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教案

建筑制图与识图 教案

学习目标: 了解建筑制图的任务与学习方法,掌握常用的工程图的几个分类 教学重点: 1.搞清本章所讲的几个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2.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 教学难点: 1.搞清“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之间的关系,并在工程制图中正确运用画法几何理论; 2.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 课时:2个课时 第一章绪论 1.1 建筑制图的任务 1.研究正投影的基本理论 2.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的能力 3.研究常用的图解方法,培养图解能力 4.通过绘图、读图和图解的实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5.培养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6.培养用图形软件绘制图样的初步能力 工程图:在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工程中,对于已有的或想象中的空间体(如地面、建筑物、机器等)的形状、大小、位置和其它有关部门资料,很难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清楚,因而需要在平面上(例如图纸上)用图形表达出来。这种在平面上表达工程物体的图,称为工程图。

工程图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透视图 2.轴测图 3.正投影图 4.标高投影图 1.1.1画法几何 当研究空间物体在平面上如何用图形来表达时,因空间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等不相同,不便以个别物体来逐一研究,并且为了使得研究时易于正确、深刻和完全,以及所得结论能广泛地应用于所有物体起见,特采用几何学中将空间物体综合概括成抽象的点、线、面等几何形体的方法,先研究这些几何形体在平面上如何用图形来表达,以及如何通过作图来解决它们的几何问题。 这种研究在片面上用图形来表示空间几何形体和运用几何图来解决它们的几何问题的一门学科,称为画法几何。 例如:正方体6个面组成 每个面由无数条线组成 每条线由无数个点组 1.1.2 工程制图 把工程上具体的物体,视为由几何形体所组成,根据画法几何的理论,研究它们在平面上用图形来表达的问题,而形成工程图。在工程图中,除了有表达物体形状的线条以为,还要应用国家制图标准规定的一些表达方法和符号,注以必要的尺寸和文字说明,使得工程图能完善、明确和清晰地表达出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以及其它必要的资料(例如:物体的名称、材料的种类和规格,生产方法等)。研究绘制工程图的这门学科,称为工程制图。 注意:如将工程图比喻为工程界的一种语言,则画法几何便是这种语言的语法。 一、目的

建筑识图教案

第六章建筑施工图 一、主要内容: 1、建筑施工图的作用、内容; 2、图纸目录、总平面图、建筑说明; 3、建筑平面图; 4、建筑立面图; 5、建筑剖面图; 6、建筑详图; 7、工业建筑施工图。 二、要求及重点: 掌握建筑施工图的内容及绘制深度,熟练识读建筑施工图,能绘制建筑施工图。 三、教学方式: 利用实际工程,使学生掌握。 四、作业: 课余识读建筑施工图

第六章建筑施工图 6.1 概述 一、建筑施工图的用途和内容 1、建筑施工图:表示建筑物的总体布局、外部造型、内部布置、细部构造、内外装饰、固定设施和施 工要求的图样。 2、一般包括:总平面图、施工总说明、门窗表、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和建筑详图等。 二、建筑施工图的图示方法 绘制和阅读房屋的建筑施工图,应根据画法几何的投影原理,并遵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5-1 建筑专业制图选用的比例,按《建筑制图标准》宜符合表5-2的规定。 3、构造及配件图例 由于建筑平、立、剖面图常用1;100、1;200或1:50等较小比例,图样中的一些构造及配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实际投影画出,只需用规定的图例表示。建筑专业制图采用《建筑制图标准》规定的构造及配件图例,表5-3。

4、常用符号 1)索引符号和详图符号 索引符号是由直径为10mm的圆和绘制。 详图的位置和编号,应以详图符号表示,详图符号的圆应以直径为14mm粗实线绘制。2)引出线引出线应以细实线绘制,宜采用水平方向的直线、与水平方向成300、450、600、900的直线,或经上述角度再折为水平线。 (文字说明)(文字说明) (a)(b) 图5-9 引出线 (文字说明)(文字说明) (a)(b) 图5-10 共同引出线 多层构造或多层管道共用引出线,应通过被引出的各层。 图5-11 多层构造引出线 3)定位轴线及其编号 定位轴线应以细点画线绘制。 定位轴线一般应编号,编号应注写在轴线端部的圆内。圆应用细实线绘制,直径为8~10mm。定位轴线圆的圆心,应在定位轴线的延长线上或延长线的折线上。 平面图上定位轴线的编号,宜注写在图样的下方与左侧。横向编号应用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顺序编写,竖向编号应用大写拉丁字母,从下至上顺序编写,如图5-12所示。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教案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授课教案 1

