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理论

语用学理论

语用学理论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它强调在语言使用中,上下文、目的和文化背景因素起着关键作用。它不仅关注语言如何形成,还探究语言如何用于表达意义。这种理论对于人类语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语用学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使用语言的人和语言环境共创造了一个活跃的语言社会。该理论的核心假设是,语言的关键功能不再是描述、表达本质的真理,而是帮助发言者实现他们的社会目的。也就是说,发言者在使用语言时并不总是想要描述现实,它更多的是依靠语言来实现自身的社会,文化以及政治目标。

例如,上下文、行动导向和文化造就了一种特定的说话方式,而更确切的说法是,话语行为遵循一定的模式,这既取决于说话者及其周围环境,也取决于其话语行为实现的目标,以及受发言者文化介入的规范。

语用学理论也指出,语言是认知的工具,其能够协助发言者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并建立新的联系,从而改变对话的方向。另外,它也指出,语言使用者有责任使用语言,以及避免采用有害的语言表达。

总之,语用学理论是一种研究人类语言使用的重要理论,它强调了上下文、行动导向以及文化等因素对人类使用语言的影响,并指出了语言的认知功能和使用者的责任。

浅析语用学翻译研究及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语用学翻译研究及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1前言 翻译研究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的学问。现代翻译理论注重如何从变化不定的语境中整体把握原语信息的动态系统, 追求非一字一词的对应,力求达到译文与原文整体效应或读者感受的一致或相似,这种转变同人们对待语言的观点有密切联系。从结构语言学到功能语言学到符号学,有关语言符号系统各层次都得以深入研究, 也给翻译标准的重新审视提供了基础。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往活动, 翻译研究与语用学密切相关, 语用学的迅猛发展, 必然影响和推动翻译活动。语用学源于哲学和逻辑学, 它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 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 尤其注重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 境下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问, 即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 也研究听话人对发话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它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 而是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的理解的意义 以及理解和传达的过程。翻译研究和语用学理论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 即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所不同者, 前者关心的是文本和书面语言, 而后者更重视口语交际及其动态特点。但是这种差异性并不妨碍翻译理论研究者借鉴语用学理论来探讨翻译活动, 反而能促使 完成作者与读者之间成功的交流。如果作者认为读者对某种知识或意境不熟悉并且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解释、理解,他就会把这方面写得详细一些,反之亦然。读者通过阅读作者的作品,获得新的知识、新鲜的感受、经验,与作者达到共鸣,甚至会受作品的影响而采取某种行动,成功地完成作者-读者之间的交流 2语用学与翻译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语用学因其本身的目的性和价值性而不同于语法研究,它是关于人类语言本身的研究。在语言的使用中,说话人往往并不是单纯地要表达语言成分和符号单位的静态意义,听话人通常要通过一系列心理推断,去理解说话人的实际意图。 语用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意义。何兆熊先生(1987)在他的语用学概要一书中指 出:“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从发展的观点看,语用学的崛起是语义研究的发展和延伸的结果,因此可以说语用学是一种对意义的研究。语用学研究说话者如何运用语言以达到交际的目的。从1938 年美国哲学家莫里斯(C. Morris) 对语用学这一术语的提出, 历经几十年, 语用学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其中英国哲学家奥斯汀( J. 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 Speech Act Theory) 、美国语言

专业的语用分析

专业的语用分析 语用分析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语言使用的规则和背 后的意义。它关注的是人们在交流中如何使用语言来达到特定的目的。本文将对专业的语用分析进行探讨。 一、语用分析的定义和背景 语用分析是对语言使用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它关注的是句子背后 的意义、语境中的信息以及特定情境下的交际需求。语用学的历史可 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人们对语言的功能和交际的重视,语用学逐 渐崭露头角。 二、语用分析的重要理论和方法 1. 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认为,每一次语言使用都可以看作 是一种行为,言语的表达不仅仅是句子的表面意义,而是一种具有特 定意图和影响力的行为。 2. 合作原则:合作原则是语用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人们 在交流中基于合作和互助的原则,通过推理和理解说话人的意图来进 行交际。 3. 言外之意:语用学强调除了字面意义之外,还存在着一些隐含的 意思。人们通过推理和语境来理解这些言外之意,这对于准确理解对 方的真实意图非常重要。 三、语用分析的实际应用

语用分析不仅仅是一门学术研究,它也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1. 跨文化交际:语用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差异和误解,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2. 广告和宣传:语用分析可以帮助营销人员理解消费者的需求,设计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广告语言。 3. 法律和政治:语用分析可以揭示政治演讲、法律文书等背后的言外之意,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其真实含义和影响力。 4. 教育和教学:语用分析可以帮助语言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的难点和问题,从而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四、语用分析的挑战和未来发展 尽管语用分析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应用,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例如,如何建立更加全面有效的语用分析理论,如何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等。未来,语用学研究将更加关注数字化时代下的语用现象和问题,并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深度融合。 综上所述,语用分析作为与语言使用相关的学科,在深入理解语言和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言语行为、合作原则和言外之意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功能和背后的意义。未来,语用学的发展将为我们提供更多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方式。

