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行为理论及其意义观研究

言语行为理论及其意义观研究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其涉及到人与语言之间的关系。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而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表达方法。它关注人们使用语言来交流、表达、沟通以及构建关系的过程和方式,探究语言的作用和意义。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深入了解语言的本质和作用,还在于增强人们对他人和自我表达的理解和认识,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不仅仅是在传达信息,还涉及到一系列言语行为,包括指示、提问、承诺、请求、抱怨、赞扬等各种形式。这些行为是通过语言实现的,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行为和关系的发展。因此,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行为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言语行为理论的意义观研究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行为的分类和特征。言语行为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语言行为的分类和特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表达各种不同的语言行为,例如问询、提议、支持、疑问、反驳、承诺等等。这些语言行为的特征和分类对于人们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至关重要。

2. 语言行为的意义和功能。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行为不仅是交流传达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影响他人行为和态度的手段,从而构建关系和塑造身份。例如,一个人的询问可能是为了获得信息,但同时也可以建立与他人的联系和好感。因此,言语

行为理论的意义观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语言行为的深层意义和功能,从而更好地运用语言。

3. 语言行为与社会关系的建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行为可以影响个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例如,一次询问可能表达了尊重和探究的态度,从而增加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而批评和指责可能导致关系紧张和对立。因此,言语行为理论的意义观研究有助于人们基于语言行为构建积极的社会关系。

4. 语言行为与身份认同的关系。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行为有助于实现个体在社会中的身份认同和塑造。通过语言表达,人们可以传递自我形象、价值观和态度等信息,进而获得社会认同和尊重。因此,言语行为理论的意义观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语言行为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为塑造积极的自我形象提供指导。

5. 语言行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行为不仅要确保表达内容的准确和清晰,还要考虑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因此,言语行为理论的意义观研究有助于人们正确使用语言,避免因语言行为不当导致的误解、冲突和伤害。

下面将通过五个例子来进一步阐述言语行为理论及其意义观的研究。

例子一:提问

提问是日常语言行为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在不同场合中,提

问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意义,包括询问信息、进一步了解、审查和批判等。例如,就餐时,顾客可以通过询问菜单来了解餐厅提供的餐点和价格信息。而在学术讨论中,提问可能旨在对论点进行进一步探究并形成更合理的结论。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提问是一种语言行为,它包括语言形式、意图和效果三个方面。语言形式是指提问的语言形式,如使用疑问词、语调上扬等。意图是指提问的目的和意义,各种目的和意义有不同的提问方式。例如询问信息时,通常使用简短、直截了当的疑问句。而在学术讨论中,提问通常要求更深入的思考和回答。效果是指提问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提问方式和效果需要针对场合和目的进行分析和选择。

例子二:赞扬

赞扬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行为,其作用是对他人的行为、能力和品质等进行肯定和鼓励。赞扬可以促进个体的信心和自尊心的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其积极的行为和表现。例如,老师可以对学生的优秀作业给予赞扬,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赞扬需要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恰当心态、情感和态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者Austin提出了“承诺行为”与“表达行为”的概念。赞扬有时既是一种承诺行为,也是表达行为。承诺行为包括一个人的言语行为在执行之后就不存在;表达行为则不是如此。赞扬常常是承诺行为,是由说话人对被赞扬人在某些方面的“表现”做出相应的反映。不过并不是

所有的赞美都是承诺行为,即赞美者还有权或责任证明自己说的话是真实的或负责任的。因此,在进行赞扬时需要特别注意个人情感和态度的表达方式,以确保对方能够理解和接受。此外,赞扬也应该尽量真实和客观,避免过度夸张和虚无。

例子三:请求

请求是一种表达愿望、要求或期望的语言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请求是面向交流和合作的,需要依据场合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语言方式和表达方式。例如,在商业场合中,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提出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请求,需要合适的礼貌和污言秽语语气。而在日常交往中,则更应该尽量避免给对方带来麻烦。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请求需要基于恰当的语言行为形式进行,例如使用客观、明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具体需求,以及提供需要的信息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场合和目的,避免给对方带来困扰。请求的构成可以依据长期表征性意义、知识背景、身体动作、交际平等关系、语言风格等而变化,人们可以基于这些指标来有效地进行请求的选择和表达。

例子四:抱怨

抱怨是一种表达不满、不满意和反感的语言行为,其目的是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寻求合理的解决方式。抱怨是面向交流和合作的,需要注意语言方式和表达方式。例如,在商业场合中,一个人对某个产品或服务感到不满意,可以采用礼貌的

方式进行抱怨,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抱怨需要考虑场合和目的,采用合适的表达方式和语言形式。在进行抱怨时,需要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过度情绪化、攻击性和无意义的谩骂。抱怨还需要提供具体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以便对方能够明白问题所在,并进行改进。抱怨需要采用合理、公正和公正的语言和方式进行,以避免导致冲突和矛盾。

例子五:表扬

表扬是一种肯定和赞美的语言行为,其目的是对他人的行为、能力、品质等进行肯定和鼓励。表扬具有推动个体行为和表现的积极作用,有助于个体信心和自尊心的提升。例如,在学习中,老师对学生的优秀表现进行表扬,可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表扬需要表达恰当的心态、情感和态度,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表扬需要具有恰当的语言方式和形式,依据场合和目的进行选择。例如,在与上级或长辈交往中,需要尊重和礼貌的表达方式。同时,表扬也需要真实和客观,避免过度夸张和虚无。