绪论 第一节建筑结构的分类及应用 一、建筑结构的分类: 1、定义:由若干构件由若干构件(如柱、梁、板等)连接而成的能承受荷 载和其他间接作用(如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的体系,叫做建筑结构。 2、按所用材料分类: 混凝土结构:优点:强度高、耐久性好、抗震性好、并具可塑性 缺点:自重大、抗裂能力差、费工费模板 应用范围:一般民用建筑、多高层建筑、工业厂房、大 跨结构 砌体结构:优点:造价低廉、耐火性好、施工方便、工艺简单、就 地取材 缺点:自重大、强度低、抗震性能差、砌筑工作繁重、 粘土用量大 应用范围:五六层以下的民用房屋、中小厂房的沉重结 构、大型工业厂房的围护结构 钢结构:优点:强度高、重量轻、质地均匀、运输方便 缺点:易锈蚀、耐火性能差 应用范围:大跨重型结构、受动荷载结构、可拆卸结构、 轻型结构、容器及其它 木结构:优点:取材加工方便、材质轻且强度较大 缺点:各向异性、易燃、易裂、易翘曲、易腐蚀 应用范围:大中城市基本停用 3、按承重结构类型分: 砖混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结构: 筒体结构: 排架结构: 4、其他分类方法: 第二节结构的发展概况 2