语用学理论

语用学理论——合作原则 格莱斯1967年在哈佛大学作了三次演讲,在演讲中提出了合作原则。 他指出:在言语交际中,双方都希望所说的话语互相理解,彼此总是需要互相合作的,因此都遵循合作原则来达到预期的目的。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包括四条准则:量准则、质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 1、量准则:谈话双方在交流中应提供适量的信息。量准则的违反包含两 方面,一,说话者不提供完整的足量信息,二,说话者提供的信息 超过需要的量。比如江西省和江苏省的同学谈论某一场高数考试, 赣:“这题太难了。”苏:“是啊,感觉和葛军出的一样。”江苏高考 考生大多都知道葛军是谁,但是外省的考生很少听到过他的名字, 此处提供不完整的信息容易使谈论出现一定的障碍。 2、质准则:一般来说,人们在说话时会遵循事实,有效的原则。但有 时人们会说一些缺乏根据的话或者是假话,就违反了质准则。而说 话者与听话者之间产生理解上的差异,有时候造成了沟通不畅,有 时候会出现一些反语、隐喻的现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比如说“我 借他200元”这一句就会引发歧义,债务关系很不明确。 3、关系准则。关系准则指的是会话双方的谈话内容应与话题有关,即 指说话需切题。如果违反这一准则,一方说话时而另一方所说的内 容风马牛不相及,或答非所问,正常的交流交际便不能进行。就算 吵架也是要相互合作的。公交车上一个人不小心踩了别人一下,没 道歉,被踩的人挺生气:“你怎么这样啊,踩了别人也不道个歉。” 若是回答“哦哦哦,对不起对不起。”那可能就没有矛盾了。若是“不 就踩你一脚么,至于这么斤斤计较么”,那可能就在公交车上吵起来 了。若是听到“今天天气不错”这样的回答,估计便是满腹怨气无 处可撒,要么气鼓鼓地离开,要么就直接动手打人了。 4、方式准则:方式准则指对话应简单明了且有条理,交际中应避免晦

语用学

语用学 语用学是在语境中考察话语意义的学科。语用学与语义学都是研究语言的意义。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在语境中考察意义,pragmatics=meaning-semantics。语境是指说话人和听话人共同的知识部分,包括对所用语言的了解以及对交流时的具体场合在内的周围世界的认识。1.言语行为理论 1)施为句和表述句 对事实进行描述,有真假之分的句子称为表述句;在说出的同时,也是在实施某种行为,没有真假的句子,称为施为句。 2)行事行为理论 说话可以在三种意义上被看成做事。第一种为发话行为,移动发音器官,发出一定意义的声音的行为;第二种是刑事行为,在发话行为的同时,表明说话的目的和希望所说的话怎样被人理解,即言外之意;第三种为取效行为,话语对听话人产生的实际效果。语言学家历来关注发话行为,即发音、组词、造句等,取消行为则涉及许多现在无法弄清的心理和社会因素,行事行为称为真正关注的目标,言语行为理论实际就是刑事行为理论。 2.会话含义理论 由H.P.Grice提出。主要探究人们怎样传达没有明确说出来的含义。 1)合作原则 人们在谈话中会有意无意地遵循这样的合作原则:“使你所说的话,在其所发生的阶段,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标或方向”,具体体现为四条原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 2)准则的违背 除谎言外,其他违背准则的情况实际是在更深的层次上遵守准则。会话含义只有依赖合作原则才能推导出来。 主要考点:言语行为的定义,种类,以及实例分析。合作原则及其四条准则的内容,实例分析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话语意义与句子意义的区别 1.What is Pragmatics The study of the use of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 particular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tences and the context and situations in which they are used. Pragmatics includes the study of a: How the interpretation and use of UTTERANCEs depends on knowledge of the real world.人们对话语的理解和运用与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有什么关系 b: How speakers use and understand SPEECH ACTs说话者如何使用和理解言语行为 c: How the structure of sentences is influenc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 and the hearer.句子的结构如何受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关系的影响2.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are both linguistic studies of meaning. What essentially distinguishes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is whether in the study of meaning the context of use is considered. If it is not considered, the study is restricted to the area of traditional semantics; if it is considered, the study is carried out in the area of pragmatics. Semantics studies sentences as units of the abstract linguistic system while pragmatics studies utterances as instances of the linguistic system. The former stops at the sentence level; the latter looks at bigger chunks of conversation. The

