炎 是肾间质炎症,好发于糖尿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 CT表现:一侧或两侧肾实质内出现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病灶。正常肾实质均匀强化,可衬托出不同强化的炎性病灶。病灶外形不规则,境界不清楚。有时炎症超出了肾实质可以引起肾筋膜的增厚。

图1 图1左上图中,可以看到CT平扫时左肾实质可见片状的稍低密度影,边界不清楚。右下角图中可以看到,CT增强扫描时病变轻度强化,与周围均匀强化的正常的肾实质分界清楚,这是一例急性肾盂肾炎伴出血的病例。 急性肾盂肾炎治疗后,病灶可消失,肾结构恢复正常;少数病例发生纤维瘢痕而引起肾小盏变形。当炎症比较严重时急性肾盂肾炎病灶可以发展为肾囊肿,且两者可并存。当外形不规则、境界模糊的病变,变成圆形或卵圆形、境界清楚的病灶时,即为脓肿形成。脓肿病灶内核包膜下可出现气泡。 图2 图2平扫中右肾可见团片状稍低密度病灶,边缘模糊,境界不清,临近的右侧腰大肌增粗,密度降低,且右侧腰大肌与右肾稍低密度的病变分界不清;增强扫描右肾病变及右侧腰大肌有不均匀强化,右侧病灶内可见一个边界清楚的类圆形囊状低密度影,这是一例早期的肾脓肿伴有肾周感染的病例。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 又称为泡沫细胞肉芽肿,肾盂肾炎黄色瘤等,是一种罕见、严重的慢性肾脏炎症,可产生弥散性肾实质破坏。 占肾脏感染0.6%~1.4%,中年女性好发,病因不清,可能与细菌感染免疫功能紊乱脂质代谢异常有关。单侧肾脏受累多见。

【男性性健康疾病常识】 囊肿2

鉴别诊断 基本检查 1.尿的检查尿常规正常,若囊中压迫肾实质或合并有囊内感染,尿中可出现小量红细胞和白细胞。 2.B超能了解囊肿的个数、大小、囊壁的情况。并可与肾实质性肿块相鉴别,为首选检查方法。典型的B超表现为病变区无回声,囊壁光滑,边界清楚;当囊壁显示不规则回声或有局限性回声增强时,应警惕恶性变;继发感染时囊壁增厚,病变区有细回声,囊内有出血时回声增强。当显像提示有多个囊肿时,应与多房性囊肿,多囊肾相区别。 3.静脉肾盂造影(ivp)能显示囊肿压迫肾实质的程度,并可与肾积水相鉴别。 进一步检查 CT对B超检查不能确定者有价值囊肿伴出血感染恶变时呈现不均质性CT值增加当CT 显示为囊肿特征时可不必再作囊肿穿刺。 (1)肾脏癌肿:呈占位性病变,但易发于深部,从而引起更明显的肾盏弯曲。血尿常见,而囊肿则不见。当肾实质肿瘤压在腰大肌上面,在腹平片上就看不到肌肉的边缘,而囊肿则依旧可见。出现转移的证据(如体重减轻、乏力、触及锁骨上淋结肿大、胸片显示有转移性结节)、红细胞增多症、高钙血症及血沉加快都提示为癌肿。需记住的是,囊肿壁也会发生癌性变。若肾静脉被癌肿堵塞,排泄性尿路造影就不清楚甚或不显影。超声影象及CT总是最后用来做鉴别诊断。血管造影及肾断层X光摄影术可显示在含丰富血管的肿瘤中,有一造影剂密集的“池塘”,而囊肿密度则不受影响。在被证明是其他疾病前,将所有肾脏占位性病变都假定为癌肿是明智的。 (2)多囊肾:正如尿路造影所示,该病几乎总是双侧性的,弥漫的肾盏及肾盂发生扭曲已成其规律。单纯性肾囊肿则多为孤立性单发性。多囊肾往往伴有肾功能损害及高血压,而肾囊肿则没有。 (3)肾痈:该病罕见。采集病史时,可发现在突起发热及局部疼痛前数周有过皮肤感染史。尿路造影显示其病变与囊肿及肿瘤相似,但由于肾周围炎影响,使肾轮廓及腰大肌影模糊不清。此时,肾脏多较固定。将患者在仰卧及直立时肾脏位置加以比较即可证实。血管造影可显示一无血管的病损。镓-67扫描可显示病损的炎症性质,但感染的单纯性肾囊肿也可有相似的表现。 (4)肾积水:症状和体征可与单纯性肾囊肿的表现完全一致,但尿路造影则截然不同。囊肿引起肾脏变形,而肾积水则表现为由于梗阻所致的肾盏和肾盂的扩张。急性或亚急性肾盂积水由于肾盂内压的增高常产生更为局限的疼痛,并因感染而易于使其表现复杂化。 (5)肾外肿瘤(如肾上腺、混合性后腹膜肉瘤):可使肾脏移位,但很少侵及肾脏并使肾盏变形。 (6)能包虫病:其囊肿未与肾盂相通时,难以和单纯性肾囊肿鉴别,因尿中尚不会有包虫及其幼虫。在X线检查中常发现肾包虫病囊肿壁上有钙化。皮肤敏感试验时诊断该病有所帮助。 如何预防肾囊肿复发 相关整本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4519213622.html,/ebook/e36c467c2b160b4e767fcf60.html 对本期求医热线吕女士肾囊肿手术后复发的问题,市中医院市中医院肿瘤、泌尿科主任胡可进行了详细解答,提醒患者怎样预防复发。 何谓“肾囊肿” 胡可说,肾囊肿是最常见的肾脏异常,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2/3以上的患者见于50