第一章建筑结构的基本设计原则 第一节建筑结构荷载 一、荷载分类及荷载代表值 1、荷载定义: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称为荷载——直接作用 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间接作用 2、荷载分类: A、永久荷载: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也称恒荷载或恒载。比如结构自重或土压力等。 B、可变荷载: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也称活荷载或活载。比如楼面活载、屋面活载、雪荷载、风荷载、吊车荷载等。 C、偶然荷载: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而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而持续时间较短的荷载。比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3、荷载代表值:结构计算时,需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采用不同的荷载数值。 A、荷载标准值 B、可变荷载组合值 C、可变荷载准永久值 D、可变荷载频遇值 二、恒荷载 按构件或材料单位体积(或单位面积)自重平均值确定。见P5 表 1-1。 三、楼面及屋面活荷载 3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案-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案 本节主要内容:剖面图的形成与用途,剖面图的分类,剖面图的图示内容及表示方法。 第四节建筑剖面图 一、剖面图的形成和用途假想用一个垂直剖切平面把房屋剖开,移去靠近观察者的部分,对留下部分作到的正投影图,称为建筑剖面图,简称剖面图,如图10—14 所示。 图10 14 建筑剖面图的形成建筑剖面图用来表达建筑屋内部垂直方向的高度、楼层分层情况及简要的结构形式和构造方式。它与建筑平面图、立面图相配合,是建筑施工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图样之一。 剖面图的剖切位置应选择在内部结构和构造比较复杂或有代表性的部位,其数屋的复杂程度和施工实际需要而定。剖面图的剖切位置和剖视方向,可以从底层平面图中找到。 二、剖面图的图示内容及表示方法 附图J-9 中的某职中实训楼1~1 剖面图,是用1:100的比例绘制。从底层平面出1—1 剖切平面的位置。剖切平面从上到下剖到了屋面、各层楼面和地面,并且通的上行梯段。 1 .图示内容剖面图中的室内外地面用一单线表示,地面以下部分一般不需要画出。因为基结构施工图中的基础图来表示,所以把室内外地面以下的基础墙画上折断线。至于的层次和做法,可在剖面图中直接表达或在墙身剖面详图中表达,有时在施工说明。各层楼面都设有楼板,屋面设置屋面板,它们搁置在墙或楼(屋)面梁上,平水的 需要,屋面板铺设成一定的坡度,并在檐口处或其他需要部位设置天沟板,使水通过天沟排向雨水管。楼板及屋面板的形状可用两条线示意性地表示。当楼板或造层次、做法较复杂时,可用详图表明,简单的可直接在剖面图中注明。 在剖面图中剖切到的门窗洞上方要画出过梁的断面,在结构平面上布置的圈梁、图名、比例;在剖面图中,除了必需画出被剖切到的构件(如墙身、室内外地面、楼板层、屋顶层,各种梁、梯段、平台等)外,还应画出未剖切到的可见部分(如门窗、楼梯段、楼梯扶手等)。 2 .有关规定和表示方法 (1)定位轴线剖面图中的定位轴线一般只画出两端的轴线及其编号,以便与平面图对照。 (2)图线室内外地面线用加粗实线表示。剖到的墙身、楼板、屋面板、楼梯段、楼梯平台等轮廓线用粗实线表示。未剖切到但可见的门窗洞、楼梯段、楼梯扶手和内外墙的轮廓线用中粗实线表示。门、窗扇及其分格线、水斗及雨水管等用细实线表示。尺寸线、尺寸界线、引出线和标高符号按规定画成细实线。 (3)图例门、窗要按附录Ⅲ的“构造及配件图例”绘制。 在1:100 的剖面图中,剖切到的砖墙和钢筋混凝土的材料图例画法与1:100 的平面图相同。 (4)尺寸标注建筑剖面图中,必须标注垂直尺寸和标高。外墙的高度尺寸一般也注三道:最外侧一道为室外地面以上的总高尺,即底层地面到二层楼面、各层楼面到上一层楼面、顶层楼面到檐口处的屋面等,同时还注明室内外地面的高差尺寸。里面一道为门、窗洞及洞间墙的高度尺寸。此外,还应标注某些局部尺寸,如室内门窗洞、窗台的高度及有些不另画详图的构配件尺寸等。剖面图上两轴线间的尺寸也必须注出。 在建筑部面图上,室内外地面、楼面、楼梯平台面、屋顶檐口顶面都应注明建筑标高。某些梁的底面、雨篷底面等应注明结构标高。 三、剖面图的主要内容 剖面图的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并可按其顺序识读): 1 .图名、比例; 2 .定位轴线及其尺寸; S .剖切到的屋面(包括隔热层及吊顶)、楼面、室内外地面(包括台阶、明沟及散水等),剖切到的内外墙身及其门、窗(包括过梁、圈梁、防潮层、女儿墙及压顶),剖切到的各种承重梁和联系梁、楼梯梯段及楼梯平台、 雨篷及雨篷梁、阳台、走廊等;

建筑识图与构造教案

建筑识图与构造教案 教案标题:建筑识图与构造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建筑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进行建筑识图和构造。 3.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与建筑识图和构造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 1. 建筑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建筑构造的基本要素和技术。 教学难点: 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建筑识图和构造的技术和工具。 2.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与建筑识图和构造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建筑识图和构造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2. 教师准备投影仪、计算机和幻灯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3. 教师准备建筑模型和实际建筑案例供学生观察和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幻灯片或实际建筑案例引发学生对建筑识图和构造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建筑识图和构造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介绍建筑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2. 介绍建筑构造的基本要素和技术,包括结构、材料、施工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 1. 分发建筑模型或实际建筑案例给学生,让他们观察和分析。 2. 引导学生根据建筑识图和构造的知识,分析建筑模型或实际建筑案例的结构和构造要素。 四、实践操作(30分钟) 1. 教师指导学生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进行建筑识图和构造。 2.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一道建筑识图和构造的练习题。 五、问题解答和讨论(15分钟) 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和解答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2. 引导学生讨论建筑识图和构造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与建筑识图和构造相关的作业,如练习题或写作业。 2. 强调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反思: 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2.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建筑识图》教案

《建筑识图》教案 《建筑识图》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建筑识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建筑设计、结构、材料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学生还将了解建筑识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对建筑设计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1、建筑识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建筑识图是建筑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施工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建筑识图,学生将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构造知识,掌握建筑图纸的阅读和理解方法。 2、建筑设计基本原理 了解建筑设计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包括建筑功能、结构、空间和形式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建筑设计的常用软件和工具,如AutoCAD、SketchUp等,掌握基本的绘图技能。