综上所述,言语行为理论是对人们日常语言行为的深入研究,涉及到语言形式、意图、效果、分类和特征等方面。言语行为理论的意义观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促

进人们之间相互理解和交流。通过以上分析与说明,可以很好的理解言语行为理论以及它的意义观研究。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解析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解析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奥斯丁(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理论框架和发展,同时也阐述了赛尔(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格莱斯(trice)的合作原则以及Leech的礼貌原则,并举例说明了作者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理解。 1、言语行为理论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就把人类语言区分为“语言”(langue)和“言语”( parole )。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又进一步把人类语言区分为“语言能力”(competence)和“语言运 用”(performance)。二者的理论所涉及的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无论是索绪尔还是乔姆斯基实际上都认为人类的语言活动涉及语言的体系和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但真正对语言使用进行认真研究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言语行为理论的是牛津大学哲学家J. L Austino Austin。其关于言语理论的观点是1955年在哈佛大学讲座时提出来的。此后他在1957年发表了著名的(论言有所为》(《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一书。书中不仅探讨了语言的使用问题,而且系统、具体地对为何说话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这一观点进行了详细论述。美国哲学家Searle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是传达信息的手段,人们是在以言行事,一切语言交流都包括言语行为。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手段,但人类交际的基本单位不仅仅是符号、词、句子或者这些符号、词、句子的标型,而是完成一定的行为,比如:陈述、请求、命令、提问、道歉、祝贺等。不同的行为可以通过同一种言语来表达,同一行为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言语得以实现。言语行为理论强调说话人所表达的是话语的意思而不是语言本身的意思;对于一种结构的研究往往是对意义、语言的使用以及言外之意功能的预设。 在《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一书中,Austin开始明确地把话语分成述谓句或指陈性的语句以及施为句或有施事能力的语句。他指出述谓句的功能在于断言或陈述事实、报道事态,是有真假之分的句子(true or false)(如例1);施为句则是实施一种行为的话语(如例2),它们不具有报道、描述或表述的功能,但却具有实施某些行为的功能,对它们不用“真假”来衡量,而是用“适宜性条 件”(felic itous)或“非适宜性条件”( infelicitous ) ,“诚实”(sincere)或“不诚实”(insincere),“真实”( authentic)或“不真实”(inauthentic),“使用得当”(invoked)或“使用不得当”( misinvoked)来衡量。 例1: London is the capital of England. 例2:I name my daughter Jane. Austin把言语行为分为五类:裁决类(verdictives ) ,如“描述”、“估计”;施权类(exercitives ),如“命令”、“禁止”;承诺类(commissives ),如“答应”、“保证”;阐述类( expositives ),如“描述”、“肯定”;表态类(behabitives ),如“道歉”、“感谢”、“抱怨”等。Austin后来还根据施为动词的有无,把施为句进一步划分为显性施为句(explicit per-formatives)和隐

也谈言语行为理论

也谈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首先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不仅仅是为了说话,更是为了通过说话来实施某一行动,即以言行事,这是现代语用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无论对哲学研究、语言研究还是对语言习得研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标签: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功能分析 一、引言 从广义角度看,言语行为理论讨论的是言与行,说话与做事的关系,这个话题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于把“言”和“行”区别对待,这在中西方的语言中都能找到例证。如《论语》中关于孔子见其弟子宰予白天睡觉而表达气愤的记载:“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在孔子看来,“言”是“言”,“行”是“行”。西方有一句谚语“Action speaks than words”,这反映出在西方人的观念里,“言”与“行”也是对立的。然而,1955年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面世给语言学界带来了新的冲击,为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但任何人的思想都离不开当时的学术氛围,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的,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同样有其理论渊源。 二、理论渊源 (一)日常语言与哲学研究的关系 奥斯汀赞同语言进化观点,他认为现存的语言形式是语言进化过程中幸存的强者,其中蕴藏着人们认为值得加以区分的所有差异和值得保存的种种关系,这些差异和诸种关系是任何一个坐在书斋里的教授冥思苦想不出来的。因此,奥斯汀假定,在被证伪之前,自然语言保存下来的区别与关系都是有价值的,可作为研究哲学问题的起点。 (二)行为研究的方法论 奥斯汀认为传统的行为理论抽象、空洞、过于简单化。以“行事”为例,奥斯汀指出“行事”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概念,常用来指实际上不同的行为。他提倡逐一分析具体行为,而不应满足于泛谈“行事”这个笼统的模糊概念。 (三)奥斯汀关于“叙述句”和“施为句”的划分 奥斯汀提出了陈述语句和实施行为语句的概念。他认为陈述语句的功能是陈述事实、描述过程或状态,它具有或真或假的性质。如: (1)a.The cat is on the mat.