临床三基训练医技超声诊断学泌尿生殖系统与肾上腺

临床三基训练医技超声诊断学泌尿生殖系统与肾上腺 (总分:61.00,做题时间:60分钟) 一、(一)选择题 (总题数:31,分数:31.00) 1.关于肾积水,下列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 A.任何情况下,肾窦部出现宽10mm以上无回声区均可诊断为轻度肾积水√ B.肾实质不同程度萎缩为重度肾积水的特征 C.中度肾积水肾外形无明显改变 D.声像图上肾窦回声分离不能一概认为是肾积水 E.重度肾积水时多个囊腔连通 解析: 2.肾脏增大应考虑:①多囊肾;②多发性肾囊肿;③肾移植的排异反应 (分数:1.00) A.①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E.② 解析: 3.多囊肾患者声像图最常见的改变为 (分数:1.00) A.两侧肾及肝脏多囊改变 B.两肾肿大,外形不规则 C.一侧肾脏多囊改变 D.一侧肾及肝脏多囊改变 E.两侧肾脏多囊改变√ 解析: 4.一种两侧肾脏下极相连接的先天异常称为 (分数:1.00) A.马蹄肾√ B.游走肾 C.重复肾 D.驼峰肾 E.S形肾 解析: 5.超声若发现肾脏内实质性均匀或不均匀低回声团块,首先应考虑 (分数:1.00) A.肾孤立性囊肿 B.肾错构瘤 C.肾癌√ D.肾盏局限性积水 E.肾结核 解析: 6.超声发现肾实质内高回声团,边界清晰,常见疾病是 (分数:1.00) A.肾细胞癌 B.肾Wilms瘤

D.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E.肾结核 解析: 7.正常肾脏声像图表现,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 A.肾锥体呈放射状排列在肾窦的周围 B.肾锥体的回声高于肾皮质回声√ C.肾窦呈强回声 D.肾皮质与肾柱回声一致 E.肾门处有肾动静脉出入 解析: 8.肾脏结石超声表现为 (分数:1.00) A.肾盏内长条形强回声 B.肾盏或肾盂内点状或团状强回声伴声影,周围有少量无回声包绕 C.肾盂内不规则强回声光团伴声影 D.肾盏内弧形强光带 E.以上都是√ 解析: 9.肾积水与多囊肾的鉴别要点 (分数:1.00) A.液性暗区形态不规则 B.常合并输尿管积水 C.液性暗区透声较差 D.液性暗区互相通连(肾积水) √ E.液性暗区互不相通(肾积水) 解析: 10.下列不是移植肾发生急性排异反应表现的是 (分数:1.00) A.肾体积迅速增大 B.肾彩色血流明显减少 C.肾内动脉阻力指数RI≥0.85 D.肾体积迅速缩小√ E.肾窦回声减低 解析: 11.正常前列腺的超声描述中,以下错误的是 (分数:1.00) A.横切时呈左右对称的栗子形 B.纵切时呈椭圆形 C.包膜形态整齐,显示不清晰√ D.内部为细小点状回声均匀分布 E.正中线矢状切面图见尿道口微凹现象 解析: 12.前列腺内强回声呈弧形排列在内外腺之间,应首先考虑的疾病是(分数:1.00) A.前列腺炎 B.前列腺结石√ C.前列腺囊肿

全国主治医师考试复习题(肾内科 间质性肾炎及囊肿性肾脏病)资料

全国主治医师考试复习题 (肾内科间质性肾炎及囊肿性肾脏病) 单选题 A1型题: **1.多种药物可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下列哪种药物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可同时引起肾小球微小病变型肾病 A A.非甾体抗炎药 B.磺胺类药物 C.抗肿瘤药物 D.利尿剂 E.利福平 ***2.哪种药物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可见IgG及C3沿肾小球基底膜呈线样沉积 C A.呋塞米 B.西咪替丁 C.甲氧苯青霉素 D.利福平 E.非甾体抗炎药 *3.慢性间质性肾炎最常见于 E A.糖尿病肾病 B.痛风 C.低钾 D.尿路梗阻 E.肾盂肾炎 *4.慢性间质性肾炎的常见早期临床表现不包括 A A.水肿 B.多尿、夜尿 C.低比重尿 D.蛋白尿 E.白细胞尿 *5.多囊肾属于 E A.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性染色体显性遗传 D.性染色体隐性遗传 E.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6.下列哪一项不是多囊肾的常见临床表现 B A.血尿 B.浮肿

C.蛋白尿 D.高血压 E.腹部肿块 *7.多囊肾不宜做下列哪项检查 C A.肾B超 B.静脉肾盂造影 C.肾穿刺活检 D.放射性核素肾图 E.分肾功能测定 ***8.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的基因缺失最常发生在 B A.4号染色体 B.16号染色体 C.8号染色体 D.21号染色体 E.15号染色体 **9.关于多囊肾,下列哪种说法错误 D A.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多囊肾病 B.不宜进行肾穿刺活检 C.腰痛、高血压等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的常见症状 D.常为单侧肾脏受累 E.肾脏体积增大 **10.关于单纯性肾囊肿下列那种说法正确 E A.通过肾穿刺活检确诊 B.常于儿童期起病 C.B超常见双侧肾脏布满液性暗区 D.常引起高血压、水肿等症状 E.预后良好,很少发生肾功能不全 **11.关于单纯性肾囊肿,下列哪种说法错误 C A.常见于50岁以上 B.可无临床症状 C.肾囊肿与肾肿瘤常并存 D.囊肿可为单个或多个 E.一般不需治疗,只有较大肾囊肿压迫肾组织时才需要手术 ***12.通常用下列哪一种检查鉴别肾囊肿和肾上腺样癌肿 D A.尿常规检查 B.肾素—醛固酮测定 C.腹部平片 D.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疾病分类

本文仅详细介绍单纯性肾囊肿。 单纯肾囊肿 疾病简介 单纯肾囊肿(simply renal cysts, SRC)是人类肾脏疾病中最常见的病变,是单侧或双侧肾出现一个或数个大小不等的、与外界不相通的囊腔,其内充满囊液。 疾病特点 病因不清。患者绝大多数为成年人,儿童中少见。男性多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50岁以上的人群,约有50%的人有一个或多个单纯肾囊肿,70岁以上的人中患病率高达90%。