3、建筑结构基础知识 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类型和特点,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 学习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包括荷载传递、应力分布、稳定性等方面的知识。 4、建筑材料基础知识 了解建筑材料的种类、性能和用途,包括混凝土、钢材、木材等。 学习建筑材料的选用和设计方法,包括材料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等方面的知识。 5、建筑识图实践 通过实际项目案例,学习建筑图纸的阅读和理解方法,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学习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建筑识图知识,如施工图的深化、机电专业的协同设计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建筑识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建筑设计、结构、材料等方面

的知识。 学习实际工程中建筑识图的应用,如施工图的深化、机电专业的协同设计等。 2、教学难点 理解建筑设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掌握建筑图纸的阅读和理解方法。掌握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理解不同结构类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四、教学方法和建议 1、理论结合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际项目案例来加深学生对建筑识图的理解和应用。 2、多元化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学生主导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提出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议: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需要有一定的数学、物理和工程基础知识,建议学生多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五、教学评估和反馈

建筑结构识图教学

建筑结构识图教学 1项目构件化 一套完整的结构施工图纸由基础、柱、梁、剪力墙、板、楼梯等构件构成,建筑结构类型很多,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分析讲解。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的基本能力要求,结合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即11g101-1、11g101-2、11g101-3,以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常见的结构类型为载体,选取有代表性的各类构件,如基础工程中的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型基础及桩基承台,主体工程中的柱、梁,剪力墙、板、楼梯等构件分别进行教学。如图1所示框架梁为例,学生画出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即弯矩图(m图)、剪力图(v 图),与平法图例对比,就能直观了解梁配置受力钢筋的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梁跨中下面受拉,所以配置322受力钢筋,梁下部钢筋连接位置不宜在受拉区,宜位于支座ln/3范围内;端支座和中间支座附近是上面受拉(负弯矩),负弯矩相对较大,所以配置422受力钢筋,梁上部的通长筋连接位置不宜在受拉区,宜位于跨中ln/3范围内;梁支座附近剪力较大,所以箍筋间距较小;跨中剪力较小,所以箍筋间距较大。通过框架梁内力图形状推出受力钢筋布置要求,再了解制图规则,讲解钢筋构造要求,计算钢筋下料长度。通过绘图,帮助学生看懂图纸,理解结构设计原理。

2白板化手工绘图 高职学生思想较活跃,多数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较弱,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的学习注意力较难集中,教学难度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课堂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将一项任务落实到学生个体,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明确学习目标。通过明确任务布置、中间环节的过程检查,结果分析点评反馈,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成效。结构施工图识图教学中,每个学生准备一块桌面大小的可擦洗白板(约600mm×450mm),一支专用的绘图笔,一只板刷等绘图工具,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构件构造详图,讲解演示绘制过程,学生在白板上动手绘制配筋图、截面图、钢筋分离图等,小组成员相互探讨,相互检查,教师巡视指导,教学互动,以学生为主体,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又能重复利用绘图工具,节省成本。 3个性化建模实训 通过白板手工绘图,学生对结构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有了一定理解,初步掌握了识图方法。但学生缺乏实际项目的训练,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还是不能很好掌握钢筋绑扎工艺要求,针对这一情况,采用不同规格带皮铁丝替代钢筋制作各种构件模型,体验绑扎等工艺。

建筑构造与识图教案大纲

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工程构造与识图》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是从事工程概预算和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设立本门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图示表达和读图能力;掌握房屋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做法,具有对建筑构造的识别、选用和绘图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 1、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任务;学习方法。 2、教学要求: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任务、目标,熟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一篇建筑识图基本知识 第一章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 1、内容结构: 第一节:基本制图标准 第二节:制图工具及其使用 第三节:图样的绘制过程 第四节:计算机制图和辅助设计简介 2、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熟悉制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掌握常用制图工具的正 确使用方法:掌握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重点掌握《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中图纸、图幅、图线、字体、比例、尺寸注法等基本规定;了解常用计算机绘图和辅助设计软件及其应用。 第二章投影的基本知识 1、内容结构: 第一节:投影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正投影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三面正投影图 第四节:点、直线、平面的正投影规律 第五节:直线的正投影规律 第六节:平面的正投影规律 2、教学要求:了解投影的基本概念及分类;熟悉正投影的基本特征;掌握点、直线、平面 的三面正投影特性和作图法。 第三章基本几何体的投影 1、内容结构:

第一节:平面体的投影 第二节:曲面体的投影 第三节:在基本几何体表面取点、取线的投影作图 2、教学要求:掌握平面体的投影;熟悉曲面体的投影;掌握平面体表面上点的投影规律, 熟悉平面体表面上线的投影规律,了解曲面体表面上点和线的投影规律。 第四章组合体的投影 1、内容结构: 第一节: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 第二节:组合体投影图的尺寸标注 第三节:组合体投影图的识读 第四节:组合体投影图的补图与补线 2、教学要求:熟悉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和尺寸标注;掌握组合体投影图的识读规律;通过 组合体投影图的补图与补线来进一步训练画图和识图能力。 第五章轴测投影 1、内容结构: 第一节:轴测投影的形成与分类 第二节:常用轴测投影的画法 2、教学要求:了解轴测投影的形成与分类以及常用轴测投影的画法。 第六章剖面图和断面图 1、内容结构: 第一节:剖面图的种类和画法 第二节:断面图的种类和画法 2、教学要求:熟悉剖面图、断面图的画法和识读。 第二篇建筑构造 第一章概述 1、内容结构: 第一节: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和分类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要求和影响因素 第三节:建筑的结构类型 第四节:钢筋混凝土的基本知识 第五节:建筑变形缝

建筑构造与识图说课

建筑构造与识图说课 第一篇:建筑构造与识图说课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说课 孙云志 一、课程设置 1、课程地位和作用 《建筑构造与识图》是建筑工程监理、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它在土建类专业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课程是学生认识建筑的主要途径与学习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也是毕业后岗位能力与专业技能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 2、开设本课程的依据 是以土建类及其相关专业群的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任务来确定的。建筑九大员是指:安全员、资料员、施工员、质量员、造价员、监理员、材料员、机械员、标准员。 3、本课程的前后续课程 平行课程:土木工程概论、建筑材料。后续课程:建筑CAD、建筑施工技术。 4、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职业素养目标: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理念 ①一个出发点:校企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 ②一个核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2、设计思路 以职业行动为导向,以“施工图纸识读、建筑构造认知”任务为载体,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3、教学内容选取 教学内容包括建筑制图、建筑识图,建筑构造3部分,课时为120课时,两学期授课。其中建筑制图为40课时,建筑识图为20课时,

建筑构造为60课时。共14个学习情境和3个实训环节。 4、教学过程 从认识建筑制图标准开始,到建筑制图工具的使用再到建筑施工图的绘制、建筑施工图的识读,一直到建筑构造的认知,以一套完整的房屋建筑施工图为主体贯彻整个教学内容。 三、教学实施 1、教学形式: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两种形式。2 教学手段: 3、教学方法 (1)讲授式:(2)案例贯穿式(3)任务驱动式 4、课程考核的方式与评价标准:采用6:2:2综合考核模式 四、教学资源 1、使用教材: 2、实训基地: 3、教师资源: 五、教学效果 1、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相关的方法与技能,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为今后职业资格考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通过听评课活动,教师对本课评价较好,学生对教育教学比较满意。 六、课程特色 1、既有必要的基础理论,又有实训操作内容;强化识图,加强技能培训;与新技术、新规范同步;适应相关行业岗位考试,有利就业。 2、以一套完整的施工图来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保证前后教学的连贯性。 七、课程建设与改革思路 1、活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精讲多练、多评,重过程教学,分阶段评分,经常进行学生作业分析和讲评,以案例讲解、个别辅导、集中讲授,实施灵活、互动的课堂教学,让课堂活起来。 2、信心化:采用兴趣激发与信心培养的一体化的教学创新。通过建筑构造与识图实例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构建学生的学习信