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的应用 语言作为一种行为存在于我们的日常交际中,被人们广泛的使用,对言语行为的关注有助于提高我们语言使用的语用意识。在此,我对“请求”、“拒绝”和“撒谎”的言语行为进行一个讨论。 2.1“请求”言语行为 “请求”是一种使役性的言语行为,它的使用涉及到面子的威胁也就是礼貌及其程度问题。因此,人们在运用表示请求的言语时为了顾全面子,通常都不会直截了当的发出请求,而是借助一定的辅助性话语和间接性话语,以降低请求所产生的使役性,或减少该行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例如: (1) 嗨,小张,我的自行车坏了,可不可以借用一下你的?我明天一定还你。 例(1)是一个请求借用自行车的言语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此类的话语随处可见。例(1)这一长串话语所表达的中心就是“借一下你的自行车”这一中心行为,其他部分都是服务于该中心的附加性话语,其中“嗨,小张”是一种称呼语,用于打招呼,表示友好,引起对方注意;“我的自行车坏了”是一个信息的陈述,是提供请求原因的辅助性话语,为之后所实施的请求的言语行为创造条件;“可不可以…?”是人们实施请求行为时采用的委婉形式,有助于降低请求产生的驱使性;“我明天一定还你”则是实施请求的后置辅助性话语,它可以推动促成该行为的顺利实施。由此可见,言语行为在具体运用于请求时,根据语境添加大量的附加性话语请求功能的顺利完成。 2.2“拒绝”言语行为 “拒绝”言语行为是针对对方的请求、邀请或建议之后,说话人做出的一种“不合作性”选择,有时候也就是我们汉语所指的“婉言谢绝”、“断然拒绝”、“一口回绝”等说法,拒绝言语行为广泛存在于言语交际,而且形式多种多样。例如, (2)女儿:妈妈,我去逛街了 母亲:不可以,写作业! (3)小王:小明,你把橡皮擦借我用下吧 小明:上次你都不借我 (4)甲:明天下午去打球吧! 乙:我明天有课 (5)甲:请问考试是在什么时间啊?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研究评析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研究评析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分类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由Austin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后由Searle继承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一套更加完整的言语行为理论。此理论已成为哲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尤其是现代语用学的核心课题之一。本文对两位学者就言语行为理论所作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评析,并指出了其作用与不足。 一、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 (一)Austin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索绪尔就把人类语言分为“语言”和“言语”。到上世纪s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又进一步把人类语言分为“语言能 力”(compr(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performance)。但真正对语言使用进行认真研究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言语行为理论的是牛津大学哲学家Austin。他于19ss年在哈佛大学进行讲座时提出了关于言语理论的观点,此后于19s7年发表了著名的论作《论言有所为》。书中不仅探讨了语言的使用问题,而且对“为何说话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这一观点进行了系统、具体的论述。他提出:“语言不仅是描述客观世界的工具,而且是一种行为,即言语行为。” (二)Austin言语行为理论研究成果 在((论言有所为》书中,Austin明确地把话语分成叙事句(performatives)和指陈性的语句,即施为句(consta-lives)。前者描述所做的事情,而后者是说事同时也在做事。他指出叙事句的功能在于断言或陈述、报道事实,是有真假之分的句子,如:1 am an English teacher.说此话时,此人只是陈述了自己是英语教师这一事实。施为句则不具有报道,描述或表述的功能,而是在说话的同时实施了某种行为。Austin认为对施为句不能用“真假”衡量,而是用“适宜性条件”或“得适宜性条件”“诚实”或“不诚实”“真实”(authentic)或“不真 实”(inauthentic)“使用得当”(i n-yoked)或“使用不得当”(misinvoked)来衡量(张莉,2005) 如:I declare the ceremony open.此外,两者的句法特征也有所不同。前者可以用副词hereby来修饰,而后者则不可(张春隆,1994)。 Austin把言语行为分为五类:裁决类(verdictive),如“描述”、“预估”;施权类(exercitive ),如“命令”;承诺类(commissitives),如“应允”;阐述类((expositive ),如“否定”;表态类(behabitive ),如“埋怨”。Austin后来还根据施为动词的有无,把施为句进一步划分为显性施为句和隐性施为句(explicit/implicit performatives)。显性施为句即直接实施某个行为的语句,它们包含有施为动词。隐性施为句间接实施某个行为的语句,它们不包含施为动词。 在此书的后半部分,Austin重新讨论了在什么意义上说话就是说事这个问题。他开始尝试语言研究的对象不应该是词和句子,而是应该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他提出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由三个层次的行为构成,即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言内行为所表达的是字面意思,如:I have a gun.其言内行为所表达的就是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综述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综述 哲学开始向语言学转向,形成了语言哲学研究的热潮。日常分析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说,他的学生同为哲学家的塞尔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并进一步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引起了语言学界、哲学界的普遮关注。言语行为理论因此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言语行为理论也暴露了其不足与缺陷。为了进一步完善言语行为理论,这些问题还亟待语言学家、哲学家共同解决。 一、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随着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的洗礼、19世纪自然科学的革命性进展和20世纪初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科学,传统西方哲学的三大主题:上帝、物质、灵魂逐渐淡出了西方哲学的研究领域。传统哲学的神话被彻底打破,哲学因而面临着严重的生存问题:哲学的出路在哪里? I9世纪后期布尔代数的提出使得数理逻辑得到了成功的发展。这激起了哲学家们对逻辑性质的探究。逻辑是由语言体现的,语言的意义存在于事实、思想和语言之间,既不属于物理世界,也不属于个人的心理世界。因而哲学家开始了对数学的逻辑基础和语言意义进行探讨,开拓出了新的哲学领域和哲学对象,实现了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所谓语言学转向,指的是哲学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作为自己探讨研究的对象,从哲学的角度对语言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关于语言意义和语言使用的哲学研究,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哲学。语言哲学至少有两种意思:一是有关语言的哲学,即把语言当作一种既知的事物,寻求语言及其它与语言至少在探究之初有显著区别的事物之间关系的外部研究,如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语言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等。二是把语言本身作为调查对象的内部研究。 20世纪前半期,大多数英国哲学家都认为语言学的分析是唯一合法的哲学的研究,这些哲学家自称为语言哲学家,称自己的研究为分析哲学。他们发展了新实证主义逻辑学家如卡纳普的某些观点,同时也受到了莫尔、罗素、维特根斯坦作品的影响,他们认为哲学研究过的大多数东西并不是错的,而是无意义的,只是从日常语言的误用中得到了一些显而易见的东西。一旦产生哲学间题的条件受到分析,这些所谓的哲学问题就会消失殆尽;一旦日常语言词语如“好”、“坏”、“责任”、“价值”等的意义得到澄清,道德哲学的辩论就会空洞无物,无以依附。自称为日常语言哲学家的牛津派认为是日常语言未得到适当的运用而导致了哲学问题的产生。他们的主要观点是意义即用法,描述词语的意义就是给出其使用的方式,就是显示词语允许我们完成的语言行为。 二、言语行为理论 1.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在以上大的历史背景和各种思潮的影响下,约翰·奥斯汀的((如何以言行事》在1962年的出版标志着言语行为理论的创立。在该书中,奥斯汀认为并非所有的可分真假的陈述句都是“描写”的,因此奥斯汀把有真假之分的陈述句叫叙事句,将那些既无真假之分又不是用来描述或陈述的句子叫施为句。 奥斯汀的研究重点是施为句。施为句就是具有行事能力的句子.这些句