专业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

专业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本质、结构和使用规律的学科,涉及词汇、 语法、语音、语用等多个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语言学的 理论也在不断演化,同时也衍生出了许多实际应用。本文将探讨专业 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语音学理论与应用 语音学是语言学中研究语音、发音规则和音位等问题的学科。它的 理论研究帮助我们了解不同语言的发音差异以及语音规律;应用方面,在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和教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语音 识别技术中,利用语音学理论,我们可以通过对音频信号进行分析和 匹配,实现机器对语音指令的准确理解和识别。 二、词汇学理论与应用 词汇学是语言学中研究词汇形态、词义等问题的学科。它的理论研 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词汇的构成和演化规律;应用方面,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和语言教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机器翻译中,通过对不同语言的词汇进行对应和翻译规则的建立,可以实现不 同语言之间的自动翻译。 三、句法学理论与应用 句法学是语言学中研究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的学科。它的理论研究 帮助我们了解语法结构的形成和规律;应用方面,在自然语言处理、 智能问答和文本生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自动问答系统

中,通过对句法结构的分析和语义关系的理解,可以帮助机器准确理 解用户的问题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四、语用学理论与应用 语用学是语言学中研究语言使用和交际行为的学科。它的理论研究 有助于我们了解言语行为的目的和效果;应用方面,在人机交互、广 告宣传和政治演讲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智能助理中,通 过对用户意图的理解和语言背后的语用信息的分析,可以为用户提供 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回应。 总结起来,专业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语言学 的发展和应用。通过对语音学、词汇学、句法学和语用学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使用规律,同时也能在机器翻译、 自然语言处理和语言教学等领域实现更多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专业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必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grice语用学

grice语用学 【原创版】 目录 1.引言:介绍 Grice 语用学 2.Grice 的语用学理论核心: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 3.合作原则的四个子原则:质量、数量、关联和方式 4.会话含义的理解与推理 5.Grice 语用学的应用领域 6.结论:总结 Grice 语用学的重要性和影响 正文 【引言】 Grice 语用学是由英国哲学家赫伯特·保罗·格赖斯(Herbert Paul Grice)提出的一种语用学理论。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在交际中使用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语言背后的意图、目的和交际功能。Grice 语用学理论主要围绕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展开,为我们理解和解释语言在交际中的使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Grice 的语用学理论核心: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 Grice 认为,在交际过程中,为了保证有效沟通,交际双方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被称为合作原则,包括质量、数量、关联和方式四个子原则。 质量原则要求说话者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信念,避免故意误导听者;数量原则要求说话者提供的信息要足够,既不过多也不过少;关联原则要求说话者的表达要贴切,与上下文相关;方式原则要求说话者要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歧义。

会话含义是指在特定语境下,说话者通过话语所表达的实际意图或传达的信息。在交际过程中,理解会话含义需要听者根据合作原则去推理和判断。 【合作原则的四个子原则】 质量原则是合作原则中最基本的原则,要求说话者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信念。数量原则要求说话者提供的信息要足够,既不过多也不过少。关联原则要求说话者的表达要贴切,与上下文相关。方式原则要求说话者要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歧义。 【会话含义的理解与推理】 在交际过程中,理解会话含义需要听者根据合作原则去推理和判断。例如,当说话者故意违反质量原则时,听者可以根据其他原则推断出其真实意图。这种推理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话语背后的含义和意图。 【Grice 语用学的应用领域】 Grice 语用学理论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人工智能等。这些领域在研究语言交际时,都受到了 Grice 语用学理论的启发和影响。 【结论】 总之,Grice 语用学理论为我们理解和解释语言在交际中的使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的提出,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解释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浅析语用学理论在广告语言中的运用

浅析语用学理论在广告语言中的运用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语言的间接性;合作原则;关联理论 论文摘要:广告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广大消费者 的消费行为。广告主为了达到说服消费者购买其广告的产品,往往运用各种各样的语 言表达手段.这些表达手段体现出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语言的间接性、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 语言和文字是广告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出奇制胜的语言是广告的灵魂,广告撰 写者的使命就是艺术性地使用语言和文字来达到传递信息和促销商品的目的。这种艺 术性的语言表达手段体现出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语言的间接性、合作原则、礼 貌原则和关联理论。本文从语用学角度,试图分析其相关理论在广告中的体现。 一、言语行为理论的体现 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j·austin所首创。他认为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 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言内行为(lutinaryat)、言外行为(illutinaryat)、和言后行为(perlutinaryat)。言内行为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人们通过说话可以做许多事情,达到各种目的。言后行为是说话带来的后果。 在广告中,广告制作者通过广告话语这一言内行为,达到对受传人进行言外行为,最后实现言后行为。 [例l]今天你喝了吗?(乐百氏饮料) 说出这句话,这一行为就是言内行为。通过这句看似简单的问句,其言外行为就 是提醒别人去买乐百氏饮料。其引发的言后行为就是人们购买乐百氏饮料,达到其广 告的目的。 [例2]盗贼是不管春夏秋冬的!(标准意外保险公司) 说出这句广告词本身就是一种言内行为,通过言内行为达到威胁恫吓的目的,这 就构成了言外行为,通过这种言语活动,促使人们采取某种行动以便消除某种潜在的 危险,即购买其保险,实现言后行为。 二、语言的间接性的体现 人们常常不是坦直地去说自己想说的话,而是往往通过某种方式间接地去表达自己。这种语言使用中的“转弯抹角”的现象就是语言的间接性。从言语行为来看,