建筑识图和构造教学教学计划教案2

浙江大学教务处 《建筑识图和构造》教学教案 适用: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专业 参考学时:135学时,其中课堂教学106学时,课内练习29学时;分两个学期上课。 一.课程内容: (一)绪论 1、了解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本课程的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2、熟悉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的分类。 (二)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 1、掌握建筑制图标准; 2、熟练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 3、熟悉绘图一般方法及步骤; 4、熟练徒手绘图。 (三)投影的基本知识和点、线、面的投影 1、熟悉投影的形成与分类; 2、掌握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三面正投影; 3、掌握基本形体的投影; 4、了解轴测图的基本知识、视图的阅读。 (四)剖面图与断面图; 1、掌握剖面图和断面图的正确画法; 2、掌握剖面图和断面图的区别和联系。

(五)民用建筑概述 1、掌握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2、熟悉民用建筑的等级 3、掌握建筑标准化和模数协调 4、掌握定位轴线的基本知识 (六)地基与基础 1、熟悉基本概念; 2、熟悉基础的埋深及其影响因素; 3、掌握基础的分类和构造; (七)墙体与地下室 1、熟悉墙体的类型和设计要求; 2、掌握墙体细部构造; 3、掌握隔墙细部构造; 4、掌握地下室构造; (八)楼板层和地面 1、熟悉楼地层的基本构成及其分类; 2、掌握钢筋砼楼板; 3、掌握楼地层的防潮、防水及隔声构造。(九)楼梯与电梯 1、熟悉楼梯的类型和设计要求; 2、熟悉楼梯的组成和尺度; 3、掌握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4、掌握楼梯的细部构造; 5、掌握台阶和坡道构造; 6、了解电梯及自动扶梯。

(十)门和窗 1、熟悉门窗的基本概念; 2、熟悉门窗的开启方式及尺度; 3、掌握门窗的构造。 (十一)屋顶 1、熟悉屋顶的坡度和类型; 2、掌握平屋顶的构造; 3、掌握坡屋顶的构造。 (十二)变形缝 1、掌握变形缝的作用、类型、要求; 2、掌握变形缝的构造处理。 (十三)建筑装修构造 1、熟悉墙面装饰构造; 2、熟悉楼地面装饰构造; 3、熟悉顶棚装饰构造。 (十四)工业化建筑体系简介 1、了解工业化建筑体系的基本概念; 2、了解砌块建筑、大板建筑、框架清板建筑。 (十五)工业建筑概述 1、熟悉工业厂房建筑的特点与分类; 2、熟悉单层厂房结构组成和类型; 3、了解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输设备; 4、了解单层厂房定位轴线。 (十六)单层工业厂房构造 1、掌握单层工业厂房外墙、屋面、侧窗、大门、厂房天窗、地面

建筑工程施工图识图 教案

教 案 课程名称: 建筑识图与构造系部: 建工系 任课教师:刘献 授课班级:交建31209

【教学内容】 第1章建筑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 1.1 建筑制图国家标准简介 1。1.1 国家标准 1。图纸幅面及格式(A2=420x594) 2.比例(如1:100) 3。字体,长仿宋体 4.图线,(1)图线线型及应用(2)图线的画法及注意事项 5。常用建筑材料图例 6。尺寸标注 (1)尺寸线(2)尺寸界限(3)尺寸起至符号(4)尺寸数字(5)半径、直径、角度、弧长、球的尺寸标注(6)其他尺寸标注 1。1。2 绘图工具及仪器的使用 1.图板及丁字尺 2。三角板 3。圆规和分规 4。曲线板 5。铅笔 1。1。3绘图方法及步骤 1。绘图前的准备工作 2。画底稿 3。加深 1。2投影的基本知识 1.2。1投影的概念 1.投影的概念

2。投影的分类 (1)中心投影法 (2)平行投影法:正投影、斜投影 3。正投影的几何性质 (1)同素性(2)从属性(3)定比性(4)平行性(5)显实性(6)积聚性 4。三面投影图的形成 (1)建立三面投影体系 (2)将物体分别向三个投影面进行正投影 (3)把位于三个投影面上的三个投影图展开 1。2。2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1.点的投影 (1)点的单面投影 (2)点的两面投影 (3)点的三面投影 (4)点的投影与坐标 1.2投影的基本知识 1。2.2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2。直线的投影 (1)一般位置直线 (2)特殊位置直线, 平行线:正平线、水平线、侧平线 垂直线:正垂线、铅垂线、侧垂线 (3)直线上的点 3.平面的投影 (1)平面的表示方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