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 百科名片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最初是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根据言语行为理论,我们说话的同时是在实施某种行为。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说话者说话时可能同时实施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目录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 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言语行为理论的评价 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与问题 言语行为理论英文介绍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 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言语行为理论的评价 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与问题 言语行为理论英文介绍 展开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 言内行为是说出词、短语和分句的行为,它是通过句法、词汇和音位来表达字面意义的行为。言外行为是表达说话者的意图的行为,它是在说某些话时所实施的行为。言后行为是通过某些话所实施的行为,或讲某些话所导致的行为,它是话语所产生的后果或所引起的变化,它是通过讲某些话所完成的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美国的哲学语言学家约翰.舍尔(Searle)对言语行为有了深入的探讨,参考实施言外行为的恰当条件(准备条件、诚意条件、命题内容条件、根 本条件)对言语行为间接指令进行分类。对实施间接指令的各种方式即“指令”这一行为所涉及的几个因素出发考虑:说话人(发出指令者)、听话人(指令对象)和说话人想要听话人去做的动作。例如,在餐桌上请别人 递一下盐瓶,可以有以下各种间接的形式。 以说话人为出发点: a)陈述愿望 I would like you to pass me the salt. b)询问愿望 * Would I like you to pass me the salt? 听话人为出发点: 1a)陈述能力 You can pass me the salt.

浅论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探究的论文-语言文化论文

浅论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探究的论 文 语言文化论文

论文关健词:言语行为理论价值缺憾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使语言具有了三种功能描:描述世界,创造世界与心智加工,纠正了传统的语言单一功能,进一步明确了语言的重要性。本文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述评,并对该理论的价值与缺憾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建议。 一、引言 austin与seade的言语行为理论,和grice的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理论一起促进了语用学的研究,拓展了语言学研究的领域。言语行为理论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他们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如 leech(1981, 1983)t.evinson (1980, 1983 ),顾曰国(1989,1994),陈海庆、张绍杰(2001),张绍杰(1994),辛斌(1995),段开成(1988),束定芳(1989),苗兴伟(1999),扬清(1989)等等。本文作者也参考了国内外多方面研究成果,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述评,分析指出其应用价值和哲学意义,并探讨了言语行为理论的缺憾与不足。 二、austin(1911一1960)与searle(1932一)的言语行为理论 (一)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主张 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主张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说话就是做事。https://www.360docs.net/doc/1019301929.html,”‘”说话人只要说出了有意义、可被听话人理解的话,就可以说他实施了某个行为,这个行为叫做言语行为。任何一种语言里话语的数量从理论上讲都是无穷的,但人们运用这无穷的话语所能达到的交际目的的种类则是有限的。言语行为的本质就是交际者借助话语传达交际目的或意图。不论我们是在向他人提出请求或者是在向他人道歉,只要所说的话语传达了一定的交际意图,完成了一定的功能,我们就是在实施言语行为。 (二)austin对表述句与施为句的区分 austin指出(1962),很久以来,哲学家(或逻辑实证主义者)所持的一种假设是:陈述之言的作用或是描述事物的状态,或是陈述某一事实,两者必居其一,别无他用,而陈述之言所作的描述或陈述只能是真实或者是谬误。哲学家历来关心的只限于陈述的可验证性(verifiability ),即如何验证某一陈述是真实的或是谬误的,以及如何规定某一个真实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应用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应用 摘要:通过对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和舍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奥斯汀认为话语本身就是一种行为,即已言成事。他认为研究的语言行为的重要目标不应该是单词和句子,而是通过两者或者是两者的结合所完成的行为。舍尔除了赞同奥斯汀的观点,也完善了该理论,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此基础上,还有舍尔的简介言语行为。此理论说明并且体现了言语行为理论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奥斯汀;舍尔;应用 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在其著作《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中提出的,他认为话语本身就是一种行为,即已言成事。同时他认为言语行为不是单一的,同一句话可以完成三种行为,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舍尔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同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另外,舍尔将其分为归约性言语行为和非归约性言语行为。该理论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一、言语行为理论的概念及其起源 现代学家认为,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互动的时候,以实现某一特定的交际目的(如询问、请求、命令、警告、