单纯肾囊肿的囊壁薄而透明,内含淡黄色清亮液体,如有过炎症,囊壁可增厚,纤维化甚至钙化。囊肿与肾盂不相通,壁内衬以单层扁平上皮细胞。 较小的单纯肾囊肿生长缓慢,对肾功能影响很小,恶变机会也小,仅需定期观察;对于直径大于4cm的单纯肾囊肿、增大迅速的囊肿、或是可疑恶变的囊肿,应考虑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 通常无症状,多在体检或其它疾病做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部分患者会感到患侧“腰背酸痛”的症状,往往也不是由肾囊肿直接导致的。一些非常大的肾囊肿,尤其是发生囊内出血或感染的肾囊肿会明显的产生腰腹疼痛不适症状。有的肾囊肿恰巧压迫了输尿管或肾盏颈部,会引起肾积水和继发感染,继而出现腰痛、发烧、尿路感染的症状。个别的单纯肾囊肿会发生囊壁癌变,癌变率约为1%,囊肿内有出血时应警惕癌变可能。 检查手段与鉴别 体检常规的腹部B超(或彩超)为首选,既可发现肾囊肿又可作为定期复查的手段。如B超结果不能准确判断囊肿性质,应查腹部增强CT。 鉴别的重点就是把单纯肾囊肿和囊性肿瘤(如癌变的囊肿或内部坏死的肿瘤)区分开来。前者B超、CT下呈圆形均一液性暗区,无强化,壁薄,后壁回声增强,囊肿与肾实质分界清晰而光滑;后者囊壁不规则,囊内有瘤样内容物,囊内有强化。另亦需与肾盏憩室相鉴别,增强CT或静脉肾盂造影(IVP)较为有效。 几个常见概念: “高密度肾囊肿”是指一些比较小的肾囊肿在平扫CT下呈现较高的或等同于肾脏的密度图像,不同于常见单纯肾囊肿表现,易于与肾脏小肿瘤混淆。其高密度来源于含高蛋白的或含血液成分的囊液。与肾肿瘤的鉴别要点是高密度肾囊肿在增强CT 扫描时无密度改变。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能提供较为可靠的判断。 “Ⅱf肾囊肿”、“Bosniak分级”:依据肾囊肿在增强CT下的形态,可以从良性到恶性逐级划分为4级(Ⅰ至Ⅳ),Ⅰ级是较为明确的良性单纯肾囊肿,Ⅳ级是明确的囊性恶性肿瘤。Ⅱf级是介于Ⅱ级和Ⅲ级之间的一种中等复杂肾囊肿,良恶性状态不定,暂不需手术,需要定期复诊,随访病情变化(f即follow、随访之意)。如恶性表现逐渐明显,应立即治疗。 “多发肾囊肿”与“多囊肾”:一侧肾脏可以同时出现若干个单纯肾囊肿,但囊肿之间有正常的肾皮质,囊肿之间无关联,肾功能大多无损伤,称之为多发肾囊肿;而多囊肾是先天性的遗传病,肾脏被无数个泡沫般的囊肿充斥,几乎见不到正常的肾组织,较早出现肾功能衰竭。 治疗及预后

髓质海绵肾的CT表现及临床价值

髓质海绵肾的CT表现及临床价值 髓质海绵肾(Medullary Sponge Kidney,简称MSK),是一种可能与遗传有关的先天性肾髓质内非特异性囊状扩张性良性病变,其特征为肾髓质集合管和锥体部的乳头管呈梭形或小囊状扩张,常伴发感染和尿路结石形成,因其发病率低且无典型临床表现常易漏诊和误诊,近年来随着多排螺旋CT的广泛使用,该病检出率有上升趋势,故影像科医生对该病认识能力的提高,对临床早期诊断及提示诊断有很大帮助。该研究回顾性分析该院2021年1月—2021年11月期间诊治的26例MSK患者的CT图像,结合文献,对其CT表现及诊断价值进行总结,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经临床影像学诊断并排除其他疾病的26例MSK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9例,女7例,发病年龄9~71 岁,平均40岁。主要临床表现:腰酸或疼痛不适7例,肉眼或镜下血尿8例,尿检蛋白(+)3例,肾功能异常4例,无肾部相关症状而因作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7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64排螺旋CT,层厚5 mm,层距5 mm,行上腹部CT平扫(其中6例做过KUB检查),18例同时做了增强CT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团注,剂量60~70 mL,流速30 mL/s,包括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 由两名有经验的主治以上医生共同阅片,对本组患者影像表现进行评价与分类,阅片结果不一致者再由两名高级别医生共同阅片达成一致意见。 2 结果 该组双侧23例,单侧3例(其中左侧2例,右侧1例),共49

个肾脏,除4例因合并多囊肾、肾囊肿、肾炎等致肾脏大小、形态有所改变外,其余患者肾脏大小及外形基本正常。16例患者中共29个肾脏,平扫双肾(13例)或一侧肾脏(3例)内见一个或数个肾锥体内多发钙化及结石影,沿肾锥体呈散在点状、放射状或簇集成团状排列,大小约0.1~10 mm,边界锐利清晰;12例患者中共20个肾脏,双肾(8例)或一侧肾脏(4例)仅表现为钙化而无结石影;6例KUB 及CT定位片显示阴性者,CT横断扫描可见多发斑点状钙化或结石影;16例在钙化或结石影周围见小囊状低密度影(见图1),肾盂、肾盏未见积水征象。增强后除因肾脏本身存在其他影响肾功能疾病者,其余患者肾脏均显影良好,肾小盏外围的钙化或结石影呈增大的假象,周围的小囊状低密度影显示清晰,静脉期肾锥体呈现条纹状、刷子状、小囊状或扇形密度增高(见图2),延迟期显示钙化或结石位于肾锥体乳头部,髓质内低密度灶清晰,集合系统内充满高密度造影剂(见图3);12例平扫无结石的部分病例,CT增强后可见条纹状、刷子状或小囊状造影剂积聚于肾锥体(见图2)。CT同时显示2例患者合并肾上腺占位,5例合并双肾或单肾囊肿,1例患者合并多囊肝、多囊肾,1例患者行ESWL术后伴发肾周炎性渗出。 3 讨论 3.1 病因与病理 该病病因至今无确切定论,有人认为与家族遗传及慢性感染有关,或因胎儿期尿酸盐在肾小管沉积,引起尿潴留,造成集合管扩张所致,但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先天性肾发育异常。病理特征为:肾脏皮质正常,病变局限在髓质,髓质远端集合管扩张形成小囊和囊样空腔,而与肾盏相连处直径正常或相对缩小。 3.2 临床表现 本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大多数为中青年,早期单纯集合管扩张病变局限、轻微或无并发症时多无任何自觉症状,症状的出现是因为扩张的集合管和肾乳头中长期发生尿液滞留引发感染或结石,引起血尿、尿频、腰痛等症状,少数可有排石史。部分病例可因肾浓缩、酸