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

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 关联理论是一种解释人类交际和话语理解的语用学理论,其基本思想是听话者或读者在理解话语时,会根据语境假设和认知语境来寻找话语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从而理解话语的含义。在认知语用学领域,关联理论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语言使用中的许多现象。 认知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使用和语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语言使用是在语境中进行的,而语境又是由一系列与语言使用相关的因素构成的。在认知语用学中,有四个基本的原则:概括性、差异性、相似性和对比性。这些原则为关联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在语言使用中,关键词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提供关于话语内容的线索,帮助听话者或读者更好地理解话语的含义。例如,当我们听到“警察”这个词时,我们可能会想到“罪犯”、“逮捕”、“法庭”等词语,这些词语与“警察”这个关键词相关联。关键词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关联理论提供重要的依据,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使用中的关联性。 在认知语用学中,关联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许多语言使用中的现象。例如,在广告中,广告商通常会使用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词语来吸引观

众的注意力,如“美味”、“可口”、“健康”等。这些词语可以引发观众的情感反应,促使他们购买该产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利用关联理论来理解别人的话语。例如,当有人发出“啊”的声音时,我们可能会认为他/她感到惊讶或者是痛的。 结论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关联理论在认知语用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语言使用中的现象,还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语言实践。通过寻找关键词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感受,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别人的话语。因此,关联理论的应用将会在语用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关联理论在语用学领域的发展方向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关联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探讨其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例如,可以研究如何利用关联理论来指导机器翻译、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发展。 将关联理论与其他的语用学理论进行比较和整合,以便更好地解释语言使用中的现象。例如,可以将关联理论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理论进行比较,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差异。

浅析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理论

浅析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理论 如何规范言语行为,实现言语行为的合理化发展,哈贝马斯的的普遍语用学理论给出了答案。本文分析了言语结构、有效性要求交往性资质等方面,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哈贝马斯对言语分析的另一个维度。 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领袖人物,也是新马克思主义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颇有造诣地对各个学科进行交叉分析研究,研究领域涉及语言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解释学、政治学等多个方面。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理论是一种以言语行为为基本单位的语言哲学研究,他试图用理性的力量规制言语行为,让每个人合理地运用语言,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生活更加美好。 一、言语的双重结构 什么是普遍语用学?普遍语用学是以研究言语的实际功效或作用为出发点,以言语行为为基本单位,使语言建立在普遍规范的理性基础之上,达到“言以致用”的目的。哈贝马斯指出,“我已经提议用普遍语用学来指称那种以重建言语的普遍有效性基础为目的的研究。”这就是说,普遍语用学把言语,即在话语中对句子的使用,作为可以进行规范分析的基础单位,再此基础上,把理性具体深入到对言语的实际运用中,发挥言语的力量。 哈贝马斯认为,“普遍语用学的认为乃在于言语双重结构的合理重建。”。那么,言语的双重结构是指什么?言语的双重结构是指语言的基本使用单位——句子,包含以言行事成分和陈述性成分这两重结构。首先,以言行事,简言之,以言语的表达促成某件事情的完成。具体说来,它是指言说者在对听者言说的句子中,暗藏着试图与听者建立某种关系的意愿,通过“言” 达到听者愿意理解或帮助言说者完成某件事情。其次,言语的另一重结构,即陈述性成分,是以言行事的内容载体,它是指言说者对听者所说的句子中陈述的具体内容。 交往活动发生时,言语不可避免地把言说者和听者带入了与言语双重结构相对应的两种水平:主观际性的水平与陈述性内容的水平。笔者用以下几个例子来说明言语的双重结构: (1)A对B说:“今天要下雨,请给我一把雨伞。” (2)C对D说:“上课时不准说话。” 在第(1)个例子中,以言行事成分指的是A试图通过他的言语行为从B那里获得一把雨伞,在这里,A必须与B建立某种关系,试图让B理解A的言说,成功取得雨伞是A此番言说的目的。陈述性成分指的是A对B所说的具体内容,即“给我一把雨伞”,而不是其它的东西。在第(2)个例子中,“上课时不准说话”的以言行事成分在这里暗含了某种人际关系,我们可以推测出,C和D的关系是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关系,“不准说话”是言语所要达到的行为目的。陈