道歉、祝贺、赞叹、感谢等),这些实际上也是完成一种行为,这些行为均可以被称为是言语行为,即以言成事。例如,当顾客去商场买衣服的时候,顾客问销售员这件衣服多少钱,销售人员进行回答,然后顾客接下来又用手指了指另一件衣服,此时销售人员同样也说出了那件衣服的价格。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是所要传递的信息和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发出一种询问。说出“问衣服价格”是一种行为,这是言语行为,用“手指衣服”也是一种行为,这是动作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语言学家奥斯汀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在逻辑学领域盛行逻辑实证主义。该学说认为:“除非一个句子至少在原则上可以实证(即验证他的真假),严格地说它是没有意义的。”例如,“这是一只会设计程序的鸟”“他是第一个吃西瓜的人”这些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句子,因为它们从逻辑角度看均属于空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语言学家都受该理论的影响,一只认为陈述句的功能就是用来“说明事物的状态”或“陈述某项事实”。其说明或陈述受“真”或“假”值这一标准的检验和制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者的实践,一些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对其进行了修正,例如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其著作《哲学探讨》中认为只有联系各项活动即有语言的博弈才能解释话语,同时提出了“意义就是使用”的话

试论通过言语行为理论透析奥斯汀和塞尔的语言哲学观

试论通过言语行为理论透析奥斯汀和塞尔 的语言哲学观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语言哲学 〔论文摘要」20世纪初,西方传统哲学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语言转向”,语言取代认识论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1962年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这一概念,此后,美国哲学家塞尔提出了着名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修正和完善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为我们在新时期全面理解语言的现象和本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域。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首先是由英国牛津大学的哲学家奥斯汀((j. l. austin)1962年在他的着名哲学着作《论如何以言行事》里提出来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类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不应是词、句子或其他语言形式,而应是人们用词或句子所完成的行为(austin, 1962)。奥斯汀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使用上,把语言的使用视为一种行为,抓住了语言的动态特征,开拓了从行为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使用这条道路。 塞尔((j. r. searle)是奥斯汀的学生,他同意奥斯汀的观点,即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不是符号、词或句子,而是被完成了的某种言语行为。不过,他对“言语行为本身夕,与“用以完成言语行为而说出的话语”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认为两者

不是完全对等的关系,不能混为一谈。塞尔系统地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思想,阐述了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分类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这一特殊的言语行为类型。奥斯汀和塞尔都是语言哲学家,他们对语言的研究都是在哲学轨道上进行的。“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为我们全面理解语言的现象和本质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口 一、奥斯汀对言语行为理论的贡献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从根本意义上来说,话语是一种行为,它不仅包含“言有所述”,而且包含“言有所为”,甚至涉及“言后之果”(austin, 1962) o 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是英国的语言哲学家奥斯汀。奥斯汀把“言有所述”的句子称为述谓句(constatives),如句子“中国在亚洲”和“天在下雨”,这两句话有真假值,即对这两句话,我们可以问:“这句话是真的吗?”另一方面,他把“言有所为”的句子称为“施事句”c performatives ),如老师对一个学生说:“我要求你认真听讲。”起初,奥斯汀把他的主要力集中在对“述谓句”和“施事句”的区分上。不过,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人,他发现述谓句和施事句的区分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根据他的观点,施事句的典型句式为“我+施事动词(现在时直陈式主动语态)(+其他成分)”,诸如“我命令……”,“我宣布……”,“我请求……”等等。然而述谓句也可以用这种句式,如“我宣

论言语行为意义理论指导下的交际翻译

论言语行为意义理论指导下的交际 翻译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人们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在这个过程中,翻译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服务,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翻译实践中,言语行为意义理论可以为翻译提供指导,大大提高翻译质量和效果。 言语行为意义理论是指一种关注语言使用及其意义的研究方法。其研究范围包括语言行为中的陈述、命令、询问、承诺、威胁等不同类型的表达。在该理论下,语言行为不仅仅是传递语义信息,更重要的是发出符号表述意向。因此,翻译过程中需要关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意图转化,即源语言中言语行为意义如何在目标语言中得以准确表述。 在交际翻译中,言语行为意义的转化至关重要。例如,英语中说“Can you pass me the salt?”,如果直接翻译为“你可以 给我递盐吗?”虽然语义表述正确,但并未转移源语言的言语 行为意义,即“询问”。正确的翻译应该是“请帮忙把盐递给我”,这样才能符合英语中的言语行为意义,并让交际双方在目标语言中意思相通。 根据言语行为意义理论,言语行为意义的转化可以通过以下四个层次来实现: 第一,认识源语言的言语行为意义。在翻译前,需要对源语言的言语行为意义有清晰的认识。这包括对不同语言类型的