中国腹部医学影像论坛新年礼物丨肾脏、输尿管、膀胱课件及病例汇总

中国腹部医学影像论坛新年礼物丨肾脏、输尿管、膀胱课件及病例汇总 肾脏、输尿管、膀胱课件 1【专题】成人肾脏间叶源性肿瘤 2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马蹄肾供血动脉的解剖学观察 3多房囊性肾瘤影像诊断 4喝水预防肾结石:自来水与瓶装水,软水与硬水,有区别吗? 5肾实质常见肿瘤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6肾细胞癌TNM分期的CT表现 7肾细胞癌的病理分类变化 8肾嫌色细胞癌影像诊断 9肾血管病变影像学表现大汇总 10肾血管系统的影像学评价 11肾脏病变影像诊断 12肾脏良性肿瘤的CT表现 13肾脏囊性病变的CT诊断 14肾脏囊性肿块的Bosniak分级,2019版本 15肾脏占位2例-嗜酸性细胞腺瘤与肾嫌色细胞癌及分析 16肾脏肿瘤影像诊断思路 17血液系统疾病累及肾脏、肾周组织影像学表现(一) 18血液系统疾病累及肾脏及肾周组织的影像学表现(二) 19【原创】肾占位处理原则与影像分析 20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马蹄肾供血动脉的解剖学观察 21大家一起来学习:多房性囊性肾瘤 22囊性肾癌的影像诊断 23肾脏、输尿管、膀胱、腹膜后病例汇总 24透明细胞肾癌的诊断与鉴别要点你Get✔了吗? 25专题丨肾脏实性肿瘤的MR鉴别诊断 26【WHO分类】肾脏肿瘤(2016版) 27【双语病例】髓质海绵肾(IVP、CT)+鉴别诊断 2812年雕琢,2016 WHO肾脏肿瘤分型更新 29放射科那点事儿|体检查出肾囊肿,我们该怎么办呢? 30综述:肾血管病变的多模态影像学评估 31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表现(上) 32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表现(下)-EAML 33精彩解剖丨肾脏、输尿管、膀胱、肾上腺、前列腺 346种输尿管病变MR表现汇总 35(输尿管下端)内翻乳头状瘤 36(盆腔及输尿管处)恶性血管外周细胞瘤(HPC) 37CT尿路造影在输尿管疾病的应用 38膀胱癌多序列磁共振成像VI-RADS分级 39膀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40膀胱肿瘤影像表现小结 41前列腺癌的磁共振诊断PI-RADS V2 42前列腺癌的诊断误区

泌尿系统CT诊断学

第十二章泌尿系统疾病 序 1.肾脏正常解剖 ①.基本解剖: A.为腹膜后间隙器官,位于脊柱旁肾周间隙内。 B.为实质性器官,表面光滑,位于胸12到腰3椎体水平,长度9-14cm。 C.外层皮质及内侧髓质,皮质伸入髓质为肾柱。 D.内侧中份凹陷为肾门,为肾盂及肾血管进出口。周围间隙为肾窦,内有肾盂肾盏、淋巴血管和 脂肪。 ②.肾旁间隙及肾筋膜 A.肾表面覆盖纤维膜,肾周间隙内充满脂肪,外面由肾周筋膜包饶,肾周筋膜分为肾旁前筋膜及 肾旁后筋膜。 B.肾旁前后筋膜在外侧融合为椎侧筋膜,内侧和主动脉、下腔静脉周围的结缔组织相汇合。 C.肾周筋膜上方闭合,下方部分病例在髂窝和肾旁间隙内可潜在交通。 D.肾旁前筋膜和腹膜壁层间的间隙称为肾旁前间隙,内有升结肠、降结肠、十二指肠降部、水平 部及胰腺。 E.肾旁后筋膜与腹横筋膜之间的间隙为肾旁后间隙,内仅含脂肪、淋巴管和血管。 F.腹横筋膜亦与外侧和椎侧筋膜汇合。 ③.相邻器官: A.右侧:右肾上腺、肝脏、十二指肠降部及结肠肝曲。 B.左侧:脾脏及结肠脾曲。 2.输尿管解剖 ①.基本解剖: A.起于肾盂,沿腰大肌外缘,逐渐向内偏移下行,经骶髂关节内侧,在髂总动脉分叉处进入盆腔, 向前内弧形进入膀胱。 B.长度为25~~30cm。 ②.显影效果正常平扫,很难追踪显示。积水或增强后,显示容易。 3.膀胱解剖 ①.基本解剖: A.位于盆腔下部前方,为富含肌肉的囊性器官。 B.分为底部、体部,分界不明显。 C.膀胱三角:膀胱颈与两侧的输尿管开口组成。 D.分层:粘膜层(移行上皮)、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三角区无粘膜下层。 E.膀胱顶部正中前方有韧带与脐部相连,为胚胎时期脐尿管的退化残余。 ②.临近结构: A.男性:底部为精囊、前列腺,及直肠膀胱陷凹。 B.女性:底部为阴道、子宫颈,及子宫膀胱陷凹。 ③.CT表现: A.大小形态随充盈情况而定,一半为横椭圆形。 B.内壁光整,外壁清晰。适度充盈情况下,壁厚约3mm。 C.尿液高于或接近水密度。增强后尿液密度增加或者呈分层现象。 4.扫描 ①.平扫前的准备工作: A.应空腹,于0.5h前口服3%的泛影葡胺溶液200ml,使小肠充盈; B.扫描前5min再口服一次同样的对比剂约150—200ml,使胃及十二指肠充盈。 ②.增强扫面:可于开始注射对比剂后, A.延时20~~25s开始扫描,为肾皮质期,所获图像显示肾皮质增强明显,肾皮质与肾柱结构清楚, 横断影像呈车轮状; B.延时60~~70s为肾实质期,影像表现为肾皮质与髓质密度近于相等,利于髓质内病变的检出; C.延时3~~lOmin扫描,为肾分泌期,或称充盈期。 第一节泌尿系统先天发育异常 一、重复肾 1.概述:

髓质海绵肾的诊断与治疗

髓质海绵肾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髓质海绵肾临床表现及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分析2例髓质海绵肾的临床表现,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IVP)、B超及CT表现。结果:X线平片见肾乳头、髓质区成簇排列的圆形、椭圆形高密度影。IVP显示收集管呈线状、刷子状、囊状扩张。B超见肾髓质内有散在密丛状排列的强回声光点,后方伴有声影,肾集合管呈囊样扩张。CT有沿肾髓质分布的海绵肾结石,肾增强C7扫描后见结石被造影剂覆盖,同时有增强的条纹状高密度影从乳头伸向髓质。结论:平片、IVP、B超、CT均可用于诊断髓质海绵肾,X线平片、IVP 仍是首选检查方法,IVP对集合管的扩张显示较为特异、直观,B超特别是CT 对海绵肾结石显示率高,对集合管的扩张也能做出一定评价。 [关键词]肾;髓质海绵肾 髓质海绵肾(MSK)较少见,我院近3年收治2例,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做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32岁和48岁。临床表现因腹部不适、腹痛和肉眼血尿就诊。收住院后进行了系统检查。 1.2 2例患者病变累及右侧,其中1例伴有肉眼血尿,B超示髓质内有散在或密丛状排列的强回声光点,后方伴有声影,肾可见集合管的囊样扩张。肾平片见肾乳头、肾髓质区有成簇排列的圆形、椭圆形点状高密度影,如绽开的礼花。IVP显示收集管呈线状、刷子状、囊状扩张。肾CT平扫表现为沿肾髓质分布的小点状高密度影,CT上高密度影主要位于肾髓质锥体顶端,3~20余个不等;肾呈典型的簇状排列,肾髓质内可见有密度减低区,肾平扫时所见点状高密度影增强CT扫描后被覆盖,同时可见从乳头伸向髓质的增强条纹。 2 讨论

2022放射医学(中级)考试真题精选及答案8篇

2022放射医学(中级)考试真题精选及答案 8篇 2022放射医学(中级)考试真题精选及答案8篇第1篇 X线透视是利用 A.穿透作用 B.荧光作用 C.电离作用 D.感光作用 E.着色作用 参考答案:B 关于分析X线影像应遵循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先确认摄影技术是否符合诊断要求 B.系统地观察X线征象 C.区分正常与异常的X线影像 D.详细分析异常X线表现特征等 E.影像分析与诊断无需结合临床

正确答案:E影像分析与诊断必须结合临床。 MRI设备运行会产生一定的噪声,磁体间内装修要求使用吸音材料,通常要求磁体间的噪声水平小于 A、100dB B、90dB C、65dB D、55dB E、45dB 参考答案:B 男,9岁,癫痫。CT示右顶叶表面有一裂隙,向内并延伸到侧脑室旁,侧脑室外侧可见一局限性突起与其相连,最可能的诊断为 A.空洞脑 B.脑软化 C.脑裂畸形 D.穿通畸形 E.蛛网膜囊肿 答案:C 输尿管结石

A、平片常不显影 B、应做CT C、静脉肾盂造影结石以上输尿管可扩张 D、静脉肾盂造影无改变 E、血尿比肾结石少见 参考答案:C 输尿管结石的MRI表现中,哪项是错误的 A、MRI对钙化确定不敏感,因而很少用于检查输尿管结石 B、MRU图像中输尿管的表现类似于IVP C、结石在MRI图像中均为无信号 D、除了MRU外,其他MRI检查均不能清楚显示结石 E、增强MRI检查能清楚显示结石 参考答案:D 下列哪个器官不位于腹膜后间隙内 A、胰腺 B、肾脏 C、肾上腺 D、输尿管

E、胆总管 参考答案:E 2022放射医学(中级)考试真题精选及答案8篇第2篇 早期妊娠时围绕羊膜囊的结构是 A、羊膜 B、绒毛膜 C、底蜕膜 D、胎盘 E、卵黄囊 参考答案:B 骨显像时,放射性缺损区多见于溶骨性病变,下列哪种肿瘤骨转移主要呈现溶骨性反应 A、前列腺癌 B、成神经管细胞瘤 C、肾癌 D、肺癌 E、甲状腺髓样癌

探析先天性肾囊肿性疾病的CT诊断

探析先天性肾囊肿性疾病的CT诊断 摘要:许多肾囊肿性疾病与遗传和先天因素有关,如多囊肾、髓质海绵肾、多房性肾囊性变,肾多房性囊肿等。目的讨论先天性肾囊肿性疾病的CT诊断。方法根据CT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多囊肾CT表现为双肾增大,肾质内有多发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区,CT值可与水相似或为高CT值;髓质海绵肾CT能发现亚临床无尿路症状的患者,平扫两肾正常或髓质钙质沉着,典型者呈花束状排列。增强扫描可见钙化周围扩张的收集管内造影剂聚集,造成钙化影增大的假象,从乳头伸向髓质的低密度囊状影代表未显影的扩张肾小管,而增强的条影则代表造影剂在扩张肾小管内的聚集,CT还可显示乳头钙化及其他脓肿并发症等。关键词:先天性肾囊肿性疾病 CT诊断多囊肾髓质海绵肾 许多肾囊肿性疾病与遗传和先天因素有关,如多囊肾、髓质海绵肾、多房性肾囊性变,肾多房性囊肿等。 1 多囊肾 有婴儿型和成人型之分,婴儿型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大约10000个新生儿中有1例,男女之比约为2:1。病理上双肾呈弥漫性肿大,内部充满数毫米大小的囊肿,切面呈蜂窝状,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呈梭形束状扩张,放射状排列。本病主要发生在婴儿,尽管少数患儿可存活到儿童,甚至青年时期,但一般存活时间不长,因此我们主要讨论成人型多囊肾。 成人型多囊肾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已知致病基因在第16对染色体上,约500~800个尸检中有1例,人群发生率约为%~2%,一般为两侧发病,40%~60%可并发多囊肝,其特征性表现是双肾弥散性囊肿形成,有高血压,是引起肾功能衰竭的第三大原因。 平片可见肾影大,轮廓不规律,分叶状,可有结石。IVP可提示双肾功能不全,逆行肾盂造影可见肾盏受压、缩短、分离及聚拢等改变,肾盂拉长,弯曲后可呈蜘蛛腿状。 B超显示两肾区有多数大小不等的液化暗区,边界清楚,肾实质回声增强。CT表现为双肾增大,肾质内有多发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区,CT值可与水相似或为高CT值,后者可因囊内出血、内含高密度粘液、蛋白,囊内感染或部分体积效应所致。囊壁可有钙化,肾盂、肾盏由于多发性囊肿受压变形,收集系统内可有结石并存,增强扫描后囊肿本身密度无变化,囊肿间肾组织根据肾功能情况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如患者同时有肝、胰的囊性病变也能一并显示。