语用学概述

语用学概述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语言使用的规则和特点。它关注的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所表达的意义和目的,以及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交际情境。语用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它不仅仅关注语言的结构和形式,还关注语言在实际交流中的应用和效果。 语用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交际行为:语用学研究语言交际的各个方面,包括言语行为、语用规则、言语行为的意义和效果等。它探讨人们在交流中是如何使用语言,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2. 言外之意:语用学关注的不仅仅是字面意义,还包括言外之意。人们在交流中常常使用间接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通过隐喻、比喻、讽刺等手法来传递信息。语用学研究这些言外之意的表达方式和解读方法。 3. 语境和交际情境:语用学强调语言使用的背景和环境对语言意义的影响。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者如何根据交际情境来理解和运用语言。 4. 社会文化因素:语用学认为语言使用是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惯可能导致人们在交流中使用不同的

语言策略和表达方式。语用学研究这些社会文化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语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对真实语言数据的分析和实验研究。通过对真实语言数据的分析,研究者可以发现语言使用的规律和特点。而实验研究则可以通过控制变量来验证语用学理论的有效性。 语用学的研究对于语言教学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语言使用的规则和特点,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例如,在教授外语时,教师可以教授学习者如何根据交际情境来选择和运用语言,以及如何理解和解读言外之意。同时,语用学的研究也对翻译、口译等语言相关的职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语用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语言使用的规则和特点。通过研究语言交际行为、言外之意、语境和交际情境、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语用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它对语言教学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其他语言相关的研究和职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英语教育中的语言学理论

英语教育中的语言学理论 在现代社会中,英语已成为一门不可或缺的工具性语言。为了掌握这门语言,我们不仅需要学习其语法、词汇等基本知识,更需要了解其语言学理论。本文将介绍英语教育中的语言学理论。 一、语言习得理论 语言习得理论(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是研究语言习得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该理论认为,语言被视为是一个纯粹的行为,是通过语言训练和反复的口头练习获得的。这种行为型学习被称为“习得论”,强调外部的因素对语言习得过程的影响。在英语教育中,该理论支持通过语言训练和反复回忆来获得英语能力。 二、语用学理论 语用学理论(Pragmatics theory)是研究语言运用规则的一门学科,与语法学(Syntax)和词汇学(Lexicon)并列成为语言学三大分支。它强调语言应用在日常交际中的实际意义,并分析语言在不同背景下的意义和使用上的差异。在英语教育中,语用学理

论为学生了解英语在不同场合下的使用和语气、联想等方面提供 了重要的指导。 三、认知语言学理论 认知语言学理论(Cognitive Linguistics)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学 派别,它探讨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研究语言知识的认知和构 建方式。该理论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认知语言处理机制产生的,语言的规律来自于认知建构活动。在英语教育中,认知语言学理 论强调学习者将语言的概念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行联系,从而更 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 四、社会语言学理论 社会语言学理论(Sociolinguistics)分析语言在社会上的使用 和使用者的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语言学理论强调文化和社会因 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并研究它们如何影响书面和口头语言的发展。在英语教育中,社会语言学理论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 背景和社会环境对语言的影响,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运用语言。

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

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 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是一种语言学理论,由英国语言学家哈贝马斯(Noam Chomsky)于1965年提出。他在提出普遍语用学理论前,曾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以探究语言的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他的普遍语用学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任何人类语言都有一种共同的内部构造,即语言规则,其核心内容是特定的语法,而特定的语法又包含有普遍语法、语素(morphology)和句子形态等要素。语法统一规则可以很方便地提取出语言知识,同时也可以推断出新语言材料。 一般来说,普遍语用学是指语言被用来搭建交流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科学研究。它重点关注的是语言如何被习得,以及它有什么特性。普遍语用学的新的看法是,任何语言都具有一定的结构,而这种结构是基于人类的大脑。根据普遍语用学的观点,任何人类语言都具有一定的语法知识,这些语法知识被称为“普遍语法”。普遍语法的基本框架是语言的普遍性、定义和规则性。另外,普遍语法还有它的应用性,即语言如何被用来表达意义。 另外,普遍语用学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即语言中的变化与变化原因,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使用者行为。在普遍语用学家看来,语言的普遍变化主要是由语言的普遍范围外的社会文化因素,如社会变迁、气候变化、社会角色等而引起的。比如,口语在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到现在口语中都出现了许多新词汇,这是由口语受到潮流文化影响而引起的,还有许多相关原因构成了语言变化的最终背景。 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理论对于理解语言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提供了语言发展的模式,也为探究更深层次的语言结构提供了可能性。从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观点来看,语言不仅仅是古老的结构,还是正在变化的,因此普遍语用学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总之,普遍语用学无疑是一项重要的语言学理论,它提供了一种探究语言组成、结构及其发展等方面的新模型,从而为语言学者提供了批判性的立场。因此,普遍语用学的研究一直被认为是语言学研究的基石,它为语言学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让语言学者可以从一个更高的层次来探究语言的本质,进而更好地深入理解人类语言的形成、组成、发展等方面。