陈述、命令等言语行为意义的了解,以及如何通过语音、语调等方式来传递言语行为意义。 第二,选择正确的目标语言形式。在源语言的言语行为意义基础上,需要选择最符合目标语言言语行为意义的表达方式来实现翻译。这需要准确理解目标语言中的语言行为类型,例如中文中的承诺、询问等。 第三,转化言语行为意义。在选择了正确的目标语言形式之后,需要将源语言的言语行为意义转化为目标语言中相应的言语行为意义。这需要翻译人员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 第四,修正翻译错误。在翻译后,需要对翻译中存在的错误进行修正。这可能源自翻译人员对源语言的言语行为意义理解不准确,或是翻译选择的目标语言形式不符合目标语言的言语行为意义。在修正时,需要针对每个错误进行分析,以提高翻译质量。 综上所述,言语行为意义理论可以极大地指导交际翻译,并提高翻译质量和效果。在实践中,翻译人员需要深入了解不同语言的言语行为意义模式,选择更符合目标语言言语行为意义的表达方式,并进行言语行为意义的转化和修正。这将有助于使翻译的目标语言表达符合源语言的言语行为意义,实现交际的真正目的。

浅谈简述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浅谈简述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意义理论间接行为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于20世纪50年代末所提出的,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在批判奥斯汀理论的基拙上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看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对奥斯汀行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意义理论的发展,间接行为理论的提出。 一、引言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并产生了大量的哲学著述,其中尤以塞尔的著作影响最大。他同意奥斯汀的观点,即认为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不是符号、词或句子,而是被完成了的某种言语行为。不过他又进一步指出,说话者通过说一句话或若干句话来执行一个或若干个言语行为,可是言语行为本身与用以完成言语行为而说出的话语不能混为一谈。塞尔系统地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思想,揭示了实现言语行为的各种有效条件,阐明了言语行为的分类和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问题,并探讨了言语行为的形式化。 二、塞尔对言语理论的发展 如果说奥斯汀把言语行为理论看作是孤立的话语的意义的研究,那么塞尔则把这一理论提高为一种解释人类语言交际的理论。正如塞尔在“什么是语言”一文中所说:“言语行为也被称为语言行为或语言性的行为,通过这个引言,我也许能够说明为什么我认为言语行为在语言哲学中具有重大意义。我认为在任何语言交际的模式中都必须包含一个语言行为。语言交际的单位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符号、词语或语句,甚至也不是符号、语词或语句的标记,构成语言交际的单位是在完成言语行为中给出标

记。更确切地说,在一定条件下给出语句标记就是以言行事的行为,以言行事的行为是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在塞尔看来,讲一种语言就是完成一系列的语言活动,如陈述、命令、询问、允诺等。语言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行为理论,说话是一种受规则约束的实施行为方式。奥斯汀曾提出过实施言语行为的三个恰当条件,即(1)说话人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条件的人;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三、塞尔对意义理论的发展 塞尔认为要把意义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结合起来考察。在他看来,言语行为是通过一些声音或画出一些符号来完成的。但是发出声音或画出符号与完成言语行为是有区别的。重要的区别在于为完成一定言语行为所发出的声音或画出的符号必须具有一定的意义,不具有任何意义的声音或符号是不能完成任何言语行为的。为了回答为何某些声音或符号具有意义这个问题,塞尔引用了英国哲学家格赖斯的观点,并加以修正和补充。格赖斯在“意义”一文中区分了自然的意义和非自然的意义,指出这两种意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与意向性无关,后者则涉及到意向性问题。如:“那些斑点意味着麻疹”,这句话包含的是自然的意义,与人的意向无关;而“那三声铃响意味着‘车满了”,这句话包含的则是非自然的意义,它与人的意向有关。格赖斯着重研究非自然的意义,并把“意义”与“意向”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考察。塞尔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思想,更加强调意义、意图及惯例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他无意去推翻格