髓质海绵肾的CT诊断

髓质海绵肾的CT诊断 作者:林喜文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第21期 【摘要】目的探讨CT扫描对海绵肾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髓质海绵肾患者的CT表现。结果髓质海绵肾的CT平扫显示肾锥体内多发小斑点状结石影,增强扫描后扩张的肾集合管内结石周围有造影剂充盈,无结石的肾锥体内可见条纹状或小囊状造影剂聚集。结论 CT可敏感发现肾锥体内细小结石及早期的肾集合管扩张,有助于髓质海绵肾早期诊断和并发症的检出。 【关键词】髓质海绵肾;CT扫描;X线计算机;诊断 髓质海绵肾(medullary sponge kidney,简称MSK),其特征是一个肾或两个肾的锥体的集合管呈梭形或囊状扩张,致肾脏似海绵状,故称海绵肾。以往海绵肾的影像诊断主要依靠B超肾、静脉尿路造影(IVP)等检查。近年来随着CT 的普及应用,海绵肾的诊断率不断提高。为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本文对7例海绵肾的CT征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海绵肾的CT表现及CT扫描对早期海绵肾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海绵肾患者7例,男3例,女4例,其中2例为儿童,年龄分别为6岁和9岁,5例为成人,年龄分别为35岁、38岁、39岁、42岁、45岁。1例有肉眼血尿,3例腰痛不适伴多饮多尿,1例尿检蛋白(+),2例功能衰竭。 1.2 检查方法采用GE螺旋CT机,患者仰卧位,先行定位像扫描,于肾区采用层厚2.5 mm,连续薄层扫描,7例MSK均作CT平扫及增强扫描,特别注意动脉期CT表现。在病变区如出现高密度钙化灶、低密度灶、水样低密度灶等进行CT 值的测定。 2 结果

2.1 CT表现 7例平扫都可见1个或多个肾锥体内多发小斑点状结石影,大小约 0.1~10.0 mm,散在或簇集成团;双侧肾脏发病6例,单侧发病1例,其中有1个肾腹部平片阴性,CT平扫却发现肾锥体内细小结石。2例CT发现并有肾实质小囊肿。肾小盏杯口外锥体内见散在钙化点4例,其中伴周围低密度、类圆形囊状影3例。1例仅见双肾实质内低密度类圆形囊状影,CT值10~26 Hu,并集合系统紊乱,肾皮质髓质、结构模糊。 2.2 强扫描显示肾功能均良好,动脉期肾小盏周围的钙化灶不明显,而肾髓质内不规则或类圆形低密度灶较清晰,典型者可见扩张的肾集合管内结石周围有造影剂充盈而显示“增大”,呈围绕肾盏的菜花状囊样扩张,或无结石的肾锥体内呈条纹状、刷子状、小囊状或扇形造影剂积聚,其中有1个肾IVP未发现肾集合管扩张显影,而CT增强扫描却显示肾锥体内集合管呈条纹状、刷子状或小囊状显影,这是MSK较早期的CT表现。 3 讨论 3.1 病理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先天发育异常,可能是由于肾源性胚基与输尿管芽胚异常连接所致,病变可局限于一个至多个肾锥体,以双侧多见。发病率约1/5 000。肾脏大小正常或因囊肿而稍有增大,边缘光滑。剖面见锥体呈多孔状或海绵状,小囊腔多数为1~6 mm,50%~90%囊内含有多发性小结石,有淡黄色液体,晚期这些小囊腔可增大,锥体也显著增大。并发感染者,肾间质有程度不一圆形的炎症细胞浸润,肾盏可扭曲、狭窄或梗阻。 3.2 MSK的CT表现根据本组病例并结合文献,海绵肾患者CT主要表现为:①平扫时见肾锥体内小结石环绕诸肾小盏,可单发或多发,呈散在、簇集成团或花环状,一般钙化较小,多呈点状。无肾盂、肾盏的积水征。钙化点区常见类圆形或不规则状低密度灶,边界欠清。肾脏大小形态正常,集合系统分布形态自然,病情较重者肾皮质、髓质结构模糊,集合系统紊乱。可见锥体内条纹状、小囊状低密度影;②增强扫描时,因肾实质明显强化,反而使肾小盏外围的钙化不明显,而邻近的低密度灶显示清晰,有的甚至可见囊状扩张。肾静脉注入造影剂数分钟后,造影剂充填肾锥体内扩张的集合管,使肾锥体呈现条纹状、刷子状、囊状或扇形密度增高;③延迟扫描见钙化灶在肾乳头部位而不在肾盏、肾盂内,髓质内低密度灶清晰,集合系统内充满高密度造影剂,皮、髓质分界清楚;④有些病例,IVP未发现肾集合管扩张显影,CT 平扫肾锥体内无结石或仅散在数量较少的细小结石影,CT增强后可见条纹状、刷子状或小囊状造影剂积聚于肾锥体,这是较早期的MSK的CT征象。需要强调的是:平扫呈环绕肾小盏分布的点状或簇状钙化灶,集合管囊状扩张,增强后因钙化周围的集合管内造影剂聚集,造成钙化影增大的假象。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第三次天天练(附答案)

十月中旬《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第三次天天练(附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30题,每题1分)。 1、以下哪项不属于周围神经系统 A、前角细胞 B、脊神经根组成的脊神经 C、运动细胞 D、视神经 E、嗅神经 【参考答案】:B 2、关于慢性肺心病的心电图诊断标准,错误的是 A、可见高而宽大的p波 B、电压Rv1+Sv5≥1.05mV C、额面平均电轴≥+90度 D、重度顺钟向转位 E、电轴右偏 【参考答案】:A 3、女性,23岁。患风湿性心脏病(风心),二尖瓣狭窄5年,本次因气急,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2小时,拟诊急性肺水肿入院。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估测其肺血管病变程度及右心功能状况属于 A、肺血管病变在早期,右心功能尚佳 B、肺血管病变在晚期,右心功能代偿 C、肺血管病变在早期,右心功能差 D、肺血管病变在晚期,右心功能差