标记理论语用学阐释

标记理论语用学阐释 标记理论是语言学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理论,而语用学则是研究语言使用方式和含意的学科。本文将针对这两个领域进行深入探讨,重点阐述标记理论如何为语用学提供丰富的解释和分析方法。 标记理论的基本概念 标记理论最初由英国语言学家Hopper和Thompson提出,是一种用来解释语言中特殊形式出现的理论。简单来说,标记就是语言中特定的语法结构或词汇,它们与外部世界存在某种关系,并能传达更多的含义和信息。在标记理论中,标记可以分为两类:调节标记和响应标记。 调节标记是指在语言交际中用来调节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的语法结构或单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感词、强调词等。这些标记对语言的修辞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立场。 响应标记则是指在语言交际中用来响应别人话语的语法结构或单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回答、反问等。这些标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思,加深交流的互动性和柔性。 标记理论的语用学阐释

在语用学中,标记理论被视为一种有效的分析和解释方法,可以从含义和功能两个方面对语言进行深入分析。下面,我们将分别从这两个方面阐释标记理论在语用学中的应用。 一、从含义的角度阐释标记理论 在含义方面,标记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探讨语言中特殊形式所传递的含义和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例如,在英语中,“but”这个词就是一种调节标记,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传递出“转折”、“强调”、“反驳”等不同的含义。 在标记理论的框架下,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这些含义所基于的文化、社会和心理因素,从而更好地理解语言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例如,“but”所传递的“反驳”含义可能源自于人 们在交流中常见的反对和辩论情景,也可能受到社会对权威和合理性的价值观影响。 二、从功能的角度阐释标记理论 在功能方面,标记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标记在语言中的作用和效果,以及它们与人们语言使用意图之间的关系。例如,"you know"这个调节标记有助于说话者表达出对听话者的强调,也可以作为一种说服手段使用。 在标记理论的框架下,我们可以从含义和功能的角度出发,更好地把握语言交际中的信息传递和影响力。例如,在政治宣传和广告中,标记的应用可以帮助说话者更有效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促进认知和行为的变化。 总之,标记理论作为语言学和语用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通过分析和解释语言中特殊形式的含义和作用,为我们深入探

当代语用学

当代语用学 当代语用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它强调在特定的语境中,语言使用者的意义和意图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语言进行交际。语用学是对语言现象的深入理解,是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 语用学主要关注的是人们如何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以及如何理解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它研究的是语言使用者在实际交流中的行为和所表达的意义,而不仅仅是语言的结构和语法。语用学强调语言使用者的语境知识和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理解语言意义的影响。 当代语用学的研究主题广泛,包括言语行为、会话含义、预设、言语顺应、语用推理、间接言语行为、礼貌原则、合作原则等。其中,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是语用学的两个基本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是在进行一种行为,这种行为是通过语言实施的。言语行为包括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是指说话的内容和意义;言外行为是指说话的方式和策略;言后行为是指说话的效果和影响。

会话含义理论是关于如何理解会话中的隐含意义和言外之意。该理论认为,人们在交流时并不是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是通过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来暗示或表达自己的意图。会话含义理论强调了人们在交流中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态度。 当代语用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多种多样,包括实证研究、自然观察、语料分析、实验研究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语言使用的本质和规律,探索语言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关系。 总之,当代语用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它强调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语言的意义和意图,并探索语言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关系。通过对语用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规律,提高我们的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作为顺应论的语用学

作为顺应论的语用学 顺应论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派别,该派别的理论基础是认为语言使用是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说话者在使用语言时会根据社会文化背景、情境和对方的期望进行调整,以达到沟通的目的。顺应论强调了语言使用中的相互理解、合作和适应。 顺应论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语境的重要性: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背景和情境对于理解和诠释信息至关重要。说话者通常会根据语境对自己的言语进行调整,以避免不必要的歧义或误解。 2.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顺应论强调了语言使用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对沟通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对于语言的使用方式、礼貌规范和社交习惯有不同的要求,说话者必须了解并适应这些规范才能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3.語篇結構與語用功能的关系:顺应论认为语篇结构与语用功能有密切的关系。说话者在组织话语时会考虑到对方的期望和需求,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4.演化论观点: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是一个逐渐发展和演化的过程,说话者会根据经验和互动中的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语,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顺应论的实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语言使用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跨文化交流中,顺应论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间的沟通方式和习惯,从而减少误解和冲突。在日常生活中,顺应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图,并更好地满足对方的需求,提升沟通的效果。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顺应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假设一个外国人在中国旅游,他想要问路去一个景点。按照顺应论的理论,他需要根据当地的文化和习惯来调整自己的言语。他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礼貌用语,比如"请问"、"谢谢",并且使用简单的语句和词汇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此外,他还需要考虑到当地人可能对他的语言水平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需要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 另外,顺应论还可以应用于商业和政治领域。在商业谈判中,不同的国家和文化有不同的谈判方式和风格,顺应论可以帮助企业家根据对方的期望和文化习惯来调整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以达到更好的谈