论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

论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 论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 关于言语行为的理论先驱者之一,是英国语言哲学家约翰·奥 斯汀。他在20世纪50年代发表的《言语行为论》一书中对言语行为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并提出了言语行为的三个基本层面:语言形式、言外之意和言语行为。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旨在揭示人们如何表达意图、规定真假、制造社会关系等基本的人际交往方式。此理论强调,语言并非只是传达信息的工具,而是构建社会关系、营造社会环境的基石。 在奥斯汀看来,每一次言语行为都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式,并由于此而称之为“言语行为”。形成言语行为的三个层次如下: 第一层次为“语言形式”,也就是人们使用的单词、语句、句法结构等方面的语言。 第二层次为“言外之意”,在这个层次中,对语言的运用可以产生隐含的意义。例如,人们会利用语言的音调,语气,语言组织形式等要素清楚地表达他们的情感,甚至不用说出来。 第三层次是“言语行为”,作者认为语言的这个层次是由某个目标或意图来驱动的。换句话说,人们说话可能不是简单地在表达直接意义的话语,而是通过这些话语来創造相应的效果,并达到他们的目标。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强调了言语行为的说话者与受话者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并揭示了言语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以下是5个例子,来解释奥斯汀言语行为的三个层次。 例子1:一个人说:“我房间里正堆着衣服,如此整洁的事情 我还是第一次见。” 语言形式:这个句子的字面含义就是所说的事实。 言外之意:说话者的语气表明了他是在讽刺自己,这个句子 的隐含意义是,他房间很乱,但是他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是带着幽默的口吻说这个句子,表明他的自我认知。 言语行为:该人的言语行为旨在表达他的自我认知,并希望与听众建立共鸣。另一个可能的目标就是引起听众的注意,让他们共同分享这个人的幽默。 例子2:一个人对他的同事说:“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工作。” 语言形式:这句话是字面意义,是表示这个人的想法。 言外之意:它可能含有这样的隐含意义,即这个人认为自己 比同事更努力或者他感到工作不够高效。 言语行为:该人的言语行为旨在表达他关于两者的感受和建议。

塞尔言语行为理论探析

塞尔言语行为理论探析 塞尔言语行为理论是20世纪初美国哲学家约翰·塞尔提出,他 认为语言的使用既不仅是传达信息,而且是行为本身。这个理论不仅影响了语言学,而且深刻影响了认识论、心理学、哲学等多个学科。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塞尔言语行为理论进行探析,并举出5个例子证明。 塞尔认为,言语行为可以分为表示性言语行为和表现性言语行为两种。表示性言语行为是指通过言语传达信息,如陈述、建议、命令等。而表现性言语行为是指通过言语来达到某种目的,如请求、承诺、威胁等。这种行为与言语本身的意义紧密相关,可以改变造成的社交、心理和情感效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塞尔言语行为理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例子进行说明: 1. 表示性言语行为 当我对你说:“今天天气不错啊”,那么这句话就是一个表示 性言语行为,它的目的是提供天气信息。从信息的角度,这句话的事实陈述是正确的,但如果我们关注更多的是社交效果,那么它在不同的语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果这句话是在工作环境中说出的,那么它可以被理解为简单的信息传达,但如果在浪漫的氛围中说出,它就可能暗示着一种邀请或建议。 2. 表现性言语行为

当我们对朋友说:“我帮你搬家吧”,这个句子就是一个表现 性言语行为,它的目的是展示我的友谊并表现出自己的大公无私。在这种情况下,这句话并不是为了传达某种信息,而是为了表现出一种态度和情感。这种言语行为呈现出一种更为复杂的社交效果,发起者需要通过语言、声音、肢体语言等多种手段来表达他的动机和态度,以达到更为细致和丰富的效果。 3. 承诺 当我们对某个人说:“我将会按时完成这个任务”,这个句子 涉及到一个承诺。承诺是一种表述,它表达了承诺人对监督者的义务和责任,其表现性含义在于承诺人认为自己应该承担起某种责任,并公开地表态。这种言语行为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一旦出现违约行为,将会对关系和信任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4. 命令 当我要求你采取某些措施,提出一些条件,或者让你做一些 事情时,这种言语行为就是命令。命令是一种强制性的表述,它可以改变受命者的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制造出一种权力关系。命令的使用需要特别注意情境和语气,因为这种言语行为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负面情绪和反感。 5. 询问 当我们询问某人的意见或想法时,这是一种表现性言语行为。询问是在追求共同点和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可以促进对话

论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探究

论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探究 " 论文摘要:概述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讨论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以言表意行为,以言施事行为和以言取效行为;研究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意义及其发展和影响。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无论对语言研究还是对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以及语言习得研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论文关键词:奥斯汀;以言表意行为;以言施事行为;以言取效行为 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ohnI_allshawAustin,19l1—19 60)的言语行为理论是当代西方语言哲学中日常语言学派的一种理论。奥斯汀是英国剑桥大学哲学教授,他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不应是词和句子,而应该是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语言理论实际上应该是行为理论的一部分。 1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概述 奥斯汀首先提出语言使用问题并对之进行认真研究。他认为,语言研究的对象不应该是词和句子,而是应该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他在《HowtoDoThingswithds》一书中不仅首先探讨了语言使用问题,而且系统、具体地研究了其中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说话本身为何就是一种行为。他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在以言行事,说出某句话便是做出某件事,说任何一句话时,人们同时要完成3种行为:以言表意行为(theloeufionaryact)、以言施事行为(theiUoeutionaryact)、以言取效行为(thepelfocutionaryact)。奥斯汀认为,以言表意行为表达的是字面意思;以言施事行为表达的是说话人的意图,也称言外之力;以言取效行为指行为意图一旦被受话人所领会而对其产生的影响或效果。关于以言施事行为和以言取效行为,奥斯汀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言语行为是以言表意行为的有意义的单位,完成行为方式的话语是言语行为的主要形式。奥斯汀认为,以言施事行为是约定俗成的,并且言外之力通常也是约定俗成的。对于以言施事行为,说话者必须在遵守一定的惯例的前提下才能完成。而言后行为依赖于语境,不一定通过话语本身就能取得,因此是不确定的。因为语言是一个关系性的功能结构,“它的各个要素只能在此统一的框架内才能理解”。由于话语发生在一定数量与交往双方相关的个人、社会以及文化等因素在内的一定情景中,