E、肺血管无病变,右心功能差 【参考答案】:A 4、女,36岁。铅笔厂工人。因月经紊乱,皮肤紫癜来就诊。该患者最有可能为以下哪种毒物中毒 A、一氧化碳 B、硫化氢 C、铅 D、氰化物 E、苯系混合物 【参考答案】:E 5、下列哪种结构不参与瞳孔反射传导通路 A、睫状神经节 B、动眼神经 C、中脑顶盖前区 D、视神经 E、外侧膝状体 【参考答案】:E 6、据罗马Ⅱ标准,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必备的条件是 A、胃肠胀气或腹部膨胀感 B、黏液便 C、粪便性状异常 D、12个月内腹部不适或腹痛(可以是非连续性)累计至少12周 E、排便频率异常

【参考答案】:D 7、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 A、重症肺结核 B、尘肺 C、胸部挫伤 D、慢性阻塞性肺病 E、大量胸腔积液 【参考答案】:D 8、关于风湿性疾病的临床特点,下列哪项说法不妥 A、病程多呈慢性,常有反复发作和缓解 B、病变主要累及骨与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如肌腱 C、血中常有多种自身抗体 D、非甾体类抗炎药对大多数病人有消炎止肿之功效 E、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根治功效 【参考答案】:E 9、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非甾体消炎药 B、前列腺素缺乏 C、胃蛋白酶 D、胃酸 E、幽门螺杆菌 【参考答案】:E

西医综合模拟题2018年(58)_真题-无答案

西医综合模拟题2018年(58) (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 A型题 1. 过敏性紫癜肾炎属于哪型变态反应 A. Ⅰ型 B. Ⅱ型 C. Ⅲ型 D. Ⅳ型 2. 男,31岁,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过程中,突然出现发热、皮疹,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出现蛋白尿(1.2克/天),尿沉渣中白细胞(++),红细胞(+)。应首先考虑 A. 急性肾盂肾炎 B. 急性肾小球肾炎 C. 下尿路感染 D. 急性间质性肾炎 3. 哪种药物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可见IgG及C3沿肾小球基膜呈线样沉积 A. 呋塞米 B. 西咪替丁 C. 新型青霉素Ⅰ D. 喹诺酮类 4. 下述哪种药物不宜用于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 A. 硝苯地平(心痛定) B. 开博通 C. 胍乙啶 D. 米诺地尔(长压定) 5. 对于抗肾小球基膜型肾小球肾炎的免疫病理学特征是 A. IgG、C3呈团块状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 B. IgG、C3呈颗粒状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 C. IgG、C3呈线条状沉积于毛细血管壁 D. 肾小球内无或微量免疫沉积物 6. 女,57岁,浮肿、间断血尿18年,查体:血压25.2/16kPa,BUN 27mmol/L,CO2 CP 18mmol/L,血清钾 7.2mmol/L,血清钙1.95mmol/L,Hb80g/L,应首先考虑下面哪种治疗A. 补钙 B. 输血 C. 静滴葡萄糖加胰岛素 D. 血液透析 7. 男性患者,28岁,浮肿、少尿1周,2周前有“感冒”史,血压150/90mmHg,Hb80/L,尿蛋白(+++),尿潜血(+++),尿RBC 15~20个/HP,血肌酐384μmol/L,B超左肾 11.1cm×4.1cm×5.2cm,右肾12.2cm×4.8cm×5.4cm,下一步首选的方案是 A. 给予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细胞毒类药物 B. 给予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C. 抗炎治疗+血液透析 D. 肾穿后再定方案 8. 一例多囊肾患者的女儿,18岁,无自觉症状,行常规体检,体格检查无异常发现,尿常规:WBC 3~4个/HP,RBC 0~1个/HP,Pro(-)。双肾B超及静脉肾盂造影未见明显异常。下列哪一项最有可能 A. 肯定患多囊肾 B. 她不会遗传多囊肾给她的子女 C. 她患多囊肾的概率约为1/2 D. 她患多囊肾的概率约为1/4 9. 女,35岁,腰痛、尿频、尿痛3天,近3年前来反复出现类似症状。尿常规:WBC 30~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风湿病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74)_真题-无答案25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风湿病专业资格(正高副高) 模拟题2021年(74) (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 A1/A2题型 1. 男性,36岁,浮肿,尿少1周,血压120/80mmHg,尿蛋白(++++),血浆白蛋白25g/L,24h蛋白尿总量9g此诊断价值最大的化验是 A. 血脂 B. 肾功能 C. 肾B超 D. 24h尿量的含量,血浆白尿白 E. 蛋白质电泳 2. 男,35岁,下肢水肿2周,血压28/14kPa,尿蛋白+++,红细胞10~15/HP,尿糖+,血肌酐160μmol/L,血白蛋白32g/L。下列哪项对诊断本病价值最小 A. 血常规 B. 肾脏B超 C. 肾脏CT D. 尿蛋白定量 E. 血脂 3. 男性,16岁,骤起严重水肿入院,血压正常,腹水征(+),尿蛋白(++++),红细胞0~2个/HP,24小时尿蛋白定量6g,血Cr100μmol/L,血C3、CH50正常,血白蛋白24g/L,入院后予泼尼松每日40mg口服,2周后肾活检示:肾小球系膜轻度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免疫荧光检查(-),电镜下见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治疗6周后蛋白尿明显减少,8周后完全缓解。本例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 急性肾小球肾炎 B. 狼疮性肾炎 C. 慢性肾小球肾炎 D.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E. 隐匿性肾炎 4. 女性,33岁。尿频、尿急、尿痛1天,肉眼血尿2小时就诊,尿常规:WBC200个/HP,RBC150个/HP,尿红细胞畸形率20%。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膀胱炎 B. 急性肾盂肾炎 C. 慢性肾盂肾炎 D. 肾小球肾炎 E. 急性间质性肾炎