跨文化语用学理论述评

跨文化语用学理论述评 作者:杨东焕 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6年第07期 摘要:跨文化语用学是语用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源于语用学,是研究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之间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叉学科。本文梳理了语用学基本理论、跨文化语用学的概念及相关理论,以期促进跨文化语用学理论研究逐步趋于完善,研究方法更客观、更科学。 关键词:跨文化语用学;理论;述评 一、语用学基本理论 1.语用学的定义 从诸多的语用学著作不难看出,视角不同,语用学定义也不相同。英国学者托马斯(Thomas,1995)认为,语言交际、意义生成等都是一个动态过程,意义不只是词义,也不只是由说话人单方面生成的,或由听话人单独解释的。她提出了动态语用学的新概念。从托马斯的定义可知,托马斯强调语用学研究既要考虑说话人,又要考虑听话人,顾及话语的作用、意义以及语境因素,同时又强调语用研究的动态特征。因此,托马斯的语用学定义更客观、更全面。我国著名学者冉永平(2006)把语用学定义为:语用学就是关于语言使用的实用学。语用学就是研究话语在使用中的语境意义,或话语在特定语境条件下的交际意义,包括意义的产生与理解,也包括交际中语言形式或策略的恰当选择与使用。冉永平的语用学定义全面、透彻概括了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强调了语境在交际中的重要性,暗含了语言使用的灵活性、多变性和动态性。 2.语用学研究的分支 语用学与其他学科结合,形成了数个跨学科的研究分支,如语用语言学、社会语用学、认知语用学、语际语用学、跨文化语用学、计算机语用学、实验语用学等。李捷、何自然、霍永寿(2011)对语用学研究的分支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语用语言学(Pragmatic-linguistics)是语法与语用的界面研究,探讨语言结构及其语用意义之间的关系,主要对相同或相似的语言结构在语境不同的情况下所具有的不同语用功能进行研究。 (2)社会语用学(Societal Pragmatics)研究社会各组织结构与语用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交语用学(Sociopragmatics)。社交语用学主要指交际中的技巧和策略、社交与文化的研究。

语言学语用学

语言学语用学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本质、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的学科,而语用学 则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语言的使用情境以及语言的意义、目的和效果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将从理论与应用两个方面来探讨 语言学语用学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语言学语用学概述 语用学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的奥斯汀(Austin)和格里斯(Grice)提出,并在之后的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它强调语言是一 种社会交往工具,语言的意义取决于具体的使用情境,同时还包括承 担对话行为和推理的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语用学旨在探索语言的各种功能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交际关系。它 不仅关注语言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还关注语言和语境之间的关系,语言的真实意义往往是依赖于具体的使用背景和交际目的的。语言学 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语篇分析、言外之意、语言行为和交际策略等 多个方面。 二、语言学语用学的研究方法 语言学语用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实证研究、分析对话语篇、观 察自然语言使用、社会语言学调查等等。这些方法为我们深入理解语 言的实际运用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实证研究是语用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实际的调查和实验证 据来验证语用学的理论假设,以此增进我们对语言使用的认识和理解。

研究者可以通过设计语用学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相关 的结论和发现。这种实证研究的结果对于促进语用学理论的发展和应 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实证研究方法外,分析对话语篇也是语言学语用学的常用手段。通过对实际对话语篇的分析和解读,揭示其中的言外之意和交际策略,深入了解语言使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交流方式。这种分析对话语篇 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语言使用的背后意义和动机。 另外,观察自然语言使用和进行社会语言学调查也是语用学的重要 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和记录真实的语言使用情景,研究者可以获取大 量的语用学素材,并从中分析和总结规律和特点,进一步验证和探索 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和观点。 三、语言学语用学的应用价值 语言学语用学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重要性,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具有 广泛的应用价值。语用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提高人际交流和沟通的 效果,改善语言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等等。 首先,语言学语用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他 人的意图和言外之意,从而改善人际交流和沟通的效果。掌握语言交 际中的各种策略和规则,有助于我们在实际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自 己的意思,避免误解和歧义的产生。 其次,语言学语用学的研究成果对于语言教学的改进具有重要的借 鉴意义。在语言教学中,我们不仅仅关注语言的形式和结构,还应该