言语行为理论论文

语用学中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综述摘要:20世纪初,西方传统哲学开始向语言学转向,形成了语言哲学研究的热潮。日常分析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说,他的学生同为哲学家的塞尔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并进一步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引起了语言学界、哲学界的普遮关注.言语行为理论因此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言语行为理论也暴露了其不足与缺陷.为了进一步完善言语行为理论,这些问题还亟待语言学家、哲学家共同解决。 一、引言 很久以来,哲学家(或逻辑实证主义者)所持的一种假设是:陈述之言的作用或是描述事物的状态,或是陈述某一事实,两者必居其一,别无他用,而陈述之言所作的描述或陈述只能是真实或者是谬误。哲学家历来关心的只限于陈述的可验证性,即如何验证某一陈述是真实的或是谬误的,以及如何规定某一个真实的陈述必须满足的条件等。语言学家奥斯汀则认为有时没有必要也无从区分语句的“真"或“假”,因为有些句子一说出来就是一种行为,而行为只有适当不适当之分,没有真假之分。由此他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奥斯汀的理论第一次在西方学术界把言外之意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应。 二、言语行为理论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就把人类语言区分为“语言”和“言语"。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又进一步把人类语言区分为“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二者的理论所涉及的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无论是索绪尔还是乔姆斯基实际上都认为人类的语言活动涉及语言的体系和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但真正对语言使用进行认真研究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言语行为理论的是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约翰·兰索·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他在1962年发表的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论言有所为》)被认为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奠基著作和核论。奥斯汀在探讨语言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时,首先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人说出话语不仅是提供信息,而且是完成许多其他行为。换言之,语言不仅是描述和陈述客观世界的工具,而且是一种行为,即言语行为。奥斯汀针对实证主义的真值条件语义论提出了了著名的“言语行为三分说”。他认为,一个人在说话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实施着三种言语行为,即以言指事或表述性言语行为、以言行事或施为性言语行为和以言成事或成事性言语行为。继奥斯汀之后,其弟子—美国著名哲学家塞尔在继承和批判他的日常语言哲学分析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以言行事行为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将言语行为系统化、严格化,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是传达信息的手段,人们是在以言行事,一切语言交流都包括言语行为.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手段,但人类交际的基本单位不仅仅是符号、词、句子或者这些符号、词、句子的标型,而是完成一定的行为,比如:陈述、请求、命令、提问、道歉、祝贺等。不同的行为可以通过同一种言语来表达,同一行为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言语得以实现。言语行为理论强调说话人所表达的是话语的意思而不是语言本身的意思;对于一种结构的研究往往是对意义、语言的使用以及言外之意功能的预设. 三、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之处

浅谈论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及语言哲学观

浅谈论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及语 言哲学观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意向性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由奥斯汀提出,经塞尔的完善与发展,已成为哲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更是现代语用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从使用和交际的角度研究语言的意义,为认识言外之力的本质提供了独到的解释方法。塞尔关注语言和心智的关系,认为意义必须联系存在于言语行为中的意向性来解释。探讨了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及其所蕴含的语言哲学观。 一、理论源起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追溯该理论产生的源头,可将其与西方哲学的发展联系起来考察。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发展通常被概括为一个三阶段模式,其中心论题为:本体论一认识论一语言。20世纪初,哲学产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语言转向”( linguistic turn),语言取 代认识论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语言转向”的产生,标志着英美分析哲学时代的开始。从使用的分析方法上看,分析哲学又分为两大派别。其一为逻辑分析派,又称逻辑实证学派;其二为日常分析派,又称日常语言学派。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 . Austin)针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真值条件语义论提出言语行为理论,即著名的“言语行为三分说”:说话行为(locutionary act)、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奥斯汀把施事行为分为5大类型:判定式(verdictives )、执行式(exercitives)、承诺式(commissives )、行为式(behavi-tives)、阐述式(expositives)。言语行为理论从行为的角度来看语言活动,抓住了语言的动态特征,因此它成为语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奥斯汀对施事行为的分类由于缺乏明确的标准,招致了许多学者的批评,但他的一些看法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J . Sear-1e)继承并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提出了著名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建构体现在他对语言学哲学(linguistic philosophy)与语言哲学(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的区分上。语言学哲学试图用分析语言中的特定词语及其他成分的普通用法来解决特殊哲学问题,语言哲学试图对语言一般特征作出哲学的阐释性描述。在塞尔看来,前者是关于方法的研究,而后者是关于主体的研究。塞尔认为他的理论属于语言哲学而不是语言学哲学。在语言哲学的研究过程中,塞尔把言语行为界定为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把言语行为放在研究语言、意义和交际的中心地位。 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一)塞尔对施事行为的分类 塞尔把言语行为理论提高为一种解释人类语言交际的理论。在他看来,讲一种语言就是完成一系列的语言活动。在研究话语的过程中,塞尔区分了命题内容和施事行为,修正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认为每个语句都包括:说话行为(utterance act)、命题内容行为(prepositional act)、施事行为(i1-locutina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