5. 女性,24岁。因咽痛2周,肉眼血尿一天来诊。查体:BP150/100mmHg,贫血貌,双下肢水肿。辅助检查:尿常规示:尿蛋白(+++),红细胞满视野,白细胞5~8个/HP,肾功能正常。血清补体明显下降,ASO正常,ANA(+)。彩超示双肾大小正常。下列哪项检查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最大 A. 骨髓查找狼疮细胞 B. 皮肤狼疮带试验 C. 肾穿刺活检 D. 抗Sm抗体和抗dsDNA抗体检测 E. 抗心磷脂抗体检查 6. 男性,18岁,以肾病综合征表现就诊,查24小时尿蛋白为4.5g,尿圆盘电泳示中分子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浮肿明显,血压及肾功能正常,幼年时有类似发作史,经正规激素治疗后完全缓解,至本次发病前尿检均阴性。治疗8周以后,蛋白尿仅稍有减少,其余无多大改善,此时最好应予以 A. 继续原方案治疗 B. 肾活检,待报告后决定治疗方案 C. 改用环磷酰胺 D. 改用甲泼尼龙冲击 E. 以上都不是 7. 男性,36岁,浮肿,尿少1周,血压120/80mmHg,尿蛋白(++++),血浆白蛋白25g/L,24h蛋白尿总量9g主要的治疗是 A. 抗感染治疗 B. 环孢素A C. 血液透析 D. 糖皮质激素 E. 环磷酰胺 8. 男,35岁,下肢水肿2周,血压28/14kPa,尿蛋白+++,红细胞10~15/HP,尿糖+,血肌酐160μmol/L,血白蛋白32g/L。进一步检查首选 A. 肾活检 B. 肾CT C. 肾MRI D. IVP E. 核素肾图 9. 男性,16岁,骤起严重水肿入院,血压正常,腹水征(+),尿蛋白(++++),红细胞0~2个/HP,24小时尿蛋白定量6g,血Cr100μmol/L,血C3、CH50正常,血白蛋白24g/L,入院后予泼尼松每日40mg口服,2周后肾活检示:肾小球系膜轻度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免疫荧光检查(-),电镜下见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治疗6周后蛋白尿明显减少,8周后完全缓解。本例病理诊断应为 A. 系膜增生性肾炎 B. 微小病变肾病 C. 新月体肾炎 D. IgA肾病 E. 膜性肾病 10. 女性,33岁。尿频、尿急、尿痛1天,肉眼血尿2小时就诊,尿常规:WBC200个/HP,RBC150个/HP,尿红细胞畸形率20%。尿细菌培养结果回报为阴性,可能的原因为

囊性肾病(囊性肾脏病)

囊性肾病(囊性肾脏病) 【病因】 (一)发病原因 1.多囊肾的病因是基因缺失其中成年型多囊肾常是16号染色体的 基因缺失,偶然是由4号染色体的基因缺失,是外显率为100%的显性遗传,因此,单亲的染色体缺失将使其子女有50%的可能性遗传该病。婴 儿型多囊肾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双方均有该病的基因改变才能 使其子女发病,发病概率为25%。 本病与遗传有关的证据有Buck等曾报道一家8个兄弟姐妹,其中有 6人均为肾囊肿,其父亲和叔父亦因尿毒症而死亡,其下一代又有5人 患有肾病;Brasck等报道1个家族4代均发现多囊肾;Reason等曾经报道 孪生子均患此病;Crawford报道,一个40人的家族中有17人发现多囊肾。 本病70%~90%为双侧性,在Lejars报道的62例中,仅3例为单侧;O ickinson报道单侧与双侧之比为1∶26;大体标本检查时见多囊肾体积 较正常肾增大2~3倍以上,曾有报道1例双侧多囊肾重达14436g,Scha cht报道1个囊肿肾为7248g。多囊肾的外表多呈不规则的囊状结节,切 面见无数大小不等的囊肿呈蜂窝状。 婴儿型(Potter Ⅰ型)多囊肾的囊腔呈针头大小,囊肿之间,肾组 织甚少,囊肿增大时,肾实质因被压迫而萎缩,故髓质与皮质的发育 不全,囊腔内含有黄棕色黏液性、脓性或血样液体等,囊肿与肾盂之 间互不连通;成人型囊肿间正常肾组织极为丰富,而且能与肾盂连通 (成人型即PotterⅢ型)。Kasper等曾报道PotterⅡ型多囊肾,大都为 左侧肾,一般无临床症状,也可有肾盂输尿管梗阻或闭锁等,而其他

两型肾盂及输尿管常因被压迫而变狭窄,但并不阻塞;小叶间的动脉分 支亦有受到显著压迫之征象,囊壁为立方形上皮细胞所组成,具有分 泌功能,其下有许多小的动脉,这些血管可因压力增加、破裂而引起 血尿。 2.单纯性肾囊肿(simple cystic kidney disease)为临床常见疾病,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生率增加,病因不详。 3.肾髓质囊性病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也有其他不明因素。 (二)发病机制 1.多囊肾本病发病机制未明。Hilde-brand等认为多囊肾可能是 由Bowman囊扩张而来,也可能是由肾曲小管扩张而成,系由后肾胚芽 发育而成的肾小球、肾曲小管与Wolffian管发育而成的集合管之间的 沟通受到障碍的缘故;Bialestack提出,有些囊肿则是异常增大的肾单位,称为巨肾单位。亦有认为有些囊肿具有排泄功能;Bricker等对囊 肿中的液体进行化学分析,证明其所含成分与尿液相近;Norris等认为 是由于很多临时性的后肾单位不能正常萎缩,一部分肾单位发生局部 缩窄及分节,因而形成大小不同的囊肿;Hepler等则认为是肾脏的血液 循环分布不正常,造成肾实质退变的结果;Hidd-brant认为分泌部(来 源于肾组织的肾曲小管及部分肾小球)与排泄部(来源于输尿管芽的集 合管、肾盂等)在发育时期彼此失去联系,分泌部成为盲端,其分泌物 无从排出,故形成多数囊肿;另有人认为是机械性因素如胎儿时期局部 炎症引起排泄管纤维阻塞,或由于管型及不溶解性钙盐阻塞,使尿液 不畅引起肾小管扩大的结果。尚有以下两种说法能解释一些临床现象: (1)Lambert通过肾脏连续切片,详细研究了婴儿及成人有囊肿的 肾脏,指出多囊肾的囊肿有3种形态和来源:①肾小球囊肿;②肾小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