语用学理论及语用失误

语用学理论及语用失误 第一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 20世纪50~60年代,英国牛津大学道德哲学教授奥斯汀(J. L. Austin)在他的著名哲学著作《论言有所为》中,提出并逐步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 奥斯汀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不应是词和句子,而是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语言理论实际上应该是行为理论的一部分。因为:(1)句子形式本身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如果想了解某句话的意义,我们必须了解说话者通过这句话所完成的行为;(2)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把句子看成言语行为的一部分来研究,可以为解决一些哲学上的争论提供依据。 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的“三种行为”模式: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所谓言内行为就是说话本身所构成的行为,言外行为则是通过讲这句话所实施的行为,言后行为则是言外行为对听话者所产生的效果。 根据奥斯汀的研究,他把施事行为作如下分类:(1)裁决型(verdictives)、(2)行使型(exercitives)、(3)承诺型(commissives)、(4)行为型(behavitives)、(5)阐述型(expositives)。 美国哲学家塞尔对奥斯汀的观点加以修正和发展。塞尔认为言语行为理论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是所有言语实践与言语行为有关,言语行为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他指出每个语句都包括:(1)说话本身构成的话语行为(utterance act);(2)指称和述谓,也就是命题行为(propositional act);(3)施为性言语行为(illocutionary act)。塞尔还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ndirect Speeeh Act Theory) 以上,我们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了初步介绍,下面我们将讨论,言语行为理论欠缺所导致的语用失误。(1)话语行为方面的问题 话语行为:“指的是说出单词、句子这一行为”(何兆熊2000:97)。塞尔认为除了奥斯汀提出的行事动词外,一些语言手段如词序、重读、语调、标点符号、语气等也能表达出一句话的言外之力。中国学生在说英语时,可能就会在这些语言手段上发生语用失误。 例1:重读位置掌握不好,将industry, dictionary的重音误放在第二个音节上。 例2:在请求别人时用错了语调。学生对教授说:“Wouldn’t it be a good idea if I postpone the defence?”时用了降调。此时,学生请求教授延长答辩日期,本应足够的礼貌。可是降调的使用使得教授觉得学生不是在请求自己而是在命令自己,结果适得其反。 这些看似小事,实则不然。话语行为中的任何小的毛病都会对整个句子所要表达的言语行为产生影响。这些毛病会影响英语本族语者对你话语的理解程度,并使话语命题表述不清,不能产生你所预期的言后行为。

(完整版)语用学

语用学概论 (1)丈夫:我去办公室啦。 (2)妻子:老公,今天是星期天。 (1)父亲:今天哪儿也不想去。 (2)女儿:老爸,今天是星期天。 (1)下午踢球去吗? (2)晚上还有考试。(昨天把腿拉伤了。) (1)小王:怎么样? (2)小李:资料都拿走了。 (1)老师:现在几点了? (2)学生:路上自行车没气啦。 第一讲什么是语用学 一、语用学的起源 ❑“语用学”术语的提出 1938年美国哲学家莫里斯在著作《符号理论基础》(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of signs)中首次使用了“语用学”这一术语(Pragmatics)。这个术语是莫里斯参照pragmatism(实用主义)和pragmaticism(实效主义)创造出来的。 符号学(semiotics)包括:句法学(syntax)、语义学(semantics)、语用学(pragmatics)三分。 句法学(Syntactics or syntax)研究“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 语义学(semantics)研究“符号及其所指对象的关系”; 语用学(Pragmatics )研究“符号和使用者的关系”(Morris,1938) 《符号、语言和行动》(1946 ) 语用学是符号学的一个部分,它研究符号的来源、应用及其在行为中出现时所产生的作用或效果。 ⏹语用学与符号学 ⏹语用学与语言哲学 自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皮尔斯、莫里斯和卡纳普等把语用学作为符号学的一部分,其研究仅限于哲学,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以希勒尔、奥斯汀、塞尔和格赖斯等为代表的语言哲学家对言语行为和会话含意理论的探索,使语用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奠定了语用学的理论基础,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此时的语言学研究仍限于哲学范围内。正式因为哲学家对语言的探讨,为70年代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准备了条件。70年代以后,特别是1977年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了《语用学学刊》以后,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才得到确认。 ❑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标志: ⏹1977年,《语用学杂志》(Journal of pragmatics)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正式出版发行; ⏹1983年由列文森(Levinson)所编著的第一部语用学教科书《语用学》问世; ⏹1986年“国际语用学会”正式成立。 (沈家煊,1996) 二、语用学的发展 ❑1、语言研究发展历史: ⏹20世纪初:结构主义语言学—50年代后期:转换生成语法理论—70年代初:语义学研究(引入语 境概念,为语用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归纳为:形态——句法——语义——语用几个阶段。 ⏹发展缘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